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高效课堂的核心范文

高效课堂的核心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高效课堂的核心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高效课堂的核心

第1篇:高效课堂的核心范文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构建

核心素养指的是一门学科当中最精髓的知识和需要对学生培养的最重要的能力。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理念,小学语文教师必须更加重视对学生文学素养和综合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小学语文高效课堂创建的意义分析

新课改革至今,减少学生负担被视为重点,但是此时的减负便代表着原来的课业时间和作业时间大幅度减少,这样会对最终教学效果造成一定影响。应试教育限制下,题海战术是最佳教育模式,假设进行减负,那么学生学习任务将如何落实,这是需要侧重分析的问题。高效课堂需要达到过程、结果的教学双优,教师不能一味的进行理论知识教学,要将理论和实践相联,整个过程环节内,要将语文核心素养的培育视为重点,在让学生拥有强大知识储备的同时,获取一定的语言能力,还要强化小学生群体的审美情绪和道德修养等,日渐引领学生形成健全人格,不将时间都浪费在知识灌输上,这才算得上是高效课堂。

二、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现存问题分析

首先是机械化教学问题严重。旨在提升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和效率,高效课堂创建显得势在必行,但是现在很多教师的教学方法上存在很大问题,尚未和高效语文课堂接轨,高效教学理念也尚未形成。通过数次调查和分析可看出,接近50%的学生认为教师教学模式太过单调,学习起来索然无味,只有少部分学生满意教师教学工作。现在很多语文教师在课内习惯性的让学生死记硬背,造成学生在课堂上被动听讲,学习效率自然不高。其次是教学手段选择不当。当前时代是信息化时代,很多学科教学中均引入信息化教学手段。旨在有效吸引学生,提升他们的注意力,教师在课内开始借助多媒体的形式进行教学,但很多教师过度使用多媒体设备进行教学,尽管说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创新,但是教学整体实效性骤减,教学效果事倍功半、不尽人意。最后是教学内容单一化问题明显。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单纯注重对学生进行字词知识的引导和教育,很多语文教师会向学生进行优美语句拓展,对文章讲解教学的目标定性在字词量积累上,却对学生综合语言能力强化弃之不顾。还有就是部分语文教师单纯传授学生理论知识,注重应试教育,关注最后的成绩,教学内容很是浅显,没有透过理论知识向学生渗透情感教育和价值观教育,当前小学语文教学核心素养的培育有所缺失,课堂更谈不上高效。

三、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方案

(一)创新教学思想。语文教师的教学理念,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最终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教师教学目标和教学方向等要素也备受影响,老旧式语文教学,教师一味注重理论知识渗透,提升学生基础性应试水平,此类观念和方法与素质教育要求背道而驰,严重违背了了教育的本质,没有掌握教育真谛。针对此种情况,教师需要积极转变思想、实事求是,要树立正确的素质教育观念,之后在此基础上创建高效学生语文课堂,并且全面强化小学生群体语文核心素养。身为语文教师,务必要认识到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和意义等,按照学生实际情况进行因材施教,合理规划目标,推动学生不断进步,要在正确教育思想引领下,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透过现象看本质,大力提升本体素养和实力。

第2篇:高效课堂的核心范文

关键词: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小学语文;高效课堂

现代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说过:“教是为了不教”。可见培养自学能力是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核心和归宿。而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呢,笔者认为可以试着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重视课前预习,并给予精心指导

首先,在学生自学前,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结构,合理地提出明确的自学要求,规定自学范围、内容。提出自学的注意点,明确读书时需要思考的问题等。当我在要求学生自学课文《登月》时,我会先对他们提出自学的具体要求:第一,能根据课后的生字、新词,在课文中找出来,结合上下文理解字义、词义,自觉地去掌握他们,养成写读书笔记的习惯;第二,能够准确地给课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归纳文章的中心思想;第三,能够围绕课文内容、中心思想,提出疑难问题,或是自己的看法和见解。这样,自学目标明确,使学生学有所指、学有所依。

其次,学生自学时,教师要随时获取反馈信息,就关键的问题、普遍感到困难的内容及学生的质疑作出及时的点拨、启发与讲解。叶圣陶老先生指出:“预习原很通行,但是要收到实效,方法必须切实,考查必须认真”。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预习习惯的养成、自学能力的提高,都离不开检查预习。因此坚持检查也很重要,检查的方法也很多,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而定。比如:上课伊始,让学生汇报自己预习情况,既能让学生有展示自己的机会,自信心得到加强,也能让教师对学生的课前预习进行认真地考评。交流预习成果,为学生创造了一个分享成果、表现自我、展示个性、体验自己和他人成功的喜悦的舞台,让学生的辛勤劳动得以展现,学生预习的积极性也能不断提高。同时也是对一些没认真预习的孩子的督促,强化了学生的预习机智。教师要对学生在自学中反映出来的情况长善救失,给予正确的引导,并对学生的整个自学过程作总结概括,给予积极、正确的评价,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明确努力的方向。

美国著名专家西蒙说:“只有当学习者知道学习的结果如何时,才能发生学习兴趣。”我们以前的预习课往往是学生预习了,因为没有检查,即使查了,却得不到老师的肯定,时间一长学生也觉得预习不预习一个样,渐渐失去了对预习的兴趣。所以对学生的预了重在指导外一定要对学生的预习有检查、有评价。因为预习的质量决定着课堂的质量与效率,要调动学生认真预习,保证预习质量。

预习是“高效课堂”的重要环节,对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学习热情都有很大帮助,其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我们教师要充分认识到预习的的重要性及可操作性,在平时的教学中将预习落到实处,为“高效课堂”的真正高效实现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 通过创设语文课堂精彩的学习问题情景,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学习动力。一节课的成功与否,关键是看学生是否积极主动参与其中。课堂之前先预设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笑话、哲理故事,给他们设计欢乐的情景,这一设计使课堂气氛也空前的高涨,真正做到了课堂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预先设计好能激趣的问题,打开思维的闸门。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如果课堂提问切中要害,学生就会产生浓厚的求知欲,由被动学习转为积极主动的学习。

小学语文书中很多的课文都具有较强的故事情节,要应用好这些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教《妈妈的葡萄》这一课时,我先讲故事,再提问:妈妈在哪儿?为什么说是妈妈的葡萄?学生的兴趣油然而生,老师的话音刚落,学生迫不急待举手,一下子被吸引住了。

用问题情境主宰的高效课堂不是一朝一夕能训练成功的,教师要通过创设语文课堂精彩的学习问题情景,打造高效课堂教学的核心。在用高效问题情境引领下的高效课堂中,教师讲得精彩,学生学得主动,课堂教学才能充分体现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教学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三、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

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循序渐进地传授给他们一系列的学习方法。

1.教学生正确地使用工具书,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首要条件。首先要使学生养成查字典、词典的习惯,指导学生使用字典时,除了识字外主要是了解和选择词义,借以提高学生对文章的阅读和理解能力。更重要的是在课内外阅读中要经常使用字典词典,使学生逐渐养成查字典词典等工具书的好习惯。随着学生年龄年级的增长,培养学生进图书室、上网查找资料的能力和习惯。

2.做读书笔记。做读书笔记可以帮助学生专心读书、加深理解、锻炼思维能力,还可以帮助学生积累有用的资料。小学生常用的读书笔记形式主要有书面笔记和摘录笔记两种,书面笔记可要求学生一边读书,一边圈圈、画画、写写,圈出不懂的地方,画出不明白的词语。有时也用列提纲、写概要、写心得等形式。

四、持之以恒,教育学生养成自主学习习惯

养成教育,决非一朝一夕之功,必须坚持不懈。平时,我鼓励学生踊跃发言的名言是:“只要举手的就是好学生,只要答问就会有进步”。并注意捕捉学生的创造性火花,记载并给予热情的鼓励,期待它燃成熊熊大火。作文草稿,学生先自改、互改,查寻自己的疏漏,养成细心作业的习惯。

第3篇:高效课堂的核心范文

【关键词】变化 兴趣 中学 历史课堂

中学历史作为基础学科,历来不受学校、家长和学生的重视,被认为是所谓的“副科”,只要在考试前死记硬背就能取得好成绩。正因为历史学科和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相比,极不被重视。这使得部分高中历史教师自我定位产生了认识上的误区,导致有的教师认为高中历史课很好上,没有什么难度。所以不去钻研教法学法,课堂教学思想观念落后,教学方式陈旧,每堂课都是“满堂灌”,尽管教师在讲得天花乱坠,但学生在下面却是听得昏昏欲睡,不喜欢上历史课的学生越来越多。如何才能在困境中促进学生积极有效地学习,让全新的教学理念走进课堂,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高效?或许我们能从新课标改革中得到一些启示。

一、新课改下的教学变化

新一轮基础教育历史课程改革的目标明确指出:“以学生为主体,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核心,注重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和方法,倡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过程,勇于提出问题,勇于质疑,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改变学生死记硬背、机械训练和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和交流合作学习历史,培养学生发现历史问题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养成探究式学习的习惯,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提高。”

在新课改理念下,历史课不是为了学科的存在而存在,而是为了学生的发展而存在。在倡导和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历史教育不是批发死知识的货站,不是以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单纯的学科能力培养为主要目标,而是要让学生通过历史学习“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并养成正确的历史态度、社会态度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也就是说,学史不仅要使人明智,还要“以立信仰、以助生活、愉悦人生”。而这一课改目标的实现,最终要体现在教师的教学中,尤其体现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之中。

二、如何打造高效课堂

1.教师自身素质的展示。打造高效课堂,对教师的素质要求非常高。历史教师的综合素质包括:扎实的基本功、宽阔的历史视野、广博的历史知识、丰富的教学经验等。充足的知识储备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基础;宽阔的历史视野是拓宽知识的保证;广博的历史知识是使历史课堂精深专的前提;丰富的教学经验是课堂顺利进行的保障。

2.激发学习兴趣,有效实现教学三维目标。历史是富有兴趣的一门学科,本应对学生产生很强的吸引力,但在教学过程中却很难做到。初中阶段的历史新教材,由于受到课程标准、教学时间限制,反而使新教材缺乏必要的基本的连贯性和系统性;加上历史科本身又是一门“副科”、“小科”,假如历史教师教学中照本宣科,只重知识,不重趣味,不加以积极诱导,课堂上将会出现学生接受知识过程中的一些反常现象,引不起任何共鸣。

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1)优化导语设计,引发学生好奇心。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选择恰当的导入法对高效历史课堂的打造能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如音乐导入,利用学生熟悉的歌曲,从歌词的意义、创作的背景等方面挖掘历史信息,从而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2)注重情境创设,培养学习兴趣。历史教学提供给我们的资料是丰富多彩的,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创设各种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多种方式去刺激和感染学生,使之对所学内容产生兴趣。音乐、图片、实物、故事、谜语、诗歌以及角色表演等,都是课堂教学中常用的方法,目的就是再现历史情景,引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进入学习主人翁的角色,并贯穿课堂的始终。

第4篇:高效课堂的核心范文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繁荣发展,教育模式也在不断的改变,传统的小学教学方式中融入了音乐教学。生活在信息时代,多媒体等信息设备的普遍使用,能够创新小学音乐课堂的教学方式,丰富课堂内容,从根本上带动学生对音乐学习的积极性。本文笔者以小学音乐和信息技术为切入点,全面分析小学音乐高效课堂与信息技术在构建与整合中的问题,并给予相应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

小学音乐;高效课堂;信息技术;构建与整合

以信息时代为生活背景,我国很多学校的教育都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多媒体音乐教学模式的推进,提高了学生学习音乐的热情,从而还促进了学校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学校应该注重信息技术在音乐教学课堂中的使用,实时观察,并且能够及时的解决其中的问题,致力于音乐教学事业的繁荣发展。

一、小学音乐高效课堂信息技术的应用策略

(一)运用信息媒体,创新教学情境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将信息技术融入到音乐教学的课堂上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使用多媒体教学,可以使教师们将他们本身的教学观点和教学观念展示给学生,并且能够更大限度的吸引学生,使学生能够将自己的热情投入到音乐的学习中。例如,在教学《春天来了》的课程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将课时内容做成幻灯片的形式,以最大的限度将春天的美景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能够如临其境,能够切真切实的感受到春天万物复苏的气息。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使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可以为学生打造良好的课堂学习体验,增强学生对知识学习的记忆性。

(二)整合学科,用多媒体技术将多门学科联系在一起

随着新课标教学目标的推进,如今的小学音乐教学课堂不再只是教学生们学习音乐,更重要的是要在音乐的教学过程中渗透关于文学、舞蹈、戏剧和歌舞等方面的知识教育。例如,在讲解《天鹅湖》的时候,教师可以在网络上下载多种版本的舞蹈剧视频,其中加以融入文学作品来抒感,这不仅能够加强学生对相关课文知识内容的记忆,使学生学习到更多的知识,还能够激发学生在艺术方面的潜力,提高学生的审美品味。

(三)融入科学技术,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随着时代的进步,传统的教学方式在当前的学校教学中已不再适用,学校为了保障教学进度并且还要保障教学质量,就应该创新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中,加入对当前科学技术的使用,通过科学技术向教学课时内容里渗透对学生人文素养培养方面的相关知识,通过爱国歌曲的演唱、红的观看、和一系列红色戏剧的演排等,从根本上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为社会为国家培养高素质高水平的人才。

二、使用信息技术教学时候应该注意的问题

(一)要意识到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

以信息时代为生活背景,现如今很多学校的课堂音乐教学过程中都加大了对信息技术的使用力度,将信息技术应用到音乐课堂的教学中,不但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还能加快音乐教学的进展速度,但是信息技术在音乐课堂的教学中并不会起着主导作用,它只是辅助教师教学音乐的一种新兴手段。

(二)注重教师在音乐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

随着新课标教学的推进,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但是在实际教学的状况中,很多人对信息技术在音乐课堂教学中的主体作用都有着很大的误识。信息技术的教学模式有着很大的优势,使用信息技术来进行教学可以丰富教学内容、给课堂注入新鲜的事物、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等,但是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始终都是起着辅助作用,起主导作用的是教师,教师是推进课程教学进度的核心力量。

(三)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教师应与学生多沟通交流

当代社会的很多学校,都会开设音乐课程,但音乐课程始终都是以副课的身份存在着,学校开设音乐课程,对音乐课程的教学却没有足够的重视。学校开展音乐知识的教学,目的不仅是要舒减学生的学习压力,还要激发学生在艺术方面的潜力。小学音乐教学是对学生艺术启蒙的重要时期,是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时期,在小学的音乐教学中教师应与学生之间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

三、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优势

信息技术具有直观性、交互性、和共享性,使用信息技术可以将所要授课内容的相关知识利用视频、图像、声音等方式展现出来,强化学生的记忆内容,使用充足的信息资源,从而能够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兴趣是学习的最好老师,通过信息技术的普遍应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加大对音乐学习的投入,促进音乐学习进度的加快。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信息技术给小学音乐课堂带来了丰富的教学资源,拓宽学生的艺术视野,培养学生在艺术方面的天赋,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小学音乐教学进度的加快。

四、结语

在小学的音乐教学课堂中,使用信息技术,在创新教学模式的同时,还能够提高学生对音乐学习的热情,并且挖掘出学生在艺术方面的潜力。小学的音乐教师要和学生之间建立正确的师生关系,最大限度的发挥信息技术的教学优势,为学生营造良好的音乐学习氛围。

[参考文献]

[1]樊彩英.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的小学阶段新型音乐教学方法的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03:123-125.

第5篇:高效课堂的核心范文

[关键词]整合理念;高效课堂;新视角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16-0048-01

新课标积极倡导以“整合”的理念重新审视和把握教学中的价值点,引领学生以相互联系、共性探寻的思路展开教学,从而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不断提升。现以《我们爱你啊,中国》这首现代诗为例,尝试借助整合理念展开教学。

一、整合,让教学内容融为一体

小学语文教材都是以篇为单位呈现的,每篇文章都蕴含着丰富的教学价值点,很容易造成阅读教学琐碎的现象。这就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综合性的整合,将其中的一两个目标作为教学的最终归宿,其他内容则是铺垫,且这些目标之间相互依存、彼此联系。

《我们爱你啊,中国》这首诗歌就有两条认知主线,一条是诗人蕴藏在诗歌中强烈的爱国情思,另一条则是诗人蕴藏在诗歌中的多种创作技法。教学时,很多教师喜欢人为地割裂这两块内容,情感归情感,技法归技法,使得原本有机融合的课堂教学变成了毫不相干的两个断层。笔者则运用整合理念,将爱国情感的体悟寄托在诗歌言语形式的感知中。以第六自然段的教学为例,诗人直抒胸臆,以“我们爱你……”开篇,直接表明了对祖国的热爱之情,随后选择“松树、梅花、胸怀、气魄”等意象将自己的爱国之情和盘托出。教学中,笔者首先引领学生在多重朗读中初步感知诗人浓烈的爱国情怀,随后紧扣“奋斗书写的史册,汗水浇灌的硕果”来感受诗歌中对仗手法所展现出来的真挚情感,并感受“松树伟岸”“梅花高洁”“胸怀博大”“气魄恢弘”等整饬性词句所形成的表达效果,从而引领学生深入到诗歌语言内核中,探寻那流淌在字里行间的浓浓真情。

这一案例中,教师借助对诗歌语言形式的感知和写作策略的体悟,将内容的感知理解、情感的体悟感受、表达的品味历练融为一体,促进了教学内容的有机融合。

二、整合,让多重技法比翼双飞

《我们爱你啊,中国》这首诗歌集聚着诗人多样化的表达技巧。如果单独地进行感知,不仅浪费教学时间,也会让学生产生一定的厌学情绪。因此,笔者从整合理念出发,将多种技巧的体悟与感知融为一处,促进了学生表达素养的不断发展。

如第二自然段,诗人以凝练的语言盛赞了祖国的大好河山,洋溢着浓浓的爱国情愫。教学中,教师紧扣句式的倒装、选择典型事物的表达策略,引领学生在对比阅读中进行表达效益的感知。首先,教师引领学生深入思考:诗人为什么要选择“桂林山水、西湖、黄山、庐山、长江、黄河”等事物?如果选择其他事物是否可行?学生在对比中意识到,只有选择最具代表性的事物,才能展现祖国山河的壮丽。随后,教师将诗歌中“名词+形容词”的句式结构改为“形容词+名词”的结构,引导学生在对比中感受形容词后置的表达效果。

面对同一语段中的多种创作技巧,教师以对比的方式进行统一的整合融通,牵一发而动全身,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整合,让教学资源互通有无

其实,教材中的文本在整个文本海洋中是一个散落的价值点。因此,我们需要借助整合理念,将教材中的文本与其他相关的内容进行统整、比,从而在群文阅读的过程中不断关联、升华文本的价值。

如在教学《我们爱你啊,中国》的过程中,教师先后引领学生感知了这首诗情感真挚感人、语言整饬凝练的基本特点,并深入诗歌情境中,体悟了形容词后置、对仗语句、选取典型事物等创作手法及其形成的表达效益。在这样的基础上,教师则为学生拓展补充了舒婷的《致橡树》和王宜振的《我是中国人》这两篇经典的爱国诗篇。一方面,教师借助《致橡树》,在转换语言风格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再度感知诗歌真挚而浓烈的情感;另一方面,借助《我是中国人》与本节课教学中所积累的创作技巧形成鲜明对比,引领学生在多篇文本的共同印证中达到较好的学习效益。

在这一案例中,教师将教材中的文本视为教学资源的一份子,以升格之后的整合方式,将其与其他两篇诗歌统整在一起,为学生对比辨析、共性印证提供了有效的认知资源。

第6篇:高效课堂的核心范文

关键词:高中体育课程改革;有效教学;优质教学

随着高中体育课改的开展与深入,新时期如何营造优质高效的体育课堂已经成为高中体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而营造优质高效的体育课堂就必须对传统教学模式、方法与手段等方面进行改革。笔者通过自身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深刻体会到要改革,体育教师需要树立新的体育教学观,并以新的体育教学理念为指导,创建新的体育教学模式,从多方面来弥补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丰富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兴趣,优化学习过程,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

一、了解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1.了解学生身心发展规律

现阶段的高中生对人和事物都有很强的敏感性,思想活跃,容易接受新的事物和信息,同时情绪波动性也很大,有很强的自尊心和进取心。身体发育也从青春期的发育高峰期逐步进入平稳发育的成熟期,对体育技能的掌握也在不断提高,所以,面对高中生这样的教学对象,教师应注意教育、教学方式的改进。在体育教学中,必须根据学生的体育学习能力、身体素质条件,来制订相应的教学目标和内容,因材施教,让每一位学生都能享受到体育活动带来的乐趣。

2.培养学生体育爱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从学生的运动能力和兴趣爱好出发,在一定范围内让学生自己选择运动项目,并掌握一定的运动技能,培养学生的体育爱好,在较大程度上满足学生对体育的兴趣需求,激发学习动机,培养体育兴趣、体育意识和特长。学生的体育爱好一旦形成,将会渴望学习到更高层次的运动技能,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为他们的终身体育与健康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丰富的教学手段可以让课堂教学生动、有趣。现代多媒体技术在学校教育中已得到了广泛的运用,我们也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手段,使学生按照自己的具体情况,来反复观看动作的演示和要领,促进高中体育的开放式教学。比如:在学习篮球项目技能时,可以先在多媒体教室给学生播放一些关于篮球项目的相关视频,让学生通过视频先来了解篮球运动的发展,用精彩的比赛使学生对篮球产生兴趣。这样我们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学生对所学的技能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和认识,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安排教学内容,做到因材施教。另外,体育游戏作为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体育教学中也是十分重要的教学手段之一。体育游戏的运用可以根据不同的教材和教学设计选择合适的体育游戏来进行课堂教学。比如,在课堂常规部分用一些反应类的小游戏来活跃课堂气氛;在热身的过程中用奔跑类的游戏代替跑圈,让学生在游戏中达到热身的效果。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上课的内容,设计相对应的练习类游戏或者是竞赛类游戏,通过趣味性和竞争性的练习方式,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练习的积极性得到显著的提升,让学生在欢声笑语的游戏中能够学习到运动技能,明显地提高了教育教学效果。

当然,不论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手段和方法,都需要体育教师去精心组织、悉心安排,因此,在丰富教学手段的同时,体育教师也应该不断地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的素质和综合能力。通过学习,弥补不足,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用个人的魅力打动学生,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从而提高体育课堂教育教学的质量。

三、拓展教学空间,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高中阶段的体育教学,不但要使学生在掌握体育与健康基本知识、技术技能的基础上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还应该注重对学生的思想品德的教育。现阶段的高中生是以独生子女为主,缺乏团队合作意识和吃苦耐劳的精神。教师可以运用体育教学的特点,对学生强化思想的教育,通过强化训练,培养学生敢于拼搏、不惧困难、吃苦耐劳的精神。通过合作项目的教学,注重集体合作,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团队合作意识。教师还要拓展教学空间,在课下也要开展体育课堂,建立体育兴趣小组,对爱好体育活动的学生进行指导训练。对于有一定运动特长并且有志向在此方面发展的学生,要单独进行培养,为他们制订专门的培养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强化训练,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此外,体育教师还要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心理辅导,促进学生认知、情感、个的全面发展。

第7篇:高效课堂的核心范文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程整合;高效课堂;思路

纵观近年来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很多教师的思路和认识存在不足甚至是错误的,尤其是农村中小学教师。本人根据多年的研究和实践,利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构建高效的思路进行一点分析和探索,与同仁们一起交流。

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中,一定要回答以下问题:

1.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真正内涵是什么?

2.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基础和准备有哪些?

3.高效课堂构建过程中的支撑理论是什么?

4.构建高效课堂的具体过程和策略是什么?

5.各学科之间构建高效课堂有什么区别?

6.在实际应用中如何利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理论构建高效课堂?

根据以上六个问题,我认为广大教师在实际应用中应有以下五个思路。

思路一:知内涵,明本质

如何正确把握和认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内涵,关键要从它的定义、整合层次以及它的本质,从现实教育中去理解,从自身的实践中理解,万不可都听专家定义、专家分析,总之,一切从你的实际教学中去把握认识信息技术与课程内涵。我在此分析一二,根据何克抗教授对信息技术与课堂整合的内涵阐述,信息技术与课堂整合不再是简单的辅助教和辅助学,是彻底、全面地改变传统的教学结构和学习方式。它的最高目标是为了改善学习,并能取得很好的学习效果,它首先革新传统的学习观念,构建新的学习方式,重视学习资源和学习环境,打造面向未来社会的学习文化。在当前的信息化建设下,信息技术与课堂整合在实施上难度较大,主要是教师和学生的观念改变、教育教学评价体制的改变。所以,“整合”不是简单的“融合”,它主要是一种教育理论的“整合”,一种教学模式的“整合”,更是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改变。

思路二:懂理论,会构建

在现代学习理论中,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研究最广泛,应用最广泛的学习理论之一,它的主要思想是把教育者和教育对象(学习者)进行重新定位,把学习进行重新定义。学习者不再是知识被动的接受者,而是在特定的学习环境中进行知识意义的主动构建,是学习主体,教育者应该是学习者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所以,教育者在教学中必须采用新的教学模式、新的教学方法和新的教育设计思想。

在当前利用信息技术构建高效课堂,必须让每一位教师懂得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成为自己进行教学设计的重要指导思想,对传统的教学理论、教学观念、教学方式提出挑战,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把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活学活用。建构主义理论支持下的教学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支架式教学、抛锚式教学、随机进入教学。

思路三:夯基础,早准备

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前,每一位教师一定要提前夯实自己的理论基础和技术基础,提早准备好所需的学习资源和构建好学习环境,本人认为有以下几步可做:(1)扎实学好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相关教育教学理论。(2)熟悉掌握相关的信息技术,尤其是教学中应用的信息技术和教学媒体的应用技术,如果没有先进的信息技术,很多学习环境和教学环境无法创建,也就达不到整合的效果。(3)加强学科资源信息的建设。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学习资源是构建高效课堂最重要的部分。(4)用全新的教学设计思想,进行双主导为原则的教学设计,这是构建高效课堂的核心部分。(5)在构建高效课堂中,一定要充分注意各学科的特点,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构建特点和规律。

思路四:步骤明,方法当

有了一定的基础和准备,在具体实施某一课堂教学中,还要明确步骤,采用适当的方法来构建高效课堂。(1)认真分析学习内容和学习环境,了解学习资源的准备情况和教学媒体的使用情况。(2)分析你的学生,知道他们的接受能力和认知水平,掌握他们的学习性格和情感情况。(3)认真选择你所熟练掌握的信息技术,千万不能追求高大上,能实现你的目标就是最好的技术。

(4)合理准确地设计你的教学过程和学习过程,做到每一分钟都在你的掌控之中。(5)合理评价学生的学习结果和自身的教学情况,并及时反思改进。

思路五:重应用,简单始

在实际应用中,又如何利用信息技术与课堂整合理论来构建高效课堂呢?各学科有各学科的特点,构建也是多种多样,但很多老师认为很复杂?根据整合的层次来说,我们基本上还处于第一层,也就是信息技术作为演示工具。很多教师认为很难达到二层、三层,甚至更高一层,因为高层次对教师和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都有很高的要求,很多教师总是认为,自己的信息技术水平可以,学生的水平太差了,整合没有办法进行。错了,这是你不了解学生。

参考文献:

[1]何克抗.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的理论与方法[D].北京师范大学,2008.

第8篇:高效课堂的核心范文

一、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进行音乐欣赏课教学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聆听,然后让学生根据自身的感受去体会作品。科普兰曾说过:如果你要更好地理解音乐,再也没有比听音乐更重要的了,什么也代替不了倾听音乐。由于学生对乐曲的感受可能不同于作者,这时教师再细心讲解,学生会听得很认真。以《天鹅》一课为例。为进一步开阔学生的视野,我先引导学生感受音乐情境:用多媒体播放天鹅在湖边戏水、飞翔和高歌的画面,在忧伤、抒情的乐曲旋律的渲染下衬托出天鹅美丽、高贵的形象。之后提出问题:“这首乐曲描绘了什么?表达了怎样的情绪?”让学生分小组合作讨论回答。同学们将老师的问题与自己的想法相结合,纷纷发表不同的见解。接着我介绍这首乐曲被改编成大型芭蕾舞剧《天鹅湖》,然后把剧中的天鹅经历了很多生活的磨难,最后得到了王子的爱的故事进行了一番描述。

由于画面刺激使学生对音乐作品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此时教师先让学生听音乐,然后采取师生互动的教学形式,既拉近了师生关系,也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很好地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充分激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中小学生具备的音乐基础知识有限,而且他们又正处于思维活跃的年龄段,用表演打开学生音乐想象的闸门,可以充分激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培养其音乐感悟能力。在音乐欣赏课上,教师鼓励学生将想象通过表演的形式表现出来,不仅能营造出热烈的课堂氛围,而且还可以提高学生对音乐欣赏课的兴趣。比如让学生欣赏苏联作曲家普罗柯菲耶夫的《彼得与狼》。这是一部以儿童为对象的交响乐曲,描述的角色有少年彼得、小鸟、鸭子、猫、老爷爷、猎人、狼,故事寓意深刻,塑造了主人公彼得机智勇敢的形象。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即兴表演,开发学生的潜能,然后再让学生完整地欣赏作品,感受音乐所表现的情境,在仔细聆听中去构想各种乐器演奏所代表的角色的形象。这样既能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又能加深学生对音乐的记忆和感受。

三、引入奥尔夫教学法

奥尔夫教学法是德国作曲家、音乐教育家卡尔・奥尔夫创立的现代音乐教学法。奥尔夫教学法的最大特点是关注对孩子内心世界的开发,在这样的学习中,孩子不会把学音乐当成一种负担或功利,而会全身心地投入到音乐世界中来,用他们的肢体、语言、乐器自由演绎,以独特的方式抒发内心情感。奥尔夫教学法十分强调即兴创作,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发现、创造音乐。其声势活动中最基本的四种动作是跺脚、拍腿、拍手和捻指。在实际运用中,教师可以大胆创新,因为奥尔夫教学体系是开放的,没有固定不变的程式。

如学生在欣赏了德沃夏克的《自新大陆交响曲》第二乐章后,感觉这一乐章中第一主题的旋律非常好听,这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唱谱并试着为旋律填词。教师可以采用奥尔夫教学法,让学生边唱边做拍手、拍腿、跺脚、捻指四个动作,然后让学生分两组演唱并加上上述四个动作。这样不仅使学生牢记了这首乐曲的旋律,而且还很好地锻炼了动作的协调性,提高了他们欣赏交响乐的能力。这种在实践中欣赏音乐的方法,非常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由被动地接受音乐知识转为主动地探求音乐知识。

四、多媒体辅助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网络教学从手段和形式上改变了传统音乐教学的面貌。它可以帮助中小学音乐教师把相关的音乐背景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出来,有助于优化课堂教学结构。

第9篇:高效课堂的核心范文

【关键词】新课改课堂效率

一、转变教学观念,营造宽松的课堂氛围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像个演员,只管自己表演,而不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在讲台上振振有辞,手舞足蹈,而学生在下面昏昏欲睡。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要想办法让学生发挥他们的创新意识和能力。这就要求教师成为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组织者。这里所说的组织者,好比谈话节目的主持人,而不能像维持纪律、不断施加压力的监工。作为主持人,我们的首要任务是营造一个接纳的、支持性的、宽容的课堂氛围,创设一个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

比如,在讲解地球上的经纬网这个知识点时,传统的教学,教师总是拿一个地球仪在黑板上演示什么是“经线”,什么是“纬线”,各自有什么变化规律,最后得出“横经竖纬”的结论。但结果往往是教师讲解的累,学生学习的痛苦,学习的效果也不好!教师在讲解这个知识点的时候如果能调动学生积极参与的主动性,让学生自己得出这个结论,那么效果将是事半功倍。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能真正的参与其中呢?课前我让每个学生先准备一个煮熟的鸡蛋,先不告诉学生鸡蛋的用途,让学生对这节课首先由一个期待。课堂上,首先创设一个情境:这个情境可以是“如果你在森林、沙漠或者海上任何一个地方迷路了,怎么办?”学生的回答可能是五花八门的,教师对每一种做法都必须给以鼓励并适时的引出经纬网的概念,告诉学生当没有任何参照物时我们可以用经纬线在确定自己在地里上的位置。那么如何看经纬线,如何确定你的经纬度呢?将问题抛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是就可以让学生观察书本上的经纬线,让学生将其绘制到鸡蛋上,在绘制的过程中学生会发现许多的问题同时也能自己得出书本上的结论,教师只需最后请学生来总结并讲解学生搞不明白的问题即可。这样让学生成为了课堂教学的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形成和谐的课堂气氛,同时也解决了教师讲的累学生学不会的问题,形成了良好的师生合作关系。学习是带有浓厚感彩的一种活动,师生关系好,学生便爱听你的课,乐于接受你的观点,对这门课有较高的学习热情,自然课堂效益高。

二、改进备课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新课改理念要求构建高效课堂,高效课堂的前提是教师要备好课,安排好课堂过程。备课的要求是多方面的,在新课改的理念要求下教师要备好课必须了解学生的知识底细,明确教学目标,掌握课文的重点内容。只有知道学生该学什么,才能弄清自己该教什么,否则,闭着眼睛捉麻雀,大抵是无效劳动而已。 备课时,不求多而求精,不求快而求活,不求静而求动。最后,再根据教学过程的设计和教学的实际需要制作好教学所必须的教具或课件、学生操作的学具等。

三、课堂教学科学化-----出粗取精

1.课堂上教师的激情很重要

老师上课时要调节好情绪,有的老师在课堂上提不起精神,低声慢语,学生听不清,长期下来学生也被感染得萎靡不振,老师的讲课成了催眠曲,自然课堂效率低下,成绩便很难提高。相反那些上课铿锵有力,富有激情的老师,成绩普遍好,原因就在于情绪感染人。

2.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认识的主体。教师这是这一活动中的组织者和指导者。教师在讲课过程中要巧妙设计情境,设置疑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

3.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尤其需要熟练应用多媒体

单一的教学手法或手段,很容易使学生出现感官疲劳,注意力分散。这就需要我们采用多种手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多媒体教学可以增大课堂容量,节省板书时间,以直观性强、容易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等优点,在提高课堂效率方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

4.优化课堂教学环节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和具体情况对教学环节进行合理的取舍,从而节省课堂教学的时间,使课堂教学更高效、更流畅。紧跟新课程改革的步伐,同时分析清楚学生学习知识困难的原因,抓好教学衔接,使学生尽快适应新的学习模式,从而更高效、更顺利地接受新知识。在实际教学中学生的听、说、读、写、看每一个环节都要求教师运用有效衔接将其有机的串联起来已达到在教学过程中的连贯和高效。

四、不断的在实践中反思、努力的在实践中创新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