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科技理论知识范文

科技理论知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科技理论知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科技理论知识

第1篇:科技理论知识范文

论文摘要:知识管理融入科技成果转化是科技成果知识密集性的内在本质要求。通过对科技成果转化过程研究。提出了科技成果转化过程的三阶段知识管理模式,明晰了各阶段的知识管理重点,构建了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的科技成果转化过程知识管理状况评价模型,为知识管理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应用和评价提供了科学的借鉴。

知识作为一种要素投入,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显著,国内外众多专家都对“知识经济”的到来做出了大胆的预测。科技成果是知识经济发展的介质,科技成果转化效果是知识经济发展的保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的提高,进而促进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必然要求科技成果转化的管理遵循知识运动的客观规律,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的知识管理研究是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的有力保证。

一、科技成果转化的内涵

学者和机构对科技成果转化的内涵有着不同的理解,傅家骥J、武春友J、GiorgioPetronii等根据研究的背景不同分别给出了科技成果转化的定义。《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成果转化法》对科技成果转化进行了如下定义:科技成果转化是指为提高生产力水平而对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所产生的具有实用价值的科技成果所进行的后续试验、开发、应用、推广直至形成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发展新产业等活动。

二、知识管理的内涵

知识经济的发展主要依赖于知识管理。近年来,关于知识管理的研究也越来越多,郁义鸿、金吾伦、IkujiroNona.ka等分别给出了知识管理的定义。综合以上学者研究成果,可以得出知识管理如下定义:知识管理就是运用集体的智慧提高应变和创新能力,是为企业实现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共享提供的新途径。具体来说知识管理应有外部化、内部化、中介化和认知化四种功能。外部化是指从外部获取知识.并按照一定的分类将它组织起来,目的是让想拥有知识的人拥有通过内部化和中介化而获得的知识;内部化和中介化所关注的分别主要是可表述知识和隐含类知识(或称为意会知识)的转移;而认知化则是将通过上述三种功能获得的知识加以应用,是知识管理的终极目标。

三、科技成果转化过程的三阶段知识管理模式

3.1科技成果转化过程的阶段划分

通过对科技成果转化定义和过程研究,可以把科技成果转化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即小试中试阶段、生产阶段、市场开发阶段。小试中试阶段是对实验室科技成果的“放大”,即为技术实现工业化生产进行试验,是成果转化方把成果转变为产品原型或样品;生产阶段是指成果需求方企业把新产品原型或样品转变为新产品的过程;市场开发阶段是指成果需求方把新产品转变为市场上所需要的商品并促使其产业化的过程。科技成果本身具有知识密集型的特点,在其三阶段转化过程中,通过不断地对科技成果进行试验、开发、生产及推向市场,知识在成果的供给方、需求方、资本投入者以及实现其配套组合的组织者之间流动着,创新的思维范式在人们头脑中形成并经过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外化和内化后,经过实践操作而创造出新的知识。所以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存在着连续的知识流动和知识创新。

3.2科技成果转化过程的三阶段知识管理模式建立

科技成果转化过程既是一个产生有价值成果的过程,也是一个产生有价值知识的过程,它是对所积累知识的延续与创新。因此,从科技成果转化过程的三阶段(小试和中试阶段、生产阶段、市场开发阶段)着手,阐述每一阶段由于知识流运动所产生的知识创新,是推动科技成果与知识管理耦合的基点和关键耦合域。通过对科技成果转化与知识管理耦合域的确立,本文建立了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三阶段知识管理模式。如图1所示,该模式主要包括成果小试和中试阶段的各种检测、工艺设计、信息化设计的知识管理;成果生产阶段中的先进制造技术、标准工艺、组织与管理的知识管理;成果市场开发阶段中的市场定位、营销规划、客户与市场、团队协作的知识管理。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三阶段知识管理模式中,科技成果转化每一个阶段都伴随着各种知识的互动、转化、整合、创新,涉及大量隐性知识、显性知识以及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转化,客观上存在着复杂的作用机理;在成果转化三阶段之间,通过成果转化过程各部门的衔接,使研发知识、生产知识和市场知识形成成果知识的转化流和创新流,不断促进科技成果知识的转化和创新。

3.2.1科技成果转化小试中试阶段的知识管理

科技成果转化的小试、中试阶段是对实验室科技成果的“放大”,是学习、掌握、吸纳已有的科技成果知识,并初步实现科技成果转变为产品原型或样品,对其技术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进行试验及生产设备适应性改造建设的综合过程。

从时间维度上来分析,小试和中试阶段是成果转化的一段过程,知识在不断地转变、融合、合并。从这个意义出发,待转化的成果知识既是静态的实体,又是动态的过程,是“实体”和“过程”的统一体。当对知识进行分类和测度时,较为注重的是知识的实体性,即成果样品;当关注知识的创造、传播、学习和应用时,所涉及的是知识的过程,可以引入知识的存量和知识的流量(知识流)。当知识流产生时,知识存量和知识结构都必然会改变,通过以下两种知识流通的渠道:一是成果转化试验方与其外部成果转化方之间的知识流动;二是成果转化各方内部的知识流动。

在这一反复试验过程中,知识流的表现形式既是外生的(专业化),又是内生的(干中生)。所谓知识流的“外生”,是成果试验方(主要是需方)通过接受其他转化方知识的传播与外溢效应,来获取知识和积累知识,如通过技术交易等获得新的知识;所谓知识流的“内生”,是成果试验方通过有目的、有组织的科学研究、技术发明、技术开发等活动,在自己的实验活动中积累经验,进而将感性的经验积累上升为理性化的知识,并通过这类过程不断进行知识积累。

3.2.2科技成果转化生产阶段的知识管理

科技成果经过小试和中试阶段,己经趋于完善和成熟,这样就可以进人成果需求方企业生产阶段。科技成果转化婀生产阶段是科技成果需求方企业把经过小试和中试的新产品原型或样品转变为新产品的过程,是运用新知识进行生产的阶段。科技成果需求方企业通过检测、调试设备、实施经营性批量化生产来寻求实现最低生产成本的生产规模。由于这一过程将改善的知识成果与调整后的生产设备结合在一起,而且在这个设备与软件知识结合的过程经常出现预料外的问题,所以,此过程也是完善科技成果商业化应用的重要一环。科技成果被需求方引进以后,通常要引起需求方企业技术条件、装备水平、人员乃至组织方面的变动,以创造科技成果生长的条件,这就将引起科技成果需求方企业在生产阶段的知识管理活动。

科技成果生产过程的本质是知识管理和创新过程,在生产过程中的各个流程、各项活动都包含着知识管理和创新的内容,它们分别是:技术知识创新,工艺知识创新,组织知识管理;当然,也有包含着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知识管理内容。科技成果生产过程中要做到的关键就是要有创新的组织管理理念,这是生产阶段的指导思想之所在,因此,其作用是中坚性的,领导和引导性的,它往往决定着整个生产项目小组的领导特点、组织文化、激励机制等管理理念,组织知识创新对于生产技术和工艺知识创新具有协调和引导作用。生产技术知识创新和工艺知识创新两者的作用不可小觑,两者从基本技术细节上起到支持性、促进性的作用,二者缺一不可。

3.2.3科技成果转化市场开发阶段的知识管理

科技成果转化的市场开发阶段是科技成果需求方企业把新产品转变为市场上所需要的商品并促使其产业化的过程,是进行市场开发、信息反馈与改进的阶段,也是对可行性研究中市场预测的一个检验和实现科技成果产业化的阶段。这一过程中,自始至终存在着调查市场、分析客户需求、不断调整研究开发方向、形成有价值的知识挖掘和创新活动这些知识管理活动来源于市场或者客户的信息,通过分析研究,进而形成有关市场或者客户知识,并运用这些知识来形成科学的决策活动,其目的是建立一定规模的科技成果转化产品市场,以此来保证规模化生产的实施。

科技成果转化市场阶段的知识管理,是为达到开辟新市场目的而进行的知识管理。具体来说包括寻找新用户、发现产品新用途、重新细分市场等知识管理活动。在这个阶段中,往往需要与客户、供应商不断进行交流,以获取他们在科技成果推向市场后对成果的意见反馈。这是市场开发阶段对外部隐性知识的吸收,也是对成果进行再次创新的知识储备。

四、科技成果转化过程知识管理状况评价模型

4.1科技成果转化过程知识管理状况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为了分析知识管理在我国科技成果转化中的实施效果,需要建立一套比较全面、客观的数据指标。结合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三阶段知识管理模式,本文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知识管理状况评价目标下构造3个子指标系统,它们分别是小试中试阶段的知识管理状况、生产阶段的知识管理状况、市场开发阶段的知识管理状况。

(1)小试中试阶段的知识管理状况指标

小试中试阶段是科技成果转化双方把科技成果转变为产品原型或样品,并对其技术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进行试验的过程。下列指标用来表征其知识管理状况:成果知识流动水平、成果知识积累水平、成果结构性创新水平、内外部信息沟通能力。

(2)生产阶段的知识管理状况指标

生产阶段是指科技成果需求方企业把新产品原型或样品转变为新产品的过程。下列指标用于表征其知识管理状况:成果工艺创新能力(消化、吸收、再创新和自主性创造性开发和应用新制造工艺技术的能力)、成果生产的标准化水平(成果产品生产安装等过程中实施标准化管理和控制的水平)、R&D员工和生产员工的知识管理水平。

(3)市场开发阶段的知识管理状况指标

市场开发阶段是指科技成果需求方把新产品转变为市场上所需要的商品并促使其产业化的过程。下列指标用于表征其知识管理状况:客户与市场知识吸收能力、营销人员知识管理水平、售后服务知识管理水平、营销体系的适应度(针对新成果产品投入市场的营销组织体系对产品销售的适应程度)、外部环境变化调整营销创新策略的响应速度。

4.2科技成果转化过程知识管理状况评价模型的构建

科技成果转化过程对知识管理状况评价是对知识管理状况的模糊描述,其优劣程度没有明确的界线,如果人为地用特定的分级标准去评价会很不确切。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能对科技成果转化过程知识管理状况进行有效评价。

(1)建立评价集,科技成果转化过程知识管理状况评价一般分为优秀、良好、一般、较差、差五个层次,则评价集可以记为如果将绩效等级用1_5的尺度来表示,则评价等级

(2)建立评价隶属度矩阵R,表示对于第i个指标,专家认为其属于第j个等级的可能程度;Sij表示认为指标i属于等级j的人数;N为参加评估的专家总数。

(3)计算综合模糊评价矩阵B,B表示被评价指标从整体上看对V模糊子集的隶属程度。最后按最大隶属度原则确定科技成果转化过程知识管理状况的优劣。

4.3应用分析

在模型应用过程中,首先,根据所建立的科技成果转化过程知识管理状况评价指标体系,通过专家调查方法获取相关数据;其次,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管理状况进行评价,获取相关评价值;最后根据评价值确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的知识管理状态优劣。通过对科技成果转化过程知识管理状况的评价,可以反映出该管理体系存在的一些问题,根据这些问题可以及时采取相应措施提高产业科技成果转化过程的知识管理水平。

第2篇:科技理论知识范文

论文关键词:人才培养目标;教育质量;科研能力;建议

学校教育中,教师素质,永远决定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教师的科研能力既是一种实践能力,又是一种创新能力,它决定着一位教师是否能从事教育改革的科学研究,是否能开创性地高效性地进行教育教学工作。

一、提高对科研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一)高职院校自身的发展需要科研

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培养人才定位的特殊性决定了高职教育必须紧密地依靠市场,根据市场需求办学,要为当地社会经济服务,为企业用人单位服务,为人的全面发展服务,走校企合作、产学结合的道路。在合作过程中,学院只有积极参与企业技术服务活动,为企业解决生产第一线技术问题,同时,为企业提供科研成果才具有发展前景。在合作过程中,既能锻炼教师队伍又能更新教学内容。高职院校也才要能成为传播知识和技术的场所,要成为技术创新的载体。

学院的生存与发展,取决于在今后竞争日趋激烈的教育市场中争得应有的份额,高职院校必须从实际出发,充分发挥科研工作对提升学校水平、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作用。高职院校开展科研活动,既保证和促进了校企结合可持续性发展,也有利于学院增强造血功能,促进自身发展。可以想像没有科研活动,学校怎样才能有知名度,去那里找影响力和竞争力。

(二)教学改革的需要

高职培养技能型、技术应用型人才已成为共识,如何才能培养出技能高、技术应用能力强的学生,这种人才培养的教学该如何组织,课程体系如何建立;重视实践教学环节已为大家所认识,但实践教学该如何有效组织,理论教学该如何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相衔接等,都需要高职教育工作者去实践、去研究。高职院校需要主动了解市场、适应市场,通过了解、调查、研究来获得大量社会信息,及时丰富高职教育的教学、推进教学改革,探索新的教育思想和观念,树立科学的人才观、质量观和教学观,构建高职的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形成特色鲜明、高水平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才能推动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三)高职教师队伍的建设需要科研

高职教育鲜明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首先在教师身上体现出来。高职院校的教师既要有继承和传播知识的一面,又要有生产和创新知识能力的一面(双师型)。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高职院校教师队伍水平需要不断提高。

高职教师面临两方面的挑战:一是面临本学科领域专业知识更新的不断挑战;二是新兴学科不断产生的挑战。教师必须不断地补充和更新知识,参加科研是最基本的途径之一。通过科学研究,可以使教师不断地跟踪学科发展,及时掌握最新发展动向和国内外发展趋势,丰富讲课内容;可以使教师获得大量的新知识和新信息,及时了解和掌握本学科和国际社会各学科的发动态,更好地了解所教课程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使讲课密切联系实际。科学研究是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学术水平的重要手段。

二、高职院校青年教师科研现状

青年教师是高校教师队伍中充满朝气的新生力量,也是高校科研队伍中最积极、最活跃的有生力量,是学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从目前科研状况看,青年教师面临着诸多的现实问题。青年教师每年发表的高质量、有影响的研究论文很少,担纲完成的科研课题更是寥寥无几,青年教师还未成为高校科研的主力军。原因有:

(一)由于教学任务繁重,无暇顾及科研

高职院校规模的迅速扩张,导致师资力量紧张的矛盾进一步加剧,高校教师的教学任务明显加重,青年教师作为高校教学的主力,承担了大部分教学任务。

(二)科研意识不强。很多青年教师只是为了评职称才写几篇文章,而没有树立科研型教师意识。

(三)研究方向,不明许多青年教师对申报科研课题的选题、申报、评审、组织实施、验收等环节不了解,不知道如何运作。

三、提高青年教师科研能力的几点建议

教育科研能力是一种高级的、来源于教育实践而又有所超越和升华的创新能力。要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教师应当比学生有更强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必须具备教育科研能力,逐渐由教书匠向教育家位移。

(一)个人自身层面:加强学习,提高业务素质

一个人在大学所学知识往往在毕业后几年内便大部分过时。因此,青年教师走出校门之后,要树立继续教育,终身学习的观念。结合教学工作,努力钻研本专业的前沿理论,切实提高动手操作的能力,尽快掌握国际国内最新的学术动态,多方接触,加强沟通能力。加强同事之间的合作,营造出一个互相激励、互相支持和互相帮助的科研氛围,学会用集体的智慧研究和解决教育教学中的问题。作为青年教师,要防止闭门造车的倾向,,抓住机会,广泛接触学校、企业、政府、社会等各方面的科技人员,获取信息,锻炼才干。

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实质上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爱因斯坦强调:“发现问题和系统阐述问题可能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如果教师缺乏与教育相关的理论知识,就不能深入领会教育的实质,就不能从教育哲学的高度分析,评判自己的教育行为,就不能发现教育实践中有价值地问题,更谈不上进行教育科学研究了。可见,当务之急是丰富和调整教师的知识结构,教师要树立终生学习的观念,树立学以治用的观念。

(二)学校层面

在学校建设方针上,要牢固树立“科研兴校”、“科研兴教”的全新观念;在学校工作中,要正确处理好科研与管理、教育的关系,使二者有机结合,相互促进,以达到领导决策、管理、教育都建立在教育科研基础之上的良好效应。

1、政策引导,建立健全考评制度

我院以目标管理的方式,对教师的教育实践活动有计划有步骤地提出教育科研要求,适时适量地给教师压担子,下任务(如每个教师每年必须在省级刊物上两篇以上),定专题,使教师将教育与科研结合起来。建立了一套科学合理的教师年度考核标准及奖惩制度,客观、公正地评价教师的科研能力、教育管理和成果,并将考评结果与体现个人价值的职称聘任、住房分配、个人收入等挂钩,奖优罚劣。通过合理考评达到培养青年科研人才、建立学校科研梯队的目标。

2、加强科研业务培训

青年教师从事教育科学研究普遍存在缺乏系统的教育理论和科研方法的问题。为此,可聘请教育科研专家从选题、科研方案设计、实验以及教育反思、教育论文、和研究报告的写作等环节提供具体指导;根据一定的主题,组织教育科研讲座,普及教育理论知识,丰富教师的教育理论素养。

3、加大投入,建立教师科研基金

我院为了鼓励青年教师在科研方面出成果、出效益,建立了青年教师科研基金,鼓励和支持青年教师开展创新性的课题研究,形成新的研究方向,培养年轻的学术骨干。

4、建立科研信息库

我院科研处及时在学院网站上公布本校的科研计划、科研课题,加大与地方政府的教育科研部门、研究院所、企业的交流,广泛收集科研课题信息,建立科研课题信息库,为青年教师及时、准确地提供科研课题信息服务。

5、培养教研室科研团队

第3篇:科技理论知识范文

【关键词】高职高专院校 思想政治理论课 多元化 学业成绩评价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9C-0050-03

学业成绩评价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反馈教学实效性的重要手段。它在一定时期内通过实施一套行之有效的测评手段来客观、全面、有效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反馈教师的教学情况。科学合理有效的学业成绩评价对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修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多元化学业成绩评价的理论依据

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高校对大学生进行理论教育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具有强烈的政治性和意识形态性,它通过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与资本主义意识形态进行较量斗争,其根本目标就是实现国家、民族、政党认同,凝聚社会力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使大学生在学习基本理论基础上掌握科学的方法论,抵制西方腐朽思潮,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政治信仰,增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信心和决心。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培养大学生良好思想品德、增强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和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基本方式和重要途径,具有情感性、实践性与生活性。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既包含了爱国、爱党、道德、守法等情感性要素,又有展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指示性内容;既要求有教师教学活动的指引,也要求有学生的自我教育约束;既要求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又要求学生通过具体社会实践将其践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是一种情感性教育,是通过开展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认识并掌握国家的政策法规、道德法律知识,客观看待国家社会发展现实,培养学生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增强理性认识,认同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激发学生爱国、爱民的情感,使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内化自己的思想与行动,并在日常生活将其践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是一种实践性教育,是理论应用于实践的重要环节。大学生以后的人生阶段会不断遇到学习生活、价值理想、社会交往、就业创业、恋爱婚姻等现实问题及矛盾冲突,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社会实践活动就是引导和帮助他们处理现实问题,使其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是一种生活化教育,围绕着国家时事政治、社会现实、人生发展、日常生活等来开展,以培养政治素养、品德修养为中心,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此外,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是一种方法论的教育,是通过教学工作和社会实践活动,帮助学生把已经具备的零碎知识和经验结合起来,形成系统完整的价值系统和思想理论系统,引导学生客观理性地认识国家与社会发展,运用系统的思想政治理论来指导自己的社会活动,辩证地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切实提高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洞察能力,培养辩证思维、逻辑思维与审时度势能力。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以知识的学习为起点的、以价值观念的渗透和内化为过程、以日常生活实际行动和表现为目标的课程。学业成绩的评价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环节,科学有效的学生学业成绩评价不仅可以较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的热情,促进学生的发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增强学生的道德修养和道德品质,还有助于更加客观地评定学生的成绩,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改革,提高教学实效性。为此,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业成绩评价就是要依据其自身的特殊性,通过教学促使学生更加注重平时的学习过程,引导学生更加自觉地加强自身修养,关注学生的日常操行,更加客观反映学生自身的思想道德水平和法律意识。

当下高职高专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业评价模式和体系主要是以平时成绩加期末成绩的评价模式为主,存在的问题较多,如评价内容以教材内容为中心,关注学生对理论体系与知识的把握,评价的内容较为狭小;评价对象以教师为主,评价的主体较为单一,忽视了学生思想品德、学习态度、情感能力、人际交往;评价方式以终结性评价为主,对学生应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因课程学习影响而产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的变化的体现不够,评价的时间跨度较短;学业成绩评价所应起到的管理、教育、鉴定、引导、激励的功能发挥不到位。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最根本的问题是教育内容的教材化、理论化、知识化,缺乏与大学生发展相适应的情感化、实践化和生活化,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出现了教学课堂化、教师中心化和教材化倾向。高职高专院校学生的基础较差、学习目的性不够明确、学习动力不足,但比较积极活跃、热衷参加各种校内外活动等。对此,我们要从理论联系实际、增强品德与能力、知识与行为相结合等方面入手改革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业成绩评价模式。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多元化学业成绩评价的基本要求

高职高专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是它的培养目标。为此,学业成绩的评定需要依据思想政治教育目的性,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标、高职高专学生的特点明确评价内容,坚持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的长远发展;要注重学生参与过程的考核,强化教学实践环节等评价原则;结合相对评价、绝对评价及个体差异等评价法,并综合采用形成性、诊断性、总结性等多种评价类型,全面反映学生的知、行、意、信、行,促进学生真正做到知行合一。

第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标是学业成绩评价的方向。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教学目的内在地规定了学生学业成绩评定具有情感性、抽象性和长期性,为此,学业成绩评定应当包括运用基本知识能力、学生思想及其外化形式的实际表现,即政治理论素质、思想品德修养、社会实践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方面,尤其是运用基本原理分析和解决现实生活中遇到的现实问题的能力,特别是价值理想与社会现实、真诚情感与人际交往、奉献社会与就业创业等矛盾冲突的问题。为此,高职高专院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必须把理论知识的学习与运用理论来指导社会实践的运用能力培养结合起来,在教学过程注重对学生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及学习能力、沟通能力、组织能力、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培养和考察,注重结合学生的现实性和可能性来增强教育的实效性。

第二,高职高专院校学生特点是构建学业成绩评价的依据。学习基础较差、目的不够明确、动力不足,但积极主动活跃参加各种校内外活动是高职院校学生的突出特点。为此,学业成绩评价要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在规律为依据,根据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密切联系他们成长中遇到的理想信念、人生价值、情感认识、法制观等问题来构建评价体系,形成以个性化评价为主,将考查学生知识与能力、知识与品德、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突出过程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将闭卷与开卷相结合、笔试与口试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程论文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平时成绩与期末成绩相结合等多种评价方式有机结合起来。既有简单理论知识掌握的考试体系,也有由教师、同学参与平时课堂表现评价的考核体系、参与社会实践评价体系、校内各部门和社会有关人员参与的思想道德素质评价体系。通过不断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评价模式,把考核过程向学习、教育和成长过程转变,增强高职高专院校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效性,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变成大学生真心喜欢、终生受益的课程。

第三,强化学生参与过程是学业成绩评价的必然要求。学生参与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将学生参与纳入到学业成绩评价中,既展现了学生主体性,使学生了解自己的实际情况,合理定位,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也是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教师课前布置一些有争议问题,以课堂作业、主题演讲等形式让学生结合个人与社会的实际,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评价发表自己的见解,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讨论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根据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理解、运用及口头表达予以评分;并将学生出勤率、课堂表现、学习态度等平时表现纳入考核中,既能活跃课堂,也可调动学生学习政治理论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社会实践是运用基本知识解决问题的重要展现,学生参加社会实践调查、访问、参观并撰写实践报告,可以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能力等,将社会实践纳入成绩评价中是学生参与的表现;同时还注重同学之间的互评,把学生的评价纳入其中。

第四,清晰明确的评价范畴是学业成绩评价的必然要求。学生知识素养、思想道德、价值理想是一个长期的动态性的过程,在制订学业成绩评价时,我们要从学生、教师、辅导员及同学、社会人员等多方共同参与学生的学业成绩评价;要针对性地考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成效及学生掌握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和提高能力的情况,考查学生自学、参与讨论情况及通过课程学习后他们的思想品德、道德修养、遵守法律纪律等品德与行为等层面内容;综合采用形成性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动态与静态评价相结合、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教师与学生自我评价相结合及理论与实践考核相结合的评价方式。

第五,明确可操作性是学业成绩评价实施的客观诉求。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生学业成绩评价过程是复杂的,评定内容是具体性的也是抽象性的,既有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的评价,也有现时价值评价和长远价值判断,还有学生显性教育价值实现与潜在价值实现的评价。因此,在选择学生评价的方法手段模式时不仅要客观、科学、全面,而且应可控制、可操作、可测量,我们需要综合采用测验、观察、实验、问卷调查、水平测试等方法,在实验中确立一套行之有效的适合高职高专院校学生特点的学业成绩评定模式和体系。

总之,科学的教学目标、变动的学生实际、多样的评定手段、多元的评价主体、多元的评价成分及合理的成分比例是制定科学合理的多元化学业成绩评价模式的基本要求。

三、思想政治理论课多元化学业成绩评价的实践操作

学业成绩评价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重要环节和提高教学实效性的重要手段,如何更好地反馈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实效性,从短期的发展来说需要通过学业成绩的评定来(下转第113页)(上接第51页)实现,而从长期性发展来说则要通过社会的检验来完成。根据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情况,考察和结合部分高职高专院校的操作模式,本文的多元化学业成绩评价的基本模式是以平时成绩、社会实践、操行评定和期末成绩为组成部分的。

一是平时成绩,占成绩评定的20%,由任课教师完成。包括学生出勤、纪律,课堂表现与学习态度,如参与课堂对话、研讨、对知识的掌握、理解、运用及口头表达能力。其中出勤占学业成绩的10%,这些评定内容的纳入对教育、管理、引导学生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二是社会实践,占学生成绩评价的20%,由辅导员评分、社会人员监督的方式完成。社会实践活动包括学生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勤工俭学、暑期“三下乡”活动等志愿者活动,其他的辩论赛、技能赛、才艺表演大赛等社会实践活动及参加社会实践次数,完成一份实践报告情况等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的活动,由教师和辅导员的评分形成社会实践的成绩。社会实践是促进知行合一的重要方式,能综合考察学生的积极进取心、团结合作等能力。

三是操行评定,占学生成绩评价的20%,由学工、团委、系部等综合评分、同学互评方式操作和完成。操行评定主要包括学生日常生活的表现,如思想道德品质、行为礼仪、典型的助人为乐行为、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具有很强社会责任感的行为,或因考试作弊、旷课甚至打架斗殴、盗窃等违法犯罪行为受到警告以上等处分等,这些都可以纳入考核体系中,并通过同学互评、辅导员和班主任的评价,由所在院系提供该方面的总成绩来实现。学业成绩评价标准与学生实际表现联系起来既符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也是学生学业成绩评价宗旨,这种通过他人的监督和约束促使学生去约束自己言行举止的方式,可以潜移默化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增强法律意识。

四是期末考试,占学生成绩评价的40%,采用统一考试的方式。通过开卷或闭卷的方式考核学生的政治理论基本知识的掌握,考核既有基本理论和知识,也有需要学生灵活运用知识来分析热点时事的知识,综合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有助于引导学生关注和了解中国和社会的现实发展。针对有突出表现、有重大成果的学生还可以实行免试和加分。

【参考文献】

[1]刘晓娟.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生学业评价的内容和方式[J].教育探索,2011(12)

[2]徐国喜.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业成绩评价模式探讨[J].科技和产业,2011(7)

[3]刘建涛,韦筱青.高职高专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生学业评价的理论与实践[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9(10)

[4]郦建阳.科学设立高等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生成绩评价标准的探索[J].信息科技,2011(6)

[5]邓演平,李红.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成绩评价的依据、特点与原则初探[J].大学教育科学,2005(5)

【基金项目】2013年广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立项研究项目(2013SZ022)

第4篇:科技理论知识范文

关键词: 株洲市高职院校 体育理论课教学 改革

1.引言

加强理论课教学是培养21世纪人才的需要21世纪是高科技的世纪,是人才竞争的世纪。21世纪人才需要具有多元的知识结构:能适应环境,不断完善自我;勇于竞争,勇于开拓;具有健康的体魄;具备聪颖的智能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加强理论课教学,激发学生在认识体育过程中的思维活动,加强对体育的理解与认识,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和终身健身意识是非常重要的。加强理论课教学是培养学生体育能力的需要,能力是指人顺利完成某项任务时,经常稳固地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是知识技能和智力的具体效应。在体育教学中加强体育理论课教学是培养学生体育能力的重要途径。体育理论课教学是对学生传授体育知识,进行终身健体思想教育的多元教学形式。加强理论课教学目的在于丰富学生的体育知识,激发学生在认知体育过程中的思维活动,加深对体育的理解,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和情感,促使学生终身健体意识的形成。

2.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2.1研究对象

株洲市5所高职学院。

2.2研究方法

2.2.1资料法。对株洲市5所高职学院体育教学大纲、课程进度等教学文件进行统计、整理。

2.2.2问卷调查法。对部分中学的98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89份,有效率为90.8%。

3结果与分析

3.1高职学院体育理论课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1.1传授的知识繁杂。

高职学院体育理论传授的内容有体育的目的、任务、作用、要求,体育与德育、美育的关系,体育锻炼的知识,以及竞技运动项目技术分析,裁判法,等等,内容繁多。要在有限的学时中讲完,教师在讲授这些知识时,只能蜻蜒点水,不能有效地把学生想了解的知识讲深讲透,导致学生对体育理论课缺乏兴趣。

3.1.2教学时间安排不合理。

没有能力解决风雨天上实践课的学校,为了避免学时的流失,把理论教学安排在风雨天上,从表面上看这一安排较为合理,实质上是淡化理论课的具体表现。理论课与风雨天紧密联系在一起,久而久之,学生就会产生遇到风雨天上理论课,没有遇风雨天不上理论课,或产生理论课可有可无的意识。同时,上理论课的随机性大,教师备课仓促,教学质量受到较大的影响,也导致学生学习动机的下降。更重要的是如此排课,造成理论与实践的严重脱节,违背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理,不能够达到理论指导实践的效果。

3.1.3多数教师理论课教学水平较低。

体育教师由于多数时间从事术科教学,理论课教学经验明显低于技术课。从我院情况来看,主要存在以下两方面的问题:其一是授课的逻辑性不强,使用术语过于专业化,加大了学生的理解难度,致使学生学习兴趣降低、注意力不集中;其二是教学中只注重体育轶事的传播,缺乏系统的理论知识传授,教学重点不明确。这必然使体育理论课的教学效果大打折扣,也是学生轻视理论课的重要因素。

3.1.4考试制度不规范。

目前,我市高职学院体育理论课的考试方法主要有闭卷、开卷、完成作业和课堂提问四种。组织形式有年级统考和任课老师自行组织考查两种,考试内容由各校或任课教师自行命题。各校之间,甚至同一学校、同一年级的不同班级之间的难度都存在着较大差异,其中难度最小的是课下写总结、体会,难度最大的是统一闭卷考试。考试的难度可大可小,考试的方法可严可松,可能使一些没有上理论课或不认真听讲的学生比一些在课堂上认真听讲和学到一些体育知识的学生的考试成绩高的“奇迹”发生。理论课考试制度不规范,不能准确反映学生接受体育理论知识教育的水平,从而造成学生对体育理论课的不重视。

3.2体育理论课的现状

从体育教师方面来看,首先,没有在观念上重视起来,部分教师对体育理论课的认识不足,认为体育课主要是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的传授,没有把体育理论课摆到重要的位置上来。部分学校、教师在实施过程中对此随意性较大,甚至完全将其取消。但目前的状况是,学生对体育理论课还普遍缺乏兴趣,在体育理论课堂上,学生在操场上那种生龙活虎的劲头荡然无存,个个无精打采。问之,答曰:“枯燥无味。”致使体育理论课的功能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人为地割裂了技术技能和理论的互补关系。其实在学校体育教学中,体育理论占有重要的地位,从以往的教学大纲来看,体育理论课占到每学期体育课程的15%―20%,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也强调了理论课的重要地位。因此,学校体育理论课的教学不仅不能削弱,反而要有目的、重点地加强。让学生不仅学会,而且学得明白,知其所以然,使体育理论更好地为体育实践服务。

3.3加强体育理论课教学的途径和方法

体育教学包括理论课与实践课两部分。由于体育的实践性强,长期以来形成了传统的体育观念,表现在体育教学中就是重视实践的指导作用。这种体育教学教师起决定性作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被动、机械地模仿练习,学生的思维与身体活动是脱节的,对于培养21世纪人才是不适合的。因此,体育教学应当重视和加强理论课教学,从根本上改变传统加强体育理论课教学促进中学教学改革的体育观念。

3.3.1增加理论课教学内容,扩大知识面。

目前体育课教学是根据教学大纲选定体育的目的、任务、作用及方法等。由于内容少,知识面窄,加上教师对理论课教学不重视,敷衍应付,教学效果较差。这对于学生从根本上掌握健身手段,增加学习情趣不是适宜的。因此结合学生特点,在原有理论课教学内容基础上传授实用性强、目的性强,在将来工作中能用到、能延续的体育理论知识是必不可少的。如对各种项目的起源、发展趋势的讲解,对所学专项技术的实效性、针对性的讲解;对体育与其他相关学科联系的讲解,都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情趣,满足学生对体育知识高层次的需要,培养他们合理的体育运动知识体系。

3.3.2改进理论课教学方法。

任何课堂教学都是教师与学生通过知识传递的双边思维认识过程。现行的体育理论课教学是单一的灌输教法,教师起主导作用,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压抑,教学效果不佳。因此,为了培养新世纪合格人才,在体育理论教学方法中应提倡灵活多变、形式多样、重点突出、行之有效的多元教学方法。如采用观摩、讨论、知识竞赛、电化教育等手段巩固基本理论知识,并用之于实践活动,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知识性,促进基本技能的提高。

3.3.3对理论知识进行考核。

对体育理论知识进行考核的目的是检查学生学习和掌握体育理论知识的情况。考核不仅能巩固学生所学过的知识,而且能使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和提高对体育运动的认识,启发思维,提高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总之,加强高校体育理论课教学可以使体育实践课的效果明显提高。只有把理论课与实践课有机结合起来,建立二者合理的科学体系,才能使现代大学生在未来激烈的竞争中用充沛的体力、智能开创新的生活。株洲市高职院校体育健康教育理论课发展的基本策略体育理论是学校体育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是指导学生在课中和课外进行体育活动时的理论依据和锻炼的准则。

3.4株洲市高职学院体育理论课改革的思考

3.4.1适当调整和增加体育理论课时比重。

丰富扩充体育理论,需要一定的教学时限和合理的时间安排来保证教学的完成。只有相对固定地安排理论课教学时间,使理论课教学时间合理地融入体育课进度当中,才能真正落实体育理论课的实施,防止理论课“听天由命,可有可无”的现象,从而收到应有的效果。合理地安排理论课教学时间,可以避免教师仓促备课、学生无思想准备的现象发生,如临时通知不到位或学生散落或找教室困难或拖延时间等,防止风雨天体育理论课出现“游击”现象。

3.4.2加强体育教师理论课教学能力的培养。

无论怎样先进的教学手段都需要教师操作才能实现,教师教学能力的增强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外派教师参观学习可开放视野,更新知识;建立说课制度,让教师之间进行经常交流,取长补短,相互提建议等方法,加速教师新知识和教学经验的获取,为教师胜任体育理论课程改革创造有利条件。

4.结语

体育作为人类有目的、有意识的一种社会活动,正是为了适应社会生产和生活的需要及人的生理和心理的需要而产生的。学校体育只有适应社会和人自身需要才能得以持续发展。我认为,注重体育理论课的教学,注重理论知识的系统传授,以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体育理论课教学是当前体育教学中的薄弱环节,体育教师应重视理论课教学,不断改进和创新教学方法,以生动、具体、形象的语言和广博的知识,揭示大自然和人类社会体育运动的规律,激发学生对体育理论课学习的兴趣,这样才会使体育理论课教学收到应有的效果。

体育理论知识是从无数次的社会体育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并同多门学科知识相结合的对实践活动具有指导意义的综合知识。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逐步形成了特有的体育文化内涵。教师较好地掌握体育理论知识,对实现以健康第一的现代学校体育教学理论,以及完成大纲目标的教学,使学生树立终身体育观念,将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刘青松.高校体育理论课的改革[J].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3).

[2]吴明智.体育理论课教学现状与对策[J].中国体育科技,2001,(5).

[3]李莹.高校体育理论课教学的分析与探讨[J].岳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2).

第5篇:科技理论知识范文

知识配置力,是指一个系统向创新者及时提供知识流动的渠道,并使其获得相关知识储备的能力。它是国家创新系统效率的重要衡量指标,是经济增长和竞争的决定性因素。知识配置包括知识在市场内部以及在供应者和使用者之间的配置、知识的再利用和组合、知识在分散的研究开发项目之间的配置与开发。从供方看,是指知识生产机构把成果扩散给潜在用户的能力,即转移能力;从接收方看,是指新知识或创新的潜在用户学着接近、获得和利用知识或技术的能力,即吸收能力。

2科技创新能力与知识配置力的关系

推导目前我国正处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经济转型中,企业的竞争优势与绩效体现在高技术的含量,通过转向信息、知识、智力等知识性资源的投入提高资本的增值性。组织通过构建各种网络设施或信息平台,通过知识信息的传播,引导员工充分利用企业知识及合理使用,在一定时间的培育与发酵,员工在生产过程、技术改造及在组织管理中新知识的应用,内隐的知识价值及技术特性就会凸显出来。知识配置力与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关系是紧密的,知识资源的储存与增长,企业的价值和创新能力就会不断提高。创新的理论研究表明科技创新不是一个由科学推动的线性过程,它受颇多因素的影响,如企业家的创新意识、组织的管理能力、与创新匹配的制度体系及其实施的环境等,通过促进知识流动、转移、应用以导向引发技术创新,科技创新过程的实质是组织知识配置力的创造性过程。从资源视角和能力视角对知识配置力与新创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构成要素进行分类,横向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企业家通过学习领导、组织、计划、沟通等知识将管理能力向战略、组织整合与创新、统筹与授权的能力转化;技术管理及研发人员是通过学习信息监测、学习生产知识、新产品设计等知识将技术优势向市场优势转化;营销管理及销售人员通过学习市场预测、营销策略、产品售后信息反馈等知识将市场运作的技能向营销科学策划及执行、优化销售渠道和驾驭的能力转化;人力资源管理人员通过学习人力资源规划、招聘培训、绩效考核等知识向人力资本优质配置能力转化;财务管理人员的财务管理相关知识、财务预算能力、资产管理与资本运作能力等知识向优化管理财务资源能力转化[3]。

3模型与假设

3.1模型的建立

根据上述两者的转化过程得出知识配置路径对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产生影响,图1概括了本文的理论模型。

3.2研究假设

3.2.1组织学习意识与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组织知识的本质是无形的,其规则体系由关于组织管理、组合、运营、优化规则等形成,企业领导者以确保组织各项职能的正常运作,一方面协调、管理、分配组织各类资源;另一方面又要匹配组织内部的数据信息及相关情境,保证组织各部门及其各成员的协调工作。因此,企业家及其领导者是创新的主体。变革推动者如价值观水平、创新意识、促进组织系统思考、激励员工创造性思维、自我超越等方面的特性,是影响创新的重要个体变量。熊彼特认为企业家的重要职能就是能否实现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并不是单纯的搞经营或者搞管理。组织的创新成功与否,领导者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企业家的学习创新意识越强,越有利于提升其创新绩效。组织学习意识越强,企业科技创新能力越强。

3.2.2组织学习能力与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组织学习能力是指组织成员从企业内外部获取组织知识和应用的行为,实际上就是企业增加社会资本、提高生产效率和技术能力的学习过程,如顾客调查、研发活动、绩效评价和竞争对手分析等活动。组织内部除了“干中学”、经验学习、研发沟通等活动充分吸收组织成员的直接和间接经验;从互访学习、创建联盟企业、战略联合、搭建合作网络平台等利用企业外部资源提升多方面的能力,加强组织学习能力必然可以更好地发挥企业资源的效用,从而促进企业绩效的提升。H2:组织学习能力越强,企业科技创新能力越强。

3.2.3支持学习和创新的设施与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组织知识以数据、文字等形式记载的工作制度、操作说明书、档案、会议纪要、公告等载体进行传播,信息若能在更广的空间和深度被组织成员所捉获,使用该信息或由此信息提出质疑、思考和扩展思维甚至提出新的问题和对策,信息的传播价值大大提升,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企业创新绩效的提升。支持学习的措施与设施的建设可以使信息在企业内部得到充分的流动和渗透,能够使企业获得更多的市场信息,从而在环境的动态变化中迅速抓住环境赋予的创新机会及提升创新的空间提供支撑力量[4]。H3:支持学习和创新的措施越强,企业科技创新能力越强。

3.2.4组织学习气氛与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从知识进化的角度来分析,企业中的内隐与外显知识发生化学反应的结果就是创新。如何有效地将员工的专业知识、经验、技能等元素与知识整合在一起,促进员工创意思维的碰触和迸发创新思维与行为的产生,构建有效创造、转换和使用知识的催生容器变得尤其重要。因此组织学习气氛的营造是信息、知识的沟通系统、支持和激励员工创新的催化剂,更是企业创新行为的重要影响变量[3]。H4:组织学习气氛越浓厚,企业科技创新能力越强。

4研究数据方法

4.1问卷设计与说明本文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作为研究工具,以企业为对象进行知识配置效果与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为调查分析,问题的设计采用李克特5点量表法,共发出问卷共约75份,共收回54份问卷,剔出不合格问卷,最终获得有效问卷52份,作为本次研究的样本。

4.2数据分析

4.2.1效度与信度分析首先对各个变量测度量表进行KMO和巴特利特球形测试,以判定是否适合主成分分析,在此基础上再进行效度和信度分析。从检验结果来看,KMO值有的在0.8以上,有点介于0.7~0.8之间,表示变量之间相关程度差别不大,Sig.<0.05表示变量之间独立检验是显著的,也说明数据具有相关性,适合做因子分析。此外,还运用克朗巴哈α系数(Cronbach’sα)进行了问卷的信度分析,以检验问卷或量表测量的一致性。本文中的知识配置力和企业科技创新两组变量样本的信度Cronbach’sα系数分别为:(1)知识配置力变量组测度0.788、0.775、0.731、0.750和0.764,均在0.700以上,属于高信度;(2)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测度0.822、0.769、0.703、0.787、0.792,均在0.700以上,也属于高信度。

4.2.2结果根据需要分别采用方差最大化和平均正交旋转法考察所用量表是否真正地测量出各变量结构。主成分个数提取原则为主成分对应的特征值大于1的前m个主成分。主成分结果显示学习的过程、学习激励措施等主要指标的累计方差解释率达78%以上,企业家能力、人力资源管理能力、技术能力等主要指标累计方差解释率均在82%以上。结果与原构思吻合。

4.2.3相关分析为探讨知识配置力与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提升之间的关系,本部分对这两者之间进行相关分析,研究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相关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从表1中可以出,知识配置力与企业科技创新各种能力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说明知识配置力与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之间有正向联系。除组织学习环境与企业财务管理能力提升间的相关性不显著外,知识配置力与企业其他科技创新能力都显著正相关。总体分析说明了知识配置力与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之间具有正向相关性。

4.2.4回归分析在分析了知识配置力与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之间的相关性之后,通过回归分析,可以进一步分析各要素对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影响程度。为进一步研究各要素对各种能力成长的贡献度,本文采用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二级指标体系,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进行回归分析。(1)知识配置力与企业科技创新各项能力贡献度模型总体效果从回归效果看,六个模型均达到了非常显著的水平,证明回归效果良好。从总体参数效果来看,DW统计值分别为1.982、1.371、1.818、1.951、1.932、1.897,说明各模型均不存在序列相关问题,其他各项指标也符合要求。(2)知识配置力与企业科技创新各项能力的回归分析(见表2)。从表2可以看出,知识配置力相关要素的回归系数对应的显著性概率均小于0.05,说明知识配置力相关要素都会影响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成长。表2知识配置力的回归系数的显著性水平为0.059,略大于0.05,说明知识配置力对财务管理能力的提升影响不显著。这可能是由于企业财务管理能力要求专门的业务知识和技能,专门性的知识和技能学习可能对组织创新能力影响不大。

5结语

第6篇:科技理论知识范文

【关键词】劳动价值论;劳动的二重性;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一、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理论来源

(一)威廉・配第是劳动价值论的最早研究者

威廉・配第是英国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创始人。劳动价值论的基本命题是由被马克思称为“最有天才的和最有创见的经济研究家”的威廉・配第第一次提出来的。

威廉・配第指出商品的价值量同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成反比的理论。他说:“自然价格的高低,决定于生产自然必需品所需要人手的多少。谷物的价格,在一个人能生产十人所需的谷物的时候,要比一个人只能生产六人所需的谷物的时候,来的低廉。”这就是说劳动生产率提高了一倍,谷物的价值量就降低了一半。威廉・配第又说,“一百个农民所能作的工作,如果由二百农民来作的话,谷物就会涨价一倍。”当然,威廉・配第劳动价值论研究的重点是“自然价格”,但他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只是就个别问题提出来,然而他的个别观点最后用劳动价值论把彼此联系到一起。因此,恩格斯称他为“现代政治经济学的创始人”。

(二)亚当・斯密的价值论

马克思指出:“在亚当・斯密那里,政治经济学已发展成为某种整体,它所包括的范围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形成。”1776年,以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为标志的古典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创立,建立起完备的劳动价值论体系。他的理论有重大成就也存在缺陷,具体体现在关于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方面:

斯密说:“价值一词有两个不同的意义。它有时表示特定物品的效用,有时又表示由于占有某物而取得的对他种货物的购买力。前者可叫做使用价值,后者可叫做交换价值。” 通过以上的论断,斯密 认为交换价值的大小不是由使用价值决定的,使用价值不是交换价值的源泉。显然,在探寻商品价值由什么决定的问题上,把使用价值排除在外,这是斯密的理论成就。但是,他没有认识到商品的本质、没有深刻理解价值和交换价值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的理论不足,致使他抛开使用价值而集中探讨交换价值。

(三)大卫・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

19世纪初,英国的大卫・李嘉图对经历了一个半世纪发展的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做了最后的结论。李嘉图以反对和消除一切阻碍资本利润提高和生产力发展的因素为宗旨,以分配论为中心,以价值论贯穿其全部理论体系。

李嘉图继承和发展斯密的劳动价值论来论述自己的劳动价值论观。李嘉图坚持了斯密关于使用价值不是交换价值尺度的正确观点,纠正了斯密关于没有使用价值的商品也有交换价值的错误认识,进一步提出了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的原理。李嘉图认为,决定商品价值的劳动是社会必要劳动;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决定商品价值量的大小,劳动生产率成与商品的价值量成反比;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的区别在于量方面,这一差别的存在不影响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商品价值除了包含着生产资料价值转移部分,价值是第一因素,收入是派生因素,商品价值分解为三种收入不改变价值是由劳动时间决定的事实。

二、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现实意义

(一)充分挖掘劳动者潜能

社会生产力包括三个基本的要素,即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劳动价值论认为,在生产要素中,首先应该突出劳动和劳动者的作用,因为“劳动是生产的真正灵魂”因此,重视生产力,应该首先重视劳动和劳动者;解放生产力,应当首先解放劳动和劳动者;发展生产力,首先应当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和劳动效率。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要形成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制度相适应的思想观念和创业机制,营造属于人们干事业。支持人们干成事业的社会氛围,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人民。” 激发劳动者的创造潜能,创造社会财富。

(二)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以社会正常劳动生产力为准,同时承认不同生产主体劳动生产力水平差别。由于主客观条件的不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承认这种差别,这就迫使每个生产者为了争得各自的利益而展开激烈的竞争,不断地改变自己的生产条件,提高劳动生产力,从而推动了整个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劳动生产力的提高,能缩短生产某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从而使较小量的劳动获得生产较大的量使用价值的能力;劳动生产力的降低,能延长生产某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从而使较大量的劳动获得生产较少量的使用价值。正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科学含义,进而推动整个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人民出版社,1971.

[2] 赵庆元.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及其当代阐释[M].经济科学出版社,2012.

[3] 威廉.配第.赋税论、献给英明人士、货币略论[M].商务印书馆,1978.

[4] 马克思,恩斯格.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人民出版社, 1973年,第二卷,第181页.

第7篇:科技理论知识范文

中职护生生源地偏僻,基础知识薄弱,许多护生存在学习方法不当、学习兴趣不浓厚、学习习惯不良等问题,造成护生学习主动性不足,学习效果较差。但参与意识强烈,容易对新鲜、有趣的刺激产生兴奋,对新事物、新观念易接受智力素质并不差。护理专业教师应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激发护生内在的学习动力,帮助护生学习创造了条件,明确了努力的方向,端正学习动机和增强自我学习的信心,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教学质量。

1理论课应用多媒体教学法

“多媒体辅助教学”是依靠计算机、投影机、激光视盘机等多种现代媒体来实现集体教学的。其优点是:能够化静为动,寓教于乐,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使抽象问题形象化,便于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运用,能节约传统的板书时间,开阔知识面,增强信息量,提高学习效率。护理学基础是护理专业重要的专业核心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包括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及实践动手能力。传统的教学方式是教师利用黑板、粉笔、教案等,在一般教室进行授课,以教师讲授为主,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单向输出”与“被动接受”的关系。学生的积极性难以提高,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创新精神,缺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多媒体教学中综合运用了各种多媒体技术,使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动画能够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对教学内容的表达更生动、更形象。把多媒体教学手段引入护理学基础教学课堂,可以有效地克服传统教学方法的缺陷,提高教学效果。

1.1研究对象本人讲授的我校2008级护理专业班级及2009级护理专业班级的《护理学基础》课程为研究对象,其中2008级采用传统教学模式作为对照组,2009级采用多媒体教学模式作为实验组,两个班级教材、教学大纲、教学内容、课时、授课计划等其他教学形式完全相同。

1.2研究方法对两个班级理论考试成绩进行统计分析,两个班均有57名同学参加了期末考试,对成绩资料采用双侧检验。

1.3统计分析见表1。

1.4结果对两个班级学生期末理论考试成绩进行统计,如表1,从平均成绩来看,2009级稍高于2008级,这说明采用多媒体教学后,教学效果有提高,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有一定效果。

从变异系数来看,变异系数越大,说明样本值离散程度越大,成绩波动越大,2009级成绩变异系数低于2008级,这说明了采用多媒体以后,学生成绩更趋于平均,成绩更稳定,这也说明了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后,教学质量有所提升。

对表1中的统计资料进行双侧Z检验,计算如下:

Z=84.26-82.446.66÷57=2.06

实验组与对照组没有统计学差异。总体的条件是|Z|

2实训课应用分组练习、课堂操作考核

在护理学基础课程中操作技能训练所占比例最大,其教学质量直接影响其他专业课的教学质量。因此,护理学基础实践教学环节是护理专业课教学的重要环节。传统的实训课教学是带教教师课前为学生做好实验用物的准备,上课采取教师示教,分组练习的模式。实训课相比理论课来说,学生易表现出到课率低,学习不认真,操作不重视,练习不刻苦等问题,为了改善出现的这些问题,在原有的教学的模式中加入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课堂操作考核,由于课堂上马上面临操作考核,学生往往很重视教师示教,并增加练习操作的次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会有所提升。

2.1研究对象我校2010级护理专业1班及2班学生进行分组研究,各有60人,每班按学号分为12组,每小组5人。学生学习基础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

2.2研究方法选取2010级护理专业1班作为实验组。该班学生上护理实训课时教师进行操作演示及讲解,然后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最后进行小组课堂操作考核。

选取2010级护理专业2班作为对照组。该班学生上护理实训课时教师进行操作演示及讲解,然后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2.3统计分析调查结果采用SPSS1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

以静脉输液操作练习为例,实验组学生在练习完后要进行课堂操作考核,以小组为单位抽考其中一名学生,她的成绩代表小组成员所有成绩。而对照组学生不需要进行课堂操作考核。分别记录每位学生完成静脉输液操作练习所需的时间,统计结果见表2。

第8篇:科技理论知识范文

专业知识:一定范围内相对稳定的系统化的知识。

一般知识:符合基本的人情物理、科学、社会常识、价值观、社会发展原则的知识。

例如:

体育教育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包括:

1、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学习内容,以增进高中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

2、健康:指个体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各方面都处于良好状态,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

3、运动量:指人体在身体练习中所完成的生理负荷量。

第9篇:科技理论知识范文

[关键词]制度创新 科技创新 经济发展

在面对新技术革命和新产业革命以及经济全球化挑战时,我们必须抓住机遇,进行科技战略创新,促进技术进步,进行产业结构的转变,加快产业结构向高级化演进,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实现跨越式发展。跨越式发展是通过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来实现的,而科技创新的关键,则是制度创新。

一、科技创新是新世纪全球经济发展的主流

创新是一个国家的灵魂。从当前全球经济发展总趋势来看,高新技术代表了经济发展的方向,国际经济间的竞争主要体现在知识与科技创新能力的竞争。而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所以科技创新已成为实施科技兴企战略的基础内容。

1.科技创新代表了全球经济发展的方向。随着科技迅猛发展,以信息和网络技术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如火如荼的进行着,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日趋紧密结合,正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乃至思想和行为方式,以科技的发展带动经济的繁荣和企业的振兴正在成为国家和企业发展战略的轴心。

2.科技创新是企业创建国际化大公司的必然要求。国际大企业大多在使用先进科技和进行科技创新的能力上具有优势。随着科技进步及其在生产上应用的加快,今后的世界商战将更加直接地表现在先进科技的开发和应用上,体现在科技创新的力度和实效上。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国有企业积极引进国外企业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进体制、科技和管理创新,获得了长足发展。然而,同一些世界著名企业相比,仍然存在很大的差距,其中科技创新和应用能力不足是主要表现。因此,我们要大力发展科技创新型企业,坚定不移地走科技兴企之路,在科技创新上有大作为,要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速度,使潜在生产力变为现实生产力,以科技创新促进企业发展,推动经济发展。

3.科技创新是企业自身发展的根本动力。科技创新能力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是提高企业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增加经济增长点的主要手段。科技创新的主体是企业,对于企业来说,能否把新的科技成果与生产经营实践紧密结合,结合的速度和质量如何,也决定着企业的兴衰成败,决定着中国经济的发展速度和质量。市场经济将一改过去那种资源、资本总量和增量决定模式,更加强调创新的作用,在这样的形势下只有不断创新,企业才能获得持续竞争优势。

但是,为什么在一些国家和地区,科学技术能够得到迅速发展以及大规模应用,而在另一些国家和地区则不能?在同一国家里,为什么一些企业科技创新如火如荼并成果显著,而在另一些企业里则不能?这促使我们思考一个更深层次的因素,即制度创新对科技创新的推动作用。

二、制度创新与科技创新的紧密联系

1.制度创新与科技创新的关系。1912年,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Joseph。Aschumter)在其《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将“创新”概念引入经济学。他的概括揭示了创新所包含的两种类型:科技创新和制度(组织)创新。对于这两者的关系,经济学家们有着不同的看法。

阿里斯坚持“技术决定论”。他认为,制度对科技创新只有阻碍作用,资本主义制度对科技创新不具有任何积极的作用。而拉坦认为,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虽然互相影响,但一方不能决定另一方,二者是互不决定的,即主张“互不决定论”。美国新史学派代表人物道格拉斯・C・诺思认为,是制度创新决定科技创新,即“制度决定论”。他指出,制度创新是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科技创新不过是制度创新的结果或者说派生物。正是由于制度的创新,才有了科技的创新、教育的发展和资本的积累,从而才会有经济的增长。

实际上,制度创新与科技创新是一个交互决定的动态演进过程。动态的科技进步是制度得以变革的首要力量,制度在科学技术的推动下得以变迁;而创新后的制度又反过来给科技进步以决定性的推动,促使其飞速向前发展。

2.制度创新对科技创新的推动作用。按照新制度经济学的观点,在科技创新的过程中制度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首先,为经济主体实现科技创新提供有效激励,使经济主体在科技创新过程中所付出的成本与收益相联系。其次,为科技创新提供约束,为经济主体在科技创新中实现合作创造条件。再次,通过降低经济活动中的不确定性、抑制“经济人”的机会主义倾向、提供稳定的预期等而降低交易费用,促进技术进步。最后,可以协调创新主体之间的关系,减少由于不协调而带来的成本费用,使科学技术产业化,并促进经济发展。

而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当现存的制度成为科技创新的阻碍或不适应科技创新的要求时,制度创新便成为推动科技进步的决定性力量了。良好的制度安排通过减少科技创新活动中的外部性,降低创新过程中的交易费用和减弱不确定性来增加创新者的预期收益,鼓励创新活动。资本主义制度建立以来,制度对科技创新的推动作用已经远远超过了生产力中内在的自发力量的推动。

例如专利制度,它能保护发明人对新成果在一定时期内的排他独占权,持续地激发人们进行发明创造的热情。美国经济学家曼斯菲尔德研究认为,如果没有专利保护,60%的药品不能被研究出来,65%不能被利用;化学发明有38%不会被研究出来,有30%不会被利用。可以这样说,没有制度的保护和支持,就没有今天如此高的科技水平。

目前,由于高新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在世界范围的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要求我国必须走一条不同于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道路,必须进行科技创新实现跨越式发展,而技术创新的关键在于制度创新。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刘世锦在第九届北京科博会“2006中国经济高峰会”上指出,国际经验和中国已有的经验表明,仅仅有科技创新而没有体制、组织和政策的创新,科技创新很难推进,甚至是寸步难行。

三、制度创新推动科技创新发展的几个途径

1.完善国家科技创新体系。首先,要建立一个符合中国特色的国家科技创新体系机制。这里,明确政府和企业在创新体系中的关系十分重要。要区分政府和企业的职责与分工,政府应引导企业制定并实施有效的科技创新激励机制,并完善宏观科技创新体系的激励机制的建设,努力为企业创造良好的科技创新的外部环境。在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指导作用的同时,还要明确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从而保证企业在技术创新中始终处于主体地位。

其次,处理好国家科研机构与大学、企业之间的关系。第一,在科研上,国家科研机构必须从国家战略需求出发,开展定向基础研究、战略高技术创新与系统集成,而大学更适宜于从事自由的科学前沿探索 ,促进以学科深入为主的科学发展。第二,在国家创新体系中,企业是技术创新投入与行为的主体,但这并不意味着国家科研机构和大学在技术创新领域不发挥作用。国家科研机构和大学应与社会生产要素紧密结合,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和需求为导向,走社会化之路,实现规模产业化。

最后,应该为企业科技创新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一是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度,以促进科技创新的良好发展。二是完善科技创新中介服务体系。充分发挥国家科研机构的骨干与引领作用,发挥大学的基础作用和生力军作用,建设各具特色的区域创新体系和社会化、网络化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其中关键的是要鼓励发展以市场为导向的中介服务系统。三是政府应给予政策引导、服务与支持,形成全社会崇尚科技创新的良好氛围。

2.建立并不断完善创新型企业科研机构管理模式。在我国加快建设科技创新型企业的同时,还应加大力度建立与之相适应的企业科研机构管理机制,并根据实际中的具体发展状况不断将其同步完善。第一,应加大对基础研究和重大战略高技术研究的投入力度,重点支持对提高国家竞争力有直接影响的重大项目,加大支持由科学家自由选题的探索性研究;第二,建立起与原始性创新相适应的评价制度。鼓励具有原始性创新、风险大的研究项目,高度关注创新性强的小项目、边缘项目以及学科交叉项目,邀请国外专家参加重大、重点项目的全程评估,减少和简化评估程序,完善评估活动的监督体系等等;第三,建立符合科技发展规律的激励机制。鼓励技术开发更多地在市场中实现其价值和取得相应的回报;第四,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指导思想。大力培养高水平创新型人才,对有思考能力和独立创新精神的人物和青年人才积极给予支持,加大力度引进在国际科学前沿作出有重要影响的研究成果的顶尖人才。

3.重视企业技术中心的制度创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企业的技术中心与研究院,是开展自主创新的主要实施者,因此要高度重视企业技术中心与研究院的建设发展水平。技术中心的定位不应局限在为满足当前市场需求的技术供给,而是面向企业3年~5年,甚至更长远的技术创新,从而支持企业的发展从满足市场的需求到创造新的市场需求的转化。技术潮流和科学进展的预见、开展技术集成和融合、研制新兴技术,甚至部分基础研究,应该是企业技术中心的新任务。

同时,企业还要充分认识到自主创新是一个充满试错的过程,为了加快这一进程,企业必须动态地确认自己的领先供应商及领先顾客,并永不间断地与之建立战略性的、真诚的信任和合作关系,加强交流与合作。一个富有成效的创新型企业,除了在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占尽优势外,也要拥有极强的社会资本,这包括建立与各类科研、教学部门,产业界,政府以及非营利性组织广泛而密切的关系。

参考文献:

[1]任冬梅:关于增强国有大型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思考. 山西焦煤科技,2004年第7期

[2]袁庆明:新制度经济学.中国发展出版社,2005

[3]尚林林泉:论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的关系――从四次技术革命中得到的启示.中国科技论坛,2004年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