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公共卫生管理研究范文

公共卫生管理研究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公共卫生管理研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公共卫生管理研究

第1篇:公共卫生管理研究范文

【关键词】公共(卫生)事业管理;课程设置;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500(2014)01-0096-01

一、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的研究意义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专业目录中还没有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专业,该专业是作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方向开设的,因此,该专业在课程设置方面没有明确的标准。不少学校的课程设置是在原设相关专业所设课程的基础上,做些修改,增加或减少几门课程,从而形成一个新的专业[1]。针对公共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需求的问题进行探索,重点是从社会需求的角度审视现有公共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缺陷与不足,构建和社会需求相适应的公共管理类人才培养创新模式,形成具有中医特色的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的教学特色。

二、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培养目标的分析

在被调查10所院校中,在培养目标设置方面,均体现以培养具备现代化卫生管理理论、技术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具有较强的管理、交际能力,了解卫生事业发展趋势,具有创新和良好的职业道德,能在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医院、医药企业等部门从事管理工作的高层次、高素质的人才。但各院校在培养目标设置方面没有统一的标准,教学计划与培养目标没有对应,培养人才类型各不相同,南京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福建中医药大学培养的是高级专门人才,山东中医药大学则是应用复合型管理人才,还有其他院校是高级复合型人才或应用型人才。因此,中医院校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应更具特色,即培养具有良好政治思想素质、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需要,具有现代卫生管理理论、技术与方法、经济管理学的相关知识、中医学与现代医学基础知识能力,能够在卫生行政部门、医院、医药企业和各类公共事业组织等部门从事管理工作的高级应用型管理人才。

三、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的调查

关于教学时数,必修课程总学时数:最多的3610 学时,最少1926学时,平均2650学时。其中理论学时最多的2776学时,最少1366学时,平均2603学时。实践学时最多1697学时,最少114学时,平均562学时[2]。各院校的课程设置层次基本相同,但必修课安排比例上差别较大。

调查10所院校发现,各院校课程设置大体分为公共课、医学课和专业课三个层次。公共课程必修课学时在30%左右,公共课科目大体相同,公共课包括:体育、外语、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基本原理等政治思想、身体素质及基本知识与能力素质类课程。医学课主要以医学概论、医学单科形式设置,医学类课程必修课学时最高为35.55%最低为16.19%,医学类课程必修课学时比例差距较大,各院校应结合自身条件整合医学类课程门数及学时,建议医学类课程必修课学时在30%左右,让学生用较少的学时学习更多的医学知识。专业课主要就是卫生管理、经济类课程,专业课程必修课学时数最高为58.28%最低为35.15%,建议专业课程必修课学时数在40%左右,课程选择要符合人才培养的目标,确定专业核心课程。

为适应卫生体制改革和卫生事业管理学科建设发展的需要,进一步完善学科组建,明确培养目标,优化课程设置,全面分析中医院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四年制)人才培养现状、医学课程与专业课程设置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探讨中医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医学课程设置的发展方向,形成具有中医药院校特色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多次召开专家讨论会、召开毕业生座谈会,对现有教学计划进行修订。该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根据国家高等教育相关体制改革内容,结合本学校自身特点,制定出符合中医院校的教学计划。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公共课开设9门,656学时,开设体育、外语、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和基本原理等;医药基础课11门,704学时,开设中医基础概论、正常人体解剖学(含组胚)、病理学、生物化学和药理学等;专业基础课11门,528学时,开设经济数学、线性代数、会计学原理、管理学基础和西方经济学(微观、宏观)等;专业课12门,576学时,财务管理、管理信息系统、组织行为学、电子政务和文秘基础等;任选课10门,320学时,医学伦理学、商品学、医药信息管理、科研设计与方法和人力资源管理等。

科学教育改革的新构想,其特征是突出科学、技术。新医改政策下,卫生体制改革的发展要求医学院校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建设要紧跟时代步伐,从事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培养的中医药高等院校肩负着卫生管理队伍建设的任务。

参考文献:

第2篇:公共卫生管理研究范文

    公共危机是对一个社会系统的基本价值和行为准则构架产生严重威胁,并在时间压力和不确定性极高的情况下必须做出关键决策的情境。我国正处于社会急剧转型和城市化加速发展时期,公共危机呈现高发态势,给社会造成了巨大的危害和损失。在高校中发生的公共危机不仅具有突发性和难以预测性,而且往往同时涉及多人,甚至波及整个学习、工作或生活的群体。一般具有公共危险性,严重影响高校的正常秩序,其造成的危害非常严重。迫切需要找到更合理、更有效的应对方法,来提高高校公共危机管理的效能。对大学生开展公共危机教育,建立应急管理体系,运用科学的理论、方法和工具,提高公共危机,在受到教育界关注的同时,也成为学术界研究的重要科学问题。

    发生公共危机后大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

    高校突发公共危机事件,大学生由于亲身的经历或各种信息干扰后,会出现情绪上的波动,可能表现出一些异常心理和行为。

    在心理上,可能出现恐慌心理、焦虑心理、抑郁心理,以及其他一些心理问题。恐慌心理主要表现为面临危险发生时,企图摆脱或逃避某种情境而又苦于无能为力的情感体验。焦虑心理主要表现为内心紧张不安、预感到似乎将要发生某种不利情况而又难于应付的不愉快情绪,出现回避、烦躁等,呈高度警觉状态。抑郁心理常在突发事件后出现,突发事件通过应激机制增加了抑郁发生的危险,应激的强度不仅取决于突发事件的性质,更取决于人格特征、认知评价和应对方式。其他心理问题,如睡眠障碍、愤怒、悲痛的情绪反应、情绪问题伴随的躯体症状和体征等。

    而在行为上,则可能表现为逃避、束手无策、社交退缩等。还有部分学生可能出现过激行为等。

    开展大学生公共危机管理的建议

    加强大学生的教育与管理是公共卫生危机状态下学生能力培养的重要环节。有必要加强教育,使大学生增强危机意识,掌握应对常识,具备自救或救援技能,增强心理承受能力,树立法律制度观念,进而提升整个社会的危机管理效力。

    1 开展公共危机教育

    危机的爆发具有不确定性。教育主管部门、各高校以及高校内部各部门应注重大学生公共危机教育问题。

    一方面可以通过邀请专家进行专题讲座、开展主题班会等形式进行教育,使大学生明白居安思危的道理。当危机来临时,大学生应做到临危不乱,正确对待,积极应对,并做好应对灾难和危机的心理准备,树立危机意识,以危机感触动紧迫感、责任感。

    另一方面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还可以开设一些公共危机相关的网站、论坛,和评述危机事件,传播相关知识;校园里的餐厅、宿舍楼的电视设备,教室里的张贴版面等也可以利用起来,宣传应对危机的知识;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通过校电视台或广播台制作播放相关的节目。

    2 开展公共危机相关知识与技能培训

    大学不仅要传授各种危机相关知识、危机应对常识、危机管理典型案例,而且还要对大学生加强危机应对的心理教育和法制宣传。危机相关知识可以通过开设相关课程、组织专题讲座、制作宣传栏等形式来普及和宣传。危机应对技能可以利用军训开展紧急疏散演习、消防演习、野外生存训练、急救护理常识等科目。

    校园保卫部门一般会定期开展防火、防盗宣传,主要是图片展示的形式。学校可在此基础上开展一些有奖问答、知识竞赛等互动项目,增强宣传效果,进而提高全校学生的危机意识。还可以利用校内外的社团组织,吸引对危机救助和管理有兴趣的同学参加,开展一些急救常识和技能的培训。

第3篇:公共卫生管理研究范文

高校承担着为国家培养和输送人才的重任,在社会和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对人才的衡量标准也不断提高,社会需要的人才不仅要具有扎实的理论和实践操作能力,同时更要具备健康的身心,完善的人格,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因此学生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也受到了高校越来越多的重视。在以往的学生管理工作中存在着一些不足,有必要对其进行客观的分析,并且积极引入以人为本的理念,促进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健康、持续的开展。

1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1)管理制度缺乏人性化。制度建设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和保障,而当前的高校学生管理制度还不够完善,尤其是缺乏对学生需求的综合考虑,单纯将管理制度作为一种强制性的要求学生执行;在考核时往往强调的是定量评价结果,缺乏柔性考核制度,使得管理制度与人本管理相互脱节。

(2)对学生缺乏全面的认识。在很多老师和家长的眼中,认为大学生仍然是孩子,他们缺乏社会经验,不能委以重任,因此很少让学生参与到学生管理工作中,即使参与其中,也是承担一些简单的工作。也有一些教师认为,学生的职责就是学习和服从管理,如果让学生参与到管理工作中,会对学生的正常学习产生影响,对学生缺乏足够的理解和信任。

(3)缺乏人性化的管理手段。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是一项关系到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的基础性管理活动,涉及到的管理内容复杂多样,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同时受到高校扩招政策的影响,大学生数量快速增加,相应的学生管理工作的教师配备不能适应大量的工作,所以缺乏细致的、周密的管理计划和方法,往往只是完成学校相应任务的上传下达,对于学生需要什么、管理工作是否到位、是否能够达到理想的管理效果,完全不关心。学生在这种管理方式下,也无法感受到来自学校的人性关怀。

2基于以人为本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实践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即坚持以学生为本,不仅要满足学生在学习和生活方面的需要,而且要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一方面,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坚持一切为了学生的根本思想,一切管理工作的开展都要以学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另一方面,要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不仅要让学生具有扎实的理论和实践技能,更要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和持续发展的能力,从而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在实际的工作中,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坚持以学生为本的管理理念。为了实现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健康、持续的开展,必须要树立正确的指导观念,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将管理工作的中心由工作转向学生,以学生为中心开展相应的管理工作,会取得良好的效果。以学生为中心,就要时刻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人格、个性、需要、爱好等,尊重学生作为人的尊严和价值,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只有从思想上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才能保证一切工作的持续发展。

(2)制定人性化管理制度。学生管理工作的正常运转,需要完善的管理制度为依据,而制度的建设必定会带有刚性特征,对此,可以从学生管理工作的特殊性出发,制定既合法、合理,又充满人性化的管理制度。合法、合理是保证一切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而人性关怀则表示了对学生的尊重和理解,使管理制度成为辅助学生发展的工具,而不是压抑学生个性的束缚。在制度的执行过程中,也要采取灵活的考核方法,多听取学生的意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考虑学生的需求,将柔性管理与制度管理协调应用。

(3)提高管理教师的综合素质。管理教师的综合素质对于学生管理工作的效果有直接的影响,因此必须要注重对管理教师素质的培养。管理教师,要时时深入到学生群体中,了解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的情况,所以作为管理教师需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具有较强的耐心、细心,才能真正走入到学生中。同时,管理教师在自身的思想道德方面也要不断强化,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帮助学生解决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才能更有效的提高学生管理工作的效率。

第4篇:公共卫生管理研究范文

关键词:需求导向;工商管理研究生;经济学思维方式;教学模式

经济学是目前我国管理类硕士研究生的专业基础课程,一般在研究生入学的第一学期开设。经济学原理与思维方式的形成,是培养管理类专业人才的第一步。在实践上,国外经济学各层次教育都非常注重经济学思维方式的训练,国内经济学教育也非常注重经济学素养的培养,但大都定位在本专科的教学研究,而对研究生的教学研究较缺乏。与本科阶段的经济学不同,研究生经济学一般定位于中高级水平,教学目标是通过全面阐述经济学的理论,使学生掌握经济分析方法,提高经济学分析素养。经济学思维方式的培养和训练是研究生经济学教学基本目标,也是管理类研究生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有鉴于此,本文就理工院校生源特点,结合市场的需求和学生需求状况,探讨工商管理类硕士研究生经济学思维方式培养模式。

1认识学生的知识背景

这里所述的知识背景主要是指理工院校管理类硕士研究生所具有的有关经济与管理相关的知识体系与结构。从现实情况来看,理工院校管理类硕士研究生专业背景非常的宽泛。本课题小组调查了周边的理工院校,调查主要为2010届至2014届管理类硕士研究生毕业生以及2012级至2014级在校生。调查总人数为270人,其中6人未予回复。数据显示,近年来理工院校管理类硕士研究生主要来自会计学、财务管理、市场营销等经管类相关专业,占总人数的77.3%,部分来自于计算机、软件工程、数学等数信专业,占总人数的13.6%,另外少量学生来自于化工、机电、地质、机械、环境科学等归为其它理工类专业,占总人数的9.1%。当问及本科是否学习过经济学等相关课程时,经管类专业出身的学生均表示学习过相关课程,但学习效果好坏不一;而理工科出身的学生均表示未系统接受过经济类课程的教育,少量学生出于爱好阅读过经济类书籍。他们或是出于兴趣,或是出于就业前景,继续读取本专业研究生或转专业而来,知识背景差异很大。究其原因,发现以下三个主要因素:第一,本科专业不同,所受教育经历不尽相同。本科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学生,大多学习过经济学相关课程,相对而言,他们具有较为系统的经济学知识体系。本科学习理工科专业的学生,他们在本科时几乎从未接受过经济学的教育,只是为了考研而自学相关课程,这些学生大多知识较肤浅,虽然通过经济学的入学考试,但并不具备经济学的头脑。第二,不同院校的同一专业课程安排存在差异。不同的学校教育资源和环境具有明显不同,财经类院校更重视系统性理论知识和综合能力的训练,理工院校更重视应用能力与动手能力的训练。第三,个人对经济学课程的兴趣和努力程度不同。对经济学课程感兴趣的学生,必然会更努力地学习课程、更自觉地获取课外知识。除此以外,还有很多因素影响学生的经济学知识背景。例如,当今的教育模式更大程度上是为了学习而学习,为了教育而教育,在师生之间普遍缺乏经济学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的理念[1]。即使本科阶段已经学习过经济学相关课程的学生,也大都缺乏有关经济学综合性的实践教育和体验。总之,虽然他们具有某一专业的知识和优势,但是,对于学习经济学课程、培养经济学思维,普遍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1)经济学学习目标不明确;(2)局限于理论的学习,缺乏应用训练;(3)未能建立经济学思维模式,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4)经济学的综合能力不足。

2了解人才市场需求的特点

一般而言,管理类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就业方向主要分为以下四类:一是进入各类工商企业以及政府经济管理部门从事管理工作,通过在工作中的不断实践和学习最终成长为高级管理人才和决策者;二是进入金融机构或金融监管部门等,从事相关的经济数据分析、预测、规划和管理等工作;三是进入研究性机构以及科研院所从事教学和科研等方面的工作;四是自主创业。课题组通过走访用人单位、浏览网站招聘信息,结合相关文献资料等了解了用人单位对管理类人才的需求,结果显示:不同类型的就业单位对管理类人才的经济学素质和能力要求的侧重点各有不同。第一,一般企业对管理类人才的经济学素质和能力要求更注重理论知识的运用能力和实际工作经验。具体表现为:一是了解与企业相关的经济政策并能运用于企业的实际;二是处理实际工作的技能;三是工作经验和实习经历。用人单位表示:在校学生更多的是学习经济学的原理,很少有机会将其运用到实践中去,综合运用能力普遍较差。在招聘人才时,有相关工作经验和实习经历的往往能优先录用。第二,政府部门及金融机构对于管理类人才的能力要求则更注重经济分析、预测和规划等能力。具体表现为:一是能理解国家及政府的相关宏观经济政策;二是对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各个行业或某一特定投资进行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分析预测的能力,这就要求学生关注国家政策及财经新闻,并具有数据分析与处理能力。第三,高校则更关注管理类人才的经济学理论知识及其逻辑性和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这就要求应聘者不仅要有扎实的经济学理论知识功底,还要有清晰的知识结构和逻辑表达能力。值得强调的是,在权威期刊上发表相关论文者往往获得优先录取。第四,自主创业者最基本的素质就是敏锐的洞察力,能够根据当前经济政策、形势及消费者偏好,及时发现商机,运用所学知识预测其经济效益,分析可行性。

3探讨新的经济学教学模式

3.1确定经济学教学目标,提高教学的针对性

不同的专业对现代经济学的学习具有不同的目标偏爱,对管理类硕士研究生来说,他们要成为从事管理理论研究或管理实务高级人才[1],就需要遵循教育外部关系规律,以社会需要为参照基准,调整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使人才培养更好地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2]。然后再针对其专业培养目标、人才知识、能力与素质结构,确定经济学教学目标,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工商管理类硕士研究生旨在培养系统地掌握管理科学知识,熟悉企业经营管理理论、技巧与方法,了解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前沿,能够成为工商管理理论研究与教学、政府经济政策研究、公司的决策分析与战略制定等领域的高层次创造性管理人才。关于学生学习本专业目标取向,经调查发现,有15%的学生目标是成为理论型人才,50%希望成为应用型人才,35%希望成为综合型人才。从学习经济学目的来看,希望了解经济学在以后学习工作中有用途的占50%,希望掌握经济学理论与方法,为以后的研究打下基础的占35%,认为经济学成绩对找工作有帮助的占10%,仅为完成必修课程的占5%。对于期望获得何种经济学能力,有50%的学生选择了阅读经济学论著及报告的能力,55%的学生选择了洞察经济学动态的能力,60%的学生选择了理解并能够利用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能力,95%的学生选择了利用经济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选择其他的仅占5%。由此可以看出,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期望通过学习经济学课程获得运用经济学知识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对此经济学教学目标应注重经济学原理和方法在学习、工作、研究中的运用。综上所述,经济学教学目标定位为:通过介绍现代中高级经济学的主要理论观点与研究方法,引导学生理解现代经济学的规范化过程,培养学生以严谨方式分析经济理论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经济学思维方式,掌握经济学的前沿理论和现代方法体系,并能灵活运用经济学原理深入、系统地分析现实经济问题,对中国宏观经济的表现及政府政策的效果评价,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其它经济管理课程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

3.2整合经济学教学内容与体系,培养学生经济学思维能力

经济学的内容相当广泛,管理类硕士生的经济学课程作为专业基础课,一般为40学时左右,课堂时间相当有限,选择教学内容就显得非常重要,教学内容要适当取舍,侧重应用性,在教学体系的设置上适当增加经济学技术分析方法的内容及专题讲座等等。具体框架为:第一,经济学认知与思维方式通过本科阶段学习的经济学原理的教学来培养,研究生阶段在此基础上拓展为专题———经济学原理与中国经济改革,用现代经济学理论与思维模式试图研究或解决当前我国现实的经济问题。第二,引导学生了解并掌握现代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框架和研究方法,这对正确理解和学好现代经济学以及对将来管理思维的创新和应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能帮助人们正确地运用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来研究不同经济环境、不同经济人行为及不同制度安排下的各类经济问题[3],并为将来管理应用提供基本的分析工具。可由中高级西方经济学重点章节来实现,如全面论述不确定条件下的消费者选择问题,建立完整的消费理论体系,运用博弈论方法严格论述一般均衡与社会福利问题,建立令人满意的一般均衡理论体系,培养学生的经济学思维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研究铺垫基石,并将把学生引向现代经济学的前沿。第三,数据处理、经济分析和预测能力则由后续的计量经济学完成。第四,团队协作能力和主动学习的能力利用后续跨学科选课基础平台、创新能力延展性平台等来实现,以培养学生利用经济学和其它学科共同分析某个领域的能力,拓展学生能力的培养。

3.3探讨教学形式与方法,提高学生的兴趣与参与度

针对经济学体系全面、逻辑性强、对学生的理解质量要求高等特点,探讨课堂内外的教学形式与训练方法。经调查对于学习经济学的兴趣,仅有5%的学生表示对经济学很感兴趣,55%的学生表示比较感兴趣,35%的学生表示兴趣一般,另外还有5%的学生对学习经济学不太感兴趣。学生们对学习经济学的兴趣不高,这就要求老师通过多样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通过增加教学内容的趣味性和实用性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本科阶段对经济学学习的难易程度来看,60%的学生认为本科阶段的经济学课程有些难度,35%的学生认为难易适中,仅有5%的学生认为偏容易。总体来说,学生普遍认为本科阶段的经济学课程有相当的难度。关于本科学习经济学的难点,有40%的学生表示知识点过多,很难理清这些理论之间的关系,40%的学生表示曲线太过抽象,容易混淆,15%的学生表示数学公式以及推导难以理解。因此,在经济学教学过程中应当关注理论知识间的联系、曲线含义以及公式的推导和理解。从学生对于期望从老师获得的帮助来看,希望获得教学辅导的学生占总人数的40%,希望获得创新项目辅导的占65%,希望引导模拟实验的占50%,希望获得社会实践机会的占80%。由此可知,绝大多数学生都希望有机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运用和检验所学知识,进而指导今后的理论学习。从教学方式定位上,有30%的学生选择了课堂教学,80%的学生选择了案例分析,60%的学生选择了专题讨论,70%的学生选择了实务训练。由此可以看出,大多数学生希望改变传统的单一的课堂教学方式,融入案例分析、专题讨论、实务训练等。学生积极主动实践是教育成功的保证,西方有一句名言“听过的我会忘记,看过的我能记得,做过的我才理解”[4]。要使经济学教学达到目标,一方面需以厚实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数据资料为基石,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课后阅读相关主题的文献,关注一些权威杂志对相关主题的研究与讨论,要求学生定期地对教学相关的某一主题进行讨论以及主流观点的评论与交流;另一方面由学生去收集现实中的相关主体的经济问题,并能够编写一些案例进入课堂的学习并参与教师的教学活动,让学生真正在思维上动起来,做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变抽象为具体,变晦涩为通俗,变苦读为乐学[5],同时吸收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引导学生深入认识和理解真实经济世界,掌握探究现实问题方法,并利用其成果为社会服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团队合作能力。

[参考文献]

[1]罗光强.管理类硕士研究生现代经济学教学理念与实践[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2006(12):56-58.

[2]侯俊华,汤作华,胡国军.试论转轨时期地方高校核心竞争力[J].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160-163.

[3]田国强.现代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框架与研究方法[J].经济研究,2005(2):113-125.

[4]侯俊华,汤作华.美国的经济学本科教育对我国地方院校的启示[J].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160-163.

第5篇:公共卫生管理研究范文

学生管理是高职教育中的一个很重要的部分,是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高职教育的发展越来越好,学生管理工作也要面临着相应的改革,我们这篇文章主要是对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进行展开研究的,并以以x学院为例,探究学生管理工作如何进行更进一步的创新,从而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

1 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现状

我们国家的高职院校大多数是从中职院校发展而来的,所以高职院校的管理模式总是在无形之中含有中职院校那种对学生的管理模式,这种模式的形式太过于简单,管理者大多是依靠自己的经验对学生进行管理,并为将学生的成长规律和正当诉求融合与管理模式之中,所以这种情况下的管理模式并不适合现在高职院校迅猛发展的需要,而且这种模式还存在着很多其他的问题。

1.1 管理观念陈旧和管理方法单一

传统的学生管理观念向我们传达的是一种控制的管理观念,就是这种方式可以控制学生的行为,这样管理层的人员在完成工作的时候就会更加容易,对于学校需要完成的各种设定的工作在学生受到控制的时候都可以很轻松解决。所以传统的学生管理模式就是将学生封闭起来进行全程的控制。这种观念的管理模式下,日常的管理秩序的手段和维持教学秩序的手段就只是一味的进行强力控制和约束,所以在高职院校这个学习的环境下,大部分的学生没有了主体的观念,人本位的意识也极其微弱,使得通过教育的手段来培养人才的社会活动的本质属性比较淡化。如果学校的规章制度可以得到学生的理解和认可,并且可以成为他们内心的理念的话,那么学生管理的工作就可以很顺畅的进行起来,这要的学生管理工作才能得到有效的贯彻执行,结果才能出人意料。如果学生的管理工作依旧采用传统的检查方式以及评价,处分方式,但是很多传统的管理方式并没有合理的考虑到学生价值观的变化以及正当的诉求,所以学校在管理学生的工作水平上一直处于中下游的水平,因为学校的规章制度的不能得到学生的认可,所以学生的满意率也得不到提高,综合素质的水平也就不能得到提高。

1.2 管理队伍的非专业化

高职院校的老师大多数是本科生或者自己学校本身较为优秀的留校生,所以辅导员的队伍中的大部分都是较为年轻的,而且专业也是较为复杂的。高职院校的这种聘用制虽然可以解决学校当前师资严重匮乏的局面,但是这种聘用制所带来的不良后果也是很多的。比如不是本专业的教师在管理上面和使用技巧方面都是相对经验比较缺乏的,所以老师和学生在沟通方面上会有一定的障碍;不仅是这方面的,还有一些年轻的辅导员并不会像有经验的老师一样认真地把管理工作做好,他们并未将学生的管理工作看作是一份需要长久探究的工作。而且还有一些辅导员由于自己兼顾多个班级的学生管理工作,责任很多,工作也很繁重,所以他们为了减轻自己的负担,就会把有些班级的学生管理工作交由学生干部进行代劳,这样的做法对于学生管理工作的质量是有一定影响的,因为学生的阅历不够,很难关注到学生的诉求,所以不能够帮助学生解决他们的困难;有的高职院校这样说,年轻的辅?г庇胙?生的年龄较为相近,可以很透彻地理解学生的感受,但在帮助学生疏导思想上的问题,情感上的问题以及心理上的问题时,年轻的老师缺乏一定的经验,并不能为学生提出正确的解决方法和途径。非专业化,年轻化,缺乏经验等因素都会对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造成很大的影响。

2 实施以人为本管理工作的必要性

2.1 适应学生个体发展

高职院校的主体学生都是青年学生,他们知识的获取来源渠道多种多样,对社会的认识也非常广阔,所以这个时候的学生他们思想是比较活跃的,他们及其讨厌的就是被他人束缚或者是被传统束缚。而传统的学生管理模式所透露出来的就是束缚学生,对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造能力太过忽略。所以在当今以人为本的环境下,学生是无法适应传统的学生管理模式的,而且这与社会的发展也是相悖的。所以面对时代的发展,各大高职院校引入以人为本的学生管理理念,通过对学生的自身特点的了解以及对社会发展需要的认知,以发展学生的整体素质为学生管理的目标,在管理的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对学生之间的差异进行充分的考虑,让学生可以将自身最大的潜力发掘出来,这样的学生管理模式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2 适应社会发展

我们如果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观察现在的社会,我们可以认识到,知识经济的到来会对产业结构和劳动性质以及职业分布产生重大的影响。信息化的冲击使得工业化的社会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信息时代具有创新和多样化的特点,这种特点可以满足各式人的需要。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人们的主体意识不断增强,对于自身发展,以及得到尊重和理解的渴望越来越强烈;而且现在社会的进步越来越需要多样性的人才。社会的需求使得我们高职院校的管理工作也要有所不同,而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工作可以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和多样化的发展,这对帮助高职院校的学生在社会上立足很有意义。

第6篇:公共卫生管理研究范文

特大火灾、爆炸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往往造成在一些突发性的安全事件当中成批的人员烧伤的人数数量多,数量多,重伤发生率高,抢救难度大,在进行应急救援的过程中,不能只依靠医院的救治,还需要涉及到现场组织指挥,行政协调,救援物资供应以及伤员的转运后送等工作,高效、正确的指挥及有条不紊的抢救,是减少人员伤亡的重要因素,因此,成批烧伤人员的应急救治工作是一个系统重伤的发生率较高,且抢救率较大。在进行救治的过程中,不能只依靠医院的救治,还需要涉及到组织指挥、协调、物质供应等工作。且整个伤员的救治工作是一个系统化的实施工程,需要结合多方面的因素进行考虑,从而提高整体的救治效果从而提高整体的救治成功率。本研究对我院成批烧伤案例的救治经验进行全面的总结本研究对我市成批烧伤案例的救治经验进行全面的总结,具体报告如下。

1 确立卫勤组织与临床救治方案

根据我院的基本情况进行制定了成批伤员卫勤组织和救治的实施方案根据建有烧伤科病房的医院的基本情况进行制定成批伤员卫勤组织和救治的实施方案,并且需要确保整个方案能够正常的实施。进一步的完善应急预案,从而有效的为整个救治工作提供有效的保证。只有全面的完善应急方案,才能够使得在整个突发事件当中工作人员能够顺利的完成对伤员的救治,且临危不乱。同时,加强人员的模拟训练。并且在整个实施的过程中应明确各自的职责和分工情况,确保工作能够有条不紊的进行[1]。

2 加强现场救急处理措施

当接到成批烧伤的呼叫通知之后,医院的专科医护人员立即赶赴现场,了解伤员的情况和数量,而后再考虑支援工作。此外,医院一定要做好对伤员的接待准备。医护人员到达现场之后,要迅速对病人的情况进行了解,迅速进行分类和急救工作。并且需要合理的分工安排工作,一般需要在10分钟完成患者送往急症室的任务,并在三小时之内对所有患者伤口进行清创、导尿等初步处理。同时,对患者进行处理的过程中,所有工作人员能够做到临危不乱、有顺序的进行工作,从而为伤员救治打下坚实的基础[2]。

3 入院的临床救治与卫勤组织

当成批烧伤人员到达专科医院之后,医院要成立权威性的指挥组织,对各项物品、人力的分工进行协调,保障病人的分流工作。当伤员完成早期的处理之后,指挥组织人员要再一次进行明确的分工任务,具体可以将治疗组分为几个小组和特护小组,并对患者的情况进行分析,统一有效的治疗方案[3]。此外,医院还必须要保证各种药品、器材、敷料、血源等物质供应,保证临床治疗能够顺利进行。同时,在整个实施的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全面的协调好工作,并成立专门的协调小组,并对伤者进行全面的救治。

4 加强人员配置和协调

整个救治的过程中,应加强人员的配置,有效的依据医院的基本情况进行合理的配置救治人员对患者进行施救。同时,加强有效的协调,从而确保整个工作能够正常的进行,主要包括物质派遣、宣传鼓动、课间协调等几个方面的协调。另外,应有效的根据不同患者的病情状况进行制定统一合理的救治方案。患者在整个治疗的过程中,需要通过远程控制盒沟通等方式与省市的其他大型医院专家进行经验交流,从而有效提高伤员的抢救成功率。

5 加强分流工作的管理

在对患者进行救治之后,应加强成批烧伤者的分流工作管理,确保整个工作的流程化和科学化。目前国内对于成批烧伤患者的程度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认识。关于这一点,葛胜德教授提出:对于烧伤患者的人数分为三批,分别为轻、中、重度三个档次,其中轻度为10―50之间,中度为51―249例,重度则在250例或以上。这个概念为成批烧伤患者的分流提供了一个依据。然而实际情况与之有所不同,医护人员要懂得灵活变通,客观科学地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进行分类、分流,并且其他部门要进行主动配合(药物、医疗器材),保证救治工作能够顺利进行。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在对伤者进行早期救治的时候,一般是到附近的医院进行救治,完成了基本的紧急处理之后,才能够进行转运分流工作。

6 总结

成批烧伤者的临床救治工作是一项重要的任务成批烧伤人员的应急管理及救治工作是一项重要的任务,在整个突发公共事件现场应急处置及救治工程中应建立有效的应急预案,并加强人员的培训,从而确保整个救治工作能够顺利的实施。同时,加强与卫勤工作人员的紧密配合,提高整体的救治效果。

参考文献:

[1] 阮 兢,郑庆亦,陈锦河,蔡少甫,孙建忠,李小毅. 成批烧伤的卫勤组织与临床救治[J].东南国防医药.2011.13(01):5-7.

第7篇:公共卫生管理研究范文

关键词:公路施工质量

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基础建设尤其是公路建设也随之有了质的飞跃,高等级公路呈现跳跃式的增长势头。为此,加强工程质量管理,提高公路使用质量和资金效益,是非常必要的。

1采取有效的工程质量管理措施

1.1旁站与巡视检查

施工过程中对工程的关键部位、隐蔽工程以及易出现施工缺陷的工程、不易补救的部位必须实行全过程旁站,力求做到工人不收工、技术、监理人员不下班等措施对工程关键部位严格控制;施工过程中现场管理人员应做到腿勤、眼勤、手勤,及时发现施工现场存在的问题,使质量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中,并对现场中的疑难问题质量管理人员应做正确操作示范,并同施工人员一同解决质量难题,出现质量问题不应将责任一齐推向施工人员。

1.2完善的管理体制

首先应成立质量管理小组,制定详细的质量管理办法,并建立相关奖惩制度明确各相关部门及人员的责任目标,各负其责,使整个项目班子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实现管理制度化、标准化;施工过程中应定期进行考核评比,定期召开质量会议,对存在问题部位提出改进意见,并将考核结果作为工资、奖励、晋升等方面实行奖优罚劣的依据;在现场质量管理过程中应强硬有力,而不能拖泥带水,应该杜绝质量管理人员没有真正否决权以及现场管理中技术与行政分家的现象。

1.3增强信息反馈

施工过程中应通过质量检验获得大量反映质量问题的数据,并采用质量管理统计的方法对其进行科学分析找出质量缺陷,例如通过对混凝土原始施工记录来反映搅拌情况,通过该类数据来间接反映工程质量好坏并可用此来指导生产、改进工作并可防患于未然以提高产品质量。

1.4文明施工、厉行节约

按施工组织计划要求和施工程序合理安排施工,做好一切施工准备工作并搞好施工现场的平面布置管理,保持施工现场的施工秩序和清洁整齐,质检人员应积极参建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现场安排,并根据质量测试的实际情况提出并监督落实合理建议,并制定相关制度进行管理以节约资金、提高效率。

2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2.1选择优秀的施工队伍

人是参与工程实施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因而为了确保工程施工质量和进度则必须选择优秀的施工队伍,尤其对于分包项目则更应严格审查相关资质并考察其以往的施工业绩及财务状况等。

2.2保证材料质量

公路工程材料费用占总造价的30%~50%,因而施工材料的质量好坏是保证施工质量的基本前提,因而施工前应对各种材料进行调查,并实地取样进行试验测试,对于不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的材料严禁使用,同时应对供货厂家的企业信誉、生产规模、供应能力及对材料的供应条件以及市场价格的变化趋势全面把握。

2.3施工机械到位

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应按照技术规范的要求对施工所需设备进行清点及着重从设备选型、主要性能参数及使用操作要求给予全面检查和调试,应保证机械数量足够、施工能力配套,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对重要设备有备用。

2.4确保施工方案的可行性

施工方案的可行性直接影响工程进度、质量及经济等重大目标的实现,因此施工方案与施工计划必须与合同工期相协调,双方在合同中应对工期及质量提出明确要求,同时应对建设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出准确预测,做好质量事故处理预案,对可能出现的质量事故有具体的处理措施。

3就地热再生施工技术应用

沥青路面再生技术即采用专业机械设备对旧沥青路面或者回收沥青路面材料(RAP) 进行处理,并掺加一定比例的新集料、新沥青、再生剂(必要时)等形成新的路面结构层的技术。按照再生混合料和施工温度不同,沥青路面再生可以分为热再生和冷再生; 按照施工场合和工艺不同,沥青路面再生可以分为厂拌再生和就地再生。

(1)清扫路面,画导向线

清扫路面,避免杂物混入混合料内。在路面再生宽度以外画导向线,也可以将路面边缘线作为导向线,保证再生施工边缘顺直美观。

(2)路面加热

①原路面必须充分加热。不得因加热温度不足造成铣刨时集料破损,影响再生质量,也不得因加热温度过高造成沥青过度老化。

②应减少再生列车各设备间距,减少热量散失。

③原路面加热宽度比铣刨宽度每侧应至少宽出200mm。

(3)路面铣刨

①铣刨深度要均匀,且深度变化时应缓慢渐变;②铣刨面应有较好的粗糙度;③铣刨面温度应高于70℃。

(4)再生剂喷洒

①再生剂喷洒装置应与再生复拌机行走速度联动并可自动控制,能准确按设计剂量喷洒;②再生剂应加热至不影响再生剂质量的最高温度,提高再生剂的流动性和与旧沥青的融合性;③再生剂应均匀喷入旧沥青混合料中;④再生剂用量应准确控制,施工过程中应根据铣刨深度的变化适时调整再生剂用量。

(5)拌和

应保证再生沥青混合料拌和均匀。

(6)摊铺

①摊铺应匀速进行,施工速度宜为1.5~5m/min,避免出现粗糙、拉毛、裂纹、离析等现象;②应根据再生层厚度调整摊铺熨平板的振捣功率,提高混合料的初始密度,减少热量散失;③再生混合料的摊铺温度宜控制在120~150℃。

(7)压实

①就地热再生混合料的碾压应配套使用大吨位的振动双钢轮压路机、轮胎压路机等压实机具;②碾压必须紧跟摊铺进行,使用双钢轮压路机宜减少喷水,使用轮胎压路机时不宜喷水;③对压路机无法压实的局部部位,应选用小型振动压路机或者振动夯板配合碾压。

(8)开放交通

就地热再生压实完成后,再生层路表温度低于50℃后可开放交通。

4 严格质量检验

质量检验是评检施工质量能否保证工程质量达到预定目标的重要手段,也标志粉质量好坏的程度,其关键在于做好下面几点。

4.1 明确质量检验标准、内容和手段

检验标准主要包括技术规范,操作规程和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即达到规范化、规程化、标准化、管理制度化。检验内容主要对原材料、半成品或成品、结构整体和部件进行物理、力学性能检验使质量事故尽可能地消灭在施工过程中,这样使工程质量符合规定的标准,检验手段是通过仪具测试和试验数据结果反映出来的。对技术标准高、工艺较复杂的项目。其检验标准另有设计规定的要求,并经质量监理人员检查后方可签认。

4.2 检验的组织形式

质量检验应坚持专职检验和群众自检相结合。日常检验和重点抽验相结合,定期和不定期的自检互检和全面检查相结合。专检人员必须从施工准备、竣工交验各个环节进行严格检验。

4.3 高标准、严要求、把好质量关

无论管理制度、工艺措施、规范、规程、规定要求:还是从平时检查到具体指导,从关键部位到每道工序,都必须强调一个“严”字;对出现的质量问题。更要严肃认真一丝不苟地进行妥普管理,该返工的一定要返工该停工的也一定要停工,不能迁就,检变和评定,评估和建议都是为了提高工程质量,各级技术负贵人对质量管理,要做到事先指导,中间检查,成果评审和信息反馈工作,纠正过去往往偏于事后把关,管结果、不管中间检查和因素的习惯。

5 结语

公路施工中应遵循“科学管理、精心施工”的宗旨,以提高全员质量意识为保障,施工过程中加强质量管理力度,真正实现建设者从思想上、认识上提高自身素质及水平,才能最终确保工程施工质量。在提高质量意识的同时,要树立工程质量“精”的观念。通过“精”的制约,完善质量否决制度,这是做强企业市场竞争力的必由之路。工程质量管理的重要一环是工程质量监理,而质量监理要通过人来实现。因此,要严把监理人员的准入关,对其进行德、能、勤、责任心的全面考核。

参考文献

[1] 陈启宗. 工厂热法沥青混凝土路面再生技术[J]. 工程机械,2001,( 5) .

[2] 孙才荫. 沥青面现场热再生关键技术研究[J]. 交通标准化,2010,( 7) .

[3] 徐时梁. 沥青路面现场热再生技术在高速公路上的应用[J].道路与交通,2004,108( 2) : 4 -7.

第8篇:公共卫生管理研究范文

关键词:以人为本 高校学生管理 创新机制

中图分类号:F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5)07-201-02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贯穿于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全过程,是高校一切教育与管理活动的主线与灵魂。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有着鲜明的服务性色彩,要求管理者要树立服务型理念,要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依靠学生。青年学生是高校管理的重要对象,以人为本管理理念的宗旨是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即“以人为本”便是“以生为本”,只有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才能最大程度地提升学生管理的实效性。因此,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必须要遵循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深刻认识当前树立以人为本管理理念的重要性,全面反思当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创新高校学生管理的机制,将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贯彻到底,促进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科学发展。

一、运用以人为本理念开展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必要性

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是当前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创新的思想基石,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对于学生管理工作的科学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一)坚持“以人为本”管理理念是建设和谐校园的必要条件

随着青年学生民主意识、权力意识、自我意识以及竞争意识的不断提升,校园内部的整体环境与人际关系氛围都与过去有了极大的改变,为了有效促进高校教育教学的有序进行,构建和谐校园尤其必要。而运用以人为本的理念开展高校的学生工作能够始终保持工作的正确轨道,引导教师始终以学生的利益为核心,从学生的实际需求与发展动态出发,有效调解校园内部的多种关系,包括师生关系、同窗关系等等,使不同利益主体都能够在以人为本的精神理念指导下,获得精神上的慰藉与生活上的帮助,从而为高校师生的日常学习与工作创造和谐的校园环境。

(二)坚持“以人为本”管理理念是适应教育形势发展的必然选择

当前,我国的社会各领域包括教育领域都在积极地推进深化改革的进程。在这一进程中,多种社会矛盾集中迸发,加之外来文化与资本的渗透也使得我国的社会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高校学生管理正面临着快速变化的形势,许多新的问题以及情况无法快速找出根源,不断增加的学生数量也对于现有管理的能力提出了挑战。因此,为了确保新形势下学生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就必须要一切为了学生,一切工作向着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看齐。目前来看,一些高校的社会化管理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在未来,社会化管理模式也将成为高校管理工作的重要方向。然而实现社会管理则更需要依托以人为本的理念,只有如此,才能确保学生主体利益的实现,才能使高校始终把握学生管理与服务的主动权。

(三)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是培育先进人才的客观需要

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重点强调:“青年是标志时代的最灵敏的晴雨表,时代的责任赋予青年,时代的光荣属于青年。”青年学生无疑是我国社会发展的高级人才储备,在全面到来的信息时代中,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日益提高,社会需求的不断改变,客观上要求当代大学生也要不断地提升和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实现自我的综合全面发展。而高校学生工作的目标之一就是服务于大学生更好的成长与成才。因此只有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才能树立正确的服务意识,才能确保每一项工作都能够对应学生的需要,从而更好地配合高校的教学工作,为社会的发展培育先进的人才。

二、当前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从目前来看,我国多数高校的学生工作模式还十分陈旧,行政色彩强烈,以人为本的理念落实不足。第一,学生管理工作始终未能体现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和地位。“我国高校学生管理过于强调学生的可教性和可塑性,而漠视了学生个人主体性。”事实上,学生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应是服务学生,其归宿则应是促进学生的发展。而在传统的管理理念影响下,多数高校过分强调管理而忽略了学生工作的服务性,一些管理人员对自身进行了错误的定位,手执管理的“指挥棒”以监管的名义破坏着学生的基本权益,致使学生对于高校的管理工作产生抵触情绪,严重挫伤了大学生配合和参与学校管理与服务工作的积极性。第二,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方法亟待更新。由于工作的创新理念缺失,使得绝大多数的学生管理工作者未能意识到要改进工作方法,简单粗暴的行政手段仍然是学生管理的重头戏,这种管理模式往往对于学生提出诸多要求,却忽视了以人为本理念下的情感交流。由于欠缺与学生的亲密沟通,使得学校的管理工作冰冷有余,情感不足,强制性的管理模式无法使学生发自内心地实现认同,更不能促使学生自觉实现自我管理,落后的工作方法已然阻碍了学生管理工作的健康发展。第三,学生管理工作制度缺少人本关怀色彩。在传统管理模式下,严格的管理制度是一切学生管理工作实践的准绳,刚性管理远远大于柔性管理,在工作的过程中没有体现出对于学生的“爱”,更缺少对于学生的尊重和理解。使得大学生始终被动地接受管理,精神世界长期受到压制,对于学校制度的审判和质疑也从未停止,这对于大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形成而言是非常不利的。第四,管理者的综合素养严重不足。多年来,已经习惯于以教师为中心的管理者,始终无法摆脱“高、大、上”的优越感,一些管理者对于学习与培训消极对待,不能根据社会与学生的发展丰富自身的专业知识,对于以人为本的精神理念学习和理解不足,一些管理者甚至在处理校园问题时与涉事学生发生肢体和言语冲突,对于校园的和谐与大学生的成长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严重阻碍了融洽师生关系的建立,导致学校管理工作的成效大打折扣。

三、以人为本视角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创新的对策

面对当前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模式的多种弊端,必须要全面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进一步促进学生管理工作机制的创新,更好地为高等教育的深化改革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一)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学生管理工作理念的创新

“教育理念是教育活动进行过程中应该一直秉持的信念,它是相对稳定的精神力量。”在这种精神理念的引导下,一切管理工作都能够始终保持在正确的轨道之内,这就是坚持以人为本管理理念的深刻意义。第一,要重点树立服务理念,突出学生工作的服务职能,始终以维护学生的利益为切入点,将教育、管理以及服务实现有机统一。坚决摒弃以往高高在上的监管者形象,要促进管理者的服务性角色转变,真正的在以人为本管理理念的引导下,实现师生平等。第二,要树立民主管理理念。在全面推进社会民主与法治建设的今天,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也必须要跟随时代的脚步,积极倡导和建立民主化的学生管理模式。要深刻认识到学生不仅是我们服务的对象,更是参与管理的另一主体,因此,要进一步发挥出学生的民主参与热情,寻求和采纳学生对于学校管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从而确保管理工作的理性与公正。第三,树立创新观念。创新是使以人为本的工作方式不断升级和优化的重要途径。只有拥有了创新观念,才能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尊重,才能使管理者的聪明才智得以发挥。因此,管理者必须要树立创新观念,养成探索与研究的习惯,不断找寻以人为本管理的新型实践方式,从而使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始终走在时代的最前沿。

(二)加强高校学生工作方法的创新

为了更好地应对全新教育形势的挑战,进一步促进学生管理工作的优化,高校的管理者要重点加强学生工作方法的创新。要充分依托新媒体平台,加强信息化管理模式建设。采取大学生所喜闻乐见的形式,有效提高学生工作的吸引力和凝聚力。要快速建立高校的官方微博、微信等自媒体交流群,及时把握大学生的思想动态与现实需求,将一部分管理任务留在自媒体平台中由学生自我消化和解决。例如在大学生活动周的筹备过程中,管理者可以在自媒体平台相关信息文案,使学生通过自助阅读了解活动计划,并通过转发、分享以及评论、点赞的数量来收集“民意”,从而用新型的工作手段代替以往的说教、约束和批评,更好地实现学生管理的集约化与信息化。

(三)进一步促进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制度的升级

高校学生管理的制度是大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学生工作制度必须要依托大学文化的发展而进行全面的升级。依法治校、依规治校是保障以人为本工作模式有效开展的基本前提,因此,必须要结合新时期的管理与服务需求,对于现有的制度进行优化、调整与升级。在制度制定的过程中,要广泛吸纳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倾听大学生们的心声,将更多的话语权交给学生。制度的细节制定要公开透明,确保每一项制度的出台都能够在学生的监督和支持中得到落实,坚决抵制和杜绝管理者在学生事务中违背制度规定而暗箱操作的行为,同时制度的制定要充分考虑和保障学生在校期间的人身与财产安全,使学生的合法权益在受到非法侵害时能够在学校的管理细则的支持下得到保护,从而使以人为本的理念在制度建设中得到充分地体现。

(四)加强队伍建设,全面提高管理者的综合素养

第一,学校要重点加强学生管理队伍的继续教育,在人员培训方面要投入必要的人力、物力与财力,制定严格的学习与培训制度,重点加强对于管理者职业技能和水平的考核与评估,运用激励机制全面激发管理人员的学习和工作热情。第二,要引导管理者实现自我学习和管理。管理者要在课余时间加强“充电”,充分学习和了解国际国内学生管理的先进理念与做法,深入学习和解读以人为本的精神内涵,揣摩以人为本的思想内核,将思想聚焦到学生的实际需求上来,关注大学生学习与生活的细枝末节。在管理工作中更多地融入情感和责任,真正地扎根到学生之中,成为学生成长的服务者和守护者。要与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加强与大学生的平等对话,重视学生的信息反馈,从而不断提升自身的管理能力与水平。

总之,在新时期高等教育深化改革的背景下,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者必须要认识到坚持以人为本管理理念的必要性,深刻反思当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全面梳理以人为本的管理与服务理念,进一步推进工作方法与管理制度的创新,深入挖掘管理团队的潜力,加强新型管理队伍的建设,从而将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落实到底,有效提升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 .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光明日报,2014-05-05

[2] 黄厚明,陈・巴特尔.基于学生主体发展的我国高校学生管理改革路径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5):108

[3] 丁帅.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评价及提升[J].人民论坛,2014(11):171

第9篇:公共卫生管理研究范文

关键词公共卫生管理;科学发展;教育;信息化

公共卫生管理是通过有组织的社会行动,改善环境卫生、控制区域性疾病、传播关于个人卫生的知识,组织医务力量对流行性疾病早期诊断和及早预防,建立一套社会保障体制,维护社会每一个成员的身心健康。公共卫生管理事业的科学发展一方面离不开公共卫生管理体系中各组织机构的协调并进,另一方面,要从源头即公共卫生管理的教育事业抓起,为公共卫生管理事业不断注入新的生命力,本文将对公共卫生管理事业如何科学发展做一探讨。

1我国公共卫生管理的现状

早在秦汉时期,伴随着中医药发展史上的第一次高峰,我国最早的卫生管理思想随之应运而生,此时的卫生管理思想受到统治阶级政治管理思想的影响,表现出封建性、保守型、强制性、等级性等特征[1]。进入近现代以来,公共卫生管理有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加大了对公共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并且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设定为我国公共卫生领域的一项基础性的、长期的制度安排[2]。但是,改革开放带来的飞速发展以及现代卫生环境的快速变化给公共卫生管理事业带来了极大的挑战,2003年非典型肺炎(SARS)在我国部分省市的暴发流行,对社会造成了极大的恐慌,暴露出了我国公共卫生系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第一,公共卫生管理的传统思维模式导致应对突发公共卫生问题时,信息交接不对称,播报不完全,沟通不深入;第二,我国的公共卫生管理体系尚不健全,特别是缺乏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危机的预警机制和处理办法;第三,公共卫生管理法制尚不够健全,对民众进行的公共卫生管理法制教育力度不够;第四,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人力资源、物资储备不足,其中,专业的卫生管理人才的缺乏是出现以上问题的根源。

2公共卫生管理人才的需求及教育现状

公共卫生管理人才是我国卫生事业管理队伍职业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融合知识、能力、素质于一身的应用型公共卫生管理人才是提高我国卫生管理行业整体绩效和促进卫生事业发展的重要途径[3]。但是随着现代化的发展,突发疾病事件和食品、药品安全问题得到了更多民众的关注,并且人口老龄化以及人们对生活质量的提高也必将推动疾病控制中心、卫生监督所、食品药品监督所和社区服务中心等公共卫生管理机构对专业卫生管理人才的需求[4-5]。但是,我国却仍存在着公共卫生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需求相矛盾的问题,且这种矛盾正愈发突出,主要表现为理论与实践脱节严重、专业设置不能满足需求、公共卫生与临床医学分离、公共卫生教育重视程度不够、知识结构单一、教学内容陈旧、师资构成不合理等问题,另外,随着信息化、网络化时代的进一步推进,公共卫生管理事业也必将进入信息化、网络化时代,如何做好公共卫生管理工作等问题也都加剧了对高层次、高应变能力、高素质的综合性公共卫生管理人才的需求。虽然,我国卫生管理人力的拥有量已达到甚至超过一些发达国家,但卫生人才队伍整体素质不够高,专业人才缺乏,特别是公共卫生、医疗和卫生管理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严重匮乏,对于各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尚不能有条不紊地应对。因此,当务之急是加强公共卫生体系人才建设和培养。公共卫生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预防医学和公共卫生管理的基本理论知识,掌握疾病预防控制、卫生检测和监督管理、基层和社区卫生服务的技能,能在区(县)级卫生机构从事疾病预防控制、卫生保健、社区卫生服务等工作的综合型人才[6-7]。

3公共卫生管理事业的科学发展

公共卫生管理事业的科学发展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根本办法,科学发展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发展问题归根结底要服务于人,着眼于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等方面的需要。全面是指各个方面都要发展;协调是指各个方面的发展要相互适应;可持续发展,这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我们也同样需要用科学发展思想指导卫生管理事业的科学发展。

3.1以人为本,注重公共卫生管理事业人才的培养人才是发展的希望,是国家的未来,公共卫生管理事业的发展同样离不开人才的培养,但是鉴于我国目前存在的卫生管理事业人才中所存在的问题,必须紧扣实际、立足实践培养高素质的综合型人才。

3.2树立合乎时展的培养目标国外的大学在培养卫生管理人才时注重层次培养,各个层次树立相应的培养目标,比如在美国,卫生管理教育基地设在各州的大学里,一般是设在大学的商学院、医学院或公共卫生学院,不同学历层次培养的目标清晰分明:本科卫生管理教育主要是通过四年的教育培养各种医疗卫生服务机构一般和中层卫生管理人才;硕士研究生教育是为各种医疗卫生机构、健康服务组织、医疗保险公司、社会福利组织与机构、政府等卫生管理部门培养中级或高级的专门管理人才;而博士研究生教育则以为大学培养专业教师为主,同时为独立的社会研究机构、政府直属的研究部门以及相关的社会科学研究单位培养专业研究人员,也为卫生服务机构培养少量的高级管理人才[8]。通过不同学历层次和知识结构的卫生管理人才的组合和搭配及其在卫生管理机构中的协调配置,在应对突发事件的时候,各种人才可以各司其职,较为协调、完善地化解危机。而国内目前在人才培养方面,层次不够分明,且高学历卫生管理人才缺乏,导致在组织机构的设置上存在一职多司、多职一司的管理缺陷。

3.3配备合理的课程及教育方法卫生管理人才是融合管理学知识、医学卫生知识以及卫生法学知识于一体的综合性人才,课程设置是培养卫生管理人才的重要环节,应把社会心理学和人文社会科学也融入卫生管理人才的教学内容中。对于各个层次的人才培养,这些知识的学习程度应是有所偏重的,并且不同的组织机构对于知识能力的需求程度也应是有所不同的。在公共卫生教学中应突破封闭式模式,着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带领学生走出课堂,深入到基层疾病预防工作实践中。可采用以问题为中心的现场讨论模式,增强学生解决问题能力。使其在科学实践中更好地运用和进一步学习所学知识。

3.4服务于人,加强公共卫生的宣传教育公共卫生管理的核心是人,同时公共卫生管理的对象也是人,不同的是公共卫生管理者是经过专业训练的人才,懂得何为公共卫生问题,遇到公共卫生问题时该采取怎样的措施。但是民众对于公共问题的认识由于接触的局限性,认知程度还比较抵,在遇到公共卫生问题时常显得束手无措。为了卫生管理事业的科学发展,一方面要发展合格的卫生事业管理者,另一方面公共卫生事业的管理者也要对民众的公共卫生教育负责,扫除公共卫生认知的盲点,让群众树立正确的公共卫生理念。作为民众获取公共卫生知识最便捷的场所,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地位显得尤为重要,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卫生管理者应树立及时为群众普及卫生安全知识的理念,定期为群众灌输公共卫生知识,夯实群众基础,同时也要做好预警工作,而更多懂得公共卫生知识的民众无疑能够为公共卫生事业的管理者们更早地发现公共卫生安全问题,更及时有效地排查公共卫生安全问题。

3.5全面发展,提高公共卫生管理事业的信息化程度信息技术是指以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为核心,完成信息的生产、传递、存储、加工、再生和利用的一门综合技术。信息技术在20世纪60年代和80年代分别呈现两次飞跃性的发展。而信息化是指培养、发展以计算机为主的智能化工具为代表的新生产力,并使之造福于社会的历史过程。大力推进信息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决策,我国信息化的总体目标是:在国家的统一规划和组织下,农业、工业、科学技术、国防及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深入开发与广泛利用信息资源,加速实现国家现代化的进程。信息化时代具有智能性、综合性、全球性、开放性、快速性等特点。而在发生公共卫生事件时,需要的就是及时地、快速地信息传播与沟通,公共卫生管理的信息化是公共卫生管理自身特点发展最终的产物。提高整个卫生管理事业的信息化程度,首先需要管理者挖掘或新建群众可接触的信息平台。第二,需要权威的、专业的卫生管理人才对突发的卫生安全事故进行严格的定性及评估其危害程度,并采取及时、有效的应对方法,并将这些信息通过信息平台发送给群众。第三,需要群众在平时积累卫生安全相关的知识,保证其能有效地接收到卫生管理者所的公共卫生安全事件通知,便于在突发安全事件发生时做出正确的反应。

参考文献

1蔡亮.秦汉时期卫生管理思想的特征及形成因素研究[D].南京:南京中医药大学,2009.

2陈竺.中国公共卫生管理的历史和未来[R].中美公共卫生管理高层学术论坛,2003.

3王柳行,任丽平,郑楷,等.新时期卫生事业管理专业本科教学中的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J].2012,33(1):56-58.

4赵韶韵,郑建中,董魁,等.我国卫生事业管理专业人才的社会需求分析[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12,29(6):400-402.

5庞肖梦,唐开源,沈文娟,等.公共卫生管理高职专业人才需求调查[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8,22(2):22-23.

6刘宪亮,孔雪峰,张丽萍,等.卫生事业管理人才社会需求情况调查[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2(8):504-506.

7朱辛奕,吴巍.新形势下卫生事业管理专业人才知识能力需求与对策分析[J].吉林医药学院学报,2012,33(1):5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