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化学纤维的分类方法范文

化学纤维的分类方法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化学纤维的分类方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化学纤维的分类方法

第1篇:化学纤维的分类方法范文

关键词:比较优势法;出口;纺织品

中图分类号: F4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0)02-0021-01

一、显示比较优势法的采用

“显示”比较优势法是分析比较优势计量方法与模型中最著名、应用最广泛的方法之一。它侧重出口实绩分析,避免了国家保护所造成扭曲的影响。虽然它只涉及出口一方面,从短期看,易受政府政策的影响而扭曲,但从长期分析,若一国某种商品无论有无比较优势,即使受了扭曲暂时发生贸易偏离,但市场的竞争最终会使之正常。而且,“显示”比较优势指数方法简洁明了,能避免许多繁杂的运算及近似估计,使之成为一种最常使用的衡量方法。

因此,本文运用显示比较优势法对江西五种主要纺织品进行实证研究。其方法是将江西省的出口纺织品和相应的全国纺织品相比较,即把江西省该类纺织品出口值(ai)占江西省出口总值(A)的份额与全国该类纺织品出口值(bi)占全国出口总值(B)的份额相比较,其公式为:

RCAi=ai/A÷bi/B

通过对江西省1998-2007年等五大纺织品(指针织或钩编服装及衣着附件,非针织或非钩编及衣着附件,棉花,化学纤维短纤,其他纺织制成品、成套物品、旧衣着及旧纺织品、碎织物,以下简称)出口贸易与全国同类产品出口状况的比较,用显示比较优势计算出江西省主要纺织品的比较优势情况,具体结果在表1.1中列出。

表1.1 江西主要纺织品显示比较优势指数对比表

原始资料来源:《江西统计年鉴》(1999-2008),《中国统计年鉴》(1999-2008)。

二、江西主要出口纺织品的分析结论

(一)针织或钩编服装及衣着附件的实证分析

针织或钩编服装及衣着附件具有很强的比较优势但优势地位不稳定。

表1.1中的数据表明:从总体上来看,针织服装是这五种纺织品当中最具比较优势的产品。10年的RCA值都大于1,平均超过2.5,特别是2003和2004两年,RCA值分别为3.91和4.28,远远超过1,这说明其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处于较明显的优势地位。另一方面,10年间,针织服装的RCA值波动也比较大, 最低为1999年的1.70,最高为2004年的4.28。同时从2004年后呈现逐年下降的态势。这表明在刚入世时,受配额取消的利好,江西的针织服装出口迅猛,但随后受国际和国内竞争和贸易壁垒等多方面的影响,在国际市场上的优势地位逐渐在减弱。

(二)非针织或非钩编及衣着附件的实证分析。非针织或非钩编及衣着附件出口具有中等比较优势,但具有发展潜力。表1.1中的数据表明:从总体上来看,非针织或非钩编及衣着附件的RCA值都大于1,常年在1.5左右,比较平稳。这说明最近几年江西非针织服装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处于一直处在稳定状态。

(三)棉花的实证分析。棉花生产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从表1.1中的数据可以看出:1998-2007年10年间,棉花的RCA值都大于1,且RCA平均值仅次于针织服装,这说明棉花作为特色农产品,在江西省是一个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从2002年开始RCA值有下降的趋势,具体是从2002年的3.32下降到2007年的1.2。

(四)化学纤维短纤的实证分析。化学纤维短纤出口比较优势较明显。1998-2007年10年间,化学纤维短纤的RCA值都大于1,且总体上有上升的趋势,从1998年的1.47上升到2007年的3.73,其中1999年的RCA值最低,为1.14,2007年的RCA值最高,为3.73。这说明江西省的化学纤维短纤出口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

(五)其他纺织制成品、成套物品、旧衣着及旧纺织品、碎织物的实证分析。其他纺织制成品出口的比较优势中等且处下降状态。从表1.1中的数据可以看出:1998-2007年10年间,其他纺织制成品的RCA值都大于1, 1998年最高为2.09,2007年最低是1.05,这充分说明江西的其他纺织制成品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形势不容乐观。

第2篇:化学纤维的分类方法范文

1.1为防治印染废水对环境的污染,引导和规范印染行业水污染防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纺织行业总体规划及产业发展政策,按照分类指导的原则,制定本技术政策。

1.2本技术政策适用于以天然纤维(如棉、毛、丝、麻等)、化学纤维(如涤纶、锦纶、腈纶、胶粘等)以及天然纤维和化学纤维按不同比例混纺为原料的各类纺织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印染废水。

1.3印染工艺指在生产过程中对各类纺织材料(纤维、纱线、织物)进行物理和化学处理的总称,包括对纺织材料的前处理、染色、印花和后整理过程,统称为印染工艺。

1.4鼓励印染企业采用清洁生产工艺和技术,严格控制其生产过程中的用水量、排水量和产污量。积极推行ISO14000(环境管理)系列标准,采用现代管理方法,提高环境管理水平。

1.5鼓励印染废水治理的技术进步,印染企业应积极采用先进工艺和成熟的废水治理技术,实现稳定达标排放。

2、清洁生产工艺

2.1节约用水工艺

2.1.1转移印花(适宜涤纶织物的无水印花工艺);

2.1.2涂料印花(适宜棉、化纤及其混纺织物的印花与染色);

2.1.3棉布前处理冷轧堆工艺(适宜棉及其混纺织物的少污染工艺);

2.2减少污染物排放工艺

2.2.1纤维素酶法水洗牛仔织物(适宜棉织物的少污染工艺);

2.2.2高效活性染料代替普通活性染料(适宜棉织物的少污染工艺);

2.2.3淀粉酶法退浆(适宜棉织物的少污染工艺);

2.3回收、回用工艺

2.3.1超滤法回收染料(适宜棉织物染色使用的还原性染料等);

2.3.2丝光淡碱回收(适宜棉织物的资源回收及少污染工艺);

2.3.3洗毛废水中提取羊毛脂(适宜毛织物的资源回收及少污染工艺);

2.3.4涤纶仿真丝绸印染工艺碱减量工段废碱液回用(适宜涤纶织物的生产资源回收及少污染工艺);

2.4禁用染化料的替代技术

2.4.1逐步淘汰和禁用织物染色后在还原剂作用下,产生22类对人体有害芳香胺的118种偶氮型染料。

2.4.2严格限制内衣类织物上甲醛和五氯酚的含量,保障人体健康。

2.4.3提倡采用易降解的浆料,限制或不用聚乙烯醇等难降解浆料。

3、废水治理及污染防治

3.1印染废水应根据棉纺、毛纺、丝绸、麻纺等印染产品的生产工艺和水质特点,采用不同的治理技术路线,实现达标排放。

3.2取缔和淘汰技术设备落后、污染严重及无法实现稳定达标排放的小型印染企业。

3.3印染废水治理工程的经济规模为废水处理量Q≥1000吨/日。

鼓励印染企业集中地区实行专业化集中治理。在有正常运行的城镇污水处理厂的地区,印染企业废水可经适度预处理,符合城镇污水处理入厂水质要求后,排入城镇污水处理厂统一处理,实现达标排放。

印染企业集中地区宜采用水、电、汽集中供应形式。

3.4印染废水治理宜采用生物处理技术和物理化学处理技术相结合的综合治理路线,不宜采用单一的物理化学处理单元作为稳定达标排放治理流程。

3.5棉机织、毛粗纺、化纤仿真丝绸等印染产品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宜采用厌氧水解酸化、常规活性污泥法或生物接触氧化法等生物处理方法和化学投药(混凝沉淀、混凝气浮)、光化学氧化法或生物炭法等物化处理方法相结合的治理技术路线。

3.6棉纺针织、毛精纺、绒线、真丝绸等印染产品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宜采用常规活性污泥法或生物接触氧化法等生物处理方法和化学投药(混凝沉淀、混凝气浮)、光化学氧化法或生物炭法等物化处理方法相结合的治理技术路线。也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3.5所列的治理技术路线。

3.7洗毛回收羊毛脂后废水,宜采用予处理、厌氧生物处理法、好氧生物处理法和化学投药法相结合的治理技术路线。或在厌氧生物处理后,与其它浓度较低的废水混合后再进行好氧生物处理和化学投药处理相结合的治理技术路线。

3.8麻纺脱胶宜采用生物酶脱胶方法,麻纺脱胶废水宜采用厌氧生物处理法、好氧生物处理法和物理化学方法相结合的治理技术路线。

3.9生物处理或化学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剩余活性污泥或化学污泥,需经浓缩、脱水(如机械脱水、自然干化等),并进行最终处置。最终处置宜采用焚烧或填埋。

3.10印染产品生产和废水治理的机械设备,应采取有效的噪声防治措施,并符合有关噪声控制要求。在环境卫生条件有特殊要求地区,还应采取防治恶臭污染的措施。

3.11印染废水治理流程的选择应稳定达到国家或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要求。

4、鼓励的生产工艺和技术

4.1鼓励印染企业开发应用生物酶处理技术;激光喷蜡、喷墨制网、无制版印花技术;数码印花技术;高效前处理机、智能化小浴比和封闭式染色等低污染生产工艺和设备。

4.2鼓励中西部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具有民族特色的纺织品生产,但须满足相应的环境保护要求。

第3篇:化学纤维的分类方法范文

关键词:天然竹纤维;竹浆纤维;发展;问题

1竹纤维分类

1.1天然竹纤维――竹原纤维

竹原纤维是采用物理、化学相结合的方法制取的天然竹纤维。制取过程:竹材制竹片蒸竹片压碎分解生物酶脱胶梳理纤维纺织用纤维。

竹原纤维是一种全新的天然纤维,是采用物理、化学相结合的方法制取的天然竹纤维,天然竹原纤维与竹浆纤维有着本质的区别,竹原纤维属于天然纤维,竹浆纤维属于化学纤维。竹原纤维的研制成功标志着又一天然纤维的诞生,其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政策。天然竹原纤维具有吸湿、透气、抗菌抑菌、除臭、防紫外线等良好的性能。

1.2化学竹纤维

化学竹纤维包括竹浆纤维和竹炭纤维。竹浆纤维是一种将竹片做成浆,然后将浆做成浆粕再湿法纺丝制成纤维,其制作加工过程基本与粘胶相似。但在加工过程中竹子的天然特性遭到破坏,纤维的除臭、抗菌、防紫外线功能明显下降。

竹炭纤维是选用纳米级竹香炭微粉,经过特殊工艺加入粘胶纺丝液中,再经近似常规纺丝工艺纺制出的纤维产品[1]。

2竹纤维的优点

竹纤维具有抗菌、抑菌、除臭、防紫外线等功能,是天然功能性纤维,特别是它的除臭功能是最强的,因此被人们称作“会呼吸的纤维”。科学家们发现竹子里具有一种独特物质,该物质被命名为“竹琨”,具有天然的防螨、防臭、防虫功能。同样数量的细菌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菌在棉、木纤维制品中能够大量繁衍,而竹纤维制品上的细菌不但不能长时间生存,而且短时间内还能消失或减少。竹纤维织物的天然抗菌、抑菌、抗紫外线作用在经多次反复洗涤、日晒后,仍能保证其原有的特点,对人体皮肤无任何过敏性不良反应,并对人体皮肤具有保健作用。

3竹纤维的运用和发展前景

竹纤维产品以其高科技含量,及其柔滑软暖、凉爽舒适、抑菌抗菌、绿色环保、天然保健的独特品质牢握市场脉搏,独树一帜。竹纤维织物的天然抗菌、抑菌、抗紫外线作用在经多次反复洗涤、日晒后,仍能保证其原有的特点,这是因为竹纤维在生产过程中,通过采用高科技生产技术,使得形成这些特征的成分不被破坏。所以其抗菌作用明显优于其他产品,更不同于其他在后处理中加入抗菌剂、抗紫外线剂等整理剂的织物,所以它不会对人体皮肤造成任何过敏性不良反应,反而对人体皮肤具有保健作用和杀菌效果,是真正的亲肤保健产品,应用领域宽广。竹纤维面料在床上用品的应用,给广大消费者带来一个健康、舒适、凉爽的夏季。竹纤维面料也被业内人士誉为“21世纪最具有发展前景的健康面料”竹纤维的到来,对整个纺织业而言,具有深远的意义。竹纤维的产品价值塑造了消费者的品位与档次,它是一个空白市场,具有巨大的商机。现已大量应用于口罩、绷带、手术服、护士服等医用防护品和毛巾、袜子、内衣、床上用品、针织T恤等生产生活用品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必将会对竹纤维的需求越来越大。人们对于生活品质提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绿色这个概念逐渐映入到消费者的心理,再高档的产品在绿色面前也只能降低档次。因此绿色将是一个长久不衰的流行趋势!竹纤维家纺也必将成为纺织品行业的领军者[2]!

我国家纺市场是目前应用竹纤维的主力军,而我国家纺市场在世界所占的地位是不容忽视的,1997年到2007年,中国家纺市场销售收入年均增长10.67%。今后中国的家纺市场同样会以很高的速度向前发展,它的高速发展必然会拉动我国竹纤维产业的快速发展,然而在这样快速发展的过程当中,将会出现更多的问题,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思考。

4竹纤维发展遇到的问题

4.1在生产过程中的问题

竹纤维虽然有诸多优点,但也有它的弱点。例如,在加工工艺上,再生竹纤维存在生产工艺过程过长,对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环保问题成了发展再生竹纤维的最大弊端,且其加工过程对竹材原料特性的破坏也是不可忽视的。因此,再生竹纤维的工艺有待完善。对于天然竹纤维的制取主要有两个难点:一是竹子单纤维太短,无法纺纱;二是纤维中的木质素含量很高,难以除去。常规的化学脱胶方法工艺流程长,周期长,需消耗大量的能量,且设备腐蚀较严重,对环境污染极为严重,加工出的纤维质量不够稳定。而生物脱胶法也有相当大的难度,因竹材自身结构紧密,密度很大,而且细胞组织中又有大量空气存在,浸渍液很难浸透,势必延长脱胶时间,且竹子本身具有多种抑菌物质,菌种的选择也较困难。成衣制造中100%的竹纤维还没有很好地解决缩水性问题,手感与悬垂性也有待改善。因此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

4.2在检测过程中的问题

竹纤维鉴别和检测技术相对滞后,目前在我国还没有制定出检测竹纤维含量的标准。造成这一现象也与竹纤维独特的纤维性质有关。

一是竹纤维与其他纤维的区分,竹纤维是一种纤维素纤维,它与棉、麻、蚕丝、粘胶等纤维素纤维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遇到硫酸都会溶解。因此在遇到标识上标的纤维成分是竹纤维与棉、麻等纤维素纤维的话,我们不能检测其各自的成分含量。而且由于这几种纤维的成本差别很大,就导致一些商家在生产过程中以其他纤维代替竹纤维从而牟取利益。

二是天然竹纤维与竹浆纤维的区分,前者是天然纤维;后者是化学纤维,它的一些特性在加工过程遭到破坏,使其功能大大降低,但它的产量大,易于制作,因此价格是天然竹纤维的一半左右。由于它们各方面性质十分相似,很难鉴别,这就造成一些产品用竹浆纤维代替天然竹纤维。在销售过程中用天然竹纤维的优点宣传自己的产品,而在产品的纤维成分中标示为竹纤维。很多消费者对二者的不同缺乏了解以致蒙受损失。因此消费者在购买此类产品时要多加小心。

5结论

竹纤维在纺织品领域的运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但在发展的同时必须加大对它的研发,需了解生产工艺中存在的问题。检验技术机构必须加紧标准的制定以使整个产业得到健康有序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朱静芳.纤维素纤维的新宠――竹纤维[J].针织工业,2003(6):4-5.

第4篇:化学纤维的分类方法范文

关键词:服装工业;纺织工业;金属化学工业;机械电子行业

中图分类号:F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13-0015-02

1 服装工业的历史、现状及发展趋势

1.1 服装工业的历史

服装工业的历史和成衣工艺的发展历史密不可分,我国的成衣工艺有着悠久的历史,但由于几千年封建社会制度的影响,严重地束缚和影响了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发展,致使我国的服装工业发展缓慢,在相当长时期还停留在个体制作和手工作坊的生产形式。19世纪初,随着西方服饰文化的传入,我国传统的服装生产形式及工艺方法得到改变,并在民间逐步产生“红帮裁缝”、“白帮裁缝”、“中式裁缝”、“大帮裁缝”,这四大服装生产形式成为当时的主要派系。20世纪中叶,工业革命开始,使脚踏缝纫机在中国逐步推广,并逐渐改革手工操作的服装工艺过程,生产规模和形式也在不断地扩大,同时,在许多沿海大城市逐步形成西服、衬衣、内衣、童装、裘皮服装等行业,但个体劳动的生产形式仍占较大比例。

解放后,国家首先对手工业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逐步改变和摆脱了旧的生产方式,组织起四类不同的服装生产形式,即国营、公私合营、集体、个体。但是由于长期对服装生产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以及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速度不理想,致使服装生产发展的速度缓慢,跟不上人民生活水平的递增速度。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国家为了切实解决好人民穿衣问题,扭转“买衣难”、“做衣难”的局面,对成衣生产的体制作了调整,成衣生产的渠道也不断扩大,形成了纺织、商业、乡镇工业、第三产业、个体业等系统的多种生产渠道。

进入上个世纪80年代末期,服装工业已成为国家累积资金、扩大外汇来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服装已成为国际贸易的大宗商品。国家对发展服装工业十分重视,积极支持服装工业的体制改革,服装行业已成为一个具有一定现代生产规模的劳动密集型工业生产体系。

1.2 服装工业的现状

广泛采用电子技术,生产设备具有连续化、多针化、气烫化,面辅料品种繁多,纺织、印染、服装一体化形成了服装工业的现状:

(1)情报网系统的建立利用计算机网络,随时收集世界各地的时装情报、流行趋势及市场信息等,同时企业还可以将产品出厂后的销售情况及时输入存储,便于统计。国外许多服装生产厂家已于百货公司或服装店联网,用来调查服装销售和需求情况,便于企业及时组织生产或随时调货。

(2)服装CAD广泛应用利用计算机进行款式设计,图案设计,打板、推板及排料工作,缩短了服装企业从效果图到排料图的工作时间。

(3)综合自动化裁剪车间采用自动对齐布边、自动控制铺布张力,甚至有自动对条对格功能的全自动铺布机完成铺布工作;利用全自动裁剪机可与CAD联机,也可由其自身的电脑中心控制,按照磁盘上的排料图文件,自动进行样板或衣片的裁剪;最后再由裁片标签机完成打号任务,使得裁剪车间再节约大量人力、减轻工人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铺布质量得到提高,裁片的质量也更易于保证。

(4)灵活生产系统(FMS)在缝制车间采用柔性材料传送装置,如由柔性吊挂线将某件服装的所有衣片,按设定的程序依次吊挂传输到指定工位,改变了以往将衣片成捆传递带来的车间半成品堆放混乱、解捆和扎捆时间长、衣片易折皱、整烫工作量大等弊病。此外,自动绱袖机、自动纳驳头机、省缝机等技术含量较高的缝纫机在生产线上的应用,使服装缝纫加工质量更容易保证,生产效率提高。

(5)烫整手段提高具有各种形状烫模的熨烫机,令服装的立体造型更加容易,免去了以往传统“推、归、拔、烫”的手工操作,外观质量易于保证。

1.3 服装工业的发展趋势

随着世界新技术革命的到来,一个电子技术时代和信息时代已经进入到服装生产领域中,各种微电脑、气动技术、激光技术及电子群控技术等科学技术将被广泛应用。展望未来,一个技术密集型的服装生产形式将逐步建立,我国服装工业必将进入一个从设计到成衣制作高速化、自动化、高效率的新时代。

2 服装工业相关行业发展历程

2.1 纺织工业

纺织工业是将天然纤维、人造纤维和合成纤维进行纺纱织布,而将一些具有服用性能的纺织材料,即服装材料提供给服装工业生产成为服装,由此可见,服装材料的更新和发展是受到纺织工业发展影响和带动的,而服装材料的发展必然推动服装工业的现代化发展方向。

服装材料的发展与纺织工业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产业革命以后,工业生产及其产品有了长足的进步,纺织品从手工生产到机械生产,化学品染料也开始取代天然染料并不断地更新。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生产出粘胶人造丝,1925年又成功地生产了粘胶短纤维。1938年美国宣布了尼龙纤维的诞生,1945年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生产技术再次快速发展。美国1950年开始生产聚丙烯腈纤维(腈纶),1953年聚酯纤维(涤纶)问世,1956年又获得了弹力纤维的专利权。到20世纪60年代初,纺织材料已不局限在天然纤维的使用,化学纤维已被作为服装材料广泛应用。随着纺织工业和化学纤维的应用,人们认识到各种纤维的不足,在利用天然纤维与化学纤维混纺互补的同时,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了“天然纤维合成化,合成纤维天然化”的口号,世界各国对化学纤维(尤其是合成纤维)的改进和研究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纤维作为服装材料的基本形成要素,其发展使得服装材料品种繁多,形态及性能各异,它们已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进入了高科技的21世纪,并已能从多方面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纺织工业所提供的服装材料已经成为服装流行的重要因素,新型材料的出现就会带来新服装的流行,服装材料在满足人们基本服用性能的基础之上更朝着科技化、功能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以高科技服装材料提高服装的附加值,新型整理技术和功能性服装材料得到广泛的应用。通过对纤维的改变,物理改形、化学改性以及采用新材料等方法使化学纤维新品种增加,同时又采用了对织物进行的物理和化学的新型整理方法,从而使服装材料具有防水透湿、隔热保暖、吸湿透气、阻燃、防蛀、防霉、保健、抗菌、抗熔融以及防臭、防静电、防污等性能,为舒适服装和劳保、卫生等功能性服装提供了大量的材料。

2.2 金属、化学工业

金属或化学工业所生产的包括塑料制品和金属制品,提供给服装工业的如挂钩、拉链、纽扣等扣紧材料以及用于服装包装的包装材料等辅料。辅料中的扣紧材料提供给服装生产,从最初的完全由天然材料制成到后来随着金属、化学工业发展所提供的合成材料、金属材料的纽扣、拉链等,降低服装生产成本的同时,由于也具备轻便性,保证了穿着的舒适。而包装材料更是具有保护服装,用以宣传从而促进消费的功能。

2.3 机械电子工业

机械电子工业生产的是金属材料和电子元件,提供给服装工业的如服装CAD、裁剪设备、整烫设备和缝制设备。以制作服装的工具为线索,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服装加工工具的进步是随着机械电子工业的发展而前进的,从而促进了成衣工艺的发展,推动了服装工业向前发展。

距今10万年前的远古时代,人类的祖先已经开始使用动物的筋线和骨针将兽皮和树叶这些取自于自然界中的天然材料缝合成片包裹住身体。北京周口店猿人洞穴、浙江余姚“河姆渡新石器时代遗址”发现的管状骨针和绕线棒等工具,都说明那时已经产生最原始的成衣工艺形式;公元前3000年人类进入到青铜器时代,铜针取代了骨针;随后钢针的出现又取代了铜针,但直到18世纪末,缝制服装的工具仍处于原始阶段,工艺方式一直是手缝操作。19世纪初,欧洲资本主义近代工业兴起,英国人托马斯・逊特发明了手摇链式线迹缝纫机;30年代,法国人巴特勒米・西蒙纳制造了第一架有实用价值的链式线迹缝纫机;英国人艾萨特・梅里特・胜家兄弟设计了转速600r/min的全金属锁式线迹缝纫机。这时,人们制作服装已经由纯粹的手工操作进化到使用人力的机械操作。19世纪末,马达驱动的缝纫机问世,人们开始进行机械高速化、自动化及专门化的研究。从20世纪40年代起,缝纫机的转速已经从300r/min提高到10000r/min以上。1965年,美国胜家公司发明了自动切线装置,使缝纫效率提高了20%左右。至此之后,日本重机株式会社、美国格伯公司、意大利内基公司分别制造了数控(NC)工业缝纫机,使缝制工序程序化、标准化。

3 相关行业带动服装工业的繁荣发展

从纯手工缝制进化到使用人力的机械操作直至今天的机械化、自动化、高速化、专业化生产,服装工业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过程,而这一过程势必是由其他相关行业的进步和发展陪伴带动的。

3.1 纺织工业带动服装工业的发展

纺织工业与服装工业密切相关,它提供给了服装生产最基本的服装材料即面料和辅料,新型纤维及纺织技术的出现势必会带给服装不一样的穿着和外观感受。服装材料的不断更新和发展,也推动成衣工艺向现代化方向发展。新的风格的织物形态和新涂料的产生,将推动各种湿热塑形工艺、粘接缝制工艺的发展,从而改进部件的组合形式,促进旧工艺的改进和新工艺的产生。

新型服装材料的开发赋予了服装一些特殊的功能,迎合了不同职业、不同工种从业人员的穿衣需求,如潜水服、石棉服、航空航天服等。

3.2 金属、化学工业带动服装工业的发展

面料和辅料提供给服装生产,平分秋色。辅料作为服装材料的一部分在服装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扣紧材料,看起来虽小,并且其价值对整件服装来说也是很低的,但是,如果对这些辅料选配得当,不但可以使它们充分发挥其功能性和装饰性,而且还会起到锦上添花、画龙点睛的作用,提高服装的档次。除了其功能性外越来越多的设计师也利用其来提高服装的装饰性,甚至也在考虑及研发辅料的特殊功能,其发展必然影响和带动服装工业的发展。

3.3 机械电子工业带动服装工业的发展

现今机种类型纷繁,常见的加工工具和设备多达4000余种,主要有单缝机、链缝机、绷缝机、包缝机、缲缝机、刺绣机、锁眼机、钉扣机、打结机等缝纫机械;有打褶机、拔裆机、粘衬机、各种部件熨烫机和成品熨烫机等熨烫机械;有铺布机、电动裁剪机、模板冲压机等裁剪机械。机械设备的高速化、专业化使得服装生产的效率提高的同时又保证了服装的质量,使得工业化的服装及时并保质量的满足广大消费者的穿衣需求。

随着电子计算机在服装工业中的广泛应用、各种电脑自动排料、铺布、裁剪系统,色差疵点分辨系统,缝制功能的电脑控制系统以及将复杂工序组合成由单一机种完成的特殊机种,将会大量使用于生产过程,成衣的生产工艺无论方法还是组织形式都将产生质的变化。服装CAD技术中利用计算机实现三维款式设计、二维纸样绘制及纸样完成后的立体造型显示,提高数据的传输速度,简化系统的操作。在企业管理体系中,一种新的概念和模式即计算机集成制造(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CIM),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通过计算机硬、软件,将企业中许多单项自动化技术,如:柔性生产系统(FMS)、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生产(CAM)、管理信息系统(MIS)等日趋成熟的单元,在计算机网络和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基础上进行集成,使企业的生产管理迅速、准确、便捷,在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缩短交货周期等方面达到总体最佳,从而提高企业对市场的快速反应能力。先进技术及设备的引入,使服装整体生产的周期大为缩短,有助于提高企业自身的竞争能力。

参考文献

[1]张文斌.服装工艺学[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0.

第5篇:化学纤维的分类方法范文

[关键词]高线轧机;自动打包机;故障;解决

中图分类号:TB4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06-0346-01

腈纶厂腈纶成品打包机进口设备,是化学纤维的后处理生产线上的关键设备,是切断后的输人本机短纤维压实,然后绑上大小,重量一定形成包装。一般来说,打包机要求连续运行,没有一个时间长了,各种动作的分解,分配合理的时间,必须满足短纤维年产量的需要。主要由主机部分,液压系统,气动系统和电气控制系统等构成。主机部分几部分主要由主压力部分和压缩部分组成,主压力部分采用液压系统驱动,压缩部分出现故障频繁,这些问题不同程度地影响到打包机的正常生产。打包机出现机械故障是主要的预压杆磨损严重,更换和维修预压连接杆,工作量大,费用高。

一.生产腈纶长丝打包机的工作原理

切成短纤维切断机,进入打包机,输送到转鼓式冷凝器,属于推进室。如果纤维达到重量要求,纤维可以从盒中盒重量的进步,现在的螺旋桨活塞向前运动,将在预压箱的纺织纤维。预压箱完成垫纤维旋转后,在主压力侧,纤维机通过液压驱动主压活塞的最终大小,像这个压缩包可能把包装纸和绷带,然后主机放电头继续移动,不在包装位置直到主机放电头,开关闭合,将可由操作员包装,移动并运外包车。

二.常见故障现象

2.1在生产中,打包机的预压动作反复上升、下降,推料动作做往复运动的空循环,其余动作均不进行。维修人员只能关机,棉箱里的纤维被清理后重新开机。

2.2正常成包时,压头压住纤维,棉箱提起并且脱离纤维,操作人员捆好包带,纤维包被运走。当出现一个超大包时,也就是压头压住的纤维量太大,棉箱提起但不能脱离纤维,造成无法捆包。遇到这种情况,操作人员只能手动使压头上升,松开纤维,清理完毕后重新运行。

2.3风路系统工作不良.供风系统空气过滤器发生故障,使风中的固体颗粒进入气缸内,串到活塞杆与筒套之间,活塞杆往复运动,造成研损,造成活塞杆划痕;供风系统油油雾器不好用,导致供气无,活塞杆与铜套之间产生干磨现象,从而加快了活塞杆磨损。

2.4凝棉器紧急制动,影响打包质量。应检查修复或更换凝棉器。出现紧急制动的原因多数是由线路短路所致。在现场操作时,误启动手动操作,导致打包机的打包速度减慢且影响质量,必须设成自动操作。

2.5柱塞与缸体上柱塞孔之间的配合间隙超差这种结构的柱塞泵,它的缺点就是在工作的过程中柱塞所受的侧向力比较大。所以,柱塞与缸体之间由于长时间运动产生磨损,使柱塞与柱塞孔之间的配合间隙超差,产生严重的泄漏所造成的。

三.解决方案

3.1 打包头扭结轮扭结不停故障由于使用的打包线未经过酸洗,打包线所带氧化铁皮较多。在打包过程中,氧化铁皮非常容易积于打包头扭结轮处,导致扭结到位接近开关常有信号,扭结轮扭结不停。这样几个小时就得停下车来清理打包头,影响正常的生产节奏,造成人身和设备的重大隐患,现在采用机械行程开关,装在打包头外侧,避免了类似事故的发生。

3.2 柱塞圆柱表面磨损的修复根据柱塞表面的磨损状态,以及技术检测的结果,决定采用镀硬铬的方法进行尺寸恢复,用机械磨削加工的方法进行加工。

3.3 精心维护,减少设备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加强设备维护,精心操作,减少出现计量!电器等故障的可能性.特别加强对气柜供风系统的维护,定期检查空气过滤器和油雾器的工作情况,定期清洗空气过滤器滤芯,及时补加油,如果油雾器工作不正常,油量没减少,需及时检修或更换油雾器,以确保空气洁净,使气缸处于良好工作状态。

3.4 减少故障率改善原设计。改善维修方式,使隐患彻底根除,从而提高打包机的可靠性.打包机,通过长期使用,发现短纤包输送系统由于原设计存在缺陷,致使短纤包在输送过程中,自运包小车之后到落地,包的走向与带条捆帮的方向垂直,故当包带条崩开时铁口及带条极易伤到输送系统两侧的行人和操作人员,同时斜滑道过长,坡度较小,夹包车只能一包一夹,否则堆积在滑道上的包不能靠自重滑落到平地,只能人工向下推或小车再往回顶才能落到平地,这样,人工推包不但增加了劳动强度和人身不安全因素,而且小车往回顶包经常使滑道基础螺栓和输送辊弯曲。

3.5 正确维护延长打包机的使用寿命。人为因素是由于使用不当"保养不善"损坏性维修或其它人为原因引起的性能降低和寿命降低:研究零部件自然劣化的周期,确定其使用寿命。定期定点检修更换。设定劣化基准,以便及时更换劣化零部件。提高维修方法及技能。要对打包机强化清洁"紧固"等保养环节,保持打包机的基本状态,来避免人为劣化,保持自然状态。

3.6 做好资料的整理。资料整理工作越来越受到技术人员的重视,尤其是第一手资料!因为它是了解设备情况的基础,丰富准确的资料对于进行设备维护保养"改造更新及故障判断处理提供了宝贵的客观依据!当然做好设备管理工作还有许多值得研究的方面,比如检修过程中专用工具的设计,检测仪表的使用及质量参数的控制等。

四.结语

打包机是腈纶,纺织及造纸等行业的通用设备,它的日常维护"保养及常见故障诊断是保障设备长周期稳定运行的关键!该设备的管理和维护具有一定的通用性,提高了作业率,降低了事故时间,为高节奏的线材生产线提供了保障.

参考文献

[1] 周平.三洋K40.21型塔机顶升液压系统故障及排除[J].液压气动与密封.2012(03)

[2] 王连勇,王庆华.柱塞泵早期损坏的原因[J].工程机械与维修.2012(01)

[3] 李谦.Y/TD71-45A液压机故障诊断分析及排除[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S2)

第6篇:化学纤维的分类方法范文

【关键词】 灰色系统; 灰色关联分析; 财务预警; 多元回归分析

一、引言

会计的职能仅为对企业已经发生的经济活动进行货币计量的一个过程,其主要内容是对过去经济活动的核算和计量,是对企业过去的经济活动较客观的记录。而财务管理则是基于会计活动的结果,结合企业内外部信息,对企业将来的经济活动的决策,以使企业正常且更高效地运行。各种决策行为都离不开对未来的预测,而财务预警就是财务管理中对企业将来运行是否会恶化的预测范畴。企业利益相关者如内部员工、银行、股东等都对企业的财务恶化信息十分敏感。这种客观事实奠定了财务预警在财务管理中的独特地位。

作为能够识别、预测公司财务危机并为公司投资人和管理者提供预警信号的风险管理工具,财务预警模型倍受关注,并逐渐成为公司财务管理领域中的热点问题之一。依赖历史会计数据建立的模式识别类的传统预警模型,由于方法中存在固有缺陷,难以在公司财务管理中推广应用;而考虑微观与宏观因素之间联系的预警模型目前仍处在实验室阶段,尚未发展到能实际应用的程度。

二、相关文献评述

自国外学者Beaver(1966)用单变量分析预测公司破产并取得一定成果,Altman(1968)利用多元线性判别构建了著名的Z分数模型之后,一场财务预警研究的浪潮便在世界范围内掀起。

国内对财务预警的研究起于1986年吴世农、黄世忠介绍企业的破产分析指标和预测模型,经历25年。其中前12年,即1986—1998年为萌芽期,此期间的较少,研究处于基本认识阶段。这一阶段比较漫长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我国的两大证券交易所在1990年11月前尚未成立,实证数据十分不完善,并且各种指标界定都处于模糊阶段,因此,在次阶段,研究者们不得不只关注国外的研究理论与研究方法。在经过大量基础理论的积累以及国内的证券市场日趋成长,1999—2003年,国内财务预警研究转入了正式导入期,此阶段的主要研究成果与后期相比较少(这与萌芽期的实际情况是相吻合的)第三阶段即2004年至今,为国内财务预警研究的大发展时期。在这一阶段,尤其是2004年,有一个井喷式发展。这一时期的研究成果有以下飞跃:不仅每年的优质成果数量明显增多,且研究内涵、外延都有较大的突破。从内涵上看,首先,在研究层面上,不再是单一研究一种方法,而是将前人的方法进行综合比较,然后结合我国国情,建立一个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新模型。其次,在研究对象上,不再仅仅依靠传统的财务指标,而是加入各种其他影响因素进行综合考虑,例如经济附加值、现金流量指标、自由现金指标以及其他非财务指标,以提高模型的准确性。再次。在研究方法上,也不仅仅限于传统的计量经济方法,引入了多种在理工科方面有重大意义的研究方法,如人工智能方法、模糊数学方法以及灰色系统理论等。从外延上看,一些学者不仅讨论企业遇到财务困境时一系列指标的客观规律,也开始探讨财务危机与企业增长的关系。

除了灰色系统模型,其他模型大都以大量实证数据为基础,只是证明了财务预警领域的一些客观规律的存在,其应用仅局限于信用等级的评价,但是财务预警的意义并不尽在于此。人们需要通过模型来预测企业是否将会遇到财务危机,在企业遭受困难之前发现这冰山一角,然后采取行动来抑制这种趋势,防止财务危机的形成。由于宏观环境的不断变动,模型需要新的数据来加以修正,但其样本之庞大决定了巨大的工作量,因此不利于新模型的建立,因而对模型的推广应用树立了一个明显的障碍。以上为过去研究在财务预警实用性方面的不足。

另一方面,研究者们几乎都不约而同地选取同一时间截面的数据来建立模型,这种没有经过科学论证的做法是有缺陷的。由于各种指标的独特性质,它们可能对未来产生影响的滞后性不是那么一致,所以应该先论证是否有这种滞后性的存在,然后再采取相应的措施。

前人在将灰色系统理论应用到财务预警领域时候没有考虑到指标的合理性、序列的平滑性以及权重计算的科学性。因此这些因素也就成为将灰色系统应用于财务预警研究需要特别注意的方面。

三、研究设计

(一)指标选取

在指标选取上,本文参考前人的研究成果,将2000年到2012年中所有发表的国家级基金项目论文进行统计,取被选用次数最多的前12个财务比率指标如表1:

其中,资产负债率X1、流动比率X2、速动比率X5体现了企业的偿债能力;总资产周转率X8、应收账款周转率X4、存货周转率X11、营运资金与总资产比率X12体现了企业的营运能力;总资产利润率X6、净资产利润率X7体现了企业的盈利能力;总资产增长率X3、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X9、净利润增长率X10体现了企业的成长能力。

(二)指标滞后性考察

四、实证研究

(一)样本选取

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共有38家公司仅由于连续2年亏损而被退市预警,也就是*ST。为了使实证结果更加明显,本文选取了被*ST比例最高的行业——化学纤维制造业为主要实证对象。剔除数据不全的样本后,纳入实验的训练样本共10家公司,其中2家为*ST公司。①

(二)指标滞后性考察结果

根据上述实验设计,得出的滞后性结果为,除了X11存货周转率滞后期为1外,其他指标滞后期均为2。这种结果足以证明,各财务比率对系统影响的滞后期是存在的。这也是对上市规则中规定的连续3年财务异常给予退市的实证支持。

(三)灰色聚类分析结果

实验结果显示,X1、X2、X4为一类,其代表指标为X1;X6、X8、X10为第二类,其代表指标为X8;X7、X12为第三类,代表指标为X12;X9,X11为第四类指标,以X9为代表指标;X3与X5分别为最后两类指标。这样的结果有点令人咋舌,得出的分类结果并没有按照传统的偿债能力、运营能力、盈利能力以及发展能力来划分。

(四)线性回归结果

经过逐步回归后,得出以下回归结果(表2)。

表2很清楚地展现该模型的拟合优度极高。首先R2=0.94602,已很接近其最大值1,其实际意义是该模型对因变量的解释力已达到94.60%;其次该模型的P值为0.0433,小于0.05,表明各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很显著。

(五)模型的应用

1.行业内应用

以上模型是基于t=2012,用以往的数据来预测化学纤维制造业2011年年报中的公司财务情况。模型得出的预测值越大,说明该公司的财务状况越不乐观。取t=2011,运用以上模型来预测化学纤维制造业2010年的财务状况,预测值结果如表3。其残差平方和仅为0.05394,并且预测值连续两年最高者均在2012年被*ST。

2.行业外应用

将此模型应用到其他行业。这里笔者选取另外一个与2012年被*ST公司比例较高的行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取t=2012,得到以下预测结果(表4)。

其残差平方和为8.647474,远远大于该模型在化学纤维制造业的应用结果。该结果表明,对财务预警模型的研究,分行业是更加科学的。

五、总结与展望

(一)总结

1.结论

(1)在概念识别上,以往文献均以百度中公布的过期知识“ST指连续亏损2年的公司,*ST指连续亏损3年的公司”为基础进行研究。而以上规定于2002年就已废除。本文则依据《深证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2008年修订)》以及《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2008年修订)》中的相关规定“连续亏损2年的上市公司会被*ST即退市预警,而如果在之后的那一年仍然有财务异常状况,则暂停上市”进行研究。

(2)在指标选取上,本研究仅参考前人对财务比率的大多数选择。而在近年的相关研究中,非财务指标在财务预警研究中也起到了一定作用,并且各研究者都纷纷寻找其他更加显著的新指标(如EVA双基点距离等)。但笔者认为,应该回归经典,在最初的财务预警研究中,均只采用了财务比率指标,奠定了财务预警的坚实基础。其有待丰富的理论基础以及有待提高的预警精度,正是后来者的追随方向。本文正是以经典为基础,融合了灰色理论的先进思想,对仅有财务数据的深度挖掘,并与统计学中的多元回归模型相结合。

(3)在指标处理上,以往研究都选取同一时间点的数据作为截面数据,而本研究突破性地提出滞后性概念,认为不同指标对系统影响的区别既体现在程度上,也体现在滞后性上。实证研究的结果显然证明了这一点是正确的。

(4)在样本选取上,对行业的细分也是以往研究中没有做到的。在财务管理的理论基础中,行业因素对财务数据是有很大影响的。以往的研究中,为了获取大量的样本数据,不得不忽略部分行业因素,而灰色系统理论的特殊性,即适用于小样本分析,这样就可以在将行业分得足够细致的前提下进行财务预警研究。实证结果表明,在不同行业中,各指标对系统的影响程度是不一样的,正因为如此,分行业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2.不足

(1)在指标的选取上同样有所不足,因为时间精力有限,没有对其他的指标进行探索。

(2)在财务预警的界定上,没有统一的既定的标准,仅仅是在该行业内按照预测值进行排序,认为排名靠后的即存在财务危机。

(3)在对灰色系统理论的应用上,仅仅应用了较浅显的理论,即利用灰色关联度来删选指标。灰色系统理论的内容甚是丰富,将灰色系统模型引入财务预警是非常好的一个研究方向,由于笔者能力尚且不足,未曾找到一个合适的结合点。

(二)展望

一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财务危机企业到底是如何形成的,该如何防范以及如何逆转现有危机状况。

二是寻找其他对系统有显著影响的新指标。

三是将灰色模型合理应用于财务预警研究。

【参考文献】

[1] 刘旭涛.会计与财务管理关系研究[J].财经界(学术版),2011(10).

[2] W H Beaver.Financial Ratios as Predictors of Failure[J].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1966(4).

[3] ALTMAN E I.Financial Ratios,Discriminate Analysis and the Prediction of Corporate Bankruptcy[J].Journal of Finance,1968,23(4).

[4] 崔学刚,王立彦,许红.企业增长与财务危机关系研究——基于电信与计算机行业上市公司的实证证据[J].会计研究,2007(12).

[5] 深圳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2008年修订)[S].2008.

[6] 上海证券交易所.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2008年修订)[S].2008.

第7篇:化学纤维的分类方法范文

1、地毯科普小知识

地毯又名地衣,即铺于地面的编织品。其中尤其以新疆和田地区所生产的地毯更为名贵,有“东方地毯”的美誉。

中国的地毯历史悠久,早在2000多年前,中国西部的新疆就生产地毯,并能织出各式的图案。后来织地毯的工艺传入中原地区,适用面便越来越广。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在《红线毯》诗中有“地不知寒人要暖,少夺人衣作地衣”的名句。我国通过丝绸之路与中东各国互相交流,将中国的地毯文化也传递到世界各地。

2、地毯分类方法

按制造工艺分有手工栽绒地毯 、手工编织平纹地毯 、手工簇绒地毯 、手工毡毯、机制地毯;

按用途分有地毯、炕毯、壁毯、祈祷毯等;

按原料分有羊毛地毯、丝毯、黄麻地毯、化学纤维地毯等。

3、地毯的种类

地毯的材质越来越多元化,地毯按材质可分为纯毛地毯、混纺地毯、化纤地毯和塑料地毯。

(1)纯毛地毯的手感柔和,拉力大,弹性好,图案优美,色彩鲜艳,质地厚实,脚感舒适,并具有抗静电性能好、不易老化、不褪色等特点,是高档的地面装饰材料,也是高档装修中地面装饰的主要材料。但纯毛地毯的耐菌性、耐虫蛀性和耐潮湿性较差,价格昂贵,多用于高级别墅住宅的客厅、卧室等处。

(2)混纺地毯是在纯毛纤维中加入一定比例的化学纤维制成,该种地毯在图案花色、质地手感等方面与纯毛地毯差别不大,但却克服了纯毛地毯不耐虫蛀、易腐蚀、易霉变的缺点,同时提高了地毯的耐磨性能,大大降低了地毯的价格,使用的范围广泛,在高档家庭装修中成为地毯的主导产品。

(3)化纤地毯也称为合成纤维地毯,是以锦纶、丙纶、晴纶、涤纶等化学纤维为原料,用簇绒法或机织法加工成纤维面层,再与麻布底缝合成地毯。其质地、视感都近似于羊毛,耐磨而富有弹性;鲜艳的色彩、丰富的图案都不亚于纯毛。具有防燃、防污、防虫蛀的特点,清洗维护都很方便,在一般家庭装修中使用日益广泛。

(4)塑料地毯由聚氯乙烯树脂等材料制成,虽然质地较薄、手感硬、受气温的影响大,易老化,但该种材料色彩鲜艳、耐湿性、耐腐蚀性、耐虫蛀性及可擦洗性都比其他材质有很大的提高,特别是具有阻燃性和价格低廉的优势,在家庭装修中多用于门厅、玄关及卫生间浴缸的侧边。

现如今,随着科技的发展,除了人造材质之外,甚至竹纤维、玉米纤维、干草等都能够编织成地毯。而尼龙、人造纤维或合成皮也已广泛使用。但这些地毯容易藏污纳垢,不易清洁,对健康造成负面影响。若考虑舒适度与质感,还是羊毛地毯和丝质地毯为上选。

4、地毯功用

隔音效果:地毯以其紧密透气的结构,可以吸收及隔绝声波,有良好的隔音效果。

改善空气质量:地毯表面绒毛可以捕捉,吸附漂浮在空气中的尘埃颗粒,有效改善室内空气质量。

地毯安全性:地毯是一种软性铺装材料,有别于如大理石.瓷砖等硬性地面铺装材料,不易滑倒磕碰,家里有儿童、老人等的建议铺块毯或满铺毯。

艺术美化效果:地毯具有丰富的图案、绚丽的色彩、多样化的造型,能美化您的装饰环境,体现您的个性。

无毒害:地毯不具有辐射,不散发象甲醛等不利于身体健康的气体,达到各种环保要求。

5、地毯选配原则

选好地毯材质后,更关键的是地毯的搭配。选择合适的地毯,在家居中将会增色不少。其中,不仅仅要考虑到居室空间的大小,还得考虑到和家居中的风格和颜色相搭配。别急,下面SOHI就向你一一道来。

(1)地毯与空间

考虑空间格局是选择地毯的第一步。客厅是走动最频繁的地方,最好选择耐磨、颜色耐脏的地毯。面积稍大的最好铺设到沙发下面,造成整体划一的效果。如果客厅面积不大,应选择面积略大于茶几的地毯。室内走廊通常建议铺放长方形的道毯;不规则形状的地毯比较适合放在单张椅子下面,能突出椅子本身,特别是当单张椅子与沙发风格不同时,也不会显得突兀。进门处、浴室门外等用小的长方或椭圆形块毯更适宜。卧室的环境宜温馨舒适,羊毛地毯和真丝地毯成为首选。一方面,可以选择满铺地毯,同时用布、皮革“包边”或饰以流苏来修饰;另一方面,如果觉得满铺毯有点奢侈,那么就在床靠门的一侧,或床的两侧放置地毯。

(2)地毯与家具

地毯通常在家具之后购买,为了突显整体效果,地毯与家具的风格统一是安全的做法。古典家具宜搭配柔美、典雅的地毯,波斯风格、土库曼风格、高加索风格等地毯都以唯美的图案及色彩为特点,能够映衬古典家具的情调,与家具上的木制花纹相得益彰。不过需注意的是,假如家具及墙面装饰较复杂,地毯的图案要避免太过繁复。现代家具搭配同样风格洗练的地毯最佳,无论是板式家具还是玻璃、不锈钢质地的家具,简约风格的地毯既是气氛的补充,又能淡化家具本身的冷峻。

(3)“量身定做”

在选择地毯时应根据每个家庭的具体情况选择不同档次的地毯。如:室内如有轮椅、童车等胶轮车经常活动,应选择不怕压、易清洗的用合成纤维编织的地毯。如在人流量较大的房间铺设地毯,应选择绒头质量高、密度较大、而且耐磨损的簇绒圈绒地毯。对有幼儿的家庭,应选择耐腐蚀、耐污染、易清洗、颜色偏深的合成纤维编织的地毯。

6、地毯的配色技巧

家具的颜色和地毯色调应该相协调,如可以尽量采用同色系,以免视觉上过于杂乱;反之如果空间较大,地毯的花样可以热闹一点。

首先,遵循色彩先行的原则,色调追求整体和谐。通过居室中材料用色的分析,选择合适的地毯颜色。其中有一个简单适用的办法:将居室中的几种主要颜色作为地毯的色彩构成要素,这样选择起来既简单又准确。在保证了色彩的统一谐调性。

然后,确定图案和样式。这往往决定整个居室风格走向,是现代还是古典;是本土还是异域;是时尚还是经典;当然,还可以自创一种极具个性的居室风格。几何图案因其简单易搭配,独具的个性能瞬间让空间变得生动鲜明而被广泛使用。花朵图案的地毯浪漫柔美,是长盛不衰的室内装饰气质。

最后,地毯颜色的选择需要考虑到居室中的方方面面,包括地板、家具、窗帘以及其他配饰的颜色,彼此和谐才能提升整体的协调感。地毯的颜色和天花的颜色是相对的,一般地上的色调不能太浅,天花的颜色不可以太深,否则会产生头重脚轻的感觉。

现代风格的地毯则较多是米色,而古典风格的地毯以红色为主。

浅色可以增加空间感,令房间看起来宽敞。颜色清雅的羊毛地毯最适合秋冬季,符合简单设计的精髓。深色及温暖色调会使你的居室看起来舒适安逸,更具私密感,显得更加富丽堂皇。选择与环境相近的地毯颜色是最简单的做法,能够营造和谐的感觉,选择相反的颜色则是大胆的做法,适用喜欢个性的年轻人或设计人群。

7、地毯是如何保养

地毯清洗虽然不是什么常事,但是确实是比较麻烦,很多业主都会因为清洗的问题而放弃使用地毯。以合理的方法保养地毯或挂毯,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延长它们的寿命。

1、日常吸尘:定期使用吸尘器作吸尘清洁,可及时去除地毯表面的灰尘,使地毯保持光洁如新,同时保证室内空气的清洁卫生。平日可用胶纸滚刷将头发等物清理干净,每2-3天用吸尘器清理一次。

2、特殊情况:万一打翻了饮料等物,应立即处理,时间越长越难清理。先将污物用纸巾吸干,再用稀释的清洗剂局部擦洗。但一定不要用含氨及漂白粉的清洁剂,以免褪色。

(1)如果不小心将墨水溅到地毯上,可在溅有墨水的地方,洒上少许细盐,再用试布或刷子沾用洗衣粉溶液轻轻刷洗即可清除污渍。

(2)如果不小心将咖啡洒到地毯上,可用试布或刷子沾用5%的甘油水溶液轻轻刷洗即可清除污渍,若污渍清除的不彻底,可再用洗洁灵溶液擦试即可清除。

(3)如果不小心将果酒洒到地毯上,可用试布或刷子沾用洗衣粉溶液轻轻刷洗即可清除污渍。

(4)如果不小心将酱油、植物油或果汁等洒到地毯上,可用试布或刷子沾用洗洁灵溶液擦试即可清除污渍。

3、受重压的回复:在地毯凹陷处铺上微湿的毛巾,用电熨斗从上面蒸烫,再用吹风机吹干。

4、不明情况:如果有不明污物可先蘸酒精洗,等于后再用刷子刷去痕迹。

5、清除粘附的口香糖:先用塑料袋装上冰块压覆在口香糖上方,让口香糖凝固,之后用手按压测试,待口香糖完全变硬时,再用刷子或牙刷将之拔除,最后用刷子彻底刷净即可。千万不要任意使用化学稀释药剂,因为如此反而会使地毯受损,得不偿失。

6、去除宠物异味:在4升温水中加入4杯醋,用毛巾浸湿拧干后擦拭。醋不但可以防止地毯变色或褪色,同时还可消除宠物的异味(苏打水也具有除臭的功效)。擦完之后,再将之搁在通风的地方风干即可。

7、定期保养:每半年到一年应将毯子送到专业清洗公司整理,高档地毯尤其应该这样做。

8、防滑垫:为防止不必要的滑动,可以在面积较小的并没有家具压放的地毯下垫上防滑垫,面积略小于地毯即可。

8、选地毯有学问

置身超市或者百货店,眼前一大排的地垫,花花绿绿,似乎无从下手。现在你只要照做以下6步,就能挑到好地垫。

1、观察厚度、做工:消费者在挑选地毯时,要查看地毯的毯面是否平整、毯边是否平直、有无瑕疵、油污斑点、色差,尤其选购簇绒地毯时要查看毯背是否有脱衬、渗胶等现象,避免地毯在铺设使用中出现起鼓、不平等现象,而失去舒适、美观的效果。好的簇绒地垫,厚度通常在1-1.5cm以上。个别品牌甚至更厚,厚度为2cm左右,保证了舒适的脚感与极强的吸污能力。

2、用手触摸:可用手去触摸地毯,其产品的绒头质量高,毯面的密度就丰满,这样的地毯弹性好、耐踩踏、耐磨损、舒适耐用。好地垫摸起来非常柔软,用手按下去,有深度,而且迅速恢复原状。而劣质地垫则手感粗糙,按下去硬硬的,没有任何舒适可言。

这里提醒消费者千万别采取挑选长毛绒的方法来挑选地毯,表面上看起来绒绒乎乎好看,但绒头密度稀松,绒头易倒伏变形,这样的地毯不抗踩踏,易失去地毯特有的性能,不耐用。

3、嗅气味:因为簇绒地垫一般有一层背胶,户外喷丝垫、浴室防滑垫则全是塑料,一旦使用劣质材料,将有较强的刺鼻气味。簇绒垫用天然乳胶做背胶,不暴晒及加热的话,是完全健康的。

4、色牢度:色彩多样的地毯,质地柔软,美观大方。选择地毯时,可用手或试布在毯面上反复摩擦数次,看其手或试布上是否粘有颜色,如粘有颜色,则说明该产品的色牢度不佳,导致地毯在铺设使用中易出现变色和掉色,而影响地毯在铺设使用中的美观效果。

第8篇:化学纤维的分类方法范文

关键词:化学;生活;添彩;息息相关;创造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2)-06-0195-01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追求健康、高品位的生活,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也越来越密切。化学是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它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锐利武器。只要你留心观察、用心思考,就会发现生活中的化学知识形形、无所不在,使人类社会的物质生活更加丰富多彩。放眼四顾,我们都会看到各种各样的化学变化、五光十色的化学现象。

如果说生活是月夜的一片夜空,那么,化学就是这静谧夜空中无数星辰,点缀着天空的每一个角落;如果说生活是山顶的一棵大树,那么,化学就是这棵大树下营养的土壤,滋润着大树的每一寸肌肤;如果说生活是一艘前进的轮船,那么,化学就是这艘轮船内能量的源泉,支持着轮船的每一次航行。

可以说,生活处处有化学,身边无处不化学。

就化学对人类的日常生活的影响来说,化学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首先,我们的衣、食、住、行无一不用到化学制品。

“民以食为天”,我们吃的粮食离不开化肥、农药这些化学制品。1909年哈伯发明的合成氨技术使世界粮食翻倍,如果没有他发明的这个化学技术,那么世界上就有一半的人得不到温饱,那么世界上就多了一半的人的生命面临危机了。加工制造色香味俱佳的食品就更离不开各种食品添加剂,如甜味剂、防腐剂、香料、味精、色素等等,多是用化学合成方法或化学分离方法制成的。

如果没有合成纤维的化学技术,那世界上大多数人就要挨冻了,因为有限的天然纤维根本就不够用。我国1995年的化学纤维产量为330万吨,其中90%是合成纤维。何况纯棉纯毛等天然纤维也是棉花、羊毛经化学处理制成的。再有就是合成橡胶,少了合成橡胶,世界上60亿人口又有多少亿人要穿草鞋过冬啊?合成染料更使世界多了一道多彩缤纷的亮丽风景线。所谓“丰衣足食”,是生命得以延续的保证。没有了化学,就没了保证。

再看我们住的房子,石灰、水泥、钢筋,窗户上的铝合金、玻璃、塑料等材料,哪件不是化学制品?离得了铝合金的木制的窗户,也离不开化学制品油漆;就算不用玻璃吧,像一些贫穷人家用的尼龙布甚或用的报纸,不是化学制品又是什么?还有我们的日常生活用品,如牙刷、牙膏、香皂、化妆品、清洁用品等等无一不跟化学沾边,都是化学制剂。

出了门,我们踏在水泥铺成的街道上,看到的是钢筋水泥做的高楼大厦,用以代步的是各种塑料、橡胶、玻璃以及各种合金做的交通工具。这些交通工具还离不开汽油、柴油,各种汽油添加剂、防冻剂和各种油。如此种种,都是化学制品。现代人类根本无法离开人造化学品,我们每天24小时都被人造化学品所包围着。

再说,我们的健康长寿也与化学息息相关。体内某些化学元素平衡失调时,就会导致某些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1965年和1981年,我国在世界上首次合成了牛胰岛素和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蛋白质和核糖的形成是无生命到有生命的转折点。自此我们人类对自身的了解有了新的突破,为我们人类对生命和健康的研究打下了基础。正是有了合成各种抗生素和大量新药物的技术,人类才能控制传染病,才能缓解心脑血管病,使人类的寿命延长25年。人类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各种营养品和药品。如果没有这些化学药品,世上不知有多少人要受病魔的折磨,不知有多少人会被病魔夺去生命。

生命体中支撑着生命的是无数的有机化合物,重要的有糖类、蛋白质、氨基酸、肽键、酶、核酸等。

糖是自然界存在的一大类具有生物功能的有机化合物。它主要是由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形成的。它由C、H、O所组成,化学式为Cn(H2O)n,又叫碳水化合物。糖类包括单糖、多糖、淀粉、糖原、纤维素。生物界对能量的需要和利用均离不开糖类。糖类物质的主要生物功能就是通过生物氧化而提供能量,以满足生命活动的能量需要。生物界对太阳能的利用归根到底始于植物的光合作用和CO2的固定,与这两种现象密切相关的都是糖类的合成。光合作用是自然界将光能转化变为化学能的主要途径。糖类不仅是生物体的能量来源,而且在生物体内发挥其它作用,它对各类生物体的结构也起着支持和保护的作用,有时还起到解毒的作用等。总之,糖类是生命体维持生命所不可或缺的。

蛋白质。所有蛋白质都含C,N,O,H元素,大多含S或P,有的还含其它元素。蛋白质是氨基酸聚合物,水解时产生的单体叫氨基酸。蛋白质种类繁多,功能各异。它的广泛而多变的功能决定了它们在生理上的重要性。有的蛋白质起运输作用,有的起调节或防御作用。酶也是蛋白质,起催化作用,对生命体的新陈代谢起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9篇:化学纤维的分类方法范文

机织物的分类

――按原料分类:织物按其所用的纤维原料,可分为棉、麻、丝、毛和各种化学纤维的纯纺或混纺织物。

纯纺织物是经纬纱线都用同一种纯纺纱线织出的织物,如纯棉织物、纯毛织物、纯涤织物。

混纺织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纺织材料混合织成的织物,如涤棉织物、涤粘织物、涤粘棉织物、棉麻织物、毛腈织物等。

生产混纺织物时纺织材料可在以下三道工序进行混合:纺纱之前或纺纱过程中纤维的混纺,例如将棉纤与涤短纤在纺纱前即进行混合,然后再纺成纱线即是涤棉纱线;加捻过程中纱线的混纺,例如将棉单纱与涤单纱在加捻的过程中进行混纺;织造过程中经纱与纬纱分别用不同的纺织纤维纺成的纱线织出的织物。

――按织物的组织结构分类:机织物经纬纱线相互浮沉交织的规律称为织物组织。按照织物组织结构,机织物可简单的分为平纹组织、斜纹组织和缎纹组织。

平纹组织即由两根经纱和两根纬纱组成一个单位组织循环,根据实物简单的判别即是经、纬纱线每隔一根便交错一次。平纹组织是所有织物中经纬纱线交错次数最多的一种,织物正反面基本结构相同。常见的棉织物中的平布、府绸、帆布,毛织物中的凡立丁、派力司,麻织物中的夏布等均属于平纹组织。

斜纹组织是至少要有三根经、纬纱才能构成的一个组织循环。斜纹组织表面呈现出由经纱或纬纱浮点形成的斜向纹路,斜纹组织正反面不同,经纬纱线交错次数比平纹组织少。常见棉织物中的卡其、华达呢,毛织物中的哔叽等均属于斜纹组织。

缎纹组织是指有一个系统的纱线(经纱或纬纱)的浮点相距较远,织物表面由另一系统较长的浮点所覆盖,形成明显的缎纹。缎纹组织可分为经面缎纹和纬面缎纹,经面缎纹织物的正面主要呈现经纱浮点,纬面缎纹组织的正面主要显现纬纱的浮点,缎纹组织是所有织物中经纬纱线交错次数最少的一种,织物手感最柔软,强度最低,正面特别平滑并富有光泽,反面则粗糙无光。常见棉织物中的直贡、横贡,毛织物中的贡呢等均属于缎纹组织。

――按织物的印染加工工艺分类:织物按印染工艺分可分为未漂白机织物、漂白机织物、染色机织物、色织机织物和印花机织物。

未漂白机织物是指用未漂白纱线织成后未经漂白、染色或印花的机织物。

漂白机织物是指经漂白、染白或用白浆料处理(除税则条文另有规定的以外)的成匹机织物;或用漂白纱线织成的机织物;及用未漂白纱线和漂白纱线织成的机织物。

染色机织物是指染成白色以外的其他单一颜色或用白色以外的其他有色整理剂处理的成匹机织物,以及以单一颜色的着色纱线织成的机织物。

印花机织物是指成匹印花的机织物,不论是否用各色纱线织成。用刷子或喷枪、经转印纸转印、植绒或蜡防印花等方法印成花纹图案的机织物亦可视为印花机织物。

色织机织物是指除印花机织物以外的下列机织物:1.用各种不同颜色纱线或同一颜色不同深浅(纤维的自然色彩除外)纱线织成的机织物;2.用未漂白或漂白纱线与着色纱线织成的机织物;3.用夹色纱线或混色纱线织成的机织物。

机织物的归类

机织物根据面料材质的不同分布在税则第50―55章,其中:

丝制机织物归入品目5007;

毛制机织物归入品目5111―5113;

棉制机织物归入品目5208―5212;

麻制机织物归入品目5309―5311;

化学长丝制机织物归入品目5407―5408;

化学短纤制机织物归入品目5512―5516。

归类要素:机织物归类时需了解面料的成分、克重、织物组织结构及印染工艺。

混纺机织物是纺织面料归类中的重点和难点,对于混纺织物的归类应参照税则第十一类(纺织原料及纺织制品)注释二的规定进行归类。

税则第十一类注释二规定如下:

(一)可归入第五十章至第五十五章及品目58.09 或59.02 的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纺织材料混合制成的货品,应按其中重量最大的那种纺织材料归类。

当没有一种纺织材料重量较大时,应按可归入的有关品目中最后一个品目所列的纺织材料归类。

(二)应用上述规定时:

1.马毛粗松螺旋花线(品目51.10)和含金属纱线(品目56.05)均应作为一种单一的纺织材料,其重量应为它们在纱线中的合计重量;在机织物的归类中,金属线应作为一种纺织材料;

2.在选择合适的品目时,应首先确定章,然后再确定该章的有关品目,至于不归入该章的其他材料可不予考虑;

3.当归入第五十四章及第五十五章的货品与其他章的货品进行比较时,应将这两章作为一个单一的章对待;

4.同一章或同一品目所列各种不同的纺织材料应作为单一的纺织材料对待。

针织物及钩编织物的分类及税则归类

针织物的分类

针织物除了像机织物一样按原料、印染工艺进行分类以外,还可按织物的结构分为纬编针织物和经编针织物两大类。

纬编针织物是由一根连续卷绕的纱线构成,该纱线形成一行行的线圈,方向一致地横向布满整幅织物,各排相邻线圈相互串联而形成网眼组织。纬编针织物的横向延伸性较大,有一定的弹性,但脱散性大,往往产生“抽丝”现象,一般用于制内衣、运动衣、袜类等。

经编针织物是由几根沿纵向(即沿织物长度)走向的经纱构成,每根经纱组成的线圈都交替着和左右两排线圈相互串联。即将一组或几组平行排列的纱线在经编机的所有工作针上同时弯曲成圈并相互串套而形成的平幅形针织物。经编针织物延伸性小,弹性好,脱散性小,不易产生“抽丝”现象,宜作外衣、蚊帐、渔网、头巾、花边等。

针织物及钩编织物的归类

相对机织物而言,针织物与钩编织物的归类较为简单,不论何种纺织材料制成的针织物及钩编织物均归入税则第60章。与机织物不同的是一些针织物及钩编织物在归类时需知晓织物的宽度及织物中弹性纱线或橡胶线的含量。

非织造物的分类及税则归类

非织造物的分类

行业上非织造物根据纤网形成方法,大致分为以下主要几类:

干法非织造布:是指纤维在干态下用机械、气流、静电或它们的结合方式形成纤网,再用机械、化学或热粘合等加固方法而制成的非织造布。

聚合物挤压法非织造布:是将高聚物经过挤压加工而形成网状结构的非织造布。根据聚合物的挤压成网方式不同,它又可分为纺丝成网法非织造布、熔喷法非织造布和膜裂法非织造布。

湿法非织造布:是指纤维在水中悬浮状态下,采用造纸成网,再用化学或热的方法加固而制得的非织造布。

针刺法非织造布:是指通过针刺机的刺针的穿刺作用,对蓬松的纤网进行机械加固而制得的非织造布。

缝边法非织造布:是指采用经编线圈结构对纤维网进行机械加固而制成的非织造布。

非织造物的归类

与机织物及针织物相比,非织造物在税则中的归类最为简单,仅涉及品目5601(纺织材料絮胎及其制品)、品目5602(毡呢,不论是否浸渍、涂布、包覆或层压)及品目5603(无纺织物,不论是否浸渍、涂布、包覆或层压)三个品目。在行业上絮胎及毡呢都属于非织造布的一种,但在税则归类中絮胎与毡呢又分别有各自的品目。

絮胎是指把粗梳纺织纤维网或气流成网法纺织纤维数层相叠,然后压紧以增强纤维的抱合力制得。絮胎呈极为蓬松的柔韧海绵状,厚度均匀,其中的纤维很易分离,主要用于做衬垫(例如,用于制垫肩、衣服衬里等)、包装材料或卫生用品等。

毡呢通常用羊毛或其他动物毛做原料,也有用这些动物毛与其他天然纤维(例如植物纤维、马毛等)或化纤的混合纤维做原料,通过梳毛机粗梳成纤维网片,然后将数层网片进行层叠,加缩绒剂润湿,经压紧、搓揉使纤维产生缩绒而粘结成扁平状的毛毡。毡呢远比絮胎结实,其纤维很难分离,适用于制鞋、帽或作隔热、隔音材料。

在归类时首先需对货品工艺进行判定,如属于絮胎范畴的货品即应归入品目5601项下,根据货品材质归入最终税号;如属于毡呢范畴即应归入品目5602项下,然后根据其是否经过浸渍、涂布、包覆或层压工艺及货品材质归入最终税号;如不属于絮胎及毡呢类范畴的货品则应归入品目5603项下,归类时首先需知晓纤维的长短,然后根据货品的克重及是否经浸渍、涂布、包覆或层压工艺归入最终税号。

[海关总署关税司商品归类处 天津海关归类分中心]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