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直播营销的弊端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竞价排名演变成“药不能停”?
最近,在魏则相事件之后,大家在为其死亡感到痛心的同时,也对责任方进行了激烈的讨伐。有说北京武警二院外包科室的不对,有说监管部门的不严,有说莆田系的不仁,当然也有说百度竞价排名的不义,甚至提出期盼谷歌的回归。
其实,谈到竞价排名,它在国内外都仍然相当受追捧,非常有市场。虽然我在《智能营销》等著作及文章中已经提到竞价排名之类营销的不足与弊端,但是仍然有许多企业或商家对竞价排名非常“上瘾”。
这里有一份来自Econsultancy及Oracle Marketing Cloud的国外最新调查报告,在营销人认为的针对数字渠道的ROI测量能力中,排名最高的即是竞价排名Paid Search(PPC)。
这至少表明,企业的营销人员感觉竞价排名最容易进行ROI测量。这也导致吃各个行业的同行“沉迷”于竞价排名,甚至如同吸了毒一样无法自拔,深陷其中。
实际上,许多竞价排名已经变成了“毒药”,让许多企业投入不少,并使许多企业变成了“药不能停”的状态。因为,以竞价排名为主要或单一营销手段的不知名企业,一旦不在上面投入,则可能从此被人遗忘。
二,竞价排名会不会从此消亡?
说到竞价排名如同“毒药”,有些人就想:既然它是毒药,它会不会消亡?答案是暂时不会,因为消亡通常源于两种情况:一种是国家判定其违法,一种是市场完全不接受。另外想想看:现实社会中的吸毒有害违法,但为何难以根除?
目前看来,国家短期内不会判定竞价排名违法。更何况,竞价排名有许多变种及细节,过去也有许多专家学者讨论过其合法性,以及竞价排名相关的复杂细节,现在看来仍然存在不少争议及悬而未决的东西。
再说,许多互联网新事物的细节规范并不是那么容易。你看,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等对Papi酱及网络直播最近的规范要求已经到了事无巨细的地步,今天甚至提到不准主播直播吃香蕉。
即使前些时间大领导提出“搜索排名不能谁给钱就排名高”,最近魏则西事件中百度也受到类似指责,但是百度立即声明他们不是谁给钱就谁排名高,它们还有其他算法。其实,业内人士都知道,搜索引擎的算法从来都不对外全部公开。
那么问题来了,在国家没有出台竞价排名规范细则之前,在多数竞价排名未必会有非常好的营销效果的同时,市场还接受它吗?实事已经证明,许多企业还在大量投入竞价排名预算。
原因主要有在于,一是希望在搜索引擎的排名结果中较高的排名;二是你不买关键词对手买,搞得你很被动;三是上面提到的竞价排名好进行ROI测量,好给领导看营销数字。
这样的结果很明显,竞价排名短期内不可能消亡。
三,竞价排名该如何进行改进?
既然竞价排名短期内不可能消亡,那么我们在指责其各种弊端的同时,不如提出些竞价排名改进方面的有效措施。与其隔空批评指责,不如来点具体建议。
第一,参与竞价排名企业资质的审核。实际上,许多互联网平台已经越来越像工商局。如果是免费平台则另当别论,如果是收费的竞价排名,在收费时对缴费对象进行资质审核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这是想逃也逃不过去的。
第二,竞价排名中相关企业的认证。认证在微博微信等许多平台中都应用了,确实起到了较好的信誉识别功能。百度也有相应的相应的不同级别的V认证,百度还声称:“如您在登录百度账户状态下,在含信誉标识的搜索结果中因假冒官网、资质或钓鱼欺诈而蒙受经济损失,依符合保障条件的可向百度申请保障”,有的认证上还有“百度先行赔付”的字样。
第三,竞价排名出问题时搜索引擎的连带责任。这次魏则西事件后,有人质疑竞价排名中的虚假信息问题,有人也提到百度的连带责任及赔偿问题。问题是,如果是V认证的企业,出问题可如上向百度申请保障或百度先行赔付,但百度自己要赔偿吗?还有就是没有V认证的企业犯事,百度会怎么办?这都非常值得探讨。
第四,竞价排名内容的数量问题。这是百度等国内搜索引擎的老问题,以前提过多次,但是改进甚微。刚才在百度里搜索“白酒”,即使不算右边的赞助广告及搜索结果中百度百科的广告,仅搜索结果页的最前面位置,就有8条推广链接。我认为应该最多5条,最好3条以内。
事实上,从最初宣扬的私密社交,到如今媒体属性的无意识加强,朋友圈早已不是单纯的联络工具,一时间变成了无所不有的“杂货铺”:信息爆棚,乌烟瘴气,令人被困其中又无所适从。
朋友圈,那个让你先成瘾、后脱敏、被“变异”和“从俗”了的神奇社交工具,是否已被自身乱象“圈”住了?
有个段子是这样的――
同志们,现在走过来的是微信方阵,看他们左手手机,右手充电器;身后背着一锅心灵鸡汤,胸前挂着佛经和养生秘方,自吟着励志经典和情感小句;他们倾身侧脸嘟嘴瞪眼,45度俯拍着健步走过主席台。首长问:“同志们好,同志们刷新朋友圈了吗?”微信方阵响亮地回答:“首长好,天安门Wi-Fi密码是多少?”
事实即如此。如今,很多人大呼微信朋友圈变了味,圈里充斥着太多的负面能量,既有广告刷屏、海外代购、成功必备、佛经咒符、辣妈潮爸晒娃,也有求点赞送礼、基金投资、转发爱心、心理测试等,而朋友圈内开店杀熟、转发偏方误病、遭遇钱财诈骗等事件也时有发生,令人厌烦不说,还挤占了人们的大量时间,绑架了大家的业余生活。
微信是一种社交工具,从一定程度上讲符合当下社会需求。从社会学角度看,朋友圈本身便带有隐性营销模式。人们理应用平常心看待它的纷杂乱象,淡化虚拟社交,回归现实的朋友圈。对于海量的信息,应善于挑拣和屏蔽,这是明辨的能力,也是熟人社会的策略。
圈里圈外:你属于哪种类型?
反心灵鸡汤型
场景扫描:
“要想在网上表明自己高贵、冷艳的身份,只需做三件事:反对中医、支持转基因和唾弃心灵鸡汤。”心灵鸡汤泛滥,很多人对此大呼矫情,带有黑色幽默的反心灵鸡汤变成主流深受网友追捧。心灵鸡汤在朋友圈里被黑来黑去,搞笑至上,好像黑到无节操才过瘾。
专家点评:
心灵鸡汤是社交的有效载体,但一天到晚发“鸡汤”,特别是那种毫无判断力和营养价值的信息,例如“人生幸福的100个忠告”之类,看得多了,便会觉得被拉低智商。反心灵鸡汤不是负能量,反而透露出一种自信和自主,凸显自己的价值观和判断力。
直播现场型
场景扫描:
走到哪里,拍到哪里,时时直播,已成为好多人戒不掉的习惯,微信圈里的“直播秀”蔚然成风。秀美食、秀美瞳、秀旅行、秀恩爱、秀车祸现场,甚至现在发展到连宝宝拉臭臭也要直播一把,让人情何以堪啊,难道不心疼流量吗?
专家点评:
从功能方面说,微信“朋友圈”的设置是鼓励人们发送图片,直播生活。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认为,人们在互联网上的活动会让我们变得更加自恋。其实,分享快乐的背后是自我表现的欲望。适度自恋无可厚非,但对别人来说这些毫无营养的内容就是纯粹的信息垃圾,只能给他人造成无谓烦扰。
广告营销型
场景扫描:
如今的微信圈俨然变成一个“营销江湖”,从海外代购、高仿A货、名牌服装,到基金保险、珠宝钻戒、婚纱定制、美容产品一应俱全;形形的微信营销策略也是满天齐飞,推送广告技巧、营销实践秘笈、微营销月入万元案例等。微信致富很是诱惑人,但各种被坑、被宰、被骗等陷阱要高度警惕。
专家点评:
有句话说得好,圈子决定票子,小微信里隐藏大商机,利用微信圈营销赚钱是高科技背景下的趋势。然而,微信营销应遵循基本规则,以信任为生命线,注重精准度、信任度、影响力、私密性,目光别总盯在钱上,应“无心插柳”,重视朋友转发带来的效应。
情感消遣型
场景扫描:
在微信上吐槽情感成为不少人的嗜好。朋友圈是熟人社会,微信语音聊起来无所顾忌,家长里短、职场八卦、夫妻生活、娱乐搞怪等,揭底、露丑、装可怜,以致毫无底线。此外,微信通信终端也变成情与欲的导航仪。找个人搭讪聊天,也是一大乐趣,既能消遣寂寞,也能收获意想不到的艳遇。
专家点评:
微信为人们宣泄情感提供了良好的私密交流平台,也在挑战着两性关系。“摇一摇”天涯变咫尺,很可能找到个情人。而微信里的“性”意义越来越微不足道,不再与婚姻、道德、责任这些概念联系在一起,还常常被拿来作为公共谈资、营销手段。标签、头像、图片、个人简介、地理位置等信息,刺激着我们的欲望世界。
生活现场:微信向左,生活向右?
微信变成我业余爱好的福地
出镜者:海彬,男,46岁,企业经理
我创办了一家餐饮公司,因为近两年生意越来越不好做,精神压力很大,整天紧绷一根弦。起初微信圈我也不屑掺和,觉得他们要么是炫富显摆,要么是约着去吃饭、K歌、泡温泉,没有什么正事。一次偶然机会,我在出差途中无聊刷屏,朋友发的一张在荣成烟墩角拍的天鹅的照片一下子捕捉住了我的心。此后我和他们常聊些摄影的话题,仔细留意微信圈,上面很多关于摄影的资讯深深吸引了我。
摄影是我儿时的梦想,现在终于可以实现了。我跟着朋友去咖啡馆参加摄影沙龙,周末出去采风,在圈里交流心得和技巧,好多朋友都是摄影高手,令我钦佩。从今年起,我爱上拍老建筑。朋友圈有个哥们和我一起,一有时间便约着出去采风。回来后上传照片,得到了不少朋友给予的中肯点评,这大大激发了我俩的斗志。今年我们打算出一本摄影集册,这让我很有成就感。最让我得意的是,在我的带领下,朋友圈的摄影发烧友越来越多。
迷你点评:微信强大的资源整合能力遵循长尾理论,海量的信息,总不免能够拿出一款适合你。这也是微信让人觉得有趣甚至上瘾的原因之一――让你惊讶于它的无限可能性。微信推送和分享功能能够增强互动,有利于发展共同爱好,这也是为枯燥生活寻找的宽阔出口。
微商已成为我生活一部分
出镜者:凌薇,女,35岁,自由职业者
我开有两家外贸服装店,生完二胎后,我雇人看着服装店,自己想干点别的生意。那段时间,闺蜜在微信上开了个小店推销蚕丝面膜,深受朋友们的热捧,还不耽误上班。她的生意经对我启发很大,于是有了在微信上开个韩国化妆用品店的想法,我决定尝试一把。
小店开张后迎来开门红,都是朋友圈帮了大忙,很多朋友上来都不问价钱,直接问如何支付,十分仗义。我喜出望外,大家支持我,我更要多让利,保证货源靠谱,而且还要实用、便宜。我还把淘宝店里的特价优惠和新款衣服等随手转发,拉来不少顾客。微信带来的商机使我尝到甜头,可谓养娃、赚钱两不误。我认真琢磨朋友圈的消费定位和生活品位,发现不少女友对国外护肤品感兴趣。我瞅到商机,辗转联系在国外工作的一些老同学,找他们帮忙代购。澳洲同学代购的精油产品,最近卖得很是火爆,供不应求。我在微信上多互动、多转发,带来的经济效益很是可观。
迷你点评:专家认为,微信的创业环境仍处于培育期,熟人圈的创业模式很难长久。但是,朋友圈生意放大了对诚信的需求,微信时代更要守住诚信的品质。
爱也微信圈,恨也微信圈
出镜者:平韬,男,33岁,外企营销
30岁那年,我从国外回国,进入一家外企从事市场营销工作。父母催着我相亲,我对爱情却是持随缘的态度。不久,在微信圈邂逅高中同学一淼,我们无话不说,发展成情侣。一淼性格开朗、聪颖能干,她在朋友圈贴出我们的合影,很快朋友们便知道我恋爱的消息。我不愿张扬,但觉得能有一淼这样的未婚妻也是莫大的福气,得感谢朋友圈。一淼在圈里的发言,我都积极回应,也慢慢习惯秀恩爱,期盼着我们早日结婚。
一天聚餐时,有个朋友拿出手机让我看,是一淼和一个老男人的亲密照片。我打开微信后,发现这张照片被传得沸沸扬扬,朋友说什么的都有。我顿觉尊严扫地、没脸上微信,干脆退出并和一淼分手。离开微信圈,工作联络非常不方便。上司问我怎么不用微信,我只好恢复使用,但我变得异常敏感,圈里什么事都不自觉地扯到自己身上,如履薄冰的样子。
迷你点评:朋友圈拉近彼此距离,但是碍于朋友圈里都是熟人,辟谣也变成了一件很困难的事情。而私密泄露、传播广泛也会变成围城,使人爱恨交加。克制言论、谨慎使用、保护隐私,应成为微信的使用规则。
微信树洞:解析微信的利与弊
微信恶势力VS微信大数据
互联网飞速发展,网络管理却存在滞后,这势必导致问题丛生。以朋友圈为例,科普党、养生党、传销党、文艺党等刺耳叫嚣,圈里虚假信息泛滥,父母或领导关注微信圈惹人烦等,这些被称为“恶势力”,令网友避之不及;另一方面,微信带来的大数据,也在潜移默化改变着互联网的模式。据2013年12月数据统计,“腾讯对外披露的微信用户已达到6亿,微信月活跃用户数量为2.7亿,所盛传的微信朋友圈类型数量达到16种”。可见,微信是个大数据金矿,进一步说,与它带来的大数据相比,微信存在的弊端显得无足轻重。
微信朋友圈的“传播加法”
有人将朋友圈的人活动状态分成三种情况:沉默不语的潜水者、坐享其成的传播者、悉心经营的创作者。无论哪一种情况,都会在朋友圈里实现关系获益,满足其自我表达、好友互动的需求,更多的是在做着“传播加法”:既是信息多线程的扩散传播,也是人脉账户的储蓄。此外,朋友圈传播谣言、信息也时有发生,圈子生态环境令人心忧,人们亟须提高防范意识。微信是交流工具,而非靠谱的知识或信息来源。要想逃离由传播加法带来的信息垃圾,还是要远离手机――不是说要抗拒,至少不去依赖。
【关键词】传统广播 微信公众号 内容生产 媒体融合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识码】A
2014年8月18日,中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传统广播要与新媒w进行融合发展。目前很多传统广播正在借力微信公众平台扩大优质节目内容在新媒体中的影响力,尝试粉丝经济。
本文通过分析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北京交通广播、上海交通广播和珠江经济台等国内4家有代表性的广播电台微信公众号的内容生产,对微信公众平台的内容进行分析,发现其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从应用的角度探索传统广播应该如何与微信公众号结合,提出微信公众平台内容生产的对策。
一、传统广播微信公众平台的内容生产现状
传统广播是典型的线性媒体,信息转瞬即逝,手机这一便捷的接收终端集文字、图片、语音、视频于一体,弥补了传统广播的缺陷。传统广播与微信公众平台的融合顺应了碎片化、图像化的时代特点,并使“点到面”的传播变为“点到点”的传播。目前,全国有将近600个广播电台公众号活跃在微信上,①它们的内容生产大体都呈现为以节目资讯、活动宣传、收听直播为主,不同类型的广播公众号侧重有所不同。
(一)依托广播媒体特色提供信息衍生服务
交通类广播微信公众号以路况查询、爆料、留言、社区互动、活动参与为主。例如北京交通广播和上海交通广播微信公众号多提供本地路况、出行指南方面信息,其中北京交通广播公众号深化了交通栏目,提供了航班、限行、公交换乘、省际客运等路况查询以及路况直播,为当地用户出行提供了方便和服务。
(二)打造品牌活动推广
活动宣传是广播类微信公众号的一大特色。以北京交通广播微信公众号为例,活动专区推出爱心募捐的公益活动“1039行动・善行启动”,同时推出旅游路线推荐和攻略供用户参考。上海交通广播微信公众号则举办了如音乐节、欢乐生活节等活动,通过扫二维码的方式免费入园。2016年珠江经济台通过微信公众平台进行全球同步音、视频直播“首届讲古鳌头赛”,挖掘培养“粤语讲古新人王”,传承广府文化,提高了广播电台的品牌形象和社会影响力,通过粉丝参与和朋友圈转发等方式,不仅提高了用户活跃度,还强化了粉丝经济,助力平台提升经济效益。
(三)衍生广播产业链
在互联网时代全方位拓展广播的发展空间,包括资源、渠道、平台及商业运营模式等,实现广播新媒体的转型发展。②如珠江经济台2015年“双十一”的“广东广播电商狂欢节”特别广播节目,除了广播节目直播外,还通过官方微信图文及短视频进行直播,主持人在视频直播里使用新媒体方式展示电商产品及服务,并与用户进行互动,打造了一场电商狂欢盛宴,创造了“电台直播节目+互联网传播+电商”的广播电商新模式,尝试从传播领域跨界到消费领域,引发业界关注。③
二、传统广播微信公众号内容生产的问题分析
从2016年9月1日至10月31日近两个月的广播微信公众号数据来看,广播微信公众号普遍存在着微信指数(WCI)④较低、内容生产效果差的问题。《传媒蓝皮书: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2015》广播业发展报告数据看出,目前中国还没有哪一家传统广播电台基于媒体融合创造了很可观的经济收益,传统广播嫁接微信公众平台也存在很多问题。
(一)内容同质化严重,缺乏原创性
笔者对2016年9月1日~10月29日两个月的原创文章数占总文章数的比率进行分析(如表1),可以看出,除中国之声的文章多原创外,北京交通广播、上海交通广播、珠江经济台等微信公众号原创数都较低,内容来源多为网络综合及转发。如上海交通广播在两个月内的原创文章多为活动宣传或相关交通法规的新闻编辑,内容的选取上与许多公众号相似,同质化严重,缺乏创新。
(二)功能单一,微商盛行
在传统广播依托微信公众平台进行转型融合的过程中,界面栏目多数都可以链接到微商城。搭建微商城的平台能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传统广播的发展渠道,然而也存在很多弊端,如:无消费者评价和综合评估指标,且依托公众平台的微商城推出的商品单一、更新慢、数量少,不能为消费者提供多样性的选择和服务。这样的输出效果大大降低了促成消费者购买的动机,同时回馈差,缺乏互动交流,无法形成消费依赖和品牌忠诚度。
(三)设计粗放,阅读量低
传统广播电台只是与微信公众平台进行简单的嫁接,实现微信推送,然而界面设计粗放无亮点且可阅读性较低,在收听的便捷程度和界面友好程度上还有一定的差距。多数广播公众号只是进行简单的图文组合,然而文字内容单一,图片杂乱无重点,难以触发阅读行为。如上海某频率微信公众号在2016年10月30日推送的“据说FM105.7的主持人都被挂在了这辆过山车上”一文,全文共32张图片,而正文文字描述却只有6句,图片繁多且质量较低,内容低俗平庸,用标题吸引眼球而正文内容却和标题毫无关系,这样的传播方式很难发挥广播公众号的媒体优势。
三、广播与微信公众号的媒介特点与融合分析
(一)移动贴身性强
广播与微信结合,以手机为接收终端,广播作为声音媒体与微信的语音功能相契合,同时利用微信公众号可以取长补短,弥补广播作为线性媒体声音转瞬即逝的缺点。微信公众平台还提供了回放功能,为声音提供了保存性。
(二)广播与微信功能相融合的复合传播
广播的媒介属性为声音传播,这与微信基于语音对讲的功能有效结合。微信语音留言可以让听众的声音出现在节目直播中,与过去电台收听拨打“热线”的方式相比,避免了占线或主持人不在线的问题。同时语音留言具有私密性。有调查显示,广播微信账号用户与广播原有听众的重叠率高达88.96%。通过微信平台培养的新受众占11.4%,新受众中约有三成仅依靠微信收听广播节目,剩下七成通过接触广播微信后采用多种方式收听广播。⑤因此,基于微信平台的图片、视频、文字、链接的复合传播不仅让广播听得见而且看得见,突破了广播声音传播的局限性,让听众在收听的同时有图可看、有文字可读,实现了广播媒体立体化的传播。
(三)鞑ニ矫苄浴⒒ザ性强
传统广播媒体多为单向传播,受众接收信息相对被动,而微信作为交互性、及时性的社交媒体,可以进行精准的定向传播。此外,微信朋友圈的分组功能以及后台回复等功能保证了微信平台的传播具有私密性。传统的广播互动多为拨打热线电话、在线点歌或对主持人发起的热门话题进行讨论等,然而对于有些不善言辞的受众,打电话免不了会紧张局促,而在微信中,媒体的传播环境回归到私密的状态,削弱了受众参与的生涩感。⑥
基于交通广播发展起来的信息查询服务功能也拓宽了广播公众号的延展性,增强了广播新媒体的互动性。多数广播公众号都可以发送视频、音频、图片和文字进行后台互动交流,如上海交通广播依托该平台的特色,用户想要曝光路上不文明信息可以直接发送视频给后台,这样不仅保护了者的隐私权,还可以增加互动和交流。
四、传统广播微信公众平台的内容生产对策研究
传统广播微信公众号实现了声音和文字图片在微信平台上的精准传播,广播与微信的语音功能相契合使收听更简单、方便,然而利用微信公众号进行内容生产还存在诸多问题,如何提高阅读量、关注度,改变内容同质化、功能单一、设计粗放等问题仍然是媒体融合的趋势下急需创新和改革的。
(一)精准定位,打造微信矩阵
结合广播类型以及地方特色,精准定位听众喜好,推出个性化节目。如经济类广播电台可以依据平台推出股票投资等专栏,有财经专家在线直播分析走势和经济情况。地方电台则可以结合当地民风民情打造专栏。好的内容才能促成转发和扩散,只有听众成为粉丝,才能促成粉丝经济。
上海交通广播微信公众号设置了微信矩阵菜单栏,包含“社区互动”“王蕾车管家”“吃遍上海滩”三个板块。“王蕾车管家”以幽默科普的口吻推出交通出行实用帖,每篇文章平均阅读量为1.27万左右。微信公众号采用微信矩阵的方式可以实现互推和导流,即每个公众号都会有一定的粉丝,定期通过菜单栏、文章互推、线上线下的活动形式相互导流,实现快速增粉。
(二)技术革新,实现界面友好
上世纪30年代,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Heidegger)提出未来世界将作为图像被把握和理解。⑦进入21世纪,海德格尔的论断日渐得到验证,广播等传统媒体的发展不可回避地要面对视觉时代的到来,要利用新兴技术,如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跨屏互动等技术实现今后的媒介呈现形式。传统广播在微信公众号的拓展上,不是简单的文字图片组合,而应该提高推送的内容呈现,创新设计,实现界面友好。
(三)精准定位,满足受众需求
传统广播媒体多为单向传播,缺乏交互性,听众需求分散、模糊,无法数据化,虽然也可以通过抽样问答的形式实现互动和统计,但由于是小样本,而且因为采样者的个人主观意愿造成采样偏差,致使结果不准确。但以微信为代表的新媒体可以在后台监测转发量、阅读量、点赞数甚至使用高峰时段等数据,对这些数据的收集和统计可以对受众的定位更精准、容易,因此整个媒体运作的理念日趋注重消费者关系管理层面,这也成为新媒体化生存的一个核心。⑧进行大数据挖掘,掌握用户相关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实现准确定位,基于相关数据的记录、测量和分析后进行的内容生产,将会更好地满足受众的需求。传统广播媒体单项传播形式下不是以媒体为主,而是基于新媒体方式,以受众为主,以受众的喜欢和满意度来制作节目,引发兴趣使潜在用户成为粉丝,这样才能形成长期的活跃度,达到二次营销和口碑营销的效果。
注释
新媒体指数来源每日官方广播排行榜。
曾少华《广播+ :广播在互联网时代的媒体融合战略》,《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5年第10期。
曾少华在珠江经济广播电台开播30周年活动上的讲话,2015年12月15日。
WCI:微信传播指数(Wechat Communication Index),通过微信公众号推送文章的传播度、覆盖度及账号的成熟度和影响力,来反映微信整体热度和公众号的发展走势。
周宇博《广播微信公众平台用户实证研究》,《中国广播》,2015年第1期。
李晨雨《略论广播媒体与微信公众平台的融合》,《中国广播》,2015年第8期。
陈洁《浅析新媒体时代平面媒体视觉化呈现的现状与趋势》,《新闻与传播》,2015年第11期。
潘笑天《传统广播电台的新媒体化生存――以新加坡传媒集团为例》,《国际新闻界》,2008年第7期。
2013年12月4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向三大电信运营商正式颁发了4G牌照。2013年年底前,中国移动在北京、杭州、广州、青岛等13个城市陆续开通4G服务。三张牌照的发出也标志着中国正式进入了4G元年。4G是第四代通讯技术的简称,它能够以100Mbps的速度下载,上传的速度也能达到20Mbps。而在用户最为关注的价格方面,4G与固定宽带网络不相上下,而且计费方式更加灵活机动。简而言之,4G与3G、2G相比,已经是速度、带宽、通信质量的全面飞跃。①
冲击在所难免
毫无疑问的是,4G的横空出世将对目前三网融合产生有力的作用。笔者认为在目前的三网融合格局中,透过纷繁复杂的技术、市场、政策、利益格局等来看,其本质可以理解为广电、电信、互联网三家都围绕着内容(服务)+渠道(平台)+终端(多屏)的模式各自发展产业链,在这个过程中又出现了许多技术的统一、业务的融合,应该说三网是在基于各自发展竞争的实力和现状,寻找彼此利益互补点进行的一个渐进式融合过程,而各家也只有将现有的业务做大做强,才能在这个融合过程中占据主动,掌握更多话语权。电信运营商进入4G时代后,传输和渠道能力大幅度提升,与之一同受益还有使用4G网络的互联网行业。然而对于广电来讲,最直接的变化是4G一下拉平了广电过去“带宽大”的速度优势,在此驱动下整个产业链条也将发生变化。
CMMB业务雪上加霜
4G是移动端的产物,我们谈4G对广电的冲击也是从移动端说起。目前广电在移动端最具代表性的业务无疑是基于CMMB标准的手持电视,这也是广电阵营从带宽、终端、目标用户最接近4G未来应用的业务。广电当初布局CMMB实际上就是为三网融合考虑,结束广电在移动端面向普通用户的短板,毕竟如果只有有线网,即使广电完成了全网整合,也只能算是半张网,这是不符合三网融合要求的。原广电总局指定其直属企业中广传播集团(原中广卫星移动广播有限公司)为全国运营商,尔后中广传播也按照电信运营商“面向用户管理”的模式在全国建立子公司,意在短期内迅速积累用户规模。应该说CMMB整体布局的思路和步骤是比较先进的,相较于过去有线电视粗放的扩张和管理方式,CMMB至少把“观众”升级成了“用户”,并且从一开始就明确了“全国一张网”的概念,避免了之前多级网络的重复建设问题。在战略上也选择了同样需要伙伴的中移动TD-SCDMA,在中移动TD-SCDMA手机上植入芯片,开展手机电视业务,这相比过去广电壁垒高筑的姿态有了很大的改观。尽管如此,中广传播的经营状况仍然不理想,累计用户数(非实际在网用户)为4900万左右,每月收视费用6元人民币,集团整体营收状况仅能保持微利。在3G时代CMMB最大的优势还是在于带宽大,现在这个优势一下子没有了,很多CMMB的劣势就会显现出来。从内容来说虽然实现了一部分广电传统核心资源的直播,但是整体内容量还是偏少,更加不能满足用户个性化的需求,直接导致了用户粘性不够。从渠道来说CMMB的下行速度还是有一定优势,且4G刚刚上线,技术上还有许多需要完善的地方,但是现在CMMB产品不具备交互能力,还只是一个单向广播的信道,无法实现媒介的社交化,这显然落后于社交媒体的时展;用户必须另外购买终端,或是在手机上植入芯片,这本身对于用户来说是一个成本叠加。从市场来说电信早就分割出了三大运营商,运营商虽然实力不同,但是理论上都可以在全业务领域竞争,竞争本身促进了电信内部服务水平提高,反观CMMB业务却是由总局直属企业一家经营垄断。
综上所述,本质的原因还是CMMB尚处于发展阶段,而它的对手却是一个十分成熟的内容(服务)+渠道(平台)+终端(多屏)模式。如果不考虑政策和垄断的因素,理论上用户在上述模式的任意一个点都选择做得最好的产品,具有很强的开放性和可替代性,而CMMB更像是广电一家的单打独斗,未来CMMB手持电视必然是站在4G冲击的风口浪尖。
视频网站关公骑赤兔
谁将会为4G的到来欢欣鼓舞?笔者认为除了电信运营商本身,那必定要数视频网站了。近几年各大视频网站都将移动端作为发展的重点。4G给移动视频应用首先带来了“快”字,2G大小的电影只需几分钟,400M内的电视剧最快可以在一分钟内下载,影视剧的下载时间进入了以秒计的时代,用户体验的提升不言而喻。然而快只是一方面,我们还应该能想到视频网站很大一部分内容是来自于UGC(用户生产内容),对于4G用户来说上传和分享视频变得可以不分场合、不分时间了,不再拘泥于固定PC端和Wifi热点的支持,UGC节目的质量、数量、实时性肯定都会有所提高,这也有益于视频网站本身降低内容生产成本。
如果从传播的角度进一步探索,4G给予移动视频应用带来的是受众接触媒介习惯的改变,毕竟以前在户外人们更多习惯看新闻、看图片、聊微信,在线看视频也更多局限于本地文件,这就是2G、3G时代的用户接触媒介的特征。4G时代却可以轻松地观看高清在线视频,随之的评论、转发也会增多,可以随时拍摄上传、随时网络直播与好友分享,这样的视频应用再与社交工具微博、微信结合在一起,将会是一幅什么样的景象?麦克卢汉认为媒介是人感官的延伸,4G视频应用就是让人们随时随地眼睛里看到清晰画面,耳朵里听到逼真的音效,心理上破除“看视频或下载一定要Wifi”的顾虑,人们的感官得到了进一步的解放,这对视频行业将是一场巨大的变革。
广电系统虽然也有CNTV(中国网络电视台)和各个广播电视台的线上平台,但目前视频行业仍然是民营互联网企业主导的,有着绝对的领先优势。像优酷土豆、爱奇艺、腾讯这样的视频网站,本身就具备了丰富的内容,现在移动端再借4G发力,真可谓是关公骑上了赤兔,在未来的三网融合进程中一定会对广电的全业务产生冲击,有线电视的开机率将会进一步下降,电视广告的份额将会逐步被稀释。
4G催生越来越多的OTT对手
4G将移动端传输渠道大幅提速,吸收一批相对收入高的用户群体,无论是电信运营商还是互联网大鳄们都十分清楚这其中的商业价值,任何人都无法阻挡OTT(Over The Top)的趋势。更为严峻的是,电信运营商可以将移动网络OTT产生的大流量直接变现,而广电阵营未能获得首批4G牌照,又要面对更多对手。
在4G发牌之后,腾讯内部人士透露,自当日起,微视与微信之间已进一步打通,微信公众账号已开放微视。此前,腾讯公司曾对微视做了重大调整,显示打通微信关系链,然后在后续版本中新增及完善了11项功能。在该版本中,优势除了优化用户体验外,还强化了社交基因,在好友邀请、分享平台等方面都有所调整。优酷土豆与同洲电子签署深度合作协议,宣布利用各自资源共同在同洲电子运营的“OTT TV”终端上,打造能将电视内容与互联网内容实现关联的全新OTT TV业务,服务18个省近亿用户。②围绕着4G的产生将有更多的内容商、运营商、设备商加入到这个市场的争夺中来,随着多屏互动技术的不断发展,将固定端和移动端数据打通,开发移动产品,互联网企业针对4G网络的OTT模式就可以迁移过来。移动设备生产商也可以溯产业链而上,通过合作的方式建立云平台,未来各种移动设备很有可能发展为云客户端,例如具有云功能的便携式投影仪、车载导航、眼镜、手表等等。
过去人们谈论三网融合最多的话题还是广电和电信在IPTV集成播控权的争议上,认为广电在三网融合中的最大优势在于拥有内容播控权。但是在广电拿到了7张播控牌照之后,是否就真正地站在了产业链的龙头位置?笔者认为未必。OTT给人们的启发就是内容(服务)商、运营商、设备商等彼此之间通过合作的形式,提供给用户更丰富的内容(应用)、更舒适的体验和更经济的资费,满足用户不断提升的个性化需求,可以迅速地积累用户规模、开展增值业务。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真正的“播控权”掌握在市场手中。而7张播控牌照的背后,也蕴藏着7家的相互竞争,广电阵营很难做到整体战略上的步调统一,各家牌照方也会根据市场需要选择发展方向。随着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政策因素会逐步让位于市场因素,市场将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牌照优势短期内仍然有用,但从长期来说必然会服从市场规律。
破解之道或还在自身
仔细想来,4G无非也就是电信的一个技术更新换代,未来还会有5G、6G、7G,广电的CMMB其实先于4G就达到了这个带宽,只是现在无论是用户、品牌、营收都没有达到理想的状态。CNTV和各省广播电视台的在线视频网站也早早就运营上线,目前也被民营视频网站远远甩在身后,看来问题还是出在广电自身。
广电阵营确实善于生产内容,却不善于营销内容,这一点在广电的新媒体布局上显得尤为突出。广电的新媒体平台往往将传统电视节目做一个简单的搬迁,而并没有把内容按照互联网的特点重新加工创意,缺少碎片化、平民化,不能激发受众协同创意、协同传播。反倒是很多民营视频网站买到了广电的核心资源后进行全方位的包装营销,取得了不俗的市场业绩。2013年浙江卫视第二季《中国好声音》就与搜狐网合作,搜狐独家网络直播后博得满堂彩,开播三个月广告营收超过2亿,移动端单项目播放超过7亿,覆盖人口超过2.63亿,从6月起搜狐视频的综艺和电视剧频道一直占据行业第一,创视频行业纪录。搜狐在这个过程中绝不是简单地直播“好声音”,而是配套了一系列的营销手段。搜狐视频独家打造的《K歌之王》在《中国好声音》之后无缝链接播出,以《中国好声音》第二季热点歌曲、人物、时间为基础,衍生出的互联网首档全民互动的K歌吐槽节目。其另一档强势自制节目《屌丝男士》也时常邀请“好声音”学员客串演出,深度植入剧情中。张朝阳本人也凭借个人魅力,多次出席搜狐“好声音”的新闻活动为“好声音”站台。举搜狐直播“好声音”的例子其实想说明一个现状,像搜狐这样的综合网站早已在多年的市场摸爬滚打中学会了整合营销传播,而广电的众多新媒体平台还做得不够好,这也是广电人需要思考的问题。在拥有丰富优质内容的情况下,新媒体平台更应该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综合运用各种现代传播的理念和手段,做到不仅会制作内容,更要会营销内容。4G时代用户接触媒介的时间更加碎片化、内容要求更加个性化,更加钟意“接地气”的节目风格,这就对广电的内容营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广电网的整合仍然是三网融合中最紧迫的任务,随着各省网整合的逐步推进,也真正来到了整合的攻坚期和深水区。整网的背后其实是各省广播电视台、有线电视运营商、设备商既有的利益格局,许多地方省网实力强大、用户众多,甚至已经上市,这无疑加大了整合省网、完成国网建设的难度。4G的到来让通信和互联网行业进一步进入了多屏整合的时代,这其中的发展差距是明显的。要想破解这个难题,必须拿出破釜沉舟的改革勇气,必须拿出统筹兼顾、顾全大局的改革智慧,充分认识到新媒体、新业态对广电行业冲击的严峻形势,舍弃局部利益、短期利益,以更加合作和负责任的态度加入到国网整合中来,早日实现“全国一张网”的战略任务,为NGB(中国下一代广播电视网)的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无论是广电的有线电视收视费,还是电信的基础语音短信业务,都是能明显看得到“天花板”的夕阳业务,大家都希望能在三网融合中发展增值业务,这是三网融合的重要利益点之一。然而增值业务的发展,离不开一个开放、融合、高效的平台,如同苹果App store、谷歌的Android market、阿里巴巴的淘宝一样,需要大量第三方的机构加入到增值业务的开发运营中来,否则无法支撑如此大的用户需求。对于广电来说,多年来习惯了较为封闭运营的思路,封闭的技术网络、封闭的节目制作、封闭的市场合作,这样的封闭显然是无法维持增值业务的数量和质量的。然而广电人也深知,广电系统还是党和国家宣传的喉舌,承担着传播党的声音、维护意识形态安全的重任,从这一点来说要想做到完全的开放也是不可行的。这就需要恰当地把握住这个“度”,即增值业务平台首先要守住可监、可管、可控的红线,在此基础上最大程度地提高平台的开放性和高效性,兼顾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避免出现“一管就死、一放就乱”的恶性循环。
4G的到来的确会给广电带来挑战,但是它并不完美,从目前来看,它还需要解决资费问题和网络稳定性问题。如果这两个问题解决得不好,在将来会成为束缚其发展的瓶颈。抛开4G本身的好坏不谈,我们更希望它的到来能够激发广电解决自身长期存在的弊端。面对4G来袭,机遇与挑战其实是并存的,究竟是“失机”还是“伺机”,最终还看广电自己。
(作者单位:北京市新闻出版广电局)
栏目责编:邵满春
1. 国内外在线教育平台的现状
国外的网课平台不管是从内容上还是教育资源上都是一流的,网站提供令人难以置信的流行和宝贵的课程资源,有一些网站可以用手机上进行快速学习,选择在国外网站学习网课的人不在少数。有一些网站为用户提供的课程不只是用于高校的课内学习,还包括商业,创造力和技术相关的课程,类别覆盖营销、设计、摄影等大部分课程内容,种类繁多,同时老师也格外注重课堂交流。
国内的大部分授课平台倾向于名师录制视频授课,课程质量优秀,然而学生参与度就大大下降,听课效率偏低,而直播进行授课的老师与学生的互动也较少,无法了解学生能够对课程的掌握情况。而且中国大学的视频公开课,大多是老師提前准备授课内容,进行录制,无课堂互动性,讲课内容过于书本化。
2. 移动互联网加速了在线教育市场的发展
按照Analysys易观的《中国互联网教育市场趋势预 测2018-2020》显示,随着移动化程度的进一步深入,移动教育产品类型愈加丰富多样。
多样智能设备的快速普及与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升级为在线教育创造了更多的机会,移动端与PC端等形成互补,使得教育产品形态不断趋向综合,更便捷的社交分享使用户粘性加强,利用移动化、自主化、碎片化时间进行教学更具可能性。同时随着移动教育渗透率的不断提高,线上线下教育深度融合,移动端教育产品日益成为厂商标配,在线教育的移动化程度也随之进一步深化发展,移动教育产品市场逐渐成为新玩家快速入门的机会。
线上教育相较于线下教育所具有的空间优势、时间优势以及能对知识达到更好的掌握,吸引了大批量的人群。移动互联网作为线上教育的基本依托,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在线教育市场的发展。按照Analysys易观监测数据显示,2018年第3季度中国互联网教育市场整体交易规模约为1066亿元人民币,环比上升26.5%,同比增长49.3%。互联网教育市场教育规模表现平稳且收入也呈逐步增加状态。
3.网络教学方法多元化
实施网课教学时,其信息资源应不仅来源于电脑所提供的教学课件,而更多的来源应是分布在网上世界各地的信息资源。学生通过学校联网的教师、图书馆、社会场所甚至在家中即可迅速地得到世界上最新、最全的第一手资料,聆听世界一流教师的讲课,向最好的专家请教。可以说网课学信息来自于世界各个角落,其信息呈现多元化、全面化趋势。
乐享校园资信教育平台是针对于学生自己学校的教育教学的教学体系,对于自己所学的专业是否有着更多的领略,不仅仅是在网上查询资料或听取网上平台的官方视频所得出来的理念,而是需要以自我学校为基础,更多的深入领悟自己学校的授课理念和教学内容。在此基础上,学生同时可以选择进修其他大学的网课,明晰自己专业的内容,清楚未来的就业方向,深刻体现了网络教学资源的多元化、综合化、现代化、个性化。
二、乐享校园资信共享平台设计
1.校园网站平台需求分析
需求分析(requirement analysis)需求分析也称为软件需求分析、系统需求分析或需求分析工程等,是开发人员经过深入细致的调研和分析,准确理解用户和项目的功能、性能、可靠性等具体要求,将用户非形式的需求表述转化为完整的需求定义,从而确定系统必须做什么的过程。从功能需求和非功能需求来考虑用户的实际需求,主要针对于用户视角下对网络平台的非功能需求作出如下平台功能性设计:结合了“直播教学”“论文文库”“赛事详情”“就业方向”“考证须知”“互动交流”等几大方向全方位的为在校学生提供更好的服务。
其中“直播教学”是网站是网站主要功能之一,主要实现OTO网上授课模式,唯一与现有网课平台不同的是,这里的两个“O”都是学生群体,是一个以学生主讲授课为主的教育平台,目的是实现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教材多元化下针对于本校学生提供网课,使网课教育更具有针对性,学习效率高效化。“赛事详情”“就业方向”等功能面向于用户为高校学生提供更有利于其自身的赛事及就业所需证件。
2.校园网站设计理念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教育行业已经很好的与互联网结合,随着国内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分工越来越细,网站建设也是如此,由之前的大型网站转而到现在的小型网站,网站建设逐渐走向专业化,便捷化和小型化。
校园网站作为一个互联网教育平台,其设计来源起于针对现代大学生的学业没有较合适的教育平台。国内绝大部分教育平台更重视中学教育,而往往忽略了大学生的学习需求,尤其是不同学校的同一专业所学教材和内容也不尽相同,造成难以解决学术问题,遗漏的课程难以弥补等等弊端。此教育平台正是想解决大学生找不到渠道而造成学习“难”的现状。
网站主要实现网课教育,所以在设计理念上分清主次,以网课教育为主,论文、比赛等方面为辅,在设计上以更具吸引力的方式呈现内容。
三、OTO商业模式下的教育平台发展
互联网、移动互联对各个行业正在不断颠覆,越来越多的传统行业都在学着用“互联网思维”来做事,而互联网管理架构中一个很重要的角色就是产品经理这个岗位,让架构扁平化,快速提升效率。
而随着新媒体的崛起,多屏业务和实时社交媒体互动改变了人们娱乐消费的方式,大视频时代将使传统视频业务面临着严峻考验,这其中必然包括互联网化的组织管理架构对传统广电管理架构的冲击。广电网络在互联网这一新形势、新潮流下,通过引入互联网的产品经理这一角色,重新构建产品研发与创新体系、用户运营与营销体系,彻底实现“以用户体验为导向”的转型,这其中必然也伴随着与传统广电管理、组织乃至薪酬体系的碰撞、融合。
一.产品经理是互联网的核心角色
产品经理这一名称并不是一个新兴的职位,早在1927年,美国宝洁公司就出现了第一名产品经理(Product Manager)。至于为什么会出现产品经理这个职位,综合业界观点来看,主要是由于产品研发的维度越来越多,从技术开发、产品升级到市场、用户运营等,产品经理这一岗位没有浓厚的专业立场,这决定他们不会首先于专业化思维,而是从产品本身角度去考虑、规划、设计产品,以这个目的为核心去统筹管理与调度公司的专业资源。一般而言,产品经理需要考虑目标用户特征、竞争产品、产品是否符合公司的业务模式等等,也就是说产品经理需要具有技术、市场、运营等复合背景知识,虽然不是要求都非常精通。
但是产品经理成为路人皆知的词汇肯定就是互联网的功劳了,互联网更加讲究用户体验,产品开发的维度更加多元化,从程序设计到UI设计,从市场运营到营销推广,从用户特征到产品迭代。特别是互联网更加强调产品运营,这也就意味着更频繁的部门协同与交流沟通,而懂互联网、懂IT、懂市场、懂运营、懂交互的产品经理这一角色让架构扁平化、沟通中心化,无疑让这产品开发更加顺畅。知乎上有一条关于“为什么会出现产品经理的解释条目:“老大看的在云端,程序员想的是地上,美术画着画着就跑题,运营只爱掰着指头算数据,设计忙着在平行世界来回穿越,这时候需要有个人把这些整合成一个面向用户的可用实体,于是产品经理就诞生了”,虽是调侃但不失精辟。
因此,如果说工业化时代产品经理还带有更多的项目思维,强调层级管理,以客户为导向,最突出的表现就是产品大规模的流水化生产。那么信息化时代产品经理则带有更多的用户思维,强调扁平化管理,以用户体验为导向,最突出的表现就是产品的快速迭代升级,产品经理成为企业的核心角色。
可以这么说,产品经理已经成为互联网行业的能量环。马化腾、李彦宏、周鸿,这些功成名就的互联网大佬们都是产品经理出身,火爆移动互联网世界的微信缔造者张小龙也是产品经理出身,雷军甚至亲自编写产品经理手册,一个互联网的江湖其实就是一帮产品经理的江湖。
二.广电网络需要向产品经理驱动转型
回到广电网络,大家都在谈互联网思维、互联网基因,广电网络与互联网的差别之处在哪里呢?首先,广电网络在产品的思维逻辑上是先有收益后用户,而互联网在产品的思维逻辑上是先有用户后有收益,不同的思维逻辑对产品的看法完全不是一个维度;其次广电网络施行的是层级审核制度,产品研发和运维机制相对缓慢,而互联网施行的是扁平化管理制度,推崇“唯快不破”真理,能够迅速构建一个以产品经理牵头的产品团队,这是广电网络目前无法办到的;再者,广电网络的业务和产品更多是在严格功能规划的情况下成型,在运营过程中很少大修大补,虽然成熟稳重,但缺乏对用户的持续关注,而互联网业务和产品讲究的快速迭代,在运营中大修大补是常态,甚至推倒重来,但对用户的理解绝对是至精至诚。所以今天广电网络的机顶盒1.0版本和5.0版本你看不出太大的差别,而微信1.0和5.0版本的差别那是天翻地覆的。
互联网对广电的竞争已经不需要过多阐述,这种竞争除了反映在网络视频、IPTV、OTT、互联网电视等以技术定义的渠道竞争层面之外,更是反映在公司组织流程与治理结构上,这就是互联网产品经理化建立的以用户体验为核心的运转模式。
应该看到,面对互联网带来的分流乃至直接对电视屏的冲击,广电网络也在求变,在业务层面,除了传统的直播频道业务外,点播、游戏、教育、娱乐等创新增值业务也陆续开展,切实贴近用户家庭生活的业务形态正在不断扩充;在技术层面,除了传统的数字化、双向化网络/前端/终端改造之外,云计算、大数据分析、用户行为理解、智能推荐搜索、交互式设计等偏向“软件”层面的技术正在成为核心;更大的改变在用户层面,以前是垄断经营、“坐式”营销,现在有了用户运营、市场营销、品牌塑造等,“以用户为导向”的思维正在成为焦点。
更深层次方面的考虑在于,产品经理作为互联网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广电网络需要以此为基础,在这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机遇中,要快速实现产品的迭代以及发展,就需要以产品管理的方式将固有的政策导向转变为以用户需求为核心的产品导向,也就是实现广电网络“以产品为导向”的产品体系,实现广电网络“以平台为主导”的技术体系,实现广电网络“以事业部或分子公司为结构”的组织层级,真正实现广电网络在思维、产品以及组织管理、文化建设、绩效考核的互联网化。
三.产品经理应该主导广电的产品体系
广电网络的信息化、互联网化过程使其具有传媒行业、互联网行业与IT行业多重特征,这对广电网络的产品经理提出了更高要求。
在技术上,不仅需要具有传统的传媒知识背景和IT逻辑思维背景,还需要进一步具有互联网知识背景,通过复合型的知识背景重新塑造IT价值构筑的核心竞争优势,同时支持公司包括直播频道、付费频道、VOD等视频业务,也支持游戏、电商、支付、娱乐等互联网化的业务使公司的业务。
在管理上,不仅需要具有时间控制、质量控制、团队协作等项目管理经验,还需要具有优秀的线上协同、资源协调及沟通表达能力,让团队成员按照一致的目标与要求展开工作。虽然广电网络大多在向市场化转型,但是传统的国企,乃至事业单位的弊端痕迹是非常明显的。甚至可以说,广电网络的产品经理核心素质要求就是沟通组织能力,打通各业务部门的联系。
在运营上,不仅需要具有产品定价、成本核算、市场销售、营销渠道等产品管理经验,还需要具有用户行为、社会学等用户管理方面的知识,真正落实用户导向。广电网络的产品正在从单一、单向化向多元、双向化转型,传统的产品导向也正在向用户导向转型,这就要求广电网络的产品经理除了需要具备传统的产品管理(偏向于项目管理角色)之外,亟需要加强的是用户管理方面的知识,建立用户导向思维的产品模式。
在更为具体的从广电网络角度去看产品经理这一角色时,是有很多工作可做的。比如因为很多因素的限制,电视屏在交互能力和展现上都不是很好,所以怎样去做更好的交互,做好优质的用户体验尤为重要,这就需要在感受层面运用一些创新概念,但创新的根本还是解决问题,它的市场反馈决定创新的真实价值。再比如当电视行业越来越多新概念涌入市场时,产品经理需要更强的判别能力,到底哪些新模式是真的可以解决问题,哪些被过度解读,需要具备对电视屏特性的减法能力,尽量做到简单、便捷的操作就能使用户获取到所需信息。
总结起来看,广电网络的产品经理需要在技术、业务、管理等层面统筹发展,使之与企业的发展战略高度一致,实现卓越绩效和可持续发展。比如IT支撑系统与业务的协同、与管理的协同,业务与管理的协同等等,从而将有限的资源用在刀刃上并获得最大投资回报。
四.广电网络产品经理需要具备的思维
首先是电视互联网化思维,对不断发展的电视屏入口来说,电视需求是科技和民生产品相结合的产物,同时在传统思维下的电视使用模式基础之上,用户本身的收视习惯是“被动的”,内容优势就完全没有发挥出来,很多可能用户会感兴趣的内容并没有到达用户眼前。这就需要给用户创造一种目标,把用户可能会感兴趣的内容分发到用户的屏幕上去,不断引导增加用户对所提供服务的高访问量、高使用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在广电网络这一传统文化体制下的企业就需要有充分的分权机制,以互联网来改造思维定式,从电视互联网角度来组建扁平化结构的产品导向管理组织,遵循用户至上的原则,敢于试错,实现产品的快速迭代。
其次是产品战略规划与创新思维,目前互联网、移动互联视频红海时代下,各大佬们紧盯电视这一屏幕入口的,电视互联网这片蓝海已经波澜壮阔。广电网络需要以电视为核心、视频为重点、多屏为基础、多业务为条件的思路,在做好电视屏和内容的同时,反其道提供跨终端视频服务应用,从单一的视频娱乐中心向家庭娱乐中心转型。但在这一产品布局中,尤为重要的就是产品经理对产品规划能否保持清晰的头脑,发展业务不是以己之短攻彼之长。更多要考虑业务前景趋势是否较为明朗、优势资源调度是否具备、技术储备是否完备、实际运营能否跟上等等,在此基础上展开产品的中长期规划与创新。产品经理在战略层面需要花费更多的精力,但是这个战略不是原来组织架构中单一的宏观分析,而是从战略、技术、市场、资源等多维度来思索企业的战略发展与产品创新方向。
第三要具有合作运营思维,在对内的合作运营前面已经探讨过,而对外的合作运营也是更需要思考的。广电网络产品管理经过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粗放式生长到精细化体系。对产品经理而言,需要更多深入考虑生态链上各方利益之间的平衡,比如业务之间上线、推广、商务模式的协调。我们可以在这一过程试错,一旦有能够成功进入市场运营的产品,一定要从整个生态体系上给予更多的关注,保障产品长期规划、合理的版本迭代以及产业链的资源重组,以保持良好的运营能力,为企业、为一路走来的合作伙伴创造新的利润增长点,让合作伙伴能够有生命力活下来。
关键词:娱乐节目;主持群;优势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10-0000-01
在近几年的电视节目中,出现了很多由多名主持人共同主持一档节目的现象。像湖南卫视的《快乐大本营》、《天天向上》,天津卫视的《津夜嘉年华》,浙江卫视的《爱唱才会赢》,贵州卫视的谈话类节目《人生》等都采用了多于三名主持人的主持形式。这种“主持群”的主持形式慢慢变成了电视娱乐节目主持的一种趋势,并很快受到了众多观众的认可与喜爱。
一、中国电视综艺节目主持群现状
湖南卫视《快乐大本营》可以说是娱乐节目中最早启用“主持群”的栏目了。从早期由李湘、何炅、李维嘉共同主持,到2008年随着该节目改版,主持人也改为何炅、李维嘉、谢娜、杜海涛、吴昕五人组成的“快乐家族”, 这与频道“快乐中国”的定位十分吻合贴切,加之选择的主
持人各有特点又浑然一体,因此打造了国内最早、也是最成功的“主持群”。接着,湖南卫视《天天向上》、《智勇大冲关》、《天下女人》、《挑战麦克风》,安徽卫视《周日我最大》,江苏综艺频道的《非常不一班》等娱乐类节目也相继采用了“主持群”的形式。这一系列节目的成功,也使得“主持群”成为近两年来国内许多栏目竞相尝试的一种主持方式。
尽管“主持群”已经成为“中国电视节目主持人多样化探索”的一个新突破,但毕竟实践的时间短,也逐渐暴露出了娱乐节目之间相互抄袭、缺乏内涵、同质化现象严重的问题。一些娱乐节目为迎合观众,出现低俗、媚俗、庸俗的现象。为了突破瓶颈,各电视台纷纷通过整合自身的优势资源,集中人力、财力精心打造优秀品牌栏目,“创新”成为媒体寻求突破的关键词,内容创新、形式创新、营销创新都是电视媒体孜孜以求的目标,而“主持群”的成功尝试成为形式创新的突破口。
二、电视娱乐节目主持群的优势
1、多样化风格融入更多娱乐元素,迎合了不同受众的需求
主持群中的每一个成员在组合过程中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外形差异、地域差异、性格差异等。有人喜欢鲁豫的骨感美,有人喜欢李湘的丰腴美;有人喜欢谢娜的精灵搞怪,有人又喜欢吴昕的乖巧可爱;有人喜欢何老师的能说会道,有人又喜欢海涛的笨拙可爱。《天天向上》中更是引入上海话、广东话、四川话、山东话等各地方言,在拉近了与观众距离的同时,利用地域差营造了更多的笑点。
2、角色扮演满足了大众参与节目的心理需求
以《快乐大本营》和《天天向上》为例,我们不难发现,一个群体中往往存在着一个指挥者(何炅、汪涵)、一个搞笑者(谢娜、欧弟)、若干普通人(吴昕、李维嘉、田源)和一个可笑的胖子(杜海涛)。每个人扮演着生活中一种角色,如“快乐家族”中,何炅与谢娜扮演着家族长者的角色,对家族幼者(海涛、吴昕)自有一份关爱。海涛则一直以学生的身份扮演社会中单纯可爱的普通人,尽管他的体型与小眼睛遭到众人嘲笑却依旧乐观,给观众以深深的温暖。
3、合作与冲突拓展了节目卖点,带动嘉宾深层参与
作为一个团队,各个成员的精心搭配与角色分工的目的便是为了人为制造一些戏剧冲突。如矢野浩二不标准的中文发音、田源朴实憨厚的长相、海涛的小眼睛与大肚子、吴昕与维嘉的“被结婚”,都成为节目中屡试不爽的嘲弄对象,形成了一个又一个笑点。同时,当嘉宾不能深入参与或者放不下架子时,各个成员又自动分成两派,使嘉宾不至于处于孤立地位,也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节目质量过度依赖嘉宾表演的弊端,保证节目质量。
4、减少主持人替换对节目造成的影响
对于一个成功的栏目而言,节目主持人在其中担当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对一个观众喜爱、收视率稳定的节目而言,替换主持人面临着相当大的风险,尤其对于一人或男女两人搭档担任节目主持人的形式来说,风险就更大。但是,再优秀的节目都要面临着自我更新和发展的问题,由于改版使节目风格和定位有所改变等原因涉及主持人的变动,或者主持人因自身的原因要离开栏目,这时对于主持人的变更要相当慎重。
三、主持群带给我们的思考
当然,主持群现象作为一种趋势,在电视娱乐节目中展示了它强大的吸引力与向心力。但是,在集群现象中我们依旧要注意一些问题:
首先是主持群中个体搭配。在主持人的选择过程中要注意相互之间性别差异、性格差异,避免造成角色雷同现象的产生。同时各个主持人片面强调个人表演而不顾及整体的利益,也会出现互相抢风头、抢台词的现象,造成音轨被多个声音占据、现场一片混乱、嘉宾边缘化的现象。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赫伯特・西蒙认为信息会消耗信息接收者的注意力,过量的信息会导致注意力的贫乏。[2] 节目信息的承载量也要适可而止,避免信息量过大造成注意力的缺乏。
其次,主持群作为节目运营的一种策略并不是电视娱乐节目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也不是所有电视栏目的通用策略。美国迈进传媒中国学院总监方世彤并不赞同综艺节目主持群的模式,他说:“我根本不看好主持群的形式,这种模式从经济上讲肯定不合适的。”此言论虽然有些过分偏激,但也为我们指出了主持群作为一种运营策略,必须符合经济的观点。一方面要考虑到节目的资金、资源承受能力,以免造成主持人抢占大部分资源,造成节目本身资源匮乏现象。此外,还要考虑到电视栏目类型与表达方式的独特性。如新闻直播类节目中,主持人是从客观公正的角度充当信息传播者,因此在直播报道中多个主持人不宜同时出镜,可以转而在新闻评论栏目中采取多人探讨的方式。谈话类节目强调“听”与“讲”的互动关系,因此一对一的谈话模式也不宜轻易变更。
四、结论
综上所述,电视娱乐节目要向“本质娱乐”发展,主持群的每位成员在培养幽默感的同时,都应不断地学习,在生活中多注意积累与思考,培养良好的洞察力和思辨力,增加自己的社会经验与阅历;不断地提升自己的文化修养及内涵,增加知识的储备,包括政治、经济、艺术、科学等多领域多层次的文化,都应有所涉猎,提高自己的学识。这样,主持群的主持才能让受众在娱乐中不断地得到启发与思考,不断地获取新知识,主持群这种极具特色的主持模式才会在今后的道路上得以长久发展。
参考文献
[1]季兴帅.浅析综艺娱乐节目中的主持群模式[J].新闻知识.2009(08)
[2]朱晓兰.主持群:节目主持新现象研究[J].新闻界.2009(03)
一、传统媒体微博的传播特征
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多媒体、自媒体时代,微博的出现更为人们打开了一扇迅速信息、及时互动交流的窗口。微博上面海量的信息、即时更新的速度,让人们应接不暇,有时甚至超越了我们的阅读、理解和鉴别能力,并对传统媒体的传播模式产生了深刻影响。
1.传播力强,公信度高。
微博的影响力,由覆盖度、传播力和活跃度三大因素合力组成。微博“粉丝”量的多少决定了其覆盖度的广泛与否,博文被转发、被评论的有效数量,是衡量其传播力的主要依据,要提高活跃度就得高质量的博文吸引“粉丝”,并积极转发评论、私信好友。对传统媒体来说,拥有高覆盖率、高影响力、粉丝活跃的微博平台,是提升传播力、拓展新渠道的一种有效方式。
传统媒体拥有广泛的信息来源、专业的采编播队伍、完善的编审制度、严格的刊播机制以及固定的受众,因此,其微博也具有制作规范和信息来源权威的特征,网友要得到一些权威的有公信力的信息,更容易接受来自传统媒体官方微博的讯息。据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对2013年新浪微博中的TOP1000媒体机构进行分析,各类媒体微博的分布情况是:电视28.86%,报纸14.72%,广播12.65%,三类传统媒体微博占比接近60%。据新浪微博2014年1-2月风云影响力排行榜统计,媒体影响力排名前10位中,人民日报、央视新闻、新闻晨报每月均榜上有名。
2.互动主体多元,表达内容广泛。
传统媒体的采编播工作专业性很强,门槛较高,公众一般难以企及,更难以实时互动交流。而传统媒体官方微博则是一个开放的平台,有利于公众平等及时地表达观点和发表评论。一方面,微博突破了“你写我看,你播我听”的传统传播形式,任何“粉丝”都可以实时发言,多元互动,另一方面,微博也突破了媒体采访编辑播出的传统形式,丰富了媒体采访的手段,记者、编辑通过一部手机就可以随时随地进行采访,通过私信和回复等方式与公众进行互动和沟通。
此外,传统媒体还可以利用微博及时地对新闻事件进行跟踪报道,在微博上进行同步直播,使公众可以通过微博这个平台与传统媒体互动起来。
3.资源利用潜力大,再次开发程度较高。
这是一个全民记者的时代,每一条微博和粉丝评论都可能是新闻的来源,传统媒体可以通过微博捕捉有价值的信息,并且对这些信息进行后续的挖掘和深度报道,使得这些新闻信息的价值得到最大化体现。可以说,传统媒体通过微博能够更好地进行新闻舆论监督。
同时,不少媒体将微博中碎片化的信息进行梳理、加工,制作成专栏,如《微观中国》、《微言微语》等栏目,就是将微博当中一些有价值的信息进行梳理制作而成的报纸栏目。
二、传统媒体微博常见的问题
据新浪网调查数据显示,目前在新浪微博平台经过认证的媒体机构和媒体个人微博数量超过11万个;2013年新浪网媒体机构微博数量比2012年增长40%,媒体个人微博数量增长30%。这么多的媒体微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它们在快速改变着人们传播和接受信息方式的同时,也凸显出一些不容忽视的缺陷和问题。
1.信息碎片化。
一方面,微博信息属于点对面的传播方式。微博实际上是一个交流互动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用户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关注和被关注,针对同一个关注话题,形成松散形的自由组织结构。
另一方面,微博平台上的信息快速更新,有限的字数也使得微博本身传递的内容受到局限,受众有限的注意力很容易被这些信息碎片“无情”割裂。传播环境自由无序、信息碎片化导致无效传播过多,一些支离破碎的信息、“断头”新闻、“烂尾”新闻,让公众看得云山雾罩,不明就里,往往要花更多的时间将一些信息拼接起来才能了解全貌。还有的未经证实的消息经传统媒体微博转发以后,被公众误认为信源可靠,因此转发扩散,以讹传讹。
例如2014年3月8日马来西亚航空公司MH370航班失联事件,消息满天飞,媒体微博一边忙着、一边忙着为这些未经证实的消息辟谣。2013年8月中旬,很多媒体的官方微博都转发了一则消息,称西班牙的一栋已竣工的47层公寓楼由于开发商、建筑商多次转手,最后全都忘记设计安装电梯,消息一出,舆论哗然,后经新华社驻西班牙记者实地调查,发现是假新闻,这些都会让媒体的公信力大打折扣。
2.话题泛娱乐化。
2011年7月,女演员姚晨在开通新浪微博23个月后,成为新浪微博第一位关注人数突破1000万大关的微博用户。
这似乎从一个侧面说明,国人爱娱乐,也需要娱乐,明星具有超强的号召力和影响力。为了吸引“粉丝”关注,不少媒体的微博,经常转发明星动态、绯闻趣事、热门影视,以及养生秘方、美容窍门、小狗萌照,甚至季节食谱等等,微博话题泛娱乐化倾向明显,不少微博编辑隔三差五还会抒发一些个人的生活感悟,把媒体官方微博经营成了自己的个人微博。有的随意参与一些博文的评论,表达方式缺乏严谨,其根本原因是传统媒体没有真正重视和认真研究如何运营官方微博,官方微博的态度被微博编辑个人所代表。
3.形式单一缺乏整体设计。
微博发展迅猛,但是对微博的整体策划设计还没有跟上发展的步伐。现在传统媒体的官方微博内容主要包括:一是原创内容;二是与微博“粉丝”之间的互动;三是转发“粉丝”曝料的突发信息求证实;四是针对其它微博的信息进行评论转发。微博内容、页面设计等,均比较雷同,具有鲜明个性特征和高辨识度的媒体微博比较少。
4.资源未能统一整合。
目前,传统媒体运用微博的热情非常高,但不少媒体的自身资源未能完全、有效整合,信息没有统筹管理。以广播电视媒体为例,既有电台、电视台官方微博,也有频率、频道的微博,还有所属节目栏目的微博,甚至是阶段性的活动也有微博。百花争艳的同时, 也产生了不少弊端,例如,同一个事情,由于的平台不同,有时形成了的内容口径不一、时机不同、节奏不一样,与“粉丝”互动的方式也各不相同,难以形成集中性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5.专业人才缺乏。
传统媒体的微博编辑和管理员,大多是年轻的记者编辑兼任,有的甚至是实习生承担此项工作,他们大多没有经过严格的专业训练,也没有经历过编审、把关等中高级岗位的历练。他们中间,懂新闻的人不一定熟悉网络,熟悉网络的人不一定在微博运营上很内行,其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高。同时,互联网时代的媒体团队也是人才难求,而人才和团队正是传统媒体在网络时代转型升级的核心竞争力所在。
三、如何加强传统媒体微博的运营与管理
有学者把官方微博比喻成传统媒体的“青年时期”。官方微博和传统媒体的服务对象不同,因此其内容选取、表达方式、互动形式、盈利模式、运营管理方法等,都存在差异。
1.明确定位,整合资源。
应该看到,微博已经成为传统媒体自身新闻产品的宣传、营销和公关的综合平台。但是微博对社会的影响,仍然需要传统媒体助力。因此,传统媒体的官方微博,应该定位在信息内容服务、获取信息源、扩大影响力。有专家建议,不要仅仅将微博作为传统媒体的营销工具和副产品,而将其作为一个独立的新型媒体来运营。
基于这样的定位,传统媒体微博的资源整合就显得尤为重要。一是外部资源的整合,包括对所有的信息源的整合,无论是突发事件新闻线索,还是粉丝评论留言,或者是新闻热线电话信息,微博都可以作为一个分发、核实、追踪、采访的平台,从而完成对新闻的初级加工,为传统媒体的再次开发、深度挖掘提供基础。
二是内部资源的整合,使采编播资源形成一个畅通高效的运转系统。同时,通过微博这个窗口对外和互动,也需要整合资源,要给公众一个相对完整、固定的信息结构和信息来源窗口。
2.引领话题,吸引关注。
传统媒体的官方微博,应简洁明了,注重社会性、示范性、导向性,但更应注重与年轻人的沟通、互动,内容的应满足年轻人的好奇心理和阅读习惯,用他们喜欢的语言去选取内容。同时,官方微博的信息程序应简单、快捷、高效,必须快于传统媒体。
传统媒体策划了重要选题后,可以用微博发起话题,吸引“粉丝”转发、评论,同时传统媒体编辑、记者利用微博平台与关心这个话题的“粉丝”互动,并对话题进行深入报道,微博再做传统媒体内容的推介、链接,进行第二次传播,吸引更多人收听、收看、阅读,以获取更全面的信息。在此期间,还可以结合论坛和QQ群的即时讨论功能进行放大传播。其后,媒体官方微博还可以继续进行相关内容的转发,以增强自身和传统媒体的影响力,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新型的传播链条。
3.定制内容,开发功能。
微博具有内容和互动功能,它既是媒体,又是网络社区,因此,除了分门别类地信息、评论、娱乐、图片视频等内容以外,研究人士还认为,不能仅仅把传统媒体的内容一股脑儿搬上微博,还应有一些根据微博特色而定制的内容,这样才能体现微博的亮点和特点。比如,有的媒体微博会根据主推的内容和“粉丝”的反馈,精心策划,自己制作专题,或者是通过微话题、微访谈等新功能的开发,创新内容形式,增强与“粉丝”的粘性;有的媒体注重营销,直接在微博上组织活动,如抽奖、有奖问答等,增强吸引力。
4.有效互动,扩大影响。
传统媒体微博要让自己的信息传播得更广,需要积极采用转发、评论、活动等方式来互动。通过回复和评论,传统媒体可对自己已经的信息进一步解释、补充,丰富信息内容。
一般来说,受众在微博上的活动与其工作生活节奏密切相关。传统媒体需根据“粉丝”们的活动规律制定微博信息的节奏,让信息传播“卡住时点”。例如,报纸的阅读高峰在上午,电视的收看黄金时间在晚间,配合这些阅读收看的“时点”信息、展开互动,目标受众群能够更快更准确地接受到信息。特别是广播电视媒体,在力推的重大活动现场直播时,活跃的微博和及时的互动,有可能成为节目的一个部分或者一个环节,并助推节目掀起人气。
5.网罗人才,创新体制。
全媒体时代,对传媒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传统媒体官方微博的迅猛发展,很多媒体正在探索官方微博的用人方式,一些媒体设立了专门的部门或者专人负责官方微博的运营管理。业界对“微博运营专员”有大量的需求,“微人才”在不少媒体很“抢手”。
关键词:媒介融合;广播电视;产业;创新模式;
中图分类号:G2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07-00-02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当前人们逐渐对广播电视行业的发展重视起来,人们对电视产业的运行模式及视觉形式有新的要求和期望,这对广播电视行业提出了挑战,同时也给广播电视行业创造了机遇,因此,广播电视行业人员正视该行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摒弃传统广播电视节目播出模式,寻求一种新的模式和应作路径,对相应创新模式和创新路径进行分析,媒介融合的出现有力弥补了传统电视广播工作模式的诸多不足,我们应正视广播电视产业发展现状和相关问题,并探讨出一套切实可行策略和运行模式,本文针对广播电视创新模式特点,对媒介融合创新模式进行了详细分析和阐述,希望为我国广播电视行业的发展贡献出一份力量。
一、广播电视产业创新模式要点分析
(一)市场定位创新要点分析
从整体市场定位创新角度出发,当前我国广播电视行业领域需要实施进行相应市场角色转变,之后在此基础上实现了从传统媒介垄断模式到现代化商业运作模式的完美转变。在数字化技术面世之前,我国广播电视行业领域仍旧处于模式致胜发展阶段,渠道选择和模式选择等尤为重要,因为其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产业链中最有价值部分的归属,大部分市场利益就会收入囊中。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同时,新型网络技术也随之出现,利益分配模式不断更新调整,并朝着利于内容生产者方向不断向前迈进,转移角度也日趋合理化,渠道资源多样化趋势也显而易见,当前广播电视行业竞争以内容竞争为主。媒介融合时代的广播电视行业生产者涵盖了多种生产机构,相关的新闻信息和知识信息以及娱乐信息等均海量呈现,内容整合专业服务和信息解读专业服务等得到迅速推广和普及,这正是专业性较强的广播电视行业机构发展趋势所在,精确营销模式实为创新核心。
(二)生产模式创新要点分析
单就生产模式创新而言,中国广播电视行业需要真正实现全面微内容聚合转变,摒弃传统垄断内容中的诸多弊端和不足。中国广播电视行业领域长期实行的是直播一体广播电视生产模式,广播电视部门和机构都是按照原有宣传任务进行相应操作,执行任务过程中会组织工作人员和专职人员进行节目制作和节目录播。需要注意的是,近年来,中国广播电视业开始逐步推行试行制播分离方案,并试图引入一定的社会专业制作力量来进行辅助操作,并解决渠道过程所产生的广播电视内容匮乏问题。媒介融合机制的合理介入,手机普、数码相机、相应DV设备普及度不断普遍化,音频内容制作、音频内容传播、视频内容制作和视频内容传播等逐渐被广大普通网民所掌握,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信息生产全民化、信息生产草根化。我们通常所说的全面生产是现在广播电视产业媒介融合时代的主流生产策略和主流生产模式,民众生产会与广播电视专业机构生产以及社会专业机构生产等结合起来,使得媒介内容碎片化和媒介内容巨量化等成为可能,广播电视机构和广播电视部门将从内容中进行细节划分和内容解放,发挥出自身专业特长,并将聚合服务等做到尽善尽美。
(三)营销模式创新要点分析
营销模式创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广播电视行业领域需要实现从广播电视频道专业化到一站式广播电视服务理念的正常转变。当下我国广播电视行业领域正处于频道专业化转型阶段,大众市场专业主流营销模式尤为常见。媒介融合的正式介入使得信息资源数量急剧增多且受众需求也趋于个性化与定制化,传统广播电视产业营销模式以大众化服务理念为主,其逐渐被适位营销模式和定制服务模式等所取代。媒介融合时代,广播电视产业是建立在大众传播和广告经营的基础上的。向具有购买力的主流人群提供信息、娱乐服务和向主要广告客户提供广告服务是广播电视业的生存之道,定制服务和专业服务商类型各不相同,立体式一站服务模式、互动式一站服务模式和个性化一站服务模式以及海量化一站服务模式将完全取代单一式大众化服务模式、单项式大众化服务模式和规模化大众服务模式以及相关容量有限化大众服务模式等。
二、广播电视产业媒介融合创新制度要点分析
(一)进行较为正规的产业属性界定
首要一点就是要进行事业属性界定和事业属性分辨,我们需要先从企业化运作角度入手,但是事业单位角色与对应企业单位角色具有一定冲突性,假设事业单位、企业运作模式已成必然,那么国有广播电视产业就会在政府权力介入的情况先出现市场垄断和市场不平衡竞争,此时广播电视产业市场竞争秩序也会呈现不公平态势,广播电视资源行政配置的出现无法实现市场效率提高和结构优化。媒介融合主要是指技术有机融合、业务有机融合、市场有机融合等。从本质角度而言,资源整合过程中应该以市场规律和市场发展特点作为主要依据,产业化无疑是创新方案首选。当前我国广播电视产业体制改革的主要障碍在于政府管理的权力干预及政府政策的宣传,换个角度而言就是广播电视产业化发展会阻碍政府职能和政府权力执行,加强广播电视产业市场化和广播电视产业化可以在增强宣传效果的同时也能达到利国利民的主要目的。
(二)打破出版界限和管理界限
制度改革和管理改革等势在必行,我国现行广播电视管理体制普遍存在管办一体、政企不分的情况,宣传与经营不分,政府既行使管理权,又直接参与经营,既当裁判,又当运动员,严重扰乱了市场秩序,也使广播电视内部无法形成科学的公司治理结构。应对广播电视行业内部人员和技术进行全面管理和适时调整,突破出版瓶颈,突破原有管理制度和条款束缚,树立权利监督制度,全面促进广播电视行业综合发展。
(三)加强对创意经济的学习
应该了解到,创意是创新模式和创新思想的崭新表现形式,同时也是生产力要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播电视媒体产业应拓宽自身产业空间和范围,在此基础上搭建信息服务平台,以此汇聚和推销品牌产品。近些年来,从中央到地方,从管理研究机构到各大媒体,都把创意经济提到了重要日程,摆到了重要位置。广播电视要努力学习借鉴他们的经验作法并取得他们的支持与指导,不断开拓视野,发挥优势,提升价值,让更多的广播电视产品插上创意的翅膀,不断掀起新的蓝海波涛。
综上所述,应通过市场定位操作、组织机构操作、生产模式操作和影响模式操作以及相应竞争模式操作等,赋予了广播电视建设事业的新型创新定义以至广播电视行业能够得到长足发展,使得广播电视属性定位更加的科学化和规范化。
参考文献:
[1]袁琴.电视网络化和网络电视化的联动发展[J].西部广播电视. 2014(03)
[2]张玲潇,王晓阳. 论《三枪拍案惊奇》的电影宣传新模式[J]. 电影文学. 2013(18)
[3]李宗辉.试论网络邻接权的构建基础与权利构成[J]. 网络法律评论. 2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