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新型消费趋势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②到了2013年初,平板电脑的网站访问量将超过手机的访问量。
③到了2014年,有10%的网站访问量来自平板电脑。
④70%的人只在家使用平板电脑,24%的人会带着平板电脑出去,只有6%的人会使用平板电脑办公
⑤18岁到49岁的人,最喜欢在平板电脑上玩游戏,50岁到64岁的人最喜欢用平板电脑收发邮件。
⑥移动应用的购物满意度最高的是安卓的平板电脑。
⑦移动网站的购物满意度最高的是iPad,亚马逊的Kindle紧跟其后。
⑧购物时,产品信息和价格、付款信息、客户的评分和评论都是有用的数据。
[关键词] 体育消费市场 现状分析 发展趋势
一、新形势下我国体育消费市场现状分析
1.体育消费市场发展的积极方面:
(1)随着北京奥运会的到来,人们对体育运动的热衷,参加体育运动的人群越来越多,体育旅游、体育设施等体育消费量逐渐加大,一些奥运纪念品逐渐上市,随着媒体对奥运知识的大力宣传,人们对体育消费的认识逐步提高。
(2)家庭体育认可程度提高,体育健身器材走向家庭成为目前体育消费市场的一个销售热点。 随着“健康”概念被更多的人接受,体育消费在居民生活中所占的比重逐年增长,“健康消费”热潮带动了体育健身用品的热卖。由于人们对体育健身的需求越来越高,不少家庭在家里置办起健身器材。
(3)在体育消费的群体中,女性消费者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她们正逐渐成为体育和文化娱乐消费的主力军,国家体育总局2002年底公布的《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结果报告》是距今最近也是最权威的体育人口统计报告,根据统计(截至2001年),我国体育人口占可统计的7岁~70岁总人口的33.9%,其中男性56.6%,女性43.4%,女性体育人口占女性总人口的15.8%。从这个统计看,女性体育人口的比例低于男性。近年来随着城乡经济的发展,人们消费观念的改变,女性体育人口呈明显的增长趋势。2005年的一项名为“中国妇女生活质量问卷调查”的结果显示,女性整体健身意识比较强,82.6%的女性会不定期地进行锻炼,据调查统计目前各个健身娱乐场所女性参与人数远远大于男性。
(4)随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临近,体育表演市场会有所作为,尤其是一些国内的体育比赛,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之前的一系列体育选拔赛、国内的CBA联赛、全国田径大奖赛各站的比赛(包括奥运选拔赛)、环青海湖自行车赛、全国乒超联赛、步步高杯全国女排大奖赛等等将会更加精彩,人们对于体育观赏的需求也将会随之增加,体育消费必定会呈现增长的趋势。
2.我国体育消费市场的消极方面:
(1)经济基础影响体育消费。社会经济的发展状况直接影响体育消费市场,由于各地域经济对其体育消费能力的影响,全国居民体育消费水平不均衡,城乡体育消费差距依然明显,经济势力越雄厚,其消费承受力越强。
(2)消费心理影响体育消费。不同的消费个体对体育消费有不同的价值趋向。一个不喜欢体育,不愿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就不会花钱或较少花钱在体育方面,而对于一个真正的体育爱好者,就喜欢花钱去购买必备的运动装备,去观看体育比赛,去参加各种健身娱乐活动。因此,要大力宣传体育消费的社会与经济效益,灌输“健康第一”和健康投资的体育消费理念。
(3)人们的消费观念、消费意识和消费结构还没有根本转变。体育消费观念、体育消费意识、消费结构与发达国家都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国外的体育消费观念是:花钱买运动,花钱买健康。而我国居民的消费观念则是勤俭持家、善于积累、一切从实际出发、注重适用与耐用。宁可花钱在吃、穿、住、行方面,也不愿花钱进行体育锻炼的人为数不少。
(4)我国体育活动社会化程度较国外发达国家低,体育消费能力低。国外发达国家从事体育活动现象已经相当普遍,已经成为其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在国内仅仅是经济发达的大中城市才能发展得起来,小城市正处于体育消费市场的萌芽阶段,而广大的农村城镇甚至边远山区更无从谈起有高的体育消费了。城市消费能力强的原因在于市场的规模效应,我国农村经济水平低、现代化程度差,很难形成规模效应,没有规模效应就很难形成较为庞大的体育消费群体。
(5)作为体育经济基石的物质消费市场基础薄弱。体育产业的发展缓慢制约了群众体育消费的发展。许多体育公司、体育俱乐部及其他体育经济实体后备人才严重缺乏,急功近利,缺乏长远的发展战略目标,这也是导致体育消费不能上涨的原因。
二、我国体育消费市场的发展趋势
1.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健康的需求意识增强,全民健身运动的全面普及。由于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生活、工作、学习、家庭、事业等等各方面的压力,人们对于体育消费的理念将会趋于成熟,向着更加方便、实用、快捷、高效的方向发展。
2.人们对于体育的消费还是主要以亲自参加的运动为主。这种体育消费注重实用性,人们会逐渐认识到自身的特点更适于参加的运动项目,慢慢放弃华而不实的运动项目,避免不必要的精力、财力,以及物力的浪费。因此,此类运动消费将会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仍占据主导地位。
3.由于人们对于体育信息类的消费认识程度不一,因此人们对于信息类的体育消费还是处于萌芽阶段。
三、结论
从以上分析得出,在目前我国经济发展中,体育消费市场的发展前景很乐观,我们应该从实际出发,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抓住当前经济发展,以及2008北京奥运带来的商机,进一步认识到当前中国体育消费市场的现状,以及存在的不足,转变消费观念,努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政府、社会以及有志之士多方联动,加大体育场馆、体育健身器材等的投入,让更多的人投入到全民健身的队伍当中来。使人们形成终身体育的锻炼意识,这样才能保证消费者长期乐于并有能力从事体育方面的消费。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推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体育消费的潜在市场是巨大的。
参考文献:
(一)数据来源及说明本文的数据来源于笔者对吉林、陕西、山东、浙江4个省份农村地区2008年和2012年409户农户的可再生能源消费情况的跟踪调查(如表1所示)。实地调研分别于2009年和2013年进行,调研结合采用多阶段抽样、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样本省、县、乡镇、村和农户。首先,考虑地区代表性和农业发展水平,选取了山东、陕西、吉林、浙江4个省份;其次,每个地区按县人均收入高、中、低三层各随机抽取一个县;然后,每个县随机选取了2个乡,每个乡随机选取2个村,每个村随机选取12户农户。第一期共调查576户农户,获得有效问卷570份。第二期追踪样本480户。由于部分农户对个别可再生能源消费量的估计存在困难,两期调研中各种可再生能源消费量数据均被完整获得的样本为409户,占追踪样本的85.2%。根据农户收入等家庭特征因素的分析发现,跟踪调查样本与非有效样本没有显著差异,因此,本研究中409份有效样本具有较好的代表性。
(二)农村可再生能源生活消费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根据实地调研数据,中国农村家庭消费的可再生能源主要包括秸秆、薪柴、太阳能和沼气4种。本文在分析中将可再生能源分为传统可再生能源和新型可再生能源两大类,其中传统可再生能源包括直接燃烧的秸秆和薪柴,新型可再生能源包括太阳能和沼气。1.中国农村可再生能源消费总量呈现下降趋势,并且消费结构明显变化。2008年,中国农村可再生能源人均年消费量为417.87千克标准煤,2012年下降为349.85千克标准煤,降幅为16.28%(如表2所示)。其中,传统可再生能源的人均年消费量从408.56千克标准煤下降为323.45千克标准煤,降幅达20.83%。虽然相比2008年,传统可再生能源在可再生能源消费中所占的比重有所下降,但其仍以92.45%的比例占据中国农村可再生能源消费的主体地位。传统可再生能源中,农作物秸秆和薪柴在农村可再生能源消费总量中占比分别为64.03%和28.43%。2.中国农村新型可再生能源消费发展较快,但消费所占比例依然较低。2008年新型能源人均年消费量仅为9.31千克标准煤,2012年上升到26.41千克标准煤,增长将近2倍(如表2所示)。虽然新型可再生能源发展较快,但从消费比例看其发展程度并不高,2012年新型可再生能源人均年消费量占当年可再生能源人均年消费总量的7.55%,不足传统可再生能源消费量的十分之一。此外,当前中国农村新型可再生能源种类相对单一,太阳能占新型可再生能源消费的绝大部分,沼气消费占比不足1%。3.不同地区农村可再生能源的消费差异较大。北方地区传统可再生能源消费较多,南方地区新型可再生能源发展较快。在2012年4个调研省份中,农村可再生能源人均年消费量最大的是吉林(615.74千克标准煤),山东(311.51千克标准煤)、陕西(268.89千克标准煤)次之,浙江最小(206.72千克标准煤),地区排序与2008年完全一致,这可能与中国北方地区冬季气温较低、供暖能源需求较大有关。各地区农村可再生能源消费结构也存在较大差异,吉林、山东两省以秸秆为主要能源(分别占可再生能源消费量的93.97%和87.86%),陕西、浙江两省则以薪柴消费为主(分别占其可再生能源消费量的79.42%和61.67%)。2012年浙江省新型可再生能源的消费量为75.57千克标准煤,占其可再生能源消费总量的36.56%,发展程度远远高于其他3个省份,如表3所示。
(三)影响中国农村可再生能源消费的相关因素分析本文进一步对可能影响中国农村可再生能源消费的因素做了统计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农户可再生能源的消费量与家庭经济水平、劳动力机会成本、不可再生能源价格、作物耕种面积、到集贸市场的距离、家庭人口特征等因素密切相关,如表4所示。统计结果表明,随着人均财产水平上升,农户家庭传统可再生能源消费量明显减少,新型可再生能源消费量显著增加。数据分析结果显示,当人均财产低于1万元时,传统可再生能源人均年消费量为418.48千克标准煤,新型可再生能源消费量为4.93千克标准煤;当人均财产水平高于3万元时,传统可再生能源人均消费量下降为230.67千克标准煤,新型可再生能源消费量上升为43.92千克标准煤。农业劳动力价格也可能明显影响农村人均可再生能源消费。研究发现,随着劳动力价格上升,农户家庭传统可再生能源消费量逐渐减少,新型可再生能源消费量显著增加。当劳动力价格低于1000元/月时,传统可再生能源人均年消费量为433.70千克标准煤,新型可再生能源为6千克标准煤;当劳动力价格上升到2000元/月以上时,传统可再生能源人均年消费下降到286.23千克标准煤,新型可再生能源人均年消费上升到44.27千克标准煤。电能等替代能源的价格也与可再生能源的人均消费密切相关。表4显示,电能价格在每度0.55元以下时,传统可再生能源人均年消费量为355.64千克标准煤;当电价高于0.55元时,传统能源人均年消费量上升至402.17千克标准煤。燃油价格低于7元/千克时,新型能源人均年消费量为6.88千克标准煤;当油价超过到8.5元/千克以上时,新型能源人均年消费量提高到28.78千克标准煤。能源获取难易程度以及家庭人口特征等因素也可能影响农村可再生能源的消费。表4的统计结果表明,当家庭人均农作物面积从小于1亩增加到3亩以上时,传统可再生能源人均年消费量从218.66千克标准煤上升到608.49千克标准煤,同时新型可再生能源人均年消费量从30.55千克标准煤下降到4.22千克标准煤。传统可再生能源消费量随村委到集贸市场距离的增加而增加。此外,家庭住家人口规模、劳动力占家庭人口比例、户主受教育程度、家庭成年务农女性比例等也与可再生能源消费存在明显相关关系。例如,户主受教育程度越高,人均传统可再生能源的消费量呈明显下降趋势,而新型可再生能源的消费量呈明显上升趋势。
二、模型设计与估计结果
(一)模型设计与变量选择上述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农村家庭生活可再生能源消费可能与农户家庭经济水平、劳动力机会成本、获得能源难易程度、家庭人口特征等因素有关。但是,单因素分析没有控制其他因素的影响,无法将不同因素对农村地区能源消费的影响分离出来。因此,本文进一步建立计量经济模型,系统估计不同因素对中国农村地区生活可再生能源消费的影响。已有农村能源消费方面的研究大多采用单期调研数据,并且仅对某一类能源的消费展开分析而没有考虑到不同类型能源之间的相互替代关系。本研究基于两期调研的面板数据展开分析,能更有效地控制潜在的遗漏变量所导致的估计偏误。另外,考虑到不同可再生能源消费之间可能存在相互替代作用,因此,建立不同可再生能源消费的联立方程模型估计可以提高模型的估计效率[13]。由于现有的计量模型分析工具(如STATA)还难以实现对联立模型方程的固定效应估计,因此本研究采用随机效应的联立模型系统展开估计。模型设计如下Y1it=β10+β11Eit+β12Wit+β13Pit+β14Ait+β15Zit+β16SC+ε1itY2it=β20+β21Eit+β22Wit+β23Pit+β24Ait+β25Zit+β26SC+ε2it!(1)式中,Yit为被解释变量,表示第t期第i户农户某类可再生能源的人均年消费量,1表示传统可再生能源消费量(秸秆与薪柴之和),2代表新型可再生能源(太阳能和沼气);Eit、Wit、Pit、Ait、Zit分别代表家庭经济水平、劳动力价格、不可再生能源价格、能源可获得性、家庭人口特征等5类解释变量;SC表示县级地区虚变量;β表示待估计参数;εit为误差项。模型中解释变量的定义及描述性统计结果如表5所示,其中,2012年财产水平、价格水平等变量利用消费品价格指数调整为2008年的不变价。
(二)模型估计结果与分析回归结果表明(如表6所示),家庭经济水平对新型可再生能源消费的影响在1%的置信水平上显著为正,但对传统可再生能源消费的影响不显著。人均财产水平每提高1万元,新型可再生能源人均年消费量增加0.74千克标准煤。劳动力价格对农户传统可再生能源和新型可再生能源消费的影响显著,但方向相反。模型估计结果表明,农业劳动力价格每提高1000元/月,传统可再生能源的人均年消费量下降52.44千克标准煤,而新型可再生能源人均年消费量上升10.82千克标准煤。电能价格对农户传统可再生能源和新型可再生能源的消费均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电价每提高0.1元/度,传统可再生能源的人均年消费量将增加40.54千克标准煤,新型可再生能源人均年消费量也将增加4.50千克标准煤。燃油价格对两类可再生能源均有正向影响,但不显著,可能因为燃油主要为生活出行的交通工具所用,与可再生能源做饭供暖的主要用途竞争性不强。村委到最近的集贸市场的距离增大会显著增加农村居民对可再生能源的消费量。村委到最近集贸市场的距离每增加1公里,农村人均传统可再生能源的人均年消费将增加3.56千克标准煤,新型可再生能源消费量增加0.62千克标准煤。这可能是因为随着农户离集贸市场距离的增加,其获得替代性商品能源成本提高,农户因此将减少替代性商品能源的消费并导致可再生能源消费量的增加。家庭人口规模也会显著影响人均农村传统可再生能源的消费。家庭住家人口每增加1人,传统生物质能源的人均年消费量下降57.22千克标准煤。另外,户主的受教育水平、非农工作经历、家庭中务农女性的比例等也会对可再生能源消费产生影响。例如,户主受教育程度为小学以下的家庭,其传统可再生能源消费量显著高于其他家庭。
三、研究结论与政策启示
关键词:SOLOMOME;多渠道零售商;全渠道;移动互联网;社交;个性化
2011年2月John Doerr第一次提出SOLOMO这一概念,认为Social(社交)、Local(本地化)与Mobile(移动)三者的无缝整合是未来互联网发展的必然趋势,这种趋势将极大地改变了媒体环境和人们的生活方式。SOLOMOME是在SOLOMO的基础上,加上个性化(Personalized)。目前,零售业正处于“社交 +本地化+ 移动+个性化”经济时代的起点。SOLOMOME趋势给零售商带来了怎样的机遇和挑战?这是零售商需要思考与面对的问题。
一、SOLOMOME趋势下零售商面临的机遇
1、移动购物市场规模增长迅速。据艾瑞咨询统计,2014年中国移动互联网市场规模达到2134.8亿元,其中移动购物一枝独秀占到54.3%的份额。2015年第一季度,移动购物市场份额更是达到60.4%,交易量3623.4亿元,同比增长168.3%。移动终端将占据人们越来越多的碎片化时间,其便利、实时、本地化、随时随地性、个性化等特性将诱发更多的冲动性购买行为。
2、布局全渠道零售条件日趋成熟。在SOLOMOME趋势下,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网络购物环境日渐成熟,消费者在信息搜集、比较、支付、取货、咨询和售后评价等环节,均有诸多的渠道可以选择和使用。全渠道购物群体已然崛起,他们习惯于在不同的购物环节选择不同的渠道来满足自己“随时随地随意”的购买需求,这也意味着布局全渠道零售的条件日趋成熟。布局全渠道零售,成为传统零售商抢占先机并实现对电商企业弯道超车的战略契机。
3、消费者需求路径显化。在SOLOMOME趋势下,消费者不仅是信息接受者,也是信息的者。消费者通过LBS搜寻周边服务信息的同时,也对外公布了自己的位置信息;基于个人需求而进行信息检索时,也向外了自己的个人行为习惯、偏好;与好友互动、与商家互动、在各社交媒体的互动无不时刻向互联网着自己的身份、年龄、收入、爱好等个人信息。商家对这些海量个人信息和生成数据进行充分的挖掘,完全可洞悉消费者需求,继而向消费者精准地推荐商品和服务。
二、SOLOMOME趋势下零售商面临的挑战
1、零售商多渠道转型的难度增加。表现在三个方面:①营销成本上升。消费者注意力逐渐由传统的电视、广播、报纸、门户网站等转向各种论坛、社区等新媒体,营销渠道多元化使零售商在传统渠道的费用投入高居不下,在新媒体的渠道费用与日俱增;②传统广告效果弱化。消费者搜索信息时变得更积极主动,他们更偏好通过网上口碑、用户评价等作出决策,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传统广告的效果;③渠道控制的难度增大。消费者能够利用移动终端随时随地接受和信息,购物行为变得无处不在。消费者基于关系、兴趣、位置等在互联网上进行信息交互,而每一个信息流即是一个渠道。如何辨别出有效的渠道并进行营销,是零售商需面对的问题。
2、消费者变得更加挑剔。博客、论坛、社区等社交化媒体,让消费者能自由地评价品牌、商品和服务,而社交媒体和移动终端的普及使这些消费者的“声音”变得无处不在,这极大地提升了消费者的话语权。消费者不再满足于单向被动地“接受”商品或服务,而是自发地搜寻与自己个性化的需求相匹配的供给信息,这使得他们变得更加挑剔。如何迎合挑剔的消费者们日益个性化的需求,这是零售商需面对的另一问题。
3、IT能力严重不足。零售商要想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持续发展,信息化建设刻不容缓。CRM系统、SCM系统、ERP系统、BI系统等底层系统,无不关系到企业未来的生死存亡,但国内许多零售商对这些信息化系统的认识才刚刚开始。作为国内第二大电商巨头,京东商城极为重视IT建设,但其IT能力仍屡屡受到批评,可见IT能力建设对中国的零售商来说任重而道远。
4、专业人才缺口大。向多渠道转型的零售商大部分是经营线下实体店多年的传统零售商,这些零售商的人才储备仍以服务线下商店为主。在SOLOMOME趋势下,零售商与消费者的信息互动、全渠道(线上、线下、移动、社交渠道)的整合、对消费者大数据的挖掘,都需要专业的人才来运作和处理。目前不仅仅是个别企业,国内整个零售行业对相关的技术和管理人才都存在着巨大的需求缺口。
三、SOLOMOME趋势下零售商的应对策略
1、加速布局全渠道零售。全渠道购物要求零售企业必须有对接的全渠道零售。零售商应在购物过程中为顾客提供多渠道的选择(如实体店、PC网店、移动客户端、品牌社区、微博、微信等),并通过不同类型渠道之间的高度协同整合来满足消费者购物、娱乐与社交的目的,使消费者能够在渠道间无缝自由切换,从而获得“SOLOMOME”的综合购物体验。全渠道零售还要求以消费者为中心,对同一消费者在任何一个渠道中,都具有统一的购物身份(ID)、统一的购物清单、统一的购物账户,能够享受到一致的服务体验,让消费者感受不到渠道壁垒的存在。
2、构建商家与消费者新型关系。首先,零售商可利用整合的顾客数据开展一对一精准营销。通过充分整合不同渠道的消费者数据,零售商可对消费者进行数字化管理并绘制出客户360度的数字肖像,不同渠道共享客户的数字化肖像信息资源,借助沉淀于移动端的会员管理系统,可以实现与客户的充分互动,实现一对一精准营销,与消费者建立起强黏性关系。其次,与消费者建立价值共创的关系。可通过社交媒体促进企业与顾客的互动及顾客间对企业品牌的口碑传播,还可利用定制化营销引导消费者参与产品的设计、生产,既能让消费者创造价值,又能让产品在生产之前完成销售,实现双方共赢。
3、加大企业IT建设力度。零售商无论是基于social的社会化传播,还是基于local的本地化服务,或者基于mobile的移动化布局,以及最终以“me”为落脚点的个性化推荐,都离不开以IT为基础。IT甚至不仅仅是企业的基础性设施和解决问题的基本型工具,还将成为企业转变战略的战略思维。因此,零售商不仅要加强对相关硬件设施的采购,还要做好软件的开发、维护以及对各种信息生成的数据的充分挖掘。最为重要的是,零售商要以IT建设为契机,加快基于IT、基于移动与社交的互联网思维的转变。
趋势之一:追“新”是为了向生活要品质
调查发现,当前消费者对新潮流和新产品的热情依旧高涨。消费者热衷追求时尚与时髦,把玩新品在手机消费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如今手机不再只是功能上要满足大众需求,更充满了潮流和概念的印记。硬件和软件的技术进步,不断给消费者带来新鲜的使用体验。要追逐潮流,那么手机更新换代的高频率就在所难免。
面对各种“新欢”,消费者们不知不觉地加快了更换手机的频率(见图1)。选购手机的价格正向中高端机靠拢。2000元左右的手机已经能让消费者享受到智能手机的乐趣,低端手机市场的部分消费者已经开始考虑向中高端手机靠拢。2012年数据显示,51.3%的被访者会选择售价在1000?2000元之间的手机,还有20.5%的人会考虑2000元以上的手机。
霸气外露,电视还是要选大的。作为传统家电的电视,如今仍然受到消费者的青睐。消费者开始向大屏幕电视看齐(见图2)。大屏幕电视机让消费者在观看节目或玩游戏的时候更有身临其境之感,并且如今的大电视外观设计更具时尚感。
与此同时,传统普通彩电日益失宠,液晶彩电备受青睐。传统普通彩电笨重的外形让消费者难以忍受,并且液晶彩电等新型彩电的价格不再让消费者望而兴叹。理所当然的,更多的消费者开始考虑新型彩电。今年,拥有(包含预购)普通彩电的消费者较2011年下降了15.7%,较2010年下降了30.2%;而拥有(包含预购)液晶彩电的比例由2010年的16.5%上升到31.7%。现在一个家庭中拥有多台电视机已相当常见,不少消费者在已拥有电视机的情况下会考虑预购新型电视。
趋势之二:为兴趣爱好买单
你是什么“控”?随着消费理念的变化,越来越多的人愿意为兴趣买单。消费者“控”的内容也越来越丰富,除了我们常听说的“微博控”外(见图3),“电视控”、“广播控” 等跨媒体控也随之诞生。
消费自由度提高,消费者愿为兴趣投资。如今的城市消费者愈加重视生活品质,兴趣逐渐多元化,越来越多的人有能力为兴趣投资。数据显示,近年人们在旅游、健身方面的时间与金钱投入显著增长(见图4)。
为兴趣爱好买单,在数码相机的选购方面就表现得十分明显。由于普通数码相机的功能逐渐被手机替代,数码单反相机市场开始发力。尽管对于大众人群来说,单反相机的价格仍然较高,它能带来拍照的乐趣和美的享受却让消费者欲罢不能(见图5)。
趋势之三:分享价值观逐步普及
“晒”消费,功能效益向情感效益转变。晒,在此处大意同英文“Share”,现在人们喜欢把自己拥有或看到的东西拍下来放到网上让更多的人欣赏,而不是独自享受。“晒”出不同的经历、不同的特色。一颗分享的心,晒出不同品味。当下越来越多的人喜欢晒吃的,尤其是年轻一代的80后、90后(见图6)。
签到,秀出你自己。“签到”这种简单的行为,正以迅猛的速度传播开来,且日益融入到我们的生活中,成为人们感情分享的平台、朋友聚会时的谈资、品质生活提升的见证。59.1%的80后被访者认为:“对我而言,感受到来自周边人的尊重是很重要的。”
调查发现,食物、服装、手机、数码产品、旅游等是80后、90后消费者谈论最多的话题。家庭日常用品、家电、汽车等是70后消费者的话题。
趋势之四:“宅”不再那么简单
“宅”亦时尚。47.5%的被访者认为:“如果可以选择,在非工作时间我喜欢宅在家里而不愿意外出。”正如网络行家所言:“电子商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炙手可热。”近三年网购在各代际人群中均持续上升(见图7)。事实上,网购正在与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联系起来。CMMS数据显示,与2011年同期数据相比,今年手机网民网购占比较去年翻了一倍。“宅”已悄悄变得时尚起来。
“机男机女”热衷于社交与信息搜索。随着通信设备快速更新迭代,“宅”正在发生着新的变化。新一代的“宅”也可以走出家门。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在地铁、公交上玩手机、看电子书,热衷于“宅”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里。CMMS数据显示,经常乘地铁的手机网民通常用手机信息搜索、阅读新闻,玩微博或即时通信。
消费趋势将有年轻人抒写
佛家有句偈子:“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后世果,今生做者是”,意思是说:你前生种了什么因,今生就会受到什么果。今生种了什么因,后世也会得到什么果。 这就是宇宙的真理,放在现实生活中同样如此。我们要知道未来消费好坏,其实从年轻的一代就能看到未来的消费趋势在哪里。对于85后、90后、甚至是00后他们的生活习性就是将来消费市场的真实大卖场,从九零到00后他们热衷于网络消费热衷于各类游戏。那么有他们的兴趣和爱好衍生的相关产业,在10年必将大红大紫一把。这是什么?这是规律好比因和果的关系。对于企业而言无论你是传统企业还是互联网企业能抓住这个群体的心,在产品设计市场营销理念上就能赢得一席之地。
关注农业创造财富
记得10年前到外地出差,在一个小县城的墙壁广告写了这样一句话:离开土地去经商,一步一步奔小康。这句话在10年前有着很深的寓意,从而带动了大批农民离开土地到城市打工。曾有媒体报道,如今好多农村的土地闲置房子闲置。那么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工智能的发展,这一格局将在不久的将来会彻底转变。一方面、智能化代替了人工化;一方面,国家对农业、农村、农民政策更加优厚农村将是一个无限的聚宝盆。另一方面,无论时代如何发展粮食永远是基本的基本。吃饭问题是大事情,以前多数人轻视农业轻视农民在不久的将来可以预测新型农民是一份令人羡慕及骄傲的职业。如同一线城市的户籍令人神往,农民、农业、农村将大有可为。
和家庭有关的配套产品将蓬勃发展
对于日用品大家肯定不陌生,在这里说的日用品重点是和家庭相关。中国是人口大国,对日用品的消费十分巨大。从油盐酱醋茶到各类化工产品,例如家庭用的84消毒液等等在未来10年市场将原来越大。另外,和家庭相关的理财产品、新型保险(有别于传统的保险模式,他是互联网的产物比传统保险更有优势)。在线教育、新型社交、人工智能咨询师、智能医生、女性护肤、婴幼儿早教等等将得到快速发展。
一、江苏生态文明与新型城镇化发展
现状与主要问题
生态文明状况向好,但生态环境压力依旧。研究显示,苏南和苏中的生态文明综合评价指数优于苏北,且苏南地区生态文明状况随时间推移整体上均有明显提升。相较而言,尽管苏北地区生态文明总体状况在2013年有所改观,但该地区多数城市在生态文明指数总体趋势上持续下滑。
这一现象主要是由不同地区面临的生态环境状况及生态环境压力差异所带来。据调查,苏南地区自2008年以来生态环境状况进一步提升,并拉开与苏中及苏北地区的差距。但2009年后,苏南和苏中地区环境压力明显增大,苏北则维持在较低水平。最终,在生态环境压力增长和生态环境改善的共同影响下,苏南和苏中地区整体生态环境保护在经历2005年―2010年的下降以后,呈现上升趋势。
新型城镇化水平提升,但空间分异程度加剧。据研究,新型城镇化水平主要可从经济、人口、社会、空间等维度进行评判。总体来看,近年来苏南地区新型城镇化水平略有提升,苏中地区则以2011年为转折点,之前在南通和泰州带动下总体呈上升趋势;之后由于扬州、泰州和南通三市发展相对缓慢,使该地区整体新型城镇化水平缓慢下降。而苏北各市新型城镇化水平在近五年中分异性较大,具体表现为宿迁持续显著提升,连云港持续下滑,淮安、徐州和盐城则在较大幅度振荡中略微走高。
就分项指标来看,三个区域经济城镇化水平在经历2005年―2009年稳定期后,从2010年开始减速;人口城镇化水平自2012年摆脱较长期小幅振荡格局后,开始显著提升。社会城镇化水平显示为苏南略微有所上升,苏北地区则自2010年以来的改善明显,甚至在2012年超越苏中地区。而空间城镇化水平全省在2008年之前提升较为明显,此后苏南地区总体步入平稳期,苏中和苏北地区则经历了缓慢扩张过程。
耦合协调稳健提升,但距目标仍有差距。据研究,江苏多数城市的生态文明与新型城镇化耦合协调度水平在近五年呈现不断提升,部分苏中或苏北城市如扬州、连云港和盐城则显示略微下降。
同时,由于系统协调度的差异,省内各地级市生态文明与新型城镇化耦合协调发展水平最终呈现出较为明显的非平衡性和新型城镇化相对滞后特点。从耦合协调度水平来看,全省达到高度耦合协调的只有苏州市;达到中高度耦合协调的相对集中,包括苏南其他四个城市以及苏中南通和扬州市、苏北徐州市;其余城市则仍处于中低度耦合协调之中。
二、生态文明背景下提升江苏新型城镇化水平
生态文明有机融入新型城镇化建设。一是建议以《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为宏观统领指导方针,着力推进城镇绿色、循环、低碳、高效发展,促进各类资源的集约利用,减少城镇化进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同时应以与生态文明相融合的城乡生产、生活方式和城镇建设模式进行公共管理与运营。二是应充分发挥生态文明对经济发展的倒逼与推动作用,将环境容量和资源承载力作为经济转型发展的前提。一方面可加快构建节约、环保、高效的现代产业体系,积极稳妥地调整产业结构和布局。另一方面应继续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巩固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加快发展江苏高端生产服务业。三是应积极倡导和培育绿色消费模式。其一是谋划有效的节能政策措施,进一步降低消费活动的能耗强度。其二可通过相关法规政策宣传灌输、有效实施和事后监督,挖掘居民生活方式和消费行为的减排潜力。其三是建议提倡绿色出行,促进居民生活消费模式向低碳环保方向转变。
区别对待与统筹协调发展的深度结合。一是应重视在江苏省域范围内有序推进主体功能区战略的实施。如苏南地区应继续强化特大、大城市核心功能,积极合理地发展区域内中小城镇,并与苏中地区共同构建沿江城镇带;积极发展创新型经济和低碳经济,提升公共服务质量,注重环境品质和文化内涵。二是应充分发挥各地优势,加强省内外区域合作。如苏中地区应凭借毗邻苏南、上海的区位优势和交通地位,积极承接产业转移,以增强新型城镇化经济基础,同时要加强公共服务质量、城乡统筹发展和环境品质建设。而苏北地区则既要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以提高城乡互动发展,同时可以核心城市为依托、以沿海和沿东陇线两轴为重点,实行点轴式开发战略以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提高新型城镇化质量。
增加制度供给,强化制度保障。一是应构建严格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强化执法监督,健全重大环境事件和污染事故的责任追究制度。建议完善江苏环境保护的科技和经济政策,健全污染者付费制度;完善修订促进资源有效利用的法律法规并结合各地实际情况,制定鼓励循环经济发展的制度和政策,建立绿色发展评价体系。二是健全生态导向与考核奖惩机制。将生态建设和保护成效纳入干部考核评价体系之中。同时应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体现生态价值和代际补偿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并将之与干部考核评价体系相结合,形成针对生态资源使用的干部终身奖惩考核。三是引导公众积极参与生态城镇建设决策和监督。利用新媒体等宣传阵地,建立有回馈的生态决策公共参议渠道及公众监督平台,增加社会各界对生态文明下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参与热情。
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生态科技支撑。一是推进绿色建筑,确保重要建筑和高层建筑主体结构的耐久年限达到百年国家标准。二是推进绿色交通,增加新能源汽车的使用,逐步建立以快速公共交通、普通公共交通、出租公共交通、自行车、步行为主体的城市绿色交通体系。三是推广普及生态农业技术,建立绿色食品基地。四是推进城市绿色照明,积极扶持半导体照明工程,使之逐步广泛应用于城市路灯照明、景观照明和室内照明。
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形成与发展,尤其是中国加入WTO以来,市场经济的竞争与日俱增,面对日新月异的市场发展趋势,我国中小企业陈旧的市场营销战略已经无法适应当下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因此,面对新时期下市场发展趋势,我国的中小企业应结合自身的发展特点,及时创新企业的市场的营销战略,以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实力。本文首先分析了中小企业创新市场营销战略的必要性,然后结合中小企业目前市场营销的特点,研究了其所存在的问题,最后根据问题,提出中小企业创新市场营销战略的途径,以确保新时期下中小企业市场营销战略能够适应市场发展的趋势。
【关键词】
新时期下;中小企业;市场营销战略;创新;市场发展趋势
引言
市场营销战略指的是在现代生产营销理念下,企业为了实现自身经营发展的目标,对一定时期内市场营销发展的总体设想和规划。随着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国际经济一体化形成,面对新时期下激烈的市场竞争压力,我国的中小企业需立足于企业的发展实际,与时俱进的创新企业的市场营销战略,从而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实力,以实现企业的经营发展目标的同时,适应市场发展的趋势,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足并发展。
一、我国中小企业创新市场营销战略的必要性
随着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中国的中小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需要及时根据市场发展的趋势,创新企业市场营销战略。从我国当前企业的存在形式分析,我国的中小企业大部分属于分散性,其缺乏市场营销意识和竞争意识,并且对市场的发展趋势缺少综合性的分析,这就致使这些分散性企业无法在市场竞争中立足。因此,要想使我国的中小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掌握主动权,创新企业的市场营销战略就显得很有必要了。企业的营销战略的创新与优化,能够使其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与此同时,这也是确保企业总体战略目标实现的根本。当今时代的发展,市场消费主体的需求已经不再局限于生存消费,越来越多的是追求个性化的需求心理,从而满足自身精神层面需求。因此,中小企业要想提升市场产品所占有的份额,就应该与时俱进的创新营销产品,满足市场消费的个性化需求,从而使产品第一时间抓住消费者的内心需求,提升企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这就要求企业要具有创新精神。因此,创新中小企业的市场营销战略,使之能够适应市场的发展趋势,是当前我国中小企业的必经之路。
二、当前我国中小企业市场营销所存在的问题
(一)中小企业缺乏市场营销观念意识
当前,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很多中小企业已经意识到到了市场营销的重要性,并转变了固有的市场营销理念,尝试着用能够适应市场发展趋势的新营销理念来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实力,但是,纵观我国的中小企业,依旧有部分企业缺乏市场营销的意识,无法认识到新形势下的市场需求的根本变化,不能做到以满足消费者需求为市场向导。在具体的市场营销中,中小企业缺乏市场营销观念意识的具体表现为:首先,传统的营销观念束缚了企业的营销拓展,片面重视营销业绩的行为,致使企业忽略了产品信誉问题的重要性;其次,在整体市场营销的过程中,片面的强调营销人员个人的业绩,从而忽略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最后,片面的重视销售部门的销售业绩,从而忽略了销售部门与其他部门之间内在的相辅相成的联系。
(二)中小企业缺少市场营销战略创新的方法与人才
根据现有的研究调查报告显示,目前,我国的部分中小企业已经认识到了当下市场的发展竞争趋势,并逐渐的意识到了创新营销战略的必要性,因此,在实际的经营过程中,已经尝试将新的市场营销战略逐步取代传统的营销理念。但是,从运用的实践结果中,却发现企业由于缺少市场营销创新的方法,并没有将市场营销战略的作用淋漓尽致的发挥出来。而中小企业缺少创新营销战略方法的根本原因,在于企业缺少必要的、与之相应的人才。与此同时,很多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存在着缺陷与不足,并没有意识到人才对企业生存与竞争的重要性,尤其是对市场营销所需的新型人才的重要性。因此,从根本上讲,企业之所以无法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的原因是企业缺少新型市场营销人才。
(三)中小企业的营销战略缺少规划性、管理缺乏创新性
当前,我国的大部分中小企业都没有制定系统的市场营销战略规划,而是在营销的过程中,根据市场的需求变化采取与之相适应的营销战略,这种治标不治本的方式就好比“头痛医头、脚痛医脚”。长此以往,传统的、固有的营销战略理念就致使企业营销战略管理方面为了与其相适应,而缺乏与时俱进的创新,从而使企业各方面因素无法协调统一,企业营销战略的管理方面也只是单纯的立足于企业营销的利益问题,很少能够针对市场需求的具体状况做具体的调查研究,这就使企业也无法制定相应的营销战略规划。大多数情况下,企业在市场营销环节的管理过程由于受传统营销管理模式的束缚,致使企业很难拓展更广阔的营销市场。
(四)中小企业的市场营销部门缺少与其他部门的有效合作
企业的市场营销是以用户的消费需求为出发点所组织的经营活动,因此,市场营销部门要以研究市场消费者的需求为导向,将消费者的需求呈现在产品以及服务上,在根据市场的需求明确销售手段以及销售渠道,以企业的最大能力满足市场发展需求。因而,市场营销部门单靠自身的力量是难以系统的完成企业的目标的,需要与企业的其他部门实现有效的合作。但是,从当前我国中小企业的实际状况看,其并未意识到实现营销部门与其他部门之间的有效合作并建立合作机制的重要性,导致市场营销部门脱离了企业的其他部门而孤立,这就从根本上导致市场营销战略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创新与发展,最终影响到企业整体战略目标的实现。
三、中小企业创新市场营销战略的途径
(一)更新企业的市场营销管理理念,强化企业对市场营销理念的认识
要想更新企业的市场营销理念,强化企业对新兴市场营销管理理念的认识,就要求企业要摆脱传统企业营销价值理念的束缚,重视产品的信誉问题。要以产品的服务质量为宗旨,对产品的价格进行科学且合理的定位,以赢得市场消费群体的青睐。随着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要求都在逐渐的提高,这就要求企业要认清当下市场发展的趋势,以全新的、现代化的营销理念来武装自己,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稳健前行。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增强,企业以往大打价格战的营销观念显然已经无法适应当下市场发展趋势的需求了,在产品质量、价格等都呈现出均衡发展的市场背景下,企业要用发展的、与时俱进的观念来进行市场营销定位,这就需要企业立足新的竞争优势点,比如:当前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和产品服务的高标准要求,企业就要立足于当前市场消费者的需求,对产品的设计进行个性化创新,对消费者的心理进行研究,以向消费者提供能够满足其个性化需求的产品;在服务质量上,就要以现代营销理念为消费者提供优质服务为媒介,不断的满足消费者的高要求服务标准,以提升企业自身的核心竞争实力。
(二)创新企业的营销战略模式,建立完善的人才机制
这就要求企业要立足于市场发展的趋势,以市场的需求为向导,对市场进行全方位的调查分析,以满足当下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并寻找潜在的消费需求商机,这样才能为企业市场营销战略提供创新的渠道。企业要以自身的发展实际为出发点,以市场需求为向导,及时掌握市场发展趋势的动态形式,抓住市场发展的基于,创新企业的营销战略模式,以适应市场发展的趋势。与此同时,企业要认识到新型营销人才对企业营销战略的创新与发展的重要作用,强化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建立完善的人才激励制度,从而确保企业能够吸收更多的专业型人才,并留住人才为己所用。企业要将自身的发展战略与人才战略紧密的结合,从而调动其工作的积极性,使其全心全意的为企业服务,从根本上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实力。
(三)以联合销售方式实现中小企业之间的合作
当前,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趋势,中小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发展实际,适当的采用联合销售的方式,以实现合作互赢的目标。具体的联合营销方式如下:第一,中小企业可以以合同为媒介,在市场营销环节中以合作的方式,使企业的资源达到优化配置,从而使企业以少资金投入获得高利润回报。第二,中小企业可以实现与消费者的合作,消费者以加盟的形式加入到企业的市场营销环节中,实现企业与消费者的合作互赢。第三,中小企业可以与经营商实现合作,建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联合体销售模式,从而实现企业与经营商的合作互赢。第四,企业可以与比自身资源力量雄厚的大中型企业实现合作,获得大中型企业的技术指导,使企业生产的产品能够借助大中型企业在市场的影响力,拓宽自身的市场渠道,从而逐步提升自身的竞争实力。
(四)以网络营销为新型市场营销渠道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互联网的普及,电子商务以及技术优势崛起并发展壮大。而网络营销就是建立在互联网技术与电子商务技术基础上的新型营销模式。因此,企业要及时抓住市场发展的机遇,充分利用网络营销这一新型的营销渠道,利用网络营销的速度快、成本低以及传播范围广等点,摆脱中小企业因自身发展规模的限制问题,通互联网拓宽企业的信息渠道,与此同时,网络营销也可以实现企业产品的网上推广模式,从而使企业的产品获得更广泛的消费群体的关注,提升企业产品的知名度。所以,在当下市场经济的发展形势下,中小企业有必要通过建立网络营销平台,来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比如:建立个性化、优质化的服务、获得更多潜在消费需求信息等,以在完善企业市场营销发展战略的同时,提升自身的竞争实力。
四、总结
综上所述,完善的市场营销战略机制能够有力的确保我国中小企业的稳健发展。因此,中小企业应充分的认清当前企业市场营销战略的不足,并结合企业发展的实际特点,抓住市场发展的机遇,与时俱进的创新自身的市场营销战略,制定科学完善且合理的市场营销战略体系,以提升自身的试产竞争实力,适应市场发展趋势,从而使企业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稳步且健康的前行。
参考文献:
[1]张吕峥.中小企业市场营销战略分析[J].中国经济,2011,12(11):5659
[2]赵阳.谈我国企业市场营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商界,2010,6(02):6970
[3]陈书兴.论我国中小企业市场营销渠道建设[J].现代经济信息,2009,6(21):121123
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电子信息技术的逐步成熟,“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传统旅行社的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当代旅游消费者的需求,消费者更多地转向快捷方便消费方式。传统旅行社营销模式的转型也成为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通过对四川省传统旅行社电子商务化的分析,提出传统旅行社营销模式的转型相应对策,为旅行社的改革提供理论上的依据,促进旅游业健康发展。
关键词:
电子商务;旅行社;营销模式;四川省
一、引言
社会信息化的普及,互联网逐渐成为人们获取信息,实现消费的主要渠道之一。旅游电子商务企业的建立,用户规模和市场规模的快速发展给传统旅行社带来了巨大的竞争压力。网络营销渠道的建立将导致传统旅行社构筑的销售渠道价值链的颠覆,旅游电商的出现弱化了传统旅行社的基本职能。目前为止中国旅行社尚处于市场化、企业化和法律化进程的初级阶段,随着旅游市场的发育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中国旅行社业正面临更深层次的改革、更大范围内的开放和更为复杂多变的创新任务。“互联网+”模式对传统旅行社营销模式提出了新要求,我国旅行社营销逐渐引入网络营销的概念,但仍存在许多问题。陈志辉运用4P理论分析提出了旅行社产品同化、价格乱战、渠道扁平、促销单一四方面存在的问题。王宁等对康辉旅行社进行分析,发现其网络营销层次较低、信息化建设不完善、技术手段低、缺乏有效信息集成。但电子商务的兴起也给了传统旅行社带来了转型机遇,罗燕对传统旅行社与旅游电子商务进行了分析比较,得出电子商务对旅行社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并总结出旅行社未来发展趋势将利用网络提高对散客的服务效率。传统旅行社不应该将网络视为威胁,而是作为一种机遇优势提高服务附加价值。利用电子商务对传统旅行社营销模式有效转型发展,郑四渭等提出旅行社数字平台构建,形成功能模块整合、确保商业模式可行性、建立主体与旅行社的衔接机制。刘颖对旅游电商企业携程做了相关分析,提出传统旅游企业应积极触网,实现规模化、网络化经营,利用网络开展个性化服务,整合有效资源。而传统旅行社未来的发展取决于他们能否适应旅游市场的发展,利用电子商务手段来配合市场发展状况已经成为旅行社转型的必然趋势。本文采用信息收集、市场调研等方法对现有旅游电子商务企业运营模式、四川新型旅游产品模式以及四川省传统旅行社网络模式进行整理对比,分析旅游电子商务模式区别、传统旅行社与旅游电子商务合作与差异转型模式,以及产品服务的多样个性化,对传统旅行社营销转型提出相应模式借鉴,促进未来旅行社的发展,构建积极有效的旅游网络平台体系。
二、新型旅游企业电子商务模式
人们的旅游需求正发生便捷化、个性化的改变,旅游作为一个朝阳产业,需要不断探索更具竞争力的营销方式,寻求更大的竞争优势和发展空间,而互联网的迅速普及正为旅游企业提供了新的营销平台。旅游网站的发展是随着时间而变得更加细分,首先从提供的服务的内容来看,网站发展的趋势更加多样化和虚拟化,携程网成立于1999年,主要是提供给旅游者涵盖旅游各方面的具体产品,去哪儿网成立于2005年,主要是以各类相关的旅游信息服务,蚂蜂窝网成立于2006年,主要是用户们的旅游攻略分享,八爪鱼在线旅游成立于2011年,主要是为旅游企业提供专业的交易、交流和信息。从市场定位来看,旅游网站趋向于找准自己的目标人群,制定特色化的产品,携程网目标人群是喜欢系列旅游产品的预订服务的旅游者,遨游网是偏向旅游度假产品和出境游的旅游者,驴妈妈则是偏向于自由行的旅游产品的旅游者,蚂蜂窝是针对有出行动机的旅游者提供旅游攻略,八爪鱼是为旅游企业提供旅游产品交易平台。最后从旅游企业的运营模式来看,携程旅行网采用OTA模式,其核心在于OTA作为网络信息的集散平台,连接服务供应商和客户,实质为实体旅行社的虚拟化。“去哪儿网”网的垂直搜索引擎模式对互联网旅游信息整合,利用客户端平台为客户提供及时的产品查询服务从而收取分成。遨游网是中青旅集团在线服务平台,其采用的OTO模式依托集团覆盖全国的线下网络以线下客户资源优势作为线上商务平台运营支撑。蚂蜂窝旅行社UGC模式运用平台运营商挖掘分析用户需求生成网络内容,面向社区提供低价同质旅游产品。八爪鱼在线的B2B模式所构建的是包括旅行社、酒店、景区、交通、票务等在内的旅游企业间的交流交易平台,上游旅游产品供应商只需登录平台产品信息,下游旅行社就可以实时获得众多的旅游产品信息,进行旅行社的散客拼团,极大提高了销售率。
三、四川省新型旅游企业产品模式
旅游产品是旅游的核心部分,通过提供不同活动产品满足消费者不同需求,在旅游商品多样性的情况下,能满足游客的个性化需求和利益,将会提高旅游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旅游产品的多样化还可以鼓励“可持续性”产品的发展,有利于更多的社会、环境可持续旅游发展。旅行社是一个提供综合性产品服务的中介性机构,为力保顾客的全面性,所提供的产品保持适普原则,但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定制化已成为旅游企业获取成功的方式,目前四川省一些新型旅游企业已经开始寻求新的网络产品营销方式。四川省新型小企业以市场细分为主,提供更专业化的产品服务,蜜游网专为蜜月定制,风筝旅行主推户外运动,琥珀亲子游以“爸爸去哪儿”的模式开展亲子互动旅游项目,火柴头为代表的企业专为传统旅行社打造了一个交易平台,为旅行社电子商务的改革提供了动力。游布道针对人才培养开展了旅游网络课程,为旅游课程发展提供了网络基础。从宣传模式看,新型小企业与电子信息时代密切相连,更注重网络平台的宣传方式,多种新媒体在其中得到了充分利用。从未来发展来看,这些新型企业都希望将自己的理念延续下去,从专业到拓展来完善产品服务获取更多市占有。
四、四川省传统旅行社
旅行社电子商务平台的构建是一种线上线下结合的有效模式,利用网络渠道增加宣传度,扩大影响度,同时运用现有门店的优势增加顾客信任度,达成交易量提升。四川省内传统旅行社业开始注意到了电子商务所带来的优势,开始寻求网络渠道来进行传统模式的转型,通过对多家旅行社调查与信息搜集,四川传统旅行社网络营销渠道构建可分为三种代表模式。最早成立的四川省中国青年旅行社产品上以传统的跟团旅游为主,后期随着旅游发展推出了小包团与会议旅游仍是跟团旅游模式,1993年成立的康辉旅行社在跟团基础上增加了票务酒店订购,汽车租赁等产品以适应当前自由化旅游的发展,而2005年才成立的四川商旅国际旅行社具有一定的时间代表性,推出的产品服务中除了传统跟团旅游还具有团队定制旅游与自由行等。从旅游电子商务的构建模式来看,三个传统旅行社采用了不同的网络渠道模式,四川康辉国际旅行社凭借其资金技术等方面的支持完成了官网建设,同时加强与携程等相关电商企业的合作来推广旅游产品。四川省中国青年旅行社采用的是搜索引擎合作模式,将产品交于百度等搜索引擎或去哪儿网等第三方旅游搜索引擎来进行宣传推广,也运用天猫等电子商城模式来进行网络运营。而四川商旅国际旅行社成立了“四川游哒哒科技有限公司”专门对游哒哒旅游同行网运营,在对其自身产品营销同时进行旅游行业内咨询平台的打造。
五、分析与讨论
电子科技的发展,旅游电子商务的冲击下,我国传统旅行社发展面临着机遇和挑战。旅游电子商务拥有其便利性,打破时间空间限制,较大程度上节省人力物力成本,并且多媒体形式传播,网络信息的多样结合性也更能满足旅游者的个性化需求。但不可否认传统旅行社也拥有其优势,在获取消费者的信赖度方面更为完善,在线旅游最终不可能取代传统旅游形式,而将传统旅行社与电子商务平台结合是未来发展最好的营销模式。四川省传统旅行社所采用的三种网络营销模式都给传统旅行社的改革提供了借鉴,从中也体现了传统旅行社与新型旅游电子商务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传统旅行社可作为OTA模式的产品供应商,垂直搜索引擎模式的信息提供者以及B2B模式的旅游产品信息获取者,而OTO的模式是旅行社未来发展的一个趋势,将实体经济与线上资源相整合,利用双方优势实现共同发展。小型的新型旅行社由于资金、人力、物力等影响度有限,更多的专注于市场细分,有针对性的提供个性化产品,满足特别需求的旅游消费者,采用定制式的产品模式,其营销更多的也采用微博、微信平台等新型传播渠道。传统旅行社可以新型企业作为参考,借用新媒体来实现宣传成本的减缩,并用于核心产品的构建,传统小型旅行社也可借鉴细分模式,利用网络数据搜集来更多了解消费者需求,进行市场细分,市场定位,选择专注领域,提供专注产品,相对成熟后再进行产品延伸与市场拓展。传统旅行社除了不断改进和设计电子商务系统的功能,有效利用电子商务系统技术手段的同时还可以加强与景区合作,介入景区开发管理,景区成为旅行社的宣传平台,而旅行社也将景区纳入产品营销,合作共赢,提升产品营销度,扩大企业影响力。将市场需求与技术服务紧密有效结合,促进旅行社信息化,发挥其线上线下优势,加强地区合作,获取收益的最大化。此外,传统旅行社有其固有的人力、物力等相关方面的成本,进行电子商务平台的建设将加大其投入量,而回报并非如预期设想。四川康辉国际旅行社在构建官网的同时也作为携程等网站的供应商而存在,仍依赖于旅游电子商务企业的发展,而四川中国青年旅行社仅依靠搜索引擎,缺少了自身技术的支持,四川商旅国际旅行社所成立的“游哒哒科技有限公司”仅进行产品信息宣传,平台并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信息系统。传统旅行社的电子商务化发展平台有待完善和发展,而电子商务平台与传统旅行社的完美结合也将是未来旅行社改革所需探讨的重要问题之一。
作者:李娟 李熙 吴春涛 单位:四川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
参考文献:
[1]聂立晴.社会信息化与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构建[J].领导科学,2010(23):13-14.
[2]杜江.中国旅游业发展的回顾与前瞻[J].旅游学刊,2003,18(6):31-39.
[3]陈志辉.我国旅行社营销中的问题及对策思考[J].湖南行政学院学报(双月刊),2008(4):38-40.
[4]王宁,李珩.西安康辉旅行社网络营销现状浅析[J].中国商贸,2010(12):151-152.
[5]陈玉杰.传统旅行社与旅游电子商务整合策略[J].职业技术,2009(103):6-7.
[6]罗燕.从旅游电子商务看传统旅行社的发展趋势[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5):9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