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工程机械行业规模范文

工程机械行业规模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工程机械行业规模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工程机械行业规模

第1篇:工程机械行业规模范文

关键词:机械;现状;发展

经过多年的迅速发展,特别十五”期间,中国机械行业取得了很多可喜的成绩,在国内和国际上已取得一定地位,从业企业在市场、资金、人才和技术等方面都初具特色,为中国机械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我们仍要对行业形势及企业自身发展有一个客观的认识。机械未来的行业发展趋势是至关重要,它很大程度上牵制和引领着中国机械行业的发展现状以及未来方向,因此有针对性的研究和分析国内外机械的发展趋势对我国机械行业的影响非常重要.

一、我国机械现状

中国是世界上机械生产大国,但离机械强国的距离较远,一方面国产机械产品的技术、质量距国际先进水平有较大差距,行业的生产集中化程度差,企业经营效率仍低,自主开发能力和企业盈利能力差距大,还缺乏在国际市场上有竞争力的品牌。虽然经过多年的市场经济的引导,通过引进技术、与跨国公司合资和合作生产,在技术要求上力争贯彻ISO质量管理体系标准,产品质量水平有所提升,但是相比于欧美发达国家,仍处于二流水平,现实不容乐观。作为市场核心因素的产品技术质量上看,问题还很严峻,主要表现为可靠性差,寿命低,早期故障多;从产品的市场包装看,外观造型呆板,设计单一;这些来自产品的低恶因素,导致工程机械产品的市场反应差,在国际市场上其占有率相比发达国家差别较大。 同时,部分工程机械行业由于仅限制于国内市场,在量上大做文章,使生产的机械产品存在产能过剩的危机;尽管“十五”规划的实施,使产能过剩逐渐降低80%以下,但20%的过剩产能仍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它不仅暗示着国内企业的效益低下,也指示了国内企业所面临的企业生存及优化发展的困境。所以工程机械行业的长远发展依然得从产品技术质量着手,工程机械作为技术含量很高的机械产品,它的质量水平受制于国内整个经济技术水平。随着中国加入WTO以后,中国已逐步融入全球一体化的经济范畴,实施全球采购已成必然趋势,在国家“十五”优厚内部环境以及国际大熔炉的大好时机下,我们应该完全有条件在短期内把中国工程机械产品的质量提高一步,加快对工程机械行业的产业结构调整,这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必由之路。

二、国内外工程机械发展趋势以及相应措施

先进的制造业是将物料、能源、设备、资金、技术、信息和人力等制造资源通过先进的制造技术,先进的管理技术和先进的制造过程转变成人类需求产品的行业。因此,面向21世纪的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是:(1)精密化。精密加工、超精密加工技术、微型机械是现代化机械制造技术发展的方向之一。精密和超精密加工技术包括精密和超精密切削加工、磨削加工、研磨加工以及特种加工和复合加工三大领域。纳米技术己在纳米机械学,纳米电子学和纳米材料技术得到了应用。 (2)自动化。自动化技术不但提高效率,保证产品质量,还可代替人去完成危险场合的工作。在末来的自动化技术实施过程中,将更加重视人在自动化系统中的作用。 (3)信息化。信息、物质和能源是制造系统的三要素。产品制造过程中的信息投入,己成为决定产品成本的主要因素。制造过程的实质是对制造过程中各种信息资源的采集、输入、加工和处理过程,最终产品就是信息的物质体现。 目前工程机械发展总的趋势:发展快,水平高,工程机械产品向着系列化、模块化、大型化和微型化方向发展;电子化、信息化、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而且这几个方面高度交叉融合,彼此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环保节能新技术将得到推广;可靠性、安全性、舒适性、将得到高度重视;面向工程机械产品生命周期的系统设计将广泛采用、面向施工工艺的研究将不断加强。工程机械发展正由动力革命变成控制革命,由液压手动控制发展为机群集中控制,电气设计由仪表检测、断电器控制发展到现场总线控制系统。产品的发展走过了从工程机械机电一体化发展到机器人化的过程。

三、我国机械行业应采取的措施

面对国内外机械行业这些发展趋势,必然导致市场竞争更为激烈,自身的发展尤为重要。目前中国工程机械行业企业为数纵多,可规模较小,近几年在政策的调控下,尽管行业中兼并、重组、联合已有较大进展,但是行业的利润空间仍然带来了不少自主出击的中小型企业,它们采取一系列变化无常的运行机制,加剧了市场恶性竞争,无法形成一股较强的国际竞争力。现在国际工程机械行业重组联合兼并之风日盛,跨国公司规模越来越大,产品品种齐全,销售网络遍布全球,在这种形势下,如果我们不抓紧行业结构调整,不把企业做强做大,不减少内耗并规避无序竞争,就不可能与这些跨国公司进行同台竞技.在产品结构调整上,应先内市场需求进行,再发展国际市场上有竞争力的产品。对于原已占有市场的优势产品,要增加新品种,以满足不同地区和气候的工作环;要缩短产品开发和更新周期,减少重复建设项;产品开发要着眼于国际市场水平和国内建设项目以及农村发展的需要,多做用户调研和市场分析;加快与国际市场接轨,开拓国际市场已成为我国工程机械行业发展的战略,我国工程机械的发展要想取得长足的发展,就必须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增加产品的技术质量,加强各行业的融合,发展适合我国工程建设的机械,同时着眼于国内外机械行业发展的趋势,提高我国机械行业工程产品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周尊秋,邓爱民,李万.现代工程机械].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7.1-5.

[2]皮钧.工程机械的技术发展动 [J].工程机械,2003,11:27-32.

[3]张金工程机械发展的思 [J1.工程机械,2001,12:26-28.

[4]加快中国工程机械产业的国际化进程 [J1.工程机械,2003,12

第2篇:工程机械行业规模范文

对于工程机械行业来说,此时一年已过大半,也到了盘点上半年得与失,针对实际情况调整思路,为未来一年的发展未雨绸缪的时候。

今年上半年,工程机械行业整体仍没走出低位运行的状态,行业仍处在缓慢调整中。回顾近两年行业的低迷,可以说,这是在为过去的“激进销售”而引生的经济泡沫付出着代价。

务虚是不行的,终究要回到务实中来。否则,看似热闹高速的发展,不过是转瞬即逝的海市蜃楼。

2013年进入第三季度,部分工程机械产品的大面积保有量与库存,加上二手工程机械的数量客观上提高了未来零部件产品的市场潜力。目前来看,行业正站在一个急速增长变为沉淀式增长的历史节点,有人说经历高速增长的产业是一栋崛起的摩天大厦,可能否把握住机会将更多的核心技术掌握,解决我国零部件配套普遍受制于人的问题,是决定这座大厦是海市蜃楼还是真材实料的问题。

液压件行业技术要求高,高投入慢产出,在未形成规模之前,需要资金和人才持续性投入。目前,行业仍在低迷状态运行,前期对国际高端液压技术完成收购的企业正在消化吸收,短期内的市场头痛于如何解决产能过剩与拓展新兴市场产品的问题。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包括我国工程机械液压企业在内的液压件配套整个液压行的竞争格局已经逐渐浮出水面,有基地在开工建设,有生产线在调试实验,产业链条在艰难的对外研仿中完善拓展。完善液压系统配套发展,掌握核心技术;让雾散去,让海市蜃楼散去,建设更高的工程机械产业大厦。

第3篇:工程机械行业规模范文

我国机械技术的现状

通过我国的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将会给机械行业带来更大的压力和生存状态,如在长期开发的一个集中机械行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长期,短期,做空机械行业仍然,具有机械产品技术含量高,高品质的产品机械,整体水平的经济和技术品质水平的影响。我国已经逐步集成到了全球化经济的产业,在实施全球采购,已经成为一个必然的趋势,我们应该有足够的条件为短期和长期的措施,以改善在中国的工程机械产品,工程机械行业的步伐,产业结构的调整的质量,这业界广泛水平是唯一的办法,以进一步改善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它是非常必要的。抓住发展的实际和改善,认真完善行业内部形态,是一个良好的机会,也是一种紧迫感和危机感,竞争和品质在业界的共同努力意识的感觉,关键现在是要进一步提高的水平。我国的机械制造业的发展在世界上,是一个很大的进步,给予国际先进水平的机械动力,一方面,科技,品质,国内机械产品,是很大的突破。之间的差浓度生产和业务效率是自我发展能力和公司盈利能力突破依然较大,但还缺乏在国际市场上,品牌的竞争力。市场经济经过多年的指导,通过引进技术,合资经营,合作生产与致力于为,实施ISO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和技术要求,在业界广泛的跨国公司,提高产品的质量的整体水平,但在我国建设机械产品水平,仍然没有满足质量等利好因素,使的市场竞争力,我国的机械行业是一个一定的立场,在国际市场,但在美国,欧洲国家和发达国家是仍然水平一般,但实际的情况也是很一般。从品质量的角度来看,这个问题仍然非常严重,主要是可以依靠的的比较少,低生命,早期出现的故障,沉闷的外观包装,市场的地步设计的产品,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而在国际市场上,发达国家其在工程机械市场反应非常不同的。在同一时间,由于有限的国内市场,对其数量上加以研究,部分工程机械行业的产能过剩危机,使机械产品的生产,尽管实施了一些政策和计划,在产能过剩在某些条件下,逐步降低百分之七十九以下,百分之二十的产能过剩,仍然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但是这意味着不仅是低效率的国内企业,另一方面,表明国内企业不得不面对赖以企业生存和最佳化发展困境。

我国机械技术的发展

20世纪90年代,工程机械机器人的发展,总的趋势在二十一世纪的发展,各种工程机械的重要标志。不同的要求,跨平台的开发对社会的深入发展,以及广泛的行业,越来越严格和优秀的产品设计的需求和要求的机械产品,以适应产品的设计,必须是能够满足不同需求的客户,应该也可以提部门的改革议程,通过近年来的市场分析,机械工程机械产品,工程机械产品未来的发展特点。工程机械的发展一般趋势为:工程机械的迅猛发展,高级别,工程机械的产品具体规模化、系统化、广大化的发展趋势。控制集中控制队的发展,工程机械的发展,设计的断路器检测仪器的现场,总线控制系统的电气控制发展到手动控制的液压动力革命。开发的产品已经经历了一个过程,从工程机械的机电一体化开发的机器人。可靠型,安全型,舒适型,并会给予非常关注,系统的设计工程机械产品的生命周期,将得到广泛应用,并会继续加强施工过程为导向的研究。电子型,信息型,智能型,水平的持续改进,几个高度交叉集成,将促进增长方式转变,环保和新能源,节能技术之间的界限。改变一个单一的,功能齐全,操作设备的功能。建筑机械的操作来完成工作职能,工作职能将会尽可能多地拓展,由单一功能向多功能转移,扩展应用开发和建设的系列工程机械。众所周知,外国公司逐步实现其序列化过程中,从微观加大尺寸,各种不同规格。在同一时间,产品更新换代的循环是明显较短的,在同行业中,以方便,成长为更具体,更现实的工作环境,不同层次的用户需求,逐步发展的小型和微型指导。在过去的几年中,中型工程机械基本上没有大的发展,近年来,有下降的趋势。然而,小型工程机械的快速增长和快速发展一种潮流,尤其是在欧洲和美国。很明显跟不上市场的资讯是一个主趋势。控制和资讯科技的发展,多行业跨创新将会不可避免地导致新的技术的应用,以满足各方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顾客在不同的行业的发展需要。智能化系统的出现,为机械产品,资讯技术产品设计被广泛应用于工程机械,建筑机械,智能化的方向前进了一步,工程机械,高技术含量,推动工程机械的开发,凭借完美的连续施工技术的发展,较高的市场需求,为工程机械及设备,工程机械工作过程的在线条件监测和故障自动诊断,预报并排除用户的智能化系统,也许会出现在故障发生前在机械行业最新的发展情况。

本文作者:杨柯工作单位: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第4篇:工程机械行业规模范文

【关键词】工程机械运用与维护专业;打草谷;专业建设

一、“打草谷”的历史由来

《辽史·兵卫志上》中记载“人马不给粮草,日遣打草谷骑四出抄掠以供之”。这种无专门的后勤保障,靠军人自筹给养,掳掠民间粮草财物的方式,被辽人称作“打草谷”。

二、国内工程机械商家的特点

工程机械具有使用分散、流动性大、露天作业多、工况恶劣等特点。汽车商是“坐商”,而工程机械商是“行商”,故障维修在现场进行,受客观条件的制约,人员配备、维修工具、配件供应等受限,销售由直销转向制模式。用户服务内容包含售前咨询服务、售机培训服务、售后维修服务、回收利用服务等。

同时,中国工程机械商家还有以下特点:

1.商规模普遍偏小,接待来宾程序简单

在工程机械行业发展初期,当时的政府机构改革和国有企业改革尚未深入,真正精通经营管理的高水平经商人员较少,商一般都是由工程机械产品的维修和零部件销售个体户组成。通常情况下,这些人员的工程机械行业市场知识、企业经营运作知识以及接待顾客的经验比较缺乏,经营规模很小。行业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工程机械商每家的人员数量基本集中在100人以下,在200人以上的少之又少。

以重庆市万州区为例,作为重庆市第二大城市,是重庆“一圈两翼”中重要一环,目前拥有工程机械企业30多家,大多是重庆、四川的分公司或办事处,员工人数都在50人以下。除去南昆工程机械有专门的门卫之外,其余的公司都是租用的临街门面,只有接待人员,因此外来人员进出比较方便,只要跟前台打个招呼便能进入到办公区,甚至接触到公司的领导。

2.故障维修现场进行,售后人员多处于出差状态

工程机械的保养和维修都是在户外进行,只有大修的时候才用拖车拖到维修车间进行。因此,售后服务人员大部分时间处于出差状态。通常是早上8:00~9:00(每个公司规定不同),所有的工作人员到公司集中,由售后部经理分配任务,然后分头准备乘车到维修现场,一个师傅负责一个客户,所乘车辆多是皮卡或者微面,除了放一些资料、配件,一般情况下还有2-3个位置可供乘坐。工程机械行业的维修师傅大多文化水平不高,有很多都是由汽修转行过来的,只要跟这些师傅处好关系,就会有机会随他们外出维修。

3.市场空间巨大,对人才求贤若渴

2010年工程机械行业销售收入达到4367亿元,其中出口金额103.4亿美金,全行业规模以上企业1400多家,其中主机厂710多家;专家预测,2015年国内销售规模将达到9000亿元,主机产品国际需求量将达到2100亿美金,中国工程机械产品出口将达到260亿美金,成为世界出口大国。工程机械经历了2011年的动荡发展,在2012年将进入缓慢发展期,据预测,在2012年,工程机械行业会增长12%。随之而来的,就是人才的需求,尤其是大批的销售和售后人员,同时由于业务范围的扩大,很多企业也开始注重员工的综合素质,而从社会上引进的员工显然无法满足企业的需求。

三、工程机械运用与维护专业的基本情况

全国开设工程机械运用与维护专业的高职院校,在专业建设方面开展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按照社会、行业、企业、市场需求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突出表现在:

(1)虽然注重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但是与“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相比还有差距。

(2)课程体系学科性偏强,实践与理论教学比例还远远不足,在这样的体系下培养出的学生距离企业所需的高端技能型人才还有一定差距。

(3)实训设备数量不能充分满足“理实一体”教学和专业发展需要,实训环境与职业情景还有一定差距;工程机械维修设备比较昂贵,即便是一台报废的小型挖掘机,也要卖3-5万元,如果是驾驶用新机器的,就需要几十万甚至上百万,除了工程机械商开办的培训学校,一般的高职院校是无法满足该专业实践教学要求的。

(4)专业教师欠缺,尤其是具有相关资质的实践指导教师更是凤毛麟角。本行业的工作人员工资水平普遍偏高,如果学校要聘请他们来任职,待遇上达不到要求,是很难请得动的。

四、打草谷在专业建设初级阶段的应用

开设工程机械运用与维护专业的学校,如果在实训设备以及师资上无法满足教学要求的时候,不妨试一下“打草谷”战术,或许能在专业建设的初级阶段给予帮助。

根据工程机械行业的特点,在学生入校之初便给他们下达一些任务,比如:参与本专业的市场调研,争取跟某家企业搞好关系,跟随某位师傅外出维修等等。

在此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锻炼了他们的社会能力,如果碰到合得来的师傅,便有机会外出维修。出去之后,还是要积极主动,开始的时候是帮师傅递工具、板螺丝,之后就是和师傅一起拆卸、更换零部件,在此过程中,学生就可以直观的了解到相关工程机械的构造、原理,时间长了,一些简单的维护保养也可以做得来。

因此,这就是“打草谷”的第一个获益之处,满足了学生的实践需求。

其次,在跟师傅关系处好的同时,也有机会见到单位的负责人,如果学生做的好的话,师傅也会在领导面前美言几句,同时,这个行业人才需求量很大,因此,完全有可能被企业看重,希望毕业后留在企业,成为企业的员工。这是“打草谷”的第二个获益之处。

第三,虽然说很多维修师傅文化水平不高,但是他们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他们看到本专业的学生是如此的好学上进,心里也会对学生所在的学校产生好感,这时再由老师出面邀请他们做外聘实训教师,虽然待遇不高,但是可以在周末或者晚上丰富他们的生活,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在众多的师傅的里面,还是会有几个能够说动的,这对于专业建设已经足够了。

第四,这时长远的目标,如果学生就业了,工作状况良好,业绩突出,那么,企业的领导就会注意到学生所在的院校,同时考虑到本行业人才紧缺的情况,企业便会着手考虑与学校的合作。这时,校企双方就可以坐下来,慢慢探讨校企合作的具体措施了。

综上所述,如果工程机械运用与维护专业在开设之初,各方面条件有待进一步优化建设的时候,是可以考虑“打草谷”战术的。当然,作为专业发展来讲,没有自己的设备、自己的师资,仅靠“打草谷”是不行的,长远之计还是要切实做好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与合作企业开设订单班或者联合办学,校企双方优势互补,在教学、科研、生产、培训等多方面展开合作,做到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受益,这才是专业发展的最佳途径。

参考文献:

[1]脱脱等.辽史·兵卫志上.

[2]郝雷,吕鲁建.浅谈工程机械商的售后服务[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15.

第5篇:工程机械行业规模范文

Abstract:This article mainly embarks from the current our country engineering machinery's development condition, analyzes our country engineering machinery profession existence the question, further discusses our country engineering machinery's trend of development.

关键词:工程机械问题发展趋势

Key words:Engineering machinery Question Trend of development

作者简介:王亚杰,1978年生,辽宁省新民市人,单位:沈阳市永盛偶合器厂

【中图分类号】TQ6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069(2009)-09-0118-01

我国工程机械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历程,得到了高速发展,所生产的产品已经能够满足国内和国际市场的需求,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国民经济发展和市场的繁荣。特别是十五期间,我国工程机械抓住了市场机遇,得到了长足发展。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长,我国的工程机械产业在很多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我国工程机械产业呈现高速发展趋势,出口量大幅增长,主要是因为我国的工程机械行业引进国外的很多先进技术,又融进我们自身的技术,使其技术水平得到了大力提升;另外,我国的工程机械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得到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大力扶持,多方面的优惠政策以及充足的资金来源是工程机械得到高速发展的基础;再次,我国在发展过程中,经济增长迅猛,对工程机械的需求也增加了,从而刺激了工程机械行业的发展。

但是在经济全球化的挑战下,与国外的工程机械发展程度相比,我国的工程机械还存在诸多问题。

技术比较落后,以至于产品档次不高。我国的工程机械技术尤其是一些关键技术还是靠国外技术的引进,对国外技术的吸收不够彻底,构不成创新,自身方面自主研发能力比较弱,科研能力达不到要求,没有自己的原创技术,在技术方面依附性比较强。

熟练技能人才缺乏。当前我国工程机械人才比较短缺,一些大中型工程机械企业面临后继无人的状况。现有的技术工人总体水平不高,有的看不懂图纸,无法提高产品质量,更说不上在创新方面下功夫。一些学校重文凭,轻技能,使得一些高校毕业生实际操作能力比较差,跟不上时代步伐。

生产的机械产品没有形成一条龙体系。我国目前生产的工程机械产品大都是低技能要求,因此造成低技术含量的产品积压,而高技术含量的,比如大型液压挖掘机、大型装载机还有大马力推土机等还需要依靠国外进口。

现有的工程机械装备水平低。由于当前资金有限,高质量的设备还没有形成成套体系,导致一些产品还需要依靠一般的设备来完成,从而降低了效率,产量达不到批量生产的要求。

与国外工程机械发展速度相比,以及我国国内建设对工程机械的需求,我国工程机械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大力发展。

1. 我国工程机械需要在产品质量方面大力发展。

2. 我国工程机械需要在产品创新方面大力发展。

3. 我国工程技术水平需要大力提高。

2 我国工程机械产品的发展趋势

2.1系列化、特大型化

系列化是工程机械发展的重要趋势。国外著名大公司逐步实现其产品系列化进程,形成了从微型到特大型不同规格的产品,与此同时,产品更新换代的周期明显缩短。特大型工程机械产品特点是科技含量高,研制与生产周期较长,投资大,市场容量有限,市场竞争主要集中少数几家公司。因此,我国必须加大研发力度才不至于在此常受制于国外。

2.2多用途、微型化

为了全方位地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国外工程机械在朝着系列化、特大型方向发展的同时,已进入多用途、微型化发展阶段。一方面,工作机械通用性的提高,可使用户在不增加投资的前提下充分发挥设备本身的效能,能完成更多的工作;另一方面,为了尽可能地用机器作业替代人力劳动,提高生产效率,适应城市狭窄施工场所的使用要求,小型及微型工程机械有了用武之地,并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为了占领这一市场,各生产厂商都相继推出了多用途、小型和微型工程机械。

2.3电子化与信息化互动

以微电子、Internet为重要标志的信息时,不断研制出集液压、微电子及信息技术于一体的智能系统,并广泛应用于工程机械的产品设计之中,进一步提高了产品的性能及高科技含量。

2.4节能与环保

为提高产品的节能效果和满足日益苛刻的环保要求,主要从降低发动机排放、提高液压系统效率和减振、降噪等方面入手。

2.5提高技工素质,培养高技能人才

加强技术工人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工人技术水平,并尽快培养,造就一支适应中国机械装备制造业振兴需要的高技能人才队伍,尽快解决当前紧缺的高级机械(数控)加工、机电一体化维修、高精度模具制造以及汽车大型覆盖件冲压模具等高技能人员,以配合机械工业的高速发展。

2.6加强科技能力,提高自主开发和创新能力

集中力量建设好大型企业集团(公司)的技术开发中心,提高大中型企业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和技术创新能力,使企业成为技术开发的主体。同时调动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等行业内的科技力量,密切结合市场和生产的需要,进行科技攻关和产品开发。今后的技术来源要逐步转向以国内为主,在掌握已引进技术的基础上,不断开发创新,跟踪世界工程机械的发展趋势,缩短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

2.7建设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

第6篇:工程机械行业规模范文

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的工程机械行业在向世界开放国内市场的同时,也必将进一步进入国际市场。在进入国际市场之前,有必要对国际工程机械行业市场进行分析。

国际工程机械市场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以欧、美、澳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市场,主要代表国家有美国、加拿大、德国、法国等;第二类是以亚洲、东欧、非洲等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市场,主要代表国家有越南、印度、马来西亚、哈萨克斯坦、南非等。

(一)发达国家工程机械市场分析

发达国家工程机械市场比较成熟,而且规模大,对工程机械的技术含量和机械性能的要求很高,当然价格也高,竞争激烈。发达国家的市场进入门槛高,主要表现为:1、国际性品牌和全球性品牌多,实力强,且已占有很稳固的地位:而且都有一些当地的知名跨国公司经营了几十年乃至上百年,地位十分稳固。如在美国有卡特彼勒、特雷克斯:欧洲有沃尔沃、利勃海尔、凯斯、迪尔;日本有小松、日立、神户制钢;韩国有现代和大宇等。2、发达市场的消费者需求和消费心态比较成熟,大都已有偏爱的品牌,需求也得到了较好的满足。如对起重机的品牌认识,以前南美国家只认美国的起重机,中东和亚洲其他国家认同日本的起重机。3、无论消费者还是政府管理部门,对产品质量要求也是最高的。因此,中国工程机械企业要想在发达国家占有一席之地,难度自然极大,不过他们的市场容量也很大。对中国来说,欧美市场是未来需要重点开拓的市场,如果中国工程机械企业品牌能够在这一市场站稳脚跟,在其它市场的开拓就容易得多。目前中国企业对这一地区的产品销售仍以零部件以及技术含量较低的产品为主。在这一地区的低端市场,中国企业具有很大优势,特别是在价格优势上:在高端产品市场,中国工程机械企业虽然有难度,但目前已经取得了很大突破,特别是在重型机械及小型挖掘机方面,而且是在某些工程机械的高端市场。

(二)发展中国家工程机械市场分析

发展中国工程机械企业有四大工程机械市场:东南亚市场、中东市场、非洲市场和南美市场。这些地区大都由发展中国家组成,与我国有良好的外交关系,相互往来密切。发展中国家的市场进入门槛低,主要表现为:1、由于发展中国家资金短缺,物美价廉的中国产品比较符合他们的经济实力,中国生产的各主要整机产品在这些国家、地区都普遍受到欢迎:发展中国家劳动力比较丰富,对大中型工程机械比较偏爱。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市场基本上没有本土的跨国公司和国际性品牌,跨国公司品牌大都也是外来品牌。就这一点而言。这样的市场消费者的忠诚度不如发达国家高。2、发展中国家的消费者和政府对产品要求不如发达国家高,消费者更加关注品牌产品的价格性能比。但这些国家就目前状况看,都或多或少存在一些社会的、经济的或政治方面的问题。如本土品牌的竞争和政府政策对民族工业的保护给中国工程机械企业品牌的进入带来不利的影响:3、不发达国家必然有不发达的内在根源,如文化、宗教、政治等诸多原因。这给中国工程机械企业适应当地需要也带来一定的问题。而且由于经济不发达、市场规模有限,中国工程机械企业进入这些国家和地区难度不是最大,但长期发展有一定的隐患。

由此可见,两类国家和地区市场各有特点,不同市场对品牌发展的有利和不利影响归纳如下:

由上述分析来看,目前中国工程机械企业进入发达国家市场难度较大,但成功后的收益也是较大的。而不发达国家进入较容易,成本也低,但未来收益也有限的,而且存在一些不确定的其他风险。

二、中国工程机械企业的选择

企业国际化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行动,对企业的发展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必须有战略眼光。企业国际化要求企业把产品和品牌销售到国际市场上去,要让国外市场认知、接受和喜欢这个品牌的产品。换言之,企业国际化要求企业建立国际性信誉,这比产品进入某个市场销售更为艰难、复杂,是一项更加长期性的工作。当然。第一步要做的就是必须要用自己的品牌去闯国际市场。那么,中国工程机械企业要建立品牌的国际性信誉,应该先从哪一类市场开始呢?结论是中国工程机械企业选择的是发展中国家市场。本人认为原因主要在于以下几点:

第一,市场进人容易。发展中国家不像发达国家那样有着较高技术壁垒。如进入欧洲市场要获得CE认证,进入美国市场时刻要警惕337条款这一大棒。而在发展中国家。产品的技术条件、产品质量要求都与我国比较接近,限制条件较少,有时还会有一些优惠政策,如同我国给予外资企业优惠一样。中国企业产品的性价比较高,产品容易获得客户的青睐,从而不断扩大销售业绩,实现资本的原始积累。

第二,品牌形象容易建立。发展中国家知名品牌较少,即使有国际大品牌存在,但由于其价格较高,市场接受度较低。而中国工程机械产品价格适中,质量比其国内产品质量要好,因而品牌形象极易建立,这样容易增强企业国际化的信心。

第三,企业推广成本小。发达国家市场广告费用大、人力成本高、经营费用大,在发达国家树立一个企业或品牌。少则千万美元,多则上亿美元甚至更多。费时费力,成功的几率又小:而发展中国家大都比较小,经济水平较低,建立企业形象和企业信誉的投资比较小,时间也要短一些,因而更适合财力有限的中国工程机械企业。

第7篇:工程机械行业规模范文

关键词:工程机械 生产管理 措施探讨

中图分类号:F2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09-240-02

一、工程机械行业的现状

我国工程机械行业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已经取得了飞速的发展,规模壮大,积累了大量的技术和经验,根据现行的国家有关规定,工程机械已列入特种设备的管理范畴。随着我国进入WTO和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形成,由于我国潜在的巨大市场和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国外的资金、技术、产品大量涌入我国,我国工程机械行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国内外激烈的竞争局面。竞争要求企业产品更新换代快、产品质量高、价格低、交货及时、服务好,而这些市场竞争的特性又与企业管理的模式、管理手段、管理方法、组织结构、业务流程等密切相关。如何缩短差距,提升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中国工程机械企业的竞争力,成为摆在中国工程机械行业面前的重要课题{1}{2}{3}。

企业研发、生产、供应链、营销、服务和财务管理等活动,构成了一个企业管理活动的价值链,其中生产管理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1}。生产管理经营得好,生产流程、生产现场等都可以得到合理的改善,产品质量就有保证、企业就兴旺、经济效益就高。

二、生产管理的内容及目标

生产管理是对企业生产系统的设置和运行进行管理,监管生产过程的每个环节,理顺优化生产流程,其内容包括:(1)生产组织工作,即选择厂址、布置生产线、设立劳动组织、设置生产管理系统等;②生产计划工作,即编制生产计划、生产技术设备计划和生产作业计划等;③生产控制工作,即控制生产进度、生产库存、生产质量和生产成本等。生产管理的基本任务是针对市场及客户要求优化资源的配置,把握转化的质量、时间及成本的关系,满足市场及客户的需求。目的在于高效、低耗、灵活、准时地生产合格产品,为客户提供满意服务,尽量做到投入少、产出多,取得最佳经济效益。

三、生产管理实施的措施分析

1.把握材料的供给情况,制定好生产计划。材料的供给一般由采购部门负责,但是生产管理部门应当随时把握生产所需的各种原材料的库存数量,目的是在材料发生短缺前能及时调整生产并通报营销部门,最大限度地减少材料不足所带来的损失。生产计划指月计划和日计划,通常情况下,生产部门根据营销部门的销售计划为基准来确定自己的生产计划,以免在实行时出现产销脱节的问题,包括生产出来的产品不能出货和能出货的产品没有生产等情况,无论是哪一种情形,都会给企业带来浪费。由于市场瞬息万变,营销部门也难以确定未来一段时期内的销售计划,这就要求生产管理部门根据以往的出货及当前的库存情况来安排计划,同时,一定要将作出来的生产计划传达给采购部门和营销部门。

2.把握生产进度,按计划出货。根据事先制定的生产计划,生产管理者必须不断地确认生产的实际进度,对生产进度进行科学有效合理的管理,每天将生产实绩与计划作比较,以便及时发现差距并采取有效的补救措施。这样可以有效地控制进度,按照指定的规范进行,并且能够保证按照规定实现预期的想法。对于比较复杂的大型工程而言,在整体施工的同时,还要配合其他细节方面的措施,所以一定要保证自身的工程进度{4}。

交货时,按照营销部门的出货计划安排出货,如果库存不足需要提前与营销部门联系以确定解决方法,维持正常的生产活动,确保交货期。

3.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质量。生产管理的过程中要遵守降低成本的施工做法,制定好成本的支出表格,落实每一位相关工作人员的责任,并在生产管理过程中,随时对表格进行有效的调整,按期制定进度表格以及监督制度。按期进行结算工作,将实际支出与进度表进行对比,作出有效的分析,以便之后能够更好地进行成本的支出。相关工作人员要提前制定出计划并要求各部门严格按照成本管理制度去进行策划,争取更加优化管理,不浪费,不停工,保证生产的效率{4}。降低产品成本有以下几种途径:

(1)从设计源头降低产品成本。通过设计的标准化、通用化、系列化降低制造成本和物流成本;通过对零部件的结构优化来节省原材料和降低零部件的加工成本;以功能实用的原则,确立各机型的配置,确定标配和选配,针对不同的客户确定不同的配置,以达到客户要求即可的成本最低配置原则,降低产品的成本;通过优化设备的液压、电气管路和线路的布置,提高管路、线路的耐用度,降低售后维护成本。

(2)通过加强生产过程工艺控制降低制造成本。增加必要的加工、装配工装,保证产品的制造质量,减少不合理的工时,以此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完善生产制造作业指导书,大力开展文明生产作业。

第8篇:工程机械行业规模范文

关键词:新常态; 工程机械; 企业; 战略研究

当今的中国,工程机械企业仍然占据着国民经济的主导地位,是我国经济增长的支柱型产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依托,集中体现了我国的国际竞争力。进入到“十三五”规划发展的新常态后,工程机械企业的发展面临着风险与机遇并存的局面,还需要加强创新,继续为国民经济的发展贡献力量。

一、工程机械企业发展的现状

我国工程机械企业发展的过程可以分成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建国初期到改革开放,这一时期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体系,这个时期的工程机械行业的主要存在形式是委托代加工制造。第二个阶段从改革开放到上世纪90年代初,传统产业飞速发展,如机械制造业中的运输机械和工程机械,以研发设计为主。第三阶段从上世纪90年代初期到现在,机械制造业经历了开放和竞争,进入到产业结构调整和提升的重要时期,产品的技术含量明显升高,自主品牌增多。

我国的工程机械企业的高新技术产品缺乏自己的技术,制造业仍然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产业的附加值低,缺乏创新能力。许多国有性质的老型企业在计划经济时期,生产任务和销售都依靠国家分配,市场充足。改革开放之后,进入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时期,老厂的研发技术开始受到重视,主要研发钻杆、水井型钻机、打捞工具、旋挖钻机、工程钻机等工具。如今这些老企业在市场经济的竞争中积极参与,走品牌战略,发展自主品牌,在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

目前的工程机械企业的发展有了一定的自出创新能力,开发了自己的品牌和市场,但是仍存在一些问题,不适合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发展。

二、中国的工程机械面临的情况

(一)挑战

(1)发展模式对机械制造业的影响

改革开放至今,我国的工程机械企业有着广阔的市场和丰富廉价的劳动力资源,低廉的原料成本和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思想等各种优势条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和发展,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初具规模的工业生产体系,是我国经济中的重要支柱。但是,工程机械企业的发展模式高污染、高耗能、高投入、低效率、低回报,这种破坏力极大的企业难以持续发展下去,严重破坏了生态平衡,污染生态环境,加深了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而且资源的大量消耗和高排放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和污染,资源能源的需求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剧增。这种粗放经济的发展方式严重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是难以长期健康发展下去的。

(2)要素的投入对机械制造业的影响

要素投入包括劳动、资本、科技等各方面的比例结构,他们反映着制造业的增长差异。我国的工程机械企业的要素投入不合理,对成本资源和生产要素方面的投入较高,产生依赖性,而在科技创新方面的投入很低,科技进步和创新对工程机械企业的贡献很小。长久以来,我国的工程机械行业都依赖廉价的劳动力优势和大量的资源能源消耗来推动发展,劳动力素质低,资源消耗大,缺乏自主创新能力,产生了许多的环境和社会问题,在全球制造业中处于很低级的水平。

(3)形势的发展对机械制造业的影响

我国经济形势的变化对工程机械行业产生了较大的影响,经济危机和新常态的经济调整期,全球经济都面临着巨大的产业链竞争,我国的工程制造企业也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引发了机械制造行业的思考。我国的工程机械企业的发展出现了经济疲软的状态,面临着新的困难和挑战,企业纷纷调整发展思路,进行产业结构转型,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走发展创新之路。

(二)机遇

(1)新型城镇化建设为工程机械企业转型升级带来机遇

到2020年,我国的普通铁路网和快速铁路网建设都将大面积覆盖,各项基础设施的建设都会有所进步,国家加强社会基础服务方面的建设,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和资源提供方面的投资,这将极大带动城镇、社区等的基础服务建设,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的大力改善,为工程机械企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转型机遇,更加便利的基础设施服务, 更加先进的污水处理等服务,有利于机械制造企业的发展,有利于产品的转型和升级, 是机械企业的读音。

(2)“一带一路”战略为转型升级带来潜力

“一带一路”整体框架是建设在基础设施的基础上的,旨在形成互联互通的亚洲经济体系,形成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的合作。这个框架的建立得到多个国家和组织的支持,建立了广泛的沟通合作机制,为我国获取外部资源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条件,有利于我国商品和资本的输出,学习外部先进技术。一带一路框架的建立极大的带动了工程机械企业的发展,基础设施的建设中,对机械产品的需求量极大,比如东南亚的铁路,铁路和油气管道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中亚的中吉乌铁路和中塔公路建设等,中亚天然管道线建设,中俄东线,西线管道建设,南亚的中巴公路,核电厂和工业园建设,都需要大量的工程机械产品,这为工程机械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极大的带动了工程机械企业的发展,有利于促进企业转型升级,健康发展。

(3)科技的投入为工程机械企业转型升级带来活力。

近年来,我国的工程机械企业受到外来产品的冲击很大,产品销售市场低迷,这种情况下,国内企业并没有坐以待毙,而是积极响应国家的科技创新号召,大力l展高新技术产品,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增强自主创业能力,发展品牌影响力,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性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快速定位,占据主动权。这些创新措施的实行,极大的带动了我国工程机械企业的发展,有利于企业更加深远持久的发展。

三、工程机械企业在在常态下的发展措施

(一)坚持创新和可持续发展

坚持可持续发展是工程机械企业发展的必要举措,各方面都要做到可持续发展,包括业务销售模式、与供货商商的合作上,都要做到可持续。产品的创新和产业升级是机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在保持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还要以客户为中心,为客户提供最大化的利益。可持续发展的创新理念要落实到整个的经营上,支持商,与顾客共同发展。

(二)关注企业内部竞争力

要想促进工程机械企业的发展,内部竞争不可忽视。员工的力量永远是企业持续发展的最大动力,因此,要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在他们之间形成竞争,优胜劣汰,在员工工作中形成一种危机感,促进员工不断为公司谋求更大的利益。

(三)用国际化思维看问题

面对工程机械行业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一定要拥有国际化视野,将眼光放长远,积极学习外部的先进技术和经营管理模式,引进适合国内企业发展的技术,促进国内企业与世界接轨。同时,要积极的将产品销售到国际市场,打开产品的国际销路。将引进来和走出去合理有效的结合起来。

(四)坚持改革发展

工程机械企业未来的发展一定要抓住改革和转型升级的机遇,充满信心的加快转型步伐。创新的重要内容就是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不断摸索,打造高精尖产品,提高施工的安全性,提高产品性能,打造自己的品牌特色。

四、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新常态的出现。工程机械企业可谓是风险与机遇并存,面对这样的情况。如何在风险中抓住机遇,谋求发展,是每个企业都在思考的问题。其实,只要抓住国际市场和国内政策的有利方面,加强产品的创新,提高品牌竞争力,我国的工程机械企业的未来还是一片光明的。企业各部门要充满信心的面对一切挑战,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长持续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张强. 新常态下大型工程咨询企业战略转型的思考[N]. 建筑时报,2016-02-22(003).

[2]. 主动适应“新常态” 工程机械企业未来之路在何方?[J]. 工程机械,2015,(06):73-75.

第9篇:工程机械行业规模范文

在金融危机之时,三一集团投资机械生产大国德国,斥资1亿欧元建厂,中国总理和德国总理默克尔均出席签约仪式,引起中德媒体广泛关注。许多人都对三一此举称赞不已,但也有人对此表示了疑问,三一此时在德建厂,将“生存空间”扩展到德国,究竟是务实明智的举措还是在炒作?是否有些冒进?

金融危机中投资显自信

2009年1月29日,总理访德期间,三一集团与德方在柏林举行了签字仪式,三一集团董事长梁稳根与德国北威州(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Nordrhein-Westfalen,简称北威州)州长约尔根?吕特格斯代表双方签字,三一计划斥资1亿欧元在德国建厂。其实,这不过是旧瓶装新酒,早在2008年5月18日,三一就和德国政府投资管理局签署了协议,并在科隆举行了开业典礼。用一位行业人士的话说,“可能是温总理去德国,没什么别的项目了,就把这个拿出来,这其实是老项目了。”

据悉,三一德国公司将设在德国西部北威州的科隆,首期购入的20万平方米土地,目前已完成土地购置、设计等工作,今年已经开始建设。其中,三一在德国的基地包括一家生产工厂、一个研发中心和一个培训基地。三一集团副总裁何真临向《新财经》记者表示,在德国的工厂还是“以生产混凝土泵送设备为主”,而且,“在德国建厂研发的比重超过制造的比重,我们是轻量化制造,实际上是把制造的重头放在国内,在那边主要就是一个组装。”

若三一德国基地建成,公司将可以向欧洲用户提供销售、租赁和售后服务,并能提供操作人员的培训,为三一在欧洲的客户提供更加完备的服务。据悉,三一德国工厂投产后,计划每年生产工程机械3000台,年销售额达到3.5亿欧元,投资大概“六到七年收回”。

在金融危机形势下,投资1亿欧元,这成为目前为止中国在欧洲最大的一笔投资,因此引起社会极大关注。工程机械行业人士李银表示,“这次签约,表明三一在经济形势不景气的时候没有放弃这个项目,显示了三一的信心和能力。”中信证券分析师郭亚凌也表示,“三一还是比较自信。”

“出海”是必然选择

一位工程机械龙头企业掌门人一年前曾告诉记者,中国工程机械行业近年来获得了飞速发展,每年以30%左右的速度增长,许多企业大肆扩张,行业产能面临过剩的危险,为此,必须开拓海外市场。李银也认为,“前几年工程机械发展很快,主要是靠国内市场来推动的。”中信建设证券分析师高晓春则表示,“工程机械行业是一个周期性行业,受国内宏观政策的影响较大,所以必须‘走出去’。现在出口还很少,今后出口空间还是很大的。”

李银还表示,“中国企业必须要有进行全球资源配置和整合的能力,企业要真正强大起来,必须‘走出去’,迟早要迈出这一步的。比如日本小松,在上世纪80年代开始大肆扩张,二十多年间成为工程机械行业的全球老二。现在的机会难得,若抓不住,今后就很难抓住了。三一出去后,可以得到很多人力资源和技术资源。如果三一这一步走成功了,离真正的世界级企业就不远了。”

除了行业的发展要求中国工程机械企业必须“走出去”之外,三一加快国际化步伐还有其自身原因。何真临告诉记者,三一加大国际化力度,在德国建厂有三个考量,“第一个考量是三一的国际化战略,三一要用全球的资源提升企业,世界的资源都为三一所用。第二个考量是三一的文化,三一的核心理念是‘品质改变世界’,我们必须‘走出去’,在国内做得再大、再成功也无法实现这个目标。第三个考量是三一要在2012年实现1000亿元销售额,进入‘世界500强’,也必须要向海外扩展生存空间。”

正是基于这些考量,三一近几年加快了国际化步伐,并取得了一定成绩。据三一相关负责人介绍,“2006年三一的海外销售达到0.7亿美元,2007年提高到2.3亿美元,2008年达到5亿美元,每年基本以翻一番的速度增长。三一今年的目标是达到7亿美元以上。”

三一要在海外市场实现如此快速的增长并非易事,加快海外扩张步伐就成为必须。中信建投分析师高晓春表示,“三一想通过建厂打开欧洲市场,为未来的出口进行一个战略布局,这是长远规划的一部分。尽管现在市场不景气,但现在建成了,等今后市场回暖,欧洲这个黄金市场就容易打开了。”

直接建厂颇为冒进?

虽然“出海”是三一的必然选择,但欧洲已是一个成熟市场,三一去德国能抢得多少市场份额?而且,三一是直接到欧洲建厂,迥异于企业的并购、发展商等模式,直接建厂是否有些冒进?尽管大家都为三一在德国建厂击掌叫好,但还是有许多疑问和担忧。

三一近几年加大了国际化的步伐,也获得了丰硕的成果,但主要是在非洲、东南亚等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至于欧洲市场,何真临表示,“我们这两年在欧洲的销售额还是比较高的,具体数据不便说,这是商业机密。”中信证券分析师郭亚凌则表示,“现在在欧洲市场上肯定是不怎么样。”

一般而言,要到一个区域建厂,必须要在当地达到一定的销售规模,并有较为成熟的网络,要考虑到其投产后的市场情况。三一直接到德国建厂,确实颇为大胆,他们考虑在欧洲建厂减少成本,以便进一步打开欧洲市场。

何真临对于欧洲市场充满信心,“欧美市场还是很大的,尽管其城市化建设已基本完成,但劳动力成本很高,所以,他们对机械设备的需求也很高。”他还表示,在欧洲与强手进行正面竞争,三一拥有资源优势,“尽管我们的上游部分结构件在德国,但我们的核心件臂架在中国,当年我们没有自主创新时,一个37米的臂架要140万元人民币,我们通过自主创新只要20万元就能造出来,这个巨大的差价就是我们的竞争优势。欧洲的制造成本非常高,我们可以借用本地的供应链和物流优势,再结合中国劳动力成本低廉和制造精密的优势,我们的产品在欧洲就有很大的性价比优势。”

其实,三一德国公司是三一在海外建立的第三家地区总部和海外工厂。2006年11月,三一在印度孟买附近的普纳投资6000万美元建设工程机械生产基地;2007年9月,三一又在美国佐治亚州桃树市购买了1600亩土地,并计划投资6000万美元建设北美生产、研发中心。

据三一负责人介绍:“印度早就投产了;美国的工厂正在建,前年才投资的。”据中信证券分析师郭亚凌说,“印度工厂才开始投产,在美国只是拿了地还没动工。”

对于三一在印度和美国投资的原因,何真临表示:“印度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其高速发展为我们提供了市场机会。美国是工程机械生产大国,世界工程机械霸主卡特彼勒公司就在那里,我们投资美国主要是考虑到美国的管理环境、技术环境和市场环境。”

审视三一的国际化进程,我们可以发现,三一似乎更倾向于直接投资建厂这种模式。中信证券分析师郭亚凌说:“三一也就是在印度和德国建厂,其他地方还是靠经销商。但它和中联不一样,中联收购老外的网络,三一是自己建网络。两种模式孰优孰劣很难评价。”中信建投分析师高晓春也表示,“和中联不同,三一国际化的步子更坚定一些。”

三一集团副总裁何真临则坚信,他们独特的国际化模式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是经过严格的投入收益风险分析后的决定,“世界上的并购成功率是20%,文化的融合非常难,而且‘强龙难压地头蛇’,我们自己建厂就可以用三一的文化去整合德国人,你不认同我可以不用你,我要用我的文化来主导你。”

许多行业人士对于三一在德国建厂称赞不已,称三一在进行“最优等资源配置”。而且,三一在德建厂将“提升三一的核心竞争力和国际品牌影响力,有利于其扩大欧洲市场份额”。但也有人对此表示担忧,工程机械行业人士李银就表示,“我唯一担心的是三一的资金链出现问题,因其国际化步伐迈得太快而跟不上,从而影响三一现在的发展。我希望三一能走得稳些。”

与世界巨头正面交锋?

德国是世界第一出口大国,也是世界工程机械的重镇,其出口货物中机械产品占了75%。在混凝土机械行业,排在世界前两位的普茨迈斯特和施维因都在德国,三一到世界行业巨头的老巢建厂,是准备与它们正面竞争?为什么选择德国?

三一真准备和普茨迈斯特等正面交锋?三一集团副总裁何真临表示,“我们到德国就是要直面与强手的竞争,我们要成为世界级企业必须要和世界级的对手竞争。就像下棋,你要提高自己,就要和强手对弈,与强者竞争才能得到更大提升。”

除了与强者交锋外,三一选择德国还有更实际的考虑。奔驰的重卡底盘、道依茨的柴油机、力士乐的液压件都在德国,这些设备都是三一产品需要的零部件,占三一产品成本的一半,从德国购买,到中国生产后又卖回欧洲,反复周转的物流成本非常高。三一若在德国建厂,可以确保其供应链在一个非常经济的可控区间内进行运作。

三一选中的北威州,位于著名的鲁尔工业区,这里公路铁路网密集,交通极为便利,附近几十公里就有发动机生产厂,蒂森钢铁基地也离此不远。三一在德国当地生产在当地销售,确实能大大节约物流成本。

此外,德国的技术、管理、人才优势也是吸引三一前去投资的重要原因。三一集团副总裁何真临表示,“德国是世界工程机械的翘楚,有一流的人才、一流的管理、一流的体系。我们到德国建厂,首先看重德国本身所具有的技术;第二,看重德国所具有的管理;第三,看重德国在制造上的技术积累,包括蓝领和白领,我们到德国去主要是延揽一批世界顶尖级的研发人才。”按照三一的一贯作风,无论是到卡特彼勒的故乡,还是此次到普茨迈斯特的老巢,吸引优秀的人才都是一项重要工作。

有行业人表示,三一选择在北威州建厂颇为明智。北威州是德国人口最为稠密的地区,能较易获得劳动力,而北威州也需要为这些工人寻找工作岗位,尤其是在金融危机之时。所以,三一很容易就获得当地政府的支持。据悉,三一德国工厂大约需要600名工人,对此,北威州经济部部长Chris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