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农村消费趋势范文

农村消费趋势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农村消费趋势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农村消费趋势

第1篇:农村消费趋势范文

关键词: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结构变动度

中图分类号:F127.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4161(2009)01-0101-04

甘肃省地处我国西部,经济较为落后。2007年人口为2 617.26万人,其中68.41%的居民生活在农村,消费结构不合理,消费水平不仅低于甘肃省城镇居民,而且也低于中、东部地区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因此,分析甘肃省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现状及变动趋势,对启动农村消费市场、优化消费结构、促进经济协调发展、进行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 用时间序列分析法分析甘肃省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现状

1990~2007年甘肃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及消费支出构成情况见表1。

1.1 食品支出结构呈下降趋势,膳食结构趋于合理

甘肃省农村居民食品支出结构由1990年的60.49%下降到2007年的46.80%,支出总额由1990年的205.22元上升到2007年的944.05元,17年间农村居民食品方面的支出额增长了3.6倍,年平均增长43.46元,平均每年递增1.094%。恩格尔定律指出,食品支出在居民消费中的比重随收入增加呈下降趋势时,说明居民生活水平呈上升趋势。2000年以前,恩格尔系数均在50%以上;2000年之后,恩格尔系数明显下降;2000~2007年间基本稳定在46%左右。由恩格尔系数的绝对水平和变化趋势得出,甘肃省农村居民消费水平从温饱型消费向小康型消费缓慢转变。尽管与全国其他地区相比,甘肃省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偏低,消费结构变化相对缓慢,但纵向比较,其食品结构正不断发生变化。

查阅有关资料,得出甘肃省1990~2007年农村居民食品支出结构图(如图1所示)。由图1得出,食品消费结构中的主食支出比重逐年下降;副食支出比重缓慢上升,其中以植物油、动物性食品、水果及其制品的消费量上升,表明农村居民膳食结构发生了变化,食品营养正向科学合理的方向转变。在外饮食支出的逐年上升,表明农村居民膳食消费结构也在发生变化。

1.2 衣着支出逐年下降,呈现成衣化

甘肃省农村居民衣着消费支出由1990年的8.96%下降至2007年5.56%;支出额由1990年的30.38元上升到2007年的112.2元,是1990年的3.69倍。随着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虽然衣着支出总额有所增加,但支出比重呈下降趋势,由(表1)可以得出:1990年到2007年17年间甘肃省农村居民衣着支出比重总体呈下降趋势。但1996年以前下降较为明显,1996~2007年间下降不很明显。通过问卷调查表明,虽然衣着消费由自己制作转变为购买成衣,但却以中低档服装为主,说明甘肃省农村居民消费水平较低。

1.3 住房支出和住房面积逐年增加,居住条件逐步改善

甘肃省农村居民人均居住消费支出由1990年的7.01%上升到2007年的14.64%,增长了7.63个百分点,支出总额由1990年的23.79元上升到2007年的295.23元,增长了11.41倍;农村居民平均年末使用住房面积由1990年的15.11平方米,增加到2007年的21.16平方米。其中反映建房质量的砖木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住房面积,2007年分别达到户均31..23平方米和5.15平方米,占户均住房面积的30.22%和5.82%,而1995年甘肃省农村居民的砖木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住房面积仅为0.77平方米和0.19平方米,占户均住房面积的15.7%和0.41%。表明甘肃省农村居民住房面积和住房质量都有了提高,但2007年新建的钢筋混凝土结构面积和新建楼房结构的户均建房面积所占年内户均新建房面积比重仅为25.12%和16.13%,说明甘肃省农村居民的住房条件和住房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同时反映出甘肃省农村居民生活水平仍然较低。

1.4 文教娱乐和交通通讯支出增长较快,精神生活明显改善

甘肃省农村居民文教娱乐消费支出由1990年的4.36%上升到2007年的10.36%,增加了6百分点;支出总额由1990年的28元增加到2007年的208.90元,年平均增长12.55%,年平均增加10.64元。文教娱乐支出成为仅次于食品消费支出、居住消费支出的第三项支出。支出的显著增长表明人们在不断满足物质消费需求的同时,对文化教育娱乐服务需求也在不断提高。这种变化一方面体现了农村居民对文化素质提高、技能培训和生活质量改进的重视。另一方面体现了由于受教育体制改革的影响,尤其是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农村居民教育支出大幅增加[1]。

甘肃省农村居民交通通讯消费支出增长很快,从1990年的1.26%增加到2007年的9.23%;2007年人均交通通讯费用支出186.17.00元,比1990年的7.6元增长23.50倍,年平均增长20.70%,年平均增加10.5元。2000年起农村居民交通通讯支出增长很快,年平均增长17.23元,是支出项目中增长最快的部分,表明农村居民生活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这种消费结构的变化,说明农村居民收入方式、来源和交通通讯消费的增长相互促进。同时也反映出近年来农村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农村居民与外界的交流日益扩大。

1.5 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支出基本稳定,变化不明显

甘肃省农村居民家庭用品及服务支出由1990年7.7%下降到2007年的4.28%,总额由26.12元上涨到2007年的86.34元。由于1997年以来甘肃省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缓慢,从而影响家庭用品及服务消费的增长,所以从1997年起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支出基本保持在4%左右,出现了徘徊的局面,有些年份出现了负增长。受收入的制约,农村居民家庭用品及服务支出徘徊不前成为必然,反映出甘肃省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仍然较低。

1.6医疗保健消费支出缓慢上升,健康问题逐渐得到重视

甘肃省农村居民医疗保健消费支出由1990年3.2%上升到2007年的7.43%,支出总额由1990年的21.32元增长到2007年的149.82元,支出结构和支出总额总体上处于缓慢上升趋势。一方面说明农村居民越来越重视身体健康,过去大病小治、小病不治的现象有了较大改变[2]。另一方面说明随着药品价格和医疗服务价格上涨,使农村居民医疗卫生保健用品支出和医疗服务费用逐年增加。表明农村居民在这方面的消费还处于低水平。

2.甘肃省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变动趋势分析

根据表1资料,运用结构变动度分析法计算出1990~2007年的年度结构变动度和各项目的贡献率(如表2所示)。

2.1 消费结构变动度

结构变动度是用来考察平均每年消费结构变动程度,结构变动度越大说明消费结构的变动程度越大。将结构变动值除以观察期年数即为平均每年结构变动度,计算公式如下[3]:

结构变动度=∑ni=2Xi1-Xi0

表2 1990~2007年甘肃省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变动度和贡献率

单位:%

项目1990-19951995-20002000-20071990-2007

年均结构

变动度贡献率年均结构

变动度贡献率年均结构

变动度贡献率年均结构变动度贡献率

食品2.0934.554.5043.590.2412.690.8133.83

衣着0.8013.190.121.180.0020.150.208.40

居住0.6911.342.4423.660.168.850.4518.85

家庭设备0.8614.280.101.010.063.000.208.45

医疗保健0.6711.010.666.430.137.080.145.88

交通通讯0.152.510.514.960.7439.920.4117.30

文教娱乐0.559.081.6515.990.4222.390.156.4

其他商品0.254.070.323.180.115.920.020.9

合计6.0510010.321001.861002.38100

1990~2007年,消费结构总变动度为40.47%,年平均变动为2.38%,结构变动度最快的是食品,年平均变化0.81%,最慢的是其他商品,年平均变化0.02%。为更清楚地说明结构变动度,可将甘肃省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90~1995年,消费结构总变动度为30.25%,年平均变动为6.05%。消费结构变动度最快的是食品,年平均变化2.09%,最慢的是交通通讯,年平均变化0.15%。

第二阶段,1995~2000年,消费结构总变动度为51.6%,年平均变动为10.32%。消费结构变动最快的是食品4.5%,变动最慢的是家庭设备及服务为0.10%。

第三阶段,2000~2007年,消费结构总变动度为13.00%,年平均变动为1.86%。消费结构变动最快的是交通通讯0.74%,变动最慢的是衣着0.002%。

交通通讯结构变动度由第一阶段变动最慢到第三阶段变动最快,变化最大。总体上,食品结构变动最快,结构变动度在第三阶段只位列第三,其余均位列在第一;医疗保健结构变动较慢,第三阶段结构变动度最慢。

上述结果反映了1990年以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甘肃省农村居民收入不断增加,其消费支出结构正向合理的方向转变。

2.2 消费结构变动度的贡献率

从消费结构变动度的贡献率来看,1990~2007年食品、交通通讯、居住贡献率都在10%以上,超过其他各项的贡献率。为更清楚地说明结构变动度贡献率,也将甘肃省农村居民消费贡献率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90~1995年主要贡献率是食品34.55%、家庭设备及服务14.28%、衣着13.19%、居住11.34%,四项对消费结构变动度的贡献率达73.36%。

第二阶段,1995~2000年主要贡献率是食品43.59%、居住23.67%、文教娱乐15.99%,三项对消费结构变动的贡献率达到83.25%。

第三阶段,2000~2007年主要贡献率是交通通讯39.92%、文教娱乐22.39%、食品12.69%。三项对消费结构变动的贡献率达到75%。

食品和衣着对结构变动度的贡献率分别从第一阶段的34.55%、13.19%下降到第三阶段的12.69%、0.15%;交通通讯对结构变动度的贡献率从第一阶段的2.51%上升到第三阶段的39.92%,其贡献率已超过居住和食品,跃居第一;文化娱乐用品及服务对结构变动度的贡献率也较高,从第一阶段的9.08%上升到第二阶段的15.99%,然后又上升到第三阶段的22.39%,趋于稳定,表明文教娱乐服务消费结构正转向合理。从各项消费支出对消费结构变动度的贡献得出,食品、衣着等生存型资料呈下降趋势,而交通通讯、文教娱乐、居住和医疗保健等享受型资料呈上升趋势,表明农村居民消费结构正由不合理向合理缓慢转变。

3.优化甘肃省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对策

通过上述分析,甘肃省农村居民消费增长点主要在居住、交通通讯、医疗以及文教娱乐等方面,但吃、住等基本生活资料的需求仍然是消费支出的大项,表明甘肃省农村居民的总体消费水平不高,需要加以合理引导[4]。

3.1 增加农民收入

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已成为阻碍农村消费结构优化的重要因素。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实现农村消费结构升级。

首先,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积极发展特色农产品,从甘肃省实际情况出发,扩大马铃薯、苹果、啤酒大麦、洋葱等特色农产品的种植面积;加快中药材的发展,进一步扩大当归、党参、红黄芪、甘草、大黄等种植规模;大力发展蔬菜产业,甘肃省已成为全国重要的“高原夏菜”基地和西北地区重要的冬春淡季蔬菜生产供应中心。

其次,发展规模化养殖业,加快发展畜牧业。甘肃省是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根据自身特点应加快发展畜牧业。加强对人员的培训,为畜牧业的充分发展奠定坚实的技术基础。加快饲料基地的建设,搞好饲草优良品种的引进与培育,同时要加强乳制品、肉牛、肉羊和特色畜禽基地建设,发展规模化养殖,加快建设现代畜牧业生产经营体系的进程。

再次,加强小城镇建设,努力开拓就业空间。结合甘肃省实际,制定小城镇的户籍、土地、社会保障、农村安置等政策、制度改革措施,解除其对小城镇发展的制约,健全人口、资金、技术、项目向小城镇集中的市场化机制,增强市场经济条件下小城镇自我集聚发展的能力,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

3.2 优化农村消费环境

农村消费环境落后已经成为制约农村消费结构优化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必须优化农村软硬消费环境,扩大农村居民的现实购买力。

首先,加强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投资重点应用于实现农村居民的自来水化、电气化和农村路网等基础设施建设。这些投入可以改善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缩小城乡差距。电力欠缺的地区,道路不畅等问题还很严重,应加大对这些地区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改善其生活质量。农村基础设施的改善,可以促进当地特色农产品、旅游等产业的发展,进一步增加农村居民的收入。

其次,疏通流通环节,加强农村流通渠道建设。针对农村居民居住分散,分布范围广,交通不便,农村经销终端多,但规模较小,流通不畅等情况,解决的途径为:减少中间渠道环节。以县城为主要批发地和立足点,形成“企业―县级批发商―村级零售商”的通路;与中间商联合。除可与中间商合建渠道外,更重要的是要加大对商业的援助力度,如派员协作、派车送货、售后服务等;联合农村供销社网点。供销社长期服务于农村市场,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网点多,分布广,形成了独特的优势。

3.3 改进农村金融服务

发展消费信贷是现阶段经济发展和消费结构性升级的必然要求。

首先,加快推动金融产品创新,推动竞争性信贷市场的建立和发展。依托农村经济发展创新农村金融产品,创新贷款担保方式,完善利率定价机制,拓展农村消费信贷领域,信贷产品要跟进产业链,不断满足“三农”多层次金融服务需求[5]。

其次,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鼓励和吸引金融机构投身农村经济。建立相应的风险分担和补偿机制,尽快推出农民急需的旱、涝、风、雹以及病虫害等自然灾害险,应组建覆盖全国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公司。尽快推行存款保险制度,畅通中小银行业金融机构退出渠道。建立农户和农村小企业贷款担保机制,积极探索动产不动产抵押、仓单抵押、权益抵押等多种担保形式,拓宽涉农贷款风险补偿渠道;出台鼓励金融机构支农的优惠财税政策。考虑农业信贷风险较高的实际,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应以税收减免、财政贴息或置换不良资产等方式予以补偿;为金融机构更好地支农创建宽松的环境。

4.扩大农村社会保障范围

甘肃省农村居民收入低,生活条件比较恶劣,农村社会保障机制整体上严重滞后于城镇水平,因此,要重视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工作。

首先,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确定最低生活保障线标准,标准要能保障农村贫困人口的最低生活;明确最低生活保障资金的来源,应以政府为主,社会捐赠可补助一点,另外国家给政策,通过发行彩票筹集一部分资金;界定最低生活保障对象,保障对象要以通过最大劳动努力,仍然达不到最低生活保障线为标准,包括生活困难的家庭、无劳动能力和无生活来源的老年人、未成年人、残疾人等;同时,要逐步建立农村社会福利制度,解决孤寡、残疾的社会保障问题。

其次,以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为主,推进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要建立适合甘肃省农民适当补贴的养老保险机制,调动农民参与社会保险的积极性,解决农民的养老之忧。引导农民在年轻、自身有收入时就开始积累养老金,同时探索农村养老基金积累、补贴方式创新。同时,进一步深化医疗体制改革和机制改革,进一步健全农村卫生保健体系,因地制宜确定农村医疗保障方式,建立多层次的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如合作医疗、医疗保险、医疗补贴和大病统筹等形式。

基金项目:甘肃省社科联项目《甘肃农村最低生活机制的研究》的部分成果内容。

参考文献:

[1]尹世杰,蔡德容.消费经济学原理[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232-260.

[2]项本武,俞伟悦.我国农村消费结构的变迁实证[J].统计与决策. 2004,(10):81-82.

[3]李子奈.计量经济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326-331.

[4]孙慧君.中国西部地区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07,(3) :81-86.

[5]桂黄宝.河南省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升级问题探讨[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2004,(4):15-17.

第2篇:农村消费趋势范文

(一)消费需求稳步增长

地震重灾区消费需求回升,农村市场消费增势明显。首先,当地居民的消费观念正在转变。其次,地震后,全国扩大内需投资4万亿资金启动,灾后重建项目开工、加速以及灾后重建加快的影响,灾区旅游经济的兴起,形成了新的产业链。当地饮食服务业、建筑业、室内装饰、运输业、保险等第三产业的不断发展,为重灾区的富裕劳动力就业创造了大量机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并提高了他们的生活消费水平。

(二)农村消费观念正在转变

“5.12大地震”和接踵而来的次生灾害不仅改变了当地的山川地貌,也悄无声息地改变了居民的消费观念。地震损坏了家里的房子和电器,很多人变得一无所有。“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观念影响着很大一部分的重灾区居民群众。居民家庭从原来的舍不得花钱到现在的主动消费,灾区居民的消费意识在发生着变化。人们的消费欲望空前强烈,努力挣钱,学会享受,学会“花钱”、“多花钱 ”、“敢花明天的钱”。

(三)县级及以下消费市场发展速度加快

县级以下市场发展速度加快,尤其是消费品零售市场正较快开拓和发展。随着灾后恢复发展进程的不断推进,以及商业基础设施投入的加大,为重灾区消费品市场的发展增添了新的活力,商品日益丰富、选择余地大,使县级以下消费品零售市场发展速度加快。以阿坝州为例:2009年第一季度,县级市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267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0.6%,增幅比去年同期高1.5个百分点,占全社会零售总额的份额达66.1%,比去年同期高1个百分点。而县以下市场仅仅低5.2个百分点。说明消费品零售市场中,县级及以下市场发展潜力大、速度快。

二、地震灾区居民家庭消费中存在的问题

(一)消费观念的转变略显盲目

“5.12大地震”及接踵而来的次生灾害不仅改变了山川地貌,也悄无声息地改变了当地居民的消费观念:从“勤俭节约”到“花钱”、“多花钱”、“敢花明天的钱”。一般情况下,消费观念是指人们对待其可支配收入的指导思想和态度以及对商品价值追求的取向,是消费者主体在进行或准备进行消费活动时对消费对象、消费行为方式、消费过程、消费趋势的总体认识评价与价值判断。

如果“转变消费观念”的含义仅仅停留在“花钱”、“多花钱”、“敢花明天的钱”等肤浅的层面上,消费观念的转变也就略显得盲目。 “转变消费观念”是要从根本上转变那些深深根植于人们思想意识之中的阻碍消费的观念,或者说其价值观,驱动力等。应该是从我国的具体情况,社会发展的阶段出发,而非突发事件诱导,使其发生突然的转变。应当进行适当的引导,使其朝向正面的、长远的方向发展。

(二)许多农村家庭借贷甚巨、经济压力大

本研究随机选取二十几个村的农房重建样本,并进行一对一走访调查。共计300户的数据统计显示:其中264户有借款或者贷款,达到总数的88%。银行或信用社贷款达到2万元以上的219户,约总数的73%,借、贷款总额达到5万元的户数有127户,达到总数的42%。根据我国银行贷款利息率,贷款的重建户仅每年所要承担的贷款利息已上千元。根据300农户反映的家庭年收入统计,偿还利息后,除去日常消费、儿女教育费用、老人赡养费用、家庭医疗费用(调查数据还展示:农村家庭妇女医疗费用普遍偏高)、人际交往花费等,家庭收入已经所剩无几,偿还贷款的难度可见一斑。

(三)不适当的节省消费等问题导致部分房屋建筑存在严重质量问题

不适当的节省消费等问题导致了部分房屋建筑存在严重质量问题。就如平时买一台电视甚至需要花费一个农村家庭几年的积蓄。有一部分人因为无房居住仍然住在窝棚内,甚至因无钱建房用本已残破的旧屋材料,勉强搭建一间房屋居住,无建筑质量可言。部分修建楼房的家庭为了节省钱仍然采取旧办法;一些砖瓦厂不具备正常开办资格或者为了赶工将未烧好的砖卖出,不懂行的主人砌好墙后,发现砖层层掉皮。诸如此类,表明部分房屋建筑质量有待改进。

(四)部分居民存在较严重的“等”、“要”、“靠”思想

部分城镇居民,包含下岗职工,失业或失去土地后失去了原本的经济的来源。大多数人消费的模式既已形成,在当今物价指数较高的情况下,生活更加困难。住在政府为其搭建的板房内,对现有的条件感到非常不满,又对改变现状感到十分无力。对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感到没有信心,也不愿意去做工地上的脏活、累活。因此,只好寄希望于政府、国家,存在较严重的“等”、“要”、“靠”思想。

三、对地震重灾区农村家庭的消费进行正确的引导

(一)引导和调整消费观念与消费行为

政府应当致力于寻找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生产力进步的切入点,进而引导与调整灾区的消费观念与消费行为。坚持可持续发展,提倡理性消费,从根本上转变农村居民的消费观念。在刺激需求,扩大内需的同时考虑到当时当地的实际情况,平衡、纾解其来自各方面的消费压力。塑造一种有益于个人身心健康、个人发展,丰富家庭生活,有益于家庭的长远发展,有益于社会的理性消费。

(二)提倡文化消费

近年来,文化消费作为社会、经济运行机制中极为重要的因素和驱动力渐为社会各界所重视。文化消费的数量、质量和消费方式决定于人们所具有的消费能力,也在一定程度上暗含着人们未来所具有的消费能力。消费水平逐渐提高,使审美需求和其他精神享受需求,逐渐从基本的物质需求中分离出来。一方面,人们要适应社会的发展,适应生存环境的动态变化,适应激烈的竞争必须充实自身。例如新的“读书热”――“电脑热”、“家政礼仪热”、“汽车技工热”等技术性甚至知识性的教育热潮。引导人们认识到增强知识、技能、认知社会人生是值得投资的。另一方面,文化消费(包括旅游等)作为一种新的娱乐和消遣可被农村年轻人所接受。

(三)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更好的消费环境

第3篇:农村消费趋势范文

[关键词] 河北省 农村居民 消费结构 变动趋势

近几年河北省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本文通过河北省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状况,研究21世纪河北省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动趋势。以便更好地了解河北省农民居民生活现状,进而采取相应的农业对策,进一步改善农村消费结构,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从根本上解决河北省的三农问题。

一、河北省农村居民消费情况

图1:近年河北省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状况(单位:元)

注:柱形颜色从下往上分别代表食品、衣着、家用、医保、交通、文教、居住、其他。

表2:河北农村年度消费结构 (单位%)

注:资料来源于《河北农村统计年鉴》

二、河北省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变动趋势分析

1.农村居民收入不断提高的基础上,消费支出整体不断增加。1995年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104.30元,2002年增长到1476.42元,而2006年则增长到2495.33元,比2002年增长1018.91元。相对各项消费支出也成全面增长态势。仅2006年食品消费比前年增长3.1%,而居住则增长了33.3% 其他几项整体也是增长局面。从中可以看出在经济的不断发展的基础上,我省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水平整体不断提高,农村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2.恩格尔系数相对下降。一般,恩格尔系数界限为:0.6以上绝对贫困,0.5~0.6温饱,0.4~0.49小康,0.3~0.39富裕。按此标准2001年~2005年河北省农民生活水平达到小康水平,。2001年河北省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9.72%,到2002年下降到38.92%,虽然2003年、2004年、2005年恩格尔系数有回升趋势,但2006年河北省农民生活水平己达到富裕,恩格尔系为36.69%。

3.消费结构日趋优化,出现新的消费趋势。农村居民生活消费结构向着生存性消费比重逐渐下降、享受和发展性消费比重不断提高。农村居民食品、衣着、家用支出比重相对下降,而其他几项在消费支出中所占比例则不断上升,尤其是居住和交通增加幅度较快。消费结构开始从以生存资料为主向生存、发展、享受资料并重发展,居民消费层次分化日益明显,由最初基本生活消费阶段向方便生活消费阶段发展。

总之,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河北省农村居民消费水平迅速提高,消费结构不断优化。食物支出在总消费支出中所占比重不断下降,消费结构开始从以生存资料为主向生存、发展、享受资料并重发展,居民消费层次分化日益明显。

三、扩大农村居民消费的对策

1.不断增加农民收入,消费结构升级的主要手段就是不断增加居民的收入。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努力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保证农业生产的稳定增民,调整农业结构,发展农业的产业化经营,增加农村进城就业的机会,减少农民负担,加快城镇化进程,加快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等途径来实现。从而为农村消费结构的升级提供持久的动力。

2.加大教育力度,更新农村居民消费观念。在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和生活条件不断改善的前提下,居民消费观念也要不断更新。居民在选择消费时,不要把价格作为消费的惟一决定因素,而要统筹考虑价格、质量、服务、文化等各方面因素,并应以绿色、健康、环保消费为时尚消费的主题,也要更加重视旅游、文化、教育等精神消费。

3.增加基础设施投入,改善农村消费环境。2003年,全省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515.9亿元,而农村仅完成705.2亿元,仅增长7.6%,增速比全省低15.3个百分点。农村公共投入严重不足,农村基础设施不能适应农村经济市场发展的需要,限制了消费的增长和消费结构的优化。因此必须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不断改善农村消费环境,强化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保障。

4.倡导新的消费方式。信用消费是推动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工具,但由于我国的特殊状况,信贷消费基本被人遗忘,目前,应提倡新的消费方式发展个人信贷消费。同时不断促使农村消费向多样化消费转变,通过对居民消费观念、消费行为,消费方式上的教育,引导、提高居民的消费意识,使农民能够适度消费、科学消费,引导农民改善消费结构。

参考文献:

[1]余维祥:中国农户积累消费问题研究.科学出版社,2003年9月

[2]河北省2004、2005、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河北省统计局

[3]河北省商务厅:河北省居民消费现状和发展预期分析.省略,2005年12月

第4篇:农村消费趋势范文

关键词:消费需求 消费结构 农村居民

中图分类号:F22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5)06-143-02

山西省是我国中部地区的省份之一,2013年全省农村人口为1722.07万人,占总人口的47.44%,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省,拥有较大的农村消费群体。对山西省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进行分析,掌握其消费规律及消费发展趋势,对培养新的消费潜力,提高农村居民生活质量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一、山西省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变动分析

1.基本消费情况。恩格尔系数是指食品消费支出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用来反映居民收入水平对居民生活消费的影响。人均消费支出可以用来衡量居民消费水平和消费质量的基本指标,而人均收入是影响居民消费水平的主要因素。图1是2000~2012年三者的变化情况。

从图1可以看出,山西省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整体呈下降趋势。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在经历了贫困、温饱、小康阶段之后,现正处于富裕阶段,且消费正由生存型消费逐渐转变为发展型消费。另外,人均收入与人均支出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且人均收入的增长幅度大于人均支出的增长。但是,由于二元经济和社会结构的现实性,农村居民和城镇居民在人均收入和人均消费上还有较大的差距,2000年,山西城镇居民的人均消费性支出为3941.9元,是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3.43倍;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为4724.1元,是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2.48倍。2012年,山西城镇居民的消费水平是农村居民的2.19倍,收入水平是农村居民的3.21倍。结果表明,山西省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差距依然很大,且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增长更为缓慢,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其消费水平。

2.平均消费倾向。平均消费倾向是指任一收入水平上消费支出在可支配收入中所占的比重。2000~2012年,山西农村居民的人均消费支出额明显增加,从2000年的1149元增至2012年的5566元。从平均消费倾向来看,2012年农村居民平均消费倾向为0.88,比2000年提高了0.28,且一直呈稳步提高的态势。而城镇居民的平均消费倾向在2000~2012年间整体呈下降趋势,13年共下降了0.23个百分点。这种差异说明,农村居民更注重于即期消费,这会导致居民手中的积蓄减少,应付紧急支出的能力有所减弱。

二、山西省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变动分析

按照《中国统计年鉴》的分类方法,居民家庭消费支出可分为八类:食品、衣着、居住、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医疗保健、交通和通讯、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其他商品和服务,每类消费支出占总消费支出的比重即为其消费结构。

2000~2012年,随着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山西省农村居民的类生活消费支出额也在不断增加,消费结构也出现了新的特点,其消费结构变动趋势如图3所示。

食品是山西农村居民的首要开支,随着人均收入的增加,其比重整体上呈下降趋势,从2000年的48.64%逐步降至2012年的33.42%。

居住支出在各项消费中的排名有所波动,但其比例仍随收入的增加在不断提高,这表明农村居民对居住的需求不断增强,对居住环境和居住条件的要求逐渐提高。

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支出占总消费支出的比例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2000~2006年消费比例从11.78%增加到15.08%,而后从逐步降至8.95%,其排名由2000年的第三名下降至第五名。之所以呈现这种变化,是由于在2006年9月起我国实行了九年义务教育免费,这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农民在该方面的负担。

衣着支出所占比重变化不大,整体呈现下降趋势。在各项消费中的排名从2000年排名第四下降至2010年的第六位,但最近两年又有所反弹,上升至第四位。说明农村居民的消费层次仍然偏低,还停留在吃穿住的消费模式中。

随着农村交通设施的不断完善和通讯设施的不断发展,农村居民交通通讯消费支出明显增加,该项消费占总消费的比例从2000年的4.25%大幅增加到2012年的11.25%,排名也由第六名稳步上升至第三名。

2000~2012年,山西省农村居民的医疗保健支出从5.25%上升至8.81%,出现该结果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农村医疗卫生保障体系还不完善,收费制度不合理,另一方面(下转第145页)(上接第143页)是居民提高了健康意识。

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支出占总消费支出的比重变化不大,整体呈现上升趋势:2012年比重为5.36%,比2005年增加了1.69%。

三、结论与建议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山西省农村居民的消费在一定程度上被制约,平均消费倾向趋于上升,消费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

1.2000~2012年,山西农村居民人均收入与人均支出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但与城镇居民相比差距依然很大,尤其是收入增长缓慢,制约了农民的消费水平。居民收入是决定消费水平的根本因素,只有提高收入,拓宽农村居民收入渠道,才能提高居民的消费水平。

2.居住支出及交通通讯支出占总消费支出比例不断增加。应加快建立住房保障体系,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满足多层次的市场需求,开拓农村市场,顺应农村居民的消费热点。

3.医疗保健支出比重虽有所上升,2012年达到8.8%,但与全国的11%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因此应当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加大农村公共物品的供给,进一步减轻农民的负担。

4.2012年山西农村居民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消费支出比全国农村居民消费水平低0.4%。应当发展农村商业经济,建立购物网点,同时加大金融支持,建立具有针对性的消费信贷政策,扩展农村耐用消费品市场。

5.改善农村消费环境,培养农村居民的消费信心,发展农村居民新的消费热点,提高消费意愿,拓宽消费领域,优化消费结构。

参考文献:

[1] 齐福全,陈孟平.京津沪农村居民消费需求变动的实证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05(3)

[2] 贾琼,李振东.欠发达地区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影响因素分析――以甘肃省为例[J].开发研究,2014(4)

第5篇:农村消费趋势范文

关键词: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消费结构

中图分类号:F3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8-0415-02

一、引言

消费需求是经济稳定持续发展的关键,而消费结构是消费内容和消费质量的具体体现。对居民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的研究,近年来一直备受众多学者的关注。笔者以1978年-2012年统计数据为基础,对重庆市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消费结构进行定量分析。为重庆市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和消费结构的优化,建言献策。

二、重庆市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实证分析

截止2012年末重庆市总人口为3343.44万人,其中农村人口为2026.19万人,占总人口的60.60%。人均纯收入由1978年的126.01元,增长到2012年的7383.27元,年均增长率为12.72%,仅占2012年重庆市城镇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22968.14元的32.15%,且比2012年的全国农村家庭人均纯收入7916.60元少533.33元。人均生活性消费支出从1985年的275.81元,增长到2012年的5018.64元,年均增长率为11.34%,仅为2012年重庆市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性消费支出16573.14元的30.28%,且比2012年全国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性消费支出5890.00元少871.36元。虽然重庆市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实现了由饥寒到贫困,由贫困到温饱,再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但较之重庆市城镇居民及全国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均存在一定的差距。

(一)恩格尔系数分析

由图1可知,改革开放34年以来,重庆市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除少数年份有所波动外,大体呈下降趋势。其中1978年-1979年,分别为74%、72.9%,居民生活处于饥寒状态。1980年-1999年在60%-70%之间波动,最终降为1999年的60.7%,这20年农村居民的生活一直处于贫困阶段。2000年-2008年在50%-60%之间波动,人民生活处于温饱阶段。2009年-2012年期间,从2009年的49.1%递减到2012年的44.2%,居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但就2012年与全国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39.3%及重庆市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41.5%(2007年-2011年在37.2%N39.6%之间进行波动)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二)从各项消费的比重来分析

对居民的消费结构进行动态的分析,可以了解居民消费的基本特征和变化趋势,为提高消费水平、优化消费结构提供决策依据。本节选取自重庆市直辖(1997年)以来的数据进行分析,发现类消费支出中除食品支出比重下降,其他均有所增加,但就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交通和通讯、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医疗保健各自的消费序次却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变化,且与城镇居民相比存在显著差异。

1.1997年-2012年居民食品支出占比和其他商品与服务支出占比序次分别为第一和第八。虽然由1997年的65.8%下降至2012年的44.2%,但与重庆市城镇居民41.5%(2007年-201 1年在37.2%N39.6%之间进行波动),及全国农村居民食品支出占比39.3%还是存在一定的差距。

2.1997年-2012年期间(除2005年居住支出占比排名落后于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支出占比)居住支出占比仅此于食品支出占比,排名第二。就人均住房面积来说,从1997年的24.74平方米增加到2012年的40.99平方米,比2012年重庆市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32.17平方米(1997年为8.65平方米)还要大8.81平方米。但就居住质量来说,无论是建筑设计、建筑质量还是内部装潢以及配套设施,农村居民的居住环境都要远远落后于城镇居民。

3.1997年-2006年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支出占比除2005年(排名第二)外,其余年份均排第三,2007年-2008年排名第四,2009年排名第五,2010年-2012年排名第六。相比,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一直是城镇居民的第二大支出,所以说明文教娱乐消费在农村居民中普遍不是很受重视。

4.虽然衣着支出的绝对量呈逐年递增趋势,并且支出占比大体也呈递增趋势,但是占比序次除1997年和1999年排第四,1998年排名第五,2000年和2004年排名四六外,其余年份均排名第七。而城镇居民的衣着消费支出占比序次多年来一直位居第二或第三,仅此于食品支出和教育娱乐文化支出。从而说明农村居民对衣着方面的消费没有城镇居民那么注重。

5.交通和通讯支出占比排名一直呈上升趋势,其中1997年-1999年排名第七,2000年排名第六,2001年排名第五,2002年-2006年均排名第四,2007年-2012年均排名第三。与2012年城镇居民相比在消费序次上市相同的,但在支出占比上农村居民的9.7%比城镇居民为11.48%还是有一定差距。

6.医疗保健支出占比在1997年-1999年期间及2005年序次为第六,2002年-2008年期间除2005年外均为第五,2000年-2001年和2009年-2012年均为第四。所占比重呈逐年增加的趋势,说明随着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医疗保健意识的增强,对于医疗支出也相应有所增加。但由于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相比城镇居民还很不完善。2012年城镇居民在医疗保健消费支出1101.56元,序次仅为第七,所占比重6.65%,农村居民医疗保健支出482.24元仅为城镇居民在医疗保健消费支出1101.56元的43.78%,与城镇居民存在一定差距。

7.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消费占比序次浮动较大,其中1998年排名第四,2001年-2003年和2006年-2009年第六,其余年份:1997年、1999年-2000年、2010年-2012年第五。2012年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年末耐用消费品拥有量分别为:家用汽车3.17辆,冰箱78.28台,洗衣机63.17台,彩电107.78台,微波炉12.72台,家用电脑14.50台,空调28.94台,分别仅为城镇居民的27.86%、62.11%、67.57%、71.94%、18.31%、18.35%、17.04%。从而可以看出农村居民在耐用品消费支出呈逐年递增趋势,但目前仍然与城镇居民存在较大差距。

三、优化重庆农村居民消费结构,促进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通过上文的分析,可知重庆市农村居民收入及消费水平虽然呈递增趋势,但与城镇居民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并且消费结构中存在明显的偏向:食品、居住类消费占总支出近60%,而对于文教娱乐、医疗保健、衣着等的消费虽有所增加,但从消费序次上来看,受重视程度较弱。

根据凯恩斯绝对收入消费理论,消费随收入的增加而增加。所以要提高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优化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就必须增加农村居民的创收,增收的渠道,使得居民有充足的消费能力。在此基础上还应该从消费观念进行引导,优化其消费结构。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首先,提高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活跃农村劳动力市场,为农村居民创造更好的就业、创业、创新的机会,弥补农村禀赋先天的不足;提供更多的优惠政策如创业资助、减免税、优惠信贷等。

其次,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机制,解决农村居民基本生活保障问题。政府应建立健全农村医疗保障服务、基础设施服务机制,以便农村居民有着比较稳定的预期收入,为居民消费提供有力保障。

最后,改变农村居民消费观念。加快文化教育卫生体育事业发展,促进居民文化娱乐消费。

参考文献:

[1]陈建.重庆市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分析[J].当代经济(区域经济),2013(16).

第6篇:农村消费趋势范文

关键词:耐用消费品 消费行为 跨期消费模型 流动性约束模型 不确定性模型

问题的提出

我国农村住户约2.34亿户,如果农村耐用消费品的拥有量提高1个百分点,耐用消费品需求量会增加234万台,这将极大解决我国工业品过剩的困境,为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促进就业提供有力的发展机遇。我国农村耐用消费品消费行为具有典型的家庭消费特征。在消费行为上,以家庭收入为前提,追求家庭效用最大化;在家庭消费内容的层次上,生存型、享受型和发展型耐用消费品用于满足不同层次的消费需求;对于不同发展阶段家庭,耐用消费品消费扩散过程各不相同。农村耐用消费品消费行为呈现独特的社会需求特征。根据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农村有2.26亿个家庭,是全社会最大的消费群体,耐用消费品消费总量潜力巨大。同时不同地区、城乡之间以及不同收入群体之间,农村居民消费行为表现出巨大的差异性、分撒性和功能性特点。

本文根据西方新古典消费理论,选用耐用消费品跨期消费理论模型、流动性约束理论模型和不确定性的理论模型框架,并结合农村家庭对耐用消费品消费行为的实际情况构建综合理论模型,优化农村耐用消费品消费行为的策略。

我国农村耐用消费品消费行为结构变化

(一)农村耐用消费品消费支出稳中趋降

在农村总体消费结构中,耐用消费品消费支出的变化幅度不大,呈现稳中趋降的趋势。1980年耐用消费品占消费性支出的比例为3.57%,1985-1999年一直保持在5.1%-5.8%之间,2000年开始下降,到2010年下降为4.47%,总体变化幅度较小。

(二)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地区消费结构和不同收入水平农村居民家庭之间耐用消费品支出呈不同变化趋势

在城乡居民消费结构中,城镇居民耐用消费品支出一直高于农村,但是城镇的下降速度明显快于农村。在地区消费结构中,农村居民耐用消费品支出差距较小,总体呈现东部略高于中部,中部略高于西部的发展趋势。2010年东部地区农村居民家庭设备用品支出比重为4.69%,中部地区为4.54%,西部地区为4.35%,差距较小。总体呈现出东部略高于中西部地区的趋势。在不同收入水平农村居民家庭之间,农村居民耐用消费品支出差距较小。从低收入户到高收入户家庭设备用品支出总体呈现由低到高的趋势。

(三)我国农村耐用消费品消费行为升级趋势模型研究

按照消费经济学的消费行为升级理论解释,消费行为升级是社会消费需求由代表低一级消费时代的主流商品到代表高一级消费时代的主流商品的变革过程。消费品的升级次序,将呈现如下的变化规律:

一是长期需求成长曲线是短期需求成长曲线的包络线。假定Ci(i=1,2,3,4……)为主流商品的成长过程,Cd为主流商品的升级过程。Xi(i=1,2,3,4……),即X1、X2、X3、X4依次为主流商品升级的鼎盛时期,此时i主流商品的边际消费成长等于长期需求边际成长,即MCi=MCd;在Xi左侧,MCi>MCd,处于主流商品消费升级的导入期、成长期和成熟期,消费需求旺盛;在Xi右侧,MCi

二是消费升级的时间间隔越来越长。从图1中可以看到,X4-X3>X3-X2>X2-X1。这是因为随着消费升级,消费投入也越来越大,所以需要较长的积累时间(见图1)。依据以上消费升级模型,并且对应我国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变化过程,耐用消费品进入农村家庭的次序呈现出连续的倒“U”升级趋势。

农村耐用消费品消费行为特征模型

(一) 耐用消费品跨期消费的理论模型

欧文・费雪提出的跨期消费理论其观点是:一个相对理性、具有前瞻性的消费者所面临的问题,就是如何将其一生的收入在不同时期进行消费和储蓄的选择。消费问题的核心变为:在跨时预算约束条件下,消费者通过分配一生的收入来规划一生的消费,以实现预期生命周期内效用的最大化。在利率不变以及生命为T个时期的情形下,个人预算约束为:

(1)

假定瞬时效用函数为不变相对风险厌恶形式[],效用函数为:

(2)

根据欧拉方程,在任一时点t,最优消费路径是使相邻两个时期消费的边际效用的现值相等。即,整理得到:

(3)

因此,在这些假设条件下,消费者现期消费的最优水平为:

(4)

其中,ρ为时间贴现率,θ为相对风险厌恶系数(各期替代弹性的倒数),r为实际利率。

由此上式可知,在确定性条件下,不考虑流动性约束,跨期消费最优选择的消费水平由资产存量、收入水平和利率三个因素共同决定。假定利率服从正态分布,资产存量、收入和消费变量的对数服从正态分布,则,

(5)

(6)

因此,消费跨期最优选择的经验模型可以近似表示为模型一:

(7)

通过模型一,验证耐用消费品跨期消费的特征。

(二)流动性约束的理论模型

如果消费者在其预算约束的范围内不能够自由贷出和借入资金,消费只能由当前收入决定,而不是一生的财富来决定,这样消费就受到了流动性约束。此时,消费者无法通过正常借贷实现理想的消费计划,无法实现收入的自由跨期转移,无法进行消费在不同时期的平滑。所以,居民储蓄的动机是预防流动性约束。流动性约束理论是从验证霍尔的随机游走假说开始的,变换方程式(3),假定利率等于r=ρ,则Ct+1=Ct+et,就是霍尔的随机游走假说。即消费时服从随机游走的,从而使不可预测的。如果r≠ρ,令,则:

(8)

方程(8)表示,除了利率以外,其他变量对消费的增长不起显著影响。消费增长对利率的敏感程度取决于跨时替代弹性值的大小。

然而,验证消费对同期收入的变动非常敏感,具有过渡敏感性,能够更好地解释消费的增长。对于流动性约束的预测,把绝对收入假说和理性预期生命周期假说模型合并加以综合研究。其核心内容是将消费者分为两部分,即ΔCt=ΔC1,t+ΔC2,t。部分消费者由于受到流动性约束,仅仅花费其现期收入,其行为遵循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假说;ΔC2,t部分的消费者不受流动性约束,花费其持久收入,其行为遵循理性预期生命周期假说。服从绝对收入假说的消费者:ΔC1,t=λΔYt;服从理性预期生命周期的消费者:ΔC2,t=+rt。全部消费者:ΔCt=ΔC1,t+ΔC2,t=+λΔYt+rt。因此,消费增长取决于收入变化和利率跨时替代弹性。利用以上结论建立模型二:

ΔCt=+λΔYt+rt (9)

通过模型二验证流动性约束对耐用消费品的影响程度。其中,λ是受到流动性约束农户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表示过度敏感性系数或流动性约束系数;是利率跨时替代弹性。

(三)不确定性的理论模型

预防性储蓄理论是以理性消费和效用最大化为基础,通过引入不确定来最优化消费者的跨期最优消费选择,是理性预期生命周期理论的补充和扩展。利兰德(Leland)提出消费者面对不确定性的谨慎行为的必要条件是效用函数的三阶导数大于零,即边际效用函数为递增的凸函数,(即满足)。因而,消费者预期未来消费大于当前消费E(Ct+1)>Ct。由于不确定因素的存在,使消费者选择减少当期消费而增加储蓄。

参照方程式(3):,

令,ηt+1为t+1期的消费增长率,加入不确定因素,通过二阶泰勒在处展开,得到如下方程的不确定性理论模型:

(10)

进一步整理,得出模型三:

(11)

通过模型三验证不确性对耐用消费品消费的影响程度。其中,α0= -θ- 1ρ,σ=θ-1,α1=(θ+1)/2,UN=η2t+1。σ表示利率对消费的影响(跨期替代弹性),α1表示不确定性对消费的影响。借鉴卡罗尔(Carroll,1996),在研究预防性储蓄时的思想,即能够预测未来消费变化和消费增长率变化的指标体现不确定性变动程度。本研究采用的样本收入增长率与预期增长率的平方,作为衡量不确定性指标的方法。

(四)综合理论模型

综合以上三个模型,我们假定经验模型四:

(12)

通过模型四综合验证跨期消费、流动性约束、不确定性对耐用消费品消费的综合影响。其中,Ct为耐用消费品消费,At-1为资产存量,ΔYt为当期收入变化量,UN为不确定性,(Yt-1-Ct-1)代表上期收入与消费的长期均衡关系,rt为实际利率。其中,

α1检验资产对消费的影响,α2检验本期收入变动对消费变动的影响,反映流动性约束大小;α3检验预防性储蓄动机对消费变动的影响,反映不确定性的存在状况;α4检验上期储蓄与本期消费变动的关系,反映生命周期特征;α5反映消费的跨期替代意愿。

参考文献:

1.韩丽娜.我国农村居民“波浪”式消费行为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2010.8

2.邬德政.影响农民消费行为的制约因素及化解[J].经济体制改革,2007.1

3.崔海燕.我国农村居民消费行为的实证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7.4

4.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M].商务印书馆,1983

5.罗振华.中国农民消费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

6.马树才.中国农民消费行为影响因素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6.5

7.贺菊煌.消费函数分析[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作者简介:

第7篇:农村消费趋势范文

内容摘要:文章首先基于和谐理论,构建我国城镇、农村居民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和谐矩阵,然后计算和谐度,进行和谐度评价分析,最后通过结构差异的显著性评价、格兰杰因果检验、扩展线性支出模型的建立,进行和谐度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城乡居民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和谐度呈现存在差距、趋势相同、逐步和谐的特征。

关键词:居民消费结构 产业结构 农村 城镇 和谐度

问题提出

消费结构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人们(包括各种不同类型的消费者和社会集团)在消费过程中所消费的各种不同类型的消费资料(包括劳务)的比例关系。产业结构,亦称国民经济的部门结构,包括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之间以及各产业部门内部的构成。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有着密切的关系。消费结构变化是引导产业结构变化的重要力量,消费结构升级为产业升级、产业结构调整及经济增长提供强劲动力,产业结构升级为消费结构升级提供有力保证。产业结构决定了消费结构的变动方向;反过来,消费结构的变动将通过产业间的关联这一传导机制在产业间扩散进而影响产业结构的调整。

我国目前已有文献对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关系问题的研究甚多。已有研究主要有两种思路:一是对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相互关系进行理论性分析,如黄丽馨将经济增长作为中介变量引入,认为经济增长促进居民收入影响消费结构,进而影响产业结构,最终达到经济进一步增长;马铂钧认为两者的评价标准相统一,消费结构优化是促进产业结构优化的标准。二是对两者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如王俊构建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的VAR模型,发现消费结构会影响第二产业结构的转换。另外,文启湘对河南省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和谐度进行测定,认为需要努力调整生产结构,适应消费需要结构的变化,更好地满足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

和谐理论基本模型

(一)和谐理论基本思想

和谐理论的核心基础是任何系统之间及系统内部的各种要素都是相关的,且存在一种系统目的意义下的和谐机制。和谐机制在最大程度上与效率是一致的。在现实生活中,不和谐态的存在是绝对的,而和谐则是相对的,和谐管理的目的即是使系统由不和谐逐步趋近和谐的状态。和谐理论追求管理的“完美”(和谐态),并认为和谐是可以测度的。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和谐是指消费结构系统和产业结构系统是否形成了相互促进、充分发挥两个系统的能动性和积极性的条件和环境,以及两个系统是否具有总体协调性。

为了更加深入地研究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和谐性,建立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和谐性度量模型,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1:居民消费构成的各项目均与产业构成的各项目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状况相关;

假设2:根据和谐理论,对系统优化的目的就是为了使系统接近或达到一种理想的或标准的和谐状态,因此假定存在一种标准的居民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和谐的状态。

(二)和谐模型构建

在上述假设的基础上,根据和谐理论,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和谐度测定的步骤如下:

1.确定指标体系,横向列各产业,纵向列各消费项目,以消费结构各消费项目人均消费与各产业的人均GDP之比作为基本指标,构建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和谐评价的指标体系。

2.量化处理,确定标准的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的比例关系,对实际指标进行量化处理,得出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和谐矩阵。

由于指标是反映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和谐度的参数,为了正确体现反映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和谐关系,需要根据标准的消费支出项目与第一、二、三产业的比例关系,对实际指标进行处理。具体处理方法如下(以食品消费为例,其他消费支出项目以此类推):

设标准的食品支出与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比例关系分别为F1`、F2`、 F3`,若Fi>Fi`,则有fi=1-(Fi-Fi`)/Fi`;否则,fi=Fi/Fi`,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保证指标在处理后不会大于1,因为根据和谐理论,和谐度在[0,1]之间。这也意味着有些实际指标可能超过标准指标,超过会产生负效应,因此,也是一种不和谐。

3.确立指标权重。一是确定每一消费项目人均消费与各产业人均GDP之比的权重:主观赋权法,如两两评分法、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等;客观赋权法,如主成分分析法、熵值法、多目标规划法等。二是确定各消费项目与整体产业之比的权重:一般可以用各消费项目占消费支出总额的比例。

4.和谐度的计算。一是各消费支出项目与产业结构关系的和谐度计算。以食品消费项目为例,食品消费与产业结构的和谐度计算公式为:hf=∑wifi,其中fi表示经过标准化后的食品消费与第i个产业的比,wi为食品消费对第i产业的权重。二是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总的和谐度计算。H=∑wjhj,其中H为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的总体和谐度,hj为第j个消费项目与整个产业结构的和谐度,其中j=(f,d,j,n,c,e,s,o),wj为权重。

5.和谐性评价。和谐度取值在0-1之间,和谐度越大,说明系统越和谐,最大的和谐度是1,表示整个系统处于完全和谐的状态,也是一种理想状态。H=1,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之间处于完全和谐状态;H=[0.8,1],系统处于较好的和谐状态,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相互之间和谐运转良好,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互相促进; H=[0.6,0.8],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处于基本和谐状态,但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必须有所调整;H=[0,0.6],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处于不和谐状态,需要大力调整产业结构以适应消费结构的变化。

我国城乡居民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和谐度的测定

(一)数据来源及整理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1-2009)提供的数据,运用上述和谐度计算方法对我国居民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进行和谐性分析。根据每年三次产业占GDP的比重和人均GDP的值,可以计算出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的人均GDP。进而计算出2000-2008年城镇、农村居民各人均消费项目与第i(i=1,2,3)个产业的人均GDP之比,得到各年城镇和农村的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和谐指标实际值。

(二)标准指标体系的确定

根据假设2,存在着一种标准的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和谐状态。2008年我国人均GDP达22698元,以当年的汇率6.948∶1计算,人均GDP达3266.85美元,因此本文选取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人均GDP3000美元水平的居民消费支出构成平均值(见表1)以及产业部门比重的平均值(第一产业9.8%,第二产业38.9%,第三产业48.7%)作为评价我国人均GDP3000美元左右时的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和谐性的标准。

以2000-2008年各年的全国人均GDP、城镇及农村居民人均总消费支出为基础,结合上述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人均GDP3000美元水平的居民消费支出构成平均比重,钱纳里、艾金通和西姆斯模式人均GDP3000美元的三次产业比重,计算各人均消费项目与第 产业的人均GDP之比,得出各年城镇、农村居民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和谐指标的标准值。按照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和谐度测定的步骤,对实际指标进行量化处理,得到2000-2008年各年城镇、农村居民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和谐矩阵。

(三)和谐度计算

根据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关系的特点,采用定量赋值比较困难,因此本文选取文启湘相关研究成果中的赋值作为权重。在上述和谐矩阵以及指标权重的基础上,根据和谐度计算公式,分别对我国2000-2008年各年城镇、农村居民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和谐度进行测定。

(四)和谐度评价

根据上述测算结果,2000-2008年间我国城镇、农村居民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和谐度在[0.6,0.8],2008年分别达0.7092、0.6658,处于基本和谐、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必须有所调整的状态(见图1),可以概括为趋势相同、存在差距、逐步和谐的状态。

1.城镇、农村居民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和谐度发展方向一致。由图1可以看出,2000-2008年间我国城镇、农村居民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整体向和谐方向发展,两者和谐度的曲线走向相同,有共同的发展趋势,其相关系数达0.95。一方面与城镇、农村居民消费构成有关,以2008年为例,城镇、农村居民消费支出中都是食品项目所占比重最高,杂项商品与服务项目支出比重最低,居民消费支出构成在一定程度上也决定了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和谐度的高低;另一方面反映了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正在逐步适应城镇、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其和谐度逐渐提高。

2.城镇居民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和谐度高于农村。2000-2008年间,我国城镇居民和谐度普遍高于农村,两者之间的差距呈现扩大―缩小―扩大的发展趋势。首先,城镇居民收入水平高,消费支出相对较多,以2008年为例,我国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达11242.85元,而同期的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3660.68元,占城镇的比重仅为32.56%。其次,就两者的支出结构而言,农村居民各消费项目支出分布比较集中,2008年农村食品消费所占比重为0.44,几乎占全部支出的一半;而城镇居民消费项目支出分布相对均匀,且与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人均GDP3000美元的消费支出构成相比,有较大的相似性。最后,虽然和谐度的差距无明显的发展趋势,但就分析的期初、期末而言,2008年和谐度之差小于2000年,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国家收入分配政策的改善。

3.农村和谐度波动提高。我国农村居民2000-2008年间和谐度呈波动提高的趋势。从消费支出构成来看,食品和谐度在0.8以上,处于较好的和谐状态,食品支出在农村居民消费支出中所占比重也最大。衣着和谐度在0.5左右,处于不和谐状态,从各年的数据来看,我国农村衣着消费占总消费的比重不足6%,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人均GDP3000美元的衣着消费比重为9.68%,我国农村消费水平低、消费市场不完善是导致不和谐的主要原因。居住和谐度相对较高,但呈现降低趋势,由2000年的0.87下降至2008年的0.78,随着收入的增长,农民用于居住的支出增加,居住消费比重自2000年的15%升至2008年的18.5%,离标准的13.52%越来越远。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和谐度在0.5左右,处于不和谐状态,但从2004年之后和谐度在逐渐提高,一方面是因为农村消费的大多是中低档耐用消费品,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启动农村消费如家电下乡等政策的效应逐步显现。

农村居民医疗保健和谐度逐步降低,2008年下降至0.54,处于不和谐状态。近年来,由于人口结构老化、人们保健意识增强,农村居民医疗保健消费支出比重持续上升,存在畸形扩大趋势,已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交通通信和谐度有明显的增加趋势,2008年达到0.81,达到较好的和谐状态,近年来,交通通信业发展较快,消费支出也逐渐增加,产业结构的发展正在逐步适应消费结构的变化。教育文化娱乐服务呈现和谐的发展趋势,2008年和谐度增加至0.7,农村教、娱支出增长较快,且大于标准值,一方面与我国高等教育的普及有关,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农民收入微薄,其消费支出的大部分用于教育。

4.城镇和谐度呈现和谐―不和谐―和谐发展趋势。我国城镇居民2000-2008年间和谐度呈现和谐―不和谐―和谐发展趋势。从各消费项目来看,食品消费和谐度最高,且呈增加趋势,2008年为0.93,达到更高层次的和谐。衣着和谐度在[0.8,0.86]范围内,处于较好的和谐状态,与农村相比,城镇居民用于衣着的消费支出所占比例较大,和谐度相对较高。居住和谐度在0.67左右,明显低于农村,且城镇居民居住支出比重低于标准值,这种现象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与城市的“炒房热”哄抬房价有关。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和谐度高于农村,但呈逐步降低趋势,说明该项目相关产品及服务的供给不能满足城镇居民消费需求的转变。医疗保健和谐度在0.5左右,低于农村,处于不和谐状态,城镇居民医疗保健支出比重大于标准值,可以说旺盛的医疗保健消费需求与落后的医疗保健服务呈现不和谐状态。交通通信和谐度在0.8左右,基本和谐,但呈现和谐―不和谐的发展趋势,目前我国城镇居民交通通信消费支出增长较快,2008年远高于标准值。教育文化娱乐服务的和谐度0.2左右,处于严重的不和谐状态,近年来我国的教育规模迅速扩大,教育服务价格连年上升,使得家庭教育支出大幅增加,与社会经济发展不协调。

我国城乡居民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和谐度评价分析

我国城镇、农村2000-2008年间居民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和谐度虽然逐渐增加,但存在一定差距,本节对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构成进行结构差异的显著性评价,通过格兰杰因果检验分析影响关系,并建立扩展线性支出模型分析城镇、农村居民各消费项目的边际消费倾向,进行进一步的探讨。

(一)结构差异的显著性评价

根据和谐度计算公式,和谐度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与标准的选择有关,因此文章运用χ检验分别对2008年产业结构、消费结构与人均GDP3000美元标准指标进行结构差异的显著性评价。

首先,产业结构差异的显著性评价。H0:2008年我国产业结构与人均GDP3000美元的产业结构不存在明显差异;H1:2008年我国产业结构与人均GDP3000美元的产业结构存在明显差异, 显著性水平α=0.05,计算χ2统计量,查χ2分布表,χ2(0.05,2)=5.991>χ2=4.19,因此,接受H0。

其次,2008年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与人均GDP3000美元消费结构的显著性评价。H0:两组比重数不存在明显差异;H1:两组比重数存在明显差异,χ2=10.20

最后, 2008年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结构与人均GDP3000美元消费结构的显著性评价。H0:两组比重数不存在明显差异;H1:两组比重数存在明显差异,χ2=16.64>χ2(0.05,6)=12.592,因此,拒绝H0,接受H1。

在95%的置信概率下,即有95%的把握认为,2008年我国产业结构与人均GDP3000美元的产业结构不存在显著差异,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与人均GDP3000美元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的消费结构不存在显著差异,而农村居民消费结构与标准指标存在显著差异。

(二)格兰杰因果检验

为了着重分析居民消费结构演进的特点,用恩格尔系数作为变量,产业结构用第二产业比重、第三产业比重作为变量,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的相互作用是通过居民的收入水平传导的,所以选取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作为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中间传导机制的替代变量。数据的时间长度为1990-2008年。

从结果来看,至少在90%置信水平下,第二产业变动是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变动的原因,消费结构与农民人均收入之间互为因果关系,第二产业与农民人均收入间互为因果关系,第三产业是农民人均收入变动的原因;第二产业变动是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变动的原因,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是引起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变动的原因,第三产业变动是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变动的原因。即,第三产业变动通过城乡居民收入进而影响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动,第二产业变动直接决定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动。

(三)扩展线性支出模型

通过2000-2008年我国农村、城镇居民消费与可支配收入,构建扩展线性支出模型(见表2),基本通过检验,且拟合度较高,通过对比边际消费倾向β发现:农村整体消费倾向大于城镇,可能的解释是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城镇居民随着收入的增长,边际消费倾向逐渐降低,而小于农村;城乡居民食品边际消费倾向都排在各自首位,这说明我国城乡居民在收入增加后,考虑较多的还是提高饮食质量的问题,同时也说明了我国居民的消费结构还处于比较低级的阶段;农村居民居住边际倾向高于城镇,这是因为农村居民普遍拥有土地,收入稍微增加,就会考虑建住房;在城镇,排第三位的是教育文化娱乐,且高于农村,这是因为城镇居民更加重视享受和发展型生活资料的支出,对于教育的重视和投资及娱乐的追求,特别是旅游等的愿望都要大于农村;由于大部分农村居民缺乏医疗保险,其医疗保健消费倾向要高于城镇;在衣着的边际消费倾向上,城镇也高于农村,城乡居民衣着消费观念存在差距,大多数农民对衣着的要求普遍停留在穿暖阶段,注重衣着的实用性,而城镇居民则更注重衣着的款式、质地、品牌等较高层次的追求;在家庭设备、杂项商品方面,城乡居民消费倾向比较相似,相对较低。

基于上述分析,文章认为要促进我国居民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的提升,提高和谐度,一方面,要提高居民的收入水平,尤其是千方百计增加农民的收入,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加快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立,促进消费结构的调整与升级;另一方面,要加快发展服务业,提高服务业在三次产业结构中的比重,进而调整生产结构,以适应消费结构的变化,更好地满足人们的物质文化需要。

参考文献:

1.黄丽馨.广西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关联的实证分析[J].改革与战略,2000.4

2.马铂钧.消费结构优化是衡量产业结构优化的标准[J].消费经济,2003.6

3.王俊.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演进与产业结构转换[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7.7

4.文启湘,冉净斐.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和谐:和谐性及其测度[J].中国工业经济,2005.8

5.黄丹,席酉民.和谐管理理论基础:和谐的诠释[J].管理工程学报,2001.3

6.益阳市统计局.拓展消费空间 推进全面小康[EB/OL].hntj.省略/sxfx/yiyfx/200309030024.htm,2003.9

7.西蒙•库兹涅茨.各国的经济增长[M].商务印书馆,1985

8.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M].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2009

作者简介:

第8篇:农村消费趋势范文

论文关键词:二元经济结构,收入差距,消费需求

 

我国目前所呈现出的消费需求相对不足的总体态势,根源在于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结构矛盾所造成的居民消费能力的制约,即在二元经济结构下,我国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明显低于城市居民的消费需求。按照经济学的理论,在正常条件下,消费需求数量变化首要的受制因素是收入水平。我国居民总体消费水平之所以偏低,主要是由于二元经济结构导致居民收入差距过大以及由此而带来的整体收入水平低下造成的。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都有了较大的提高,与此同时,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水平在不断扩大(详见图1、图2)。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10年)》。

图1 全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状况图(1978—2009年)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10年)》。

图2 全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比【1】图(1978—2009年)

可见,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就已经存在。随着时间的推移,城乡收入曲线都在迅速上升,但城镇居民收入曲线上升的速度明显快于农村居民收入曲线上升的速度。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大致经历了一个缩小-扩大-缩小-扩大的演变过程,呈现出阶段性的态势。

改革开放初期的1978年到1984年,城乡差距逐步缩小。这时期,随着的推行和农产品收购价格几次调整提高,农业生产有了较快的恢复和发展,农民收入有了较快较大的增加,其增长速度高于城镇居民收入增长速度经济论文,城乡差距在逐步缩小。1978年改革开放初期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比高达2.57,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2.57倍。1978年以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逐步缩小,到1983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比为1.82,是1978-1984年期间最小的一年。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城乡收入差距扩大。这时期,我国改革的重点开始从农村转向城市,城市居民收入增长速度较快。而在农村,由于联产承包制提高劳动生产率的能量释放完毕,再加之因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升幅度大于农产品带来的农业贸易条件恶化、农业比较利益下降等因素的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导致城镇居民收入增长速度很快越过农村居民收入增长速度,1985-1994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趋于扩大,到1994年达到最高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比为2.86。

1995-1997年,城乡收入差距短期内缩小。缩小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城镇中下岗职工增加,他们的收入减少所致。1985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比为2.86,到1997年缩小到2.47。1995-1997年期间,虽然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有所缩小,但差距仍然偏大,且没有形成一个长期稳定缩小的趋势。

1998年至今,城乡收入差距继续扩大。1998年的自然灾害和1999年城镇职工的普遍加薪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呈继续扩大趋势的主要原因,且在这一时期由于教育、医疗、保障等各种福利方面的差距显露出来,进一步拉大了城乡间的收入差距。自1998年以来除了个别年份略有起伏外,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比例一路攀升,由1998年的2.51扩大到2001年的2.90,2007年更是上升到了3.33,为历年之最,2009年仍保持在3.33。

二、二元经济结构下城乡居民的消费差异比较

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逐渐形成了不同的收入阶层,也因此形成了城乡两种不同的消费阶层和消费市场,从而造成城乡居民在消费水平、消费结构、人均消费性支出等方面均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1、城乡居民消费水平比较

与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相似,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的消费水平差距也经过了缩小、扩大,短暂的缩小后进一步扩大的过程。图3表明,1978年,城乡消费水平比【2】是2.9,1983、1984、1985年缩小到2.2经济论文,1995年扩大到3.8,短暂的缩小后,1999年以来,我国城乡居民消费水平之比一直维持在3.6以上,2003年和2004年更是高达3.8。2009年,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为4021元,城镇居民的消费水平为15025元,1个城镇居民的消费水平相当于3.7个农民的消费水平。目前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相当于20世纪90年代初城市居民的水平,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比城市居民的消费水平大约落后15年左右。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10年)》。

图3 全国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差距比率图(1978—2009年)

2、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比较

统计数据显示,改革开放以来,无论是城镇居民的人均消费性支出还是农村居民的人均消费性支出,都呈现出逐步增加的趋势。1990年农村居民的人均消费性支出为585元,2008年增加到3661元,2008年比1990年农村居民的人均消费性支出增加了3076元;1990年城镇居民的人均消费性支出为1279元,2008年增加到11243元,2008年比1990年城镇居民的人均消费性支出增加了9964元。与此同时,我国城乡居民之间的消费支出差距在扩大。1985年城镇消费支出是农村消费支出的2.3倍,是改革开放以来的最低点。此后,城乡之间的消费支出差距逐渐加大,到2008年城乡之间的支出比高达3.6,即目前我国1个城镇居民的消费支出相当于3.6个农民的消费支出。“三个农民抵一个市民”是当前农村低消费的真实写照。

3、城乡居民消费结构比较

城乡居民的消费结构差异较大。首先,城镇居民用于食品的支出比农村居民相对比例小,并随收入增加呈下降趋势,即恩格尔系数下降,表明城镇居民的消费已从以食品类消费为主的生存性消费加速向质量型消费过渡。其次,衣着、家庭设备用品等的支出,在城市基本趋于饱和,但因为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缓慢,而未形成新的消费热点,当城镇居民消费向空调、摄像机、家用电脑等新一代高档耐用消费品转移的时候,农村居民的消费仍停留在以生存为主的消费水准上。再次,城镇居民用于交通通讯、文化、娱乐教育等的支出有增长趋势,城镇居民将来的消费热点将是住房、汽车、现代化的通讯设备及教育,但城市新消费热点产品在农村的消费量还相当少,农村居民耐用消费品的拥用量仅相当于城镇居民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水平(见表1)。

表1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对比 单位:%

 

指标

1990年

1995年

2000年

2007年

2009年

农村

城镇

农村

城镇

农村

城镇

农村

城镇

农村

城镇

食品

58.80

54.25

58.62

50.09

49.13

39.44

43.08

36.29

41.0

36.5

衣着

7.77

13.36

6.85

13.55

5.75

10.01

6.00

10.42

5.8

10.5

居住

17.34

6.98

13.91

8.02

15.47

11.31

17.80

9.83

20.2

10.0

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

5.29

10.14

5.23

7.44

4.52

7.49

4.63

6.02

5.1

6.4

医疗保健

3.25

2.01

3.24

3.11

5.24

6.36

6.52

6.99

7.2

7.0

交通通信

1.44

1.20

2.58

5.18

5.58

8.54

10.19

13.58

10.1

13.7

教育文化

娱乐服务

5.37

11.12

7.81

9.36

11.18

13.40

9.48

13.29

8.5

12.0

其他商品

及服务

0.74

0.94

1.76

3.25

3.14

3.44

2.30

3.58

第9篇:农村消费趋势范文

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现状分析

农民的消费支出构成是衡量农民消费结构的重要指标。在通常情况下,研究农民的各项生活消费占总消费支出的比重,重点包括食物消费支出、交通通讯支出、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支出和医疗保健支出,有助于衡量农民生活现代化的水平。

改革开放初期,农村居民家庭消费水平偏低,这严重影响了农村经济活动人口生产和经营的积极性。1978—2000年,我国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有下降趋势,从1978年的67.7%降到49.1%。但与城市相比较,仍然较高,相应地比城市高出10.2和9.7个百分点。自改革开放以来,农民低层次的食物、衣着消费支出在逐渐下降,由1980年到2000年下降了12.64、6.61个百分点,较高层次消费支出在逐年增长,如医疗保健、交通通讯、文教娱乐分别增长了3.13、5.52、6.09个百分点。2001年以来,在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支出快速增长的同时,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下降,而文教娱乐、交通通讯和医疗保健的支出有增加的态势,其中正向变动比例最大的是交通及通讯消费所占比重。目前,食品、衣着、居住、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文教娱乐、交通及通讯、医疗保健所占比重分别为45.5%、5.8%、14.5%、4.4%、11.6%、9.6%、6.6%、2.1%。这说明我国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在逐渐优化,生活质量也继续改善,已开始向追求生活便利、提高质量、注重健康等方向发展。

可见,农民消费结构在逐渐升级,向合理化的趋势发展。合理的农民消费结构应当是同该地区物质生产发展水平,同消费品和服务的供给结构,以及同农民自然需求结构相适应的消费结构。

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现存问题及其成因

(一)我国农民消费结构存在的问题

与城市居民相比较,农民收入水平偏低,而且与城市收入差距以及农村居民内部收入差距有逐渐拉大的趋势。农民消费现存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恩格尔系数偏高。农户的生活消费可以分为食品、衣着、住房、燃料和用品等生活消费品支出以及对生活服务、文化服务等服务的消费。消费经济学有关理论证明,农户收入水平的增长与生活消费支出增长正相关。实践证明,各种消费增长是不同步的。一般情况下,随收入增加,需求弹性较大的消费品(如耐用品和文化娱乐消费品)增长较快,而需求弹性较小的消费品(如食品)增长相对较慢。1980-2005年,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有所降低。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由1980年的61.77%下降到2005年的45.5%,下降了16.27个百分点。下降速度出现了增快趋势。这说明农村居民的生活状况在逐步改善。但是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准存在着很大的差距,2001年以来,城乡恩格尔系数之差仍在8.5%—9.5%之间徘徊。

农民高层次消费明显低于城镇。相对于城市居民而言,农民衣着、住房、燃料和用品等生活消费品支出以及对生活服务、文化服务等服务的消费生活现代化程度低。即发展型消费品较少,生存型消费特点较为明显。这种状况将严重影响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

(二)导致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偏高、消费层次低级的原因

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比较低。在一般情况下,农民收入状况决定着消费规模、消费水平。我国农村居民收入水平比较低,导致农民消费规模、消费水平比较低。如果将农户按收入五等分分组,也体现出高收入高消费的特征。在实际生活中,收入水平高的农户增加享受型和发展型生活资料的可能性比较大。农民传统消费观念的存在。相对于城市居民而言,农村居民的消费观念是滞后的。滞后的消费观念导致滞后的消费行为,即除了收入水平较低的主要原因之外,农村居民相对滞后的消费观也是导致农民消费结构低级化的一个原因。

我国农民消费结构的优化对策

基本理论认为,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是社会扩大再生产的重要环节。作为需求的一个因素,消费对于经济发展具有很强的作用与反作用。扩大内需的一个政策取向就是扩大农村消费市场。而对农村消费结构的认识与调整是扩大农村消费市场的重要路径。在经济和社会转型期,农民结构调整应该着重促使农民的潜在消费需求向现实市场需求的转化和促进农民消费结构升级。

(一)促使潜在消费需求向现实市场需求的转化

在观念层次,要激励厂商重视农民的潜在消费需求。厂商要把握农民的发展动态,在人口发展数量变化、结构变动的过程中寻求市场机会;在营销过程中杜绝欺骗农村消费者的短期行为,对于每一个农村消费者要有诚信,以稳定现实的顾客群体,同时为吸引更多的潜在消费者变为现实的消费者创造条件。农村消费者也要树立合理的消费观念,尤其要减少滞后消费。这对于农村居民个人的发展和国民经济的发展都是有益处的。

在政策层面,要为农村消费创造良好的环境。政府和厂商要加强农村消费市场的基础设施建设。农村消费市场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应放在乡村集贸市场和商业网点以及信息体系建设。政府要加快发展农村消费信贷业务。加大对农村消费信贷的投入力度;围绕农村经济社会综合发展的目标,积极办理农业生产与经营所需的消费贷款,积极支持农民购买冰箱、彩电等中高档耐用消费品,大力支持农民子女接受高等教育,试办助学贷款,积极发放农村建(购)房贷款,以支持农民改善居住条件;针对农村消费信贷风险较大的状况,金融机构可以在贷款农户中建立信用机制,对于较大额度的消费贷款,需完善抵押担保手续。

(二)促进农民消费结构升级

鼓励农民树立现代消费观。增加家庭设备用品的购置及服务消费,特别是电视机、洗衣机、电冰箱等耐用品的消费,以提升家庭生活的质量;增加交通费支出和通讯消费,以增强获得信息和对外交往的能力;增加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消费,以提升文化素质;增加医疗保健消费,以提高自身的身体素质和抵抗疾病风险能力。同时,要适当压缩攀比性消费、减少超前消费、集中消费,同时,要减少规避性的住房消费,这是减少宅基地扩大对耕地占用增多的状况的重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