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医药市场营销学重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现代教学模式的不足
通过历代教师不断的教学改革创新和教学效果评价,我们教学方式和方法越来越多元化,教师也逐渐由传统的“教”学转向现代的“导”学模式,但是目前仍存在两个明显的不足之处:(1)教学内容仍然以理论教学加案例分析为主,而当学生走向工作岗位,会发现所学的知识过于概念性,在工作中没有真正发挥它应有的作用。(2)实践锻炼不够。学生毕业后,发现很多理论知识在实践中不会灵活地运用,对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还有所欠缺。可见,我们的教学方式以及教学内容还有待进一步调整和完善。
二、课程教学内容体系改革
从市场营销学这门学科的起源和发展我们知道,它来源于现实的市场,并形成理论体系,又运用到市场中去,而作为教学的教材选择是让学生学好这门学科的第一步。因此,我们通过深入研究,从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学习能力出发,结合当今药品市场,选用了具有鲜明高职高专教育特色的教材,该教材是由董国俊主编的《药品市场营销学》第二版,具有以下特点:(1)准确定位,彰显特色。(2)科学整合,有机衔接。(3)淡化理论,理实一体。(4)针对岗位,课证融合。(5)联系实际,突出案例。(6)优化模块,易教易学。能更好适应现代高职高专人才的培养。
1.教学内容的改革
药品市场营销学作为一门应用性学科,它的知识体系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变化的。它不但与药品的基础专业知识密切相关,还与药品的法律法规和其他学科,如经济学、管理学等密切相关。作为这门学科的任课教师,必须具备与它相关的知识,只有教师知识渊博,并善于理论结合实际,启发学生学习的能动性,才能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对此,我们的教学内容主要分三大部分:(1)认识药品市场营销。这一部分主要是一些关于市场及药品市场的基本概念和理论体系的认知,重点是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有关市场的专业术语和新的理论知识。(2)药品营销应用。这一部分是这门学科的核心所在,通过第一部分的理论学习,学生具备一定的药品市场营销学的基础知识,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走进药品营销。通过前期的学习和能力的提高,学生把自己所学知识进一步运用到实践中,达到所学知识的一个升华。
2.课堂教学方式改革
在传统教学中,课堂是教师的主场,而我们现在转变的模式是由“教”转化为“导”,所以课堂已经不再是单一的传授理论这一形式,而是形式多样化,真正体现教师的“导”这一内涵。我们根据教学内容,课堂教学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1)对于重点、难点的理论知识主要由教师讲解传授,如第一部分的“认识药品市场营销”,关于一些新的概念和新的理论。(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学习动机。学生通过自己组合成一个小团队,对于一些简单的、操作性强的内容,以小组竞赛方式进行学习交流,如药品市场,教师重点讲解处方药市场的相关知识点及有效的营销策略,而非处方药市场、保健品市场等,以小组为团队负责其中某部分内容,通过学生查阅资料课堂为同学讲解,这种竞争的方式可最大化地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创造性。(3)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对于应用型较强的内容,如药品市场调查和药品的产品策略,教师在课堂讲解理论知识及成功案例,分析后由学生自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某药品进行市场调查并撰写产品策划,完成后由学生在课堂上为大家演示讲解,这样不但巩固了理论知识,同时大大提高了学生搜索信息和查阅资料的能力,为以后从事市场方面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4)情景模式教学。针对药品促销策略这些情节性较强的内容,我们采取的是由小组为团队,模拟医药公司,小组成员承担一个角色,拟经营自己感兴趣的产品,进行产品广告策划和促销活动安排,并在模拟药房进行产品促销活动比赛,这种情景教学,不但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还激发了学生对药品专业知识的学习兴趣,促进了促销技巧的掌握和创新。
三、加强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是药品市场营销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加强实践教学,我们主要采取以下措施:(1)通过本系领导和同事之间的努力,我们和广州林芝参医药有限公司成立校企合作关系,企业为学生提供一定的教学资源,学校根据企业的需要,培养适合企业需要的人才,并且学生可以在课余、寒暑假期间进行实习。这种校企合作,对于教学和学生就业是最有益的,也能最有效地培养企业需要的人才。(2)邀请一些成功的营销专业人士和一些取得优异表现的毕业生到校进行讲座,通过他们的成功经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确定明确目标。同时,为了最大化地丰富教学实践,由任课教师带领学生参观知名企业,进行实地教学。
四、课程考核方式和评价的教学改革
考试方式进行改革创新,传统考试都是采取闭卷考试,这种考试方式主要针对的是知识的继承和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而药品市场营销学作为一门应用性学科,学生对其掌握的考核关键是应用上,而不是理论的死记硬背,因此若再使用传统的期末闭卷考试方式的考核,将无法正确引导学生的学习方向,也不能有效检验学生对这门学科的掌握程度。因此,我们针对这门课程的考核方式采取的是总成绩由平时成绩(40%)+期末考试(60%)两部分组成。平时成绩主要由课堂表现和课后作业两部分累计而得,期末考试采取的不是纸质版理论答题,而是根据所学的内容,随堂考核学生的应用能力、操作技能和创新能力。通过这种考试方式,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学习热情,改变学生一直认为的“学习是为了考试”这一固有思维,而是深刻领悟学以致用这一精髓。
五、教学效果评价
通过教学改革和教学实践,学生对这门课充满兴趣,也表现出极大的学习热情,课堂上能积极地思考问题,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并在教师的引导下运用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结合现实市场的案例进行营销策略的分析和总结。通过实践,让学生对整个医药行业有个大概了解,为未来自己的职业规划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
总之,通过教学的一系列改革和创新,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对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得到一个新的高度,进一步证实了“学以致用”这一理念。
参考文献:
[1]菲利普·科特勒,加里·阿姆斯特朗.市场营销学[M].10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2]董国俊.药品市场营销学[M].2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12.
作者简介:黄利,1982年出生,女,硕士,湖南人,广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专任教师。
关键词 产品整体概念 零售药店
近年来,随着新医改政策下政府对医疗投入的不断增加,在GDP增长为市场带来的原动力以及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需求推进下,中国医药市场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2001年~2013年,我国医药零售市场总规模(含零售药店和医疗机构)实现了16.26%的年复合增长,其中2013年达到12,645亿元,同比增长17.99%。
但在市场快速发展的同时,零售药店的销售在医药零售市场占比一直处于劣势。政策上逐步推进的基本药物配送制度、国家要求的基层医疗机构药品“零差率”销售及药品价格等问题,都直接影响制约着零售药店的发展。2013年我国零售药店市场规模2619亿元,占医药零售市场总规模的20.71%,远远小于医疗机构药房79.29%的占比。与此同时, 2014年,无锡惠润、华润医药联合售卖三九医药、金象药房连锁与复美药房连锁被复星医药打包卖给国药控股国大药房有限公司,不少上市公司因毛利率低而放弃零售药店项目。[1]根据《2013中国单体药店发展状况蓝皮书》,至2012年底,全国零售药店门店共423723家,比2011年减少65家。[2]零售药店的发展开始力不从心。如何在严峻的市场状况中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独特发展之路,是摆在很多零售药店业者心中的一个问题。
一、产品整体概念
作为研究企业市场活动规律的学科,市场营销学一直在研究如何利用基础理论解决企业遇到的实际问题。尤其是经典的市场营销4P组合理论,从产品、价格、渠道、促销四个企业可以控制的方面为企业的经营活动出谋划策。在此,我们尝试使用最为基础的产品策略中的整体概念为零售药店的发展提出参考建议。
在市场发展过程中,关于产品的解释一直众说纷纭。有人认为产品即产品实物本身,有人认为包含产品的售后等外在服务项目。目前,营销理论中大多公认的是美国营销教父菲利普・科特勒提出的产品整体概念。
他认为凡是能够提供给消费者满足其需要和欲望的任何有形和无形物品都是产品,[3]具体包括核心产品、形式产品和附加产品三个层次。核心产品是产品能够满足消费者的基本效用和利益,即消费者希望从产品那里被满足的需要。如患者购买感冒药,即是希望能通过服用感冒药及时快速地治愈感冒,而能够快速及时治愈患者的感冒症状就是感冒药的核心产品。这种核心产品是无形的,就像老子在《道德经》中所述“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正是消费者的这种“无”形需要催生了无数“有”形的产品。为了满足消费者的“无”形的需要,企业必须提供“有”形的实物来支撑,即万物之“有”,也就是产品整体概念中的形式产品,包括产品的品牌、包装、式样、特色、质量等消费者能够在产品实物中看到、感受到的部分。这也是企业在产品生产过程中重点。
在市场竞争异常激烈的今天,不同企业间的产品在核心产品和形式产品上已无明显差异,为了突出企业产品的差异性,很多企业开始在产品销售过程中提供免费送货上门、安装维修等售后跟踪服务项目,这就出现了第三层的产品整体概念――附加产品。附加产品就是消费者能从产品中获得所有附加服务和利益。未来企业的竞争更多的是从附加产品中寻找突破口,突显企业的优势,在竞争中与对手明显区别,以使消费者主动选择本企业的产品。
二、零售药店的产品整体概念应用
(一)核心产品
零售药店作为服务性的零售行业,其提供的核心产品,即消费者希望从零售药店获得的基本效用或利益,就是方便快捷的健康产品供应和咨询服务,是在有形的产品实物基础上提供的无形服务。零售药店所提供的一切服务和实物供应都需围绕消费者所需要的最为方便、满意的实物供应和用药咨询服务展开,凡是能够满足消费者需要的产品项目都能获得青睐,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深圳海王星辰等连锁药房在药品供应之余致力于发展多元化健康产品供应,正是从消费者的基本效用出发,凡是能满足消费者大健康需要的产品,包括保健品、有机食品、生活必需品,甚至是如北京同仁堂药店在其店堂内提供名医坐诊服务等都属消费者希望获得的健康产品。
(二)形式产品
为了满足消费者的需要和欲望,即提供方便快捷的健康产品供应和咨询服务,药店需要配备种类繁多的药品实物、丰富多样的药品陈列、整洁卫生的卖场环境设计、舒适安全的卖场氛围等。国内部分连锁药店在店堂内设置专门的用药咨询区域和休闲区,提供免费的茶水、用药健康手册和健康知识讲座视频供消费者进行用药咨询和休憩,从实物上、形式上满足消费者无形的核心产品需求。
(三)附加产品
为了能让消费者感觉得物有所值,能够从药店获得更多的附加利益和服务,企业可从消费者角度出发,为消费者提供众多异彩纷呈的贴心服务,丰富产品概念,为消费者提供丰富的免费服务项目。例如提供24小时不间断服务、定时用药提醒、免费送货上门、免费的血压、血糖测量服务,长期举办免费的慢性病、常见病知识讲座,为慢性病患者建立健康档案进行健康追踪服务,免费的家庭过期药品回收服务,使用店家会员卡可到其他联盟商家享受同样会员服务等,让消费者从中获得实惠。
三、结论
产品整体概念是营销学中常用的基础理论,可以帮助企业在营销过程中理解产品基本概念同时,启发企业从竞争中获得优势,尤其是附加产品,更是未来企业竞争的重点。各零售药店要围绕消费者对健康产品的基本需要,提供消费者需要的产品实物和相应的咨询服务,并附之以更多免费快捷的售后服务项目,才能在医药市场快速发展的今天获得更多的发展动力和市场前景。
(作者单位为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药学系)
参考文献
[1] 海纳百川.迎来重新洗牌的药店零售行业[J].金融经济,2015(3):57-58.
[2] 赵梅.新医改和现代商业背景下零售药店的生存现状与策略[J].中国药房,2015,26
(4):574-576.
1引言
蒙医药是蒙古族人民在长期游牧生活实践中逐渐创造形成的民族传统医药,几千年来逐步形成了较完备的理论体系与临床经验,成为中国传统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内蒙古地区作为蒙医药产业的主要发祥地,在种植栽培、生产炮制等一系列工艺流程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随着科技的进步以及生产技术改造,蒙医药产业已经从传统的蒙药制造业发展到如今的集种植、加工、研发、生产、流通、销售一体化的现代化制药产业。与其他民族医药相比,蒙医药产业起步晚、没有形成较大的品牌,市场认可度不高,缺乏专业的市场营销人才是关键因素之一。为适应本区域特色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实施“走出去”战略的需要,市场营销专业应积极探索相应的人才培养模式,为蒙医药产业发展输送高素质市场营销人才。
2蒙医药产业发展历程概况
蒙医药在两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汲取了中医药、藏医药等各民族医药之精华,创造总结出了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三根学说、腑脏理论和六基症理论[1]等较为完备的民族医药理论体系,在治疗心脑血管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类慢性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常见病和疑难杂症临床效果显著。内蒙古现有蒙药生产企业近二十家,拥有蒙药品种128种,药品以丸剂、片剂、散剂、胶囊剂、颗粒剂等12种剂型为主,其中保利尔胶囊、珍宝丸、扎冲十三味丸等产品畅销全国各地[2]。在研发方面,自治区内已有多家专注于蒙医药的科研机构。在人才培养方面,内蒙古医科大学和内蒙古民族大学均设置了蒙医药学院,通过打造蒙医药学科专业体系,培养蒙医药相关专业的高素质人才。随着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部分蒙医药已被纳入基本药物增补的目录中。《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也明确提出加大对民族医药扶持力度,提高其服务社会的能力。自治区也先后出台了《蒙医药中医药条例》、《关于扶持和促进蒙医药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决定》和《蒙医药中医药事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等一系列政策性文件。蒙医药产业同时被列入自治区“七业同兴”发展战略,作为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一项重大举措。基于蒙古族传统医学特点,蒙医药是在蒙医理论指导下进行用药,两者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3]。蒙医学理论相对专业深奥,蕴含着大量的传统民族医学特色理念。但目前蒙医药企业由于缺乏专业的市场营销人才,对蒙医药药理药效、民族医药特色等缺乏有效地策划和宣传,产品不易被广大消费者普遍理解和接受,使得蒙医药的市场接受度不高,无法达到较高的市场占有率。内蒙古地区作为蒙古族主要聚集地,有着较为集中的蒙药生产销售企业群和高校科研机构,具备发展蒙医药产业的人文地理环境优势。内蒙古高校市场营销专业依托蒙医药产业发展大环境,肩负着推广蒙医药产业,提高蒙药企业品牌影响力的重任[4]。
3内蒙古高校市场营销专业现状
在目前内蒙古19所本科高校中,共有11所开设了市场营销专业,其中2所高校设置市场营销专科(学制三年)。两所医科类院校均设置了医药营销方向,培养在掌握管理学、经济学和市场营销学基本理论基础之上,同时了解医学、药学基础知识,能够在各类营利或非盈利性机构或各类医药企业、医药服务等机构从事从事营销相关工作的专业人才。
4医学院校营销专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地区高校应根据院校优势特色服务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医学院校肩负着发展蒙医药产业、推进自治区医疗卫生事业实现长足进步的重任。近几年营销专业毕业生已服务于自治区乃至全国各大医药企业、医药服务机构、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及各企事业单位,但专门为蒙医药企业、医疗机构和科研机构等单位输送的人才较少,部门中或是蒙医药学专业但不懂营销的科研人才,或是无任何医学基础的营销人员,缺乏兼备蒙医药基础理论和市场营销理论实践的复合型人才,究其原因是医学院校营销专业培养存在一些局限。
(1)蒙医药课程设置不足。首先医药类课程和营销类课程开设时间界限分明,学科之间的教学内容不能有效衔接整合。其次医学医药类课程和营销类课程数目多,且在医药类课程中关于蒙医药课程设置数量不足,一方面导致学生课业压力大,另一方面对于蒙医药基础知识掌握深度不够,且对蒙医药了解少之又少,专业特色无法凸显。
(2)师资队伍研究背景单一。营销专业所有课程为一般由多个学院教师承担,属不同学院管理。不同学院教师在内容讲授、实践实训等各教学环节各自独立,缺乏衔接。如若共同承担专业教学任务,势必会加大管理难度。这就需要营销专业教师具备跨学科的理论知识储备,即同时具备扎实的市场营销理论基础和蒙医药类基础知识。但在教学和科研的双重压力同时下进行蒙医药学的系统学习并不现实。这就使得教师讲授的营销课程与其他综合类高校无异,缺乏结合蒙医药市场案例讲授营销理论,更无法引导学生利用营销思维解决实际蒙医药行业问题。
(3)实践教学力度不强。市场营销本身是应用性较强的学科,一般设置与部分理论课程相匹配的实验课程,如电子商务和客户关系管理。但因所采购的软件具有普适性,课程案例、市场实操等模拟情景不具有专业特色,虽然可以针对某个营销理论进行拓展应用,但将模拟情景牵引到蒙医药企业或医药市场,对学生和教师来讲就又是新的问题。目前在社会实践和专业实习板块与当地蒙医药企业联系较少,学生没有机会真正了解蒙医药行业实际发展情况以及实际工作内容,无法有针对性的培养服务民族地区医药行业的应用型营销人才。
5基于蒙医药产业发展的医学院校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1)明确专业定位,强化人才培养意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要明确不同高校发展定位,加强重点学科、优势特色学科建设;创新教育模式和学习模式,增强高校培养人才、创新科技、引领文化和服务社会的能力。医学院校应充分利用自治区所属医学高校背景优势,着眼蒙医药特色产业发展,在培养方向上加强对民族医药的重视程度,强化蒙医药营销人才的培养意识,从校内合作、校校合作、校企合作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入手,推进学科建设、科研合作和师资流动化。
(2)了解行业需求,优化课程设置。院校应与当地知名蒙医药企业建立联系,从行业发展态势和企业需求方面出发深入了解对蒙医药营销人才的要求,同时与所在院校的蒙医药学院和其它医学院校加强沟通,共同从教育教学方面探讨课程体系的优化。将蒙医药类课程加入原有的医学医药类课程并适当调整比例,将课程循序渐进的融入不同年级,贯穿营销核心课程的全过程,形成完整的通识教学培养体系,引导学生从特定的医药市场思考问题。优化营销专业核心课程建设,重视消费者行为学、品牌管理、营销策划和国际市场营销等课程,通过课堂上开展营销案例教学、营销方案设计训练等多种方式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包括蒙医药企业营销战略和策略的制定、新产品开发、品牌建设和管理、蒙医药国际化发展研究等。
(3)利用优势资源,提高师资水平。对于培养蒙医药营销人才来说,应注重选拔和培养“复合”学科背景的专业教师。依托所属医学院校的优势,与校内的蒙医药学院建立密切联系,通过研讨、听课和交流会等方式提升营销专业教师的蒙医药理论水平。重视对外交流,与区内区外的医学院校的营销专业建立合作交流平台,共同探讨民族医药营销领域的理念和经验,为实际教学和科研提供多元化视角。强化校企合作力度,鼓励教师前往知名蒙医药企业或科研机构实践学习,聘请蒙医药领域专家、企业人员作为兼职教授,在了解蒙医药市场当前发展情况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利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4)广泛建立合作,丰富实践教学。在校内范围内,与蒙医药学院共同组织有关蒙医药文化、产业发展的观摩、讲座等形式的交流活动。联合其他高校的营销、蒙医药、旅游和艺术等相关专业举办针对蒙医药产品的营销策划大赛,包括对于蒙医药产品和的商标、包装等创意设计,以及从蒙医药养生旅游产业等角度开展广告策划和品牌策划,发散学生创新思维,充分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与知名蒙医药企业或科研机构建立长期战略合作关系,建立实习实训基地。通过参与蒙医药从种植生产到销售的一整套流程,充分锻炼学生理论结合实际的能力。
关键词:双语教学 医药贸易课程 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3)10-0058-02
一、 相关研究现状分析
双语教育不仅在加拿大、美国、新西兰、卢森堡等双语或多语国家普遍实施并获得成功,而且在澳大利亚、日本、俄罗斯、匈牙利、保加利亚等单语国家的实施效果也十分显著[1]。2001年,我国教育部出台文件规定:国家重点建设大学3年内双语教学的课程比例要达到10%,力争各高校在3年内开设5%~10%的双语课程。2003年教育部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纲要》中明确指出,要继续推进双语教学。教育部对于双语教学的逐步重视,为国际贸易专业开展双语教学提供了良好的环境[2]。
国际贸易专业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学科,它培养的是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从事国际贸易的应用型人才。新型国际贸易人才应该是既掌握国际贸易专业知识,又能够熟练应用英语的复合型人才。国际贸易专业双语教学正是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形势而产生的一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3]。
目前,医药院校国际贸易本科专业双语教学在我国还不成熟,主要存在以下问题[4]:(1)双语师资水平有待提高;(2)学生的接受能力有待加强;(3)教材的使用有待系统化;(4)考核制度有待健全。此外,我国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存在以下缺陷[5]:(1)缺少懂得国内外贸易法规和惯例的经贸人才;(2)缺乏应用型国际经贸业务人员;(3)不能满足社会实际需求,毕业生就业后需经过长期的岗前培训,才能从事相关工作。
针对上述问题,国内学者提出了一些解决途径: 刘玲认为应对双语教学工作施行有效的监管[3];蔡中华建议在基础课和专业课中开设大量双语课程,建立四层次双语教学体系[6];宋丽娜提出变革理论教学模式,以寻找客户和资信调查为实际工作项目导向,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7];马小辉建议改革考核方法,以学生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为主,英语语言技能为辅,对学生成绩进行综合评定[8];罗琪主张开展系统性双语教学,成立双语教学管理部门,规范管理双语教学一系列内容[9]。徐静,佘群芝提出语码转换式双语教学,即较难理解的内容采用附加码转换,中等难度的采用句间语码转换,难度较小的内容采用句内语码转换,容易的内容采用全英文讲解[10]。冀志斌提出加强案例教学、双语教学,强调课内外互动成为国际结算教学内容的现代化改革方向[11]。
双语教学在我国还处于试行阶段,国家还没有制定统一的标准与要求,更没有相应的法律法规,适合我国教育现状的双语教学理论体系尚未建立。因此,许多学校开展的双语教学存在不同程度的盲目性和随意性。究其原因,还在于双语教学实施的模式,仍旧照搬原有理论教学模式,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革[12]。因此,在国际贸易不断深入发展的时期,非常有必要探索双语教学课程群的发展规律及建设模式,为该课程的改革、人才素质的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医药贸易课程双语教学体系的研究内容
医药国际贸易专业近几年的就业情况表明,用人单位对学生的英语专业应用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除了具备丰富的外贸知识以外,具备娴熟的语言技能的学生更受欢迎。纯中文的国际贸易知识的学习不利于学生对理论以及实务的精确掌握。双语教学是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全面创新,妥善协调教学规范化和国际化的关系是推进双语教学的首要原则。
总体上,医药贸易课程双语教学体系的研究内容包括:
1.实施双语教学的内部环境
1.1双语教学的模式选择。国际贸易课程应以英语为主要教学语言,汉语为次要语言,对某些难点内容可以以汉语辅助讲解。
1.2双语教学的目标。实现专业知识与英语训练的有机整合,在提供专业知识的过程中提高国际经贸人才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
1.3双语教材选择。国外原版教材虽然涵盖了最新的学科前言知识,但是价格过于高昂,不适合中国学生购买,需要教师有针对性的编写双语教材。
1.4双语课程设置。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在三、四年级分阶段、分梯度实行双语教学方式。
2.实现双语教学的外部条件
2.1双语考试形式。考核方式应灵活多样化,综合考查和评定应以学生的专业知识和语言技能。
2.2教学基础设施建设。借助网络、软件等技术手段提供双语电子教材、电子教案、教学素材等资源共享,方便师生的教学互动。
2.3双语教师聘用标准和评价体系。制订严格的双语教师聘用标准和评价体系,实行双语教师资格准入制度。
2.4教学监管措施。双语教学管理部门需对双语教材的选用、教师的准入制度、教学大纲、教学进度表、教案、试卷、学生意见反馈等一系列事项进行规范和管理。
三、人才培养与双语教学互动发展的重点与目标
1.重点问题包括
1.1双语教学师资问题。双语师资的严重缺乏是导致双语教学难以推广的关键因素。如何从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加强教育与培训,是教师和教育管理者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
1.2学生英语能力问题。中国学生的读写能力要远远高于听说能力,而后者是商务贸易人员必须具备的良好素质。如何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无疑是摆在双语教师面前的一大任务。双语教学最主要的出发点是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要在更广的学科领域中,在更丰富的语言层面上拓宽学生外语学习的渠道,改善外语学习的环境,培养外语思维能力。
1.3双语教学课程群建设。医药国际贸易课程的特点,决定了一系列课程可以作为双语教学的实验点。这些课程包括:国际贸易学,国际贸易实务,国际经济学,医药市场营销学,跨文化管理。通过这些课程组建的双语教学模式,以便进一步深化教学内容深度和广度的改革。
2.研究目标
2.1创立双语教学课程群授课模式。除公共课程外,专业基础课和核心专业课的双语教学比例应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包括国际贸易学,国际贸易实务,国际经济学,医药市场营销学,跨文化管理在内的5门课程实现双语教学。
2.2编写适合教学需要的教学大纲和教材。当前双语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教材难易程度参差不齐,知识结构缺乏系统性,授课教师需要系统规划适合社会发展和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教材。
2.3建立双语教学监督管理机制。医药国际贸易是一系列以英语为基础的实践性很强的课程群,专业素质与外语素质的“双高”是高校双语老师的基本要求。双语教学作为基本的专业教学模式,理应纳入日常的教学管理程序,从根本上建立和稳定双语教学内外部环境。
四、研究的意义与作用
从我校的实际和特色出发,对国际贸易课程群的教学方法和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索。并通过调查国际贸易岗位群的现状,调整双语教学课程群的内容,以提高师生知识结构和学习能力,实现社会实践与专业理论的高度融合。在双语教学过程中,教师扮演关键角色。教师将国外先进的思维方式传授给学生,将对学生的学习和智慧发展给予启迪。
参考文献
[1]苏广才.国际贸易专业双语教学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07,(15)):176-177.
[2]曹利平. 国际贸易专业双语教学探析[J]. 河南教育,2009,(2):40-41.
[3]刘玲.国际贸易专业双语教学研究[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9,(11):187-188.
[4]张滢.关于国际贸易本科专业双语教学系统设计的探讨[J].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0,(1):152-155.
[5]李画画,顾立汉.国际贸易专业双语教学问题探讨[J] .科技资讯, 2008,(28):174-176.
[6]蔡中华.国际贸易专业双语教学体系的实践与思考[J].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2):71-74.
[7]宋丽娜.国际贸易专业基于工作过程的双语教学模式探讨[J]. 西南科技大学《高教研究》,2010,(4):76-78.
[8]马小辉.国际贸易专业双语教学实践及问题研究[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 2007,(4):46-47.
[9]罗琪.国际贸易专业系统性双语教学模式的探究[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9,(4):54-55.
[10]徐静, 佘群芝. 教学模式:语码转换式双语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应用[J]. 教育教学论坛, 2012,(2) :8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