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企业直播营销范文

企业直播营销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企业直播营销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企业直播营销

第1篇:企业直播营销范文

【关键词】微博 品牌传播 网络营销

计算机的普及、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的大规模介入,使传统市场的架构发生变化,Web2.0时代的到来提供了更多点对点信息传递的渠道,“受众”的概念逐渐淡化,取而代之的是“用户”的强势地位。正是由于普罗大众获得了信息生产与传播的权利,市场体系中的所有利益相关者不得不开始重视消费者需求,以消费者诉求作为营销出发点,构成了新的博弈格局。

不同于传统大众媒体,在赛博空间中,消费者拥有更多的信息自主和自决性。虽然企业依然在这方面煞费苦心(弹出式广告、邮件营销等手段),但只要消费者愿意,他们随时可以屏蔽和忽视这些硬塞过来的信息;另一方面,初尝信息自主甜头的消费者也开始试着主动发出自己的声音,他们向企业反馈、投诉、建议,又转向自身群体总结、分享和推荐。

企业为了避免信息浪费,已经开始重视互动式媒体的利用。网络出现之前,电话一度充当着最主要的互动媒介,即我们所熟知的电话营销。网络的出现则不仅为实现这种双向沟通节约了成本,更重要的,是让企业看到了新的曙光。

这曙光就是网络营销。这是一种伴随互联网发展所产生的,借助于互联网络、计算机通信技术和数字交互技术来实现营销目标的一种营销方式。相比传统的营销方式,网络营销具有交互性、个性化、多媒体、跨时空、高效性和经济性等特点,它以消费者为导向、强调个性化的营销方式;它允许用户筛选出他们认为相关的信息,品牌经理可以透过双向传播寻求客户关系的建立。

如果说交互性和个性化是网络赋予网络营销的关键特征的话,微博无疑将这种交互性淋漓尽致且“不动声色”地展现出来。传统的网络营销中的交互性对技术手段的要求非常高,因此所承担的风险也相应增加,弹出式广告和邮件营销就是动辄引起用户反感的例证。相比之下,微博不仅提供了一个成本更为低廉的平台,也提供了一种更为“平易近人”、更显自然和人性化的互动模式。

如果说微博为企业提供的是一种网络营销模式的话,那么它意味着的应该是一种全新的营销观念——经营大过推销,软性的、长期的价值回报重于短期利益。

约翰·查古拉与董家骏合著的《新媒体时代的五条营销法则》于2007年在《哈佛商业评论》发表,两位作者从营销专家、企业家、消费者等不同视角观察了这个新时代的发展演变,并从一些善于捕捉、挖掘甚至领导这些趋势的公司的实践中总结出新媒体时代的营销规则。鉴于这些规则中所体现出来的对于企业整体品牌形象的长远考虑,本文借鉴这些法则来分析微博之于企业品牌传播的优势:

1、个人化

“和客户沟通就像一场真正的谈话——你全神贯注想要听到的是自然、轻松本性流露的人侃侃而谈,而不是故作的装腔作势。所以,与其辛辛苦苦为公司设计一个精致的公司形象,还不如干脆在公司内部找一位真诚的、实实在在的人来代表公司。”

早在微博出现之前,已经有少数企业的CEO通过开设个人博客来作为代表企业发声的另一种渠道,张朝阳、王石等人的个人博客都享有很高关注度。比之博客,微博大大降低了门槛,比如,对戴尔感兴趣的用户,在微博搜索栏对戴尔进行搜索,得到的结果除了“戴尔中国”这样的官方账号,还会看到诸如“@Annie At Dell”这样的员工账号,如果这位用户需要从更为平民化、更为朴实亲切的渠道增进对品牌的认知,那么这些员工账号就提供了另一种选择。员工账号的优势在于,相比官方渠道,员工所的信息则显得更为真诚和细致,他们在整个品牌传播和销售行为过程中,扮演着促销员的角色。

2、开放性

“公司往往对自己传达给市场的信息进行严格的控制。然而,真正的沟通并非自言自语的独白,而是你来我往的交流。当你坦诚地与客户对话时,你既能获取市场情报,又能赢得客户信任。”

因为如果企业能经常与客户展开对话,就不必把所有赌注押在一句标语或者一个广告上,事实上这正是一直以来企业付出大量时间、金钱和人力去设计与构想的事。但是标语的字数、广告的时长都决定了企业无法一次将所有的想法和理念呈现完整,微博却提供了让企业与客户之间持续对话和倾听的机会。企业通过其官微为客户搭建了一个提供反馈的开放式论坛,在其中能够了解到的信息不仅仅是对某项调查的回应,还可以了解到企业尚未预见的问题。而一旦企业通过回复这些信息表现出倾听姿态时,就能为自己赢得来自消费者的信任,这在单向沟通中是无法实现的。

3、趣味性

“过去,一旦你设计好了自己的品牌和准备传达的信息,就会研究如何将这些信息投放到影响力最大的媒体中。然而,你很难知道这些广告投放是否真的有效。如今,许多公司正在寻求另一种方式:不再去寻找适合做广告的媒体,而是开辟自己的媒体空间。”

当然,公司官网和官方博客过去已经提供了这样的空间,并且一直在为提高访问量、成为事实媒体进行着各种实践。微博则打破了访问量的“魔咒”,一旦企业官微被用户添加进关注对象,那么所的信息就会自动显示在用户的微博首页上,这样一来企业就摆脱了“被想起时才会来看你”的被动局面。当然,企业不会满足于“被看到”,他们仍然必须尽可能保证那些出现在用户眼前的信息是有吸引力的。营销法则中所说的“趣味性”,强调的就是要令客户感到有趣、对企业提供的服务和信息感兴趣。

4、与客户同在

“一直以来,营销开支中最重要的决定性因素是到达消费者所耗费的成本。其实,关注成本不如关注成效。最重要的也许并不是到达消费者所耗费的成本,而是应该多花些工夫,跟随目标客户并融入他们的生活,在他们需要的时候出现,和他们亲密接触。”

企业为了使广告最大程度到达目标受众,往往倾向于选择覆盖面广的媒体渠道,如电视、报纸、户外等,他们假设目标受众总有一天会看到这些广告,但是其中耗费的成本高昂,需要企业有雄厚财力来支撑。互联网广告诞生之后,CPC、CPT等成为新的衡量指标,这使得一部分重视实际成效、希望每一分钱都花在看得到的地方的企业认为也许找到了折中办法,但是这些接触点对于受众的价值、影响力和持久性实际上无从得知。事实上,在渠道的选择上,对成本的关注不如关注实际成效,关心自己的信息是否到达受众,倒不如重视这些信息到达受众的地点、时间和方式是否恰当。

微博帮助企业实现与客户的直接接触,而不需要通过第三方的指标统计报告来了解自己的信息到达受众的情况,所有的接触点对于企业来说是可控的。另一方面,企业透过微博了解受众在热衷什么、在关心什么,从而找到可以为自己所用的热点策划营销活动,因为与其花费心思去预计受众出现的地方,倒不如主动跟随他们,了解他们的需求。

5、迅捷性

“传统营销常常涉及大型的产品活动,现在,拜技术所赐,你不用把所有的赌注都押在一次大型活动上。相反,你可以通过快速反应和调整来持续改善。行动的第一部是把你的创意或产品亮出来,进行开放式的实验。仅仅秀出你的产品或概念远远不够,更重要的是要根据市场的反馈迅速作出修正。只有这样,你才能完成学习的过程并得到改善。”

微博的娱乐性注定了它可以在企业的品牌形象平台上扮演一种非正式的角色,企业透过官微试探受众对于半成品创意和产品的想法,这既是一个收集反馈信息的过程,也可以是一个通过持续改变来延续受众兴趣的过程。同时,140个字的字数限制,逼迫企业在微博渠道的信息尽可能精炼化,不仅为消费者节省了时间,也避免了由于篇幅过长可能引发的消费者对企业营销的反感。在这一点上,微博的低成本和快捷性是无论产品会还是消费者调查都无法比拟的。

新媒体的出现,对于企业品牌传播来说同时意味着挑战和机遇。挑战即在于企业必须在营销手段上的坚守或革新上做出抉择,选择继续传统的营销渠道,企业必须承担舍弃一条创新和超越道路的风险;而选择试水新媒体营销,则同样意味着必须承担敢于创新所可能导致的失败风险。另一方面,新媒体又为很多企业提供了过去很长时间以来不曾出现的与行业标杆企业的同步起跑线,毕竟在新媒体时代,所有人所有企业都是初学者,凡客诚品的迅速崛起已经很好的说明了这点。

本文选择聚焦微博对企业品牌传播的意义,正是因为作为新媒体技术与思想的集大成产物,它对社会各个方面的渗透和改变是无法忽视的。它悄然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交流和思考方式,影响着政治法制体制改革的进程,企业作为社会经济体中的重要个体,当然也无可避免的卷入了这股浪潮。对于企业来说,应该化被动为主动,令新媒体变成自身品牌战略的重要工具——归根到底,新媒体只是一种工具,只有得到合理的利用,才能实现工具的意义。

参考文献

①于连民、车蓓蓓,《中国微博成长与发展综述》[J].《网络与信息》,2010(6)

②王佳,《微博营销:纪元2010》,《中国经营报》,2010-12-27

③卫军英主编:《整合营销传播典例》[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

④[美]特伦斯·A·辛普:《整合营销传播:广告、促销与拓展》[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⑤陈志强,《140个字的凡客穿透力》[EB/OL].2010年8月17日http://

.cn/leadership/mroll

/20100817/16528497879.shtml

⑥李悦,《品牌传播中的管理策略》[J].《中外企业文化》,2006(9)

⑦约翰·查古拉、董家骏,《新媒体时代的五条营销法则》[J].《哈佛商业评论》,2007(1)

⑧McGiboney,Michelle Nielsen. Twitter’s Tweet Smell of Success. 2009-10-22

第2篇:企业直播营销范文

关键词:餐饮企业;微博营销;策略

中图分类号:F719.3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3年1月2日

一、微博营销的兴起

2009年8月,新浪网推出“新浪微博”内测版,成为国内门户网站中第一家提供微博服务的网站,微博自此正式进入中国网民的视野。2010年,微博开始了井喷式的发展,搜狐、网易、腾讯、凤凰、腾讯、搜房等综合门户、网站垂直门户等均开始推出微博产品,知名网友的主要活动阵地纷纷向微博转移。由上海交通大学舆情研究实验室的《2010中国微博年度报告》显示,截至2010年10月,中国微博服务的访问用户规模已达到12,521.7万人,微博已经成为继网络论坛、博客、跟帖这三者之后,最强大的网络舆论载体。2011年5月,教育部的《2010年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将2010年称为中国的“微博元年”。

2011年是微博大发展、大繁荣的一年。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12月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5.13亿,其中使用微博的网民占到48.7%,微博成为网民获取新闻信息的重要渠道。随着微博的高速发展,用户规模的急剧扩大,微博的商业价值凸显。互联网数据机构DCCI的数据显示,72%的微博用户会关注微博上的商业广告;近25%的用户在微博上会关注10个以上的企业官方账号;34.3%的用户使用微博获取品牌折扣信息。微博的巨大商业价值使得企业纷纷进驻微博,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使用微博进行营销。据美通社的《2011中国企业新媒体调查》称,企业在新媒体传播领域的投入不断增加,77%以上的受访企业已开设官方微博,68%的中国企业对社交媒体在“获取新客户/提高产品销售”方面的作用表示认同。上海交通大学公共关系研究中心、舆情研究实验室联合的《2011中国微博年度报告》表明,目前已有5,000多家企业试水微博营销,微博渐成企业营销和公关的重要平台。

二、餐饮企业微博营销的价值

身处传统行业的餐饮企业,涉足微博相对较晚,但由于有好的平台可以搭载,有其他行业经典的微博营销案例可以借鉴,因此对于餐饮企业而言,进行微博营销可以带来巨大的商业价值。

1、免费的信息平台。餐饮企业可以在其官方微博上介绍本餐馆的特色、价位,推介本餐馆的特色菜,进行节假日促销宣传、新菜品,等等。凭借微博的即时性、分享性及消费者之间的互动性,这些信息能够迅速传递到有相同兴趣爱好的粉丝群。比如,星巴克通过微博推出一项活动,即顾客自己携带环保杯可以免费获得一杯咖啡,得到顾客的热烈响应,顾客纷纷把自己领到免费咖啡时的照片上传,数以百万计的传播免费为星巴克做了大量宣传,让星巴克注重环保的形象广为人知。

2、巨大的口碑效应。餐饮业是一个特别注重口碑的行业,而微博是一个特别适合口碑传播的平台。通过微博,消费者不但可以了解餐饮企业官方提供的信息,也可以同时看到其他消费者们的消费点评,这对消费者来说更方便快捷,也更真实,消费者随时都可以看到最新的消费点评,最重要的是,餐饮企业利用好微博,可以在更大的范围内形成口碑传播。例如,“人类无法阻止海底捞”的段子,即引发了一场全民娱乐的“海底捞体”大接龙,将海底捞的服务推向了史无前例的高度。

3、有效的沟通工具。微博为餐饮企业与消费者之间搭建了一个更加快速、有效、互动的沟通平台。餐饮企业与消费者在微博上进行良好的沟通,能够增进了解,消除误解。比如,在被爆出骨头汤勾兑事件后,海底捞第一时间在微博上发表声明,并配合媒体及有关部门调查,同时老板张勇也在个人微博上坦诚相待,并愿意接受公众检查监督。海底捞官方的坦诚、公开、透明、敢于负责任的态度,从一开始就争取了消费者、媒体的宽容谅解,对于一个知错能改、态度诚恳的企业,公众也会给予最大的包容,很快这个事件就慢慢平息了。

4、便捷的销售渠道。微博还可以成为餐饮企业的一种便捷的销售渠道。餐饮企业可以在官方微博上开通预订系统,消费者可以通过微博直接预订餐位、包房或送餐服务。同时,餐饮企业还可以在微博上发起团购活动,将微博变成自己的团购平台。与团购网站的团购相比,微博团购可以随时发起,没有排期;折扣由餐饮企业自建定,不伤品牌;货款及时到账,没有账期。因此,微博团购对餐饮企业来说是一种更为便捷的销售渠道。

三、餐饮企业微博营销策略

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时代,微博凭借高效的即时性、交互性及操作便捷,在短短的两三年间已迅速成为国内最受欢迎的社交平台之一,拥有了数亿的用户资源,商业价值凸显。在这个微博当道的时代,餐饮企业要把握机遇,适时开展微博营销。

1、做好微博形象设计。微博形象包括头像、昵称、简介、背景、活动模块等。首先,餐饮企业的微博形象设计要体现出亲切感,要能够吸引目标消费者。比如,在活动模块板块,要配以图片和视频,以增加可视化和形象性;其次,要全面展示自身的特色。比如,餐饮企业可以用自己的logo或者招牌菜作为头像,同时在简介中对自身的特色进行简明扼要的阐述,让人很快就能了解这是一家什么样的餐饮企业;最后,要让消费者容易找到。餐饮企业要将所在的地理位置放入昵称中,并在简介中写出具体的地址,同时给出电话号码等联系方式。

2、发展微博粉丝。餐饮服务是高接触度的现场服务,也就是多数的餐饮服务都需要消费者到达店内。当消费者置身于店内时,员工和消费者面对面的直接交谈使得发展粉丝变得相对容易。同时,微博支持手机登陆,也降低了现场互粉的难度。所以,餐饮企业发展粉丝的主要途径就是店面推广。企业可以在店内的醒目位置,树立自己微博ID的宣传广告牌,也可以让员工向消费者直接推荐企业的微博ID,还可以向消费者发放印有微博ID的订餐卡片,等等。餐饮企业可以通过赠送小礼品或特价菜等方式,促使店内消费者通过手机微博当场成为本店粉丝。

3、做好内容。餐饮企业微博的内容可以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菜品推介。对本店的特色菜、新菜品进行介绍,还可以最受欢迎菜品统计数据;其二,促销活动宣传。对节假日、店庆日推出的促销活动进行宣传;其三,信息预告。对店内餐位是否满员、门前的交通状况、本日打折菜品、新推菜品、售完菜品等信息通过微博进行预告;其四,与消费者互动。如邀请消费者餐后参与微博点评、邀请粉丝参与菜品改良或新菜品设计、邀请粉丝评选本店最佳菜品等;其五,品牌维护。对消费者的抱怨及时回复、说明情况,通过有效沟通维护企业的品牌形象。

4、推出便捷服务。为了方便消费者,餐饮企业可以推出微博订座、微博团购等便捷服务,并在官方微博和店内的显眼位置告知消费者本店已推出该项服务。这样,消费者有需要时,即可发私信给企业确定订座人数、到店时间和大致消费金额等内容。企业再根据当日整体订座情况在微博里向消费者订座详情,诸如几号台、哪个包间和领班经理的名字等。餐饮企业可以对通过微博私信订座者提供适当的打折优惠、赠送菜品等措施,促使消费者使用微博订座服务。同时,餐饮企业也可定期推出微博团购活动,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前来消费。

5、提供信息推送。当餐饮企业拥有一定数量的粉丝以后,适当地给粉丝推送一些信息,就成为可能。餐饮企业可以通过微博去了解消费者的相关信息,这些信息包括人口统计信息,如年龄、生日、性别、职业等,还包括粉丝的心理偏好信息,如兴趣、爱好等。了解到这些信息以后,就可以推送给他们以个性化的信息,包括温情关怀(生日、节日祝福等)、促销预告、友情提醒(路况、点评提醒等)等。

主要参考文献:

[1]张烁.2010年成微博元年[J].人民日报,2011.5.13.

第3篇:企业直播营销范文

[关键词] 关系网络 离职信息传播 涟漪效应

一、导言

世界经济全球化迅猛推进,加速资本市场的活跃和劳动力市场的紧缩,逐渐打破了企业高信任度的传统劳资关系。高居不下的员工离职率不仅加大企业人力资本投资成本,而且可能带来重要客户流失、商业技术泄密、企业竞争力下降等负面影响,从而加大企业经营的风险。因此,企业员工离职问题成为了近年来人力资源领域研究的焦点。但目前的研究更多地集中在引起个体离职的影响因素和模型分析上,很少人涉及离职人员对在职人员的影响作用。然而在越来越多的企业中出现这样的现象:一、当一个或几个员工离职后,紧接着迎来更多的员工提出离职申请;二、当一名或几名员工离职后,在职员工将出现工作懈怠现象,情绪波动较大。本文以员工关系网络为基础,运用信息传播理论,分析研究离职人员对在职人员的影响。

二、员工的关系网络

上个世纪40年代,提出“差序格局”社会网络结构:中国传统社会是以亲疏的差序原则来构建的。中国人的人际关系模式、中国人在社会行为取向上是一种关系的取向。这种关系是以己为中心逐渐向外推移的,表明自己与他人关系的亲疏远近。就像以自己为中心,像石子一般投入水中,和别人所联系成的社会关系,不像团体中的分子一般大家立在一个平面上的,而是像水的波纹一般,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

在企业中,每个员工都有着跟自己直接或间接关系的人,而这些人都成为了员工主体关系网络上的“点”。这些“点”可根据与主体感情或信息来往关系亲疏程度依次排列为:亲戚、好友、邻居、师徒、同学、同事及同乡,与主体关系越亲密的点越靠近主体中心,反之亦然。在关系网络上,通过“边”来连接这些“点”,“边”可以表示可代表各种社会关系。关系即人与人之间在发生互动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某些特定的联系以及这些联系的方式,常常代表的是具有某些具体内容或者实质性的现实发生的联系。

三、涟漪效应

涟漪效应亦称连锁效应或者多米诺效应,是由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杰考白库宁提出的,指若干个相关事物的有套路的大联动和连锁反应,即只要一个发生变化,其他都跟着发生连锁反应。就像在平静的湖水里扔进一块石头,形成的涟漪会逐渐波及很远的地方。导致涟漪效应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保护性反应和模仿效应。保护性反应就是别人做了,我没做,我就会损失,于是我也做。模仿效应就是一群人看到有人破坏规则,而未见对这种不良行为的及时处理,就会模仿破坏规则的行为。

涟漪效应实际上包含以下两种情况:对内效应就是行为人实施的破坏规则行为对行为人自身所产生的影响;对外效应就是行为人实施的破坏规则行为对他人所产生的影响。这里主要讲的是对外效应,即通过破坏规则行为所蕴含的各种信息和引起破坏规则行为的其他破坏规则行为的信息来对群体产生影响的。员工的离职行为这种破坏规则行为所包含的离职信息主要有:

1.离职行为主体信息

它包括离职人员和受其影响的在职人员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文化程度、性格嗜好、职业、社会地位、宗教信仰、家庭成员情况、经济基础、关系网、工作环境等情况。

2.离职行为原因信息

至今对员工离职的原因研究来看,主要分为以下三层: 社会层次(劳动力市场活跃状况、经济因素)、组织层次(组织变革、组织特性、组织公正、工作态度、工作性质、人际关系、培训等)、个人层次(人口统计学因素、心理与家庭因素)。离职行为的动机和目的不同,可以反映不同员工的行为趋向、心理状态等。

3.离职行为方式信息

员工离职的方式主要有:自动离职、擅自离职、公司解雇;员工离职引发在职人员其他行为的信息主要有:离职意向扩散信息、离职后续反馈信息。

四、离职信息激发“涟漪效应”的过程分析

在复杂互动的员工关系网络之中,每个“点”可视为信息传播主体,“关系”表示信息传播主体之间的某些特定的联系,所以“边”则表示信息传播的途径或路径。“主体”与“关系”共同构成信息传播的“场域”,从而形成中心主体与其他主体的信息传播的关系网络。

1.传播网络

从一名离职人员A的关系网络的开始分析:主体A旁边连接着三个主体B、C、D,通过图中可清楚地看到A处于核心信息源的位置优势把紧连的B、C、D三个关系网络联系起来,形成一个整体网。一旦主体A产生离职意愿或者直接发生离职行为,她就成为了心智信息的核心扩散者,引起的离职信息将会通过跟其他三个体之间的互动过程中把离职信息扩散到他们意识中。信息传播效应不断扩大,其他主体B、C、D的附属关系网络(个人的或组织层面的)继续将离职信息扩散出去,进一步推演,则极有可能形成离职信息传播的庞大网络,明显的具备了信息扩散的“涟漪效应”。中心主体A的离职如同在平静的水面投下的一块石头,激起的水波会向四处扩散,会泛起圈圈涟漪,由里向外发散,逐渐减弱。

2.离职信息运动模式

员工关系网络的基本结构、各主体在网络中的位置及其关系决定了离职信息运动模式。

在员工信息传播网络中,信息运动模式主要表现有“辐聚型”和“随机型”两种形式。辐射型模式即强关系“连接”,在高度不确定性情境下,处于不安全位置的个人倾向于通过建立强关系获得保护,以降低其所面临的不确定性。在公司里,强关系连接的人群主要是指社会特征较为相似、具有同质性(homogeneous)的员工,他们彼此之间具有高度的互动,在某些存在的互动关系形态上较亲密。离职信息在这种关系中的运动模式特点主要表现为各主体之间的来往较为密切,离职信息交流较为充分,所以相对各接收主体来说信息的可靠性高,而离职的信息传播范围来说相对较小,只在这个团体中形成相对封闭的系统。而“弱关系”倾向于连接与行动者本人具有较高异质性(heterogeneity)的员工。由于人员之间关系疏远,因此信息沟通很不充分,所以离职信息在这种关系中传播相对各接收主体中信息的可靠性较低,但是弱关系连接比较容易在不同的团体间传递非重复性的信息,这样就使得接收主体获得的离职信息更加丰富,离职信息传播的范围更加广泛一点。

五、离职信息传播对在职人员影响研究

离职信息传播作为一种特殊信息传播形态存在于复杂互动的关系网络中,所以它在传播中受许多的不确定因素影响,如不同主体的意识形态、利益背景、心理因素的变化、媒体之间以及媒体与主体间的相互影响、不同主体间意见的交换与态度的改变等等直接影响各个“主体”的行为;同时,通过影响其他“主体”的态度和认识使其在中心主体出现离职情境下的行为模式发生改变。离职信息对在职人员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以下两种:

1.离职信息对在职人员工工作表现影响

在企业中随着离职人员的增加,离职信息传播的越广,对员工工作表现影响主要表现为两方面:第一,工作满意度的影响。随着离职者的离开,在职人员将会更加关注有关他的工作方面的后续信息,在获得信息后,他们会把自己的工作条件与离职者的新工作条件进行比较。当比较的程度越高,且在职人员的自尊相对较低时,在职人员会报告了较低的工作满意。第二对组织承诺的影响。随着离职人员数量的增加,离职信息传播越广,使得他们对于公司的忠诚度产生质疑,从而影响到组织整体士气和效能。总之,离职信息给在职人员的心理影响从而产生一系列的心理反应,从而会影响他们的离职意向,处理不好,将会形成恶性循环。从而对组织整体士气和效能产生影响。

2.集体离职

在关系网络中,离职主体在团体中处于“领导者”角色,与其他主体之间以信任为基础,以友谊或工作为纽带,在团队中建立起的关键地位。当他离职时,由于在这个特定组织中其他在职人员受他离职的涟漪效应更加强烈也产生了想要离开组织的意愿或想法。在许多大型公司中出现最多的是“跟随主管”现象:由于企业某管理人员的主动离职,在他/她的影响下,其手下人员也同时或陆续离开了企业。这种集体跳槽的现象一般发生在公司高层管理者、市场营销以及技术研发等核心人群当中。

六、结语

上述离职员工对在职人员影响分析表明,离职人员是以社会网络结构为基础,通过各个主体之间的关系强弱来实现离职信息传播,从而对其他公司成员产生离职的“涟漪效应”。许多企业已经意识到员工流失所带来巨大的显性和隐形损失,也积极的采取一些措施来保留自己的核心人员,但很多企业忽略了在发生离职后的及时控制。当有员工发生离职的时候,企业应该根据他所在社会关系网络结构和角色,来设置不同级别的离职信息处理措施,尽量避免离职“涟漪效应”的发生,或者是即使发生效应时,也可以控制信息传播的方向、速度和范围,不会严重影响在职人员的工作满意度和组织承诺,甚至是集体离职。

企业领导对人员离职的后续影响有着清醒的认识,有助于他们针对本行业本部门的具体情况,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把握、控制员工离职的行为和离职信息。从而使企业能更有效地吸引、留住和激励人才,稳定企业的人力资源队伍。

参考文献

[1]:《乡土中国生育制度》[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21-35

[2]符益群 凌文辁:离职的后果及管理方法[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2,(02)

[3]卫林英 楼旭明 段兴民:知识型员工主管承诺对其离职影响的实证研究――“跟随主管离职倾向”概念的提出[J].现代管理科学,2009,(2):90-92

第4篇:企业直播营销范文

(一)应收账款质押融资业务快速增长应收账款质押融资是指企业用自身的应收账款作为债务履行的担保,向银行申请授信。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提供的数据,从2007年10月《物权法》颁布到2011年底,我国应收账款质押登记公示系统(下称“应收账款系统”)登记总量累计为50.18万笔,记载的主合同金额累计近21万亿元。仅2011年应收账款系统累计登记量就达到了21.28万笔,较上年增长34%,其中应收账款系统初始登记量达16.91万笔。应收账款系统初始登记的出质人中,中小企业登记数为15.64万笔,占比达92%。中小企业应收账款质押融资呈快速增长态势,并成为银行服务中小企业的重要信贷项目,对中小企业融资发展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应收账款质押融资业务滞后于中小企业发展有数据显示,自应收账款系统上线的4年多来,我国累计仅有8.4万家法人类中小企业获得了总计9万亿元的应收账款融资。近年来,尽管应收账款质押融资的中小企业数量及融资金额有较大增长,但对于占企业总数99%以上,总量近5000万家的中小企业(含个体工商户)而言,获得质押融资的中小企业不仅比例偏低,且融资金额占中小企业融资总额的比例也比较低,远不能满足中小企业发展的资金需求。据统计,2011年,获得应收账款质押融资的中小企业占“应收账款系统”登记总量的比例仅有16.7%,中小企业应收账款质押融资金额占全部企业应收账款融资总额的比例不足5成,仅有43%。相对大型企业而言,应收账款质押融资的中小企业不仅数量少、比例低,且融资金额所占比例也低于大型企业。这与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所处地位不相称,与中小企业融资特点和要求不相适应,应收账款质押融资发展滞后于中小企业发展。

二、基于应收账款质押融资的银企博弈模型

(一)非对称信息条件下银企博弈特点博弈是一种具有竞争或对抗性质的行为,应收账款质押融资的银企博弈是指双方就质押融资而采取的行动方案。根据博弈理论,银行和企业双方均会选择自身利益最大化和风险最小化的决策。实现中小企业应收账款质押融资,很大程度取决于银行与企业之间围绕质押融资而形成的博弈关系,博弈均衡化是实现银企双赢的重要前提。从银行与企业信贷关系的建立和发展看,银企博弈关系不仅取决于一次性博弈的结果,更取决于双方多次博弈行为与选择。

银行与企业的初始行为取决于一次性博弈结果。一次性博弈前,银企双方从未有过交易,也不存在“信用记忆”,双方无法检验和甄别对方披露信息的真伪,尤其银行很难对企业的融资行为进行有效甄别。因此,在银企之间信息不对称情况下,融资当事人为最大程度保护和增加自身利益,只要有机会就可能采取一种“损人利己”的做法,导致“机会主义行为”的可能性大增。而银行在非对称信息背景下,只能对应收账款出质人的素质、应收账款债务人的付款能力和意愿等情况的进行有限的判断,以最大限度消除中小企业应收账款质押融资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并根据融资企业传递的信息判断融资企业是“优质企业”还是“问题企业”。致使银行难以将风险高或风险低、收益好或收益差的贷款机会进行有效区分,并可能做出“给问题企业发放贷款”或“不给优质发放贷款”的逆向选择,其结果是扭曲了市场均衡,难以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

(二)银企一次性博弈模型 从银行与企业的博弈模型看,银行和中小企业博弈模型如图1所示,假设融资企业投资项目的收益率为r,质押融资的项目资金为K,银行贷款利率为i,节点①代表中小企业融资决策,节点②代表银行信贷决策。在应收账款质押贷融资的首轮博弈中,不管是资信好的、还是资信差的中小企业均有申请或不申请贷款两种选择。如果两类企业均不选择贷款,则博弈结束,银行无利息收入,企业无融资收益。如果这两类企业均申请质押贷款,则进入第二轮博弈,进入节点②,银行将面临两种选择:发放或拒绝贷款。如果同意贷款,贷款的对象可能有两种:一是选择了资信好的中小企业,企业通过融资,项目获利K×r,向银行交纳利息K×i,企业获净利=K×r-K×i。二是选择了资信差的企业,融资企业未能归还贷款,由于一次性博弈条件下对企业没有惩罚约束机制,银行损失本金K,企业得益为本金K和项目获利收益K×r,即K+K×r。如果银行选择拒绝贷款,则银行与企业均得不到收益,并导致银行由于错失“优质企业”而增加(-K×i)的机会成本。

如果用条件概率p表示资信好的中小企业申请贷款的概率,则资信差的中小企业申请贷款的概率为(1-p)。根据银企博弈模型,银行融资的净收益R1=p×K×i+(1-p)×(-K),而拒绝融资的净收益R2=p×(-K×i)+(1-p)×0。如果R1>R2,银行会选择质押融资申请;如果R1

一次性博弈导致融资企业在短期利益的驱使下选择机会主义行为,而银行预期到企业的机会主义行为而拒接发放贷款。博弈结果致使交易双方陷入“囚徒困境”,合作终止,银企双方均无法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三)银企多次博弈模型由于一次性博弈难以满足银企双方利益最大化的目标,银企双方往往采取多次博弈方式,并根据多次博弈调整自身行为及策略,谋求各自利益的最大化。只有通过银行与企业的长期合作,银行才有足够的时间对企业的失信行为进行惩罚,即博弈中的失信行为最多只能发生一次,而且首次的失信行为必将导致巨大的信用成本,并以丧失未来的经济利益和企业发展机会为代价。为获取持续的经济利益及更多的发展机会,作为理性“经济人”的融资企业,会选择诚信合作,提升自身信用等级等方式消除融资障碍,以较低的边际成本获得较高的边际收益。因此,以诚信合作为基础的多次博弈关系会不断维持下去。

但由于信息不对称或信息不完全等问题存在,银行无法精确计算每次交易的风险与收益,只能通过“信用记忆”来判断融资企业的承贷能力和测算银行经济收益,依据事先对合作收益与风险的预期做出决策。同时,企业也会根据银行做出的决策修正调整自身行为,以达到企业利润最大化目标。银企双方在博弈中认识到“合作是有利于自身的好策略”,从而增加了合作的机会。LMacleod (1988)的多次博弈模型表明,只要交易关系是无限重复的,即使不存在外在监督,也会形成一个有效率的均衡。因此,多次博弈有利于抑制“机会主义行为”,解决由于信息不对称而造成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促进银企合作,加速应收账款质押融资发展进程。

在无限次多次博弈过程中,假定在每一次博弈结束前,银企双方都预期有w概率进行下一次的交易机会,且每次博弈的结构相同。如果企业选择失信,企业只能一次性获得(K+K×r)的收益,以后每期收益为0。如果企业选择守信,每一阶段可获得1个单位的收益R为(K×r-K×i);有w的概率获取下期的收益,有w2的概率获取再下期的收益,如此类推。

假设企业守信的概率为p,不守信的概率为(1-p),那么银行在每一阶段选择贷款的必要条件是:

p×K×i?叟(1-p)×K,即p?叟1/(1+i)。

当企业还款的概率p?叟1/(1+i)时,银行收益大于零,银行会选择质押融资贷款;反之银行则选择拒绝贷款。假设企业每一阶段的收益为R,企业收益的贴现率为?啄,则企业总收益为:

R+Rw(1+?啄)-1+Rw2(1+?啄)-2+…+=R/[1-w(1+?啄)-1]。

只要(K×r-K×i)/[1-w(1+?啄)-1]?叟(K+K×r),即在w?叟(1+i)(1+?啄)/(1+r)时,企业守信获得的收益将大于失信的收益。

在多次博弈条件下,银行的期望收益取决于贷款利率和借款人还款概率,而企业的期望收益则取决于企业的项目投资收益率、银行利率以及贴现率。在企业项目资金、投资收益率和银行利率不变的情况下,银企合作取决于贴现率?啄,贴现率?啄越大,w越大,企业获取下期收益的概率越大,失信的概率越小,银行选择质押融资的积极性越强。因此,中小企业守信行为是维系银企合作关系的基石,是实现银企双方利益最大化的前提保障。

三、中小企业应收账款质押融资行为与博弈选择

(一)非对称信息下中小企业融资博弈结论一是一次性博弈属于无惩罚条件下的博弈,中小企业失信与银行惜贷是阻碍银企合作的主要原因。多次博弈则是一种有严厉惩戒和巨大经济利益诱惑的无限次重复博弈,是推动银企合作、抑制投机行为,实现博弈均衡和双方利益最大化的明智选择。因此,要增强中小企业融资能力,须将应收账款质押融资的一次性博弈化转为多次性博弈,解决信息不对称造成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方面的问题。二是银行和中小企业之间信息不对称致使博弈失衡、信贷交易较少甚至交易消失、机会成本增加、信贷资源配置扭曲,金融市场效率降低。而中小企业信用不足是影响应收账款质押融资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中小企业要通过提高自身信用水平、提高信息披露质量实现融资博弈均衡,消除融资障碍,规避融资道德风险。

(二)非对称信息下中小企业应收账款融资博弈行为选择具体如下:

(1)加强中小企业信用制度建设,提高应收账款债权性资产的质量。加强中小企业信用制度建设,提高企业的信用能力,是加快应收账款质押融资发展的基础。提高中小企业信用能力,一方面要加强中小企业信用软实力建设,树立诚信文化理念,打造诚信经营品牌,以一种积极主动的态度防范“逆向选择”,规避“道德风险”。同时,进一步增强中小企业自身的经济实力,优化资产配置,强化债权管理,改善经营管理,降低财务成本,提高产品科技含量,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及企业市场竞争力。

企业不仅要重视企业文化、资本实力、有效资产、经营规模等信用能力提高,还需完善企业内部信用管理机制。尤其是制订好企业信用政策,根据市场特点和企业实际,完善信用评价标准体系,建立健全应收账款客户信用档案,提高信用调查及信用评估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逐步采取有客户抵押担保的赊销管理制度,控制信用周期,严格信用审批制度,完善应收账款风险预警机制。做好应收账款分类管理,实行应收账款事前、事中和事后全过程管理,积极配合银行做好对应收账款付款方的全程动态监控。通过完善信用制度和优化信用政策全面提高应收账款债权性资产的质量和水平,降低应收账款质押融资风险,全面提升企业信用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密切银企关系,实现银企博弈均衡,加快应收账款融资业务发展。

(2)提高中小企业信息披露质量,缓解信息不对称风险。在应收账款质押融资中,中小企业对应收账款债权性资产的历史、质量、风险及损益等方面信息具有更大的知情权,处于信息绝对优势地位,而银行则处在信息劣势的地位。信息不对称放大了融资风险,影响着企业的融资成本、融资结构和融资行为,也直接削弱了银行对信贷资金的供给意愿。提高中小企业信息披露质量,是解决信息不对称、缓解应收账款质押融资风险的重要手段。

提高中小企业信息披露质量,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是要建立健全中小企业应收账款信息基础数据平台,及时披露企业登记、合同履行、应收应付账款、银行贷款偿还、产品质量、企业经济合同纠纷以及法定代表人信用记录等情况。凭借数据平台,如实反映企业品质、财务状况、资产质量、经营状况、支付能力、社会信誉、发展潜力等信用能力指标,完善企业自我约束、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的信用管理机制。

二是要建立健全的企业资信及应收账款信用信息系统,规范市场信息传递机制,全面、及时、准确地反映中小企业的诚信状况及应收账款风险信息,为银行等金融机构开展应收账款质押贷款提供真实有效的资讯,实现对信贷风险的有效控制。

三是通过开放式的信用资讯平台,将企业自身诚信行为置于社会监督之中。一方面将企业失信行为公开化,增加企业的失信成本,加强对失信行为的监督与惩戒;另一方面,加大对守信企业的正面引导与激励,鼓励企业诚信经营,促进企业关注长期利益,实现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

(3)发挥第三方信用评级的作用,提升中小企业信用水平。在非对称信息背景下,尽管企业拥有信息绝对优势,但企业为实现低成本快速融资目的,对自身信用及质押的应收账款等债权性资产质量评价,往往会做出利己性选择,而将信用成本与融资风险转嫁给银行。而银行在信息资源相对匮乏的背景下,基于信用成本及风险方面的考虑,对应收账款质押融资业务拓展采取更为审慎或消极的态度。因此,通过一个具有客观、公正、独立、专业的第三方信用评估机构及担保机构对融资企业信用及应收账款风险做出公平、公正、公开、公允地评价,有利于增进银企双方的彼此互信,构建面向未来、合作共赢的银企战略合作关系,并在应收账款质押融资发展中起到“催化剂”作用。第三方信用评级是企业建立信用管理机制的基础,是提高中小企业信用水平的重要手段,是解决市场信息不对称,防范信用风险的重要工具。

因此,中小企业要在资本市场赢得银行的认可,除加强自身信用体系建设,还应通过第三方的参与,完善企业信用及债权性资产评估标准,挖掘中小企业自身价值,督促企业强化信用意识,不断提高自身信用管理水平。通过第三方信用评级机构,对中小企业信用现状与信用增级进行权威性评级,提高应收账款债权性资产价值的公允性和可靠性,健全中小企业信用服务体系。同时,通过第三方机构为银行提供更专业的、有针对性的信用服务,缓解信息不对称导致的信贷风险,解决逆向选择引起的信贷配给问题,化解中小企业应收账款质押融资的道德风险,降低银行的信息成本、机会成本与经营成本,增加银行信贷效益,提高银行对中小企业质押贷款的积极性,加快中小企业应收账款质押融资发展进程。

参考文献:

第5篇:企业直播营销范文

[关键词] 中小企业博弈融资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以及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和程度范围的日益加深拓宽,中小企业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尤其在近几年成长迅速。据我国有关政府部门的相关资料统计,截止2005年6月底,我国经工商行政部门注册的中小企业已超过360万家,个体工商户2790万家。中小企业的迅猛发展不仅活跃了市场经济,促进了国民经济的迅速壮大,而且也在社会稳定进步方面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据统计,到2005年6月底,中小企业提供了全国75%以上的就业岗位,中小企业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占GDP的55.6%。数据和事实表明,中小企业已成为目前我过经济中最具活力的经济元素。然而,我国的中小企业往往经受不住时间的考验,经过几年的高速发展之后便骤然跌如低谷,中小企业生命周期日益缩短,各个行业的明星企业如走马灯似的换了一个又一个,引起了各界的高度关注。

一、中小企业融资的必要性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上述现象的发生呢?中小企业在规模上无法与大型企业相比,它们要想获得更好的发展除了拥有良好的外部环境条件,还必须整合自己在发展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营销体系等各方面的优势,克服自己与大企业在竞争过程中在技术、规模、财力等方面的不足,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才能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优势,不断发展壮大。而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先进技术的研究、高素质人才的获得、营销体系的建立、管理制度的形成、抗风险能力的提高均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撑,因此,在企业新竞争力的构造过程中和应对时常风浪考验中,笔者认为,财力无疑是最重要的资源之一,因为有了雄厚的财力,企业才可以引进和留住高素质的人才,才可以购置生产、发展所需要的设备和原料,无疑资金是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同时也是阻碍起发展的主要瓶颈,甚至因为资金链断裂导致企业破产的魔鬼。面对强大的竞争对手,面对日益激烈的时常竞争,面对紧张的资金状况,有的企业选择了负债融资,有的选择了上市融资,还有的选择地下金融和其它方式,最为常见的是负债融资,即通过向银行贷款融资。有关调查表明:美国企业的平均寿命大约是40年,我国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只有5.7年。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难已经成为迫切要解决的问题。

二、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原因及银行与企业之间关系的均衡分析

中小企业在融资过程中与银行之间进行的博弈并不是一个零和的。零和博弈双方中一方所失为另一方所得,银行与企业之间显然不满足此关系,双方希望达到共赢的结局。实际上此时的引起关系类似于一个混合战略纳什均衡。混合战略是指参与人以一定的概率选择某种战略。

1.博弈分析基本假设

(1)参加博弈的只有银行与企业两方。博弈中双方都明确自己在博弈中所出的地位和对方行为策略以及对方行为策略对自己的影响。假设银行与企业都是“理性的经济人”,他们所做出的一切行为策略都是为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2)博弈双方都只有两个选择策略:银行可以选择贷款给企业,也可以选择不贷款给企业;企业可以选择努力生产经营以改善自身状况,也可以选择不努力。

(3)银行和企业同时做出决策选择。尽管银行与企业做出决策选择的时间不一致,但由于双方在做出决策前都不肯定对方会做出什么决策,所以可以视他们为同时决策。

(4)非合作假设。假设银行和企业不能串谋以谋取双方利益的最大化。

(5)银行可贷资金为数目为a(a>0),贷款给企业后当企业努力时可以获得超额收益ar(r>0,r为贷款利率),当企业不努力时贷款成为坏账,此时银行的收益为-(a+ar)。

(6)不论银行贷款与否,企业都有资产A (A>0),在获得贷款情况下如果自身努力则有e(e>0且e>x)的额外收益,不努力则获得(a+ar)的额外收益;得不到贷款时下如果自身努力则有x(x>0)的额外收益,不努力则获得-b(b>0)的额外收益。

2.博弈模型与均衡分析

由以上假设可以建立银行与企业融资博弈模型:

假设银行贷款给企业的概率为p,则银行不贷款给企业的概率为1-p;企业努力的概率为q,不努力的概率为1-q。则:

银行的期望收益为:

银行收益最大化的条件为E对p求一阶导数且令起等于0:

可得:q=1/2

同理可得企业的期望收益为:

企业收益最大化的条件为:

可得到:p=(2A+x-b)/(4A+x+a+ar+e-b)

从上述模型中我们也可以看出,银行贷出资金概率大小不仅与其掌握企业经营状况的信息多少有关,而且与贷款的利率也有关。那么从这一因素来分析,银行在非均衡的市场中为什么不肯轻易贷出资金呢?

答案在于贷款利率基本固定下的信息不对称。一方面,企业比银行拥有更多关于自身经营状况的信息;另一方面,银行面对的是只承担有限责任的借款人,如果没有足够令人放心的担保,企业贷款经营的项目一旦失败,对银行来说收回本息往往不能实现。所以,银行贷出资金的期望收益取决于贷款利率和还贷风险(由于贷款人不努力而导致失败的可能性)的大小。假定市场上存在高风险项目和低风险两种项目,高风险项目一旦成功便能获得高额利润而低风险项目可确保获得较稳定的低利润,但贷款利率受国家利率政策控制,在一定时期内不可变动,因此低风险成为银行放贷的主要依据。所以银行愿意选择风险较低的贷款项目以求获取越稳定的收益。

三、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难及实现银行与企业经营目标双赢之道的对策建议

从银行与企业的均衡分析中可以看出银行并非一定不贷出资金,而是在一定的条件下会贷出。所以就我国目前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状况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中小企业应注重提升自己的资质。作为市场经济中的一分子,中小企业应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发展壮大自己,不仅从量上,更要从质上使自己强大。在自身壮大的过程中各方面也会得到完善,也会向外界传递一个信息:自己拥有较强的经济实力和良好的发展前途。这样在自己需要资金时银行才会愿意并放心地贷出资金。

第二,加大信息披露力度,形成良好的诚信作风。中小企业比外界更清楚自己的经营状况,如果平时财务运转情况良好,确实是因一时资金周转困难需要贷款,只要向银行提供足够的信息予以证实,贷入资金并不困难。这也要求企业平时准备妥善的财务规划,并让一两家主要与之往来的银行参与自己的规划,银行掌握了企业的真实情况在需要时便会及时贷款给企业,对银企双方都是有利的,也避免了经营不良企业无力偿还贷款而引起的“劣币驱逐良币”效应的发生。

第三,平时与银行建立良好的信用关系,中小企业的融资行为不仅是一种信用行为,更是一种信用关系。企业平时就要认识银行,建立好的信誉,不要等到急需借款时再去认识。对于效益、信誉好的中小企业来说,从银行贷款并没有大的障碍,例如信用状况为AAA的企业向银行贷款时很少被拒绝。

第四,发展中小银行,构筑与中小企业的关系型融资。大银行对企业的资产规模、经营实力等硬性指标要求很高,如中国银行湛江市分行将中小企业服务对象确定为“国际结算业务量达到500万美元以上……”。与大银行相比中小银行在与客户联系,双方互动,以及决策监督等方面更灵活,能有效避免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

第五,拓宽融资渠道,建立多层次宽领域融资体系。既可以政府出资,也可以由国家和银行共同出资成立诸如中小企业发展基金等项目;还可以合理利用民间资金;除此之外可供利用的其它融资方式有股东追加投资、变卖企业资产、典当融资等。

四、结束语

第6篇:企业直播营销范文

关键词:特色农产品;直播带货;十堰市;旅游业

1十堰特色农产品市场环境分析

1.1市场需求分析

采用SWOT分析法对十堰特色农产品市场环境进行分析。SWOT分析法是立足于内外部的竞争现状和竞争过程进行客观分析,系统了解目前十堰特色农产品市场的境况。1.1.1内部因素之“S”优势区位优势明显,十堰市位于国家中部地区、西北经济带、西南地区三个部分的结合地区,与湖北、重庆、陕西、河南交界,拥有便利的交通,农产品运输快捷;网络直播营销手段新颖,吸引力大,受众广;利用线上销售模式,拥有更显著的竞争力;农产品种类丰富,有香菇、黄连、木耳、柑橘等。1.1.2内部因素之“W”劣势农产品存在季节性,淡旺季销售差异明显;疫情使春耕面临压力,农业生产所需物资的购置路径不够通畅,农事活动无法顺利开展;市场知名度欠缺,竞争力不够;农产品保鲜难度大,保存不便捷;运输过程中的损耗较大。1.2.3外部环境之“O”机遇国家对创新创业与“互联网+”经济发展模式大力支持[1],创新创业在中国正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再加上政府政策的鼓励和支持,全社会大力提倡“双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当下“互联网+”模式对中国经济发展影响巨大,由此直播销售农产品的发展前景良好,利润空间极大;国家扶持十堰市打造“车都”“香菇之乡”“水都”等;促进实体销售企业与电商平台的紧密合作,充分挖掘线下销售方式的差异化、针对性的特点,引导实体销售店与电商平台的有效结合,推动实体企业和网络销售市场的联合发展;为应对疫情,国家采取相应的政策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并减免农业信贷担保相关费用,快速拨付农业生产救灾资金。1.2.4外部环境之“T”威胁和周边销售同类农产品的企业竞争,竞争压力大;部分地区的封路政策使水果蔬菜运输困难,保质期较短,堆积过多容易腐烂变质,滞销现象严重;部分地区人们对湖北省境内的农产品信任度不高,担心感染病毒,不敢大量采购湖北省的农产品。

1.2市场定位

根据对当地状况的了解,通过分析其产品特色、地理位置等可以知道,采取新型网络直播营销方式来销售当地特色农产品,其客户源主要分为两部分:(1)新型的线上目标客户,包括青年学生和中老年群体,其中青年人占大部分,对互联网的运用较熟练[2]。(2)传统的线下目标客户,包括城镇居民和旅行社客户,其中老年人居多,对网络直播销售产品的新型购物方式较陌生。

2十堰主营特色农产品种类

根据十堰目前所拥有的旅游产品类型和加快十堰农产品销售速度的要求,重点开发“互联网+农产品”营销模式,销售农产品及体验性旅游产品[3],主要产品有以下七种。(1)武当道茶:湖北省十堰市的特产,依托于武当山的道教文化共同发展,受到道教文化的熏陶,竞争力强,是全国茶叶的典型代表,具有健脑益脑、减肥降脂的功效。(2)十堰房县花菇:顶部呈棕褐色,花纹斑驳,其中含蛋白质、氨基酸、微量元素,具有健脾开胃、化痰理气的作用,多年来被人们视为促进身体健康的补品。(3)房县黑木耳:十堰的房县是在全国赫赫有名的黑木耳栽培生产地区,是有名的“木耳之乡”,十堰市的黑木耳产量占湖北省总产量的一大部分,在全国也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因其颜色鲜亮、肉质丰厚、质量上乘、营养丰富,在国际国内市场赢得“房耳”的赞誉。(4)丹江蜜橘:其生产培植规模超过2万hm2,年平均产量突破30万t,柑橘已经成为丹江口地区农村居民增收的主要产业,丹江口拥有“中国柑橘之乡”的赞誉。(5)竹溪县黄连:1956年,总理亲自授予桃源乡锦旗,该地区被国务院评为中国黄连之乡。竹溪县黄连含多种生物碱,有清除湿热、干燥及排解相关毒素的功效。(6)郧阳红薯粉条:湖北省十堰市郧阳区特产。郧阳产出的红薯果实较大,美味可口,含有丰富的淀粉。郧阳红薯粉条不受水煮时间的限制,不会糊汤,不会粘在一起,口感极佳。(7)板桥五香豆干:最初由郑板桥的厨师制作而成,郑板桥告老还乡之后一直传承到今天。为了纪念郑板桥,百姓就把这种豆干命名为板桥豆干,也是明清两代皇家朝廷的专属贡品。

3十堰农产品“B2C”直播带货营销模式

十堰农产品“B2C”(BusinesstoCustomer)直播带货营销模式,就是农产品相关的企业部门通过网络销售给个人消费者。十堰企业直接将农产品推上网络直播带货销售,并提供充足资讯与便利的接口吸引消费者选购[4]。此营销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3.1直播+电商

这种销售模式是直播最常用的,利用拼多多直播、淘宝直播等平台进行农产品的销售,电商平台使用的较多,产生的相关流量也较多。KOL(KeyOpinionLeader,指网络上在某方面很有影响力的那些人)的引导更能影响消费产出,效果显著。

3.2直播+会

直播平台结合农蔬产品的新品会成为推广新产品进入市场的另一个可观出口。在直播产品会的同时,结合其他相关途径,将直播过程中产生的流量转变为效益。

3.3直播+互动营销

直播与社交软件相结合,吸引社交软件的粉丝参与直播活动,同时,通过直播反作用于吸引流量,引起社交平台粉丝的评价与反应。利用相关软件招募粉丝参与直播节目,满足大众的好奇心理。

3.4直播+广告

改变传统广告促进销售的方法,在具有吸引力的直播环境中,结合观众的直接评论,自然地进行产品和品牌的共同传播,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形成订单。

4十堰农产品直播带货营销策略

4.1网红直播营销策略

采取“产品体验+直播植入+网红明星背书”的营销策略。在直播过程中的产品体验,是由主播对产品的加工、摆盘展示及亲自试吃决定的,能够使观众对产品质量有粗略的了解;网友真实的产品体验取决于收到货物后的评价及意见,这时顾客能够真实地感受到产品的质量。直播植入是在美拍直播、映客直播、抖音直播、淘宝直播等多个平台进行宣传,获取直播流量,提高网友对产品的认知度,在直播过程中对农产品进行介绍,说明产品食用的好处,引导网友购买,增加产品的销量,获取收益。网红明星背书是利用拥有一定流量的网红人物对产品进行担保、证明、代言,能够很大程度上提高产品的知名度,产品的质量也能够得到保障,促进农产品的销售,在直播过程中获得更多的粉丝与订单客户[5]。

4.2差异性营销策略

在进行网络直播之前,可以将整体市场划分为学生群体、中青年群体、老年群体等若干细分市场,针对不同的群体制定不同的销售方法。将十堰不同功效、不同价格的农产品,采用不同的广告主题进行宣传,就是采用的差异性营销策略。网络直播带货,其中的收入可以是粉丝赠送礼品带来的收入,可以是流量变现产生的收入,还可以是农产品销售带来的收入,结合当下多元化的方式盈利,增加团队的收入渠道。随着直播带货的发展,许多专业化程度不高的直播群体会被淘汰,而专业性较强的团队会受到越来越多人的欢迎。慧游十堰的直播带货团队,通过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和解决困难的能力,向专业化方向发展。

4.3创新性营销策略

团队将网络直播销售与疫情后扶贫和带动就业工作结合起来,为疫情后解决农产品滞销问题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方案,为农村增加一条经济来源。网络直播销售产品是一种组合型的营销方式,具有多种形式和功能:灵活多变+直观感受+限时销售+好奇心+冲动性购物+明星代言+网红背书。不同于传统的销售,它有更多的直观性、可试验性,是综合感非常强的一种销售方式。在疫情防控的环境中,“直播带货”作为一种线上新型的购物方式,正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重视。消费方式不断更新,线上购物与消费弥补了线下购物的一些不足,起到了扩大内部需求、促进人们消费的作用,并展现出强大的内生动力。网络直播带货的受众不同于线下销售的有限区域对象,而是面向全国更多人展示直播产品的价值,运用简洁明了的话语及产品测试,勾起观众的购买欲望。农民也可以当主播,这对于疫情后十堰市农村来说,是解决农产品滞销、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4.4脱贫营销策略

直播带货促进滞销农产品的销售,带动相关产业链的合理运行,特别是在疫情防控期间,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一方面促进了贫困地区产业链的复苏和运行,促进了贫困地区农产品的销售,拓展了贫困人口增加收入的途径和渠道;另一方面也让城市人口接触到了原汁原味优质的特色农产品。2020年受疫情影响,十堰乡村许多特色农产品滞销,产品堆积腐烂变质现象严重。本项目通过网络直播着力销售十堰特色农产品,促进滞销农产品销售,减少疫情造成的经济损失,增加农民收入;在采购、包装、销售农产品时,聘用当地村民,带动乡村村民就业,促进十堰农民脱贫致富;利用直播对这些中小商户进行宣传推广,促进中小商户的发展。

5结语

面对全国流行的网络直播带货,通过这次直播销售特色农产品,将十堰农产品销售到全国,对十堰的农产品进行宣传,让更多的人了解到十堰农产品的优良品质,同时提高十堰市旅游业的知名度,促进今后的旅游业品牌建设。通过网络直播对农产品进行销售,降低农民的损失,促进滞销农产品的销售,并且提供例如产品采摘员、包装工人的就业岗位,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帮助农民脱贫致富。

参考文献:

[1]马珂琦.“文化小康”视域下新时代乡村振兴路径探析[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19(3):18-26.

[2]梁书瀚,傅琳.乡村振兴战略视野下农村大学生返乡创业与新农村建设[J].农业经济.2019(1):122-124.

[3]郝丹璞.中国与新西兰乡村旅游优势比较分析[J].世界农业.2018(9):203-207.

[4]邓燕玲,高贵武.直播带货带来了什么网络直播带货的机遇与思考[J].新闻与写作.2020(7):95-99

第7篇:企业直播营销范文

今年的“电视直播砍价会”,是联合海信集团开展,同样也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再次用事实证明,万宝电器这一营销策略的实施的确实现了多方共赢,包括对后期开展的“万人空巷抢空调”活动都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电视直播砍价会”并非是新的活动模式,很多企业也都在做这样的活动。从与很多同行的交流中得到的反馈来看,虽然“电视直播砍价会”已经是开展了多届的营销活动,但依然有着极好的营销效果。那么,这种“电视直播砍价会” 区别于传统活动形式的特殊之处在哪里?又有哪些操作要点呢?

电视直播是形式,信誉背书是关键!

尽管随着移动互联的快速发展,电视高峰时段的总收视率确实呈下滑趋势,尤其是年轻人对电视的依赖正在减少,电视台的影响力已经不如以前。但是,在老百姓心目中仍认可电视台的信誉。

而一场促销活动要取得电视、电台的通力合作,以电视直播的形式又最为合适。而且,电视台、电台的明星主播们在长期的工作中都有忠实的粉丝群体。在活动现场,这些主播的现身砍价,也会带动粉丝们主动参与的热情,从而形成扩散效应。

因此,“电视直播砍价会”是基于以往强势的电视台信誉背书的情况下做出的营销模式。而近两年兴起的网络直播方式虽然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但是受制于三四线城市还没有具备超大影响力、良好品牌保证的“网络主播”。因此,缺乏信用背书的网络直播暂时只能是辅助形式。

为什么是“直播”而不是“录播”?

“录播”是电视台现场录象,经过一两天的整理后再行播出;而“直播”则显示的是现场氛围,快速传播活动效果。

从成本上讲,“录播”要远远低于“直播”,那为什么选择“直播”而不是“录播”呢?

首先,在直播活动前期,通过电视台、电台全方位、全时段播出本次活动的广告和专题信息,形成强大的宣传攻势,为人员认筹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和基础。

其实,在活动现场,进行电视台的现场直播,直播车到场助阵,明星主持人和厂家领导现场砍价,掀起抢购的热情,并将这种热情通过电视传播给电视观众,最终达到促进火暴销售的目的。

因此,“直播”的目的就是让电视机前的观众也能被现场的购物热情、特价商品所打动与吸引,并能有时间到店参与到抢购大军中。这是“直播”的最大优势。

而“录播”则是滞后于现场活动,是不可取的活动形式。对于营销活动的实施来说,没有效果,成本再低也不可取。

在前期氛围渲染时间营造神秘感!

从消费心理来说,越是神秘的东西,人越是渴望得到。而营销也是把握消费者心理的过程。而对于任何一场营销活动来说,准备充分才有可能取得好的成绩。针对今年的“电视直播砍价会”,万宝电器从春节前就和海信厂家领导进行初步沟通,所有细节都提前确定。元宵节后就立刻全面投入至活动宣传当中。

这也与活动模式有关,电视宣传造势也需要一定的时间长度,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但活动筹备期较长带来的问题是,过早的公布价反而会使消费者产生疲劳感。所以,万宝电器在此次活动的前期宣传中,并没有一个特价商品展示,而只是通过主题给消费者营造一种神秘感。

其实,吸引消费者到店的理由可能有很多,价格只是一方面,而营造神秘感也是另外一方面。通过“电视直播砍价会”在传播期的操作模式分析,也是对卖场设计营销活动的一个提示,消费者喜欢的不仅仅是价格。

第8篇:企业直播营销范文

李宇春默默地挑了好久,终于把一直粉粉的欧莱雅口红亮出来,煞有介事地对着围观直播的粉丝讲:冰晶粉哦。

四小时后,李宇春在直播中展示的这支口红在欧莱雅的网上官方旗舰店上被一抢而空。

“对于明星来说,直播可能相当于真人秀的加强版。”对于明星直播现象,业内有人这么评价。

确实,相较于传统的明星宣发方式(贴吧、通告、微博)局限于文字和画面,缺乏时效性和互动性来看,直播的强互动性对于明星的形象重塑、吸粉固粉可谓是力量强大。这点,在每次明星直播时,那刷满屏的“路转粉”弹幕评论就是最好的证明。

因此,在网红、电商、社交平台甚至互联网巨头等阵营纷纷挤入直播行列时,明星也走下神坛成为了直播的常客,除了丰富个人形象,也与品牌一起开始了“品牌+明星+直播”的娱乐营销探索。

实际上,顺着直播的上升热潮,“明星+品牌+直播”逐渐形成一种较为常态的事件营销形式,受到诸多青睐。戛纳电影节上,欧莱雅联合美拍进行的“零时差追击戛纳”系列直播便是典型案例。本质上“明星+品牌+直播”是一件三方收益甚至多方收益的事。在直播的大潮中,任何形式的结合恐怕都有可能。

品牌+明星+直播=娱乐营销常态?

3月份范冰冰巴黎时装周美拍直播至今盘踞话题榜,为媒体和众人津津乐道,已成为明星直播案例的标杆,亦是明星直播热潮的首个引爆点,自此“品牌+明星+直播”的营销尝试便层出不穷,近一个月来直播营销的案例更是数不胜数。娱乐资本论特此选取几个典型案例来看看“品牌+明星+直播”的适用性,以及这样的结合是否已经成为娱乐营销的常态。

1.欧莱雅+巩俐李冰冰李宇春井柏然+美拍:系列直播的营销探索

在刚刚结束的戛纳电影节中,除了明星们的红毯,众多明星直播刷屏也吸引了大家的关注。

欧莱雅联合美拍做的#零时差追戛纳#系列直播,全程记录下了包括巩俐、李冰冰、李宇春、井柏然等明星在戛纳现场的台前幕后,创下311万总观看人数,1.639亿总点赞数、72万总评论数的各项数据纪录。

其中巩俐的直播是最让人感到讶异的。当她穿着自己喜欢的黑白色裙子坐下,对着手机镜头柔柔地微笑,并且偶尔害羞到捂脸时,她不再是那个高高在上的巩皇,而是亲切的邻家少女。说到《霸王别姬》时,巩俐也对张国荣充满了怀念和思忆。巩俐还说到下图那套广受好评的礼服,其实是下飞机后临时找家店买的。

李宇春粉丝看完直播接机恋恋不舍,希望主持人直播接行李,还在另一场专访美拍直播中坚持让主持人即使播广告也要硬撑10分钟,为了让点赞数达到3100万,与李宇春的生日相对应。

欧莱雅如此大手笔拿出明星资源进行美拍直播也不是无理由的,当巩俐从自己的化妆包拿出欧莱雅产品并进行推荐时,当李宇春粉丝为get爱豆同款唇膏买空官方旗舰店时,当无数新闻争相曝光时,欧莱雅已经赢了。

2.霸道总裁+自家产品+自家平台:节省经费的产品营销

在《Are you ok?》成为国民金曲之后,雷军成为了二次元群体的新宠,玩过鬼畜又玩起了直播。5月10日小米会结束后,雷军用自家的小米直播开始了一线“网红”的业余直播,以此为自家的小米MAX新机和小米直播站台。

同样被直播迷住的霸道总裁还有360董事长周鸿祎,为了推广花椒直播,周总简直是走到哪直播到哪,成为了企业的第一代言人。

3.罗辑思维+罗振宇+多直播平台:营销变现两不误

罗振宇一向深谙营销之道,当然也没有落下直播。5月16日,罗振宇在多个直播平台同时拍卖个人藏书,时长达2小时50分钟,除了高价拍出十本藏书,还为自己打了广告,简直是营销变现两不误。

4月罗振宇还在直播平台直播罗辑思维录制,吸引了10万人在线观看。将品牌与自己的影响力叠加,通过直播产生营销效果,罗振宇可谓是紧随时代潮流。

其实上面的案例还只是直播营销的冰山一角,4月7日刘涛直播《欢乐颂》会幕后;4月28日杜蕾斯三个小时的“百人试套”直播;5月4日王宝强为宣传电影开直播,都一次次掀起网民热议。

媒体也看中了直播的粉丝效应,包括《ELLE PLUS》杂志、PCLADY、IF时尚等时尚媒体纷纷同步跟进直播现场。综艺节目和影视剧项目也把直播纳入自己的宣传营销阵营,比如《超级女声》在美拍进行了超女周考和城堡游戏互动等直播,《盗墓笔记》也是直接将戛纳的电影会进行直播。

毫无疑问,“品牌+明星+直播”已然成为娱乐营销的常态。

品牌+明星+直播=娱乐营销大事件?

“品牌+明星+直播”,“品牌+会+直播”,正在成为直播营销最主流的两种方式。不过鉴于直播区别于视频最主要的在于互动性,所以会直播其实不如明星近距离直播来的效果好。“品牌+明星+直播”也意味着互利共赢,三方的利益都得以实现,并形成良性循环。

从明星角度来看,不少广告营销界的专家认为直播相当于真人秀的加强版,有利于明星塑造更立体更真实的形象。“现在直播处于上升期,是流量很密集的一个时期,无论是明星还是品牌都可以有效地利用新兴的技术和平台,来进行自我营销。”

另外直播的互动性也使得明星与粉丝建立了更加直观的联系,对于明星吸粉固粉都有很大的裨益。

毫无疑问,直播是把明星IP品牌价值放大的平台,是继博客、微博之后兴起的又一绝佳平台,成为了娱乐界的一大“吸粉利器”。

而对品牌来说,直播则意味着把传统明星代言的曝光效果无限放大。上文提到的巴黎欧莱雅#零时差追戛纳#的系列美拍直播,就是典型的明星+品牌+直播的形式,我们可以看到这一系列直播带来的是品牌和明星的双重曝光,甚至直播四小时之后,李宇春同款色系唇膏在官方旗舰店售罄。从营销学上看,这其实是典型的事件营销,借势造势相结合。

美图口碑副总裁张乐琳给我们透露了这次戛纳直播的合作细节,其中欧莱雅作为策划方,主要负责方案策划和明星方面沟通,美拍则是作为平台方,给予大力的推广。“直播页的首页banner位置是有插播戛纳的预报表的,大牌明星直播都会推到首页,还会配合开机界面等。”

直播对于品牌而言,具有多重价值:获取海量关注度(观看人数、新闻曝光)、传递品牌形象(直播过程中进行品牌植入,如巩俐直播中推荐自己使用的欧莱雅产品)、直接形成购买(李宇春粉丝get同款)和聚集潜在用户(很多品牌或者媒体通过直播涨粉再进行转化)等。

作为一种互利共赢的明星娱乐宣发方式,“明星+品牌+直播”的方式比传统的套路更快速直接,最主要的是能够贴近明星粉丝,有效增强互动,直切受众群体。如果再加上合适的平台支持,引爆舆论的事件营销便唾手可得。

品牌+明星+直播=探索直播新模式?

目前直播平台大致分为几种,第一种是纯直播平台,以秀场模式为主;第二种是直播+游戏,成长较为成熟,第三种是直播+电商,以聚美优品蘑菇街和淘宝为主要引领者,第四种是直播+社交,代表就是美拍,活跃度很高,玩法仍在不断更新,且能够以短视频沉淀粉丝。

我们都清楚虽然直播看起来很热,但是大多直播平台的融资都是在三月份之前进行的,现在的直播有很多需要突破的地方。

第9篇:企业直播营销范文

据不完全统计近乎平均每隔3小时就有一款新的直播APP出现。从陌陌的哈你直播,新浪的一直播,人人网的人人直播,腾讯的斗鱼,国民老公王思聪的熊猫TV,到花椒直播等,各种形式的APP层出不穷。如此壮观的百花争鸣的直播局面真令人应接不暇。

从聊天室到直播秀场

年轻化成为直播市场第一大亮点

2008年以前,直播形式是在公共聊天室里。公共聊天室是互联网早期出现的网民聊天的服务,它曾吸引了最初一批网民。有统计称,在2002年左右一些大型的网络聊天室的同时在线人数都能维持在一万人。“聊天室是第一批网络主播的摇篮,也是创造秀场模式和粉丝经济的温床。”互联网专家这样形容早期的聊天室。

2008年以后是视频网站腾飞发展的一年,互联网巨头不惜花重金在视频网站的建设上下功夫,譬如买版权等行为。而一些小型的视频网站,就将聊天室直播模式照搬了过来:一群漂亮的女主播通过歌唱、跳舞、卖萌、调情等方式成立视频聊天室。为了得到女主播的芳心,观众豪掷千金送虚拟礼物,女主播可以从中分成。这种模式后来被称为秀场模式,直至今日,也是最流行的方式之一。

那么为什么直播市场会如此备受年轻人推崇呢?2016年1月,百度的《95后生活形态调研报告》指出,1995年―1999年出生的“95后”总量约为1亿人,他们从出生就与互联网为伴,与“80后”“85后”相比,他们可谓移动互联网原住民。他们在网上最爱做的是点赞、分享、评论和吐槽,最认同当下互联网上流行的宅、逗比、呆、高冷等流行价值观,追求敢想敢说敢做,注重娱乐和社交,热衷于弹幕、美颜,聊天必备“表情包”。不可否认,“95后”已经成为直播市场的生力军。

随着互联网直播技术的飞跃发展,新型社交娱乐方式渐成熟,“直播+”成为新风向。近两年来,视频直播的迅速发展已然成为一种新的互联网文化业态,与之相应的市场规模呈现出快速增长。而餐饮从业者和消费者都在日趋年轻化。数据显示,直播平台用户超过90%的19-25岁的年轻人,95后对直播平台的使用率远远高于微信。餐厅要抓住年轻消费者,就不能对直播坐视不理。

无论怎样,在线视频直播的本质仍基于场景之中,让用户与现场进行实时连接,并且受众与受众之间,主播与受众之间都可以进行实时的交流,通过网红和直播工具作为消费行为的闭环引导,这已经成为2016年最明晰的变现模式。

互联网步入“直播时代”

“无直播不传播”成企业品牌口号

直播将是下一个互联网的“风口”。为什么这么说呢?首先,直播互动性高,受众参与效果明显,对客户的吸引力更强,营销效果显著。在这个碎片化的时代里,生活节奏加快,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交集越来越少,直播能够实现与用户的实时互动,品牌传播效果甚佳。其次,技术门槛低,受众广泛。随着智能手机的大面积覆盖以及4G网络和Wifi的普及,无论是PC端还是移动端,人们可以方便快捷的获取直播。“互联网+直播”需要做到的是“人人都能当主播,人人都能当明星”的愿景。再次,互联网直播变现能力强。大部分直播平台的商业模式都是通过用户购买礼物送主播,平台抽成,变现周期短,操作简易。最后就是内容丰富,平台文化自由。网络直播所带来的社交环境相较于广播电视来说相对宽泛,能产生各种细分种类的直播内容,更好地满足用户的娱乐需求。综上所述,直播行业是一块令人垂涎的巨大蛋糕,“无直播不传播”已成为当下品牌建设者的口号。

2015年,王思聪创立直播平台熊猫TV,以雄厚资本迅速完成了在独立直播平台领域的圈地,其目标在于成为全领域的泛娱乐直播平台;2016年5月27日,王健林在其子王思聪旗下的直播网站熊猫TV进行了直播“处女秀”,大玩“斗地主”。帮助熊猫TV赚人气之余,也为旗下的文旅城做宣传。在当前的市场情势下,直播已不仅仅是一种表演形式,而是用户获取信息、满足需求、互动娱乐、社交的重要途径,成为用户消耗剩余精力的主要方式。从PAPI酱、王思聪、王健林直播所带来的影响力和推广力,可以看出直播无疑成为引爆实体商业营销的下一个突破点。

“互联网+”时代下,品牌的主要消费群体、销售渠道主力均在网络领域。网络直播的宣传效果自然会更好。另外,网络直播也有利于拉近企业和用户之间的距离。直播的确为这些企业创始人们开辟了除去微博、微信之外,贴近粉丝、产生互动的渠道补充。但若更广义地探讨直播或者由直播所产生的经济,就会涉及更多行业、更多有趣的人和事。有人认为,这并不是新鲜事物,那只不过是眼球经济的一部分;也有人持反对意见,认为直播对整个互联网和经济社会的影响不可小觑。

未碇辈サ摹昂榛闹力”

“直播+”不断升级爆发新的商业模式

据相关数据调查,在直播1.0时代平台主体是PC秀场直播,例如YY、9518、六间房等;进入直播2.0时代,出现了游戏直播平台,例如斗鱼、虎牙、熊猫TV等,还有移动直播平台,例如映客、花椒、奇秀等,以及社交直播平台,例如Facebook Live、Periscope等。在中国,未来5年内,直播还将创造出450亿规模体量的新增市场。而且直播未来应用范围很广,能够彻底颠覆很多行业现行商业模式。

当进入直播3.0时代,直播平台数量和种类将呈现爆发式增长,泛生活“直播+”平台将井喷式出现,教育、新闻、影视、O2O、购物、旅游、音乐、医疗等都将出现一个乃至数个直播平台你追我赶、互相竞争的局面。在“互联网+”时代的风口,“直播+医疗”、“直播+户外旅游”、“直播+教育”、“直播+咨询”等模式成为未来直播发展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