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加强案例教学范文

加强案例教学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加强案例教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加强案例教学

第1篇:加强案例教学范文

1案例的选择

1.1难易适中案例便于接受

教学时,注意多选择难易适中案例,以便于学生的理解和接受,按照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顺序合理安排纳入案例,以利于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我们在教学中,一般采取两步走的程序:第一步是根据教材“证治分类”中的某一证候的临床表现设计临床场景,使学生从中体会基本的辨证思路和要点;第二步是安排一些多证型相兼或者是可以从不同角度辨证的真实病案,掌握难易程度,使学生认识并掌握临证时应有的思维技巧和治疗思路。

1.2典型案例深入浅出

典型案例具有真实性、可靠性和高度概括性,通过典型案例,可使学生在分析案例的过程中初步了解疾病概况,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之效。如讲解“肺胀”时,引用病案:患者某,男,64岁,反复咳嗽、咳痰、气喘10余年。1周前受凉后症状加重,胸闷气憋,动则喘甚,咯痰清稀,心悸,脘痞。双下肢浮肿,形寒怕冷,面唇青紫,胸部胀满,舌质淡胖而黯,苔白滑,脉沉细。通过对本案例分析,使学生认识到“肺胀”临床特征为咳、痰、喘、胀、悸、肿、瘀,病位在肺、脾、肾、心,病机为肺气壅滞、肺气胀满、肺不敛降,病性为本虚标实。以案例导入新知识,可激发学生对疾病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掌握疾病的基本特点。

1.3经典案例启迪思维

引用经典原著,介绍经方在临床中的应用,可使学生较好地把握疾病特点及治则,启迪其思维能力。如讲解“痰饮”时,示一病案:患者某,女,70岁,胸中冷数年,夏轻冬重。伴有胸闷,似冷风时时吹入,不敢户外活动,口干口渴而不欲饮,口中粘腻,有异味,大便稀溏,面色白光白,舌质淡红,苔厚腻,脉沉弱。心电图检查无明显异常。正当大家举棋不定时,介绍《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论述水饮停留心下的症状“夫心下有留饮,其人背寒冷如掌大”,学生会立马想到本病系阳虚为本,饮、湿为标,急则治其标。“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苓桂术甘汤主之。1.4纠误案例开阔思路误诊案例,反映其思维方法的偏差,或先入为主、或顾此失彼、或真假不辨、或虚实不分,通过纠误案例的介绍,分析误诊原因,可开阔学生思路。例如患者某,男,35岁,3岁时患有气喘,12岁后逐渐好转,近3年来气喘又作。症见面色苍白,喘息抬肩,稍活动则气不得续。背部有掌大一片发冷,气喘冬夏皆然,舌胖苔白滑,脉细弱。原文误诊为痰饮,服苓桂术甘汤后背冷消除,气喘依然。细思此证,病始幼年,抬肩息短,不惟饮留心下,其肾虚不纳之喘证成也。当纳气镇水、振阳消饮,小青龙汤加胡桃肉、紫河车主之。通过误诊案例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学习遣方用药的经验,培养学生严谨的职业态度。

2案例的应用

2.1课前充分准备启发教学

教师课前必须根据《中医内科学》特点、学习目标、学习对象、教学大纲及自身的教学和临床经验,准备好符合教学要求的案例,认真编写授课计划,进行问题设计[2]。例如,根据教学大纲中要求学生掌握泄泻的辨证要点的规定,引用案例:“患者某,初病胸胁胀痛,予承气汤,遂发肠鸣腹痛,痛则泄泻,完谷不化,日夜2~5次。近两月,自服四环素后泄泻减而未除,伴乏力,消瘦,精神萎靡,脉弦缓,舌苔薄白而腻。”教学前,根据教学大纲要求结合本案例的特点,拟定如下问题:①本病属暴泻,还是久泻?②本病以何脏腑病变为主?临床表现有哪些?我们以这些问题作为案例教学讨论的重点,教学时根据学生讨论情况,做好时间分配,保证学生掌握泄泻的辨证要点,确保教学大纲的要求得以贯彻。

2.2教师组织实施掌握进度

选择案例教学,应与教材内容、教学大纲紧密结合,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根据学生知识掌握情况,选择合适案例。如案例选择随意,学生讨论问题过度分散,或过分集中,均会导致偏离教学大纲,或在规定的时间内不能完成教学内容。案例教学中若出现学生热烈讨论的情况,必须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减少不必要的争论而节约时间,保证实现教学目标。中医内科学的案例教学一般应由有一定临床教学经验的教师组织实施,他们对案例的理解更为深刻,能够更好地掌握案例教学的引入时机、提问方法,引导学生的讨论,使案例教学更趋合理和完善。

2.3理论联系实际激发兴趣

中医内科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对身边的案例进行辨证论治,不仅能够使学生体会到所学内容与自己接触到的问题息息相关,而且能够大大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如讲解“不寐”时,正值某女同学苦于不寐,症见:2年前高三时学习紧张,经常失眠以时觉头晕。假期症状减轻,开学后又复发加重。近3个月由于学习任务重,失眠严重,每夜最多睡4小时,时有惊醒,伴两胁胀痛,烦躁易怒,纳呆,便结,舌淡苔黄,左关脉虚。学生经讨论后辨为忧思伤脾,肝血不足致心火妄动,扰乱神志而失眠以酸枣仁汤和半夏秫米汤主之。通过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能体会到知识的实践意义,进而从“要我学”转向“我要学”。

2.4适时进行总结轻松掌握

第2篇:加强案例教学范文

关键词: 地理教学 居安思危意识 必要性 基本内容

面对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新形势,如何发挥地理教育的特有功能,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成为地理教育工作者一直探讨的问题。大家有这样一个共识:“可持续发展”和“人地关系”应成为地理教育的核心思想。因此,在培养学生这方面基本知识、能力、思想方法和观念的同时,相应地必须加强地理教学中的居安思危意识教育。

一、地理教学居安思危意识教育的内涵

在以往的地理教学中或教科书上,总是闪烁其辞,只注重优越条件介绍,而回避或忽视劣势条件和不利因素的传授,使受教育者产生认识偏差,形成错误的观念,对学生思想尽快成熟带来不利影响。随着教育的发展,地理教学中居安思危意识教育显得越来越重要。如九年义务教育地理教材体系就充分体现了这点,作为地理教育工作者应转变观念,在地理教学中要加强居安思危意识教育。

居安思危意识教育就是在教学过程中以客观、科学地讲解全球和国家地区的资源、环境、人口等方面现状及其危及人类生活、生存的一系列问题,使学生正确地认识人地关系。从而树立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和人口观。因此,对青少年学生进行“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之情感教育,有利于认识国情,自强不息,爱我中华,为中华而读书和奋斗。

二、地理教学中居安思危意识教育的必要性

1.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就是既满足当代人需要又不损害下一代人的需求,这是世界发展的主题,与每个人息息相关。较早地灌输“人地关系矛盾”的思想,有利于他们树立一种社会责任感。

2.国情教育的需要。提起我国国情,人们马上就会想到“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对国情的认识仍停留在曾经使一代中国人引以自豪的肤浅水平上。目前,我国日益恶化的环境,匮乏的资源和不断膨胀的人口在呼唤中学生加强居安思危意识教育。

三、地理教学中居安思危意识教育的基本内容

1.资源渐缺,破坏严重。主要是人口增加过快和经济发展过猛而导致对各种自然资源的过量和不合理开发利用,从而导致不同程度的资源短缺和破坏,目前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土地资源:一方面是不断增长的人口对粮食的需求,另一方面是沙漠化和土壤侵蚀的快速发展。据统计,目前全球受到荒漠化不同程度危害的土地约占全球陆地总面积的四分之一,如我国每年表土流失量80亿吨以上,居世界之首,荒漠化土地平均每年1000多平方千米,甚至南方也出现了成片的荒漠地。

(2)水资源:由于淡水资源全球分布不均,约60%的区域缺水,43个国家面临淡水不足问题,特别是一些发展中国家,不适当地大量抽取地下水灌溉农田,无控制地将大量污水排入河湖,导致可用水资源减少等问题。

(3)矿产资源:地球上蕴藏各种金属,非金属估计其耗竭时间将在数十年以至数百年陆续出现。

(4)能源资源:若按耗用量的增加率推算,已探明的石油储量将于2021―2035年耗去80%,天然气只可维持40―50年,而煤可供200―300年使用。其他如水能开发虽然人类已积累不少有关的技术、经验,但有关建设大型水坝而引起的河流生态和环境的影响仍未被彻底克服。至于核能也始终摆脱不了正常的核意外的放射性污染的阴影,太阳能在技术上一直未能突破光电转换效率低的状况。

(5)生物资源:破坏日益严重,主要包括森林、草原及野生动植物的破坏和灭绝。如我国东北长白山林区,森林覆盖率比建国初期减少了约18%。

2.环境日益恶化。包括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所造成的酸沉降问题、臭氧层破坏问题,“温室气体”排放所造成的全球性气温升高以及核意外和核试验中放射性物质在大气中扩散;石油和放射性物质的污染;森林、草原等大面积植被破坏所造成的气候、生态、物种的失衡等,这些问题只处于研究和了解阶段,再加上其形成机制一般都很复杂,影响地域广,治理上有一段很长的路。

3.人口膨胀。人口数量过多对各种自然资源、能源以及环境构成压力,造成各种耗损和污染的问题,这些问题反过来又直接威胁人类存在。至1985年,全球人口已达48亿,年增率为1.7%左右;1995年,我国大陆人口达12亿;2005年1月6日,为我国13亿人口日,沉重的人口负担严重阻碍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从1986年起,我国人口每年增加1500万;每年消费粮食(每人按200公斤)30亿公斤,每年消费布料(以每人每年消费2米计算)3000多万平方米,需要增加住宅(每人按4平方计算)6000万平方米;每年消费全国新增加国民收入的20%,中国文盲达2.5亿,12岁以上的女性文盲率达45%。我国本是“地大物博”,但按人均计算,就成为“地大物薄”。

四、在居安思危意识教育中应注意的问题

1.树立正确的发展观。教学对象是中学生,虽然他们的世界观正在形成,但他们已具有一定的认识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正确、客观地分析上述问题,有利于他们培养居安思危意识,树立发展观念。

2.运用正确的教育方法。将居安思危意识教育贯穿于相应知识点中,有的放矢,切忌空洞、抽象,在教师的传授过程中应将资源、环境、人口等方面问题与学生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第3篇:加强案例教学范文

学生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是社会安全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关系到学生的人身安全,而且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家庭幸福和社会稳定。为认真贯彻落实公安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校交通安全工作的通知》(公通字〔20*〕94号)、《浙江省中小学校学生人身安全预防与处理办法》(省人民政府令第169号)和浙江省教育厅等四部门联合下发的《浙江省关于加强中小学学生接送车管理的意见》精神,切实解决中小学生上下学交通安全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安全法》、《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安全法〉办法》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我县实际,现就进一步加强学生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特提出如下意见:

一、提高认识,高度重视学生交通安全管理工作

加强中小学生交通安全管理工作,事关学生安危,责任重于泰山,特别是在农村边远地区还存在学生乘车难的现状,能否安全有序地保障学生上下学乘车已成为社会关注的问题。各乡镇、各有关职能部门要本着对人民负责的态度,高度重视学生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牢固树立安全责任意识,全面强化安全宣传教育。要按照“保障、安全、有序”的要求和“定车、定点、定时、定人、定价”的原则,切实采取有效的措施,从根本上解决好学生乘车问题,坚决杜绝学生重、特大交通安全事故发生。

二、明确责任,全面落实各项安全保障措施

做好学生上下学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必须坚持安全第一、属地负责、分级管理、以管促防的原则,各乡镇和有关部门要齐心协力,齐抓共管。具体的工作职责是:

乡镇政府:全面负责对辖区内学生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政府主要领导是学生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的第一责任人。乡镇政府对辖区内接送学生的车辆要按照“五定”的要求,把相关的安全责任落实到工作人员,强化监管,细化安全保障措施,切实做好辖区内学生乘车安全工作。要投入必要的经费,做好农村康庄工程的维护和改造工作,加快边远地区道路建设,确保道路畅通、桥梁无险、安全设施齐全,并落实好学生班车晚间停放场所。要对学生候车点设置防护设施、学生候车点牌,有条件的地方可适当建造学生上下车候车棚,确保候车安全。要加强与相关部门沟通联系,及时解决学生班车运营中产生的有关矛盾和问题。

县安监部门:负责协调和监督全县学生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特别要督促检查乡镇和相关职能部门履行学生接送车的安全管理工作职责落实情况。一旦发现问题,及时督促其提出整改措施,把安全隐患解决在萌芽之中。

县交通部门:要努力发展城乡公交,充分发挥多层次客运车辆的作用,从根本上改变农村边远地区学生乘车难的现状,尽早建立安全、便捷的学生交通安全网络。在稳定原有运力的基础上,要按照“一小时内完成上下学学生接送”的要求,挖掘潜力,落实好学生上下学接送单位和车辆,科学合理的安排接送线路,全力解决学生班车运力问题,确保20*年春季中小学校开学时,所有用于接送农村边远地区学生的新增车辆,按规定要求全部投入运营,切实解决边远地区学生乘车难的问题。要根据教育布局调整情况,及时完善学生接送车运营方案,积极组织运力,做好学生上下学的接送工作。要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对接送学生的车辆减免有关规费。要严把学生接送车辆驾驶人员的准入关,加强对驾驶人员的管理工作,加大对非法运营车辆的整治,安全有序、准时准点地做好上下学学生接送工作。

县公安部门:要加强学生交通安全的管理,坚决取缔无牌无证车辆,严禁不符合要求的车辆运载学生。要定期对接送学生的车辆进行安全状况、技术性能检测,确保运营车辆安全。要广泛开展交通安全知识培训,强化学生接送车辆驾驶员的交通法规观念和安全行车意识。要会同有关部门及时查处在学生接送过程中的超员、超速等违法违规行为。负责制作“学生接送车”标志牌,由教育部门在全县学生接送车辆上统一使用。

县教育部门:要全力推行学生交通安全管理责任制,将学生接送车辆安全工作落实情况纳入学校安全工作考核内容。学校要有专人负责学生接送的安全管理工作,每天要有值日老师负责,维护接送秩序,发现问题及时处置;要配合有关部门认真核定车辆规定的载客人数,严格控制乘车学生人数,制止超载;对学生接送车辆和驾驶人信息、接送方案及协议要登记造册,建立台帐;要加强对学生乘车情况检查和监督,统一办理学生乘车胸卡;要将学生交通安全、交通法规教育纳入教育内容,教育学生自觉遵守交通规则;要经常与学生家长联系沟通,宣传交通安全的有关规定,引导家长和学生共同拒绝无安全保障的交通方式;要完善学校接送安全管理工作机制,保障学生乘车安全。

县农业部门:要加强对农用车辆的监督管理,严禁农用机动车运载学生。

县贸易部门:负责协调做好学生接送车辆的燃油供应和保障工作。

县宣传部门:县宣传信息中心、广播电视台要积极做好学生交通安全的宣传工作,加强舆论监督,及时曝光各种不符合学生交通安全管理的违法违规行为。

县财政、物价等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做好相应的工作。

三、健全组织,加强学生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的领导

为了加强对学生上下学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的领导,县政府决定成立由县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县政府办、安监局、教育局、交通局、公安局、农业局、贸粮局、财政局、物价局、宣传信息中心、广播电视台及各乡镇分管领导为成员的全县学生交通安全管理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教育局。各乡镇政府也要建立相应的专门工作机构,实施对学生交通安全的全面管理。

第4篇:加强案例教学范文

论文关键词:教学档案;管理;归档;制度

教学档案是高校师生在进行教学活动、教学管理过程中的历史记录和真实反映。教学档案由文字材料、图表、音像、照片等材料汇总而成,是教学活动和教学管理的客观反映和具体总结。建立完整的教学档案,对于提高教学质量、推进教学研究、提升教学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教学档案管理的意义

教学档案是衡量教学质量和教学管理水平的重要标识之一,加强教学档案的管理,对推进教学管理工作的科学化和制度化,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第一,它是提高教学质量和提高教学管理水平的重要依据。

教学档案是教学活动和教学管理工作的具体体现,同时,它又会反过来促进教学质量和教学管理水平的提高。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各种工作的不足和问题都会在相关的教学记录上有所体现,因此,分析、研究、总结这些教学记录上的内容,可以直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进而推动教学质量和教学管理水平的提升。

第二,它是进行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的重要依据。

作为教学工作情况的重要记录,教学档案记载了长期的教学活动情况、科研情况,以及教学管理工作中的经验和教训等,当教学活动或教学管理需要作出新的决策时,教学档案可以提供针对性的参考和以往所总结出的各种经验,从而促进管理部门及时有效制定出符合本单位实际的相关决策。比如,教学大纲的完善和修订,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学改革的进行,都可以借鉴教学档案所提供的具体材料。

第三,它是支撑教学评估工作的重要依据。

在教学评估过程中,教学档案是支撑教学评估工作最直接、最坚实的方面,教学档案的管理和利用水平直接反映了学校的办学水平和能力。在教学评估环节,专家主要通过查阅和阅读档案资料,尤其是教学档案的资料来掌握相关的具体情况,如果没有完整、真实和相应的教学档案,将无从佐证教学活动和管理的水平,从而缺乏说服力和实证性。因此,从教学评估的角度来看,教学档案的管理尤为重要。

综上所述,正确认识教学档案的重要作用,努力提升教学档案的管理水平,是当前高校建设和发展的必然。

二、教学档案管理工作的具体展开

教学档案管理工作涉及到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提高教学档案管理工作各个环节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将规范具体教学教务工作的展开。

1.教学档案的搜集

教学档案的搜集是教学档案管理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教师、学生和教务管理人员在日常的教学活动、教学建设、教学管理等活动中,形成了诸多具有保存价值的文件资料,如文字、图片、图表、录音、录像等。作为教学档案的管理人员,必须对这些资料进行积极的搜集、整理、分类、归档等,从而做好教学档案的管理工作。同时,作为教学档案管理的相关人员,应合理把握教学文件材料归档的范围,制定相应的教学档案管理计划,力争做到对教学档案的搜集有计划性和实效性。

此外,由于教学档案的来源相对分散,从而使得教学材料的搜集相对难度较大。同时,因为教学活动学年性的特点,使得教学档案的归档与其他档案的归档工作不能同步进行,从而容易产生漏档的情况。这些问题都是我们在教学档案的搜集环节中应该着力注意和避免的问题。

2.教学档案的归档

在教学档案的管理过程中,应尤其重视教学档案的归档工作。教学档案的整理是一项复杂并细致的工作,同时,在教学档案整理的过程中必须按照严格的标准和要求进行。每份教学档案材料从最初的形成到最后的立卷归档,都需要经过十几项具体的内容,如分类、拟写案卷标题、卷内文件排列、编页码、抄写卷内目录等等。 转贴于

此外,在教学档案归档的过程中,应格外注意教学档案的归档材料,应反映出教学实践活动和教学管理的全过程,尤其在归档的过程中,应按照教学、科研、管理等活动的各个阶段来搜集材料,具体来说,一方面,要把需存档的所有资料补齐、补全,使得相关材料合理连贯、清晰全面。另一方面,要把搜集到的教学档案材料进行鉴别,去伪存真、去杂存整、去劣存优,从而确保教学档案材料的准确性和有序性。

3.教学档案的保管

教学档案的保管,包括教学档案的保存、借阅、返还等各个环节,因此,必须要根据学校和学院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完善的教学档案管理制度,从而使得具体工作有制度可依、有制度可循。同时,对于教学档案的保管应有专人负责,应尽量挑选政治素质好,且具备一定的教学管理经验的人员从事这项工作。

另外,随着教学档案资料越来越多,教学档案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和应用具有现实性和高效性,以电子档案代替纸质档案的工作已势在必行。因此,对于档案教务管理人员来说,应掌握计算机多媒体等先进技术,同时可采用相关的档案信息管理软件对教学档案进行管理,进而快速、便捷、直接地对教学档案进行处理。

总之,对于教学档案材料的管理,必须如实反映教学工作和教学管理过程中的各个重要环节,同时应从具体的实际工作出发,遵循其自然规律和逻辑联系,客观体现教学活动自身的特点。

三、加强教学档案管理工作的具体举措

第一,建立健全教学档案管理制度。

科学的教学档案管理制度,对加强教学档案管理工作意义重大。具体来说,一方面要根据学校的相关规定和标准,并结合本院系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各项具体管理制度,如学院的教学档案管理实施细则等。另一方面,要确立档案管理人员的岗位管理制度,如档案的搜集、保管、利用等要有专人负责,明确工作人物和职责范围,做到责权明确。当然,教学档案管理工作较为复杂,不能只靠制度,还应有其他相应的管理手段为补充,如通过宣传教学档案归档的重要性,使教职工和学生充分认识档案工作的重要性,进而自觉参加这项工作。这些都可以使教学档案的管理工作朝着更加标准、更加科学的方向发展。

第二,加强服务意识,配合教师积极做好归档查档工作。

在教学档案管理的过程中,要积极配合教师做好归档、查档的工作。对于处在教学一线的教师来说,他们提供着教学档案的一手材料,这些材料直接反映教学情况,如让他们切实体会到归档的好处和价值,可以直接提升教学档案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如,优秀教师讲稿的汇编、教学经验的总结、教学研究论文的汇总等,都直接反映了教学工作的情况和进展。总之,应充分调动档案管理人员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档案管理,从而充分发挥教学档案在教学科研中的重要作用。

第三,提升教学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能力。

教学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和业务能力直接关系到教学档案管理工作的水平,因此,要尽可能采取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方法,对档案管理人员进行教学档案管理知识的相关培训,进而提升他们的业务水平,如案卷的整理、归档的内容和范围、编研的质量等。同时,档案管理人员应具有责任精神和敬业精神,在工作中应树立超前意识,主动摸索教学档案管理工作的规律,从而优化具体的教学档案管理工作。这些对于提升教学档案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四,提高教学档案管理工作的现代化水平。

第5篇:加强案例教学范文

[关键词] 院系教学档案 建设 高职学院 教学管理

一、前言

教师专业化是教育改革的核心工作,而教学档案则是促进教师专业的主要途径之一。透过教学档案,教师可以有系统的思考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方案、进行教学、反省对照教学历程和学生的学习成效,并透过专业成长计划,把省思所得应用于日后的“教”与“学”。而院(系)教学档案管理与学校综合档案馆档案管理一样,都是对院(系)积累起来的一系列有关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等方面的资料进行收集、分类、整理和归档。教学档案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为院系教学档案管理工作存在许多问题,这些问题不解决,不利于教学改革的进行,也不利于教学评估工作的开展,更加不利于高职学院教学管理规范化。教学档案是重要的教学资料,对于提高教学管理水平、促进教学质量提高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系统分析院系教学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力图寻找解决的途径与方法,为科学而规范的管理教学档案提供参考依据。

二、院系教学档案的特性

1.明确的目的

教学档案目的在于提升教师专业能力,虽然教学档案可能具有不同型态,例如,评鉴型、求职型等,但是呈现教师教学过程与表现,以提升教学效能,则是共同的目的。

2.完整的脉络

档案的资料,是依据其目的与结构,收集能代表真实教学情境的资料,藉以呈现教学完整的脉络。

3.反省的历程

档案形成的过程,是教师自我检视、反省与修正的过程,这一个过程是教学档案重要的本质,倘若教学档案缺少了教师的反省,将使档案失去原有的价值,成为闲置的文件。因此,教师的反省成为良好的教学档案必要的条件。

4.合作的对话

档案是教师合作互动进行专业对话的结果,此一对话的历程,系以档案的内容为基础,以各种角度来检视教学档案所呈现的意义,发现教学真实的脉络,并分享教学经验.拟定改进策略,提升教学品质。

5.多样化的内容

教学档案为结构性的档案,但是内容的来源却是多样性的。例如,在“描述自我”这一个结构下,教师可以呈现自传、图片、札记等来说明自己的背景及教学理念。换言之,教学档案的结构性是档案发展的方向,避免档案流于庞杂,无法达成目的;而档案内容的多样性是教师主体的抉择,可以呈现教师思考的脉络与轨迹。

三、院系教学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1.档案管理制度不健全

目前,由于许多院(系)不重视教学档案管理这项工作,使得档案资料收集的内容、整理的范围、分类的标准、移交手续、查询登记等都没有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全凭管理人员的随意性来完成。从而出现资料归档不及时,需要查阅的资料找不到,借阅时不登记,借阅的资料也不按时归还,重要的文档资料丢失时有发生,致使档案资料残缺不全,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改革及教学评估的质量,同时,严重影响了档案管理的完整性和规范性。上述这些问题的出现,说明了健全教学档案管理制度的重要性。

2.档案管理手段落后

目前,高职学院院系教学档案管理技术手段严重滞后,主要表现在教学档案管理仍停留在纸质档案、仅用档案柜保存的状况,大部分档案资料整理还处于手工操作阶段,工作效率低,自动化和信息化程度不高,这与高职学院管理科学化严重脱节。尽管个别高校院系采用计算机辅助管理档案,但由于没有实现信息网络化,使资料信息资源难以共享,严重影响了工作效率。正因如此,档案资料利用率较低,这种状况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及教学改革的推进。

四、如何加强院系教学档案建设来规范高职学院教学管理

教学档案是教学活动和教学管理中直接形成,并具备保存价值文本(或电子)资料、图表、声像和实物等历史记录。完好教学档案可为教学实践、教学研究、教学管理及其经验总结提供重要的参考资料,同时也是高校教学工作水平评价和教学质量评估的第一手凭证。

1.强化各教学院部教学档案的归档范围

各教学院部在教学工作中自然形成的材料,能反映本院部教学工作任务、范围的材料,对今后有利用价值的教学材料均需将原件(定稿)整理归档保管。归档的教学文件材料,必须反映教学管理、教学实践活动的全过程,保证完整、系统、准确。归档的教学文件遵守其自然形成规律,保持有机联系,符合教学管理和教学实践活动的成套性特点。上级有关教学的文件原则上与本校教学文件分开组卷。教学档案是教学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实行“三纳入、四同步”管理。“三纳入”即纳入教学工作计划、规划,纳入教学管理制度,纳入各级管理人员岗位责任,作为考核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的标准之一。“四同步”即下达教学任务与提出教学材料的归档要求同步;检查教学工作与检查教学文件同步;评审、鉴定教学质量、教材、毕业(设计)论文、优秀教学成果与审查、验收档案材料同步;毕业派遣、上报评审材料、教师考核晋升与出具归档证明同步。

2.加强院系教学档案立卷程序管理

根据教学文件、材料的形成规律,按保持其有机联系和便于利用查考的原则进行组卷,相同内容的文件材料视情况组成一卷或多卷。在不影响卷内文件自然形成规律和有机联系的前提下,同一卷内文件可按永久、长期的顺序排列。卷内密不可分的文件材料要按正件在前、附件在后,印章在前、定稿在后,批复在前、请示在后的顺序排列。

3.加强宣传教育,提高认识

学校的教学档案建设必须常抓不懈,不断学习、不断加强、不断完善。学校领导不仅要对此有高度的认识,学校的教学管理人员和全体教师也要对此有充分的认识,只有这样,才能上下一心,才能把教学档案建设工作变成自己自觉和日常的行为,才能从思想上保证教学档案建设工作的落实。

4.档案管理制度创新

实现院(系)教学档案管理规范化,必须根据《高等学校档案部门业务建设规范》的要求,逐步改进和完善院(系)教学档案管理规章制度,使文档资料的收集整理、分类归档、目录检索、文件编号、借阅移交、信息传递等方面都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只有这样,才能使档案管理工作步入规范化的轨道。随着教学改革和教学评估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教学档案也日益复杂,因此,必须使管理制度创新走在实际工作的前面,因为制度指导和约束管理行为。

参考文献:

[1]刘亚超,杨剑云,刘英.加强教学档案建设 做好本科教学评估[J].管理观察,2009,(08):102-106.

[2]陈晓伟.浅谈高校教学档案管理与本科教学水平评估的关系[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04):112-115.

第6篇:加强案例教学范文

一、高校院系教学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领导重视程度不高,人员变动过于频繁

由于部分高校对教学档案的作用和意义认识不足,重视程度不够,资金投入和物质保障跟不上,大多数高校的教学档案还停留在纸质档案和档案柜保存的状态[1],更谈不上如何去建设该项工作。大多数教学、教研人员对教学管理工作认识不足,甚至对教学档案的归档持抵触态度[2]。只有学校在迎接各项评估,领导们才会想起需要各类教学档案作为支撑材料。一方面教学档案的收集、整理、管理是一个繁琐、复杂的过程,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坚持下来。另一方面独立学院高等教育的发展,专业方向不断地增加,招生人数也在不断攀升,随之而来教师数量也在不断增加,这意味着教学档案管理的工作量不断增大。由于上述两种原因,就会导致管理者流动性比较强。

(二)缺乏教学档案管理的相关培训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规定,高校的档案机构一般是综合档案室或档案馆,由专职档案人员负责这项档案工作,各部、处、院、系、所等部门,必须有一名负责人分工主管该部门的档案工作,并视情况配备一至二名专(兼)职人员,负责本部门档案的收集、整理和移交工作[3]。大部分高校各院系兼职档案员的角色通常由教学秘书来担任,或者专任教师辅助。而大多数这些兼职档案员并不是档案学毕业的,或者说没有接受过教学档案收集与管理方面的培训。他们很少,甚至没有深入教学一线,导致各方面的教学档案归档不合理,资料不齐全。

(三)教学档案管理者综合素质偏低

在高校普遍存在这样的现象,领导们认为教学档案管理者只是简单地收集教学档案材料,没有什么理论可言,谁都能胜任。在招聘人员时并没有按照岗位特点提出很合理的应聘条件,导致部分教学档案管理者学历偏低,动手能力偏差,综合素质偏低,主要体现为:

1.沟通能力不强。教学档案主要来源于教学一线的教师与学生。这就需要管理者向教师索要相关教学资料,例如教学大纲、考核大纲、、获奖证书等。有些教学管理者自我,认为高人一等,在与教师沟通关于上交教学档案时就会有语气过重,用词偏激等行为,导致有些不是教师岗位职责要求上交的资料,像发表的论文、获奖证书、课题证明等文件则可能没有能够收集得到,以致档案的不完整。但是,也有教师因个人原因而不配合提交教学档案的情况。

2.写作能力不高。在院系编写的教学质量报告、教学状态报告等与教学档案相关的报告写作中,存在着由教学档案管理者完成的报告质量偏低的问题。

3.计算机应用的相关技能不强。大部分教学档案管理者对计算机的各方面应用水平不高,有的则不会使用打印机、扫描仪等办公设备,有的则不会安装打印机、扫描仪的驱动程序,有的甚至不会使用常用的办公软件。这样会严重导致办公效率的低下,使教学档案管理者无法适应现代高等教育飞快发展的节奏。

4.缺少教育学、心理学及教育管理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有的教学档案管理者没有参加省教育厅统一组织的高校教育学、心理学培训,也没有重视学校安排的新入职员工培训,导致没有摸清教学规律,不熟悉教学改革、教学建设、教学管理,在收集、整理教学档案时出现粗枝大叶,囫囵吞枣的现象。

5.身心健康程度不够好。大多数教学档案管理者都是学校与家庭两点一线,早上上班到学校,下午下班回家,很少人有参加健身锻炼的良好习惯。有些人则心理承受能力差。在各项教学评估期间,或者工作量稍微增大时,他们比较容易得病,甚至出现脾气浮躁、心理压力过大等不良心理行为。

二、加强高校院系教学档案管理的对策

(一)学校及院系领导重视,规范管理

学校各级领导应该重视教学档案人员以管理者身份的存在于教学管理之中,不再有谁都能干好的思想,充分认识他们在教学管理与档案建设中的重要性,肯定他们在教学管理中不可或缺的地位和作用,认可他们在整个教学管理中所作的贡献。学校应该联合所有教学档案管理者研讨制订一系列关于教学档案的指导性文件。对各类教学档案规定保存内容与保存期限、整理与管理工作流程、使用管理制度,以学校正式发文的程序通告全校教职工。

(二)提供相关培训、进修机会

严格执行岗前培训的原则,参加高校教师岗前培训,学习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知识,参加学校组织的教职工培训,学习学校教学管理规章制度,熟悉学校教学工作开展流程,熟练使用学校教学管理系统、办公系统。只有通过高校教师岗前培训与校内教职工培训的,才可以胜任岗位工作,否则不以录用。以上“两训”可以增强他们的进取意识和思维能力,使他们关注人才培养的改革方向,提高工作效率和档案管理水平,勇于改革创新。另外,学校组织队伍外出参观考察,参加教学管理与档案管理相关的专业培训、进修、研讨会,到兄弟院校参观、学习宝贵经验。最后,学校给予经济上的扶持,鼓励与支持优秀的人员读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等进修,形成一支梯队结构合理的教学档案管理队伍。

(三)加强职业道德素养,强化各项工作技能

由于教学档案收集涉及范围广的特点,工作中必然遇到问题和矛盾。不断学习相关理论,更新教育思想观念,提高职业道德素养和自身心理修养,及时调整心态,才能以轻松愉快的心境面对复杂繁琐的工作。教学档案管理者要有强烈的事业心、高度的责任感,做到务实崇真,乐于奉献。随着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教学档案管理者也要求自己不断提高各项工作技能。由于涉及的工作技能较多,邀请心理专家学者开设讲座,培养及强化沟通能力;邀请教育学者开设专题,加强写作能力;邀请计算机应用技师培训各项计算机软硬件应用,提高计算机信息处理的能力。各项工作技能培训成绩纳入年度考核。

(四)规范考核制度,建立物质激励机制

教学档案管理者的考核,主要由领导的主观臆断评分,根本谈不上科学、合理。教学档案管理者作为高校教职工的一部分,学校应制定出相应的考核办法及工作量计算方法,进行年度考核评定。对责任心强、精通业务、管理工作出类拔萃的人员,按照合理比例分配,给予与优秀教师同等的物质奖励,以及授予荣誉称号的精神奖励,借此充分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对于教师提交教学档案也应该纳入个人年度考核,如没按时按质量提交教学档案者,不能参与优秀教师评选,不能是考核优秀,并通报批评。

不管在哪一行业哪一岗位,当事人都会忧虑个人职业发展前景的问题。高校应该深刻体会到他们职业发展问题,从人材利用方面考虑,制订出一系列关于职称评聘、晋升、转岗等政策。首先,让他们参与职称评审,能够拥有管理人员的一套评聘制度。其次,提供岗位晋升机会。例如优秀的教学档案管理者可以晋升为主任助理或办公室主任。因为教学档案管理者肯定非常熟悉教学管理各项事宜,使教学工作与教学管理工作更上一层楼。最后,对获得硕士学位及中级职称的,并有一定资质的,可以考虑安排他们讲授一些课程,逐步转向教师岗位。

(五)合理更新教学档案管理队伍

第7篇:加强案例教学范文

一、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学校应当依法建立并落实逐级消防安全责任制,明确各级、各岗位的消防安全职责。学校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消防安全工作负总责。属于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的学校应当确定一名消防安全工作“明白人”为消防安全管理人,负责组织实施日常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主要履行制定落实年度消防工作计划和消防安全制度,组织开展防火巡查和检查、火灾隐患整改、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培训、灭火和应急疏散演练等职责。学校应当明确消防工作管理部门,配备专(兼)职消防管理人员,建立志愿消防队,具体实施消防安全工作。教育行政部门要依法履行对学校消防安全工作的管理职责,检查、指导和监督学校开展消防安全工作,督促学校建立健全消防安全责任制和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公安消防部门依法履行对学校消防安全工作的监督管理职责,加强消防监督检查,指导和监督学校做好消防安全工作。

二、开展防火检查。学校消防安全责任人或消防安全管理人员应当每月至少组织开展一次校园防火检查,并在开学、放假和重要节庆等活动期间开展有针对性的防火检查,对发现的消防安全问题,应当及时整改。重点检查以下内容:一是消防安全制度落实情况;二是日常防火检查工作落实情况;三是教职员工消防知识掌握情况;四是消防安全重点部位的管理情况;五是消防设施、器材完好有效情况;六是厨房烟道等定期清洗情况;七是电气线路、燃气管道定期检查情况;八是消防设施维护保养情况;九是火灾隐患整改和防范措施落实情况;十是消防安全宣传教育情况。防火检查应当填写检查记录,检查人员和被检查部门负责人应当在检查记录上签名,检查记录纳入校舍消防安全档案管理。

三、开展防火巡查。学校应当每日组织开展防火巡查,加强夜间巡查,并明确巡查人员、部位。食堂、体育场馆、会堂等场所在使用期间应当至少每两小时巡查一次,对巡查中发现的问题要当场处理,不能处理的要及时上报,落实整改和防范措施,并做好记录。重点巡查以下内容:一是用火、用电、用气有无违章情况;二是安全出口、疏散通道是否畅通,疏散通道及重点部位锁门处在应急疏散时能否及时打开,安全疏散指示标志、应急照明是否完好;三是消防设施、器材和消防安全标志是否在位、完整;四是常闭式防火门是否处于关闭状态、防火卷帘下是否堆放物品影响使用;五是学生宿舍、食堂、图书馆、实验室、计算机房、变配电室、体育场馆、会堂、教学实验、易燃易爆危险品库房等消防安全重点部位管理或值班人员是否在岗在位。

四、加强消防设施器材配备和管理。学校应当按照国家、行业标准配置消防设施、器材,并依照规定进行维护保养和检测,确保完好有效。设有自动消防设施的,可以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消防技术服务机构进行维护保养,每月出具维保记录,每年至少全面检测一次。

五、规范消防安全标识。学校应当规范设置消防安全标志、标识。消防设施、器材应当设置规范、醒目的标识,并用文字或图例标明操作使用方法;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和消防安全重点部位等处应当设置消防警示、提示标识;主要消防设施设备上应当张贴记载维护保养、检测情况的卡片或者记录。

六、开展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学校应当每年至少对教职员工开展一次全员消防安全培训,教职员工新上岗、转岗前应当经过岗前消防安全培训。所有教职员工应当懂得本单位、本岗位火灾危险性和防火措施,会报警、会扑救初起火灾、会组织疏散逃生自救。学校应当将消防安全知识纳入学生课堂教学内容,确定熟悉消防安全知识的教师进行授课,并选聘消防专业人员担任学校的兼职消防辅导员。幼儿园应当采取寓教于乐的方式对儿童进行消防安全常识教育。中小学校要保证一定课时对学生开展消防安全教育,并针对各学龄阶段特点,确定不同的消防安全教育的形式和内容。

第8篇:加强案例教学范文

学生作业管理实施方案

学校始终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发展素质教育,以“成就每一位学生、教师”为办学理念,逐步形成了“善以修身、诚以立德、勤以治学、勇以创新”的校训,“务实求效、勇于创新、协作竞争、和谐发展”的校风,“热爱学生、优善利导、优质施教、为人师表”的教风和“尊师守纪、好学向上、文明礼貌、活泼健美”的学风,现已形成了和谐温馨的校园文化,以作业改革为学习方式转变的有力抓手,促进学生主动学习、高效学习、深度学习,取得了积极成效,进一步加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管理特制定本方案如下:

1、严格依照课标教学。

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开足开齐规定课程,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得随意提高教学难度和加快教学进度,杜绝“非零起点”教学。

2.

科学合理布置作业。

作业难度水平不得超过课标要求,学校要确保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可在校内安排适当巩固练习;小学其他年级每天书面作业完成时间平均不超过

60

分钟,初中每天书面作业时间不得超过90分钟,课堂作业绝不带到家里完成。

3.

定位作业“规范”。

作业布置基本要包含题目、时长、重点、难点提示等,避免简单以题目布置作业的现象。教师不得布置重复性和惩罚性作业,不得给家长布置作业或让家长代为评改作业。

4.

实行作业“审核”。

将每班级的学生作业记录收集,上交到教导处,定期进行审核,着重检查作业是否存在超越课程标准、超越教学进度、超越学生能力的集体性作业;未经教师做过、审核的偏题、怪题、错题;惩罚性、重复性、随意性作业,不得布置。

同时,向家长倡议:

a.培养学习自觉性。与孩子一起制定学习计划,培养孩子按时做作业的习惯,独立做作业的能力。

b.孩子学习中需要帮助时,家长指导要注意分寸。家长可以先给予提示,然后让孩子思考如何做。

c.建议您不要凭自己的感觉随意给孩子布置作业,加重孩子学习负担。不要根据自己的爱好给孩子大量报兴趣班,占用孩子休息时间,增加孩子身体和心理负担。

d、孩子因故未能在就寝之前完成作业,可终止作业,按时就寝。

5、优化作业布置。

孩子的发展具有差异性,要立足于学生个体,增强作业的层次性、选择性。珍珠山学校从每节课的具体教学策略上回应不同孩子的差异需求,坚持因材施教。相应地,在作业设计上有梯度,也基于不同孩子的学习目标,布置不同层次的作业。纵向上,根据学习程度由低到高分为巩固型、发展型、创新型作业,比如,四年级上册,孩子们学习了平行四边形的认识,设计三个层次的作业,第一层次能判断哪些平面图形是平行四边形知道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的特性:第二层次能分析生活中哪些地方运用了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的特性;第三层次能运用平行四边形的特性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横向上,根据兴趣特长不同提供自助餐式作业项目,比如,五年级体育课,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在提供的棒球、仰卧起坐、400米跑步项目、跳短绳中自己组合两项完成课后运动任务。

6、统筹作业总量。

学校教导处,立足学生实际,严格执行课程标准和教学计划,以不超纲超量布置作业为底线,既从行政上加强作业统筹监管,又从专业上强化共同研究,保障一个班级都不掉队。同时,以班为单位,班主任统筹各学科每天作业安排。严格按照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小学其他年级每天书面作业完成时间平均不超过

60

分钟,初中每天书面作业时间不得超过90分钟,课堂作业绝不带到家里完成。

第9篇:加强案例教学范文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高中化学;作用;应用

案例教学法就是通过实际的案例,对所要教学的知识进行渗透与融入,通过案例作为载体展开教学活动。通过实际案例,可以将枯燥的化学知识转化为生动形象的案例,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其参与到化学教学当中。因此,高中化学教师必须对案例教学法实际应用深入研究,找出其关键所在,不断提升教学水平。

一、案例教学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所表现出的积极作用

1.炒热课堂气氛

在传统的说教式教学模式下,课堂气氛比较沉闷,往往是教师在讲台上对书本知识进行“翻译”,学生在座位上对教师所“翻译”的重点进行记录。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毫无生气,更无法激起学生兴趣,导致课堂氛围较差,难以取得可靠的教学效果。而通过案例教学法引入化学教学,可以通过实际的案例调动学生的兴趣,对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等,如此就使课堂气氛热烈起来。不仅如此,在对案例进行讨论分析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还能够形成较为深入的互动,使得课堂整体“教”与“学”的环境得到优化。

2.直观展现知识

化学知识在很大程度上看来都是比较枯燥的,而且较为抽象,学生往往难以对相关知识形成直观认识,造成学习困难。而传统局限于书本的教学方式,对知识的展示也比较笼统,对于理解力稍差的学生,往往需要花费大力气才能明白教师所讲述的内容。案例教学法将化学知识融入实际案例中,通过对案例进行分析,学生可以非常轻松地明确其中关键所在,进而直观认识到化学知识,提高学习效率。

3.加强师生互动

师生之间保持良好的交流互动,是教学活动有效开展的基础。通过运用案例教学法,教师需要在案例选择、案例设计上加强对学生的考量,如此可以加深教师对学生的了解。而通过教学案例,学生能够认识到其中包含的教师所要教学的重点,以此反向对教师形成了解,如此就实现了深层次的师生互动。不仅如此,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案例成为联系师生的纽带,为师生沟通构建桥梁。

二、高中化学教学中案例教学法的实际应用

1.选择合适的案例

要运用案例教学法展开高中化学的教学活动,案例选材是最为关键的一环,只有确保案例选材科学合理,才能使其成为构建知识网络的良好载体,进而在课堂教学中表现出优良的作用。在进行案例选材时,首先需要保证所选案例与所要教学的化学知识形成统一对接,即案例能够对相关化学知识形成全面有效的渗透和反映,通过该案例就能够得出全部相关的化学知识。其次,案例的选取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最好是生活中较为常见的案例素材,这样才更加便于学生的理解。最后,需要对案例进行精心编排,将其和书本知识有效统一起来,成为良好的教学载体。比如,在教学氯气的相关知识,其水化物具有褪色的功能,因此教师就可以选择生活中漂洗染色衣物的案例,设计这样一个案例:将氯气分别通过干燥染色衣物和湿润染色衣物,观察其现象变化,并阐述其中原理。通过这样一个案例,学生首先需要对现象进行观察,即明确氯气的性质,还有分析其中原理,即明确氯气使衣物褪色的化学反应。

2.教学中案例的巧妙运用

要在化学教学活动中巧妙运用案例,一般可以从三个环节入手,即课前、课中和课后。在课前运用案例,主要目的是引入教学,即通过案例所表现的相关内容,将所要教学的化学知识引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课中运用案例,主要是在教学书本知识之后,通过实际案例对所教学的内容进行补充,让学生在实际案例中加强对知识的掌握。在课后运用案例,主要是对知识进行梳理回顾,巩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比如,在教学二氧化硫、二氧化碳等毒害气体时,教师可以围绕酸雨、温室效应等话题设置教学案例,在课前通过对这些现象的危害进行阐述,引起学生的注意。然后在讲解二氧化硫、二氧化碳等气体的性质之后,通过酸雨和温室效应的形成对这些气体的性质进行补充分析。最后,在教学完成之后,教师可以设置这方面的练习题,让学生对相关知识加强巩固。

3.实验案例的引入

实验是化学教学中不可避免的一个部分,在课堂教学中引入实验案例,可以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其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更可以对相关知识进行论证,确保学生深入理解。比如,在教学氧气的相关知识时,就可以将氧气制备实验引入到课堂中,通过实验展示让学生明确基本的实验原理和操作流程,然后再增加实验环节,验证氧气性质。如此,可以让学生在实验案例中对氧气形成更加全面的认识。

总之,高中化学教学加强对案例教学法的应用是教学需求,化学教师必须对案例教学的作用加强认识,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做好案例选择、案例应用以及实验案例导入等方面的工作,切实将案例教学法渗透到高中化学的教学活动中。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