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劳动实践的措施范文

劳动实践的措施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劳动实践的措施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劳动实践的措施

第1篇:劳动实践的措施范文

1 社会实践与素质教育的内涵

社会实践指人类能动地认识、改造自然和社会的全部活动,一般被认为是主体的行为及其表现。而关于“素质”的界定,生理学、心理学和教育学因学科侧重点不同,观察角度、解读也各有差异。教育学将素质理解为:由生理学和心理学共同发展而来,指人以先天禀赋为基础,在环境和教育影响下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相对稳定的、益于身心的各种特性、品质与能力的总和。素质教育是相对于应试教育而言的,其指的是一种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这种模式注重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提升、个性发展和身心健康。

2 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和培育目标

成功教育至少具备两个要素,即正确的教育目标和科学的教学原则和方法[1]。《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提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此外,还强调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规定:要从小学到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这里国家将“实践活动”列为学生的必修课程,并将“社会实践”纳入“活动课程”的指定领域。

根据国家相关规定,学校制定了相应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其教学目标在于使学生获得实践活动的积极体验,形成对自然、社会、人文间联系的整体认识,进而形成与己相适应的、独立解决事物的能力和态度。可以说,开发实践能力就是发展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同时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的良好个性和品质。

3 社会实践的作用及开展社会实践教学的措施

3.1 作用

社会实践活动有助于学生知识的全面获得、有助于能力的长足发展、有助于学生人格的整合与完美,尤其对实践者动手操作能力、思维创造能力的增强有独特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重中之重就是社会实践,其对促进学生了解社会和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使命感、责任感具有不可磨灭的作用[2]。

人格是人的心理倾向,通常由个性来表征。个性不是天赋的,是在先天生理结构基础上,通过后天社会实践活动所形成的,个性发展与实践活动密不可分。个性的形成过程也是实践活动发展过程的最终结果,当实践者在生活中参与各种活动进而形成一种并列或从属关系时,主体的个性也随之形成。简言之,人格的培养和情操的陶冶必须通过人的多种活动、践行和体验来完成。传统文化中把人格理解为人品,健全的素质教育离不开塑造完美人格的社会实践活动。完美人格是人内在素质的核心,其能催生出仁爱和自信、诚信和自律、超越和谦虚、无私和勤奋以及尊重和自尊。

3.2 具体做法

1)以人为本,开展相应的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实践的基本形式是生产实践、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和科学实验,其具体表现形式有访问、调查、演讲、训练和劳动等。目前,学校教师针对当前学生身上暴露出来的与现代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个性,如自私、个人主义、不尊重他人、不善交际合作、懒惰、不愿吃苦、怕失败和挫折等心理问题,根据不同年龄学生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从不同年级学生的生理、心理和思想特点出发,按照社会实践教学的要求,统筹规划、科学安排,探索优化心理素质与培养实践能力的最佳结合点,开展实践能力与社会适应性指导的研究,以提高其综合素质。

2)围绕素质教育,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教育活动。实践基地是物质载体,是组织社会实践活动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学校在社会实践基地建设过程中,主要有以下四种做法:一是深入发掘并利用现有的各种德育资源作为参观、考察和训练的实践基地;二是注意发挥校友及社会力量的支持,争取共建单位提供劳动、服务实践基地;三是就近寻找德育教育资源(如敬老院和孤儿院等)开展德育教育活动,通过深入和接触社会,进一步培养青年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其在帮助他人、服务社会的实践过程中,提高自身的文明素质;四是注意挖掘校园潜力,延伸校园劳动空间,扩大公益劳动范围。

3)大胆尝试素质化教学模式。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首先,素质教育课程化的另一方面是课程实施素质化。教师可以积极尝试素质化教学模式,打破传统课堂教学的灌、输、统、包等弊端,积极开拓教学研究的新领域,实行优教工程。近年来,学校在探索素质化教学模式过程中先后举办了有关语文学科的“记者招待会”“辩论会”和“演讲会”等活动,这种形式多彩的教学手段充分调动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推进了全面素质的教育,培育了一些学有所长、个性优化的学生。素质教育课程的有效实施,使学生能够接触自然、了解社会,在教师的有效指导下,通过参加课外实践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

4)以身作则、齐心协力推进素质教育。首先是领导重视,齐抓共管。学校每学年都要认真组织社会实践活动,校领导亲自关心,召集会议,协调好校内外各部门的关系,以取得各方面的支持;德育处提前拟订社会实践计划,发通知、做动员,并做好思想和物质准备;班主任在社会实践活动计划实施前,对学生进行充分动员,提出具体要求。其次,将实践计划纳入课表。再次,充分利用假期。假期课外生活持续时间长,是组织学生参加各类社会实践活动的最佳时期。第四,建立考评机制。考评是教育、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检验教育、教学效果必不可少的有力手段。社会实践活动的整个过程应包括制订计划、组织实施和考核评价三个部分,通过考核评价检验实施效果。

综上所述,实施素质教育,学校是主阵地,课堂是主渠道,在把握好主渠道的同时,还要辅以社会实践,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社会实践的根本目的在于“育人”[3],其不仅是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更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李光正.浅谈社会实践与素质教育[J].河池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1):77-81.

[2]李明富.浅析大学生社会实践与素质教育[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2008,24(9):157.

第2篇:劳动实践的措施范文

关键词:校企合作办学;法律制度;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12)04-0077-03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要求制定促进校企合作办学的法规,推进校企合作的制度化。《职业教育法》实施以来,我国国家层面曾制定了数十个有关职业教育的政策文件,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结合各地实际也颁布实施了若干地方性法规或规章,这些政策文件和地方立法包含有大量的但成熟程度不同的校企合作办学制度。现通过对中央校企合作政策和地方校企合作立法的文本梳理,提炼出部分较为成熟的政策和法律规定,以为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法律制度的建设提供借鉴。

一、关于政府统筹扶持的制度

2002年《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2002]16号)要求,在国务院领导下,建立职业教育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研究解决职业教育工作中的重大问题。2004年《国务院关于同意建立职业教育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的批复》(国函[2002]41号)同意建立由教育部牵头的职业教育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联席会议统筹协调全国职业教育工作,及时研究解决职业教育的有关问题。2004年《教育部等七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04]12号)提出,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也要建立相应的职业教育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形成有关部门分工协作、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2008年通过的《宁波市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条例》第六条也规定,市和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建立职业教育联席会议制度,统筹协调本地区校企合作的规划、资源配置、经费保障和督导评估等工作。对于职业教育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学术界多有诟病,认为这种联席会议因“不刻制印章,不正式行文”,没有实际决策权力,没有具体的执行或工作机构,并且成员单位的组成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中央层面的职业教育工作部际联席会议由教育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事部、劳动保障部、农业部和扶贫办组成,却没有税务部门,导致它在实践中并没有真正地起到统筹协调职业教育工作的作用,说明校企合作工作还没有真正得到税务、财政等部门的应有重视[1]。虽然职业教育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没有起到应有的综合协调作用,但建立这种制度的宗旨应是值得肯定的。职业教育是一种跨界的教育,既跨越教育与企业,又跨越教育行政部门与人力资源、财政和税收等其他政府有关部门,需要有一个权威的综合协调机构。因此,借鉴职业教育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安排和实施的经验教训,在制定校企合作法律制度时,应明确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由教育、财政、税务、人力资源、科技和行业等部门联合组成的职业教育统筹协调及其具体工作或执行机构(最好隶属于政府综合部门),并负责研究和制定推行校企合作的有关政策和法律措施。

2005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要求,对支付实习学生报酬的企业给予相应的税收优惠。2006年《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支付学生实习报酬有关所得税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06]107号)和2007年《关于印发〈企业支付实习生报酬税前扣除管理办法〉的通知》(国税发[2007]42号)规定,合作企业支付给学生实习期间的报酬,准予在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2009年《甘肃省职业教育发展条例》第十九条也规定,对支付实习学生报酬的企业,给予相应税收优惠;合作企业享受税前扣除实习生报酬的税收优惠措施,体现了国家发展职业教育、对合作企业激励的态度。虽然这项措施由于在实施环节设置了不便操作、不甚合理的限制性条件,如要求企业或学校必须为每个实习生独立开设银行账户,企业支付给实习生的货币性报酬必须以转账方式支付,记账凭证应附有支付意外伤害保险费的缴付凭证,等等,使其在实践中没有得到真正落实[2],但不能以此否定这项措施本身的合理性。建议在制定校企合作法律制度时,对该项措施予以明确规定,同时对这项措施的实施条件和程序加以完善,使其能够真正落到实处。

二、关于行业协调指导的制度

行业是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力量。关于行业协会、商会、同业公会等行业组织对职业教育的协调指导作用,2002年的《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2002年的《教育部、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进一步发挥行业、企业在职业教育和培训中作用的意见》(教职成[2002]15号)、2005年的《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2011年的《教育部关于充分发挥职业教育行业指导作用的意见》(教职成[2011]6号)、2004年通过的《上海市职业教育条例》第七条、2007年通过的《天津市职业教育条例》第二十八条、2008年的《宁波市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条例》第十二条等中央政策和地方立法皆作出了规定。如2002年的《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提出,行业组织受政府主管部门委托,开展行业人力资源预测,制订行业职业教育和培训规划,指导行业职业教育、职工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及参与相关专业的课程教材建设和教师培训,等等。又如2007年的《天津市职业教育条例》第二十八条规定,行业协会、商会、同业公会等行业自律组织应当根据本市职业教育发展规划,开展行业人才需求预测,结合本行业发展需要,制订行业职业教育培训计划,协助主管部门组织、指导行业职业教育与培训工作。通览上述政策和法律文件可知,这些文件都规定了行业组织对职业教育的如下两项协调指导工作:一是开展行业人力资源预测,二是制订行业职业教育和培训规划。笔者建议,在今后制定校企合作法律制度时,对此应予以吸纳。

国家和地方部分政策或法律文件还规定了行业组织的其他协调指导工作内容,但有的内容过于宏观或原则,缺乏操作性,还需要一定的立法考量或法律技术的处理,目前还不适宜直接转化或吸纳进法律规范。如规定行业组织应“组织和指导行业职业教育与培训工作”和应“参与校企合作项目的评估、职业技能鉴定及相关管理工作”等。

三、关于学生赴企业实习的制度

2005年的《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要求,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改革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中等职业学校在校学生最后一年要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实习实训时间不少于半年;等等。2008年的《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2009年的《教育部关于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促进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的通知》(教高(2009)3号)等文件进一步强调了学生顶岗实习的重要意义。

一些省综合各地的地方法规或规章,还制定了除具有上述内容的其他规定。如1999年通过的《云南省职业教育条例》第十三条:企业、事业组织应当接纳相关职业学校的学生进行实验和实习,对参加实验和实习的学生应当提供符合国家规定的劳动安全卫生条件和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不得安排学生从事过重、有毒和有害的劳动或者危险作业;1999年的《江苏省实施办法》第三十八条规定:安排未成年学生实习的企业,应当在工种、劳动时间、劳动强度和保护措施等方面参照国家对未成年职工保护的有关规定执行;2000年的《山东省职业教育条例》第二十四条规定:企业、事业组织应当对实习学生提供技术指导,对于顶岗实习的学生应当给予适当的劳动报酬;2008年通过的《宁波市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条例》第八条和第十条规定:职业院校应当加强对实习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和安全教育,为实习学生统一办理意外伤害保险并指派指导教师,实习学生和实践教师应当遵守企业规章制度和劳动纪律,保守企业商业秘密,禁止企业安排实习学生从事不符合实习特征或者与实习内容不一致的劳动生产;2009年的《甘肃省职业教育发展条例》第十九条规定:对支付实习学生报酬的企业,应给予相应的税收优惠。

综合上述政策和法律规定,对于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政策制定和立法者的总要求是:1)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在校的最后一年要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高等职业学校学生实习时间不少于半年。2)企业、事业组织应当接纳相关职业学校的学生进行实验和实习。对参加实验和实习的学生应当提供实训场地、设备设施和技术指导,应当做好实习前的安全培训工作,应当提供符合国家规定的劳动安全卫生条件和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应当做好实习期间的学生管理工作。安排未成年学生实习的单位,应当在工种、劳动时间、劳动强度和保护措施等方面参照国家对未成年职工保护的有关规定执行。不得安排学生从事过重、有毒、有害、超时的劳动或者危险作业。禁止安排实习学生从事不符合实习特征或者与实习内容不一致的劳动生产。对于顶岗实习的学生,应当给予适当的劳动报酬。3)职业学校应当加强对实习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和安全教育,应当配合接受学生实习的单位,做好学生实习期间的管理工作。4)实习学生应当遵守企业的规章制度和劳动纪律,保守企业商业秘密。笔者建议,在制定校企合作法律制度时对上述规定应予以吸纳。

四、关于教师专业实践的制度

关于教师专业实践的制度,2002年的《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要求,要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到企事业单位进行专业实践和考察,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2004年的《教育部等七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04]12号)、2005年的《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和2011年的《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完善职业教育教师培养培训制度的意见》(教职成[2011]16号)皆规定,职业院校专业教师每两年必须有两个月以上时间到企业或生产一线进行实践。2006年的《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继续要求,增加专业教师队伍中具有企业工作经历的教师比例,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顶岗实践,积累实际工作经历,提高实践教学能力。1999年的《云南省职业教育条例》第十三条、《江苏省实施办法》第三十八条和2007年的《天津市职业教育条例》第十五条皆规定:企业、事业单位应当接纳职业学校和职业培训机构的教师实践;1999年的《云南省职业教育条例》第十三条还规定:企业、事业组织应当对参加实验的教师提供符合国家规定的劳动安全卫生条件和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2007年《重庆市职业教育条例》第二十七条规定:建立职业学校教师持证上岗和专业实践的制度,职业学校和职业培训机构教师应当定期参加专业实践活动。2008年通过的《宁波市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条例》第八条规定:职业院校应当建立教师到企业实践的制度,专业教师到企业或生产服务岗位实践每两年不少于两个月;职业院校应当加强对实践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和安全教育;实践教师应当遵守企业规章制度和劳动纪律,保守企业商业秘密。2009年的《甘肃省职业教育发展条例》第十八条规定:实行职业教育教师实践制度,职业教育专业教师每两年应当有两个月到企业或者生产一线参加实践活动。

对上述政策和法律规定的内容加以概括,可以表述如下:1)职业院校专业教师每两年必须有两个月以上时间到企业或生产服务一线进行实践。2)企业、事业组织应当接纳职业学校和职业培训机构的教师实践,对参加实践的教师应当提供符合国家规定的劳动安全卫生条件和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3)职业学校和职业培训机构应当加强对实践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和安全教育。4)实践教师应当遵守企业规章制度和劳动纪律,保守企业商业秘密。对上述内容,笔者建议,在制定政策和法规时应予以采纳。

另外,2002年的《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要求,职业学校教师职务资格评审要突出职业教育特点,改进评审办法。2004年的《教育部等七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规定:职业院校专业教师每两年必须有两个月以上时间到企业或生产一线进行实践,并作为教师提职、晋级的必要条件。地方人事、教育、劳动保障等有关部门要按照相关教师职务试行条例的要求,制定符合实际需要的各类职业院校教师职务评聘办法。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要求,要完善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教师资格标准和专业技术职务(职称)评聘办法。2011年《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1]12号)又具体要求,要将教师参与企业技术应用、新产品开发和社会服务等作为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职称)评聘的重要内容。1997年《山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办法》第三十七条规定:职业学校、职业培训机构的专业课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要实行教师职务和专业技术职务双职称制,聘任后享受相应的待遇;职业高中的教师应实行职称指标单列,独立评审评定。

上述政策或法律规定指明了职业学校教师职务资格评审的改革方向,要求将教师企业实践情况纳入职称评审,并授权地方有关部门制定具体办法。这些规定可为中央或地方制定职业学校教师职称评定的法律制度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第3篇:劳动实践的措施范文

关键词:法律;实践;指导;问题;措施

法学专业的学生,与其他专业学生相比,在法律知识和维权意识上,相对要专业一点。尽管如此,学生除了学习生活,对社会上大部分事情还是缺乏完整的了解,社会经验相对匮乏。这对于培养法学专业学生的综合能力,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因此该专业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成为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教师的指导工作是法律实践教学计划中的关键一环,对学生的能力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法律实践中遭遇的问题

新时期以来,法学专业的优秀毕业生在走向工作岗位后,为司法实践作出了杰出贡献。近年来实践教学课程的深入和改革也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实用型人才在走向社会很长时间才显现出来。

近年来,法律实践在开展中遭遇到许多现实问题,使得法律实践流于形式,指导工作形同虚设。一方面因为学生从小接受的就是单向“填鸭式”的教育手法,教师在对学生能力的讲解中,说文解字,引经据典,法律的条条框框都考虑在内,缺乏融会贯通的能力,实践教学中的“情感交流”也不考虑在教学之内。法律典型案例教学法作为一种特殊存在的教育形式而被广泛采用,其使用作用价值,侧重于教师自身的观点。在对法律实践案例的选择上,都归结于网络和教科书的定论,缺乏实战型和科学性方针。专业教师本身就是传统教学教育的产物,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时有发生,严重制约着法学专业的课程改革模式的深化。模拟法庭或法律实训室的设置不够规范,管理制度不健全,随意性较强,使用效率不高,有限的学时也影响了实践环节教学改革的进行。

现行法律实践课程中有以下固有问题:理论色彩较为浓烈,虚拟案例较多,教师选定实践困难较大,真实的实践课程教学效果难以凸显;即便是入律师事务所或者司法机关实习,也有其本身固有的缺憾。特别是远程实践,学生对现实的法律纠纷,缺乏必要解决能力,又没有专人指导,实践工作难以收到预期的效果。相应的指导机制和小组没有建立,加上指导教师在实施法律实践指导工作中工作量较大,指导工作的开展,也就相对的缺乏精力去实践。在基础的校外实践中,由于欠缺必要的社会经验,一般的重大事项以及纠纷案例,都缺乏必要的专业解说。在实际场合中的法院旁听,耗资较大,却没有教师从旁指导,实际意义欠缺。

社会实践急功近利,实践指导的最终功利色彩,使得社会上涌现出一股学习法律的热潮,法学专业学生也不例外。一些在校生,还没有完成学校规制的相关基础课程学习,就开始申报法律实践。在对法律实践的认识上,就出现了严重的偏差。学习中,浮躁心理占据很大因素。在实践中遇到法律问题时才想学习,并希望学完后立即就能解决问题。没有统观法律全视野问题去提高自身素养,观念、方法、态度上,都不能全盘实现其特色。

二、法律实践指导工作的意义

1.明确法学专业学生法律实践的主要目的

法学专业学生法律实践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进一步接受法律思维和掌握最基本的业务技能,训练他们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能力,充分了解我国司法实务的内涵,运用法学理论及自身掌握法律知识分析和解决基本法律能力。

在实践过程中,教师应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能力,解决实际法律实务能力,运用创新精神和合作意识,培养和训练他们形成正确的、合理地看待世界的能力。在一系列实践过程后,总结法律实践中的得失,为顺利撰写毕业论文、积聚实践理论和技能奠定坚实的基础。

2.指导法律实践的主要方式

法律实践指导,为学生提供了便捷的法律通道,是学生实现自我的舞台。在相关的法律实践方式中,作为法律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指导学生建立法律模拟课堂,在课堂中给选用模拟法庭、法律咨询、法律专题辩论、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调查,在司法机关或者律师事务所进行实战演习。

在以上实践中,教师明确指导法律实践内容,从深度和广度上对此进行实际性的指导。教师除了在这些模拟课堂上承担着介绍案情、明确模拟审判目的外,还要指导学生注意法律实施细则。无论是试点分校的选择,还是为学生开具社会调查实践介绍信,都要教师明确指导学生遵守相关的规章制度并坚持保密原则。

3.明确学生实践指导要求细则

法学专业的法律实践,不仅是对自身专业理论知识的考核,同时也是对其实践技能的训练以及走向工作岗位的奠基。教师明确的实践指导,不仅对其专业实践的前提做出明确的规定,还使得专业学生毕业为了达成实践要求而不得不采取积极的学习态度。在学生修完专业主干课程的80%以后,才具备向教师申请法律实践的资格。法律实践的最后阶段,教师指导学生完成实践报告,在书面材料详细描述中,分析学生用法律知识来分析和阐述问题的能力,并提出可行性建议。

4.为学生顺利走向工作岗位布阵

法律实践的最终目的是学以致用,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无论是学生就业机构职能部门还是学校就业办,都是本着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准的目标前进的。法律实践的初衷就是为了增强学生实现专业化、职能化、目标化和实践化的服务宗旨。学校教师的实践指导工作,不但有利于法学专业的学生队伍建设,同时在具体的实践工作中,还能以充分的激情和能力,实现学生顺利就业。

第4篇:劳动实践的措施范文

关键词 地方本科院校 应用型人才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 劳动关系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普及化和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普通本科院校尤其是地方本科院校对自身的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的规格越来越清晰,培养服务地方的应用型人才已成为我国地方本科院校的一致选择。基于培养服务地方的应用型人才这样的定位,就要求在人才的培养模式上要处理好学科体系与实际需要、就业市场的关系。①这反映在教学上不仅要注重理论基础知识的讲授,而且也要根据专业特点和学生的就业特点,注重应用能力和就业能力的培养。

劳动关系是研究劳动关系的基本理论、制度模式和运行规律,是一门涉及管理学、社会心理学、政治学等多学科的综合叉学科,目前在很多本科院校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劳动关系专业、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公共事务管理专业和劳动经济学专业等经管类专业均有开设。该课程属性决定了劳动关系课程教学活动不仅要重视劳动关系的基本理论和原理知识的讲授,而且要注重培养学生协调处理劳动关系的实践能力。就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来讲,不同学校、不同专业由于人才培养定位不同,因此对于劳动关系课程的教学目标及教学要求应该是不同的。比如劳动关系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应用型劳动关系管理师”,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定位是“应用型人力资源管理工程师”,基于人才培养的目标不同,劳动关系课程的教学目标和基本要求以及教学内容范围应该就有差异性。但是,从目前我国一些开设劳动关系课程的普通高等院校尤其是地方本科院校来看,受制于传统教学模式和师资力量的学科背景等因素的影响,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在劳动关系课程的教学中,其教学内容和教学体系的制定与其他专业雷同,教学内容难以体现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对这一课程的特定需求,在这种背景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就不能真实有效地落实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也就难以实现地方本科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因此,为了改善这一状况,在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指引下,东莞理工学院的教学团队从2007年开始对劳动关系课程教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分别从课程目标、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等方面,探讨劳动关系课程教学改革的措施,以适应新形势下对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需要。

1 修订教学大纲,围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重新制订课程教学目标

以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为例,由于该专业培养的是能在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各项工作的应用型人力资源管理“工程师”,其专业技能之一是具备劳动关系协调和处理能力,②且这种能力应该是体现在人力资源管理的流程和实务操作中。结合当前人力资源管理的环境,人力资源管理者就必须了解和掌握相关的劳动法律法规,根据这一情况,将劳动关系的课程教学目标确定为“力求使学生能够掌握劳动关系管理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尤其是加强对我国(国家、广东省和东莞市三个层次)现行的劳动法律、法规的认识和理解,并使其初步具有运用自己掌握的管理方法以及相关劳动法律知识观察、分析、处理有关人力资源管理中劳动关系问题的能力。”

2 重新编排教学内容,突出应用性特征

在新的课程教学目标指导下,为了突出人才培养的“应用性”目标,将教学内容进行了重新编排,将劳动关系课程内容划分为“理论篇” 和“实务篇”。其中,理论篇主要包括劳动关系导论、劳动关系理论和劳动关系主体角色等内容,目的是让学生比较全面系统地了解当前市场经济国家劳动关系的基本制度和一般规律;实务篇按则按照人力资源管理的流程来设置,包括招聘录用管理、劳动合同管理、集体合同管理、薪酬福利管理、绩效管理、培训和保密制度、离职管理、特殊员工关系管理、劳动争议处理和非标准劳动关系管理。这种教学内容的安排可让学生们清晰地认识到劳动关系的和谐发展体现在人力资源管理的各个环节中。

由于受课时的限制,为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理论篇与实务篇的学时分配为1:4,同时在实务篇内容的教学中,强调以劳动法律法规为基石,以企业的用工流程为主线,从劳动相关法律法规视角讲授人力资源管理的招聘、薪酬、绩效、培训、离职等各个环节如何规范合理用工,以减少和防范劳动纠纷的发生或顺利地处理劳动争议,促进和谐劳动关系的发展。针对学校学生生源地和就业地主要集中在广东省内尤其以珠三角和东莞市为主的特点,在实务篇内容的教学中无论是劳动相关法律法规的讲解与运用还是案例的选用侧重以广东省和东莞市为主。

3 改革教学方法,强化应用能力的培养

人才培养模式的本质和核心集中在“教什么”和“怎么教”两个基本问题上,要全面落实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除了在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上积极改革外,教学方法的改革也是一大关键。为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在教学中将传统的“教师教、学生听或记”的课堂灌输教学方法改为“案例分析、情景模拟和实践体验”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在实施时,为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具体做法如下:

第一,案例分析。案例教学是本课程的主要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首先是教师根据每个知识点来设计案例,案例的选择尽量选择广东省尤其是东莞市的企业实例,这样既可降低学生的距离感,又可以让学生对本土的劳动关系状况有真实的了解;其次,在案例分析过程中以学生为主导,教师起引导和指导作用。如在招聘录用管理中选择“广东东莞诺基亚乙肝歧视案——2007年十大劳动纠纷案例”作为教学案例后,先让学生讨论分析这起纠纷发生的原因是什么?给用工单位的招聘管理的启示是什么?然后老师再对学生的讨论发言及案例分析结果作出点评和总结。通过案例分析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情景模拟。案例教学固然可以强化学生对课程知识点的理解,但由于在案例分析过程中,学生是站在旁观者的角度来分析问题的,对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有一定的制约,而情景模拟则通过为学生创设现实活动中的情景,进行仿真实践,来弥补学生社会实践的不足。在劳动关系的课程教学中,情景模拟主要用于招聘广告的设计、劳动合同的订立和劳动争议的处理中。

第三,实践体验。在实践体验这个环节中,主要采取了“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更为真切地了解、体会和认识社会。

“请进来”是指在教学中邀请本地企业、工会、政府劳动行政部门和律师事务所等组织中的相关资深从业人士,来学校根据自身的工作实践开展专题讲座或学术报告,以此给学生创造与实战专家直接对话和交流的机会,以加深对劳动关系实践的理解,开阔视野,活跃思维。

“走出去”是指学生到校外进行劳动关系相关的体验性认知活动和结合自己所学的知识进行调查研究。第一,要求每位学生到当地的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或企业至少收集一个劳动纠纷案例并进行整理分析;第二,组织学生到人才市场的招聘现场、劳动争议仲裁机构和企业进行参观学习;第三,进行专题调研,充分利用课余时间或假期开展多种形式的劳动关系相关专题调查,并撰写专题报告。如先后组织了以“《劳动合同法》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以东莞市为例”、“《劳动合同法》背景下高校后勤劳动用工的若干思考——以东莞理工学院为例”、“工会在劳动关系协调中的作用——以东莞市为例”、“金融危机对东莞市外资企业劳动关系的影响及对策”、“东莞市劳动争议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以东莞市2010年重大劳动争议案件为例”和“集体谈判在协调劳动关系中的作用——由东莞市新生代农民工劳资引发的思考”等多方面的专题调查与研究,通过组织学生进行专题调研,不仅强化了学生对劳动关系实践的认识,而且锻炼了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当然,毕竟劳动关系课程开设的时间较短,在实践中还有许多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地方,无论是教学内容的设计、教学方法的选择或是课程考核评价方式都值得教学人员去探究,只有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才能切实培养出大量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优秀人才。

基金项目:本文受2010年东莞理工学院教研教改项目“《劳动关系理论与实践》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的改革与实践”莞工教[2010]77号(E3505108)资助

注释

第5篇:劳动实践的措施范文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 劳动就业 创业创新

由于前几年的扩招引发了近年来大学生毕业即失业的问题,在大学生毕业集中的月份还被冠以了“黑色就业季”的说法,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还是比较突出的。同时随着适龄入学人数的快速增长,今后一段时期内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只会进一步的加大。而根据权威机构的统计,我国高校大学生的就业率近年来基本都在70%左右,也就是说每年都有30%左右的大学生是无法实现就业的。当然,大学生就业问题除了扩招引发了就业基数的增加外,大学生自身从业能力、心理期望等等方面的问题也比较突出。因此尤其是最近几年,各地方政府、教育部门、高校都开始积极为大学生就业搭建平台,积极创造和改善当前大学生就业压力大的外部大环境,也多方面、多层面、多角度地为大学生就业创造条件,但从目前的结果看其实效并不理想。究其原因,除外部宏观因素、大学生自身素质因素外,高校开展的对大学生的劳动就业及创业创新的教育也是亟待需要转变的。

一、现阶段造成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

(一)大学生的就业观念

这一原因的表象主要体现在大学生在就业与创业时设定的期望与现实情况的差距过大。很多大学生尤其是来自偏远地区的学生很多都有一种“十年苦读定要成名天下”的心态,因此在就业选择上会倾向于到生活环境相对优越,入职后各项福利待遇都较好的大中城市、机关或大公司就职,而大部分城市生源的大学生因为家庭条件较好,没有生活、生存压力,所以也不想在就业问题上急于求成,也就更不会考虑到条件相对要艰苦许多的边远地区就职。

(二)结构性矛盾(需求、技能、专业)

这一方面主要是受各地区经济水平发展情况限制,如果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低于整体社会发展水平,那么由于经济发展缓慢造成经济活力下降,同时对人才的需求量也呈下降趋势,这样大环境下就出现了吸纳就业能力的下降,然后再加上需要就业人数的数量过大,就会产生供需之间的矛盾。还有由于连续多年的扩招,使得在校学生数量极剧增加,随之而来的是师资力量的不足,对学生而言则是动手实践的时间变短,学生的成绩代表了一切,高分低能也就司空见惯了。这一点从近年来用人单位多数会在招聘信息上注明要求有一定工作经验、技能等应聘条件上可以看出。

(三)现阶段我国大学生缺乏自主创业的热情以及对位就业的忠诚度

与国外大学毕业生或在校生相比,我国的大学生创业相对起步较晚、比例低、创业的起点也要低很多,愿意进行创业或把这一意愿付诸实施的学生比例不足当年毕业生人数的10%。而在就业稳定性,大学生尤其是刚毕业的大学生也未能交出让人满意的答卷,据专门调研机构的报告显示:211院校毕业生在就业半年后的离职率达22%,而非211院校的毕业生半年内的离职率达到了33%。所以由于高校毕业生的这种频繁跳槽现象也造成了很多企业不愿意接收刚毕业的大学生的情况。

二、在高校内实施就业与创业创新教育的建议

(一)深化高校方对就业和创业创新教育的认识

首先,若要真正在高校内落实并实施就业与创业创新教育,校方应当认识到这种教育不应只是一味进行就业与创业创新知识的讲解,而应当把教育的重点放到对学生的素质教育上来。为此,在高校内从事这项工作的教育者,首先要有对学生就业与创业创新教育的认识和理解,能够向学生明白讲述如何进行就业选择以及创业指导。其次,在教育过程中要把工作重点放在如何引导学生转变择业观念上,培养他们不怕苦、不怕累的就业、创业意识,以此来为今后的就业、创业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

(二)加强创新创业实践

实践出真知,实践出能力,大学生们只有经过就业与创业的实践锻炼,才能把所学的知识转化为自身的能力,也才能更加明晰自己就业与创业的目标,在创业过程中才能保持良好的信念,所以实践课程的开设是高校开展就业与创业创新教育的基础项目,一来这样能充分利用好高校内的现有资源,二来通过实践的验证也可以加快高校知识尽快转化为实际生产力。与此同时高校也可以有针对性地组织大学生们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如企业实地参观、考察,甚至是岗位模拟等,使学生感受创业的艰辛和乐趣以及明了将来就业后可能会面临的一些情况。

(三)加强高校内相关资质师资队伍的建设

要开展好大学生就业与创业创新教育,对高校来说质量过硬的师资力量和队伍建设也是至关重要的。如果本校的师资力量稍有不足,可以采取措施主动争取或筹措专项资金加强队伍建设,也可以与其他高校合作共同打造师资队伍,实现师资力量的资源共享。当然建立适当的激励机制也是打造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有效措施。师资力量在高校大学生劳动就业与创业创新教育中是重要的人力资本,适当合理的多种形式的激励可以增加队伍的向心力和凝聚力,进而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结语

综上,针对大学生的实际情况有目标、有计划地开展劳动就业与创业创新教育工作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实施它的目的是通过对就业与创业创新教育理论知识的教授,以及针对性地实践体验,在培养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意识的同时,实现提升创新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等综合素质,最终达到实现自身价值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李研,高婷婷.就业视域下大学生创新与创业教育的研究与实践[J].现代教育管理,2015,(03).

[2]杨红,杨雁等.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在推动大学生就业进程中的作用[J].河北联合大学学报(医学版),2015,(05).

第6篇:劳动实践的措施范文

大凡优秀教师,首先是善于读书、知识渊博、视野广阔的读书人。教学名师,往往是以文化底蕴和深厚思想为根,生发出自己的教育追求之树,绽放自己的教育智慧之花。

那么,如何通过阅读来促进教师自身的专业成长,最大化地将教师阅读转化成教学实践呢?

一、在阅读中提高文化素养和实践能力

对教师来说,善于读书、勤于学习的追求会形成一种文化氛围,会让人心情愉悦、积极向上,进而有效地提高教师的文化素养。这种素养不仅决定教师的教学水平高低,还会渗透到教师的人格与个性中,影响到教师的教育观与教育方式。不断地阅读学习,可以使自己的知识更渊博、思维更敏捷。当然,作为教师,不仅要阅读学科专业书籍、教育类书籍,更要学习我们千百年来积淀的传统文化,从读书中领悟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汲取其思想精华,不断提高自己的素养和能力。

二、在阅读中整合教学资源,有效驾驭课堂

古人有“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名训,而我要说“读书破万卷,教学如有神”。因为不管有多详尽的教案设计,不管有多高明的名师引领,我们都不可能真正地复制已有的教学实践。教学实践其实就是一个人内在文化素养的外显。如果腹中空空、知识贫乏,教学实践也就只能是个空架子。一些教师往往忙于读教材、看教案、学教参,岂不知功夫在此外。如若真正“读书破万卷”的话,我们的任何教学实践都可以达到从容轻松、出神入化的境界。

就语文教学实践而言,广泛的阅读更是为建高楼夯地基、为植花木培土壤的必由之路。比如,语文的教学实践,离不开文字阅读。文字知识了解得多了,自然会使教学实践游刃有余、趣味盎然,课堂教学自然也会是理想高效的。

三、用阅读得来的知识优化教学实践,进而引导学生阅读

教通过阅读,把专业知识转化为专业能力。读书的目的就是书要为我所用,让“吃下去的食物”转化为营养,成为我们工作中的生产力。如何把阅读所学知识应用到教学实践中,学以致用,这是我们必须认真思考并且要在行动中解决的问题。

教师阅读之后,要做到知行合一,改进教学实践。例如,有的学生不知道自己为谁学习,往往是根据教师对他的喜欢程度,来决定在这个学科所投入的时间与精力。也就是说,哪个学科的教师喜欢他、亲近他,他就对哪个学科多下功夫。作为教师,我们都知道要做受学生喜欢的人,但实践中并不是所有教师都这样要求自己,甚至有相当多的教师从没想过要这样去做。这就是说,知道不等于做到。

我们提倡教师阅读,开展读书活动,显然是为了改进教学实践。读书贵在应用,不用就是无效劳动。教师阅读要与教学实践知行合一。知与行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如果读书只停留在书上、脑海里,那只是纸上谈兵;只有把阅读的文化知识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去,才能使教师阅读的价值最大化。

第7篇:劳动实践的措施范文

职高农学专业课内容比较枯燥、抽象,有些内容确实很难理解,以致学生不愿意深入钻研,同时也给教学工作带来很大难度。那么,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农学专业课的兴趣呢?

一、多形式激发兴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习的动力主要源于兴趣,只有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丰富学生的思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用形象讲解抽象

农学专业知识中有很多抽象的知识点,如何让学生产生兴趣,记住这些知识呢?最好的办法就是巧用比喻。比喻可以把抽象的知识转化为具体、形象的东西,便于记忆。例如,讲解细胞膜的结构时,我就把细胞膜比作花生糕,把花生米比作蛋白质分子,把爆米花比作磷脂分子花生米以不同的深度覆盖、镶嵌或贯穿于其中又如可以把糖类和ATP比作是家里的粮食和口袋里的现金再如高温和低温对酶的影响可以比喻成死了和睡着了,这样就极人地激发了学生学习农学的兴趣。

(二)用多媒体展示农学中有很多知识仅用嘴说是说不清的。

而用多媒体展示就一清二楚我在上课前喜欢制作课件,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例如,在讲到作物病虫害时,很多病害、虫害通过口头讲授很抽象,学生很难了解其基本特征,如果利用课件展示虫害、病害等相关特征和危害作物的症状表现,则使学生很容易接受。然后,学生通过田间观察,能清楚地辨别出哪些是病虫的危害,从而能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教师采用多媒体教学,能让很难用语言表达的问题、学生很难理解和掌握的问题在轻松愉快中接受,而且能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把理论知识实际化

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不仅可以激发学习兴趣,而且便于学生接受新知识理解新知识。例如,在讲解无氧呼吸一课时,如果单单讲无氧呼吸的定义,这样会让学生很难理解并且不易记牢我们要借助实例来帮助学生记忆和理解无氧呼吸。如,我们在跑步的时候会感觉到腰酸背痛。这是为什么呢?正是因为我们跑步的时候出现氧气供应不足,这个时候我们的体细胞会进行少量的无氧呼吸,在无氧呼吸的情况下组织里产生乳酸,所以会使人感到腰酸背痛。在我们的生活当中还有很多这样的实例例如,泡菜、制酒、乳酸发酵等等。最后我们结合实例去学习什么是无氧呼吸的定义会变得非常简单。

(四)用故事引领主题

调节课堂气氛最常见的方法是讲故事,因为学生对故事都非常感兴趣,通过故事的讲解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然后带着饱满的学习情绪进入课堂。

例如,在讲解关于遗传知识一课时,我先给学生讲了一个小故事:美国的一位舞蹈女明星,拒绝了许多风流潇洒的公子哥的追求,却写信向长相普通、不修边幅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求爱。这是为什么呢?好多人都想不通这件事情这位女明星是为了让他们的后代更加聪明和漂亮,拥有爱因斯坦的智慧和女明星的美貌然后我问学生这位女明星的愿望会实现吗?这个时候整个班级的学习氛围一下子被带动了起来,学生纷纷议论起来。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会大大地提高我们的课堂学习效率。

二、实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把知识转化为技能的手段就是实践,实践的过程是检验和审核理论教学效果的重要环节在课堂上我们学习理论知识的目的是培养学生专业知识,但是我们只是学习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要把课堂上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通过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地去学习。因为在操作的过程也是对理论知识的一种记忆。

第8篇:劳动实践的措施范文

论文摘要:本文提出了提高职业教育质量的措施:要确定正确的培养目标;选择恰当的专业设置;选用完善的课程体系;采用因人施教的教学方法及理论联系实际、校企对接武的实践教学,以满足社会对各种人才的需求。

1 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

人才培养的方向要瞄准市场需要。市场需要就是我们的培养目标,市场需求什么样的人才,我们就培养什么样人才。不同地区的学校,要有不同层次的培养目标;同一层次的学校,因专业不同,培养目标也要各有特点。只有这样,学校培养的人才才能满足社会对人才的各层次需要,也有利于学生个性得以健康发展。

2 专业设置要面向市场

随着社会的发展,市场瞬息万变,行业层出不穷,需要人才的数量和质量急剧上升。专业对口的问题、人才适用的范围,这些矛盾越来越突出。专业设置过程中,觉得有些专业不适用,则取消该专业;有些专业还适应,则继续开设;另外,通过市场调查研究,广泛听取各企业、各部门意见,以及国家劳动人事部门的事业发展计划,了解社会需要什么专业的紧缺人才,我们就增加什么专业;并且以长线专业为主,短线专业为辅,长短结合,稳扎稳打,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掌握专业设置的主动权,才能使我们的教育事业兴旺发达,才能使我们立于不败之地。

3 专业设置需要做好以下两件事

第一,专业设置是学校为社会培养急需人才的措施之一,因此专业设置必须符合社会需要,并使专业设置具有一定超前意识,一是根据市场需求,二是根据国家劳动人事部门的劳动人事计划;专业设置还需要考虑学生的兴趣与爱好,使专业设置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满足社会日益发展的需要。

第二,专业设置,一是要把握好专业水准。专业水准高一点,少设置一些;专业水准中等一点,适量设置一些;专业水准普通一点,多设置一些,以适应社会对大量劳动力的需求。二是要把握好专业梯度。专业面宽一些的,多布置一点;专业面窄一些的,少布置一点。三是把握好专业间的联系。公共科目集中设置,专业科目单独设置。学生在各专业间、各学校之间可以自由选择,凭自己的兴趣和爱好,选择对口专业,选择合适科目,使学生的个性能得到健康发展,以利于各种人才的培养,满足社会对各式各样的人才需求。

4 灵活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造能力

过去的学生同社会的接触面小,这其中包含了没有时间以及合适的环境,所以得到的知识面不广,并且缺少动手的机会,使得动手能力不强、创造性的思维迟滞、创造性的能力较差。学校是培养社会所需要人才的地方,不但要传授传统的文化知识及文化素养,使学生有一定的文化基础,而且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即熟练的技能、灵活的人际关系,使学生在学习能力、应用能力、创新能力方面能得到全面发展。灵活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造能力,要处理好以下关系:

(1)处理好传统知识和未来知识的连接。以传统知识为基础、更新知识为前提,学校让学生掌握传统知识的同时(传授得到),又要帮助学生学习新知识(提供自学、上网的条件)。

(2)处理好“专业化”和“综合化”的融合。现在的社会,掌握单一的知识难以适应社会的需要,也学不好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学校要努力开发综合专业和综合学科课程,以培养学生全面的适应能力。

(3)要处理好专业知识和社会知识的叠合。学生仅有专业知识和能力是不够的,还必须具有一定的社会知识、经济知识,一定的表达能力、人际关系处理能力等。学校的课堂应该是从教室走向校区和社区的有机结合。

5 因人施教、因材施教的有机结合

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而且是传授学习的方法,开启智慧之门,教师和学生是知识探索过程中平等的合作关系;教师不仅是教“书”,更重要的是育“人”,一个人的能力有大小,接受知识的能力各不相同,所以对每个人使用的教育方法可能有不同,这就要对每个学生用不同的教育方法进行教学。学生处于从“书生”向“公民”转变的时期,因此,学校的课堂应是“教室”、“校区”和“社会”的有机结合,课堂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和技能,而且要到校区、社会上去塑造学生的精神品格。

第9篇:劳动实践的措施范文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实践;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1-0050-02

萨迪说过:“有知识的人不实践,就像一只蜜蜂不酿蜜。”所以必须和现实社会接触,使学生所读的书活起来。在生活中“学”,在生活中“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学生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中,用以指导学生的生活实践。面对新形势、新任务,高校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来加强大学生社会实践。

一、大力推进社团型社会实践

1.大学生社团建设的现状。当前,基于共同的兴趣爱好而组建起来的大学生社团数量在不断增多,文化品位也在不断提升。这些学生社团包括理论研究类、科技学术类、社会公益类和兴趣爱好类等类别。如今,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自我完善的要求日趋强烈,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把大学生社团看做锻炼能力和提高素质的重要舞台。当今的大学校园里,随时都能看到大学生社团的身影,特别在周末,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给校园增添了无限生机。同时,大学生社团也成为当今社会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在企业、在福利院、在敬老院等场所时常会有他们活动的身影。

2.大学生社团型实践活动的作用。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大学生社会实践作为学校教育的必要补充,已经越来越凸显出它在大学生成长中的重要作用。“作为自发形成的大学生群体组织,学生社团产生的基础决定了其实践活动具有自发性、多元性和开放性等特点,能充分发挥大学生自身的积极性和自主性,以及大学生社团干部的能动性和示范性,让学生在自主的实践活动中提高能力和素质。”[1]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就需要高校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团型实践,让他们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真正感受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对于国家的重要意义,体会到社会对“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诉求,自觉地遵守“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规范,这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在弘扬、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而不断坚定跟党走的信心,树立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崇高精神。

3.建立大学生社团型社会实践的长效机制。由于大学生社团是自发形成的,缺乏相应的监管措施,具有开放性和多样性的特点,为确保其长期健康地发展,就要求高校相关部门建立社团型实践的长效机制,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要充分发挥社团作为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主要组织载体,让其自主发展、自主实施、自主约束、自我评价,让各类学生社团的活动各具特色,形成勇于创新的社团型实践新局面。”[2]要充分发挥大学生党员干部在社团实践中的模范带头作用,发挥他们在学生中的人格魅力作用,让他们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学生,帮助大学生健康成长与早日成才。

二、加强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建设

1.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考察、专题调研。社会调查、专题调研能丰富学生对社会的认识,为以后更好地融入社会打好基础。高校负责社会实践管理的部门可结合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拟定一些社会实践课题,诸如,医患关系、民生状况、医疗保健、农村教育等,学生要想完成这些课题,就需要深入到社会的各行各业去进行实地的社会考察,在了解和调查情况的过程中,能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社会生活,了解国情、民情,从而激发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2.开展科技咨询和技术服务活动。学生可在专业教师的指导和组织下,以科技咨询、技术服务、专业实习、创业实践等形式为主。在实践内容上,要结合与专业学习相关的课题试验、生产实习、科技创新、创业实践等;与服务社会相关的理论宣传、农业科技咨询、新型小企业帮扶、法律援助、环境保护、医疗服务等。同时,高校可以开展各项科技文化活动为巩固科技实践基地奠定基础,提高学生参与科技实践基地的积极性。

3.开展青年志愿者活动。青年志愿者活动是大学生服务社会、了解民情民意加快自己社会化的极好形式。可建立青年志愿者社区服务站,为社区特殊困难群体,如养老院、孤儿院等奉献爱心、提供帮助。通过组织志愿者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服务活动,能够培养大学生无私奉献的高尚品格,自觉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除了上述社会实践活动形式外,还可开展勤工助学、参加各种形式的劳动等项目。这些实践活动既能有效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又能开发学生的创新思路,是培养学生个性全面发展、确立科学价值观的最佳途径,从而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大力推进大学生社会实践信息平台建设

大学生社会实践信息平台就是通过网络的及时响应与反馈,增加教师与学生的交流机会。一方面,教师可以在网上及时地向学生征集有关社会实践活动的主题、实践活动的方式,以便制定有效的实践活动方案。另一方面,学生可以对学校开展或自己参加的一系列社会实践活动的效果评价及感想通过网络平台发表自己的见解,对出现的问题及时予以反馈。这种利用网络信息平台自由、充分地讨论交流,从而形成一种健康积极、催人上进的实践文化。同时,要建立综合运用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和网络、微博、微信、微视等新媒体相结合的社会实践宣传机制,抢占和巩固舆论阵地,搭建社会实践的宣传、展示和交流平台,随时随地对社会实践进行介绍和宣传,方便学校和社会了解社会实践的动态、进展、成绩和困难,也有利于学生之间交流经验、分享成果,扩大活动的受益面。

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

1.充分发挥大学生社会实践的主体作用。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是自我教育的体现,必须充分尊重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校在指导社会实践方向的前提下,应该给学生充分的自,鼓励学生就自己感兴趣的主题开展实践调研,进一步激发学生参与社会观察和调研实践的热情,提高学生参与实践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要形成学校主导性实践(即学校组织的社会实践主题)与学生自定主题的自主性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形成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能力,培养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在社会实践的实施过程中,搞清学生在想什么,检查学生在做什么,帮助他们解决思想和行为上的困惑。通过细致地调查研究与考核,把大学生思想情况作为开展社会实践的立足点和出发点,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做到针对问题有的放矢,及时提出对策和建议,达到拓展学生的综合素质,改变学生的认知机构,使学生成为人格健全、知识结构合理、道德品质优秀、具有一定创新精神的复合型人才。

2.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要结合“三下乡”和“四进社区”活动,组织大学生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深入开展社会调查,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社会调研、专业实习等形式,组织大学生深入边远山区、贫困地区,走近弱势群体,增强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和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认识,增强忧患意识和大局观念;组织大学生参加志愿者服务活动,如走进社区服务、西部支教活动等,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发扬大学生集体主义和奉献精神;组织大学生学习访问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等,培养大学生热爱劳动、服务人民的精神;通过参观祖国的风景名胜、文物古迹以及城乡先进单位,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3.充分借助载体开展“红色之旅”。要利用重大节假日及纪念日,积极开展“红色之旅”学习参观,在实践过程中使大学生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组织大学生参观革命老区、历史博物馆、烈士陵园等,激发大学生的爱国热情。因此,红色旅游是实践教育的项目之一,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大学生通过这种形式表达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可以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从而唤起大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进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陈志军,浦解明,左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研究》[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9:81.

[2]周方遒.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2009:163.

Socialist Core Values as a Guide to Social Practice of College Students Choice

XING Rui-juan

(Zun Yi Medical University School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Zunyi,Guizhou 563003,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