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国际市场资源战略范文

国际市场资源战略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国际市场资源战略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国际市场资源战略

第1篇:国际市场资源战略范文

[关键词] 石油 钻井 国际化

钻井是石油勘探开发的主要手段,约占石油开采成本的50%~80%。我国钻井企业要想在竞争中求得生存和长远发展,就应立足国内市场,走国际化道路。加快国际市场的开发,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搞开放型经济、国际化经营,这是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也是加快我国石油钻井业的发展步伐,解决我国石油钻井业发展中的一些深层次矛盾的需要。只有如此,我国钻井企业才能在国际市场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

一、我国钻井行业国际化经营的必要性

1.加快实施国际化经营战略是发展我国石油工业的需要

石油工业“十一五”发展规划中提出了“立足国内,开拓国际,加强勘探,合理开发,厉行节约,建立储备”的24字发展方针,要求立足国内油气生产,保障市场基本需求,大力拓展海外业务,扩大海外份额油产量和储量,积极有效利用国外油气资源。

2.加快实施国际化经营战略是世界石油工业发展的需要

随着世界石油消费的增长,世界石油工业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各石油资源国普遍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为我国钻井企业进入国际市场提供了有利的时机。

3.加快实施国际化经营是我国钻井企业生存发展的需要

随着国家对石油石化行业的重组改制,钻井等技术服务行业逐渐被推向市场。国内钻井服务市场的逐步放开,国外综合的钻井承包商的进入,使得国内钻井市场的竞争进一步加剧。我国石油大多数油田为老油区,加上又没有发现大的石油区块,钻井作业量急剧下降,资产严重闲置,人员过剩,迫切需要我国钻井企业加快国际市场的开发,在国际市场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

二、我国钻井行业国际化经营的对策

我国钻井企业要想维持国际化经营的交易需要从多方面努力,表现在:

1.打造石油钻井国际品牌

目前,国内外市场已经进入名牌战阶段。经济学家断言,在新世纪市场的竞争将表现为名牌的竞争。名牌战略实际上是一种质量战略,质量是技术先进名牌的决定性因素。作为石油钻井企业,要做强做大,就必须实施精品工程,依靠名牌效应,拓宽钻井市场。

2.改善现有装备,提高整体竞争实力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拥有精良的装备,无疑是提高我国钻井行业国际化经营竞争力的有力保证,也是我们进入国际市场的一张通行证。在国际市场上,我们面对的是规范、有序的竞争,我们的竞争对手是国际知名的大企业,装备先进,实力雄厚。如果我们仍以陈旧的装备参与国际竞争,就丧失了进入国际市场的先机,自然也更谈不上在国际市场占有一席之地。

因此,我们应从设备更新改造着手,根据打入国际市场的实际需求,通过不断拓宽筹资渠道,有计划,有步骤的重点配备一些新式装备,尽最大努力来提高装备水平,满足国际化经营的需求。

3.加强人员的培训

开拓国际市场需要有高素质的人才,要求队伍“小而精”,因此,要求工作人员能够一人多岗,一岗多用,综合能力强。从标书设计、发标议标、谈判、市场运作到项目管理、现场施工,每一个环节都需要人的努力去实现。而我国钻井企业国际化起步晚,加上受长期封闭经营的影响,人员在思维方式、管理经验、商务意识、市场意识上与国际钻井企业存在很大差距。为此,应积极采取措施,加大人才培训和开发利用力度,走内部培训、外部培训(海外)和岗位培训相结合的道路,同时,还要注意盘活现有的人力资源。要迅速组建一支具备高素质(即懂得国家的政治经济法规、熟悉并能灵活应用世贸组织有关规定、既精通工程领域专业知识又能熟练运用国际惯例并精通英语)的复合型人才组成的、结构合理的国际化队伍,尽早融入国际化竞争的潮流中,积极扩大钻井国际市场份额。

4.实施本土化战略

所谓本土化经营又称本地化经营,是指跨国企业的海外分支机构根据当地的法律规定和人文因素,充分利用当地的各种资源,按照国际上通行的企业管理惯例所采取的经营管理方式。本地化经营具有多方面的优越性:

(1)有利于获得市场准入,降低市场进入成本。当今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是世界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区域经济在加强区域内投资贸易活动自由度的同时,对区域外的经济体构成了实质上的壁垒。采取本地化战略,往往可以获得同本地企业相同的政策待遇,绕过市场阻碍,减少市场进入成本。

(2)有利于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增强赢利能力。国际市场,由于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不同地区之间在人力,物资等成本上存在较大差异。通过采取本土化战略,因地制宜,可以大大降低交易成本、消除信息不对称成本等隐性成本,进而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3)有利于降低经营风险。国际环境复杂多变,不确定性因素太多,因而国际项目具有很大的风险性。石油企业在外闯市场初期,对当地环境不太熟悉,前期投资巨大,对不确定性因素的抵抗能力较弱。而通过提高本土化程度,融入东道国社会,建立与东道国良好的社会关系,起用东道国的合适人才,熟知有关法律政策,才能做到知己知彼,趋利避害,百战不殆。

(4)有利于扩大市场份额,获取更大的利润。市场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要求我们采取本土化战略,在市场开拓、市场运营过程中采取灵活适用的策略。本土化战略,可以实现和业主的有效沟通,树立起为东道国所接受的品牌形象,为扩大合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5)获得文化认同。企业在对外经济活动中,表面看仅仅是为了开拓市场,获取经济利益。但同时,也是在进行着一种文化输出,这种文化不仅包含企业自身的文化价值理念,还包含企业所属国的文化价值体系。要实现企业对外经营活动的长期有效发展,必须在文化理念的认同和融合方面做出努力,尽可能消除文化差异、文化冲突带给企业的不利影响,通过文化的认同带给企业发展。

三、总结

进入21世纪,世界石油工业受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影响加剧,竞争更加激烈,风险更大,更需要石油企业对外界变化作出积极而迅速地反应。作为我国石油工业“火车头”的钻井行业,应实施全面有效的国际化经营,在稳固国内钻井服务市场的同时,打入国际市场,为石油企业分享世界油气资源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第2篇:国际市场资源战略范文

关键词:民营企业;国际化生产经营;竞争

一、我国民营企业在国际化发展中的优势

1.经营机制优势。我国的近95%中小企业都是为民营企业,公司管理成本相对低廉,市场经营具有灵活多样、调整及时等多方面的优势。民营企业通常来说产权制约相对明晰,刺激经营比较到位,资金投入的决策更是非常谨慎。此外,由于大多数民营企业的决策机构比较简化,信息反馈和沟通十分迅速,所以,企业市场反应灵敏度是比较高的,经营方式也是灵活多样,能够满足变幻多样的市场需求,迅速抓住市场机遇。

2.成本优势。我国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是十分充裕的。民营企业是消化丰富社会劳动力的主体企业,超过全国80%以上的就业人口是由民营企业来安置的,每年约74%的新增就业人口在民营企业中得到就业。此外,民营企业在厂房、机器、存货等基础设施方面投入的资本相比较来说也是很少的,从而降低了资金筹集、分配的困难与风险。

二、我国民营企业在国际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自主品牌稀少,创新力度不强。大部分民营企业都是进行贴牌生产,自主创新品牌相当稀少,这直接导致民营企业的经营利润少。据国家统计局2013年公布的相关调查数据显示,当前,我国从事国际生产、经营的各类企事业公司中,拥有自品牌商标的企业还达不到35%,导致近80%的利润都落在了专利所有者的手里。我们要努力打破既定规则,同时做制造领域和终端消费领域的巨人。民营企业要借鉴国外的先进的生产经营经验,花大力气进行品牌创新和品牌经营,提高自主品牌的品质效益,提升自主品牌的赞誉度和认可度,真正的实现“中国创造”。

2.缺乏对国际市场的正确认识。由于我国民营企业规模相对弱小,资金吸纳力弱,产品档次低廉,形式单一化,没有形成自己的自主品牌优势,致使大多数民营企业长久以来无法打入国际市场,因而在国际化过程中不熟悉国外市场的社会大环境,对相关的经济政策的变化反应灵敏度低,所以,不能够及时制定相应的防范对策和减少风险带来的损失。同时,民营企业投资的不能够从长远发展考虑的行为,使得其不能及时抓住机遇,错过发展的好时机。这导致民营企业在国际生产经营活动中面对诸多突发因素和复杂的国际市场环境,不能够正确找准目标市场,定好自己的位置,难以准确选择投资方向,最终导致其自身国际化进程十分缓慢。

3.政府扶持力度不够。在我国的国家制度中,还是存在着相当多的制约民营企业走国际化发展道路的因素,比如审批中的区里集中、程序繁琐、进程缓慢等问题严重阻碍了企业对机遇的及时把握。此外,我国民营企业在市场准入、银行贷款、营业范围等方面遭受的国家的不公平对待进一步制约了企业规模的扩大。我国的民营企业集群总体来说是自发产生的,但是在形成之初缺乏正确的引导,导致产业集群的布局不合理,集群技术水平低、档次低、规模小等问题进一步弱化了民营企业的国际化视野。

三、我国民营企业走国际化的战略

1.实施国际市场战略。民营企业要怎么样寻找正确的的国际市场是民营企业走向国际化不可避免的需要解决的问题。比如温州的康奈,在世界范围内设立自己的营销网点,建立国际化营销网络,是一种正确的发展选择。当然,大部分的民营企业是希望能够在国际生产经营的产业应链中占据自己的位置,这也是一种比较好的路径。但是,无论选择哪一种方法来打入国际市场,民营企业都是要深入分析国际市场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明确好自己在国际市场的定位,实行区域、资源等各类因素相结合的符合多式市场发展策略。这样才能做到有计划的开拓国际市场,切实的保证自主品牌的产品能够在国际市场占有相当的份额和提高抗风险能力。

2.实施国际资源战略。随着生产资源的日益匮乏,制约着我们的生产经营规模扩大,我们不得不主动思考:我国民营企业长久发展所需要的自然资源需要通过什么渠道获取?用什么样的方法获取?现在的真实状况是我国缺少哪种资源,需求哪种资源,国际市场上相应的资源就涨价。如何最大限度的打破民营企业长期发展的资源匮乏的局面,是需要具有较强综合实力的民营企业特别是规模化民营企业制定详细、可行的全球化资源战略并最大化的贯彻实施,站在国际公司的角度来考虑资源的源头问题,在世界范围寻找资源供给基地和建立细致、完善的资源开发供应保障体系。要学习和借鉴国际顶尖企业的资源策略,到国外特别是自然资源丰富的发展中国家投资建立分企业,在自然资源最大限度开发的基础上,建立稳定的、固定的资源补给和供给渠道,避免在突发状况上处处受制于人。

参考文献:

[1]阿瑟.汤姆森・斯迪克兰德.战略管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2]常婕.中小企业发展思路分析[J].经济论坛,2006(06).

第3篇:国际市场资源战略范文

【关键词】中小企业 国际市场 战略

一、我国中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意义

中小企业的发展,对于进一步壮大我国经济实力,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中小企业由于技术、产品、人才、市场等方面的局限性,与国际接轨具有一定的难度。随着经济国际化、市场全球化、区域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中小企业必须扬长避短,积极地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才能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中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有助于拓展中小企业自身发展空间

近些年,国内市场需求不旺一直是制约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尽管中小企业凭借其灵活性、创新性的优势,固守了一部分国内市场,然而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气候下,随着我国加入WTO国内市场的逐步开放,使得中小企业维护这部分市场变得越来越艰难。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寻求发展;国际市场比国内市场更加广阔,在国际市场中包括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以及不同的政治、经济、文化与资源,中小企业总能在其中寻找到适合它们产品的市场。

(二)有助于促进中小企业技术进步和管理水平提高

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开展国际合作为中小企业在当前世界性结构调整中接受国外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增强获得信息的能力提供机遇。一方面可以缓解中小企业投资需求与资源瓶颈的制约;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国外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工艺手段,加强企业内部的消化和吸收,并与技术改造结合起来,改善中小企业的技术条件,提高中小企业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从主要依靠生产要素扩张转到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上来,形成一批技术、工艺、装备先进,产品质量高、品种齐全、消耗低、价格适宜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一批中小企业群体。

(三)有助于增强中小企业的国内、国际竞争力

中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不但使其不得不区分不同文化背景下顾客独特的品位、偏好、消费习惯等,逐渐转变为以顾客需求为导向;还可以提高产品质量,降低制造成本,延长生命周期,提高销售额和利润,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地位。可见,开拓国际市场,不仅仅是一个产品销售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在开拓国际市场的过程中,企业为了适应国际市场需求,将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开发新产品、调整产品结构,使企业由量变到质变逐步形成现代企业管理模式,能够参与到更高层次的国际、国内竞争中去。

(四)有助于提升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我国的国际竞争力

分析研究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过程,众多中小企业始终发挥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企业实行的全球经营战略,是加快经济全球化进程的重要基础;企业进行的国际性投资,是加快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有利条件;企业开展的跨国兼并和收购,是加快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有效手段;跨国公司开展的国际贸易,是加快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强大动力。实践表明,随着世界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各国的中小企业在国际竞争中不断生成、发展和壮大,在国际市场越来越成为各国乃至世界经济发展的生力军。中小企业及其开展的日益激烈的竞争,是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最活跃、最直接的推动力量。此外,一个国家的国际竞争力主要体现在出口部门,而中小企业出口潜力非常大,中小企业走向世界为解决我国劳动力就业开辟了一条广阔的道路,使中国的劳动力和世界资源相结合,国际资源为我所用,提高我国整体竞争实力。

(五)有助于活跃世界区域性的经济技术合作

近年来,国际区域性的经济技术合作开展如火如荼,方兴未艾,如欧盟、亚太经合组织、东盟等。区域性经济技术合作交流,一方面使地区间贸易往来数量激增,生产要素流动量扩大;另一方面也使得区域外的贸易量减少,生产要素流动量缩小和经济技术合作削弱等负面效应。这对中小企业开展国际合作带来机遇,也带来挑战。我国中小企业应充分利用区域间的经济合作活跃的契机,采取积极措施,开展国际合作,增强企业的国际竞争力,维护国内市场份额,扩大国际市场的占有率。

由此可见,发展我国中小企业,使其在国际市场上大显身手,不仅可以安置我国过剩的劳动力资源,促进中小企业技术进步,筹措到可持续发展的资金,巩固其核心竞争能力;还可以在国内站稳脚跟的同时,开拓国际市场,开展跨国经营,这对于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振兴民族产业,势在必行,这也是本文所研究的主要内容。

二、中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

面对全球经济一体化、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外部环境,特别是面对我国加入WTO?这一重大发展契机,我国中小企业应该尽快实行国际化经营、在国际市场占有一席之地。但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的现状对于国际化经营来说不容乐观,既有政策因素,也有企业自身的问题。

(1)缺乏支持中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专项政策,国家没有对中小企业在出口保险、信息、海外市场调查、促销等方面制定必要的扶持政策。同时,目前仍实行外贸经营许可制度,申请外贸经营权程序过于繁琐,逐层逐级逐个部门报批,企业申请费时费力。近年来对部分生产企业、商业物资企业、科研院所相继赋予了进出口经营权,但大部分中小企业仍难以获得出口经营权,在寻找人上尚没有更多空间,于是出现了非自愿、“以小靠大”等畸形现象,造成出口成本加大、中间环节费用上升等问题。

(2)中小企业出口产品多以初级产品和附加值很低的产品为主,技术开发能力弱,新产品开发力度不够,,产品更新换代慢,产品结构难以及时跟上国际市场的变化。出口渠道和市场单一。长期以来,中小企业向外贸公司提供货源或通过合资企业等渠道开展出口业务,渠道单一,市场较为狭窄,多集中在日本、韩国和东南亚市场,对欧美及其他市场开拓不够,对经营环境的依赖性强,缺乏防范风险的能力和手段。

(3)由于资金、人才、技术、信息缺乏,中小企业在迈入国际化进程中难度大、阻力也较大。一些获得自营进出口经营权的中小企业,由于人才缺乏,自营业务难以顺利开展;由于缺乏信息来源,不了解国际市场,没有形成自己的外销网络和稳定的客户渠道。另外,中小企业出口融资非常困难,国家没有设立支持中小企业出口的专项信贷,申请外贸发展基金渠道不畅。

(4)大部分中小企业对很多国际惯例和各国进出口标准尚不熟悉,对一些特殊、异常的变化难以预知,从而适应和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的能力不强。

(5)管理机制不完善,缺乏规范性。目前,中小企业管理混乱,企业的岗位职责制度、考核制度、升迁制度和监督机制等都不完善。各部门和岗位的工作内容和工作的绩效如何评估,谁去评估和监督等都没有明确的规定,分工不明确,职责不清楚,造成了有的工作没人做,有的工作抢着做的现象,致使人力资源的浪费和管理效率的低下。

三、我国中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战略选择

(一)企业对外出口战略

目前,国内大部分中小企业“走出去”的主要任务是要为自己的产品找到海外市场,属于国际营销的初级阶段。出口贸易是目前中小企业最主要的进入方式。

出口大体可分为直接出口和间接出口。直接出口是指企业将产品直接卖给国外的顾客。这些顾客可能是最终用户,也可能是各类中间商。从事直接出口可以利用国外的经销商、商或是直接卖给最终用户,在国外设立办事处或经销公司。直接出口标志着企业开始了真正的国际营销活动,但由于其成本比较高且需要增加专门人才,对于中小企业来说相对比较困难。

(二)进料加工及装配贸易战略

这是一种以契约方式进入国际市场的方式,主要有许可证贸易、管理合同、特许经营、交钥匙工程、合同生产等。其中补偿贸易、加工装配贸易、OEM或ODM等,可以直接参与跨国公司地全球供应链,是中小企业较为广泛采用的进入国际市场的方式。契约方式可能是国际扩张的成本最低的方式,但是也存在一些缺点,例如,公司对其产品在其他国家的制造和营销控制权很小,提供的潜在回报也最少。

具体形式:

(1)“三来一补”。“三来一补”是一种灵活的贸易方式,是来料加工、来件装配、来样(来图)生产和补偿贸易的略称。这种方式能充分利用劳动力优势,无需大量资金,简便易行又能够提高企业的技术水平,帮助积累开拓国际市场的经验,且经营风险小,特别适合于我国中小企业的特点,中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过程中应充分利用这一形式。

(2)许可经营是指企业授权国外企业使用本企业的专利或商标等进行生产和销售,并向被授权企业收取许可费用或分享利润。这种方法对于有影响、有潜力、想发展但苦于资金、人手不足的中小企业而言是个捷径。这是因为,中小企业只要拥有适当的专利和技术,就可采用许可经营,而且利用这种方式可以避开关税、配额、高运费等不利因素,能较容易、较迅速地占领市场。另外,由于没有进行对外的直接投资,风险也较小。

(三)中小企业集群与联合出口战略

中小企业集群是指在产业领域内相近、在地域区位上集中、在利益上相关的中小企业群。这一含义定义了集群的外部原因是产业相近、地域集中,内在动因是利益相关。利益相关性是集群内中小企业共同发展的基础,也是区别于其它形式企业集合体的特征之一。中小企业采用集群式发展具有的优势:

(1)成本优势。中小企业的产业集群能够形成规模效应,降低成本。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可以使原材料采购、销售规模化,围绕着产业价值链的各个环节,通过专业化程度高的众多中小企业进行专业化分工生产,以获取外部规模经济效益,降低成本,可以以低成本进入国际市场,从而增强中小企业竞争能力。

(2)创新优势。一定区域的产业集群能够提高集群内企业的持续创新能力。第一,产业集群可以促进各种专门人才、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交流、传播,激发新思想、新技术的应用,为企业提供更多创新机会,并降低创新成本;第二,产业集群集聚还营造了活跃的竞争环境,在这种竞争环境中存在的竞争压力和持续的比较也构成了集群中各个企业的创新动力,从而增强开拓国际市场的创新能力。③区域品牌优势。中小企业集群集聚有利于形成区域品牌效应。第一,地方特色产业集群本身在这一产业方面的声誉可以吸引新的客户和生产者前来;第二,中小企业产业集群能够把具有产业关联的中小企业联结成较紧密的团体,为了保持整个团体的发展前景,集群内企业相互产生影响,从而形成集群加速发展的趋势,进一步增强区域的整体竞争优势。

中小企业利用自身绝对低成本优势与世界知名企业合作,实现优势互补,通过贴牌生产或技术合作提升产品的技术含量和品牌知名度。实现国际营销网络的互换和共享,借助合作方的强大品牌优势和海外营销渠道进入国际市场。同时,在合作中向对方学习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企业自身的素质和国际竞争力,有利于以后逐步更深层次的走向国际市场。跨国公司在国内的大量采购为中小企业产品进入国际市场提供了便捷的通道。将产品质量管理纳入到国际质量标准体系中,是中小企业“走出去”的重要保证。

目前比较流行的是“中小企业国际化俱乐部”。所谓中小企业国际化俱乐部是指由几家生产相关但不相同产品的企业以会员的身份有机组合而成的一种专门以开拓国际化市场为目标的组织。其组织成员由各中小企业派一人或几人参与,各企业所派人员又组成一个整体,专门从事情报搜集整理,研究开发市场新途径等工作,但在传达信息情报等时直接与其所在企业联系。

中小企业要走出国门,就必然要面对复杂的国际环境,如何与外国政府打交道,如何与竞争对手打交道,如何找合作伙伴并与其很好地合作,如何适应不同的民族习惯、文化特征、宗教背景及法律约束,如何发挥自身的核心优势等等,所有这些都是一个公司制定和实施国际化经营策略的重要条件。中小企业要进入国际市场,首先要选择可行的最合适的进入方式。在有些情况下,各种不同的方式可能会被一次使用,从出口到直接投资。在另外一些情况下,在不同的市场中使用不同的几种进入方式。最终选择的方式将是行业竞争条件、国家环境、政府法规和公司独特的资源、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等因素结合的共同结果。

参考文献:

[1]刘超.中国中小企业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1.

[2]宓红.中小企业“走出去”的思考[J].市场经济研究,2002

[3]马强.我国中小企业“走出去”特点、问题和展望[J].对外经贸实务,2010.

[4]马有才.中小企业集群式国际市场开拓研究[J].商业研究,2005,(9).

[5]卢和诠.中小企业国际市场营销策略探析[J].企业研究,2006,(7).

[6]穆洪贵,孙捷.中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营销创新研究[J].经济论坛,2006,(9).

[7]谭凌波.品牌文化内涵国际化的思考[J].中外企业家,2005,(2).

第4篇:国际市场资源战略范文

一、市场国际化对市场结构的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对外开放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对外开放主要包括引进外资、对外贸易和对外直接投资,其结果使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逐渐融为一体。因此,对外开放过程实质上也就是市场国际化过程。而市场国际化对决定市场结构的规模经济、进入壁垒和市场集中这三个主要因素的影响,集中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摘要:

(一)市场国际化为企业实现规模经济提供了巨大的潜力。规模经济要求企业的生产规模达到一定水平,并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使单位产品成本下降,收益增加。假如企业只在国内市场上追求规模经济,就会受到许多因素的制约摘要:

1.国内资源可供量的限制。因为一国的资源往往存在相当程度的稀缺性,企业扩大生产规模有可能因获取资源的代价太高反而使产品的边际成本上升,甚至有可能根本无法获得所需的大量资源。企业进入国际市场后,就能以较低的价格得到所需的资源,以扩大生产规模,实现规模经济。例如,目前上海“宝钢”所需的铁矿石90%以上来自澳大利亚等国,其规模经济的实现对国际市场的依靠性很大。

2.国内市场需求量的限制。在特定时期内,一国对任何产品的需求都是有限的,企业若一味追求扩大生产规模,往往会造成产品严重供过于求,迫使企业又不得不缩小其生产规模。而在广阔的国际市场上,产品的需求量就会大幅度增加,从而为企业实现规模经济突破了产品需求的制约。

3.国内技术水平的限制。生产能力的扩大通常是以技术进步为推动力的,企业在扩大生产规模时总是要采用效率更高的新技术。而一国的技术水平不可能在每个方面都处于领先地位,在那些技术水平较低的产业中,企业追求规模经济就会受到生产技术的限制。这对技术总体水平较低的发展中国家来说更为突出。企业通过国际市场引进高效率的新技术,提高生产能力,就能较充分地发挥规模经济效益。总之,市场国际化突破了国内市场的种种限制,为企业实现规模经济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二)国际市场的进入壁垒具有多层次的特征。目前,世界上已存在许多不同规模和层次的区域性经济组织,并大有继续发展之势,这意味着世界经济将进入区域一体化、集团化新阶段。欧洲经济共同体于1993年1月就公布建立在12个成员国之间的商品、资本、劳务和人员自由流动的统一市场,并设想在21世纪中期,把欧洲经济区扩展到东欧和南欧的周边国家,把欧洲建成“全欧洲经济联盟”;1992年12月,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三国签署了《美加墨自由贸易协议》,标志着“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建立。1989年11月,亚太地区12个国家的部长在澳大利亚的堪培拉举行首次会议,组成了“亚太经济合作组织”;1992年1月,东南亚国家联盟(简称“东盟”)达成了“东盟自由贸易协定”,形成“东盟自由贸易区”。由于“东盟”成员国也是“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成员国,因此,两者是处于不同层次的区域性经济组织。此外,还有不少新的区域性经济组织尚处于酝酿或筹建之中。各种区域性经济组织的一个共同特征是,在成员国之间降低甚至消除相互之间的进入壁垒,加强经济合作,而对非成员国则形成新的区域壁垒,如欧洲共同体(欧盟)达成建立西欧统一市场协议后,先后制定了限制纺织品进口、保护西欧电子产品市场、提高进口产品关税等一系列政策办法。同时,从70年代末开始,在80年代普遍化的国际贸易保护主义趋向,在90年代将继续发展,世界主要工业国家为摆脱经济“滞胀”、高失业率和贸易逆差急剧上升的局面,纷纷制定各种国际贸易保护政策和办法,对外国产品进入国内市场设置很高的进入壁垒,从而在国际市场上便形成了“大区域进入壁垒小区域进入壁垒特定国家的进入壁垒”这样一种多层次、复杂的进入壁垒体系。

(三)国际市场的竞争将是跨国公司寡头主导型竞争。由于国际市场为企业充分实现规模经济提供了可能,同时,在国际市场上形成了多层次的进入壁垒,这就使仅靠对外贸易很难开拓国际市场。因此,80年代以来,经济发达国家纷纷以跨国公司为载体,通过对外直接投资,设立境外子公司,利用当地资源组织生产,并实行就地销售,从而使对外直接投资取代了长期以来占统治地位的对外贸易,跨国公司成为国际市场竞争的主力。就市场集中度而言,据美国《幸福》杂志的有关资料,早在1990年,世界500家最大跨国工业公司的销售额为5万亿美元,相当于整个西方世界国内生产总值的1/4左右。1992年在全球2万亿美元的对外直接投资中,跨国公司占主体,仅占1%的大型跨国公司,其对外直接投资额就占世界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50%以上。而世界最大的几百家跨国公司分布在各主要产业中,特定产业被少数几家寡头企业所垄断,这就意味着国际市场的竞争将是跨国公司寡头主导型竞争。

二、中国市场结构和市场国际化不适应性分析

市场国际化把我国企业逐渐推向国际市场大舞台,而从国内市场竞争到国际市场竞争的转变,要求相应地调整我国的市场结构。但就企业自身而言,有一个相当时期的适应过程;就国家宏观管理而言,有一个探索、总结、不断完善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我国市场结构存在着和市场国际化不相适应的新问题,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摘要:

(一)企业规模偏小,难以形成规模经济。这突出地表现在那些规模经济明显的重化工、电子等产业中,例如,根据目前的国际标准,汽车工业中单个整车生产企业的最小经济规模为40万辆以上,而目前我国整车生产企业有120多家,超过美国、西欧和日本厂家的总和,但年产超过10万辆的只有一汽、二汽和上海大众3家。据统计,90年代初我国有钢铁企业1598家,约占世界钢铁企业总数的1/3,而我国的钢产量只占世界钢产量的1/10。这些都反映了我国企业分散、规模偏小的现实。不仅如此,我国参和国际化经营的企业又以中小型企业为主,企业的总体平均规模很小。例如,在1990年我国500家最大的外贸企业中,进出口额在1500万至1亿美元的就有357家,占71.4%。这同经济发达国家的情况相比较反差很明显,这些国家为了保证企业拥有足够的国际竞争力,非常重视“企业规模效应”,其跨国公司的规模往往比国内其它企业的规模大得多。可见,我国企业的规模本来就较小,而参和国际化经营的企业又大都是中小型企业,这两重因素必然导致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因企业规模小,难以实现规模经济而缺乏国际竞争力。

(二)国内企业间的竞争度过高,内部摩擦大,交易费用高。随着对外开放的发展,我国的外贸经营权逐渐下放,这对加快我国市场国际化进程的推动功能本来是无可非议的,但由于缺乏必要的约束机制,国内企业之间竞争激烈,造成很大的内部摩擦。这在出口方面表现为,同类产品在向同一国家或地区出口时,多头对外,为了抢夺生意而对外竞相削价;在进口方面,则多家进口企业竞相抬价,相互争夺货源,其结果是让外商从中渔利。在引进外资和对外直接投资方面也存在类似情况,过度竞争现象十分严重。同时,由于我国许多刚开始从事国际化经营的企业,过去同国际市场基本处于隔绝状态,不了解国际市场行情,缺乏国际化经营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这些企业单枪匹马进入国际市场,需要花很大的代价去熟悉市场环境,收集国际市场信息,寻找顾客,签订并执行交易合同。而且,由于单个企业的贸易批量小,单位产品的运输费用和购销费用就高,因而一笔交易的交易费用很高。

三、市场国际化条件下优化中国市场结构的基本战略

基于对市场国际化给市场结构带来的影响和中国市场结构目前状况和市场国际化不适应性的分析,可以看出摘要:一方面,市场国际化要求我国从事国际化经营的企业具有相当的经济规模,并降低国内企业间的市场竞争度,形成协同竞争格局,以实现规模经济和竞争活力相兼容的有效竞争;另一方面,我国企业却规模偏小,企业间存在过度竞争,内部摩擦大,和有效竞争相差甚远。因此,在市场国际化条件下,优化我国市场结构的基本战略思路是摘要:培育一批经济实力雄厚、具有国际水平的大型企业,作为跨国经营的主力,以充分发挥国际市场所提供的规模经济潜力;适当提高进入壁垒和市场集中度,降低国内企业间的竞争度,减少内部摩擦和交易费用,以协同竞争力,冲破国际市场上的多重进入壁垒,增强和国际寡头垄断企业的竞争能力。为此,需要探究以下两个具体战略新问题摘要:一是我国如何形成大型企业;二是在特定产业如何确定国际化经营的核心企业,以协调产业内各企业间的关系。

(一)形成我国大型企业的主要战略及其途径。借鉴当代经济发达国家大型企业的成长经验,我国可采取水平一体化、垂直一体化和混合一体化战略以形成大型企业。这三种一体化战略不仅存在各自的经济性,而且具有层次性。作为大型企业的发展战略,水平一体是垂直一体化的基础。通常,企业规模的扩张是从水平一体化开始的,由于企业可利用原有技术和管理经验,在原来的业务范围内扩大其规模,故成功的可能性较大,但企业通过水平一体化达到一定规模后,要进一步发展成为大型企业,就需要进而实行垂直一体化。如美国,大型企业形成的历史就是把大规模生产过程和大规模流通过程结合于单一企业中的历史,到1917年,在资产额为2000万美元以上的美国企业中,将近90%的企业是经由垂直一体化而形成的。而在经济波动幅度和频率日益增加的今天,企业要保持原有的市场地位并持续发展成为大型企业,就要求企业努力分散经营风险,稳定企业收入流量,这就迫使企业采取混合一体化战略。同时,当今跨国经营的迅速发展,要求实行跨国产业经营的大型企业作为物质载体,这也刺激企业采取混合一体化战略,以最终形成经济实力雄厚的国际化大型企业。

就实行各种一体化战略以形成大型企业的基本途径而言,主要有以下三种可供选择摘要:一是通过企业自身积累以增强经济实力,逐步扩大其生产经营范围,实行各层次的一体化战略,以形成大型企业;二是凭借其经济实力,通过兼并产业内横向、纵向企业以及不同产业的企业,以形成大型企业;三是突破部门、地区界限,组建大型企业集团。显然,前两种途径(非凡是第一种途径)形成大型企业需要较长时期,而通过第三种途径则能在较短时期内形成大型企业。更为重要的是,目前我国企业在国际化经营中,还受“条条”和“块块”限制,造成分散经营、多头对外的过度竞争局面,而通过组建跨部门、跨地区、经营多个产业的大型企业集团,则有利于消除这种混乱现象。因此,这一途径体现了我国今后形成大型企业集团的发展方向。

第5篇:国际市场资源战略范文

关键词:中小企业;国际商务活动方式;贸易模式;契约模式;投资模式

一、中小企业的定义

中小企业这个概念的界定,主要是通过一定的数量标准如企业雇员人数资产额和销售收入等方面来进行界定。不同国家根据自身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对中小企业的界定有较大的差异。例如,就制造业而言,美国一般把雇员人数在500人以下的企业称为中小企业;欧盟规定雇员人数在不超过250人,或年产值不超过4000万欧元,或者资产总额不超过2700万欧元且不被一个或几个大企业持有25%以上股权的企业为中小企业。我国根据企业职工人数、销售额、资产总额等指标,结合行业特点,对以下行业的中小企业做了详细的界定。见下表:

二、企业商务活动方式的分类和概念

国际市场进入模式是企业自身的战略部署,通过这种战略安排,企业将产品、技术、人员和其他资源转移到市场。企业的国际商务活动方式分为三大部分:出口模式、契约模式和投资进入模式。

1、出口模式即生产企业在母国国内组织生产,然后把产品出口到国外销售。出口方式分为直接出口、间接出口、补偿贸易和合资经营。

2、契约模式,即根据许可证协议,许可人把无形资产使用权授予被许可人,供后者使用特定一段时期。作为回报,许可人将从被许可人那里获得特许权使用费。无形资产包括专利权、发明、配方、工艺、设计、版权以及商标等。

3、投资进入模式是指企业直接对外投资,投资主体在海外投资兴办企业,以取得国外企业的经营控制权为特征的投资行为。直接投资的主要动机为:维护与扩大国际市场份额 ;维护与发展垄断优势;获得国外自然资源;降低产品成本;扩大利用外资规模;获得国外先进技术;获得信息;对外转移污染。

三、国际商务活动方式的影响因素

影响中小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因素有很多,这些因素相互影响,相互关联,相互制约,从而影响中小企业进入国际市场方式的选择,确定本企业的进入模式要综合权衡各种影响因素。同时,各种因素都在不断的变化,也正是这种动态性使得中小企业国际商务活动方式的确定成为一个需要反复斟酌筛选以确定最优进入方案的复杂博弈的过程。

(一)企业内部因素

1、企业战略

企业战略对进入模式选择有重要影响,很多时候从战略角度可以影响中小企业的进入模式选择决策。(1)国际化动机的影响。企业一般会结合自身的全球化目标,选择相应的商务活动方式。如以市场开发为目的的企业往往可以借助本国或东道国的经销商打开市场;以资源获取为目的的中小企业往往采取收购兼并的方式进行。(2)竞争战略的影响。采取成本领先战略的中小企业为追求成本优势往往采用规模化生产,把生产地选择在生产成本最低的地方,这种企业往往采取出口等贸易式进入模式;选择差异化或集中一点战略的中小企业为保持自己的差异性往往采取研发投资和销售投资等控制性较强的进入策略。(3)品牌战略和渠道战略的影响。结合"是否海外生产",品牌战略、渠道战略和生产地战略可组合成多种进入模式。

2、国际经营的经验

企业国际经验包括企业对于目标东道国的经营经验企业对该国家的社会、经济、文化、法律等多方面的经验以及企业在其他国家经营的经验。一般状况下来说,企业的国际经验不足时,企业就会为了减少风险,而选择出口模式和契约模式。

3、企业自身的资源

如果企业规模越大,自身拥有的资源越多,企业就越愿意并可以为进入国际市场付出更大的风险,愿意选择投资进入模式,相反,当企业规模较小,拥有较少的资源时,企业更愿意选择风险较少的出口模式和契约模式。

4、企业产品

产品的比较优势体现在本企业产品的质量、设计、款式、包装比其他同行业的企业产品在这些特性方面有优势,正是这种优势,使得企业在市场中与其它企业竞争时立于不败之地,反映在国际竞争方面就是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企业拥有高比较优势的企业会在市场上赢得较高的市场份额,赢得较高的利润,在选择企业的进入方式时有较宽泛的选择余地,与其他普通产品相比,该企业的产品的比较优势仍然可以保持,能够在东道国保持市场的竞争优势从而会选择采取高投入的进入方式。

(二)企业外部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属于企业的外部因素,不受企业自身的战略选择、管理决策、内部运营控制的影响,但是环境因素的变化对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产生极大地影响,对企业的发展起到促进或阻碍作用。

1、国家环境

本因素中主要涉及东道国环境因素以及母国环境因素。东道国是企业选择进入的国家,东道国的经济,政治,文化,法律等各方面因素直接决定了企业是否进入该国以及用哪种方式进入该国。

政治因素主要包括贸易政策、该国政府政策的稳定性、国际政治风险。东道国若限制外商拥有股权比例、政府政策的不连续、社会暴力活动猖獗,社会治安较差;往往会限制外商对外直接投资办厂,中小企业一般会选择出口产品这种贸易式进入方式;文化因素主要考虑两国人民的价值观,人生观,兴趣爱好,语言,,生活方式以及社会结构等,要充分考虑到两国的文化差异。较大的文化差异通常会产生较高的管理成本,企业一般会选择贸易进入模式。法律因素通常指东道国的法律健全程度、稳定状态以及关于跨国贸易的法律规定。

2、市场环境因素

市场环境因素可以体现在市场需求、市场结构、市场的要素供给状态以及市场的基础设施的建设等方面来共同决定进入方式的选择。

市场需求可以看出本企业产品的欢迎程度,为满足的需求具有一定的市场发展潜力只有具备发展潜力的市场才能吸引到消费者,才会形成利润,吸引企业进入。市场结构与企业行为、企业绩效紧密相连,市场结构包括垄断、寡头、垄断竞争、完全竞争。当本行业属于竞争比较充分的行业,企业就比较适合低代价的进入方式,如出口贸易方式。市场的要素供给是指目标东道国能够获得的劳动力、能源以及原材料在质量与成本方面的保障程度以及资金供给的充裕度。由于产品成本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这些生产要素,因此这些生产要素会间接的影响海外的进入方式。

四、中国中小企业的国际商务活动方式的选择

出口贸易式进入方式、契约式进入方式和投资式进入方式是企业国际化商务活动中逐渐深化的过程。我国的中小企业受自身规模小、资金少等资源、条件的限制,不可能像实力雄厚的国际大企业那样,从全球战略动机出发,暂时不考虑财务业绩和近期收益,直接采用控制力较强的直接投资办厂的国际市场进入模式迅速占领目标市场。对我国中小企业而言,在国外立足脚跟,赢得立足之地这一战略还是放在第一位的。因此,投入少、风险低的贸易进入方式仍是我国中小企业在国际商务活动中的首要选择。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国际市场进入以出口贸易为主要形式。出口模式有自身的优点,如,免除公司在东道国建造生产设施的高额成本; 帮助公司实现经验曲线经济和区位经济。同时,出口模式还存在很多局限,如:在国外某个地点生产产品的成本可能更低;高额运输成本可能会使出口变得不经济;关税壁垒有可能使出口变得不合适;国外商通常经营本公司竞争对手的产品,因此它们对本公司并非忠心耿耿。

据统计,在轻工业行业中,中小企业出口占总量的80%左右。对 112 家有海外经营业务的温州民营企业国际化经营调查中显示:90%以上的企业都是以贸易方式进入海外市场的。在以出口贸易为主体模式的基础上,我国中小企业的国际化经营表现出"浅度"国际化的特征,具体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1、低价格竞争手段

中国中小企业为扩大出口,赢得国外市场份额,取得国际市场竞争优势,大多采取低价竞争策略。由于中国劳动力成本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即使中小企业采取低价的竞争方式也会有利润收入。低价竞争遭致美国、欧洲等国家的大量反倾销行为。仅2004年上半年,世界贸易组织范围内共有16个成员发起了101起反倾销调查。其中,针对中国的就有23起,占22.8%,受到反倾销调查的企业中中小企业占90%。

2、廉价劳动力资源为核心

中国大陆中小企业大部分分布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中小企业在纺织业、非金属物制造业和普通机械制造业等产业集中了88%以上。这些行业进入门槛低、生产规模小和生产布局分散,难以形成集群相应,大多数采取传统的粗放型生产方式,技术装备水平和经营管理水平落后,不利于产业转型与升级。在劳动力成本逐渐上升的新形势下,中国的中小企业将面临更多更激励的竞争和压力,其生存和发展前景不容乐观。

3、低附加值产品为载体

中国中小企业产品的市场针对性不强、附加值低、缺乏品牌意识和核心技术,在高端市场上不能形成良好的国际竞争力。低附加值产品的出口,不但降低了本企业效益,而且是了中国的资源和能源不能得到有效地利用。我国珠三角地区是服装加工的密集地区,为国际著名服装品牌提供贴牌生产。然而服装加工厂仅仅获得极小的加工费,大部分的收益还是由国外品牌公司获得。

贸易式进入方式是立足于追求短期利润基础上的,虽然能快速进入国际市场,缓解生存危机,但对海外经营活动的控制力很弱,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国际经济环境,难以建立自己的销售网络。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人民币升值、原材料涨价、外贸市场遭遇低谷、国内金融政策和货币政策从紧和国际贸易保护抬头,中国中小企业特别是那些实行低价策略和生产低附加值产品的企业最容易受到冲击。根据央行的《2008年第3季度5000 户企业调查综述》显示:企业出口订单景气度持续回落,国内订单指数创10 年来最大降幅。出口的下滑主要集中在纺织服装业、轻工制造业和电子元器件业等,这些行业中集中了大量中小企业。另据中国社科院近期一项针对中小企业的调研报告显示: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我国有40%的中小企业已经倒闭,40%的企业正在生死线上徘徊,只有20%的企业没有受到此次金融危机的影响或者影响较小。而这 20%的企业中,很大一部分是拥有自主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余金花,赵仁康,程南洋.中国中小企业"深度"国际化经营的制度困境[J].江苏商论,2006,(5).

[2]张一弛,欧怡.企业国际化的市场进入模式研究述评[J].经济科学,2001,(4).

[3]孔新川.中小企业国外市场进入模式研究[D].浙江大学,2002

第6篇:国际市场资源战略范文

[关键词]海峡西岸经济区;国际市场营销;策略

海峡西岸经济区,是指以福建为主体,涵盖浙南、粤东、赣东南等地区,包括福建福州、厦门、泉州、漳州、龙岩、莆田、三明、南平、宁德以及福建周边的浙江温州、丽水、衢州;江西上饶、鹰潭、抚州、赣州;广东梅州、潮州、汕头、揭阳共计20市。文章通过统计海峡西岸经济区各地市外贸相关参数;分析当前海峡西岸经济区企业在进入国际市场过程中所处的阶段和存在的问题;树立行业代表,总结经验;最终构建符合海峡西岸经济区企业特点的国际市场营销策略组合。

一、海峡西岸经济区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现状

国际贸易与国际市场营销管理可以比作为一枚硬币的两面,营销是贸易的手段,贸易是营销的目的。国际贸易与国际市场营销需要相互重叠和相互配合[1]。国际市场营销推动国际贸易的进行,同时国际贸易所处的不同阶段又需要不同的国际市场营销方法作为基垫。作者对海峡西岸经济区部分对外经济数据进行汇总统计,分析当前海峡西岸经济区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现状。

1.外贸出口总额

自2005年起的4年间,海峡西岸经济区外贸出口总额呈现快速增长,年增长率均保持在两位数以上。从2008年9月开始,受金融危机冲击,世界经济大幅下降,国际市场需求严重萎缩,中国是这次危机中受损最小的发展中国家,直接损失较小。海峡西岸经济区受危机影响,2009年出现了出口负增长,如表1所示。

从这组数据不难看出,出口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发挥出了带动作用。海峡西岸经济区企业至20世纪90年代末就开始逐步认识到伴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市场国际化和竞争全球化将成为行业发展的必然,从国内消费市场扩大到国际消费市场将成为企业发展的必然,越来越多的企业走入到对外贸易的行列当中。国际市场营销的推广就显得尤为重要。

2.出口商品结构

长期以来,海峡西岸经济区加工贸易基本为贴牌生产,技术含量和增加值较低;外资企业占比高,内资企业参与机会少;特别是,通过加工贸易方式猛然增加的贸易出口份额和顺差,已使中国产品更直接地暴露在国际贸易摩擦之中。相比之下,一般贸易更有利于企业加速自主创新、创建自有品牌、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

二、海峡西岸经济区企业国际市场营销中存在的问题

1.品牌结构不合理

部分企业还同国际知名企业飞利浦、诺基亚、惠普、西门子、大众等建立了长期合作伙伴关系。

从供应链上看,福建省多数出口企业处于供应链的上游,主要是成为世界知名电器、电子、汽车生产厂商的原材料供应商;从利益链角度上看,福建省多数出口企业处于利益链的下游,通常被生产厂商压低价格,通过零部件、元器件、组装件的销售来获取利润。企业为节约资源,而将部分业务进行外包,这种外包业务往往工艺较为简单,缺乏关键技术。

所以,福建省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产品仍然属于劳动密集型产品,总体技术含量不高,缺乏创新能力、研发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3.缺乏国际营销网络和服务网络

美国市场营销学学者麦卡锡教授在20世纪的60年代提出了4P营销组合策略,即产品(product)、价格业活力-Enterprise Vitality·2011年第9期·营销管理(price)、渠道(place)和促销(promotion),要想将产品卖出去,渠道是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根据国际企业管理理论,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模式通常包括间接出口、直接出口、非股权投资战略、股权投资战略、创建或收购、联盟等方式,这些进入模式也正是企业国际化道路上构建销售渠道的几种重要方法。

海峡西岸经济区国际化经营企业大部分处在“间接出口”阶段,少数企业处于“直接出口”或“非股权投资战略”阶段。间接出口是指企业将产品的生产过程立足于国内,通过本国或外国的进出口中间商本企业的产品出口业务,从而使产品进入国际市场竞争的战略。直接出口是指企业凭借自己的营销力量,通过建立出口部门、派出推销人员,在国际市场上建立自己的营销网络,直接经营产品的战略。非股权投资战略是指企业在从事国际化经营的过程中,对东道国的企业不采取股权占有的形式投资,而是以技术、管理等要素作为参与形式,并从中获得利益的一种投资战略[2]。

间接出口方式,出口企业只管生产,只是等着中间商下订单,对产品最后的消费市场情况、客户需求情况知之甚少,企业只能被动地跟在中间商的屁股后面走。同时,也使出口企业缺乏自己的国际营销网和服务网,这不仅制约了市场信息的反馈,也不利于产品上台阶,不利于扩大品牌影响,严重制约了出口创汇。目前海峡西岸经济区对欧美的主要出口产品是附加值很低的消费品,比如像运动鞋这样的商品,美国市场上卖20─80美元每双,而中国的出口价仅2─5美元每双。即便是一些在质量上已经达到国际一流水准的海峡西岸经济区服装纺织类产品,由于销售网、服务网、广告跟不上,没有市场认可的品牌,也只能是挂着人家的牌子,把本该自己得到的利润让给中间商[3]。

4.面临各种贸易壁垒摩擦

2004年福建出口产品贸易壁垒加剧,茶叶出口日本全面受阻;电子产品遭遇欧盟的绿色、关税壁垒;输美木质家具遭遇反倾销壁垒;欧盟、日本在普惠制上做文章,输往欧盟10个新成员国的鞋类、陶瓷、餐具三类产品享受不到关税优惠,出口日本的烤鳗、竹木制品、服装、玩具、拖鞋、铁制品等大宗产品无法顺利通关结汇。

2011年6月欧盟对中国产熟料水杯、玩具枪和儿童T恤发出消费者警告,强调存在部分安全隐患,不符合欧盟产品相关标准,这给福建省相应产品出口带来影响。

各种各样的对外贸易摩擦、壁垒屡见不鲜,包括技术壁垒、绿色壁垒、关税壁垒,还有来自多个不同国家地区的反倾销案件,福建省作为沿海出口大省面临着各种考验。

三、海峡西岸经济区企业国际市场营销策略组合

1.保持比较优势,控制产品成本

福建企业跨国经营优势目前主要来源于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低廉的劳动力价格和相对较高的劳动力素质所带来的低成本优势。福建出口竞争力较强的产品是鞋类、服装、纺织和轻工等劳动密集产品。机械、电子与运输设备等资本或技术密集产品的出口则是通过进口关键零部件和引进生产技术工艺的基础上发挥劳动性价比优势的结果,其国际竞争力还是反映在劳动密集的加工环节。由于这种现象在短期内难以根本改变,福建企业跨国经营活动应当充分发挥和注重保持自己的劳动力性价比优势,通过廉价原料、能源和劳动力等生产资源的获取而保持成本领先优势[4]。

2.实施品牌战略,树立核心价值

“竞争战略之父”麦克尔·波特提出:尽管各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方法不同,但最基本的获取竞争优势的方法是差异化优势和低成本优势。品牌战略的实施能够帮助企业建立起产品差异化优势和低成本优势,同时还能够实现溢价效应和避免反倾销的频繁发生。

3.强化渠道公关,拓展营销网络

一方面,将设立海外分销机构和境外带料加工生产作为福建企业跨国经营的两种主要方式,这样福建企业能够打破国际贸易壁垒,便于拓展国际市场,也能够发挥福建劳动力性价比优势。另一方面,随着福建企业海外投资目标和投资地域的多元化,投资项目逐渐以境外生产制造、产品研发和能源开发等活动为主,合资经营或者合作经营也应当成为福建企业海外投资的主要方式。合资经营方式虽然不利于福建企业发挥内部化优势或利用内部转移机制,但可通过与跨国公司或当地合资者的战略联盟,充分利用合作伙伴的知识产权、市场知识、营销网络和社会关系等资源优势,培育和营造福建企业的跨国经营新优势。

4.构建信息平台,避免摩擦壁垒

针对反倾销,海峡西岸经济区应该要求各企业合理定价、规避反倾销,还要及时应对国外提出的反倾销诉讼。针对技术壁垒和绿色壁垒,我方应该加大信息流通速度,要求各企业了解进口国政策、制度,提高产品质量,生产出符合进口国要求的产品。

第7篇:国际市场资源战略范文

1.1.1 经济全球化趋势——中国企业新机遇

在国内市场不能满足企业发展所需时企业必然会选择走国际化经营的发展道路,企业之间寻求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因此,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是一个必然的趋势,也就是说国际化经营是企业发展必有之路。经济全球化让各国经济的相互依存程度加深,约束力也不断增强。在这个时代,世界各国应敞开大门,适应这一趋势,在世界经济舞台上发挥自己的优势,把握其中机会。中国作为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融入经济全球化势不可挡。加入这个主流可以充分分享国际分工利益,与世界先进经济技术同步前进。加入世贸组织可以帮助中国经济更好地融入国际经济社会,更好地利用国际资源和国际市场的优化资源配置功能。

1.1.2 中国政府实施“走出去”战略,企业走出国门,跨国公司迅速发展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中国经济迅猛发展,尤其是随着中国的入世和国内市场的开放,很多外国企业到中国投资。因此,国内外企业竞争激烈。另外,生产能力过剩、内需不振,自然资源短缺,吸引外资与对外投资比例失衡,中国外贸出口深受贸易保护主义的侵害等原因,1988 年中国政府正式提出“走出去”发展战略。“走出去”战略,是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的必要要求,是市场经济开放性、竞争性的内在要求,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然条件,可以使企业更广泛的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提高国家的经济实力。中国企业将产品市场和人才、技术、资金等资源市场向外延伸,并着眼于整合全球资源,以实现全球范围内的资源优化配置为目标。随着中国企业“走出去”战略的实施,中国企业积极走出国门,对外投资增长很快,跨国公司迅速发展。目前,中国投资区域已遍布世界 160 多个国家和地区。从 2002 年起,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几乎成倍增长,从 27 亿美元上升到 2007 年的 265.1 亿美元。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设立的海外企业近万家,分布在全球 173 个国家和地区。2003 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在发展中国家居第二位(新加坡第一),2006 年在发展中国家位列第一,在全球国家(地区)排名中居第 13位。到 2012 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创下了 840 亿美元历史纪录,中国成为世界第三大对外投资国。

...........................

1.2 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

1.2.1 研究目的

本文通过对中国企业在越南跨国经营战略的研究,希望达到以下目的:分析研究背景、明确研究意义、梳理国内外文献综述和相关理论,介绍外国企业在越南跨国经营总体情况;回顾中国在越南跨国经营发展历程、阐述跨国经营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运用SWOT 分析法指出中国企业在越南跨国经营的优势、劣势、机会、威胁;详细分析中国企业在越南所选择的跨国经营总体战略及不同行业投资越南所选择的经营战略;提出对策建议。

1.2.2 研究意义

1.2.2.1 理论意义

这几年来中国企业纷纷到越南进行跨国经营,中国在越南跨国经营研究成为目前研究的一个热点,但是从文献上来看,对中国企业在越南的跨国经营研究则不多。本论文通过跨国经营理论的基础,对中国企业在越南经营情况进行全面分析。因此,本论文的研究内容与成果有一定的理论参考价值。

同时,本文梳理了国内外关于跨国经营的相关研究,以进一步丰富适合于发展中国家跨国经营理论。

  1.2.2.2 现实意义

(1)对越南企业:本文介绍了中国企业在越南跨国经营发展历程,现状和经营战略的选择。因此,可以让越南企业更加了解中国企业经营、管理等方式,进而学习中国企业的优点和创新点。

(2)对中国企业:本文让中国企业更加了解越南投资环境的总体情况,从而找出适合企业自身的在越跨国经营战略。

本研究具体思路框架如图 1-1 所示:

........................

第二章 跨国经营战略相关理论

2.1 国际化经营理论

企业国际化是指企业经营发展逐渐由国内转向国际化的过程,它强调的是企业经营活动的跨国性以及经营的过程性。英国斯蒂芬杨(Stephen Young)教授在《国际市场进入与发展》书中说,国际化是“企业进行跨国经营的所有方式”,包括产品出口、直接投资、技术许可、国际分包生产、特许经营等活动。

有关国际化理论,主要分为三种类型:(1)Uppsala 国际化过程模型,该模型是20 世纪 70 年代由乌普铲拉大学的一批经济学者提出的,以企业行为理论研究方法为基础的一种国际化模式。该模式基于“企业的目标是增收益减风险”的假设,将企业的国际化看成一个发展的过程,强调企业的知识和学习能力对于企业国际化的重要影响。(2)交易成本分析模型,该模型认为企业的交易行为是成本分析的基本单元,企业扩张势必带来交易成本的上升,公司的组织形态应以成本最小化为基本原则,因此公司为了减小交易成本都倾向于垂直一体化的组织形态。(3)企业国际化网络模型,该模型是由瑞典学者提出的,他们认为产业系统就如一张网络,它由众多从事生产、销售、服务的企业组成,这些企业之间联系密切,有很强的合作和互动关系,存在大量的产品、信息等资源的交换。

.......................

2.2 国际市场进入战略

20 世纪 70 年代中期的企业国际化阶段理论是一些北欧学者通过典型案例研究提出的。该理论认为企业国际化是一个连续、渐进的过程,其中,海外市场知识的多少等因素对企业进入国际市场方式选择影响最大。1981 年,邓宁提出了一个与企业国际市场进入战略决策有关的理论—国际生产折衷理论,认为企业可以选择对外直接投资的方式来进入国际市场的条件是企业同时拥有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1998 年,托宾·佩德森和本特·比特森提出企业国际化四要素模型,他们认为企业国际化受到海外市场知识,生产要素数量、企业市场份额的市场竞争结构四个要素的直接影响。Root 于1994 年对国际市场进入的所有方式进行 整合性的分析,他认为每一种进入方式的投入、风险与收益都有差异,企业在作出选择时必须考虑企业的战略目标,资源能力,政府法律法规,目标市场特点等因素。

第三章 中国企业在越南跨国经营现状 ............................. 15

3.1 外国企业在越南跨国经营总体情况 ...................... 15

3.1.1 外资进入越南的发展历程 .................. 15

第四

章 中国企业在越南跨国经营 SWOT 分析 ........................ 26 4.1 优势分析 ....................... 26

4.1.1 越南自然资源丰富 ......................... 26

第五章 中国企业在越南跨国经营战略选择及对策建议 .............. 32

5.1.1 市场进入战略 ...................... 32

5.1.2 行业选择战略 ....................... 33

第四章 中国企业在越南跨国经营 SWOT 分析

4.1 优势分析

4.1.1 越南自然资源丰富

北方的红河水系与南方的湄公河水系,给两大平原带来了大量的腐殖质,使土地相当肥沃。这两大平原的稻田占了耕地面积的 90%左右,成为世界上着名的“谷仓”之一。越南近年来之所以能取得巨大成就,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抓了农业革新,稳住了这个国民经济的基础,连续多年保持了世界第三大米出口国的地位。越南今后为了加快发展,也将会继续发挥这一有利条件,同时进一步对农业生产结构进行调整;越南的矿产资源、特别是能源丰富。这几年,原油成为越南的第一大出口产品,煤炭也进入了主要出口产品的行列。2008 年原油出口创汇高达 103.568 亿美元,煤炭出口创汇13.88 亿美元。已探明的石油储量 50 亿吨,估计储量高达 100 亿吨。已探明的煤炭 100亿吨,估计储量约 2200 亿吨,主要分布在东北部盆地,2100 亿吨煤炭分布在红河三角洲 3500 平方公里范围的低下 100—3500 米深处。几乎所有矿产资源在越南均有分布,大部分有开采价值。尤其是铁矿,已探明储量 10 亿吨,估计总储量在 18 亿吨左右,铝土矿储量约 66 亿吨。在今后的加快发展中,越南将继续抓好油气工业,提高其加工能力。同时将利用好其他的矿产资源,为工业化、现代化服务;此外,越南还有比较丰富的林业资源、渔业资源、旅游资源等,这些资源将会进一步得到开发和比较充分的利用。

...................

第五章 中国企业在越南跨国经营战略选择及对策建议

5.1 中国企业在越南跨国经营总体战略

企业跨国经营战略是指从事跨国经营的企业通过系统地评估自身实力,确定基本任务和目标,并根据变动的国际环境拟定必要的行动方针和政策,采取相应的行动,为求得企业在国际环境中长期生存和发展,达到企业既定目标所作的长远的总体谋划。

进行海外投资,建立跨国企业是当代生产社会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和要求。近年来,中国的海外投资企业发展较快,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和湄公河次区域合作的推进,越南已经成为中国企业所瞄准的重要目标市场。积极发展对越经贸和投资往来符合中国的长远利益,但仍然面临着一系列问题。这就需要我们从当前的实际情况出发,认真地分析形势,总结经验教训,扬长避短,制定出符合中国企业在越南的跨国经营战略。

5.1.1 市场进入战略

跨国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方式可分为两类:契约式和非契约式。契约式进入指在不涉及资产所有权的条件下,通过契约转让某些无形资产(专利权、商标权、专有技术等) 的使用权加入目标国市场。

第8篇:国际市场资源战略范文

关键词:杠杆效应逆杠杆效应深度嵌入国际供应链逆杠杆操作

一、逆杠杆效应与深度嵌入国际供应链

(一)杠杆效应(LeverageEffect)

在企业管理中,所谓杠杆是指利用公司的外部资源如自然资源、廉价劳动力等作为公司产品的一种输入,输出高附加值产品以形成竞争优势即为杠杆效应。跨国公司对海外直接投资的目的就是要启动东道国的杠杆以撬动自身的优势和市场的开拓。以香港Li&Fung公司为例,在为欧洲市场提供服装的过程中,公司在朝鲜购买布匹原料,在台湾地区印染,在孟加拉裁剪,在泰国装上日本制造的拉链,进行包装,最后运往欧洲。公司虽然不拥有任何加工设备和工具,但是却利用自己在价值链中的核心地位,行业中的影响力、产品开发能力、商誉,启动了从原料到最终产品运输中的多个杠杆,在给予杠杆国企业一定的利益的同时,更多地实现了产品的高附加值。

从Li&Fung公司的例子当中可以看出,跨国公司利用杠杆效应主要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

1.对杠杆企业提出明确要求。

2.按照要求,吸收合适的供应商。

3.为诸供应商设置交流与合作的标准,建立快速反应,完善周到的信息结构。

4.在观察了解供应商能力的基础上,为其在具体的流程中安排角色。

5.对整个流程的最终产品负责。

6.将意见反馈给供应商,促进他们的自身完善。

在这个过程中,也包括核心公司的资本、专利技术、管理思想的输出。

(二)逆杠杆效应(ReverseLeverageEffect)

自跨国公司及其理论出现并发展以来,如何更有效地组织其生产方式一直是跨国公司考虑的问题。海外贸易与产品输出、海外间接投资、海外直接投资、特许经营是跨国公司进行国际扩张时的几种形式。其中,海外直接投资是最常见的方式。这些跨国公司在向海外输出资金,技术和管理方法的同时,利用东道国在自然资源、劳动力和自然条件上的比较优势并以此为杠杆实现产品的生产、高附加值和利润,形成自身的成本优势。与此同时,作为杠杆一端的东道国利用跨国公司的资金、技术和本土人员在为投资者服务过程中形成的先进知识、经验来提升自身的竞争力,进行产业升级,更好地参与跨国经营。这些在以往的理论中被称为逆杠杆效应。

所谓逆杠杆效应,就是将为跨国公司做事所积累的资源转换为自己的资源。在跨国公司利用战略杠杆的同时,东道国可以通过吸收其技术、能力、资金、管理理念提升竞争力,利用跨国公司所提供的国际市场空间,深入地参与国际竞争。这种逆杠杆作用已经越来越受到企业甚至国家的重视。以韩国为例,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韩国大力引进国外资本和先进技术并积极加以消化,在为外国企业提供杠杆的同时,也提升了自身的科学技术水平,缩短了同国际先进技术水平的差距,增强了国际竞争力。台湾蔡淑梨在论述逆杠杆效应时,提出了公司学徒制的概念,即过去在多国籍企业做事的高阶主管摇身一变成为多国籍企业老板。从这一定义出发,逆杠杆的操作也主要是基于公司创立者利用先前所积累的经验、知识和管理的技巧,尤其是通过长期外国知名品牌生产所带来的影响和受益,缔造出一个崭新的事业,它并没有包含一个已经存在的公司如何利用逆杠杆走向国际市场的过程。

其实,对理论探讨和中国制造型企业实践探索加以总结,我们就会发现台湾蔡淑梨曾从企业创立者的角度对逆杠杆效应及其操作进行过定义,然而本文则是从企业的角度,对逆杠杆效应重新界定。所谓逆杠杆效应,就是指凭借与世界级先进企业的合作机会,学习挖掘、套取现金的技术、管理方法、营销手段,互动创新,迅速积累和整合自己的国际化资源,提高企业竞争力,最终成长为能够撬动更多的国际合作机会或者获得国际市场盛誉的专业生产企业的效应。在跨国公司实施杠杆战略同时,作为杠杆的内地企业也必须能够利用跨国公司所提供的技术、知识、市场并加以升级,形成自身的能力,以便能深度进入国际供应链。

(三)深度嵌入国际供应链

所谓深度嵌入国际供应链,是指本企业与境外企业能够共同分享和交流市场信息,与上游或下游的国外企业更加紧密地进行技术开发,而非单纯地采购原材料或销售产品,在当前的国际合作的基础上,力争成为真正国际分工的一个环节。通过深度嵌入国际供应链,制造型企业可以从技术,管理、市场等各方面提升竞争能力,实现从劳动密集型OEM到技术密集型OEM,甚至ODM、OBM的转变,从少数个别零件OEM到整机OEM的转变,单项业务的国际化向多项业务的国际化转变,促进产业改造与升级。

江南模塑集团从1984年的一个小乡镇企业成长为今天的为国内几大汽车公司和全球汽车厂商提供配件的中国汽车保险杠大王,其走过的路程为制造型企业深度嵌入国际供应链提供了很好的思路。企业成立伊始,是一个拥有资产32万美金的模具塑化公司,生产的蜡烛产品刚刚使企业能够保本。此时企业了解到:上海大众汽车成立已经四五年了,很多汽车零件还依赖于进口,而按照“大众”的规划,它的桑塔纳轿车国产化率至少要达到40%,而汽车保险杠和一些配饰都是塑料制品,国内还没有企业具有生产经验。于是,江南模塑意图进入汽车保险杠行业。通过沟通,公司在1988年终于拿到了上海大众第一批3万辆桑塔纳轿车前后保险杠的生产订单。以此为起点,该企业扩展了国际化眼界,突出规模优势,与德、日先进企业合资,引进国际先进生产设备,消化技术,学习管理理念及运作方式,高起点、多方面为大众提供汽车保险杠,这一系列动作增强了企业走向国际市场的砝码。现在,江南模塑能够为上海大众、雪铁龙和通用提供与汽车配套的前后保险杠,市场份额为70%。还有众所周知的万向集团、联想等都已经从作为国际企业的附属配套企业成长为国际产业链中的重要一员,深度嵌入了国际供应链。

二、深度嵌入国际供应链的途径分析

深度嵌入国际供应链是制造型企业走向国际市场的一条途径,那么实现国际供应链的深度嵌入的途径是什么呢?本文认为,深度嵌入国际供应链的途径就是利用国际企业的杠杆战略进行逆杠杆操作。

以广东珠江三角洲为例,通过为跨国家电和电器公司作代工积累的技术和经验,珠江三角洲已经形成了一大批专业镇。东莞一个山区小镇清溪生产的电脑磁头占全球市场份额的40%,电脑机箱占30%,电脑高压包占25%,微型马达占200%。在与国际巨头们打交道的过程中,这些小企业利用比较优势吸引外资,学习专业技术,占据了世界电脑产业链中的一个又一个环节。

(一)逆杠杆操作的形式

根据企业在逆杠杆效应中获取资源的差异,逆杠杆操作大致具有以下两种形式。

1.替代逆杠杆操作。以合资生产为起点,由最终的资金利用,到现金的管理、技术、营销方面的资源积累,在此基础上将对方的国际化操作经验和方法转换为自己的操作方法,逆向操作进入国际市场,成为一个跨国公司。这种操作方式几乎是对先前合作的跨国公司的翻版,以合作公司为标杆,模仿性积累资源与能力,最后脱离合作公司。明基脱离宏基就属于这种替代性的逆杠杆操作。明基在与宏基的合作过程中一直暗暗地积累资源、管理经验,注重人才培养,在积极主动地走过技工贸的战略路线后,独立成为一家能与宏基直接竞争的PC生产厂商。

2.多点、纵深逆杠杆操作。以高起点配件生产为起点,学习先进国管理方式与制度、产品开发动向或者市场信息,提高自己的配件开发能力并与对方协同开发配件,甚至发展到超前开发。逆向操作由最初的被动合作转为主动合作,由单一配件合作生产到多配件生产合作,再进一步从一对一合作,转变为一对N合作,提升自己的市场声誉和品牌形象,成长为名牌的国际专业化生产企业,以争取更多的国际合作机会。

江南模塑集团从开始为上海大众提供汽车保险杠开始,就坚守刺猬理念,立足把主业定位在为汽车整车配套的保险杠上,把质量做到极致,把市场占有率做到极致。该集团与德国庆玛曼公司共同创办合资企业,沟通学习国际化理念、先进技术、管理方式。在保险杠业务上发挥极致时,又与德国、荷兰的两家公司合资,进入轿车装饰件生产领域。随后,又引进全自动涂装设备,强化自己在汽配领域的竞争实力。与这些跨国公司的高起点合作,不仅提升了技术,而且也能给企业带来进入国际市场的逆杠杆操作的便利。江南模塑已经实现了多配件生产和一对N的合作。

所谓纵深操作,指企业不仅通过高起点提供更多的配件,而且还能够独立生产高水平的整机。还是以江南模塑为例,在汽配领域经营多年后,2001年8月,该集团又上马了高档大客车整车生产项目,规模与奔驰公司在土耳其一家工厂的规模相同,这样的平台意在吸引外商,启动国际高档大客车的市场。

(二)逆杠杆操作条件

1.高起点经营与合作。高起点建立企业或与技术水平、经营管理水平优秀的国际企业合作才有可能获得可以逆向操作的机会与资源。一个在技术、产品、经营管理等方面均落后的企业是没有与国际先进企业接触的机会的,更不用说深度嵌入国际供应链了。因此,对中国制造型企业来说,首先就必须具有长远眼光,以培育自身技术、管理和学习能力为目的,迅速升级,建立核心竞争力,为逆杠杆操作增添砝码。已成功国际化的中国制造企业,均是符合这个条件后才进一步地开展跨国经营的。海尔集团“先难后易”的国际化方式背后的逻辑就是高起点经营,在与外资合作中以质量、服务和品牌逆向启动国际市场。

2.多点对接。逆杠杆操作的合作是深度的紧密合作,需要在管理体制,产品技术、生产标准、服务方式等方面进行对接。这里“对接”是指与合作企业在上述几个方面保持一致性,以保证信息的正常、正确的流动,减少不必要的麻烦,使合作能够顺利进行,并给合作企业一种符合现代国际要求的印象,以提供更多的合作机会。

3.逆向发展的战略意图。企业要成为国际产业链中的一员,必须要由通过逆向操作成为世界级企业地位的雄心,并且这一雄心能够成为企业进行战略规划所依据的准则和积极合作的态度。北京锡恩管理顾问公司总经理姜汝祥认为联想集团能从一个跨国公司的商成长为今天这样一个国际性的企业,最基本的一点就是联想不甘于与那些中关村的“倒爷”为伍,不甘于仅仅做IBM、HP等跨国公司的附庸。联想对自己说:我想做一家中国的伟大公司。正是这样的逆向战略意图使联想将经营的落脚点归于人(公司价值),而非产品。通过实现公司价值,联想以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实现了对国际PC产业链的深度嵌入。所以,战略意图包含的企业雄心可以超越企业资源,这就要求企业应该充分利用资源和发挥创造力,以弥补二者的差距。

4.逆向技术的消化能力。企业应当“榨取”对方技术的技术基础,在捕捉到对方不完全技术信息的条件下,能够开发出技术。这一点对于中国传统制造型企业十分重要。努力学习对方所提供的技术,并加以吸收,企业自己的技术部门和人员在这里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因为这些知识和技术的载体决定了企业的学习能力,进而决定了技术的消化能力。

5.逆杠杆的支撑点。逆杠杆的支撑点即指找准发挥逆杠杆作用的关键资源。在高起点、多方面与国际企业实现对接后,企业应在技术、管理和营销3个方面着重培养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对多种技能的整合的能力。只有这样,我国企业在创造竞争优势的过程中,才能从单项吸纳技术与资金逐步转向双向和多向的知识流动,从经营能力和经营资源的不均衡转向均衡。

三、中国企业如何借鉴相关经验

中国企业在产业价值链“大爆炸”的今天应抓住一两个行业关键因素/链节,占领全球市场,形成竞争优势。已成功的跨国公司,如NIKE,紧紧抓住本行业最关键的两个环节——设计与销售,对生产制造环节虚拟化,以OEM方式选择全球最佳地点分包生产。对于众多的制造型企业来说,很难做到只把握一两个行业关键因素。因此,可以考虑利用跨国公司虚拟生产甚至虚拟设计的契机,首先作为“杠杆”参与到国际市场当中,然后以产业学徒制的方式积累技术、资源、经验,再对国际供应链进行深度嵌入。

深度嵌入国际供应链要求企业、特别是中国加工制造型企业在经营管理中考虑以下3个方面的内容:

1.管理体制的对接。传统制造性企业想深度走入国际供应链,首先要从管理观念上放眼国际市场。其次,组织要灵活化。面对变化的市场环境,企业需要迅速地做出反应,灵活的组织能够使企业获取较强的学习能力、反应能力、市场意识和运作水平等现代企业的动态素质。再次,在产品质量控制、人事培训与选拔、业务流程、制度建设等方面也要实现与国际企业的对接。否则是无法和国际市场接轨的。中国中间品替代的障碍主要有三:一是本体中间品规格、质量不稳定;二是国内中间品生产企业缺乏适当的激励机制和畅通的融资渠道;三是中国国内企业开拓市场的能力较差。归结起来,还是企业经营管理机制方面的原因。

2.服务的延伸。实现了对国际供应链的初步嵌入和管理体制的对接,制造型企业还需将产品延伸至服务领域。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争夺新的顾客和保留老的客户不能只依靠优质的产品。合理的、有深度的服务行为才是市场制胜的武器。全球化和新经济使得传统的自然资源和劳动力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相对下降,导致了中国制造型企业国际竞争优势减弱,阻碍了企业对国际市场的深度嵌入。因此,在参与国际供应链的各环节中,主动、积极、合理的服务意识与行为会对传统的制造型企业深度嵌入国际供应链有所帮助。

3.技术与创新的互动。深度嵌入国际供应链要求境内企业与境外企业能够共同分享和交流市场信息,更加紧密地进行技术开发。共同分享和交流的除了产品市场信息之外,还包括技术与创新信息。通过沟通交流,进行技术与创新的互动,技术的不断提升、标准的超前是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一个重要来源,企业乃至产业技术的提升能使企业从简单的劳动密集型OEM走向技术密集型OEM、ODM、甚至OBM。例如台湾“自动化之父”石滋宜在上世纪80年代开始大力推行台湾制造性企业的自动化,主动与国际市场进行对接互动,虽然生产成本增加,但企业通过流程改造,控制了每个生产环节的成本,大大提高了台湾企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产品质量和附加值也进一步提高。再如天津市大港区某生产汽车胶管的厂商,在为国际汽车厂商提供配套胶管的同时,大力消化吸收外国的先进技术,推出标准高于欧洲同类产品的胶管,深得通用、福特等厂商的信赖。现在,该企业已通过技术与创新互动推出整套胶管产品,更加深入地进入了国际企业配套胶管行业。

参考文献:

1.康荣平:《大型跨国公司战略新趋势》,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2.蔡淑梨;“后进国家的企业以逆杠杆国际化的路程”,《中华管理评论》(台湾),1997年7月。

3.AlexanderGershenkron,EconomicBackwardnessinHistoricalPerspective,theBelknapPressOfHarvardUniversityPress,1962.

4.Kogut,Bruce:InternationalBusiness:thenewbottomline,ForeignPolicy,Spring,1998.

第9篇:国际市场资源战略范文

    关键词:杠杆效应 逆杠杆效应 深度嵌入国际供应链 逆杠杆操作

    一、逆杠杆效应与深度嵌入国际供应链

    (一)杠杆效应(Leverage Effect)

    在企业管理中,所谓杠杆是指利用公司的外部资源如自然资源、廉价劳动力等作为公司产品的一种输入,输出高附加值产品以形成竞争优势即为杠杆效应。跨国公司对海外直接投资的目的就是要启动东道国的杠杆以撬动自身的优势和市场的开拓。以香港Li&Fung公司为例,在为欧洲市场提供服装的过程中,公司在朝鲜购买布匹原料,在台湾地区印染,在孟加拉裁剪,在泰国装上日本制造的拉链,进行包装,最后运往欧洲。公司虽然不拥有任何加工设备和工具,但是却利用自己在价值链中的核心地位,行业中的影响力、产品开发能力、商誉,启动了从原料到最终产品运输中的多个杠杆,在给予杠杆国企业一定的利益的同时,更多地实现了产品的高附加值。

    从Li&Fung公司的例子当中可以看出,跨国公司利用杠杆效应主要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

    1.对杠杆企业提出明确要求。

    2.按照要求,吸收合适的供应商。

    3.为诸供应商设置交流与合作的标准,建立快速反应,完善周到的信息结构。

    4.在观察了解供应商能力的基础上,为其在具体的流程中安排角色。

    5.对整个流程的最终产品负责。

    6.将意见反馈给供应商,促进他们的自身完善。

    在这个过程中,也包括核心公司的资本、专利技术、管理思想的输出。

    (二)逆杠杆效应(Reverse Leverage Effect)

    自跨国公司及其理论出现并发展以来,如何更有效地组织其生产方式一直是跨国公司考虑的问题。海外贸易与产品输出、海外间接投资、海外直接投资、特许经营是跨国公司进行国际扩张时的几种形式。其中,海外直接投资是最常见的方式。这些跨国公司在向海外输出资金,技术和管理方法的同时,利用东道国在自然资源、劳动力和自然条件上的比较优势并以此为杠杆实现产品的生产、高附加值和利润,形成自身的成本优势。与此同时,作为杠杆一端的东道国利用跨国公司的资金、技术和本土人员在为投资者服务过程中形成的先进知识、经验来提升自身的竞争力,进行产业升级,更好地参与跨国经营。这些在以往的理论中被称为逆杠杆效应。

    所谓逆杠杆效应,就是将为跨国公司做事所积累的资源转换为自己的资源。在跨国公司利用战略杠杆的同时,东道国可以通过吸收其技术、能力、资金、管理理念提升竞争力,利用跨国公司所提供的国际市场空间,深入地参与国际竞争。这种逆杠杆作用已经越来越受到企业甚至国家的重视。以韩国为例,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韩国大力引进国外资本和先进技术并积极加以消化,在为外国企业提供杠杆的同时,也提升了自身的科学技术水平,缩短了同国际先进技术水平的差距,增强了国际竞争力。台湾蔡淑梨在论述逆杠杆效应时,提出了公司学徒制的概念,即过去在多国籍企业做事的高阶主管摇身一变成为多国籍企业老板。从这一定义出发,逆杠杆的操作也主要是基于公司创立者利用先前所积累的经验、知识和管理的技巧,尤其是通过长期外国知名品牌生产所带来的影响和受益,缔造出一个崭新的事业,它并没有包含一个已经存在的公司如何利用逆杠杆走向国际市场的过程。

    其实,对理论探讨和中国制造型企业实践探索加以总结,我们就会发现台湾蔡淑梨曾从企业创立者的角度对逆杠杆效应及其操作进行过定义,然而本文则是从企业的角度,对逆杠杆效应重新界定。所谓逆杠杆效应,就是指凭借与世界级先进企业的合作机会,学习挖掘、套取现金的技术、管理方法、营销手段,互动创新,迅速积累和整合自己的国际化资源,提高企业竞争力,最终成长为能够撬动更多的国际合作机会或者获得国际市场盛誉的专业生产企业的效应。在跨国公司实施杠杆战略同时,作为杠杆的内地企业也必须能够利用跨国公司所提供的技术、知识、市场并加以升级,形成自身的能力,以便能深度进入国际供应链。

    (三)深度嵌入国际供应链

    所谓深度嵌入国际供应链,是指本企业与境外企业能够共同分享和交流市场信息,与上游或下游的国外企业更加紧密地进行技术开发,而非单纯地采购原材料或销售产品,在当前的国际合作的基础上,力争成为真正国际分工的一个环节。通过深度嵌入国际供应链,制造型企业可以从技术,管理、市场等各方面提升竞争能力,实现从劳动密集型OEM到技术密集型OEM,甚至ODM、OBM的转变,从少数个别零件OEM到整机OEM的转变,单项业务的国际化向多项业务的国际化转变,促进产业改造与升级。

    江南模塑集团从1984年的一个小乡镇企业成长为今天的为国内几大汽车公司和全球汽车厂商提供配件的中国汽车保险杠大王,其走过的路程为制造型企业深度嵌入国际供应链提供了很好的思路。企业成立伊始,是一个拥有资产32万美金的模具塑化公司,生产的蜡烛产品刚刚使企业能够保本。此时企业了解到:上海大众汽车成立已经四五年了,很多汽车零件还依赖于进口,而按照"大众"的规划,它的桑塔纳轿车国产化率至少要达到40%,而汽车保险杠和一些配饰都是塑料制品,国内还没有企业具有生产经验。于是,江南模塑意图进入汽车保险杠行业。通过沟通,公司在1988年终于拿到了上海大众第一批3万辆桑塔纳轿车前后保险杠的生产订单。以此为起点,该企业扩展了国际化眼界,突出规模优势,与德、日先进企业合资,引进国际先进生产设备,消化技术,学习管理理念及运作方式,高起点、多方面为大众提供汽车保险杠,这一系列动作增强了企业走向国际市场的砝码。现在,江南模塑能够为上海大众、雪铁龙和通用提供与汽车配套的前后保险杠,市场份额为70%。还有众所周知的万向集团、联想等都已经从作为国际企业的附属配套企业成长为国际产业链中的重要一员,深度嵌入了国际供应链。

    二、深度嵌入国际供应链的途径分析

    深度嵌入国际供应链是制造型企业走向国际市场的一条途径,那么实现国际供应链的深度嵌入的途径是什么呢?本文认为,深度嵌入国际供应链的途径就是利用国际企业的杠杆战略进行逆杠杆操作。

    以广东珠江三角洲为例,通过为跨国家电和电器公司作代工积累的技术和经验,珠江三角洲已经形成了一大批专业镇。东莞一个山区小镇清溪生产的电脑磁头占全球市场份额的40%,电脑机箱占30%,电脑高压包占25%,微型马达占200%。在与国际巨头们打交道的过程中,这些小企业利用比较优势吸引外资,学习专业技术,占据了世界电脑产业链中的一个又一个环节。

    (一)逆杠杆操作的形式

    根据企业在逆杠杆效应中获取资源的差异,逆杠杆操作大致具有以下两种形式。

    1.替代逆杠杆操作。以合资生产为起点,由最终的资金利用,到现金的管理、技术、营销方面的资源积累,在此基础上将对方的国际化操作经验和方法转换为自己的操作方法,逆向操作进入国际市场,成为一个跨国公司。这种操作方式几乎是对先前合作的跨国公司的翻版,以合作公司为标杆,模仿性积累资源与能力,最后脱离合作公司。明基脱离宏基就属于这种替代性的逆杠杆操作。明基在与宏基的合作过程中一直暗暗地积累资源、管理经验,注重人才培养,在积极主动地走过技工贸的战略路线后,独立成为一家能与宏基直接竞争的PC生产厂商。

    2.多点、纵深逆杠杆操作。以高起点配件生产为起点,学习先进国管理方式与制度、产品开发动向或者市场信息,提高自己的配件开发能力并与对方协同开发配件,甚至发展到超前开发。逆向操作由最初的被动合作转为主动合作,由单一配件合作生产到多配件生产合作,再进一步从一对一合作,转变为一对N合作,提升自己的市场声誉和品牌形象,成长为名牌的国际专业化生产企业,以争取更多的国际合作机会。

    江南模塑集团从开始为上海大众提供汽车保险杠开始,就坚守刺猬理念,立足把主业定位在为汽车整车配套的保险杠上,把质量做到极致,把市场占有率做到极致。该集团与德国庆玛曼公司共同创办合资企业,沟通学习国际化理念、先进技术、管理方式。在保险杠业务上发挥极致时,又与德国、荷兰的两家公司合资,进入轿车装饰件生产领域。随后,又引进全自动涂装设备,强化自己在汽配领域的竞争实力。与这些跨国公司的高起点合作,不仅提升了技术,而且也能给企业带来进入国际市场的逆杠杆操作的便利。江南模塑已经实现了多配件生产和一对N的合作。

    所谓纵深操作,指企业不仅通过高起点提供更多的配件,而且还能够独立生产高水平的整机。还是以江南模塑为例,在汽配领域经营多年后,2001年8月,该集团又上马了高档大客车整车生产项目,规模与奔驰公司在土耳其一家工厂的规模相同,这样的平台意在吸引外商,启动国际高档大客车的市场。

    (二)逆杠杆操作条件

    1.高起点经营与合作。高起点建立企业或与技术水平、经营管理水平优秀的国际企业合作才有可能获得可以逆向操作的机会与资源。一个在技术、产品、经营管理等方面均落后的企业是没有与国际先进企业接触的机会的,更不用说深度嵌入国际供应链了。因此,对中国制造型企业来说,首先就必须具有长远眼光,以培育自身技术、管理和学习能力为目的,迅速升级,建立核心竞争力,为逆杠杆操作增添砝码。已成功国际化的中国制造企业,均是符合这个条件后才进一步地开展跨国经营的。海尔集团"先难后易"的国际化方式背后的逻辑就是高起点经营,在与外资合作中以质量、服务和品牌逆向启动国际市场。

    2.多点对接。逆杠杆操作的合作是深度的紧密合作,需要在管理体制,产品技术、生产标准、服务方式等方面进行对接。这里"对接"是指与合作企业在上述几个方面保持一致性,以保证信息的正常、正确的流动,减少不必要的麻烦,使合作能够顺利进行,并给合作企业一种符合现代国际要求的印象,以提供更多的合作机会。

    3.逆向发展的战略意图。企业要成为国际产业链中的一员,必须要由通过逆向操作成为世界级企业地位的雄心,并且这一雄心能够成为企业进行战略规划所依据的准则和积极合作的态度。北京锡恩管理顾问公司总经理姜汝祥认为联想集团能从一个跨国公司的商成长为今天这样一个国际性的企业,最基本的一点就是联想不甘于与那些中关村的"倒爷"为伍,不甘于仅仅做IBM、HP等跨国公司的附庸。联想对自己说:我想做一家中国的伟大公司。正是这样的逆向战略意图使联想将经营的落脚点归于人(公司价值),而非产品。通过实现公司价值,联想以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实现了对国际PC产业链的深度嵌入。所以,战略意图包含的企业雄心可以超越企业资源,这就要求企业应该充分利用资源和发挥创造力,以弥补二者的差距。

    4.逆向技术的消化能力。企业应当"榨取"对方技术的技术基础,在捕捉到对方不完全技术信息的条件下,能够开发出技术。这一点对于中国传统制造型企业十分重要。努力学习对方所提供的技术,并加以吸收,企业自己的技术部门和人员在这里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因为这些知识和技术的载体决定了企业的学习能力,进而决定了技术的消化能力。

    5.逆杠杆的支撑点。逆杠杆的支撑点即指找准发挥逆杠杆作用的关键资源。在高起点、多方面与国际企业实现对接后,企业应在技术、管理和营销3个方面着重培养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对多种技能的整合的能力。只有这样,我国企业在创造竞争优势的过程中,才能从单项吸纳技术与资金逐步转向双向和多向的知识流动,从经营能力和经营资源的不均衡转向均衡。

    三、中国企业如何借鉴相关经验

    中国企业在产业价值链"大爆炸"的今天应抓住一两个行业关键因素/链节,占领全球市场,形成竞争优势。已成功的跨国公司,如NIKE,紧紧抓住本行业最关键的两个环节--设计与销售,对生产制造环节虚拟化,以OEM方式选择全球最佳地点分包生产。对于众多的制造型企业来说,很难做到只把握一两个行业关键因素。因此,可以考虑利用跨国公司虚拟生产甚至虚拟设计的契机,首先作为"杠杆"参与到国际市场当中,然后以产业学徒制的方式积累技术、资源、经验,再对国际供应链进行深度嵌入。

    深度嵌入国际供应链要求企业、特别是中国加工制造型企业在经营管理中考虑以下3个方面的内容:

    1.管理体制的对接。传统制造性企业想深度走入国际供应链,首先要从管理观念上放眼国际市场。其次,组织要灵活化。面对变化的市场环境,企业需要迅速地做出反应,灵活的组织能够使企业获取较强的学习能力、反应能力、市场意识和运作水平等现代企业的动态素质。再次,在产品质量控制、人事培训与选拔、业务流程、制度建设等方面也要实现与国际企业的对接。否则是无法和国际市场接轨的。中国中间品替代的障碍主要有三:一是本体中间品规格、质量不稳定;二是国内中间品生产企业缺乏适当的激励机制和畅通的融资渠道;三是中国国内企业开拓市场的能力较差。归结起来,还是企业经营管理机制方面的原因。

    2.服务的延伸。实现了对国际供应链的初步嵌入和管理体制的对接,制造型企业还需将产品延伸至服务领域。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争夺新的顾客和保留老的客户不能只依靠优质的产品。合理的、有深度的服务行为才是市场制胜的武器。全球化和新经济使得传统的自然资源和劳动力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相对下降,导致了中国制造型企业国际竞争优势减弱,阻碍了企业对国际市场的深度嵌入。因此,在参与国际供应链的各环节中,主动、积极、合理的服务意识与行为会对传统的制造型企业深度嵌入国际供应链有所帮助。

    3.技术与创新的互动。深度嵌入国际供应链要求境内企业与境外企业能够共同分享和交流市场信息,更加紧密地进行技术开发。共同分享和交流的除了产品市场信息之外,还包括技术与创新信息。通过沟通交流,进行技术与创新的互动,技术的不断提升、标准的超前是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一个重要来源,企业乃至产业技术的提升能使企业从简单的劳动密集型OEM走向技术密集型OEM、ODM、甚至OBM。例如台湾"自动化之父"石滋宜在上世纪80年代开始大力推行台湾制造性企业的自动化,主动与国际市场进行对接互动,虽然生产成本增加,但企业通过流程改造,控制了每个生产环节的成本,大大提高了台湾企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产品质量和附加值也进一步提高。再如天津市大港区某生产汽车胶管的厂商,在为国际汽车厂商提供配套胶管的同时,大力消化吸收外国的先进技术,推出标准高于欧洲同类产品的胶管,深得通用、福特等厂商的信赖。现在,该企业已通过技术与创新互动推出整套胶管产品,更加深入地进入了国际企业配套胶管行业。

    参考文献:

    1.康荣平:《大型跨国公司战略新趋势》,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1年版。

    2.蔡淑梨;"后进国家的企业以逆杠杆国际化的路程",《中华管理评论》(台湾),1997年7月。

    3.Alexander Gershenkron,Economic Backwardness in Historical Perspective,the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62.

    4.Kogut,Bruce:International Business:the new bottom line,Foreign Policy,Spring,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