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简述审计报告的作用范文

简述审计报告的作用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简述审计报告的作用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简述审计报告的作用

第1篇:简述审计报告的作用范文

的字母填写在括号内。每题1分,共20分)

1.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最低限度的消费需求等于()。

A.基期新增人口与基期人均消费额的乘积

B.计划期人口总数与计划期人均消费额的乘积

C.计划期新增人口与基期人均消费额的乘积

D.计划期人口总量与基期人均消费额的乘积

2.投资总额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叫()。

A.投资系数B.生产能力形成率

c.在建总投资规模D.投资率

3.宏观经济管理的基本任务是()。

A.确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目标

B.确定国民经济发展规模和速度

C.确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

D.正确处理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主要矛盾,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4.企业主管销售业务的部门的费用应计人()。

A.管理费用B.销售费用

C.财务费用D.制造费用

5.流通企业为了更好地利用市场调查结果,多方面反映市场特征,应该采用的统计分析表

是()。

A.单栏式统计表B.数值分配量表

c.评比量表D.多栏式统计表

6.企业管理现代化的目标是运用科学的思想、组织、方法和手段,创造最佳的()。

A.管理体系B.经济效益

C.人才D.产品

7.我国现在实施的现代化建设战略属于()。

A.一元目标战略B.多元目标战略

C.综合目标战略D.传统战略

8,影响社会总供求形成的最根本的因素是()。

A.物质生产的发展规模和水平B.进口商品的规模和水平

c.出口商品的规模和水平D.商品储备动用的规模

9.由于管理机构工作效率不高,组织实施不力以及管理客体抵触而造成的管理活动的失

效,称之为()。

A.实施性失效B.自动性失效

C.环境性失败D.规模性失效

10.下列因素中,与经济增长率成反比关系的是()。

A.生产资料数量的增加B.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数量的增加

c.单位产品生产基金占用量的增加D.劳动力数量的增加

11,为流通企业经营信息化和电子技术的运用打下基础,在商品分类的基础上对各类各种商

品赋予具有一定规律的代表符号,这种代表符号被称为()。

A.商品标准B.商品包装标志

C.商品目录D.商品代码

12.宏观经济管理的基本目标是()。

丸提高宏观经济效益目标B.总量平衡目标

巴结构优化目标n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目标

13.制造商尽可能地通过许多批发商、零售商推销其产品的分销方式是()。

A.密集分销B.集中分销

C.选择分销D.独家分销

14.某位注册会计师在编写审计报告时,在意见段中使用了“由于上述重要会计事项不能确

定”的术语,这种审计报告是()。

A.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B.保留意见审计报告

C.否定意见审计报告D.拒绝表示意见审计报告

15.“有形之手”的调节,是指社会对经济活动的()。

A.盲目调节B.自发调节

C自觉调节D.市场调节

16.某流通企业全年需采购某种商品8000件,该商品每件160元,每次采购费用80元,平

均储存费用率为5%,该商品的经济采购批量为()。

A.300件B.320件

C360件D.400件

17.考虑政策的时滞因素而进行的分配政策搭配是()。

A.主辅搭配B.效应搭配

C.松紧搭配D.时差搭配

18.坏账损失直接冲减()。

A.利润B.成本

C.费用D.税金

19.在价格折扣策略中,企业给当场付清货款的购买者的折扣是()。

A.数量折扣B.功能折扣

C.季节折扣D.现金折扣

20.企业尚未支付但按照规定应预先分期计入成本的各项费用是()。

A.待摊费用B.预提费用

C.生产费用D.销售费用

二、多项选择题(下面每题的备选答案中,至少有两个正确,请将所

选答案的字母填写在括号内。每题2分,共20分)

1,企业确定广告预算的主要方法有()。

A.工作时间法B.量力而行法

C竞争对等法D.目标任务法

2,宏观投资决策对微观投资决策具有()作用

A.计划B.控制

C.决定D.指导

3,从银行自身而言,组织信贷收支平衡,应该()。

A.把资金运用增长量控制在应追加的货币需要量的范围之内

B.做到资金运用增长与货币需要量增长相互适应

c.坚持以存贷差额作为衡量信贷收支平衡的标志

D.提高贷款质量,使新增的存款和现金具有物质保证

4.宏观经济管理组织机构建立的具体原则包括有()。

A.统一的原则B.效能的原则

C.精简的原则D.政企职责分开的原则

5.企业在管理顾客的期望时,一般通过()来对期望进行有效的管理。

A.保证允诺B.优质的服务传送

C.与顾客沟通D.重视服务可靠性

6.产品生命周期的畅销阶段(或成长期)的主要特点有()。

A.大批量生产,成本降低,企业利润提高

B.销量上升较快,一般价格也有所提高

C.人们对该产品尚未接受

D.生产同类产品的竞争者开始介入

7.乙类警情的指标有()。

A.投资率B.能源原材料生产增长率

C.通货膨胀率D.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

8.鉴别项目的经济效益的方法有()。

A.前——后对比法B.有——无对比法

c.价值法D.实物法

9.我国基尼系数的特点是()。

A.农村基尼系数高于城市B.低于许多发展中国家

c.城市基尼系数有提高的趋势D.城市基尼系数有降低的趋势

10.在制定企业投资组合计划时,对企业的战略业务单位加以分类和评价的主要方法有

()。

A.产品生命周期法B.波士顿咨询集团法

C.通用电气公司法D.市场占有率法

三、辨析题(每题4分,共20分)

1.市场经济条件不容易造成两极分化。

2。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所以金融决定经济。

3.我国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是充分就业、稳定物价、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

4.宏观经济调控就是以国家为主体,对市场经济的运行所进行的控制。

5.宏观经济调控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要求。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

1.宏观经济管理组织机构建立的原则是什么?

2.简述市场经济的作用。

3.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机制是如何配置资源的?

4.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第2篇:简述审计报告的作用范文

内部企业文化、内部审计功能定位与其权力地位的匹配程度等都会损害内部审计的独立性。目前的文献中鲜有将不同主体审计独立性对比分析的研究,笔者试用NP 冲突分析模型分析不同主体的审计独立性, 并将其加以比较分析。笔者在简述了不同主体审计独立性含义的基础之上, 运用NP 冲突分析模型分别对民间审计独立性、政府审计独立性和内部审计独立性进行了探讨和分析。

一、不同主体审计独立性的含义

在我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准则》中, 对注册会计师的审计独立性定义为:注册会计师在执行审计业务、出具审计报告中应独立于委托单位及其他机构。其中,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包括形式独立与实质独立。形式独立指的是,注册会计师必须在形式上独立于委托单位,不能和委托单位有利害关系。

实质独立指的是精神上的独立,即注册会计师在审计工作整个过程中要排除外来因素的干扰,能独立的进行分析、评价和表达审计意见。政府审计的独立性包括审计人员的独立性、政府审计机构的独立性和政府审计职业的独立性。在实际的政府审计工作中,政府审计也应具备实质上的独立和形式上的独立。政府审计实质上的独立与民间审计实质上的独立基本一致,都要求审计人员具有客观、公正的意志和态度。政府审计形式上的独立指的是,组织上的独立,即审计机构的独立设置,要求在行政隶属关系上脱离被审计单位。

除此之外,政府审计机构的独立还体现在审计人员的任免权和独立安排审计工作等方面。内部审计独立性包括两个部分:机构的独立性和个人的客观性。前者强调客观因素,后者强调主观精神状态。内部的独立性的实现首先要求组织内形成隔音空间, 即内部审计活动所处的环境中不存在可能对内部审计人员的独立判断产生重大影响的事项,使内审人员能够做出客观的判断和评价。其次,要求内部审计人员在作出审计判断时,主观态度上要保持超然独立。

二、基于NP 冲突模型的不同主体审计独立性分析

(一)NP 冲突模型概述1976 年,Donald R. Nichols 和KennethH. Price(简称NP)运用交易理论分析了审计人员与管理当局的冲突,并分析了审计人员抵制管理当局力量的相关因素。NP 模型认为,审计人员行为的偏差取决于两方面的因素: 一是管理当局给审计人员施加压力的可能性;二是审计人员对管理当局压力的抵御能力。管理当局给审计人员施压的可能性来源于三个要素: 一是管理当局的力量优势, 二是存在审计人员施加压力的动机,三是这种动机缺乏有效的制约因素。审计人员对管理当局压力的抵制能力取决于两个因素: 审计人员的力量状况和审计人员做出偏差行为的制约因素。通过NP 冲突模型分析,能够更加透彻的了解力量博弈双方如何通过自身行为影响审计独立性。

(二)民间审计独立性分析

1. 管理当局方面在民间审计中,公司董事会作为委托人委托会计师事务所对公司管理当局本期经营状况进行审计。但是,在我国实际的审计工作中, 真正的审计委托人缺位,管理当局成了实际的委托人。管理当局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雇佣审计人员进行,并能通过控制审计费用的支付、解雇或更换事务所等手段来对审计人员进行施压。在施压动机方面,判断管理当局是否有施压动机,要看一份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对管理当局的重要程度,假使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直接关乎管理当局切身利益,那么管理当局在与审计人员的冲突问题上便很难做出让步。除此之外,对于一个财务困难的公司来说,其需要通过财务报表的粉饰来宣扬他们的业绩, 在此情况下,审计人员也会和管理当局就财务报告的真实性等问题产生冲突。截至目前,缺乏制约管理当局施压动机的有效机制,且民间审计市场趋近于完全竞争的市场,竞争__可能会使管理当局更换审计人员的成本变低,同样会损害审计的独立性。

2. 审计人员方面民间审计中,审计人员力量取决于审计服务是否具有独一无二的性质以及对客户的依赖程度。判定审计服务的性质要考虑事务所规模、公众对审计需求度等多种因素。在依赖程度的方面,介于管理当局在经济方面的力量优势,审计人员作为理性经济人迫于压力,有与管理当局合谋的动机,臭名昭著的安然和安达信合谋事件便是如此。此时,若缺乏制约审计人员的体制机制,审计人员行为偏差的成本较小,必然会使一些审计人员存有侥幸心理与管理当局合谋,严重损害审计独立性。

(三)政府审计独立性分析

1. 政府被审单位方面我国的政府审计是由政府审计部门对受托经济责任履行结果进行独立的监督,审计对象是占有或使用国有资产资金的单位,被审单位无法通过选择审计供给方来影响审计独立性。在审计经费方面,我国《审计法》规定:审计机关履行职责所必需的经费,应当列入财政预算,由本级人民政府予以保证。审计机关的审计对象还包括本级政府各部门和本级预算执行情况。审计经费的来源是被审单位,便会加强被审单位在经济方面的优势。且在行政性审计模式下,同级政府(被审计单位) 对审计机关的主要负责人有任免权, 这也无疑会增强管理当局的力量优势。在政府审计中,无保留审计意见直接影响自身政绩, 在审计过程中倘若出现地方局部利益与国家利益相抵触的情况,管理当局很难选择让步。而在目前的审计法规中并未对被审单位的行为有明确限定,制度漏洞也为同级政府施压提供了便利。

2. 政府审计人员方面政府审计市场属于垄断市场, 因此政府审计人员所提供的审计服务具有不可替代性。除此之外政府审计具有法律强制性, 这都有利于提升政府审计独立性。但是,审计经费采取分灶吃饭的方式以及同级政府的任免权使得政府审计人员很难完全独立于被审计单位,审计人员仅凭个人职业素养很难体制管理当局的压力。政府的行政干预、审计资源的短缺、被审计单位的阻力、社会关系的压力等, 都会损害政府审计工作的独立性。

(四)内部审计独立性分析

1. 内审管理当局方面在内部审计中,管理当局具有绝对的力量优势,但是相对于外部审计,作为理性的管理当局在理念上对内部审计给予足够的重视十分必要,本着提高经营管理能力、促进组织盈利能力和经济效益水平的目的,管理当局会着意维护内部审计的独立性,给予内部审计工作有力支持。最高管理部门的支持也是影响内部审计独立性的重要因素。但是不排除一些企业中管理层管理理念的滞后、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不彻底的情况发生,在这样的审计环境中会大大折损审计的独立性,影响内部审计的质量。

2. 内审人员方面内部审计人员独立性强弱取意味着是否能通过独立的检查和评价, 对控制的缺陷和管理的漏洞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措施,继而树立自己的顾问形象。在抵制压力方面, 内审人员一般来源于组织内部, 是在本单位管理层领导下开展审计工作的, 个人利益与管理者利益密切相关。审计工作如何开展、审计报告如何呈现, 或多或少都要受到管理当局的影响。

三、不同主体审计独立性的对比分析

通过对比分析,在管理当局(被审单位)和审计人员的冲突模型中,外部审计的管理当局比内部审计的管理当局具有更多的力量优势,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外部审计的独立性就一定强于内部审计,因为一方面内审报告不会对外公开,没有对外的鉴证作用,另一方面管理当局作为内审报告的需求者,其更希望内审人员能保持独立性、提高审计质量。因此,管理当局不存在对审计人员施压的动机。通过对比民间审计独立性和政府审计独立性发现, 政府审计市场相比民间审计市场的特殊性在于, 政府审计市场是垄断市场, 政府审计的唯一供给方是政府审计部门, 被审单位可能通过行政手段任免审计工作主要负责人, 但无法根据自身需求选择审计机构。除此之外,政府审计具有法律强制性, 即在审计工作开展过程中, 不必征得被审单位的同意必须接受政府审计监督。在损害审计独立性因素中, 政府审计和民间审计都存在审计人员与被审单位的利益相关,审计人员存在与被审单位的合谋动机,政府审计人员对被审单位的依赖程度甚至强于民间审计师。

从审计人员的力量来看, 不同主体的审计独立性都要求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要有较高的职业道德水准, 但独立性的标准却各不相同。民间审计所起的作用是公证作用,因此不仅要独立于委托人,又要独立于受托人,其采取的是双向独立。政府审计的作用是代表国家对国有资产使用和经营情况进行监督,它的独立是相对的,只能独立于被审计单位,属于单向独立。内部审计作为一种性的经济监督形式, 它是不受内部其他组织机构干扰的相对独立。从抵制管理当局压力能力来看, 内审人员的抗压能力最差, 内部审计的质量对内审人员的职业素养依赖性较强。

第3篇:简述审计报告的作用范文

一、不合理关联交易中的审计风险

我国大多数上市公司利用与改组前母公司及其下属公司之间存在的关联方关系和关联交易,利用关联方购销、转嫁费用负担等手段调节其报告业绩。如低价向关联方购买原材料,高价向关联方销售产品;无偿占用关联方的资产;集团公司将获利能力强的优质资产以低收益形式让上市公司托管,以填充上市公司利润等。但上市公司在对关联交易的披露上大多简单含糊,故意避开实质性内容。对此,注册会计师首先应让上市公司提供关联方及其交易清单,并对其实施必要的审计程序,对已经发生的关联交易进行必要的内控检查和实质性测试,尤其应关注该公司是否已按会计准则的规定进行披露,否则注册会计师将要承担不必要的审计风险。

二、非合理交易和非货币交易中的审计风险

在上市公司面临着连续三年亏损遭“摘牌”和要达到配股资格线的双重压力下,地方政府往往以“看得见的手”帮助上市公司通过不等价交换的资产转让及置换、税费返还、补贴收入等非合理交易方式改善报表形象。上市公司的非货币交易主要有:①转让土地、股权等收益,这些收益往往并无现金流入,与应收账款同时增加的只是账面转让利润;②对无法收回的投资和拆借资金仍然确认为投资收益、利息收入;③购买母公司优质资产的款项计入往来账中,且不计利息及资金占用费,上市公司既获得了优质资产的经营收益,又无须支付任何代价。如果上市公司非货币性收入占公司收入总额的比例过高,就难免令人对该公司的生产和获利能力产生怀疑。因此,大额的非常交易和非货币交易只要加以必要的关注并不难审查。注册会计师应重点关注这些交易的法律手续是否完备、协议约定的交易条款是否均已完成、产权是否已过户,在确认大额收益无现金流入时,应考虑谨慎性原则。大额非常交易和非货币交易应作为重大事项予以披露,注册会计师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审计报告类型。

三、主管收入萎缩,一次性收益骤增情况下的审计风险

有些上市公司的主营持续萎缩,主营业绩严重滑坡,经营难以为继。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有的是因产业结构调整,全行业不景气,如纺织业;有的是因产品在市场上日趋饱和,市场竞争激烈,如商业零售业;有的是因公司管理混乱,导致主营业绩萎缩,公司亏损,等等。但为了不使会计报表太难堪,有的公司便设法虚计主营收入,或提前确认销售收入,或者在其他利润构成上煞费苦心,以期公司业绩一次性得到改观,如变卖家产,出售土地使用权、经营权,出让股权,以取得巨额收益;有的地方政府为维护本地上市公司形象,还会以各种手段进行补贴。目前,上市公司作为稀缺的“壳资源”,在危难时刻,母公司或上市公司往往会伸出“看不见的手”进行粉饰打扮,或由政府伸出“看得见的手”进行援助。注册会计师对此必须给予重点关注,尤其要关注以出售长期资产方式取得高额收益的行为,还要密切关注其协议中是否有回购条款,或虽无回购条款但存在回购可能性。

四、资产重组和“报表重组”中的审计风险

资产重组在扩大企业经营规模、改善资产结构等方面有积极作用,但目前一些上市公司在实施了“突击重组”后就产生了立竿见影的丰厚收益,未免有“报表重组”之嫌,因此,资产出售和股权置换作为业绩提升最快的方式,颇受上市公司青睐。在资本市场上,资产出售是上市公司将盈利能力弱、流动性差的资产售出,以优化企业资产结构,促进公司新肌体的健康发展。但在我国上市公司资产重组的现实中,“魔术游戏”层出不穷,人为操纵痕迹明显,似乎企业在主业不景气、扭亏无望的情况下,舍此就无他途。对于资产重组事项,注册会计师应关注交易的法律手续是否完备,如是否进行资产评估及确认,有关部分是否获得批准,董事会、股东会是否表决通过并如实公告,涉及收益的,还应检查收入确认的条件是否已具备等。

五、会计政策变更及会计估计导致的审计风险

会计政策变更是为了满足在会计环境改变的情况下使会计报表重新达到可比、相关与真实公允反映的目的。合理的会计政策变更可以看作是企业在会计准则规范下的会计创新。然而,大量的事实和证据表明,企业管理者当局进行会计政策变更的主要动机和目的并非为了公允反映,而是为了操纵会计报表利润。其常用手法可简述如下:①改变固定资产折旧政策。如延长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降低折旧率,这样可收到降低当期成本费用与高估资产价值的双重效应。②潜亏挂账。根据现行会计制度和会计惯例,三年以上的应收账款、待摊费用、开办费及待处理财产损失属低效、不良资产,系利润的抵减项。上市公司为了提高当期的经营业绩,往往会对这些应摊销项目不作摊销而长期挂账,从而虚增资产和利润。③利息资本化。按照现行会计准则的规定,属于日常生产经营用的利息支出应计入当期损益,属于在建工程用的资金利息应计入固定资产价值。按照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如果某项固定资产已交付使用,即使未办理竣工决算手续,也应该停止利息资本化。但一些上市公司往往故意混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的界限,通过对已竣工工程的利息资本化而虚增资产价值和当期利润。④巨额冲销。已连续两年亏损而被特别处理的上市公司,为免遭第三年亏损而被摘牌的厄运,往往通过把以后会计期间发生的损失提前确认,即所谓的“长痛不如短痛”,以便减轻以后期间的盈利压力。⑤坏账准备。目前我国上市公司大多采用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提取坏账准备金,由于《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并未对提取比例作出规定,故一些上市公司便将此作为其调节利润的法宝。在应收账款占资产总额比重普遍较大的情况下,过低的提取率可以平滑收益,既虚增了当期利润,也夸大了应收账款的可实现价值。⑥存货计价。企业期初存货计价如果过高或过低,其当期利润有可能因此相应减少或增多,期末存货计价的高低则与当期利润呈正比例变动,存货计价方法的改变为上市公司操纵会计报表利润留下了较大的空间。⑦收入的实现与确认。尽管《具体会计准则―――收入》中提出了收入实现的四因素,较之原有规定更为严谨,但上市公司会计实务中提前确认收入的案例仍层出不穷,特别是在会计报表的截至日前后。⑧长期投资的计价。上市公司经常还利用长期投资成本法与权益法的“串换”高估长期投资的价值以及虚增当期利润。⑨合并会计报表范围的伸缩。上市公司根据报告资产和收益水平高低多寡的需要,调节合并会计报表的编制范围,并在会计报表附注中故意对编制范围含糊其辞。

六、非规范资金运作中的审计风险

按照现行有关规定,企业之间不允许相互拆借资金,但现实中的这种情况却司空见惯,似乎是法不治众。较为普遍的是上市公司对资金占用的数量、资金占用费的标准均不公告,投资者无法对其作出准确的判断和决策。特别是某些上市公司在上市前并未选择好投资项目,只好把上市后筹集到的资金存放在关联方或者委托某些证券公司炒作股票等。对于大额的非规范资金运作,注册会计师应首先根据取得的资料判断其合法性,同时以函告等形式确认证实资金存在的真实性及安全性。对于非规范资金运作获得的收益一般宜在取得现金流入后方能确认,以防虚构大额收益,否则就应在选择审计报告类型时加以考虑。

七、期后事项和或有损失的审计风险

重大期后事项和或有事项可能会影响审计报告的类型,注册会计师应将其列为审计的重点。如:上市公司的投资决策出现重大失误,投资效益很差,连续出现巨额亏损,使公司的持续经营能力值得怀疑;存在重大不确定性因素,会计估计难以确认,牵涉到法律诉讼;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生了诸如合并、清算等重大事项,等等。注册会计师应对上述上市公司的期后事项及或有事项保持高度的职业谨慎,不可轻易放过任何蛛丝马迹,因为无论是为了满足社会公众的心理预期,还是为了维护自身的职业形象,都需要注册会计师勤勉尽职。

八、客户屡次变更审计委托和时间的审计风险

少数上市公司为了护短遮丑,最简便的手段是频繁地变更会计师事物所;有些上市公司在时间上苛求会计师事务所提供审计报告,注册会计师应将此视为实施必要审计程序的障碍。对以上两种情况注册会计师都应保持高度的警惕和戒备。

九、客户的诚实及信用度带来的审计风险

缺乏正直品行和不履行其应尽义务的上市公司,自然存在着制造虚假财务信息的嫌疑,与这样的客户打交道时,注册会计师可能会冒较大的审计风险,若不保持高度的职业谨慎,有时要付出高昂的代价。

十、公司股份剧烈波动带来的审计风险

第4篇:简述审计报告的作用范文

[关键词]住房公积金;资金安全;内控

0引言

新时期,我国住房公积金规模随着经济的发展不断积累、扩大,其在管理方面体现出的问题也逐渐凸显,管理风险亦愈发加大。不断出现的骗贷、骗取、贪污侵占等现象严重损害了依法缴存公民的利益,给住房公积金事业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损害。基于此,建立起严格的住房公积金会计内控制度、完善其内部会计管理就成了新时期住房公积金管理的重要内容。

1建立住房公积金会计内控的重要作用

会计内控是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保证本单位资产、资金完整安全以及会计信息真实可靠的主要手段。住房公积金会计控制制度的建立能有效保障住房公积金政策制度的落实贯彻,切实保障运作,使资金运作效率得到大幅提升。会计内控是住房公积金内控的重中之重,亦是住房公积金会计活动规范、健康有序运行的基础,为住房公积金规避运行风险提供指南及准则。住房公积金会计内控的主要作用:一是能有效保障会计资料信息的完整、真实性,保证了住房公积金会计信息的采集、记录及记录的完整真实,使其能准确地反映出住房公积金的归集与提取等相关运作活动的真实情况;二是能保证资产、资金的完整安全,使资产、资金的接触与处理均在有严格授权审批的程序内运行,对公积金预算执行以及相关资产、资金管理运作的各个环节进行制约保障;三是能促使资金高效、安全地运行,对住房公积金在存款、提取及贷款等运行中潜在的风险能准确把控,将各类风险控制在最低范围内

2当前住房公基金会计内控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住房公积金资金规模不断增长、业务范围逐渐加大,住房公积金会计内控的重要性也日趋重要,同时也凸显出了部分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专业人员配置有待加强

部分住房公积金中心的会计岗位设置及员工匹配方面存在差距,授权批准制度方面也存在漏洞,从而限制了会计内部控制制度的运用。因住房公积金会计内控制度处于初始阶段,诸多会计人员对新的会计理念及贯彻缺乏掌握,甚至一些地方的会计控制人员还限于传统会计固化思维中,无法全面认识住房公积金会计内控的重要性,更缺乏成本意识、投资及风险意识,缺少审计经验,导致公积金内部会计控制受到制约。

2.2信息化技术较为落后

部分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的软件更新缓慢,部分功能的开发及应用无法应对不断增长的新业务。日渐庞大的数据处理需要信息化技术手段的不断提高,对财务预算、会计核算、信息查询等功能的开发和利用需要跟上时代的需求。当前甚至许多地区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还存在内部信息化会计控制不健全的现象,严重限制了会计内控的发挥。

2.3会计内审部门缺乏独立

在公积金管理制度中,要求内部审计部门必须有充分的独立性。单就实际情况而言,大多公积金管理中心并无独立设置的内部审计部门,更没有配备专业的会计内部审计岗位及人员。一部分管理单位即使设立了会计内审部门,也将其直接挂在财务会计部门之下,无法独立。此外,当前诸多会计内审人员仅具备了一定程度的会计专业知识,缺乏从事会计内审所需要的相关法律、业务及网络知识,使其无法顺利完成财会内审工作,从而导致了会计报表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与全面性的缺失,最终造成内部监督审计成为空谈。

3加强住房公积金会计内控制度实施的主要措施

3.1提高人员素质,实行岗位轮换

员工在作为住房公积金内部控制制度激励和约束对象的同时,也是住房公积金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者,员工的价值观念和道德水平对内部控制环境有很大的影响,会计控制系统是否能够发挥其应有作用,人员素质在其中占有很大比重。因此,提高财务人员素质,需要定期对他们进行培训,让他们能够自觉遵守并执行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同时还要实行岗位轮换制度。内部控制制度的关键作用就是要把内部机构以及各经办人员进行科学的分工和牵制。实行岗位轮换这一制度,在锻炼提高财务人员业务水平的同时,还能实现各岗位之间的业务交流,既可以避免一人长期负责某项工作可能产生的弊端,同时还能实现优势互补。此外,还需要大力推行职务不兼容制度,防止管理人员出现交叉任职的情况。

3.2构建完善信息交流系统

现代社会已经进入了信息化时代,大多数工作都需要信息数据的支持。为了避免因为技术系统落后而造成的工作失误,我们必须将相关业务系统和会计信息系统紧密结合起来,应用新的信息技术到公积金内部会计控制系统,加强内部会计控制系统的信息化程度。软件管理技术人员需要经过专业的内控信息管理培训,并结合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的运作模式,优化财务报告分析系统的基本构架,从而使住房公积金会计内部控制管理质量得到有效提高。当今社会数据信息技术已经非常发达,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的日常工作一定要引进并利用先进的财务数据分析系统,通过专业的财务数据分析,保证住房公积金的资金安全运营,避免住房公积金的流动性风险。

3.3健全内部审计监督机制

一是要对内部审计监督机制进行改革和完善,设立内部审计机构,并为其配备专业审计人员。二是要确保其独立性和权威性,保证其对住房公积金中心的所有业务和工作流程做客观全面的评估与审计。三是要明确审计人员的工作职责。审计部门要依据其工作职责,有计划、有重点地拟定审计方案对住房公积金的管理进行风险控制,并监督与评价整个管理运行过程。最后是要确保审计报告质量。即全面地向职工反映住房公积金的准确信息,正视账簿和财务报表的重要性,增强内部控制的实效性,并确保它的真实可靠性。

4结语

随着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发展,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的职能已经开始转向内部控制与全面风险管理。加强对住房公积金的内部会计控制工作有利于加强内部管理,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办事效率,维护资金安全,解决广大职工住房困难,达到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目的。

主要参考文献

[1]崔云云.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如何建立与实施内部会计控制[J].中国集体经济,2015(33):147-148.

第5篇:简述审计报告的作用范文

在广州正大中信的日子也是我大学里生活很充实的日子,每天挤公交车到北京路,吃早餐开始进公司上班,工作吃饭休息工作下班,生活很有规律。它检验了我在三年来的理论知识,同时也让我接触了社会的各种情况,学会了怎么分析社会的很多情况,让我更快的融入社会,适应社会起了很大的触进作用。

实习的心态

实习本来就是大学里边必须经历一个阶段,但是在实习期间我们以什么心态对待确实很重要,首先我们要面对的真实的社会,工作是辛苦的,其次是我们的工资很低,且在不同事务所待遇不同,尽管做了同样的工作甚至更累,但却拿更低的工资。所以我们必须抱着一种学习的心态,公司赚钱,我们学东西。再加上社会本来就那样,劳动与报酬并不一定是平等公平的,只有认识到这点,才能以正确的心态去对待我们的实习,才能积极主动、有责任的去完成任务。

实习的人际关系

在实习期间,懂得与人相处,是我们的一大主题,这就要我们在礼仪、语言等方面能够取得别人的信任,赢得别人的好关系。首先一个诚信,诚信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当一个人在公司失去别人的信任的时候,他做什么事都难,公司的注册会计师不会给他安排事做也不会教他什么,更多的是在那里无聊,甚至被人辞掉。其次就是语言,人与人之间更多的需要沟通,只有沟通才能把彼此的信息的传递。例如,当你想问注册会计师一个问题,“我觉得问题的应该这样,你怎么觉得?”和“这个问题我想得很不清楚,请问你能给解释下么?”效果是不同的,因为注册会计师很多觉得他们很权威,所以你实习生更多应该以请教的态度去和他沟通。不过话说回来,在外边做事,太客气了反而会让人觉得很陌生,最主要是要把握一个度。

同时,同行之间沟通尤其重要,许多东西都是你学一点,他学一点,在休息时间你说一句,他说一句,我说一句,大家也在这种沟通讨论学到了东西。在这里必须强调一点就是,千万不要卷入公司中的人事斗争。有的人一开始,就和公司的某些人搞得很好,象哥们似的,由于如此可能他会给你说别人的不对甚至私事,这时候千万注意,不要把自己往里边搀和。

实习的内容简述

在实习期间,我很幸运,跟了一个从业有10多年经验的注册会计师,在他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有一些确实是在学校里学不到的,就是一种对事业的专注和勤奋的精神。我在几个月的实习中,接触了将近100个大小的公司,有国有的,合伙的,私营的,以及外资企业,基本上各种性质的企业都能接触到。由于1月份到4月份是我国企业所得税清缴期,所以在这期间我们所做很多工作都是所得税的汇算清缴。当然由于企业的各种不同需要,譬如工商年检,增资减资,或者其他目的,我们会做报表审计和验资、破产清算之类的专项审计。同时,由于我们还做记帐,当然做帐到出报表,我们都能接触到。

首先,谈谈所得税汇算清缴。由于所得税涉及的面很广,审计的重点很多都是放在利润表。收入是否确认正确,成本费用是否多记。有几个值得关注的是,工资福利费、社保、工费、职工教育经费、业务招待费、广告费、业务宣传费、公司的个人电话费(经理和部长级之别)、以及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和各种资产的准备。同时,在做这些审计的底稿时,税金(包括流转税和其他各种地方税等)计算是否正确,是否有异地交税的情况。至于具体怎么审计,我觉得我们还是认真的查找各个科目及项目之间的钩稽关系,还有原始凭证为主。例如,应付工资审计,我们要看计提的工资和进费用的工资是否相同,是否有工资单,还有支付工资和计提是否相同,如果不同,为什么,一步一步的查;税金中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时候是按流转税的7%(番禺5%)和3%来计提缴交。

同时,由于所得税汇算清缴有查帐征收和核定征收(如带征)之分,再加上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的所得税汇算清缴的不同,所以,所得税汇算清缴的具体审计也就不同。但找钩稽关系,以原始凭证为主我觉得是不变的,在这次实习中,我们审计过一家工程公司,一次审计发现了里边有30多万的白条单(有收据没有发票),再加其他项目的调增,一下子调增应纳所得额100多万。所以万变不离其宗,一切都是原始凭证为主,没有合理正确的原始凭证什么都不用说。

再谈谈其他审计,报表的审计其实和所得税汇算清缴原理是相同,但重点不同,我们的把审计的重点放在资产负债表。这时候,分析性复核在我实习中运用的比较多。至于其他的专项审计,我觉得审计的目的不同,重点也就不同。按照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法规和《独立审计准则》要求审计报告要反映些什么,底稿审计些什么,目的性是相当明确。可能在财务行业里,时间意味着金钱,所以针对性强使效率更高,目的需要更明确,重点也就明确。

以上谈的大多是审计的内容,会计的内容如做帐,纳税申报等公司的业务在事务所是有限的。接触过两个公司的记帐,学的内容也有限,但也深有体会,从原始凭证到记帐凭证,到登帐,最后出报表,这些没有什么特别的,但现金流量表确实是一个难点,我们在实习的过程中,曾经发现有好几个公司编的现金流量表有明显的错误。原因是主表“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和补充资料“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数字不同,反映了现金流量表编制是现在会计从业人员的软肋。在实习期间,通过和所里会计师和同学交流学习,我学到了一种比较简单快捷编制现金流量表的方法----五步倒挤法。步骤如下:

第一、从资产负债表找到货币资金期末和期初数(一般企业没有其他形式的现金等价物),把现金流量表最后面的现金的期末和起初余额填上,算出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净增加额。

第二、再到主表上填投资活动(一般是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增减)和筹资活动(一般是长、短期借款和财务费用)。

第三、填好上面后,倒挤出经营活动的现今流量净额。第四、从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找数字,填补充资料中从净利润开始推算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净额。第五、填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明细。这种方法只是大概能掌握现金流量的粗略,不能做到精确,也算是一种经验的职业判断吧。

总之,在专业方面,我得到了一个检验的机会,审计和会计其实很多都是相通的,我们不是为了查帐而查帐,拿到一套公司的帐,应该系统地熟悉公司基本情况,如公司成立日期、经营范围、科目设置等。我们更要用一种怀疑和学习的态度,学习人家怎么做帐,怎么设置帐户等,查帐在事务所是我们学习的途径,尽可能的学习东西是我们的目的。虽然许多在学校学到的东西,虽然有些用不着,但对我们的影响很深,增强了对未来的职业的信心。

第三篇: 会计实习实结

实习了一个星期,嗬嗬,今天作个总结。去鲁抗集团下属树脂分厂实习,从上个星期一开始,树脂分厂与上海一家公司合资,现在正在办交接业务,到这个时候了,日常业务很少,所以我这次主要是见识了用友erp,从侧面也就是他们平时谈话聊工作的时候了解了制造企业一般的业务流程,尤其是成本方面,另一方面,新企业成立,在企业财务方面需要做的工作我也了解了一些,比如说去税务局开税号、到银行开立账户、企业建立新账等等。

最大的感觉就是:

第一,会计工作是十分细致的,比如说新企业的帐户设立很有讲究,要从成本计算和成本控制以及日常核算可操作性、简便性等方面统筹把握。企业在银行开立账户也有讲究,银行给企业提供的服务包括各种权限的设置也体现了财务上的控制。

第二,企业跟银行的交道。跟着跑了一趟银行,跟着去开账户了,知道银行现在对他们的大客户都有什么业务服务,还在工行见识了电子汇单系统,还亲眼见了“传说中的”“预留印鉴”——这个东西是在考cpa经济法中才学到的。呵呵…以前银行业进去过很多次啊,在银行里头看到那么多人,现在知道了,很多都是会计啊!嗬嗬,存支票的,买支票的,会计人员跑银行原来还得个人办个结算证!第三,第一次看到了资产评估报告。这学期学了高级财务会计,老师当时提了一个问题就是关于资产评估增值合并报表的问题,当时就纳闷儿资产评估是在什么时候做,这次亲眼见到了,心里也不觉得那么别扭,很好理解了。

这次实习在心理上感受就是:

第一,对自己有信心了。以前都是从书本上学会计,什么成本啦,货币资金啦,固定资产啦等等的日常核算之类的,对于实务从来没有接触过,心里没底,这次实习了以后,虽然没做过几笔业务,但是觉得自己上手很快,对于自己以后适应工作很有信心啦!不过,幸好考过了初级电算化,嘿嘿。

第6篇:简述审计报告的作用范文

[关键词]内部;控制质量;财务风险

社会经济的全面快速发展使得我国各行业均得到较大的发展,其中,企业更是得到长足的发展。而内部控制与企业财务风险作为企业发展中的关键性因素,不仅对企业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对国家经济的发展也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是目前各企业在发展中最重要的内容。在企业改革的全面推动实施下,企业内部控制质量以及企业财务风险得到有效控制。但是,在实际发展中仍然还存在很多不足,以至于企业在发展中在经济与内部有效控制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笔者就现阶段我国企业在发展中的内部控制质量的有效提高与企业财务风险有效控制做了简要分析,希望能对推动我国企业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持续推进我国经济深入发展。

1企业财务风险与企业内部控制质量之间的关系分析

1.1企业内部控制质量对财务风险具有决定性作用

企业在内部运行时,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对企业的整体运行产生消极作用,阻碍企业的正常运行。企业经营面临的诸多问题中,尤其以企业的内部控制以及企业的财务风险最为关键,常见的问题就是企业在筹集资金或者是经营方面,此外就是企业的资金分配以及管理水平方面,这些问题的存在都会阻碍企业的发展。因此,企业要在自身发展中在保持自己的优势地位,增强自己实力的过程中要注重企业的内部控制以及规避财务风险问题。然而,现行很多企业在发展中却忽视了企业的内部控制。比如说,发生过的“浙江担保圈危机”就是企业忽视内部控制而引发危机的典型实例。企业为了融资,发展自己的势力而盲目进行担保,在其中一个企业发生财务风险时,所关联的所有企业都陷入危机中。而之所以如此,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企业在发展中并没有重视企业的内部控制,在财务决策方面并没有发挥该发挥的作用,从而使得企业在财务方面出现很多问题。这一例子足以说明企业的内部控制质量对企业财务风险起到决定性作用。

1.2企业内部控制质量提高对防范、控制财务风险具有重要价值

研究表明,很多企业破产的原因中都不会缺少企业内部控制质量不高这一构成原因。现阶段我国很多企业在壮大企业规模的时候,只是尽可能实现企业的利润最大化,并没有对加强企业的内部控制质量。这样一来,短时间企业发展不会出现不良问题,但是长时间来看,企业会出现资金流失严重以及其他违纪状况。常见的问题是会计信息造假,这一现状的存在使得企业积重难返。这一现状的存在要求企业在寻求自身发展时,必须加强企业内部控制管理的质量,这主要是因为,企业内部控制质量的提高不仅是企业管理水平的体现,而且可以加强企业的内部管理人员风险意识,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对增强企业发展所需的凝聚力以及提高企业竞争力具有重要价值。另一方面,企业内部控制质量的提高还有效保障了企业的财务风险,只有企业的财务风险意识得以加强,企业财务状况才能不断发展,企业才能不断向前发展。因此,企业内部控制质量的提高有助于防范、有效控制企业风险,全面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促进企业的全面深入发展。

2企业内部控制质量与企业财务风险共同发展的有效性措施分析

2.1健全企业内部控制管理机制

财务作为一个企业的命脉所在,财务状况直接影响着企业的运行和发展。企业的财务状况在企业运行过程中是不断变化的,因此企业要做好对企业内部财务状况的风险预判和动态监控。合理规避风险,实现企业资金利用效用最大化。我们在工作中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首先,建立和完善风险评估机制。对企业运行中存在的风险进行及时有效的评估,同时确保随时对企业的财务进行全面监控。例如,企业打算对某个项目进行投资,就要充分结合企业实际经营状况对其做全面的风险评估,为决策者提供准确而有效的信息,从而做出正确的判断。其次,优化内部控制机制的结构。企业设立内部控制机制的目的是综合考虑成本、利益和风险等经营要素,致力于将财务风险降到最低,从而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促进企业发展。因此,要合理构建内部控制机制,突出机构特点,充分发挥企业内部控制机制的作用。最后,建立健全监督机制。规章制度的执行离不开监督,如果财务等相关人员的风险意识较低、责任感不强、不按规章制度办事,就可能导致企业出现财务风险,发生亏损。因此要发挥监督机制的作用,保证企业规章制度的贯彻和执行,从而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2.2业内部控制系统建立应以财务风险防范为目标

企业内部控制对企业经济发展以及企业财务风险意识等多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企业应该改变传统的发展观念,要加快企业财务风险防范意识,促进企业的内部控制进步。例如,企业可以通过对财务风险实行岗位责任制的管理模式,明确财务风险控制的岗位对象以及相关的负责人,加快企业财务风险防范的相关规章制度,最终实现企业的内部控制有效提高。另一方面,企业还可以通过财务风险控制批准制度,对企业实际发展中的重要内容,进行严格的程序审核,明确相关的奖惩制度,对于做得好的员工,企业可以通过奖励的形式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最重要的是,针对财务管理重要人员,要加强监督,完善企业内部的责任监督制度,还可以实行岗位制衡制度,以起到相互监督的作用,加强企业内部风险防范意识,逐步建立企业的内部控制系统,推动企业内部控制质量有效性提高,促进企业进一步发展。

2.3加强内部控制信息的披露与监管

加强内部控制信息的披露与监管,是提高企业内部控制质量,降低企业财务运行风险的重要举措。具体工作中,应如何加强企业内部控制信息的披露与监管?其一,在相应的时间段内,以财务报表的形式,分门别类,条理清晰地显示企业运行状态。如企业的获利情况、资金流量情况、所有者权益变动等林林总总的财务状况。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的社会团体,因而财务信息可直观清晰地反映出企业的内部控制质量。其二,企业应该汇算及审计信息进行披露。企业披露的汇算及审计信息,是具有针对性、指向性的汇算报告、审计报告和内部评价。众所周知,强有力的信息披露管理制度,追根到底是利用市场的导向作用来监督企业的经营活动。为此,科学合理的开展汇算及审计信息披露,能有效吸引投资者的目光,促使更多的资金成本注入企业,为企业的扩大再生产夯实基础。此外,除了财务信息之外,其他涉及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成因,如企业的薪酬制度、奖惩制度、员工培训、预定目标等方面,均是企业内部控制的科学合理性有关的风险因素。

3结语

总而言之,社会经济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各企业的发展,在企业发展中,内部控制质量以及财务风险作为企业发展的关键性内容,二者之间是息息相关的,相互作用,相辅相成。这要求我国企业在实际发展中要加强企业的财务风险防范意识,不断加强企业的内部控制系统,最大限度保证企业的内部控制质量得到发展,推动企业的高质量发展,增强国家经济实力。

[参考文献]

[1]钱江.浅谈内部控制质量与财务风险之间的关系[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4(18).

[2]闫付军.浅谈基于内部控制的财务风险管理[J].中国商贸,2014(05).

[3]闫光霞.浅谈基于内部控制的财务风险管理[J].经营管理者,2013(01).

第7篇:简述审计报告的作用范文

关键词:公立医院;医改;管理制度

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公立医院要强化精细化管理。取消药品加成,推行分级诊疗,通过完善医疗服务价格及形成机制、增加政府补助、改革支付方式以及医院加强核算、节约运行成本等多方共担的补偿机制,医改倒逼医院去从人、财、物全面提高管理的运行效率,理顺自身的管理流程,推进管理机制创新,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笔者结合医改要求、医院管理制度现状以及如何进行制度建设从财务管理角度进行简述。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6年重点工作任务的通知》([2016]26号)中提到要落实公立医院实行全面预算管理,建立综合性绩效评价体系,充分发挥内部分配、运营管理自[1]。本轮医改强调公立医院要通过内部管理和运行机制改革,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性,提升竞争实力。

一、实施全面预算管理

近年来,公立医院相继开展了全面预算管理工作,但多数还停留在财务预算制度、编制、审批。全面预算管理的实质其实是建立一个“信息共享、目标协同”的平台,建立一个“行为追溯、各负其责”的机制,是根据医院发展战略和医院年度工作计划,用会计语言对医院活动进行事前规划和描述,以精准化的财务信息和业务信息为基础对医院人、财、物各种资源进行配置。[2]

实施全面预算管理首先要根据医院的十三五规划、战略目标制定预算目标,目标的制定可以让全员对医院的理念、价值观、文化等有一致认同,制定好全面预算管理制度。其次遵循科学、高效、权责明确等原则,建立健全全面预算管理组织体系,组织体系中一般应包括预算管理委员会、预算管理办公室和责任单位。预算编制应归口并分级,预算调整要严格程序进行审批,并将预算执行结果纳入业绩考评体系,系统自动审核评分,为预算考核提供科学有效依据。按照全面预算从目标制定到监督考核每一环节都必须经过严格的管控程序,才能真正将预算落实,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二、加强内部控制管理

根据《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指导意见》(财会〔2015〕24号)要求,内部控制尚未建立或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的单位,必须于2016年底前完成内部控制的建立和实施工作。

目前,多数医院内控工作是由财务、监察审计部门牵头,这种理解是狭义的,事实上各业务环节都存在风险点,都需要进行风险评估和控制,需要举全院之力共同参与、制定、遵守规则。

加强内部控制管理首先是要构建医院内部控制管理框架体系,通过各职能部门梳理业务流程,关键业务环节,业务风险评估,确定风险点以及风险应对策略,根据全面性、重要性、制衡性、适应性和有效性建立健全医院内部控制制度,形成内部控制手册,完善并落实内控绩效考核制度,引入第三方内控审计报告制度,扩大社会审计力度,引起决策层的高度重视。

三、实行全成本核算管理

在全民医保制度下,医保是公立医院的主要收入来源,医保强调医保基金平衡问题:扩大人群覆盖面,提高医保支付比例同时总额包干,造成接收医保病人越多损失越大,医院应由收入最大化转变为成本最小化,因此效率和成本将成为公立医院经营状况重要的衡量指标。

目前,很多医院成本核算已经开展。但多数还停留在两级核算和为内部奖金分配提供依据的初级阶段,没有专职的成本管理组织、没有形成系统、科学、专业且全面的成本管理制度。

细化成本一方面能使医院将无效的实践行为逐步减少,实现每一个人、每一件物、每一分钱、每一次行为全方面、全流程的管理和记录。另一方面以成本核算体系和数据作为支撑,参与定价和谈判,让价格和价值真正统一。全成本核算工作首先要高度统一认识,建立成本核算管理体系。引进成本核算软件,对各专业特点及医院运营成本结构进行系统的分析,重新确定成本核算与分摊规则,特别是公共资源部分成本分摊(如门诊电梯的成本、公共卫生间的成本等等)使成本核算更加细化和公平。通过全成本核算的建立,梳理医疗服务流程规范,医保、物价、成本核算部门可以测算和分析价格体系改变带来的影响,逐步实现DRGs付费模式。

四、推进绩效分配改革

医改要求深化编制改革,职工收入不与医院的药品、耗材、检查、化验等业务收入挂钩,更多的突出工作量、工作效率、成本控制、科研教学、公益性等指标,重点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3]。

目前,大多数公立医院均不同程度地开展了员工绩效考核评价,为了调动医务人员工作积极性,多数使用的是统收减支的绩效核算方法,其考评内容和指标仍然以创收能力、收支结余率、工作量等经济指标为主导,无法体现医务人员的技术价值。反映预算执行情况、资金使用效率、医疗质量与安全、学科发展等方面的指标少之又少,管理导向更加倾向于经济利益驱动,有悖于公立医院的公益性宗旨。

绩效分配改革首先是要对全员岗位系数进行评定,分别从岗位工作量、服务质量、行为规范、技术能力、医德医风和患者满意度设计新的绩效考评指标体系。引进绩效考评软件,通过动态性、过程性的考核,立体式评价员工创造的价值,利用公开透明的软件数据说话,让医护人员对新的评价指标更直观。深入了解基层医护人员需求,不断修改完善,从而建立与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实际贡献紧密联系的分配激励机制。

五、提高物资管理水平

医改要求严格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公立医院需满足逐步降低普通门诊量,降低门诊及住院均次费用,降低药品和医用耗材费用等一系列指标要求。目前,公立医院控费途径多样,但都有通过降低采购成本,提高资产管理利用效率来减轻病人就医负担。

加大招标采购与竞价机制以降低药品耗材占比,如广东省有家医院成功的案例是利用竞价机制,中标供应商的份额增大,要求供应商为其建设药品供应链提高患者的就医体验,实现了药品零加成,为医院药事节约成本。要加强药品和一次性医用材料的成本审核,进行科学定价,将政府集中招标采购作为向医院供应药品的主渠道,杜绝商业贿赂行为。针对一院多址的情况,应统一调配和管理,统一品规、统一价格、统一配送,实现集约化管理,提高医院的议价能力,降低采购成本,提高药品耗材的供给与管理的质量与能力。

引进物资系统管理软件,尤其当物品使用情况不完全可测或稳定时,我们要在提高材料的供应率和增加的库存成本之间做出折中,特别是对一项材料的平均使用量和需求,供应商提供货物所需时间,安全储备、综合使用变动、以及断供的损失等,通过物资系统管理软件,让每一件物资在流通过程中达到可控。值得注意的是,很多医院信息系统之间的口径不一致,如病历、药品、人员、物资、检查项目、会计、成本、预算、绩效等,在名称和编码上各系统都不尽一致,无法完成信息共享,并耗费大量的人力和财力。借鉴国外经验,由医院信息中心对建立标准化数据库,形成高效集成、互联互通的大数据平台。

六、总结

目前国家还未出台科学的补偿机制、合理的人事薪酬制度、支付方式改革的滞后,以及医疗行为的激励约束机制尚未形成等多种因素,新一轮医改要求医院自身要抓好管理工作,再造组织构架、运行流程、运营机制,促进医院管理理念、管理方式的深刻变革,推动医院由规模扩张性向内涵挖潜型转变,由数量增长性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由传统粗放型管理向现代集约型管理转变,实现精细化管理以备战史上最严格的医改战役[4]。在公益性框架下,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提供成本最优、价格公允的医疗服务,实现医院可持续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6年重点工作任务的通知,[2016]26号.

[2]韩斌斌.新《医院财务制度》中公立医院预算管理的优化分析[J].中国卫生经济,2011(30):73-74.

[3]钟琼娥.浅谈公立医院改革背景下的医院经济管理[J].科教导刊,2016(1):183-185.

第8篇:简述审计报告的作用范文

【关键词】 上市公司; 会计信息披露; 自愿性会计信息披露

一、上市公司自愿性会计信息披露现状分析

笔者从三个方面概括自愿性会计信息披露的现状:披露的数量、披露的内容和信息的质量。

(一)上市公司自愿性会计信息披露数量

虽然业绩差的公司自愿披露不利的信息也存在披露不利信息的激励,但是这种激励不确定性比较大,由此带来的损失并不一定能够被另一方面损失的减少所弥补。比如,盈利预测坏消息的预先披露可能会减少未来的诉讼成本,但是未来的诉讼并不一定会发生,或者即使发生,诉讼带来的损失可能比预先披露带来的损失要小。这种不确定性的存在,导致绝大多数公司倾向于披露能够给公司带来确定收益的“利好”消息,而对并不一定会减少损失的“利空”消息的披露往往不够充分。并且,即使是业绩优良的公司在自愿性会计信息披露方面仍然是比较谨慎的。首先,披露信息的数量与成本是成正比的,而随着披露数量的增加,信息使用者寻找和解读信息的成本也在提高,因此单位消息的边际效益是呈下降趋势的。其次,预测性信息并不一定会实现,会计信息公共产品的属性决定了上市公司公开披露任何信息都必须对其内容负责,一旦预测的情况并没有实现,公司将面临投资者的不满,甚至是诉讼。虽然政策制定者为了鼓励公司披露预测性信息并为预测性信息的披露制定了安全港规则,但是这种诉讼的风险只能减少不能消除。最后,出于商业保密的目的,企业在进行自愿性会计信息披露时会斟酌再三,特别是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短期计划和经营战略有关的信息。

此外,自愿性会计信息披露数量少与上市公司的主观意识也有重要的联系,上市公司的经理们似乎很享受他们相对于外界的信息优势,习惯于暗箱操作,把外界对信息的追逐当作一种潜在的威胁。很多公司并没有认识到自愿披露会计信息的好处,他们把自愿披露会计信息当作一种负担,能少披露就少披露,以减少成本,在极不情愿的情况下自愿披露部分会计信息也是由于“羊群效应”的跟风行为。

(二)上市公司自愿性会计信息披露内容

首先看盈利预测信息,叶少琴等(2006)的研究结果表明:公司自愿披露盈利预测信息的可能性与预测好消息涉及的时间有关系;李昊(2010)的研究也发现盈利预测信息与股权结构相关。内部控制信息方面,杨有红等(2008)发现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强制规定未得到有效执行、内部控制信息自愿性披露动机不足。杨雄胜等(2007)也认为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内容过于简单和形式化,信息含量较低。无形资产方面,芳等(2009)的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智力资本信息自愿性披露程度比较低,其中组织资本信息的披露程度最高,其次是顾客资本信息,最后是人力资本信息。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方面,王建明(2008)通过对沪市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发现,环境信息披露水平在重污染和非重污染行业之间存在明显差异,而且这种差异与行业间外部制度压力差异的相关性十分明显。李正等(2007)发现我国企业对员工问题、产品质量提高、公益捐赠等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较多,而对于废旧原料回收、环境问题、社区问题等社会责任信息的披露较少。笔者认为,造成这种偏向的原因可能是员工问题、产品质量提高、公益捐赠对企业形象的正面影响比较大,而环境方面的信息对企业的影响是间接的,除非发生了严重的环境事故,社会公众一般很少去关注企业的环境信息披露,这也从侧面反映了我国公众环保意识的淡薄。

另外,也有很多投资者认为,自愿性会计信息披露中不相关的内容太多,掩盖了真正有用的信息。总体而言,我国上市公司自愿性会计信息披露内容的随意性较大,披露格式和水平不统一,最相关内容披露不充分与不相关内容充斥并存。

(三)上市公司自愿性会计信息的质量

关于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最具代表性的观点无疑来自FASB。在决策有用性导向下,相关性和可靠性被认为是首要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可比性是次要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由此,本文主要讨论上市公司自愿性会计信息相关性和可靠性。

首先,关于上市公司自愿性会计信息的相关性。沈洪涛等(2008)通过对1999年到2004年在上海和深圳交易所上市交易的石化塑胶业A股公司的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披露的公司社会责任信息具有价值相关性,其披露的数量和质量与股票收益率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但是,宋献中等(2007)的研究却证明社会责任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可比性和充分披露水平都均衡地偏低。二者研究结果的不同可能是来自于样本的差异:沈洪涛等选取的是石化塑胶业A股公司,这类公司的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受到来自制度和市场更加严格的监控;而宋献中等选取的样本中还包含有商业、服务业、计算机软件等类型的公司,显然市场和政府监管者对这类公司的社会责任信息的关注度要低得多。于鹏(2007)发现我国IPO公司的预测盈利具有价值相关性,并且价值相关性因预测盈利的准确性、预测盈利的披露方式、IPO公司的规模以及股权流动性程度而不同。邵红霞等(2006)的实证表明:市场会对不同行业的不同无形资产作出不同的反应。我们知道,不管是社会责任信息、盈利预测信息还是公司治理信息、无形资产信息,很大一部分都是以自愿性会计信息披露的方式出现在公司的年报之中,而市场确实对这类信息作出了反应,即:自愿性会计信息披露的相关性是值得肯定的。另外,郝臣(2009)的研究证明公司治理信息的披露也具有价值相关性。

其次,关于上市公司自愿性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就目前的文献而言,对自愿性会计信息披露可靠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社会责任信息(包括环境保护信息)披露和预测性信息披露这两个方面。宋献中等(2007)的研究发现,社会责任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可比性和充分披露水平都均衡地偏低。对于预测性信息,它本身一个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其可靠性不高,并且正是因为这个原因,预测性的信息披露得到了监管部门避风港政策的保护。预测信息本身的不可靠性是我们无法避免的,它主要取决于预测工具的精确以及外部环境的稳定。但是,管理层为了自身的利益很有可能会操控盈利预测信息,这也会造成盈利预测信息可靠性的下降。林素、李龙会(2010)的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预算的可靠性较一般,且预算误差逐年上升,预算的可靠性越来越差。更早的叶少琴、胡玮(2006),秦玉熙、刘进(2005)的研究也得到了类似的结论。至于为什么很少有研究其他类型的自愿性会计信息披露的可靠性,笔者认为这与此类信息本身的特性有关系。例如:公司的战略规划信息,它指的是公司在一个很长的时间内要实现的目标,这个很长的时间甚至可以达到50年。我们很难找到一个合适的替代变量来衡量可靠性,或者即使可以找到这样的替代变量,那也是没有意义的。且不说公司能不能存活到50年以后,战略规划有个特点是灵活性好,公司必须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对战略规划作出周期性的评审和校正。这样看来,很少有人提出对自愿披露的战略信息的可靠性作出检验就合情合理了。

占美松(2008)从公司剩余控制权的角度对表外披露的性质进行了解读,从信息生产和提供来看,经营者会计信息的剩余控制权更多地体现在表外披露信息上;从市场监管来看,表外披露规定体现了各国证券监管机构对证券市场的剩余监管权。这里的表外披露当然包括自愿性会计信息披露。经营者在自愿性会计信息披露上有比较大的自,他们可以根据需要披露财务会计信息,包括预测性的信息,甚至披露企业的管理方法、营销策略等。至于这些信息是否可靠,外界很难直接得知或及时得知,因为这些信息通常是不可观测或不可核实的(王惠芳,2009)。这种经营者对自愿性会计信息披露的极大自和披露的不可观测或不可核实的性质,是造成自愿性会计信息披露出现问题的根源。

二、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监管体系

从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数量、内容和信息的质量三个方面来看,我国上市公司自愿性会计信息披露目前存在的问题较多。这说明,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监管体系还有待完善。目前,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监管体系主要有三层:中国证监会、证券交易所和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

(一)中国证监会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在中国证券市场中是处于至高无上的地位的,具有监管口径统一、监管力度大、权威性高、协调性好的优点。

(二)证券交易所

沪深交易所在对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中处于最前沿的地位,因此它们能够及时发现上市公司存在的违规行为和不实披露,并对其进行处罚。然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交易所的处罚力度是远远不够的。截至2011年5月中旬,最新被处罚的10家上市公司中,只有两种处分形式:公开谴责和通报批评,同时将其违规行为和深交所给予的上述处分,记入上市公司诚信档案,并向社会公布。另外,深交所的信息披露考评制度也能对上市公司起到一定的监督和威慑作用。深交所2009年的考评结果显示,在深交所挂牌上市的812家上市公司中,优秀的上市公司有97家,良好的有550家,合格的有147家,不合格的有18家,其中良好和优秀的比例为79.68%,合格和不合格的比例为20.32%;而2006年的比例分别为62.84%和37.16%,2001年的比例分别为45.29%和54.71%。①可以看出,深交所挂牌上市公司的优良比例呈现出明显的上升态势,合格和不合格比例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说明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不断提高,深交所在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监管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三)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

中注协作为一个半官方的行业协会,在中国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中也起了很重要的作用。一方面,他们对上市公司所披露的信息进行审计,保证披露会计信息的质量;另一方面,其所出具的审计报告也构成披露内容的一部分。中注协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监管,主要是通过审计的形式实现间接监管。

由上可见,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监管体系从不同角度和程度上对规范会计信息披露质量和范式起到重要的作用,但有关针对上市公司自愿性会计信息披露的指引尚未建立,还需进一步加强,以为上市公司主动披露高质量和有效的自愿性会计信息提供政策上的引导。

三、上市公司自愿性会计信息披露的改进措施

(一)增强上市公司自愿性会计信息披露意识

有的学者认为需要强化上市公司自愿性会计信息披露的动机,而笔者认为,动机的强化并不是公司自己说了算的,自愿披露的动机来自自愿披露能够给公司带来哪些效益。在其他条件完美的情况下,如果上市公司自愿性会计信息披露没有达到理想的程度,有两个原因:一是效益不够明显;二是公司没有意识到这些效益。如果是第一个原因,那么就需要市场去解决;如果是第二个原因,那么就需要给公司的管理层予以指导,告诉他们自愿性会计信息披露能够给他们带来什么,以增强公司自愿披露会计信息的意识。只有这样,公司的自愿披露会计信息才是真正的“自愿”披露,而不是“被自愿”。例如:核心能力是一个公司保持持续核心竞争优势和超额利润的源泉,很多企业对核心能力披露持谨慎态度的原因是害怕核心能力的披露会造成商业机密被窥视,从而减弱公司的竞争优势。这种担心是完全没有必要的,核心能力一个最重要的特征是它的培育建设取决于企业长期积累的经验、教训、知识、理念,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绝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核心能力是竞争对手难以模仿和替代的。管理层如果意识到这一点,就可以大胆披露了。

(二)给予管理层基于长期业绩的报酬激励

基于短期业绩的奖金制度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弊端:它使管理层可能会为了获取高额的奖金而编制虚假的财务信息,比如高估盈利预测。盈利预测信息的可靠性通常在一个会计期间内就可以得到检验,但是这不妨碍管理层获取基于短期业绩的奖金。而股票期权相对于奖金来说是一个长期的激励,股票期权收益的诱惑是奖金制度无法比拟的,它的实现通常至少需要几年的时间。这迫使管理层尽量避免通过造假行为谋取短期的利益,而是自愿披露更多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以促进企业内在价值的增长,从而获取长期的包括声誉和期权收益在内的长期回报。

(三)部分自愿披露会计信息的付费供给

表面上看,付费与自愿是相互矛盾的,其实不然。会计信息披露分为强制性会计披露和自愿性会计披露,并没有第三种披露方式。目前自愿性会计信息披露的定义基本上是在强制性会计信息披露的基础上给出的,如果某种会计信息的披露不属于强制性披露,那就应该属于自愿性披露的范畴。显然,如果管理层对部分会计信息采用付费供给的制度,它必然不属于强制披露,而是自愿披露。这与王惠芳(2009)广义自愿披露的概念不谋而合,即:所谓自愿性信息披露,是指公司披露选择权和酌定权较大的、强制规则无法有效监控的信息披露。会计信息作为一种公共产品,生产者生产信息需要成本,但是使用者获取信息却几乎是免费的,生产者的成本得不到补偿将会大大降低信息生产的动力。付费供给制度至少可以解决自愿信息披露不充分的问题,如果说普通的投机者没有能力和动力付费获取信息,那么机构投资者则有足够的能力和动力获取额外的信息来为自己的投资决策服务。

(四)培养高质量的会计信息需求主体

高质量的会计信息需求主体从两个方面促进高质量的会计信息生产。一方面,会计信息作为一种产品,它的产量和质量取决于会计信息的生产和需求的均衡,高质量的会计信息需求主体需要高质量的会计信息,这种需求的提高也反作用于会计信息的生产者生产出高质量的会计信息;另一方面,高质量的会计信息需求主体可以提高市场的有效性。比如:公司自愿披露良好的内部控制评价信息,是为了增强股票持有者的信心,博得股票观望着的青睐,但是,如果会计信息需求主体取得这些会计信息后没有产生任何反应,上市公司在内部控制评价信息披露上的差异并未在资本市场上得以体现,公司就会认为,内部控制评价信息的披露是毫无意义的,只会徒增成本,最后放弃披露。

(五)提高诚信意识

诚信机制的发展依赖于两个条件:一是信息传播技术的提高,二是公民诚信意识的提高。今天的中国,信息技术发展迅速,第一个条件已经基本满足,那么第二个条件呢?相信不需要笔者多说。诚信的缺失将会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证券市场同样不会幸免。良好的诚信机制将会增加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违规成本,深圳证券交易所的诚信档案和信息披露考评制度也会发挥出更好的监督作用。

(六)对自愿性披露的会计信息按照其有用的程度进行分类,按分类集中披露

这一建议是针对自愿性会计信息披露最相关内容披露不充分与不相关内容充斥并存而提出的。公司可以选择披露或者不披露某一方面的信息,即不违背自愿的特性,但是监管者可以对其披露的位置进行规定。把上市公司可能会自愿披露的信息按照其有用性的程度分为三类:有用性强的信息、有用性比较强的信息和有用性弱的信息,并且分别把这三类信息集中披露。例如《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管理指引》(深证上[2003]53号)指出“……在投资关系活动中就公司经营状况、经营计划、经营环境、战略规划及发展前景等持续进行自愿性信息披露”。那么是不是可以将公司经营状况、经营计划、经营环境、战略规划及发展前景等信息归为有用性强的信息呢?信息使用者先从有用性强的信息中寻找他所需要的信息,如果找不到,则转向有用性比较强的信息中去寻找,最后才是查找有用性弱的信息。而且,如果某个信息使用者是在有用性弱的信息中找到了他所需要的信息,那么下次他就会直接在有用性弱的信息中查找。这样就可以方便信息使用者查找对自己有用的信息,解决无关信息充斥的问题了。但是如何对自愿披露的会计信息按照有用性进行分类,这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毕竟有用性不是由政策制定者决定的,而是由信息使用者决定的,信息的制定者需要与使用者进行有效的沟通,特别是专业的分析师。

(七)加大证券交易所的权利

证交所在对会计信息披露的监管中处于一线位置,具有天然的信息优势。但目前来看,证交所对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是很轻的:公开谴责和通报批评,这无疑是一件很遗憾的事情。证交所可增加处罚的方式和力度,比如分别针对个人和企业进行高额罚款和终止上市。目前由信息公开所导致的终止上市条款是:公司不按照规定公开其财务状况,或者对财务会计报告作虚假记载,且拒绝纠正。这只是针对财务状况的公开,并没有涉及自愿性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笔者认为可以在这方面适当进行拓宽。

【主要参考文献】

[1] 章铁生,王锴,林钟高.财务治理――结构、机制与行为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5:356-357.

[2] 李昊.股权结构与IPO盈利预测自愿披露及其经济后果[J].经济问题,2010(6):98-102.

[3] 杨有红,汪薇.2006年沪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研究[J].会计研究,2008(3):35-42.

[4] 王建明.环境信息披露、行业差异和外部制度压力相关性研究[J].会计研究,2008(6):54-62.

[5] 沈洪涛,杨熠.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价值相关性研究――来自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当代财经,2008(3):103-107.

[6] 宋献中,龚明晓.社会责任信息的质量与决策价值评价[J].会计研究,2007(2):37-43.

[7] 郝臣.公司治理的价值相关性研究[J].证券市场导报,2009(3):40.

[8] 林素,李龙会.上市公司年度预算信息披露的可靠性研究――基于我国深沪市A股的经验数据[J].会计之友,2010(12):7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