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微观经济学观点范文

微观经济学观点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微观经济学观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微观经济学观点

第1篇:微观经济学观点范文

一、微观经济学在经济学课程体系中的基础性地位

(一)微观经济学的理论地位

从理论地位来看,微观经济学一直是西方经济学的基本研究内容。从亚当·斯密(1776)在国富论中首次系统地阐明了看不见的手的原理,论证市场机制的运行效率成为经济学研究的基础。马歇尔(1890)奠定了经典微观经济学的基础,在完全竞争、产品同质、信息充分等前提条件下,将单个消费者和单个生产者的需求和供给相加分别形成单个局部市场的总需求和总供给,各种单个市场相互关联,形成了一般均衡的市场体系。萨缪尔森(1947)进一步夯实了市场均衡分析的微观基础。将消费者的需求看成是最大化效用均衡结果,将生产者的供给看成是利润最大化的均衡结果。微观经济学理论在20世纪30年代之后,一方面自我否定、持续更新,先后经历“垄断竞争”理论革命、“不确定性”理论革命、“信息、激励和不完全性”理论革命以及“异质性、搜寻、匹配与机制设计”理论革命,微观经济学不断放松纯理论的假设,理论愈发逼近现实世界。另一方面,相对于其他社会科学而言,突出的可证伪的学科特点使是微观经济学的比较优势。因而,微观经济学思维和理论逻辑被其他学科不断接纳,交叉融合后形成了许多新兴交叉学科,掀起了向其它学科渗透的“经济学帝国主义”浪潮。

(二)微观经济学的课程地位

从课程体系来看,微观经济学课程的教学质量对于其他专业课程的学习质量至关重要。微观经济学对于许多经济管理类学科提供了重要支撑,能够为学习其他专业课提供有效地经济学逻辑训练和基础理论。许多专业课程都是微观经济学理论内容的细化、延伸和应用。消费者剩余理论和消费行为理论对于市场营销课程形成了直接有效的基础理论支撑;产业经济学中的产业组织理论正是不完全竞争市场理论的深化和应用;而迪克希特——斯蒂格利茨创建的D-S框架正是对微观经济学垄断竞争理论的重大突破,也使之成为新经济地理学的“四大法宝”之一。

二、微观经济学教学效果的痛点梳理

基于前文所述,微观经济学的教学效果至关重要,其教学痛点无法回避,必须进行深入剖析,挖掘出“其症结所在”。经过对于微观经济学课程的充分调研,结合从事西方经济学教学科研的经历和经验,发现微观经济学的教学可以数理为两大痛点。

(一)学生对于微观经济理论普遍理解程度不深

学生对于关键概念的含义和经济理论的经济含义理解不足,尤其是理论假设条件的内容与合理性。诸如机会成本概念和帕累托效率等重要概念,这些充分体现经济学理性人思维和社会福利分析思维的重要概念对于经济学思维的形成至关重要,不少学生的掌握仅仅停留在应对考试的瞬时记忆。学生对于理论的理解深度往往仅停留在几个简单数学公式的演算中,如在消费者行为均衡求解中,学生能够由基数效应论和序数效应论分别求出最优消费数量,但并不能理解序数效应论对基数效应论的理论前提的改变和进步,更不能理解显示偏好弱公理和显示偏好强公理中消费者偏好和消费者行为相互推导的逻辑关系。另外,偏好和效用函数的关系理解不深刻,无法理解效用函数形式的正仿射变换除了简化计算优势之外的经济学本身的含义。

(二)学生对于微观经济学理论缺乏体系整体认知

在微观经济学教学的过程中,发现这样一个突出的现象:许多在本科阶段期末考试成绩优异的学生在研究生入学面试时仍然基本不具备经济学的思维,不能够有效利用所学经济学知识来分析具体问题。经过课题组反复研究发现,学生在学习西方经济学,特别是微观经济学的时候,一方面对于知识的记忆具有突出的碎片化特征,只是零碎地掌握微观经济学的知识点、考试的重点和难点,却考出高分。另一方面,学生根本就没有理解微观经济学的逻辑体系,对于概念定义机械记忆,对于微观经济学逻辑框架缺乏整体认识。大多数学生记住市场能够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的结论,知道微观经济学的内容包括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者行为理论、市场结构理论、一般均衡理论与福利经济学、市场失灵理论等内容,却没有形成微观经济学是如何阐明市场是实现资源有效配置的逻辑论证,不清楚这些章节内容的逻辑关系。

三、微观经济学教学效果痛点的四大根源剖析

(一)理论抽象与现实世界有距离,学生无法理解纯理论对于现实世界的抽象

微观经济学具有突出的纯理论特征。鉴于社会经济现象的多变性和结构的复杂性,经济学家们从错综复杂的社会经济现象中抽离出最本质的内涵和变量之间最基本的相互关系。运用相对独立于其他社会科学的范式,借助数学工具研究和分析基本经济变量相互之间的关系以及社会福利的变化。相对于其他经济管理类的课程,微观经济学更多体现出的是研究的理论平台和经济学的思维方式,表现出更突出的抽象性和理论性。因而,初学者接受起来需要清晰准确的理解其理论前提假设条件和理论内部的逻辑体系。从学生本身的情况来看,一方面,许多本科生刚刚经历了封闭式管理的高中阶段,缺乏对社会经济现象足够的观察和思考,社会认知和生活常识略显不足。另一方面,微观经济学理论的抽象特征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许多文科教育背景的学生在中学阶段的抽象思维训练相对不足,从问题层面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论分析的理性认识往往遇到困难。

(二)经典案例与中国实践有距离,学生缺乏直观理解教学经典案例的土壤

在西方经济学教学过程中有许多经典案例,为学生接受微观经济学理论知识提供了大量优质素材。但这些素材普遍存在一个问题,就是普遍采用美国经济社会的案例,有些国内知名的教材在案例选择也直接从曼昆、萨缪尔森等学者编写的《经济学原理》、《中级宏观经济学》等知名教材的案例材料中引用过来。西方经济学理论源于西方社会经济发展的实践,选择的经典教材也无疑能够作为准确阐释西方经济原理含义的载体。但是,东西方社会经济制度的差异、社会文化的显著差异会增加对于西方世界,特别是美国社会经济现实情况缺乏了解的本科生的理解。比如在消费者行为理论中的消费券常用于预算约束、预算集的解释,也经常用来作为习题对学生进行训练。在中国消费券发行时间晚、发行规模小,很多学生没有机会接触到。随着中国市场经济发育程度提高,我国也有许多恰当准确的案例可以被选择,便于学生直观理解。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有助于坚持“四个自信”,强化微观经济学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发挥协同效应。

(三)理论背景与理解能力有距离,无法形成经济学思维

学生对于关键概念的含义和经济理论的经济含义理解不足,尤其是理论假设条件的内容与合理性。诸如机会成本概念和帕累托有效等重要概念,这些充分体现经济学理性人思维和社会福利分析思维的重要概念对于经济学思维的形成至关重要,不少学生的掌握仅仅停留在应对考试的瞬时记忆。学生对于理论的理解深度往往仅停留在几个简单数学公式的演算中,如在消费者行为均衡求解中,学生能够由基数效应论和序数效应论分别求出最优消费数量,但并不能理解序数效应论对基数效应论的理论前提的改变和进步,更不能理解显示偏好弱公理和显示偏好强公理中消费者偏好和消费者行为相互推导的逻辑关系。另外,偏好和效用函数的关系理解不深刻,就无法理解效用函数形式的正仿射变换并不重要,引入效用函数的目的在于利用严谨的数学推导和计算的优势。

(四)数学教学与学习需求有距离,容易挫伤学习积极性

本科微观经济学的学习要求具备一定的微积分、概率论以及线性代数基础。在微观经济学经典的蛛网模型案例中就需要学生具备一定差分方程的知识,否则学生不能求解出市场价格的表达式,难以深刻理解蛛网发散和收敛的条件、以及蛛网模型变动的经济学含义。在瓦尔拉斯证明市场体系的一般均衡时,缺乏必要的线性代数系数矩阵的知识,就不能理解瓦尔拉斯利用联立方程的个数等于所求市场价格个数的逻辑不能求出各个市场均衡时的价格向量。另外,在消费者行为理论和生产者行为理论中的效用最大化问题和利润最大化问题都是约束条件下的极值问题。课程开设时间的错配使得微观经济学的教学缺乏必备的数学支撑,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此重视不足,易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挫败感和抵触情绪。

第2篇:微观经济学观点范文

關键词:教育生态学;微观经济学;教学模式

作为高校经管类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微观经济学”兼具理论性和应用性的特点,对教学工作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即不但要让学生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和方法,还要使其具备灵活运用理论知识对现实经济问题加以分析和解决的能力。然而,目前“微观经济学”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难以达到这一目标,这就要求从新的角度探索有效的教学模式,以科学的方法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据此,本文从教育生态学的视角观察和解释了“微观经济学”教学中的失衡现象,并提出开展生态化教学的一些建议,以期为实现“微观经济学”的教学目标提供借鉴和参考。

一、教育生态学概述

教育生态学是生态学研究方法应用在教育学中的成果,它将教育视为一个有机而复杂的生态系统,致力于探索和完善该系统中各组成因子(如教师、学生、教育机构等)之间的作用机制,由美国学者克雷明在20世纪70年代首次提出。教育生态学体现了系统观、动态观、平衡观相统一的理念,其目标是运用生态智慧来建立和谐有序的教学模式[1]。

随着研究的深入,教育生态学逐步进入微观研究的阶段,并在课堂生态建设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生态学视角下,“微观经济学”教学系统中的各因子历经长期的发展磨合,已达到兼容稳定的状态。

二、微观经济学教学失衡现象的生态解读

一个平衡的生态系统内部的各因子均应处于合理的位置,系统内外部能量与信息应交流顺畅,系统内结构应处于稳定状态,面对外部冲击应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功能。然而当外部冲击和干扰的强度超过系统自我修复和调节的能力时,系统原有的均衡状态就会被打破且难以恢复,这就是所谓的生态失衡。按照教育生态学的观点,目前“微观经济学”教学效果欠佳是教学失衡的体现,而失衡则是由生态系统中自组织能力欠缺、生态链脱节以及最适度原则被破坏等因素造成的。

(一)自组织能力不足

生态系统的各组成部分在面对外部环境改变时具有识别、分析和调节的能力,而这种能力即为自组织能力。学生群体作为教学系统中最重要的子系统,其适应性、创造性和协同性均应来自于“自组织”,而非“他组织”。自组织能力能够帮助学生主动识别与利用有价值的信息,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因此,生态化教学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自组织能力,反对过多的外部“权威”和“指令”。然而源自系统内部的惯性和惰性使得目前“微观经济学”教学呈现教师讲、学生听的“满堂灌”模式,学生依然处于“要我学”而不是“我要学”的状态,其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无法被调动,独立自主建构知识体系的愿望低下,自组织能力匮乏。

(二)最适度原则被破坏

在当下的“微观经济学”教学中,多媒体由于其具有图文并茂、信lTrKJHPu/p1Z8r7ByjGUDpez/eTbmMWQD2bCXCqRfZE=息量大、节约时间等优点而受到教师的青睐,并被大量使用,很大程度上取代了板书等传统教学方式。按照教育生态学的观点,此时最适度原则已经受到了破坏。在生态学中,任何生物的发展都是多种因子共同作用的结果,因子间最科学的组合推动着生物的健康成长。任何一种因子数量过多或过少,都无法使生物达到最佳状态[2]。多媒体固然有多种优点,但其无法清晰完整地展现数学模型的推理步骤和几何图形的推演过程,大大缩短了学生的思考时间,导致其产生疲倦和反感心理。由此可以看出,多媒体的过多运用挤占了其他教学方式的空间,超过了最适度水平,变为了教学效果的限制因子。

(三)开放性特征缺失

根据生态学理论,开放性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特征,从外界不断输入的物质和能量为系统带来了维系其平衡稳定发展所需的营养。如果一个系统趋向于封闭,则其中生态因子的生命活力就会大大降低,适应阈值也会不断减弱。就教学内容这一重要因子而言,“微观经济学”教学系统的开放性不足。目前“微观经济学”的主要内容基本源自西方经济学的早期版本,未能实现与国外最近理论同步,数据与方法偏老旧,且缺少对中国自身经济问题与现象的研究分析[3]。这使学生缺乏运用经济学理论解决中国现实问题的能力,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四)教学生态效果评价体系不健全

受传统评价方式的影响,现有“微观经济学”的教学评价还是以终结性评价为主,即在期末采用一张试卷来评定学生的学习效果。而根据教育生态学理论,学生个体间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是客观存在的,也是应得到尊重和发展的。目前的评价方法过于重视一次考试的结果,忽略了对学生学习习惯和学习过程的测评。个体的认知差异和个性品质在分数相同的情况下无法得到体现,降低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成就感,也无法实现教学生态系统中知识流和信息流的循环交互。

三、微观经济学生态教学模式的构建

针对“微观经济学”教学生态失衡的问题,本文基于协同、平衡与联系的生态学原理,探索生态学与“微观经济学”间的契合点,从师生角色、教学方式、教学内容和教学评价等方面提出优化教学生态的对策。

(一)重塑教学双方角色,提升学生的自组织能力

学生自组织能力与师生在教学中所扮演的角色密切相关。当教师从“讲授者”变为“规划者”和“引领者”,学生从知识的“接受者”变为“发现者”和“建构者”时,课堂的主动权会由教师过渡给学生,随之而来的是学生自主调节能力的提升。结合“微观经济学”的教学目标和学科特点,可以在合适的章节,如均衡价格的形成机制和垄断力量的市场影响部分引入经济学实验。精心设计的实验通过对现实经济现象的还原和主体行为的模拟,为学生亲自检验经济学的假设与结论创造了条件。这不仅有助于增强学生对经济问题的体验和感受,还提高了其动手能力和判断能力,加深了其对抽象理论的理解[4]。更为重要的是能够在实验过程中使学生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参与,并能使其初步感受到经济学的魅力。教师除了介绍实验规则和总结发言,并不直接参与实验活动,只是给予必要的指导和督促,这对学生独立精神和竞争意识的形成大有裨益。

(二)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控制限制因子

要实现“微观经济学”教学生态的优化,就必须衡量教学整体对任何一种教学因子的耐受范围,发现并消除限制因子的作用。要消除因多媒体教学不当使用所带来的负面影响,首先应将多媒体教学与板书、案例以及小组讨论等其他教学手段相结合,充分发挥每种教学方法的优势,摆脱教学方法单一的弊端,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其次要精心制作PPT,用简明的文字勾勒出“微观经济学”理论的内在逻辑,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并利用图表形象性和直观性的特点来对经济现象和问题加以分析;最后应合理地控制多媒体教学的节奏,在放映幻灯片时做到有张有弛,使学生有时间消化吸收其中的内容。

(三)引入慕课和微课,强化“活水”效应

为满足时展对大学生经济学综合素养的要求,“微观经济学”教学生态就必须与其环境实现能量和物质的交换。以微视频为载体的高水平慕课和微课将大量优质的教学资源输送给学生,对于实现课堂教学与外部世界的多元互动大有裨益。教师作为教学生态中的主要因子,将名校名师开设的经济学慕课介绍给学生。通过学习,学生不仅可以了解和掌握最新的经济学理论与方法,弥补教材中知识陈旧的缺陷,还可以获得与授课名师互动的机会[5]。当遇到问题时,学生可以在论坛中提问,并通过与其他学生的交流实现观点的碰撞。慕课和微课就像富含营养的活水,其带来的新观点、新方法和新思路调动了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实现了教学生态因子的共生与协同发展。

(四)加强过程评价,优化评价体系

生态化的“微观经济学”评价体系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多样性,并将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形成性评价侧重于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动态监督和评估,综合体现学生课堂出勤、回答问题、平时作业和网络课程学习等环节的表现。学生以自评和互评等方式参与其中,能够更为全面和准确地衡量学生的学习质量。终结性评价以学生在期末考试中的表现为依据进行定量评价。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形成的综合评价体现了生态教学强调整体性和全面性的理念,不拘泥于单次考试的表现,更注重对学生整个学习过程的考核,因此评价的信度和效度更高,同时还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第3篇:微观经济学观点范文

 

一、本科生微观经济学的教学目的

 

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经济行为和现象的社会科学,现代经济学是以微观经济学为基础形成的一套逻辑体系。高校本科生微观经济学教学的基本目的就是要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现代经济学的逻辑体系。要想实现让学生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问题,就要求经济学教师不仅要讲授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方法和分析框架,还要培养学生像经济学家那样具有思考现实经济问题的能力。在有了明确的价值判断和对所处的经济环境、政治环境和其他约束条件有了清晰认识的基础上,才能让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经济原理和分析框架来选择或建立合适的分析模型,进而对现实经济问题进行分析研究。

 

二、微观经济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大量的教学内容。微观经济学内容繁多,集合了大量经济学学家的思想、观点与研究成果,而经济学的发展也历时几百年,如此繁杂的思想内容想在有限的一个学期教学时间内让学生了解并掌握,难度之大可想而知。现在国内很多高校选用中国人民大学高鸿业先生主编的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作为主讲教材,以这本教材为例,全书共涉及十一章,很多章节的讲解,至少需要十个以上学时才能完成,而近年来许多高校的经济学课程的总课时都被不同程度的压缩,这就更加加重了微观经济学如此繁多的内容却无法得到足够的授课时间保证的问题。

 

(二)课程内容抽象。很多学生反映在开始学习微观经济学的时候,感到困难和困惑,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可能是:首先,微观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人类日常生活行为的学科,它研究个体单位如何做决策以及这些决策如何相互影响,因此学习这门课需要较高的抽象思维,而这门课的开课时间大都在大一下学期或者是大二的上学期,基本上是学生们首先接触到的一门专业课,因此由于学生的前期训练不足,所以往往是带有更多感性地分析问题,缺少理性的分析,尤其是对于一部分文科学生以及前期数学等学科学习不是很好的学生而言;第二,微观经济学既然是解读人类行为与社会现象的学科,就需要一定的社会经验与人生阅历,很多大学低年级的学生这方面的经验是不足的,因此很难形成对现实的抽象和解读的能力,学习经济学的感觉自然很难在短时间内形成。所以,学生在开始学习微观经济学的阶段容易有学起来困难的感觉。

 

三、解决的对策

 

(一)扎实的前期课程准备。在微观经济学的前期课程设置上,学生已经具备了逻辑学、高等数学、概率论、线性代数、统计学、大学英语和计算机应用等学科的学习基础,这些课程的学习是学习微观经济学必要的前期准备。在经济学的教学当中,教师可能面临的问题就是学生前期课程体系学习的不完整或者是部分课程还没有开课,这种情况对于微观经济学的学习和教学无疑是一种障碍,很多课程的学习应该在微观经济学开课之前予以完成。

 

比如,微观经济学的学习过程中会遇到非常多的图表,这就要求学生除了要看得懂图表,还能够正确、熟练地描述图表,说明事物间的联系以及发展的趋势。同时,学生要会自己动手绘制图表,这种绘制图表的方法更多的是应用计算机软件去绘制,比如excel,明确了变量之间的关系,采集了正确的数据,会应用不同的软件建立数字型图表,比如最简单的曲线、散点图、饼形图、柱形图等。

 

另外,我们现阶段学习微观经济学的思想和架构更多的还是借鉴西方的经济学体系,这就要求学生要想学好微观经济学就要有扎实的英语基础,除了教师课堂的讲授以外,教师应介绍有代表性的英文版微观经济学著作让学生们课后阅读和学习,条件允许的话,应对这门课程实施双语教学,或者即使是中文授课,在一般的国内经济学经典教材中也有大量的英文词汇,书后一般都有专业词汇的中英文对照表,这些都是学生们应该掌握的。

 

还有,学生良好的数学基础是学好微观经济学的关键,比如微观经济学中的弹性,线性与非线性的斜率,最大值与最小值,拐点的问题等等,基本上每一章都离不开高等数学微积分的内容,还有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的知识,等等。如果涉及到中级或以上的微观经济学知识的话,线性代数、线性规划、数学分析等知识也会用到。就是说,系统、完整的数学学习是学好微观经济学的保证,尤其是想要更加深入地研究这门学科。

 

(二)培养学生对经济学的感觉。培养学生对经济学的感觉,可以通过鼓励学生多关注和了解社会、经济时事,积极参与各项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能够运用学到的理论知识解决现实生活当中遇到的问题;鼓励学生大量阅读经济学以及经济学以外学科的著作。经济学本身就是一门和各门学科都有联系的综合学科,他在很大程度上是在利用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来解决社会科学中的问题,比如经济学中广泛应用的均衡理论,就来自于物理学;而数学的推导是经济学分析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工具,经济学还涉及比如历史学、地理学、法律等其他许多学科的知识内容。所以,大量的课外阅读,对各个领域知识的了解有助于学生扩展思维,更好地理解经济学。

 

(三)案例与习题的运用。除了传授课本上的知识以外,教师应该注重案例的引用,因为微观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人类日常生活行为和决策的学科,所以学生的学习离不开案例的分析,正像微观经济学所研究的规律和定理基本上都来自于现实生活一样,要使学生真正理解经济学的知识内容,还要让他们知道每个知识点应用在实际生产生活中的意义,以及如何利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所以,案例的研究和讨论在微观经济学的教学中是十分必要的。

 

另外,学好微观经济学离不开做题,很多学生反映微观经济学的理论内容和知识点在听课的过程中即使都听懂了,但是一旦涉及到做题,刚开始的时候还是会遇到一些困难,没有解题思路或者觉得和理论部分衔接不上,而经过了习题训练以后,学生们对知识点的理解则更加深入,也激发了学生对学习微观经济学的兴趣。

 

(四)传统与现代教学手段相结合。多媒体的教学手段是目前微观经济学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教学方法,特别是一些资料、案例和复杂的图表通过多媒体的演示可以节约大量的时间,多媒体可以生动地将微观经济学的模型图直接呈现给学生,尤其是可实现一种动态的生成过程,比如蛛网模型,就可以通过多媒体的演示将蛛网模型的动态形成过程演示给学生。但是,在实际教学当中发现,如果全部的教学内容都通过多媒体来实现,效果也未必就好,比如一些需要数学推导过程的定理和证明,如果只是通过多媒体的演示,学生的理解未必深刻,如果通过教师板书的书写推导,每个过程进行详细的讲解,学生的理解会更加深刻,对一些曲线图形和方程的讨论可鼓励学生运用已经学过的知识自己进行推导或求解,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可以节约有限的教学时间。所以,多媒体和传统的教学手段相结合是比较适合微观经济学的教学手段。

 

四、结论

 

本文认为学好微观经济学这门课不仅需要学生扎实、完善的前期课程准备,还要求教师在教学方法上要灵活多样,单纯以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这要求教师通过正确的方法引导学生运用经济学的理论和研究方法自己去发现和解决问题,使他们能够真正的理解经济学的理论、掌握经济学的思维方式,使学生产生对学习经济学的兴趣,并能够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同时,如果教师能够联系中国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分析和讲授,恰当地运用西方经济学中的理论和方法来解释中国的经济现象,则可以帮助学生实现利用西方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来解决中国的经济问题。

第4篇:微观经济学观点范文

【关键词】微观经济学 体系 社会资源配置

一、微观经济学的产生

微观经济学的产生以亚当・斯密在1776年出版的《国民财富性质原因的研究》为标志,至今已经有231年的历史了。亚当・斯密通常被学术界认为是微观经济学的创始人。

斯密认为人的本性是利已的,从事经济活动的动机和目的就是为追求自己的最大经济利益。但每个人都不能独立生存,通过分工使交换成为可能,并接受“看不见的手”的约束,实际这种对人类经济活动的抽象描述就是经济学范式研究的对象逻辑,因此,在此观念范式层提供的逻辑空间上,亚当・斯密提出了货币、使用价值、交换价值、工资、利润等经济范畴,构成了古典政治经济学的规则范式。斯密反对重商主义政策,主张放任自由政策,取消限制经济自由的种种障碍,建立起合乎规律的“自然秩序”,使每个人追求的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协调起来,最终促进社会财富的增长。这些促使财富增长的主张,构成了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操作范式。当然以观念范式为基础,还可演绎出更多的定理,从而使其理论更加完善。

亚当・斯密通常被学术界认为是微观经济学的创始人。微观经济学从创建到目前不断有新的理论、新的观点充实到微观经济学的知识框架中,使得微观经济学的体系更庞杂,内容更丰富,分析工具和分析方法更加多样化。微观经济学由对经济问题的定性分析为主发展到要采用大量的定量分析才能得出相应的定性结论。现实生活中大量的经济学问题的解释和说明需要借助建立经济学模型并运用数学、微积分、运筹学、概率论等相关学科中的概念和工具分析才能完成。使得微观经济学的理论越来越抽象,越来越深奥,其逻辑性也越来越强,甚至在一定的假设前提下对某一问题的分析,因为假设条件不同,结论会差别巨大。有时对于同一个经济问题,不同经济学流派的观点与结论竟然截然相反。这就使得微观经济学成为财经类学生学习的难点,使得众多的初学者无从下手。对部分微观经济学教学人员而言,他们在讲授微观经济学的时候,往往迷恋于介绍复杂的经济学模型,繁琐的数理推导过程,忽略了对经济学基本思想的介绍,造成微观经济学成为高等学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学习难度系数最大的一门课程。

二、理性的厂商

厂商是微观经济学的又一个重要主体。在西方经济学中,生产者亦称厂商,它是指能够做出统一生产决策的单个经济单位。在微观经济学分析中,厂商被假定为合乎理性的经济人,厂商提品的目的在于追求最大的利润。厂商最大化的利润是总收益和总成本差额的最大化。为使该差额最大,要尽量使成本最小,收益最大。因此,研究厂商的行为不得不研究厂商的生产和成本,故生产理论和成本理论是微观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生产理论必然涉及到生产的投入和生产的产出,而企业的生产行为是一种持续的过程,生产的规模会随着市场需求和企业目标等众多因素的变化而调整。在微观经济学里,以企业是否可以调整其规模为标准,将企业的生产分为长期生产和短期生产。短期生产是企业规模不变,而长期生产是企业可以调整生产规模。理性的厂商会利用自身所具有的条件使得短期和长期的生产成本最小化,产出最大化,实现利润的最大化。因此,微观经济学中厂商的行为也是以理性人的假设条件出发的。

三、生产和消费同时的理性――一般均衡和福利经济学

最优的经济关系就是不仅生产达到了最优的状态,消费也达到了最优的状态。经济学上把这种经济的最优效果称作帕累托最优状态。经济学是研究如何用有限的资源来满足人们无限的欲望的一门学科。因此,如果产品在消费者之间的分配已经达到了这样一种状态,即任何重新分配都会至少降低一个消费者的满足水平,那么,这种状态就是最优的或最有效率的状态,同样如果要素在厂商之间的配置已经达到了这样一种状态,即任何重新配置都会至少降低一个厂商的产量,那么,这种状态就是最优的或最有效率的状态。生产和消费的最优如果能同时达到社会收入分配的公平和公正,则是社会整体福利的最大化,或称之为社会得到了最大化的满足。这种一般均衡和社会整体福利的最大化也是基于生产的理性、消费的理性及社会收入分配的理性考虑的,即是从理性人的假设条件出发的。

四、三个关键词:需求、供给、价格

在经济学家的笔下,复杂多变的经济可简化成需求、供给、价格这三个简单的名词。

1.需求。需求(demand)是在某一时期内,每一价格水平时,居民户计划购买的产品与劳务量。需求是购买欲望与支付能力的统一。消费者行为的出发点是需求,归宿是需求的满足,即效用。在微观经济学中有两种研究消费者行为的理论:基数效用论与序数效用论。这两种理论的假设前提、分析工具、表达方式不同,但所得出的结论是殊途同归的:即居民户把有限的收入分配于各种消费上,以获得满足程度的最大化,这就是消费者消费行为的目的,其理性选择;需求定理的内容是由消费者实现效用最大化的行为所决定的。如此,透过消费者的需求这个表面现象研究其深层次内容――消费者行为分析。

2.供给。供给(supply)是厂商在某一时期内,每一价格水平时,计划出售的产品与劳务量。厂商的供给行为可以用生产者行为理论来作出合理的解释,包括生产理论、成本理论、市场理论,主要分析理性的厂商如何生产以达到利润最大化的目的。具体而言,运用生产理论和成本理论分析厂商在企业内部如何用最小的成本生产出既定的产量,从而实现内部的经济效益。但这一行为并不能保证厂商利润最大化的实现,因为企业用最有效率的方式生产出来的产品只有在市场上销售才能实现其价值。因此还必须通过市场理论来考察不同市场类型条件下完全竞争厂商和不完全竞争厂商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经济行为,及其短期、长期均衡价格和产量的决定,进而推导出厂商的供给曲线。

3.价格。市场经济的成功乍一看是一个谜。千百万利己的家庭和企业分散作出决策似乎会引起混乱。但事实并非如此。事实已经证明,市场经济在以一种促进普遍经济福利的方式组织经济活动方面非常成功。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他1776年的著作《国富论》中提出了全部经济学中最有名的观察结果:家庭和企业在市场上相互交易,他们仿佛被一只“看不见的手”所指引,引起了合意的结果。价格既反映了一种物品的社会价值,也反映了生产该产品的社会成本,它引导着社会资源的配置,影响着消费者满足程度最大化、厂商利润最大化乃至整个社会福利最大化的实现。

参考文献:

[1]何璋.西方经济学[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

[2]高鸿业.西方经济学:上册[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6.

第5篇:微观经济学观点范文

一、微观经济学教学现状及存在问题

1.微观经济学内容多,难度大

微观经济学需要学生学习和掌握的内容和知识点较多,许多概念和术语比较抽象和晦涩,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本科生在学习过程中普遍存在畏难情绪,学习热情不高。在学习消费者理论的核心概念效用时,一部分学生理解起来有困难。效用本身实质上是主观心理分析,无法数量化,因而不能简单通过数量进行比较,而消费理论又要计算比较效用程度大小,从而推导出消费规律和特征,在这一点上学生感到难于理解和分析。在整个微观内容体系中,这样的抽象概念还有很多,诸如均衡分析、边际分析等经济学中经常使用的分析工具和专业术语,学生理解起来也存在一定的难度,这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普遍存在畏难情绪,往往认为微观经济学不好学也学不好,进而不愿意学,久而久之就产生了无法令人满意的学习效果。

2.学生学习热情不高,轻视微观经济学的学习

虽然微观经济学是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但一些学生的学习热情并不高,缺乏学习的主动性,轻视微观经济学的学习。微观经济学本身理论性较强,一些理论观点、基本概念和分析过程又比较抽象难懂,使学生对这一理论不够重视,认为其只是抽象的语言描述,缺乏实用性,与自己今后的工作和学习关系不大,对其就业没有直接的帮助。这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时间投入,使得学生消极对待微观经济学的学习,导致学生上课出勤率低,缺乏学习兴趣,注意力不集中,不认真听讲,只是应付考试,学习效果差。

3.学生的学习方法不当

微观经济学一般在大一和大二开设,很多新生的思维方法和学习习惯还停留在高中时代,不会自我学习和主动学习,往往只是在课堂上听教师讲解。很多学生课前不预习,上课不思考,课后也不及时复习和总结,整个学习过程不努力,表现为被动地听课和学习,更不会进一步阅读经济类相关书籍和进行课外拓展。

4.教师缺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创新

目前,高校微观经济学课堂教学经常是以教师传授知识为主,学生只能被动接受,缺少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很难主动学习,不能拓宽知识面,更不能开展创新性学习。尽管多媒体教学已经在课堂教学中广为采用,改进了教学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但在授课过程中部分教师过于依赖多媒体课件。此外,部分教师备课不充分,授课形式和手段单一,缺乏创新性,教师讲课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严重影响教学效果。

二、提高微观经济学课堂教学效果的建议

1.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吸引学生听课,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适宜的教学方法可以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和思考。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从多角度强化知识的传授和讲解,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第一,大量运用案例教学。案例教学的优点在于将理论联系实际,使抽象的理论具体化,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案例的选取和使用要注重现实性和相关性,避免空洞化,尽量选取社会生活及日常生活中与课程主要内容紧密相关的案例,特别是要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实际给出案例,从而有效将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增强理论现实性和应用性。在案例教学中,教师不能过多进行讲解,而应主要由学生就案例分析内容、阐述观点或提出问题,也可组织学生结合案例进行分组讨论,要注重运用案例教学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教学效果。

第二,善于启发教学。启发教学可有效吸引学生听课,提高学生课堂参与程度和学习兴趣,因而要重视运用这一教学方法。在启发式教学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要侧重引导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启发学生积极主动思考所学的理论知识。在启发教学中,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列举生活中的一些经济现象,然后引导和启发学生就经济现象分析其中所表现出的经济理论和规律,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经济学思维习惯,体会到经济理论的重要性,充分感受学习的乐趣。

第三,重视课堂考核,考核方式多样。课堂随机考核在教学过程中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它能够有效促进学生掌握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和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要重视课堂考核,并运用多样化的考核方式,可以通过课堂发言、小组讨论、课堂辩论等形式考察学生的学习情况,这样可以督促学生注重平时的学习和训练,而不仅仅是在考试的前几天突击复习,使学生能牢牢掌握这门课程的主要内容体系和基本知识点。

第四,将传统板书授课方法与现代多媒体教学法结合使用,不可偏废一方。传统板书授课方式与现代多媒体教学方式各有优缺点,要将二者的优点结合起来用于课堂教学活动。现代多媒体方法可以展示更多的教学内容和信息,特别适合进行案例教学和讨论教学,但在教学过程中不能一味使用多媒体,特别是不能流于多媒体表现形式而忽视内容讲授。

2.调整和优化教学内容,加强重难点和基础知识的讲授

微观经济学内容涵盖面较广,涉及知识点较多,加之教学时间有限,不可能面面俱到,只能有所取舍,因此要重新优化教学内容和教学结构。

第一,根据微观经济学主要内容体系和结构安排,在教学内容与时间的安排上应主次分明,重点突出,重点讲解供求理论及应用、均衡价格理论及应用、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者行为理论和市场结构理论等基础知识,做到精讲并讲透。其他内容可以简单进行介绍,或者以课外作业形式要求学生自己阅读,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阅读经济学相关的财经类文献,并进行简单分析,从而加深对经济学的了解,增强对经济学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通过讲授内容的调整和优化,力求培养学生学习微观经济学的兴趣, 克服学习障碍和心理畏难情绪,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最终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第6篇:微观经济学观点范文

微观经济学作为专门研究市场经济条件下稀缺资源有效配置的一门学科,成为各高校经济类和管理类本科生、硕士生的必修课。它是各门经济学科的基础课,其理论方法贯穿运用在各门课程中。微观经济学是最难学的课程之一。微观经济学通过抽象的模型描述具体的经济现象,很多时候用数学曲线描述变量的变化规律,学生一时难以理解其要表达的内容,而现在大多数高校都是基于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以“讲解为主,教师为主”的教学模式,其弊端显而易见,所以微观经济学教学探索与实践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学习好《微观经济学》尤其重要。但是,《微观经济学》的讲授不能是知识的简单灌输和死记硬背,学生仅仅孤立、零碎地知道了《微观经济学》的各个理论,就可能会出现“高分低能”的现象。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的确有很多学生,被引导到一个死的知识堆中,如果问其各个部分的理论是什么,其回答得头头是道,但一旦拿一个具体的经济现象让其用所学的理论进行解释,就不知所云了。其结果是培养了许多非常努力的学生,可是他们的知识是片面的、支离破碎的,而且他们的逻辑思维越来越倾向于僵化。因而,教师如何引导学生真正掌握《微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至关重要,而要使学生“真正掌握”,首先应让学生清楚《微观经济学》本身不是教条,而是一种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其结论性的基本原理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原理的形成思路和过程,也就是其思想方法、思维过程,这也是经济学原理形成的科学路径。作为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还原这个过程,将自己“模拟”成经济学家,重新走一遍这个科学路径,这实质上也就是教育理论中的探究式教学和学习方法。

二、微观经济学课堂教学方法

根据《微观经济学》这门课程的特点,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实践,总结出适合微观经济学课堂教学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一)案例引入式教学。案例引入式教学是指教师在讲授某种理论时,可以先在讲授理论前,引入一个适当的案例,通过案例的分析和讲解,推导出理论。

《微观经济学》这门课程采用案例引入式教学方式是非常适合的,因为微观经济学原理的形成思路,实际上是一种思想方法和思维过程,在《微观经济学》的教学中,教师不应该总是直接地给出或简单地讲解现成的结论要求学生机械地记忆,而应该按照启发式课堂教学的要求,结合案例,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地解决问题,发现规律。显然,这对帮助学生学会思考,培养逻辑思维技巧将大有帮助。

(二)探究式教学。所谓探究式教学,就是以探究为主的教学,具体说它是指教学过程是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解难释疑尝试活动,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形式。探究式教学也是微观经济学课程非常适合的一种方法。

探究式教学方法可以从以下几个环节来安排教学:首先,让学生分析与即将要讲的理论相关的经济现象,找出这些现象共同的经济特征;其次,让学生分析这些经济现象呈现共同特征的原因;然后,在分析的过程中,使同学们确定自己所要研究问题的目标;再次,有了目标后,就建立分析的基础,给出一定的目标成立的假设条件,依据假设条件,逻辑推理,检验推理的结果,通过即正确,否定返回重新给条件,重新推导;最后总结和讨论。

(三)讨论式教学。讨论式教学是培养学生学习主动性,增强课堂互动性非常好的方法。运用此方法,首先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各种方式分成小组,然后围绕某一问题各抒己见、相互启发并进行争议、质疑,最后得出一致同意的结论。在微观经济学课程授课中期,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了一定的理解,已经具备了运用理论分析问题的基本技能,在章节转换之际,找出学生普遍存在的、重要的、感兴趣的疑难问题,不失时机地穿插、组织一次讨论是很必要的。让每个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提出自己的疑问,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思考、辨析,有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微观经济学》这门课程运用讨论式教学法需注重以下问题:一是问题的设置。课堂讨论的内容一般是通过教师命题来引发的,教师论题出得好,才能激发学生研究问题的兴趣,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二是教师的角色定位问题。为了充分发挥讨论学习的作用,教师必须当好讨论的引导者。讨论结束后,教师要做必要的归纳、总结、评价,使问题的结论更加明确,更有条理,还可以结合学生的讨论,对所讨论的问题做必要的扩展和延伸,以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

三、微观经济学课堂教学手段

《微观经济学》的理论内容很丰富,但也很抽象、深奥、难懂,学生难于消化,特别是要用高等数学的知识证明和推导经济理论,使很多学生普遍感到经济学难学。因此,在《微观经济学》的教学中要充分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强化教学内容,使经济学原理“印”在学生的脑海中。

(一)多媒体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有良好的交互性,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微观经济学》的教学内容中有大量的图、表,引入多媒体教学手段后,可以节约出大量的课堂时间,也可以将图、表最关键的地方用不同的颜色强调,根据作图软件可以将曲线的变化趋势、曲线之间的关系通过绘图的过程强调,有利于强化学生的印象,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

(二)师生互动手段。师生互动并不忽视教师的主导地位;相反,教师应该更充分地发挥指导作用,在关键处点拨,为学生的练习扫除障碍。在《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过程中,由老师引导,调动学生互动,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从被动的知识探寻者,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也可以让老师发现学生的能力和兴趣,及时给予不同学生未来发展方向的指导。

(三)习题练习手段。习题可以加深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并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理论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习题练习可以使学生熟悉生疏的概念、原理,纠正学习中的错误,巩固所掌握的知识。我们可以在每章结束后,进行一次习题讲解课,要求学生分成小组进行答辩演讲,表达自己的观点,回答其他同学提出的问题。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7篇:微观经济学观点范文

关键词 案例教学 微观经济学 应用

微观经济学是以企业的微观经济活动为基础,企业为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目标,在各种约束条件及诸多方案中选择最优方案,将有限的资源加以最有效利用的学科。它将经济理论和决策方法相结合,将逻辑分析方法和数学分析方法相结合,并广泛运用数学知识来论证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具有很强的应用性和实践性。微观经济学的理论比较抽象,因此如何在教学中激发学生兴趣,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启发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和能动性,是教学过程中的难点。

一、案例教学在微观经济学教学中的作用

案例教学法是指通过对一个真实情境或事件的描述,引导学生对这些情境或事件进行分析、讨论的一种教学方法,由美国哈佛商学院在20世纪二十年代首创。案例教学法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最好教学方式,通过案例教学,不仅可以阐释抽象的理论知识的要点,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而且有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主动参与讨论,从而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案例教学在微观经济学教学中的作用主要表现为:

(一)案例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对人思维的一种激发,是学习的内在动力。西方经济学作为一门外引课程,许多理论与我国的现实国情差异比较大,同时它的基本内容大多是抽象化的理论和实证化原理,并常常会用到大量的图形分析和数学论证,让学生感到抽象枯燥且头疼难懂。案例教学可以使一些抽象的概念、原理具体化,让它们处于一定的情境之中。通过联系实际了解这些概念、原理在实际生活中的表现和作用,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进学习的动力。例如在讲授价格理论时,可以将去年网络上出现的流行词“蒜你狠”、“豆你玩”引入到课堂案例中进行讨论、分析,会使学生发现微观经济学理论原来就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学生对微观经济学学习的兴趣自然就提高了。

(二)案例分析有助于引导学生思考,开拓学生思维。

案例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方法,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理论与实践之间的沟壑,使学生更好地掌握专业理论知识并能学以致用。微观经济学的知识原理不仅能够解释很多的社会经济问题,也能解答很多和学生学习生活相关的事情。教师在引入案例时,可从多个层面给学生以引导,开拓其思维。例如在讲授“机会成本”这个概念时,可以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讨论企业在实际生产经营中如何运用这一知识;又可以启发学生从生自身的角度思考并讨论“你上大学的机会成本是什么?在继续深造和参加工作中如何选择?”等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培养其发散思维能力。

(三)案例教学有利于教育方式和教育观念的转变。

传统的教育方式――应试教育,是以“填鸭式” 、“灌输式”为主的教学方式,教师机械地满堂灌,学生被动地听,其后果是学生听完就忘,或者只是靠死记硬背学习,而无法形成系统的经济学理论体系。而案例教学则不同,案例教学往往是让学生运用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分析解决现实经济问题。通过案例分析讨论,不仅使学生更好地将理论和实际相结合,而且有助于学生了解社会实际经济生活,更为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一自主学习的思维方式。案例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对经济问题的探索、归纳和推理,因而比传统的教学方法更能顺应素质教育的要求。由传统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也是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目标和关键。

二、提高微观经济学案例教学效果的方式

案例教学对于微观经济学课程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我们必须认识到任何一种教学方法只有科学地运用,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它的优势。在微观经济学课程中要提高案例法教学效果,就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在教学环节设计中不能重案例,而轻理论。

案例教学的优势是明显的,但也不是完全的,案例教学环节和理论教学环节应当相辅相成。理论教学为案例教学提供了分析的基础和依据,而案例教学则有助于加深对理论教学内容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在一些重要的基本概念、理论的灌输中,传统教学仍是必不可少,没有扎实的理论基础,案例教学将流于形式。并且微观经济学理论体系中存在着严密的逻辑推导以及知识推进的连贯性,这种连贯性是案例教学不能体现的。所以在实际教学中,不能顾此失彼,应使这两种教学方法互相配合,以取得最好的教学效果。

(二)注重案例选择的典型性和时效性。

案例教学效果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能否选择恰当的案例。好的案例应当是典型的、有代表性的,最能揭示所学理论的案例;同时又是具有时效性,能跟上时代的要求和反映当前经济现状的案例。只有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典型案例是指那些能够充分说明相关理论,被反复引用,既通俗易懂又具有象征意义的案例。例如在解释“边际效用”这一概念的时候,为了加深学生们的认识和理解,可以通过“钻石与水的悖论”这一典型案例来说明。增强案例的时效性,教师必须不断地进行案例更新,保证授课内容的鲜活性。因此,在选择微观经济学案例时应更多关注我国现阶段社会经济中的热点、焦点问题,以便将微观经济学原理与我国的经济实践较好地结合起来。例如在讲授“寡头垄断”时,可以引入“京东、卓越、当当的图书价格战”这一既具有时效性又贴近学生生活的典型案例。

(下转54页)

(上接34页)

(三)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形成教师与学生的良好互动关系。

在案例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再好的案例教学活动,学生如果不参与,就无法从中得到收获。学生的参与程度直接决定着学生收获的大小,学生参与则是案例教学能否取得预期效果的关键。因此在案例教学中,教师不再是承担简单的讲授任务,更重要的是将理论知识与案例有机地结合起来,有意识、有目的地训练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将西方经济学理论用于实践。案例教学不能都由老师“教”, 应当确立学生的“主角”地位,要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通过不同意见的讨论,把问题引向深入。这就要求任课教师不仅要非常熟悉西方经济学教材中的理论知识,还应充分阅读相关书籍和资料,注意知识的积累。同时,教师应在案例讨论过程中,善于倾听学生发言,又要适时地诱导学生,使案例讨论的发言始终围绕主题进行,并在必要的时候对基本原理和理论知识进行提炼和总结。除在关键时刻予以正确引导外,还要善于归纳学生讨论中的各种意见,适时地给予充分肯定,也可以阐明自己的观点,供学生参考。保证良好的师生互动,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交流,教学相长。

三、结语

在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过程中,科学恰当地运用案例教学方法,注重案例教学和理论教学的合理互补,注重案例选择的典型性和时效性,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同时,通过这样的手段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适应社会发展的具有较高的整体素质和较强的社会竞争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金Z,张毅.浅探管理经济学案例互动教学[J].现代企业教育,2011(08)下期:138-139.

第8篇:微观经济学观点范文

世上难得的一位“经济学通才”、美国首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萨缪尔森,2009年12月13日与世长辞,享年94岁。

萨缪尔森早在而立之年就在西方经济学界赢得盛誉。他在30岁时出版的《经济分析基础》,在25年之后为他带来诺贝尔经济学奖。在诺贝尔颁奖致辞中,瑞典斯德哥尔摩经济学院教授阿沙・林贝克曾经这样评价:“萨缪尔森在提高经济学分析水平方面的贡献,已超过当代任何一位其他的经济学家。他事实上是重写了经济学理论的许多领域。”

萨缪尔森博采众长、善于折衷,是一位海纳百川的高手。萨缪尔森认定现代资本主义经济是一种“混合经济”,由私人经济和公共经济两部分构成,前者可以用微观经济学加以分析,后者可用宏观经济学进行论证。“萨缪尔森的开拓性的教科书的功绩在于:它第一次成功地把(当时)新的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和传统的微观经济学结合在一起。萨缪尔森使用新古典综合派的概念,即一旦经济被恢复到充分就业状态,原有的古典学派的原理便能够适用。”萨缪尔森意欲为宏观经济学提供一个同微观经济学相一致的分析框架。一个基本的事实是:“宏观经济学”一词,在萨缪尔森的教科书问世之前,甚至还不曾出现在西方经济学的词典中。在微观经济学领域,萨缪尔森所采用的一整套市场分析方法,如供给曲线、需求曲线和成本曲线等,迄今仍是经济学界的共识和典范。

萨缪尔森《经济学》教科书第19版,已在美国麦格劳・希尔出版公司问世。该书首版发行是在1948年,之后大约每三年更新一次。半个多世纪以来,这部西方世界的“经济学圣经”,早已被译成40余种文字,销售总量已超过一千万册。萨缪尔森经济学教科书“的确开创了一个崭新而持久的典范。”研究经济学的历史学家,像那些研究地球上骨骼与化石的古生物学家一样,通过考证《经济学》的第1版如何修订成第2版,并最终成为今天这个版本的过程,来确定各种经济学观点的盛衰年代。

尽管如此,随着岁月流逝,“凯恩斯革命”的局限性逐渐暴露,萨缪尔森的教科书也遭致许多的批评。在20世纪60年代,曾有一本评论性专著《批萨缪尔森》指责他过于为自由放任的市场制度辩护,其篇幅竟然等同于萨缪尔森的教科书。而1997年第16版推出前,美国评论界又有人认为萨缪尔森过于追随凯恩斯,其15个版本的教科书基调“体现了一种对政府干预功能的信任和对市场运作后果的担忧。”该文还指出,“由于总是着眼于短期总需求,《经济学》低估了探讨长期经济增长的源泉的重要性。又由于凯恩斯所担心的问题,即‘人们往往会储蓄过多,从而会导致经济紧缩’,《经济学》的许多版本都隐含着一种‘反储蓄’的基调。直到1989年发行的第13版,萨缪尔森和诺德豪斯才深感美国的储蓄率已经过低,才开始提请人们关注储蓄水平和经济增长之间存有密切的关系。”

釜底抽薪式的挑战来自斯坦福大学教授斯蒂格利茨。他写道:“在实质上,这(指新古典综合体系)就是把经济学分为两个不同的部分。在一个部分中,当社会的经济资源没有达到充分就业时,宏观理论便能够适用;在另一个部分,当社会的资源达到充分就业时,微观理论就发生作用。这种二者相互独立而很少关联的理论体系在教科书的写作和课程的教学上得以反映出来;先讲微观、后讲宏观,或者把次序颠倒过来都是无所谓的事情。在过去的数十年中,经济学者们已经对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分割提出了疑问。整个经济学界已经相信:宏观的变化必须以微观经济学的原理为基础;经济学只有一套,而非两套。然而,这一观点却没有在现有的任何教科书中被反映出来。”

不满是向上的车轮,竞争是创新的动力。早在20世纪70年代,“滞胀”这个经济学难题出现,经济学界已深感“新古典综合派”的解释力已经达到极限,并呼吁要“寻找一个新的凯恩斯,他的突如其来的洞察能力将会发展出一个理论来解释今天所发生的事情”。到了90年代,当“不停滞又不膨胀”的“新经济”展现之后,西方经济学家更是大声疾呼:“需要超过马歇尔和萨缪尔森的原理”。萨缪尔森第15版《经济学》发行,一些评论家已经委婉地挑明“其流行势头似成强弩之末”。同期,斯蒂格利茨和曼昆的教科书都已经开始在国内外引起轰动;William Baumol的教科书的呼声也很高,截至1997年已经出了7版,而更早的Richard G.Lipsey的教科书,1981年就出到了第六版。

令人困惑、感叹与折服的一点是,1998年萨缪尔森教科书的第16版也即50周年金版,其人气指数又再度如日中天。加里・伯克(Gary Burk)曾评论道:“凯恩斯曾不无自嘲地说过:‘长期看,我们都属于死亡。’在Ⅸ经济学》第16版问世的今天,我对此似乎不再敢苟同。看来,我们的脉搏还依然相当的强劲。”萨缪尔森本人甚至不无自豪地宣称“已经站到了时代的潮头和经济学的锋刃之上”。

在萨缪尔森《经济学》教科书50周年“世纪金版”中译本的首发式上,我们曾播放过萨缪尔森的《录像祝贺致辞》,宣读过他的“致中国读者”的亲笔信函。萨缪尔森写道:“就政治经济而言,中国无疑是个正在重新崛起的大国。中国的党政领导和广大民众已经选定了用市场竞争机制去作为发展经济的主要手段……地大物博、人口众多的中国,在其迅速发展的今天,已经特别地需要我们这本教科书来为您服务。”

走向市场经济的进程中,中国所面临的挑战无疑异常严峻。例如,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的逻辑步骤,新兴经济体与成熟经济体接轨的合作模式,从“模拟市场”切换到“成熟市场”的临界条件和成功关键,切实向民间资本开放垄断产业,有效提高居民“财产性收入”,尽快挪除居民消费的“制度”,从倚重(政府)投资走向倚重国民消费等,都需要经济学者进一步努力借鉴和创新。

第9篇:微观经济学观点范文

关键词:慕课;翻转课堂;微观经济学;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7)07-0047-03

在当前高等教育信息化、网络化的历史性变革中,慕课以微视频做为载体,将大量优质的课程免费输送到全世界学习者面前。慕课赋予学习时间与地点以更大的弹性,满足了碎片化的学习需求。伴随慕课的兴起,翻转课堂的理念逐步为人们所接受。这种模式重新设计了教学流程,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教师的指导作用,改变了师生原有的角色定位。

慕课与翻转课堂可以实现优势互补。慕课将名校名师的教学资源呈现给学习者,其紧凑的教学环节与科学的结构设计令人耳目一新。翻转课堂则将慕课打造的虚拟教室与现实场所融合在一起,教师组织学生课前利用慕课及文献资料完成知识点的自主学习,并通过课堂的互动讨论与答疑,实现了“有温度、有接触”的教学[1]。借助于慕课平台记录下学生在分享、讨论和测验等方面的数据,教师可以分析学生的学习轨迹和规律,并在课堂的教学环节中指导和监督其做出有针对性的调整,实现慕课与课堂授课的动态衔接。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将慕课融入传统教学模式的创新进程,不仅可以促进慕课模式的良性发展,还是深化高校教学改革的一个有效途径。

一、高校“微观经济学”翻转课堂的实践背景

(一)“微观经济学”课程概述

“微观经济学”是高校经济管理类学生的专业基础课,其研究对象为社会中单个经济体的经济行为,力图揭示经济变量单项数值决定的内在机理。教学内容包含了供求论、生产论、市场结构理论以及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该课程设立的目的是培养学习者的经济学直觉和思维方式,使其掌握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研究工具,进而去观察和解释生活中有代表性的经济现象与问题。

(二)“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面临的困境

首先,理论中数学知识应用频繁,但学生的数学基础相对薄弱。“微观经济学”中很多理论的建立需要利用数学方法加以推导,因此需要学生有丰富的数学知识储备。但现实中经济管理类的学生大多拥有较丰富的人文历史知识,数学思维能力不足,这样的知识结构使学生倾向于利用定性分析的方法来进行学习,不愿采用图形、公式证明等定量分析的方法对复杂抽象的经济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由于课时的限制,教师很难在讲述经济学知识的同时提升学生的数学兴趣与水平。出于保证教学效果的考虑,只有尽量减少数学方法应用章节的讲授。

其次,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和研究领域不断深化和拓展,课堂教学无法覆盖实际需求。20世纪以来,微观经济学理论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体现为理论假设条件的多样化以及由此带来的新消费理论、新厂商理论和信息经济学理论,这大大增加了“微^经济学”课程需要承载的知识量。但由于师资力量的限制,导致课堂教学的知识覆盖面过窄,深度不够,无法满足部分对微观经济学感兴趣学生的学习需求。

最后,慕课给予了学习者在学习地点和时间上更多的选择,当代大学生也更愿意以更有弹性的方式从网络上获取所需要的学习资源[2]。像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开设的“微观经济学原理”就获得了的推荐,一直稳居最受欢迎慕课排行榜前列。选择名校名师开设的课程不受时空限制,还可以获得与授课教授的互动和结课证书,这不仅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自主性得到了提高,还可能会引发其对自身授课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方法的不满,导致课堂出勤率降低。如何做到在不排斥慕课的同时赋予课堂不可替代的价值,引起了教师群体的广泛思考。

(三)翻转课堂在“微观经济学”中推行的可行性

翻转课堂由迈阿密大学商学院的教师莫里・拉吉和格兰・波兰特在1996年提出,其首次应用则是在二人开设的“微观经济学原理”课程中。近年来,优良的教学视频逐渐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经济学的重要渠道。应该说,各方因素促成了翻转课堂在“微观经济学”教学活动中的应用。

首先,“微观经济学”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并用,文理科知识并重。其中难度低且容易引起学生兴趣的内容,教师可以利用慕课平台,将相关的视频和文本提供给学生,让其独立完成翻转课堂的课下环节。在课堂上,可以重点讲解自学困难的部分,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同时借助于经济案例、经济实验、小组讨论与发言的方式,锻炼学生团队协作、沟通交流、总结汇报的能力。课下观看视频可以让学生按照自己的节奏进行学习,课上的互动环节则使参与者有了展示自我的机会,改善了学生的学习体验,提升了学生对经济学的兴趣,也保证了慕课基础上翻转课堂的实施效果[3]。

其次,教师自身的需要为翻转课堂的推行提供了动力。慕课与翻转课堂是目前高校各学科教学改革的两大焦点,二者体现在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等方面的变化也吸引了经济学教师的关注。如果想把其中的理念融入“微观经济学”的教学,教师必须掌握学科前沿的发展动态,积累、丰富各种教学资源,这对其专业知识和职业技术素养的更新大有帮助,并会促进其职业的发展。

最后,慕课融入的翻转课堂是将信息技术与课程进行整合,进而营造出的一种新型教学环境。目前大学生的成长与手机和网络普及同步,大都拥有台式机或笔记本电脑,熟悉各网络平台的操作,具备较为丰富的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因此对该教学环境不会感到陌生或排斥,基本都可以在教师的引领下完成学习进程。

二、翻转课堂应用于“微观经济学”的教学模式设计

翻转课堂力图通过对课前、课内、课后等教学环节的重新设计,来实现知识传递和内化效率的提高。基于这个理念,本研究设计了慕课融入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框架,并在下文以《市场失灵与公共政策》为例说明该模式在“微观经济学”教学中的具体实施过程。

(一)课前自主学习阶段

在学生开始在线学习之前,教师首先根据知识类型,选择慕课视频和文献资料,并结合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专长,划分学习小组,明确学习目标,分配任务[4]。当然,课前学习任务是在考虑学生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的基础上布置的,其目的是检验和强化学生对视频资料中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市场失灵与微观政策》这一章探讨市场失灵的定义和原因,对公共物品的供给、垄断、外部性等市场失灵的现象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微观规制措施。学生要达到学习目的,应事先掌握一定的背景知识和经济学理论,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度学习,而这样的特点适合进行课堂翻转。结合现有的慕课资源,教师可要求学生完成由武汉大学文建东教授在中国大学MOOC上开设的“微观经济学”中相应章节的学习,阅读曼昆教授所著的《微观经济学原理》中的内容,并对其中指定的题目做出回答。如果学生在观看视频或是测试过程中遇到了问题,可以在学习小组中加以解决,或是在慕课论坛上提出以寻求帮助。学生间的交流和讨论可以带来知识的碰撞,也有利于学习中孤独感的降低[5]。除此之外,教师还应承担在线答疑与引导的任务,针对比较集中或难度较大的问题,如“垄断如何造成福利损失”,可以借助文字、图形或者微视频的形式给予细致的解答。

(二)课上知识内化阶段

这一阶段承担着检验预习效果和完成教学目标的任务,在翻转课堂中具有关键的意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扮演着导演的角色,精心设计课堂上的对话、讨论等教学环节,创立基于问题的讨论式课堂。而学生应进一步明确自身知识建构者的定位,积极进行探索式学习和互助式学习,加深对课前所学知识的理解[6]。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依据学生观看慕课的反应,对其中有探究价值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并提供给学生作为学习小组间讨论的题目。例如,为加深对垄断这种经济现象的理解,可以让不同的小组分别代表垄断企业、竞争对手、普通居民和政府,就如何界定垄断、垄断的好处与坏处及如何有效限制垄断进行发言和辩论。小组成员有明确的分工,在阅读大量的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各自掌握的信息和观点做出判断与归纳,之后推举代表做陈述,并由教师就小组准备和代表发言情况做出点评。在整个过程中,学生信息搜寻、团队协作等方面的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参与教学环节的主动性得到了提高。

(三)课后知识固化阶段

要想牢固掌握课前与课堂所学内容,课后一定要对知识进行巩固、深化与拓展。对教师来说,应深入分析学生的学习日志和师生回帖中的内容,了解学生在新的教学模式中的情感体验,掌握其学习时长、学习轨迹和学习规律,评估其学习效率,并利用面对面和网上交流的方式加以辅导。从学生的角度讲,除了完成教师布置的课后习题,还可以观看相关的微视频,并利用数字平台,总结和自己的学习感悟、收获和疑问,形成相互交流的氛围,促进共同进步。

(四)学习效果评价

和传统课堂相比,翻转课堂下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方式更为多元,注重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的结合。过程性评价的结果根据学生线上学习和课堂参与的情况给出,线上学习主要考查学生观看教学视频的时长、小测验及在论坛的总结发言等;课堂参与考查学生课堂回答问题、小组谈论发言与互动等方面的表现。终结性评价的基础则是慕课的结课考试成绩和本校组织的期末考试成绩。过程性评价衡量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情感态度,体现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潜力;终结性评价则偏重于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的熟练程度。二者的结合,综合了量化评价与质化评价的长处,对学生学习的态度、过程和效果进行了全面的考量,这对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有裨益。

三、结论

实践表明,慕课融入的翻转课堂模式通过微视频、课间测验、实时反馈等方式让学生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在丰富学习体验的同时提升了获取知识的技能。对学习成绩的过程性评价则使学生体会到学习过程的重要性,进而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养成合理的学习习惯。慕课中的同伴互评机制给予了评判者与具有不同教育背景的学习者进行交流的机会,从而开阔了视野。课堂上的发言讨论和学习日志的分享,则使学习过程更有温度,学生间的情感也得以深化。

慕课融入的翻转课堂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化提供了新的思路,但在实际教学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引起了学生和教师的关注。首先,翻转课堂对教师的要求提高了。氖悠档难竦椒肿樘致鄣淖芙幔很多方面都需要教师提前做出周密的准备。只有兼备良好的课程设计与课堂掌控能力,才能真正将翻转课堂的益处彰显出来。而对于初次实施翻转课堂的教师来说,缺乏处理各种预想不到问题的经验,使教学效果打了折扣。其次,无论是在线学习还是课后拓展,都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学习自主性和韧性。而对于习惯被动接受教学安排的我国高校学生,缺乏独立学习的经验和积极性。最后,翻转课堂并非适用于所有课程和章节,有学者提出导论就不宜采用这种方式[7]。对于“微观经济学”来说,个别章节有较多的数理推导,学生自学困难,并不适合翻转教学。

应该说,教师和学生作为翻转课堂的设计者和参与者,其能力和习惯对教学成效的高低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结合上述可能出现的问题,本研究尝试着从教师与学生的角度提出翻转课堂模式在教学中的几点建议。

首先,教师应转变教学理念,适应新的角色和定位。第一,翻转课堂要求学生在课前通过观看视频等教学资源来完成自主学习,而教师要发挥导学者的作用,在深入理解课程内容的前提下,从众多资源中选择适合学生的慕课。而这就要求教师提前完成对相关慕课的学习,甚至对慕课的制作有所涉猎。无疑,这些对教师的业务水平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8]。第二,教师应事先依据章节特点确定适合翻转的部分,并要求学生完成对视频的学习。之后,教师还要作为助学者,归纳总结教学难点和重点,并提出有一定理论深度,同时又可以引起学生思辨的题目,组织讨论,并就学生的精彩发言提出表扬。教师的点评体现了教师的价值,展现了课堂不能为在线学习取代的特有魅力。第三,当学生对个别知识点感到困惑时,教师应给予及时而耐心的指导。在有的学生出现不良学习习惯的时候,教师作为引学者,要帮助其纠正学习路线。

其次,慕课融入的翻转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是以学生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为基础的。而学习责任心的形成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首要条件,学生必须充分认识到自身在学习中应该承担的责任,体会到学习是建构自身知识体系的唯一有效的手段。同时,自主学习还包括学生要合理分配自己的时间和精力,控制自己的学习节奏,调节自身的情绪。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性现在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但它的形成应该是在教师的辅助和指导下,由学生在长期的学习中逐步加以实现的。

总之,慕课融入下的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探究能力和教师综合业务水平的提升。在将这一新的教学理念付诸实践的过程中,教师应结合自身学科特点和学生的能力,具体分析并选择适合翻转的章节,周密设计教学环节,提高对慕课资源的利用效率,实现翻转课堂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张金磊,王颖,张宝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远程

教育杂志,2012,(4).

[2]张伟俊. 基于慕课的翻转课堂的实践与思考[J].江苏

教育研究,2015,(Z2).

[3]黄荣怀,马丁,郑兰琴.基于混合式学习的课程设计理论

[J].电化教育研究,2009,(1).

[4]牟占生,董博杰.基于MOOC的混合式学习模式探究――

以Coursera平台为例[J].现代教育技术,2014,(5).

[5]高地.MOOC热的冷思考――国际上对MOOCs课程教学

六大问题的审思[J].远程教育杂志,2014,(2).

[6]王红,赵蔚,孙立会等.翻转课堂教学模型的设计――基

于国内外典型案例分析[J].现代教育技术,2013,(8).

[7]吴维宁.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MOOC)―CORUSERA评析

[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