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成绩管理系统设计思路范文

成绩管理系统设计思路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成绩管理系统设计思路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成绩管理系统设计思路

第1篇:成绩管理系统设计思路范文

1 公共自行车管理系统组成与运行原理

在对校园公共自行车管理系统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其管理系统主要有5 个部分,分别是现场监控单元、校园有线局域网、ZigBee 校区传输网、数据仓库和监控平台。而在实际运行过程中,这一管理系统主要是将无线网络和有线局域网结合在一起,这样就能有效地完成数据传输,从而能最大程度地降低系统构建的经济成本,同时也能提高组网的灵活性。而在这一系统中,现场监控单元的主要作用就是对自行车存取这一方面进行管理,在具备这一单元后,一旦用户成功借出或归还自行车,其中所存在的微控制器就会将用户编码、车辆编码、存车点编码、借还状况等信息都一起发送到终端,管理人员最终能及时、有效地掌握这些数据。在实现过程中,现场监控平台的核心控制器主要使用了性能较高的STM32 微控制器。这与传统的ZigBee网络有着较大的差异。使用这一控制器能够最大程度地减轻终端传输节点的工作负担,让其能够有效地进行网络信息传输。

2 校园公共自行车管理系统硬件设计

在对校园公共自行车管理系统硬件方面进行设计的过程中,主要需要对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设计:①ZigBee 传输模块的设计。在对自行车ZigBee 传输模块进行设计的过程中,为了保证ZigBee 网络的稳定性,在对这一模块各个节点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可以使用Chipcon 公司所生产的CC2430F64 芯片。这样就能真正实现嵌入式ZigBee 应用的片上系统,并且在应用这一芯片之后,只需要较少的外围器件就能有效地满足组网的需求,而且其还具有较多的工作模式,能够最大程度地满足系统对功耗这方面的需求。②监控单元的设计。在对现场监控单元硬件进行设计的过程中,每一个存车点都存在相应的监控单元,并且每个监控单元都能对一辆自行车的存取工作进行控制,同时将串口与终端传输节点连接在一起,这样就能形成相应的多机通信网络。③微控制器模块设计。在对微控制器模块进行设计的过程中,主要采用ST 公司所生产的控制器STM32F205ZCT6。这一控制器有着较为良好的性能,工作频率较高,并且通信接口也较多。④读卡器设计。在对读卡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其NFC 通信芯片具体使用PN532 这一具备较高集成化的非接触式通信收发器。在使用过程中,其工作频率能够达到13.56 MHz,并且有6 种不同的运行模式。⑤LCD 显示模块设计。在对LCD显示模块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其显示控制器主要选用芯片ILI9320,然后将其与微控制器的FSMC 接口连接在一起,这样就能有效地显示相应的操作信息。⑥电磁锁及其电源模块设计。在对电磁锁及其电源模块进行设计的过程中,两者都可以使用威宜斯公司所生产的产品。

3 校园公共自行车管理系统软件设计

在对校园公共自行车管理系统软件方面进行设计的过程中,主要需要对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设计:①现场监控单元。在对这一单元软件进行设计的过程中,所采用的方式依然是传统的等待+中断,这样就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移植操作系统所带来的内存消耗问题。应用这一软件设计方式,现场监控单元主程序在完成硬件初始化操作之后,就会及时进入到低功耗这一模式当中,最终等待中断子程序这一现象的发生。②ZigBee协议栈的移植。在对校园公共自行车管理系统软件进行设计的过程中,为了最大程度地降低建立ZigBee 这一网络的难度,在对其软件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在每个节点上都移植了基于ZigBee2006 标准的协议栈Z-Stack。在使用这一协议的过程中,用户可以直接调用,并且还能最大程度地增强无线网络的安全性,确保整个系统在使用过程中的可靠性。③LwIP 网络协议的移植。在管理系统设计过程中,虽然STM32F207VCT6 内部已经集成了相应的以太网控制器,但是其所实现的功能仅仅是MAC 层的功能,所以,在软件设计过程中,为了能够有效地和接入互联网设备通信,还需要移植相应的TCP/IP 协议栈,而其中较为适合的就属LwIP 网络协议。因为该协议本身就属于一种轻量级的协议栈,在使用过程中只需要少量的内存,所以在系统设计开发过程中十分适合。④数据仓库的设计。在对管理系统软件进行设计的过程中,数据仓库这一部分属于较为关键的部分,其主要的作用就是存储整个系统会使用到的数据。这一部分设计是否合理会直接对系统的运行造成影响。因此,在对其进行设计的过程中,一定要按照系统业务数据和地图数据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设计。

第2篇:成绩管理系统设计思路范文

 

近年来,我国的职业教育迎来了蓬勃发展的新局面,对于学生信息管理中诸如教师特定时间不能上课、场地限制、合班上课、单双周轮流上两门课、两门课程不能安排到同一天等情况,采用开放性程度不高的管理系统已经不能适应当前形势的需要和发展。如何提高学生信息管理的水平,建立适合自己院校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已成为学校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因此一个性能优越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对于一个学校来说至关重要,以此提高学校对学生的科学化管理。

 

本文采用面向对象设计的方法对系统进行设计和开发,首先对系统进行了详细的调查,了解用户的需求和现行系统的状况,接下来从系统可行性、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等方面进行研究,并使用大量的流程图、数据字典、结构图和数据表等工具对系统的分析与设计进行详细的描述,系统实施时采用安全系数高、可扩展性强的jsp语言进行开发,使用My Eclipse 8.5、Tomcat6.0作为开发工具,用MySQL作为后台数据库,编制了一个简捷、实用、可以解决现代经济管理学院信息系学生管理当中实际问题的系统。

 

1 国内外发展动态

 

国外在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方面走在了前列,国内对管理信息系统作用的认识虽然较晚,但是管理信息系统在我国发展还是非常迅速,应用已经非常普遍。管理信息系统自20世纪60年代的层次数据库系统发展到现在的关系数据库系统,中间经历网状数据库系统的发展阶段。现有的管理信息系统的技术已经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和改进。目前中国的大部分大学、高等学院都使用了学生管理系统、学生成绩管理系统之类系统,而且像学生成绩管理这类系统现在正向下面的技术学院、中学和小学快速挺进,特别是一些地方的技术学院掀起了引进学生成绩管理这类系统的热潮。

 

2 系统分析

 

面向对象系统开发基本经历两个阶段,其一“WHAT”,即研究问题域;其二“HOW”,即如何实现目标系统。该方法实用且相对简单,模型易构造,但对系统动态特征表述不充分,且发映系统整个功能特征的能力较差。但该方法反映系统结构完成,模型一致性好,易于完成开发系统,因而还不失是一种好用的方法。

 

3 系统数据分析

 

学生信息管理涉及的实体有:

 

(1)学生。它的属性有:姓名、学号、性别、专业、出生日期、备注、照片。

 

(2)课程。它的属性有:课程号、开课学期、学时、学分。

 

(3)成绩。它的属性有: 学生号、课程、分数。

 

(4)登入。它的属性有:学号、密码。

 

(5)专业。它的属性有:专业名、辅导员。

 

这些实体之间的关系如下:

 

(1)一门课程可以被多个学生所选择,同时一个学生可以选择多门课程。

 

(2)一门课程类别里包含一门或多门课程,一门课程必然属于某个特定课程类别。

 

(3)一个专业有一个或多个学生,一个学生必然属于某个特定专业。

 

4 系统设计

 

4.1 系统设计的目标

 

本系统设计的目标是在保证实现系统逻辑模型的基础上,尽可能地提高系统的各项功能指标,即系统的运行效率、可修改性、可靠性、灵活性、实用性和通用性。能够更快捷、更准确、更多的提供信息;能够提供更新的信息;能够具有更多、更细的处理功能;能够提供更有效、更科学的管理方法。

 

4.2 系统设计的策略

 

本系统采用面向对象的设计方法,采用把一个大的复杂的系统逐步分解成小的层次化的暗盒模块结构,以变换为中心的设计策略。此外,为了实现数据共享,提高模块的独立性,使系统具有很高的可修改性,提高模块的内聚性,降低模块间的耦合程度。

 

4.3 系统设计的方法

 

本系统的设计主要是围绕着功能设计,数据库设计,编码设计,界面设计等项内容进行,采用面向对象设计原则将系统分解为控制层、模型层和表现层[1-2],然后使用结构图来表达这些模块之间的联结关系。

 

5 系统总体结构设计

 

本课题根据学生信息管理综合分析,便出于方便管理考虑,将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的功能总结起来,共需要实现以下几个方面功能:

 

(1)学生信息管理模块。针对职业学校与其他学校的不同,除通常功能外,特别设计职业技能选修功能,学生通过登录本模块可以根据时间条件或者专业老师的条件进行选择,也可根据选修专业的课程名、课程号或者上课时间选择,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数据的添加、删除、修改的操作。

 

(2)成绩信息管理模块。本模块主要实现了成绩的输入、删除、更新。除了教师可以通过该模块输入成绩外,还设计了平均成绩、单科最高最低成绩、个人成绩等功能。

 

(3)留言板信息管理模块。留言板信息管理是对管理人员和学生的留言信息进行管理。学生可通过登录本模块,可以将自己的意见添加到留言板信息中,也可以查看留言板信息。管理人员的可以进行留言数据的添加、删除、修改等操作。

 

(4)课程信息管理模块:管理人员可通过登录本模块,可以实现添加以及更新课程。解决了学校排课所涉及的教师特定时间不能上课、场地限制、合班上课、单双周轮流上两门课、两门课程不能安排到同一天等情况,增加了调课操作的灵活性和严谨性。可以根据管理人员的修改要求进行数据的添加、删除、修改的操作。

 

(5)新闻信息管理模块:新闻信息管理是将学校各大新闻进行管理,本模块实现了新闻的输入、删除、更新。该模块把成绩统计这个繁琐的工作简单化,为学校院在和管理新闻方面提高工作效率。

 

(6)档案管理

 

可以将学生的成绩、学生信息等档案材料等资料进行系统的管理,通过存档申请、档案电子化、完善确认、审核归档、检索、授权查阅等环节的系统管理,提高学校的档案管理应用效率。具有存档申请、电子档制作、归类存档、授权查阅、统计、封存、密级管理等功能,快捷、全面、准确的规范管理。

 

6 数据库设计

 

首先先创建一个学生成绩管理数据库,然后在数据库中创建需要的表和字段,如果需要,还可以设计视图等。在系统分析阶段,我们用E-R图来说明了学生成绩管理系统的数据库概念模型。同时,在上面的实体以及实体之间关系的基础上,形成数据库中的表以及各个表之间的关系。

 

7 小结

 

经过多次单元测试和模块测试、系统测试后,我把做好的系统发给客户并进行了相应的部署。相对其他现有系统,本系统在对学生管理系统进行设计过程中,大胆将结构化设计思想和面向对象理论有机地相结合,在思路上有所创新。在设计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功能的实用性和操作的简单性,使用本系统的人上手速度快,也可减少操作失误率,在管理和操作简单人性化有所创新。

第3篇:成绩管理系统设计思路范文

(一)精心设计教学项目

为了让学生系统地掌握PHP应用技术,我院结合教学内容和职业岗位能力的要求,以真实项目为载体、采用综合能力迁移训练模式组织教学,共设置3级教学项目。

1.课堂训练项目——新闻管理系统它是基于真实网站开发过程而设计的课堂教学贯穿项目,由前台新闻显示模块和后台新闻管理模块两部分构成。通过该系统的设计开发,要求学生全面了解动态网站开发的设计思路和实现方法,包括系统设计、功能设计、数据库设计、代码实现等,系统掌握类和函数库的定义与使用、文件的包含引用以及使用文本文件进行数据存储与读取等基本知识点和技能点。

2.课后深化项目——成绩管理系统它是与新闻管理系统开发同步实施的课后训练项目,用来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引导学生举一反三,从而提高自行设计和开发网络应用系统的能力。

3.综合测试项目——大学生社团BBS论坛它是在课程结束阶段实施的集中考核项目,用于全面检测学生的课程学习成果,进一步强化学生的网站综合开发能力。

(二)合理打造项目团队

以班级为单位将学生分成若干项目小组,每组5~6人,设“项目经理”1人,全面负责本小组的项目工作安排。小组成员在项目团队的支撑下集学习、讨论、设计制作、创新于一体,充分发掘自身潜能,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当然,学期初划分项目小组时,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成绩、组织能力、性格特点等因素,保证小组成员搭配的合理性,以免造成小组间发展不均衡,阻碍后期项目实施的进程。

(三)着力编写项目化教材

由于现行的教材基本根据学科知识体系进行编写,不能为项目化教学提供配套的支持,因此笔者所在的PHP项目化教学团队在行业企业专家的指导下编写了《PHP应用》项目化教学校本教材。该教材以新闻管理系统为核心贯穿始终,按照项目实施流程将项目分解成各个能力训练子项目,各个子项目又由一个或多个教学单元构成,同时各个教学单元都以任务作为问题来牵引学生的好奇心,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带着问题学、带着目的学、带着兴趣学。

(四)认真组织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的主要步骤包括以下内容。

1.上次项目展评

各小组选派代表在班级集中展示本小组课后深化项目中的任务成果,并陈述其设计思路,其他小组各抒己见,指出优点或者提出改进的意见。做到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评价中,体验到成功和收获的喜悦,最后教师予以有针对性的点评,重点指出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阐明优秀项目成果的技术要领。

2.明确本次项目任务

教师展示本次项目任务的最终成果,让学生看到真实的东西,从而产生跃跃欲试的感觉,再将经过精心设计、合理描述的项目任务下达给学生,同时对项目要培养的主要能力以及要达到的最终目标等进行扼要说明。

3.预备知识讲解

为了便于学生更好地实施项目任务,教师应对完成该项目工作任务所必备的理论知识进行讲解。但是值得注意的是,项目化教学中理论知识的传授绝不能是“填鸭式”的灌输,而应该采用边讲边演示或者边讲边操作的方式,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4.项目实施

学生在逼真的工作场景中,在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下实施项目计划,完成项目知识和意义构建,最终获得既定的工作成果,达到项目工作任务的最终目标——知识与技能的掌握和运用。在实施任务的过程中,学生可以相互讨论、协作、提问,而教师的主要作用则体现在对学生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组织、监控、引导、矫正上,要通过巡回检查发现各小组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学生一起分析研究问题的原因,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指导学生如何应对关键性的技术环节、如何寻找最佳的工作路径、如何得到符合质量标准的工作成果。

5.项目总结与项目拓展

项目任务完成后,教师应对该项目的完成情况进行总结,主要包括思路总结和技巧总结两个方面。思路总结可以帮助学生找出项目完成的最佳思考方法,认清自己理论知识上的不足。技巧总结时要重视各个项目环节关键问题的解决方法。这样,学生才能全面掌握整个项目活动的精髓。另外,教师应指导学生对项目进行拓展和延伸,思考今后工作中可能遇到的类似问题,通过反复尝试寻求最佳的解决办法。

6.布置作业

在课堂训练项目完成后,要求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完成课后深化项目中的相关内容。它能有效地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开阔学生的思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五)合理进行课程评价

本课程操作性强,鉴于平时学习过程的重要性,以平时课堂表现、课堂训练项目、课后深化项目的考核为主,综合测试项目考核为辅的方式进行。平时考核成绩占70%,综合测试项目考核成绩占30%。

二、项目化教学的几点思考

(一)项目选择应符合一定规范

教学项目应选择学生比较熟悉、具有实用价值的项目,同时该项目还需符合项目教学法的要求并能涵盖大纲知识点和技能点,如新闻管理系统、成绩管理系统、大学生社团BBS论坛等。教师在进行项目设计时应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力求从实际应用的需要出发,尽量减少枯燥、实用性不强的理论概念,加强应用性和实际操作性强的内容。

(二)项目实施应有环境支撑

项目化教学是一种基于项目实施过程的教学模式,教学过程要求在类似于真实的工作环境下发生。因此项目化课堂教学应该在有职业氛围的、配备有多媒体教学设备的实训室进行,有条件的也可直接到企业或校办工厂内实施项目化教学,这样更能给学生以直观的感受,有利于学生良好职业行为习惯和职业素养的形成。

(三)学生应具有主体地位

从项目化教学的实施过程不难看出,学生不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项目化教学强调学生自主学习,强调通过工作实现学习;而教师则要利用教学环境和教学项目,组织、引导和管理教学进程,并从中发掘学生自身的潜能和创造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能力,而不是将知识直接灌输给学生。

(四)教师应具有实际项目开发经验

项目化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开展项目化教学的教师需要对本课程有一个系统的思路,有较深厚的理论功底和娴熟的行业技能,只有具备实际项目开发经验的一线教师才能制定出更加合理的教学内容,才能熟练地控制教学全过程.才能给出学生成果的合理评价。但是目前各个高职院校具备实践工作经验的教师在整个教师队伍中所占的比例非常小,高职院校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欠缺不仅影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还影响了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为了解决教师实践能力较弱的问题,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着手:一是校企合作,学院定期派教师到企业进行实践锻炼,直接参加企业一线工作,锻炼自己的专业技能,掌握行业的最新技术,把行业的最新成果引入教学中。二是补充一定数量的外聘教师,学院从企业聘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且符合兼职教师资格的专家作为校外兼职教师,这些兼职教师会带来行业最新的技术和信息,使实践教学更加贴近工作实践,紧跟行业发展的步伐。

三、结语

第4篇:成绩管理系统设计思路范文

关键词: 高校体育 运动模式 系统设计

1.普通高校体育运动模式系统设计思路

运动模式设计的价值取向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增进学生健康,二是提高学生素质,通过运动方式的系统设计,达到完善高校体育活动文化圈,构建高校体育运动模式的目的。本运动模式设计的逻辑起点是学校教育的指导思想与体育的功能,继而建立学生运动模式,最后进入具体的操作层面即建立各种体育运动文化圈。

2.普通高校体育运动模式设计

2.1设计的实践意义

通过对学生在学校期间体育活动进行系统设计与管理,提高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与科学性,使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活动有效结合起来,充分利用现有体育资源调动学生主动参与体育运动,建立良好的高校体育运动生态圈,让体育运动成为学生生活的一部分,使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2.2运动模式的构建

本文把高校体育的目的任务定位于素质教育、健康教育与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和发展上,并以此为基点,力图构建一个理论依据充分、实效性和可操作性较强的高校体育运动模式,并对这一运动模式的整体运行机制作初步探讨。

根据对普通高校体育的理性探讨,构建了3种基本运动模式:教学型、竞赛型、综合型。其中教学型运动模式主要包括课堂教学圈(选项体育课)、健身娱乐圈、社区与家庭健身圈;竞赛型运动模式班级竞赛圈(班级内比赛)、校级比赛圈(体育健身节、单项体育赛事、校代表队比赛);综合型活动模式主要包括课外活动圈(课外俱乐部、单项协会)、校外活动圈(假期体育运动:拓展训练、野外生存训练、定向越野等)。

2.3运动模式的特点

高校体育要体现“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必须建立符合现代教育发展趋势的活动体系,变平面教学为立体交叉体育活动文化圈,使普通高校体育活动具有“内外结合,形式灵活,紧密联系和面向全体”等特性。

所谓内外结合是指学生参与体育运动要实现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相结合,使每一个学生都自觉、自主地活动,更好地参与课外和校外的体育活动。

形式灵活是指体育活动从内容选择到组织方式的使用都应该多元化,在项目设置上应区别对待,摈弃体育运动只针对体育爱好者、只注重活动不注重管理和传承的旧模式。

紧密联系是指活动本身具有一定层次性、顺序性。高层次的运动竞赛的生成是由较低层次体育活动的效果决定的。完整的体育运动圈是一个由低级向高级渐进发展的过程,同时又兼顾不同群体的需要,组织形式具有多样化特点。高校采用的单项协会制,学生自发组织的足球、篮球等联盟都反映了这一特点。

面向全体是指不同的活动圈,针对不同的人群设置,做到人人有活动圈,人人都拥有健康。

3.普通高校运动模式操作实施系统

高校运动模式操作实施方面是普通高校体育运动系统中最具活力与特色的层次,本文主要对此进行阐述。

3.1选项体育课的操作实施

3.1.1课程设置

学校体育课程教学内容要满足学生的多元化需求:终身化、社会化、生活化、实用化、个性化。目前所采用的选项体育课就是很好的模式,应不断改善教学环境,加强师资力量培养,尽可能多地开设体育项目供学生自由选择,比较时尚的项目,如网球、瑜伽、健美操、太极拳、跆拳道。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每学期通过网络自由选课,真正实施体育教学“三自主”模式,即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应具有自主选择课程内容、自主选择任课教师、自主选择上课时间的自由度。

3.1.2教学管理

提高体育教学质量,优化体育教学,关键在于管理,同样的课程模式,没有强有力的管理是很难真正提高学生参与锻炼的积极性的。

体育教学是专业性很强的实践课程,必须突出其专业性,利用科学的手段与方法让学生掌握运动技能,积极主动地参与体育锻炼。因此,体育教学管理应借鉴其他学科的管理办法,实行“教考分离”,对专项的基本动作和身体素质进行考核。保证体育课堂教学能让学生至少掌握1—2项运动技能,更好地参与其他运动圈的体育锻炼。

3.1.3课程教学评价

2007年修订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对课程教学评价认同的是以身体素质为评价体系。从整个要求来看,考核学生综合体质的标准越来越低,以此标准考核体育教学应该说是体育教学中的一个误区,它已经严重挫伤了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和教师教学的热情。体育课程只能传授运动的技能和正确锻炼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而学生体质的增强则需要经常性坚持锻炼才能获得,每周90分钟的体育课要实现学生体质的变化简直是缘木求鱼。笔者认为体育教学评价还必须回归到运动技能的学习方面,学校尽可能开设学生感兴趣的新兴项目,采用最合理、最有效的方法让学生掌握运动技能。以学生运动技能掌握水平程度和参与运动的次数作为评价的主要指标,建立严格的考评体系。对学生熟悉的篮球、乒乓球等项目采取分层教学,根据学生的基本情况安排教学内容和考核标准,从而让每位学生都有力所能及的目标,激发学习动力,避免有的学生不用学可以通过考核,有的学生跟不上进度的情况。

3.2课外体育俱乐部的精细管理

第5篇:成绩管理系统设计思路范文

关键词:高职高专;C语言;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B

1引言

“程序设计基础(C语言)”(以下简称“C语言”)是我院三年制高职“软件技术”专业和“计算机应用”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其重要性体现在:

1) 该课程是专业课程体系中的第一门计算机类专业基础课;

2) 该课程是专业课程体系中的第一门介绍程序设计基础知识的课程;

3) 该课程是专业课程体系中的第一门编程语言类的课程;

4) 该课程是若干后续专业课程(数据结构、C++)的先修课。

因此,C语言课程对于计算机相关专业的学习是非常重要的。但是,由于高职学生的基础不好,而程序设计课程逻辑性又很强,有不少学生不能很好地理解算法,编写程序也很困难,C语言基础打不牢还直接影响了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如何改革C语言课程,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成为专业课程建设中的一个紧迫任务。为此,我们邀请了校内外专家及来自企业的资深软件工程师,与C语言教学一线的教师代表一起共同组成了C语言课程改革指导小组。经过广泛调研、反复研讨、仔细论证,明确了C语言课程改革的目标,制定了详细的课程改革方案,并在接下来的几年里有计划、有步骤地贯彻执行,目前已初见成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有了显著提高,C语言课程还于2007年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下面介绍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总体思路和采取的具体措施。

2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和总体思路

C语言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是:

1) 改革要符合我院IT应用型学院的办学理念和高职

实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定位;

2) 改革要立足专业培养目标,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包括基础知识、学习能力、自我控制能力、情感特点等);

3) 改革要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中心,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充分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4) 改革的具体措施要具有可操作性;

5) 改革的过程是可控的,不能出现失控的状态,导致课程无法进行下去;

6) 改革结果是可检核的。

基于以上课程改革指导思想,结合我院实际情况,C语言课程改革工作主要从课程内容改革,教学模式改革、教学组织形式改革、课程考核办法改革、配套教学资源建设等五个方面展开,改革的具体思路是:

1) 改革教学内容,引入综合案例,突出实践,做到核心知识点打透;

2) 改革教学模式,采取案例引导式教学模式,使教学过程更加符合学生的心理认知规律,做到循序渐进,逐步深入;

3) 改革教学组织形式,实施分组教学,加强学生的协作学习;

4) 改革课程考核办法,引入机考,实施教考分离,使考核能真实地反映出学生的综合能力,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5) 加快配套立体教学资源包的开发,特别是电子资源和网络平台的开发,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有力的支持。

通过这几个方面的改革,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从而达到C语言课程的目标,即培养学生读程序、调试程序、写(仿照)程序的能力以及规范性编程的能力,使学生掌握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和方法,初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课程改革的具体措施

3.1改革课程内容,突出精讲多练

(1) 对知识点进行分类

课程内容的合理调整是C语言课程改革的核心,围绕专业培养目标,根据企业对学生能力的要求,以“理论够用,强化实践”和“精讲多练”为原则,在课程内容上放弃过度追求C语言知识点本身的系统化和细节化,集中精力于本课程的核心知识点,对于一些不重要、不常用的知识点略讲或让学生课下自学。

具体地说,将C语言的知识点划分为A、B、C三类。A类为“应会”知识点,是学生必须掌握的核心知识点,教学中要求重点打透,反复练习。B类知识点为“应知”知识点,要求学生对其有一定的了解,教师要在课堂上适当讲解,进行练习。C类知识点为“自学”知识点,有兴趣的学生可在课后自学,教师可根据情况给以个别指导。

(2) 内容模块化

整个教学内容分为四大能力模块,每个模块都制定了明确的学习目标,模块的划分如表1所示。

基础能力模块以较快的速度,让学生接触程序基本结构、数据类型、程序设计的三种基本结构、函数等编程基本概念,而不去过分追求知识的系统化和细节化。

初级应用能力模块引入数组和字符串的知识,重点讲解如何使用数组和字符串,强调知识的应用,并巩固练习第一阶段的分支和循环等知识。

高级应用能力模块引入更复杂的构造类型D结构体,让学生掌握如何用结构体数组来解决较复杂的实际问题,并能够举一反三,解决其他相近的实际问题。

综合应用能力模块引入指针和链表,通过链表的操作,让学生掌握指针的基本使用方法,和如何利用指针来进行复杂操作的思想。最后将指针和数组做函数参数进行对比,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函数中参数传递的问题。

(3) 引入综合案例

每个能力模块都有配套的综合性案例,这些案例覆盖了C语言课程的所有核心知识点,贯穿整个C语言教学。学生通过开发综合案例,能够将知识点融会贯通,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案例的设计十分关键,要由易到难,由简到繁,能够体现知识的循序渐进,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计算器”案例是一个“轻量级”的小案例,旨在让学生快速入门,掌握程序基本结构,初步理解函数的概念。对于“学生成绩管理系统”案例,则根据知识点的前后连续性关系,分成复杂程度不同的三个版本,后一版本均在前一版本的基础上进行扩展和完善,使其功能逐渐增强。每个综合案例又拆分成若干个小模块,每个小模块覆盖若干个核心知识点,这些小模块供教师在课堂上作为引出核心知识点的引例,进行讲解、分析。为便于学生学习,我们还设计了一个与“学生成绩管理系统”案例功能相近的案例―“图书信息管理系统”案例,供学生在课后模仿完成。

案例与教学内容的对应关系如表1所示。

(4) 精心设计实践教学环节

C语言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我们针对该课程的工程性和应用性,精心设计实践教学环节,注重实验、实训、课程设计的完整性、实践性,在内容的设计上突出可操作性、技能性和探索性,使实践教学环节内容与理论课程内容能够有机结合。C语言实践教学环节包括随堂实训/实验和课程设计两个部分。

第6篇:成绩管理系统设计思路范文

【关键词】数据库系统 课程实验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9-0237-01

一、数据库课程教学中的局限性

高职院校开设的数据库课程通常包括两部分内容:数据库原理和数据库应用。数据库原理是基础,数据库应用是提高,它们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大部分院校都将数据库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开设,例如开设Visual FoxPro、Access、SQL Server等。综合考虑,数据库课程开设存在如下一些共同的缺陷:

1.教学目的不明确

高职教学必须面向职业领域或职业岗位群,必须体现为学而教、为用而学,紧紧围绕培养目标这一核心,形成培养合力。但目前的实际情况是,他们往往习惯于研究“如何教”,而不太考虑学生“如何学”,往往将各种考试作为“教”和“学”的指挥棒,造成了“考什么”就“教什么”、“考什么“就“学什么”的风气。管理部门为了整齐划一、便于操作,考试也往往背离职业教育特色。

2.对实践教学环节重视不够

目前实验课教学存在很多弊端,如实验设备不足、教师不重视实践教学、学生不明确实验目的、实验内容不清楚、考核中实验课也没有一定的比例等问题,使得实验课程较少或实验流于形式,没有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3.考核模式单一,忽视动手能力考核

传统的考试模式通常以期末一张试卷作为学生的最终评分依据,造成学生为考试过关而学,死记硬背一些概念、规则和方法,而不能提高学生自身动手能力,有背高职学生的培养目标,教师仅为完成教学任务而教,并不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二、教学改革的方法及措施

1.注重基本概念教学

在数据库课程的教学中,掌握好基本概念对理论课程的学习很有帮助,数据库中的有些概念贯穿在课程的始终,这些概念的掌握对整个课程的学习有很重要的作用。

2.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学习数据库课程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应用,结合所学的数据库语言搞好每一章的课程实验,以便验证所学理论是很重要的。如在讲授SQL语言时,让学生建立一个数据库,并结合所学内容做查询、插入、删除、修改等实际操作,真正理解和掌握SQL语言的应用环境。在讲授数据库安全管理时,利用实际系统让学生对系统做数据控制、用户和角色建立等操作。提高学生对数据库课程的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3.引入新的教学方法,更新教学模式

(1)实验教学法

数据库应用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除课堂上的理论讲解外,实践教学也是非常重要的。实验课采取“任务驱动式”教学方法,每一次实验课都要给学生一个具体的任务,并且要先演示给学生看完成的效果,然后给学生提示需要用到的知识点、需要注意的问题等等,可避免学生在完成的过程中出现不必要的错误。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得学生充分利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掌握了完成一个任务所需要的各方面的知识和技巧,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使学生学会如何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并且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实验完成后,不能对实验效果置之不理,而是要对学生每一次课完成的“任务”打分,并体现在此门课程的成绩上,以促进学生在上课时间完成任务,没有时间聊天、玩游戏。

例如在做Access中的窗体和报表时,首先给学生演示已经完成的作品,然后讲解具体的做法和技巧,学生独立完成实验内容,教师辅助指导,实验完成后,可以找几个设计得比较好的作品给大家展示,以增强大家的信心,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

(2)任务驱动教学法

在本课程第一次上课的时候就会给学生布置任务,要求学生自己或者一组同学共同完成一个小项目,在上课过程中及时提醒学生当前应该做的内容,使学生在课余时间逐步完成项目,课程结束可提交项目,作为学生的平时成绩。通过作品,可以使一部分动手能力较强的学生得到锻炼,也使得其他同学能参与进来,锻炼学生的协作能力。

4.加强课程实验,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数据库设计理论主要是为了指导数据库实践,通过系统的理论学习和部分单元训练,通过课程实验让学生掌握数据库设计的全过程,并进一步掌握数据库课程。数据库课程实验分成两个部成:平时的课堂实验和课程结束后的课程设计,课程设计是数据库中必不可少的,我们采取将学生分组的方式,每4~5名同学为一组,为每组同学拟定一个题目,如图书借阅管理系统、学生成绩管理系统、铁路售票管理系统、销售管理系统等,教师提出要求让学生深入图书馆、学生管理部门或者相关企业进行系统调查,进行需求分析设计出数据流图,编写数据字典,然后进行概念结构设计,从数据流图和数据字典中提炼出E-R图,再进行逻辑结构设计、物理结构设计、数据库实施和维护的设计。让每一位同学明确数据库设计的过程,使每一组同学进行上机调试,使所有功能进行程序实现,最后让同学们进行设计答辩。

通过课程设计和设计答辩,学生巩固了理论知识,丰富了课程实践,掌握了如何运用理论指导实践,突出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中心地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样既使学生掌握了数据库设计的理论又使学生学习了系统设计的方法,既提高了学生程序设计能力,又锻炼了学生的分组协作能力,也为学生今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5.扩展学生思路,向学生传授新知识

由于教材的出版周期长,更新速度也较慢,也由于课本编写的一些要求,所以课本上有些内容是陈旧的,对有些问题也不可能全面的介绍,有些新知识和前沿技术也很难溶入到教材中。我在讲授课程时,除了给学生有意的补充一些新知识外,又给学生开设了“数据库中的安全和维护”、“数据仓库和数据挖掘技术”、“数据库的研究方向”、“数据库及其开发”等专题技术讲座。扩充了学生的视野,使他们和社会上普遍应用的新技术相接轨,以便将来步入工作岗位后,能更快的适应工作的需要。

6.改革考试模式,注重学生能力的提高

期末考试采取笔试和上机考试相结合的方式,笔试主要考查学生对数据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上机考试考核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同时将平时成绩和课堂实验的成绩纳入最终成绩中,使平时成绩占30%左右,降低期末考试成绩在最终成绩中的比例,使学生不再考试前临时突击,对知识的掌握变得更加扎实。

三、结束语

数据库课程是计算机专业的核心课程,随着计算机科学的发展,数据库系统原理课程也在不断的发展,教学内容不断更新,教学方法也在不断改革,所以数据库课程教学改革是一个永恒的课题。只有不断的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才能使教学更加丰富,使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

参考文献:

[1]王珊,萨师煊. 数据库系统概论(第四版)[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第7篇:成绩管理系统设计思路范文

[关键词]项目案例启发教学法;人机交互;界面设计;驱动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7)05-0011-03

人机交互课程教学目标是使学生了解人机交互的概念、不同时期的用户界面特点,理解用户界面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结合当前主流界面实现技术,让学生熟练软件系统用户界面设计的主要过程和掌握可用性评价方法。因此,人机交互课程是一门以交互设计与界面设计理论及其评价体系为主的课程。我院采用由冯桂焕编著的《人机交互软件工程视角》一书为教材,教材通篇理论阐述有余,而可用的实践指导则不足。对软件工程专业的学生来说,该门课程较偏重理论教学,缺乏相关的实验教学,以至于学生对该门课的学习形成错误的认识,认为该课程只是一门理论课,跟后续课程的联系不大,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抽象理论与开发实践之间存在一定距离,学生学与用之间也缺乏一定的联系,因此如何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W以致用,实现理论知识到操作技能的有意义的知识建构,是课程教学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一、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案例启发教学法

清华大学计算机教育专家吴文虎教授在谈到软件系统设计教学时说:“学生不是听会的, 也不是看会的, 而是课下在实践环节中自己通过实实在在的上机练会的。”[1]这番话揭示了项目案例启发教学的意义和作用。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不仅仅是死记硬背一些概念、原则、方法等知识点,更要学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如果毕业生学富五车而遇事无计可施,培养出这样的“人才”只能说是教育的失败。而项目案例启发教学法以“项目开发小组”为主体, 围绕项目任务,在明确的问题求解动机驱动下,主动运用学习资源自主探索,团队协作学习,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2]学生由传统灌输式的被动学习变为自主探究式学习,学习过程生动有趣,项目从设计到实现的每个环节都亲自体验,抽象的人机交互概念、原则、方法等知识点变得鲜活生动起来。

“以项目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项目学习小组为主体”的项目教学,要求教师做到角色“定位”,即教师角色从讲授、灌输,转变为学习过程的组织、引导,这就要求教师与学生多交流、多讨论,给学生提供恰当的帮助。[3]

(一)围绕教学目标,设计好案例项目

软件界面设计的易用性、可用性和爱用性是课程教学重点,为了讲清楚这些问题,有必要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兴趣,这就要教师注重案例项目的实用性,掌握项目设计的梯次性和难易程度。我们精心选择了一些学生感兴趣并通过主动探索学习有能力完成的项目,包括学生信息管理、文本编辑器、多媒体播放器、网络教学课程的设计与实现等。

(二)学生分组,以小组为主体开展教学

按照软件工程理念,以软件开发团队完成软件开发过程,可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切身体验软件工程专业“合理分工、合作共赢、缩短周期、提高效率”的精髓。[4]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爱好和能力自由组合,每组成员由3~5 人自行组成,每组选出小组长,由组长给组员分配任务协作完成项目。以项目小组为学习主体的学习模式,可以起到“以强扶弱”的作用,并能提高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

(三)项目小组探索实施,完成项目

此阶段教师要发挥引导作用,为各项目小组辅导答疑,提供技术支持。这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方面是项目开始的引导,教师要与学生一道分析、讨论项目的功能需求、软件界面设计要求,结合交互系统相关的理论知识,分析项目系统需求,针对项目进行剖析,并对项目进行细化探究,引导学生提出项目设计方案,调动学生主动地参与项目的分析讨论;另一方面,从提出项目到分析项目,接下来就是设计并实现项目,完成任务。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积极为学生的探索实践创造机会,如演示相关的项目系统,启发学生分析思考,为实践开发做准备。学生通过小组之间的互动、分析讨论,完成项目的设计与实现,进而建构人机交互的软件工程课程知识体系。

(四)项目展示与评价

各项目小组展示作品并汇报设计思路,由其他小组同学评价项目实施过程、任务完成的情况和水准,通过互评共享成功与不足,取长补短共同进步。教师在点评分析过程中,可根据学生的学习态度、合作情况和项目成果组织点评,对学生的表现和成绩要肯定,对其不足之处要提出改进建议,以促使学生获得进步。

二、案例启发教学法在人机交互课程教学的应用

(一)引入朋友通讯录案例,阐述软件界面可用性设计,激发学生兴趣

软件可用性目标是交互系统设计的基本目标,教材在基础篇阐述了交互系统可用性的目标与原则,在设计篇讨论了如何实现软件系统的可用性,理论性强,内容抽象,涉及面广,学生不好掌握。对软件系统的可用性和如何测试与评价软件的可用性,我们通过案例进行讨论就直观多了,如图1所示,要求学生实现一个朋友通讯录系统,对话框中包含基本的功能:数据信息的浏览、修改、添加和删除,当用户点击工具栏中的导航条按钮时能够对通讯录中的记录进行向前、向后以及第一个和最后一个记录的检索。

案例分析,引导学生思考下列问题:

1.软件界面的交互性方面

案例的运行界面是人机交互的吗?分析软件的运行情况,总结你的交互性体验。

2.软件可用性方面

软件可用性目标包括五个方面的特征,即软件的易学性、易记性、使用效率高、软件运行的低出错率及用户对系统的主观满意度,该项目具有哪些特征?还有哪些可用的功能或服务可以加入?系统有何问题或缺陷?系统好用吗?

3.设计规则运用探究方面

软件界面设计过程中,软件界面设计师要按照一定的要求开展活动,并参照黄金规则进行设计,以确保软件的可用性,请按照这样的理念分析图1朋友通讯录的不足,提出你的改进意见和新的设计思路。

通过项目案例启发教学法来教授软件界面的可用性设计,开始就明确学习目标,使学生带着问题及目标去主动学习;其次在实现过程中遵循了工程设计的思想,变抽象的理论为可观察可分析的“项目案例模型”,便于具体分析、讨论,学生不再苦于抽象概念、理论的理解和死记硬背,而是在做中学习,根据任务需求来学习,由被动地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地寻求知识。教学实践表明:学生们在这种边做边讨论的学习模式中表现出了较高的学习热情,他们分组讨论,互相学习,讨论时发言积极,有自己的理解与建议,课堂气氛比较活跃。

(二)拓展项目实例,阐述软件界面易用性设计,培养探索精神

前述朋友通讯录系统有简单的可用性,但按照可用性设计的要求是不完善的,也不是易用的。我们在此基础上,设计一个学生成绩管理系统项目,其功能如图2所示。本项目要求细化软件界面,如实现容错功能,减少用户记忆功能等。软件运行主界面如图2所示。

项目分析与讨论:

本项目的软件界面比朋友通讯录有所改进吗?是否更好用?体现了哪些交互式设计原则?还有哪些可用的功能或服务可以加入?系统有何问题或缺陷?

软件易用性要求比软件可用性要求更高,但只有做到了软件的可用性,才可能实现软件的易用性。事实上,软件设计有三个层次,即软件的可用性、易用性及软件爱用性,其中软件易用性必包含软件的可用性,不可用的软件设计一定是不易用的,而喜爱使用的软件系统一定是易用、好用的软件。教学策略上,要注意比较软件可用性、易用性两者的差异,结合项目阐述软件易用性的实现要求。

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项目案例启发教学法主张教师将教学内容隐含在一个或几个项目中,以完成项目的过程作为教学活动的中心,学生在此过程中掌握相关的基本概念、基础知识。为此,我们通过上述两个项目(案例)阐述交互式系统设计的可用性、易用性问题,引导学生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完成项目,在做项目的过程中达到对人机交互设计理论的理解和掌握,培养了学生通过可视化方法实现界面设计的能力。

(三)鼓励学生设计感兴趣的交互式系统,培养个性发展

学生具备交互式系统设计必要的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后,教师在课程学习的综合提高阶段可以提出多项创新型任务, 让学生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鼓励学生开展交互式系统的设计。

教学实践中,在老师的指导帮助下,有一组学员设计了一个基于网络平台的课程学习和知识推荐系统,实现了按知识点进行选择性学习,也能够根据知识之间的关联度及依赖程度,由当前的学习点转到相关知识点进行知识推荐学习。[5]知识推荐学习系统运行截图如图3所示,灰色的菜单是课程各章节知识点学习菜单,交互范型对话框里的文本是系统当前展示的学习内容,右上角的弹出式对话框是系统推荐学习的内容。

项目的交流评价:

以图3展示的项目来说,按照人机交互软件工程评估篇的原则和方法,可从交互式系统的可用性、易用性、爱用性三个层次来分析评价,充分肯定其所提供的服务功能,从软件界面设计的目标出发,还要指出其不足之处及需要改进的地方,指出今后努力的方向。由于学生花费了许多心血,大家对项目的交流、认同是他们所期待的。因此,针对学生项目完成的情况,应采用以欣赏为主的评价方式,让学生有“成就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

三、结语

在人机交互课程教学中采用项目案例启发教学法, 教学以一个个项目为主线展开,把相关的抽象概念、教条式的知识点融入项目的各个环节中去,学生每完成一个项目就得到一次成功的体验,同时对交互设计、界面设计的概念、目标与原则形成了生动直观的理解和认识。由于项目案例启发教学是通过分组实施完成的,能有效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协作意识,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也较好地实现了个别化学习。当然,项目案例启发教学模式不是万能的,学生合作学习可能出现虚假合作,小组形同虚设,造成不少学生躲在同伴的背影中,搭便车,蒙混过关;教学目标与教学评价可能流于片面、简单化,可能只注重项目完成的结果评价,忽视任务解决过程的评价等。这就要求我们在采用项目案例启发教学法时,教学设计要合理,目的要明确,还要注意与其他教学方法有机结合,这些是我们今后要进一步研究、探讨的问题。

[ 参 考 文 献 ]

[1] 吴文虎.教学设计中切入点很重要[J].算机教育,2005(2):12.

[2] 卢万有.项目教学法在《网页设计》课程中的运用[J].计算机教育,2007(13):3.

[3] 张志杰.“项目驱动教学法”在高职程序设计类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12):52-53.

第8篇:成绩管理系统设计思路范文

[关键词]高职高专 计算机教学 项目导向 教学法

[作者简介]闫丽新(1973- ),女,河北承德人,承德广播电视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计算机、电化教学和网络、远程教育。(河北 承德 067000)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35-0123-02

高职高专教育培养具有基础理论知识适度、技术应用能力强、知识面宽、素质高的应用型技术人才。高职高专计算机专业培养计算机应用型和技术型人才,即培养基础知识扎实、理论较全面、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能够解决较复杂的技术问题、开发应用型软件、进行较复杂的系统集成与维护、担负低层次及初学者的计算机培训工作的技术人员。这一层次的人才在社会劳动人才划分中属于高级蓝领。提高学生计算机知识水平和实践动手能力是高职高专计算机教育的根本任务。经过十几年的实践证明,在高职高专计算机课程中采用“以项目为导向”教学法教学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一、“以项目为导向”教学法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生在一定情景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要求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知识获得的方法是学生发现,教师的任务是为学生获得知识创设情境,引导和帮助学生通过意义建构获得知识,让学生在意义建构的过程中创造。以“项目”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是顺应建构主义学习环境要求提出的,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和现代教学理论是以“项目”为中心的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项目教学法就是在建构主义的指导下,以实际的工程项目为对象,先由教师对项目进行分解,做适当示范,然后由学生分组围绕各自的工程项目讨论、协作学习,最后以共同完成项目的情况来评价学生是否达到教学目的的新的教学方法。项目教学法针对高职高专学生素质普遍不高的情况,通过示范项目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搭建学习新知识的接合点,运用知识迁移、合作学习来完成项目,从而达到对知识的深层次掌握和理解。

“以项目为导向”教学法要求在教学过程中,以完成一个个具体项目为线索,把教学内容巧妙地隐含在每个项目中,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并经过独立思考和教师指导,解决问题,学会自我学习的方法。“以项目为导向”教学法包括三层含义:边学习边做项目,学习进度和内容与“项目”进度一致,用“项目”贯穿课程始终。在认识上存在三个误区:项目导向就是只讲项目、不讲理论,只要能做出项目结果就算达到教学目标,项目导向就是要抛弃案例教学。“以项目为导向”教学法的目的和作用不仅要学“是什么”,还要学“怎么做”,使学生毕业后掌握相应的工作技能。“以项目为导向”教学法不只是做项目,还包括理论课、上机课、项目实践课、阶段项目课、毕业设计课等多种教学模式。

二、“以项目为导向”教学法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1.“以项目为导向”教学法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中的应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计算机专业基础课、高职高专的公共基础课,实践性强,使学生系统掌握计算机软硬件基本知识和实用技能。目前大多数学校的课程考核采用国家或省级的计算机基础统一考试,反映到教学上是把国家或省级统考内容作为教学大纲,注重学生的应试训练,以统考成绩评价学生。目前高职高专教育越来越重视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统考已经不能适应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运用“以项目为导向”教学法具有跨时代的意义,能够把就业的理念融入教学中,综合Office在工作岗位中的实际应用,树立“学以致用”的学习观念和教学理念,通过实训项目,使学生真正掌握课程精髓。其中最重要的是设计课程实训项目。项目设计以建构主义基本思想和课程教学目标为依据,包括掌握基本操作技能的验证性基础项目和综合应用性项目,如Word项目要求制作学校的招生简章、宣传广告,求职简历等;Excel项目要求设计一个学生成绩管理系统数据的日常统计分析;Power Point项目要求做一个宣传学校招生就业的演示文稿。

2.“以项目为导向”教学法在“网站设计与网页制作”课中的应用。“网站设计与网页制作”是承德广播电视大学计算机专业开设的一门重点专业技术课程,由“Dreamweaver网页设计”“Flas制作”“Photoshop图像处理”等课程整合而成,强调学生通过Dreamweaver、Flash、Photoshop及ASP和数据库的学习,熟悉网站开发的整体流程,能够运用网站设计制作技术自主开发网站,培养学生的沟通协作能力、工程意识等职业素质。教学本着“学以致用”的原则,采用“以项目为导向”教学法,让学生在学习前制订具有应用价值的网站计划,在教师的指引下成立网站设计项目小组,边学习边制作,完成网站的设计制作及。

3.“以项目为导向”教学法在“计算机网络”教学中的应用。“计算机网络”属于计算机硬件方面的课程,经过实践证明,“以项目为导向”教学法在硬件课程中很适用。“以项目为导向”教学法就是改变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的传统模式,以前是先讲授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发展过程、应用领域、硬件组成,再讲解网络协议TCP/IP、网络七层模型OSI,最后介绍各种网络实际应用和网络安全防范。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单方向传授知识,学生掌握的效果不理想。可引入“以项目为导向”教学法,根据网络课程特点,设计一个综合组建小型局域网实训项目,包括综合组建小型局域网系统设计、预算、施工、测试和验收,给学生提供各种器材包括计算机软硬功资源、双绞线及其工具等,教师进行必要的指导和演示,学生分组完成项目。

三、“以项目为导向”教学法的实施策略

1.建立教师导学机制。“以项目为导向”教学法有多种教学模式,包括理论课、上机课、项目实践课、阶段项目课、毕业设计课等。教师首先根据课程教学目标和教学大纲进行理论课讲解,讲授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指导学生上机实验,使学生掌握所学内容。其次根据学生特点设计各个层次的实训项目,包括每一个知识点的项目实践课、每一章每一节内容的阶段项目课、每门课程的项目实训课、几门相关课程的综合项目课,毕业设计项目实训课等。最后创设导学环境、设计导学活动和导学监控机制组成的导学体系,帮助学生完成各层次的项目,给学生以明确的导学定位,为学习者提供更加有效的引导和支持。为了完成项目,除了面对面的指导外,应尽可能在网上提供教学辅导资料,如项目实训辅导IP课件、项目实训教程、项目实训范例和学生优秀作品观摩等。

2.利用项目实训,开展学生自主学习。按照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学习观,学习不是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教师除了导学外,还要注意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结合课程实际情况做实训项目,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教师要求学生限时完成的项目,学生一般都能按时完成,这说明教师只要项目选择设计合理、进行导学监督,项目教学是能够有效开展的。在项目实训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导学积极培养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自我约束和主动学习的思想、小组合作学习和协作学习方法,使学生真正自主探索学习新知识,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解决实际问题。

3.利用电子档案袋,加强教师控制与监督。档案袋制作者借助电子技术,采用多种媒体形式,收集、组织能够反映制作者在一定时间段内学习、业绩、个性和协作能力等方面变化的档案材料。“以项目为导向”教学法对于每一门课程都要求学生课程结束时必须制作出作品,教师要在课程开始时明确布置给学生课程结束时需要完成的项目,给学生提供必要的资源,要求学生自己设计、完成项目。如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最终的项目是让学生创建一个网站,教师要给学生详细的设计制作项目说明,告诉学生去哪个网站学习计算机网页编程,告诉学生如何创建数字资料,最后如何做出一个满足要求的项目作品。整个项目的制作过程使用“电子档案袋”,对学生进行监控和记录,对学生的评估不仅包括最终做出的网站,还包括做出网站的全过程:学生是否学习了正确的有关编程的课程材料,是否选择了恰当的实例等。通过“电子档案袋”教师能看到学生是如何创建网站的,不仅能评价网站本身,还能评价学生在学习整个课程过程中所有工作的质量和态度。这种特殊的课程设计方式可以加强教师监管力度,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4.利用项目实训,加强合作学习。按照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学生的周围环境对学习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组成学习小组,讨论和交流,共同学习、协商和辩论,通过合作学习,学生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可以被整个群体所共享,即整个学习小组共同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学生存在个体差异,即使最差的班级也有好的学生,即使最好的班级也有差的学生。根据班级情况可以把学生分为三个层次,好学生是能主动学习的学生,中等学生是在教师的督促下学习的学生,差学生是在教师督促下仍然不爱学习的学生。让这三个层次的学生结对子组成学习小组,好学生与差学生结对子,中等学生结对子。计算机课做项目时,采用排座位的方式,一个差学生挨着一个好学生,互相帮助,好学生督促差学生。另外,每门课程设计由3~5人协作完成的项目实训。

5.强化训练重点项目。针对班级里大部分学生基础差、不动脑筋、不爱学习、不会学习、不主动学习的特点,可以采用强化训练重点项目,巩固所学知识,及时有效复习。强化训练重点项目采用讲解演示、随堂练习、复习重做项目、小测验等方式,效果较好。根据斯金纳的“强化时程表”,采用不定比间隔强化和不定时间强化复习巩固效果最好,即不定时间对每一章的重点实例项目加以巩固练习。

6.项目实训的总结与提高。为完成整个项目,教师通过讲解必须掌握的概念和知识,将根据整个项目分为多个子任务,通过子任务的实现来完成讲授,在课程学完后,即可完成所贯穿的项目。引导学生总结本项目用到的知识点和各自的收获,对整个项目的设计思路进行梳理,强化学生的成功感受。完成每个大的项目任务后,教师要对项目进行总结,提供给学生实训报告范例并与学生交流,要求学生撰写实训报告。实训报告可以总结归纳所学知识,提升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和运用。

“以项目为导向”教学法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开放性、研究性的学习环境,学生能够按照自己的方式展开研究学习,培养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是一种寻找理论与实践恰当结合、实现校企合作的有效的教学方式,尤其适合高职高专学校,“以项目为导向”教学法将随着教学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陈越.建构主义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综述[EB/OL].,2009-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