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植树劳动实践心得范文

植树劳动实践心得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植树劳动实践心得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植树劳动实践心得

第1篇:植树劳动实践心得范文

一、利用农村资源,培养实践能力

1、利用本地环境,上好环保课。

以学生实践活动为主的课,教师对整个教学过程事前要有周密的计划。在学习“如何保护水资源?”时,我先向当地村民了解学校附近有哪些自然水域,经过踏勘选点后,把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指导组织学生走出校门进行实地考察。要求用带上的取水样的工具和容器,考察水域及周围的环境;考察水中是否带有鱼虾、蝌蚪、水藻、水草之类的动植物,并采取一些水生物标本回来;取样观察水是否混浊,是否有颜色和气味;将水样带回学校进行观察,在瓶子上贴上标鉴,注明采集时间、地点和考察人。在课上指导学生用蒸发的办法,取出水中不仅有不溶解的杂物,而且有已溶解的杂物,并写出所有自然水域中的水都不纯净的考察记录日记。学生通过观察自然水域的污染情况,了解污染源和污染的危害,激发孩子们保护环境的意识;我还让同学们设想自己如何是一名环境保护工程师,将要如何处理保护水资源这一问题,同学们情绪高涨,都充分开动脑筋,提出各自不同的方法,这样,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保护环境的教育思想还得到了充分地体现。

2、利用本地生物,上好生物课。

我们是农村小学,房前屋后的各种动、植物,集体与个人的果林场是上好生物课的有利条件。我常带领学生参观本村的柑桔场、龙眼场等果场,同时,请有经验的果农、专业户在学习果树栽培时为学生介绍各果场的开发经过,特别介绍了它们的经济效益,还介绍了各种果树的施肥、除草、喷洒农药、果实采收、储存等情况,这让学生大开眼界,受益非浅。学生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与热情,他们急切盼望着自己早日种出郁郁葱葱的果树林,为发展家乡的经济作贡献。

接着,我对学生进行种植果树示范,教给种植果树的劳动操作过程——挖坑、放苗、填土、浇水。教师边示范边指出:挖树坑规格的大小、深度、坑与坑之间的距离要合理、树苗是否与地面垂直、不伤到根部、填土是否合理等,然后放手让学生操作,教师巡视指导,同时注意引导学生正确使用劳动工具。在劳动实践中,学生提高了劳动技能,更重要的是磨炼了学生吃苦耐劳的顽强意志。同时能从中体会到劳动的艰辛,培养珍爱劳动成果,热爱劳动人民的感情。为将来能参加现代化生产、立足社会和自食其力打下夯实的基础。

3、利用家庭种养,上好养殖课。

综合实践课有很多涉及到动物的饲养方面的知识。这些知识与农村家庭都有密切的联系,家家有田种,户户有饲养,这样给综合实践课教学提供了良好现场。如学习“如何养好家畜?”时,,我利用学生好奇,求知欲、模仿性强的心理特点,在选定实践基地后,并不急于带学生去参观、实践,而是先让学生自我介绍自家养殖猪的情况,学生争先恐后,各抒已见,情绪特别高昂,教师狠抓良机,趁热打铁,介绍村里郭先生的养猪场的先进设备,猪的数量、繁殖、饲养方法等一一介绍。学生听后,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尔后才组织学生参观,熟悉场地,了解情况。此时,同学们觉得特别新鲜,情绪高涨,主动请教饲养员,恭听猪栏冲洗、饲料搅拌、猪病的预防、消毒、治疗方法,还跟着饲养员一起给猪喂食。这时给予学生适当鼓励,并引导学生回家后帮忙父母喂养牲畜,做一些力所能力的家务事。通过学习对养猪的亲身体会,写心得体会,并向小组汇报,互相交流。久而久之,劳动成为学生自觉行为,成为良好习惯。

二、立足校本资源,扩大实践空间

1、利用学校设施,提供实践机会。

校内设有劳动室,并不断充实器材,分成四个组:种植组、养殖组、环保组、家务组和电木工组。种植组主要是购进一些花盆,让学生种花,配备部分种植工具;养殖组有兔、鸭笼、鱼缸等,让学生息养鸭、兔、鱼等动物;环保组配备剪刀、锯子、瓶子等用具;家务组配备炊具、洗衣用具等,让学生用来学做饭、炒菜、洗 衣服;电木工组配备有电工和木工工具,让学生练习维修、制作。老师带着学生走进活动室上课,组织学生动手实践。学校的小操场设有“红领巾学农基地”,种植花草树木、蔬菜和农作物。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分场地、班级管理,分别种植萝卜、包菜、大蒜、白菜等蔬菜。让学生自己浇水、施肥、除草、捉虫、采摘、收成,全过程都在老师的指导下由学生动手实践。这样,既让学生得到锻炼,又让学生感受到“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喜悦。

2、利用劳动基地,提供实践场所。

学校后山有一片10000平方米的山地划为学校劳动基地,主要种植有松、杉、茶、果,现已成为绿树成荫的小树林。我充分利用这个基地,定期组织学生到基地劳动,这样,既训练了学生的劳动技能,也磨练了学生吃苦耐劳的顽强意志。

本村有一个集体的茶场,学校把它作为一个劳动基地,我经常组织学生前往协助工人除草、施肥、帮助采摘茶叶,参观制茶过程,了解种茶、管理、采摘、加工的全过程。让部分学生学习茶叶的加工,初步学会制茶技术,同时从中体会劳动的艰辛,培养珍惜劳动成果,热爱劳动人民的感情。

第2篇:植树劳动实践心得范文

欧传琴

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当今年代,加强对学生的劳动教育,培养学生身心素质已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而劳动教育在农村更有份特殊的重要性。

我校结合农村实际,因地制宜地开展了劳动教育。劳动教育的范围很大,怎样扎实有效地进行呢?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早在二十年代就十分重视劳动教育,注重学生劳动习惯的培养,把劳动教育作为必修课,他认为“唯独贯彻在劳力上劳心的教育,才能够造就在劳力上劳心的人类,才能征服自然势力,创造大同社会。”因而提出了伟大的“教学做合一”的生活教育理论,由此可见,通过实践活动,才是加强劳动教育的有效手段,劳动教育的实践活动更应该是有目的、有内容、有方法、有阵地。因此,我校开办了一批劳动实践基地,使劳动基地的育人功能真正落在实处。

一、劳动基地的实践活动与思想教育相结合。

1、改变观念。我们曾在高年级学生中做过一次调查,在确定自己未来的职业中,愿意将来长大做农民的只占到被调查的人数的83%,而现实是我们现在培养的学生,将来大部分都是新一代的农民,为了改变他们这种在“升中专”这一 棵树上“吊死”的观念,我们首先对学生进行劳动思想教育,让他们明确现实,更重要地是开出劳动基地,让他们在实践活动中改变观念。我们在校园西侧和西南角开辟两块面积约为400平方米的“翠园”、“芳园”做为种植园,结合农村实际栽种蔬菜、经济作物、油料作物等开挖约为80个平方米的水面做为养鱼池、养殖三层鱼苗,开辟众多的花坛花圃种植花草树木。本着大事、难事老师做,重事、繁事大家做,力所能及学生做的精神,老师带领学生利用节假日共开荒辟地1200平方米,在活动中,多数同学都正视自身的价值,这一活动为培养学生形成与劳动有关的正确的思想品德和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工奠定基础。

2、升华情感。苏霍姆林斯基曾经在《给儿子的信》中说道:“年轻人对劳动不能凭空产生热爱,只有通过劳动才能获得这个珍宝。”“只有人发现了劳动的乐趣,劳动才能成为需要。”为了让学生觉得劳动是一种需要,我们在实践活动中,注重了让学生体验劳动成果给自己带来的乐趣。学生在竞争中自然而然对劳动产生了一种乐趣,由不爱劳动,不想劳动而转化为自觉劳动。现在的校园已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花园、绿园、香园”。

二、劳动基地的实践活动与社区环境相结合。

1、?请进来。我们觉得,仅凭自己在劳动基地上埋头苦干是远远不够、不行的,必须同我们周围的社区环境结合起来,才能扩大我们的劳动教育的影响,做出更好的劳动教育的成绩。首先我们请来对“劳动教育”抱有成见的部分家长,让他们参与或在一旁观察劳动基地上的实践活动,我们发现,在活动中有的家长看到自己对孩子在家里不做一件事,在学校竟会有模有样地使用锹、锄、耙等农用工具,简直不敢相信;通过这样的活动,我们发现了劳动基地的育人功能不仅体现在孩子们身上,更潜移默化在家长们的心中。其次,我们请些有经验的农民、专家、科技人员等来校作基地劳动的实践和理论指导。让孩子们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学到了一些专业的劳动知识,形成了一定的劳动技能。

2、?走出去。走出课堂,走出校园,走到广阔的田野里去,也是我们实践活动举措之一。首先我们与村委会取得联系,把村里的百亩果园、园艺场和科技站做为我们的第二劳动基地。我们常常带着孩子去参观果园、鱼池,观察园艺师们、养鱼专家们是怎样种植果树、管理草皮、养殖鱼类的,同时让孩子们参与适当的劳动。在这个第二课堂里,孩子们学到怎样喂养鱼苗、防治鱼病,怎样种植、修理草坪等,为更好地指导自己在校园内的劳动和将来参加生产性的劳动打下基础。

三、劳动基地的实践活动与科学技术相结合。

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当今社会,陶行知的“农夫的身手,科学的头脑”“手脑并用”的生活教育理论早已指出在劳动中加大科技含量的必要性,而邓小平的理论则是精辟地阐述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原理:“现代经济和技术和迅速发展,要求教育质量和教育效率的迅速提高,要求我们在教育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内容上、方法上不断有新的发展。”再回头看看那些学生,究其不愿做农民的原因,就因为现在的农民太辛苦,劳动技术太落后,再深入研究其内在因素,是现代我们学生周围的农民们科技意识缺乏,科技能力缺乏的缘故。

我们深深地觉得,应该从小培养农村孩子们一种科技意识,因而我们在劳动基地的实践活动中增强科技的含量,我们的举措就是----成立少年农科院。

1、增强科研意识。我们的校园是个“花园、绿园、香园”,充满勃勃生机,我们有机地把整个校园作为少科院活动学习的大课堂,让校园内所有的植物都成为我们研究的对象。如法国梧桐原是从法国引种的,南京1927年前后才开始大量种植:水杉被称为古生物学的活化石等。孩子们更进一步感受到大自然的奥妙是无穷无尽的,正等待他们去探索,自然而然对科学产生了兴趣。

2、?加大科研活动。为了更好地让科研活动落在实处,让少科院的活动更好地集科学性、研究性为一体,我校还在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开辟实验室一间。

在实验室里,队员们饶有兴趣地进行无土栽培的实验,在试验过程里,同学们勤换水、细观察,当大家发规自己水培的蕹茶、柳条无需土壤,也能长了粉白或淡红的根须时,感到无比的惊奇、兴奋,观察记录也更为仔细、耐心。即使有的实验失败了,他们也不灰心,从失败中得出知识、得出经验,实验的好奇心重了,兴趣更浓了,信心更足了。

四、劳动基地的实践活动与智、体、美等方面的结合。

第3篇:植树劳动实践心得范文

初中社会实践报告

中学生社会实践教育活动,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青少年学生的生活,学校以十九大精神为指南,以“xx”为准绳,以《基础教育改革纲要》为依据,实施《小学德育纲要》、《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等精神,了一系列社会实践教育活动活动,收到了的教育。

一、清明节,到革命烈士墓扫墓

在清明节这天,组织全体学生到革命烈士墓缅怀先烈,瞻仰祭扫。革命英雄纪念碑广场前,人们静默肃立。由学校团支部书记致辞,然后由学生代表发言。接着,全体师生默哀三分钟。随后,在《致敬曲》舒缓的旋律中,向烈士敬献花圈。环绕着长眠于此的革命烈士墓区,全校师生一一驻足瞻仰,表达对革命先辈的深切哀思。缅怀先烈们为创建新而抛头颅、洒鲜血的丰功伟绩。这次活动,学生知道了在战争年代有多少儿女参军报国,为祖国的解放事业了的青春与生命,先烈们的利益,不惜抛头颅、洒热血,了旧社会,换来了新的诞生,使后人过上了幸福生活。的生命失去了,但的精神万古长青,永垂不朽。年轻一代的晚辈忘记的丰功伟绩,接过的民族的复兴而努力学习。努力锻炼,全心全意为同学服务,以行动向祖国,向为革命献出宝贵生命的先烈们递交一份满意的答卷,要为祖国建设献出的青春和热血。

二、植树节,组织学生植树

树抚育的灵魂,维持生命所需并庇护,的生命形态象树生活,地球上庞大的森林像一张活生生的毯子般覆盖着地球,一张生存不可或缺的毯子。3月12日,学校组织学生植树活动。,学校做植树前的动员讲话:建设生态文明,要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尊重自然、保护自然、自然,并生态建设。林业生态建设,承担着建设森林生态系统、保护湿地生态系统的职责,肩负着建设生态文明的历史重任。全民植树造林、林业发展,是人与自然相处的客观需要,是建设秀美城乡的途径,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举措。全民植树造林,共建生态文明,是全区的责任和义务,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希望大家绿化意识、责任意识和义务意识,行动起来,投身到全民义务植树造林活动。

大家纷纷表示,植树活动可以享受绿色环境、环保意识,而且种下一棵树,就等于种下了绿色的希望。希望大家都来人类生存的环境,行动起来,让山更绿、天更蓝、水更清、空气更清新、人与自然更。

接着学生排着整齐的队伍,带着劳动工具,一路欢声笑语,迈着整齐的步伐,步行来到离学校十几里远的公路边植树现场。老师一声令下,同学们兴致勃勃,干劲十足:挖坑的,拿树苗的,填土的,浇水的,同学们争先恐后,栽了一棵又一棵。栽好了,还踩一踩,把土夯实,树能成活。温度不高,但人人满头大汗,忙的不亦乐乎。不长,展现在同学们面前的是一排排整齐的树木。同学们擦着头上的汗水,想象着不久的将来,走在公路上的人们会感受到无限的绿意,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三、组织学生到游览扬州瘦西湖

扬州风景优美,人杰地灵,文化沉淀深厚,是历史名城。“烟花三月下扬州”。三月的扬州风光就尽在瘦西湖了。一春天,哪怕还只是春寒料峭时分,就有不少游客迫不及待地走进公园去领略早春瘦西湖别样景致。在“五一”时,组织学生游览了瘦西湖。

坐车一路颠簸,终于来到了瘦西湖。沿着长堤春柳走着,听导游说,脚下的长堤春柳有600余米长呢!向前走,看到长堤边上一棵杨柳一棵桃树交替循环,导游告诉,扬州是双市花双市树,这两种市树。我不时地向周围看,一阵微风吹过,湖面就泛起微波,在阳光下一照射,湖面就波光粼粼,金光闪闪,令人流连忘返,心旷神怡。走到了长堤春柳的尽头,展现在面前的是硕大的两个字:徐园。这两个字的确有来头,还有小故事呢:从前,有人叫徐园,他很横行霸道,百姓们都暗地里叫他“徐老虎”。有一次,他想为题名,谁都不愿意帮他写,他便想出了让书法家帮他写字的计策。他请书法家到家来喝酒,他知道,书法家逢酒必醉。没错,书法家果然醉了。徐园对书法家说:“你帮我写两个成语:清风徐来,春*满园。”这时书法家正在兴头上,欣然答应。写到ZUI后“园”时,一阵微风吹,书法家一下子清醒了,明白徐园的真正目的请喝酒,而是骗的字。可写了这么多了,也不好拒绝,ZUI后的“园”字写得像狂草。去掉外面的框,里面像老虎的“虎”字,意思是:你只不过是一只笼中之虎。

初中社会实践报告

经历了将近一周的社会实践,我感慨颇多,我们见到了社会的真实一面,实践生活中每一天遇到的情况还在我脑海里回旋,它给我们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效果,社会实践活动给生活在都市象牙塔中的大学生们提供了广泛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的机会。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短暂而又充实的实习,我认为对我走向社会起到了一个桥梁的作用,过渡的作用,是人生的一段重要的经历,也是一个重要步骤,对将来走上工作岗位也有着很大帮助。向他人虚心求教,与人文明交往等一些做人处世的基本原则都要在实际生活中认真的贯彻,好的习惯也要在实际生活中不断培养。这一段时间所学到的经验和知识是我一生中的一笔宝贵财富。这次实习也让我深刻了解到,和团体保持良好的关系是很重要的。做事首先要学做人,要明白做人的道理,如何与人相处是现代社会的做人的一个ZUI基本的问题。对于自己这样一个即将步入社会的人来说,需要学习的东西很多,他们就是的老师,正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我们可以向他们学习很多知识、道理。实践是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运用所学知识实践自我的途径。亲身实践,而不是闭门造车。实现了从理论到实践再到理论的飞跃。增强了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认识社会,了解社会,步入社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还需我们在以后的学习中用知识武装自己,用书本充实自己,为以后服务社会打下更坚固的基础!

艰辛知人生,实践长才干

通过这次的的社会实践活动,我们逐步了解了社会,开阔了视野,增长了才干,并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认清了自己的位置,发现了自己的不足,对自身价值能够进行客观评价。这在无形中使我们对自己的未来有一个正确的定位,增强了自身努力学习知识并将之与社会相结合的信心和毅力。对于即将走上社会的大学生们,更应该提早走进社会、认识社会、适应社会。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是大学生磨练品格、增长才干、实现全面发展的重要舞台。在这里我们真正的锻炼了自己,为以后踏入社会做了更好的铺垫,以后如果有机会,我会更加积极的参加这样的活动。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在本次的社会实践中我们还同诸多群众谈心交流,思想碰撞出了新的火花。从中学到了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汲取了丰富的营养,理解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真正涵义,认识到只有到实践中去、到基层去,把个人的命运同社会、同国家的命运的发展联系起来,才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正确之路。

这次实践活动,丰富了我们的实践经验,提高了我们的团队合作能力,使我们通过这次实践更加了解社会,这次实践活动意义深远,对我们的帮助享用一生。作为一个21世纪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是引导我们走出校门、步入社会、并投身社会的良好形式;我们要抓住培养锻炼才干的好机会;提升我们的修身,树立服务社会的思想与意识。同时,我们要树立远大的理想,明确自己的目标,为祖国的发展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初中社会实践报告

在这个火热的七月,我们暂别象牙塔中舒适的生活,带着青年人特有的蓬勃朝气,走入社会,了解社会,深入社会。

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一直是我校中学生投身社会、体验生活、服务大众的真实契机。

暑假假一放,我便来到重庆市江北区鱼嘴镇文化站办公室开始了一种全新的生活社会实践。我的实践时间从7月17日到8月12日。作为一名中学生,就快要步入社会的我带着学习和好奇的心情去迎接第一天的实践,在这之前我是一点实践经验也没有。虽说只是实践,但生活的方式却已完全不同于学校里的生活,而是转变成了正式的上班一族:早上8:30上班一直到下午5:00下班,这一天的生活便度过于这小小的办公室之中。此次实践,主要实习的内容是打印处理文件、日常电话接听、客户接待工作,以及给各种杂活。简单来说就是学习做一位办公室文员。

在学校里学的不是知识,而是一种叫做自学的能力。这次实践后才能深刻体会这句话的含义。除了计算机操作外,课本上学的理论知识用到的很少很少。刚开始去的时候,还真有点不习惯。很多东西都不懂,幸好有叔叔、阿姨们的耐心帮助,让我在这次社会实践中掌握了很多东西,ZUI重要的就是使我在待人接物、如何处理好人际关系这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同时在这次实践中使我深深体会到我们必须在工作中勤于动手慢慢琢磨,不断学习不断积累。遇到不懂的地方,自己先想方设法解决,实在不行可以虚心请教他人,而没有自学能力的人迟早要被企业和社会所淘汰。

第一次参加社会实践,我明白中学生社会实践是引导我们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投身社会的良好形式;是促使大学生投身改革开放,向工农群众学习,培养锻炼才干的好渠道;是提升思想,修身养性,树立服务社会的思想的有效途径。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有助于我们在校中学生更新观念,吸收新的思想与知识。近一个月的社会实践,一晃而过,却让我从中领悟到了很多的东西,而这些东西将让我终生受用。社会实践加深了我与社会各阶层人的感情,拉近了我与社会的距离,也让自己在社会实践中开拓了视野,增长了才干,进一步明确了我们青年学生的成材之路与肩负的历史使命。社会才是学习和受教育的大课堂,在那片广阔的天地里,我们的人生价值得到了体现,为将来更加激烈的竞争打下了更为坚实的基础。希望以后还有这样的机会,让我从实践中得到锻炼。

初中社会实践报告

暑假,我到我所在的社区居委会帮忙,进行社区服务。从八月一日到八月七日,一个七天,我每日都去居委会服务,帮那里的工作人员整理资料和文件,走访人民群众,了解社区居民的生活情况。

刚开始,我并不适应那里的工作,觉得很无聊,很没用。但是,通过与当地居民和工作人员的接触,我逐渐了解到了这个社区服务的乐趣。我知道了如何整理资料,如何照顾老人,如何体贴他人,也知道了成年人的艰辛、努力——这一切的一切,若是没有走出家门,参与服务,就不会体会到的。

通过这次社区服务,我提高了社会适应能力和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也扩大了视野,对自己有了清醒的定位,不仅发现了自己知识结构中欠缺的一面,也感受到了现实和理想的差距,这对我们的学习、生活和工作都有很大的启发。

比如说,居委会的资料总是井井有条,分类整齐,通过居委会大妈的言传身受,我知道了学习应该也像整理资料一样,每天都应该按门按科地把知识梳理一遍,这样,不仅有利于查找,而且还有利于记忆。不只是学习,家里的一切也应当是这样,书籍、衣服、玩具等等。

其中感受ZUI深的是到社区里的老人那里慰问。腊月寒冬,刘爷爷的孩子都去外地打工了。刘爷爷年轻的时候喝酒喝得太多,导致了中风,现在,每天他都会推着婴儿车在院子里练习走动。我和王大叔到他家帮他收拾完家之后,就和他一起去散步。一般的老人上了年纪都不会像他这样日日不停,风雨不住地锻炼,可见他的毅力有多么坚韧了。我以前曾经问过他,为什么要天天锻炼,他告诉我说,这是必须的,如果不天天锻炼的话,就永远走不动了。他还告诉我说,自己年轻时贪杯好饮才导致了现在这个结果,现在社会上,好多小孩13.4岁就开始吸烟、喝酒。他们的这些做法都是对自己对父母对社会的不负责任的行为。希望我不要重蹈他的覆辙,要健健康康的成长。听了这些话,我受益匪浅。

通过本次社会实践活动,一方面,我们锻炼了自己的能力,在实践中成长;另一方面,我们为社会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但在实践过程中,我们也表现出了经验不足,处理问题不够成熟、书本知识与实际结合不够紧密等问题。我们回到学校后会更加要珍惜在校学习的时光,努力掌握更多的知

识,并不断深入到实践中,检验自己的知识,锻炼自己的能力,为今后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学校组织的公益劳动让我从中学到很多,也得到了许多深刻的为人处世的道理。学校把社会作为实践的场所,让我们参与社会,在公益劳动的实践中有所启示。通过小组为单位的社区志愿服务,启发了我们在公益劳动中寻找能使我们受到教育,有所感悟的亮点,引导我们去了解社会、感受社会。

在敬老院中,我们小组的同学毫不嫌脏。耐心、仔细地帮助老人们洗脚、剪指甲。这些都让我们体会到了老一辈的孤独、我们的幸福和自私。我们在那里尽可能地多和老人聊天、谈心,竭尽所能使老人感到温暖。我们还帮助敬老院的职工一起打扫敬老院。虽然我们满头大汗,但我们很高兴,因为我们心里都有一股自豪感。而这种自豪感不是在学校里能够体会到的。

公益劳动是不记报酬、不谋私利、不斤斤计较的;公益劳动是忘我的劳动,也是培养我们关心公共事业热情的。参加公益劳动的光荣感,塑造自己美好的心灵。这些都让我们觉得自己是另一个雷峰。

处于这个时代的我们,大多都是独生子女,对待一些人际关系和自我评估的方面都有所欠缺。而这次的集体公益劳动,使我体会到了集体的力量、集体的温暖和自己的不足。也让我亲身体会到了劳动的光荣感。这些都促进了我努力改正自身错误,正确认识自己。而现在,由于一切向钱看的思想的影响,在一些人的头脑中装满了金钱的利益,干什么事都讲钱,干活不讲报酬认为是傻瓜,甚至有的“公益劳动”也变相要钱。在这种情况下,学校有意识地组织了我们去参加力所能及的公益劳动,对于抵制一切向钱看的思想腐蚀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让我们亲身体会到了劳动的艰辛和劳动穿早世界的真理,抵制了我们轻视劳动和不劳而获的思想的侵蚀,避免了我们形成好逸恶劳的坏习惯。公益劳动也同样加强了我们的劳动观念,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公益劳动同样培养了我们的竞争意识和开拓进取的精神。

学校这次组织的公益劳动让我懂得了公益劳动不仅能造福社会,而且能陶冶情操,美化心灵。而我们也该为了公共利益而自觉自愿地参加劳动,因为那是我们中学生的劳动态度的一个特征。不记报酬也是我们中学生劳动态度的一个特征。我们讲的公益劳动,就是以不记报酬为前提提的;那是根据以公共利益而劳动;我们必须为公共利益而劳动,自觉要求进行劳动。积极参加公益劳动是为社会尽力,是热爱劳动的表现。

社区实践活动提高了我们的社会实践能力。引导了我们接触、了解社会,增强我们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适应能力。而学校

组织的劳动,更让我们明白了学会独立的重要性。在竞争如此激烈的今天,对于我们这些出生牛犊的中学生们,独立的培养和社会的洗礼是多么的重要。在这个更新速度超快的今天,如何适应社会也是我们即将面临的困难。对于现在的我们,越早接触这个日新月异的社会,就意味着我们越能适应它。

初中社会实践报告

今年假期我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假期社区服务活动,虽然三天的时间活动让我觉得很累很辛苦,但我从中锻炼了自己,并且学到了很多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也通过三天的实践,使我有了些关于社会基层建设的心得体会。

高中生暑假社区服务是对自己的一次考验。在父母羽翼下成长的我们到底有没有能力,在社会上用双手来收获什么。到底我能干什么?心理上总有这样的疑问,暑假社区服务就是证明自己能力的一个平台,迎接未知,考验自己,把想象和实际联系起来。看看自己是不是温室里的花朵。

可能高中生的我们还没有多大的本领,但是即将成为栋梁的我们在真正走入社会钱来一次预演。服务员,送报纸,送牛奶。一份简单的工作,却可以让我们认识自己。

炎炎夏日列日当头。正是因为有这样的环境,正激起了我要在假期参加社区服务的决心。我要看看我能否在恶劣的环境中有能力依靠自己的双手和大脑维持自己的生存,同时,也想通过亲身体验社区服务让自己更进一步了解社会,在实践中增长见识,锻炼自己的才干,培养自己的韧性,更为重要的是检验一下自己所学的东西能否被社会所用,自己的能力能否被社会所承认。想通过社区服务,找出自己的不足和差距所在。

社区服务活动给生活在都市象牙塔中的大学生们提供了广泛接触基层、了解基层的机会。深入基层,同基层领导谈心交流,思想碰撞出了新的火花。从中学到了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汲取了丰富的营养,理解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真正涵义,认识到只有到实践中去、到基层中去,把个人的命运同社会、同国家的命运联系起来,才是青年成长成才的正确之路。

“艰辛知人生,实践长才干”。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区服务活动,使我逐步了解了社会,开阔了视野,增长了才干,并在社区服务活动中认清了自己的位置,发现了自己的不足,对自身价值能够进行客观评价。这在无形中使我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定位,增强了我努力学习的信心和毅力。我是一名大三学生,即将走上社会,更应该提早走进社会、认识社会、适应社会。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社区服务使同学们找到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尤其是我们学生,只重视理论学习,忽视实践环节,往往在实际工作岗位上发挥的不很理想。通过实践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得到巩固和提高。就是紧密结合自身专业特色,在实践中检验自己的知识和水平。通过实践,原来理论上模糊和印象不深的得到了巩固,原先理论上欠缺的在实践环节中得到补偿,加深了对基本原理的理解和消化。

通过这次的社区服务,让我学会了很多东西,我深深地感受到一个人在工作岗位上的那份热情。正因为如此,我才渐渐地懂得了一个道理:要创造自己的事业,就必须付出加倍的努力,凭着一个人对工作的执,坚定的信念会指引着他走向完美的事业之路。

第4篇:植树劳动实践心得范文

天是孕育生命的季节,在2021年植树节,参加了植树节的活动是不是感受到了很多呢?都有什么心得体会呢?下面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了“2021植树节活动的优秀个人总结5篇”,欢迎阅读与借鉴!

植树节活动的优秀总结1一年一度的植树节又到了,为了响应国家和学校号召,绿化我们的家园,建设和谐美好家园,经我系领导同意,系学生会积极与池州市林业局联系,决定在3月12日这天举办一次面对社会的大型植树活动。

经过几天的准备和与相关部门的联系,我系11级全部青年志愿者及部分学生会干部,于3月12日星期一早晨7点30分集合,并集体乘坐公交前往贵池区杏花村街道办事处长岗社区罗家排山场参加了市林业局统一安排的义务植树活动。本次活动除了我系青年志愿者以外,还有政府相关人员、社会人员及9611部队部分官兵等也参加了此次活动。

大家在池州学院南大门出发前往植树地点。此次活动所使用的树苗均由林业局提供。植树地点在贵池区杏花村街道办事处长岗社区罗家排山场。那天温度下降,还刮着风,但是大家仍然没有提前离去的意思,仍然坚持着搬运树苗、填土。我系青年志愿者人数不多,全部主动参加到植树过程中去了。而且分工也相当明确,分成了十个小组,分别协助参加活动的人们植树。

同学们情绪高昂,使我们的植树效率很高。经过短短三个多小时,贵池区杏花村街道办事处长岗社区罗家排山场的一个荒芜的山坡已经种满了树苗。虽然累了一上午,但是同学们还是非常兴奋。我系青年志愿者最后一批走。

这是我系举办关于植树节的相关活动,而且所联系的部门众多,所以难免会出现一些难以预料的困难。

1、由于时间紧迫,经验不足,造成开始时场面有点乱;由于工具紧凑,造成人员过于集中,分工存在一定的不合理、不科学;

2、由于土层过硬,导致大家在开始时有一定的消极心理;没有提前预料到活动中存在的困难,解决困难的能力仍有提高空间;

这次活动中出现的问题,使我们看到我们举办活动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考虑问题还不够全面。在今后举办的活动中,还需要再多加考虑,不让类似的问题再次出现。

此次活动同时也对我们社会实践部内部成员的相互协作能力起到了很好的锻炼,大家共同协作,各位青年志愿者也都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为加强社会实践部成员各项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很好的机会的力量来完成更多的事情。

植树节活动的优秀总结23月12日是一年一度的植树节,给给我们共同的家园增添一点绿色,使我们的生活环境更加美丽,由企业人事组织策划的“贡献力量,奉献绿色”3.12植树节活动在3月19日于_区群力义务植树点拉开了帷幕。

全体员工同事们团结一心、齐心协力,将一棵棵树苗小心的摆放在坑里,填土、休整、浇水动作连贯并且有序。不一会儿,就植起了一排排的小树。大家的辛勤劳动植,让秃平的小山增添了一道道风景线。

植树期间,大家在护树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大家本着“种一棵、活一棵”的原则,在数量达标的同时格外注意栽种质量。虽然寒风习习、春寒料峭,但我们公司员工毫不畏惧,个个干劲十足,裤腿和鞋子上都沾满了黄泥,脸上始终洋溢着劳动的喜悦。

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本来光秃秃的一片空地已经栽上了不少的树。望着整齐排列的一棵棵树苗在春风中摇曳;想象着它们经历风霜雪雨终将枝繁叶茂、覆庇一方,同学们的心乐开了花。大家纷纷和自己亲手栽种的树苗合影留念。最后,大家集体合影留念,我们公司员工手中高举劳动工具,欢呼雀跃。

此次活动总的来说是比较成功的,原因主要是大家对这次活动都有很强的参与意识,所以在准备方面还是比较充分的。古语有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义务植树点的工作人员在这次活动中所给予的大力支持也是这次活动能够顺利进行的保证。

最关键的当然还是同事们态度积极,有再完美的计划,再严密的组织,没有大家的参与,这次活动是不可能完成的,员工们在这次活动中所表现出的激情与活力是这次活动能够成功的直接动力,在活动过程中秩序井然,大家都以快乐的心情去参与活动,仅在这里对全体__公司员工表示敬意。但在这次活动中也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去植树之前大家普遍对植树的知识了解很少,导致了一开始做了一些无用功等。

这次活动中我们也学习到不少东西,最基本的让我们学到了植树的基本方法,培养了我们相互合作的团队精神,更是让我们学到环保的重要性。植树活动增强了我们热爱劳动的观念,提升了绿色环保意识。

我们自己为自己用辛勤劳动改善了自然生态环境而自豪。大家认识到,作为地球的孩子,我们更有责任为自己的家园增添一抹绿色。这也是我们公司员工必须做的事情,作为党员我们不单单为人民服务,为大众服务,对于我们赖以身存的环境,我们更加要行动起来,为我们的环境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总之希望每个人都能保护树木,保护树林,让大地添一份绿色,天空盖一层蓝色,空气变得更加清新吧!

植树节活动的优秀总结3春风吹绿了嫩芽,吹绿了小草,也吹动了意气风发的孩子们的热情。在植树节来临之际,凯得威幼儿园积极开展植树节活动。

3月12日,我们凯得威幼儿园开展了“植绿、护绿、爱绿”的植树节活动,全体幼儿参加活动。上午10点半,校车司机伯伯和我们可爱的老师们就已经在做准备。种树也是需要讲究的,老师们细心挖好树坑并给小树拌好营养土,我们的植树活动就开始咯。

准备工作做好了,孩子们有次序的排好队开着小火车出门咯!

这次学校给小朋友们选购的是果树,有桃树、梨树、枣树等。我们是按班级来分配树苗的,一个班一颗小树,小树也代表每个班。同时班级也要负责照顾好自己的小树苗,既体验了种树,又能给训练孩子的责任心。

在进入我们的小花圃之前,老师为孩子们介绍不同果树苗的品种,开花时间,成熟时间以及种植的注意事项。

在做好分配工作之后,孩子们便在老师的带领下,进入了我们的种植地。在幼儿园的种植园地上,孩子们有的来扶助小树,有的用锄头、有的用铲子来为小树填土,一起种树,大家热情十分高涨。小树种好,孩子们开始轮流给小树浇水,一起种上希望之树,最后给树木挂上一起精心制作的标语牌。

填完土浇完水,整个植树活动也就结束了。虽然植树的时间只有短短的两个小时,可是通过在植树的过程中,孩子们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得到了很好的提高,我们已将“环保的种子”播撒在每一个孩子的心中。

总的来说,这次植树节活动,加深了我园师生的环保意识。大家都积极地行动起来,为了保护地球母亲,为了美化我们武汉市,也为了美化我们的校园,贡献自己的力量!

植树节活动的优秀总结43月12日是一年一度的植树节,给给我们共同的家园增添一点绿色,使我们的生活环境更加美丽,由企业人事组织策划的“贡献力量,奉献绿色”3·12植树节活动,在3月19日于开福区群力义务植树点拉开了帷幕。

绿色和谐,你我同行。在前去植树活动途中虽然天气灰蒙蒙,但是参与本次义务植树活动的员工意气风发,满面春风,你追我赶,互相帮助。全体员工同事们团结一心、齐心协力,将一棵棵树苗小心的摆放在坑里,填土、休整、浇水动作连贯并且有序。不一会儿,就植起了一排排的小树。大家的辛勤劳动植,让秃平的小山增添了一道道风景线。

植树期间,大家在护树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大家本着“种一棵、活一棵”的原则,在数量达标的同时格外注意栽种质量。虽然寒风习习、春寒料峭,但我们公司员工毫不畏惧,个个干劲十足,裤腿和鞋子上都沾满了黄泥,脸上始终洋溢着劳动的喜悦。

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本来光秃秃的一片空地已经栽上了不少的树。望着整齐排列的一棵棵树苗在春风中摇曳;想象着它们经历风霜雪雨终将枝繁叶茂、覆庇一方,同学们的心乐开了花。大家纷纷和自己亲手栽种的树苗合影留念。最后,大家集体合影留念,我们公司员工手中高举劳动工具,欢呼雀跃。

此次活动总的来说是比较成功的,原因主要是大家对这次活动都有很强的参与意识,所以在准备方面还是比较充分的。古语有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义务植树点的工作人员在这次活动中所给予的大力支持也是这次活动能够顺利进行的保证。

植树节活动的优秀总结5为了创新社会管理,构建和谐社区,打造绿色小区。为更好的推进全民义务植树活动深入开展,加快我市绿色生态城市建设步伐,充分利用植树节的有利契机,杭州路社区积极组织青年志愿者开展了春季义务植树活动,取得了明显效果。现将这次义务植树活动总结如下:

一、工作成效

3月12日,在我社区的组织下,洪福小区、淮安富康房地产公司的青年志愿者积极参与到植树造林的活动中。在植树过程中不怕苦、不怕累,争先恐后,有标准、讲实效,确保植树成活率。

二、特点和做法

1、注重实效,提高质量

社区把义务植树活动当作一项重要任务来完成,为确保植树成活率,达到改善环境、建设生态的目的,严格按照植树要求、每棵树种尺寸和树间距进行树坑的打挖,在植树时注重泥土的填覆,及时补水,联系人员落实后期的管护,做到植树规范,管护到位,保证了植树的质量和成活率。

2、广泛宣传发动,提高积极性

大力宣传义务植树的意义和成效,大力倡导绿色就是资源、就是财富、就是生态、就是文明的理念。在辖区居民中营造人人关心绿化、人人参与生态环境建设的良好社会风气,为推动义务植树运动的扎实开展营造浓厚氛围。

3、分工明确、责任到人,推进义务植树活动开展

社区书记总负责,充分发挥综合协调职能,加强组织协调,任务分解,督促检查,分工明确,积极主动做好义务植树工作,确保义务植树活动的扎实推进。每个区域的植树任务做进一步分解细化,确保责任到人,从制度上保证树苗的成活率,提高植树成效。

第5篇:植树劳动实践心得范文

1.开展科技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课外科技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符合中小学生活泼、好动、有强烈求知欲和好奇心的年龄特征及心理特点,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其学习兴趣。选择生物科技活动的课题,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力求做到课题具有新颖性、实用性和趣味性。如白岸乡的黄巢岩山海拔较高,山上生长着一种罕见植物“山蔓菁”,听当地牧羊人说,它的肉质根可重达20kg,有一定的药用价值。为了弄清“山蔓菁”是一种什么样的植物,白岸乡中学生物教师带领科技活动小组,跋山涉水,对“山蔓菁”进行了几次考察,详细记录了它的生态环境及茎、叶、花的形态特点,并将其移栽到生物园地观察实验,同学们还撰写了《高山探寻“山蔓菁”》的小论文,路志亮同学的小论文被《中学课程辅导》刊登。

针对当地鼠害比较严重,我们组织学生开展了“如何灭鼠”的活动,同学们开动脑筋自制“铁猫”捕鼠,有的同学用酒泡大米灭鼠,夜里进行连续观察,随后总结成了《酒泡大米灭鼠》的论文。这项活动对消灭当地鼠害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羊范镇中学结合初中动植物课的教学,开展课外采集动植物标本的活动,同学们兴趣高涨,积极参与。两年来他们因陋就简采集制作动植物标本150多件。这些活动的开展,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对科学文化知识、科技活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更加乐于探索自然界的无穷奥秘。

2.开展科技活动,提高学生科学文化素质

生物科技活动是需要动脑、动眼、动手的活动。通过科技活动可使学生加深理解和巩固课堂上所学知识,提高多种能力,受到科学方法、科学思维的训练,使学生从小养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锤炼坚韧不拔的科学精神。

邢台西部山区的白云山山高林密,有丰富的植物资源。浆水中学每年6月份都要组织学生到白云山采集植物标本。同学们兴趣盎然,路边、山脚的小草,山坡上的参天林木,都引起他们极大的兴趣。他们细心观察各种植物的生长环境,认真研究植物各个器官的形态、结构,并与课堂上所学知识进行对照,加深理解。将采集的标本经过整形、压干、上台纸等一系列过程,切实掌握了植物腊叶标本的制作技术,提高了动手能力。生物科技小组同学制作的标本,作为直观教具在课堂上运用,也促进了课堂教学。

学校附近的前南峪村是我县实施生态农业的典型,于是教师便组织学生到此参观考察,了解荒山绿化治理带来的变化,并撰写考察报告。科技活动小组的学生还对乡镇企业的环境污染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后认真整理材料,撰写调查报告和科学小论文。通过这些活动,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综合、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如针对“叶绿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步骤多、难度大的特点,教师组织生物课外活动小组,对此实验进行了改进,同学们自行设计,分成a、b组采用不同的实验材料进行对比实验。在实验过程中,有的学生提出制取滤液时用纱布代替脱脂棉,加快了过滤的速度,在层析时用刻上小口的透明胶片代替培养皿盖,既可固定滤纸条,又便于观察。由于个别学生对实验的科学性不够重视,粗心大意,导致实验失败,教师可借此引导他们端正学习态度,分析找出失败的原因。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受到了科学方法的训练,学会了观察、对比、分析、综合等科学的思维方法,培养了学生独立搞科学实验的能力,也培养了他们严谨求实、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以及不怕挫折、勇于战胜困难的科学精神。

3.开展科技活动,培养学生劳动技能

课外科技活动具有较强的实践性,通过野外实习和参加生产劳动,学习一些实用技术,使学生在实习实践的过程中掌握劳动技能,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情感。接受义务教育后的农村青少年,大多数将直接参加农业生产劳动,因此,学校应重视对学生劳动技能素质的培养,使他们毕业后能适应当地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县白岸乡地处河北、山西两省交界处,属于深山区,昼夜温差大。该乡出产的柿饼柿霜洁白,柿肉透红爽口,但近几年由于柿树的老龄化和柿疯病的肆虐,很多树一个果也不挂。针对这一现状,白岸乡中学教师组织生物科技活动小组的学生学习柿树嫁接技术,他们选择黑枣树作为嫁接树,教师向学生传授嫁接苗的削法,怎样在嫁接树上切口,怎样插嫁接苗,怎样包裹等一系列的操作过程,然后学生在教师选择好的黑枣树上进行实际操作,以后每个星期都要去观察,打掉黑枣树的芽。经过统计嫁接的成活率为81%。学生学到技术后,利用星期天帮助家长或乡亲们嫁接柿树,3年来共嫁接成活1000多棵柿树。这些柿树抗病性强,长势喜人,为当地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这项活动受到了乡政府的表彰,在第四届生物百项活动中被评为优秀活动奖、河北省二等奖。

路罗中学是一所农林技术学校,有农场、林场、食用菌厂。课余时间教师带领科技兴趣小组学生学习苹果树、板栗树的修剪技术以及食用菌的栽培技术等,有些学生还帮助家长走上了科技致富的道路。在这些实践活动中,学生不仅获得了一定的劳动技能,有了一技之长,而且也使他们看到了生物科技在农业、林业生产上大有用武之地,更加激发了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同时,他们从自己的劳动成果中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感到劳动的光荣,受到了劳动观念和劳动态度的教育;进而培养了学生热爱家乡、热爱劳动的情感,以及改变家乡面貌的强烈责任感。

4.开展科技活动,向学生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第6篇:植树劳动实践心得范文

3月12日是一年一度的植树节,为给学校发展作贡献,给我们的家园增添一点绿色,使我们的生活环境更加美丽,由我院学生社团联合会策划的“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公益时尚,公益生活”为口号的植树护绿行动,做到人人参与,宣传与实际行动相结合,从而令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环保意识,生态意识,以达到为社会增添绿色,净化、美化环境的目的。

二、行动宗旨:

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增强大学对环境保护的认识,让大学生亲身体验环境保护意识,公益时尚,公益生活

三、活动时间、地点:

2010年3月12日 星期六上午8点

地点:咸宁市温泉区人民广场

四、活动内容:

1.发动:

我院学生社团联合会,青年自愿者服务总队及人文旅游系,生物系参加本次活动,以此号召我院全体师生人人参与植树节护绿、养绿系列活动,为美化、净化健康美丽城镇环境尽一份力。

2.实践:

1 将人民广场草坪划分为若干大块,把我校大学生分成若干小队负责进行栽植和养护;

2 以各小队学长学姐带头进行栽种树苗和浇水

3 为了放松同学们的心情,植树完后进行了4个节目的文娱表演

4 参与本次活动的全体师生进行合影留念.

五、活动感言

3月12日一个万里无云的日子,随着阵阵凉风吹拂,咸宁职业技术学院的老师和同学们怀着愉悦的心情来到了咸宁市温泉区人民广场举办植树节,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热情的笑脸,有条不紊的为构建健康美丽城镇献新绿.看大家为每一棵小小树苗小心翼翼的铺土,为每一棵树苗浇水,让我想到:劳动其实是一种享受,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能为城市的美化添新绿,心中无比快乐.我们现在能美化我们生活的城镇,将来也一定能为祖国绿化做出贡献!

有句谚语说:“一年之际在于春。”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小草轻轻推开被层——泥土,感受春天的气息。花儿萌芽了,为春天点缀了一丝丝春意。

3月12日是一年一季的植树节,这一天既是植树节又是孙中山先生的诞辰。

3月12日,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们也将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为我们留下特殊的回忆。

3月12日是我国法定的节日,而我们身为当代大学生,也在这特殊的日子为我们种下了我们的爱心。

当我们大家一群人在那儿努力劳动的时候,我突然发现,其实劳动真的是一种享受,当你在那而努力地做一件事的时候,你会发现你内心的灵魂会得到释放,像我这些学生,由于天天都面对着书本与电脑,而这些东西都是会让人麻木的。如果偶尔参加一些诸如此类的活动就能够给人一种身心的释放。当你看到自己种下的花花草草能够茁壮成长的时候,不会得到一种欣慰吗?

第7篇:植树劳动实践心得范文

 1.用生动、形象的内容激发学生劳动的兴趣

 如何更广泛深入劳动教育活动,提高学生劳动教育的兴趣呢?那就得关注学生所熟悉的、喜欢的话题。所以教师在选择劳动教育话题时,要紧密联系学生实际,贴近学生生活,这样他们的创造才会如涓涓细流,流出心田。 如教学《快乐的春节》这一课时,一开始我就播放学生周围亲戚、朋友春节里热闹的场面,学生的话匣子一下子就打开了,有的说过年前打扫卫生的场面;有的说包饺子的场面,有的布置房间的场面;还有的编了顺口溜:过新年,包饺子,吃团子,过年了,团圆了,唱歌跳舞真热闹!……课堂气氛非常活跃,从而激发了他们的想象和思维,对学生有效地进行了劳动教育训练。

 2.在课堂教学中使劳动教育得以巩固

 课堂教学是师生交往的双向互动过程,每一堂课都应为学劳动技能的发展提供用武之地。如对于劳动的课文,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抓住课文的特点,查找有关资料,自编解说词,借助挂图或课件向其它同学介绍课文中的劳动技能,并回答其它同学对劳动知识有关内容的询问……在有趣的“介绍”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劳动教育能力。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劳动教育能力,更迸发出了创新实践的火花。

 3.用课前三分钟使劳动教育得到延续

 教师可以利用课前三分钟,对学生进行切实有效地劳动教育训练。由于时间的限制,所选择的题材应该是短小精悍的。而不同年段的孩子,认知发展水平不同,所关注的事物不同,兴趣的关注点自然也不同,所以使得题材的选择要贴近儿童的生活尤为重要。由于学生个性的不同、认识、需要的不同,因此题材的选择可以让学生自己来确定。如:植树节要到了,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学生的谈话自然会提到植树。抓住这一话题,让学生说说如何植树,让学生说说植树的方法。学生通过漫谈,交流资料,了解了一些植树知识,在增长知识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学生的劳动观念得到训练。

 4.在日常生活中使劳动教育得到深化

第8篇:植树劳动实践心得范文

单昭祥,男,汉族,山东蒙阴人,1921年出生。1938年6月参加革命工作。1939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地方、中央等多个职位。1981年12月,根据邓小平同志倡议,全国人大五届四次会议作出了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年已60岁的单昭祥,受命于全民义务植树运动这一伟大事业,出任首都绿化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兼办公室主任职务,一千就是15年。1996年12月,年已76岁高龄的单昭祥老人,仍执着绿化大业,壮心不已,组织筹建了北京绿化基金会,并担负起会长重任。单昭祥同志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们尊称他为“中国绿化老人”,如今他已经是90高龄的老人了,然而他从不服老,仍然战斗在绿化造林事业的战线上,为祖国的绿化美化事业而辛勤的耕耘着。

我作为一名连续14年为邓小平、和中央领导同志参加首都全民义务植树劳动的现场服务人员,忆昔抚今,喜看今朝“城市青山环抱,市区森林环绕,郊区绿海田园,绿色拥抱北京城”的巨大变化,无不得益于小平同志倡导的全民义务植树运动,它为2008年奥运会在北京的召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创造了有利条件。

2006年是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第25个年头,这是林业、生态建设,全国人民的一件大事。近年来,随着国家加快国土绿化一系列亘大政策的出台,社会各方面植树、护绿、爱绿的意识进一步增强,国土绿化的内在活力得到有效激发。各种经济成分踊跃投资造林绿化。广大人民群众逐步认识到北京的生态环境建设代表着首都、国家和民族的形象,加强城市环境建设是落宴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是广大人民群众最现实、最直接的利益要求,是办好2008年奥运会的迫切任务。2006年是“十一五”规划实施的第一年,国土绿化要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新要求,紧密围绕“以人为本,共建绿色家园”的主题,以提高绿化质量和效益为中心,扎扎实实地开展各项工作。世纪伟人邓小平是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是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倡导者,同时也是身体力行的执行者。他老人家对生态环境建设一直很重视,早在七十年代他就多次带领身边的工作人员和家人在中南海、西山义务植树。我作为一名连续14年为邓小平、和中央领导同志参加首都令民义务植树劳动的现场服务人员,忆昔抚今,喜看今朝“城市青山环抱,市区森林环绕,郊区绿海田园,绿色拥抱北京城”的巨大变化,无不得益于小平同志倡导的全民义务植树运动,它为2008年奥运会在北京的召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创造了有利条件。全民义务植树运动是一个伟大的创举,是中国人民的骄傲与自豪。这使我对伟人小平同志更加由衷的钦佩和敬仰。

一、邓小平同志倡导全民义务植树运动是一个伟大的创举。

1981年7、8月间,长江、黄河上游相继发生了特大洪灾,小平同志专门就林业问题作了重要谈话,他说:“看来中国的林业要上去,不采取一些有力的措施不行,是否可以规定每年每人都要种几棵树,比如种三棵或五棵树,要包栽包活,多者受奖,无故不履行此项义务者受罚。国家在苗木方面予以支持。可否搞一个文件由人民代表大会通过施行。总之,要有进一步的办法”。在小平同志倡导下,1981年12月13日,全国五届人大四次会议做出《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之后,小平同志就带领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以上的中央领导同志率先垂范,每年春季都积极参加全民义务植树劳动。

小平同志登高一呼,全国上下齐响应,一场国家、集体、个人一齐上的绿化祖国的人民战争打响了。年E60岁的我。受命于全民义务植树运动这一伟大事业,出任首都绿化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兼办公室主任职务,一干就是15年。在这期间,我有幸连续7年为小平同志和中央领导人参加首都义务植树劳动现场服务,并有幸直接聆听到小平同志有关植树造林、绿化工作方面的教诲。1983年在京郊蟒山植树劳动时,小平同志语重心长地说:“今后其他运动都不搞了,全民义务植树运动不仅要搞,而且要大搞,要坚持10年、20年、100年、1000年,要世世代代地坚持下去……”。

邓小平同志不仅倡导全民搞绿化,而且身体力行带头实践。1984年在蟒山植树时,北京市有位负责同志说:“天旱少雨、立地条件差,栽的树成活率不高”,小平同志听后,当机立断说:“老天不帮忙,靠自己”。就是这种战天斗地,人定胜天的精神,一直鼓舞着我和世人为绿化事业而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

1986年至1987年连续三年在天坛公园植树,年过八旬的小平同志特意带着外孙女羊羊和孙子小弟一起植树,其寓意是:绿化事业要后继有人,世代相传。小平同志早已意识到植树造林、改善生态环境是制约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问题。一次,他在种完一棵树后,指着这棵树对在场的园林工人说:“我栽的这棵树要靠你们浇水、养护管理他才能活,靠我们干不了多少活,栽不了几棵树,我们就是倡导这么一种精神,希望全国人民人人动手,绿化祖国”。小平同志这番话,充分表现了一代伟人高瞻远瞩的宏伟气魄,他将是对国人的教育、鼓励和鞭策。

二、全民义务植树运动推动了首都城乡整个造林绿化事业的进展。

林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领域,国民经济的整体是林业的生存之基、发展之源,林业只有融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整体之中,才能获得不竭的发展动力。党中央、国务院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对林业作出了科学的定位:“在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中,要赋予林业以重要地位;在生态建设中。要赋予林业以首要地位;在西部大开发中,要赋予林业以基础地位。”首都的全民义务植树运动,从1982年开始,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下,在中央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通过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依靠得天独厚的条件。从北京的实际出发,以提高实效为中心,不断建立健全条块结合的绿化领导体制。坚持全面规划,城乡兼顾,确保重点,分片包干划分责任区,科学造林和检查评比制度,有计划有组织地动员全体社会力量,广泛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经过20多年艰苦努力,取得了可喜成绩。

我们通过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和基地化的管理体制,提高了全民绿化造林,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促进了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密切了城乡关系,促进了农村经济和文化事业的发展;推动了城乡绿化造林的进程。初步形成了从城区到郊区,从山区到平原,一个点、线、面、带、网、片相结合的绿化体系。20多年来,我们每年发动1600多个单位,近200万人次,其植树1.42亿株,成活率达88.2%,抚育幼林1.5亿株次,绿化荒山荒滩46万亩。建立植树基地近百个,同时,涌现出了全民义务植树红旗单位368个,积极分子上万人次,全国劳动模范30余人。通过20多年的不断努力,目前全市林木覆盖率由1980年的16.6%上升到2000年的43%,城区绿化覆盖率达36%,到2005年全市林木绿化率已高达50.5%,城区绿化率达45%,不少地区已形

成了绿荫护夏、红叶迎秋的美好景观,大大地改善了首都的生态环境。

实践证明:小平同志倡导的全民义务植树运动,是以全党动员,全民动手。全社会办林业,全民搞绿化的正确道路。全民义务植树运动,既为国家、社会尽了义务,又激发了人们的爱国热忱,增强了公民意识和法制观念,培养了人们的集体主义和艰苦奋斗的精神,同时陶冶了人们情操,促进了精神文明建设,是符合我国国情和民意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造林绿化事业的正确道路。是再造中华秀美山川的必要措施,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协调人与自然关系不可或缺的有效途径,是负责任的中国对世界作出的重要贡献。

三、生命不熄,绿化不止。

小平同志的谆谆教导,时时刻刻影响在我的耳边,铭记在我的心上;小平同志日理万机,却心系祖国绿化大业,实在令世人敬佩。他在83岁高龄时还带领中央集体植树,这种崇高而伟大革命的精神,无不教育着我,感染着我;他那谈笑风生,挥锹铲土,培育新树的身影,在我的心目中留下永恒的记忆。我常常这样想,生我者父母,养我者党和人民,对党和人民我有报不完的恩。就是这种力量,使我与绿化事业结下了不解之缘,“生命不熄,绿化不止”是我人生未尽的追求。

1996年,我75岁时从一线岗位上退下来,当时因各方面需要,由首都绿化委员会和各界有识之士的倡导与支持,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经报请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和有关部门审核批准,筹备成立了北京绿化基金会,我出任会长,承担起时代和社会赋予的使命,迄今已十年了。

在建设生态城市、宜属城市和举办绿色奥运目标推动下,北京绿化基金会成立十年来。以改善和提高首都生态环境为目标,以提高公民绿化意识为准则,以培养和教育下一代为己任,为了实现“绿色奥运”的承诺,为了植树造林,改善和提高首都生态环境,我们积极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广筹资金,艰苦奋斗,做了些拾遗补缺的工作。我们所做的工作虽然花钱不多,但却在国内外产生了较好的影响。在这十年间,我们先后筹集资金实际投入近亿元,投资运作各种绿化项目24项,营造各种纪念林15个,其中有响应陈慕华同志倡导的,移风易俗,弘扬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纪念林;有弘扬革命传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纪念林;有促进国际友好往来的纪念林;还有为保护祖国文化遗产,促进民族团结的纪念林。从2001年起,我们集中抓了两项重点绿化工程项目:一个是由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北京绿化基金会和河北省宣化县政府合作建造的“中信黄羊滩万亩治沙绿色工程”,此工程由中信公司向河北省宣化县分期投资一千多万元,当地政府作出了相应配套资金和劳力等巨大投入。在此项公益活动中,我会负责运作资金,确保了工程项目的顺利开展。并负责绿化项目质量的监督管理,检查验收确保资金到位和种植各种植被的成活率。经过三方共同努力,已治理黄羊滩1.5万亩;另一个是由北京人民广播电台新闻台、北京绿化基金会和内蒙卉多伦县政府合作开展的“治多伦一亩沙地,还北京一片蓝天”大型环保绿化公益活动。此项活动得到了广大市民和有关单位的大力支持。经过五年的努力,共筹集善款500多万元,当地政府作出了相应配套资金和劳力等巨大投入。经过共同努力。目前已治理浑善达克沙漠八万亩。此活动得到当地政府和百姓的称赞,称这一善举是造福人民的“德政工程”。这一活动曾荣获北京市2002年度“首都精神文明建设最佳活动奖”。

十年来,我们协助政府牵线搭桥做了一些有益的工作,北京绿化基金会在社会上的影响和作用日益扩大和突出。基金会通过不断努力。已经形成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做法,积累了一些经验。我们严格管好用好基金,办好绿化工程项目;紧紧围绕林业重点工程和群众义务植树、社会造林等中心任务,充分发挥典型引导带动作用,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宣传作用,广泛宣传保护生态环境,绿化造林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广泛动员有识之士和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投入到绿化造林,改善生态环境的行列当中来。我们在实践中,探索出投资方、实施方和运作验收方“三位一体”的运行机制和公益绿化模式的新路子。基金会以树为媒,以绿为桥,依靠政府,依靠广大人民群众,以实际行动完成小平同志生前的夙愿,多为政府排忧解难,多为百姓办实事,办好事。

绿化造林是城市重要的基础建设,是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改善生态环境和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公益事业。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同样重要。多年来,北京绿化基金会得到了中央、北京市和有关单位领导的关怀,同时也得到了各界有识之士的鼎立相助和大力支持,这是基金会多年来所取得成绩的关键所在。市委书记刘淇同志对北京绿化基金会成立以桌所做的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作出了“突出绿化造林,为绿色奥运做贡献”的重要批示。植树造林,绿化祖国,加强生态建设,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任,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造福人民的大事。人与自然的和谐,将成为世界环境保护和绿化造林的主题之一。我们将进一步认识加强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加强城市建设与强化城市管理并重的重要意义,竭尽全力为把我们的首都建设成为清洁、优美、有序的城市,以崭新面貌展现给世界,为迎接2008年北京奥运盛会的到来,为首都北京的绿化事业再立新功,为伟大祖国增光添彩

第9篇:植树劳动实践心得范文

思考――乡村教育的根在哪里

89年前,陶行知先生在《中国乡村教育之改造》一文中疾呼:“中国乡村教育走错了路!他教人离开乡下向城里跑,他教人吃饭不种稻,穿衣不种棉,做房子不造林;他教人羡慕奢华,看不起务农;他教人分利不生利;他教农夫子弟变成书呆子……前面是万丈悬崖,同志们务须把住,另找生路!”

乡村教育的生路又在哪里呢?我自从七年前担任乡村小学的校长以来,就一直在追问和反思,却没有找到答案。2015年,我有幸跟随着教育公益组织的伙伴们走出了乡村,看到了外面精彩的教育世界;回来之后,我们边思考边实践,而2016年初,我们又一次迎来了难得的机遇,有幸参加了由甘肃省乡村教育发展NSDP项目培训,终于破解了困扰我多年的难题。

说来惭愧,城里人讲给孩子“项目式学习”,然而我作为一个有23年教龄的教师,在参与这个项目之前还并不真正理解什么叫“项目”。NSDP项目其实并不新鲜,源于2000年左右启动的“中英甘肃基础教育目”中的“学校发展计划”(School Development Program, SDP)。多年以来,我们学校日常工作使用的报表就是基于SDP的,遗憾的是由于缺少相应的培训支持,那时我们并不理解其中的奥妙。直到最近,SDP项目的老成员们复兴了这个项目――他们在SDP前面加上了一个“New”(新),也就是现在的NSDP。

NSDP的基本理念是把水浇到根上。乡村教育的资源极其有限,无法实现大水漫灌式的发展,浇水到根的方式无疑是最适宜的。我们通常的做法是浇水到叶,浇水到花,浇水到果,为了表面的繁花似锦而忽略了对教育本质的追求。

乡村教育的根究竟在哪里呢?鲁迅先生也在《少年闰土》中写道:“我素不知道天下有这许多新鲜事:海边有如许五色的贝壳;西瓜有这样危险的经历,我先前单知道它在水果店里出卖罢了。”“……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 在少年时代鲁迅的心里,也渴望走出城市的高墙,向往着乡村的大自然和新鲜事。

在NSDP项目的指导下,我请社区的贤达、家长、学生代表和教师一起座谈,用SWOT分析的方法,明确乡村教育发展内在的优势和劣势,研判乡村教育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最终发现,乡村也有城市无法替代的资源优势:乡村虽然没有高楼大厦,但有广阔田野;乡村虽然没有动物园,没有老虎、鳄鱼,但有大自然,有蚂蚁青蛙,还有牛羊鸡鸭;乡村虽然没有航模展厅,但有日光温室;乡村虽然没有科学家,没有画家,甚至没有医生,但有雕龙画凤的木匠爷爷,有会做千层底布鞋的奶奶,有会砌墙粉刷的爸爸,有会种田能养鸡的妈妈……

乡村教育的根应该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农耕文化和传统民俗中汲取营养,结合现代科技的变革,创造性地继承和发扬。时代呼唤乡村教育者的自信和活力,乡村教师应该挺起乡村文化的脊梁,探索挖掘乡村的潜能,让乡村教育焕发生机与活力,绽放应有的魅力。

回顾――我们的项目实践

追寻乡村教育根的踪迹,该如何入手呢?我们依然需要采取自下而上的原则,民主参与讨论对策,运用问题树分析和优先排序的方法,大家的意见逐渐集中,明确了学校特色发展的途径:种植实践和快乐阅读 ,遵循SMART原则,制定了学校发展的目标。

我校马路两侧有块空地,师生一起平整后便成了一个小菜园。我们按照蔬菜食用的部分分类,种植了八块蔬菜:根菜类、花菜类、茄果类、茎菜类、块茎类、鳞茎类、叶菜类、种子类蔬菜。孩子们在种植实践中不仅学到了与植物相关的知识,更重要的是积累了丰富的情感体验,获得了内心的健康成长。项目实践具体做法如下。

1. 激发兴趣

组织隆重的种植实践启动仪式,让孩子感悟到种植是孕育新生命的开始,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方式。大自然馈赠了人类生存的物质资源,人与大自然应该和睦相处。启动仪式上,孩子们认识了形态各异的蔬菜种子,还用种子摆出各种图案,老师们都感叹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变幻莫测。

2. 劳动实践

孩子全程参与翻地、地膜覆盖、施肥、浇水和除草等劳动,他们在活动中感受到劳动的脏和累,也体会到父母的劳动的艰辛,纷纷表示要为农忙归来的父母献上爱心。在劳动过程中,我们引导孩子明白,劳动只是分工不同,没有贵贱之分。我们的父母是农民,他们靠自己的辛勤劳动创造财富,奉献社会,理应受到社会的认可和尊重。

3. 展示分享

举办“收获节”。辛勤地付出总会有收获,菜园里的菜花开了,萝卜冒出了地面,茄子、辣椒沉甸甸地挂满了枝头。我们开个别开生面的收获节吧!孩子们争着抢着摘菜花,品尝着自己亲手种的萝卜,孩子们说:“这是最好吃的萝卜。”是啊,自己播种,期待发芽,用汗水浇灌出来的劳动成果怎么能不好吃呢?

4. 总结评价

小菜园丰收了,我们的种植实践收获了什么呢?孩子们收获的不仅仅是蔬菜和观察记录,还写了许多关于蔬菜的童话和诗,小菜园成了童话的摇篮。在小菜园里,不仅种出了菜花和萝卜,还种出了孩子们的诗和远方……

感悟――重拾劳动教育

看今天的教育,新概念越来越多、新项目越来越多、新科目越来越多,教师和学生负担越来越重,而老概念、老项目、老科目的初心却慢慢被我们遗忘了。“劳动”作为基础教育的一部分几乎写进了这个广袤国度的每一所乡村学校的课程表,然而我们是否珍惜了这一历史的馈赠呢?“项目”是工业社会的产物,而“劳动”则是儿童生活的日常。我们应该做的就是让乡村恢复自信,让乡村的孩子认同并热爱生我的父母和养我的土地,快乐自由地成长。

1. 挖掘乡村优势,成就教师

城、乡教育有各自的优势和劣势,城市教育并不代表先进,而乡村教育也并不意味着落后。乡村教师要树立发展乡村教育的信心,时代需要我们顿悟,需要我们从惯性思维的迷途中觉醒。乡村教师只有抓住国家倡导生态文明的机遇,挖掘乡村教育资源,发挥地域优势,开发地方课程,引领乡村文化,才能使自己快速成长,最终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

2. 构建大自然课堂,快乐学生

大自然是乡村教育用之不竭的宝贵资源。田野中的花、草、树、木都是我们的朋友,鸟、兽、虫、鱼都是自然界的精灵。一朵花、一只鸟都能吸引孩子驻足,进行心灵的对话。孩子们把无意中发现的蚯蚓宝宝放回松软的泥土,趴在地上期待种子发芽,把馒头的碎屑放在蚂蚁的洞口……怎能说这不是最好的爱的教育?我们应该做的就是让乡村恢复自信,让乡村的孩子认同并热爱生我的父母和养我的土地,快乐自由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