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现代信息技术概论范文

现代信息技术概论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现代信息技术概论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现代信息技术概论

第1篇:现代信息技术概论范文

【论文摘 要】现代信息技术介入外语教学已成为一种势不可挡的趋势,它对传统的教与学起到了补充、发展和优化的作用,具有高密度、呈现手法灵活生动、便于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等多方面的优势;同时它也引发课堂信息技术手段流于形式、设备使用和技术异化等诸多问题。本文就现代信息技术影响外语教学的利与弊展开几点思考。

一、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辅助外语教学

现代信息技术具有强大的教学优势,突破了教育信息传播的“时”、“空”界限,使信息传送的范围更广、速度更快、地域更远。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加快课堂节奏,增加课堂信息容量,加大语言输入量,尽量为每位学生提供更多的语言实践机会。大大节省了讲解和板书的时间,为新材料的操练巩固“腾出了时间”。教师可以精讲多练,加快课堂节奏,教学程序环环相扣,这样就加大了课堂训练的密度,提高了教学效率。

二、教学材料使用图文音像的好处

托尼·斯托克威尔在《快速学习:理论及其实践》一书中指出:要想快速有效的学习任何东西,你必须看它、听它和感觉它。研究表明:人们从外界获得知识信息,80%要通过人的视觉从图像中得到。心理学家已经证实,同一件事物如果用单纯的符号或文字认识需要10秒钟的时间,用图画只需要约一半的时间,用逼真的图像只需要用1/3的时间。与以往单一的文字符号相比,现代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集文字、图像、声音、动画于一体的感官刺激,有利于学生记住并掌握所呈现的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和积极性。特别在外语教学中,通过视频,播放小电影,对话等形式为学生提供一些丰富多彩的实况外语节目,不仅在课堂上尽量排除用汉语讲解的干扰,保证纯正的语音与优美的语调,同时也创造了一种愉快、和谐、热烈的教学气氛,引导学生积极模仿,引起学生的浓厚兴趣。现代信息技术为外语学习者提供与学习内容相类似的“真实”情景,以帮助学生在真实的学习情景中去探索或发现知识,应用知识。

三、使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

教学中的基本矛盾是随着教学过程的进行,所提出的认知目标和实践目标与学生知识能力的现有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传统的教育模式中,因教学手段的局限,难以适应不同个体学生的发展需求,所以,教师很难有效地实行因材施教。现代信息技术的使用,特别是多媒体课件和网络的普及,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语言水平、认知风格和学习兴趣来选择所要学习的内容和适合自己水平的练习,从而调动学生的内在需求,帮助优秀的学生向更高的层次进取,改变“吃不饱”的现象。INTERNET是世界上最大的知识库、资料库,拥有最丰富的信息资源,适合学生进行“自主发现、自主探索”式学习,也为学生发散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孕育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因此应鼓励学生上网学习,并给予适当的引导,让他们在INTERNET这样的信息海洋中自由地探索、发现,对所获取的大量信息进行分析、评价、优选和进一步加工,然后再根据自身的需要加以充分利用,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培养新的思维方式,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最重要的树立终生学习的信念。毫无疑问,现代信息技术为学校外语教学发展开辟了一片崭新的天地。

然而,在对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表示极大乐观的同时,我们有必要正视其存在的问题:一是教学量过大。部分教师采用多媒体手段组织外语课堂教学,目的是避免写粉笔字,电子教案成为手写教案的翻版,授课仍然以教师为中心,忘记了作为主体存在的学生的主动性,学生忙于做笔记,学习仍然被动。二是教学方法单一。部分教师依旧主要采用传统的语法翻译法组织教学。教师完全围绕着事先精心准备的课件讲课,缺少了课堂教学中最为精彩的“即兴发挥”。先进的教学媒体,沿用陈旧的教学方法,简单地进行媒体替换,甚至将本可以简单明了的教学步骤复杂化,难以摆脱低层次的徘徊。多媒体配套设备不全,功能难以充分发挥;由于设备故障或操作不熟练等耽搁上课时间的小插曲,时有发生。越来越受学生欢迎的网络教学资源无所不包,信息资源虽然丰富多彩,但却杂乱无章,用户很容易迷失方向,常常会导致时间和精力的浪费;更严重的,对青少年造成“信息污染”甚至引起网络犯罪。另外,网络虚拟空间的沉迷现象,网络伦理困境等技术异化现象也受到越来越多社会人士的关注。

应该树立终生学习的信念,更新观念,加强培训,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作用,扬长避短,让它更好地为教学工作服务。

参 考 文 献

[1]李康.教育技术学概论:基本理论的探索[J].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5

[2]胡隆,张红玲等.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多媒体和网络的应用[J].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第2篇:现代信息技术概论范文

【关键词】信息化教育;教育信息化;信息技术

信息化教育是在上世纪末伴随着信息高速公路的兴建而提出的。1993年9月,美国克林顿政府正式提出“国家信息基础设施”(NationalInformationInfrastructure,简称NII),俗称“信息高速公路”(InformationSuperhighway)的建设计划,其核心是发展以Internet为核心的综合化信息服务体系和推进信息技术(InformationTechnology,简称IT)在各领域的广泛应用,特别是把IT在教育中应用作为实施面向21世纪教育改革的重要途径。美国的这一举动引起世界各国的积极反应,许多国家的政府相继制定了推进本国教育信息化的计划,采取有利措施,加大投入,以加快本国教育信息化的进程,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波澜壮阔的信息化教育浪潮,信息化教育已成为教育现代化的标志。

一、信息化教育的概念

信息化教育是电化教育发展的新阶段,是随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开展、网络教育的兴起,在我国出现的,最早是由内蒙古师大现代教育技术所的李龙教授于2001年初提出的,并创建了一个化的词组来表达:信息化教育—InformationalizedEducation,简称I-Education或IE[1]。它是对传统教育的继承、发展和创新,是紧随发展的一种教育形式。

到目前为止,国内学术界对“信息化教育”的概念尚无统一的定义。因为当今世界上新技术、新思想层出不穷,使人们还来不及规范和统一某些新的概念,更新的东西又涌现了出来。日前,笔者在查阅有关信息化教育的相关资料时,陆续见到了若干条有关信息化教育的论述,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

1、所谓信息化教育是指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教育形态。(祝智庭,《现代教育技术—走向信息化教育》,北京,教育出版社,2002)

2、信息化教育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新教育体系,包括教育观念、教育组织、教育、教育模式、教育技术、教育评价、教育环境等一系列的改革和变化。(刘得亮,《黎加厚博士谈教育信息化》,中国电化教育,2002,(1))

3、信息化教育(信息技术教育)是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整合后的表现形态。(南国农,《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几个和实践问题》,电化教育研究,2002,(11))

4、信息化教育,就是在现代教育思想和理论的指导下,主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教育资源,优化教育过程,以培养和提高学生信息素养为重要目标的一种新的教育方式。(南国农,《信息化教育概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笔者比较赞同《信息化教育概论》一书中提出的定义,它可以让我们对信息化教育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定义认为:信息化教育是现代教育思想理论与现代信息技术结合的产物,二者缺一不可。这才抓住了矛盾的主次方面,把现代信息技术整合于现代教育思想和理论中,做到了二者的和谐统一,无疑于会推动教育信息化的进程。

信息化教育的实质就是在现代教育思想和理论的指导下,运用现代媒体技术(现代媒体技术、现代媒传技术和现代教学设计技术)来做两件事情(开发教育资源、优化教育过程),实现一个目标(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2]。从上述的有关信息化教育的理论分析中,我们可以很清楚的知道信息化教育是现代教育思想观念和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可是在我们的现实生活,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信息化教育的实施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直接着信息化教育的顺利实现。

二、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观念问题

1、穿“技术”新鞋,走“传统”老路

目前,教育观念的落后已成为制约信息化教育发展的关键,尤其对教育信息化发展在推动我国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方面的重要作用认识不足。尽管有许多学校较多地运用了信息技术,并且开设了信息技术课程,但只重视信息设备的引入,教学水平仍停留在传统教学模式上,没有充分体现信息化教育的特色。

2、“技术至上”主义

早在上世纪70年代末,我国电化教育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南国农教授就明确指出:“电化教育姓教不姓电”。信息化教育的本质应该是教育,其支撑的基础是技术,技术要在相应的教育理论的指导下使用才能发挥更高的效能。我们很多教师把教育媒体等同于信息化教育,从而导致当前信息化建设中的“重技术、轻理论”现象(这个问题是制约教育信息化的一个上位问题,它直接决定了其它相关误区和瓶颈的解决),使信息化教育落入了“唯技术论”、“技术至上”的窠臼,延缓了信息化教育实现的进程。

3、只说不动、措施无用

信息化教育存在的问题从21世纪初它的兴起开始,就有专家学者对其进行研究并提出了一些解决问题的建议。可谈了三、四年了,实践中并没有多少改变,就如一位参加过信息化培训的中学校长所言:听专家报道,听了感动;看先进学校的成果,看了激动;回到自己的学校,就是不动。原因呢?很简单,因为很多实际问题难以解决落实。

(二)师资问题

1、教师素养不足

现代化的教学媒体,新的教学模式、教学方式、教学技术,给教师带来了新的难度。教师不仅要了解教育技术理论,还要了解和掌握如何使用现代化的媒体,如何选取和设计各种教学软件,如何进行教学设计,探索和创造新的教学和技巧等等,教师信息素养不足是制约信息化推进的瓶颈问题。教育信息化的过程是教师教育素养、学科素养和信息技术应用整合的过程,最终的目标是实现学生方式和教师教学方式的根本变革,而不是实行“电灌”甚至“电灌”加“人灌”的“人机共灌”的“新技术”和“新手段”。

2、师资力量缺乏

目前,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师资力量短缺,且其中多数教师是从其它学科转行的。有些信息技术教育课老师虽然掌握计算机基础理论知识,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和计算机网络操作能力,但却对现代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和学与教的理论缺乏了解,无法在教学设计理论的指导下,将现代教育技术有机地整合到学科教学中去,使教学过程达到最优化;能在教学中熟练掌握和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利用国际互联网搜索、检索所需信息的教师更是少之又少。总之,能满足信息化教育所需要的具备专业能力强、信息素养高等条件的教师数量不足将严重影响着我国信息化教育的实现、普及与提高。

(三)条件

1、硬件资源有限

我国中小学校中开展信息化教学的学校的数量上、信息基础设施和资源建设上和普及程度上,与发达国家甚至某些家相比都存在着比较大的差距,且规模小,经费投入不足。时至今日,有些地区的中小学生见都没有见过电脑,何谈信息化呢?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在今后10年累计还有2亿多适龄儿童要陆续进入中小学接受基础教育,对这么多青少年的信息素养的培养,给我们的硬件建设提出了一个艰巨的任务。

2.区域发展不平衡

在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和教育信息化的基础建设程度极不平衡:

(1)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全国中小学拥有机的人均配比大约是35名学生拥有一台计算机,而乡镇以下中小学校拥有计算机的人均配比则远不达全国的平均水平,特别是中西部农村地区信息技术教育的设备资源与发达地区相比存在着巨大差距,西部农村乡镇以下的许多学校几乎没有计算机。

(2)东南部和中西部区域发展不平衡。据2001年底统计,北京和上海分别为14.87名学生和16.7名学生拥有一台计算机,而云南省、贵州省和甘肃省,分别为186、118和93名学生拥有一台计算机。我国东南部水平高于中西部,对教育信息化资源建设的资金投入远比中西部高,这必将导致东南部教育信息化的进程要快于中西部。[3]

3、教育资源匮乏。

教育教学信息资源库的建设是开展学校教育信息化的关键,它是教育信息的载体,也是教育信息化的重要,建设的好坏决定了信息化教学的优劣、持续积累和深度会直接整体教育水平的提升,当前教育信息化中一个严重问题就在于信息化教学资源的结构性匮乏。随着人类进入信息,教学资源无论是从其内容、数量、媒体种类还是从其存储、传递和提取上都教上世纪有了更高的要求,咱们在网上看到的资源是很多,可这些“丰富的资源”其可获得性和交互性不高,很难找到需要的有效资源,没有价值的垃圾资源很多。

三、应采取的主要措施

(一)、教育观念的转变

1、教学思想的转变

知识经济的今天,资料的来源已不仅仅是教师和书本,教师的任务已不再是教学生学习,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怎么样在浩瀚的知识海洋中运用信息技术在信息网络中获取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在信息化教育中,应注重运用化的教育媒体、教学系统设计去创设利于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学习环境。

2、对信息化认识的转变

一个学校乃至一个地区的信息化教育实现程度如何,目前主要的评价是看其硬件建设方面如何,很少去关注硬件资源的利用效率,也没有很有效的方式去评价。这要求我们自身在学校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不能仅重硬件建设,同时要加强教师对硬件资源有效应用的培训,使教师在有限的条件下,提高媒体的利用效率,要使教师充分意识到,媒体的主要功能不应是传递教学的载体,更重要的是教师创设情景、激发和维持学生动机,引导学生、帮助学生探索知识,延伸自己潜能的工具。

(二)、加强教师教育信息化建设

1、围绕教学,开展信息技术培训

教师的学是为了更好的教,借助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及通讯工具可以更好的提高教学质量,改善学习环境,而这些新生的事物对很多教师来说以前未接触过,所以对教师进行培训尤为重要。教师不仅要学会用这些技术去学习,更重要的是在以后的教学中需传授给自己的学生。

一些教师由于对计算机网络知识的缺乏,满足于传统的“粉笔加黑板”、“课本加笔记”的教学方式,认为信息技术高不可攀从而对教育媒体望而止步,从“不会用”到“不想用”,这些都不利于信息化教育的实现和普及。所以培训的重点应该放在如何引导教师入门和激发教师学习兴趣两个方面。

2、开展教育学、心的培训

教学本身是一种,不同的教学组织形式、教学风格会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怎么来组织自己的教学组织形式,用什么样的教学风格来取得优异的教学成果呢?这就要求教师要有丰富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这些知识可帮教师了解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心理发展状况,在教学的过程中,结合教育理论、教学内容,选择使用恰当的教学模式、教学风格,以达到最优的教学效果。

(三)加强教育资源的建设

教育资源的建设是教育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前提和基础。教育资源的建设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特别是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应多方筹措资金,加大对信息技术教育的投入力度,还可以回收和利用社会上许多闲置的旧计算机支援贫困地区以加快其实现信息化教育的进程,也实现了资源的合理利用。

信息化教育的实现过程中,教师应该搜集各方面的媒体素材,并把收集的素材能进行合理的加工,形成实用的容易获取且交互性强的教育资源。在现实有限的资源情景下,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实现教育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广泛共享,弥补一点教育资源的不足。

四、结束语

信息化教育为我们展示了未来教育的美好前途,近几年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可目前在信息化教育实现的过程中,还存在很多的问题有待于解决。我们的现有条件还难于在全国普及信息化教育,要促进信息化教育实现的进程,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作好准备,认清教育改革的方向,更新教育观念,把握教育,把握信息化。

【参考】

[1]李龙信息化教育:教育技术发展的新阶段(下)[J]电化教育,2004,(5)

[2]南国农信息化教育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陈至立21世纪:信息化时代呼唤信息化教育[J]山东教育,2001,(10)

第3篇:现代信息技术概论范文

 

关键词:电子商务概论 实践内容 商流 资金流 信息流 物流  

    电子商务专业是一个跨学科的新兴专业,《电子商务概论》是网络经济环境下一门开创性课程,是电子商务专业的核心课程,也是相关专业的必修课或选修课。该课程主要介绍与电子商务密切相关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概念,重点讲解电子商务的交易模式、安全技术、网上支付、网络营销手段与策略等。这门课程是整个电子商务专业学习的基础,涉及多门学科,多个技术领域。而国内外关于电子商务的实践教学内容大多较散而杂,而且关于该课程的实践教材也较多,但不具有系统性和关联性。本文从电子商务“四流”的角度对实践课进行设计,以形成一个系统的、关联的电子商务概论实践内容,提高教学的目的性和实用性。 

 

一、《电子商务概论》课程性质 

 

《电子商务概论》是电子商务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同时也是会计学、财务管理、工商管理、市场营销及国际贸易等专业的选修课之一。该课程是一门融合了计算机信息技术(尤其是Internet技术)、管理学、经济学等方面知识的综合性、边缘性、交差性的新兴学科。该课程主要研究和介绍电子商务的基本概念、模式、基本原理、关键技术及其应用。本课程既可以让学生了解电子商务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同时也是学习后续课程的基础,对学生系统掌握专业理论知识具有重要意义。 

 

二、《电子商务概论》的实践教学内容 

 

《电子商务概论》课程的课程性质决定实践教学一直是高职高专电子商务专业教学探讨的重点内容,讨论实践教学的教材和论文比比皆是,但是,总是没有一劳永逸的。因为,电子商务技术不断更新发展,要求不断地调整教学内容来适应电子商务发展的步伐,否则将失去应有的意义。 

电子商务包括电子货币交换、供应链管理、电子交易市场、网络营销、在线事务处理、电子数据交换(EDI)、存货管理和自动数据收集系统。在此过程中,利用到的信息技术包括:互联网、外联网、电子邮件、数据库、电子目录和移动电话。[1]我们常常将他们归为商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这就是我们常讲的“四流”。 

这“四流”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流通过程,互为存在,密不可分,相互作用,既是独立存在的单一系列,又是一个组合体。将商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做为一个整体来考虑和对待,会产生更大的能量,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通过笔者近十年的教学经验,现将电子商务概论课程的实践内容从“四流”出发进行一个适当的归纳和总结。 

(一)信息流的实践内容 

信息流的广义定义是指人们采用各种方式来实现信息交流,从面对面的直接交谈直到采用各种现代化的传递媒介,包括信息的收集、传递、处理、储存、检索、分析等渠道和过程。信息流的狭义定义是从现代信息技术研究、发展、应用的角度看,指的是信息处理过程中信息在计算机系统和通信网络中的流动。在整个电子商务过程中都涉及到信息流,在这里我们主要实践内容是企业如何进行信息、管理和使用,以及企业如何收集和使用别人的信息。 

具体的实训内容包括: 

1.IE浏览器的设置方法:这是企业上网的第一步。 

2.免费邮箱申请:这是企业和其他个人或企业进行交互的最常用的手段和方式。 

3.常见电子商务网站浏览(B2B,B2C,C2C等类型):通过此方式寻找、收集资料。 

4.企业网店或网站的制作:利用淘宝等平台进行网上开店,域名的申请、网站空间的申请和网站内容的构建,企业邮局的申请和使用。 

第4篇:现代信息技术概论范文

【关键词】信息技术;物理教学;整合

【中图分类号】G63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074(2009)05-0165-01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物理教学,是现代教学的一个发展趋势。将信息技术作为工具和资源

融入到具体物理教学的各个层面中,包括课程内容、物理实验和教学方法等,通过信息技术和物理教学的有效整合,最终可以达到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的目的。

1信息技术与物理课程内容的整合

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创设物理情景。在传统的物理教学中,教师用一根粉笔和一张嘴就可以上完一节课,但是对于这样的物理教学过程学生们很容易产生乏味、枯燥的感觉,逐渐的失去了对物理学习的兴趣。因此在物理教学的课堂上要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现一些虚拟的物理情景,使学生犹如身临其境,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

网络资源丰富课堂内容。对中学生来说,物理课程中涉及较多抽象概念,如:分子动理论的相关知识、电流的形成、平抛运动等。常规的教学中运用挂图、幻灯片、模型等静态教具,缺乏准确的立体效果。而信息技术不仅可用图形、图像、动画、声音和色彩等方式向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还可用二维或三维的图像、动画进行模拟,从而把文字材料获得的抽象概念具体化、把难以想象的微观世界宏观化、把难以演示的实验形象化,能有效地克服传统物理教学内容缺乏鲜活时代气息、脱离现实生活实际的弊端。比如说讲到天体的运动,可以从网络上下载一些关于“嫦娥一号”的视频或者是图片,这样不仅可以把所学的知识进行简单的应用,而且还会培养学生们的爱国热情,从而达到了教书育人的目的。由于网络的内容是时刻都在被专业人士更新着的,所以就可以随时下载最新的有关物理实事的动向,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充分利用Inter-net这一信息资源,从网络试题集锦栏目和其他一些重点中学网站试题库上下载最新的试卷、搜集物理相关试题,用来给学生作为测试题和平时练习。也可以在网站上下载一些优秀的教案和课件,在网络上浏览一下其它教师的教学过程,取长补短,从而丰富课堂内容,提高课堂的教学内容的质量。

2信息技术与物理实验的整合

现代信息技术就可以形象、生动、准确地再现物理实验的过程。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和演示实验是物理教学的重要一环。通过实践或者观察物理实验不仅可以让学生记住某些相关结论、实验步骤,而且能够使学生透彻理解和掌握产生实验结论的过程。但是在普通物理课堂的演示实验中,由于受到常规实验仪器本身的限制,实验效果常不如人意。而通过多媒体技术模拟实验的辅助,模拟一些重要的,但在现实实验环境下难以完成的一些物理实验,则可弥补常规实验仪器的不足,提高物理实验的演示效果。如在《机械运动》教学时,教师利用多媒体再现飞行员在空中抓子弹的动画;在《压力和压强》一节的教学中,用多媒体展示在雪中艰难行走的步行者陷进雪中和愉快的滑雪者轻松前进的动画等等,弥补传统教学中,物理教学实验的不足。

3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方法的整合

信息技术引入物理教学,将突破传统的“粉笔加黑板,试卷占课堂”的教学模式,使课堂由静态单向灌输变为动态多向图文视听相结合的媒体交互,改进了教学方式,增强了课堂感染力,促进学生能力的全面发展。如在讲授“光的直线传播”这一节,教师不要单刀直入,急于把"光是沿直线传播"的结论亮出,而是利用多媒体技术播放本世纪地球上第一次出现日全食情景来引入新课,学生会被日全食美丽、壮观、奇妙和情景深深吸引。教师适时提出问题:“地球上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其中包含了什么物理道理?”,这样可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最终由教师结合其他生活中例子引导学生得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结论,通过这种教学方式会给学生留下难以忘怀的印象。信息技术和物理教学方法的有效整合,极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

毋庸置疑,信息技术应用于物理教学,是对传统物理教学方式的一个极大冲击,并在在物理教学中起到了取得了积极的效果,对老师和学生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只有顺应这种形势,积极主动的将信息技术与所教学科具体整合,才能在借助当今先进信息工具中将教育教学效果进一步提升。

参考文献

[1]周鹏.运用多媒体软件辅助中学物理课堂教学的模式研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论文)[J].南京师范大学,2000

[2]阎金铎,郭玉英.中学物理新课程教学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2003

第5篇:现代信息技术概论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 远程教育环境 素质教育

一、素质与素质教育的概念

“素质”原本作为生理学范畴的一个名词,是指人的神经系统、感觉器官和运动器官等先天赋予的特征。这种特征是人们获取知识、增长才能的基础,其外在表现为性格、意志等。现在,“素质”已发展演绎成一个更综合的概念,指人在先天生理的基础上受后天环境和教育的影响,通过个体自身的认识和实践,形成的相对稳定的身心发展基本品质。

关于人的素质内涵,现在比较共识的是包含以下四个部分:思想品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和身心素质。其中,思想品德素质是人的灵魂与方向,是做人的根本;文化素质是人的发展基础,体现了人对自然和社会的了解;业务素质是人的立业本领,其不仅包括知识技能结构,还包括工作能力;身心素质则是前三项素质的物质与精神的基础,反映了人对自然与社会的承受力。

所谓“素质教育”,就是以提高人的全面素质为主的一种教育活动。这种教育包括两大层次的活动:一是国民素质教育,这是一种基础层次的活动;二是专门人才素质教育,这是一种基于基础层次的发展层次的活动。对于人生的不同阶段,素质教育的任务也不尽相同。

素质教育不等于知识传授教育和能力培养教育,但知识结构优化、能力结构完备,却是成为具有高素质人才的必备条件。素质教育的实质就是通过教学,以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为主要载体,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换言之,正确处理好知识学习、能力培养和素质提高三者的关系,促进其协调发展、融为一体,则是素质教育理念的关键所在。

二、对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思考

1.精心做好专业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的设计

专业教学计划是培养塑造人才的一个具体规划,它具体明确了专业人才培养的规格和目标;而课程体系是指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的规格和目标,将应该学习的相互联系而又相互制约的相关课程组织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它是专业教学计划的主体,也是人才培养的设计规划图。长期以来,困扰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最主要因素之一,就是高等教育的课程体系陈旧,课程内容落后。而不同类型的学校,不同的规格层次,不同的培养对象,使用的却是类似的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包括类似的教学方法,这是很难真正有效地开展素质教育的。

通过对专业教学计划的改造和对课程体系的调整,不断将素质教育的理念渗透其中,按照课程性质与作用将其设置成六大模块,即公共基础必修课、专业基础必修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公共选修课和实践实验环节。特别在公共选修课这一模块,根据学生的特点与需求,加强了通识教育和人文教育,其中不少课程,如中国文化导论、艺术欣赏、美学概论、法律基础与实务、现代科技基础知识和信息技术应用基础等选修课程,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受到广大学生的欢迎。

2.不断改革教学模式,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现代远程教育作为不同于传统课堂教育的一种新型教育形式,其对学生的能力培养目标必然会与自身产生的必要性相关联。人类已经进入了“知识爆炸”时代,现代信息科学与技术的迅猛发展,使人们的生活、工作方式都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新学科、新专业、新领域的不断涌现,迫使人们必须持续不断地进行终身学习,而快节奏的生活又不得不使人们将远程教育作为终身学习的第一选择。在新时代,一个人的学习能力是他社会生存能力的重要表现。

然而,在现代远程教育的实施中又应该如何来培养学生掌握并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开展自主学习、自我提高的能力培养呢?著名国际远程教育学者德斯蒙德•基更认为,面向21世纪终身教育的远程教育有两种模式:即以群体为基础的远程教育模式和以个别为基础的远程教育模式。要真正把大学生培养成具有自我学习、自我调整、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能力的人才,从而能够进行自我素质的不断提高,最理想的教学模式就是教会学生熟练、自主的运用各种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探索研究型的远程学习。

3.线性与非线性相结合,组织各类教学内容

掌握和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是人在信息化社会中竞争和发展的一项重要技能。掌握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学习,这只是表明其能够参加远程学习,但能否有效而又充分地利用和组织各种类型的教学资源开展学习,则是一个能否更好地进行远程学习的问题,尤其在信息时代,这一点至关重要。在远程教育中,对于不同类型的教育和学习,其信息的获取、知识的学习、资源的利用有多种组织方式。比较典型的有两种,一种是传统型的(即系列化、顺序化的)线性组织,然后加以整合提供给学习者;另一种则采用非线性组织向学习者提供资源信息量,即提供知识和能力教育的空间结点,每一结点又都可以向多个方向扩展、深化和延伸。一般来说,前一种方式比较适合正规的、传统的学历教育,学习者的学习比较系统;后一种比较适合非正规的成人教育,其好处是学习者可以选择任意结点开展自主学习,自我掌握学习的进度、深度和广度。但是,考虑到大学生的那些特点,我们认为还是将这两种方式结合起来,扬长避短,才最符合大学生学习特点,也最能体现现代远程教育规律和特征,最有利于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自我调整、自我完善、自我发展之能力,才能真正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第6篇:现代信息技术概论范文

关键词 农业信息技术;概念;发展现状;电子竞价系统;农产品流通;应用

中图分类号 F3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5)14-0339-02

作为现代科技体系的重要支撑,信息技术是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主要力量。信息技术在农业部门的应用落后于其他产业部门。我国农业信息化工程的起步晚,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比较大,这远不能满足国家提出的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要求。本文在分析农业信息技术的特点及其国内外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将农业信息技术应用于农产品流通领域,创新农产品的销售方式,拓宽农产品的销售渠道,增加农业增效和农民收入,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思路。

1 农业信息技术和农业信息化

1.1 农业信息技术的概念

农业信息技术是以现代信息系统科学、控制论为理论基础,以微电子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为依托,目标是将现代信息技术的成果引入农业科研生产、经营管理系统中,进行创新,重在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传统农业进行改造,加速农业的发展和农业产业的升级。农业信息技术主要包括传感通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

1.2 农业信息的特点

一是农业信源、信宿的分散性。所谓信源,即产生信息或信息序列的来源,主要是指以农户为基本经营单位的生产面。信宿就是信息的接受者,包括生产、经营、管理、决策、科技和消费等相关人员。农业生产对土地的依赖是信源分散的主要原因,另外,信息源的分布具有空间上的分散性[1-2]。二是农业信息的时效性和滞后性。农业信息具有很强的现实性。目前的问题是通过各种途径采集到的大量农业信息往往滞后,如土壤肥点周围的土壤和作物体内营养元素浓度的变化、退化,农产品市场价格浮动等经常是问题严重到一定程度才被发现。滞后性是农业信息的一个比较隐蔽的性质。三是农业信息的不确定性。农业生产流程不仅可调性小,而且流程中的不确定因素很多,加上农业科技知识、信息的匮乏,农民无法掌握复杂系统的运行和变化。四是农业生产的地域性。农业生物的地域分异规律,使山顶、山坡、山脚、山谷、向阳坡、背阳坡等的生物群落,以及不同纬度、不同地形地貌等的生物群落各不相同。农业生产具有地域性,这要求人们按照农业生物适地适生的信息,做到因地制宜地组织农业生产经营活动[3-4]。

1.3 农业信息化

农业信息化就是指为了促进农业持续、稳定、高效的发展,针对农业信息的特点,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农业经济领域的过程。

2 国内外农业信息技术发展现状

2.1 发达国家农业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发达国家计算机技术在农业方面的应用是从高校、研究所等单位开始的。在1960年左右,美国的经济学家就应用计算机处理数学规划模型等问题。信息技术在农业中的普及和应用与农业改造的步伐基本一致,这种农业生产方式被称为“信息农业”。其具有以下特征:一是网络化。各种形式的局域网和广域网用户迅速增长。如美国40%的农民到1995年都有了微机,有12%的人使用电子邮件联系。联邦政府每年拨款15亿美元用于建设农业信息网络。二是综合化。农业信息技术中除了各种信息技术的结合还包括信息技术和现代科技,特别是与农业科技的结合,这有助于改进农产品生产过程和生产方式,提高农业现代化经营水平。三是规范化。在统一、长远规划的指导下明确信息资源的开发方向,提供的农业信息服务具有连续性和规范化,使农业信息的收集处理更加及时、灵活,信息内容更为丰富,信息服务也更加到位。

2.2 我国农业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进入21世纪后,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普及和升级,国内信息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如利用信息技术在农业资源调查、农产品产量估测、农业生产管理决策和病虫害诊治、生产过程自动化控制等领域进行了成功应用。先后建立了100余个农业智能应用系统、4 300余家农业网站,提高了我国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及农业物料流通的效率和资源利用率。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如北京,GIS技术和GPS技术己经被应用于农业生产过程,形成了以市属农业科研院所和农口局总公司为主体、以郊区县乡镇各个公司企业为补充的农业综合信息现代化网络服务体系。其他经济发达地区也逐步实现了将GIS技术和GPS技术应用于现代农业生产和研究领域,并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3 农业信息技术在农产品流通中的应用

农产品流通是联结农业生产与居民消费的关键环节,也是农业产业链中不可缺少的环节。近几年来,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一些新问题出现在农产品流通领域。发展现代农业迫切需要加快新型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因此,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将电子集合竞价技术应用于农产品批发市场,建立高效、便捷、通畅的农产品销售渠道,有利于合理确定农产品价格,对于保护农民利益,及解决农产品流通中的矛盾,具有重要意义。

3.1 电子竞价系统应用原理

以计算机软硬件建设为主体,软硬件系统组成应包括多媒体竞价主屏显示系统、理货信息输入系统、竞价过程控制系统、竞价器、查询结算系统、数据存储备份系统、视频全程监控系统等部分。至少应包括以下模块:人员管理模块、智能信息管理模块、竞价器管理模块、农产品信息管理模块、数据统计分析模块等。根据交易市场的实际情况和交易流程,整个系统应具有良好的通用性,一是操作上的通用性,即应支持现场无线移动竞价、会场内固定席位竞价2种方式,还应具有支持网上公告、标的展示、表格下载等功能。二是对交易产品应具有通用性,即可以支持各类农产品(包括作物、水产品、畜牧产品、经过加工的农产品等)的分别集合竞价和同时集合竞价功能,实现价格发现功能,确定农产品的合理市场价格。

3.2 电子竞价系统在农产品流通中的应用

农产品电子竞价系统能够实现农副产品受理、理货、质检、集合竞价、结算、物流管理、成交信息统计等方面的全过程信息化管理,适合各种规模的农副产品交易市场,采用电子竞价系统交易,能够消除交易人为因素,实现竞买人之间的合理竞争,最大限度发掘农产品价格,规范农产品市场交易行为,体现公开、公平、公正、诚实信用的交易原则。

在农产品交易市场引入电子竞价系统,是受荷兰鲜花拍卖市场的启发而形成的思路。目前,我国昆明花卉市场在这方面作出了有益的探索并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试想,如果将该交易机制全面引入我国的农产品交易领域,那么将对我国农产品交易机制实现巨大的创新,也是实现农产品交易现代化、保护农民利益、提高农民收入、加快农业经济发展的创新举措。

4 结语

信息技术作为现代科学技术的核心技术,信息化作为新的生产力,把传统农业转变成现代农业,对推进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具有推动作用。农业信息化已成为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标志,引进合理的农业信息技术,将其应用于农产品流通环节,可弱化农产品流通环节在整个农业产业链处于薄弱地位的劣势,促进农产品的销售和流通。把现代农业信息技术应用与农业生产、加工、流通、服务领域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5 参考文献

[1] 王玉洁.农业信息技术概论[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

[2] 李东涛.农业信息技术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J].现代化农业,2009(4):41.

第7篇:现代信息技术概论范文

【关键词】中职 语文 信息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1B-0073-02

一、开展中职语文信息化教学的必要性

以计算机、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当下已经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对当今的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信息技术的发展,不仅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工作方式、生活方式,也将改变人们的教育和学习方式。中职语文教学有着不同于高中语文教学的特点,中职语文教学更重视学生职业素养、语文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在选文方面,更注重与社会的联系。中职语文教学往往分为基础模块和拓展模块,结合行业性质及特点设置课程,信息化教学在中职语文课上乃至课后的运用,对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专业教育,培养适应信息社会需要的新型人才,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等方面都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此外,语文教学在中职教育中处于基础性教育的位置,与专业教育不同,语文教育涉猎的范围更大、应用领域更广,这就要求语文教学承载更大的容量,借助信息化技术和手段来进行教学。

二、中职语文信息化教学的开展方法

(一)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授课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学方式主要是教师对教材进行分析理解后再展开讲授,把教材当做唯一的载体。在现代信息化教学中,多媒体等信息技术的运用使得原本“平面化”的语文知识变得丰富多彩。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可以用由多媒体展示文本、图像、音频和视频等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以及更为系统和突出教学目标的课件,使学生更加乐意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如在讲授《雷雨》时,可以播放影视片《雷雨》给学生观看,让学生有更为感性的认识;在讲授《永远的校园》时,可以播放北大宣传片并通过课件系统性地讲授课文的精神内涵,让学生对课文中“永远的校园”的实质进行更深入了解,激发学生对母校的热爱。

(二)建立服务专业的语文交流学习网络平台

利用计算机网络以及多媒体等相关技术,创建教师、学生的语文交流学习网络平台,在平台中,由多个学生针对同一学习内容进行彼此交互和合作,教师进行指导和解答,使学生对教学内容有比较深刻的理解。学生在平台中可以通过交流讨论、集体参与等实现协作学习,并共同解决问题。教师也可在交流平台中分享自己的教学资源,互相交流教学经验。通过开展协同方式的协作教学模式,学生在处理问题的周密性、思维的严谨性、合作过程中的组织与协调能力以及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等都能得到很好的培养。师生之间通过互相的协作,相互启发,使得教学真正变成既教又学的过程。

(三)利用现代媒体以及科技通信工具强化课后学习

中职语文教材在选取课文时增加了提升学生语文实际应用能力的综合实践活动以及表达和交流的内容,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仅仅通过课内的训练是远远不够的。除在课内对学生进行指导外,还可让学生在更为广阔的社会背景下进行实践操作,并利用微信、微博、手机视频等手段,对学生的实践行为进行记录和点评,强化课堂教学成果。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微信、微博、飞信、QQ等联系方式,指导学生学习,把课堂学习延续到课外,乃至学生的生活中。

三、开展中职语文信息化教学的要求

(一)转变师生角色和课堂行为

1. 重新定位师生角色。在传统语文教学中,教师充当的是一个知识“权威者”、信息资源“垄断者”的角色,其作为语文知识的复制人和传授人,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往往处于主体地位,而学生则是知识的接受者,处于从属地位,被动地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在信息化教学的条件下,教师应从“权威者”、“垄断者”转变成课堂知识的“导航者”和“指导者”,学生则应从一名“从属者”、“附属者”转变成为“参与者”。教师在课堂教学和其他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应把学习活动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生过程中,双方处于平等对话的关系。

2.改变师生课堂行为。信息化教学使得传统教学中单一媒体、简单教具的使用转变为以计算机、网络教学资源为工具的综合运用,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所掌握的信息化教学资源,设计有效的教学目标,改善教学软环境,重组教学信息,组织学生开展自主的探索研究和讨论交流,并适时加入学生的互动讨论中,引导学生对信息知识进行有效的摄取,实现单纯的知识学习向综合的认知行为转变,以此来完成知识意义的构建。而学生则应以教学目标为导向,在已有学习经历的基础上,积极主动地运用文本资源和信息技术取得所需知识,获取独特的体会和感悟,在小组的交互讨论中,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实现对知识深层次的掌握,实现知识意义的建构,并在学习中,使自身的创造力、理解力、问题的解决能力、合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得以逐步提升。

(二)师生要具备良好信息素养

语文信息化教学要求中职语文教师要有良好的信息素养,这就要求中职语文教师对信息要有敏感性,能够从大量的信息中辨别出有用的信息,对信息进行“深加工”,并灵活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把适合教学的有效信息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去。此外,深入了解学生信息技术能力,并调动学生在信息化教学中学习的积极主动性,适当地调整课堂教学,掌控课堂气氛,也是教师信息素养之一。

在学生方面,由于中职学生相比高中学生来说,文化素质相对较差,学习积极性不强,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信息化教学的完成。面对教学环境的改变,学生应具备利用信息工具和信息资源的能力,对信息需求的阐明能力,对信息的选择能力、评估能力、批判能力和吸收能力,以及知识信息交流能力,等等,才能完成个体真正意义上知识的构建。

(三)要有一定的硬件环境

语文信息化教学是以信息技术为前提条件的,在此基础上需要一定的网络和多媒体应用设备来支持硬件环境,从而使教学活动能够更加有效地进行。一般来说,要有高效运作的小型局域网、校园网或因特网等,以及播放增强课文整体感知所需的视频、文档、课件、音乐等基础性设备,为教师和学生进行教学活动提供便利。此外,学校对于信息化教学实施方案的支持以及学校整体教学目标中对语文信息化教学的重视,也是促成教学活动得以顺利完成的必要条件。

四、中职语文信息化教学的评价体系

没有具体的评价体系,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将成为一纸空谈。在信息化教学背景下,对教师以及学生的教学、学习成果的评价,应打破传统单一的评价体系,创建多元化的评价体系。

(一)教师评价体系

与传统的教师教学成果评价体系不同,信息化条件下的语文教学成效的评价体系,应该打破唯学生语文学业成绩论教师工作业绩的传统做法,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指标体系,包括教师的职业道德、对学生的了解和尊重、对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激励、对学生课堂行为的引导、对知识信息的传播广度以及交流与反思,等等。评价语文课堂教学要关注教师在实施课堂教学过程中,能否使学生有效地经历语文素养的形成过程,使学生在获得必要的基础知识与听说读写能力的同时,发展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此外,强调以“自评“的方式促进教师教育教学反思能力的提高,倡导建立教师、学生、家长和管理者共同参与的、体现多渠道信息反馈的教师评价制度。一方面,通过评价主体的扩展,加强对教师工作的管理和监控;另一方面,重视教师在自我教育和自我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发展教师的自我监控与反思能力。

(二)学生评价体系

扭转传统的以卷面成绩评定学生成绩的评价体系,建立学生参与学习过程的课堂教学评价模式。对于学生的成绩,既可以用书面考试、口试、实践活动等方式进行评定,也可用课堂观察、课后跟踪、作业分析等方式进行评定。改变一次考试决定学生最终成绩的做法。同时,教师在评价中职生语文学习时,既可以让学生开展自评和互评,也可以让其他科任教师、班主任、家长等有关人员参与评价,而不仅仅局限于语文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对学生的评价应采用鼓励性语言,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

【参考文献】

[1]南国农.信息化教育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刘儒德.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M]. 北京: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3]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4]裴娣娜.教育研究方法导论「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

[5]张隽,张筱兰.Blog技术在中等学校教育中的应用及其优势[J].甘肃科技,2006(3)

[6]王道俊.信息技术教育——中职学校理想与现实的冲突[J].职业教育研究,2007(6)

[7]徐寅伟.教育信息化在中职教育领域的研究和实施[J].化工职业技术教育,2005(1)

[8]郭长君.中职信息技术教学浅析[J].职业技术,2008(6)

[9]李文琪,解月光.现代信息技术教学应用的现状分析与思考[J].中国电化教育,2000(11)

[10]杨满福.专题学习网站的内涵与应用[J].广东教育,2004(9)

[11]何克抗.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的理论与方法[J].电化教育研究,2005(26)

[12]王坤.中等职业教育文化基础课教学的现状与改革[J].职业教育与研究,2006(2)

[13]曾少玲.试论素质教育的大语文观[J].职业教育与研究,2006(2)

[14]王萍.怎样转变职高生的学习动机[J].职业教育与研究,2006(1)

[15]成汗青.中专语文教学的美育实践与思考[J].职业教育与研究,2006(2)

第8篇:现代信息技术概论范文

摘要:本文针对近几年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在学生知识体系培养方面的一些问题,对该专业的知识结构、培养目标和教学模式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适合行业发展需要的知识体系模式。

关键词: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知识体系;产学研合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1主要问题

1.1专业定位模糊

由于国家教育部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对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培养目标表述上的高度概括性,不仅仅是学生对专业发展方向感到迷茫,甚至相当多的专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相当大的模糊性。以至于部分教师和同学干脆把管理和计算机割裂开来,简单地分为管理发展方向和计算机发展方向,而把对于管理知识与技能和计算机知识与技能的融合完全忽略掉,但这恰恰是本专业的精华。

1.2知识结构缺乏系统性和现实性

对于专业的知识结构问题,目前我国相当多院校在该专业的培养计划方面存在相当大的分歧。具有代表性的观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 基础素质知识模块+文献信息科学知识模块+计算机与数据库知识模块+专业学科知识与相关学科知识模块;

(2) 科学文化知识基础和语言工具知识模块+经济学知识模块+现代信息技术模块+专业化课与专门化课模块+学科背景知识模块;

(3) 政治课及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技术课+专业延伸课+背景知识课;

(4) 数学物理基础模块+信息技术基础及应用模块+信息管理理论与方法模块+经济与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模块;

(5) 信息管理理论及技能层知识模块+现代信息技术及应用能力层知识模块+应用领域知识信息开发技能层的知识模块。

对这些不同的提法归纳起来看,在基础素质知识模块、现代信息技术模块、信息管理专业知识模块、专业学科背景知识模块这四个方面基本上达成共识。然而,最早由官方权威公布且最具影响力的方案是教育部1998年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中确定的,即:经济学、会计学、市场营销学、生产运作管理、组织战略与行为学、管理学原理、应用数理统计、运筹学、计算机系统与系统软件、数据结构与数据库、计算机网络、信息管理学、信息组织、信息存储与检索、管理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这一方案如果用模块分割的话,可以将它分解为经济学知识模块+管理学知识模块+计算机知识模块+信息管理知识块。对这一方案,各高校反响强烈,意见分歧很大。

1998年10月,经教育部高教司有关部门同意,由北京大学和武汉大学发起的“全国高校信息管理专业教育研讨会”在河北大学召开。在这次会议上,经过反复讨论、选择、比较和协商,最后一致同意把管理原理、经济学、信息管理学、数据结构与数据库、信息组织、信息存储与检索、计算机网络、管理信息系统等8门课确定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核心课程。同时还强调各高校可根据自己的背景、条件及地区或行业的需要,设置一些必要的背景基础课、通识课和一些面向急需发展的专业方向的课程,以便办出自己的特色。应该说,这次会议取得了显著成果,但由于某些历史原因,这次会议的最终影响力大受影响。

1999年4月,受教育部高教司的委托,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武汉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五家联合组成专门课题组进行专门研究与讨论。最终的研究报告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骨干课程定为6门:信息管理概论管理学基础、数据结构与数据库原理、计算机网络基础、信息系统的开发与管理、信息资源的组织和管理。这一方案只是比1998年河北大学会议上讨论制定的8门核心课程少了2门(即经济学和信息存贮与检索),实质并没有多大的改变。仔细分析,这一方案实际上是各校“平衡取其中”的做法。去掉“经济学”课程,实际上是把原经济信息管理背景的课程体系减掉一门核心课;而去掉“信息存贮与检索”课程,则是把原图书情报背景的课程体系删去一门核心课程。实事求是地说,这一方案基本上照顾了方方面面,在本专业未颁布权威的专业规范之前,首先确立核心课程是完全必要的。

根据长期的教学经验,我们认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课程体系应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公共课――包括各高校所开设的公共必修课,如政治(含“两课”)、数学、外语、体育、思想修养、计算机基础等。

学科基础课(或称学科背景课)――我们认为信息管理必将面向某一特定的行业或专业领域,尤其是一些专业性院校,必须开设学科背景课。比如,财经类学校就必须开设经济学方面的课程,医药类学校必须开设医药科学的基础知识课程。

专业课――主要包括专业通识骨干课和专业特色核心课两大块。

第一,专业通识骨干课程。即各高校公认要开设的体现信息管理专业的骨干课程,包括信息管理概论、管理学基础、数据结构与数据库原理、计算机网络基础、信息系统的开发与管理、信息资源的组织和管理。

第二,专业特色核心课程。即体现各校学科背景特色的有关专业课程。比如医卫背景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必须开设医院信息系统、医学图像信息处理、临床决策支持系统、远程医疗等课程。

综合以上观点,解决专业知识结构的系统性尤其是实现的现实性对于专业培养而言具有重要的意义。

1.3师资队伍尴尬

专业本身的特点决定了实践性强的性质,然而高校教师无论是具有硕士学位还是博士学位,相当大比例没有参与实际的信息化工程实施,因此他们只能从理论上进行传教,无法领会信息化实施方法的本质,更无法让学生感受到信息化的重要性、艰巨性和技术的关键性。老教师的知识更新和新教师的实践技能训练是当前存在的严峻问题。

2行业背景人才培养模式

传统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培养总是忽视具体的行业背景,因此毕业生就业时就表现不出竞争力和专业性优势。行业背景培养模式就是以同学先自我进行行业背景定位为前提,根据行业背景的信息化建设与管理的知识技能培养模式,培养出具有该行业背景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学生,实行行业细化培养。

2.1培养目标定位

(1) 培养面向某特定行业的信息化建设与管理的专业人才,在此所说的某特定行业是指同学根据自己的情况所选择的未来从事的行业,如电信、金融等。

同学们以此为背景,逐渐积累和学习相关的业务知识,结合信息化建设与管理的相关理论进行分析和思考,在大学四年的学习中逐渐构建起该行业的信息化建设与管理方案模型。

(2) 培养具备信息化建设与管理的专门技能和战略思维与能力的高级信息化建设与管理人才。

(3) 培养具备强烈的信息化意识的高级商业人才。

2.2知识结构设计

在知识结构设计方面,行业背景培养模式是以同学所选择的行业为中心进行该行业信息化建设与管理模式的知识结构设计。主要由“行业背景知识模块+该行业所必备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知识模块+该行业信息化建设与管理技能知识模块+信息开发与管理的技能知识模块”四大模块组成。其知识结构体系的最终目标为能够在大学毕业前构建起所选择行业的信息化建设与管理的方案模型。下面以国防信息化建设人才培养举例说明。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在2007年受广东军区委托培养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国防生。在针对他们进行教学计划设计的时候,充分考虑了我国国防信息化建设的行业特殊性,在行业背景知识模块增加了党建理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与国防现状等基础课程。由于他们未来的工作将必然会跟机器设备接触紧密,因此在行业必备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知识模块方面增加了模拟电路、数字电路与单片机等面向硬件的课程。由于国防相关的特殊保密性,在行业信息化建设与管理技能知识模块中增加了信息安全、密码学等课程,并在信息开发与管理的技能知识模块中增加了面向硬件开发的嵌入式开发等选修课程。

在尽量保留原有的核心课程体系的基础上,通过上述课程的调整,使得面向军队信息化建设的人才的知识结构体系更加适合现实的需要,适合国防信息化建设的需要。而整个目标就是围绕培养具有构建国防信息化建设与管理模型的高级国防信息化高级专业人才。

2.3加强产学研合作增强师资力量

高素质的专业教师队伍是培养高质量学生的基础。信息管理和信息系统专业教师应该在专业领域具有广泛的知识,包括计算机系统、信息系统、通信系统、系统开发、管理及信息系统的政策等方面的知识。只有这样,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才能游刃有余。另外,专业教师必须定期地修改教学内容,特别是注重把学科前沿知识和交叉学科的知识渗透到教学内容中,以适应时代的要求和专业的发展。此外,由于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是属于应用性非常强的学科,因此对于该专业的师资力量而言,就必须具备非常强的实践能力与经验。因此,加强产学研的合作对于提高教师在实践方面的经验与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教司. 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大全[M]. 北京:高教出版社,1998.

[2].胡昌平. 面向21世纪的中国信息管理类专业教育[J]. 情报学报,1999,(1).

[3].李后卿. 关于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J]. 高校图书馆工作,2003,(8).

第9篇:现代信息技术概论范文

【关键词】电子商务基础 有效课堂 教学方法 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36-0182-02

有效课堂是课堂教学的命脉,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体现以人为本,需要研究课堂教学,改进课堂教学。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是实现有效课堂的重要保障。结合学生学习特点和电子商务基础的教学实际,采用案例教学法、实验教学法、任务驱动法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 了解学生情况是有效课堂教学的起点

1.学生学习兴趣缺乏

学生学习兴趣不高,与现行教育本身存在的弊端有直接联系:(1)一些教学内容陈旧、脱离实际、缺乏新意,对学生毫无吸引力;(2)教学形式和方法仍存在枯燥、呆板、照本宣科等问题,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当今社会,学生的信息来源非常广泛,外界诱惑非常大,他们热衷于网络、游戏、追星等,如何把学生的兴趣转移到课堂上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

2.学生动手能力强

学生有一定的计算机基础,动手能力强,对新事物、新观念容易接受,适应性强。针对学生学习特点,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与时俱进,及时更新教材内容;充分调动学生动手操作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进步。

二 电子商务基础课程的特点

1.应用性强

电子商务强调的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来提高传统商务活动的效率和效益,重视的是现代信息技术在商务活动中的综合应用。由此可见,电子商务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

2.涉及领域广泛

从学科本质上分析,电子商务是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商务活动的有机结合,它是一个综合性强的多领域交叉学科,涉及的领域较为广泛,主要包括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科学、数据库、物流配送、供应链管理、市场营销、管理学、信息安全、经济学和金融学等多个领域,涵盖了信息技术和商务活动两大模块。伴随着电子商务的外延不断扩展,其正与更多新领域产生交叉点。

3.课程内容的时效性

电子商务产生和发展的基础之一是现代信息技术,每一次信息技术的飞跃都会引发电子商务新的研究热点和应用模式,而信息技术领域是目前世界上公认的发展最快的领域之一。与信息技术密切相关的电子商务学科研究的内容也日新月异,知识和技能更新速度快、时效性强。

4.独特的网络资源优势

电子商务是以计算机网络为媒介而进行的交易活动。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国际互联网的普及应用,为电子商务教学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手段。许多教学内容均可借助网络和专用实验操作系统等现代化手段和方法来完成。

三 实现有效课堂教学方法

针对学生学习特点和电子商务基础课程特点,在电子商务基础教学中,根据教学情况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实验教学法、任务驱动法,努力实现有效课堂。

1.案例教学法

近年来,在电子商务领域涌现出一大批典型的成功企业,如阿里巴巴、京东商城、聚美优品、淘宝等。在电子商务的教学中,将这些电子商务企业的成长过程作为经典案例介绍给学生。通过案例的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了解目前电子商务发展的主要模式和电子商务的发展情况。比如在讲授B2C交易模式时,引入京东商城成长案例。京东商城是中国B2C市场最大的3C网购专业平台,创始人兼CEO是刘强东,自2004年初正式涉足电子商务领域以来,京东商城一直快速成长。2004年销售额为1000万元人民币,2007年销售额为3.6亿人民币,2009年销售额为40亿人民币,2012年销售额为600亿元,2013年有望突破1100亿元。通过对京东商城案例的学习,学生们了解了B2C交易模式并看到电子商务迅猛发展的趋势。另外,电子商务基础课程中的许多知识实践性很强,仅从理论上讲,学生往往理解不了或者理解不深,因此教师在讲述过程中适当引入案例,通过案例来深入分析各类理论知识,这既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又将教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在掌握相关理论知识的同时,了解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的知识。例如,在讲述第三方支付平台时,引入支付宝案例,在案例中介绍了支付宝的发展历程、工作流程、合作商家、安全体系、申领和使用。结合支付宝的最新动态,给学生重点介绍了支付宝的新业务――2013年6月17日正式上线的余额宝业务。通过支付宝案例的讲述,学生们深刻地理解了第三方支付平台的相关知识,熟悉并学会使用支付宝。

2.实验教学法

电子商务基础课程实践性非常强,并且具有独特的网络资源优势,因此学生们除了进行基本的理论学习之外,还可以去机房上实验课。实验课分为真实实验和模拟实验。实验课尽量采用真实实验,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优势,如果条件不允许再采用模拟实验。例如,在讲述电子商务基础第三章“网上购物具体步骤”时采用真实实验,让学生们浏览一些知名的电子商务网站,并以消费者的身份进行网购,从而了解网上购物流程。但是在讲述“物流配送”、“会员信息管理”等后台操作时,学生需要以管理员的身份进入后台系统,这是真实实验无法满足的。为了使学生们对电子商务有全面的认识,2012年太原市财贸学校购买了南京奥派公司《奥派电子商务实用软件》,学生们通过模拟实验,以不同的身份进入系统了解电子商务各个模块的功能。

3.任务性教学法

电子商务基础课程可操作性强,并且涉及领域广泛。教师讲完相关知识后,设计出具体的、可操作的任务,学习者调动已有的资源(计算机知识、商务知识、市场营销知识等),通过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如,在讲授“在线调查问卷”一节时,教师讲完相关知识后设计了一个环节,让学生分组合作完成一项任务――修改一份“关于果味性饮料的问卷调查”。

这一设计的优点是:(1)难度适中。修改调查问卷而不是设计调查问卷,降低了一定的难度,便于学生操作。(2)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内互相交流,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并取长补短,共同完成了教师布置的任务。(3)通过修改调查问卷,学生们对老师所讲的在线调查问卷的结构、调查问卷设计的注意事项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总之,有效教学的实现依赖于有效课堂,而有效课堂的形成必须立足于学生的成长。以学生为本,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才能更好地推动有效课堂的发展,促进有效教学的实现。

参考文献

[1]王娟.高职《电子商务基础》课程教学方法改革[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1(2)

[2]赵睿乔.关于搞好中职校计算机课堂有效性教学的几点思考[J].现代企业教育,20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