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高中语文考点范文

高中语文考点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高中语文考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高中语文考点

第1篇:高中语文考点范文

一、是否早读课上学生才需要朗读?

是否早读课上学生才需要朗读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稍知语文科教学规律的人都知道,“早读课”上需要朗读,并不等于说其它时间就不需要,因为语文教学中,在很多情况下都要朗读的加入才能使语文学习列精彩,更有语文味。如在语文课堂上,我们需要不时的朗读来加深对课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叶圣陶先生曾说:要亲切地体会白话与文言的种种方面,就必须花一番功夫去吟诵白话与文言,正是这个意思。我们也需要朗读来巩固我们所背诵的东西,需要朗读来训练阅读能力及语感。在课外活动中,有许多活动需要借助语言表达来完成,如辩论赛、演讲会等,这些都需要通过朗读来提高相关能力。故而我们不能只认为“早读课上学生才需要朗读”,而是应该抓住一切机会,去引导学生朗读,加强课堂教学中朗读训练力量,抓好语文第二课堂中的朗读机会或相应训练。以期促进学生的语文学习,提高学生语文水平。

二、是否基础年级才需要朗读?

由于多年来应试教育的盛行,学校着重高考成绩,故而高三成了每个学校的重点“保护对象”,而这种“重点保护”的目的是争取考得高分,在此目标的驱动下,同样的许多学校管理者及语文科任就认为,高三毕业班,只要把语文科中的考点弄懂练透就行,高考不考朗读,高三学生朗读可以放松,甚至不需要。于是就出现了一种现象,即越往高年级,朗读在语文科教学中的份量就越轻,高一比高二多读些,高二比高三多读些,高三则是最轻者!许多学校高三的语文课只是花费在教师讲知识点,学生练知识点上,而对于在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一席的朗读,是少之又少了,甚至连早读也拿来训练高考题。这种现象的普遍性,让人不得不担忧。

其实,高考虽未直接考学生朗读的情况,但其中许多题目都关乎朗读。典型的题目如“语病”题、“诗词鉴赏”题、“阅读”题等,加上近年来补入的“背诵默写”题等,与朗读都有着极大关系。在高三阶段,学生进行多方位的朗读训练,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语感、提高其审美能力,从而加强其阅读鉴赏文章的能力,自然其高考解题能力与得以加强。这应该说是两不误的事情,所以,对于“是否基础年级学生才需要朗读”这一问题,笔者的态度是明显的了。

三、是否放任学生随意朗读

就语文科的性质而言,朗读训练的方式是多种多样,但必须有系统性、有针对性、有目的性,如训练学生的声调、重音、语调、语气及表情;且不同的文章要采取不同的朗读方式,针对性、目的性也不尽相同,剧本或人物对话较多的文章,应针对人物形象要求,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感情性较强的文章,应针对其感情表达的丰富性,指导学生有表情地朗读,又如所教学生文言文的学习有所欠缺,教师可以在文言文这方面加大些朗读训练的力度,以期在反复朗读中增强文言文语感,提高文言文水平。在平时的教学中,应努力掌握所教学生的实际灵活地制定朗读训练的教学计划,以求循序渐进,取得好的效果。

四、是否教材要求背诵的内容学生才需要朗读?

在一些教师与学生的心目中,似乎有这么一个观念:教材上要求背诵的内容才需要朗读。他们把朗读训练与背诵等同起来,于是乎教师只要求学生去朗读那些教材中规定要求背诵的内容,学生也只是去朗读这些要求背诵的内容,其目的只是为了背诵。这无疑是一种错误的观点。朗读只是进行背诵的一种方式而已,而不能把这两者等同起来。朗读有助于背诵,这是众所周知的,但朗读的内容应该远远超过教材中所要求背诵的内容。因为朗读是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朗读还对学生体会感受文章的形式美、语言美有着重要作用。朗读还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及其口头和书面的表达能力。故而,朗读的内容就不可能也不应该只局限于教材中规定的要求背诵的内容,应该立足于全部教材且走出教材,全方位地寻找朗读的材料,以期过到朗读真正的要求与目的。

第2篇:高中语文考点范文

[关键词]考试命题;思考;能力测定;命题规范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4)20-0049-04

[作者简介]谢永旭,男,江西赣州人,本科,江西赣州市于都县第二中学教师,中学高级。

高考是指高等院校的招生考试,是区分学生能力和知识水平的全国性公开、公正的大规模选拔考试。高考一方面关系着国家教育的发展,指导着国家基础教育的内容选择和目标制定,另一方面关系着社会的稳定和谐,关系着千千万万民众的利益。高考“一考定终身”的格局短期内是无法打破的,仍会在较长时间内继续存在。为此,高考的公正性和规范性受到普遍的关注,也成为衡量高考成败的主导因素。高考命题是高考的核心要素,通过对考试难度、考试重点、考试区分度和考试内容的考虑,实现高考对国家发展和个人成长的最大效用。

一、命题历史与现状

自1978年恢复高考以来,高等教育的入学考试都是由国家统一命题,统一考试,最大限度地保证了高考的公正性和规范性。但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发展,人们开始发现,由于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和教育水平呈现出层次性和地域性,全国统一的高考命题并不能准确地衡量每一个地区学生知识能力的水平。同时,在一些学者“关注地方文化”的观点引导下,不少地区提出高考命题应该加大对本地区地方文化的关注。因此,从2004年起,我国开始逐步推行国家统一命题和自主命题相互结合的方式,截至2012年,自主命题的省市除之前上海、北京、天津外,新增重庆、辽宁、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湖北、湖南、广东、四川、陕西等13个省市,使高考语文命题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繁荣景象。但问题也是存在的,自主命题往往出现强调区域特征和区域差异,没有关注与全国的对接,没有关注考试选拔与高校培养、社会需求的对接。当前,全国各地仍大都处在“以考导教”“以考定教”的局面。不言而喻,如此局面下,有什么样的考试就会有什么样的教育,有什么样的教育就会有什么样的人才。要真正转移到“以需导教”“以教定考”“教考相成”的轨道上来,还需要一个较长的复杂过程。

二、考试命题研究

(一)两个紧扣和两个构建

1.两个紧扣

高考命题的多元化发展一方面促进了地方文化的传承,但另一方面也引发了人们对教育考试内容公平的关注。就目前而言,我国在解决这个问题时实行“一纲多卷”的形式,即无论是语文教材的多样性还是高考试题的多样性,都是围绕国家统一制定的语文教学大纲和语文考试大纲展开的。语文教学大纲和语文考试大纲是高考命题的依据,大纲不仅对学生应该掌握的语文基础知识进行了范围设定,而且针对不同的语文知识提出了不同水平的要求,分为识记、理解、分析综合、应用和鉴赏评价五个不同的层次,同时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对同一教学内容做出了不同层面的要求。大纲的要求适用于全国的高中生,不因地区、使用教材的差别而有所不同,这就保证了高考命题的公正性,也对高考命题的内容做出了指导和规定。因此,高考命题要紧扣语文教学大纲和语文考试大纲开展,以达到地区发展和文化的特殊性与全国考试的公正性相统一。

2.两个构建

构建严格规范的命题人员选拔培训机制。毋庸置疑,这是高考得以有序顺利举行并取得圆满成功的保障。命题人员的选拔考察、组成比例、学历资质、教育教学研究的学术水平,命题人员的定期培训,命题的审核等一系列的问题都是必须慎重考虑和解决的。由于部分命题教师是领导们提拔推荐的,没有进行相关的个人信息的审查公示,因而其中有相当一部分甚至连“应试”的要求都还没有达到,他们的一些做法与近年来课程改革和高考改革貌合神离,这真正苦了学生,祸害了高考选拔。随着各省自主命题趋势的加强,命题人员的素质水平成为保证考试命题质量的关键所在。要真正做到“高考试卷零差错”,这就需要自主命题省份和国家命题中心对命题人员进行严格规范的公开、公正和公平的选拔与培训,坚决打破某些领导独断专横的局面,提高命题教师在教育测量、评价和命题理论与技术培训等方面的知识水平和能力。

构建公开完善的考试评价机制。考试本身也是一种评价教育教学的方式,它是对教与学的目的、方式和方法、过程和结果的评价,是对学生、教师和学校三者的综合评价。以考评校、以考评学、以考评教的“分数说了算”的模式至今仍在延续,全国各地大多按照考试成绩的优秀率、平均分、及格率、上线人数吻合率、一本和二本有效分等各项数据来对学校、教师和学生进行综合评价。这种用考试对教学结果进行评价的方式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但考试对教学过程的评价和其公正严明性却似乎并未凸显。而社会对考试的评价又怎样呢?很显然,当前命题考试专家对考试的评价、一线教师对考试的评价、全民网络在线对考试的评价等还很贫乏,也不到位,起不到一个真正有效的指导和监督作用。毋庸置疑,构建公开完善的考试评价机制势在必行。对考试的评价应包括对命题的评价、考试过程的评价、阅卷过程的评价、考试结果的评价。为何不以教、以学来定考、评考呢?命题质量、命题保密、考试过程、阅卷过程、考试结果究竟该由谁来评价?该怎样去评价?有什么样的制度来对此规范和导航?这些问题都是值得我们深思的。当前,考试的评价机制采用的是分数直接计算的方式,考虑到各地区的差异,所以采用的是不同省份、不同大学差别分数线的方式。从理论上说,现在的考试评价机制是相对客观的,但是在实践中,由于各省市的试卷多由该省市自主判卷,并且多半是由当地高校的在读硕士研究生来进行判卷。这部分力量在判卷过程中未追求得分的一致性,大多采用关键词踩点得分的方式,拘泥于参考答案,使得一部分文科学生由于表述与参考答案不同,没有获得应有的得分。这是考试评价机制中出现的阅卷过程事实的不公平。对此,展开对判卷教师的培训,对每道题的关键点进行讲解,或者成立评判阅卷过程的专家小组,可以进一步促进考试评价阅卷过程的公平合理。

(二)五大关注和三个并重

1.五大关注

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高考命题受到回归教育、生活教育、建构主体等思想的影响,高考命题的目标要求从测定学生的知识积累向测定学生的语文能力转变。语文教学的内容包罗万象,既涵盖历史社会和文学艺术,也涵盖人生生活和科学政治等。一言以蔽之,语文无所不包、无处不在、无时不在。语文教育的终极目的是培养和塑造有知识文化、会学习工作、会生活创造的德才兼备、情感丰富、人格健全的人。高考命题在知识基础的测评上逐渐向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转变,强调关注语文课本知识的学习和应用,引导教师从刁、钻、难的题海训练向知识的灵活应用转变。高考命题的难度区分也由知识的难度记忆和解答向联系社会生活的语文知识应用转变,强调语文知识的工具性,通过设置问题情境考查学生使用语文知识的技能。而问题情境的考查一方面要联系国家或者地方的历史文化,另一方面则要通过设计问题情境考查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以2013年江西卷为例,前六个选择题,字音、字形、词语、标点、语病和名著题中词语的选择、选项的内容都是课本教材与课外生活的结合,体现了经典和时政的重要性。科技文小阅读《病毒》是社会生活中常常听到的事物,现代文大阅读《平常的沈从文》写的是历史文化名人,大作文“中学生有‘三怕’”涉及学生的人生生活和教育的改革发展,还有文言文阅读翻译、诗歌鉴赏、默写、小作文等,都可以看出其中的关注取向。可见,新课程背景下的高考命题应强调关注课文读本、经典时政、历史社会、人生生活,以及关注教育改革和学生的未来。

2.三个并重

高考命题的三个并重指的是,考查学生的知识积累与能力并重,考查学生的语文能力与语文素养并重,考查学生的价值取向与高考的教育导向并重。高考命题的主导思想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目前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高考命题也由知识考查向知识和能力同时考查发展。近些年语文高考在考查偏难的记忆知识方面的在不断减少,逐渐变为考查偏难词语和偏难成语的应用及学生结合语境灵活使用基础词语的能力。既考查学生语文应用能力,又考查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例如考查学生关于名著和优秀文章的解读,在2013年江苏卷关于《红楼梦》中抄检大观园内容的理解及《边城》选段的理解。这些知识虽与课本紧密联系,但仅靠记忆是无法完全解答的,需要学生通过平时的语文积累不断提高语文素养。同时,也注重对学生价值取向的引导,通过设置情境考查学生的集体主义和奉献精神等。

(三)三个规范和两个把握

1.三个规范

命题的规范是高考命题的基本要求,具体包括字体字号的规范、客观题题型和选项设计的规范及主观题题干概念术语的规范。字体字号的规范指的是高考试题在编排过程中要使用能够供学生辨认的统一字体,在印刷的试卷上,要保证能让学生看清每一个字;客观题题型和选项设计的规范是指客观题的题型要在基本题型范围之内,包括词语辨析、选词填空、病句修改等,教师不能自创题型或者在题型的展示上随意设计,在答案选项的设计上要求每一个选项的设计要与题目密切相关,不同选项要针对不同的知识点展开,避免选项的离题和层次不分明现象;主观题题干概念术语的规范指的是主观题要能够准确使用语文术语进行提问,例如修辞手法、表达方式、主旨主题、题材、描写方法、抒情手法、行文结构技巧等语文专业名词的使用要规范,以免造成题意的多样化理解而影响学生的作答。

2.两个把握

高考试题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做完试题,这就要求高考命题要结合高中生整体的知识水平和思维发展特征设计符合学生语文作答能力的试卷题量,以保证95%以上的学生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试题,而又不会使学生剩下太多的时间。当然,高考试题不仅是要使学生能够做完试题,更为重要的是要通过试题区分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和语文素养,这就要求高考要能够准确保证试卷的难易度,测定出所有学生的语文水平,包括基础知识的掌握水平、语文知识的应用水平及语文素养的水平,也就是说要控制基础知识考查、能力测定试题及素养考查试题,以合理的比例构成高考试题。综上所述,高考命题要注重对试卷难易度的准确把握及试卷题量和作答时间的把握,准确客观地考查学生的语文知识能力,区分学生的语文知识水平。

(四)四“一”、三“少”、两“不出”

1.四“一”

高考命题的四个“一”包括:准确、明确、矫正、该有。准确,指小题赋分的准确。高考评价最后是以考试分数来衡量学生的语文能力的,这就要求题目的分数设计要准确,准确反映知识点在整个试题知识点考查中的比例。明确,指题干文字表达要明确,问题要问得不模糊,不至于误解、曲解,这是学生利用语文知识解答问题的前提,要避免因为病句、词语或者标点使用错误导致的句意不明确而造成的理解多样性。矫正,是指矫正教与学的缺憾。高考对高中语文的教育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因此应通过高考命题矫正教与学的缺憾,促进高中语文教学的优化。该有,指阅读材料的出处和注解文字该有的必须有,不能因为缺少解释文字而影响考生的阅读理解或审题立意,如一些典故、生僻词语等。

2.三少

高考命题的“三少”规则,指的是少放题(放题是一个形容词,来自日本语“任食”的汉字写法,也指在考试中教师故意给考生简单的题目或者给考生都会做的考题)、少设怪题、少设陷阱。高考试题是对学生语文基础知识和能力的测定和区分,是对学生思维灵活性或者说变式思维的一种考查,而不是脑筋急转弯或趣味答题,因此高考试题要避免设置题目理解的陷阱和对怪题理解的考查。亦不能走向另一个极端,即出学生都会做的语文题目,那样就会使考试失去选拔和区分的意义。

3.两不出

高考命题的“两不出”指的是不出偏题、不出有争议题。语文知识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语文知识学习的目的是促进学生运用语文知识进行交流和表达,这也是高考命题的重要目标。偏题指的是试题偏离语文基础知识及学生的基本生活,这类试题考查的大多是学生的语文记忆能力,而这是与语文素养的培养目标相背离的。争议题是指题目有争议的试题,一般有两种类型:一是因教材工具书版本和专家学术观点分歧产生的知识点;二是对题目的不同理解会有不同的答案,而且答案呈现非规律性。这样的试题不仅不能考查学生的语文能力,还会影响学生正常做题。

(五)三个尊重和六个讲究

1.三个尊重

三个尊重指的是:第一,高考命题要尊重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教育的基本规律包括教育与社会的发展相互制约,教育与人的发展相互制约。也就是说,高考命题要考虑到教育教学的规律,注重高考命题的内容与社会发展紧密联系,命题要注重对学生语文素养和价值观的培养。同时,新时代背景下应更加注重对学生知识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和考查。第二,尊重区域的文化和经济差异。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和对地方文化的关注,各省份纷纷开始自主命题,这就需要在高考命题的过程中结合当地的文化和经济发展进行题目的设计,真正促进学生对地方文化的了解和地方文化的传承。同时,应根据不同地区学生的知识掌握水平把握题目的设计难度,不同的知识经济和教育水平使得不同地区的学生在语文知识的掌握上显著不同,要根据不同地区的学生设计不同的考试内容。第三,尊重师生的个性发展。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国家越来越注重对教师和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创新是一个民族的能力,是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众所周知,高考是根指挥棒,高考命题直接影响着教师的教学过程、日常考试和练习命题,需要通过更多开放性的试题、更多联系生活的案例,促进教师教学风格的形成和学生个性思维的发展,进一步促进师生的个性成长和全面进步。

2.六个讲究

六个讲究是针对高考命题过程中的材料选定而提出的建议。除了语言基础题中词语、句子等材料的选择,高考命题中的材料选择还包括阅读材料的选择和大小作文材料的选择。首先,在命题材料的选择过程中要讲究经典、典型,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积淀,对当今世界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具体到学生来说,经典名著语言灵动精妙,思想丰富深刻,包含着典型的文学创作方法、素材主题等,这些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和语文知识的提高起着重要的作用。其次,要讲究时新、深刻。语文知识是用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的,因此语文材料的选定要与当前的现实密切联系,选择当前新的热点、新的技术发现和新的成就,以促进学生联系现实加强对语文知识的应用。再次,语文知识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高考命题不仅考查学生语文知识的应用能力,而且考查在语文知识中所培养的语文素养,因此高考命题在材料的选择过程中,要重视材料的思想引导性、文学的艺术性和情感的熏陶性,促进对学生语文情感的考查和熏陶。最后,在选择材料的过程中要做到雅俗兼顾,情感文本、科普文本和通俗文本相结合,促进学生对不同文本的感知和体会。综上所述,阅读材料和大小作文材料的选择要讲究经典典型、讲究时新深刻、讲究思想哲理性、讲究文学艺术性、讲究情感人文性、讲究雅俗兼顾。

三、结语

高考一方面关系着国家教育的发展,另一方面关系着社会、关系着千千万万民众的利益。当前高考实行国家统一命题和各省自主命题相结合的方式,但这个过程使高考命题的公正性增加了难度。因此,保证高考命题的公正性要以两纲为中心并与时俱进展开命题。本文对高考命题的指导思想、命题的内容、考查内容的侧重点、命题的规范性及考查标准的准确性等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总结出一些高考命题的基本原则和基本要求,以促进高考命题的科学性、规范性和公正性,加强对教育教学的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 王后雄.高考命题公正的现实困境与两难选择[J].教育研究,2008(8).

第3篇:高中语文考点范文

一、四项知识

高中语文教学应让学生学会四项知识。其一,基础知识,即课文涉及的重点作者、语法、修辞和字词句篇等。只有让学生掌握语文的基础知识,才能使学生更好地遣词造句、布局谋篇和积累知识。其二,主题知识。即通过课文揭示的主题教育学生对人生持有正确的看法,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其三,结构知识,即文章的布局谋篇及段落大意等。对此,教师应引导学生学会自己划分段落,归纳大意;或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想法安排文章结构,只要合理即可。其四,文体知识,即文章体裁和文学体裁。一般而言,文章体裁分为: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和应用文;文学体裁分为:小说、诗歌、散文和戏剧。教师应指导学生搞清文章体裁和文学体裁的概念,可在实际教学中将文体知识与文本教学相结合,并辅之相关练习,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内容。

二、两种能力

高中语文教学应让学生提高“两种能力”,即想象力,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提高学生的想象力

高中语文教学应侧重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学生有了想象力就可举一反三。例如,在教学《项链》一课时,教师提出这样的问题:《项链》一文的主人公一直以来颇具争议,你们对她的印象如何?预习过的学生纷纷表达自己的见解:有的认为,她贪图享受,死要面子,活该;有的认为,她诚实守信,不赖账;还有的认为,她吃苦耐劳,不出卖肉体和灵魂。最后,教师点评:大家都言之有理,非常精彩。的确,针对同一题目,允许具有合理性的不同答案存在,这必然提高学生的想象力,有利于学生今后的发展。

2.提高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认识问题的能力

认识问题的能力,即学生对事物的看法是否正确,树立的人生观、价值观是否具有意义。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可通过课文揭示的主题思想培养学生对事物的正确认识,并通过课外知识的引申和印证,使学生对事物的道理或意义有更深刻的认识。值得强调的是,教师应把课内知识与课外知识巧妙结合。例如,教师让学生以《我的中国梦》为题写作文,仅凭课本知识绝对不够。为了落实“让地球没有污染”“还原小桥流水、草长莺飞的家园”及“让人们恢复传统美德”等方面的内容,就必须巧妙地引进课外知识。

(2)分析问题的能力

分析问题的能力,即通过阅读课文、归纳问题,引导学生通过分析作出正确的判断。只有理解,才能分析;只有分析,才有判断。分析问题的能力是在长期的语文学习和不断的思考中逐步形成的,它包括:课堂提问、自主学习、寻求帮助和互相讨论等。分析问题能力的提高不仅需要学生对语文综合知识的掌握,更需要教师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例如:开展演讲赛,举行辩论赛和开展社团活动等),使学生理解“言外之意”和“弦外之音”。这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

(3)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决问题的能力以认识问题的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为根基,具体包括两点:一是通过语文学习,使学生对事物形成正确的认识,并找到自身与社会的结合点;二是通过阅读分析,使学生提高审题、审美的能力,提高辨别文章好坏和人生是非的能力,从而想出更好的解决问题的办法。

三、一个重视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作文(包括主题立意、结构安排、语法修辞和对某种文体的独到审美等)能反映学生语文的综合能力。具体包括四个关键:其一,写作前要构思;其二,紧扣主题动笔写;其三,思路清晰、内容丰富是关键;其四,写成初稿后反复修改(修改过程就是阅读分析过程)。在修改文章时,应注意五点:一是看结构是否合理,有无顺序混乱现象;二是看详略是否得当,有无喧宾夺主现象;三是修辞运用是否恰当,表达是否形象;四是有无病句和错别字,标点符号是否正确;五是开头结尾的形式是否新颖,能否吸引读者等。值得注意的是,教师既要注重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又要使学生养成修改文章的好习惯。

第4篇:高中语文考点范文

一、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优越性

长期以来,高中语文教学手段一直比较陈旧滞后,许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较少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即使在教学中运用这一教学手段,也仅限于投影、挂图等信息容量不大、生动性不足的教学内容,对于提高教学生动性方面所产生的作用不够明显。多媒体教学手段弥补了以往传统教学手段的不足,具有明显的优越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演示生动形象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多媒体教学手段最显著的特征,就是能够运用影音展示的方式,为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活动注入一丝生机与活力,对枯燥的课堂教学具有激趣作用。学生在多媒体这样生动的演示手段帮助下,学习探究欲望得到激发,整个课堂教学氛围活跃起来,对教学活动的深入推进和教学目标的全面实现,具有积极影响。尤其是在高中教学节奏较快、学生压力较大的状态下,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

2.素材收集广泛,有助于突破空间限制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需要丰富的素材作为基础,而传统教学手段在教学素材收集方面受到极大限制,不仅来源渠道受到限制,课堂演示也受到较大限制。而各种多媒体素材能够通过互联网这一途径,拓宽教学信息的来源渠道,迅速有效地获得信息。同时,教师在教学中对这些信息进行演示的方式也更为灵活,鼠标一动,各种信息能够方便快捷地展示出来,对增加课堂教学信息容量方面作用非常明显。

3.渲染效果较强,有助于营造浓厚氛围

语文学科是思想性与情感性最强的学科,教师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应当将情感因素融合渗透进去,增强学生内心的情感共鸣,让教学活动更具渗透力,全面实现三维教学目标。多媒体手段在这一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尤其是情境丰富、情感强烈的教学内容,通过音乐渲染熏陶的方式,以及播放精彩片段激发学生情感共鸣等方式,能够在学生的内心产生强烈共鸣,有助于学生获得最佳的理解效果,让他们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

二、多媒体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多媒体教学手段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发挥了较为明显的作用,但是,广大教师在对这一手段运用的过程中,存在着不足之处。尽管有的教师运用较为科学规范,产生的促进效果也非常明显,但是也有部分教师在多媒体教学中,对这一技术运用不当。因为对新课程理念理解的不够深入,导致多媒体教学成效低下,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教师使用频率偏高,影响自主思维深入

多媒体教学手段在语文教学中,具有广泛的运用空间,但是在不同阶段的教学中,使用频率应当有所区别,一般来讲,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一节课使用多媒体的频率应当在两次左右较为适宜,运用这样的方式为学生的思维理解活动拓展空间、增加感性认识,有助于提高教学成效。但是部分教师认为多媒体手段使用次数越多越好,在这样片面理念的影响下,许多教师在教学中,对多媒体手段的使用超过三次。这样做,一方面占用教学时间过多,挤占了其他教学环节的时间;另一方面使用频率过高,之间的间隔相对不足,导致学生思维活动虽然处于活跃兴奋状态,但属于浅层状态,不能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

2.运用多媒体机械单一,教学针对性不强

在高中语文多媒体教学中,有些教师选择了直接运用这样的方式,公开发行的各种教学课件与教师教学实际之间有着较大的距离。这一点并没有得到部分教师的重视与关注,他们在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使用中,直接将出版社制作的课件作为课堂教学之用,部分环节、内容脱节影响多媒体教学手段与教学实际之间联系的紧密度,影响了教学活动的针对性。

3.教师使用时机不准,未能发挥点睛效能

在高中语文多媒体教学中,多媒体手段的使用应当体现画龙点睛的作用,在最为需要、最为关键的时刻使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但是部分教师在使用中存在着随意性,没有在选择的时机上加以研究,导致多媒体教学手段成为了点缀与装饰品,失去了其使用的本来意义。

三、有效突破困境的对策

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使用是教学改革的一大特色,也是教学现代化的重要途径,这一点毋庸置疑,但是如何扬长避短,使之作用发挥最大,应当是每一位高中语文教师所深入研究的课题。

1.强化技能技巧学习,提升自主设计运用能力

作为现代高中语文教师,信息技术手段运用能力是履职必备基础之一,教师应当通过各种培训与学习活动,对多媒体教学手段能够做到熟练掌握,会操作还要会设计,能够根据教材内容的需要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自行设计制作的多媒体课件与提高教学成效紧密结合起来,能够运用各种设计软件,将与教材相关的文字、图表、声音、图像、视频等资源整合并利用起来,制作符合学生认知特点、适应教学实际需求的多媒体课件。许多教师在教学实践之中都深有体会,与其做简单的操作者,不如去深入研究课件的设计方法,掌握了设计技巧,在使用上会更加方便,各种教学资源信息能够得到广泛运用和整合。

2.科学把握使用频率,辅助教学活动有效开展

在高中语文多媒体教学中,教学手段使用频率一定要得到有效控制,一般情况下,每节课使用多媒体的次数以两次较为适宜,最多不得超过三次,以这样的方式有效避免多媒体使用过多过滥的问题。实践证明,保持恰当的使用频率,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多媒体手段的促进作用,同时也避免了喧宾夺主的现象,这一点应当在语文教学别注意。

3.紧扣教学关键环节,发挥教学手段促进效用

多媒体手段的使用时机大有讲究,要做到科学合理运用,在教学导入环节,针对学生学习情绪低落的实际,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手段进行一些背景资料的演示和音乐的熏陶等,让学生提高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为整节课的教学营造良好氛围。在教学信息补充环节,多媒体手段的有效运用,让课堂教学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在一些教学情感较为强烈的环节,多媒体手段的及时介入,还能够帮助营造与教学内容相一致的环境氛围,为学习活动的有效开展发挥促进作用。

第5篇:高中语文考点范文

关键词:高中英语 提问技巧 英语课堂 教师提问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以思维为核心,以能力为目标”的教改之路,自觉实施素质教育。教师不能为“教”而“教”,把学生当作灌输知识的容器,而应为“学”而“教”,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充分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人,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知识,为学生思维留下空间。注重课堂提问,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就是要让学生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学习”,由“听众”变为“演员”。课堂提问作为教师组织课堂活动最常用的技巧之一,是课堂上教师言语的重要组成部分。英语课堂上的适当和恰当的提问对于良好的教学效果和互动的教学活动不可或缺。一个有经验的教师知道在什么情况下向什么样的学生提出什么问题,他会在恰当的时候有的放矢地把问题提出。

一、提问对课堂教学的作用

教育专家曾把教师提问的目的做了以下归纳:唤起和保持学生的兴趣和注意;鼓励学生思考和专注于课文内容;检测学生对特定内容的基本事实的理解;鼓励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等等。同时,越来越多的教师意识到教师提问也有助于帮助学生深层理解课文,引导学生创造性思维和调控教学进程。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教学过程是一种指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持续不断的活动。”思维永远是从问题开始的,所以,我们在课堂教学设计中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提出形式多样、富有启发性的问题。设疑与提问是英语教学课堂调控的常规武器。它是促进师生之间信息交流反馈,推动教学流程迅速向前拓展的重要契机。对于学生来说,它还具有多种教育心理功能:既能激发学生兴趣,集中学习注意力,又能诱发积极思考,培养思维能力和习惯,启迪聪明智慧,还能充分训练口头表达能力。作为教师,可以通过提问来检查和了解学生的理解程度,鼓励和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问题,复习巩固运用所学到的语言知识。可以说,英语课堂调控的起承转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设疑提问的精心运筹。问题可构建英语课堂教学的基本框架,例如,学生阅读课文前给出一些问题,并要求学生在阅读后能正确回答出这些问题。这些问题,可以帮助学生带着目的去阅读,确定阅读的重点并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课文。

二、英语课堂教师提问技巧

英语课堂提问也是一门艺术,要讲技巧。一次成功的讲课和问题的设置、分析、解决是分不开的。

1.先精心设计问题,问题难易程度的安排要科学有层次,循序渐进。问题的设置要有针对性,每个问题的解决都要让学生有所获。问题设置也要有趣味性,如果整堂课都是枯燥的提问,尽管知识性很强,学生一定听得索然无味而拒绝合作,那么教师挖空心思的问题设置也就白费了。

2.问题展开方式多样化,可以根据问题难易或性质分为个人回答,小组讨论,班里讨论。

3.把握发问时机。一般来说客观的理解性的问题放在上新课的时候,而应用性的问题放在学生对课文熟悉了以后问。教师除了事先设置好的问题,同时在教学过程中也要根据课堂学生反应适时地提问,帮助学生真正去理解。例如,当学生不能很好地用英语表达自己所想时,教师可以从旁以提问的方式提示加以引导。

4.选准提问对象。选准提问对象可以使教师上课进程流畅。一堂课中教师要避免多次提问同一个学生,而要根据不同学生的知识水平提问,让大家都能参与进来。教师可以准备简单的问题提问水平相对低的学生,让他们对自己学习更加有信心;准备较难的问题提问水平相对高的学生,让他们能更进一步思考,提高。也可以准备一些发散性思维的问题,提问思维活跃的学生,从而活跃课堂气氛也有利于带动其他同学一起开动思维发挥想象力。

三、英语课堂教师提问方式

1.连续性发问

连续性发问就是说教师要一个一个问题连续发问,这些问题需要从难到易,从具体要抽象层层递进。这种提问方式能让学生思考得深入广泛,也有助于学生对较难问题的理解。例如,unit3 Going Places的Warming up部分,可以这样展开问题What are other means of transportation in our daily life?If I want to go to Shanghai from Zhejiang,how many means of transportation I can choose,what are they?Which is better?Why?这样从简单的交通工具列举到如何选择最佳交通工具层层递进,显得紧凑,能让学生的思维也跟着问题深入思考。

2.提示性发问

提示性发问也就是说教师的提问中要带有建议性或者隐含暗示。通常情况下学生回答不出教师提问时,教师要换种表达方式来提问,不要长时间等学生回答或者多次重复同一问题表达。很多时候学生回答不了问题是因为学生听不懂,如果教师用更简单的表达方式来提问那么他们就能回答。例如,unit3 Going Places的Warming up部分,教师问What are other means of transportation in our daily life?其中有一个是新学词汇有的同学可能听不懂。教师就可以这样问If we want to travel to Shanghai,we can go by…学生顺着这个表达很容易知道教师问的是什么。

3.假设性发问

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假设某个情况或场景,然后通过一系列提问活跃学生思维激发他们想象力。这种问题可以增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巩固,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例如,unit3 Going Places的Warming up部分,在通过对几种常用交通工具的认识和优劣比较后,教师可以假设暑假去北京让学生选择最适合的交通工具,并给出自己的理由。

总之,课堂提问是教师组织教学、传授知识过程中发挥自身主导作用的重要方法之一,它贯穿整个课堂的教学。如何正确、科学、艺术地运用这个方法是值得我们中学教师认真探索的问题。课堂教学英语课堂提问是实现英语交际的一种简单方法。英语提问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从教师的提问语言中,潜移默化地感受语言,并学会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和看法。同时科学合理的课堂提问及语言评价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增强学习的动力。所以提高英语课堂提问技巧有利于英语教学效率的提高。

参考文献:

第6篇:高中语文考点范文

关键词: 高中数学 探索型问题 解决方法

通常情况下,有些题目只有已知,然而无确定结果,有的无明确结论,要靠解题的人运用查看、研究、总结出结果;又或知道了题目的确定结果,可是已知不充分或不知道,要靠探索人觅求充足的已知条件再给出合理解释,这样的题目被称做开放型问题.已知不充分及没有明确结果是这种题目的普遍特点.探索型问题在数学高考试题里比重较大,而且呈现出上升的势头,使此种题目日益受到重视.因为探索中所占题目自身的特点,解答这类题目,涉及的知识面广泛,对考生通过数学思维方式考虑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有较高需求.伴随提高学生能力的思想在我国的大力推进,提高学生数学水平成为教学的重点,从而开放型题目就成为增强考生的开创意识,提升数学思想水平、理解题目及处理题目水平的理想题目.在考试里普遍存在的开放型题目,从出题特征的角度,可分为条件探索型、结果探索型、存在性探索型、完全探索型等,下面对这几种题目分别作分析.

一、条件探索型问题

此种题目的特点就是对某个明确的结果来说,已知不确定需要研究,或者已知的增加或减少需要明确,抑或是需要确定已知是否正确.解答此种题目的方式就是从结果入手探寻已知,先找出使结果正确必须具备的前提,然后经过验证寻求使结果正确的具有充分性的理由.这种探索型的问题,在高中数学学习中最常见,是深入开展探索型问题学习的基础,也是培养高中生探究意识、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与载体.

例1:若函数f(x)=αsin(-x)-bcos(x-),(ab≠0)为奇函数,(a,b)可以为(?摇?摇).这道题目就是典型的条件探索型问题,它的结论明确即函数是奇函数,需要找出使得结论成立的充分条件,我们可以把题设和结论都看作已知条件,用演绎推理的方法找出题目需要的条件.

【解析】由奇函数的定义列出关系式,展开整理可得a=b,(ab≠0),因此有序数对可以是(1,1)(2,2)…只要满足a=b,(ab≠0)的都是正确答案.由于奇函数的特殊性质,这道题又能以赋值之方法处理,即f(0)=0.

本题主要运用奇函数的性质及三角函数和差角的正余弦公式,通过计算和验证,找出问题的答案,这就是条件探索型题目的常用解决方法.

二、结论探索型问题

这类题目的特点是已知确定但是无结果,或者是结果是否正确要求答题人判断.处理此种题目的方式就是通过研究结果,然后对结果进行证明.也就是解决问题时通常以特例情况为切入点,运用查看、研究、整理、辨析等手段先猜想出一个结论,然后进行普遍情况的研究和论证.

例2:已知函数f(x)=x++αlnx(x>0),(1)若f(x)在[1,+∞)上为增函数,确定α的范围;(2)如果函数y=f(x)在区间D上有意义,并且在该区间内任取的两个数x、x以下不等式[f(x)+f(x)]≥f()都成立,就说函数y=f(x)是区间D上的“凹函数”.当a≤0时,试分析f(x)是不是“凹函数”,就你的分析给出证明.这道题目就是结论探索型问题,它的条件很明确,给出了凹函数的定义,需要解题者探索结论,我们可以通过分析、计算、归纳,判断等手段找出结论并加以证明.

【解析】(1)由题意可得,要使函数在[1,+∞)上单调递增,必须使导函数大于零在指定区间恒成立,通过整理可以找出a要满足的关系.a需大于其最大值,由单调性可知其最大值为零,所以a≥0;(2)证明:由题目中给出的已知条件及均值定理相关知识可以得出满足凹函数定义的关系式,由题可得此函数是凹函数.

这类结论探索型题目,需要解题者能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从题目的情境中研究探索结论,对于培养高中生思维的灵活性大有裨益.

三、探究是否存在题型

这类题目的特点是以结果存在为前提,判断寻求的结果存在与否.

例3:假设A是x=1上一动点,直线l经过点A且和x轴互相垂直,l与x轴的交点为D,M为直线l上一点,并且|DM|=m|DA|(m>0,且m≠1).A点在圆上运动时,点M的运动轨迹为C.(1)求C的方程,指出C是哪类圆锥曲线,求焦点;(2)经过坐标原点并且斜率是k的直线和C相交于点P,Q,当中点P位于第一象限,且在y轴的投影是点N,直线QN与C相交于H.能否有m,能对所有的k>0,全有PQPH?如果有,求出m;如果没有,说出原因.这道题目要找m的值是否存在,我们可以先假设有这样的m,然后通过一系列计算推理,得出要找的结论.

【解析】(1)根据题设分析关系,列出方程计算整理得到A点横坐标及纵坐标的表达式,因为A点在单位圆上运动,把它代入单位圆方程可得要求C的方程得到点M所满足关系式,从而根据所学知识对它的轨迹进行具体描述.

(2)解法1:设出直线QN的斜截式方程,把它代入曲线C化简得出一个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根据题目找出这个方程的解,并根据根与系数的关系整理可得点H横坐标.因为点H在直线QN上,所以列出关系式,得到对应向量坐标,再利用向量垂直数量积是0得到的值,所以存在m,能使在它相应的圆锥曲线上,对所有的k>0,全有PQPH.

解法2:由于P,H这两个点都在曲线C上,因此它们都满足曲线方程.两个式子相减可以得出坐标间的关系式,根据题目已知条件,依据点P在第一象限可以得出,该点H也落于第一象限内,而且P,H这两个点并不重合,于是可得,再根据两直线平行斜率相等,垂直斜率之积等于-1可以通过计算得出m的值,所以存在m,能使在它相应的圆锥曲线x=1上,对所有的k>0,全有PQPH.

这道题目考点是求轨迹、直线和椭圆的相互位置及两条直线互相垂直或两个向量互相垂直的充分必要条件,这种存在性的问题,得出的结果有两个可能性:假如具有存在性,要给出合理解释;假如不具备存在性,找出相矛盾的例子解释即可.

四、全开放探索型问题

条件和结论都不完备或都不确定的是全开放型问题,解决这种问题的方法也是开放型的,解题者对题目开展非常详细具体的分析探索,才可以找出解答题目的方案.

例4:α、β为不重合的两个平面,m、n为平面α和平面β以外的两条不重合的直线,根据以下四个条件:①mn,②αβ,③nβ,④mα,拿其中的3个当成已知条件,剩下的一个当成问题的结果,找出正确的答案写在横线上.这道题提供了四个题设,题目让当中的3个作为已知,剩下的一个作为结果,我们可以采用列举的方法找出所有可能性一一检验.

【解析】根据题目要求能够得出全部四个命题,根据所学立体几何知识可以得出,其中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不正确的.只要写出正确答案之一,此题就获得了完美解答.

这道题的已知及结果均不确定,因此该题目是一个已知和结果都不确定的完全探索型问题,它可以构成的命题不止一个,正确答案也不唯一,解题者只需找出一个符合题意的结论就可以.这种题目的处理方法也存在不确定因素.

探索型问题没有完备的条件或确定的结论,它的这一特征决定了在解决这类问题时对数学知知识的掌握,数学思想的运用,以及创造性的数学思维都有较高的要求.在解决这类题目时常用下列方法:直击目标;特殊值判断;猜想证明;数形结合……要正确解决探索性问题,不仅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还要注重方法的总结及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朱青锋.开放性试题呼唤开放式教学――2000年全国高考数学试题之我见.数学通报,2001(8).

第7篇:高中语文考点范文

有的老师认识到高中语文选修课的重要意义,在具体的上课过程中,由于没有经验,或是受到传统教课方式的影响,很容易将选修课变为必修课,在选修课上喧宾夺主;或者抛弃了选修课的目标和内容,没有方向没有章法地进行讲解,有的甚至为了赶任务,把选修课变成高考复习课,把选修课教材作为高考备考复习材料。一句话,选修选修,既没有学生的自选自修,也没有教师相应的怎样选和怎样修,结果是把选修课上得比必修课更粗放、更随意,因而也就更失效。这也直接导致当前整个高中语文教学状态显得杂乱,效益不高。

选修课的内容设置是以单元教学为主,同时每个单元还设置了专题解读,基于新课标的指导及选修课本身的规律,笔者认为可以采用 “专题引导、自主探究”的模式进行教学,这样不仅可以凸显学生的自主性和独创性,还让每次课的教学与单元话题结合起来,突出选修课的专题性,在学生的自主选择的前提下,实施专题探讨,最终实现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下面就以《礼拜二午睡时刻》为例,谈谈这种模式的特性。

一、有利于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和独创性

选修教材的出现,给教师和学生提供了很大的自主空间。但在高考指挥棒的巨大影响下,教学的功利性显现得尤为明显。在新课改选修材料教学中,出现了很多模拟高考解题来欣赏选文的现象,把鲜活的诗文变成硬生生的考题。学生阅读得少,自主感悟得不足,因此学生文学素养的提高是无从谈起的。

北京大学温儒敏教授在谈到语文选修课教学时曾指出:阅读是关键,教师讲得再多再细,设计的活动再新再奇,如果不能让学生自己去读,去大声地读,去反复地读,那效果也不会好;题海战术是恶劣的,不可能培养出真正有语文素养的人。

由于学生的生活体验和阅读范围不尽相同,在自主欣赏的过程中往往会有出人意料的独到见解。为了生成这样的教学场景,在导入中笔者设置了这样的问题,魔幻现实主义小说《百年孤独》让马尔克斯获得了1982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它也当之无愧地成为马尔克斯的代表作,而马尔克斯却认为“《礼拜二午睡时刻》是我认为最好的小说”,中国先锋小说家余华也认为“《礼拜二午睡时刻》是我最喜欢的十篇小说之一”,这篇小说何以得到这么高的评价?这部作品的魅力之处在什么地方?同学们通过自己的阅读体验谈到了自己的体会,有同学说整篇文章的环境描写很独到,有同学说文中的母亲隐忍的情感最有张力,还有人说从神父家窗外拥挤的人群看到了旧中国中同样麻木的面孔等。没想到同学们课堂中随机生成的答案成为了课堂的亮点,这些都说明了只有赋予同学们自主选择的自由,才会出现课堂上熠熠生辉的独创光彩。

二、有利于突出选修课的专题性

选修课是必修课的延伸,选修与必修最大的区别莫过于专题性了。《礼拜二午睡时刻》隶属《外国小说欣赏》中的第七单元,话题为小说的情感。情感质量是人的品质的重要指标,优秀的小说家都能很好地把握和控制情感在小说中的表现,既能打动读者,又不至于令人厌烦。小说在处理情感上,不宜饱满和激烈,并不是作者花在煽情上的力气越大,读者就越能被感动得热泪盈眶。相反,适当的隐忍和节制,让小说情节和任务自己说话,会起到更好的效果,这就是所谓的“节制胜于放纵”的处理方式。马尔克斯在表达情感时,没有采取同步同度方式,而是有所克制,避免了浮躁和浅薄,在整个叙事过程中保持一种平和、稳重的叙述风格,起到了良好的效果。因此在本课教学中,笔者把文本欣赏与话题教学有机结合,以小说情感为中心,通过“精读课文、品析鉴赏”,“再读课文、深入探究”等环节,引导学生深入欣赏小说情感的动人之处,尤其是小说中节制情感抒发的方法。例如,有同学找出母女俩快到小镇时,母亲对小女孩带有命令语气的三句话,从三个叹号看出母亲的坚强,这个女人承受着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痛,不仅如此,去祭奠的自己唯一的儿子还是以小偷的身份被枪杀的,母亲即使背负着巨大的道德舆论压力,同样也要一如既往地表现一位母亲对儿子的爱,这位同学进一步分析道,这样坚决的命令语气透露出母亲那倔强的尊严。

三、有利于展现选修课教学的探究性

语文选修教材是着眼于学生自学而编制的,是语文必修教材的补充,“得法于必修,得益于选修”。因此,选修课程还是要重视学生自学和探究,没有探究的选修课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选修课。为了实现《礼拜二午睡时刻》探讨教学的有效性,在课堂教学中,笔者设计了相关的探究问题,如“根据本文得出的‘悲悯情怀’的主题,联系现实生活,谈谈你的看法。”有同学提到了社会对于艾滋病人等的态度,谈到了艾滋病病魔并不是最可怕的,可怕的是人们对他们的极度隔离。也有同学提出了2012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中的台湾记者张平宜为四川一个偏远的麻风病村病人们办学校等,为了那些底层群体的生活和尊严,为了打破那些群体的宿命而做的对人性的关怀和尊重。从同学们的讲述中已然让大家体会到对待他人的积极态度。

从一定意义上说,在选修课阶段学知识不是主要的,探究出一些成果也不是根本目的。而在于在选修课程学习中进一步形成并强化基本的语文学习习惯,比如自觉诵读诗文的习惯,细读与说读的习惯,每天写一点东西的习惯,经常阅读报刊的习惯等。

最后要特别说明的是,在高中阶段开设这么多选修课,大家都没有经验,都处在摸索阶段,但不管怎样,选修课终究也是基础教育阶段的课程,一定要坚守选修课程的基础性特征。在这个基础上,为学生营造发展个性的空间,而不是过度地张扬个性,其实,现在社会风气和网络的影响,学生已经够自我的了,如果把握不好分寸,不做适当引导,可能会适得其反。

参考文献:

第8篇:高中语文考点范文

【关键词】高中语文选修课思考

一、问题的提出

(一)选修课很好,但现已变成“第二必修”课

《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指出:

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教育要适应时展的需要,立足我国实际,借鉴国际课程改革的有益经验,大力推进教育创新,努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充满活力的普通高中课程体系,为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奠定基础。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 指出:

高中语文课程应帮助学生获得较为全面的语文素养,在继续发展和不断提高的过程中有效地发挥作用,以适应未来学习、生活和工作的需要。

高中语文课程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应增进课程内容与学生成长的联系,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学习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自我、规划人生,实现课程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的价值追求。

此次课程改革的广度和深度、其理论的前瞻性和实践的操作性、都渴望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有标志性的意义,被认为进入了“课程体系全面现代化的时期”,标志着中国的课程改革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全面现代化的阶段。但改革的实际效果并不理想,可以这样评价:改革内涵赋予多,课程设计借鉴多,行政管理声势大,方案推行挑战大,教育行为影响小,课改实施力度小。一个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行政主管部门通过红头文件将选修课变成了“第二必修课”,令一线教师无所适从。能否让选修课真正成为学生自主发展的基石,在一定程度上关系到这次新课程改革能否成功的关键。

(二)多元化,多层次培养学生个性形成已成为共识,但学生的自主发展仍然让位于应试教育。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第五章 高中阶段教育指出:(十一)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高中阶段教育是学生个性形成、自主发展的关键时期,对提高国民素质和培养创新人才具有特殊意义。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强自立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克服“应试教育”倾向。到2020年,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全面满足初中毕业生接受高中阶段教育需求。

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合理确定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招生比例,今后一个时期总体保持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规模大体相当。加大中西部贫困地区高中阶段教育的扶持力度。逐步消除大班额。

(十二)全面提高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深入推进课程改革,全面落实课程方案,保证学生全面完成国家规定的文理等各门课程的学习。创造条件开设丰富多彩的选修课,提高课程的选择性,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积极开展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建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全面实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建立学生发展指导制度,加强对学生的理想、心理、学业等多方面的指导。

(十三)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促进办学体制多样化,扩大优质资源。推进培养模式多样化,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需要。探索发现和培养创新人才的途径。鼓励普通高中办出特色。鼓励有条件的普通高中根据需要适当增加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探索综合高中发展模式。采取多种方式,为在校生和未升学毕业生提供职业教育。

但现在应试教育仍然是压在一线教师,学校乃至教育行政部门的一座大山,选修课的推行仍然举步维艰

(三)一线教师对选修课的认识不到位,心理准备不够,面临不少困惑。

面对新课程,特别是选修课程,说实话,一线的大量教师至今仍然心理准备不足。主要有两种非常态心理:

一种是对选修课持反对意见,习惯于既有的语文教学模式,将选修变必修,轻车熟路,不愿意改变,美其名曰“强化课堂教学”;甚至干脆以高考为拒绝选修课的理由,仍然把选修课当必修课来讲,还美其名曰“对学生负责”。以为高考不改,一切改革则无从谈起。这显然是极不明智的态度。

第二种是全盘否定传统教学,人为地树立起这也不是,那也不是的靶子,好像一搞新课程,就什么都要新,现在有些地方甚至把“学生占领课堂”当作一种新课程改革的时髦样板大力推广,在这样的课堂上,几个学生充当了教师的角色,在几块黑板上眉飞色舞的讲,大多数学生在下面茫然四顾,不知所云。这里的课堂,看不到教师“导”的身影,听不到学生的“读”;我曾私下问一位教师,你认为这是新课改吗?这位老师笑一笑,很是无奈。

甚至有的学校规定,教师在课堂上讲了话,就要扣工资,表现出一种十足的“课霸”嘴脸和浮躁心态,急功近利的肆意歪曲新课程改革的意义和价值,甚至还有些所谓的“名师”,到处招摇撞骗“一年360天,300天在外讲学,而他的学生居然还坐得住,每天还要写500字的文章,素质很好云云……”这样的昏话居然还有人捧场。有人问我:这是真的吗?我只好一笑:权当是“皇帝的新装”吧!这些少数打着素质教育的旗号,干着害人子女,危及民族发展勾当的人和事,也是应该警惕的。目前,高中语文选修课程带给人们的困惑多多,相当具有普遍性。

二、要处理好语文选修课程中,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的关系。

人们习惯上将学校、教师自主开发的课程称为校本课程。同时,课程专家指出,选修课程与校本课程因划分标准不同而不能归为同类、同级课程。选修课程是与必修课程对应的,校本课程是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对应的。

在这次新课改实践中,我们看到,语文选修课程的开发和实施,还处于原始探索阶段,许多学校还不具备独立开发具有校本特点的语文选修课程的实力。学校所开设语文选修课程,基本服从教育主管部门的安排,结果选修成了第二必修,所选模块也尽可能地围绕高考来设置。

教育主管部门规定开设的选修课程,具有共性,便于高考的统一操作,却少了个性。《普通高中课程方案课程内容》要求高中课程内容遵循三个基本原则:

时代性——课程内容的选择体现当代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反映各学科的发展趋势,关注学生的经验,增强课程内容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同时,根据时展需要及时调整、更新。

基础性——强调掌握必需的经典知识及灵活运用的能力;注重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旺盛的求知欲、积极的探索精神、坚持真理的态度;注重培养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高中课程内容既进一步提升所有学生的共同基础,同时更为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奠定不同基础。

选择性——为适应社会对多样化人才的需求,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要,在保证每个学生达到共同基础的前提下,各学科分类别、分层次设计了多样的、可供不同发展潜能学生选择的课程内容,以满足学生对课程的不同需求。

教师要想在选修课教学上有所作为,关键是自己要静下心来多阅读,多思考,切实弄清选修课的目的、任务及课堂有效教学的方法措施。

第9篇:高中语文考点范文

C了解作者,把握背景 D标明段序,分清结构

E画关键句,体会作用 F简写主旨,归纳特色

2.学生课堂听讲五法(细听讲做笔记):A听到listen B看到look

C写到write D说到 speak

E思到think(耳眼手嘴脑五官并用)

3.赏诗三步法:A知人论世(了解作者,把握背景)

B译析字面(通译全诗,分析景情)

C阐明主旨(简述内容,阐明理趣)

4.划分文章结构四法:A依据表达方式 B找寻明暗线索

C依据时空顺序 D依据逻辑顺序

5.分析八种关键句作用:A点明题目,引起下文(点题句)

B点明中心,亮出主旨(中心句)

C设置悬念,引发兴趣(悬念句)

D承上启下,自然衔接(过渡句)

E前后照应,和谐统一(照应句)

F侧面烘托,间接映衬(烘托句)

G 后文铺垫,埋下伏笔(铺垫句)

H增强语言,突出特征(修辞句)

6.辨别七类文章写法:A对比写法 B象征写法 C烘托写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