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高校社团管理细则范文

高校社团管理细则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高校社团管理细则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高校社团管理细则

第1篇:高校社团管理细则范文

【关键词】高校社团;现状;企业化管理;运营模式

一、高校社团管理现状

1.从社团在高校面临的环境来看。目前,我国一般高校都有几十甚至上百个学生社团。根据调查显示,有90%以上的在校学生参加过学生社团组织的各类活动,其中78%的学生参加社团活动的频率是每周1~2次[1]。由此可见社团活动已经深深融入了大学生的课外生活中。高校中的社团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但是高校社团的管理机制却相对滞后很多,导致社团质量参差不齐。高校社团管理模式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社团的全体组织作为学校社团联合会由学生会统一管理,这是全国大部分高校所采用的模式;另一种是社团单独成立自己的办公室或者是由学校社团联合会独立自治,与学生会没有任何联系。两者各有利弊,前者造成社团的能动性不足,又受学生会的制约,不利于社团自身的发展;后者虽然可以调动社团的积极性,但是没有正规的监管部门,往往造成社团管理混乱,且两种管理模式都不能向社团提供充足的资金。因此,社团有必要向社会汲取经验,学习企业的运营管理模式,使社团更加规范化,正规化。

2.从社团内部自身发展来看,社团管理混乱、资金不足、账目不清、人员松懈制约了社团自身的发展,一大部分社团更是没有竞争意识、缺乏危机感,导致高校社团的质量普遍较低。

1)管理混乱,组织机构不健全

高校社团种类繁多,传统意义上的管理方法已经不能满足社团管理的需求,加上通常高校社团成立的的条件又相对较低,这就使管理工作更加困难了。目前的高校社团普遍存在两种情况:其一是社员活动红红火火,但是管理上特别是资金的使用和人员的任用上有很多纰漏;另一种就是名存实亡的社团,只是在学生会或学校社团联合会中注册在案,没有实质性的活动。这就犹如一个企业,要么根本没有能力生产,要么有生产力,管理又跟不上,结果最终导致企业破产。因此,社团的管理要借鉴企业的管理模式,分工明确,规范制度。

2)资金不足,账目不清

据调查显示,有68.2%的受访者表示他们对社团经费的账目明细完全不清楚;在对造成社员对社团经费去向不明的主要原因这一问题的调查中,有33.2%的受访者认为社团经费被社团管理人员据为己有,有52.0%的受访者则认为学校没有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给社员去了解这些经费的来龙去脉。而当问到高校社团是否应该收社费,一学期收多少社费较合理时,有高达52.9%的受访者认为不应该收社费[1]。从这些调查数据我们可以看出,高校社团的的资金来源比较少。除了从学校发放的一些固定经费和一些社团收取少许社费之外,几乎没有其他的经费来源。这使得社团的资金明显不足,限制了社团举办活动的规模和种类,而账目不清,甚至一些社团管理者中饱私囊,私吞社团经费,这给本来就资金运转不畅的社团无疑是雪上加霜。这就如同一个企业没有强大的资金流,就无法确保产品的研发和生产,而管理层的腐败更使企业寸步难行。

3)人员松懈,社员集体荣誉感和主人翁意识薄弱

由于社团活动的随意性和无强求性,大部分社员不能确保每次活动都出席,这使社团人员流动很大,从而导致许多社员没有真正融入到社团中来,起初的兴趣和爱好也因时间的过滤而锐减、消失。因此社员对社团举办的的各种活动参与和关注的程度不够,甚至到后来漠不关心。

4)没有竞争意识,缺乏危机感

高校中社团与社团之间由于处于一种互不威胁的关系,所以大部分社团没有竞争意识、缺乏危机感,认为社团经营的好坏都与社团自身的存在没有关系,只是在注册社员的数目上有所区别。这样往往造成高校社团缺乏活力,社团自身不求发展,也没有与其他社团进行沟通交流,导致了信息的无法流通、合作的无法开展、经验的无法共享、安排的无法统一,缺乏稳定性。

二、高校社团企业化管理的内涵

高校社团是高等学校的学生在自愿基础上自由结成、按照章程自主开展活动的学生群众组织。这些社团可以打破年级、系科以及学校的界限。团结兴趣爱好相近的同学,发挥他们在某方面的特长,开展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的活动[2]。企业是从事生产、流通、服务等经济活动,以生产或服务满足社会需要,实行自主经营、独立核算、依法设立的一种盈利性的经济组织[3]。从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高校社团和企业之间有很很多共同之处。两者都具有相对的独立性,自主运作、独立核算和管理,通过提供服务来满足社员和顾客的需求。因此,社团在很多方面都可以借鉴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从而来改善社团的管理现状。也就是说,我们把高校里的每一个社团看作每一个企业,把社团的活动看是企业的产品或是企业提供的服务,而社团的组织者们就是这个企业的员工和管理者。他们通过举办活动,承接演出等方式获取利润,并实行独立的经济核算和人力资源管理,从而使社团像企业一样便于经营和管理。

三、高校社团企业化管理的实施方案

1.社团内部结构

社团的内部结构需要经过部分的改动。我们可以做这样的设想:将社团作为一个完整的企业来看。每学年初,学校提供广大学生注册新社团的机会。社团至少5人以上,上交社团发展计划书,一经批准,社团就能得到300元的“本金”,除此以外校方将不再对社团的活动经费报销。此后,我们就可以把每个社团看做一个独立的企业了。在社团中的每个管理人员都可以与企业高层一一对应[4]。

社团结构如下图所示:

社长和副社长分别是企业的经理和副经理,下设财务部、市场部、人事部(依据自身社团人数和规模进行调整)。各个部门人员的选择可以结合学生自身专业,这样既有利于社团的管理,也发挥了学生的专业知识,侧面促动学生学习专业课程。

社长:主管财务部和人事部。负责掌管社团的发展方向和运营决策权。

副社长:主管市场部和后勤部。负责社团日常活动的管理和安排。

财务部:主要选择会计学学生、或有一定会计学知识的同学。需将每次活动的账目如实记录,学期末制作成会计报表上交。

市场部:不计专业,能者居之。主要负责洽谈校外企业、单位的赞助或承接项目,以及在校内开展活动。

人事部:主要选择人力资源系学生。负责每学年的招新、面试,以及社团人员管理。

每学年初,社团将进行招新活动。招新分为两个部分。一、针对有意愿加入社团管理层的学生。届时,社团人事部将对他们进行面试,择优录取,以此来填补应届毕业生离校后留下的职位空缺,也能为社团带来新鲜的血液,保持社团的长久活力。同时也能让同学们提前感受、熟悉求职的氛围。二、针对仅想参与社团活动的学生。对于这部分学生,在今后的社团运营中将诠释消费者的角色(这将在后文中详细说明),社团可以来者不拒,并结合实际情况收取一部分社费。经调查显示虽然学校禁止收取社费,但依然有47.3%的同学认为可以接受社团收取一定社费。其中73.3%的学生认为5―10元比较合适[1]。

2.社团运营

为了社团的良性发展,规范的管理模式、稳定的经费来源都是至关重要的。

1)管理模式

参考企业管理方法,我们认为社团应当适当应用现代化管理模式。

首先,社团应当实行制度化管理。将社团的运营细则、奖惩方法等书面化,

形成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一切按章程行事,将管理量化。避免一些社团光凭社团成员的兴趣、热情在维持[3]。

其次,社团应当适当运用亲情化管理。学生大都因共同的情趣爱好相聚在同一个社团,寻找志同道合的知音。因此管理者应该在日常管理中发挥这一特色,在社团中营造和谐、温情的氛围,给社员家的感觉,以此增加社团核心凝聚力。

最后,社团应当引入品牌管理的理念,创造品牌效应,为社团谋求长期、稳定的影响和效益。

2)盈利模式

在以往的社团管理中,68.2%的学生对经费的来龙去脉知之甚少、漠不关心,因为它仅仅用作于社团集体活动,而在高校社团企业化管理中,盈利则作为社团的利润,其中一部分将作为工资直接发放给管理层,其余留作社团的固定资产。也就是说,利润的多少直接影响到管理层的直接利益及社团的发展速度,稳定的经济收益是社团发展壮大的基础。

在校内,社团定期的活动依然对所有社员免费开放,除此之外,社团可根据自身特色开设教学课程或举办活动,收取低于市场价格的费用,以此盈利。课程与活动即是社团的产品或服务,而所有参与的学生则是消费者。市场部人员需要针对市场进行调研,结合市场营销策略开发适当的产品进行销售。在校外,社团可以自行与企业单位签订合同,承接项目、活动、商演等,以此盈利。

3.社团监管、奖惩制度

1)监管制度

由校社联作为第三方,监督管理社团的运作。接受学生投诉,及时反馈,依照条例调解社团与学生之间的矛盾,维护双方的合理权益;定期开设培训讲座,为社团管理人员提供学习相关管理知识的平台。如有社团资金流出现问题,校社联可根据社团以往的运营情况考虑与其签订合同,予以借款。如全校社团的管理十分完善,则校社联也可考虑对部分运营良好的社团的利润进行“收税”,将税款用作年度奖励的奖金,以此达到收支平衡。但介于实际操作监管困难,需要社团的高度自觉,校社联可根据全校情况实施。

2)奖励制度

每学年末,所有社团财务将社团一年的财务报表上交。由校社联组织,随机抽取10%的社团财务参与进行财务审核,并根据利润占总资产的比例进行排名。第二学年初,将审核的结果及排名公示,一周内接受学生的任何质疑。一周后,校社联召集所有社团代表人举行年度评比颁奖会,对排名前10%的社团进行奖励,给予相应的奖金。

3)惩罚制度

社团在校开办课程或活动时,如有欺诈学生的情况,或受到超过三次投诉属实,将取消参加年度评比的资格。根据年度报表,如社团连续三年亏损,则由校方公示宣告解散。

四、结论与建议

高校即是个小社会,高校社团企业化管理的模式模仿了职场的大环境,这将给校方和学生带来双赢的局面。对校方而言,可以减少在社团方面的财政和人力的支出。而对成为社团管理层学生而言,在社团中可以提前熟悉企业的运作模式;提高自身专业水平;锻炼自己的管理及交际能力。最后,对所有学生而言,在社团的面试中可以提前感知职场的激烈竞争,提高学生对于就业的危机意识。由此可见,该项目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值得各高校推广。

参考文献

[1]周三多.管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2]李金明,刘尊旭,吴松.高校社团企业化运作模式初探[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3(6).

第2篇:高校社团管理细则范文

【关键词】无领导小组讨论;高校;学生社团建设;干部选拔

一、引言

高校学生干部队伍一直被认为是一支思想先进、学习能力强、有一定组织协调能力的精英式学生团队,是学校和广大学生保持密切联系的重要桥梁。高校学生社团干部也是该团队的重要分支,随着高校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生社团建设越来越受到高校党政的重视。然而,一方面,社团传统的选拔模式似乎不能够有效地挑选出优秀合适的或是有潜力可锻造的社团干部人选;另一方面,社团活动也越来越缺乏活力和创新,一直很难形成品牌活动。因此,将无领导小组讨论运用于此是高校社团建设的重要创新,这意味着高校对社团干部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的标准,也意味着高校对学生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期望。

二、高校学生社团的建设问题

随着高校校园文化的日趋繁荣,高校对学生活动要求也越来越高。众所周知,学生社团是丰富大学生们课外生活、繁荣校园文化的重要媒介。然而,现如今许多高校社团发展开始面临瓶颈,许多问题扑面而来,不仅制约社团的发展,也阻碍着大学生们综合素质的提高。

高校的学生社团在发展的过程之中主要会遇到两个问题: 一是组织建设,二是品牌活动建设。组织建设主要包括人才队伍建设、社团文化建设等,而品牌活动建设则主要是社团要根据自己的属性构建有专属特色的品牌活动,在这一过程中,包括了从活动立项、赞助、举办、结束所涉及的各个环节。

从上述层面上来说,社团干部的选拔关乎着组织建设是否高效,选的人将是社团品牌活动主要的构建者、执行者和修订者。近些年来,有高校开始采用笔试加面试的方法。笔试主要考察学生对学校组织机构、校园文化,校史等方面的了解。面试一般则采用竞聘演讲和评委问答的形式。这种方式似乎是目前高校都广泛采用的模式之一,可以有效地考察出学生语言表达等方面的素质,但是有许多隐性的能力在这一过程中很难被发觉,比如学生的思维逻辑、应变处理能力等。所以许多高校已经改变或正在尝试改变原先的选拔模式,寻求更加科学有效的方法,而无领导小组讨论似乎很容易受到高校的青睐。

三、无领导小组讨论运用于社团干部选拔

社团干部的选拔是高校社团建设与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只有选择最合适的学生干部才能支撑起社团品牌活动的建设和后续发展。因此,本文主要通过将无领导小组讨论引入社团干部的选拔模式中,来优化社团干部结构,进而从组织建设方面促进社团的发展。

(一)无领导小组讨论流程

1.准备阶段

(1)无领导小组讨论的实施方应该做好充分的准备,针对竞聘成员竞选的社团干部岗位拟定科学合理的题目,同时也要对评分细则做出一定的标准。

(2)同时,无领导小组讨论的地点选择也至关重要。场地的选择可以根据竞聘者竞选的社团干部岗位的工作性质等来定,这样显得更加契合主题。

(3)科学合理地安排应试学生和评委也是无领导小组讨论必不可少的一环。首先,一般情况下,无领导小组讨论的每组在5-7人。其次,评委的选择也十分重要。考虑到很多评委其实也并不了解无领导小组讨论,所以应该在给所有的评委的做一次系统培训。

2.实施阶段

在一切准备就绪以后,无领导小组讨论就可以正式开始了,全程大概需要45-60分钟左右。其主要的程序包括:

主考官宣读讨论题目和注意事项:在简单的开场之后,竞聘者有3-5分钟的准备时间。

个人陈述:竞聘者经过短暂的准备,轮流就讨论问题发表个人观点,一般每人陈述时间不超过3分钟,也可以依情况适当调整。

自由讨论:此过程一般在30-40分钟,主考官不干预,小组成员互相阐述自己的观点,相互讨论,讨论最后必须达成一致意见。

3.评估阶段

在无领导小组讨论过程中,评委即面试官,要对竞聘者的行为表现作出一定的判断和评价,并用事先选定的评分表折合成量化指标,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综合分数。但是,由于不同小组之间的差异和其他因素的干扰,评委在作出一定的评估后还应该进行适当的讨论,交换信息,这样可以更加合理的判断竞聘者的综合表现,也可以在分歧处展开进一步讨论。

(二)无领导小组讨论中的注意事项

1.小组划分的灵活性

小组的划分是无领导小组讨论准备阶段的重要一步,在高校社团干部的选拔面试中,首先应该考虑竞聘者竞选的职位,可以考虑将不同职位的竞选者分配在一组,这样加大差异来使思想更多地碰撞,可能会得到更多的新观点。其次,要考虑到学生的男女性别比例等。总之,划分的标准或规则要有一定的灵活性。

2.讨论题目的合理性

无领导小组讨论的题目是整个面试的核心,整个过程都是围绕着这个题目来展开的,所以选题的维度要掌握的好,可以在选题时要将竞聘者竞选职位的特征和性质等作为重要指标参考进来。

3.评价人员的专业性

评委一般作为面试官参与评分,由于专业的局限性,我们应该给面试官做一个系统的培训,这样更加有利于评分阶段的可信度。

4.现场组织的协调性

由于高校社团干部的选拔一般都是由学生组织执行的,一方面,作为工作人员的学生错误地加大了无领导小组讨论的开放性,认为主要是竞聘者表现,因此疏忽了自己的职责;另一方面,可能由于无领导小组讨论的方案制定者和最终执行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使得学生在组织面试开展时并不清楚流程或是制度,以致出现问题。因此,在竞聘现场的组织协调中的任意一环出现问题都会影响无领导小组的实际效果。

四、结语

无领导小组讨论是用人单位近年来一直热衷运用的人才选拔测评技术。高校社团建设中的人才队伍建设关系到社团的兴衰发展。因此,将无领导小组讨论纳入其中是要使得社团干部选拔模式更加科学。因此,我们必须要清晰无领导小组讨论的各方面问题,同时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只有这样,无领导小组讨论才能在高校社团建设中不断成熟,为高校不断深化改革发挥重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第3篇:高校社团管理细则范文

关键词:高校共青团 大学生就业 大学生创业

2010年河北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SZ2010633)共青团推进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实证研究论文。

高校共青团在学校德育工作中有导向、组织、教育、激励、评价和实践等功能,作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多年来在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等方面,做了深入细致的工作,为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和服务创业就业工作作出了贡献。

一、团组织服务大学生就业的优势

(一)组织优势

高校共青团具有完备的组织体系,覆盖面广泛,组织结构严密;直接指导学生会、学生社团等学生组织,能紧密联系大学生,了解大学生的思想变化,更贴近大学生的现实需求。其次,高校团组织拥有一支富有战斗力的团学干部队伍。

(二)资源优势

一是人力资源优势。高校团组织联系面广,能通过各行业系统的团组织、青联组织、青年企业家协会的桥梁作用与社会各行各业建立联系,在用人单位和大学生之间搭建广泛的信息平台;二是活动阵地社会化优势。高校团组织可通过拓展大学生社会实践、青年志愿者服务等活动的功能和领域,利用社会实践阵地为大学生创业与就业提供平台,将社会实践基地逐渐建设为创业、就业实习基地乃至现实的就业渠道;三是载体优势。高校共青团工作的载体十分丰富,社会实践、“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挑战杯”、“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就业见习行动”、校园文化科技节等活动,在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就业观的同时,有效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进而增强大学生的创业能力和竞争力。

二、石家庄经济学院共青团有效服务大学生就业工作的经验与思路

(一)加强思想引导,促进大学生就业观念的转变

发挥在大学生思想教育方面的传统优势,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等方式,邀请专家、学者、企业家到学校,以讲座、论坛等形式与大学生对话交流。同时还组织大学生以参观学习、社会实践等形式去接触了解社会,从而帮助大学生更全面地了解就业状况,引导他们正确认识就业形势。

(二)以活动为载体,不断提高学生创业能力和综合竞争力

1、立足素质拓展,提升大学生综合竞争力

以开发大学生人力资源为着力点,进一步整合深化教学主渠道以外的有助于学生提高综合素质的各种活动。在思想政治与道德素养、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科技学术与创新创业、文体艺术与身心发展、社团活动与社会工作、技能培训等方面引导和帮助广大学生完善自身素质,全面成长成才,将所有素质拓展成果汇集到有形载体“大学生素质拓展手册”,向社会提供毕业生综合素质状况的权威认证,帮助用人单位更全面地了解毕业生,提高大学生就业竞争力。

2、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拓展大学生实践创业平台

不断拓展社会实践的内容,创新社会实践的形式。坚持集中与分散、长期与短期方式的结合;坚持社会实践与爱国主义教育,教学科研、学生专业、青年志愿者服务、社团活动和地方经济建设相结合。如设立重点小分队以“带着课题下乡”为实践内容展开社会实践活动,这是我们创新的一种方式,实践证明效果非常显著。

3、实施大学生创业教育

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理论研究和实践锻炼相结合,由最先社团联合会的成立,到建立大学生素质拓展活动中心,再到创新、创业研究中心的设立,最终形成了具有我院特色的“CCATV”人才教育培养模式。

石家庄经济学院1999年参加第一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作为河北省的唯一高校代表,喜获国家银奖。此次活动对参赛选手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和知识结构的完善等方面起到重大推动作用,这也萌发了进一步如何有效构建培养大学生创新思维、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平台的设想。

增加和扶持与专业有关的实用型社团。相继成立了科技类(科技创业者协会、无线电协会等)、艺术类(军乐团、桑尼舞蹈团等)、经管类(经济研究会等)、哲学类(MMD研究会等)、体育类(棒球、武术等协会)等30多个社团。为了更好地设计社团活动的项目和内容,从资金利用、制度规范等方面引导社团有序、健康、快速地发展,在校团委指导下成立“社团联合会”,为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拓展教育的培养模式奠定了良好基础。

在第一阶段基础上,建立了“大学生素质拓展活动中心”,在政策的引导、评价考核指标体系的建立、管理制度以及保障体系健全等方面做了具体全面的工作。2000年制订了《石家庄经济学院大学生素质拓展学分手则》,其内容主要包括《石家庄经济学院大学生第二课堂活动计划》及《石家庄经济学院大学生第二课堂学分考核实施细则》。此外,学校课程设置方面注重多学科的交叉与融合,开设《创造学》、《创业学》、《创新思维》、《创业管理》等相关课程,以更好启迪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学生创业意识;其次在实践活动的方面,广泛开展诸如广告设计大赛、创业计划竞赛、课外学术作品竞赛等活动,逐步形成以科技学术活动与创新创业、社会实践、社团活动等方面为主的培养方式和途径。

成立大学生科技学术活动与创新创业活动专门领导机构,开展经常性的科学研究、 科技交流、科技攻关和科技发明活动,创办“挑战”学术杂志,为学生提供学术交流的机会,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合作精神。同时设立大学生科技学术活动与创新创业专项经费,出台大学生科技学术活动与创新创业的奖励制度(每年投入学生科技活动经费达50万元),逐步完善学生科技学术活动与创新创业活动体系。

今后工作中,我校会继续在内容和形式上不断创新,不断增强工作有效性,实现共青团工作与时代性的统一的目标。

参考文献:

第4篇:高校社团管理细则范文

论文摘要:将研究性学习理念引入高校学生社团建设,有利于培养社团成员的创新素质,提高社团建设的层次和水平。高校学生社团实施研究性学习需要校方的支持,需要导师,需要不断进行自我完善。评价社团研究性学习的基本原则是重过程、轻结果。

高校学生社团是由志趣相投、爱好一致的大学生自发组成的学生群体,具有自发性、自主性、专门性、开放性等特点,与研究性学习的特点非常契合。本文以江南大学行知教育调研团为例探讨研究性学习理念在高校学生社团建设中的应用。

一、培育新型的社团学习活动方式

研究性学习以研究解决实际问题为出发点,以获取知识并最终应用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目的,是一种积极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行知教育调研团将社团活动定位为一种独立的研究性学习方式,按照研究性学习的特点设定学习目标、研究内容、组织方式。

1.学习目标具有生成性

研究性学习注重鼓励学生对已有知识进行新的理解、加工、组织,提出疑问并进行新的探索。行知教育调研团开展的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掌握了一定的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学科的基础知识后,选取某一社会问题进行调查研究,通过分析、判断、推理、概括,最终生成问题的答案。调研团各项活动均以学习和发展为目的,其学习目标不是预先设定的,而是具有生成性的特点。

2.研究内容具有开放性

研究性学习是以学生为主体的研究性活动,研究内容具有开放性的特点。纵观调研团近五年的调研报告,学生的研究学科涉及教育、心理、经济、文化等多个领域,研究对象涉及大中小学生、教师、农民等不同群体,研究内容包括教育公平、中小学课程改革、青少年公民意识、大学生心理健康、大学生就业、新农村建设等内容。面对各类社会教育问题,学生自由思考、自由选择,研究内容真正体现了学科知识的交叉和融合,充分满足了学生个体的探究欲望。

3.组织方式具有灵活性

采用探究性的活动方式,学生在研究的过程中需要经历文献收集、方案设计、实地调研、小组交流、报告撰写等

多个环节。在组织过程中,行知教育调研团突出学生的主体性,由学生根据需要自主选择学习方式和活动情境。

二、建立“基于问题的学习”的运行模式

“基于问题的学习”指的是以认识和解决某一问题为主要目的,包括调查研究、实验研究和文献研究等。具体过程为:提出问题或假设,针对问题或假设进行观察或实验,给出描述或解释、接受或拒绝假设、获得问题的答案。行知教育调研团采用“基于问题的研究性学习”方式,结合社团自身特点,建立起一套健康的运行模式。

1.制定项目规划

每学年初,调研团都在师生中征集项目选题,要求选题要来自社会生活,具有非预测性、多学科知识交叉等特点,值得进行深度研究,且学生有能力驾驭。认真筛选后社团制订项目研究的总体计划,明确研究周期及工作推进时间表,研究一般以一个学年为一个周期。

2.组建合作小组

研究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在遵循自愿原则的基础上考虑成员的专业、能力和水平差异,进行合理组合,尽可能做到互补、互助。小组内根据成员的兴趣和特长,选取本小组的研究项目,并进行初步论证。

3.聘请指导教师

社团根据选题为各小组聘请相关专业教师或行业专家对项目研究进行指导。学生就项目研究主动与导师沟通、协商,对选题进行充分论证。

4.开展基础培训

由于社团成员来自不同专业、不同年级,专业学习程度的差异较大,社团需对成员展开相关的培训,帮助他们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和方法。

5.制订实施方案

各组成员自主围绕研究课题收集相关资料,在认真研读的基础上共同围绕课题的有效开展与实现展开互动式讨论,逐步形成解决问题的思路,设计和制订实施方案。在此过程中,合作小组充分发挥成员专业互补的优势,尽可能打破原有思维模式的束缚,提倡和鼓励发散式的见解、观点。

6.实施与体验

根据实施方案,合作小组开始有序地进行实地观察、访谈、发放问卷等调研工作,并对所收集到的材料进行分析、总结、抽象和反思。根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情况和问题,小组成员可对方案进行适当调整,直至研究目标的基本实现。

7.进行成果交流

在研究方案实施过程中,项目小组要通过中期汇报等形式进行互动交流。在调研完成之后,小组成员要对数据进行分析、归纳、综合、提炼,形成调研报告。社团要组织答辩、讨论等,让成员研究成果、交流学习感受、进行体验。

三、形成健康发展的社团文化

1.建立规范完善的制度

调研团拥有自己的章程,制定了一系列管理细则,确保招新考核、导师聘任、课题开题报告会、中期汇报会、总结评奖、论文汇编等环节能够规范有序地开展,并且产生了一批优秀成果。

2.营造平等合作的氛围

小组合作是调研团成员在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通用的组织方式,一般由3~5名学生组成一个课题组,每个课题组均有专业导师。平等合作的氛围使各种观点能够在交流中碰撞,从而产生视角独特、思辨性强的调研报告。

3.培养踏实严谨的作风

调研团倡导“注重研究过程而非研究成果”的理念,要求成员尊重事实,独立思考。成员在研究探索的过程中要检索大量的文献资料,进行艰苦的实地调查,还要处理成批的数据,这一过程也培养了社团成员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克服困难、不断进取的品质。

四、对高校学生社团实施研究性学习的思考

1.高校学生社团实施研究性学习需要配备导师

社团导师要在课题的提供、筛选、确定,研究方案的设计与论证,具体实施等过程中与社团成员一起进行研究探讨。导师应以一名参与者的身份出现,与学生建立起平等的关系,尽可能以启发、诱导的方式激发学生内在的创新灵感和探索的热情,其职能是“指导”“引导”,而不是“领导”。

2.评价社团研究性学习的基本原则是重过程、轻结果

高校学生社团实施研究性学习应更重视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获得的成长,重视能力目标、情意目标和知识目标的实现。因此,对高校社团的研究性学习进行评价时,必须用一种动态的眼光去考量过程,而不是用静态的目光聚集结果。

3.高校学生社团需不断进行自我完善

社团要加强自身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建章立制,规范管理,避免出现社团组织松散、运作不规范、成员流动性大、参与意识不强等问题。社团还要重视提高成员素质,在招录新成员时要注重考察他们的基本科研能力、课程学习情况以及个人综合素质,新成员招录来后要帮助他们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实现自身素质的提高,以建立一支素质优良、凝聚力强的团队。

4.高校学生社团实施研究性学习需要学校的支持

高校学生社团实施研究性学习是社团组织形式和活动形式的创新,社团管理部门应积极引导学生社团特别是学术科研型社团通过研究性学习开展调查研究、科技创造活动,指导他们完善制度、健全机制、丰富内容、扩大参与面,帮助他们聘请导师,并在经费投入、评奖评优中予以倾斜。还要努力在全校形成鼓励创新的氛围,采取开放、灵活的管理运行机制,为社团实施研究性学习创设更为理想的环境。

参考文献:

[1]邹尚智.研究性学习指南[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02.

第5篇:高校社团管理细则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科技创新;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F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18-0078-02

目前,许多高等学校围绕着素质教育这一主题,把对广大青年学生进行科学精神、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作为学生工作的重中之重,在以科学发展观理论为指导的知识经济时代,科技创新更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石。因此,如何培养当代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创新精神以及创新能力,是目前高校学生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培养当代大学生科技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意义

高等学校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基地,也是知识创新的重要基地,重视培养大学生的科技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科教兴国战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第一,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高级科技人才的需要。高等学校是培养高素质创新性人才的基地,就必须努力去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出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要把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作为自己重要的工作目标,为创新人才创造更为宽松的成长环境[1]。第二,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迎接知识经济和新科技革命的需要。要发展知识经济,推动新科技革命的迅速发展,就必须依靠科技创新、依靠创新人才、依靠创新教育。因此高等教育在培养创新人才方面有其特殊的历史使命,必须站在未来发展竞争的新的战略高度来审视高等教育发展改革的思路,解决好社会快速发展和科技进步的动力和可持续问题,以便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第三,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建设社全主义现代化的需要。当代大学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支生力军,高等教育必须尽快担负起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历史责任,把增强民族创新能力提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而对于肩负振兴中华历史使命的当代大学生来讲也更是如此,只有培养高度的科技创新精神,在学习和工作中大胆创新,才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二、当代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实践探索

1.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是前提条件。完善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管理制度,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近年来,学校先后出台了有关管理办法和具体措施,从制度上为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这些规范的制度包括:“关于深入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意见”、“学生社团管理条例”、“大学生科技作品立项管理规定”、“关于鼓励大学生申报专利和发表学术论文资助奖励措施”等十余个文件。这些文件对于建立合理有效的竞争、激励机制,更大程度激发指导教师的热情和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保证科技创新活动有序有效地开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2.教师的引导是关键。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教育质量的提高关键在于教师。教师是全面进行创新教育的关键和基本保证,从某种意义上说,只有创新型教师,才能实施创新教育,才能培养出创新人才 [2]。同时,也只有具备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的教师,才能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激励学生创造的渴望。教师的示范性、民主性和启发性对学生的影响也是极大的,在科技创新活动中,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进行创新尝试,对学生任何创新尝试都要抱积极指导、引导、鼓励的态度,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早期研究性调查及前瞻性课题研究、社会实践中,应不断创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变教师“背着走”为学生“自己走”,努力从多层次、多角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个性。

3.学生参与实践是中心环节。学生参与实践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企业是高校学生的实践基地。首先是教学实习。学生进校以后,要对自己的专业有所了解,学校在安排教学计划时就应安排学生到工厂参观考察教学内容,安排一定的学时到与该校建立合作关系的企业去,使学生对社会企业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从而为巩固专业思想打下基础。其次是生产实习。大学生除了以上所述的三大实习外,学校还应该开展一系列的科技创新实践活动,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展调查研究,使学生从中得到实践的锻炼,并提高实践能力。

4.科技创新经费落实是保障。经费是制约活动开展的关键因素,因此,落实科技创新经费是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重要保障。学校应单独设立大学生科技创新专项基金,专款专用,保证经费足额按时到位,并制定专门的《大学生科技创新经费管理制度》,指定由学校学工处或学校团委负责“大学生科技创新计划”具体实施,确保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顺利开展。

5.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是不可缺少的外部条件。一个鼓励创新的校园氛围是对学生大胆创新实践的肯定和鼓励,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良好文化环境。对此,高校应积极开展大学生学术科技节等活动,努力营造创新氛围。首先,在舆论上宣传创新教育的意义,通过报刊、电视、广播、讲座、网络等多种形式全方位宣传大学生创新教育活动,如发放大学生创新教育系列宣传册、读书宣传册及大学生文明修身工程教育手册、科技图片展、科技知识讲座等。

三、进一步加强当代大学生科技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思考

1.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高校的重要职责。今天的教育观念、教学方法和评价标准等方面仍有某些与教育规律不相适应的地方,这束缚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创造力的形成。因此我们必须以科学发展观理论为指导,用科学发展观来统领大学生的创新教育,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思想,注重学生主体性的发挥,正视学生个体间的差异,注意发展学生优良的个性品质,重视教育和教学方法的改进,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创造,有意识地将教育目标内化为学生自得自求的过程[3]。为了应对知识经济时代和新科技革命的挑战,大学必须实施创新教育,以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必须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全面树立教育创新思维,树立教育质量意识。大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其本身就是教育与自我教育的结合,实践活动的开展能够弘扬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2.要积极营造大学生科技创新的环境和氛围。首先,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应该成为大学校园文化的主旋律,把大学塑造成创新人才的精神乐园。高校应继续推进第二课堂学分制,设立创新学分,以推动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要大力营造科技创新氛围,定期地进行学生科技创新成果的交流、评选和展示,对成绩突出的进行表彰、奖励,在这一方面有些高校已取得了一些经验,但还需要进一步深化。建议通过建立校外创新实践基地,设立学生创新基金等办法,为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有利的条件 [4]。同时,还要积极支持学生社团活动,鼓励学生社团增大科技文化含量,在培育科技创新的精品社团上下功夫;要大力支持和奖励学生参加各种学术交流,参加教师的科学研究,并为之创造条件,使学生能在学术活动中受到创新思想的启迪和熏陶,增强创新意识。其次,大学生科技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离不开一定的环境,需要有意识、有指导地去营造良好的科学氛围。

3.要积极构建大学生科技创新服务体系。鉴于以往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组织和引导不够,使活动无法深入持久的开展的现实,积极构建大学生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立一套较为系统的、可操作性强的运作机制显得尤为必要[5]。一要建全组织机构,完善管理制度。成立学生科技创新活动领导小组,由分管学校学生工作的校领导直接牵头此事,具体常务工作归口管理,相关职能部门及学院具体落实,以加强对这项工作的领导、协调和组织。可重点以各类科技型学生杜团为依托开展活动,制定出一整套管理细则,如学生社团管理细则、学生科研基金管理办法、开放实验室管理细则等。二要确定指导老师,鼓励立题申报。开展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必须要有教师的指导,否则效果不易发挥到最大。作为教师来讲,指导学生开展课外科技活动也是教书育人的延伸,这与采取导师制有一定的相似之处。在确立课题方面也是一个关键,课题必须要符合学生的特点和现有知识水平,课题申报由指导老师与学生进行双向选择,不断让学生在学习、实验和查阅资料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三要完成评审结题,实现成果转化。要形成从立项、申报、实验写作、评审结题到成果转化等一系列运作程序和规范管理。专门成立学生课题评审小组,除了通过鼓励学生参加各类“挑战杯”、论文报告会之外,学校还要定期单独组织评选,并及时向有关杂志、刊物推荐,这对学生来说也是最好的鼓励和回报。除此之外,学校还要将好的成果向社会企业及地方政府推荐,实现成果转化,让学生也做到“产学研”相结合。四要推出激励措施,营造研究氛围。要不断健全和完善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激励机制,通过广泛发动、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学生科技成果转让等活动,对学生进行精神和物质的奖励,并把学生开展课外科技活动的情况同学生的德育考核、学生奖学金的评比等挂钩,逐步形成完善的激励措施,营造良好的科技氛围,从而调动广大学生参与科研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外,对指导教师也要出台一系列的激励措施,把指导学生开展课外科技活动情况与教师岗位聘任,年终考核等挂钩。

参考文献:

[1] 洪辉煌.浅谈地方高校教育创新的基本途径[J].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10,(1).

第6篇:高校社团管理细则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培养法律意识;课外学习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28-0044-02

法律意识表现在人们对自己权利与义务的认知,对法律法规的知晓度,以及理解和运用的程度,还有对待法律的态度。大学是一个微型的社会,是大学生接触社会的一种过渡期。大学生是社会未来的主人,是未来的希望,大学生的法律意识直接关系到我国公民法律素质和我们构建法制国家的重要条件。

一、高校大学生提高法律意识的重要意义

由青年向成年的过渡阶段是高校大学生时期,他们的意识存在着不确定性和独特性,同样,法律意识也会随之改变。由于不同的历史、家庭环境,以及大学生所处的周边环境、伙伴圈子等都对他们的身心发展起到一定的影响和制约。部分学生的法律意识和行为存在着错误现象,不符合社会的要求。所以,了解和掌握高校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并且加以引导,帮助他们身心健康发展显得异常关键。这是依法治国的重要条件,是建立健全社会法治的重要保障,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也是实行依法治国的需要。

二、分析高校大学生的法律意识现状

据有关研究表明,目前高等院校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违法犯罪现象,占社会刑事犯罪的比例持续上升。近几年,青少年群体犯罪占社会刑事犯罪的70%~80%,其中高校大学生犯罪约占比例为17%。综上所述,各高校大学生存在法律意识淡薄、缺少人文素养等现象,显然,高校的“象牙塔”不再平静,高校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和行为存在问题。

1.大学生对依法治国的基本精神缺乏较为准确的理解和把握。依法治国就是依照体现人民意志和社会发展规律的法律治理国家。在研究调查中显示高校大学生对法律的民主基础还没有十分明确的认识,只是将“法律”作为一种实现统治的工具,比如,部分人支持“法治”,抵触“人治”,但受到传统人治观念和现实中某些“权大于法”现象的影响,往往认为法律只具有工具价值而非目的价值。

2.大学生有感性的法律意识,缺乏理性的法律意识。法律学具有较强的学理性,要求学生具备相应的理论基础,理论基础掌握得越好,处理和面对生活中的法律问题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找到解决方法。就像,大部分学生都知道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但是什么是宪法,宪法的具体精神和内容却知之甚少,在讨论宪法内容时就流于表面的文字内容,而无法想到作为一名公民的权利及公民权利与国家权力的关系等诸如此类的关键问题。

3.大学生有被动的法律意识,欠缺主动的法律意识。某些高校校园内的法制宣传内容多数是以描述违法犯罪的案例及其处罚为主,从而使得大学生认为只要自己不违法,就无需学法的错误结论,甚至有些大学生在权利受到侵害时选择了沉默。守法教育固然是法制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但还应加强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和自我权利的积极行使,这样才能提高法律教育的针对性,才能使他们自觉遵守法律,主动利用法律赋予的权利,对立法、执法和司法进行有效的监督,促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目标的早日实现。

三、高校大学生法律意识的课外培养

目前,我国高校大学生对法律基础课不太予以重视,虽然高校本科均开设了《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课程,但课时数较为有限,短时间内要想大幅度地提高大学生的法律知识水平及法律意识是较为困难的,因此开展大学生法律意识的课外培养是十分必要和有意义的。

(一)注重法律信息引导,积极开展法制课外实践活动,使高校大学生形成良好的法律心理

高校可以通过思想政治教师联系二级学院的方式,针对大学生比较感兴趣的社会法律热点问题开展讲座或者班级讨论,学生们可以搜集和参考相关资料,了解时事热点,通过对时事政治的关注了解了相关法律信息,而且逆反感较少出现。通过这种方式,大学生可以自己去辨析判断法律的实质,法律是否无用,现行相关的法律法规有没有缺陷等问题,分析判断的整个过程,将有利于塑造高校大学生良好的法律心理。高校在采集法律事件的相关信息过程中,应挖掘隐藏在那些反面信息背后的内容,做出有利于形成大学生良好法律心理的法律信息引导。

高校也应积极开展法制课外实践活动,例如听法律专家讲座进行普法教育,开展明确主题的法制讨论会、演讲、“模拟法庭”、专题论坛等活动,以及旁听一些典型案件的庭审,让学生在主动参与和耳濡目染中得到教育,提高法律意识,形成良好的法律心理。

(二)课外多渠道地传播法律观点,全面提高高校大学生群体的法律意识。

1.从校纪校规方面传播法律观点。(1)民主地制定高校校纪校规。要建立健全大学生品德教育和法律教育相关的管理体系,并且让制度得到落实,更好地服务高校教育,提高高校大学生思想道德水平。在现代信息多元化的时代,在制定与大学生切身利益相关的校纪校规时,有必要听取各方的意见,特别是大学生的建议,同时还应组织他们参与相关的制定过程,这是依法治校的需要,也是高校管理民主化的体现。(2)审查高校校纪校规内容上的合法性和正当性。高校教育的宗旨是把大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创造性人才,在制定校纪校规时,应该从大学生的整体利益出发,平衡大学生个体利益和学校利益之间的矛盾。而制定好的高校校纪校规应该通过校方、专家、教师和大学生等各方人士审查,审查校纪校规内容上的合法性和正当性,并对错误的地方予以纠正,这样才能使依法治校真正成为可能。

2.利用高校大学生相关法律社团来传播法律观点。高校的教育质量是与大学生课外实践活动的参与程度成正比的。很多国内的高校都设立了相关的大学生法律社团,由于受法律信息来源及大学生对法律信息理解程度等因素影响,法律社团传播法律观点时容易出现信息偏差,各院系应组织社科部、团委、学生处等积极的响应,并及时给予指导和资金、行政等支持。另外,高校还可以引导大学生法律社团组织开展相关的法律实践活动,例如组织大学生参与社区志愿者服务工作、旁听公开审判、参观监狱等活动,或者组织大学生利用假期开展社会实践调研活动,包括社会治安问题、物业管理纠纷问题、家庭关系纠纷问题等,让大学生通过参加校外法律实践活动,实实在在地树立起法律至上、依法治国的法律观点。

3.完善高校学生申诉处理环节中的法律观念传播工作。2005年,我国制定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中有关学生申诉处理涉及5条内容,表达比较简单,可操作性有限,对此许多高校都自行制定了有关学生申诉处理的实施细则。这些实施细则制定的公正与否,对申诉事件的大学生及参与人员今后的行为态度将起到一定的暗示效应,他们相信在公正的规章制度做出的结论也应该是公正的,这种信念上的暗示作用有利于形成大学生平等、正当、适用的法律观念。如果做到高校申诉处理制度的更好完善,需要注意以下三点:(1)设立具有代表性和客观性的高校学生申述处理委员会。该申述处理委员会应独立于高校的行政管理机关,组成成员应具备良好的法律素养和中立公正的态度,较强的逻辑推理能力,能客观地对待情感情等。申诉处理委员会成员应由法律专业人士,校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法律教授代表、相关领域家长代表、学生代表等按比例组成,但学校主要负责人、涉案相关部门负责人不得参与。(2)校内申诉程序公开化。学生申述处理委员会在审理各事件过程中,应该公开、公平、公正地对审理信息进行公开,做到不暗地操控。同时,处理事件的时候要注意听证和规避制度,并做到公开审查结果。(3)明确学生申述处理委员会的权力。赋予学生申述处理委员会一定的变更学校原处分决定的权力,其复查决定才更具权威性,这也是依法治校精神的必要体现。

(三)高校有关部门积极利用新媒体有选择地做好法律理论信息的传播工作

在现代信息化社会,资源繁杂众多,信息共享已是趋势,高校大学生对各类信息绝对拥有自己的选择权,学校已经不可能直接以单渠道传播法律理论和观点,而是可以通过媒体、网络等高校大学生易于接受的方式,将新法律、法规传递给他们,帮助他们了解和认知法律,侧面、间接地培养他们的法律意识。目前,高校相关部门和各院系领导、指导老师等可以通过建立“高校大学生法律信息网站”、微博、微信、空间等宣传法律知识,网站可以设立社会版、就业版等,由学生干部实行分版块责任制度,具体内容包括:提供法律基础知识,法律相关信息,开展互动问题交流,社会热点案例分析,组织开展法律相关活动等工作,高校可以指派相关法律专业教师进行指导、咨询并把关。设立“大学生法律信息网站”的目地是为大学生提供一个法律相关问题的互动平台,使其在获得一定法律信息和基础知识的同时,参与了问题的探讨,加强了大学生之间的思想交流,有利于法律基础理论的传播,有利于加强大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有利于学校在一定程度上了解学生的思想变化和想法,从而采取一定的相应措施。

参考文献:

[1]徐琴.论大学生法律意识的课外培养[J].法治与社会,2012,(22).

[2]高春侠,李宜霖.中国高校法制教育的现状与改革――药家鑫案引发的思考[J].经济研究导刊,2011,(19).

[3]朱真真.当代我国高校法制教育研究综述[J].法治与社会,2011,(23).

[4]蔡蓉.对加强大学生法制教育实效性问题的思考[J].科技信息,2011,(21).

第7篇:高校社团管理细则范文

关键词:中职;信息化;学生社团;管理效率

一、我校学生社团现状

1. 学生社团。

学生社团是指在校学生为实现成员的共同意愿和爱好自愿组成,按照其章程开展活动的学生组织。社团是青少年自己的组织,它既是学校教育不可缺少的有机部分,又是学校教育同社会实践密切联系的重要纽带。学生社团能真正使社团活动成为学校特色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活动丰富学生自我学习的内容,开展主题实践活动,提供展示自我的空间和平台,建设健康、活泼、高雅、向上的校园文化。

2. 社团概况。

目前,我校学生社团基本情况可用三句话来概括,即数量众多,参与面广;分类齐全,结构合理;活动丰富,成果显著。学校现有学生社团14个,包括科技类、公益实践类、体育休闲类、文学艺术类、理论类等类别,参与社团的学生2千余人。科技类社团是根据学科特点建立的学生社团,现有数学协会、绿野电脑社、动漫极限画堂等3个;文学艺术类社团是以音乐、文学、艺术等兴趣爱好为基础建立的社团,现有吉它协会、潮剧社等3个;公益实践类社团是以大学生自我锻炼、服务社会为目标建立起来的社团,现有青年志愿者协会等1个;体育休闲类是以体育健身为基础建立的社团,现有恋武盟、环羽俱乐部、三棋协会等4个。学生社团联合会制定了《揭阳市综合中等专业学校社团管理办法》和《优秀社团评优细则》等一系列管理制度,促使学生社团良性发展。其中,各学生社团有自己的章程,大部分有专门的指导老师,社团日常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学校学生社团管理逐步走向规范化、制度化、完善化。

3. 展示平台。

学校十分重视学生社团工作,以倡导先进、结合我校特色为原则,组织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营造了良好的校园文化艺术和实践技能氛围。各社团除日常开展活动外,学校通过搭建全校性平台为社团提供锻炼和展示机会:一是校园文化艺术节,我校校园艺术节创办于2002年,至今已成功举办十届,在艺术节举办过程中,各社团充分参与,认真准备,学生才能得到充分展示,社团活动成果丰富,现今校园文化艺术节已发展成为我校的一张名片;二是校园技能节,我校校园技能节已成功举办三届,师生反应强烈,效果显著。在技能节上,部分社团举办了社团活动成果展示,专业学生社团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技能竞赛活动,调动了社团成员的积极性,提高了社团成员的技能水平。

二、我校信息化现状

1. 信息化硬件设施。

我校是广东省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学校十分重视校园信息化建设。目前,学校建成了主干千兆光纤的校园网络系统,网络信息接入点遍布校园每一个角落,拥有计算机台数与在校生人数比例为1∶4,各种网络设备设施齐全,这为我校管理工作的信息化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和环境。

2. 信息化软件设施。

有了良好的校园信息化环境和网络平台,学校各项管理工作也逐步朝信息化、网络化、无纸化方向发展,根据学校实际,开发符合学校实际需求的网络应用系统,如校园办公自动化系统、学校学生学籍管理系统、教职员工补贴处理系统、学生成绩查询系统、学生社团管理信息系统等,通过各种网络应用系统开发应用,推进我校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

三、我校学生社团管理存在的问题

学生社团管理主要存在的问题有如下几个方面:

1. 管理方法缺乏创新。

随着社团数量的增多、活动量和范围增加与扩大,社团活动的第一手资料和信息管理就不易及时掌握。有些社团来去匆匆,学校总体指导作用就更不易有效发挥,长此以往定不利于社团的可持续发展。传统的社团手工管理方式已不适应社团发展的需要,管理模式严重滞后,社团管理急需向信息化、网络化方向发展。

2. 引导和指导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

中职学校的学生社团,应该充分结合中职的办学特点和目标,不能只重视社团的内部管理,更应思考社团的发展方向。而这个方向,不能仅仅锁定在“活跃校园文化”,更应执着地追求“人的发展”。因此,学校要加强对社团的引导力度,每个社团都要指派教师进行跟踪指导,打破旧观念的藩篱,瞄准与抓住“提高从业能力,激发创业潜能”这一职教学子发展的根本,管理者才会有“坐看云起时”的激情,中职学生社团才能开拓出一片广阔的新天地。

3. 社团自主活动的局限性。

对学生社团的管理需要有一定的自由度,但也必须有一定的约束和限制。很多社团的活动的局限性一方面表现在活动形式的单一上,另一方面也表现在社团活动内涵的淡薄上。很多社团在成立之初红红火火,但后劲不足,简单重复活动的内容,缺乏活力。

4. 社团活动的层次有待提高。

社团活动是以学生的兴趣为诉求点,但是不应当仅仅是学生的自娱自乐。相对而言,体育类社团活动形式比较单一,主要以组织会员活动和相关赛事为主;在实际开展活动过程中并没有考虑对体育精神和团队意识的培育。还有部分社团开展活动时只重形式和宣传,讲究排场,表现出一定“重形式、轻内涵”的倾向。这些现象的发生都说明团委等相关指导部门对社团加以正确的引导是十分必要的。

5. 社团管理人员的培训有待加强。

由于社团干部和成员认识水平的限制和社会思潮的冲击以及学校管理机制的不完善,社团在活动方向、内容和方式上有时易失去正确方向,严重的甚至给学校带来不良影响;社团的自主性带来的“随意性”易使社团在原则性、方向性等问题上出漏洞。因此,学校要加强社团管理人员的思想教育和管理能力培训,使学校学生社团管理逐步走向规范化、制度化、完善化。

四、运用信息化手段提高学生社团管理效率

1. 社团管理信息化环境建设的重要性。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我校的各项管理工作逐步实现信息化,学校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社团管理也必须朝信息化、网络化方向发展,而社团管理信息化的关键,就是社团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社团信息管理系统能科学规范地对社团的各种资料、社团活动进行信息化管理,改变传统手工管理,极大提高社团管理效率。

2. 利用信息化,对社团基本资料进行集中管理。

社团基本资料包括社团简介、工作活动安排、社团成员、社团各项管理制度、社团活动以及其它需要处理的信息,利用社团信息管理系统对社团各种资料进行规范科学信息化管理,为社团与社团成员之间、社团与社团之间、社团与团委之间搭建了快捷沟通桥梁。

3. 利用信息化,对社团活动进行管理。

社团的主要工作就是定期开展社团活动,社团活动开展主要分为三个阶段:活动宣传准备、活动开展、活动总结评价。我校校园网络设施完善,在社团活动管理中,可充分利用校园网络平台对社团活动进行大力宣传,使社团活动成果得到更及时的展示。

4. 利用信息化,方便社团之间互相沟通,提高团委对社团管理的效率。

由于社团的各项资料实现信息化、网络化管理,社团的各种资料、社团活动计划安排等及时上网公布,便于查询,为社团成员了解社团、社团与社团之间互相了解提供了便捷路径,提升了管理的科学化,使社团的沟通工作顺畅高效,同时也方便学校团委对社团的管理与监督,提高校团委对学生社团的管理能力和效率。

5. 利用信息化评价系统,促进社团自身建设。

信息化管理对社团自身建设发挥重大作用。通过学生社团管理信息系统平台,我们能够及时对学生社团活动的计划、安排、活动过程情况等信息进行,方便社团成员对社团活动情况进行全面及时了解。通过网上问卷调查方式或构建网络评价系统,收集社团成员对社团活动的评价、建议信息,进行科学分析与处理,使社团能及时了解自身存在的问题,知道社团成员对社团活动的诉求,促进社团下一次活动更好开展,促进社团朝健康良性方向发展。

五、结语

第8篇:高校社团管理细则范文

在新的社会条件下,我们需要探索教育与生产相结合的途径。当前高校教育存在重理论而轻实践的问题,尤其是劳动实践,而后勤为大学劳动教育课提供了实践平台,学生通过每个学期必要的劳动实践或者勤工助学进行管理与服务,感受服务和劳动的艰辛,和不同层面的人打交道,感受后勤工作、接受后勤环境氛围熏陶,为今后走上社会,更加贴近实际、更加贴近岗位需求做好充分准备。

2后勤环境发挥育人功能的实践与探索

2.1加强后勤物质环境建设

高校后勤致力于为学生创建安全、文明、干净、和谐的物质环境。后勤部门在高校“标准化”建设的前提下不断完善基础设施。通过在食堂内安装实时监控系统,从源头上监控原料的采购、清洗、烹饪、售卖各个环节,保障学生拥有健康的饮食环境;在学生公寓硬件建设方面,通过安装门禁和监控系统保证学生人身和物品的安全。在宿舍楼的活动室安装电视机和DVD,创建大学生创业基地,丰富了学生的公寓文化生活;在校园内开辟桃李园、在公寓园区种植花草树木,创造了干净、优美、整齐的学习生活环境。硬件设施的完善为后勤发挥环境育人功能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学生食堂和学生公寓成为大学生学习、娱乐,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重要阵地。

2.2加强后勤学生队伍建设

加强后勤学生服务队伍的建设是发挥后勤环境育人的有益探索,通过开展后勤文化活动以及学生队伍成员在同学间宣传,将学生平日看不见的后勤服务工作提升到可以看见并亲自参与的层面上,切实感受后勤工作的艰辛。根据后勤维修、绿化、餐饮、宿舍、保卫的工作类别组建义务维修队、绿化小分队、伙食管理委员会、宿舍管理委员会、学生义务消防队等学生组织。经过量化的考核和筛选,这些学生委员会在信息传递、卫生检查、评比活动、校园美化、日常安保等方面发挥重大的作用,他们是广大同学和后勤服务部门沟通的纽带和桥梁,也在工作的过程中锻炼了协调能力、劳动能力。健全的组织环境较好的实现了后勤和学院师生的良性互动,达到了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的目标。

2.3加强后勤文化环境建设

打造“文化后勤”是高校后勤改革的趋势,也是发挥后勤环境育人作用的关键。以宿舍文化节、美食节为载体,将与学生联系密切的生活文化优化组合,组成良好的后勤育人的文化环境。在食堂开展“我在后勤的一天”、“学生厨艺精英大赛”等活动让学生自行到市场采购食材、比对价格,穿上工作服到食堂工作间亲自操作,增加对食堂菜价的理解,了解校园周边无证摊点快餐存在的安全隐患,提高饮食安全意识,更让学生体会到后勤、食堂工作的艰辛,养成热爱劳动、珍惜别人劳动成果的良好习惯。在学生公寓开展气排球比赛、手绘报比赛、走廊创意大赛,鼓励学生结合专业特色、发挥专业优势,重点开展宿舍文化内涵建设。创建品牌活动、精品活动,树立后勤文化旗帜是后勤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后勤开展优质服务品牌活动,内容涵盖维修、宿舍管理、医疗、保卫、食堂、员工礼仪多个方面,同时深入各个教学部门开展座谈会、下发问卷让师生提出工作意见和建议;通过邀请专业的礼仪老师讲解工作礼仪,邀请领导、师生参与到岗位练兵等精品活动,让师生体会后勤基层服务人员工作的辛劳,学会互相理解、互相关心、互相爱护。这些文化活动使后勤成为融思想教育、行为指导、生活服务为一体的育人场所,培养了后勤员工、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也大大提高了学生自主参与后勤、培养劳动意识、参与劳动实践的积极性。

2.4加强后勤制度环境建设

根据管理的需要,后勤部门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如《学生宿舍管理规定》、《食堂食品卫生管理规定》、《员工培训管理制度》等,这些制度为日常的工作制定了详细的准则和依据,奠定了以制度办事、以制度管理的工作基础。在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大背景下,引进物业有限公司,与这些物业公司制定《物业服务量化考评细则》,奖惩分明,划拨出专项奖励资金,根据员工的综合表现施行奖励提高后勤物业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服务质量;学生公寓有严格的管理制度和检查制度,将学生在公寓的表现纳入个人综合素质考评体系。这些制度让后勤的工作人员、学生能够增强自律,达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的要求。

3后勤环境育人在大学生德育教育工作中取得的初步成效

3.1后勤文化环境建设营造了良好的德育氛围

通过开展活动、将社团引进公寓等形式学生接触后勤工作的机会逐渐增多,“优质服务”品牌活动的推广和宣传使学生能够零距离体验食堂、保洁和维修等工作,以文化建设为载体吸引学生参与后勤活动、调动学生积极性,其产生的效果往往大于被动的劳动教育课,营造了良好的德育氛围。

3.2服务队伍凝聚力和协作能力增强

在员工队伍建设中注重专业技能的考核,以小组为单位对员工进行管理,奖惩制度分明,促进后勤员工相互督促、相互鼓励,形成良性的队伍发展模式,为学生服务队伍树立良好的榜样。在学生队伍之间召开座谈会、素质拓展等活动,增强后勤学生服务团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提高后勤学生服务队伍的工作效率,培养大学生团结协作意识,学生服务队伍的凝聚力和协作能力都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

3.3后勤制度环境趋向完善化和科学化

高校后勤针对食堂、公寓管理、校园安全等方面制定了详细的规章制度,确保学生生活环境安定和谐。通过调查问卷、草案试行等方式施行某项规章制度,再根据学生的反馈情况作出相应调整确保制度人性化、科学化,使学生充分享受后勤各项制度为生活带来的便利,激发学生感恩之情。

4充分发挥后勤环境育人作用的启示

4.1把实践性教育纳入必修课程,理论和实践相结

合培养学生劳动意识古语有云:“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这种轻视劳动的观念深深地影响着人们。这促使学校和家庭在对孩子的教育观念上一味地追求文化教育,理论成绩至上,不鼓励甚至不让孩子参与家庭或者学校的实践教育。部分高校已经在后勤劳动教育方面做了一些改革和尝试,但大都只是单纯的进行简单的劳作,没能发挥好劳动课的德育功能。高校应该重新审视后勤实践性教育对于培养大学生劳动意识的重要性,重视后勤实践性教育的育人功能,将劳动教育课纳入必修课程,把理论考核、实践性教育和大学生在学生公寓的表现纳入个人操行评价系统,把它作为考察大学生综合素质的一项重要依据。

4.2挖掘后勤德育教育平台,加强教学部门与后勤的良性互动

后勤在高校中秉承着为教学、科研、师生服务的宗旨。长期以来教学、科研和后勤的关系是一种“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高校应当改善后勤与教学、科研和师生三者的关系,挖掘德育教育的新平台,将部分全校性的后勤工作任务分派到各个教学部门或者院系,促使师生一起参与后勤服务和建设校园的活动中来。第一,组织毕业班学生种植“毕业树”将班级的格言制作成牌匾置于亲手栽种的树木前,美化环境的同时也表达了对母校的感恩之情,将单纯的劳动提升到德育教育的高度;第二、在学生公寓施行“辅导员进公寓”制度、设立“学生党员宿舍先锋示范岗”、“社团进公寓”,加强后勤部门与各系部之间的良性互动,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发挥环境育人的最大功效。第三、全校学生签订《创建安全文明宿舍》协议书,承诺平时保持宿舍、走廊的干净整洁,毕业离校时将宿舍恢复原貌,文明离校,给学弟学妹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这些都是可以挖掘的且全校学生能共同参与的后勤德育平台,能较好的体现后勤工作的人文关怀,激发学生互相关心、感恩母校、感恩社会的正能量。

4.3培育优质服务队伍,找准后勤环境育人的关键点

后勤服务人员的素质高低直接影响到后勤服务质量的高低,要对后勤基层工作人员开展礼仪培训、入职培训,不定期检查各个岗位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建立奖惩机制,激发员工竞争意识,强化后勤人员服务理念。从心理学角度剖析,无意识的教育是教育的一种有效途径,后勤基层工作者良好的服务表现会在潜移默化中给大学生起到良好的教育作用,这些良好的表现会引起学生内在的需要和感情上的共鸣,从而达到了人文环境育人的目的。后勤社团的成员定期开展后勤宣传活动,发挥学生队伍的舆论力量,让更多的学生自主参与后勤工作、自觉遵守食堂、公寓各项细则,提升自我约束力。

4.4加强后勤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后勤环境育人氛围

“文化后勤”要构建以学生为主体,以公寓文化和食堂活动为载体的积极、健康、向上的文化平台,开展具有后勤特色的德育教育活动。以“优质服务”活动为依托在学生间开展义务维修、宿舍安全知识竞赛、气排球比赛、厨艺大赛;在后勤员工间开展培训、“我能为学生做什么”演讲比赛、岗位技能大赛,营造良好的后勤文化氛围。后勤工作者在长期的实践中也积累了很多财富和经验,高校后勤工作者应积极主动将典型的后勤服务案例整理、汇编成册为以后的后勤改革提供借鉴经验。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创办了《后勤工作简报》内容涵盖了后勤新闻、工作动态、安全保卫、医疗保健等内容,学生参加后勤活动的心得也刊登在报,丰富了简报的内容也激发了学生参与后勤活动积极性,该形式让学生更能够从后勤工作者的角度出发去思考问题。

4.5完善管理制度,用后勤制度保障德育功能的实施

第9篇:高校社团管理细则范文

一、我国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的现状

2006年9月,由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等10个部门联合进行的全国第二次国民体质检测结果对外公布。结果显示:在我国,学生身高、体重、胸围增长的同时,超重与肥胖检出率继续增加,成为影响学生营养健康状况的一大因素。与2000年相比,大中小学生视力不良率均有所上升;学生各年龄组的肺活量水平继续下降;速度、爆发力力量耐力素质进一步下降,具体表现在:

1.在7岁至22岁的汉族学生中超重和肥胖率继续增加。其中城市男生的超重率达到了13.25%,肥胖率比2000年增长了2.7个百分点。

2.全国大中小学生视力不良率仍居高不下。与2000年相比,各年龄组的视力不良率均有所上升,且随年龄的增加,视力不良率明显升高。小学生31.67%,初中生58.07%,高中生76.02%,大学生为82.68%。其中视力不良的初中生成为各学段中涨幅最大的学生群体。我国青少年学生、儿童的近视率已居第二位。

3.青少年肺活量水平继续下降。与2000年相比,7岁到18岁和19岁到22岁两个年龄段的城市女生,肺活量分别下降303毫升和238毫升,为下降率最明显的人群。

4.学习负担大也是一个束缚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从2005年6月开始,教育部与、人事部、中国社科院、等部门联合进行了素质教育系统调研。调研表明,学生课业负担过重仍然未能有效扭转。据国家统计局、教育部对全国部分大中城市中小学校和农村县中学的调查,35%的校长、37%的教师、58%的中学生认为负担“比较重”或“过重”。而许多农村学生则要在繁重的学习之余,承担一定的农业劳动,合理进行体育锻炼的时间同样无法保证。

5.网络文化对青少年影响过大、过深。随着社会的发展,网络已逐渐向普通大众靠近,网络在人们社会日常工作、学习、娱乐等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青少年学生正处在道德修养的薄弱阶段,自我约束能力差,容易放纵自己的网上行为,在网上更多地依据自己的思想观念和行为准则说话,这种交往和沟通容易使学生的思维方式、自律意识、法律观念、价值取向及人际关系趋于复杂化。而且,在面对网络上出现的“暴力”等内容时,学生们往往缺少判断,这影响其身心的健康。

二、实施阳光体育的政策建议

1.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要与落实中央7号文件相结合。全国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决定虽然先于中央7号文件,但是二者之间并没有矛盾之处,相反开展好阳光体育运动就是对中央7号文件更好的落实。所以,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也是非常重要的。现在,各地在落实中央7号文件之余,似乎没有时间和精力来思考更好地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问题,其实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因此,在各地制定落实中央7号文件精神的地方政策时,一定要把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纳入,在落实中央7号文件之时,也为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做好政策保障。

2.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要制定长远规划,为3年后的考评做好准备。开展阳光体育活动的目标是用3年的时间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使85%的学校全面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85%的学生达到标准的及格以上,85%的学生落实每天体育锻炼1小时。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必须制定长远规划,从政策、制度、经费等方面全方位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特别是以围绕《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要求开展学校体育工作,为3年后的考核评估做好积极的准备。

3.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要以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为主线。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要以《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为基础、为主线。2007年实施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作为《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在学校的具体措施,它是国家对不同年龄阶段学生个体在体质健康方面的基本要求,是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发展、激励学生积极进行身体锻炼的教育手段,是学生体质健康的个体评价标准。《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实施将对促进和激励学生积极参加体育活动,养成体育锻炼习惯,不断增强体质健康的水平起到重要作用。本标准增加了锻炼效果好、实效性强、简便易行的锻炼项目和少数运动技能项目,目的在于激励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促进身体的正常生长发育和身体形态、机能的全面协调发展,提高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掌握一两项运动技能。所以,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应将体育课教学、课外体育活动、课余群体竞赛统一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内容和方法上来,集中力量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

4.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要发动从基层做起,建立长效机制。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切实提高学生体质健康,必须落实到每一个学生身上,所以,一定要充分调动基层学校的积极性,发挥基层学校的智力和能力开展好阳光体育运动。基层学校是实施阳光体育运动的关键,校长的重视程度、全校师生的参与积极性决定了阳光体育运动的落实情况,因为开展阳光体育运动需要经费支持,需要场地设施支持,需要教师组织,需要学校把课余体育活动排进课程。因此,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充分调动基层学校的积极性,提供必要的政策保障,广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另外,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还需建立长效机制。因此,各级教育部门和基层学校为了确保阳光体育运动的持续性,需要探索并建立适合本地、本校的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长效机制。

5.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要建立、健全管理机构。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要加强领导,建立起以校领导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制订详细的细则,并建立起相关的管理机构;如:宣传部门、指导实施部门、以及后勤保障部门等;分工细致,层层落实,相互监督,相互负责。首先,领导重视、机构健全、层层落实。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要加强组织领导。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和共同成立全国阳光体育运动领导小组,制订实施细则,领导和组织全国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各级教育、体育行政部门和共青团组织要成立相应的工作机构,各学校要成立以校长牵头的领导小组,按照全国的统一部署,制定具体的措施,组织本学校的阳光体育运动的实施。另外各级领导小组要建立起相关的监督和评价考核机构,把实施阳光体育运动的成果作为评价学校体育工作和体育部门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以保证阳光体育运动,真正得以实行。其次,宣传部门做好宣传、营造氛围。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要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通过多种形式,大力宣传阳光体育运动,广泛传播健康理念,使“健康第一”、“达标争优、强健体魄”、“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等口号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建立评比表彰制度,对在阳光体育运动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以唤起全社会对学生体质健康的广泛关注,吸引家庭和社会力量共同支持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确保阳光体育运动有声势、有影响、有内容、有结果。再次,后勤部门提供场地设施保证。体育管理部门应在这些场所加大投资,多安装一些锻炼器材,多开辟一些校园空地,并对这些场所实行有效的管理。而一些收费的场所比如说体育馆、健身房等,由于进入锻炼要收取一定的费用,故不被一些学生青睐与光顾。对于这些场所,学校体育管理部门应多向学生开放,少收或不收费用,这样就能解决学生锻炼时场地少的困难。最后,发挥学生管理职能部门的作用。学生管理职能部门主要包括学校学工部、学生处、团委及有学生的系部等,这些部门是学生的直接管理部门,也是各部门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主要支持者,在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过程中除了完成学校各项体育锻炼、竞赛任务,自己也可以根据本部门情况组织开展各项活动加以补充。

6.充分发挥学生会和各类社团组织的作用。体育社团在高校课外体育活动中是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考虑和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和要求,借助体育专项协会的组织形式为载体,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体育活动形式。它增强了学生自我锻炼身体、缓解压力和提高运动技术水平的主体意识,即自己选择、自主锻炼、自我评价。成为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集知识、健康、娱乐、竞技、兴趣一体的多元化课外体育教育的另一种有效的补充手段,高校体育社团已成为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重要载体,是高校体育课的补充和延续,对推动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和实施,具有重大作用,因此,加强对社团的组织和管理,充分发挥体育社团的文化功能,为社会塑造出更多高素质的综合型人才服务,为“阳光体育”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