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早期教育与学前教育的区别范文

早期教育与学前教育的区别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早期教育与学前教育的区别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早期教育与学前教育的区别

第1篇:早期教育与学前教育的区别范文

摘?要:本文从全儿教育协会(NAEYC)颁布的《幼儿教师职业准备标准》出发来分析和探讨对我国制定相关标准所带来的经验和启发。笔者认为在制定我国幼儿教师职业准入标准时需要体现入职前阶段的专业标准要求;倾听各界的声音尤其是一线教师的反馈以及体现出幼儿教师的专业独特性和时代性。

关键词:职业准备标准;全儿教育协会;幼儿教师职业准入

众所周知,美国是一个分权制国家,在幼儿教师专业标准制定上,呈现国家和州不同层面的特点。国家层面的幼儿教师专业标准一般是由全国性的教育专业组织研究起草,其内容较为权威、笼统,为州层面的幼儿教师专业标准的制定引领了方向。其中具有代表性和权威性的两个专业机构分别是美国专业教学标准委员会(NBPTS)和全儿教育协会(NAEYC),它们于2010年起草的《优秀幼儿教师专业标准》和2009年修订的《幼儿教师职业准备标准》从国家层面分别对“优秀幼儿教师”和“职前幼儿教师”的专业标准作了全面而清晰的界定。本文拟从全儿教育协会(NAEYC)颁布的《幼儿教师职业准备标准》出发来分析和探讨对我国制定相关标准所带来的经验和启发。

一、《幼儿教师职业准备标准》制定的背景

全儿教育协会(NAEYC)成立于1926年,其前身是美国保育教育协会(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Nursery Education)。1929年该组织出版了《幼儿教育的最低要求》(Minimum Essentials for Nursery School Education),开创了美国幼儿教师专业标准的先河。自20世纪60年代初更名为全儿教育协会(NAEYC)后,渐渐发展成为了世界上研究幼儿最大的组织机构,大约有80000个组织成员,拥有来自不同地方、州和区域的300多个分支机构。协会的宗旨是促进所有儿童的健康发展,尤其注重0到8岁幼儿的教育质量。全儿教育协会(NAEYC)一直致力于为颁发学位的高等教育机构制定幼儿教师职业准备标准,从1982年的《4~5 年幼儿教师教育计划指南》和1985年的《副学士学位(大专文凭)授予机构中的幼儿教育计划指南》到1991年的高级学位计划标准,再到1999~2003 年间的副学士学位(大专文凭)计划、初级许可证计划和高级学位计划,并于1996 年、2001~2003年和2009年间,先后对1985年的幼儿教师教育计划指南进行了三次修订,[1]最后形成了2009年第三次修订版的《幼儿教师职业准备标准》。

二、《幼儿教师职业准备标准》的内容

《幼儿教师职业准备标准》的基本结构由“标准”的研制目标、历史发展、核心概念及主要内容组成。全文总计6条核心标准,每条标准下包含 3~5 个关键要素(用以阐明此条标准最重要的特征,强调学生应知应做的内容)和支持性诠释(说明该标准重要的原因)。这6条标准对幼儿教师入职前需具备的基本专业知识和能力做了较为明确的规定,具体内容如下。

1.能够促进儿童的发展和学习

早期教育学位方案的学生应该具有儿童发展的基础知识,能够基于他们对儿童特点、需要以及对儿童发展和学习多种交互性影响的理解,为每个儿童创造健康、尊重、支持和有挑战性的环境。

2.能够构建与家庭和社区的良好关系

早期教育学位方案中的学生应该知道成功的早期教育取决于他们与儿童的家庭、社区之间的合作。他们了解、体会并且重视儿童家庭与社区环境的复杂性的特点及其重要性,并将这种理解用于创造尊重、相互呼应的关系,从而支持家庭并能够让家庭参与到其子女的学习和发展中来。

3.能够观察、记录和评价,以支持儿童和家庭的发展

早期教育学位方案中的学生理解观察、记录儿童及其他对儿童的评价方式是所有早期专家实践的核心。他们知道、理解评价的目的、益处及如何评价。他们能够知道并且负责的使用系统化的观察、记录以及其他有效的评价策略,与家庭及社区一起,对每位儿童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4.运用适宜、有效的方法联系儿童和家庭

早期教育学位方案中的学生理解教儿童和向儿童学习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而且这一过程根据儿童的年龄、性格和教学发生的环境在细节上存在很多差别。他们能够理解、使用与儿童及其家庭的积极关系和支持性的互动,作为他们工作的基础。学生们了解、明白并能够使用广泛的发展适宜性方法、教学策略以及工具建立与儿童及家庭的连结,并且积极的影响每个儿童的学习和发展。

5.运用内容知识建构有意义的课程

早期教育学位方案中的学生将他们关于学科的知识用于设计、实施和评价那些能够促进每个儿童积极的学习与发展的经验当中。学生们理解早教课程中的各个发展领域和学科(内容)的重要性,他们了解关键概念、调查工具和内容领域(包括学科)的结构,并能找到能够加深自身理解的资源。学生们将他们自己的知识及其他资源用于设计、实施和评价有意义的、具有一定难度的课程,从而促进每个幼儿在身心发展和学习上的全面发展。

6.成为一名专业人员

早期教育学位方案中的学生认同自己为早期教育专业的一员并且以此作为行为的依据。他们能够了解和使用道德规范及与早期教育实践相关的其他专业发展标准。他们是持续性、合作型的学习者,具有对自身工作的反思性、批判性的见地,整合对多种资源的知识做出明智的决定。他们是有效教学实践和政策的倡

导者。

NAEYC制定的标准包括三个级别:

1)副学士学位(associate degree)标准;

2)初职证书标准;

3)硕士和博士学位标准(高级证书标准)。

这三个级别的人员所需满足的条件有所区别。在副学士学位标准水平,毕业生需具有必要的技术性知识和技能,从而能够有效胜任日常的幼儿活动;本科水平的毕业生需要具有应用和分析核心知识的能力以及为儿童个体、群体系统规划和开发课程的能力;硕士毕业生需要具有更高的分析、完善核心知识的能力与评价、应用研究改进实践的能力;博士水平的毕业生需要具有进行调查和研究实践的能力,从而拓宽自身的知识面并影响整个教育体系的变革。在每一个级别,这些专业人员都需要参与有利于其持续专业发展的反思性实践,并且成为改进儿童、家庭、幼儿教育专业状况的政策拥护者。

三、对我国幼儿教师职业准入的启示

(一)应体现入职前阶段的专业标准要求

不同的发展阶段,教师的专业程度存在很大的差别,因此制定的标准也应该考虑这些因素,美国幼儿教师专业标准针对准教师、新任教师和优秀教师开发了不同的标准,虽然我国目前也出台了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但并没有考虑到不同阶段教师的实际情况和发展需求。美国的幼儿教育专家莉莲・凯茨(Lilian.G.Katz)将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阶段划分为新手(求生)阶段、巩固阶段、更新阶段和成熟阶段,国内一些学者也对幼儿教师的发展阶段进行了划分,因此可以根据己制定的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结合现有相关成果,进一步细化并形成各个不同发展阶段的专业标准,或者对各个阶段的不同要求进行具体的界定和说明。

(二)应倾听各界的声音尤其是一线教师的反馈

我国有学者指出,标准的制定主体应当具有多元化的特点。[5]美国幼儿教师职业准备标准是由教师制定(by)、与教师一起制定(with)并且是为了教师(for)而制定的标准,参与标准制定的人员来自获得专科、本科和研究生学位的早期教育机构成员,美国幼儿教育协会、副学士授予机构的早期教育工作者和全美婴幼儿教师协会的成员,以及在全美教师教育认可委员会和美国幼儿教育协会早期副学士学位认证系统中使用该标准的成员。在广泛的讨论之后,商定讨论稿,然后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意见征集与意见反馈,最后才定稿,可见其制定过程的民主性。因此,幼儿教师职业准入标准的制定应当包括一线教师、学前教育领域专家、政策制定者和其他的专家学者,尤其是一线教师,他们直接面对幼儿园的教学实践,对当前幼儿教师的现状和问题有着最直观的理解。

(三)标准内容应体现出幼儿教师的专业独特性和时代性

美国幼儿教师职业准备标准的内容涵盖了幼儿教师对幼儿身心发展特点与规律的掌握与理解;对有意义的早期教育课程的构建;对有效教学策略的运用;与家庭、社区建立支持性的合作关系;成为一名反思性实践性专业者,体现出对幼儿教师在知识、能力与伦理等方面并重的要求,同时也极大地凸显了幼儿教师的专业独特性。此外,美国幼儿教师职业准备标准中所谈到的“每一个幼儿”包括发展迟缓或低能的孩子、聪慧有能力的孩子、不同家庭文化和语言的孩子、来自不同社会经济群体的孩子、具有不同学习方式与能力及需要的孩子,并特别强调幼儿教师职业候选者应具有为身心障碍的儿童提供服务的知识与能力,体现了当今教育改革对多样性的尊重与包容,也符合全纳教育的发展思潮;同时,它还要求幼儿教育职业候选人应具备构建儿童与社区、家庭互动关系的知识与能力, 这反映了教育一体化的要求。可见,该标准的制定顺应了教育发展的大趋势,体现了一定的前瞻性。因此,我们在制定幼儿教师职业准入标准时也需要充分考虑其专业独特性和时代性,尽可能避免简单地套用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通用的“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与“专业能力”三维度指标体系。由此可见,美国的幼儿教师职业准备标准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极好的学习榜样和范例。

参考文献:

[1]邵小佩. 美国幼儿教师专业准备标准述评[J]. 学前教育研究,2012,(1).

[2]张治国. 美国四大全国性教师专业标准的比较及其对我国的借鉴意义[J]. 外国教育研究,2009

第2篇:早期教育与学前教育的区别范文

[关键词]学前教育;心理学;要素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603(2020)39-0140-02

学前教育心理学经过长时间的理论发展和实践探索,其逐渐形成独立、具有完整理论体系的专门学科。该学科最早单独成立于西方国家,而关于学前心理教育的相关理论资料,中国早在周朝就有记录,而较为著名、关于学前教育的历史文献资料为《颜氏家训》,其涉及的教育内容较广,体现了学前教育的相关理念。在现阶段的学前教育发展过程中,要区分幼儿心理教育与学前心理教育之间的区别,避免研究对象出现混淆。

一、学前教育心理学的相关概述

学前教育心理学最初起源于西方国家,随着教育心理学逐渐发展成独立的学科门类,学前教育心理学逐渐具有初步的系统轮廓。[1]教育学具备完整系统且正式独立的时间为19世纪中期,随着《大教学论》的问世,初步形成教育学的理论基础。[2]同时期,赫尔巴特在理论研究的过程中,提出了一个设想:教育问题可从心理学角度进行分析、探究。该理论观点、设想为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提供思想雏形,也使得教育学研究带有哲学含义。19世纪末期,西方心理学研究实验室正式成立,该研究部门的成立也意味着心理学正式成为一门专业性、系统性的科学项目。心理学在早期的文献资料中,关于教育领域的著作主要有《初等心理学与教育》和《向教师谈心理学》。西方国家教育心理学建立的标志在于《教育心理学》的出版,该部著作在理论框架上将教育心理学与教育学相区别,使前者正式成为一门独立科学。中国古代关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文献早在殷周时期就有涉及,如《周易·蒙》在文献记载中描写了孩童对接受教育的渴望,从文字记载的内容上看,中国早期已初步认识个体的教育心理。在《礼记·内侧》记载的内容中,较为重视儿童的早期教育,以10岁作为接受教育的初始年龄阶段,并且在教育形式上注重儿童之间的个体差异性,提出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同时注重道德方面的教育。在宋朝前的朝代中,主要使用秦朝的教育模式。随着佛教、道教文化理论的兴起与发展,教育体制逐渐受到影响,教育学者在教育内容与形式上,实行兼收并蓄思想,将佛教、道教、儒家文化与先秦教育模式相结合,由此使儿童在接受文化教育的过程中,能够接受心理、内在等方面的教育。

二、学前教育心理学发展阶段研究

(一)初步形成与发展阶段

伊万·彼德罗维奇·巴甫洛夫作为俄国生理学家、心理学家以及高级神经活动生理学的创始人,其理论学说与早期行为主义相结合后,形成具有教育心理学性质的理论学说,即新理论學说认为刺激性物质在接触和产生联系的过程中,能够调整外在形态与内部结构,由此适应新环境与新物质带来的影响。从行为学的角度来看,外界因素所带来的刺激,对于个体的外在与内在成长具有较大影响。

随着认知主义的进一步发展,该主张理论与意识形态能够与学前教育心理学的认知主义相互结合,使得即成理论与新型理论相互融合,由此形成新的教育理论知识。[3]心理学研究专家皮亚杰在此方面的研究中,将个体的知识结构定性为同化、适应以及协调的过程。同领域专家布鲁纳则在相关理论著作中,认为认知结构属于主动汲取外界知识的过程,被动灌输知识的形式容易影响个体的内在成长。主动型的认知行为,其核心在于旧知识的更新,以及内外知识的相互结合。

学前教育心理学此前主要将重心放在智力培养的工作上。[4]在人本主义的发展背景下,不能只重视个体智力方面的教育,还应重视个体的情绪因素,以及内在需求等,确保个体在接受相关教育活动时,能够获得心理上的满足感。

(二)分离、独立阶段

直至20世纪80年代,学前教育心理学逐渐从教育学中分离,形成一门拥有完整理论体系、独立的科学门类。[5]20世纪80年代初,《幼儿教育心理学》在内容上,主要针对幼儿的教育情况进行了研究、论述,该项著作的出版也是幼儿阶段心理学发展的里程碑。由于学前教育心理学所研究的心理学要素较为宽泛,在研究内容与方向上与幼儿心理学存在一定差异。二者理论体系上具有相似性,但在研究对象上具有明显差异,学前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其年龄分布主要在0岁至6岁,而幼儿教育心理学所研究的对象,其年龄主要分布在3岁至6岁。在21世纪的社会、科技与教育等方面的发展过程中,脑科学逐渐成为我们重点关注的对象,其所带来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越来越大,而学前阶段作为学习能力培养、思维训练的关键时期,在该阶段内,儿童的脑部发育属于黄金时期,该时期外界因素能给予儿童内在更多刺激,使儿童在相关的内在引导上,获得心理与脑部的培养。

三、学前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与实施意义

学前教育心理学作为专门性学科,在现代教育体系上,其早已成立专门的教育专业,用以储备学前教育心理学的相关人才[6]。从不同角度来分析,良好的学前教育能够给予个体和社会等有力的发展条件。从个体的角度来看,学前角度主要针对内在因素,即心理因素、性格因素、品格因素以及智力因素等,上述因素对于个人成长而言具有重要作用,一方面影响个体的价值观念形成,另一方面影响个体的智力水平与道德品质等。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完备的学前心理教育,对于社会安定以及持续发展等,能够提供稳定因素与发展因素。

(一)个体意义

对于单独的个体而言,其认知能力迅速发展的阶段为学前阶段,心理学专家皮亚杰在其相关理论与研究项目中,认为个体所具有的认知发展能力体现出持续性和阶段性等特点。个体在儿童2岁前的发展阶段中,主要依靠运动感觉与外界形成联系,作为初步的外界信息获取形式,对于个体认知能力的形成与提升具有重大影响,甚至在2至7岁的阶段中,对个体的前运算能力具有重大影响。根据相关研究结果显示,儿童在出生后,其智力水平开始升高,在10岁的成长阶段中,其智力水平的提升速度开始放缓,直到18岁青春期,个体的智力成长水平升到最高水平,而后的成长阶段中,个体的智力水平逐渐放缓并有下降的趋势。从相关研究资料中可以看出,学前阶段是个体智力成长的关键时期,在该时期内提升儿童智力水平能够获得较好效果。

学前阶段不仅是提升智力水平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塑造人格品质的关键时期。人格品质作为个体素质的主要反映项目,在个体成长上具有不同阶段,每个阶段之间具有较为紧密的联系。最初阶段为儿童阶段,即7岁之前的阶段。该阶段能够引导学生形成友爱、责任感和团队意识等方面的良好品质,此外在个体情感与性格方面也具有较大影响。在大量的资料、数据以及实际案例的研究基础上,可以发现身心发展存在缺陷的儿童,其成长阶段存在多种要素的缺失,同时不良的外界环境也是导致儿童身心存在缺陷的主要因素,如教育与医疗设施的不完善等。部分7岁年龄段的儿童,在受到良好的内在引导与教育上,可以接受更高水平的教育项目,如一部分学前儿童对于普通学校所传授的知识,能够进行理解并练习。学前教育在实施过程中,能够针对儿童的内在心理与智力发展特点等,使儿童可以获得更多关注,使其在情感与内在需求上能够得到满足,避免学前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出现身心上的缺陷。

(二)社会意义

从社会角度来看,个体接受教育对于社会稳定与发展而言

具有重要意义。学前阶段的心理教育、引导以及价值观建设等,能够为社会发展提供良好的人才供给。从个体的角度上看,学前教育及其心理教育,能够在心理层面、精神层面以及品格方面给予个体良好教育,使其在智力等方面的内在因素成长中,能够以较高水平实现个人价值。学前阶段的教育质量对于个体后续的教育具有重要的奠定作用,学前阶段不单是智力开发的过程,也是个体综合素质塑造的重要时期。社会运转离不开科学技术、经济活动以及生产制造等,而人作为主要的社会个体,其受教育质量不仅影响到社会安定,还影响社会的未来发展。改善和创新学前教育心理学的实施形式,一方面能够使个体获得较好的个人成长经历,另一方面可以为社会安定与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对此,在当前的学前心理研究与工作实施过程中,需要不断加强理论研究质量与实施质量,由此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前心理教育的实施水平。

第3篇:早期教育与学前教育的区别范文

关键词:聋儿 语言康复 训练 实践

中图分类号:G7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4)04-0181-02

儿童语言发展的实践表明,儿童的口头语言几乎是在0~5岁发展起来的,从1岁半左右开口说话到2岁以后,特别是3岁到入学前,儿童在掌握语音、语法和口语表达能力方面的发展尤其迅速。因此对聋童的语言训练应抓住聋童语言形成的关键时期,越早开始越有利,错过了关键期再训练也只能是事倍功半了。在我国, 聋童的早期教育是一项抢救性工作,但是由于对聋童早期语训的认识存在不足,聋童的早期教育在许多地方还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学前康复在不少特殊教育学校还是个空白。大量的聋童在焦急的等待或四处求医问药中,错过了语言学习的关键时期,不得不沦为哑巴。特殊教育学校对学龄前聋童集中办班,开展学前教育,强化语言训练,不仅是特殊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也是聋童实现全面康复,回归主流社会的需要。

对聋儿实行早期教育,强化其听力语言训练,不仅能及时补偿其缺陷,防止残疾程度的加深,促进其康复,还能减少家庭的烦恼、压力和负担,节省家长的时间,减轻对社会的依赖。从长远的观点看,不仅有利于提高残疾人的自身康复和社会生存能力,也有利于提高全民素质,推进新形势下特殊教育事业的发展,综观20世纪及以前的世界范围的聋儿早期康复教育的发展,无论是在经历的手语法阶段、口语法阶段还是现在多种教学法并存阶段,都给聋儿早期康复教育实践最为重要的启示是:“聋童教育未来的进步,并不在乎研究教学方法,而是在乎研究、了解聋童本身――詹姆士・卡・罗夫(1991)。

一、制约聋儿早期语言发展的问题

表现为:发音不清、音色不好听、音节受限制、语调不准或缺乏语调、词汇量小于同龄听觉健全幼儿、不能分辨同音异义词、不合语法。

二、聋儿早期语言康复途径与对策

1.听力训练是基础

听觉训练是指充分利用聋儿的残余听力和且听设备的作用,通过专门、系统的训练,提高聋儿的听觉能力。通过听觉训练关不能使原本听力损失为100dB的聋儿降低到80dB,但却能使他对声音的反应能力得到改善。

听觉训练的内容有四个方面:

1.1听觉注意

听觉注意是儿童步入有声世界的第一步。听觉注意是最基本的听觉水平,这一阶段应运用各种声音刺激,借助视觉、触觉等辅助手段,使儿童知道声音的存在,培养其听音的兴趣。

1.2听觉识辨

当儿童能敏感地对声音做出反应以后,接着就可以进行更深一步的听觉识辨训练。它要求儿童不但能感受到声音的存在,而且还要对周围的各种声音加以辨识,包括对声音的响度、音调、方位的辨识。使儿童能区分声音是否相同,即“一样”与“不一样”,并能指认、模仿听到的声音。

1.3记忆声音

记忆声音和辨别声音,关系非常密切。对前后两种声音要能正确地区别,就必须对前一个声音的特性在大脑中记忆贮存起来再进行对照,才能做得正确。

1.4理解声音

理解声音是听觉训练的最终目的。所谓理解声音,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听觉概念的形成,即聋儿能够通过听觉理解语言的含义,是一种较高的听觉水平。只有理解声音,才会在大脑里呈现声音的表象。只有听懂语言,才会理解语义,准确地回答问题。

2.强化发音训练是关键

聋儿有意识地发出的第一个音节是聋儿开始学习发音说话的新起点,对聋儿的听力语言康复意义重大。聋儿在配戴助听器前很少接受到声音的刺激,所以引导他们发出第一个章节的刺激因素往往是他们初始学习发音说话阶段最关注的事物。

2.1呼吸训练

2.1.1吹气球。练习吹握,将气球吹到老师或家长要求的大小,或练习将握有规律地吹大、缩小,帮助聋儿掌握运用呼吸的方法。

2.1.2练习运用气流控制丝带飘动。将丝带置于跟前,运用呼吸出的气流控制丝带的飘动幅度。还可辅助训练发“b”和“p”,“d”和“t“。

2.2节奏训练

2.2.1长短音节奏训练。。并可编制一些训练曲,利用拍手、拍腿、摇头、跺脚等身体动作相辅助。如:aaaa---aaaa---、 a ---oooeei---uuu 、a---bababao---boboi---bibibiu---bububu等的训练。

2.2.2音节训练:如bibibibabababibibababibiba、lilililalalalilil

alalilila、mimimimamamamimimamamimima、pepepepapapapepepa

papepepa等。

2.2.3发音器官训练。发音器官,是指喉、口、舌、牙、鼻等在发音构音中发生作用的器官。帮助聋儿灵活地运用这些器官,是正确地发出声音的前提条件。在训练中,可将各器官的运动编成一套简单的运动操,每天坚持做,日积月累,才能有成效。

2.3言语训练见成效

儿童因听力障碍,使他掌握有声语言变得异常困难。由于没有有声语言,他们无法通过各种方式学习知识,也很难与健康人进行交流,这对儿童智力能力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障碍。所以,语言学习和训练是儿童康复过程中的重要一课。言语训练实际上就是对儿童进行词汇的积累和语法规则的学习。语言训练分为理解言语和表达言语两部分进行。

2.3.1理解言语

要让儿童能表达某一言语,首先要使他对这一言语有正确的理解,可行的方法是儿童反复获得各种各样的视觉、听觉、触觉以及其他刺激的同时,将语言的意义结合起来,促进聋儿语言理解能力的发展。

2.3.2表达言语

在训练儿童掌握一定字和词汇量的基础上,着重康复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他们学说话,爱说话的能力,让他们从简单的接受阶段,向模仿阶段,提示阶段,最终到流畅阶段发展,真正康复成能听会说,聋而不哑。

理解言语和表达言语贯穿言语训练的始终,两者相辅相成。言语训练应先易后难,例如,在词汇训练时,宜选择儿童容易理解的词汇:如孩子喜欢的人和物、日常生活用品、经常看见的、常玩的玩具、口形清楚的、发音难度较低的等等。

言语训练时应注意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家长在语训中起着主导作用。给聋儿营造一种被接受和被爱的气气氛,是教育的前提条件,聋儿如能得到亲人的,关怀心情就会舒畅,情绪就会稳定,就愿意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这样不但有利于儿童当时对语言的理解和掌握,并能使儿童学会语言的转移和生成。同样的语言,在不同的环境中可能会有不同的意义,这对儿童来说可能比较困难,只能把儿童放在一定的环境中才有可能理解,通过创造特定的语言环境,充分利用视觉、触觉等多种感官,使聋儿能更好的学会并掌握语言,进而运用语言。

第4篇:早期教育与学前教育的区别范文

农村的学前教育还停留在最早时候的教育,学数数,认字,唱歌,讲故事,这样简单的模式里,这也是大多是幼儿园选择的模式,有的城中村里也是这样的,再加上办学条件差,根本不会将孩子按年龄分为大、小、中班教育,大家都坐在一起,并且在加上孩子多根本不会一个个照顾到,我见过这样一所幼儿园,早上家长把孩子送过去,利用早上的时间让孩子们学习数数,唱会歌,之后就是孩子可以自己玩了,没多大功夫,就中午了,可以吃饭了,吃完饭就可以睡觉了,睡觉可以说是下午的一个课程,知道快放学的时候,你就会听到孩子们又在数数,唱歌,这样一天就过去了。不止我一个见过,很多老师也很无奈地表示,农村所谓的幼儿园,所谓的学前教育,实际就是托儿所,看孩子,只要孩子在这,没事就好,家长就会很安心地去上班,园长加老师是一个五十多岁的妇女,之前交过几年学,就这样办了一个幼儿园,我们想,这样我们的孩子,我们的未来,祖国的花朵就是在这样的地方受教育,那孩子还有前途可言么,所以对待幼师的培养,我们必须下大工夫。

针对于幼师类学生的培养,要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要德、智、体、美全面和谐的发展,建立多元化的培养培训模式,为幼儿教师提高专业素质、学历水平提供机会和条件。让幼师能够熟练掌握学前教育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还要在幼儿园双语教育,艺术教育和早期教育等方面具有自己的特长,使之成为高素质的技能型教师。幼儿教师的教育要包括,她们对孩子的地位、权利、特质等的看法和认识,幼儿教师要每天和自己的学生进行一个交流,看看孩子想的是什么,想要的是什么或是想要学习哪方面的知识,然后根据孩子的需求去制定学习计划和活动的组织,这样一方面加大了学生的积极性,首先从态度上,孩子们都会很认真地去对待。此外还要培养孩子们正确的观念,在农村,很有一批人的观念是,认识几个字,会算账就行了,对孩子以后的人生也没有一个正确的规划,也不知道孩子对哪方面有特殊的爱好,这一点城市的家长就做得比较好,她们会注重发展孩子所特长的东西。因此,对幼师的培养要树立正确的观念,要知道在孩子的脑海里,老师是万能的,他对孩子的影响起着巨大的作用,也可以说是有决定性的作用。

年龄问题也是牵绊孩子思想的一个关键,孩子在小的时候接受的知识应该是新鲜的、有吸引力的,但在农村的学前教育的老师,往往年龄平均一般都是三十多岁,年龄是只高不低,最多的就是退休的老师,我们不难看出,像这样年龄层的老师,她们的思想已经比较陈旧,不会那么快的接受新鲜的教育观念,还是一味地要求孩子按时听课,好好坐着,不许说话。因此,在年龄的选择上,我们要有所区别,因为是在农村教学,环境是没有城市里的优势,但是在教育孩子思想的问题上,还是要多交流、多沟通。孩子一般只会和对自己比较亲的人玩在一起,而现在的这个幼师年龄层次上就已经跟孩子有了很大的隔阂,因此,大多数孩子的心里对教师是心存畏惧的,这也是我们找一些年龄相对较小的教师的原因,首先她们是刚毕业,对社会上的一切事情都充满着激情,在与孩子的交流中会更加的真诚,相对孩子来说也是一种放松。说到年龄这方面,同时值得注意的还有一点就是教师的性别,大多数的幼师都是女性,男性的比例少之又少,我们也可以提倡更多的男教师加入到学前教育的队伍里,利用男性本身的思维开阔和活力,可以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同时增加他们的“男子气概”。

第5篇:早期教育与学前教育的区别范文

一、关键经验及其相关概念

学前教育工作者常常会问,关键经验是知识吗?关键经验是教育目标吗?关键经验是观察指标吗?实际上,关键经验来源于美国高宽课程(High/Scope)对幼儿学习与发展的重要经验的梳理,它是高宽课程组织教育教学的框架与线索,也是高宽课程评价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对关键经验与学前教育中常见的相关概念进行辨析,有助于学前教育工作者更加深刻地理解关键经验。

1.关键经验与知识

知识是人类在实践中获得的认识成果,属于人的认识范畴。经验是知识的初级形态,它是关于事物和现象的感性认识。系统的科学理论才是比较完备的知识形态,它是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性的理性认识。〔1〕从经验与知识的概念,以及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可以看出,经验与知识之间是密切相关的,其中知识是一个上位概念,涵盖着经验,这表明经验也是一种知识。但经验不具有完备的知识形态,经验倾向于感性认识,而完备的知识倾向于理性认识,这也是两者之间的本质区别。在学前教育阶段强调关键经验而非系统的知识,这主要是由儿童的年龄特征所决定的。因为学前儿童的思维主要处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他们认识客观事物主要通过感知、体验的方式来进行,这种方式正符合经验的本质特征。而系统的知识更强调理性认识,更需抽象逻辑思维的参与,这对学前儿童而言难度较大,也不符合其主要的认知方式。由此可见,关键经验作为一种初级形态的知识,符合学前儿童的认知方式,它是学前儿童认识世界的起点,是学前儿童在掌握系统理性知识前必不可少的积淀。

2.关键经验与教育目标

辨析关键经验与教育目标二者的关系,可以发现关键经验本身具有教育目标的属性。关键经验是课程设计者希望儿童在活动中获得的、对达成教育目标至关重要的学习经验,是通向目标的桥梁。对教师而言,它是一种提示物,指明了教师应努力促使儿童获得的学习经验,为教师观察、支持儿童的学习、为儿童计划活动、评价早期教育实践的有效性提供了指南。〔2〕因此,关键经验具有教育目标的属性,可以成为教师设计教育目标的基本指引。例如,“数学”领域的“识别、命名和描述形状”,既是儿童要获得的关键经验,也可以成为教师设计教育活动的目标。

但是,关键经验与教育目标不能完全等同化。高宽课程的研究人员在相关著作中明确指出,关键经验并不是一套专门的学习目标,相反,它们是儿童在其日常生活的自然发展过程中反复出现的经验。〔3〕每一条关键经验并非是要达成的“目标”,可把它们比喻成维生素:它们以不同的形式反复出现,对于儿童获得良好的“智力营养”是非常重要的。〔4〕因此,不应将关键经验视作教师制定教学目标的“菜单”,而应视作不同的“营养”。为了让儿童获得这些“营养”,教师可以设计出多种多样的“菜单”。也就是说,关键经验不是教育目标本身,而是引导教师设计目标、组织内容的依据。这些谨慎的表述不是在否定关键经验具有教育目标的属性,而是提醒教师要围绕儿童的关键经验设计相适宜的教育活动,不能简单、机械地将关键经验直接当作教育目标来用。

3.关键经验与观察指标

关键经验是儿童发展过程中必须学习的有重要意义的内容,观察指标是教师观察儿童时可参照的内容分类体系。观察指标和关键经验都符合儿童学习与发展的基本内容框架,都会对儿童的典型行为表现进行描述,因此,关键经验可以作为教师观察儿童的内容指引,帮助教师更有线索地追踪观察和记录儿童的关键行为。

但两者也是有区别的。从概念的主体上讲,观察指标是从教师的角度提出的,是教师观察儿童的内容指引;而关键经验是从儿童学习与发展的角度提出的,是儿童应该学习和了解的有意义的经验。从概念的功能上讲,列出观察指标的目的在于引导教师有目的地、结构化地实施对儿童的科学观察;而列出关键经验则对于课程的开发与组织以及教师实施教学、观察与评价都能发挥作用。也正是因为功能不同,高宽课程总结了领域的58条关键经验(或称关键发展性指标),但在其评价体系――儿童观察记录系统(Child Observation Record,COR)中却有六个类别、32个条目的观察指标。例如,“学习方式”领域的关键经验包含了“主动性”“计划”“参与”“问题解决”“资源利用”“反思”这6条,可对应参考儿童观察记录量表中的类别一“主动性”,其中有四个观察指标:“做出选择和制定计划”“用材料解决问题”“主动游戏”和“关注个人需要”。可以发现,与关键经验的表述相比,观察指标对儿童行为表现的描述更加具体、更容易观测,便于教师实施观察。

二、关键经验在学前教育中的实践价值

关键经验这一概念的引入,对我国幼儿园教育实践意味着什么?关键经验理论对幼儿园教师的环境创设、活动设计、活动实施及评价有哪些启示?对这几个问题的回答能帮助学前教育工作者明确关键经验的实践价值。

1.为儿童主动学习提供支持性环境

关键经验是儿童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而主动获得的。由此,教师需要为儿童提供丰富的支持性环境,以引发和保障儿童的主动学习。借鉴高宽课程的做法,促进儿童主动学习的五个要素是材料、选择、操作、儿童的交流以及教师的支持,这五个要素抓住了主动学习的本质特征,是形成支持性环境的关键。“材料”是指要根据儿童不同的发展水平提供丰富、适宜、开放性的活动材料,保证儿童对即将操作的材料的兴趣,激发儿童主动学习的内在动机。“选择”是指让儿童有机会自主选择材料、玩伴,并根据自身的兴趣和需要计划要选择哪种活动,从中发展主动性和自主性,进而促进主动学习的发生。“操作”是指让儿童能够有机会自由地控制、转换、组合他们所选择的材料,通过主客体的相互作用,形成逻辑-数理经验,并与他人探讨交流,进而建构自身的知识体系。“儿童的交流”是指让儿童在活动过程中能有机会描述材料、表达自己的想法并与同伴相互交流,从而帮助他们梳理、总结与提升经验。“教师的支持”是指教师对儿童的选择和活动应采取鼓励、支持的态度,尊重儿童的活动意愿,为儿童提供支持性的环境,帮助儿童积累、重组与发展经验。

2.为儿童的主动学习设计适宜的活动

关键经验是儿童在发展过程中必须获得的经验,这些经验在儿童的经验系统或经验结构中起节点和支撑作用,有助于经验的建构、迁移以及儿童对知识的深层理解(叶平枝,2008)。这启发教师应围绕关键经验设计适宜的活动,让儿童能够主动学习,在活动中获得有价值的经验。关键经验如同教育前行的“方向盘”,指引着活动开展的方向,以确保结构质量和过程质量。如果缺乏关键经验的引领,学前教育容易出现两方面问题,一是教育活动的小学化、成人化――由于缺乏对儿童经验的深切关注,教师往往高度控制活动的设计与实施,很少站在儿童的立场设计课程;二是教育活动的表面化、形式化――在幼儿园经常可以发现,许多教师尽管知道让儿童“自主”“探索”很重要,但由于缺乏关键经验的引领,教师让儿童进行的“自主”“探索”只是一种低水平的经验重复,儿童虽在活动,但其过程中并没有学习的发生,这同样会造成教育的低质量。因此,关键经验的价值就在于能帮助教师了解学前儿童学习与发展的线索和路径,进而引领教师围绕关键经验设计对儿童学习与发展真正有价值的学习活动。比如,根据高宽课程“欣赏艺术”这一关键经验,教师可以设计与艺术欣赏相关的综合主题活动,也可以让儿童在区域中进行绘画、手工制作等艺术创作活动,创造多种条件让儿童接触丰富的艺术形式和作品,帮助儿童获得并拓展这方面的经验。

3.观察儿童的主动学习过程并给予支持

关键经验是儿童在活动过程中通过不断建构而获得的,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需要随时观察儿童的活动情况,并将儿童的行为表现与关键经验相联系,准确识别和判断儿童关键经验的发展水平,从而为儿童提供有针对性的、适宜的支持。例如,在一次自由活动中,教师发现几名儿童在争论谁的陀螺转的时间最长,教师立即将其与“科学和技术”领域的关键经验“通过实验验证想法”相联系,借此判断儿童在这一关键经验上的发展水平。当教师观察到一名儿童自发地猜测“大的陀螺转得慢”时,教师采取的支持策略是鼓励他设法验证自己的猜测,如对不同类型的陀螺进行对比试验,从中发现影响陀螺旋转时长的因素。可以看出,把关键经验作为观察儿童行为的内部“线索”,能够帮助教师以专业的眼光看待儿童,在儿童的活动过程中随时观察和判断他们的关键经验发展水平,从而设计恰当的支持策略进一步促进儿童经验的获得与发展。

4.评价儿童的主动学习与发展水平

关键经验不仅可以作为教师观察与支持儿童学习过程的指引,也可以作为教师评价儿童学习与发展水平的参照。高宽课程的儿童观察记录系统(COR)就建立在58条关键经验的基础之上,分六大类别,每一类都有不同的条目,共32个条目,在每一个条目下又列出了从低到高的五个发展水平。〔5〕例如,类别五“语言和阅读”下的一个条目“倾听和理解语言”有5个发展水平,即水平1:儿童用行动或词汇对建议、请求、提问作出反应;水平2:儿童在听故事、童谣或听他人讲述时,会作出预测并补充单词或短语;水平3:儿童在听故事、童谣或听他人讲述时,会对此进行评论或提出有关的问题;水平4:儿童加入正在进行的对话;水平5:儿童维持对话,使对话至少有三个来回。教师可以参照关键经验观察儿童在日常活动中的典型行为表现,或收集与儿童的关键经验相关的作品,作为评价儿童学习的证据,并将儿童的典型行为或作品与儿童的关键经验所对应的领域建立联系,判断儿童所处的发展水平,从而客观、真实地评价儿童的发展情况。例如,教师指着图画书讲故事:“花丛里飞着一只蝴蝶,两只蝴蝶……”一名儿童接着补充说:“三只蝴蝶。”通过观察,教师发现这名儿童在听故事时总是会预测出并补充上相应的词语或故事内容,由此判断他在“倾听和理解语言”这一观察指标上处于水平2。在此基础上,教师就可思考如何支持儿童向更高水平发展,如,可以让该儿童分享自己听故事后的感受(水平3),让该儿童与其他同伴一起将故事表演出来(水平4或水平5)。实践经验与相关研究已经证实:只有当教师的这种经验不断积累并日渐能熟练运用时,教师评价儿童发展的能力才能够真正建立起来并不断增强。更为重要的是,只有基于对儿童的观察和评价,教师方能不断设计和改善后续的活动以支持儿童的学习。

综上所述,对关键经验的误读和误用会阻碍学前教育工作者对关键经验的理解和应用。因此,厘清其与相近概念的联系与区别,系统阐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价值,不仅有助于学前教育工作者加深对关键经验的理解,为其在实践中更好地诠释关键经验奠定基础,也有助于学前教育工作者以关键经验为指引,在实践中系统科学地创设环境、设计活动、评价儿童、支持儿童的学习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炳瑛.原理辞典〔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

〔2〕冯晓霞.幼儿园课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3,190.

〔3〕HOHMANN MARY,DAVID P WEIKART,ANN S EPSTEIN.Educating young children:Active learning practices for preschool and child care programs〔M〕.Ypsilanti,MI:High/Scope Press,1995:23.

第6篇:早期教育与学前教育的区别范文

(哈密市花园乡双语幼儿园,新疆 哈密 839000)

【摘 要】现阶段应要抓住契机,积极创造条件,加快推进、开创幼儿图书馆(室),并深入做好该方面的探索研究。图书室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必备条件之一,教育行政领导和幼儿园领导要从思想上、行动上真正将应试教育思想转变为现代的创新教育理念, 以人为本,把图书室建设工作列入议事日程上来。让图书馆( 室)真正为课改服务, 成为学生的第二课堂。这样,就能更有效地加强幼儿早期教育,并使当地幼儿园图书馆事业得到更好更快的发展和繁荣。

关键词 幼儿图书室;教育;活动

人是环境的产物、社会的产物,现代科学证明,一个人早期所受的教育,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影响其一生。我们应重视幼儿的早期教育,并要在总结少儿童图书馆事业的基础上,积极创造条件,专门设立幼儿图书室。幼儿图书室事业是整个幼儿教育事业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它的建立与发展不仅对于培养教育幼儿有着直接影响,而且使新疆教育工作扎扎实实地稳步推进。

1 幼儿园图书室的职能

不管什么类型的图书馆,它的职能都是一样的,具有五大基本职能。由于服务对象的年龄特征,以及所担负的教育教学任务,幼儿园图书室的主要职能是采集文献信息资源、知识导航、社会教育、文化娱乐。幼儿园图书室是为学生的起蒙阶段服务的,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比起中学、大学阶段来说,更为重要。

2 构建幼儿园图书室的意义

中央政府从2008 年开始, 投入巨资实施新疆少数民族双语幼儿园建设工程, 至今已新建并扩建7地州9 县(市)的双语幼儿园几千所。但是,我们的民族地区幼儿图书馆事业, 没有跟上时展的步伐, 不能很好地满足社会的需要。因此,民族地区幼儿园图书馆事业如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这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目前最为迫切需要解决的实践问题。

3 幼儿园图书室的构建模式

3.1 幼儿图书室活动室的设置

(1)玩具村。幼儿图书室可购置各式童车、皮球、彩圈、娃娃、玩具和大、中、小型拼图、手绢和穿线板等,让孩子们在玩具城中享受游戏的乐趣。(2)动画城。动画城应拥有大量的国内外优秀动画片,孩子们可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借阅,也可在动画城里随时观看每天放映的动画片。(3)欢乐区。在这里孩子们可由管理员组织进行娱乐活动,在唱与跳中引导孩子欣赏音乐、感受音乐,从而陶冶美好的情操。(4)游戏园。在游戏园里,管理员可带领孩子们进行角色游戏、交通安全游戏、家庭安全游戏等。

3.2 幼儿图书室可建立相关的培训中心

(1)设立父母教育培训区。父母的教育应与孩子的教育相结合,家长可在幼儿图书室的培训中心学到相关的育儿知识及非学前教育的相关知识和技能。部分家长对图书馆缺乏了解,不知图书室还有适合幼儿的图书。因此, 解决孩子的读书问题是在书店里和书摊上, 甚至个别家长分不清图书室与书店的区别。(2)孕妇培训区。从本中心中准妈妈们能系统学习到相关的胎教知识、保健知识、育儿知识。(3)专设教师书刊区。建立以幼儿园信息服务为中心的藏书体系。幼儿教育工作者接受定期或不定期的专业幼教培训,从中不断得到幼教的新信息、新知识,从而进一步做好幼教工作。如购置学前教育、丝绸之路,幼儿教育,早期教育等杂志。

3.3 幼儿图书室可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幼儿图书室可以自办,也可以和电视台、幼儿园和相关的幼教机构联合举办幼活动。如城市孩子到农村去感受农村的田园生活,在玩泥巴、看动物等;农村幼儿和他们的父母组织起来,开展生日庆祝等集体活动,互相照相、摄像等活动创造幸福幼儿生活。

4 设立具有特色的幼儿园图书室信息服务区

4.1 建立特色馆藏体系

一是充分利用现有的文献资料,将原有的图书资料进行分类编目录入电脑,实行统一管理;二是根据需要采集适应的图书资料;如三是不断增加声像、电子读物的采购与管理。

4.2 图书室特色资源数字化

特色资源数据库建设是发展图书室网上服务的物质基础和保证。幼儿园图书室因其读者对象而形成的特色资源,能够全面、系统、客观地展现幼儿园阶段的的学习和成长的阅读需求,形成幼儿园图书室的服务重点。

4.3 树立信息资源共享的观念和服务意识

在数字化图书室建设中,与其他兄弟图书室和图书馆建立友好协作关系,将各地、市、省,以及全国幼儿园小学图书馆联合起来,实行资源共享,资料与信息共享,网上服务共享,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避免各自为政,资源浪费现象。

5 发展幼儿图书室的措施

兴办幼儿图书室不仅是一个部门的事情,而且也是社会的共同大事,应当引起全党、全社会的重视和支持。

5.1 拓展思路,补足图书

对幼儿园,一要将图书室建设与发展列入学校整体发展规划;二要每学期挤出预算外经费购置图书;三要主动与当地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联系,争取他们的扶持和援助;四要主动争取联系单位的扶持; 五要适当组织师生捐书, 通过多种方式来补足图书量、使学校图书室能早日旧貌变新颜,让师生有书可借,有书可选。

5.2 要加大对幼儿图书室的宣传力度

让社会了解图书馆的性质及职能, 了解图书馆对幼儿教育的关注和重视。图书馆不但为幼儿储备了精神食粮,而且“营养”丰富。一个家庭无论怎样重视对幼儿的教育, 它的幼儿读物永远赶不上图书馆的藏书丰富。利用广播、电视、报纸、微信等媒体宣传图书室,引导幼儿走进图书室, 利用图书室。

5.3 强化馆员的服务意识

幼儿馆馆员是一种特殊职业的服务人员,必须担当馆员和幼儿教师的双重角色。一方面,他们应有足够的专业训练,熟悉图书馆各项业务,掌握各种图书信息,并能对出版市场的各种幼儿读物作出正确评价。另一方面,因为服务对象的特殊性,他们又必须具备爱心、耐心、热心等幼儿教师的人格特质,并熟悉幼儿教育学、心理学、卫生学的基础知识。除此之外,幼儿馆馆员还应具备较宽的知识面,以处理幼儿的突发问题。

5.4 树立信息资源共享的观念

在数字化图书馆建设中, 以一个馆为中心, 与其他兄弟馆建立友好协作关系, 将各地、市、省, 以及全国幼儿园小学图书馆联合起来, 实行资源共享, 资料与信息共享, 网上服务共享, 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避免各自为政,资源浪费现象。

5.5 引发家长思考、探索适合幼儿水平的教育方法

借书过程中,家长要关注幼儿喜爱哪些书,怎样指导幼儿看书,他们都在指导过程中总结出多种指导幼儿读书的方法,开展幼儿喜闻乐见。如多次讲和看;先讲后看;先看后讲等等。

很多少数民族家长因工作或家务缠身,并不关注孩子的读书问题;还有不少家长对图书馆缺乏了解,根本不知图书馆还有适合幼儿的图书,这些现象是幼儿入馆的最大障碍。幼儿馆的馆藏中也可适当购入一些适合家长和教师的图书和刊物,让家长对图书馆在幼儿教育中独特优势有足够认识。如:年轻妈妈须知、幼儿父母必读、独生子女早期教育,各种少数民族语言的杂志等。

5.6 让孩子从小对图书及图书室有一个感性的认识

一个人的许多好习惯或坏毛病都是从幼儿时期形成的。三岁前是儿童习惯养成的重要时期, 教儿童学会做人, 应从良好习惯的养成开始, 使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游戏中成长、在锻炼中提高。许多科学研究证明,0~3岁对人生发展的重要作用, 许多国家开始关注0~3岁的早期教育, 把发展早期教育作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消除贫困。

参考文献

[1]王燕.为幼儿建立新乐园——幼儿图书馆建设刍议[J].图书馆建设,2010(5).

[2]柴秀月.幼儿,一个不可忽视的读者群体[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4(2).

[3]张敏.对新形势下少儿图书馆建设的点滴思考[J]. 基层图书馆,2003(6).

第7篇:早期教育与学前教育的区别范文

关键词:婴幼儿;音乐启蒙;教育

收稿日期:2010-11-19

作者简介:阮婷,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系讲师,学前教育学博士研究生;宋占美,山东英才学院副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学博士研究生。(上海/200062)

音乐在孩子的生活中有着很重要的意义。著名的文学家雨果曾说:“开启人类智慧的宝库有三把钥匙’,一把是数字,一把是文字,还有一把便是音符”。[1]随着时代和科技的进步,人们对音乐教育价值的理解也更趋于科学和深刻。目前已证实音乐能够帮助人类增强认知系统、提高情绪智力、增强感知运动系统、增强应激一反应系统、增强记忆系统等,这充分说明了音乐教育多方面的育人价值。[2]婴幼儿时期是一个人来到世界上生活的最初几年,对其而言,一切事物都是新奇的,生活中处处有接受教育的内容。近年来,随着对与婴儿能力和零岁教育的实践与理论研究地深入,婴幼儿无知无能旧观念地打破,婴幼儿教育的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一、婴幼儿音乐启蒙教育现状

婴幼儿音乐启蒙教育能影响儿童正在发育的大脑并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从而有助于逻辑与抽象思维、记忆力和创造力的开发,这一观点已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同和支持。[3]在婴幼儿早期教育中,音乐启蒙教育已经越来越高亮起来。

目前,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婴幼儿音乐启蒙教育被作为重要的研究课题,受到了更多的重视。基于对前面所提及的相关理论研究成果的深信不疑,美国佐治亚州州长泽尔·米勒已提出了一项令人叫绝的建议:作为该州预算计划的一部分,拿出10. 5万美元,使该州所有新生儿(每年约10万名)出院回家的时候,带上一张古典音乐激光唱盘或一盘古典音乐磁带。

又如,英国正开展“音乐一对一计划”,这个项目致力于总结适合两岁以下儿童发展的教育实践。“音乐一对一计划”力图将关于婴儿音乐性的最新理沦应用到教育实践中,帮助父母及照料者采用更适宜的教育方法。计划首先要求收集信息,包括父母的每日音乐活动、对家庭音乐生活的态度、教师的教育方法等。在此基础上探讨怎样将音乐应用到两岁以下孩子的每日生活,要求教师必须与父母建立信任,形成彼此认同的伙伴关系:同时.教师必须找到适宜并受到双方认同的教育模式这类与家庭相关的灵活工作为音乐教师的职业规定提出了挑战。

再如,澳大利亚的研究人员研究了作为连接母婴间音乐纽带的亲子歌曲。探讨音乐如何成为亲子活动的一部分—女人哼唱儿歌和用音乐育儿的方式,音乐对她们的观念、情感和作为母亲的身份认同感的影响,以及通过音乐游戏和表演与孩子形成的互动类型和相互关系。

此外,还有许多国家也对婴幼儿的教育极其重视很早就提出了应对0~3岁的婴幼儿进行智力的开发。比如,新西兰早期教育提出:教育要从出生开始。秘鲁、加纳等国家把0~3岁教育已列入了国家行动计划。他们认为: 3岁以前是大脑发育的黄金期,是早期教育的关键期,也是婴幼儿心理发展最迅速的时期,是口语、数字逻辑概念掌握的关键期,是行为、性格、人格发展的奠定期。[4]

在我国,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终身教育理念的建立,对婴幼儿实施良好教育成为广大家长更加强烈的愿望,越来越多的中国家庭也开始重视对婴幼儿音乐的启蒙和智力的开发。

总之,婴幼儿音乐启蒙教育对发展婴幼儿智力、陶冶情操、培养良好的道德,增强幼儿听力和记忆力,发展想像力和创造力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5]早期音乐启蒙不仅可以增进婴幼儿对音乐的感受,还能开发右脑,从而使左右脑平衡发展,犹如给宝宝的想像力、创造力及记忆增添一副飞翔的翅膀,使之能发展得更卓越。

二、婴幼儿音乐启蒙教育的方法

对婴幼儿早期音乐能力发展提供支持的形式可以多样化,母亲对孩子轻柔说话语气和歌唱节奏、让婴幼儿聆听更多的声音和各种风格的音乐,以及亲子间的简单音乐游戏都是适宜的形式。婴幼儿早期的音乐感知能力与其后儿童期、青少年期音乐认知能力的发展具有承继性,为婴儿营造一个丰富的音乐环境,让婴幼儿沐浴在与其音乐感知能力相适宜的音乐环境里,将能提升和培养其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并对其今后音乐能力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具体而言,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倾听

在婴幼儿音乐启蒙教育中,倾听应被放在重要的位置。因为听觉是音乐体验和学习的基础。一般说来,婴幼儿各种生理器官都处于未成熟的发育阶段,因此给他们聆听的音乐应以优美、欢快、流畅的乐曲为主,还可以结合语言的发展学唱一些儿歌童谣。同时,对于婴幼儿而言,应将音乐融入到他们的生活中,在自然和谐的日常生活中接触和体验音乐,既能培养对音乐的兴趣,同时也有利于他们能的身心健康成长。

(1)音乐

婴幼儿,特别是婴儿,主要是通过听音乐促进其听觉能力的发展。在听音乐的过程中,他们获得音乐艺术美的熏陶和娱乐的愉悦感。听音乐可以配合孩子一日生活中的一些活动来进行。配合孩子一日生活活动听音乐,主要目的是为孩子创造良好的气氛和情绪,使孩子吃得香甜,睡得舒适,玩得愉快,并且可以充分利用孩子无意识记的特点,在头脑中积累美好的音乐印象,为培养婴幼儿的音乐文化素养,发展音乐才能奠定良好的基础。

(2)妈妈歌

对婴儿来说,母亲的声音是他/她最喜欢、最能接受的声音。妈妈的歌声是最美妙的,所以不必担心自己的演唱能力有多少。母亲唱歌时,可将婴儿抱在膝盖上、怀抱里或陪着婴儿入睡。这样,既有肌肤的接触,又有母亲的体味包围,加上听到母亲的声音,促使婴儿一起感觉,对婴儿大脑产生极佳的影响。[6]随着孩子语言能力的发展,可以教孩子学唱歌在教孩子学唱时,要让孩子看着妈妈的口型和面部表情,跟着妈妈的歌声学,这样可以帮助孩子领会内容,吐字清楚地表达歌曲的内容和情感。[7]

2、交流

研究发现,快乐的核子们都拥行——些共同的素质,包括较有自信、乐观、有自制力等良好的亲子交流,将有助于形成良性的亲子依恋关系,促进婴幼儿各项能力,以及社会性的发展。在婴幼儿音乐启蒙教育中,互动歌曲、音乐游戏、律动体操这些亲子交流活动形式与内容,同样占有重要的地位。

(1)互动歌曲

已有研究表明,亲子的互动歌曲,尤其是熟悉的命名类歌曲,如“你的鼻子在哪里?”、“你的嘴巴在哪里?”这些歌曲,以及动作类互动歌曲(躲躲猫和躲藏游戏等)和带有丰富手势的歌唱互动,对于幼儿的语言习得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儿童能在咿呀哼唱这些互动歌曲时,通过这种对单词和对应动作的配对情境,学习特定的语言元素。成人可与幼儿一起听音乐、唱歌,并引导幼儿做有节奏地拍手、敲击等游戏,用爱心来开启幼儿的音乐之门,帮助他们感受音乐的乐趣,进行音乐体验。[8]成人可以和幼儿一起玩能制造各种声音的游戏:如让幼儿配合音乐来用小木棒敲击翻过来的桶、锅、盆、陶器以及各种能敲击出悦耳声音的用具;和幼儿一起将沙子、小石头装入废弃的纸盒或不透明的小瓶中,做成多种小“沙锤”,让幼儿区分不同的声音并用它们来打节奏;家长可以准备多个同样的碗或玻璃瓶,分别装上不同量的水,让幼儿用汤匙轻轻敲打,倾听它们发出声音有无区别;家长还可引导幼儿用不同材质的物品,如玻璃纸、纸袋等发出声响。总之,成人可以充分利用一切周围环境中可用的东西,增进幼儿对音乐的兴趣与感受。

(2)音乐游戏

音乐游戏是在音乐伴随下进行的游戏活动。它与其它游戏活动的主要区别在于用音乐配合、指挥、促进、制约游戏活动及其变化和发展。在音乐游戏中,音乐与游戏活动的关系是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的,音乐伴随着动作,使之更加生动、活泼、协调、优美,同时,动作又能帮助幼儿具体形象地感受、理解音乐,获得相应的情绪体验,促进智力才能的发展。[9]

父母可在家里为孩子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音乐环境。

如经常播放音乐,并根据孩子“直觉行动思维”的特点,以动作来表达和理解内容,引导孩子随着乐唱唱、跳跳、玩玩,把音乐和玩耍融于孩子的生活之中。这种在音乐伴随下的游戏活动,是培养和发展幼儿的智力才能,协调和发展幼儿的动作,促进幼儿在德、智、体、美几方面健康成长的良好手段,也是符合婴幼儿年龄特点,为他们所喜闻乐见的一种音乐启蒙教育方式。

3、律动体操

在婴幼儿教育的传统观念中,存在着重知识轻运动的认识。然而,这其实是一种思想误区,因为在人的成长过程中,身体成熟是第一位的。婴儿的骨骼、关节、肌肉由瘦小、稚嫩发展到粗壮、有力,这些都与运动分不开。成人在注重孩子学习的同时,也一定要督促他们加强体育运动。在音乐伴随下做动作是孩子感兴趣的一种活动。婴幼儿在律动和体操中,不断发展这手脚活动男的能力,并且感受和体验音乐的节奏和韵律。

婴儿主要通过感官及身体动作来探索周围世界,在看、听、抓、滚,爬的过程中,了他们周遭的世界。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会以较宽广的的方式来探索世界。他们学会了摆弄物体,了解语言,以及描述他们正在做些什么,至于动作技巧的发展方面,他们则是对自己的身体,以及自己的身体能做什么有比较清楚的了解。他们知道自己可以在所处的空间里有目的的移动身体。[10]

在3岁之前,幼儿应该能感觉稳定的节拍,也能依照稳定的节拍走路。这种基本时间感及节拍能力是让幼儿毫无困难的获取早期基本动作技巧的主要能力。简单的动作经验课促进幼儿动作技巧的发展。[11]

在音乐伴随下做动作或舞蹈,主要是教孩子学习符合营乐的节拍、节奏、速度和情绪做动作,能够随着音乐的变化而变换动作,在身体各部分做动作时,能通过运动神经去感知音乐艺术美,同时,又通过协调优美的动作去表达音乐的内容情绪,这些活动可以发展婴幼儿的动作和节奏感,促进孩子身心健康地发育成长。[12]

三、婴幼儿音乐启蒙教育的注意点

1、正确的育儿观

我们培养孩子的目标应该是:身心健康、品德高尚、人格完善、智力健全。对于3岁前的幼儿来说,音乐启蒙教育并不一定能使他们成为从事音乐工作的专业人士,但音乐启蒙给予幼儿的早期的丰富感官刺激和运动经历,可以改善大脑神经通路的结构和功能,对以后各种学习能力的形成具有终生的影响。

必须走出音乐启蒙教育是为了成名成家的这一误区,这不应成为婴幼儿音乐启蒙教育最终目的。音乐启蒙教育的目的是让孩子感受音乐,在潜移默化中提高素养及审美能力,培养对“美”的追求和创造愿望,会使他们今后的生活更美好。而是让孩子具有审美能力,体会和联想音乐中所传达的感情,从而感受生活的美好。

2、音乐的选择

在选择对婴幼儿进行音乐启蒙教育的教材时,需注意教材的难易程度,既要适合孩子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和接受能力,同时也要适当的给他们一些提高。采用维果斯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的原则,让孩子从小接受这种优美、明朗、向上音乐的熏陶,陶冶高尚的情操,促使他们健康地成长。具体需注意以下三方面内容的考虑:

(1)音乐作品的内容

教孩子演唱和欣赏的音乐作品的内容和情感,应当是孩子可以理解感受的,思想感情应当是健康活泼的,旋律应是动听的,为孩子所喜听乐唱的。切忌要把父母爱唱的成人歌曲教孩子唱,因为这种歌曲的内容情感往往是孩子难以理解感受的,歌曲的音域、节奏以及演唱技巧是孩子难以胜任。

(2)亲子歌曲的音域

亲子共唱的幼儿歌曲应当考虑到孩子的演唱音域,因为幼儿的肺活量不大,声带正在发育,如果所选歌曲音调过高或音程跳动太大,会造成幼儿声带过度紧张和呼吸不协调,影响发省,甚至造成声带的损伤。因此,选用亲子歌曲时应充分考虑幼儿的这一生理特点。一般而言,三、四岁幼儿演唱音域为3度或4度,年龄更小的孩子其音域越窄。

3、亲子活动的设计

亲子活动是增进亲子交流,培养良好的亲子感情,也是满足孩子爱玩的天性,促进孩子发展的活动。对于婴幼儿来说,亲子活动应该更多的考虑到孩子身心全面发展的特点。在亲子活动中,选用适宜孩子的音乐和歌曲,将使得亲子活动在培养孩子快乐情绪和艺术熏陶方面有更突出的作用,同时所设计音乐亲子活动也应考虑到对孩子在视听觉、动作、语言能力、扩大认知和行为习惯领域的促进和发展。[13]

总之,音乐不只是声音的效果,音乐的启蒙教育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教育,也是一门综合性的训练。音乐的节奏具有时间与空间的性质,音乐具有内在的规律和形象逻辑。所以,音乐是可以增长婴幼儿才智的·德国哲学家莱布尼兹指出:“音乐是心灵的算术练习,心灵在听音乐时计算着,而自己并不自觉。”音乐是孩子不可缺少的“精神乳汁”,成人应创造条件,让孩子从小受到良好的音乐启蒙教育,为他们将来的健康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金东波.浅析幼儿的音乐启蒙教育[J]. 当代学前教育 2007.5

郭声健 罗红. 音乐教育新概念[M]. 湖南文艺出版社, 2007 p184-185

杨丽华. 早期音乐启蒙与0~3岁婴幼儿的发展[J]. 昆明学院学报, 2009年7月

王景瑶 王懿颖. 国际早期儿童音乐教育的热点问题—2008年国际音乐教育大会早期儿童音乐教育分会综述(二) [J]. 中国音乐教育,2009.8

梁旭红 朱春涛.家庭旱期教育对0一3岁小儿智能发育的效果观察[J].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08.16(6)

秦云峰,高莉莉. 婴幼儿优教优育180问[M].内蒙古科学技术出版社 , 2001 P191~192

Rose S A,Feldman J F,Jankowski J J.Processing speed in the first year of life: A longitudinal study of pretern and full-term infants.Developmental Psychology,2002

Irène Deliège, John Sloboda. Perception and Cognition of Music. Psychology Press, 1997

Mary D. Sheridan.Play in Early Childhood: From Birth to Six Years . Routledge, 1999

韩棣华. 0-3岁婴幼儿心理与优教[M].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 , 1999 P245~248

菲利斯·卫卡特著 林翠湄译. 动作教学—幼儿核心的动作经验[M].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P10-14

第8篇:早期教育与学前教育的区别范文

论文摘 要:幼儿早期阅读教育已是国内外关注的热点,如何利用图书馆资源有效开展早期阅读教育,也成为社会早期教育的研究课题。文章对早期阅读的重要性及图书馆在开展早期阅读教育过程中的作用和优势进行了阐述,并针对当前幼儿读者的特点和兴趣,对图书馆开展这项工作提出了一些想法。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公共图书馆宣言》中提出,“公共图书馆要帮助少年儿童自小就培养并加强阅读习惯,激发其想像力和创造力”。宣言阐述了公共图书馆拥有对少年儿童帮助教育的义不容辞的责任。2003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关于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以社区为基础,开展灵活多样的社区早期教育网络,提高0~6岁家长科学育儿能力。其宗旨也激发图书馆积极参与开发低龄儿童潜能,促使图书馆为幼儿早期教育和其家长提供双重优质的服务提到重要的议事日程,从而使图书馆为幼儿服务引领一个新的局面,为图书馆对儿童读者的早期教育研究提出了展新的课题[1]85-87。

目前,我国公共图书馆的读者阅读工作往往只注重学龄儿童读者,幼儿读者的早期教育阅读常常是被忽视的。在我国,0~6岁的婴幼儿多达1.3亿人,是一个较庞大的群体,各公共图书馆对于这部分的幼儿阅读工作内容比较少、弱。已经无法满足日益增多的幼儿读者及其家长的需求。当今世界对于幼儿早期教育及其家长特别是母亲的教育是非常关注的热点之一。如何在图书馆开展早期教育工作,增加公共图书馆的一项工作职能,成为公共图书馆少儿工作者当前所面临的重要问题[2]49-51。

一、幼儿早期教育阅读的重要性

所谓早期教育阅读是指:在幼儿阶段,以图画、绘本类的书籍为主,以看、听、说有机结合为主要手段,从兴趣入手,萌发幼儿热爱图书的情感,丰富幼儿阅读经验,提高阅读能力,在阅读过程中,引起幼儿阅读强烈的识字愿望,获得有关书面语言的知识,扩展思维、发展想象、增强语言的表达能力。从而为幼儿学习正规的书面语言做好充分的准备的一种寓教于乐的语言活动[3]123-124。早期阅读对促进幼儿语言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语言是人类学习的工具,语言水平直接影响儿童认识世界的水平。国外有关研究表明:人的主要阅读能力是在3~8岁形成的。具有阅读能力的幼儿求知欲旺盛,能运用语言与人大胆交流,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对自己的行为充满信心,并且阅读能力越强,独立学习、主动学习的潜能就越大,所获得的知识、信息也就会越多。可见,在这个时期幼儿如果能够养成“爱阅读、会阅读、能阅读”的良好习惯,形成自主阅读的能力,就能为幼儿终身学习奠定好的基础。

早期阅读对促进幼儿智力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是0~3岁的婴幼儿时期,是人类的智慧潜能开发的最关键的时期。美国教育学家布鲁姆在《人类特性的稳定与变化》中,提出了著名的假设:若17岁时的智力发展水平为100,0~6岁时就已具备50%,8岁时可达80%,剩下的20%,是从8~17岁的九年中获得的。美国心理学家推孟在“天才发生学”的研究成果中指出,“44%的天才男童和46%的天才女童是在5岁以前开始阅读的”。一些国家的幼儿教育学者也认为,学生在学校学习成功与否与幼儿时期早期阅读经验有着密切的因果关系。国内大量资料也都证明了这一点:许多卓有成就的人物一般在幼儿期就已经学会了阅读,儿童出现“早慧”现象也是因为他们在幼儿时期解决了阅读问题[4]75-76。

二、图书馆在幼儿阅读中所起的作用及优势

(一)图书馆在幼儿阅读中应该起到重要的作用

一位日本学者认为学校和图书馆犹如一辆马车上的两个轮子,两者协调动作,车子才能跑得快。而学校只是针对学龄儿童的教育,0~3岁的幼儿早期教育的职责应归图书馆,但非常遗憾的是,不少家长、老师在培养孩子0~3岁幼儿健康快乐成长的过程中却忽视了图书馆的资源。

(二)图书馆开展幼儿早期阅读教育的优势[2]49-51

图书馆是家庭教育、学校(幼儿园)教育和社会教育体系中极为重要的链条,对儿童的启蒙教育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一)资源优势

图书馆有不同载体和介质的适合幼儿文化品味的读物,有大量的多媒体(CD、DVD、磁带)、有传统的印刷型资料(低幼图书、低幼期刊等),还有玩具、游戏器具及计算机网络资源。吸引着幼儿及其家长走进图书馆,让他们在少儿馆找到令自己有所见、有所闻、有所惊、有所喜、有所问、有所知、有所想、有所盼的新天地。

(二)人才优势

图书馆凭着多年的社会实践经验,培育了一大批充满爱心、熟悉儿童心理的工作人员,他们当中有很多人多年从事课外辅导及教育工作。可以说,他们是儿童社会教育的学者、专家。他们不但业务精湛,知识面广,专业技能强,而且乐业敬业,甘于奉献,是儿童的良师益友。  (三)环境优势

图书馆给少年儿童构建了一道特殊的文化风景线,她品味高雅,格调清新,散发着自己独特的风韵。办图书馆宽敞明亮的幼儿阅览室、活动室、玩具室、展览室为幼儿提供了良好的阅读氛围,使他们有一种安全感、亲切感。吸引着孩子们走进一个柔和、文雅、积极、向上的精神家园。

三、图书馆幼儿阅读的服务模式

(一)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

有关资料表明,聪慧儿童的共同特点之一就是喜欢阅读。早期开始阅读识字的孩子,智力发展较为迅速,阅读兴趣和能力提高较快,知识面比较丰富。但幼儿持久阅读的兴趣与习惯完全要依赖于后天环境的熏陶与培养。图书馆的亲子阅览室应在幼儿阅读环境的布置上下功夫,因地制宜精心设计,以保证能够长久吸引幼儿读者的阅读兴趣。如:特别考虑书桌椅、墙壁、书架等的色彩搭配。

(二)公共图书馆的亲子阅览室也应建有幼儿园特色的藏书体系

少儿馆的图书采集可以有订购、邮购、现购等各种方式。此外,值得大力提倡、推广的是接受家长的捐赠。例如,在幼儿园大班小朋友毕业离园前,幼儿园组织家长将一些保存较好的低幼读物捐出来,盖上捐赠章,签上捐赠者的姓名作为留念。而在少儿馆这也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活动,让已过了幼儿期的小读者捐出自已儿时的书籍,这样既拉近了小读者和图书馆的距离,也是对潜在图书资源的有效利用。

图书馆采购图书时,须考虑幼儿的心理特征、阅读倾向、知识结构和教育要求,购入适合他们阅读水平与兴趣的文献资料。在此,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一是幼儿思维能力有限,认知活动有限,0~3岁的幼儿处于视觉认知期,开发潜能应从视觉开始。幼儿83%的信息是通过视觉获得的。他们年龄小、好奇、好动、注意力不集中、贪玩,因此,图书馆应根据这个时期的幼儿特点可为其提供色彩艳丽、背景清晰、线条简单的绘本、色卡。二是可以针对部分幼儿的特定爱好,专门收藏一些个性化的文献资料,如根据幼儿想像力丰富、喜欢摆弄玩具的特点,可收藏相关的图书和智力平面拼图、立体拼图等;根据不少男孩子喜欢舞枪弄刀、欣赏和痴迷各种兵器的特点,可收集一些有关古今中外各种兵器的图画及相关故事书等,以满足他们的特殊需求。

(三)深化以幼儿早期教育及阅读活动为主要内容的工作内容

对于幼儿来说,他们尚未掌握凭借书面文字进行阅读的能力,对于那些图文并茂或以图为主的图画书籍虽然可以通过视觉的途径直接感知某些画面的含义,但要真正读懂还是十分困难的,所以成人在孩子阅读这类图书时,要主动给予适宜的帮助。亲子阅览室的专业人员及家长在指导幼儿阅读时,第一要教会幼儿正确的阅读方法,如让幼儿知道每本书都有封面、封底和目录,阅读时要按页码顺序翻书等;第二要帮助孩子学会观察的技巧。在进行图画书的阅读时,能否准确把握画面内容,直接影响到孩子对图书内容的理解。在这个过程中,观察显得尤为重要,需要成人用适当的语言主动引导幼儿观察,通过比较画面与画面之间的区别,帮助幼儿更好地感受人物情感的变化与故事情节的发展。

阅读是成长的基石,阅读是精彩人生的开始。日本的教育理论家木村久一在其著作《早期教育和天才》中提出:“在孩子的乐趣中,最重要的是读书。一个人喜好什么样的书,往往决定于他第一次读的是什么书,而且幼年时期读的书往往能左右这个人的一生”。公共图书馆肩负着培养下一代的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应充分发挥自己的教育职能作用,采取积极措施,为倡导阅读,营造书香社会,提高少年儿童素质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韩波.幼儿教育法与图书馆服务模式[J].山东图书馆季刊,2004,(2).

[2]李学锋.少儿图书馆开展儿童早期阅读教育初探[J].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2007,(4).

[3]李丽.浅谈幼儿早期阅读教育[J].世纪桥,2007,(8).

[4]罗维军.幼儿早期阅读的价值及指导策略探究[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版,2008,(6).

[5]张子燕.小议学龄前教育及图书馆的利用[J]. 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2004,(9).

第9篇:早期教育与学前教育的区别范文

学前教育是教师运用各种方法对儿童进行智力等身体和心理要素进行开发的一种教育方式,这种教育进行在儿童人生智力及各方面身心状态发展的初始阶段,这个阶段需要有方法地进行多方面的培养,教师需要运用有效的且具有针对性的手段来有系统、有计划地激发儿童各方面素质的生长潜能。在这里,不可不提的是蒙台梭利的教育理论方法。

1 蒙台梭利学前教育思想

蒙台梭利是意大利著名的幼儿教育学家,即蒙台梭利教育法的创始人,且是意大利历史上第一位学医的女性和第一位女医学博士。她对20世纪的教育特别是学龄前儿童的教育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世界的许多地区都普及她的教育方法和理念,一个又一个的蒙台梭利学校和协会纷纷成立,宣扬她的教育思想,可知她的理论方法对世界的教育界有深远的影响。如此强大的教育浪潮,是建立在对儿童创造性潜力、儿童学习动机、儿童作为一个个人的权力的研究上来得出结论的。按照这个基础,蒙台梭利的的学前教育思想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条块:

(1)儿童的内在潜力。

蒙台梭利在她1949年的著作《有吸收力的心理》中系统地阐述了儿童生理和心理的发展进程,揭示了身体活动与心理活动、生理发展与心理发展的关系与联系。她指出,儿童的“心理胚胎”在发展过程中必须吸取它周围环境中的营养,这犹如“生理胚胎”在母体的胚胎内吸收营养一样。而两者的区别是:儿童的生理器官形成于母体内;“心理胚胎”则是婴儿出生后才开始形成,这时虽然儿童的大脑里什么也没有,但它有一种积极的能动的从周围环境中吸收各种事物的印象的能力。

蒙台梭利的重要思想基点是儿童的内在生命力,也就是这个内在潜力。她认为儿童存在着与生俱来的“内在的生命力”,或者叫做“内在潜力”,这种生命力具备积极、活泼、发展的特质,且具有无穷的发展空间和力量。

(2)儿童的学习动机。

儿童学习动机,在蒙台梭利的理论中大部分贯穿在发展的敏感期中。蒙台梭利解释“敏感期”为:在不同发展阶段,儿童表现出对于某种事物或活动特别敏感,或产生一种特殊兴趣和爱好,在此期间学习也特别容易而迅速,这是儿童的学习动机,也是成人对之进行教育的最好时机。这种现象在一定的年龄段会出现,但是亦会等到了一定的阶段消失。

在儿童发展的敏感期进行感觉训练和智力发展是蒙台梭利研究的重点,基于她从生物学在动物实验中得到“敏感期”的启示,这促使她观察和研究儿童各年龄阶段的感觉活动及其心理特征,因此发现儿童在心理发展和学习过程中也存在“敏感期”。故而我们得到经验启示:为人师长和为人父母,应该经常留意儿童的日常生活表现,发现和把握儿童在各个阶段出现的这种心理现象,并及时地进行帮助、鼓励和引导。若不然将对儿童的发展造成无法弥补的缺陷,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就埋没其某些特殊才能。

(3)儿童的个体特征。

蒙台梭利有句著名的话:“人类的高贵来自于你就是你,你不是别人的复制品。”她强调儿童是发展着的个体,这个发展是个体与环境交融产生的结果。由于儿童内在生命力的驱使,他们会产生一种自发性活动,然后不断地与环境相互交融而获得经验,积累经验,由此,促进自身生理和心理的双重发展。

所以说,儿童的发展是一个具有连续性的前进过程,上一个阶段的充分发展是下一阶段的基础,下一阶段的发展是以前各个阶段充分发展的积累和延续。这种发展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会从无意识状态逐步发展到有意识的状态,从自发的活动进到自由的选择性活动;然而在此过程中,儿童无意识的自发活动在整个发展进程中一直会保持着,只不过是心理的内在需要在逐步增加的同时生命的本能冲动在逐步减少。蒙台梭利强调儿童早期的环境经验对于以后阶段发展的重要性,尤其是对儿童智力发展的重要意义。特别重视丰富儿童的早期经验,重视儿童早期教育。

2 蒙台梭利学前教育思想在学前教育中的应用

根据儿童生理、心理、智力等的发展特点,本着学前教育的基本目的,把蒙台梭利的教育理论体系运用到学前教育中是非常合理的,并且可以针对这些特征来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

(1)针对儿童的内在潜力的特点。

在蒙台梭利观点的指导下,我们知道虽然生命力量是按照遗传确定的生物学的规律发展起来的,但是生长是由于内在的生命潜力的发展来使生命力显现出来的。而教育的目的就是激发和促进儿童的“内在潜力”,让这种潜力能够按照其自身规律获得自然并且自由的发展。她特意强调不应该把儿童当做一个物体来对待,而应作为一个个人来对待,儿童并不应该是教师和家长等成人随意进行灌注和塑造的物品。

比如,许多家长认为孩子在幼儿时期就应该培养艺术细胞,学习各种乐器,诸于钢琴、小提琴等等,可是孩子们并不喜欢,而是出于一种被胁迫的状态早学习,他们没有被当做自由人来对待,而是像一个可以随意被捏造的泥巴一样,本文由收集整理被成人的各种观点灌输,且进行各种理想化的塑造,这是对儿童自由权利的一种剥夺,且许多时候都得到适得其反的效果。然而,很多儿童在年幼的时候,会时长表现出对各种奇异事物的爱好和冲动,比如看了电视电影画面上的武打动作片,他们就会幻想自己可以自由飞翔,幻想自己也有某些特异功能,然后还进行模仿,在模仿的过程中可以锻炼自己身体中某方面的动作和表演能力,其实这就是身体中的潜力在被激发。如果此时,可以正确的引导,那么,或许,这些儿童就能走上丰富的善于模仿的表演之路。

所以,教育家、教师和父母应该认真地观察儿童,彻底研究儿童,热爱儿童,在尊重儿童个性的前提下深入了解儿童的内心世界,在儿童自由和自发的活动中,帮助儿童实现不仅是智力的且是精神的和身体的、个性的自然发展。由此可知,蒙台梭利的教育方法是在尽量避免干预儿童自主性的基础上阐发的,这种科学的方法有助于让儿童进行独立的思考,独立判断,独立生活和工作,成为有才能的新一代。

(2)针对儿童的学习动机方面的特点。

这也可以结合蒙台梭利的敏感期教育理论来作为参照。蒙台梭利对儿童心理发展过程中的各种敏感期进行了研究,这包括敏感的表现和敏感期的延续时间。她认为儿童各种敏感期的出现具有一定的顺序性和延续性,其论述的各种敏感期如下所示。

①语言的敏感期(出生后2个月至8岁)。

蒙台梭利认为,1岁至3岁是语言敏感期的高峰时期。儿童在接触语言学习时,先是对人的声音感兴趣,接着在感受声音的基础上,感兴趣于词语,最后是对相对复杂的语法结构。也就是说,在这一敏感期内,孩子都会经历呀呀学语,模仿大人的发声和语调,说出单词并且将两个以上单词组成句子的阶段,后来进步到模仿更复杂的句子结构的阶段,最后学习复杂的语法形式,掌握一定的谈话技巧。

②感觉的敏感期(出生至6岁)。

蒙台梭利认为,感觉的敏感期会在2岁至2.5岁之间达到高峰。她指出,认为儿童在感觉的敏感期内,各方面的感官是非常敏感的,他们可以毫不费力地学习几何的形体,辨别颜色、方向,区别声音的高低以及字母的形体等。而这些均有益于以后更高层次的智力发展。比如孩子在2岁时对细微的物体会给予非常大的注意,就像他们喜欢观察摇篮床上的花纹,喜欢观察母亲的裙子边缘的形状,喜欢盯着各种普通的东西出神,他们看的东西中有许多都是成人注意不到的小东西,这种对细节的关心不仅使儿童有选择地注意周围的环境,而且会引发幼儿的有关活动,从而使幼儿的感觉变得更加敏锐。

③秩序的敏感期(出现于2岁左右)。

秩序的敏感期是蒙台梭利最先发现并论述的现象。它最早出现于儿童两岁左右,持续两年左右,这个敏感期在3岁左右表现最为明显。

比方说,他们生活视野范围内的所有物体的放置,是否在习惯放置的地方?一天的各种生活方式是否按照自己已经熟悉的顺序进行?这些问题对于处于这一时期的儿童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因为他们已经形成了隐隐的秩序感,他们常常的喜悦感来自于将一个物品放在它本来该有的位置。这一时期的儿童适合进行自由和纪律的教育,因为尽管儿童的天性是酷爱自由的,但是他们有严肃的纪律观,他们铭记许多物品的摆放位置,在意许多事情发展的次序,喜欢用自己的行为去规范和矫正他们看到的不合理现象。

所以,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如果这一时期的儿童形成了良好的秩序感,那么,他的一生都会是一个规范的人。反之,如果错过了秩序的敏感期,再想培养一个规范有序,有条不紊的人,就会变得比较棘手。故蒙台梭利认为,在儿童的发展中,秩序的敏感期在儿童人格的形成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④运动的敏感期(出生至4岁)。

蒙台梭利认为,运动的敏感期处于出生到4岁之间。在这段时间中,儿童喜欢活动,并且随着活动次数的增多,其动作会逐渐完美。比如蹬腿,爬行,举起轻重量的物体。如果能在这一时期对某一动作熟练,会有助于身体和人格上的发展。同样的,如果这一时期缺乏运动,就要导致

转贴于

儿童对运动的信心缺乏,在性格上缺乏协调性,在精神上也缺乏满足感。蒙台梭利认为,这一时期进行触觉训练在于帮助幼儿辨别物体是光滑还是粗糙,辨别温度的冷热,辨别物体的轻重和大小、厚薄、长短以及形体。在这一段时期内的儿童从喜欢爬开始到学习走路,他们充分活动自己身体的每一部分,之后到各种抓东西的动作等都是用手和身体来完成,这是儿童对客观事物付出身体行动的一个初始辨认期。

⑤工作的敏感期(3岁至7岁)。

“工作”是蒙台梭利教育法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所谓的“工作”就是儿童在有准备的环境中和环境相互交融的活动。蒙台梭利认为儿童必须通过自己的“工作”才能使自己达到心理的健康发展。“工作”是各种敏感期的主要特征,是儿童在各方面得到发展的基础。

(3)针对儿童发展的个体性而言。

在儿童发展的个体性特征中,蒙台梭利的理念更是经典。在传统的幼儿教育中,教师始终是处在主体地位的,而儿童是被动地处在客体地位的。教师常常是按照成人的思维要求来塑造儿童,且是忽略儿童本身的个性,把这些各具特色的孩子按照一定的社会固有法则来进行教育。这是一种强迫的,屈从的行为,这样扼杀儿童的天性,扼杀他们本身活泼好动的特征,让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得不到良好的发展,最后会导致成为一个具有奴性的思维呆板的人,严重的会出现忧郁的情绪和反应迟钝的状况。

比如激发个性想象力的问题,教师习惯于将固定的对事物概念的理解传达给儿童,而且是按照着一种固有的模式,好比天空是蓝色的,云朵是白色的,花是红色的,于是儿童在吸收了这些固定呆板的色彩概念后就形成了定势的思维,在往后的写作中和绘画中,就固定运用这种色彩模式,而不是充分考虑客观事物的多种不同形态。再比如儿童具有许多奇思妙想,他们喜欢摆弄各种物品,喜欢用奇怪的东西搭建自己想象中的房子,他们常常拿来大箱子之类的物品,然后高高兴兴地居住在其中,有时甚至自己虚拟许多场面,然后扮演不同的社会角色,这看似非常无聊简单的游戏,实则是他们对客观事物的独到认识,且是积极参与创造的一种健康心态,而作为教育者的老师和家长,通常会认为不可理喻,且严厉斥责这种行为没有遵照一定的社会秩序和约定俗成的模式来进行。这是教师掌握教育主动权的弊端,也是学前教育的盲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