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医疗质量提升专项行动方案范文

医疗质量提升专项行动方案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医疗质量提升专项行动方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医疗质量提升专项行动方案

第1篇:医疗质量提升专项行动方案范文

一、明确目标落实工作要求

认真落实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安排部署并结合本镇实际,制定详细的工作方案,扎实开展专项行动。集中半年的时间,针一步规范药品生产经营秩序,完善监管规范和机制,提升药品监管水平。

二、突出重点,集中开展“两打”行动

结合本镇实际,突出工作重点,严厉打击药品违法经营行为

(一)整治诊所非法药品购销行为。严禁诊所从非法渠道购进药品;严禁诊购销假劣药品;严禁诊所违法配制制剂。

(二)整治中药材经营秩序。严禁制售染色增重、掺杂使假等假劣中药材;严禁药渣废料加流市场;严禁无证销售中药饮片、中成药或化学药品。

三、标本兼治,切实抓好“两建”工作

(一)进一步加强涉药单位相关规范建设。督促涉药单位对所经营药品的质量和购销行为负责,做到严格购销管理,认真查验供货或购货方的资质,开具或索要销售发票,确保药品渠道可控、流向清晰、票货相符。抓好新修订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的实施,完善配套的标准和规范,提高药品流通环节质量控制水平。

(二)加强药品监管机制建设。

1、建立建全监管机制。加强对村(居)食品药品安全信息员业务指导,上下联动,全面落实药品安全“地方政府负总责”。加强药品监管信息公开,增加消强者获得药品质量安全信息的途径。完善投诉举报渠道和举报奖励制度,鼓励社会监督。

2、建立建全药品安全风险防控机制。定期开展辖区内药品安全的监督评价,注重发现和控制药品安全风险信号,避免造成安全危害。发现辖区涉药单位药品经营管理体系存在缺陷、可能产生隐患的,及时约谈单位负责人。

四、工作步骤

“两打两建”专项行动自8月起,为期半年,分三个阶段进行。

(一)安排部署。召开辖区内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及各村(居)“两打两建”专项行动安排部署会议,深入贯彻省、市、区局会议精神和通知要求。在8月15日前,制定镇“两打两建”专项行动的重要意义,宣讲相关法律法规,督促药品经营单位、村级卫生室(站)切实履行产品质量安全主体责任,为专项行动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二)整治规范。7月31日开始到11月底,围绕“两打两建”的各项重点工作,组织食安站、工商、派出所对辖区涉药经营和使用单位进行全面检查,监督检查面达到100%。对辖区内药品经营、使用单位监督检查中,发现的缺陷问题,要监督单位负责人尽快落整改。发现违法违规行为的,必须一查到底,对于情节特别严重者及时上报区食药局。

(三)总结上报。食安站于每月16日前就检查范围、检查企业数、所占比例、检查方式、发现的案件线索等向区食药局上报。在专项行动结束后,于12月10日前上报全面总结。

五、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深该认识“两打两建”专项行动的重要意义,加强组织领导,密切工作配合,认真抓好“两打两建”专项行动的落实。成立以镇长都锦为组长、分管副镇长罗伟为副镇长,工商、医院、派出所、社服中心负责人为成员的“专项行动”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社会服务中心,社会服务中心主任薛小俊任办公室主任,负责日常工作。

第2篇:医疗质量提升专项行动方案范文

一、总体目标

围绕区委、区政府“三生融合,幸福”总体目标,以“创先争优”为中心,创建“无红包、无大方、无长队”医院,重塑卫生系统形象,全面改善医疗服务,促进医疗服务更方便,医疗质量更放心,医患关系更和谐,开展“医德好、质量好、服务好”竞赛,提升整体服务水平,切实提高群众、患者和医务人员满意率,通过三年的持续改进,使医德医风上一个新的台阶。

二、主要内容

(一)创三无,塑形象

1、创建“无红包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严明纪律,取信于民。按照市卫生局、市纠风办《关于开展创建无红包医院活动的意见》,继续深化活动内容,实行拒收情况院内定期公示制,安排专人对出院病人进行电话或短信回访和调查,组织监督员明察暗访等。加大查处力度,对收受红包者一律按下列规定予以惩处:责令退还,并予以相应金额10倍的惩处;当年度考核定为“不合格”;两年内不得晋级、晋职;有索要等恶劣行为的由区卫生局予以吊销执业证书。

2、创建“无大方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合理诊疗,降低两费。打造“阳光用药工程”,加快医院电子病历建设,健全处方点评互评制度,强化处方信息监督,完善统方信息责任追究和大处方问责制度,促进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治疗,进一步降低患者门急诊费用和住院均次费用。继续推行同级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临床路径管理、单病种质量管理控制。深化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医疗单位业务职能科室要牵头对本单位药品用量情况进行动态监测,并执行超常预警制度,对区第一人民医院月用药量(包括总量和总价)前5位的医生和药品,对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月用药量(包括总量和总价)前5位的药品,医疗单位纪检人员会同牵头相关科室及时予以调查,发现违规处方,当事医生一律进入黑名单,违规三次以上医疗单位视情节轻重予暂停处方权1-3个月。

3、创建“无长队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简化流程,改善环境。推行自助挂号、预约挂号、叫号服务,增设服务窗口,合理安排门急诊和入、出院服务流程,缩短挂号、划价、收费、取药等服务窗口等候时间。同时,通过开展双休日及节假日门诊等方法缓解病人积聚现象,通过三年努力,逐步实现无长队目标和解决“就医难、就医烦”等问题。各医疗单位要结合本单位实际出台切实有效措施并付诸实施。

(二)促三好,正医风

1、医德好。加大医德医风教育力度,结合卫生行业特点,深入开展宗旨意识、职业道德和纪律法制教育,大力弘扬“救死扶伤,一切为了人民健康”的革命人道主义精神和“甘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的雷锋精神,评选出一批“医德模范”,为广大医务人员树立榜样。

2、质量好。开展“名医”评选活动,大力宣传优秀医生精湛的医术、高尚的医德和良好的医风。加强医疗单位内部管理和基础医疗质量管理,健全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体系,特别加强重点环节、重点区域、重点人员管理。严格落实核心医疗制度,规范诊疗服务行为。医院年度医疗事故发生率控制在0.3‰以内,甲级病历率90%以上;处方合格率95%以上;基础护理合格率90%以上。

3、服务好。进一步强化卫生工作者的服务意识,将改善人民群众看病就医感受作为加强医疗服务工作的创新点和突破点,通过不断优化医院门急诊环境和流程,进一步做好便民门诊服务和优质护理服务工作,积极推广“志愿服务在医院”活动,开展“服务之星”评选,使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改善医疗服务的实效。

(三)提三率,出绩效

1、提高居民对医疗卫生服务满意率

结合“三生融合,幸福”建设要求和卫生行业特点,各单位不断“实化、细化、深化”服务举措,持续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质量,使居民对医疗卫生服务的整体满意率达到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标准。

2、提高医疗卫生服务对象对一线医务人员满意率。

对每一位出院病人开展满意度调查,完善回访制度,调查问卷存入病历档案,分病区进行统计,统计结果作为科室奖金分配的重要参数。每年年终,区卫生局委托第三方机构对区第一人民医院的出院病人和门急诊患者满意度进行调查,委托各街道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疗卫生服务对象满意度进行调查,调查结果与各医疗单位领导班子考核挂钩。已出院患者对医疗服务满意度小于90%,门急诊患者和公卫服务对象满意度小于80%的,该医疗单位取消年度评先资格。

3、提高一线医务人员对后勤服务满意率。

建立职工考评领导班子和一线医务人员考评后勤行政科室的机制,医疗单位领导及后勤行政科室考评结果与其年度考核及奖金系数挂钩。职工满意度小于80%的医疗单位领导,一线医务人员满意度小于85%的后勤行政科室科室负责人予以约谈,满意度过低的予以行政处理。

三、工作步骤

(一)宣传发动

在2012年8月初,召开各级动员大会,层层发动,全员参与,营造行动开展良好氛围。

(二)组织实施

1、各单位和局机关各科室根据本意见制定具体实施方案,细化各项工作三年计划。

2、各单位针对医疗服务和医德医风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出台提升措施,创新工作内容,以点带面,不断提高。

3、加强督导,及时了解各单位行动开展情况,并组建检查组,对各单位的进展情况开展明查暗访,对有关制度的落实情况检查评议,定期进行通报。

4、统筹安排参与“名医”、“医德模范”、“服务之星”评选活动,加大奖励力度,提高医务人员参与评选活动的积极性。

5、开展广泛的正面宣传,通过新闻媒体,设置专栏,深挖良好医德医风事迹,提高医务人员的正面形象和自豪感。

(三)年度表彰

每年底都要全面总结行动的工作情况及成效,表彰一批专项行动先进工作单位和医德医风先进个人。对工作不落实,问题较多的单位给予通报批评,同时研究制定并落实改善医疗服务,加强医德医风建设的长效机制和工作措施。

四、组织措施

(一)建立联席会议制度。为加强对活动的领导,建立“三三行动”工作领导小组,局长任组长任副组长,为成员,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朱邦正任办公室主任。

第3篇:医疗质量提升专项行动方案范文

刚才,在全国、全省会议上,副总理、副省长作了非常重要的讲话,对这次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进行了部署,各级党委、政府要认真抓好贯彻落实。下面,就贯彻落实全国、全省会议精神,开展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工作,我再强调几点意见:

一、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全省电视电话会议精神,进一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食以安为先”。市委、市政府历来高度重视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工作。特别是近年来,在各级各部门和全社会的不懈努力下,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工作总体水平稳步提高,主要表现在:一方面,质量提升与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良性互动局面。去年实现了中国名牌和驰名商标零的突破,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个,占全省五分之一,居全省之首。浙江名牌产品个,名牌产品个。品牌经济规模不断扩大,名牌产品贡献率进一步提升。另一方面,食品安全形势不断好转,初步构筑了较为完善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目前,已全面完成“千镇连锁超市、万村放心店”建设三年目标任务,食品市场准入工程不断推进,累计有家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个产品取得QS证书。在无公害农产品认证、食品品牌建设、生猪定点屠宰、放心肉工程、农贸市场提升改造、商品准入制度和卫生监督管理制度等方面也取得了实质性进展。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工作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与人民群众对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的期望值相比,我们仍然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一些突出问题十分令人担忧,主要表现在:规模以下企业生产的食品质量水平普遍不高,特别是食品生产加工小企业、小作坊量大面广,食品质量和安全方面问题比较突出, 年共有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家,其中证照不齐或无证无照的家,占,食品企业中以上是“家庭店”、“夫妻厂”式的食品小作坊,上半年食品行业抽检批次产品中,批次合格率仅为,低于全省左右的平均水平;食品产供销各环节安全隐患依然较多,特别是初级农产品源头污染不容忽视,违禁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滥用兽药和添加剂、非法使用“瘦肉精”和生长激素等现象屡禁不止,严重威胁老百姓饮食安全和身体健康。另外,名牌产品总量少、层次低,没有形成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名牌产品。

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和切身利益,关系企业信誉和国家形象,各级各部门必须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要求,从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切实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真正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今天全国、全省电视电话会议精神上来,迅速开展全面整治行动,打好这场捍卫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特殊战斗。

二、扎实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全力以赴、雷厉风行

按照全国和全省会议要求,从实际出发,要突出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生产加工食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豆制品和豆芽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流通领域食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餐饮业食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肉禽质量安全专项整治、药品安全专项整治、消费品等工业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和进出口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等9个方面的专项整治,要求在个月时间分三个阶段组织实施。在行动中要重点把握好三个方面。

一要明确部门职责。各地各部门会后要深入学习领会今天会议重要精神,召开专门会议进行动员和部署,统一思想认识,成立组织机构,明确职责分工。在这里我就有关部门在这次开展专项整治行动的职责分工作进一步明确:质监部门负责这次专项整治行动的具体牵头协调和组织实施工作,要尽快拿出整体的行动方案。同时,要开展好生产加工环节的集中整治,突出酒类、食用油、豆制品等重点产品,对达不到质量安全卫生基本条件的必须限期整改直至依法取缔,小作坊生产加工的食品一律不准进入连锁超市和放心店销售。力争到年底,白酒小作坊无证生产行为基本得到遏制、食用油掺杂掺假现象得到严厉打击,一批豆制品企业获得产品质量安全许可证(QS证),市区(含县城所在地)获证企业市场占有率达以上。要加大名牌产品的培育和产品质量的提升,加快食品企业市场准入(QS)取证步伐,加强标准的执行力度。严格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和准入制度。要加大监督抽查和后续监管力度,及时公布抽查结果,对生产经营场所及产品质量严重不合格的,坚决予以曝光。农业部门重点要开展好农产品生产过程和农业投入品的监管,严厉打击违法生产、经营、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农药、兽药、渔药、化肥、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等行为;加强农产品药物残留整治。工商部门重点抓好市场流通秩序的整顿规范,以城乡结合部和各类食品批发市场、集贸市场以及个体商贩、食杂店为重点场所,集中开展专项检查,严厉打击销售假冒伪劣商品、无证无照经营、超范围经营的违法行为。卫生部门重点抓好餐饮业的食品卫生监管工作,以强化原料进货索证为重点,建立餐饮业和集体食堂原料进货溯源制度。要加大对学校、社区、建筑工地、农家乐餐饮和各类小餐馆的监督检查力度,重点查处采购和使用不合格或来源不明的食用油、调味料以及违法使用添加剂,利用有毒、有害、过期、变质原料和无检验合格证明的肉类、非食品原料等生产加工食品行为,同时开展保健食品市场整治活动。药监部门重点抓好药品、医疗器械等产品质量监管等工作。其他有关部门要依据各自职责,充分履行职能,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各职能部门要在政府统一领导下,加强协调,密切配合,相互支持,齐心协力,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积极推行联合执法和综合执法,形成整治合力。

二要突出重点。这次专项整治行动的重点产品是蔬菜、畜(禽)产品、水产品、乳制品等高风险食品,消费品等工业产品以及进出口商品;重点对象是蔬菜生产基地,规模畜(禽)、水产品养殖场(户),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及小作坊,蔬菜、食品批发市场、集贸市场(商场)、小食杂店、小餐馆、小摊点和药品生产企业等;重点区域是农村和城乡结合部,产品生产比较集中的区域,无证生产问题突出的区域,以及制假售假屡打不绝、反复发生的区域。特别要把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作为整治的重中之重,严厉打击使用非食品和回收食品作原料,滥用添加剂等行为,对达不到质量安全卫生基本条件的必须限期整改直至依法取缔。通过整治,坚决取缔一批“三无”企业,打击一批违法企业,整改提高一批产品质量不稳定企业,吊销一批有严重违法行为企业的证照。

三要注重三个结合。专项整治行动之间要相互结合。会后,专项整治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制定个方面的具体行动方案,同时要注重整合资源和相互之间的协调,形成整治合力。专项整治行动要与创新长效管理机制结合起来。要通过专项整治,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打扶结合、着力治本的长效监管机制。要按照省政府要求,做到“四不放过”,即整改措施不落实不放过、产品质量不达标不放过、处罚教育不到位不放过、质量教训不吸取不放过,“四个一律”,即不符合食品安全条件的企业一律依法关闭,不合格食品一律不准出厂销售,查实的制售有毒有害食品违法行为一律严惩、曝光,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件的一律实行监管责任倒查。要积极探索市场准入、抽查及后续监管、产品质量与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完善等方面工作。专项整治行动要与猪肉粮油等副食品价格调控工作结合起来。要严肃查处囤积居奇、哄抬物价行为,特别是要严防借价格上涨之机以次充好和销售病死猪肉、禽类及其制品等损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行为。

三、切实落实专项整治行动各项举措,加强领导、务求实效

这次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是解决当前产品质量特别是食品安全方面突出问题的特殊战斗,必须切实落实专项整治行动各项举措,加强领导,务求实效。

一要加强组织领导。市政府要成立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分管副市长任组长,相关部门为成员单位,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各县(市、区)政府也要成立相应机构,研究制定切合实际的行动方案。要进一步落实政府行政首长负责制、行政执法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坚持属地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真正形成“地方政府对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负总责、监管部门各负其责、企业作为第一责任人”的责任体系。

第4篇:医疗质量提升专项行动方案范文

一、活动主题

计量与安全

二、活动内容

(一)开展“计量保安全”宣传活动。围绕今年“计量与安全”的主题,各地要结合实际,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宣传计量在维护食品安全、道路交通安全、人身健康安全、环境安全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切实提高计量工作社会影响力。要组织开展交通、食品、环保、医疗等领域的计量专项执法监督检查和制造计量器具许可生产企业监督检查,通过边检查、边整改、边宣传,营造氛围,提升安全领域的计量保障能力。

(二)开展“医疗计量保健康”宣传活动。市局将联合卫生部门组织对医疗卫生单位及有关人员开展计量法律法规、医疗计量器具管理等知识的宣传普及,组织开展医疗计量进社区保健康行动,重点向百姓宣传计量在就医看病和眼镜制配中的作用,并为社区百姓免费测量血压,校准血压计,提供配镜咨询,免费为百姓清洗、检测眼镜等;接受社区居民计量投诉并予以处理,免费发放各类计量知识宣传手册,张贴宣传画册,指导百姓如何预防日常生活中计量消费欺诈行为等。各地也要组织对医疗卫生单位及有关人员开展计量法律法规、医疗计量器具管理等知识的宣传普及;要积极会同当地卫生部门,选择一批社区、乡(镇)、村,通过现场为群众开展家用血压计、家用人体秤等计量器具的免费检定/校准,开展相关医疗计量知识宣传。同时,要积极实施“推进诚信计量,建设和谐城乡”主题行动,重点推进当地医院实现诚信计量自我承诺,并公示社会。

(三)深入贫困或边远地区开展免费检测配镜公益活动。青少年是近视的高发人群,近视后不配眼镜或配镜质量不高将直接影响学生的视力发展,但目前很多贫困或边远地区的学生,从来没有进行过视力检查,更没有制配任何眼镜。为进一步发挥计量在保障青少年视力安全方面的作用,各地要根据当地实际,深入贫困或边远地区的乡(镇)、村,选择一批中小学校,组织计量技术机构、质量信誉较好的眼镜生产商或眼镜制配店、医疗卫生单位等,为在校学生进行免费视力检查、眼镜检测维修及预防近视、健康用眼有关知识的讲授宣传等服务。市局将联合黄岩分局、市计量院于5月18日在黄岩区宁溪镇开展计量进校园活动,为师生免费提供视力检查、验光配镜、眼镜维修、宣讲预防近视和健康用眼知识等服务。

(四)组织做好实验室开放活动。实验室开放日活动是一项常抓不懈的工作,市、县两级计量技术机构要根据省、市局的要求,结合本单位开展的项目和地方特点,对实验室开放进行认真的规划,制订详细的开放方案,落实具体责任人,在不影响业务工作、保证机构正常工作秩序的前提下,邀请社会各界人士现场参观计量实验室,观摩计量检测过程,增强对计量技术支撑保障的形象化了解。同时为百姓免费提供家用血压计、人体秤、眼镜等计量器具的免费检定/校准。通过实验室开放,加强和社会各方面的沟通联系,扩大计量工作社会影响力,促进质监系统行风建设,提升质监系统社会形象。

三、活动方式

采取自主开展与集中统一行动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各地要按照市局部署,结合当地实际开展专项执法行动和各项计量惠民活动。根据统一安排,确定5月14日至5月20日为统一活动周,以形成声势。

四、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各地要重视和加强计量宣传工作,真正把计量宣传作为一件大事来抓。要积极开展“5.20世界计量日”宣传活动,做到精心筹划,认真制定活动方案,细化责任分工,扎实推进实施,确保取得实效,活动结束后,要及时做好总结。

第5篇:医疗质量提升专项行动方案范文

一、产业转型服务行动

充分发挥职能、信息、技术优势,着力强化信息技术、许可办事、政策引导和认证注册服务,积极助推医化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努力实现服务能力的新提高。

(一)药品生产领域

工作目标:协调上级局帮促一家企业完成新建生产车间GMP认证;促成医化企业与跨国公司、研究机构合作项目各1个;指导2家企业3个产品取得新的药品生产批准文号。

工作措施:协调上级局做好:1.对化工企业向药品生产企业转型、原料药向制剂转型的,加强政策引导和技术帮扶,在厂房设计、图纸审核、GMP车间改造现场指导等方面实施全程帮扶。2.对申报国际、国内注册认证的,加强教育培训和技术指导,指导企业争取一次性通过。3.对有拓展国际市场、开发新产品意向的,搭建合作平台,积极牵线搭桥,促成合作项目。4.对申报药品批准文号的,指导企业加强药品研究,帮助沟通联系国家、省药品审评中心,争取缩短审批时限。

(二)药品流通领域

工作目标:鼓励引进药品流通新业态,推进药品零售企业的规模化发展,提高行政审批效率。

工作措施:1.规划引导。根据药品流通行业发展规划,鼓励药品批发企业重组、兼并、联合,发展现代医药物流,积极引进新型药品流通业态,提高行业集中度和综合竞争力。2.扶优扶强。帮扶重点企业、成长型企业,完善直通车服务,挖掘“老字号”企业的文化内涵,引导创新经营模式。强化退出机制,淘汰一批条件差、信用低的企业,助推药品流通行业健康有序发展。3.提高效率。完善审批制度和程序,修订新的准入标准,提高审批效率。

(三)医疗器械领域

工作目标:帮促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企业参加各种技能培训,提高质量管理水平,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帮促相关企业通过《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检查。

工作措施:1.搭建平台。打造产销对接平台,组织企业与医疗机构产品对接会,推进产品研发,拓宽营销网络。积极协助市局打造技术服务平台,为设立医疗器械检验检测中心或分所提供支持。2.强化服务。做好项目结对联系,加强与上级局的沟通。对新开办企业,帮促报批许可证、注册证;对新开发产品,帮助取得注册证;对新技改项目,指导可行性分析和技改方案论证。对2家实施《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企业,协助市局开展模拟检查,争取一次性通过。

(四)稽查打假领域

工作目标:切实保护企业合法权益。

工作措施:建立政企联合打假机制。凡涉及假冒我县相关名牌产品的案件,及时为企业撑腰解难,主动协调有关部门依法从严从重从快处理。

二、专项整治亮剑行动

根据上级部署,深入开展专项整治,始终保持高压态势,切实发挥打击制假售假行为的“拳头”和“尖刀”作用,在贴近民生查办大要案、重拳出击打出影响力上求得新的突破,努力实现我县食品药品安全形势稳定趋好。

(一)药品生产领域

工作目标:以GMP为标准,督促企业严格按处方和工艺组织生产,确保产品质量稳定可控。

工作措施:开展药品生产领域集中整治行动,重点检查企业是否存在偷工减料,是否擅自接受药品境外委托加工,是否原料把关不严、以化工原料代替经批准的原料药、以质量低劣药材代替合格药材等行为。在督促企业自查自纠的基础上,对重点企业严格按GMP要求进行现场检查和重点监督品种抽验。发现存在违法违规行为的,按照“六个一律”要求依法作出处理。

(二)药品流通使用领域

工作目标:整治“走票”、“挂靠”、药师不在岗、处方药未凭处方销售等突出问题,加强疫苗、含特殊药品复方制剂、终止妊娠药品等重点品种监管。

工作措施:重点检查近三年内涉及购销假药案件的企业、城乡结合部和农村地区及信用等级差、管理薄弱的零售药店。以进货渠道和质量管理规范为重点,严厉打击违法行为。对已查证属实的出租转让证照、票据,经营假药或者造成特殊药品复方制剂流弊的、明知渠道不清或手续不全仍然购销假药的药品经营企业,一律依法吊销《药品经营许可证》;对涉嫌犯罪的,一律移送公安机关追究刑事责任;对涉嫌增值税票据造假的,一律移交税务部门核实;对销售假药的,一律予以公开曝光。

(三)医疗器械领域

工作目标:重点规范乡镇卫生院体外诊断试剂、口腔科医疗器械、二手医疗仪器设备采购渠道;严肃查处急救常用医疗仪器设备违法案件,尤其是进口医疗仪器设备技术结构不符合相关国家强制性标准的案件;查处“美瞳”违法案件,消除无证经营行为。

工作措施:开展乡镇卫生院医疗器械专项检查,着力解决体外诊断试剂、口腔科医疗器械和转手再用医疗仪器设备存在的问题。开展远红外与磁疗相结合贴膏类产品经营的集中整治。采取医院自查、监督检查、摸底检测、总结评估等形式,对急救常用的医疗仪器、设备进行全面检查和质量抽查。开展“美瞳”经营秩序集中整治,在宣传引导的基础上集中开展专项治理,加快新申请角膜接触镜经营的许可审批。

(四)药械稽查打假

工作目标:以非药品冒充药品、中药饮片质量低下和非法渠道采购药械等突出问题为突破口,严查狠打,确保药械违法案件查处率100%,涉刑案件移送率100%,假劣药械案件占立案数50%以上,争取查办1—2起在全市有影响力的案件。

工作措施:开展非药品冒充药品专项整治,排摸重点品种,追根溯源,捣毁制假窝点。开展医疗机构使用医疗器械专项整治,以植入性医疗器械(包括美容产品)、诊断试剂和影像诊断系统为重点,开展异地核查和渠道追溯,会同公安机关追踪假冒产品源头。开展中药饮片质量专项整治,加强质量抽验和不合格产品的查处,全面核查进货渠道,并尝试与刑事司法衔接,严厉打击假冒伪劣行为。开展邮寄假药专项整治,开展某类特效用药(如糖尿病专科降糖药品)专项检查和非标检测,追踪溯问题产品源,铲除造假窝点。

(五)食品保化领域

工作目标:加强七大类食品安全治理整顿,加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

工作措施:健全联席会议、案件督办和信息通报制度,增强部门合力,加大查办力度。对食品添加剂、食用油、乳制品、保健食品、肉类、酒类等重点品种开展隐患排查,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项整治。启动96317举报投诉系统,健全举报奖励制度,提高群众参与程度。在5—6月开展为期二个月的集中整治行动,协调相关部门配合公安机关抓好“打四黑除四害”专项行动,重点打击生产经营食品添加剂、地沟油和病死猪行为,狠抓案件推进和深挖。密切关注群体性虚假宣传销售保化产品和药店保化产品经营等问题。

三、应急能力提升行动

完善新闻发言人制度,健全风险排查、预警、评估、处置等机制,推进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和食品药品安全预警、应急体系建设,完善应急预案,加强应急演练,提高应对能力,确保不发生等级食品药品安全事故。

(一)药械不良反应(事件)监测

工作目标:涉药单位实现药品不良反应(事件)病例的收集、报告、处理、分析常态化;药械生产质量安全事件应急处置程序、处理、分析、总结更加完善。

工作措施:督促涉药单位配备专职ADR、MDR监测人员,尤其是督促药械生产企业对上市药械不良反应(事件)病例进行收集、报告、处理、分析,开展重点产品监测和再评价研究,提交年度监测报告。充分利用省药品不良反应预警平台,定期开展ADR、MDR报告数据与药械质量关联性研究。建立市、县两级药械不良反应(事件)应急联动机制,开展应急模拟演练,及时调查、评价和处理死亡及群体性不良事件。

(二)药械安全应急处置

工作目标:完善预案,掌握舆情,及时处置,确保药械安全事件得到有效控制。

工作措施:完善药械安全事件应急预案,建立市、县联动机制,组织开展应急演练。明确专人每天浏览卫生部、国家局、省局和主流媒体的相关信息,一旦发现问题药械消息,第一时间采取应急措施。加强与市ADR中心和食品药品检验所的配合,力求在第一时间掌握不良事件情况,主动介入调查处置,避免事件升级。

(三)食品安全领域

工作目标:加强综合协调,确保食品安全事件得到有效控制。

工作措施:完善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建立市、县联动机制,组织开展应急响应检查。建立应急专家队伍,定期开展活动,充分发挥作用。严格重大事故信息通报制度,一旦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苗头,第一时间协调相关部门采取应急措施,调动精干力量,避免事故升级,把损失和影响降到最低程度。

四、诚信建设推进行动

进一步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健全激励和约束机制,推进诚信体系建设,强化社会监督,促进行业自律,推动企业执行质量管理体系,落实生产源头和流通使用质量安全责任,实现行业素质的新提升。

(一)药品生产领域

工作目标:企业年度质量报告完成率达100%,上市药品品种年度质量报告完成率100%,药品出厂监督抽验合格率100%,专项整治和日常监管发现违法行为移送及处理率100%。

工作措施:监督指导企业落实产品质量自我评估制度,审核评估企业提交的年度产品质量报告,确保报告的真实性,推进企业严格执行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加强日常监管和监督抽验,推进信用分级管理,对于违法违规、失信企业,根据情节轻重,分别采取行政处罚、约谈法定代表人、信息公开等形式予以警示。

(二)药品流通使用领域

工作目标:落实药品经营企业信用等级与人民银行征信系统的对接;争取全年创建市级“诚信示范药店”不少于8家,县级“诚信示范药店”不少于15家。

工作措施:落实本局与人民银行联合会议精神,加强相互间沟通协调,及时按照规定报送经营企业的相关信息,保障该机制正常有序运行,充分发挥金融系统对药品经营企业诚信体系建设的促进作用;开展争创“诚信示范药店”活动,定期公布企业信用等级,加大对低等级信用企业监管力度。继续开展药学服务活动,组织药学技术人员到村居(社区)开展安全合理用药知识宣传,提高行业信誉度和美誉度。

(三)医疗器械领域

工作目标:确保我县无菌类医疗器械生产企业不发生安全性事件和多批次的监督抽验不合格情况。

工作措施:参照执行YY/T0316-2008《风险管理对医疗器械的应用》,分风险评定、风险控制、剩余风险评价三阶段,开展风险管理检查评估活动,总结提炼ACE工作法。推进信用分级管理,公开信用等级评定结果,强化低信用等级企业的连续监控,并约谈法定代表人,发现违法及时移送及处理,并经批准予以实名曝光。

(四)药械稽查领域

工作目标:查处严重药械违法行为,促使涉药单位加强自律,确保用药安全。

工作措施:按照职能分工加强稽查监管,对发现的违法违规问题及时处理,并有的放矢的促进规范。对有主观故意制售假劣药或问题医疗器械的,经批准予以实名曝光。年终评出药械违法典型案件并予以实名曝光,警示涉药单位加强自律。

五、示范创建推进行动

以深化食品药品安全示范创建为抓手,强化责任落实、制度建设和基层基础工作,重点推进百万学生饮食放心工程和药品安全示范创建工程,促进监管长效化、社会化,在提升区域食品药品安全总体水平上有新进展。

(一)百万学生饮食放心工程

工作目标:实现8所学校食堂食品安全量化等级提升。

工作措施:抓工作部署,制定实施方案,明确标准细则,列入年度工作目标责任制内容。抓工作进度,成立指导考核组,加强指导、协调和督查,分批组织考核验收。抓部门协调,加强与教育、卫生、工商部门的分工配合,落实责任。

(二)药品安全示范创建工程

工作目标:争创省级药品安全示范县。

工作措施:加强与市局的沟通,争取将我县纳入省级药品安全示范县创建对象;加强创建的指导工作,协助相关乡镇做好宣传发动工作,使满意度测评能顺利通过。健全部门分工负责机制,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广泛宣传安全用药知识,注重特色培育和长效机制建设,及时报道工作成效和先进典型,形成良好的创建氛围,全面提升创建水平。

六、科学监管保障行动

以实施机构改革为契机,通过健全责任体系建设,理顺体制,划分事权,不断夯实县级食品药品监管工作基础,全面提升科学监管水平。以践行科学监管为主题,牢固确立“保安全、促发展、惠民生”的价值理念,扎实推进机制建设,努力形成系统特色的监管文化体系,全面提升部门形象和公众满意度。

(一)理顺监管体制

工作目标:建立健全食品药品安全责任体系,争取今年机构改革能顺利完成,通过在增加编制和提升技术能力的基础上,履行餐饮、保化监管新职能。

工作措施:健全责任体系。形成以“地方政府负总责、监管部门各负其责、企业第一责任人”为主要内容的食品药品安全责任体系建设。实施机构改革。在县编委会会议初步确定我局机构改革方案的基础上,加强沟通协调,争取党委政府支持,增设食品药品稽查大队和食品药品检测中心两个下属单位,积极与有关部门协调,顺利进行职能划转交接。

提升技术能力。加快县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项目建设,7月份前争取完成相关事项的审批,争取年内动工。

整合检测资源。按照统一信息、统一计划、统一经费的原则,积极推进检测资源整合,加强督查指导,掌握工作进度,在完成机构改革的基础上争取完成检测资源的整合。

夯实基层基础。在乡镇公共安全监管中心建立乡镇食品药品安全工作站,赋予相关工作职责,建立健全工作例会、督查指导、业务培训、信息报送、绩效考评和责任追究等制度,延伸监管网络,拓宽监督渠道,充分发挥工作站在宣传法律法规、收集安全舆情、配合检查执法等方面的作用。

积极履行新职能。建立餐饮服务、保化专业化监管和应急专家队伍,加强业务培训。建立完善餐饮、保化技术支撑体系和餐饮监管目标责任体系。适时启动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示范工程,在硬件提升上推进“餐饮量化等级评定”;在软件提升上推进“五常法管理”。

(二)建设系统文化

工作目标:加强队伍建设,提炼系统核心价值观,围绕“全市创特色、县内强地位”的总目标,谋求新作为,再创新业绩,树立新形象。

工作措施:开展主题实践活动。深入开展“四问”大讨论、“进村入企”大走访、重点工作大督查、长效机制大促进等系列活动,提炼系统核心价值观,形成谋求新作为、再创新业绩、树立新形象的原动力。

加强依法行政工作。以争创市级依法行政示范单位为目标,强化法律法规宣贯和法制审核,全面推行说理性文书,深入实施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组织案卷评查,提升案卷质量。研究解决《行政强制法》实施中的难点问题,保证执法工作的正常开展。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完善惩防体系,防控廉政风险,落实“一岗双责”,健全廉政教育、谈心谈话等机制。推行“阳光政务”,完善政务公开,规范“六权”运行。以创建“人民满意机关”为目标,开展“问勤、问廉、问责、问效”专项活动,加强监督检查,深化作风建设。

第6篇:医疗质量提升专项行动方案范文

一、工作目标

大力推进深化卫生系统规范化服务。并结合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全面有序开展,卫生系统制度针对医疗卫生单位窗口行业服务态度冷漠、办事效率低下、不按章办事等现象进行整治,使医疗卫生单位窗口行业做到遵守职业道德,服务标准和程序公开,服务规范,诚信守法,有高效的投诉机制,群众对窗口行业风气满意度达到85%以上。

二、工作重点

(一)查找和整治在对群众反映强烈的“五难”(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人难找、事难办)现象不抓不管或整改成效不明显的,向服务对象作出的服务承诺不兑现等问题。

(二)查找和整治窗口单位漠视服务对象,在提升工作效能、完善服务方式等方面不作为、慢作为等问题。

(三)查找和整治工作人员无故迟到、早退、串岗脱岗,不履行请销假手续,在工作时间斗地主、玩手机、逛淘宝等纪律松弛、自由散漫的问题。

(四)医院内、外及住宅区环境卫生整洁,便民服务措施完善(如提供轮椅、担架等)。

(五)医务人员按规定着装,佩戴胸卡,衣帽整洁,准时到岗到位。

(六)医务人员文明用语,杜绝服务禁语,无接受“红包”、开“大处方”现象,无医疗责任事故发生。

(八)医院要有高效的投诉处理机制,有专人负责投诉电话。

三、实施步骤

(二)此次行动分为三个阶段进行:

1、第一阶段为工作部署阶段。时间:2020年9月20日前完成。制定专项整治工作方案,明确分工,落实责任。迅速开展全部排查。

2、第二阶段为自查自纠阶段。时间:2020年9月下旬至10月。认真对照有关工作要求,进行自查,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确定完成时限。

3、第三阶段为专项整治,落实整改阶段。时间:2020年10月至12月。结合局检查督导组对医疗窗口行业创建落实情况进行检查督导,对发现的问题,落实整改。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强化责任。细化任务,明确分工,责任到人,确保长效机制的迅速建立和有效实施。

(二)科学完善,深化建设。建立健全长效机制,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一项长期的任务,不可能一蹴而就。各窗口要进一步增强紧迫感,树立大局意识,加强调查研究,大胆改革创新,不断总结经验,使巩固提升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成果工作逐步完善、逐步深化。

(三)加强协调,联系沟通。加强对各窗口单位的协调和沟通,及时向县卫健局办公室报送工作进展情况。

(四)强化监督,奖优罚劣。按照确定的工作重点和目标,加强对本单位考评内容的自查自纠,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保证长效机制建设扎扎实实向前推进。

第7篇:医疗质量提升专项行动方案范文

一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质量强市领导小组的指导和支持下,我县严格按照质量兴县暨标准化战略实施工作目标管理的要求,全面贯彻落实上级关于加强质量工作和标准化战略工作的决策部署。从保生产、保民生到全面推进复工复产再到质量帮扶争先创优。为切实贯彻落实《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加快质量强市建设的实施方案》(赣市办发〔2019〕3号)》结合我县实际,积极开展重点行业质量提升行动,开展“质量月”宣传活动等工作,不断提升我县质量基础保障能力,有效完善质量公共服务体系,显著提高全民质量意识,进一步推进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现将我县一年来质量发展工作及2021年工作要点作如下汇报:

一、2020年质量工作情况

(一)、质量工作总体情况

1.加强地方组织领导。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一是印发了《宁都县落实赣州市创建“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工作方案(2018-2020年)》的通知(宁府办字[2018]118号),并在质量兴县的基础上成立了由县委副书记、县长任组长,分管县委副书记、副县长任副组长,相关单位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宁都县质量兴县工作领导小组。从2018年我县成立质量强县工作规划领导小组以来,每年年初我县都按计划召开了全县质量强县工作总结及布置会,积极推动我县经济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主动帮助企业复产复工,度过难关。

2.落实各项经费保障。2020年政府下拨各类专项经费人民币171.5万元,包含质量兴县、工商行政管理、食品药品监管整治、质量监督管理、计量强检、特种设备安全监察、食品快速检测车辆运行等专项经费。有力的保障了质量强县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3.严厉打击违法行为。全年围绕保障质量工作开展了“8+6”重点行业专项整治行动、“长江禁捕打非断链”、知识产权保护、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守护消费、危险化学品、有机认证、检验检测机构、食品药品”等专项整治工作20多次。成立了安全生产工作小组、食品安全专项等各类整治小组、通过各类专项整治工作切实的保护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打击了各类违法行为。

4.全力保障复工复产。2020年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所有计划,在这全面抗疫的时刻,我县发挥质量优势,全力保障企业复工复产,不断推进经济复苏。先后组织我县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获证企业,食品企业(含小作坊),药店签订“三保”承诺书。组织安排我县辖区企业对接市“百名干部帮百企”暨2020年服务工业月活动,帮助企业在疫情过后快速完成复工复产。

5.圆满完成质量目标。全年消费品市级定检产品抽查合格率99.6%以上;

(二)、质量工作部署落实情况

1.开展重点行业质量提升行动。2020年1月20日宁质兴办印发了《<关于开展质量提兴县建设的实施方案>的通知》(宁质兴办字〔2020〕2号)提出了坚持以质为先,以质取胜,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发展意识。根据质量提升行动方案及2020年赣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转发《江西省市场监管局办公室关于申报2020年全省质量提升重点项目的通知》的通知要求,我县从实际出发申报了《纺织服装产业质量提升》项目,并出台了我县纺织服装产业质量提升工作实施方案,通过纺织服装质量提升行动,带动我县纺织服装进军高端市场,进一步扩大纺织服装品牌影响力。

2.组织企业参加各类质量培训。2020年4月份组织我县7家工业许可证企业、20多家食品生产许可证企业以及若干家食品小作坊企业和县局全股室各业务骨干共计90多人,参加了市局质量管理网络培训,10月-12月共组织我县4家企业及股室人员共28人参加省局组织的全省首席质量官网络培训班,为本年度实现质量强县目标打下坚实基础。

3.积极推荐企业参加评优推先。根据县委、县政府对我县高质量发展工作部署要求,结合赣州市市长质量奖评选要求,我县本年度共推荐4家企业参与赣州市市长质量奖评选。组织推荐企业参与江西名牌评选,并成功获批。组织我县2家企业撰写了2篇“讲好质量故事”征文稿报送市局。

4.大力开展“质量月”现场活动。2020年,我县开展质量月活动4次,参与企业数量12家,参与一线员工数量220人次,参与群众数量700人次。活动现场共发放质量消费、有机产品、特种设备安全知识等宣传单800多份,发放宣传手册100多份,摆放宣传展板5块,现场签订“放心超市、放心餐厅”食品质量承诺书90份,接受群众咨询200余次。

二、2020年质量工作亮点

(一)产品质量方面。全县共开展各类产品质量抽检2000多批次,涉及3大类产品综合抽检合格率99.6%以上。

(二)工程质量方面。根据市住建局《关于表彰2020年度赣州市优质建设工程奖的通报》[2020]375号文件,我县龙溪湾·壹号二期二部分、龙溪御景二期B地块工程和宁都高级技工学校一期-6#楼综合楼获得赣州市优质建设工程奖。东投状元府二期、赣商创业园D区、县中医院人防地下室3个项目申报了赣州市工程质量管理标准化示范工地奖。

(三)服务质量方面。服务业质量水平得到大力提升。旅游服务:2020年成功创建1个江西省4A级乡村旅游点(长木欢乐园)和1个江西省3A级乡村旅游点(凤溪湾农庄),成功创建2家四星级旅游饭店(宁都沃尔顿国际酒店、宁都县忆境江南花园酒店),1家达到银树叶级绿色饭店(宁都县忆境江南花园酒店),创建1家客家美食旅游旗舰店(忆境江南花园酒店),有美食街,特色一桌菜。商贸服务:以开展“诚信兴商宣传月”活动为契机,组织大型商贸企业开展“弘扬诚信理念,促进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诚信兴商宣传月”活动,切实加强我县商贸企业诚信信用体系建设,为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奠定了基础,营造了“诚信兴商”的良好氛围,有效增强市场经营者诚实守信意识,提升诚信兴商信用水平。医疗服务:提升综合医疗服务能力和质量,县人民医院DRG排名从2019年第20名上升至第15名,低风险死亡率为0 。

(四)环境质量方面。通过开展治水,治气重点工程建设,我县生态环境质量稳步提升,空气优良率99%,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有力推进。县级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稳定达100%。县级水源地水质监测报告显示,宁都县供水公司第一、二水厂(梅江)饮用水源地2处县级水源地水质均达到或优于Ⅲ类标准,达标率100%。省林业局下达我县2020年度重点防护林工程建设任务2.6万亩,其中人工造林0.6万亩、退化林修复2.0万亩,完成了省林业局下达的国家重点防护林年度建设任务,完成率100%。

三、存在的问题

(一)质量兴县工作推进缓慢,部分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对质量工作认识不深,重视不够。服务企业意识不强,主动服务企业力度不够,质量兴县工作还有待于进一步强化。

(二)企业质量意识不强。我县标杆企业少,企业引进先进管理模式意识不强,企业争先创优树品牌意识不强,参与品牌申报工作主动性、积极性不强,品牌竞争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

(三)对基层开展业务培训少。各基层落实人员工作繁琐,接触面广,需要掌握的知识多,由于缺少有效的培训导致基层工作开展困难,完成落实质量不容乐观。

(四)各部门各单位人员配置不足,往往一人对接多项业务,业务跨度大,业务量多,加上专业人员缺乏,经常出现工作无人会,无法推进执行的困境。

(五)财政紧张,资金支持不够。由于县财政资金紧张,加上现在新建项目多为地方财政配套落实,财政收入有限,资金缺口较为严重。

(六)媒体宣传及活动开展还有待提高,目前对质量强县工作的宣传报道形式单一,群众参与度不高,活动宣传还有待进一步多元化组织实施。

四、2021年工作要点

为更好的完成质量目标,完善质量措施,我县将坚持质量强县战略,持续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加强质量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增强发展硬实力。通过人员培训、经验交流、改革创新等方式不断提高质量监管能力完善制度建设,以更加优异的成绩向宁都人民交出满意答卷,为十四五规划开好头,立基础。

(一)加强学习,提质提效。通过邀请质量管理专家到场授课现场为企业答疑解惑,组织优秀的企业质量管理人员及政府质量监督人员到质量工作做的更加出色的地方学习交流。不断学习新的业务知识,和管理理念,提高自身素质,为我县质量发展培养人才,储备力量。

(二)积极对接,争取支持。扎实开展好质量强市创建工作,认真学习上级关于质量强市创建相关文件精神。主动对接上级部门,详细向上级部门汇报我县质量强县各项工作,坚决执行和落实好上级部门布置的各项工作,以优异的质量工作成绩争取上级资金、政策、培训、交流等方面的支持与帮助。

(三)加强监督,严格执法。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是党和国家在新的历史时期提出的重要治国方针。严格执法,加强执法监督,是保证这一方针得以贯彻实施的重要一环。质量发展工作在这一大背景下一定要严守底线,强化监管。在积极推动经济建设的同时,严格执法程序,严肃执法纪律为维护良好的市场环境,培养优良的市场经济发展沃土添光加彩。

(四)是筑牢产品质量安全防线。强化产品质量抽检,围绕群众关切的儿童用品、老年用品、食品相关产品、纺织服装、家居用品、装饰装修材料、农业生产资料等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产品以及舆论关注的热点产品,开展定向抽检。加大以钢筋、保温材料、消防产品、成品油等为重点品种的抽检范围和频次。强化对不合格产品的后处理,依照新实行的《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暂行办法》,进一步明确产品质量的监管责任和处置流程,实现产品质量从抽检到后续处理的闭环监管。强化产品质量专项治理,充分利用监督抽查检测结果,加强对我县重点工业产品的专项整治力度。开展产品质量抽检“回头看”,巩固专项整治成果。联合技术检验机构,指导企业加强质量把控,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

(五)加大宣传,营造氛围。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明确宣传重点,重点宣传质量发展工作的重要意义和目标,通过多视角、高密度的宣传,让质量发展工作做到家喻户晓、妇孺皆知,进一步激发市民参与的热情;加大力度,创新形式。要充分利用各种宣传阵地,提升宣传实效,迅速形成全方位、持续性、立体式的宣传格局,确保宣传更吸引人、打动人、感染人;活用新媒体,全面覆盖。当前,随着社会的发展,新媒体已经成为覆盖广泛、快捷高效、影响巨大的传播平台。要积极适应受众阅读习惯,善于利用好新的传播方式,积极运用微信、直播等渠道开展丰富多彩的网络文明传播活动,大力宣传质量发展工作新亮点、新经验和新典型。

第8篇:医疗质量提升专项行动方案范文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一)指导思想。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省、市质监局“两年活动”的决策和部署,以“保增长、抓转型、重民生、促稳定”为主线,优化服务保增长,科学监管保安全,切实保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努力使我县经济平稳较好发展,为“两创”战略实施提供有力保障。

(二)工作目标。一是以“质量兴县”为抓手,综合发挥质监等部门职能优势,使全县产品质量总体水平进一步提高;二是以过程监管为手段,注重落实企业主体责任意识,使安全生产形势进一步好转;三是以质量诚信建设为载体,维护市场良好秩序及群众利益,使群众对质量的满意度和消费信心进一步提升;四是以行政效能建设为重点,深化学习实践活动成果,使质监部门的战斗力进一步增强。

二、主要内容

(一)抓好“七项整治行动”

1、食品专项整治行动。监督检查食品生产企业依法建立包括食品原辅料的索证索票、检验检测、食品添加物质主动申报、问题食品快速追溯和召回等在内的质量安全管理制度。依法查处用非食品原料和回收过期食品生产加工食品以及滥用食品添加剂的违法行为,继续抓好豆制品和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开展乳制品及桶装饮用水等行业的整顿和规范工作。

2、食品加工小企业整规行动。切实履行“十小”整规工作牵头职责,加强组织协调和监督落实工作。严格履行本部门法定职责,协调落实食品生产小企业的规范化、制度化和常态化管理制度,逐步推进中小企业远程监控系统建设,重点对酱腌菜、酒、肉制品、乳制品和调味料等5种产品生产企业实行远程监控。

3、特种设备专项整治和隐患排查治理行动。加大对特种设备使用单位的日常巡查和突击检查力度,严厉打击非法制造、安装、使用起重机械和违法充装气瓶、检验气瓶等行为。加强对设备运行状况的监督检查,确保设备注册登记率、定期检验率、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率符合有关规定。强化设备安全防范措施,设备的使用单位、安全管理机构和人员、责任明确,安全管理制度、操作规程和安全管理措施基本健全;重要场所重点设备的使用单位有特种设备应急救援预案,并能按期进行演练。深入开展压力管道元件和起重机械专项整治工作,确保本区域本单位的重点设备安全形势继续保持稳定好转,不发生严重以上和社会影响力大的安全事故。

4、重点产品专项执法行动。切实抓好食品、特种设备和其他安全健康类产品的专项整治工作。以农资、建材等关系人民健康和国计民生的重要产品为重点,开展专项整治活动。围绕国家扩大基础建设项目投资,开展建材执法检查;围绕节能减排,开展对高耗能产品、高耗能特种设备、能源计量器具和能效标识的执法检查;围绕“家电下乡”,严厉打击借“家电下乡”名义销售假冒伪劣产品行为。围绕拉动内需,以保障性住房、基础设施建设所需原材料、钢材、水泥、人造板等产品为重点,深入开展建材市场秩序专项打假活动。

5、生产许可证和强制性认证企业监督检查行动。严格市场准入审查和管理,把好生产许可、强制性认证、注册备案等准入关。对强制性产品认证以及有关管理体系、能源标识等认真组织实施监督检查,对不按认证规则实施认证违反有关法律法规的认证行为,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进行通报和查处,加强后续的跟踪监管。

6、标准化工作专项检查行动。在全县范围内依法对重点产品、重点领域标准制(修)订、标准登记备案、强制标准的实施、标准的有效性等内容进行监督检查,规范全县标准化工作,切实发挥标准引导和规范生产的作用。

7、计量专项执法行动。重点对农贸市场、农村医疗卫生单位不合格计量器具的整改实行跟踪监管。做好加油站、环境监测、道路交通安全执法等强制计量器具的监督检查。开展定量包装产(商)品计量监督抽查。加强对法定及授权计量检定机构监管,杜绝违法、违规计量检定、校准行为。在用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合法有效、强制检定率达到100%。

(二)深化“七项质量帮扶”

1、强化名牌培育服务。以申报省级以上名牌产品为抓手,加大培育规划力度,加强对企业的指导,积极探索抱团申报的新途径。以质量诚信体系建设为重点,逐步完善诚信公约、质量承诺、售后服务、先行赔付等机制,强化企业、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约束。

2、强化质量提升服务。以支柱产业为重点,通过政府质量奖引导和鼓励规上企业实施全面质量管理,加快工艺技术改造,促进产品转型升级,并通过树立一批质量管理示范企业,推广普及先进的管理和技术,带动行业提升,积极打造全国优质产品生产基地。

3、强化标准支撑服务。以“标准化推进年”为抓手,建立标准化工作联席会议制度,草拟全县实施标准化战略的实施意见,报政府出台规定,完善标准化工作激励机制,建立标准化论坛,组建标准化信息公共服务平台。

4、强化节能减排服务。进一步探索研究导热油锅炉等重点特种设备在提高效能、降低能耗、减少污染排放方面的新思路、新方法。要深入推进能源计量进企业、民生计量进家庭等活动,帮助企业加强计量管理能力,强化绩效管理和关键点控制,提高成品的合格率。强化对水表、电表、煤气表的检修工作,减少日常生活中的能源消耗。

5、强化食品质量安全提升。引导和帮助企业实施质量体系认证或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管理体系认证;指导食品生产企业依法规范使用添加剂,合理使用食品添加剂;开展对炒货、糕点、糖果3个行业食品企业检验能力比对,提高企业质量管理水平和风险控制能力。

6、强化质量安全培训服务。组织开展《食品安全法》和《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宣贯,加强标准知识更新、特种设备管理和应急救援、食品加工、假冒伪劣的识别、应对贸易壁垒等方面的教育培训,切实增强群众的质量安全意识。

7、清费减负服务。继续实行省局暂停或减免征收费政策,进一步清理乱收费问题,进一步规范技术服务收费

(三)强化“五项基础工作”

1、加强质量法制建设。加大质量法律知识的宣传教育力度,进一步完善相关的工作机制,逐步健全企业主动、部门联动、社会监督的工作格局,探索强化监管和治理隐患的长效机制,不断完善安全责任体系、动态监管体系、应急反应体系和安全评价体系建设。加大基础装备投入力度,强化以技术执法、数字执法、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为重点的质量法制基础工作。

2、加强质监队伍建设。加快基层监管网络建设,建立乡镇政府、基层站所、企业管理人员三位一体的监管体系。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加大培训考核力度,进一步提高执法人员综合素质和执法水平。重点加强对质量安全法律法规特别是新出台、新修订的法律法规的学习应用,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强化对国内外质量安全信息技术发展形势的收集,逐步完善质量安全监管的理念和方法。

3、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动员企业积极开展“两年活动”,督促企业落实产品质量和安全的第一责任,切实把保障质量安全、提高质量水平作为首要任务,履行质量安全的主体责任。积极推动企业按照相关安全标准和产品质量标准规范生产行为,采用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强化企业质量、计量、标准化、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的岗位培训和资质上岗;开展“作业技能比武”活动,开展特种设备事故和食品质量安全事件应急救援演练,提高“两年活动”实效。

4、开展质量状况调查。以辖区内的电子电声、人造板、纯净水、化肥、农药、建材水泥等重点产品,深入开展产品质量安全状况调查,并在广泛调查的基础上,针对不同行业的实际情况,分析问题,查找原因,制定措施,实施有效整改。要突出企业内部管理、质量安全制度制订及执行、管理和作业人员素质提升等重点环节,寻找薄弱点,强化质量技术监督服务工作,提升企业基础管理水平。

5、提升检验检测水平。加快融入行业和区域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和运营,提高创新创业能力。加强检验检测重点学科建设,加强产品质量风险预测评估研究,提高质量诊断、预警分析、应急应对等关键技术和疑难问题的研究和解决能力。深化与国外认证机构的合作,加大科研投入,加快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充分整合公共检测资源,逐步拓展检测市场,着力把技术检测业务做大、做强、做精。

三、活动安排

第一阶段:部署发动(2009年1月至4月)

成立局“两年活动”领导小组,制定“两年活动”实施方案。召开会议,深入动员,层层发动,加强宣传,为活动开展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增强社会各界对活动的了解,提升活动的影响力和效果。

第二阶段:组织实施(2009年5月至10月)

围绕“七项整治行动”、“七项质量帮扶”和“五项基础工作”,将任务、责任落实到主管和具体人员,细化分工,抓好落实。领导小组成员要加强工作部署,强化督导,把握进度,及时发现问题、破解难题,督促各项工作落实,确保活动取得预期成效。

第三阶段:检查验收(2009年11月至12月)

按照要求对“两年活动”实施情况进行自查和扫尾,及时将实施情况进行总结,建立和完善长效工作机制,综合运用“两年活动”成果,加强自身建设,服务我县产业转型升级,推动经济平稳较快发展。适时邀请县政府组织开展“两年活动”监督检查。

四、保障措施

(一)统一思想,加强领导。开展“两年活动”,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和贯彻上级精神的具体举措,是推进地方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构建设和谐社会的具体要求,也是充分履行质监工作职能、树立质监部门新形象的具体措施,全体干部职工一定要把思想统一到上级党委、政府的工作部署上来,提高认识,加强学习,端正思想,明确责任。成立以俞泓刚局长为组长,陈达全副书记为常务副组长,唐建平副局长为副组长,各科所队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切实加强对工作的组织领导。

第9篇:医疗质量提升专项行动方案范文

(一)整合资源,健全完善卫生计生综合监督执法体系。有效整合卫生、计生现有行政执法机构和职责,大力推进全市卫生计生监督执法有机融合,进一步明确卫生计生行政执法工作任务,推进国家卫生计生委等六部委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卫生计生综合监督行政执法工作的意见》的贯彻落实。按照依法行政“属地管理、分级管理”原则,进一步理顺和建立市本级与婺城区、市经济技术开发区、__山以及金义都市新区等新型工作关系,为我市综合监督执法事业的快速提升构建一个新的监管模式。继续抓好卫生计生监督协管规范化建设,巩固卫生监督协管示范创建成果,进一步完善三级四层卫生计生综合监督网络体系,夯实基层执法工作网底,全方位增强卫生计生综合监督能力。

(二)补齐短板,推进全市卫生计生综合监督工作在全省位次前移。加强市县沟通协作和帮扶,实施1+2牵手行动(市卫生监督所领导班子成员每人联系2个县市区监督所),促进全市卫生计生综合监督工作平衡发展和整体提升。加强卫生计生综合监督工作创新,大胆探索特色亮点工作,进一步增强全市卫生监督工作在全省的竞争优势。进一步加大案件查办力度,切实扭转执法人员怕办案、不想办案,特别怕承办大案要案的现状,力争全市查办案件数量质量有较大提升、查办大案要案工作在全省有较大影响。

(三)强基创优,进一步提升市县两级综合监督实力。加强卫生计生综合监督执法人才队伍建设,优化队伍结构,落实首席监督员、卫生计生监督紧缺人才以及基层复合型人才培养等工作。加强业务能力建设,搭建我市医疗卫生执法培:请记住我站域名训基地,快速更新人员知识结构,提升监督队伍业务技能。推进执法信息化建设,搭建并完善智慧卫监平台,形成市、县、被监管单位不同层次不同权限和融合在线监测、在线监控、在线监管等不同功能的综合性智慧系统。深入推进“互联网+”卫生计生执法模式,提高执法模块使用频率,稳步提升以智能手机为终端的现场移动执法效能。提升行业自律能力,搭建行业协会平台。积极在全市范围内推广市区足浴行业协会“行业规范、监管为辅”的试点工作模式,逐步成立歌舞娱乐场所、住宿场所等重点公共场所行业协会,规范行业经营行为。

(四)全力以赴保障G20峰会。加强全市卫生计生综合监督执法应急能力建设,全力参与G20峰会、世界互联网大会等重大活动和节假日期间卫生监督应急保障工作,圆满完成各项保障任务。

(五)集中精力做好国卫创建。巩固创建成果,加强市县交流,实现全市经验共享、资源共享,进一步强化全市“一盘棋”理念,力争各地创建工作的“满堂红”。在市区创国卫复评工作中,按照市创卫工作领导小组要求,集中市本级、婺城、金东、__等卫生计生综合监督执法力量,认真对照新版《国家卫生城市标准》,共同开展创建工作。通过抓宣传、抓动员、抓推进、抓落实,提高经营单位守法意识和卫生管理水平,进一步规范经营行为,为顺利通过创国卫复评做好保障。

(六)努力巩固平安创建成果。紧紧围绕“平安浙江”考核要求,重点抓好卫生计生系统承担的传染病爆发流行疫情防控、食品安全事故防范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继续深入开展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切实防止非法行医致人死亡事件的发生;进一步落实医疗机构放射性同位素、射线装置、实验室生物安全、生物制品、毒麻药品、医疗废物等监督管理;高度重视精神卫生监督执法,加强重性精神障碍患者管理,有效防止肇事肇祸事件发生。

(七)加强公共场所和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推进公共场所量化分级管理,进一步发挥卫生信誉度等级在政府决策、社会消费中的重要作用。继续开展游泳场所夏季保健康专项行动。组织开展全市婴幼儿洗浴场所“333”治理专项行动。加强重点公共场所卫生日常检查和监督抽检,抓好民宿卫生监管试点。继续开展“五水共治”保供水卫生监督执法行动,推进供水单位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加强集中式供水单位和涉水产品的监督抽检,其中农村设计日供水百吨以上千吨以下集中式供水卫生监督覆盖率70%以上;继续推进全市饮用水在线监测工程,推广社区饮用水卫生检测示范项目。

(八)推进学校卫生和爱国卫生执法工作。联合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实施校园卫生安全健康行动,落实国家学校卫生监督重点检查任务,实施学校卫生监督信息公开试点;开展病媒生物预防控制工作执法专项检查。

(九)强化医疗卫生执法和职业卫生监管。继续实施全市医疗机构“依法执业守护健康”专项行动,实行公立医疗机构和

民营医疗同等监管、同等对待,进一步解决大型公立医疗机构监管难、查处难等问题,同时对卫生计生行政部门依法履职情况进行层级督查。严厉打击非法行医,深入研究非法行医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特点,进一步完善打击的长效工作机制,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行为,有效巩固打击成果。加强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控监督执法,组织开展以消毒隔离、病原微生物安全、医疗废物集中处置等为重点的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控落实监督执法,深入推进医疗卫生机构传染病防治分类监督综合评价试点工作。探索实施职业健康检查和放射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双随机监督检查,开展核医学和放射治疗职业病危害专项重点监督检查。(十)加强消毒产品、集中餐饮具市场监管。继续推进消毒产品生产企业清理整顿工作三年行动计划,开展消毒产品市场监督抽检。按照《浙江省餐桌安全治理行动三年计划--餐饮具和食品相关产品质量安全提升工程实施方案(__-2017年)》的要求,加大餐饮具集中消毒企业监管力度,确保重点指标达到“四个100%”。

(十一)探索推进计划生育监督执法。开展计划生育行政执法专项监督检查工作,实施母婴保健、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专项监督检查。

(十二)协调推进法律法规落实情况监督检查工作。按照国家的统一部署,协调组织开展对《职业病防治法》和《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以及《社会抚养费征收管理办法》、《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等两法两规落实情况监督检查。

(十三)切实加强监督执法的规范化建设。继续完善行政执法规范和制度,抓好《浙江省卫生计生监督执法人员行为规范》落实,全面提升卫生计生监督执法人员依法履职规范化水平。进一步落实“四张清单一张网”,规范行政审批行为、减少行政审批事项、提高行政审批效率。加强卫生计生监督执法稽查和执法案卷评查,规范受理、处理卫生计生监督投诉举报事项,评选卫生计生监督大要案,督查督办重大违法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