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劳动实践后的感受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 体会到了种植的快乐。
学生在真实的种植活动充满了激动和喜悦,每一个新的发现都令他们欣喜若狂;每一次问题的解决都会让他们兴奋不已;收获的时刻更是让他们心潮澎湃。有的同学在日记里写道:收花生的时候了那么多,好累呀。但是吃到那么好吃的花生,我觉得再累点我也高兴,我终于吃到自己辛辛苦苦种的花生了。还有的同学对我说:“老师,我特别喜欢参加这样的活动,同学们也都挺爱上这样的课的。”我的眼前再一次浮现出孩子们收获时的一张张热情洋溢的笑脸。孩子们的这些心声也提醒我们在平时的教育方面应多注重实践和操作,尽量使学生们身临其境,激发他们的热情。
二、 感受到了种植的艰辛。您现在阅览的是第一谢谢您的支持和鼓励!!!
种植也是艰苦的,播种、拔草,浇水,收获,每个环节都不轻松。在烈日下拔草,课余时间浇水,大汗淋漓地收获……,这些都使同学们真正体会到了种植的不易,农民的辛苦,感受到了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有的学生说:“唉,不知道种花生这么累呀,今天我算了解到‘粒粒皆辛苦’的真正含义了。还有的同学说:“我们干一会活就累,农民伯伯长年累月地劳作,我真是很佩服他们。”是的,每一项劳动都是艰辛的,我相信每个孩子都已体会到了这一点。
三、 对劳动有了新的认识。
在体会了劳动的快乐与艰辛之后,学生们懂得了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转变了对劳动的态度。他们在劳动中体会到了乐趣,就愿意参加到劳动中去;体会了劳动的艰辛,就会尊重劳动,珍惜劳动成果。在平时的各种劳动中,不见有的同学再畏畏缩缩了,更多的是同学们挽起袖子,在劳动中大显身手的情景。
四、 能力得到提高。
关键词: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体验式教学;开展意义
小学生的音乐欣赏教育的重点是要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促使学生形成音乐学习兴趣。体验式教学法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学生充分参与到音乐欣赏的过程中,使学生能够利用自身的多种感官感受音乐的美感,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强化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培养。因而,文章针对小学音乐欣赏之体验式教学展开分析研究,就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社会意义。
一、小学音乐欣赏课程中体验式教学的开展意义分析
1.改善音乐欣赏教学现状,推进教学方式多样化
小学生的年龄尚幼,其对生活和学习也都充满了好奇和渴望,音乐欣赏课程既是小学课程中的基本课程,也是学生们较为感兴趣的课程,但是现实情况却是,当前的小学音乐欣赏课程的教学方式陈旧,课堂呆板生硬,学生对课堂的兴趣低下,甚至一些学生开始逃避音乐欣赏课程。这其中的原因之一就是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式严重限制了小学生的参与性,学生喜欢的歌曲教师不愿意创新和尝试,而是严格依照教材开展音乐欣赏课程,欣赏课程已经严重限制了学生音乐体验的提升。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下,学生很难对音乐课程产生渴望之情。在素质教育的倡导下,小学音乐课程更多地从学生体验角度出发,从学生的兴趣和素质培养角度出发,从多个方面引进先进的教学方式,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让学生的兴趣得到满足,从而促使学生更好地投入到音乐课程教学过程中,既提升了音乐课程的教学效果,促进音乐教学方式的改进和发展,又能够让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欣赏课程之中,从而为学生提供了全新的音乐教学认知。
2.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音乐素养
在传统的音乐欣赏课程中,教师的教学方式较为单一,学生在课堂上往往作为被动的听者,仅仅调动听觉去体验音乐,这样的音乐欣赏课程不仅没有激发学生的热情,反而抑制了学生音乐感情的产生,甚至导致学生开始对音乐学习产生厌烦心理。体验式教学从学生的体验出发,重视对学生感受的理解,让学生通过多种角度体验音乐之美,为学生提供不同的审美体验,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开放自在的学习环境,从而让学生在音乐欣赏课程中更加主动地调动身心感官,积极地投入到音乐欣赏课程中。另外,学生在独特的音乐欣赏体验中能够产生积极的审美欲望,从而让学生在音乐欣赏教学中逐步绽放自己,展示自我,利用音乐表达自我,与音乐产生共鸣,从而将音乐变成自己生活的一部分,并从根本上推动学生音乐素养的提升。
二、小学音乐欣赏之体验式教学的实施路径
小学音乐欣赏之体验式教学的实施路径有很多,包括: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引导学生进行视觉体验;创设音乐欣赏情境,引导学生深入音乐意境等等。接下来,笔者将针对上述提到的几点,展开较为详细的论述:
1.学习音乐欣赏课程之中,教师的作用不仅是要为学生提供教学素材,还需要充分利用情境教学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提起兴趣,对音乐产生好奇心理,并逐步参与到音乐欣赏课程中
小学生的好奇心和模仿能力比较强,教师如果单纯利用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往往会使学生产生抵抗心理,从而不愿参与到音乐欣赏课程之中,而如果教师能够创造一个具有吸引力的情境,让学生从情境入手,并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的积极情绪,为学生创设丰富活泼的场景,让学生在充满趣味的情境中体验音乐的美感,必然能够让学生产生极强的好奇心理,也更加愿意参与到音乐欣赏活动中。如教师在引导学生们欣赏《大家来劳动》歌曲时,要充分注意到小学生爱劳动,渴望得到教师重视的特征,让学生通过劳动场景体会到劳动的乐趣,并形成劳动光荣、劳动最美的理念。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劳动意愿,先为学生编制视频短片或者为学生播放一个以劳动为主题的动画短片如《仓鼠乐园》等,让学生对劳动活动产生兴趣,然后教师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让每个小组领取一个劳动任务,并逐步引导学生从劳动过程中感悟歌曲产生的灵感。如教师可以进行如下引导:教师问学生“劳动时大家能听到什么声音呢?”“扫地声是怎样的?洒水声是怎样的?”等等,然后逐步将劳动中的场景代入歌曲中,使歌曲的欣赏过程转变为学生的劳动体验过程,从而形成热爱劳动、热爱歌曲的学习氛围。
2.鼓励学生尝试编创,促进学生参与教学
虽然小学生尚不具备歌曲创作的能力,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学生不能通过简单的声音模仿和编排进行音乐思维和音乐欣赏。教师可以利用体验式教学的方式为学生提供音乐编创的机会,让学生通过自主创作、自由编排,或者让学生利用不同的器材进行音乐模仿,为学生提供编创的体验,从而促使学生在音乐欣赏课程中发挥自身主动性,进行创造性思维,主动进行探索,自觉提升自身的音乐水平。例如,教师通过音乐节的方式,让学生从生活中发现音乐素材,开展主题音乐活动,比如“妈妈之歌”主题音乐欣赏活动,让学生进行音乐素材搜集,通过将有关妈妈的音乐进行收集和整理,让学生自主进行演唱和编排,从而为学生提供展示自身的机会。再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分小组找出自己比较熟悉的生活物品,并利用这些生活物品自行编排曲目,事先确定好音乐的节奏,并进行小组训练,通过小组竞赛的方式让学生演奏自制的乐器,从而促使学生从生活中发现音乐、欣赏音乐,提升学生在音乐欣赏课堂中的参与性。
3.引导学生参与活动,充分体验音乐实践魅力
音乐作品的美感不仅表现在音乐的韵律美上,还蕴藏在音乐所表达的情感之美上,因此,要引导小学生体验音乐之美就应当为学生提供良好的音乐体验,既要让学生从音乐知识教学中学习到基础的乐理知识,还要引导学生体味音乐所蕴含的情感,并逐步感受作者作词作曲的意图。教师可以利用体验法让学生从课堂活动或者课外活动中感受音乐创造的实践魅力,从实践中感悟音乐,利用音乐欣赏与生活实践的相互渗透,从而引导学生真正地学会欣赏音乐、欣赏生活。例如,在学习《春晓》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在春季的早晨进行公园游玩活动,让学生体会春天不同生物的变化,让学生听一听鸟叫,看一看游鱼,欣赏一下小草冒出新芽的美丽,体会一下春风拂面的感受,然后在公园中播放《春晓》之歌,让学生通过春天带来的美感感受音乐中孕育的情感,从而激发学生热爱自然、歌颂自然的情怀。再如,在学习《打花巴掌》之歌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从游戏中体会童年的乐趣,利用游戏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引导学生从不同的游戏中体会生活的乐趣,从而引导学生一边欣赏音乐一边进行游戏,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体会到音乐的魅力。
4.引导学生敢于想象,促使学生沉浸体验
教师在体验式教学过程中,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通过不同的生活体验和感受自由地进行想象,通过引导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感知音乐中蕴含的情绪。教师可以用不同的语言表现形式,通过语言诱导学生自由发挥,丰富学生的音乐体验,调动学生的创造力,促使学生形成丰富的情感,从而引导学生沉浸在音乐创造的意境之中,体会音乐背后的故事和体验。例如,在欣赏《卖报歌》时,教师要声情并茂地为学生讲述聂耳创作音乐背后的故事,让学生感受卖报小孩的生活遭遇,引导学生了解穷苦小孩的生活压力,同时也要引导学生体会卖报小孩对美好未来的期望之情。教师利用深情的故事为学生欣赏学习歌曲奠定基调,从而让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故事情境中充分想象。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小组表演的形式,让学生自己编排、自己表演,从而深化学生对音乐的理解,让学生在欣赏音乐的同时能够形成同情和理解之心。
5.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引导学生进行视觉体验
小学生对鲜艳活泼的画面具有较强的兴趣,教师可以通过利用多媒体的方式,利用音乐视频的方式让学生从画面中感受音乐所蕴含的情感,使学生从视觉感受中体验歌曲,从而促使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音乐,促使学生进行联想。进行多媒体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除了要引导学生欣赏音乐视频之外,还需要结合思维引导和模仿教学等方式让学生从多个角度体验音乐,以更好地提升学生的感知能力,调动学生的想象力,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歌曲。例如,在欣赏《兽王》歌曲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狮子王》等动画剧作,让学生从动画中感受到动物所具有的生命力,并引导学生进行动物模仿,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对动物的体态和声音进行模仿表演,也可以通过绘画等方式,让学生画一画自己心目中的动物,从而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利用体验式教学方法引导小学生开展音乐欣赏课程,既能够
改革当前的音乐教学现状,也能够更好地提升学生的音乐认知。在小学音乐欣赏课程中开展体验式教学方法需要首先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出发,尽量遵循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利用多样化的体验方式,从思维、行动上引导学生,使学生从音乐中感受生活、体味情感,从而丰富学生的经历,拓展学生的思维认知,让学生逐步深入到音乐学习过程中,发展自身的音乐爱好,主动调动自身感官对音乐背后的情感进行体验和感悟。
参考文献:
[1]陈艳.音乐的栖居灵动的课堂:浅谈低年级音乐欣赏教学的方法[J].北方音乐,2013(5).
[2]王莉娜.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中“倾听”习惯的培养[J].音乐时空:理论版,2012(6).
[3]陶晓丹.提倡课前聆听:优化小学音乐欣赏教学[J].黄河之声,2013(11).
【关键词】劳技教育;生活技能;文化素质;综合育人
劳动教育在学生身心发展和人格成长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在现实生活中却对劳动教育存在很多误解和偏见。针对劳动教育在学校中被“弱化”,在家庭中被“软化”,在社会中被“淡化”的现象,2015年7月教育部联合、全国少工委印发了《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指出义务教育阶段,要切实开设劳动与技术教育课,要让学生直接参与劳动过程,增强劳动感受,体会劳动艰辛,分享劳动喜悦,掌握劳动技能,养成劳动习惯,提高动手能力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发挥,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以劳创新,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一、劳技教育要从生活技能着手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一生主张生活教育,提出“生活即教育”。一个人的生活技能是能够使自己独立生存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是一个人能征服自然和适应自然的能力。现在的学生,绝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他们在家中极少做家务,有的连最起码的生活起居也由父母代劳。在学校,给学生锻炼生活技能机会就更少了,所以学生生活技能的培养是一个薄弱环节。早在1992年8月和2004年8月,由中、韩、日三国几十名青少年组成的国际草原探险夏令营在科尔沁大草原进行过两次活动。其间中国孩子的表现令人失望。活动中充分暴露出中国孩子在生存能力方面和中国青少年教育中的诸多问题。
学生生活技能的培养,一方面靠家庭去培养,另一方面也离不开学校的培养。然而,在我们学校的有关的教育中却规避了学生培养生活技能的机会。如生活中离不开电,学校在对学生的安全教育中大都是告诫学生不要玩电,不要靠近电源等等,这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安全作用,但也夺去了培
养学生生活技能的机会。人的生活既然不能离开电,那就应该采取多种形式、多种方法让他们真正懂得出危险的原因和避险的方法。保障安全的最佳方式就是让学生熟练掌握防险避险的各种本领,积极预防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生活技能的过程。例如我们在初中劳技课上开设了电子制作课程,从理论到实践,让学生了解了电的习性,学生弄懂“电路”和“触电”的概念,学会了测电笔的使用方法,学生会用测电笔测量家用电器是否漏电,规避了家用电器中由于漏电出现的触电现象;在电路焊接中学会了用电烙铁焊接电路,从测谎器的制作中,了解了物体越潮湿,电阻越小,越容易导电等知识,从而让学生知道平时不导电的物体在一定条件下也会导电,学生从怕触电而不敢碰电,到敢碰电会用电,老师从“战战兢兢”让学生接触电,到放手大胆让学生使用电,提高了学生生活技能的同时,提高了课堂教育效果,也让学生掌握了一门焊接技术。
生活技能训练,如缝衣、订扣、洗衣、简单的烧菜等,我们是通过劳动课或社团活动的模拟演习做起,让学生从实践中学习,让劳技教育成为培养学生生活技能的途径,增强学生劳动感受,体会劳动艰辛,分享劳动喜悦,掌握劳动技能。
二、劳技教育要从简单的手工实践着手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说过,没有顽强的细心的劳动,即使是有才华的人也会变成绣花枕头似的无用的。劳动教育的内容构成决定着它的实践性特点,“做中学”、“学中做”是其基本的教学方式。通过劳动课让学生学会基本生活技能,无疑对学生本人和家庭都有益。我们的劳技课还可选择一些以学生的生活、学习为主线的劳动实践,制作简单的生活用品;学会自制一些简单的学习用具和娱乐用品的简单生产劳动。
例如我们组织学生利用生活中的物品包装等其它废弃物,开展街景和园林模型制作活动,学生利用家里本应该扔弃的牛奶包装盒,洗发水瓶等等杂七杂八的包装盒以及硬纸板盒,通过剪、裁、雕刻、粘贴、绘画等手法,制作出城市街景、学校校园模型、农家小院等作品。我们通过纸艺制作,将学生本应扔弃的废纸做成纸艺花、三角插纸作品,一朵朵纸艺花,一件件三角插纸做成的小动物,给学生带来了劳动的喜悦,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情趣;正如高尔基所说的:劳动它是世界上一切欢乐和美好事情的源泉。通过劳动制作,一是培养了学生的劳动意识,二是提高了学生的劳动技能,更是让老师感到高兴的是学生养成了收集废弃物的习惯,为以后的制作筹备原材料,统筹规划意识在学生头脑中生根,有用的生活废弃物不再乱扔,校园环境也得到了清洁。潜移默化中提高了学生道德水准。
从我们的教学实践来看,这些简单生产劳动主要包括纸工、泥工、小木工、小金工、种植、养殖、编织、缝纫、刺绣等这些手工劳动,要充分利用学校地理资源和教师人力资源让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开发了大脑的潜力,提高了生活的技能。
三、劳技教育要从培养学生科学文化素质着手
现实生活中的美,包括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艺术美指艺术作品的美,艺术美来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是艺术家创造性劳动的产物。而学校的美术教育正是通过各种形式的艺术美来实践。学校美育在于培养发展学生各方面的审美能力,当然学校的其他各学科教育也都有进行美育的任务,但艺术教育内容本身使得美术教育成为美育的重要手段和途径。美术是艺术教育学科之一,美术是欣赏美、研究美、创造美的。通过美术教育可以提高学生对于美的感受、欣赏、评价、创造的能力,培养审美情趣和审美感知力。因此,美术教育在美育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是学校对学生实施美育的重要手段和和途径。
美育在中学阶段主要就是培养学生感受美、欣赏美的能力。在此基础上,再培养其欣赏美和辩别美丑的能力,初步形成正确、健康的审美观和审美情趣,并通过基础的技能训练,完成较低层次美的创造任务,最终引导学生树立美好的理想与追求。因美术本身具有直观性、审美性及创造性的特点,所以美术教学应以直观为前提,学会审美方法来达到以求创造的目的。其实美术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美育的优势就在其直观性,那么如何才能在美术教学中更好的体现美育呢?
首先,应引导启发学生认识美。
美术作品的基本造型手段是线条、形状、色彩。让学生先接触线条、色彩、形体等艺术语言,教师通过对线条、色彩、形体等表现形式的讲解来提高学生的审美认识。线条是造型的基础,线条可以勾画轮廊描绘对象的形象,表现形体结构和质感,还可以表现主观的审美感受和思想感情。各种不同的线条,就能表现千变万化的事物,所以老师要先引导学生认识线条,并选择有代表性的作品指导学生欣赏、分析。而彩色在造型艺术中也具有重要地位,法国马蒂斯说过:“色彩是诉诸于感觉的”。然而对色彩的感知,人与人之间是存在差异的。通常人们只能分辩黑、白、红、黄、绿、紫等常见的色彩,而有过绘画训练的人是能够表现出事物多样的色彩变化的。所以,在美术教学中教师要通过讲解并通过让学生观察,让学生了解色彩一般知识以及调配方法,培养其对色彩的观察分析能力。教学色彩,先要使学生对色彩相貌有了基础的认识后,教师再结合一些色彩绘画作品进行形象描述及色彩启发。如毕加索《哭泣的女人》以极度主观变形的形象,黄与紫,玫瑰红与黑等不和谐的色彩对比,鲜明地表现出所要发泄的悲哀心情。委拉斯凯兹的《宫娥》这幅情节性的室内群像画,描绘了真实的西班牙内宫生活场景和历史人物,变幻而统一的光线,丰富而又和谐的色彩,是典型的图绘风格的名作。还可介绍“印象主义”画派,因为“印象主义”画派是以色彩作为他们最主要的艺术表现语汇,着力于光影、色彩变化的探索。最后再结合实际的事物,或让学生走进自然,用眼观察,用脑思索,用心体验,观察、感受色彩。学生通过对线条、色彩等艺术语言的学习了解,审美认识也就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其次,应引导学生学会欣赏美。
美术作品欣赏是指对作品进行分析和思考的过程,最终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念,提高作品鉴赏能力。欣赏,其实就是让作品成为创作者和欣赏者进行对话的中介。欣赏不能只是单纯的对作品的美的享受,还应该是通过作品参与创作的过程,所以可以说欣赏是一种审美意识的再创造。欣赏者能从欣赏中形成自己的审美情趣和审美判断力。列夫?托尔斯泰曾说过:“在自己心里唤起曾经一度体验过的情感,在唤起这种感情之后,用动作、线条、色彩、声音,以及言词所表达的形象来传达出这种感情,使别人也能体验到这同样的感情,——这就是艺术活动。”所以在美术作品不仅有感性直观的形象性,还有其创作者的情感、思想性。而中学美术教学中的欣赏课,通过对作品情感、思想性的分析、赏析,能够帮助学生对美术作品形成正确的审美判断,提高审美意识。让学生在对美术作品的赏析中,让学生在逐步提高审美感受能力的同时,最终达到对生活、社会 、自然都能进行审美感知的目的。所有好的美术作品,都是反映了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和创造者正确的审美观点的。例如,欣赏达?芬奇的《蒙娜丽莎》能让我们从中受到美的情操的感染。欣赏齐白石的《却教蜂蝶为花忙》,透过蜜蜂采蜜的繁忙情景,我们感受到勤奋劳动的精神,油然产生对劳动者的敬仰之情。欣赏穆希娜的《收获》,以劳动后的丰收,让我们感受到了劳动给予人们的愉快和幸福。美国卡萨特《婴儿最初的》,让我们感受到了细腻的母爱和温柔的母子亲情。美术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挖掘作品中健康的感情因素,引导学生通过对作品的欣赏品味,培养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这种情感教育教师可选择古今中外优秀的美术作品,与学生共同品味分析,来达到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审美观的目的。
第三,应培养学生美的创造力。
美术教育不仅是要培养学生认识美、感受美的能力,还要培养学生的审美想像力和创造力,用他们所学的知识技能,进行实践创作。在美术技法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能让学生领略到美术教学中美的感受,真正领悟到艺术的精神实质,美术作品中丰富的色彩,生动具体的形象和其中所流露的情感,能让学生在欣赏时产生对美的向往,教师应进而引导学生鉴赏美、表现美并创造美。
(一)自主探究发现问题
教师在教学中应当要求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拥有一双发现问题的眼睛。自主地去发现问题,并设计出解决问题的合理方案。或者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围绕一个主题,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探索、发现、体验、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特别注意的是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适时地引导孩子发散性思维,给孩子们提供一个自主思考的机会,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发现问题。
(二)合作探究发现问题
合作探究学习是必不可少的。良好的合作,有助于培养孩子们的合作意识,更加积极的发现问题。而且可以互相交流,集思广益,能改变学生产生主动学习的心态,使学生更有效积极的通过合作来发现问题。特别是在劳技这门学科教学中,这是必不可少的。通过合作学习,使学生能产生合作与竞争双重意识。例如四年级《小风车》的教学设计流程:观察-探究-改进内容:观察成品小风车了解小风车结构拆一拆教具小风车说一说组成部分拼一拼并提出改进办法探讨改进的办法选择相应材料制作小风车目的是要学生深刻认识到小风车的制作流程,通过合作探究和实践操作能使每个学生做出自己的风车。这样做不仅使学生学会了与他人合作,更让他们学会倾听,讨论,交流。
二、运用所学知识
(一)知识迁移能力培养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应该注重要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去解决问题。因为这是学生掌握的基础,脱离基础去完成各项事情是不可能的。要想做到有意义的学习必须要学会知识的迁移。在这样的学习中,学生不论学各种新知识都会受到原有知识的影响。因此,在劳技课教学中应要求学生对基本的概念或原理反复学习,勤于思考,熟练掌握,使其掌握基本的劳动技能和实践能力。
(二)日常生活紧密联系
一切劳动源于生活。如果在开设课程时创设真实场景,在这样真实的生活实践中进行学习,就可以很有效的激发学生对劳动教技课的兴趣和强烈的好奇心,并能让学生们用自己原有的知识和当前的知识进行有机结合,变成一种新技能,从而使新旧知识建立起紧密联系。所以,劳动教技课程的施行一定要让学生们从生活出发,走向生活。而这样的学习方式也正体现了劳动教技课的实践性特征。如在学习《小书签》课程时,因为学生缺乏良好的阅读习惯,不注意爱护书本,想到这一点,教师创设了这样一个真实生活情境:“最近图书馆的管理人员遇到一个头疼的问题,很多同学读书时喜欢看到哪折到哪,一本书往往被折的不成样。面对这种不良行为,同学们觉得应该怎么办呢?”话一出,学生们立即活跃起来,有头脑灵活的同学想到了书签,于是,教师顺势拿出一枚书签的样品。并将这堂课的“小书签”任务引导出来。就这样,学生劲头十足地投入到了制作小书签中,而且他们的学习效果、效率都出乎教师的意料。
三、交流展示成果
在劳动教技课程的每节课的最后阶段,就是学生们互相交流并展示自己成果的阶段。学生应互相交流自己的制作经验和体会,增并对成果进行评价。增强学生对劳动教技课的热情与兴趣,让学生们体验到劳动后的成功和喜悦。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双面教育,首先要对学生进行好的评价,对学生的作品感到认可和表扬,同时也要让学生认真反思自己上课时的不足,明确指出并予以纠正。安排有不足的学生在下节课时将改正的作品拿给老师看,学生在教师这样的安排下会期待下节课的到来。如在《编篮子》中,学生在交流展示时不仅体验到了喜悦,也收获了成功,更感受到劳动教技课的魅力。如《煎鸡蛋》教学时,教师给学生安排回家给父母煎鸡蛋的任务,学生不仅体验到做菜的新奇和快乐,也增进了家庭的感情,启迪学生尊敬长辈的思想。在这样潜移默化的教学中,学生们感受到劳动创造美的快乐,也体验到劳动操作的艰辛和实用价值。
四、小结
寒假社会实践报告500字(一)
打工只是一种磨练的过程。对于结果,我们应该有这样的胸襟:不以成败论英雄,不一定非要用成功来作为自己的目标和要求。人生需要设计,但是这种设计不是凭空出来的,是需要成本的,失败就是一种成本,有了成本的投入,就预示着的人生的收获即将开始。
小草用绿色证明自己,鸟儿用歌声证明自己,我们要用行动证明自己。打一份工,为以后的成功奠基吧!
不经风雨,怎见彩虹,没有人能轻轻松松成功。
在现今社会,招聘会上的大字板都总写着“有经验者优先”,可是还在校园里面的我们这班学子社会经验又会拥有多少呢?为了拓展自身的知识面,扩大与社会的接触面,增加个人在社会竞争中的经验,锻炼和提高自己的能力,以便在以后毕业后能真正的走向社会,并且能够在生活和工作中很好地处理各方面的问题记得老师曾说过学校是一个小社会,但我总觉得校园里总少不了那份纯真,那份真诚。所以一定要特别小心谨慎,而且一旦出错并不是像学校里一样老师打个红叉,然后改过来就行了总之,这个寒假的社会实践是丰富而又有意义,一些心得和体会让人感到兴奋,但却决不仅仅用兴奋就能描述的,因为这是一种实实在在收获,是对“有经验者优先”的感悟。……作文
我也从工作中学习到了人际交往和待人处事的技巧。在人与人的交往中,我能看到自身的价值。人往往是很执着的。可是如果你只问耕耘不问收获,那么你一定会交得到很多朋友。对待朋友,切不可斤斤计较,不可强求对方付出与你对等的真情,要知道给予比获得更令人开心。不论做是事情,都必须有主动性和积极性,对成功要有信心,要学会和周围的人沟通思想、关心别人、支持别人。
打工的日子,有喜有忧,有欢乐,也有苦累,也许这就是打工生活的全部吧。我不知道多少打工的人有过这种感觉,但总的来说,这次的打工生活是我人生中迈向社会的重要一步,是值得回忆的。现在想来,二十四天的打工生活,我收获还是蛮大的。我所学到的生活的道理是我在学校里无法体会的,这也算是我的一分财富吧。作文
在这次寒期的工作中,我懂得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获益良多,这对我今后的生活和学习都有很大程度上的启发。这次的打工是一个开始,也是一个起点,我相信这个起点将会促使我逐步走向社会,慢慢走向成熟!
寒假社会实践报告500字(二)
近日,浙江师范大学工学院“齿轮践行”暑期社会实践对抵达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秉着细水长流的理念,继xxxx年浙江师范大学“彩虹实践”对之后再次来到上张学校。同台州科技职业学院“向日葵”队联合进行社会实践活动。
一、 同样的信念,不同的主题
同样是为上张乡的同学们带来新知识,传播文化思想,但本次实践还特地加入了新的元素。在建党90周年之际,我们将党的思想传播,阵阵红歌声中,将党的艰难历程在歌声中深入同学们的内心;激扬的旋律下,将我们队党的热爱和在党的光辉下茁壮成长的幸福感,骄傲自豪感表达。实践队还积极与台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共同践行环保宣传,发放问卷,环保晨跑,街道清扫,旨在将环保的思想传播到上张的百姓心中,让淳朴原生态的山区永远环抱在青山绿水中。
二、 对知识的渴望
当天下午,浙师大“齿轮践行”队联合台州科技职业学院“向日葵”队进行了支教宣传。在场家长们听到我们会开设班级为孩子们上课后,都一口答应会来报名。孩子们更是积极,纷纷为实践队员们带路,并答应叫上自己的朋友和同学一起来报名。
实践队员也十分开心,用他们的话来说:“我们为着同一个目标,尽我们的绵薄之力,给这个小山坳带来一些新气息,让孩子们,让上张能在未来有更美好的发展。”
寒假社会实践报告500字(三)
人们都说:劳动最光荣。 这一天,我去居委会劳动了一天…
当我在亲身体验劳动时,我才更进一步地融会了这句话的精华。劳动确切很辛劳,但却是苦中带甜的。劳动的感受,在劳累时大汗淋漓的感受。这些都不是能从我们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所能触摸到的,这类感受是作为一位劳动者内心深处的,最平凡而又殊于一般的感受。
星期天,我去居委会干了一个上午的活儿,居委会的负责人让我去小区里面刮小广告。我兴奋的应承了下来,心想,弄小广告有甚么不轻易的,拿手一撕不就成了!因而信心满满的拿着负责人给我的铲子和水桶就走了,谁知道事实和想象是有差距的,而且差距还不小。我先找到一个贴在地上的小广告,貌似真的很难弄,拿铲子刮了半天也没有太大的结果。
本想放弃,然后去干点别的事情,但是不伏输的性情使我想到,还没有甚么事情能够难倒我呢,然后,我就在哪里冥思苦想,想主张我就忽然想起一次下雨天走在路上时候的情形了,被水冲过的地面上的小广告,很轻易就掉了,所以我想到了,将小广告上面弄上水,等了2,3分钟,果然,很有效果,拿手轻轻一撕,小广告就掉了。
看到自己想到的方法取得了成果,当时心里挺兴奋的,因而更加满怀信心,去劳动了!经过一番努力以后,被我清除过的地方确切看着干净,整洁多了。我想,通过自己的劳动,自己动手动脑解决了题目是我收获的,学习亦是如此吧!
通过这次实践,给我留下了深入的体会。当你做一件事的时候,不论是会还是不会,你都要有勇气面对它,尝试一下。做了,你是困难的领导;不做,你是困难的俘虏;而我在实践中收获了很多,同时也发现了很多本身的不足。所以,我会在今后的学习当中更加努力,不断地充实、完善自己!
寒假社会实践报告500字(四)
元月十六号大部分同学都回家了,我选择留在衡阳,开始我的打工生活。
我打工的地方是麦酷ktv,它是全国六家连锁店之一。我最开始应聘的职务是前台接待。
在麦酷的第一天:我和住在一个宿舍的同事一起吃了早餐后,就打卡上班。一开始我觉得上班很神秘,后来发现上班和上课一样,只要你用心观察,就能学到很多东西。第一天我们学习了服务的理念:服从负责,廉洁谦虚,操守品德,互动合作。还有十句常用的礼貌用语:
1.您好,欢迎光临麦酷ktv。2.谢谢光临,请慢走,欢迎下次再度光临。3.您好,请问需要什么服务吗?4.先生小姐麻烦这边请。5.先生小姐麻烦这边请。6.对不起,请借过。7.对不起,让您久等了。8.对不起,打扰,为您整理桌面。9.请稍等,马上为您服务。10.祝您消费愉快,谢谢。四个绝对性:绝对服从性;绝对纪律性;绝对礼节性;绝对报备性。三不原则:不顶嘴;不插嘴;不反驳。简单地说就是决定服从。
十二多打卡下班,全体员工一起排队去吃饭,感觉有点像。也许是因为我太饿,同事觉得很难吃的饭菜我却吃的津津有味。这大概就是饥不择食。
下午依旧是打卡上班,上班的内容是打扫卫生。因为正在施工,所以卫生任务很艰巨。庆幸的是,像我一样的寒假工比较多,因此干活的热情很高。不知不觉四个小时在我们搞卫生的时候偷偷溜走了。
下班吃饭,和同事一起去宿舍。突然间感觉腰酸背痛,挣钱真得不容易。
寒假社会实践报告500字(五)
关键词: 个性习作能力 个性素材 个性中心 个性创造
“要为学生的自主习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习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教师要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手段,发展学生的习作思维,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人和事、景和物,积累和丰富习作资源,做到立意和语言个性化,结合独特的感受进行个性表达,提高学生的习作技巧。
一、立足生活实际,积累个性素材
生活是习作素材的源泉,教师要引导学生了解、体验生活,丰富习作素材,关注生活中的人、物、事、景,收集和记录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拓宽学生的习作视野,积累和丰富学生的习作素材。教师应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人和事、景和物,让学生深入生活,用独特的目光观察、收集、感受、理解生活中的事物,养成观察事物的习惯,增加学生的生活体验,丰富学生的习作素材,从而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尽情抒感,激起学生自我表达的真实需要,运用手中的笔表达各自的所见、所闻、所感,这样叙述和描写的事物就会更加真实。
例如,每天早晚学生在学校都要进行卫生责任区大扫除,教师可利用学生这种经常性活动,引导学生一边劳动一边注意观察劳动情况,对同学们打扫操场卫生,清理卫生死角,疏通下水道口,拔掉屋角、花坛里的野草等进行细致观察,注意人物表现的动作、神态及语言交流。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说说大扫除的过程,说说自己及其他同学在劳动中的表现,畅谈劳动的乐趣,不足之处,其他学生进行补充。然后教师适时提出习作题目,要求学生把在劳动中的所见所闻写下来。又如写作《雨》时,我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观察一年四季的雨的不同之处,并做好观察笔记,亲身体会雨水给人们带来了哪些好处和坏处。习作时,有的学生以《雨,我心中纠结》为题,描述绵绵细雨给万物带来了生机,却也给人们生活带来了很多不方便,有喜又有忧,恰似作者心中的忧愁;有的学生以《美丽的雨景》为题,把绵绵春雨、磅礴夏雨、簌簌秋雨、点滴冬雨描绘得惟妙惟肖,十分美丽,表达出作者心中的喜悦;有的学生以《雨啊,来得再猛些吧》为题,描绘雨来得快、来得猛,雷霆万钧,一幅壮美的雨景图。由于有了亲历生活的体验,再加上细致地观察生活,从生活中获取个性化习作素材,学生自然有话可说,尽情地倾诉个性感受,创造的作品千姿百态、各具特色。
二、优化习作策略,凸显个性中心
在指导学生习作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善于采取多种教学手段,注重引导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中要求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观察与体验,调动学生观察、思考、动笔的积极性,组织学生在交流中把所看、所想充分地表达出来,进而提炼观察到、认识到、体验到的个性素材,有效地凸显习作的个性中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习作技巧。
例如,写作《校园里大榕树》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到校园中,对大榕树的各个部分,从不同的角度,在不同的时间观察与思考,做到仔细而有序,促使学生融各自情感于对大榕树的爱中。这样学生自然会把学到的观察方法运用于习作中,并在观察的基础上融入自己的情感,从而走近榕树,赋予榕树以人的思想感情,把榕树拟人化,丰富习作内涵,又凸显习作的个性中心。又如,指导人教版四年级下册习作六时,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在野外观察田园的风光、蜜柚树、香蕉林、稻谷;了解蜜柚的生长和采摘情况;调查农村生活水平变化,现在的生活状况与十年前相比较等,并把看到、采访到、想到的记录下来,在课堂上通过互说互评,互相感染启发,学生把乡村的美好景象、美好生活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尽情地叙说各自走进乡村观察和感受的一切,把朴实的乡村描绘得多姿多彩,充满幸福、快乐自然地气息。只有让学生通过实践体验,在实践中交流、感悟,才能使习作活动充满灵性、精彩纷呈,利用丰富素材表达时,凸显习作的中心个性化特色。
三、拓展习作思维,发展个性创造
一、抓好“两基”,搭建育人隐形的新平台
抓好“两个基地”建设,是学校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劳动技术教育的重要形式,是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途径之一,也是促进学校发展的有效途径,它有利于学校l展,有利于学生发展。十年磨一剑,这些年来我们一直坚持不懈的探索,注重基地建设与育人相结合,付出得到了回报。
1. 以基地为线,铺设育人之道。学校一切工作的落脚点是育人,勤工俭学工作也要以育人为宗旨,为育人服务,着眼于育人。我们在勤工俭学内容的选定与决策之时,坚持了与学校的育人目标保持一致的原则,每天下午放学后,让住宿学生到菜园里看看,浇浇水、拔拔草、施点肥,让学生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在劳动中感受了合作的力量,促成了习惯的养成,体验了收获的喜悦,懂得了成果的珍爱,学生回家后也都能为家长做及所能及的事情,我们此举受到家长好评。
2. 以树木为媒,搭建“树人”平台。教育要坚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促进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既要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奋斗精神和实践能力,更要着手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和实用科技;既要为中小学生打下继续学习的坚实基础,也要为广大农村地区和贫困地区培养留得住、用得上的农业科技带头人,同时也要为服务新农村建设担负教育的责任。我们认识到要履行这一职责,勤工俭学必须与学科教学相结合,如同劳动技术课相结合,让学生在劳动中学习一些基本的劳动技能,培养正确的劳动观点和劳动态度;同生物、自然课相结合,让学生运用课堂上学得的书本知识应用到实践中,从而将知识学活会用;将勤工俭学工作与学生的学习相结合,促进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将是最好的效益。
我校的种植基地专门开设了为各学科教学服务的基地。给每位3至6年级的学生安排了一棵桃树和一棵柑桔树的保管任务,当然学生是不会保管的,这样需要家长来指导,有些家长不懂则不得不去主动学果树的栽培技术,然后和学生一起来为果树剪枝、上肥、治病、防虫,同时学校也定期请植保专家来校授课,以“树”为媒,为学生、学生家长搭建了培训果树栽培技术的平台,我们这一举措让学生参与了劳动实践活动,让家长学到了种植技术,深深受到家长和社会的好评,学生余欣的柑橘、桃树嫁接技术得到了当地农民的肯定,好多知道他的人还请他去帮忙指导嫁接;学生杨芳的家长,在学校参与这项活动后,专门开辟荒地,种上了上千株桃树,这真正体现了学校在新农村建设中的教育服务农业的职能要求。
3. 育人环境建设与学校生态文化协调统一,确保了精神收益的最大化。我校大力发展种植业不仅收到经济效益,还发展了学校的绿化,美化了校园环境。三月桃花红,四月桔花香,五月吃蜜桃,六月瓜遍地,九月采辣椒,十月桔子黄……这是我校四季的写照,可谓四季常青,四季皆丰收,陶冶了师生情操。
二、享受成果,获取思想内化的愉悦
学生参与劳动,参与收获与享受,这是学生劳动品质思想情感内化的重要途径。
1. 吃自己种的菜,好香。学校有3亩菜地,我校3至6年级在校住宿,空余时间多,因此学校把菜地分配给3至6年级,按学校的规划种植了蔬菜、油料作物等,这样为学生食堂的菜蔬、油料供应提供一定的补给,降低成本,减少学生的生活支出,同学们都争先恐后的到自己菜园里去采菜交到食堂,都想让别人享受自己的劳动成果。
一、把握课堂教学的音乐性
对于小学生而言,音乐在一定程度上还不是一门知识,而是一种内心体验。教师要引导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中挖掘、渗透、感知音乐教学中的音乐本体,不能使音乐仅是儿童活动的一种“背景”。
例1:“我的音乐耳朵”
歌曲《不再麻烦好妈妈》教学,首先是欣赏《劳动歌》,改变了以往叙述动画故事、用过多语言阐述音乐的方法,教学重点在于聆听:“你听到了什么?”“你是怎么知道在劳动的?”引导学生分析、理解音乐要素,并模仿小矮人吆喝劳动号子,巧妙进行节奏律动和发声练习。再聆听歌曲伴奏音乐,“你觉得哪一部分的音乐最适合你劳动的场面?为什么?”“前后部分的音乐给你怎样的感觉?”反复聆听、比较聆听,让学生学会倾听,用“音乐的耳朵”感受劳动的节奏特点和音乐情绪。
例2:非音乐体验中的音乐“回归”
《可爱的动物》教学可进行教材重组,引导学生欣赏组曲《动物狂欢节》之《袋鼠》、《狮子》、《天鹅》,“你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动物?”“它使你想到了怎样的场面?”“你能用线条、表情或动作来模仿和表现吗?”这类问题的注意力不在音乐本身,而是在音乐提到的事。然后引导学生“回归”思考,“那么谁能说说表现机灵活泼动物的音乐有什么特点?表现凶猛威风动物的音乐呢?表现美丽高雅动物的音乐呢?”引导学生感受三类动物的音乐特点,自觉感知并理解速度、力度等音乐要素对动物形象的表现力。
二、重视学生音乐学习的发展性
人脑研究的成果使我们意识到,关注学习是如何在正处于发育过程中的脑中发生的更为重要,即教学重点应该更多地偏向过程。音乐教学则更要关注学生音乐学习的过程和经历。
例3:音乐学习的“内心旅程”
音乐课《长鼻子》的教学,改变以往儿歌导入、动画欣赏、图片介绍、互动模仿、“动物园”游戏、唱演组合等多形式的过程策略,而是首先听辨《小象》、《大象》的音乐:“可以给这段音乐取个名字吗?你是怎么听出来的?”“为什么小象的音乐欢快活泼,大象的音乐慢而低沉呢?”然后聆听歌曲《两只小象》伴奏音乐,引导学生自由摸索节拍特点、尝试学习三拍子“小象的舞步”、思考并读懂教材方格谱、用轻柔声音演唱“小象的亲切问候”、选择合适力度进行打击乐器伴奏等,使学生在聆听、感受、探索和表现中,积极、自觉地完成内心音乐体验活动,变“我爱学音乐”到“我会学音乐”。
例4:玩玩敲敲交朋友
双响筒的教学,可鼓励学生自由“玩”乐器。“试试,这个打击乐器的音色有什么特点?”“谁猜得出它的名字?”“教材上双响筒符号上右边的红点是什么意思?我们还可以怎样表示音的高低?”“你打算怎样为歌曲《牧童》伴奏?为什么?”引导学生在玩玩猜猜、敲敲打打中,生成感知双响筒的音色、名字由来、演奏姿势、教材符号含义、编创书写符号等体验,根据双响筒的音色特点学会演奏方法和伴奏技巧。
三、注重学生音乐学习的创造性
在音乐课堂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的体验、积累,有意识地运用探索音响、即兴创造和创作实践的方法,培养、激发学生的音乐想象力和音乐创造力,让学生在课堂活动中培养自己的音乐创造才能。
例5:此“创”非彼“创”
第五册《蜗牛与黄鹂鸟》的教学,一般可设计两类创造活动:1、让学生根据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创造,或根据歌曲内容作画,或根据歌词编讲故事,或朗诵歌谣,或编创“葡萄成熟后”的歌词。2、进行演唱的二度创作,根据不同的角色用不同的声音、速度、力度、情绪演唱歌曲,并根据角色选择打击乐器编创伴奏。这两类创造活动虽然同是自由想象、自由创造、自由表演,可是前者更多的是文学、绘画等非音乐领域创造能力的培养,而后者是在音乐学习领域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开拓想象力和思维潜能,积累学生的音乐创作经验。
四、关注学习过程的艺术性
音乐课堂教学过程应该像一首美妙的乐曲,跌宕起伏、令人回味。音乐课要以音乐为“桥梁”和“纽带”,进行情景诱导、主动吸收、发现探究、讨论合作、互动共进、开放生成等教学活动,使音乐和学生融合在一起。
例6:明线与暗线有效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