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劳动实践活动概述范文

劳动实践活动概述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劳动实践活动概述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劳动实践活动概述

第1篇:劳动实践活动概述范文

作者:谢芬芳

对于近现代实践观的理解,就不会有一个终点,需要经常地审视、反思和矫正实践的反生态性。在人类所面临的生存困境和发展瓶颈的现实制约面前,从实践论的立场来看,只有通过选择合理的实践方式才能解决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必须对人与自然的实践关系进行理论沉思,必然要推动生态的观念走向实践论的思维路向。因此,人类实践的生态向度作为当代实践观的一个重要问题必然呈现在我们的面前。

对于实践内涵的新理解———生态实践对实践内涵的理解,在学术界很长时间占主导地位的是“征服说”“控制说”“改造说”等,如现行的许多教程将实践定义为“人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是人所特有的对象性活动”。[5]这种对实践理解是以天人相分、征服与掠夺自然为特征的,其必然导致一种不断激化人与自然矛盾的扩张性实践方式。低碳经济时代强调生态向度与实践的结合,一方面,用生态整体性来约束人的实践;另一方面,人们的实践活动中彰显生态环境价值。可以说以生态为优先、倾向于推动生态环境的良性发展的实践方式,就是人们的生态实践。因此,所谓生态实践“,是以生态学原理为依据,以生态环境的整体性规律为内在制约、以人地协调发展为价值旨归和对良好的生态环境的需要为根本动力的物质性活动”。实践方式构成要素重申1.生态实践的主体是“生态人”。人是实践的能动因素,人的素质和能力集中体现实践的发展水平,外在自然条件或自然资源只是潜在的社会财富,自然条件的优劣只是发展生产的可能性,而要把这种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把作为潜在社会财富的自然资源转化为现实的社会财富必须发展和提升人自身的自然力。在当今低碳时代和低碳经济生产方式下“碳道德”[7]等精神要素是劳动者及其劳动产品的“灵魂”,实践主体的“碳道德”对实践方式的可持续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并且“碳道德”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主体对客体和中介的认识、变革及其利用的最终效果。因而要求实践主体树立绿色观念、生态环保意识,自觉遵守生产节制、消费适度、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等道德规范。2.生态实践的客体是人类一切生产活动和社会活动所指向的清洁、无污染、可循环利用的对象,它包括自然、社会、人自身及人—社会—自然耦合而成的复杂生态系统。以往实践概念对客体的概述仅从人类主体出发,没考虑原材料及产品的可持续性和生态性。资源的供求矛盾是当今实践发展必须解决的问题,进而要求考虑实践客体的可再生性、可循还性理论/和生态性,要求利用的劳动对象和产品不会对生态环境造成污染,同时又能真正满足人类的生态需要。3.生态实践的中介是生态技术及在此基础上的各种生态工具。科学技术及形成的各种工具已成为当今世界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提高生产力和优化生态系统功能的重要手段。近代以来对技术的片面使用是造成当代生态危机、生存危机、社会危机的根源之一,但单纯的摒弃科技并不能解决现实的问题。问题的最终解决还要依赖于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没有高科技搭建物质平台,人(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根本无从谈起,关键在于要正确使用科技,使用那些利于环境保护、节省资源的科技,避免使用污染环境、耗能耗资大的科技,把科技应用在造福人类方面,而不是威胁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方面。因而“科学技术的生态化已成为当今时代科技发展的必然趋势”。

实践基本形式的重申1.物质生产劳动。物质生产劳动是生产满足人类生存发展的基本生活资料的实践,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工业文明以来的物质生产劳动依托于当时丰富的自然资源,以“资源———产品———废弃物———污染物排放”的单向流动为基本特征的生产实践发展模式,走的是一条高能源、高消耗、高浪费、高污染的道路。近300年的开采使用,造成了自然资源几近枯竭耗尽,生态环境破坏严重。这必然要求在低碳经济时代物质生产实践实行生态转型,实现人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和谐以及共存共荣,即人从生态环境中获得自己所需要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同时又必须通过精心呵护生态环境来保证这种获得的连续性和可持续性,形成“资源———产品———再生资源———产品”的循环流动为特征的生产方式,从而减少资源消耗,实现生态环境平衡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协调统一。2.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实践。在传统实践中,人们对于直接的物质利益的需求被无限地放大了。因而,对于物质利益和短期利益需求成为人们实践最主要的动力。正是这种过于功利化的需求和与之相适应的实践导致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激烈矛盾。当前,生态实践正是在为了满足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和人类对长远利益需求的动力下不断前行的。生态实践关于人与人与社会关系实践的理念是:共同发展、全面发展、持续发展。包括如下几方面:第一,生态性政治实践。树立21世纪“生态性政治”“、绿色政治”等新的政治观,并努力在此基础之上的新实践;第二,生态性经济实践。把人类的每一项经济活动都统一到人类大的生态系统中来的经济实践形式,同时努力探索竞争与合作相统一的经济发展的实践模式。第三,生态性文化的实践。大力生产生态型文化成果和发展生态型文化产业,努力探索批判与继承、批判与借鉴相统一的文化发展模式。3.科学实验。生态系统是一个有机的系统,但是人们用来处理与生态系统关系的技术却是在强调支离分散的机械论和还原论的指导下设计出来的,这种忽略对象整体性的技术设计必然会导致对环境的破坏。因而在低碳经济时代,科学试验性实践的理念是科学的生态化、科学的人类化、科学的辩证性。即重点开发和利用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技术,发展有助于解决能源危机、生态危机、环境污染等全球问题的技术。具体的形式主要有引进、改造、创新,包括“高碳改造、低碳升级和无碳替代”。“高碳改造”包括节能减排,“低碳升级”包括新材料、新装备、新工艺升级原有设备,“无碳替代”包括新能源:核能、风能、太阳能等。[9]4.保护生态环境成为实践的基本形式之一。由于实践能力的时代性差异,人类在与自然界的矛盾关系中扮演了不同的角色。在人类的劳动能力低下的情况下,人类屈从于自然,为强有力的自然所支配,人崇拜自然的伟力,也开始学习、了解自然。随着对自然的认识的深化,人的实践能力得到提高,人用提高了的劳动能力再去改造自然,引起自然的变化。在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关系中,人类逐步地凌驾于自然之上,支配、利用和控制自然。此时,自然是人的“敌人”,人类的任务就是去征服、改造、控制自然,使其为我所用,服从人的意志。然而,当代的生态伦理学认识到人是自然固有的一部分,生态是人类社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失去这一基础,整个人类社会将无立足之地。人类要设法与自然和谐相处,在征服自然的历史中,我们亲手导致生态环境越来越难以为继,我们的生活方式也越来越远离人的本真存在。因此,人类必须要从根本上改变生产和生活方式,不再把自然当作“敌人”,而当作“伙伴”,以主客体互益的价值观协调人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将生态环境当作人类实践活动的紧密伙伴,尊重和服从生态环境,即人在从自然中获取物质资料的同时,有责任保护自然,修复人对自然所造成的损害。保护环境也是一种不同于物质资料生产活动的基本实践活动,发展生态实践必须保护生态、修复生态。

第2篇:劳动实践活动概述范文

(一)教学背景

丽江地处云南滇西北三江并流的横断山脉,得天独厚的高原气候,丰富的自然生态资源,成为野生食用菌的良好生长环境,每到七八月的雨季是松茸、鸡纵、一窝菌,干巴菌,铜绿菌等野生食用菌纷纷上市,成为游客和市民餐桌上的美味佳肴,因此学生对野生食用菌是非常熟悉,也经常上山自采自食,其味无比鲜美,同时对食用菌的栽培技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为此,我校开设校本教材中设置了“食用菌栽培”这一节劳动技术课程,课程以食用菌的基础知识为载体,通过同学们在实验室中的实践操作,并获得成果,以及走出校门到当地食用菌栽培农户参观学习,并撰写总结报告,长期以来该综合实践活动深受同学们的喜爱和好评,使其成为学校校本教材的一个亮点。

(二)教学流程

1 平菇室内栽培,教学中首先要让学生在平时已有的感性的基础上从生物学的角度去认识理解平菇的生物学物特性和栽培方法,然后才进入实验室中以3-4人一组,亲手实践活动,学会培养基的配制和灭菌以及菌种的接种(栽培种)等方法技术,最后培养到培养箱中,每隔一段时间观察记录菌种的生长状况,直到长出平菇的子实体,获得成果。

2 在实验的基础上,带学生参观当地农户的平菇栽培基地,并与实验室的栽培方法进行比较,进一步让学生认识到理论与实践的联系和区别,以及实际生产中遇到的问题和处理。

3 通过对前面的学习、实验,及参观访问,要求学生撰写该内容的实践活动报告,并可提出实践活动中存在的及需要改进的问题,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培养创新精神。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方面:

1 概述平菇的生物学特性。

2 了解苹菇室内栽培的技术,包括培养基的配制和栽培方法。

(二)能力方面:

1 通过对生活现象的讨论,使来源自于日常生活中的感性认识(即原有的知识经验)与新的知识建立起联系,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2 通过学生在实验室里栽培过程,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3 通过对平菇栽培的生产地的参观学习,培养学生用学到的生物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

情境引入:①请同学们说出自己家乡都有哪些野生食用菌?它们生长在什么样的环境?什么季节可采到磨菇?采到的磨菇都能吃吗?②如果要能在一年四季都能食用鲜磨菇,那用什么方法来解决呢?

因此,生产上用人工栽培的方法,生产出了许多品种的食用菌,其中平菇室内栽培最为广泛。

平菇(侧耳)在植物分类学上属于真菌门,担子菌亚门层菌纲,伞菌目,口磨科,侧耳属栽培较多的是糙皮侧耳和美味侧耳在多类食用菌中,平菇的营养价值很高,平菇素以富含蛋白质著称,其味足以与鸡肉媲美,且鲜而不腻。

平菇是世界上主要栽培食用菌之一,但栽培历史较短,它具有适应性广,培植方法简便,场所多样,成本低,见效快,不但适于工厂大规模生产,也可作为家庭副业,前途广阔。

(一)平菇的形态结构和生长发育(以设问,然后师生共同解决问题的方式进行)。

设问:①平菇的形态上可分为几个部分?地上部分叫什么?

知识要点:平菇的菌盖为贝壳状或扇状,菌盖下方长着许多长短不等的菌褶,呈白色菌肉白色,肥厚柔妹,菌柄侧生,菌丝棉绒状,粗壮洁白,菌种在冰箱中冷藏时,常沿管壁长出浓密的气生菌丝,平菇靠孢子繁殖在白色菌褶里,孢子圆柱形,无色,所以栽培时常见成熟的孢子落在瓶颈处,堆积成一层白色的粉末。平菇靠营养菌丝(葡伏菌丝)从培养基中分解养料吸收营养。

设问:②平菇是怎样生长发育呢?可分为几个期?

知识要点:平菇的地上部分称作子实体,即我们平时食用部份。从原基至子实体成熟约经7-30天,子实体前期菌柄生长快而菌盖则后期生长快,其颜色逐渐由深变浅,孢子释放则以成熟中期最多,老熟期结束。

(二)平菇的生活史

设问:③平菇通过什么方式生殖的呢?

知识要点:平菇成熟后,担孢子从菌褶上弹射出来,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孢子萌发、伸长、分枝形成单核菌丝。两个不同性别的孢子萌发的单核菌丝结合形成双核菌丝,同时进行锁状联合,生长繁殖形成菌丝体,在适宜环境下,分化成子实体原基,然后不断形成菌蕾,再继续分化为菌盖菌褶和菌柄,即平菇子实体,子实体成熟后,在菌褶两侧着生的孢子被弹射出来,在适宜环境下孢子萌发,又开始新一代生活,这就是平菇生活史。

四、教学反思

第3篇:劳动实践活动概述范文

国际劳动节又称“五一国际劳动节”,是世界上80多个国家的全国性节日。定在每年的五月一日,它也是全世界劳动人民共同拥有的节日。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2021年劳动节幼儿园活动总结范文,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如果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喔!

2021年劳动节幼儿园活动总结范文1正值劳动节到来,为了给幼儿一个好的节日教育,我们幼儿园组织了几部分的活动,让幼儿明白劳动的重要性,以及热爱劳动对于我们的意义。活动完成的很不错,很多幼儿都在这次的活动有很优秀的表现,活动过后将此次活动反思整理如下:

一、劳动主题实践活动

劳动节最重要的就是劳动,但是又要照顾到幼儿的状况,因此我们分为不同的年龄阶段有不同的活动,最后组成一个大型的劳动节实践活动。在这次的活动中,有做好自己的事情,帮助家长做一些事情,以及在幼儿园做一些劳动等等,在这些活动中分别评比出不同的劳动小模范,劳动者等等称号,让幼儿积极参加进来,明白劳动的意义。还有一个大型活动就是让全体幼儿园的师生进入种植园,认识蔬菜瓜果,在种植园内根据自己的能力拔草浇水等等小事情,明白我们的食物来之不易,要好好珍惜。

二、劳动节比赛

分班举行比赛活动,通过对幼儿园内的桌椅进行擦拭,观察谁做的既快又好,还有将不同的幼儿进行分组,对班级教室进行大扫除,也是一项比赛项目。在这个过程中评选不同的奖项,通过颁发小红花对幼儿们进行鼓励,让他们再接再厉,也让他们明白我们的卫生清洁工作的难处,在平时不要乱涂乱写乱画,也不要乱丢垃圾,保护环境的整洁。

三、了解父母的辛苦

让幼儿完成询问爸爸妈妈的工作,了解他们的工作的辛苦程度,并为之画上一幅画,在班级活动中展现自己的绘画,讲述自己的画作代表着什么。这次活动让幼儿明白工作的意义,以及了解父母在工作中的辛苦,更加体会到劳动节的意义所在。也通过这次的活动加深和家人之间的联系,在平时也要多多体谅父母,帮助他们做一些小小的事情,消除父母的劳累。

这些围绕着劳动节开展的活动,让幼儿了解劳动节的真正含义,也简单体会到劳动者的辛苦,明白劳动节的意义所在。但是这样的活动还带来了其它的改变,尤其通过亲身体验到种菜过程的复杂,以及照料的过程的麻烦让我们真真正正明白餐桌上的食物不是简单就能得到的,我们应该珍惜现在的生活,不要浪费食物。

2021年劳动节幼儿园活动总结范文2劳动节是培养幼儿从小树立良好的劳动观念的良好契机。“五一”国际劳动节即将来临,为了营造浓烈的节日气氛,丰富幼儿关于劳动节的知识,体验参与劳动的快乐,--幼儿园于本周开展了“劳动润泽童心·快乐迎接‘五一’”主题教育系列活动。

体智德美劳全面发展是幼儿园培育幼儿的愿景,亦是目标。本周各班开展的“五一”劳动节主题活动丰富多样,旨在成德于心,育德于行,让爱劳动成为一种习惯,让爱劳动成为一种品质。

一、大胆介绍,感恩他人

集体活动中以谈话的形式介绍父母的职业,感受各行各业劳动者在付出的辛劳和汗水,引导幼儿初步懂得劳动创造幸福生活的道理,潜移默化地培养幼儿的感恩意识。

二、参与劳动,体验快乐

各班级以丰富的实践活动引导幼儿体验劳动的快乐,如:手执小抹布擦洗心爱的玩具、给小树小花浇水、帮助同伴摆放桌椅等等,通过参与劳动,孩子们不仅体验到劳动的乐趣、懂得了劳动的辛苦,还培养了他们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意识,在劳动中获得自信和满足,起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三、形式多样,分享互动

你种树,我栽花,美化环境最重要”童声稚语,朗朗上口,儿歌中感受节日的气氛,劳动的幸福;《我是爱劳动的好宝宝》、《最喜欢的人》等主题的展示劳动者的画面的作品栩栩如生,表达孩子们对劳动者的敬意。

本周“劳动润泽童心·快乐迎接‘五一’”主题教育激发了孩子们爱劳动的意识,培养了爱劳”的意志品质,更进一步了解了“五一”劳动节真正的含义,激发了孩子们对劳动者的敬爱之情、感恩之意!希望小朋友们从小事做起,好好学习,长大用自己的劳动去创造更多的神奇,更多的美

2021年劳动节幼儿园活动总结范文3五一劳动节是一个重要的节日资源,是培养孩子从小树立良好的劳动观念,体验劳动快乐的良好开端,为了更好的激发孩子们爱劳动的情感,促进他们更好地理解“劳动节”的意义。值“五一”劳动节来临之际,为了让幼儿懂得尊重他人劳动成果,培养幼儿劳动意识和劳动能力。2020年--月--日我园开展了“劳动光荣”五一劳动节主题教育。

活动共分为4个部分,包括:学习篇、实践篇、展示篇、家园互动篇。活动中,教师借助图片、多媒体等资料向孩子们介绍了“五一”国际劳动节的来历和各行各业不同阶层的劳动者,让幼儿体验他们的辛苦,了解劳动是-光荣的事情,感受辛勤劳动者的光荣。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开展了形式各样的活动。干起了力所能及的小事:小班帮着捡垃圾和校园的树叶、摆椅子、收拾玩具;中班为班级整理图书玩具,抹桌椅,浇花、擦桌子等……大班的孩子为班级拖地、扫地、擦洗走廊玻璃、楼梯扶手、门、窗台等……小朋友们在劳动中切身体验劳动的快乐,提升他们的独立意识和自理能力。在整个活动中,孩子们表现的都很积极、快乐。

此次活动,孩子们了解了工作者对社会的贡献,知道在生活中如何运用各行各业的资源,激发了幼儿爱劳动的强烈意识,更重要的是孩子们了解到了“五一劳动节”真正的含义,感受到了辛勤劳动者的光荣,激发了孩子们对这些可爱人的爱戴之情!

2021年劳动节幼儿园活动总结范文4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大精神,发扬光荣传统,弘扬先进思想和时代精神,充分发挥教职工在解放思想创新工作实践中的主力军作用,在“五一”国际劳动节即将来到之际,按照区教育工会的指示精神,我校以“颂改革、促振兴、建和谐”为主题,共建和谐、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唱响“劳动光荣,教师伟大”的主旋律,开展庆“五一”系列活动,以展示教师风采,激发广大教职工建设和谐校园的积极性、创造性,让教职工过好自己的节日。

一、组织开展踏青活动,舒缓教师紧张的工作压力

在“五一”国际劳动节来临之际,我校教育工会组织全体教师来到大连滨海路。漫步在滨海路上,体会着滨海路的浪漫与多情,忙碌的老师们也由此感到消遣放松,很是惬意。同时也将调整好身心准备做好下一阶段的工作

二、组织开展学习“杨爱军事迹”活动,加强教师师德培养

为全面加强和提高教师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建立健全师德建设的长效机制,不断提升教师道德修养和文化修养,增强教书育人、敬业乐教的坚定性和自觉性,在平凡的岗位上实现不平凡的人生价值,弘扬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教师职业精神,全面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做一个富有激情的好教师。我校开展了一系列的学习“杨爱军事迹”活动。教师们观看了“杨爱军事迹”的录像片,聆听校长及专家的讲座,教师们撰写了学习笔记、教育随笔,进行了演讲比赛。通过此活动,教师们都决心在杨爱军精神的感召下,努力树立人民教师良好形象,做让学生

三、组织开展教学节活动,提高教师教学素养

我校此次在“五一”国际劳动节来临之际举办的第三届教学节活动,不仅是对老师们自身专业化水平的一次大检阅,也是对学校小班化高效课堂教学开展情况的一次大检阅,它为展现教师的专业素质风采和精神风貌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本次教学节盛况空前,由个人素质、提升理念和实践研究三大板块10个项目组成。通过这些活动,启迪老师们的才智,发展老师们的特长。教师们在活动中有思想的翱翔,有感情的抒发,有激情的旋律,有技能的展示,有科学的探索,有诗意的飞扬……各项比赛充分展示了教师们的教学才华,展示了学校教学文化特色,丰富了教师的校园文化生活,有力地推动了校园和谐团队建设。可以说,以上活动依据“教工欢迎、广泛参与、师生互动、立足实效”来精心设计各项活动,通过新颖的载体、丰富的活动、扎实的工作,让广大会员感到贴心,振奋精神,展示风采,凝聚力量,团结动员广大教职工为办人民满意教育,构建和谐校园贡献力量。

2021年劳动节幼儿园活动总结范文5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五一节活动,同学们充分展示了自己的精神风貌,热情很高,收获很大,更加明确了自己的奋斗方向。

1、学生了解了五一节的由来、意义;

了解了世界各国劳动者通过斗争,用顽强、英勇不屈的奋斗精神,争取到了自己的合法权益,是人类文明民主的历史性进步,这是五一劳动节的精髓所在。

2、学生了解并关爱中国各年代的劳模,懂得了“劳动光荣,奉献最美”,并树立了向他们学习的思想,立下了自己的誓言。

3、学生通过关爱自己身边无私奉献的劳动者,懂得正是他们创造了美好的生活,产生了由衷的敬意。

4、培养了学生热爱劳动的良好品质,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用积极劳动、关爱他人的实际行动,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表达我们创建文明校园、构建和谐社会的热情,展示新世纪中学生良好的精神风貌。

第4篇:劳动实践活动概述范文

关键词:社会实践;模式创新;支教留守幼儿;非正规学前教育

一、教师教育专业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问题分析面对学生素质教育和就业能力提升的要求,大学生社会实践受到了各地高校的重视,每年都有数百万的大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在社会实践的组织管理、实施过程、支持保障、效果意义等方面也存在诸多问题。

以教师教育专业大学生社会实践为例。笔者对600位教师教育专业大学生开展的调查问卷显示,超过95%的学生都参与过社会实践活动,但大部分学生是以个人形式(682%)参与其中,与专业学习联系不紧密,缺乏有效指导。教师教育专业大学生参与的实践内容主要包括勤工俭学等短期零散的活动(391%)、义务支教类活动(222%)、以公益劳动为主的志愿服务(156%)、社会调查(125%)等。参与社会实践的大部分学生认为社会实践很有意义(613%)或值得尝试(332%),但学生也反映出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实施中的诸多问题影响到了学生的参与热情。学生认为社会实践开展最困难的环节是:实践活动不能深入开展(373%)、实践基地的联系与确定(292%)、团队成员的招募与培训(155%)、实践宣传及后期总结与评估(98%)等。社会实践整个过程中存在的最大问题是:实践组织与实施缺乏专业指导,组织管理有待提高(375%);活动专业特色不明显,无法发挥学生主动性(205%);活动主题空洞乏味、创新不足,缺乏吸引力(188%);实践时间太短,无法真正进入角色(155%)等。在对未来教师教育专业大学社会实践发展的期望中,661%的学生期望社会实践项目能够与专业对口,充分发挥专业优势,有利于专业提升,为就业做好准备;并希望在学校、社会与自身共同努力挖掘更多的实践途径,在实践中完善专业知识、心理调适和项目执行等方面的能力。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迅速推进,大学生社会实践进入了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的全面发展阶段,其价值取向必须满足学生本身与社会的现实需求。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情况和新变化,大学生社会实践必须与时俱进,进行方式方法、形式途径的深入探索和创新。

二、支教“留守幼儿”的社会实践活动――留守幼儿非正规学前教育1留守幼儿非正规学前教育的内涵和意义

当前,以大力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为依托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越来越多地关注到农村留守幼儿这一弱势群体,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志愿者深入农村、送教下乡,为农村留守幼儿开展持续的支教服务活动。在学前教育没有纳入义务教育的现状中,在留守幼儿的父母“必须外出打工”的前提下,中国所有的教师教育专业大学生如能利用假期,特别是寒暑期社会实践,把对留守幼儿支教作为一种常态,将建立以教师教育专业大学生志愿者为主导的留守幼儿非正规学前教育全新模式。

这样的现实状况,为留守幼儿(包括城市流动幼儿)非正规学前教育实施途径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以学前教育专业或相关师范专业的大学生为主要师资力量,通过系统培训,深入农村开展定期的持续性的支教服务,并借助高校和社会的力量对整个支教活动进行支持、监督和管理,使大学生志愿者的支教行为成为留守幼儿非正规学前教育的重要途径。

2留守幼儿非正规学前教育的社会实践模式探索

近年来,围绕“贴近学生、立足专业、服务社会”的原则,以大学生志愿者“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为载体,南京晓庄学院一直在进行留守幼儿非正规学前教育的实践探索。2012年1月,在史爱华教授教育部课题“全纳教育视域中农民工子女学前教育”研究的引领下,南京晓庄学院共组织207名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利用寒假面向家庭周围的学龄前留守幼儿尝试开展短期义务支教;2012年3月,全纳式农村留守幼儿非正规学前教育实验基地落户江苏海门市海门镇,南京晓庄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学前教育专业志愿者与当地大学生村官共同开展了一系列留守幼儿的帮扶活动;2012年7月,经过严格培训的留守幼儿义务支教团奔赴西宁开展了为期一周的支教活动。这一次又一次的实践可以说都是面向留守幼儿开展非正规学前教育的大胆尝试,也为大学生志愿者开展此类社会实践积累了丰富经验。

南京晓庄学院在留守幼儿支教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以课程资源(学前专家领衔的《全纳式学前教育资源》《全纳式学前教育读本》)、志愿者团队、组织保障体系“三位一体”的支教实践模式,并在实践项目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引入项目化的管理模式,对支教实践的时间、地点、内容、人员、成本费用、成果等各个方面严格把关,使得以留守幼儿非正规学前教育为目标的大学生社会实践真正发挥其作用和意义。

经过3年多的时间,南京晓庄学院志愿者的足迹遍布江苏、安徽等省份的众多地区,接触了近千名留守幼儿,并不断努力为他们开展专业化的支教帮扶活动。一次又一次的活动为非正规学前教育的开展积累了丰富经验,特别是实践试点阶段,在专家教授带领下志愿者对大批留守幼儿进行了学习能力和知识水平的摸底测试,收集了大量留守儿童学习能力与知识水平的一手资料,为科学利用课程资源开展针对性的支教工作奠定了扎实基础。

与此同时,每一次的活动中所遇到的诸如支教基地的建立与维护、课程资源的灵活运用、不断变更的教师教育专业志愿者等问题,对于留守幼儿非正规学前教育的专业性、持续性而言都是巨大的挑战。激励着专家团队与志愿者们不断研究创新,通过规范组织管理,加强专业指导,完善保障机制等诸多方面的改进与完善,努力实现留守幼儿非正规学前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三、教师教育专业大学生社会实践模式创新的新思路1紧密结合专业特色,保证教师教育专业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可持续性

一个好的实践项目要达到的目标应该是多元化的。既要让实践者从中获得锻炼与提升,又能为实践对象提供有效的帮助和服务,真正做到“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因此充分结合实践者专业理论知识,是社会实践持续开展的根本前提。结合专业教育的大学生社会实践强调社会实践与学生的专业学习紧密结合,提倡学生利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增强专业认知的同时形成科学的知识结构,保证社会实践活动的可持续发展,从而为学生未来就业择业、创新创业提供支持。

国家对留守儿童的关注和相关帮扶政策,为教师教育专业学生开展专业化与服务性相结合的社会实践服务提供了发展方向。南京晓庄学院留守幼儿非正规学前教育的社会实践也正是紧密结合专业开展服务性社会实践的最好尝试。实践证明,教师教育专业大学生社会实践可以也必须紧密结合专业理论知识,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在专家教师的指导下,在详细计划的保障下,针对留守儿童等弱势群体深入长期开展以教学实践、社会调查、公益支教等形式为主的志愿服务类社会实践。

2充分整合优势资源,保证实践活动的有效性

新形势下,支教“留守幼儿”社会实践的开展要求强化资源意识,努力寻求学生、学校、社会资源与社会实践的最佳结合点,积极争取整合各种资源,广泛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到社会实践的发展中。

首先,教师教育专业大学生有着独特的专业优势,在社会实践中可以充分发挥这种优势,致力于教育、培训等志愿服务类社会实践中,特别是服务偏远山区、中西部农村、城乡结合部等地区的留守儿童;其次,社会实践过程还应积极调动高校专家、教授和知识分子等科研中坚力量,充分利用高校的课题项目资源和社会科学、政策研究等方面的先进信息,统筹兼顾研究项目与社会实践活动,为社会实践创新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指导和支持;最后,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为社会实践基地建设、经费筹集、宣传推广等方面工作拓宽渠道,并为社会实践中学生就业、创业能力的培养提供更多平台与机会。

3创新活动运作模式,保证社会实践活动全程的科学性

与教师教育专业紧密结合的大学生社会实践包含了专业提升、思想教育、社会服务等多重目的,目标的多元化强调整个社会实践的运作开展过程要从单调的固有模式中解脱出来,科学借鉴,勇于探索,创新开展“活动专业化、管理课程化、运行方式项目化、考核评估科学化”的全新活动运作模式。

活动专业化要求教师教育专业大学生社会实践充分发挥自身专业优势,在专业导师的指导带领下开展;管理课程化则要求将社会实践课程纳入学校课程化的管理体系,拥有独立的计划大纲,规定学时学分,社会实践的开展和实施需遵循计划大纲,并确保时间充足;运行方式项目化则是借鉴项目管理的经验方法,对每一次社会实践活动调研、立项、招募、实施、资金支持等方面进行严格监控管理;考核评估科学化则要求根据实践内容和形式,建立一套科学的质量评价标准,通过评价评估逐渐完善社会实践活动各环节,提升活动的实际效果。

4建立组织保障体系,保证社会实践活动的可执行性

任何实践活动的开展都离不开良好的组织管理体系。教师教育专业大学生志愿服务类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首先,要建立和完善指挥有力、分工明确、实施得力的组织机构,统筹规划,统一协调,明确职责、各尽所能,加强对社会实践活动的直接指导;其次,要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保证社会实践指导思想、战略规划、组织管理、实施、验收考核等步骤的严谨科学,确保社会实践活动开展的规范化、制度化;再次,建立全方位的保障支持系统,从政策、经费、技术等各方面提供长效保障支持,确保活动全程顺利开展;最后,完善科学的考评激励机制,将社会实践本身与大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有机结合,提高大学生社会实践主体的参与意识,提升社会实践具体成效。

参考文献:

第5篇:劳动实践活动概述范文

近代以来科学史上不断的演绎着分化和综合。教育必须与社会发展的要求相适应,综合时代决定了现代教育也必然朝着综合化发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正是在这个大综合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

2001年6月,我国提出了相应的课程政策,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对部分中小学课程作了重大调整。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就是“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要,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选择性”。这次新课程改革的一个显着变化是将一些原来的单科性课程整合为综合课程。同时开设专门的综合课程,如小学和初、高中都增加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打破学科界限,体现对知识的综合应用的实践性课程。

通过查阅1999、2000、2001年教育类核心期刊、有关教育论着、“综合实践活动”网页,发现,1999年期刊、2000年期刊与综合实践活动相关的研究很少,直到2001年才出现一些。在我国仅有少部地区在进行“综合实践活动”和“研究性学习”的研究,而很少有人专门进行过有关“综合实践活动”策略、方法和模式的设计开发课题研究。从教育技术的视野研究“综合实践活动”并不多见。即使是专门阐述综合实践活动的书籍文章或者是研究报告也绝大多数是从教师的角度对综合实践活动的理论基础以及其课程进行设计、开发、管理和评价方面进行研究。而从学生的角度,对长期处于传统的分科教学环境下的学生应该如何去学习这门课程,以达到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目标却没有多少研究。为此,我们觉得进行综合实践活动的学习策略的研究非常必要。本文将结合中学生的个性特征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特点以及学习策略的研究两个方面对本课题进行阐述。

第一部分综合实践活动概述

一、综合实践活动的发展历史

综合实践活动是综合性课程的超越和发展。和一般事物发展顺序一样,综合实践活动或者说综合性课程发展到现在经历了萌芽、兴起、发展三个阶段。

追溯综合实践活动的历史,可以从古代学校教育课程中寻到它的足迹。我国隋唐时期的《千字文》、宋代的《三字经》在一定意义上体现了综合实践活动的思想。在西方,以综合性课程为主的教学状况一直延续到文艺复兴时期。

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前半叶,是综合实践活动或者说综合性课程真正兴起的时期,逐步形成了自身独立的思想体系和实践类型。在这一时期先后出现知识本位、儿童本位和社会本位三种不同的课程范式。主要影响人物有德国的赫尔巴特、齐勒,美国的杜威等等。

20世纪60年代以后,综合实践活动或者说综合性课程进入了蓬勃发展的阶段。在这一阶段先后出现了多种综合性课程的思想,如一体化课程、人本主义课程等等。主要影响人物有杰雷特福谢依等。

二、综合实践活动的理论基础

㈠教育观:从知识教育到生活教育的转变

教育究竟是什么,教育的价值意义究竟何在?“什么是受过教育的人”?这是多年来教育理论家们争论不休的理论难题。教育是一种与人的生命存在和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的实际活动领域,教育的终极目的是为了使人作为个体存在和社会存在以合理的方式展开人生,体现人的生命和生活的意义,获得个人的幸福。因此,教育必须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当前教育的弊端之一就在于教育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和可能生活脱离。如果教育没能作用于学生的生活方式,那么它就丧失了生活和生长的意义。从人的存在、人的生活角度看,教育是儿童通向可能生活的终结,因而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应成为一种生活的教育。

教育本身应具有生活意义。因为人是教育的对象,也是教育的主体,教育是人的教育。教育本身就是人的生命存在的一种形式,就是实现人的价值生命过程的重要环节。教育通过人类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行为文化的传承,不仅给予人生活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教给人生活的智慧。从知识的传授到智慧的启迪,这是教育观的一大改变。

㈡课程观的转向

多年来我们教育界一直存在着三种基本的课程观。第一种课程观是知识或学术理性课程观。这种课程观把课程视为“学科”,或者“知识”,认为课程的价值在于为学生未来生活提供充足的理性准备。这种课程观在演变过程中有两种不同的取向,一是生活预备取向,二是理性主义取向。比如夸美纽斯的“泛智主义”的学科课程,布鲁那为代表的“认知发展”课程理论等。多少年来,我国基础教育的课程呈现出比较明显的知识中心的理性主义倾向。第二种课程观是经验或自我实现课程观。这种课程观把课程视为经验,认为课程是促进儿童自我实现的手段,强调活动在课程学习中的重要性。比如卢梭的“自然教育”,裴斯泰洛齐的“教育的自然适应性”,杜威的“从做中学”等无不是这种课程观。从重视知识和理性发展,到重视儿童的存在、儿童的经验和活动的价值,以及强调课程作为儿童自我实现的中介和手段,无疑是课程观的一种进步。第三种课程观是生活经验重构或批判课程观。这种课程观是建立在现象学、解释学和批判理论基础上的。强调学生是课程的主体,注重学生创造课程的能力。

以上三种课程观分别从知识和理性、儿童与经验、生活和经验重建等不同角度建立其特定的课程观念。现在新的课程观要跳出“知识”、“学科”、“教学科目”等框框的限制,把课程理解为:一种一人类生活经验和个体生活经验为内容,通过儿童在生活世界中对这些内容的批判和反思性实践,沟通儿童现实生活和可能生活的发展性的教育中介,教师和学生是这种发展性教育中介的创生者。

综合实践活动就是基于这种反思性、批判性、实践性的课程观和发展课程观来设计课程,是对“课程即学科”、“课程即教材”和“课程即知识”的课程观的超越。

㈢新发展阶段论与基础教育课程结构的逻辑组织

1。新发展阶段论

日本学者安彦忠彦更具个性生理心理发展的特点,提出了当代儿童个体新的发展阶段论并提出根据其规律实施的不同教育课程。

儿童个体发展的早期,大体可分为如小三个基本阶段:

l感觉运动时期(0-3岁),教育课程应该以游戏、生活活动为主。

l外部语言运动时期(4-7岁),教育课程以言语的认知活动为主。

l内部语言运动时期(9-11岁),教育课程主要以逻辑性的认知活动为主。

学生个体发展后期,即进入青春期的11-22岁左右,是面向自我发展的阶段,可分为如下两个基本阶段:

l个体自我探索时期(11-15岁),它不仅仅是自己特性、适应性和个性探索的时期,而且也是进入到志向、前途、专业探索的时期。

l自我发展时期(16-20岁),个体以探索经验为基础,以不断发展和深化自我个性的经验为目标。

2。基础教育课程结构的逻辑组织

第一阶段,小学1-3年级,以体验性知识和生活性知识的学习为主。

第二阶段,小学4年级-中学3年级,以主要表现为学问性知识学习,并逐渐出现反省性知识和自我知识。学生要通过逻辑性的思考探究活动,来实现法则概念和方法的习得。

第三阶段,高中1年级-大学2年级,以自我知识和反省知识为主。在这一阶段,学生作为面向内在知我得方面,开始关注自我的人生方向、职业选择、适应性和能力等方面,关心自己与外在的不同。这一阶段中,学校的教育课程应该以培养学生自立、内省能力为中心,教育课程的内容以选择性为主,共同性知识作为必要的补充。

三、综合实践活动的特点和课程内容

㈠综合性学习的定义

关于综合性学习从它产生开始就有多种定义,发展到今天主要有以下几个定义。

东北师范大学的熊梅博士,根据在日本的研究成果,对当代综合性学习的基本内涵作如下的概括:综合性学习作为一种相对独立的课程组织形态,它是超越了传统单一学科的界限而按照水平组织的原则,将人类社会的综合性课题和学生关心的问题以单元的形式统整起来,通过学生主体的、创造性的问题解决学习过程,有机的将知识与经验、理论与实际、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结合起来,以提高学生综合性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知情意行和谐统一的发展。它强调从外在的内容性是转化为内在实际的结果,实现从内容到形式、从手段到结果的统一。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的徐晓东,给出这样的定义:所谓综合性学习是以“学会生存,学会学习”的结合为目标,以学习者的兴趣与需要等内部动机为基础,在课题学习中不受学科分类所束缚,通过调查、实践、亲身体验、信息技术的应用等过程综合性的运用各学科的知识和技能,开展问题解决能力的伸展,使学生的学习得到深化、扩展,创造与他人的协作化和共有化,实现学习者的生产学习。

日本“教育工学事典”将综合性学习定义为:不做学科区分,对于主课题和子课题,学生进行体验活动,以学生兴趣、爱好为基础进行问题解决和创造性的学习。

总结了以上各家的定义,我的认识是:综合实践活动是以学生兴趣爱好以及学校和所在地区的实际情况为基础,围绕某一中心主题,有意识的运用两门或两门以上学科的知识观和方法论,通过亲身体验和实践活动,获得学习效果的一种学习活动。它强调培养学生主体性地解决问题的资质和能力以及创造性、协作性地处理事物的态度,促进“生存发展能力”的形成。“生存发展能力”是综合实践活动发展的核心能力,它有三个要素:丰富、多样、完整的人格,自学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共同生存发展的能力。

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则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实践活动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的综合应用的实践性课程。

㈡综合实践活动的特点

寻求教学组织活动的弹性化是综合性学习的本质特点,它主要涉及到了学习环境(学习空间)、学习时间、学习组织、指导体制等一系列的问题。日本学者儿岛邦宏具体概括了如下几方面的特点。

⒈学习环境的扩大化

综合性学习活动范围的广阔性,决定了其学习环境扩大化的特点。它不可能局限在狭窄、封闭的教室空间范围内开展活动,而是需要在广阔的、开放性的空间范围内进行。

⒉学习时间的柔软化

根据综合性学习的特点,需要柔软而弹性的安排学习时间。应该是有学习内容来决定教学时间,而不是由教学时间决定学习内容。应该由学生们来支配学习时间和学习活动。在安排时间时要考虑学生学习活动的特点,并根据学习内容的要求确定不同单位学习时间的长短。

⒊学习组织的弹性化

学生学习的组织形式要考虑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还要考虑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这两方面反映了新的“个人和共生”的教育模式,它要求通过个人与共生之间关系的建立,是学生确立具有个性的自我,以及通过个人之间的相互支持、相互学习和相互合作而建立起共生的关系。以这种模式进行学习,主要采取的是“个别学习”、“小组学习”和“全体学习”的方式。

⒋指导组织的弹性化

综合性学习体现学生个性、个别发展的要求出发,强调复数以上教师之间的相互协作,从而分担不同的教学指导任务,为此人们提出了TT(合作教学)的指导体制。这样,可以满足学际学习特点需要,实现不同的学习组织形式,适应个别差异,扩大协力指导范围。

㈢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念和目标

开展综合性学习需具备三个基本理念:第一,综合教育思想。综合性学习在活动内容上是综合的,内容涉及到学生生活领域、自然领域和社会领域。综合性学习在培养目标上是综合的。它强调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的整体发展。第二、实践教育思想。综合性学习是一种实践的、整体的、开放的教育活动,强调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发展。第三、主体教育思想。综合性学习强调在全面提高学生基本素质的基础上,着力培养学生的主体精神,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综合性实践活动是一个开放的实践性课程,其目标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其总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问题解决能力、信息活用能力。在基础教育阶段,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总体目标有五个方面: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形成对自然、社会、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发展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形成从自己的生活中主动的发现问题并独立的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能力;发展实践能力,发展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

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

它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领域,并渗透信息技术教育。与其它课程相比,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自主性五大特性。

四、评述

追求课程向儿童的经验和生活回归、倡导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当今世界各国课程改革的共同趋势之一。在实践方面世界各国正在如火如荼的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在理论研究方面,对综合实践活动的研究一般只限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计、开发和评价方面。对于如何针对不同学龄阶段的学生该采取什么样的方法、策略去学习这门课程,有意识的培养自己的生存能力,转变态度,调控情感却没有什么系统的研究。

综合实践活动课对学生来说也是一门全新的课程。要实施综合活动实践课程,切实达到培养目标,就要让学生掌握该门课程的学习策略,改变或者调整一贯的学习方式,积极主动的学习,自觉培养自己的各种能力,能够不唯书,不唯上,能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去思考,去判断。我们的绝大部分学生一直以来都是在应试教育的环境中学习的,是在老师手把手的教中学的。学生应该怎样学习这一门新课程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呢?怎样才能学生自身态度、情感如何调控如何把握呢?为此,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学习策略进行研究探讨是非常有必要的。

第二部分学习策略概述

一、学习策略的发展历史

学习策略作为学习的执行监控系统,对学习者的学习速度和学习质量都起着重要的作用。自古以来人们就很重视学习方法的掌握和应用。从现存的一些古代心理学和教育学文献上,可以看到,历史上已有相当一部分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夹在他们的着作中谈到学习策略并论述过学习策略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例如,我国着名的教育家孔子就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法国近代思想家、心理学家、教育家卢所讲的“形成一种独立的学习方法,要比获得知识更为重要”。但是古人对学习策略的这些认识都是比较朴素的,零碎的,没有经过系统的研究。

真正开始对学习策略进行系统研究始于20世纪。1956年家布鲁纳和他的同事作了一个有关人工概念的经典试验。在这个实验基础上,布鲁纳提出了“认知策略”的概念。由于认知策略和学习策略的关系十分密切,所以人们在系统研究认知策略的同时,对学习策略也开始了系统的研究。20世纪中叶以来,在学习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的研究领域中,学习策略的研究始终占有着重要的地位,并成为学习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研究发展的一个方向。

二、学习策略的研究现状

㈠学习观的变革

我们的绝大部分学生一直以来都是在应试教育的环境中学习的,是在老师手把手的教中学的。传统教学观中,学生一直是扮演着接收者的角色,是一被动接受的容器。现代的学习观不仅要与现实生活和可能生活发生联系,而且要把学习作为生活的一部分。学习不再是学知识而是学习方法、策略,学智慧。学生不在是学习的客体,而是学习的主体,每一个学习者都要积极主动的去学习,做学习的主人。

㈡目前的研究成果

⒈学习策略的界定

由于人们研究的角度和方法不同,对学习策略的界定也没有达成统一的认识。概括起来有以下四类:

第一种,把学习策略视作学习方法或者技能,如,梅耶(GE。Mayer)(邵瑞珍、皮连生等,1990)认为“学习策略是学习者有目的地影响自我信息加工的活动”;琼斯、艾米尔、凯蒂姆斯(Jones,Amiran,Katims)(史耀芳,1994)认为“学习策略是被用于编码、分析和提取信息的智力活动或思维步骤”;平特里奇(P。Pintrich)认为“学习策略是学生获得信息的技术或方法”;邵瑞珍(1997)认为“学习策略是学生采用的提高学习效率的活动”。

第二种,把学习策略看作是学习的调节和控制技能,如,奈斯彼特、舒克史密斯(Nisbet,Shucksmish)(史耀芳,1994)认为“学习策略是选择、整合、应用学习技巧的一套操作过程”;科尔比(Kirby)认为“学习策略是指与认知运算的控制过程有关的过程”;凯尔和比森(Kail,Bisan)(史耀芳,1994)认为“学习策略是一系列学习活动过程,而不是简单的学习事件”;魏声汉(1992)认为“学习策略是在元认知的作用下,根据学习情境的各种变量、变量之间的关系及其变化,调控学习活动和学习方法的选择与使用的学习方式或过程”;胡斌武(1995)认为“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为达到一定的学习目的,在元认知的作用下,根据学习情境的特点,调节和控制学习方法选择与使用乃至调控整个学习活动的内部学习方式或技巧”。

第三种,把学习策略看作是学习规则系统,如杜菲(Duffy)(史耀芳,1994)认为“学习策略是内隐的学习规则”;温斯坦(C。E。Weinstein,1985)认为“学习策略是必需的各种不同能力”。

第四种,把学习策略看作是学习方法和学习的调节与控制的有机统一体,如,但瑟洛(Dansereau)(史耀芳,1994)认为“学习策略是能够促进信息的获得、存储和利用的一套过程和步骤”;胡电芝(1997)认为“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有效利用学习的规则、方法、技巧及其调控”;史耀芳(1991)认为“学习策略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为达到一定的学习目标,有意识的调控学习环节的操作过程,是认知策略在学习活动中的体现形式,他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为学习方法或技巧”。

以上四种并不完全相同的观点是可以统一起来的。从抽象意义上说,学习策略是一种“内隐的学习规则”;从学习的操作意义上说,学习策略是一个“学习方法和学习的调节与控制的有机统一体”;从结构意义上来说,学习策略是由“学习方法”和“学习的调节和控制”等方面因素组成的(超英,1999)。因此,综合以上观点,蒯超英给出的学习策略的定义是“指在学习情境中,学习着对学习任务的认识、对学习方法的调用和对学习过程的调控”。也就是说,学习策略对于学习者来说是学习执行的监控系统。

⒉学习策略的成分和层次

由于对学习策略内涵的看法不同,对学习策略的成分和层次的看法也不尽相同。比较有代表性的有以下几种:

⑴奈斯彼特、舒克史密斯(Nisbet,Shucksmish)(史耀芳,1994)把学习策略划分为三个层次:

①一般策略。其特征与态度和动机因素有关。

②宏观策略。其特征有:高度概括化、随年龄的增长而提高、随经验的积累而改进。

③微观策略。其特征是:概括化程度较低、容易为学习者所掌握、同高度有序的技巧构成统一体。它包括六个因素:

1)提问,其功能是确定假设,建立目标和项目参量,寻求反馈以及联系人物等;

2)计划,其功能是决定策略及其实施一览表,精简项目或对问题进行分类,以及选择某些体力或脑力技能来解决问题;

3)调控,其功能是试图回答或发现最初的问题和意图;

4)审核,其功能是对活动和结果作出初步的评估;

5)矫正,其功能是再设计或再检查,包括矫正目标的设置;

6)自检其功能是对活动和项目作最后的自我评价。

⑵温斯坦(C。E。Weinstein,1985)认为学习策略包括:①认知信息加工策略,如精细加工策略;②积极学习策略,如应试策略;③辅策略,如处理焦虑;④元认知策略,如监控新信息的获得。

⑶但瑟洛(Dansereau,1985)认为学习策略可以划分为基本策略与辅助策略两类。前者有两个子策略构成,即①领会和保持策略。它承担获得与存储信息的任务,包括理解、回想、消化、扩展、复查等5项策略因素。②提取与利用信息策略。它负责提取和使用所存储的信息,也由理解、回想、详释、扩展、复查5项策略因素。后者包括3个子策略,即计划和时间安排,专心管理(包括情绪调节与情绪维持),监视与调控。

⑷迈克卡等人(Mckeachieetal。,1990)把学习策略分为三大部分,即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资源管理策略。认知策略又包括复述策略、精细加工策略、组织策略;元认知策略包括计划策略、监视策略和调节策略;资源管理策略包括时间管理、学习环境管理、努力管理和其他人支持。

学习策略的成分是从学习过程的环节或所涉及的诸方面如方法、步骤、手段和组织中提出的。这些观点的共同点是都认识到了学习策略既包含有直接影响对学习材料的信息加工的成分,又包含有影响信息加工过程的成分,并有对学习环境、时间及工具等的管理成分。但是,我注意到这些学习策略的成分都是针对陈述性知识,基于以自学为主的,阅读印刷教材这样一种学习活动的研究。而学生的学习活动是多种多样的,有听讲、自学、讨论、看录像、解决问题等;利用媒体获得的信息种类也不同,有来文字信息,视音频信息等。因此,适用于各种学习活动以及各类知识的学习策略还有待研究。

⒊学习策略的教学

⑴学习策略教学的内涵

学习策略教学(LearningStrategyInstruction)的概念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才被学者们使用的。它指系统地教授学习策略,使学生最终成为学会学习的人的教学活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人们就开始注意在教学中教给学生易懂的学习策略,并对学习策略有了研究,如SQ3R学习策略等。这就向主要关心教给学生知识、是否记住了知识的传统教学发起了攻势,但20世纪四、五十年代的研究并没有确立学习策略的重要地位,并且大多数学习策略教学也不成系统,仅限于知识的记忆、知识的巩固等方面。

⑵学习策略教学的内容

学习策略教学的主要内容就是学习策略的知识与技巧。它是学生在形成概念和知识的过程中如何运用各种认知过程及其不同组合形式来开展学习活动的技术和方法。目前,成功的学习策略有哪些,如何对它们进行分类等尚无统一的划分。

⑶学习策略教学的方法和途径

学习策略教学的方法和途径,大都与学科内容相联系,并反映学生的实际需要和能力。教师在教学前就应对学生的初始水平进行评价,并以此来确定不同学习的不同学习策略教学目标。一旦与学生能力相一致的适合某种任务的策略被选择使用,教师与学生就建立了学习策略教学目标和何时如何运用学习策略的教学体系。

有关学习策略教学的方法,目前尚存较大争议。元学习方法的建立也可以说就是学习策略的教学方法。其中Biggs等人的表面深层成就法和Jones构架法都是比较有效的方法。表面深层成就法是Biggs等人1990年总结的。它指教师引导学生对不同的材料,采用不同的学习策略的教学形式,包括表面方法、深层方法和成就方法三部分。表面方法是教师引导学生订立目标,计划学习事件,并检查自己的学习结果的方法,教给学生的是导致机械学习的复述策略。深层方法首先引导学生拥有动量有关方面内容的知识并在概念的高水平上进行概括;其次引导学生明白自己应该完成什么和采取什么策略去完成,使学生愿意投入时间和精力,并在教学过程中获得一种愉悦享受。成就方法是教师掌握教学中得到获得高分和赢得奖励的教学策略,它既有表面方法的复述策略,也有深层方法的语义加工策略,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获得最有效的学习策略。

Jones等人的构架法要求在没有教师的帮助下,学生通过活动解决学习问题、完成教学任务和成就教学目标⑧。它包括三个方面,即支持、调整和移去支持。支持是运用各种策略进行教学,提高各种策略的模式和补充例子;调整是调整教学的内容与策略以适应学习者的能力与特点,运用恰当的策略进行学习;移去支持是当学生表现出良好的知识与能力状态时,教学逐渐移去原有的对学生的支持。为了使教学适合学生特点,教师必须对学生进行评价,以便使学生的学习策略更有效。

学习策略教学实现的途径一般有学科渗透式和开设专门的学习策略指导课两种。前者体现各科教学过程中,使教师学习策略的教学更有针对性,但对教师的要求较高,需要教师全员参与;后者则是独立的教学过程,具有完整性,能够使学生将注意力更多地集中于策略本身,而不会被大量的学科知识所淹没。但是,无论是渗透式还是专门课程式,都需要通过实践活动中解决问题、尝试监控、教师指导等一般途径来实现。

㈢评述

从以上对文献分析中可以看出,目前认知心理学对学习策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学习策略的含义和构成、学习策略与认知策略的关系、学习策略和元认知的关系,以及学习策略的教学等几个方面。所研究的学习策略所针对的知识类型是陈述性知识,学习活动是自学活动,信息类型是来自印刷教材的文字信息。在诸如英语、语文等学科中,有系统的学习策略的研究。但在信息技术环境下有关学习策略方面的探讨,只是基于从信息素养,网络环境下的学习模式或者学习方法,信息加工模型等方面的研究,还没有对学习策略进行系统的研究。

第三部分认识与思考

为了适应人类持续发展的需要,综合实践活动成为当代世界各国家建构21世纪基础教育课程结构的基本趋势。美国、英国、德国、澳大利亚、日本、挪威、法国和我国台湾省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都注重开设综合实践活动类的课程。国外对于综合实践活动的起源、理论基础、价值以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计和实施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然而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采用什么样的学习策略才能最大限度的从综合实践活动课中受益的研究却是凤毛麟角。

现在学习策略研究已从探讨儿童认知发展的基础领域研究逐步发展到应用领域的研究。但目前认知心理学对学习策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学习策略的含义和构成、学习策略与认知策略的关系、学习策略和元认知的关系,以及学习策略的教学等几个方面。有关学科学习策略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第二语言和阅读领域,其他学科学习策略研究则比较零星。对综合实践活动课这门“不规范”的课程体系来说,对其学习策略的研究就更是少见了。

我国近一年多才逐渐开始重视综合实践活动。在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规定: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中小学(3~12年级)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程。这样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便正式纳入基础课程体系。目前研究较多的“研究性学习”、“基于问题的学习”等与综合实践活动有某些相似之处,但也存在很大区别,它们只是综合实践活动的方式之一。在主体性教育哲学观的指导下,如何进行综合实践活动、怎样设计综合实践活动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对于这门未发展成熟还有待探索的课程来说,不仅广大一线教师缺少设计和实施指导综合实践活动的技能,而且学生也缺乏此类经验和策略。

一、进行综合实践活动学习策略研究的原因

基于国内外对综合实践活动研究的现状,我认为,对现代教育环境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学习策略的研究势在必行,原因如下:

⒈信息化社会需要具有“生存发展能力”的新型人才。新型人才是创造型人才,非模仿型人才;是智能型人才,非知识型人才;是能动型人才,非机械型人才;是自主型人才,非工具型人才。学生虽然能从其它分科课程中发展自己的“生存发展能力”,但是其它分科课程并没有明显的体现这个目标,而综合实践活动课是以培养“生存发展能力”为核心的,是紧密结合生活,解决学校学习与现实生活之间的差距问题的,这对新型人才的培养有着重大意义。因此,学生必须采用恰当的学习策略学好这门课程,获得最佳学习效果,生成和发展自己的“生存发展能力”,为日后成为新型人才以适应社会需要打下坚实的基础。

⒉学习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极大推动了对学习策略的系统研究,这不仅为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实施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也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坚实的基础。现在对学习策略的研究所针对的知识类型、学习活动和信息类型都很单一,一般是陈述性知识、自学活动以及来自印刷教材的文字信息。而综合实践活动课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多样性的课程。原有的学习策略研究成果并不能解决这门课的学习问题。因此本课题的研究会丰富和发展学习策略这一领域。

⒊综合实践活动课学习策略的研究有利于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是符合主体性教育理论这一时代教育哲学的。要贯彻主体性教育理念,不仅教育工作者需要转变观念,学生也要转变观念,要从被动的接收者向主动的探索者转变,要清楚的认识到“教育是为人而存在”不是“人为教育而存在”。本课题研究有利培养学生学习的“主人翁”意识,提高课程改革的成效。

⒋对学生个人发展而言,本课题研究在学生学会学习,学会自我发展,生成终身学习理念等方面会有极大的促进作用,使学生终身受益无穷。

二、综合实践活动学习策略的界定

在参考大量文献的基础上,我偏向的学习策略界定是:学习策略是学生采用的提高学习效率的活动(邵瑞珍,1997)。这样,我把综合实践活动的学习策略划分为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动作技能领域和社会领域中的学习策略。

⒈认知领域:认知策略是学习者用以支配自己心智加工过程和结果的意识与控制(加涅,1977)。包括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资源管理策略(迈克卡等人,1990))。

⒉情感领域:对人(包括自己和他人)、对事、对社会的情感态度。

⒊动作技能领域:生产劳动技能(比如,商业活动、手工劳动、工厂劳动和田间劳作等)以及体育活动等。

⒋社会领域:主要指社会活动和交往。有意识的利用现有条件,创造有利条件进行综合实践活动。

三、研究并贯彻综合实践活动学习策略的建议

㈠加强理论研究,不仅要善于演绎还要善于归纳。

学习策略的研究与心理学和教育学的研究成果息息相关。要注意吸收心理学研究成果,结合学与教的理论进行研究,不仅要善于演绎推理,从理论的高度把握学习策略的实质和要领,还要善于归纳总结,从实践经验中提炼精华,使之上升到理论水平。研究对象应有所拓宽,加大情感策略、动作技能策略的研究力度;注意整体性,在研究具体学习策略的同时要考虑学生的情感动机策略和激励策略的研究;策略研究的侧重点要从以知识传承转移到思维和能力的培养等方面转变,加强协作、交互、独立探索和自主学习方面的学习策略研究。

㈡转变教学观念,勇于探索、创新。

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要求有新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但是,大多数学校和教师都习惯于传统的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教师为主、知识本位的观念根深蒂固,况且高考的指挥棒以及标准化考试也束缚了教学工作,一时间也难以发生质的变化。从根上讲,“中国的教育观在本质上是建立在‘恶’的人性假设基础上的”,因此,教师总是为学生担心,担心知识太难学生不易掌握,担心学生不自觉不守规矩,不管是对学生的能力还是品格总是怀疑多于信任、轻视多于尊重、批评多于表扬、苛求多于宽容、压制多于鼓励、约束多于自由。当然西方的教育观是建立于学生性善的假设基础上的,但是他们的一所高中的副校长汤普金斯女士则感慨“我们的问题也许是给孩子的自由太多了”。可见,自由过火对孩子也不是件好事。因此,我们的老师要建立其主体性教育思想,尊重孩子,给予孩子平等的话语权,充分相信孩子,适当放手,教师所扮演的角色正如本文上述的“应该是牧羊人而不是饲养员”,牧羊人的责任就是把学生这群羊带到一个水美草肥的地方,让学生自己觅食,防止恶狼来犯和小羊失足落入悬崖。而不是像饲养员那样把食物选好送进羊的嘴里。

其次,教师还应该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注意充电,增强自我教育的能力,这样才能跟得上时代步伐,胜任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此外,还要注意克服囿于习惯,不愿有所改变的惰性,应该充分了解当今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了解学校以后培养的人才的方向,同时也要放开手脚,敢于尝试新的方式,来改善现有的方式。

㈢注重学习策略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技术的研究

⒈研究综合实践活动学习策略教学模式与教学技术的必要性

学习策略的教学,对学生至关重要。我们过去的教学,重视既定知识的传授,忽视如何教给学生获取知识,不重视学生的主体性与主动性,形成被动接受式教学。这种教学导致学生缺乏独立思考与辨别能力,也因而失去了继续学习、自我深造的智慧技能。

综合实践活动不同于传统课程,它是一门实践性课程。学生长期桎梏于教师指导下的结构学习,整个学习活动以教师的讲授为中心,学生主动探求知识的积极性受到抑制,对脚使得讲授形成依赖性,除去课内知识外,学生很少从课外活动中自觉的搜集相关信息,使用的学习策略也大多为认知策略中的复述策略、记忆策略。学习策略单一,不适合综合实践活动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

实验表明,学习策略教学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一定的提高(张亚玲、郭德俊,2001)。帮助学习落后、缺乏学习动力的学生的最好办法是帮助他们学习,特别是帮助他们学会学习,提高学习效率,是的他们学有所得,学有进步,从中受到学习动机的正强化作用(张庆林,1995)。

已有的实验研究证明,中小学生往往还不能利用自己的经验来帮助他们选择有效的策略,他们对教师告诉的学习策略有种依赖性。美国心理学家布朗也发现,“当教儿童某种记忆方法时,他们能很好地运用这些策略,但在后来未要求他们完成类似的任务时,却不能自动地运用这些策略。”这就更要求我们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进行必要且有效的学习策略的教学。⒉将通用教学模式与专门学习策略的教学模式有机结合起来

学习策略的教学有通用学习策略教学模式、学科学习策略教学模式以及交叉式学习策略教学模式(刘电芝,1997)。我认为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宜用交叉式学习策略。这种模式是先独立得对学习策略进行教学,包括学习策略的意义,具体操作程序。简短的教学之后,将它与具体的学科内容结合起来。根据具体学习请经的差异,要求并提示学生把所学的策略运用于具体的知识学习之中。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由于对学生来说还是一门比较新的课程。它的课程内容决定了学生要掌握多种多样的学习策略。而且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并不是独立于学科课程之外的,它与其它分科课程在知识结构、学习方式上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况且,学科学习策略和综合实践活动的学习策略本质上是一致的,两者有异曲同工之处,有助于学生举一反三。因此,学生对分科课程的学习策略的掌握将有利于他们对综合实践活动的学习。当然,综合实践活动的学习策略也有其独特之处,指导教师应该注意在课程指导中渗透相关的学习策略。因为学生怎么学很大程度上在于教师怎么教,换句话说,教师怎么教,学生就怎么学。这是由于学生往往会跟着教师思路走,教师解决问题的程序、方式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这个角度上说,教法是蕴涵着学法的,因此,教师要在平常的指导活动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有意识地帮助他们掌握一定学习策略。这种润物细无声的作法能紧密结合活动内容,但不利于提高学生在复杂情境下策略迁移,对促进元认知策略的掌握收效甚微。因此,我们还要开设专门的学习策略训练课,这“能引起受试者的充分重视,把注意力集中于思维方法本身”。而且,大量的训练表明,成人和儿童都取得了明显的效果,特别是儿童的训练效果更为显着。而通用学习策略(注:这类训练内容不涉及特定知识,不与学科内容紧密结合,如复述策略、精加工策略、组织策略等)的教学建议采用专门的训练课的形式。因此,我们应该把学科教学渗透学习策略的教学模式和专门开设学习策略的教学模式有机结合起来,相辅相成,才能发挥最大的效用。值得一提的是,有些学校和老师可能会认为专门的策略训练课可能会占用正常的教学时间,减慢教学进度,但是,我们必须清楚,凡事必有利有弊,关键在于利大还是弊大。通过专门的策略训练,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了,发展了其“学力”,这不正是节省了整体的教学时间,“磨刀不误砍柴工”吗?况且,有许多学习策略是学生陌生的但又是必须掌握的。比如社会、情感策略等。所以必先对一些基本的学习策略进行教学,才会使学生有进行综合实践活动的先决技能。但是,综合实践活动要培养的不仅仅是知识的掌握,而且是生存能力的培养。有一些元策略不是简单的专门开设一门学习策略课就能解决的,它必须在实践当中,在问题解决的过程当中,有学生自己去摸索、去试误、去总结、去反思、去批判才能逐渐内化,并能自如运用。

2。运用教学设计提高学习策略的教学质量。

教学设计是连接教学理论、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桥梁学科,是一门用来指导实际教学过程的规定性理论。它不仅关心如何教,也关心学生如何学。我们可以利用教学设计这个有力的工具,将内隐的学习策略外显化、展开化,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可以是一种教学方法也可是几种教学方法的有机组合,应该是从问题出发,而不是从教学目标出发进行教学,让学生在运用学习策略中体会到学习策略的真意,激发学生学习“学习策略”的兴趣,乐学,乐用,这样会加大学习策略教学的进度和效率,这就把教师的要求和期望等外部条件内化为学生自己的动机,成为有意学习的内驱力。

3学习策略的教学要“因人而异”

我们现在的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一般是集体教学,但是我们在教学中也要有意识的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注意要根据学生不同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来进行教学。也就是说,学习策略的教学要传授与他们思维发展的水平、知识基础相适应的策略,这样才易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亦然。当然,学习策略的教学也要对不同的学生侧重点应有不同。比如,对认知水平稍差一点的学生进行策略教学时,要多让他们练习,并注重策略的使用条件与范围的教学,以促使他们能根据需要,有效的选择学习策略,注重培养他们的策略迁移能力。

(四)将学生在信息素养方面的学习策略与综合实践活动课、信息技术教育结合起来

第6篇:劳动实践活动概述范文

关键词 学生管理 培养 职业能力

中图分类号:G445 文献标识码:A

How to Develop Students' Professional Competence

in the Management of Students

HE Mingxiang

(Shenzhen Xiechuan Technical School, Shenzhen, Guangdong 518173)

Abstract In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process, a lot of people have paid attention to the cultivation of expertise, but did not attach importance to students' professional competence. Students have a very good professional capacity, enabling students to improve their competitiveness in a highly competitive environment. Technical school students in management, strengthen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vocational ability, to improve students' employment rate is conducive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a modern socialist market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and the promotion of technical school. Technical school students to strengthen the professional capacity of understanding,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technical school, take scientific and effective measures to enhance students' professional skills.

Key words students' management; train; professional competence

现代社会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加强对技校学生的管理,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是现代技校非常重要的任务。很多学校只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没有对学生做一些与职业相关的培训,导致学生求职过程中没有相关的经验,竞争力不高,导致学校的就业率下降。技校要在重视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加强在学生管理中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本篇文章主要通过对技校学生管理中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现状进行详细的分析,就加强技校学生管理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给予相关的建议。

1 职业能力概述

我们所说的职业能力是指从事一项工作应该具有的能力,主要有职业关键能力和职业技能两个方面。其中职业技能主要是指利用专门的技术和一些必备的知识来从事某一项职业的专门技术能力,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相关技术的学习和运用。职业关键能力又由创新能力、学习能力以及工作能力构成。创新能力是指在学习和工作中能够通过不同的方法来思考、解决相关问题的能力。学习能力就是指一个人对各种事物的学习能力。工作能力是指在岗位上各种和工作相关的各种能力。职业能力的职业关键能力和职业技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职业技能是职业关键技能的基础,而职业关键技能能够帮助我们掌握新的职业技能,两者相互促进又相互发展。①

2 技校学生管理中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现状

2.1 对于以就业为导向的学生管理认识不足

技校的教育应该以培养学生的专业技术为重点,以就业为导向,来培养具有高素质、技术能力高的技术人才。但是现在许多技校都没有重视以就业为向导的学生管理,不知道学生管理的重要性。技校的一些相关课程的设置都没有以学生的就业为方向,他们和其他的一些高校的教育模式类似,只是给学生灌输相应的技术知识理论,没有让学生真正的去参加实践学习,也没有加强学生对某一专业技能的特别培训。虽然一些技校发现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适当的整改,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各个职位对技术人员的要求也不断发生变化,技校没有及时根据社会经济的发展对学生的培养方式做出改变,使得技校的学生不符合现代劳动者的要求,没有竞争力,技校的就业率也不断下降。

2.2 未认识到学生的主体性

现在许多技校的教学设施不全,并且学生的实践场地不多,教师的许多理论知识都是在课堂上完成。受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许多老师在课堂上不管学生听不听,会不会,整堂课下来就只听见教师一个人在讲话,教师讲的枯燥乏味,有些同学不听课,甚至在课堂上睡觉,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很差,有些教师也没有责任感,认为自己只要完成教学任务就好,学生会不会、学不学都和他没有关系。这种课堂没有体现出学生的主体性,严重影响了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②

2.3 学生对于社会活动的参与不足

由于技校只是注重专业知识理论的学习,没有认识到实践活动的重要性,技校的领导者很少组织技校学生参加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学生参加的社会实践活动不足,导致学生没有把课堂上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不明白自己是否真正掌握了所学的东西,不能够及时的发现自己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及时的改正。同时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应变能力以及社交能力都没有得到提升,不利于学生对职业能力的培养。

2.4 师资队伍建设有待加强

虽然教师的学历都很高,但是具有传统的教学理念,教师本身的知识、技能以及职业能力已经不符合当今社会主义级市场经济的要求。在加上技校上的教材版本老旧,存在许多问题,和现代的许多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脱节,这些都导致技校的师资队伍水平低下,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③

3 技校学生管理中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对策

3.1 加强以就业为导向的学生管理

技校要不断加强以就业为导向的学生管理工作,根据职业岗位对技术劳动人员的需要,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加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是响应教育部实施素质教育的表现。以就业为导向,来管理技校的学生,可以增加学生职业相关知识的认识,并且可以跟上时代的发展潮流,不被社会所抛弃。

3.2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技校在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同时,要及时调整过去的教学内容和改变过去传统的教学模式。技校首先要对学校的课程内容进行改革,提高对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认识,建立一些以提高学生职业能力为核心的教学体系。技校还要改变过去以老师为主体的传统的教学模式,要不断通过教学模式的改革,形成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组织开展讨论会,鼓励学生积极的发言,教师在研讨会上起到引导作用,并且最后要总结学生讨论的结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只是讲课,要适当的提出一些学生们感兴趣的问题,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加学生的主体地位。④

3.3 积极引导学生参与社会活动

学生只是单纯的学习理论知识不可能满足市场的发展要求,学生要多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才能更好的掌握学习的技能,更好的实现就业。技校要加强校外实践基地的建设,学生可以到该基地开展实践活动,加强学生的职业训练,可以让学生把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现实工作中。培养了学生的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技校还可以和企业签订就业协议,技校按照企业的要求定向培养,学生毕业后可以直接到企业就职,使学生能够很快的适应工作环境,增加了学生的就业率。

3.4 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传统的教学思想观念已经不符合当今时代的发展要求,技校学校的教师虽然学历和学术水平比较高,但是在培养学生职业能力这方面教师缺乏相关的经验和技能。技校要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要根据行业和市场的发展要求,不断提高教师的技能水平。例如加强教师的培训力度,要定期安排专业技能老师到企业去学习,在企业里了解市场对技术人员的要求,掌握行业先进的科学技术,补充自己知识的不足之处,使教师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进而不断提高学生的技术水平。⑤

3.5 实行“两种证书制”

技校除了给学生提供相应的学历证书以外,还可以通过学生在学校进行培训或参加相应的社会实践活动,对学生相应的职业技能进行严格的考核,并且考核过关者可以颁发相应的培训证书或是职业资格证书。这两种证书都获得用人单位的认可,在学生求职时可以增加学生的竞争力。

3.6 课程内容与职业相配合

技校的课程内容要符合就业单位的技能要求,这样才能够使学生更好、更快的适应工作的内容。技校要以就业为导向,教师通过不断分析现代岗位上的人员应该具备的那些知识和能力,根据市场的需要,技校来制定相应的课程,重点加强学生对这些知识的掌握,这样才能够让学生有针对性的学习,同时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

4 结束语

学生只有在真正的工作岗位上,才能够不断的增加职业能力。职业能力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要经过很长时间的积累和训练才能够逐渐形成。技校要重视在学生管理中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发现技校中所存在的问题,增加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性,不断加强技校的师资队伍建设,以及组织学生参加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等。技校要及时掌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学生的要求,以市场为导向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提高学生在求职时的竞争力。

注释

① 张玉环,郭景丽,王达来.兴安职业技术学院医学分院学生管理工作的几点做法[J].卫生职业教育,2011.5(15):21-22.

② 陈科东,梁林.校外实习基地与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融合对策[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2.8(5):36-37.

③ 刘合群,陈小龙.经济转型背景下高职学生关键能力培养的互动模式研究[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1.8(1):52-53.

第7篇:劳动实践活动概述范文

1、教学的概念

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组成的传递和掌握社会经验的双边活动。

2、教学的作用与地位

(1)教学的作用

教学是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

(2)教学的地位

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学校工作必须坚持以教学为主、全面安排的原则。

3、教学的任务

(1)使学生掌握系统的现代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技巧。

(2)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

(3)发展学生体力,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

(4)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形成科学世界观的基础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二)课程与教材

(1)课程的意义

广义的课程是指:为了实现教育目的而规定的学生应该学习的所有学科与应该从事的的有活动的总和及其有计划的进程。

狭义的课程是指:学生在学校应该学习的一门学科或应该从事的一种活动的内容及其有计划的进程。

(2)课程与教学的关系

(3)课程的意义

2、课程内容

(1)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的发展规律的基础知识

(2)关于一般智力技能和操作技能的知识经验

(3)关于对待世界和他人的态度的知识经验

3、课程内容的具体表现形式

在我国,课程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即课程计划(教学计划)、学科课程标准(教学在纲)和教材。

(1)课程计划

①课程计划的概念:课程计划是根据教育目的和不同类型学校的教育任务,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教学和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②课程计划的组成部分:课程设置,课程开设顺序,教学时数,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③制定课程计划的原则:教学为主,全面安排;互相衔接,相对完整;突出重点,注意联系;统一性、稳定性和灵活性相结合。

(2)学科课程标准和教材

①学科课程标准:根据课程计划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课程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它规定课程的知识范围、深度、体系、教学进度和教学法的要求,一般包括说明、正文两部分。②教材:是知识授受活动中的主要信息媒介,是课程标准的进一步展开和具体化。教材可以是印刷品(包括教科书、教学指导用书、补充读物、图表等),也可以是声像制品(包括幻灯片、电影片、录音带、录像带、磁盘、光盘等)。③编写课程标准和教学应遵循的原则:思想性和科学性统一;理论联系实际;稳定性和时代性结合;系统性和可接受性。④教科书的编排形式。

4、国外的课程与教学内容的改革

(1)在指导思想上,各种课程理论相互渗透与融合

(2)在课程内容上,重视教材的现代化和理论化

(3)学科类型上,趋于综合化和一体化

(4)在课程结构上,普通课程和职业课程相结合

(5)加大课程难度,进行"尖子生"的筛选和培养

5、我国当前的课程与教学内容的改革

(1)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①课程任务方面的改革目标;②课程结构方面的改革目标;③课程内容方面的改革目标;④课程实施方面的改革目标;⑤课程评价方面的改革目标;⑥课程管理方面的改革目标。

(2)我国各级学校课程设置的特点

①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②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③高中阶段则以分科课程为主。

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

第8篇:劳动实践活动概述范文

关键字:供电企业、创新开展、基层活动、实践思考

中图分类号:U223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引言

供电企业在“积极服务职工,助推企业发展”的工作思路前提下,积极发挥工会组织与职工的桥梁纽带作用,对维护职工权益、提高职工素质、丰富职工生活、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等方面进行落实,不断创新工作载体,全面推进创新 “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服务职工在基层”活动的开展。

1.供电企业开展“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服务职工在基层”的活动概述

1.1供电企业开展基层活动的背景要求

供电企业开展服务职工在基层活动追求的目标是“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其活动结合电力行业的规范制度、供电企业文化、职工岗位职责、工作重心来深化职工基层设施建设,创新基层活动形式,加强职工培训力度,铺设职工与企业和谐发展之路。

1.2创新开展“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服务职工在基层”活动的意义

在开展服务职工在基层的活动中,其意义在于与职工的沟通联系更加的紧密,在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的基础上,为职工办好事、办实事及维护职工权益、稳定职工队伍提供了保障,以此增强服务意识,转变工作作风,进一步深入基层激发活力,切实增进对供电企业职工的深厚感情。[1]

2供电企业创新开展“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服务职工在基层”活动中的思考

2.1供电企业开展基层活动的创新重点

在开展“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服务职工在基层”活动中,需进一步完善供电企业领导或工会开展工作的深入性,深入了解职工的思想动态、切实解决职工的后顾之忧。创新重点表现为在原有的学习培训基础上完善电力的各项基础技能培训,开展电力技能竞赛;组织召开职工年度表彰大会;及时公开信息宣传栏,通报行政工作情况,定期工作简报,便于职工对企业动态的了解;以图文并茂为主体的形式创办电子杂志供职工阅读;组织展现员工风采活动,凝聚创新文化开展“辛苦我一人,点亮千万家”的主题活动;为培养员工健康的生活方式,丰富员工的业余文化生活,营造和谐快乐的工作氛围而成立文体协会,制订包括兵乓球、篮球、足球、登山、下棋等多项活动计划;设置职工书屋阅读区为主的职工之家活动室以此丰富员工的业余生活;主题实践活动现场宣传;慰问职工困难家庭,解决用电等实际问题;开设“创先小讲堂”、“女职工读书交流会”,建设职工书屋,丰富职工的专业技能和素质培养。[2]

2.2职工在基层活动创新思考及措施

在深入推进实施上进行创新思考,进一步加强对活动的领导,其措施是在工作深度、开展广度上进行研究实施,严格督促检查,对活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彻底解决并解释,把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作为检验活动成效的重要标准;在发挥主观能动性上进行思考,其措施是通过深入基层调查,注重研究对活动成果的转化运用,广泛宣传活动并将活动的重要意义和积极成果进行吸纳总结,不断扩大活动影响;在建立完善活动的长效机制上进行创新思考,其措施是加强宣传,突出实效,努力将活动推向纵深。针对创新开展职工活动在基层的思考,应将解决方法归纳为倡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为指引,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充分发挥工会组织“四项职能”作用,着力推动“两个普遍”,积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扎实做好维权帮困工作,切实推动文化建设要注重实效,始终把为职工办实事作为活动的落脚点,进一步建全完善督促检查制度、考核评价机制和信息报送制度,通过定期通报活动进展情况,开展基层单位与职工民意测评、检查督导等方式,以推动活动有效有序的开展。[3]

3.创新开展“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服务职工在基层”活动实践

供电企业在开展创新性“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服务职工在基层”活动实践,应认真落实上级或工会部署的各项工作,以“服务职工,推动企业发展”为活动实践核心,积极开展维护职工权益、提高职工素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抓好民主管理、解困扶贫活动,创新实践内容,全面推进供电企业的发展。在活动实践中,深入基层与职工“零距离”接触,重点了解职工合法权益的现实情况和制约职工基层工作发展的难点,更加积极主动、深入细致地做好企业职工工作,维护职工队伍与社会稳定。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满足职工的需求、促进职工的全面发展,提高履职效能,促进供电事业的繁荣发展。通过开展“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服务职工在基层”活动,建立健全充满活力、富有效率的服务职工的长效机制,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切实珍惜民力的决策机制和工作机制,全面落实工会服务职工、做好职工工作的基本职责,使得深入基层开展职工工作的活动更加常态化、制度化,并通过调研走访,掌握职工的第一手材料,发现和总结带有普遍性、规律性的经验做法,分析新情况新问题,提出加强和改进工作的对策建议。[4]

3.1创新开展活动的方法

创新开展基层活动实践需加大对职工的关注度、关怀度,深入基层进行无障碍式沟通,引导职工统一思想和增强凝聚力,使得企业与职工的关系更加牢固,工作氛围更加和谐,工作状态更加优质。结合供电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开展活动的实践措施,落实参加活动的人员部署,明确“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服务职工在基层活动”的要求、任务,做好各项准备工作。根据供电企业工会组织的调研走访,组织职工座谈大会,将会议内容及提出的解决方案进行详细记录,与开展活动的经验及意义进行结合,以此形成总结性报告,上交供电企业领导或工会组织,健全基层沟通机制,提高职工服务水平,将活动成果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实际效果。[5]

3.2开展职工基层活动的成效

开展“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服务职工在基层”活动的成效体现在职工服务意识的进一步增强、工作作风的进一步转变、重点工作的进一步推进、职工权益的进一步落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和劳动法律法规政策宣传效果的进一步加强。对一线职工的生产生活和思想状况通过面对面交流,多渠道、多途径走访进行进一步了解,从而听取职工意愿和要求,重视职工精神文化层面的需求,及时化解职工面临的困惑,帮助职工正确理解社会、勇敢面对困难、树立积极的人生追求及正确的价值观;通过创新活动载体、搭建展示平台、强化激励手段等措施,培养出电力行业的精英人才,使得职业技能精湛、业务素质高超的优秀职工脱颖而出,加快电力行业的发展步伐。 [6]

4.结束语

贯穿“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服务职工在基层”活动的主题思想,以促进企业发展、维护职工权益,保持职工队伍与社会和谐稳定为目标,了解职工的思想和工作状况,对供电企业职工的实际困难加以解决。供电企业领导或工会需广泛宣传劳动合同法、社会保险法等保障职工权益的法律法规,围绕职工关心的热点问题,做好释疑解惑工作,并结合职工的工作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组织服务职工在基层活动,以此开阔职工视野,进一步增强团队意识及职工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参考文献:

[1]王玉普.了解职工动态 务实开展工作 [J]当代工人.2012. (06):1-5

[2]李婷婷.强化工会维护职能 创建和谐社会[M].山西师范大学.2009:27-30

[3]杜江宏、刘思波.加强基层组织建设 促进地区和谐发展[M]. 抚顺日报.2008:1

[4]王根宝.要切实发挥基层工会组织的作用 [J].兵团工运.2005. (05):3-5

第9篇:劳动实践活动概述范文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企业文化;竞争力

引言

在企业的发展中企业文化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事实上,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核心竞争力就是企业文化。当前企业竞争越来越表现在企业文化的竞争方面。企业文化对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起着基础性的作用。任何一个企业的成功离不开优秀的企业文化与资源管理。在企业的各种资源中,最具有活力的资源无疑是人力资源,所以,在企业的内部资源管理中,人力资源管理意义重大。企业价值创造的效率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人力资源管理的效率,对于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企业文化应用到人力资源管理中对于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就具有深远的影响。

一、人力资源管理概述

人力资源指的是企业具有的全部劳动力的总称,在企业中人力资源是最具活力的资源,其可塑性非常强。为了使得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的需求以及企业发展需求得到满足,基于现代科学管理措施,结合经济手段及以人为本的观念,实现有效管理员工招聘、培训与考核等,同时,正确引导员工的思想、行为,对于员工的人际关系进行处理,使得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发挥,使得员工的内在潜力得到充分挖掘,最终可以使得员工的积极性得到提高,这就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基于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能够对于员工和员工之间的关系、员工与工作的关系、员工与领导的关系等进行协调,从而使得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得到保障。

二、企业文化概述

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积累与沉淀形成的企业文化,是企业经营管理理念的体现。对于企业而言,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企业的思维方式与价值观念。实际上,企业文化指的是企业员工对企业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制度等的接受与认可。企业文化对于一个企业的员工具有极大的凝聚中作用,同时,能够使得企业员工的积极性提高,使得员工的创造性得到激发。企业所有员工具有共同的观念,这无疑是企业文化管理的核心,从而能够形成一致的价值观。在企业的全部活动中无不渗透着企业文化。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管理理念,对于人的主观能动性给予肯定,基于文化对于员工的自觉行为进行引导,从而能够实现对员工的有效管理。

三、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企业文化的应用

1.基于企业文化的战略人力资源管理

企业的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作为一个体系,对于基于现有基础的未来企业绩效最大化给予强调,对于企业的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体系而言,包括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方方面面,从员工招聘、员工培训、到员工关系管理、福利薪酬以及绩效管理等。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基于具有相对独立又相互有机协调的职能环节在企业文化基础上共同运作,确保企业作为整体的竞争优势得到充分的发挥。企业文化和人力资源管理的关系非常紧密,两者密不可分。基于此,人力资源管理中企业文化的应用满足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需要,人力资源管理一旦脱离了企业文化,那无疑会造成识别。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应用企业文化,对于企业的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价值的理念,通过企业文化进行了规定。将企业的战略作为导向,利用企业文化的桥梁的作用,采取动态协同的人力资源管理方式,使得企业的竞争优势得到保持,并且能够使得企业的战略目标可以顺利实现,这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应用企业文化的根本目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应用企业文化,应该对企业战略与企业文化有全面的认识。首先,对于企业的战略要深刻认识,对于企业战略目标应该明确,对员工的能力要求进行确定;其次,对企业文化进行全面认识。为了确保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对员工需要具有的价值观、潜力进行明确,对员工的关系与行为要求进行明确。

2.基于企业文化的人力资源招聘

企业人力资源的获得以及配置是通过招聘实现的。在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中,招聘员工是一项非常重要并且也是经常性的工作,处于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中的关键地位。基于企业文化的人力资源招聘,从企业实际需求进行人力资源招聘计划的制定,利用企业招聘工作流程的完善与健全,使得企业的人力资源招聘工作伸了完成,这为企业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招聘满足企业发展的人才提供了保障。在人力资源管理中,企业的人力战略招聘非常重要,因此,基于企业文化的引导,对企业外部环境的变化充分考虑,并且结合企业战略发展的需要,实现企业人力资源的招聘和企业其他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活动的有机结合,从而使得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各项职能活动可以相互依存,使得相互之间的协同效应得到充分的发挥。基于企业文化的人力资源招聘,对候选人才的态度行为、专业素质、价值观等进行全面考察,从而科学评判是否与企业的战略发展相吻合,实现企业和员工的共同发展。基于企业文化的人力资源招聘,在招聘的过程中,把员工对于企业文化的认同作为一个重要的依据。这是由于员工的态度以及行为满足企业战略发展时,能够对企业形成人力资源优势,企业文化对员工的态度与行为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进行招聘过程中,对员工进行筛选,选择认同企业文化的员工,使其能够迅速融入到企业的文化中,确保员工能够快速成长,进而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人力支持。

3.基于企业文化的人力资源培训

企业的培训指的是对于员工个体或者是群体进行有计划的知识与技能的传授,通过企业的培训能够使得员工对于知识进行掌握,从而使得技能得到提升,价值观得到促进。事实上,利用培训能够对员工的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专业技能等都有促进作用。基于企业文化的人力培训,和对重视知识与技能进行培训的基础培训不同,立足于企业战略目标进行的基于企业文化的人力培训,首先对健全的培训计划进行制定,其次,站在战略高度将培训作为创造知识以及分享知识的渠道,利用培训能够使得知识得到创造与共享,无疑使得企业的竞争力提高。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有机构成就是培训。利用企业文化对企业的战略培训管理实践活动进行影响,而企业的人力战略培训实践基于员工人力资本素质以及员工关系的提高,使得企业具有人力资本优势,从而直接对企业的绩效进行影响,使得企业的竞争优势提高。企业的竞争优势与员工的行为对于企业文化以及企业的人力战略培训具有反馈作用,确保企业的培训工作能够不断进行调整。能否顺利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直接受到和企业战略相匹配的人力资源的影响。企业人力资源满足战略发展的要求是一方面员工的节能满足企业的发展的需要,另外一方面,企业的战略目标实现需要员工价值观与行为的支持。所以,加强员工培训过程中,需要重视员工的价值观的培养。

4.基于企业文化的人力资源绩效管理

绩效管理指的是企业未来战略目标的实现,通过科学的方法综合评价员工的行为表现、工作业绩、工作态度以及整体素质等,通过进行管理能够使得员工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得到充分调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最重要的构成部分就是绩效管理。基于企业文化的绩效管理对于未来企业战略发展受企业未来绩效的影响给予充分关注。从企业战略角度出发的战略绩效管理,企业战略管理实践活动是基于企业文化的指导下进行的。利用评价员工的能力、行为等的实际表现和绩效计划,对于员工绩效行为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同时提出解决的措施,确保员工的快速成长,使得员工的素质与行为满足企业发展的要求,从而提高企业的人本竞争优势。同时,员工行为的特征以及企业的竞争优势对于企业的战略绩效以及企业文化的实施有着反馈作用,促进企业绩效管理的不断调整。

5.基于企业文化的人力资源薪酬管理

基于企业文化的人力资源薪酬要求企业战略发展和企业的薪酬体系的制定实现统一。利用薪酬设计使得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与能动性得到充分调动。薪酬管理功能的充分发挥,能够使得企业战略发展过程中,薪酬体系成为促进员工发展的有利工具。制定企业薪酬体系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企业文化。基于不同企业文化,企业的薪酬制度具有差异性。在薪酬管理各个环节中,基于企业文化的薪酬管理一方面要求基于员工的技能与知识对其薪酬进行制定,另外一方面,就员工对于企业价值观与文化的认同给予了强调。基于企业文化的薪酬对员工的行为以及态度给予了激励与约束,对于员工的小你管我进行引导,从而确保了企业和员工的共同发展。促进员工把满足企业文化需要的行为与态度向自觉的行为进行转化,从而使得员工的忠诚度提高。企业的薪酬与企业文化相互影响,对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徐广森.从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内涵拓展看其角色演进[J].现代管理科学,2007(6):94,95.

[2]肖霞.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若干问题探讨[J].企业经济,2007(1):3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