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档案安全管理细则范文

档案安全管理细则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档案安全管理细则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档案安全管理细则

第1篇:档案安全管理细则范文

各位、各位同行:

大家好!

参加今天这样的会议,我是第一次,做一个镇的校园安全管理工作,在座的都是专家,我是个学生。因为我是今年九月才到中心学校工作,分管安全、教育技术装备、保险、协助办公室工作。

本来我也写了全镇综治安全管理工作,不打算在这里原文宣读,只想在此将近三个月的安全管理工作的感受与以及相关的一些工作向在座的各位和同志们作个汇报:

一、注重学习是做好工作的基础

我从在这个岗位上上班的第一天起就特别注重学习,因为我长期在学校管理岗位上工作,做了10年校长,两年副校长,15年教务主任,我最讨厌的外行指导内行,最害怕的是不懂却随意乱发话。我们作为中心学校的一名工作人员,虽然不是个领导,但到学校检查工作时,别人认为你是搞管理的,也可能把你当领导来看。所以不学习不精通业务是不行的。我认为,学习是一种责任,学习可以提升自身素质,学习可以增长才干,学习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础。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学习应当成为一种习惯。我首先认真学习了县教育局出台的《乡镇中心学校综治安全工作考核评估细则》、《中小学综治安全工作考核评估细则》、《巴东县教育单位安全监督管理员管理办法》,通过学习,使我明确了自己作为中心学校的安监员,应该做些什么、应该怎样去做、要达到什么要求。

紧接着是要求学校安监员整理报送安全管理资料,从组织机构、规章制度、预案、安全教育活动等,要求学校重新整理,报送电子文稿,我统一设计页面和封面,统一装订,一校一本。

二、搞好服务是做好工作的保证

我觉得中心学校的工作人员的主要职责就是服务,为学校领导班子顺利开展学校管理服务,为全镇教职工学习生活工作服务,为全体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服务。同时在服务中尽责,对自己负责,对领导负责,更重要的是对全镇的师生生命财产安全负责。<课~件>

1、建“平安沿渡”QQ群

为方便传递相关信息,将全镇所有中小学、幼儿园、民办学校的校(园)长和安监员加入群中,既不打扰这些同志的工作,有能使信息准确按时传递。还可以进行相关工作的交流。

2、建短信群组

遇到灾害性天气或流行性疾病等情况,给校(园)长和安监员发条短信,予以提醒。如本期开学后不久,发生的“红眼病”、入冬后的气温骤降等情况发生后,我及时给校(园)长和安监员发出短信,各校都采取了有效措施加以防控。

3、帮助整理校园安全管理档案

为规范校园安全管理档案,中心学校拟定了“校园安全管理档案装订序目”,并帮助没有装订条件的学校进行装订。

4、组织全镇师生参加省安全知识网络竞赛活动,已有近两千人参加了此活动。

第2篇:档案安全管理细则范文

工业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规范化

当今社会,正处在科技日新月异、信息瞬息万变、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面对国内外市场的激烈竞争,各级领导对产品结构、产业结构调整已愈来愈重视,但对安全生产如何进行规范化管理,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尽管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在工业安全生产管理方面,国家下达了一系列文件,各省市也有不少相关文件规定,但由于缺乏一套简便的规范化管理方法,往往影响到文件的贯彻执行,使生产事故频繁发生。

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有关安全生产管理文件精神,把企业安全生产全面引导到预防为主的轨道上来,某市政府十分重视,并在市劳动局、市公安局、市卫生局、市总工会和市乡镇企业管理局等部门配合下,提出工业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综合、简便和规范化的方法。该方法是以国家和省市有关安全生产管理文件为依据,结合某市工业企业安全生产实际,采用科学的方法制定了《工业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规范》。本文就《工作规范》的工作模式、规范内容、指标说明、实施步骤和取得效果等作一介绍。

1.工作模式

安全生产管理应是动态管理,因此,《工作规范》的工作模式是一个动态管理的过程,是根据安全系统工程的原理运行的。即:按《工作规范》进行等级评价,分别评出A、B、C、D,共四级。A级表示已达到“安全基础管理工作目标”(输出);B、C、D各级表示存在不同程度的生产安全问题,必须提出“安全对策”,然后“反馈”到“输入”,即要在人力、物力、财力和科技进步等方面进行整改(“处理”)。这样不断循环,从而符合“安全基础管理工作目标”的“输出”。这种输入—处理(含反馈)—输出,构成了一个完备的生产安全系统。

2.规范内容

整个《工作规范》包括五部分,分成22个大项、95条细则,依据40份国家和省市有关安全生产管理的文件。

组织与领导。这部分包括:安全工作的领导、组织机构、贯彻安全生产规范情况三大项、19条细则,而依据的文件为8份。

安全管理。这部分包括: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教育、安全检查与整改、安全技术措施计划、事故管理、安全管理基本业务、现场安全管理和班组安全管理项、35条细则,而依据的文件为12份。

安全技术。这部分包括:设备安全管理、电气安全管理、起重机械安全管理、电气焊安全管理、机动车辆安全管理和消防安全管理六大项、25条细则,而依据的文件为12份。

劳动卫生。这部分包括:尘毒治理、职业病防治和女工保护三大项、10条细则,依据文件为8份。

其他。这部分包括:改善安全管理、社会保安措施两大项、6条细则。此外,还有《工作规范》的《参考细则》。

3.指标说明

为了便于操作,对《工作规范》所包括的内容化解成检查表形式。表内横向栏分为调查项目、判断标准、项目评价等级、有关文件依据和结论五部分。纵向栏按内容的五项的每条细则分列。

对企业安全基础管理工作的每个调查项目(即五大项的每条细则,下同)都按判断标准提出分属A、B、C、D四个等级的哪个等级。若认为某个项目达到哪个等级,则打“∨”。如果某个企业各调查项目指标在A处打“∨”的占90%以上,则该企业安全生产处于A级;占80%以上,处于B级;占70%以上,处于C级;占60%以上,处于D级。上述等级是表示各企业安全基础管理工作相应的整体水平。对企业的生产设备设施及基础条件来讲,则:A级表示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处于安全状态;B级表示处于事故边缘;C级表示有危险,要采取措施;D级表示将发生灾难性事故,要立即排除。

4.实施步骤

面上的工作。对各家企业都分阶段实施了《工作规范》的宣传、培训、组织落实与责任分解等工作,其目的是为企业安全评价,与国际标准化管理接轨打下基础。

第一阶段抓宣传教育。先由市经委举办企业厂长经理培训班,宣讲《工作规范》,然后由企业厂长经理向本企业班组长以上干部进行宣讲。第二阶段抓组织建设。全市建立市、行业和大中型企业等三级安全评价组织,市经委对安评员再作专门的工作培训。第三阶段责任分解。由各企业的安评组将《工作规范》的内容按各自分管的业务范围、工作岗位逐条分解到各职能处室、车间、班组和个人,进行安全责任制度的再落实。

抓试点工作。为了更好地实施《工作规范》,某市在做好面上工作的基础上,确定了涉及化工、轻工、纺织和交通运输等4个行业的48家企业作为试点,着重抓评价与整改。

要求每个试点企业的安评组逐条对照《工作规范》进行自评。企业安评组将自评结果写成报告上报行业安评组。行业安评组进一步论证评价后,授予相应等级并报市安评组。市安评组组织抽评,最后确定企业授予的等级,并一年一考评。对被各级安评组评为B级以下的企业,要求查清危险源,并建立危险源档案,提出整改措施,分别报行业安评组和市安评组备案,隔年再进行评价。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工业企业的安全问题逐渐成为了大家关注的焦点之一。鉴于此,本文选择工业企业安全生产管理问题为研究对象,针对规范化管理方面的具体问题进行了分析与阐述。文章中所提出的相关观点和方法还需要在生产管理实践中不断的改进和完善。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为工业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实践提供一些指导,同时对于相关领域的其他研究也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1]岳 辉.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更要注重安全生产,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2.03(增刊)

[2]刘 潜等著,从劳动保护工作到安全科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第3篇:档案安全管理细则范文

关键词:档案数据 安全意识 安全保障 安全措施

档案承载着“记录历史,服务企业”的重要作用,档案工作是企业基础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档案数据的安全更是档案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近年来,随着燃气集团突飞猛进跨越式的发展,档案的门类和数量急剧增加,如何对这些档案数据进行管理,已成为档案管理部门不断思考的课题。大量的实践证明,加强档案数据安全管理工作,确保企业档案数据的安全稳定,是促进企业档案数据化建设和档案事业健康、快速和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障。本文以本单位构建档案工作防灾减灾安全体系为例,就如何加强档案数据安全的基础工作进行探讨和阐述。

一、树立全员档案数据安全保障意识,提高维护档案安全的自觉性

企业的档案工作不仅仅是档案管理部门的职责,也是由各部门专、兼职档案管理人员及全体员工共同参与完成的工作。因此,全体员工的档案安全意识特别是领导的档案安全意识决定了一个单位档案数据安全工作水平和工作的氛围。

企业档案信息是企业的无形资产,确保档案数据安全是企业档案管理部门的重要使命。档案部门要不断学习、贯彻国家关于档案数据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规,大力宣传档案数据安全,强化档案数据安全管理意识,普及档案数据安全管理知识。

通过多种途径保障档案数据的安全,使每一名员工都切实重视起档案数据的安全性,不断增强使命感、责任感,自觉地从思想上、行动上把确保档案数据安全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真正树立档案数据“安全第一”的意识,提高全体员工的安全意识,自觉维护档案数据的安全,切实落实安全责任。

同时,我们加强档案数据安全的宣传力度,利用“档案日”进行多种与档案安全有关的活动进行宣传教育,提高全体员工的安全意识,真正做到档案人员从自身工作做起,自觉维护档案数据的安全。

二、加强档案管理队伍建设,提高档案人员业务水平

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直接影响着档案管理水平,为此要切实加强档案安全管理的队伍建设,坚持依法治档,有计划、有重点、分层次、分类型地开展档案安全管理队伍的建设,同时要提高档案人员的思想政治觉悟,从思想源头上重视档案的安全,增强其档案安全防控能力。通过举办专题培训、继续教育、经验交流等途径,使档案管理人员充分了解和掌握有关档案安全防控的措施,不断提高档案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能力,同时要向档案管理人员大力宣传、贯彻档案安全法规,培养和强化档案数据安全意识,为档案数据安全管理工作提供坚实有力的人才保障。

三、制定档案数据安全保护措施,建立防灾减灾应急预案体系

(一)建立健全科学完善的档案保管与数据存储制度,为档案数据安全提供保障

科学完善的档案保管与数据存储制度,是做好档案数据安全管理的基础。只有建立科学、完善的保管存储制度,才能切实维护档案数据的安全。燃气集团于2009年结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工作实际,建立了《燃气集团档案管理制度及规范》。《制度及规范》包括档案工作制度、各类档案的管理规定及档案流程几个部分。其中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保护国家秘密法》的相关规定,制定了燃气集团的《档案保管制度》、《档案安全保密制度》、《档案保护修复制度》、《档案利用管理制度》、《档案鉴定销毁制度》、《档案库房管理制度》、《档案阅览室管理制度》、《档案保护技术规范》、《档案管理岗位人员变动交接工作细则》等,从鉴定、销毁、借阅、保密等方面对档案数据的安全管理进行了详尽的规定,降低了档案泄密、丢失的风险,最大限度地确保档案数据的完整安全。

2012年,燃气集团结合国家有关档案数据安全管理的规范要求,如《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规范》(GB/T18894-2002)、《数据安全技术数据系统通用安全技术要求》(GB/T 20271-2006)、《数据安全技术数据系统灾难恢复规范》(GB/T 20988-2007)、《数据与文献文件管理第1部分通用原则》(ISO 15489-1:2001)等制定了《燃气集团档案数据安全体系管理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在《指南》中制定了档案数据安全管理的建设原则,其中包括:数据存储管理、密级管理、合规服务原则、访问控制、入侵检测等九项。同时提出安全管理的措施要坚持“管理高于技术,预防先于补救,遇到问题即刻处理”的指导思想,全面实施档案馆的“预防监控同步安全应急处理”的档案数据安全管理措施。这一系列措施涵盖了档案数据安全的控制、网络安全管理、个人计算机及外设管理几个方面。《指南》的推行切实提供了科学、有效的档案安全防控措施,将有力地保障了档案数据安全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制定档案防灾减灾应急预案,建立档案数据应急管理对策

档案防灾减灾体系是档案部门为防止和减少突发性灾难事件对档案的破坏而建立的一整套的档案管理规范。《指南》特别对这些突发事件进行了识别,包括常规风险(自然灾害、日常灾害)、环境风险、人为风险、管理风险、技术风险等几个无法预料的、可能给档案造成毁灭性灾难的事件。这类事件的特点是发生突然,毫无征兆,所以档案安全管理不应仅仅停留在库房的“八防”管理上,还要注重应急预案的制定。预案的制订要本着“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要在抓防范的同时做好治理的准备,将损失降到最低程度,以保证在灾害发生时能够最大限度地确保档案的安全。预案制定后档案人员要经常学习和组织演习,以此增强档案人员的安全应急意识。构建档案工作防灾减灾安全体系是保证档案安全的重要措施,档案管理部门也要在大力推行的同时,提高监管执行力度,充分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确保档案的安全。

(三)设立档案工作监督管理机构,健全档案管理工作机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行业标准——《企业档案工作规范》(DA/T42-2009)中明确规定了“企业档案工作应以企业资产关系为纽带,实行统一领导、统一管理、统一制度、统一标准”、“企业应根据规范和管理模式设置专门的档案机构,或指定负责档案工作的机构,大型企业应设立档案馆”。

按照《企业档案工作规范》的要求,燃气集团设立了专门的档案管理机构,负责统筹、协调、组织管理燃气集团档案管理工作,对燃气集团各部门、所属各单位的档案工作进行业务指导和监督检查,并定期向燃气集团办公室提交档案工作执行评估报告。这种工作模式已将燃气集团形成的各门类和各种载体档案纳入到档案工作的管理范畴,从而使燃气集团十二大门类的档案管理并重。这种工作模式对档案数据安全管理作用在于:第一,档案集中保存便于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第二,档案在收集、管理、利用等环节统一管理,实行了统一的标准,便于档案工作的监督检查;第三,档案由专业管理部门和人员负责保管,提高了档案管理水平,降低了安全风险。

(四)实行科学有效的档案安全保管措施,提升档案数据安全系数

我国档案工作的基本原则是:“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维护档案的完整与安全,便于社会各方面的利用”。按照基本原则的指导,档案管理部门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加强对档案实体和档案数据的管理。首先要建设符合规定要求的档案库房,并配备安全保管的设备设施,这是保管档案的最基本的物质条件,它直接影响着档案的保护效果。其次要构建严格的档案库房保管制度,严格控制档案库房进出人员手续和档案库房的钥匙和门禁管理,以确保档案的安全。再次,建立各级档案数据安全责任制,把档案数据安全作为对档案管理部门、档案工作人员考核的首要指标,杜绝一切安全隐患。同时要根据实际情况,对现有制度进行认真清理,完善档案保管、编目、利用、编研、保护、保密等方面的制度,并对制度的执行情况加强监督和检查,定期进行考核,确保各项制度能够有效、正确执行。

第4篇:档案安全管理细则范文

安全检查管理规定

文档作者:集团

当前版本:创建日期:20__/06/07

日期:20__/06/151目的为了贯彻落实集团总部的安全检查要求,规范检查流程管理,充分发挥安全检查对预防事故、保障安全的促进作用,特制订本制度。2范围本规定适用于集团及其下属各单位。3基本内容3.1安全检查的类型3.1.1综合性检查和专业(项)性检查综合性检查是成员企业/项目部对生产/运营的各个环节进行全面/综合性的安全大检查.专业(项)安全检查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专业要求,用于检查难度较大问题/存在的隐患/整改的措施/设备设施/等等.3.1.2按时间检查定期或不定期安全检查/经常性安全检查(日常)/季节性安全检查/节假日安全检查.3.2检查组织3.2.1集团范围内安全检查由集团安全管理办公室负责组织.由集团领导班子成员参加.3.2.2各成员企业/项目部安全检查由各成员企业/项目部负责安全管理部门负责组织.由各成员企业/项目部领导班子成员/安全管理部门人员参加.3.2.3部门安全检查由部门负责人组织,员工代表/兼专职安全员参加.4检查内容4.1《安全管理目标责任书》的落实情况。4.2安全生产责任制及安全管理制度贯彻情况,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执行情况。4.3安全例会、安全教育开展情况。4.4劳动防护用品的发放、使用情况。4.5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情况。4.6危险源、危险场所安全监控措施落实情况。4.7生产场所各类设备及安全防护设施的完好情况。4.8现场的文明生产情况和作业环境条件。4.9消防、用电、仓库管理、车辆安全、食品卫生等工作情况。4.10事故隐患整改情况。4.11事故处理情况。4.12各种安全基础档案。4.13其它有关安全生产的情况。5基本程序5.1检查计划5.1.1置业集团安全管理办公室每年12月底,在制定下一年度安全计划中制订检查计划。5.1.2成员企业/项目部在年度安全计划中制订安全检查计划。5.1.3每次检查前应制订具体的安全检查实施方案。5.2检查流程5.2.1每次检查前,由主管领导提出检查目的和要求。5.2.2确定参加检查的人员。5.2.3编制安全检查表(内容)。5.2.4确定具体实施时间。5.2.5检查结束后应编制书面检查报告。5.3问题处理5.3.1检查人员在检查中发现人员违章作业应立即制止,并按有关规定进行处罚。5.3.2检查中发现隐患应立即督促落实整改。5.3.3安全管理部门检查发现事故隐患,要向隐患单位、部门下达隐患整改通知书。5.3.4一时不能整改的事故隐患,隐患单位应提出整改处置方案及整改前的防范措施,报安全管理办公室备案。同时由隐患单位会同负责安全管理部门划分隐患级别,实行动态管理,直至事故隐患消除。5.3.5分级建立隐患档案,掌握隐患分布情况,一般隐患由隐患单位及各成员企业/项目部负责安全管理部门负责管理,重大隐患同时列入置业集团安全管理办公室监管范围。5.3.6事故隐患整改要落实具体责任人和整改期限。5.3.7隐患整改完毕,应通知负责安全管理部门组织验收。5.4档案建立5.4.1每次检查应认真填写检查记录表。5.4.2违章处罚、隐患整改等相关情况应存入安全检查档案。5.4.3安全检查档案应分级建立,专人管理。5.5分析检讨5.5.1每次检查结束后,组织检查的单位要组织检查人员对被检查单位进行现场检查分析和总结。5.5.2组织单位应提供深入、完整的检查报告,分析并检讨检查出的问题,提出整改建议,并以适当形式上报 公司领导,下发相关成员企业。5.5.3被检查单位应按照检查单位提出的整改建议进行整改,并将整改情况形成完整的整改报告,上报检查组织单位。6考核与奖惩6.1安全检查作为安全管理工作重要内容列入年度《安全目标责任书》,逐级进行考核。6.2安全检查结果作为上级考核下级安全工作的重要依据,一年内被上级单位下达两次以上重大隐患整改通知或对隐患整改率达不到90%的单位,年度安全考核不得评优。6.3不认真执行本制度,对检查发现的事故隐患不积极进行整改,由上级安全管理部门根据有关规定对有关责任人给予经济处罚,情节严重的给予行政处分。6.4在安全检查中做出突出贡献,多次排查出事故隐患或排查出重大事故隐患的,或者挽回经济损失数额较大的干部、员工,由所在单位提出奖励意见,报上级安全管理部门批复执行。7附则7.1本制度由集团安全管理办公室负责解释和修订。7.2各成员企业/项目部根据行业特点,在本制度基础上建立健全安全检查细则。7.3本制度自20__年06月30日起执行。附件1:《隐患整改通知单》附件2:《安全检查表》附件1:隐患整改通知单燃安字200[]号单位(部门):经查发现你单位存在如下事故隐患,须在日内进行整改,结果于月日前报公司××部门。隐患情况:隐患单位(部门)负责人签字:××公司××部门年月日第一联存档备案(共二联)盖章隐患整改通知单燃安字200[]号单位(部门):经查发现你单位存在如下事故隐患,须在日内进行整改,结果于月日前报公司××部门。隐患情况:隐患单位(部门)负责人签字:××公司××部门年月日第二联交被查单位(部门)(共二联)附件2:安全检查表被检查单位:检查时间:序号检查项目检查情况备注1人员配置、档案建立、值班情况及应急措施(预案)2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制定、落实、检查、教育情况。3车辆(球车)安全管理情况(有无专人管理)4配电室、锅炉、施工现场管理、安全防护用具配备及使用情况情况5消防设施配置、器材维修保养及使用情况6重大事故应急预案制定及演练情况7库房、财务室、宿舍、食堂食品卫生管理情况8特种机械的使用及维修、重点场所的管理情况9区域防火防盗及环境卫生情况10安全隐患问题的处理情况

第5篇:档案安全管理细则范文

【关键词】人事档案;信息化;问题及对策

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关键是建立科学合理健全的人事档案管理制度,大体可以分为人事材料归档制度、查验核实制度、档案资料传递制度、保密制度和统计制度五部分。这其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对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中,最为重要的查验核实制度不仅仅是指对于人事档案资料真实性、完整性的核查。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能够提高管理效率和档案使用,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一、现阶段人事档案管理分析

(一)人事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从事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和管理的工作人员不仅应具备较高的档案管理技能,同时对于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要求较高。现实中从事档案管理的人员多数并不是档案管理相关主业出身,虽然在长期的档案管理过程中积累了一定的档案管理能力,但是计算机技术多数仅限于简单的应用,缺乏专业的技术支撑。由此导致在建设信息化的人事档案过程中,不能快速准确地完成信息的检索和录入。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安全风险是难以规避的存在,这也是进行档案管理所必需承担的风险。在信息化人事档案的建设中,一旦发生信息泄露,将造成更为严重的后果。现阶段对于人事档案管理中的安全风险认识不足,存在的安全隐患较多。体制机制问题是制约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客观原因。良好的制度是人事档案管理工作高效运行的基础,但是,目前条件下相应的保障制度不完善,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设施环境得不到保障,现代化的管理手段欠缺,管理模式落后,管理信息不通畅,这些因素都导致了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无法高效运行,不能为单位和组织发展提供积极动力。在制度建设层面,虽然《档案法》和《全国档案系统信息化建设实施纲要》已经颁布并实施了一段时间,但是落实不足,也没有相关的档案管理细则以供参考。因此很多单位内部并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成体系的制度,在没有具体实施细则指导的前提下,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长期停步不前,多数单位的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停留在口号中并没有落实在具体的实践上。

(二)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的优势。纸质档案管理是传统人事档案管理最主要的方式,显然这样的档案管理方式已经不能满足新时期发展的需要,纸质档案管理和保存难度大,而且更新不及时,人事调整,人员成果不能及时反映到纸质档案上,导致人事档案陈旧,信息准确性不高,而且难以对纸质人事档案进行全面监控管理,一些人员私自更改人事档案资料的现象难以杜绝。实现人事的信息化管理,不仅可以及时更新人事档案,提高人事档案的准确性,而且可以提高档案管理的安全性。传统纸质档案查询、检索效率低,而且反复查阅还会造成对纸质档案的损坏,增加了档案保管的难度。而实现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建立相应的人事档案信息库及检索目录,可以大大提高医院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效率,节省人力、物力。传统的纸质人事档案对于工作人员的能力分析作用甚微,不能快速完成人员的比对与分析,因此,纸质档案的作用在人力资源的管理中经常被忽略。但是经过信息化建设的档案管理能实现快速的信息筛选和分类对比,完成多个角度的工作人员能力分析,从而为人员工作岗位调整和人力资源配制提供依据。与此同时,在建立信息化的人事档案的过程中,通过人事部门和其他部门的协调工作可以有效地提高整体工作效率,对于提高资源的整合能力具有突出作用。

二、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措施分析

(一)增强安全管理。信息化人事档案的安全管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严格控制档案信息的访问权限。其次,无关移动存储器不能与信息存储计算机链接。再次,安装杀毒软件并进行定期升级。最后,内部网络特别是存储管理网络不得与互联网链接,建立物理隔离。具体来看应制定详细的档案管理规章制度和惩罚手段,明确具体负责人的责任和义务,落实安全责任制。

(二)重视系统的定期维护。人事档案的信息化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此过程中需要对其进行定期的维护和更新,需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信息录入完整详细,数据的完整性是后期管理的基础。其次,培养数据定期更新意识,委派专职人员对数据库进行信息更新和系统维护,人员变动和成长都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只有将最新的信息录入系统才能保证系统在使用中的可靠性。

(三)重视人事档案的利用。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人事信息收集和统计、数据日常维护、信息检索和统计分析。在信息收集和统计过程中应对工作人员按照工作性质进行分类,并按照姓氏和编号分类,然后依据人事部门和组织部门在人员入职、培养和工作中的具体表现建立个人电子档案,主要包括学历、社会关系、业务能力和奖惩情况等。便于在后期的工作人员职称评定和升迁中进行比对、同时在离退休人员办理手续的过程中也能提供全面详尽的信息。

三、结语

人事档案的信息化进程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各级单位负责人提高认识,同时在管理的体制机制上进行创新,增强安全性、重视系统维护、充分开发利用等是今后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点领域。

【参考文献】

[1]唐书怡.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探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22).

第6篇:档案安全管理细则范文

近几年,随着油田企业石油、天然气等增储上产的需要,单井管道的建设工程项目日益增多,规模也日趋扩大。因该行业的特点,施工安全既关系到员工人身健康,也涉及到社会问题,故摆在油田施工企业日常工作的首位。目前,各油田施工企业相继建立了安委会,安全承诺书、安全操作规程等相关安全管理机构和HSE实施细则。逐步树立了施工必须安全,安全促进施工的安全管理理念。要做到最大可能地消除安全隐患,提高员工安全意识,保证施工安全,至少安全管理应遵循下列三个原则:1事前控制、预防为主的原则。2全员、全过程、全天候、全方位等“四全”管理原则。3事故原因没查清、责任人没受到处理、员工没受到教育、整改措施没落实等“四不放过”的管理原则。

1、落实HSE管理体系,明确岗位安全责任

建立安全管理网络,落实项目员工的安全责任是油田施工企业“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安全管理的基本要求。

1项目经理

项目经理是企业在项目的委托人,对施工项目的安全负总责。应当严格遵守、宣贯国家、行业及企业相关的安全法律、法规、禁令、制度和管理要求等,组织建立安全管理网络,编制并实施项目岗位安全责任制和相关安全管理制度,批准安全施工方案,任命专、兼职安全员,组织应急预案的演练,签订项目员工HSE承诺书。切实保证每个施工面、点的施工安全都有明确的安全管理人,使项目每个员工能遵守自身岗位的安全责任,规范个人的施工行为,有效消除安全隐患,保障施工安全。

2专职安全员

项目专职安全员主要职责是对施工现场安全状态的检查与监督。必须深入施工现场检查项目员工的施工行为、施工环境的不安全状态。发现存在施工安全隐患时,及时要求整改、停工以及处罚。负责项目新进员工的三级安全教育,组织编制管道试压、用火、受限空间、用电等关键施工工序的安全施工方案并办理作业票,依据项目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组织、编制有针对性的应急预案并演练。负责管理项目员工的健康档案,组织项目员工的日常安全学习。

3技术负责人

负责项目员工的安全技术交底,审核安全施工技术方案,负责吊装、电焊等特殊工种档案管理,组织项目新进员工的岗前安全教育培训。

4班组长

班组长对班组施工安全负责。组织班组员工工前5分钟安全讲话,当天施工内容的安全技术交底,组织班组员工学习安全操作规程,检查落实员工的安全设施。

2、加强安全施工防护技术措施,保障本质安全

油田管道施工中,做到施工机械、材料等的本质安全是保证施工安全的基础。

施工材料的购置必须具有合格证、质量保证书,安全帽、安全绳等劳动保护用品必须符合国家有关安全规定,仪表、仪器等检测量具必须按规定及时校验,施工机械不允许带病作业。此外,还应当采取改善施工劳动条件,积极改进施工工艺和操作方法,改善劳动环境条件,减轻劳动强度,消除危险因素。

3、完善应急预案的演练,提高应急能力

依据油田单井管道施工常见的火灾、中毒、交通、塌方、触电等安全隐患,必须建立预案并演练,对地处敏感的工区还应当建立防恐等应急预案。通过应急预案的演练,提高员工的应急处理能力和项目部应急处理机制。此外,还应当与工区就近的医院保持联系,施工中遇到紧急情况,便于及时救助。

结束语:

随着安全管理工作的不断深入,油田施工企业的安全管理首先必须落实项目员工的施工安全责任,同时,结合施工中加强安全防护,强化整个工程的安全监督,充分发挥施工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第7篇:档案安全管理细则范文

关键词:农村用电;安全管理;协同创新

1 农村用电安全管理的现状

农村用电安全事故多发生在客户端,根据电力设施产权分界点划分原则,己超出供电企业安全管理范围。但在实际工作中,受传统观念影响,人们习惯将农村用电安全管理与供电服务相混淆,将用电安全责任界定与供电责任相关联,本是社会综合治理和社会化服务的用电问题,由于认识上的误区而演变为供电专业管理层面的问题,这是农村用电安全管理的现实困境。

1.1 思想重视程度不足

由于对安全问题的重视不够,很多供电所的工作人员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并未严格执行各项保护措施和操作规范要求。比如,绝缘手套是保护工作人员人身安全的重要物品,但在实际中,往往有很多工作人员工作时并未戴绝缘手套,他们认为自己经验丰富,不需要采取保护措施。此类做法使得安全管理工作的风险增加,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得不到保障。

1.2 安全管理人员的素质有待提升

该供电所从事安全管理的人员整体知识水平不高,再加上专业基础不够扎实,管理能力相对较差。农网改造后,尽管该供电所己经采取了一些改进措施,但效果不明显,电工综合素质不高的问题依旧突出。在此情况下,安全管理工作开展的依据只是个人经验,缺乏科学的理论依据支撑,安全风险较高。同时,该供电所不少员工对安全管理工作实施细则中的规定不以为然,在实际工作中并未按规定执行。总体而言,该供电所员工对安全管理多持敷衍、应付的态度,安全意识整体较为淡薄,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阻力重重。

1.3 安全管理监督力度较差

由于班组管理工作没有做好,具体工作中人员职责不清,经常出现互相推卸责任的现象。同时,由于缺乏有力的监督,各项材料的真实性差,管理检查中往往存在较大的漏洞,电力供应的安全风险较高,经常发生各种安全事故。再加上管理不严,违章行为得不到及时制止,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安全风险。

2 农村用电安全管理的协同创新策略

2.1 创新协同共管机制,形成联动氛围

农村用电安全管理涉及行为规范、文化培育、秩序整顿等多个层面,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没有社会联动就没有长治久安。协同共管机制明确了责任主体和定位、管理职责和边界,参与各方可充分发挥各自优势,通过双边或多边互动将不规范用电行为纠正在萌芽状态,形成按标准、制度、规范用电的和谐环境。农村用电安全领导机构是平台,供电企业以平台为依托发挥专业指导作用,针对不同类型的用电安全问题,联合不同职能部门开展专项行动。部门管理职能与供电企业专业管理优势的结合,有效防范了类型、原因各不相同的农村用电安全风险。在内容、形式各不相同的行动中,职能部门的管理责任得到体现和落实,逐渐形成了社会联动氛围。在农村用电安全管理领导小组的指导协调下,基层供电企业加强与公安、安监等部门和各乡镇街道的密切协作,以惩治危及电网安全运行的违规违法行为为重点,依法打击盗窃破坏电力设备设施、窃电等违法犯罪行为,对违章建筑、违章施工、私拉乱接等违章用电现象进行综合整治。

2.2 建立量化考核特点的科学评价体系

国家电网公司逐级建立农村用电安全工作评价标准,落实企业内部激励机制。基层供电企业协助政府建立农村用电安全评价指标,实现对各职能部门的科学评价。国家电网公司将农网供电可靠率、电压合格率、户均配变容量、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安装投运率等指标列入基层班组同业对标指标。

2.3 隐患治理制度化

一是定期安排隐患治理工作。将农村用电安全隐患排查纳入配电网季节检修计划,开展春、冬两季高、低压设备维护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采取集中治理和边查边改的方式,全面消除设备线路安全隐患。二是建立隐患档案,实行“一患一档”管理。对发现的隐患及时下达限期整改通知书,做好隐患档案的归纳统计,将隐患具体情况记录在供电企业用电安全管理系统,将隐患整改通知书移交县政府有关部门备案,与政府部门联合督促用户制定标准化技术治理方案并尽快落实整改,实现隐患管理的档案化。三是采取综合治理和用户自查相结合消除隐患。安全隐患的综合整治主要是依靠供电企业的专业力量,发挥执法部门的管理职能,彻底解决乡村的违章用电、违章建筑、违章施工、违章种植和私接乱接等安全隐患。

2.4 构建激励机制

2.4.1 建立政绩考核特点的政府激励机制

政府层面的督促激励机制以政绩考核为抓手,结合各地开展的民生工程,运用考核、奖励等手段,将政府补贴资金落实在用电安全组织建设、日常用电安全管理责任落实、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农户漏电保护器推广应用、社会服务组织建立等工作中,以县域为单元形成城乡用电安全管理均等化、一体化。

2.4.2 建立业绩考核特点的企业激励机制

国家电网公司把农村用电安全管理列入系统考核内容,对省、市、县公司服务农村用电安全的组织体系建设情况、工作开展情况及实效进行量化评价并定期通报;基层企业层层制定针对性考评办法,考评内容包括农村用电安全服务工作组织体系作用的发挥、责任部门职责履行、制度落实、用电安全知识宣传普及计划的落实、各级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安装投运情况等。

2.5 开展适度延伸的供电服务

国家电网公司通过有偿(或无偿)供电服务方式,适度向用电侧延伸,解决专业服务力量不足问题。基层供电企业多以农村社区(村镇)客户经理制,将服务触角延伸至每位客户,实现由被动服务向主动服务转变。同时,通过及时传递安全用电政策及服务信息至每一位社区用户、开展用电咨询和引导、提供现场业务受理等多种形式,提供方便、快捷、规范的社区用电安全服务。

结束语

从当前来看,很多农村地区的用电安全管理模式依旧比较粗放,甚至部分地区的管理工作还停留在表面,具体实行措施与规定要求并不相符,班组管理不到位、现场监督不力等问题仍然普遍存在。鉴于此,各地供电所必须明确当前安全管理的严峻形势,在具体工作中注意采取改进措施,切实解决存在的实际问题。

参考文献

[1]钟华军.新时期农村用电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电工,2014(27):273-275.

第8篇:档案安全管理细则范文

关键词:公路桥梁;施工;质量;安全

一、桥梁施工质量的影响因素

1.设计因素

工程的设计是整个工程的立足点与核心。设计的水平对工程施工质量的好坏具有直接影响,道路桥梁施工也不例外。如果在设计阶段就出现不合理的环节或者细节,施工中就无法完全按照设计的来进行,从而对施工质量产生不利作用。

2.人为因素

人为因素可以说是路桥施工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因为各个环节都离不开人的操作。工程人员主要由领导干部、技术人员、现场施工人员组成,故人为因素的作用体现在下面几方面:

(1)领导干部的作用。作为组织的核心,领导干部是整个工程的决策者。为了保证工程质量,从整体方案策划的大方向,到材料选取、进度管理等各个方面都需要领导把握,因此就要求领导干部具有丰富的施工管理经验和较强的领导能力、决策能力。

(2)技术人员的因素。技术人员要负责着施工中的各个具体环节(例如桩基工程、预应力施工、砼工程等),这些环节层层相扣,共同决定工程的质量。因此就对施工人员的施工经验和专业知识技能要求较高。

(3)现场施工人员的素质。现场施工人员虽然理论基础较低,但却直接负责着桥梁施工的具体流程。

3.设备因素

工程装备制造技术伴随着科学技术不断提升,现代公路桥梁施工中常见的大型起重机、打桩机等工程机械,使人力劳动向更有技术含量的方向发展。不过各工程队的装备条件层次不齐,各装备制造企业的水平也有差别,因此施工时的设备条件也良莠不齐,这样也会对施工的质量产生很大影响。

4.环境因素

任何施工过程都离不开具体的环境,比如劳动环境、技术环境、管理环境等,其中以劳动环境的作用最为突出,举例来说,空气温度、相对湿度、土壤质量都会对混凝土的筑造有影响。

二、公路桥梁施工的危险性评价

1.施工危险性因素

一般按照工艺流程来分类桥梁施工危险性因素:

第一,基础性施工。桥梁基础施工的危险因素举例来说: 危险发生在明挖基础施工时,或者基坑支护过程中发生坍塌,以及坑顶边缘从高处坠落,甚至是挖掘机造成的机械伤害,还有电力施工造成的触电等。第二,墩台施工。墩台施工的危险因素有:脚手架坍塌造成人员从高处坠落,以及起重伤害、模板涨裂,还有混凝土提升设备造成的物体打击等。第三,预制梁施工、架梁施工。预制梁施工时可能发生物体高处坠落、物体打击、机械伤人等。架梁施工时,龙门吊拼装运行时易造成伤害,架桥机拼装以及架梁时也容易发生危险。第四,桥面系施工。栏杆安装时易从高处坠落,以及焊接时人员灼伤、烫伤和人员触电等,起重设备造成的机械伤害,还有工具、材料从高处坠落发生的危险。

2.危险性评价法

LEC 评价法,即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是一种半定量的安全评价方法,针对具有潜在危险性的作业环境以及其中的危险源。当其应用到桥梁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上,用三类因素指标值之积来评价。计算公式为:D=LEC,其中,D――桥梁施工风险分值;L――发生桥梁施工事故可能性大小;E――作业人员暴露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C――发生施工事故造成后果的严重程度。当然这个公式略带理论化,在实际桥梁施工过程中不易取得其准确数据,因此可采取半定量计值法。

三、如何提高公路桥梁施工的安全性

1.完善的质量安全标准与施工流程

完善的质量安全标准和施工流程能够使桥梁工程进行顺利,可以说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开工前由专业人员对桥梁设计评估、完善,并且建立专门的工程质量监管小组――小组的成员包括公路桥梁建设的各有关部门人员,上至高层领导,下至基层的技术人员。也可以邀请业主参加到项目建设的实际过程中来,起到监督维护作用,对提高桥梁施工质量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并大规模的推广。

2.全面提升施工队伍的安全意识

施工队的安全意识需要特定的宣传或者培训活动来提高,毕竟工人的教育程度有限。并且让他们了解相关法律,包括所实施的工程方面的细则。工程建设中还应注意其他几个方面。首先,醒目而规范的标志、标牌。其次,安全管理小组人员要确保施工人员严格按照施工安全管理细则操作,实时轮流对现场进行检查、督促。本着预防原则,防微杜渐的原则,尽管公路桥梁施工的环境恶劣,冬冷夏热,隧道施工尤其危险,也需要巡视员本着吃苦耐劳的态度、认真仔细地去督促巡视。

3.加强视察与监督,实时总结安全管理工作

上层领导最好定期或者随时到施工一线进行视察、监督和指导。并且派遣专业技术人员在施工一线提供技术支持。以经验和实地调查结果为根据,安全管理小组要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对工程制定具体的施工方案。公路桥梁建设比一般的建设更为复杂,因此施工细则要更为细致。并且考虑做出规范的施工档案,并妥善保存纸质版或者电子版,对日后的工程也有参考作用。还要做好安全施工日志记录并妥善整理保管。施工进行中不断地总结安全管理工作,并对不合实际的规定制度及时修正。安全管理细则要随着工程的推进随时变动。最后,召开施工安全工作会议对近期的安全状况进行总结也是必要的。

四、结语

在21世纪,国民经济、公共建设都在加速发展,时代要求经济发展的软、硬基础设施都要越来越优质。作为经济规划的首要建设项目,公路桥梁建设也必须跟上脚步。公路桥梁作为国家经济发展的前提和标志,施工质量和安全管理体系会一步步完善,将工程质量和安全状况推到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王飞.论桥梁施工管理中的质量与安全控制[J].科技资讯, 2009 (18): 149-149.

[2]任振华.对路桥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措施的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 2010 (13): 99-99.

第9篇:档案安全管理细则范文

将“持续质量改进”理论引入到医疗质量管理中,提高医院的综合竞争力,已成为医院管理者探讨的重点[3]。这与《标准细则》中强调的管理工具PDCA循环理念完美契合。医学装备、设施与环境管理要以患者安全为关注点,纳入全院医疗质量管理范畴,建立完善的准入、存储、使用和运行保障等环节的管理体系[4]。要以准入标准和临床需求为依据,建立明确的标准化流程,引入先进的管理理念,加强设备的质量控制意识,建立健全跟踪管理制度[5]。将持续质量改进的理念实际运用于医院医学装备管理中。

2加强医学装备培训在管理中的作用

医院在医疗设备管理中,通常会把精力放在医疗设备的采购及维修等方面上,培训环节往往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医疗设备能否用好,并发挥其应有的效能,培训环节至关重要[6]。《标准细则》6-9-2-1和6-9-5-1条款中均要求“相关技术人员必须接受岗位培训,业务能力考评合格方可上岗操作,对医疗仪器设备使用人员操作培训和考核有制度与程序”。设备科要侧重加强对医疗设备操作和维护培训的管理,新购入设备必须经过严格培训,使用人员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交付使用,使用科室的医护人员熟悉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步骤,负责设备日后的维护保养工作。管理人员应积极与临床使用人员沟通联系,收集使用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定期汇总,选择有代表性的问题,联系有关专家,安排举行相关人员针对性的培训,解决医护人员的使用疑问,提高医护人员对设备的应用水平。

3建立保障装备应急调配机制

《标准细则》6-9-6条款中要求“有保障装备处于完好状态的制度与规范,对用于急救、生命支持系统仪器装备要始终保持在待用状态,建立全院应急调配机制”。为使设备资源充分利用,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功能,提高医疗设备利用率,医院应实施医疗设备的调配管理,成立调配中心,调配设备由设备科统一管理。要将医疗设备按类别划分(如生命支持类、监护类及护理类等),建立医学装备应急预案的应急管理程序,在遇有突发事件和装备故障时实现应急调配保障。要动态掌握在用设备使用现状,关注闲置或使用率低的医疗设备维护,保证设备的性能正常且可即用。在帐设备应由调配中心统一标识管理,根据各科室实际使用情况,按需进行调配,实现资源共享。使用率是设备效益评价的关键指标,是医疗机构获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重要条件。医疗设备调配工作的开展,可充分发挥设备的使用价值,提高医疗设备使用率并减少设备资金的占用,实施设备调配管理可使医疗设备管理更加规范有序。

4加强医疗设备的档案规范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