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村委会的安全生产方案范文

村委会的安全生产方案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村委会的安全生产方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村委会的安全生产方案

第1篇:村委会的安全生产方案范文

紧紧围绕镇委、镇政府“百强乡镇”进位的奋斗目标以项目建设为重点,以增加农民收入为主线,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目标,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主题,以科技创新、管理创新、以加快完善农村公路路网结构、全面提升__镇交通运输服务能力和安全保障能力,构建“安全、畅通、便捷、绿色”的交通运输体系,服务__镇科学发展,跨越发展。

1、积极争取交通运输局项目计划股,到__镇采集农村公路项目计划,全镇农村公路项目采集入(拆并村)项目库3.3公里。

2、今年,向上争取农村公路建设计划4.2公里、安保工程、熊家二桥维修等项目。1-6月份已完成熊家二桥维修工程,并验收移交北门村,工程投资29.8万元。__路安保安装波形护栏456米、加高防护墩5个,工程投资11.5万元。安装广角镜2个。__农路站对建设项目工程进行了实地勘察、测算,制作工程预算方案.1-6月份共完成通村建设项目2.8公里。

3、认真落实《____号文件》。《__镇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对农村公路建设项目缴纳质量保证金的通知》。要求施工单位缴纳质量保证金,促进施工单位提高工程质量意识。

为了提高工程质量,农村公路管理站工作人员实行分村负责监管,谁分管、谁负责的原则。对村质量监督员进行现场培训。确实把好最后一道质量关。

在建设管理上严格按照工程程序和技术规范的要求,严把路基验收关。把好原材料的进场关,把好配合比关,对不合格的原材料不准进场,对配合比大不到技术规范的不准出场。

1、__农路站创新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机制,落实养护责任主体,养护合同由农路站与养护员签订,改为村民村委会与养护员签订,增强了村民村委会的主体意识和管理责任。全镇65.3公里的农村公路,由15名养护员分别与各自村民委员会签订养护合同。建立健全养护巡查制度、监督考核制度,确保农村公路管养质量得到提高。

2、以“万名干部进万村洁万家”推进村居环境整治活动为契机,利用保洁费与养护费捆绑使用,即能保证公路养护与保洁的作业时间与质量,又能提高养护员的经济收入,提高了养护员的积极性和责任性。

3、加强公路日常养护检查。__站农路站采取不定期抽查和定期全面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及时发现各线路农村公路养护中的不知之处,对养护不到位养护员下达整改通知书,使该路段养护员知道自己什么地方没有搞好,及时改正,并将检查结果存档作为年底养护经费兑现的依据,起到了良好的监督作用。保证了农村公路建一条、养一条、管一条、发挥效益一条,极大地提升农村公路服务效益。

4、树立“有路必养、养必养好”的理念,为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安全出行,提供“畅、洁、绿、美、安”的交通环境。

__站积极与__土管所加强配合,严格控制公路红线, 农村公路管理。在工作中,我们坚持服务上门、管理上门。到群众家里宣传相关法规,测量公路两旁红线控制距离,为群众及时办理公路两边建房审批手续,既强化了农村公路路政管理又方便了群众建房,受到沿线群众好评,今年审批在公路两侧建房手续5起。在路政管理工作中,我们加强路政巡查工作,做好巡查日志。针对夏季路超限车辆行驶的情况。

按照鸣政办【20__】25号文件__镇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20__年__镇“安全生产月”活动方案》的通知要求和远农路【9号】文件远安县农村管理管理局关于印发《20__年“安全生产月”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__农村公路管理站对全镇农村公路的桥涵进行安全隐患排查,对存在安全隐患的桥梁安装警示牌,并对存在安全隐患的桥涵所在村居下达整改通知。对存在道路安全隐患的汪家至高楼路段安装限速牌2块、广角镜1块。__村部分村民反映了情况响夏路K1+300-K1+400路段、路面破损严重,严重影响了__村部分居民的出行,__镇农路站及时向__镇党委政府汇报,并与__村联系到__砖厂与砖厂沟通,砖厂对该路段进行维修。

继续深化“平安水域”创建工程,创建“平安渡口”、“平安渡船”活动。

落实花园村委会与船签订的安全责任状,对渡船及相应的配套设施、救生设施进行监督检查。对渡船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安全检查,坚决杜绝“四危一客”和“三无船舶”非法运输,检查的同时作好检查记录。对查出的安全隐患,责成责任人认真整改,以确保渡口的安全渡运。

严格执行有关安全生产制度,在防火、防盗、车辆行驶等方面制定了针对性措施。为全镇养护人员配置了安全养护工作服,并为符合

保险规定的15名养护员统一购买意外伤害保险。在养护合同中详细规定了有关安全生产的条款,通过多种措施增强全体养护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提高安全生产认识,确保安全生产无事故发生。一是完成__村1.2公里通户公路建设和花园村2.4公里通村公路建设。

第2篇:村委会的安全生产方案范文

一、指导思想

烟花爆竹批企业安全标准化和零售网点经营安全规范化试点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科学发展观和安全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按照“突出重点、分类指导、以点带面、稳步推进”的原则,依据国家和关于烟花爆竹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和规范的要求,全面加强烟花爆竹企业安全生产工作,逐步建立和完善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实现本质安全。

二、范围和目标要求

开展烟花爆竹批发企业安全标准化和零售网点经营安全规范化试点工作范围包括烟花爆竹批发企业和烟花爆竹零售网点。

通过开展烟花爆竹零售网点经营安全规范化试点工作,积累经验,树立典型,以点带面,推动全乡的烟花爆竹零售网点经营安全规范化试点工作。

三、烟花爆竹零售网点经营安全规范化试点工作实施步骤

(二)实施阶段(年3月—11月)。各村、乡有关单位要督促指导试点企业,对照《烟花爆竹零售网点经营安全规范化达标标准》,进行认真的自查和整改。整改完毕后,进行自评并形成自评报告。自评达到经营安全规范化达标标准的,向乡安监办提出复评申请,并附所在地村委会的推荐意见。

(三)考核验收阶段(年12月)。乡安监办收到复评申请后,要依照《烟花爆竹零售网点经营安全规范化达标标准》的规定,组织考核工作,并报县安监局复评,最后由县安监局向通过经营安全规范化达标考核的企业颁发烟花爆竹经营安全规范化企业证书和牌匾。

四、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二)精心组织,认真指导。要把开展烟花爆竹批发企业安全标准化和零售网点经营安全规范化试点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制定有效工作措施和具体工作方案,加强对企业的监督检查和工作指导,督促和帮助企业进行自查自纠,整改问题和隐患,争取早日达标。

第3篇:村委会的安全生产方案范文

今年我办玉米种植面积与往年相比虽然有所减少,但任务仍很艰巨,对秸秆综合利用与禁烧标准要求也更高。要圆满实现无着火点和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5%以上目标,责任重大。各村要把“三秋”工作作为当前中心工作来抓,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分工,落实责任,克服松懈麻痹思想,制定工作方案,明确奖罚措施。玉米种植面积大的村和易出现着火点的,要采取派人昼夜蹲守的办法,严防死守,把禁烧工作落到实处,不留一个死角,给辖区人民群众创造一个健康良好的生活环境。

二、组织机构

为了确保我办“三秋”及秸秆禁烧与综合利用工作顺利进行,办事处实行领导包片、干部包村的岗位责任制,层层落实,协助村委会及时解决“三秋”中遇到的重大问题和突发事件,并成立“三秋”指挥部。

各村也要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抽调专人成立禁烧小分队不间断进行巡查,由书记、村主任亲自负责,做好“三秋”安全生产及秸秆禁烧与综合利用工作。

三、深入宣传、提高认识

各村要充分利用宣传工具,采取各种形式,广泛宣传秸秆综合利用的好处、秸秆综合利用的办法、秸秆禁烧的危害性及省、市、区领导的要求,办事处的宣传车也将深入田间地头巡回宣传,使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工作的法规、政策家喻户晓。

四、突出重点、搞好利用

按照市、区要求,秋收期间秸秆必须加强综合利用,严禁在田间、道路乱堆和焚烧秸秆,因此,要注重推广以下利用方法:一是大力实施玉米秸秆机械粉碎还田;二是大力推广玉米机械化收获;三是对玉米秸秆实行切碎或揉搓拉丝加工秸秆饲料;四是组织人力及时清理无法实施机械作业田块的秸秆;五是组织有关村组对空闲的荒草地实施机械施耕或人工灭草,从源头上杜绝焚烧现象的发生。

五、继续加快都市农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业效益

“三秋”是都市农业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各村抓住这一有利时机,统筹安排,落实措施,加快推进都市农业发展。

1、继续围绕果林、花卉、蔬菜、双孢菇等特色产业,按照“增林、扩花、优菜”6字方针有序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扩大种植规模,提高产品档次,向精品化、集约化、优质化发展,努力提高生产效益。

2、做好农技推广工作。各村组要充分发挥各类协会的作用,组织广大农民开展花卉、蔬菜栽培、果树修剪等知识培训交流活动,有目的组织农民到示范基地参观学习,引导农民自觉进行农业结构调整。

六、明确任务,各负其责,确保“三秋”工作顺利完成

秸秆综合利用工作组要做好“三秋”期间的宣传,使广大村民了解秸秆综合利用的重要性;禁烧综合检查组要24小时不间断对辖区进行巡查,及时处理“三秋”期间的突发事件,对擅自焚烧秸秆烧坏树木等现象一经发现及时制止,对因焚烧玉米秸杆造成重大影响的,由公安机关按照治安处罚法进行严肃处理。各村维稳队员要坚守工作岗位,与村干部加强联系,坚持预防为主,抓防结合,发现火情,果断处理,每日按时做好“三秋”进度的汇报工作。各村委会要精心组织,认真负责,全力以赴投入到“三秋”工作中。对玉米种植面积大的村和易出现着火的点,要派专人昼夜蹲守的办法,严防死守,把禁烧任务落在实处,不留一个死角。对工作不到位、处理不当造成损失和严重影响的,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将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七、奖惩措施

1、对于无着火点的村子,办事处将给予奖励,大村奖励2000元,小村奖励1000元,无秋粮村不在考核范围。

第4篇:村委会的安全生产方案范文

关键词:制定计划;明确目标;具体措施;开展活动

中图分类号:S2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3-0179-1

1 制定计划,明确目标

按照省、市农委、农机局《关于开展“创建平安农机,促进新农村建设”活动的通知》文件精神,在全乡农村范围内开展“创建平安农机,促进新农村建设”活动,自2010年开始,已在农富、弓棚、太平、岔河四个村开展创建活动。通过创建“平安农机”示范村典型,在全镇范围内营造良好的农机安全生产氛围,并实现以下目标:明确安全生产责任倒查追究制,进一步加强农机安全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农机户和农民群众的安全意识,进一步规范拖拉机登记、牌证核发、安全检验及驾驶员培训、考试、发证等各项程序工作,从源头上加强管理,完善农机安生生产的各个环节,降低事故隐患,进一步加大农机安全管理力度。

2 创建“平安农机”示范村

2.1 各个村委会要重视农机安全生产

各村要积极协助各级管理部门做好农机生产监督管理。每一个村都要设有农机安全员,与农机户签订农机安全责任书,配置“平安农机”示范户,积极引导农民进行农机安全生产。

2.2 农机安全生产措施到位

要及时做好农业机具及驾驶员台账,生产事故记录。健全安全生产制度。积极协助市乡有关部门做好农机安全检查和整顿工作。

2.3 积极开展宣传教育活动

各村要设有农机驾驶员学习室、农机安全教育宣传栏、宣传标语。要定期组织农机驾驶员进行安全教育学习,提高农机驾驶操作人员的安全生产法规知识和操作技能。经常开展农机安全生产经验交流和学习活动。

3 创建活动的具体措施

3.1 加强领导、提高认识

开展创建“平安农机”活动,是强化农机安全生产,积极服务“三农”的一项重要举措。对促进农机安全生产,增加农民收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乡政府成立创建“平安农机”领导小组,领导组组长由主管农业副乡长担任,农机站长任副组长,乡农机站全体科技人为领导组成员,领导组具体负责创建活动的组织实施。

3.2 落实农机安全生产责任制

乡政府将农机安全生产纳入各村安全责任制,目标考核中。构筑乡镇、村、社三级农机安全生产预防网络、实行一级抓一级、逐级明确农机安全目标任务,严格实行责任倒查、切实把农机安全生产作为农机化考核的重要内容,按照要求,将农机道路交通安全责任落实到村、户与乡镇安全生产总体目标任务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活动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

3.3 明确任务、落实责任

结合天德乡实际情况制定具体工作方案,明确各阶段的发展目标,要把创建“平安农机”活动与做好“三农”工作结合起来,与推进农业机械化结合起来,与创建平安畅通乡村工作结合起来。把目标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到村、社基层,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抓出成效。

3.4 积极传播安全生产知识

一是加大宣传工作力度,镇农机站组织全体技术人员深入村、社,向广大农民群众广泛宣传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农机事故典型案例,安全驾驶操作常识与安全生产知识;二是狠抓宣传深度和广度,利用各种形式及途径和各种有利场合向各级领导宣传农机安全工作,做到重大问题向领导请示,使农机安全生产得到各级领导重视;三是加强农机安全技术培训,通过培训,提高从业人员遵章守法意识,驾驶操作水平和维修技能,力求从根本上防止农机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

3.5 定期开展农机安全生产大检查

市农机监理部门会同乡农机站对拖拉机等农业机械定期开展道路安全检查。重点查处拖拉机等农业机械违法载人,超速、超载、无牌无证驾驶,酒后驾驶等交通违法行为,建立长效管理措施,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发生。

3.6 加强检查,狠抓落实

第5篇:村委会的安全生产方案范文

邾城地处全区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商贸的中心,版图面积99.28平方公里,辖40个村民委员会,12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17.3万,区属各单位100多个,流动人口12000余人,暂住人口8000余人。今年以来,街党工委、办事处紧紧围绕坚持“三个文明”建设一起抓的工作思路,紧扣“三街一城”发展定位,强化综治工作进农村和社区居委会,完善基础基础治安防控体系,我街的综治工作主要是突出抓重点,攻难点,建亮点,进一步加强物防、人防、技防的投入,为创建“平安新洲”、“平安邾城”、“平安村”、“平安社区”等采用强有力措施,精心部署,真正做到思想认识到位,领导重视到位,经费保障到位,工作部署到位,监督检查到位,今年发案率比去年同期下降了28.25,创造了发案少,秩序好,社会稳定,人民满意的社会治安秩序。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加强领导,落实目标

邾城地处新洲区繁荣中心,街党工委、办事处认真贯彻市区综治委关于推进综治工作进基层的要求,成立了街综治进基层工作领导小组,党工委、办事处领导分别挂点40个村委会和12个居委会,督促工作目标的落实,仅8月份,党工委、办事处下发了3个文件,即《加强邾城街村、社区、综治领导小组的意见》、《加强邾城街社会综合治理工作进村、社区工作实施方案》、《加强邾城街内部单位防控体系实施方案》,街组织召开了创建“平安新洲”和加强农村基础治安防范专题会议八次。即一是召开党工委、扩大会议研究布置加强农村治安工作专题会。二是召开各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社区主任动员会议,三是召开“一整双打”专项整治工作动员大会,四是召开街政法战线综治办、派出所、邾城法庭、特派员、治安协管员、安保队员综合会议,五是召开全街治安中心户长,治安积极分子培训工作会议,六是召开创平安村典型现场会议,七是召开社区、单位防控体系典型交流会议,八是召开邾城地区创“平安街”座谈会议。同时,街综治办会同派出所、司法所制定了治安防范进村社区,消防安全进村,社区;四五普法和青少年教育工作进村、社区,“**×”人员三帮一教进村、社区,纠纷调处进村、组等具体工作,建立信息网络,年内群体性事件预警报告率达到100,落实网络化巡逻,保证村级治安防工作落到实处。

二、狠抓典型,深化创安

以创“平安街”为载体,全面推进“综治工作进基层”一是深入开展宣传,发动群众。街向40个村委会,12个社区印发3万余份致村民、居民一封信,结合农村“家园建设”和“883”行动计划,采取召开村民、居民座谈会,利用宣传车、有线广播,有线电视,墙报、黑板板、挂图、横幅标语、文艺会演等多种形式,通过开展宣传发动,不断提高广大村民居民群众积极参与意识和安全防范的自觉性。二是狠抓典型、以点带面,自8月中旬街党工委、办事处先在余姚村、章程村、联合村、章林村、钟杨等村为试验点,探索经验。同时结合第六届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各村配齐配强村治保会、民调会主任,由支部书记兼任主任,全街已建有52个治保会、民调会组织,有520个治保、民调小组,2000个治安中心户,30名安保队员,13名特派员、13名治安协管员、有528名治保民调信息员,辖区单位还聘请120名保安员,社区各种防范力量达1000余人,基本形成了横到边、纵到底的治安防范网络。我街章程村落实群防群治工作,坚持“六抓、六治、六变”的工作思路,即抓村级经济建设治穷变富;抓环境卫生建设治脏变净;抓思想道德建设冶旧变新;抓文化科技建设治愚变智;抓社会秩序建设治乱变安;抓管理服务建设治差变优。村里治安工作取得良好的效果。余姚村坚持“六有”建立村中心户,即中心户长有一个子户长门牌,有一个工作职责要求,有一个工作任务不计报酬,有一个工作笔记村,有一个夜间巡查值班袖章,有一个月召开一次碰头会议,工作形成了经常化。钟杨村做到“四上墙”一是村社会治安领导小组职责上墙;二是村社会网络机构上墙,三是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安全防范平面图上墙,四是治安中户长职责上墙,联合村是街办事处主任姚胜明同志的试点,组织治安中心户长培训学习,制定出中心户长“五带头”,即带头学习法规政策,当好宣传员,带头结交知心朋友,当好服务员,带头掌握重点动态,当好信息员,带头做好治安管理,当好监督员,带头说服教育群众,当好工作人员。章林村是城乡结合处,建立中心户,做到“五清楚”:政策法规清楚,重点人口清楚,治安联系户底数清楚,活动职责清楚,防范措施清楚。街分别在章程、钟杨两村组织召开现场会的形式,推广五个村的经验,全街40个村、12个社区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统一做到了“四上墙”、“五带头”、“五清楚”、“六有”和“六抓六治六变”的群防群治的治安防范网络。街综治办对各村委会综治领导小组、治安中心户名单逐一建档案,建台帐,逐步形成上下联运,统一布局的工作格局。

三、突出抓重点,主攻难点,创建亮点

按照区政法委“一打双整”的工作部署和区委余书记的讲话精神,什么露头就打击什么,什么问题突出就整治什么,结合邾城街治安工作的实际,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的方针,一是充分发挥村级治保会民调会的作用,发动全村干部,治安中心户的力量,确保对重点人进行24小时监控,严防死守,在城区,我们发挥特派员、治安协管员、社区群干、管段民警、治安中心户、安保队员、治安积极分子,享受低保人员八位一体参加治安防范监控行动,突出抓重点地段,重点行业,复杂自然湾和场所,及公共场所的管理,主攻外来人口、流动人口、重点人口和暂停人口的管理,构筑起以技防为主导,物防为基础,人防为保障的安全防范网络措施。二是在“一整双打”专项整治工作中,我们坚持“四统一”、“四要”的工作思路即:统一领导、统一部署、统一行动、统一指挥。“四要”一是认识要提高,二是工作要配合,三是“整打”要有实效,四是领导要加强。开展宣传教育,积极营造舆论环境,在邾城地区主要交通路口、各村重点地段悬挂横幅标语20余条,每个村、自然湾贴标语不少于五条。我们把打击重点和整治工作有机结合起来,特别是对车站、市场、公共复杂场所等重点了区的治安情况和问题,及时开展综合整治,对“窗口”地区,学校周边、企业周边,重点工程、建筑工地和网吧整治、落实各项群防群治管理措施;三是以“一整双打”为契机,在全街范围内开展防范打击盗窃耕牛,入室盗窃财物的专项斗争,积极组织村治保会主任和治安中心户长开展夜间巡逻打更,积极做好八防工作:即防火、防盗、防赌博、防黄、防抢、防爆、防破坏等多种预防工作。每日实行中心户轮流值班,发现隐患及时向上级综治领导小组报告。过去联合和大渡地区经常出现耕牛被盗,今年开展创“平安新洲”、“平安街”、“平安村”活动以来,没有发现耕牛被盗,农村入室盗窃基本杜绝。四是在全街积极开展“四五”普法工作,大力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我街已完成了8.6万人次普法任务,已通过区考核验收,顺利达标。民调小组网络格局已形成,层层建立了村民、居民小组和中心户长职责制。元至11月份,全街共处理各类民事纠纷案件154起,其中,街、村、社区直接调处58起,村、社区调处47起,所民警联合调处19起,中心户长和门栋长自行调处30起,街组织举东和举西举办治保会民调会主任和治安中心户学习培训2期。通过警民的共同努力,共抓获入室盗窃65起,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357人,现场破案33起,抓获36人,打掉团伙5个,破获各类刑事案件410余件,其中现案36件,刑事拘留87人,其中拘捕77人,劳教10人,查处治安案件166件,行政拘留76人,刑事案件比去年同期下降28.25,邾城法庭收案数364件,结案数350件,结案率96,为国家集体换回经济损失近548万元,邾城法庭已被省授予“十佳”人民满意法庭,用法律武器有力地打击了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维护了当事人的合法利益,促进了我街治安秩序的进一步好转,刑事发案控制在1.25‰以内,完成区下达的目标管理任务。

第6篇:村委会的安全生产方案范文

今天,我们在利辛县召开全市五月份安全生产调度暨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标准化工地创建现场会,主要目的是分析当前全市安全生产面临的形势,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全力做好安全生产各项工作,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会前,大家参观了利辛县两处建筑工地安全生产标准化工地创建现场,他们的做法和经验值得充分肯定,值得大家学习借鉴;刚才,市政府安委办通报了全市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开展情况,利辛县汇报了建筑施工标准化创建工作及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工作情况,市住建委通报了全市建筑安全监管开展情况,请同志们回去后对照要求和本地实际,认真抓好落实。下面,我就进一步做好安全生产工作再强调几点意见:

一、认清形势,切实增强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今年1—4月份,全市累计发生各类安全事故581起、死亡59人、伤702人、直接经济损失119.9万元,与去年同期相比,死亡人数下降了19个百分点,安全生产形势继续保持了总体稳定的态势。但是我们也要清醒的看到,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一是其他省市重大道路交通事故频发,道路交通安全的压力倍增。今年以来,全国共发生10人以上重大道路交通事故起,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1起,死亡166人;尤其是4月12日,国道311线宿州市萧县境内发生了一次死亡24人的重大道路交通事故,损失惨重,教训深刻,事故车辆、路面情况等都具有非常鲜明的皖北特色,虽然该起事故发生在宿州市境内,但也为我们的道路交通安全监管工作敲响了警钟。二是违法违章事故屡禁不止,事故的震慑周期缩短。2011年,谯城辖区发生了一起非法生产烟花爆竹爆炸事故,市政府对相关责任人作出了严肃处理,但仅仅过去不到半年的时间,同样是在谯城区,再次发生了一起非法生产烟花爆竹爆炸事故;在其他县区,也同样出现类似事故重复发生的现象;三是责任追究的力度和打非治违的力度依然不够。从近期市政府安委办对2010年以来40起安全生产事故责任追究督查的情况看,除省、市政府牵头调查的事故8起事故外,仅有7起事故对相关责任人追究了党纪政纪责任,其中还有5起事故只是对企业管理人员或者是村委会的干部进行了党纪责任追究,事故处罚几乎都没有落实到位;在打非治违方面,同样存在类似问题,该处罚的没有处罚、该拘留的没有拘留、该取缔的没有取缔。四是社会经济社会发展迅速发展对安全生产工作提出了新挑战。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机动车保有量和驾驶人激增、各类高层建筑以及各类机器设备日趋大型化、生产工艺日趋复杂化等形成的危险因素不断增加,安全监管难度加大。同时,面临经济增速放缓压力,个别地区也可能因为“稳增长”而放松安全监管,一些投资者、经营管理者也可能因资金和市场偏紧而减少安全投入,放松安全管理,致使安全保障能力下滑。特别是近期基础性原材料行业市场压力增大,安全监管压力随之增加。

对此,我们必须认清形势,坚定信心,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直面挑战,恪尽职守,开拓创新,扎实做好2012年安全生产工作。

二、突出重点,强化措施,认真落实好安全生产管理各项任务

(一)突出重点工作,进一步提高安全监管工作效能

1.认真开展“打非治违”集中行动。

根据4月17日全国“打非治违”专项行动电视电话会议统一部署,省、市政府安全生产委员会分别印发《“打非治违”集中行动工作方案》,突出非煤矿山、道路和水上交通、建筑施工、消防、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等六大高危行业领域,进一步明确了具体“打非治违”目标和任务。各县区、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落实“打非”责任,采取更加坚决有效的整治措施,强化联合执法,按照“四个一律”的要求,集中、公开严惩一批无视法律、无视监管、无视生命安全的严重非法违法行为,该停产整顿的坚决停产整顿,该关闭取缔的坚决关闭取缔,并严厉追究责任,形成强大威慑力,迅速扭转一些地方、企业非法违法事故多发势头。

2.认真开展工程建设领域预防施工起重机械脚手架等坍塌事故专项整治。

各县区、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按照省、市有关部署。落实责任,切实加强对房屋和市政工程、工业、高速公路、电力和水利等建设工程项目,特别是国家重点建设工程项目、省市级重点投资开发项目等的安全监管,督促项目建设各方落实主体责任,严防坍塌等建筑施工事故的发生。市政府安委办将于10月份开始,督查我市专项整治工作进展情况。

3.扎实开展“道路客运安全年”活动。

各县区、各有关部门要结合贯彻落实5月3日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加强道路交通安全工作视频会议和《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通知》(安委办〔2012〕18号)精神,把道路交通安全作为今年工作的重中之重,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扎实开展“道路客运安全年”各项活动。继续深入开展道路交通“打非治违”专项行动,严厉查处整治“三超一疲劳”和酒驾等严重违法行为,确保道路交通安全有序。加大对驾驶人的安全教育培训和管理力度,切实提高其“安全意识”、“自我防范意识”和操作技能、应急水平。四要以旅游包车、长途客车、校车、危险品运输车和挂靠车辆、个体车辆为重点,充分利用动态监管等科技手段,强化监督检查工作力度,确保营运车辆符合安全技术要求。

(二)全面开展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

今年,省政府下达我市工矿商贸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任务是30家。在全市安全生产工作会议上,沈强市长要求我市辖区内所有的规模以上企业和中央、省驻亳企业都要完成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创建工作,并将在下月召开的市政府安委会全体成员会议上听取专题汇报,请各县区、各有关单位要高度重视,加强督查,确保按期完成标准化创建工作。

1.层层分解任务,加强跟踪督办。

要对辖区内每家企业制定安全生产标准化初始达标计划。把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达标任务分解落实到县(区)、开发区、乡(镇)、街道,一一确定达标创建企业名单,并负责跟踪督办。要实行季报制度,从6月20日起,市和县级安监部门每季度收集一次标准化工作进度情况,调度创建工作进度,确保创建工作目标任务顺利完成。

2.落实监管责任,加强指导服务。

各县区、各有关部门要落实属地原则,主动对辖区内企业实施严格的日常监管,要将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定标准的要求纳入日常安全监管检查内容中,监管与服务并重,帮助企业查找和解决自身安全问题,推动企业提高创建标准化的热情。

3.坚持示范带动,加快达标步伐。

各县区要结合实际,积极想办法、做工作,采用多种鼓励和优惠措施,调动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的积极性。要结合本地区实际,创建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示范区和示范园区,树立分行业的示范企业,推动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要因地制宜制定小微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办法,简化程序,促进小微企业创建步伐,提升小微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和落实主体责任的能力。

4.坚持与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相结合,促进企业安全达标。

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是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各县区要按照《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建立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的通知》及《省政府安全生产委员会关于印发省建立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将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与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力求相互促进、共同推进,在标准化达标活动中完善企业隐患排查治理结构。

(三)严格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进一步推进安全生产行政问责制落实

一是要严格按照《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和《省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的规定,教育生产经营单位,第一时间向安全监管部门和有关部门报告事故情况,及时上报各类生产安全事故信息,对瞒报、谎报、迟报事故以及事故后逃逸等行为,对事故责任单位按照最高限额予以处罚,并依法严惩失职渎职、违法违纪行为。二是要依法履行对相关行业领域生产安全事故的组织调查处理职责,进一步规范生产安全事故调查处理程序,确保事故调查科学严谨、公正、公平和按期结案,督促责任追究和防范措施落实,切实用事故教训推动安全生产工作。三是要严格落实事故挂牌督办制度,强化事故挂牌督办的效果。严格按照《省较大事故查处挂牌督办办法》的要求,认真落实事故查处分级挂牌督办、跟踪督办制度,进一步提高事故调查处理的时效性和严肃性,确保事故调查和责任追究落实到位,切实用事故教训推动安全生产工作。

三、以创建安全标准化工地为抓手,全面提升建筑行业安全生产监管工作

近年来,在全市建筑系统安全管理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全市建筑安全生产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呈现逐年下降趋势。2011年度全市未出现一起恶性重大伤亡事故,我市也被省住建厅授予2011年度全省建筑安全生产管理先进单位、建设行业安全生产目标管理先进单位等称号,特别是建筑施工标准化工地和小区创建工作位居全省前列;同时在市政府对市直部门的2011年度安全生产年度考核中名列前茅,受到市政府的表彰和嘉奖。成绩来之不易,任务更加艰巨。全市建筑系统要总结经验,正视不足,在全面加强建筑安全监管工作的同时,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深入开展建筑施工安全标准化创建工作。

从今年开始,所有政府投资工程必须在招标文件和施工合同中明确“两创”(即创质量安全标准化工地和优质工程)的具体目标、要求和奖惩标准;要进一步完善奖优惩劣工作机制,鼓励和指引企业积极创建标准化样板工程。对获得市级及市级以上安全质量标准化示范工地的企业,在招投标环节应予以政策加分。各县区政府要全力支持,建设部门要积极执行,奖惩兑现,加大宣传力度,同时为施工企业做好技术上的服务,确保这一举措取得实际成效。

(二)持续严厉打击建筑施工领域非法违法行为。

要认真总结前两年打非成果,分析研究薄弱部位,确定下一步打非重点,加强部门之间统一联合行动,增强打击实效;要进一步加大惩治力度,对未进行安全报监、未取得施工许可证和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一律停工,对非法违法建设施工的各有关单位和责任人,一律按规定上限予以处罚,对触犯法律的有关单位和人员,一律依法严格追究法律责任;要注重效果、跟踪监管,着力强化乡镇、职能部门的“打非”责任,坚决防止前纠后犯、死灰复燃,防止新的非法违法行为发生。要加强社会监督,鼓励媒体和群众举报,把非法违法企业列入“黑名单”,向社会公开曝光。

(三)严查各类安全生产隐患。

继续抓好脚手架、高支模、深基坑、垂直运输设备等重点领域的安全专项整治,切实做到整改措施、责任、资金、时限和预案“五到位”。要实现隐患排查治理的经常化、制度化,纳入安全监管和企业日常生产的重要内容,建立跟踪督促整改制度,对重大隐患挂牌督办,该停工整改的要坚决停工,达不到要求坚决不能复工。要强化源头治理,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许可制度,严格行业安全准入,安全没有保障的一律不予审批。

(四)做好各类园区及农村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工作。

近来,全市园区及农村建筑施工增多,因安全意识淡薄,防范措施不落实而发生事故。各园区管委会,各乡镇及相关部门要各负其责,协调配合,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迅速开展园区及农村建设工程及农村拆建房安全生产大检查,对检查中查出的各类事故隐患,要及时制订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落实人员、资金和责任,重大隐患要挂牌督办、公告,落实隐患排查治理责任制。对短期内难以彻底整改的,要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确保不发生事故。

(五)加强监管队伍建设。

随着建筑安全事故多发,反映出的是安全监督机构不健全、人员不到位,尤其是各类开发区(工业园区)安全监管力量十分薄弱等。各县区政府按照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皖政〔2010〕89号)要求,高度重视安全生产机构建设,解决有人办事问题,加快推进建筑安全监督机构建设,特别是建立健全县(区)级安全监督机构,理顺开发区(工业园区)监督机制,严格执行基本建设程序,把懂专业、会管理、有经验的人员调整、充实到监管队伍中来,提高监管整体质量和水平。

(六)加大教育培训工作力度。

第7篇:村委会的安全生产方案范文

一、明确目标,落实任务

经国家有关部门核定,我省农村饮水不安全总人数为1626.6万。2006年底,我省已解决了46.9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从*—2011年,用5年时间按照国家有关标准,解决全省剩余的1579.7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

按照优先安排解决氟超标、砷超标、血吸虫疫区和市、县人民政府与群众积极性高、配套资金到位地区饮水安全问题的原则,统筹兼顾各市、县间任务和投资平衡,确定分年安排计划是:*年解决282.47万人,*年解决300万人,2009年解决316.41万人,2010年解决343.85万人,2011年解决336.97万人。按此计划,层层分解落实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任务。

二、因地制宜,科学规划

(一)认真抓好可研报告和实施方案编制工作。各市组织所辖县(市、区)在原有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规划的基础上,尽快编制本市《*—2011年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结合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因地制宜地确定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模式和布局,明确工程建设处数,将待解决的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落实到村组和农户,建档立卡。市发展改革和水行政主管部门联合于3月底前将可研报告报省发展改革委和省水利厅。省发展改革委和省水利厅于4月上旬完成审批工作。各市根据批复的可研报告和年度建设计划,指导各县(市、区)编制年度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实施方案,报市发展改革和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各县(市、区)根据市批复的实施方案,由有资质的设计单位编制施工设计。单项工程总投资超过100万元的,由市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其它的均由县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批。

(二)因地制宜地选择合适的供水模式。各地要充分考虑地域特点、人口聚居、水源、水质等情况,选择适宜的工程建设形式,走城乡统筹发展、以城带乡、以镇带村的路子。在城镇周边依托城镇现有自来水厂延伸管网;在人口居住较为集中的平原地区,主要以地下水为水源,兴建规模较大、集中连片供水的中心水厂,供水到户,发展农村自来水;在丘陵地区,可利用水库等现有水源工程,建设适度规模的联村或乡镇自来水厂;在人口居住较分散的山区等地,采取引小型水库水、山泉水等形式,兴建简易小型自来水工程。要切实做好水源的勘测论证工作,选择稳定可靠的水源。

(三)加强技术指导。各地要加强技术指导和人员培训,充分调动设计院所以及科研单位、高等院校的技术力量,严把前期工作质量关,确保工程建设质量。

三、多方筹措资金,保障建设需要

根据国家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标准和资金补助标准,我省解决1个人的饮水安全问题需要投资390元,其中中央补助资金占45%,省、市、县等地方配套资金占55%。省级配套资金按地方配套资金的30%安排。解决全省农村饮水安全问题,需要总投资61.4亿元,其中国家投资27.7亿元、省级配套10.1亿元,市县和受益农户配套23.6亿元。各级都要积极拓宽投资渠道,确保工程建设资金需要。

(一)积极争取国家支持。争取国家将原计划10年安排我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经费,调整到前6年安排完毕。如2012年至2015年中央补助投资不能提前下达,缺口资金由省财政予以垫付,并从2012年至2015年中央下达的补助投资中扣还。

(二)足额落实配套资金。省级5年应承担的资金按平均每年2亿元进行筹集,具体办法是:省扶贫资金每年安排4800万元,省发展改革委以工代赈资金每年安排3600万元,省水利厅小农水资金每年安排1000万元,省财政每年安排10600万元。省财政设立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资金专户,足额筹集省级分担资金,并实行专户存储。市、县5年应承担的资金,由市、县政府按省下达的年度投资计划和配套数额予以落实。市、县财政也要设立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资金专户,将省级以上经费和本级财政配套资金直接拨付到专户。

(三)广泛吸纳社会资金。各地要继续探索多层次、多渠道、多元化投融资机制,大力推进市场化运作。按照“谁投资、谁建设、谁管理、谁经营”的原则,放开建设权,搞活经营权,鼓励各方参与,吸引民营资本进入农村供水市场。同时,要引导和组织好受益群众,筹资投劳兴建农村饮水工程。入户工程的材料费和安装费,原则上应由用水户自己解决。对按规定可向群众收取的费用,要张榜公示,接受群众监督。

四、加强建设管理,确保工程质量

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强化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管理,所有工程都要组建项目法人并落实建后管理主体,层层落实领导责任制和技术责任制,实行工程质量终身责任制。

(一)严格把好前期工作关。工程设计方案必须由有相应专业设计资质的单位编制。要在科学确定饮用水水源的前提下,按照技术可靠、造价合理、操作简便的要求,采用适宜的技术方案。同时,积极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提高工程建设质量和标准。每个工程都要建档、立卡、编号,明细到村和解决人数,实行名册管理。县级以上水利部门要建立电子档案,实现项目的信息化管理。

(二)严格把好建设关。施工单位要具备相应的资质。工程施工必须依据审批的设计方案,严格项目管理,杜绝层层转包或违法分包。在实施过程中,规模较大的集中供水工程要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建设监理制、集中采购制、资金报账制、竣工验收制等“六制”和用水户全过程参与模式。要将工程经费来源、投资情况、责任单位和人员、建设单位、受益范围等情况在受益村进行公示;所需管材、供水、机电和消毒设备等要进行集中招标采购,确保质量;建设资金实行报账制,专款专用。工程建设前和建成后都要进行水质化验,保证水质达到农村饮水安全标准。

(三)严格把好验收关。项目竣工后,各县(市、区)要按照《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验收内容和评分标准》及时整理材料,进行自验。自验要有受益群众和监督单位代表、建设单位和水利部门负责人参加并签字。在自验合格的基础上,向市水行政主管部门提出验收申请。由市水行政主管部门组织验收,并报省水利厅备案。省水利厅会同发展改革、财政、卫生等有关部门进行抽查或复验,并将抽查或复验结果及时通报全省。对验收不合格的项目要限期整改。各地要建立健全工程档案,建成的工程要设立标志,标明工程名称、建设时间、投入资金、受益范围、施工单位、监督单位、主管部门及负责人等。

(四)广泛接受社会监督。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宣传和监督作用,省、市、县要在新闻媒体上公布当地农村饮水安全现状、项目计划、责任人名单、实施进展等情况;批准后的实施计划、工程内容、投资预算、竣工决算、项目负责人等,要作为村务公开的内容在受益村公布,接受群众的监督。同时,公布举报电话,及时处理群众反映的有关问题。

五、明晰产权,建立良性运行机制

(一)落实管护主体。县、乡政府是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责任主体,负责制定和落实好本辖区内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办法。在工程建设之前,必须先明确管理体制和管理人员,在充分尊重受益群众意见的基础上,制定工程管理办法,确保工程良性运行。按照有利于群众使用、有利于工程可持续利用的原则,明晰工程所有权,放开搞活经营管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可实行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在经营管理上,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可以由用水合作组织自己管理,也可以实行承包、租赁、拍卖使用权等办法进行管理。根据不同的工程类型和规模,经营方式逐步向集中管理、公司化运营方向发展。

以国家投资为主、结合群众筹资投劳兴建的跨乡镇的规模较大的集中供水工程,由县级水行政主管部门或乡镇水利站(流域站、中心站)负责管理,也可委托有资质的专业管理单位负责管理,还可通过租赁、承包和产权转让等多种形式进行管理、运行和维护,实行企业管理、独立经营、单独核算、自负盈亏,形成以水养水良性循环的运行机制。

以国家投资为主兴建的规模较小的跨村或单村供水工程,可组建用水户协会行使“业主”职能。单村供水工程也可经2/3以上用水户同意由村委会行使“业主”职能。工程的运行维护和经营管理可由用水户协会或村委会直接负责;也可经2/3以上用水户同意,通过公开竞标、竞争性谈判等方式,承包给有资质的专业管理单位或具备相应管理能力、掌握供水技术、讲诚信的个体户经营,并签订合同,明确用水户协会(村委会)和经营者的权责与收益分配等;联户建设的小型供水工程,实行自建、自有、自管、自用的管理体制。

以民营资金投资为主、国家补助为辅,采取BOT方式融资兴建的供水工程,按照事前签订的合同,在规定期限内,由民营投资者经营管理。

由政府授予特许经营权、以私人投资为主或股份制形式修建的供水工程由业主负责管理。

(二)强化行业监管。农村饮水工程具有社会公益性质,应接受水行政主管部门的管理,不得改变工程用途,在拍卖、转让时要经过当地水行政主管部门同意。由个人为主投资兴建的水厂,要通过与政府签订合同明确权利与责任,对社会公益事业承担义务。对国家投资或国家参与投资建设的饮水工程,拍卖、转让、租赁或承包必须公开、透明,国家投资部分的收益应专户储存,专项用于农村饮水工程的建设和管理,或补偿供水工程的政策性亏损。实行承包、租赁等方式经营管理的,要规范程序,依法签订合同,按合同办事。工程管理委员会、用水合作组织、业主、供水单位接受水利、卫生、物价、审计等部门的监督检查,建立定期和不定期报告制度,接受用水户和社会的监督、质询和评议。

供水单位要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规范管理行为,确保安全生产和正常供水,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要按照市场经济规律,采取灵活多样的分配办法,把职工收入与岗位责任和工作绩效紧密联系起来。

(三)合理制定水价。建立有偿供水制度,按照保本微利的原则,形成以水养水的新机制。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供水价格,纳入水利工程供水价格管理范畴,按照国家水价政策合理定价。水利部门要与物价部门、受益群众一起,根据工程运行、维修、养护、折旧、人员工资和群众承受能力,制定合理的供水水价。

对于经济困难地区的农村居民用水,可暂按运行成本水价收费,有条件的地方应按全成本水价收费。因工程规模过小、群众承受能力有限等原因,成本水价一时不能到位的,应确保运行费和维修费。有一定收益的乡镇供水工程,其水价核定依据国家水价政策,做到回收成本和实现盈利,同时兼顾农民群众的实际承受能力,对农民生活用水给予优惠。对于二、三产业和乡镇机关等单位,按照“补偿成本、合理收益、优质优价、公平负担”的原则,合理确定供水价格。

(四)规范水费收缴。水费由供水管理机构或由其委托的单位、个人计收,使用水费专用票据。用水单位和个人应按照规定的计量标准和供水价格按时交纳水费。逾期不交的,供水管理机构有权按合同约定加收滞纳金等方式进行处理。供水单位要定期向群众公布水价、水量、水质、水费收支情况,确保群众吃上“放心水、明白水、安全水”。

(五)实施优惠政策。规模较大的水厂建设用地作为公益性项目建设用地,统一纳入当地年度建设用地计划;规模较小的水厂用地仍属农业用地性质,由乡镇和村自行调剂解决。供水用电按照农业用电价格收取。有关税费一律实行优惠政策。

六、加强领导,密切协作

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是当前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之一,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各级人民政府要充分认识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重大意义,进一步增强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切实把这项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

第8篇:村委会的安全生产方案范文

20xx年上半年司法所在天湖街道办事处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和宁国市司法局的精心指导下,紧紧围绕年初制定的工作目标,积极开展工作,不断开拓进取,较好的完成了司法所的各项工作,现将我们的工作汇报如下:

一、紧紧围绕“实战大练兵”活动扎实开展三项重点工作

一是根据宁国市司法局的文件要求,今年的重点工作是开展“深化三项重点工作实战大练兵”活动,天湖司法所在深入领会这一活动的实质后,印发了天湖司法所实战大练兵活动实施方案,并将“实战大练兵”活动融入到司法的各项基础工作当中。

二是建立健全社区矫正工作制度,扎实开展社区矫正工作。今年三月份我们所又接收了一名社区矫正对象,目前我们所共有两名社区矫正对象,均已实现人档齐全。对每一个矫正对象,我们都根据其自身特征,认真制定矫正方案,严格按照市司法局社区矫正的相关规章制度对其进行教育改造。

三是立足本职,做好回归人员的安置帮教工作。安置帮教工作对于天湖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关系重大,目前天湖司法所的在帮人员共有13人,司法所为每个人都制定了档案,根据每个人的特点、专长情况进行分类帮教,并有专人负责跟踪教育,层层落实责任制,司法所在开展平时的基本工作时,定期对其进行回访,找其谈心,一方面加强对其思想上的改造,教育其要遵纪守法,做守法公民,另一方面帮助解决其生活上的困难,确保其生活稳定。因工作认真细致,现无一人重新犯罪,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四是扎实开展人民调解及矛盾纠纷排查工作。司法所制定了定期进行矛盾纠纷排查,对排查出来的矛盾纠纷,逐一建立台账,会同村委会及相关部门及时进行依法调解,对排查出来的重大矛盾纠纷,及时报党委政府协同处理。今年以来,我所共进行矛盾纠纷排查6次,排查出矛盾纠纷25起,上半年共调解纠纷18起,制定的调解协议书均得到了很好的履行。

二、结合各部门做好普法宣传及法律援助工作。

根据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制定了20xx年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点,并对照计划逐步逐项落实。继续坚持了党政干部集中学法活动,利用每周一上午政治业务学习时间,每月安排1—2次学法内容;认真组织各中小学校开展法制教育活动,将法制教育纳入教学内容;积极督促各村、社区采取壁字、专栏、会议、广播等形式定期开展法制宣传活动;通过以上措施的落实,使我办普法工作开展的既扎扎实实,又轰轰烈烈,取得了预期的效果。除了这些基本工作以外,在“三八”妇女节、“315权益保护日”等一些特殊的日子,司法所还联合妇联、工商、团委等部门积极的到辖区内人群集中的地方进行相应的法律法规的宣传。在进行普法宣传的同时,按照市司法局的要求积极的开展法律援助宣传工作,通过在辖区内人口集中的地方设置宣传站点、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进行广泛的宣传动员。通过我们的工作,目前辖区内的居民对法律援助都有了基本的了解,下一步我们将进行更加广泛深刻的宣传,更加完善我们的法律援助工作。

三、积极参与综合治理,为党委政府分忧

第9篇:村委会的安全生产方案范文

农林场及小水电自供区农村供电资产包括用于农村的供电设施(含线路与变配电设备)和用于供电服务的办公设施(包括土地使用权)、交通车辆、生产工器具等。这些资产具有多种投资来源,产权关系复杂,按投资来源可分为农村国有供电资产、集体供电资产、个人供电资产。由于复杂的投资资金来源,产权关系一直不清,存在诸多法律纠纷和风险。鉴于农电资产形成的复杂性和特殊性,接收相关供电资产时要做好产权鉴定,明晰资产产权归属。对产权归属不明、存在权属争议、纠纷或涉诉的农村供电资产以及用户专用性质的供电设施不予接收。

农村供电资产权属关系明晰后,县级供电企业应与资产所有者签订资产无偿移交协议。资产属乡镇以上政府所有,如大部分农林场资产属县(市)政府所有,则相关协议应同乡镇以上政府签订;资产属村组集体所有,相关协议应同村委会签订;属水电站的资产应同水电站签订好相关协议;属个人投资且服务于集体的资产,在自愿、无偿的前提下,则应与相应的资产所有人签订移交协议。协议中须对农村供电资产无偿移交供电企业进行明确表述。对未移交的专用供电设施、个人资产等,应与资产所有人签订好供用电合同,明确产权分界点。对确有困难或暂不具备移交条件的农村供电资产有关设备所附着的土地、房屋建筑物等相关资产,应在协议中明确约定由县级供电企业无偿使用。

农林场及小水电自供区的农村供电资产移交应充分尊重产权所有人意愿,在协商一致的前提下实行无偿移交。要依法接收、规范操作,履行公告程序,规范清理调查、决策审批、协议签订、产权变动登记等工作程序,确保资产接收工作规范、稳妥、有序,防范经营和法律风险。属乡(镇)以上政府所有的农村供电资产移交,应经过政府决议并有相关文件或会议纪要,属村委会的集体供电资产移交应经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要谨慎处理个人投资的农村供电资产,确属个人投资且服务于自身的资产,可不办理资产移交手续。已抵押、质押的农村供电资产应妥善研究决定是否接收。对拟接收的农村供电资产,县级供电企业应认真开展现场实物清理、核查。要加强移交资产的后续管理,妥善保管资产移交资料,建立固定资产卡片,根据统一的资产估价标准,合理确定其价值。对土地、房屋等资产应及时办理有关权证手续。

妥善处理原供电管理人员的劳动关系

农林场及小水电自供区有乡镇、小水电站、农林场等多种供电管理机构;供电人员身份复杂,有国有、事业、农村电工、临时工等多种身份;用工方式多样,有全日制、非全日制、临时用工等;普遍存在无劳动合同或劳动合同不规范,未办理社会保险或社会保险不齐全,用工矛盾突出。农林场及小水电自供区电力管理体制改革必将涉及到人员分流及安置问题,妥善对原供电管理人员进行安置,是资产平稳移交、供电稳定、社会和谐的保障。

1突出政府的改革主导地位

高技术、高风险的行业特性决定供电企业的发展需要高素质人才。对农林场及小水电自供区资产接收的同时,只能择优聘用部分人员作为农电工,另一部分原电力管理人员则面临分流,这也是国家农电体制改革的要求。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三)》第二条“因企业自主进行改制引发的争议,人民法院应予受理”的规定,应坚持政府主导企业改制改革,避免或减少人员分流时造成的上访上诉。县级供电企业应督促当地政府召开有关改革改制的会议,保存好政府的会议决议、会议纪要以及政府制订或批准的人员分流安置方案。要督促当地政府或原用人单位依据《劳动合同法》有关规定,对分流并解除合同、身份置换的人员合理支付经济补偿。

2签订好劳动合同

农林场及小水电自供区供电资产移交接管后,择优聘用的人员应按农村供电所农电工身份实施全日制、专业化管理,用工主体是农电服务公司。聘用后的农电工要与原用工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及时与农电服务公司签订新的劳动合同,明确用工主体,确定农电工身份,规避用工风险。同时,要加大对聘用人员的培训力度,不断提高其业务技能,满足供电企业不断提高的安全生产和优质服务要求。

切实整顿用电秩序

农林场及小水电自供区等地方电网原来普遍存在偷漏电、违章用电以及用电不交钱等行为,供用电秩序紊乱,“权力电、关系电、人情电”及“乱加价、乱收费、乱摊派”现象严重,部分小水电自供区因移民补偿不到位等原因,用户长期拒缴电费或低电价用电,违反了《电力法》和国家电价政策。接管前,要在当地政府主导下妥善处理好历史遗留问题,大力开展用电秩序整治,理顺电价,实现“一户一表”计量并收费到户。

1取消不符合国家政策的各类优惠电价

为补偿当地农民在水电站建设时移民搬迁、耕地淹没等损失,大部分小水电自供区均存在与当地群众签有电价优惠协议,部分村组存在长期不交电费现象。接管前,要求政府或物价部门出台文件,对原优惠电价予以废止,并争取所有用户的支持。取消各类企业的违规优惠电价,特别是当地政府为招商引资而违规自行出台的优惠电价要坚决予以取缔,并督促当地政府按照国家有关政策关停和淘汰落后的高能耗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