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妊娠高血压治疗原则范文

妊娠高血压治疗原则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妊娠高血压治疗原则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妊娠高血压治疗原则

第1篇:妊娠高血压治疗原则范文

高血压的检测①血压测量的重要性。②血压测量要点有8条,关键是合格的血压计,标准规范的操作。③建议正常成人每2年至少测量血压1次,并利用各种机会筛查。对>35岁首诊测血压,高血压易患人群建议每半年测量血压1次。这样可以将人群中的高血压检测出来,提高血压知晓率。④对初次发现血压增高者应随访评估,多次测量血压,以明确诊断。

高血压的诊断与评估

非同日3次测量血压,收缩压≥140/90 mm Hg可诊断为高血压。非同日3次,一般是指间隔2周测量1次,不是指今日、明日、后日的非同日。视初次测量血压水平而定间隔时间,如血压水平高,时间隔时间短,如间隔1周;如血压水平不太高,则间隔时间较长些,如间隔2周或更长些。初诊高血压的评估及干预流程见图1。

血压的定义和分级基层指南的血压定义和分级与2005年中国高血压指南完全相同。基本定义的稳定,有利于基层高血压的管理。正常高值血压水平为120~139/80~89 mm Hg;但130~139/85~89 mm Hg的血压可理解为“高值血压”,此范围患高血压的几率明显增加,是高血压预防的重点人群。初诊高血压后,应排除继发性高血压。为了鉴别诊断继发性高血压,需要进行以下基本检查:尿常规、血液血红蛋白、血钾,有条件尽可能完成常规检查;血肌酐、尿酸、血脂、血糖、心电图、眼底、超声心电图等。

鉴别继发性高血压怀疑继发性高血压,转上级医院诊断。

高血压治疗

治疗目标基层指南指明了高血压治疗的目标是血压达标,以期最大限度降低心脑血管病发生和死亡总危险。降压治疗的目标血压有明确规定,老年(指年龄≥65岁)高血压降压治疗的收缩压目标

血压达标时间基层指南建议,一般情况下,1~2级高血压争取在4~12周内血压逐渐达标,并坚持长期达标;但患者耐受性差或老年人(≥65岁)血压达标时间可适当延长。血压尽早达标有利于减少心脑血管事件。这里强调的是,在能耐受情况下,血压尽早达标。

高血压药物治疗的时机高血压诊断后,3级高血压或高危人群立即药物治疗。1~2级高血压伴头晕等不适症状者,考虑小剂量药物治疗;如无症状,则进行危险评估,属中危者,随访1个月内,2次测量血压,如平均血压≥140/90 mm Hg则开始药物治疗,如

基层指南提醒,注意鉴别1级高血压中的“白大衣高血压”,并注意隐蔽性高血压的检出。这就需要进行自测血压或动态血压监测。

经随访观察后,一般高血压的血压水平≥140/90 mm Hg,高危患者血压水平≥130/85 mm Hg,即开始药物治疗。

自测血压提倡高血压患者在家自测血压,使用经国际标准化认证的上臂式电子血压计。

非药物疗法非药物疗法是高血压治疗的重要部分,一定要长期坚持。非药物疗法见表1。

常用降压药基层指南推荐钙拮抗剂、ACEI、ARB、利尿剂、β阻滞剂为常用降压药。以上5类降压药及低剂量固定复方制剂,均可作为高血压初始或维持治疗的选择药物。降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比选择降压药的种类更重要。

降压药的选择基层医生首先要掌握药物治疗的禁忌证和适应证,根据病情和患者意愿结合经济承受能力而选择适合该患者的药物。患者有双侧肾动脉狭窄、妊娠、高血钾,则禁用ACEI或ARB;痛风者,禁用噻嗪类利尿剂;哮喘、慢阻肺、高度传导阻滞者,禁用β阻滞剂;心动过速或心力衰竭者,慎用或不用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

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无明确禁忌证,降压作用较强,对代谢无不良影响,故推荐基层医生使用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治疗一般高血压患者。ACEI、ARB对靶器官保护作用明确,对代谢无不良影响,故推荐基层医生使用ACEI/ARB治疗高血压伴糖尿病、心力衰竭、肾脏病及代谢综合征的患者。噻嗪类利尿剂,降压作用明确,适用于老年人、心衰患者,也是联合治疗的基本药。β阻滞剂降压作用明确,适用于心肌梗死后、冠心病心绞痛、心动过速、稳定性心衰患者。α阻滞剂的禁忌证是性低血压及心衰,但仍适用于前列腺肥大的老年患者,或难治性高血压的联合治疗。低剂量复方制剂适用于1~2级高血压或单药治疗血压未达标的高血压患者,但要注意相应组分的禁忌证。

联合治疗降压药联合治疗方案:钙拮抗剂+ACEI/ARB,ACEI/ARB+小剂量利尿剂,二氢吡啶钙拮抗剂+小剂量β阻滞剂,小剂量利尿剂+小剂量β阻滞剂,α阻滞剂+β阻滞剂。前4种组合较为合理,后2种组合应当慎用或必要时采用。利尿剂+β阻滞剂联合长期应用,可能对糖脂代谢产生不利影响。α阻滞剂可能增加心衰危险,故α阻滞剂+β阻滞剂联合应用时注意心功能变化。

初始小剂量联合治疗方案推荐对血压≥160/100 mm Hg或高危患者,起始用小剂量2种药联合治疗,主要目的是提高治疗依从性,减少不良反应,改善血压达标率。

我国常用固定复方制剂我国大部分高血压是农民,他们的经济承受能力是必须考虑的。我国传统固定复方制剂是当时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尽管其组成成分的合理性有些争议,但其有明确降压作用,且价格低廉,故仍可作为基层(尤其农村)降压药的选择。使用中注意相应组分的禁忌证和不良反应。

高血压疾病相关治疗基层指南对高血压的调脂治疗、抗血小板治疗及降糖治疗做了简单提示,具体方案参见基层指南。

降压药的一般用法,维持和调整强调尽量选用长效药;血压长期达标;轻度不良反应的,可将药物减量;明显不良反应则停药,换另一种药;血压稳定达标的,不要随意停用降压药,可谨慎减量。

特殊人群高血压的处理对老年高血压,单纯收缩期高血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脑血管病、心力衰竭、慢性肾脏病、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妊娠,难治性高血压,高血压急症的治疗原则,进行简述。

高血压社区防治方案

基层高血压降压药物适用参考方案是范例,不是全部,第1套方案价格相对较低,第2套方案价格中上等。3级高血压2套方案的价格相近。该方案主要是方便基层医生尤其是乡村医生选用降压药。

高血压预防和教育基层指南强调高血压的预防,面对公众,高血压易患人群,开始健康教育,预防高血压的发生。

高血压分级管理将低危、中危、高危患者分为1、2、3级管理。根据不同级别,定期随访,目标是血压达标。重点管理高危患者,每个月至少随访1次,因高危患者10年内有20%~30%的人可能发生心脑血管病。科学管理,既可实现治疗高血压的目标,又能更好地利用有限的医疗资源。单纯的无目标的随访,缺乏科学依据,起不到控制高血压的目的。

管理级别调整,对仅根据血压水平分为高危实行三级管理的,在其血压平稳控制6个月后,可考虑降低管理级别。

倡导患者自我管理。

推荐高血压信息化管理。

第2篇:妊娠高血压治疗原则范文

[关键词] 厄贝沙坦;高血压;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 R54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701(2009)34-131-02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其发病率高,治愈率和控制率低。厄贝沙坦是一种强效高选择性血管紧张素的受体拮抗剂,应用于抗高血压治疗具有良好疗效,尤其适用于伴有2型糖尿病及肾病的患者[1]。我院在2007年1月~2008年12月采用厄贝沙坦治疗高血压患者64例,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07年1月~2008年9月收治于我院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64例,其中,男性42例,女性22例;年龄41~75岁,平均年龄为64.5岁。所有患者均符合《2004 WHO/ISH高血压治疗指南》高血压诊断标准。64例患者中1级15例,2级40例,3级9例,合并冠心病者31例,合并高血脂25例。所有患者入选前均行体格检查,常规检查血液、尿液、血糖、血脂、心电图、心脏B超、肝功能、肾功能及眼底检查,排除继发性高血压、肝肾功能异常、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妊娠哺乳者以及对厄贝沙坦药物过敏患者或不愿意合作者。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用厄贝沙坦治疗,开始用药前停用其他降压药和影响血压的药物,服用安慰剂2周,测血压3次,取其平均值为治疗前基础血压值。之后开始每日1次,口服150mg厄贝沙坦,观察4周,有效果者接着服用4周。效果不理想者加至300mg,每日1次,口服,连服4周,总疗程为8周。治疗前后查血常规、尿常规、血糖、血脂、肝功能、肾功能、心电图等,其中测量血压均以右臂坐位为准。

1.3疗效评定标准

厄贝沙坦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判定标准以卫生部颁发的《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高血压疗效评定标准为准[2]:①显效:舒张压下降≥10mmHg并降至正常,或舒张压虽未降至正常但降低幅度≥20 mmHg。②有效:舒张压下降≥10mmHg,或舒张压下降

1.4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均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SPSS 11.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治疗前后比较用t检验。P

2结果

2.1总体治疗效果

64例患者经厄贝沙坦治疗8周后,显效31例,占总数的48.4%;有效25例,占总数的39.1%;无效8例,占总数的12.5%。总有效率为87.5%。

2.2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变化

经过8周治疗后,64例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3不良反应

治疗期间部分患者出现了较轻的不良反应现象,其中头晕3例,心悸2例,干咳2例,面部皮肤潮红2例,多数出现于服药的第1周内,但均能耐受,均未停药自行缓解。未出现血压下降过低及性低血压等现象。

3讨论

高血压是影响人类健康的最常见的慢性非传染病。目前,我国的高血压患者多达1.6亿,其中仅有6.16%的血压控制率[3],因此提高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率就显得非常重要。原发性高血压的病因尚未完全阐明,对其治疗的目的就是全面保护靶器官,尽量减少患者的死亡率和病残率。高血压患者主要集中在中老年人中,开展高血压的治疗不仅能预防和减轻靶器官损害及临床相关疾病的发生发展,而且还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中老年高血压在临床表现和药物治疗等方面具有较多特殊性。治疗的关键是能否有效地控制血压达到24h平稳降压,从而减轻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

厄贝沙坦是一种新一代的血管紧张素II受体AT1亚型拮抗药,它可以在受体水平上阻断肾素-血管紧张素,使小动脉的平滑肌收缩,致使外周血管阻力增高,从而降低血压。厄贝沙坦在受体水平上的作用同样有效于组织中RAS自成系统,因此疗效较高。另外,AT1受体拮抗剂能阻断所有途径生成的血管紧张素Ⅱ对AT1受体的作用,还能使血浆的血管紧张素Ⅱ水馈性增加而增强AT1受体的作用,可使血管扩张,对抗血管内膜和心肌增殖等[4]。厄贝沙坦不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也能将缓激肽降解为非活性代谢物,不引起干咳,副作用少。本研究结果表明,患者经过8周的厄贝沙坦治疗,整体疗效较好,有效率达到87.5%。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出现。这也证明了厄贝沙坦是一种较好、较安全的高血压的治疗药物。

总之,厄贝沙坦降压口服后能迅速吸收,不受食物影响,生物利用度高,半衰期长,降压作用平稳而持久,能持续24h,患者的耐受性、依从性好,是值得临床推广的一种抗高血压药物。

[参考文献]

[1] 武峰,赵秀丽,催艳丽,等. 动态血压检测厄贝沙坦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J].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6,26(10):1220-1221.

[2] 赵锡荣,程卫兵. 厄贝沙坦治疗中老年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的临床分析[J].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8,22(11):85-86.

[3] 韩双林. 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治疗高血压的疗效观察[J]. 医学理论与实践,2007,20(5):540.

第3篇:妊娠高血压治疗原则范文

1 高血压流行的一般规律

1.1 遗传 高血压有一定的遗传基础。直系亲属(尤其是父母及亲生子女之间)血压有明显相关。

1.2 妊娠 妊娠期间有部分孕妇可能会出现高血压,妊娠合并高血压都是导致孕妇和胎儿、新生儿病死率增高的主要原因,妊娠高血压的妇女更易发生胎盘早剥、脑血管意外、器官衰竭和弥漫性血管内血栓,胎儿容易宫内发育迟缓、早产或胎死宫内等。

1.3 饮食习惯 摄入高能量、高脂肪、高盐饮食与高血压患病密切相关,饮酒、吸烟者发生高血压的机会相对增多。在心血管病死因中有3/4归因于吸烟、高血压和胆固醇[1],提示人们应重视膳食平衡。

1.4 体力活动 少体力活动、身体超重、肥胖等容易出现高血压。

1.5 心态 社会适应能力差、工作风险大、心理压力大、精神情绪长时间紧张等可使心律加快,血压升高。

2 高血压的危害

高血压是引起心血管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心脑血管病成为中国人首位死因,高血压是第一危险因素。我国心血管病防治的重点是预防脑卒中。脑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是高血压,积极控制高血压是预防脑卒中的重要措施。妊娠高血压可导致孕妇和胎儿、新生儿死亡。

3 高血压的一般药物治疗

笔者为基层医院,选用药品以有效、实用、经济、安全的原则。目前降压药物可分为钙离子拮抗剂(CCB)、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ARB),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L)等5类,可作为降压治疗的起始用药和长期维持用药[2]。

3.1 钙离子拮抗剂 又称钙通道阻滞剂。是一类选择性地阻滞电压依赖性钙通道,而抑制Ca2+内流的药物,临床常用的为硝苯地平,尼群地平,非洛地平,拉西地平等。

3.2 β受体阻滞剂 主要是通过阻断心脏β受体和对心肌膜稳定作用,使心率减慢,舒张期延长。常用的药物有:普萘洛尔,美托洛尔,阿替洛尔等。

3.3 利尿剂 可以作为第一线抗高血压药物,主要用于I~Ⅱ级高血压,常用的药物有:氢氯噻唪,呋噻米,氨苯喋啶,螺内酯等。

3.4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可阻断肾脏β-受体减少肾素分泌,使血管紧张素的产生减少血管张力下降以及减少醛固酮分泌,使血容量减少,血压下降。常用的药物有卡托普利,依那普利,苯那普利等。

3.5 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 本类药物可用于Ⅰ级、Ⅱ级高血压,分别有氯沙坦钾、缬沙坦、厄尔沙坦、坎地沙坦环已酯等。国际和我国的高血压防治指南中,曾将氯沙坦、缬沙坦、厄尔沙坦推荐为一级降压药。

4 高血压的辅助治疗

降血脂;高血压伴有血脂异常可增加心血管病发生危险,用他汀类调脂药治疗高血压能获得较好的效果。抗血小板:对于有心脏事件既往史或心血管高危患者,抗血小板治疗可降低脑率中和心肌梗死的危险,可选用氯比格雷与阿司匹林合用,能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血糖控制:高于正常的空腹血糖值或糖化血红蛋白(HBAIC)与心血管危险增高具有相关性,理想的空腹血糖≤6.1 mm01/L或HBAIC≤6.5%。心理治疗:血压波动受精神因素的影响较大,焦虑和愤怒人格的人容易发高血压,保持健康心态,改善生活质量对高血压患者有益。

5 高血压的预防

改善食物结构:少吃含脂肪高的猪肉,增加含蛋白质较高而脂肪较少的禽类及鱼类。适当增加含钾多含钙高的食物,如绿叶菜,鲜奶,豆类制品等。

增加适当的体力活动;体力活动减少是造成超重/肥胖的重要原因之一。缺少体力活动可增加高血压患者心血管病发生危险。

有氧锻炼:持久有氧锻炼通过减少血管阻力,稳定交感神经系统和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可降低全身血管阻力,对相关的心血管病危险因子可有较好的影响。

注意生活习惯:适量或不饮酒。不吸烟。

保持健康心态:加强学习,接受健康教育,参加社会活动。

建立健康挡案:成年人每年作一次心血管疾病检查,60岁以上者,每半年作一次检查。发现疾病,及时、规范治疗。

6 选用药品的注意事项

结合病情、根据病理生理状况及药物的药理作用特点加以决定,即个体化原则,降低不良反应,保护器官;有心肌梗死者可选用β受体阻滞药或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3];有糖尿病者可选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钙离子拮抗剂[4];有心力衰竭者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钙拮抗剂;合并心绞痛者选择β受体阻滞药或钙拮抗剂;老年人收缩期高血压,可选用利尿药或钙拮抗剂;根据降压情况,确定减量、停药或更换其他降压药。

7 不同人群的降压目标

普通高血压患者的血压降至140/90 mm Hg以下;有糖尿病或肾病的高血压患者的血压降至130 mm Hg/80 mm Hg以下;老年人的收缩压降至150 mm Hg以下。据报道[5]超过60%的高血压患者需要至少2种以上的抗高血压药物联合治疗才能达到血压控制。如利尿剂加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6]。

高血压引起严重的心、脑、肾并发症,是脑卒中、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高血压防治是一个广受关注的领域。由于社会变革和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高血压成上升趋势。随着循证医学研究的进展和新降压药物的开发研究,人们对高血压的传统认识有所改变。今天,有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有医疗保险作护盾,有医疗卫生工作者的先进防治策略以及多年的临床经验,能够降低或控制高血压发生率,能够显著提升高血压治疗达标率,进而改善高血压患者生命质量。

参 考 文 献

[1] 郭航远,杨芳芳.心脑保护-戒烟为先戒烟、控烟能给心脑血管获益.心脑血管病防治,2011,11(5):337-338.

[2] 徐成斌.高血压病治疗的最新策略-高举明灯,控制总危险.心血管病学进展,2007,28(5):657.

[3] 徐成斌.高血压病是心血管病危险综合征的主要组成部分.心血管病学进展,2006,27(5):536.

[4] 孙宁玲.抗高血压药物的器官保护研究进展.国际心血管病杂志,2006,33(2):72.

第4篇:妊娠高血压治疗原则范文

【关键词】 妊娠合并高血压; 规范诊治; 妊娠结局

doi:10.14033/ki.cfmr.2017.3.07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7)03-0129-03

为了进一步研究规范诊治对妊娠合并高血压产妇妊娠结局的影响,以2013年7月-2015年3月在笔者所在医院接受治疗的妊娠合并高血压孕妇86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临床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7月-2015年3月在笔者所在医院接受治疗的妊娠合并高血压孕妇8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 43例,年龄22~38岁,平均(26.8±10.6)岁,轻度妊娠合并高血压14例,中度妊娠合并高血压15例,重度妊娠合并高血压14例;对照组:43例,年龄21~38岁,平均(26.6±11.2)岁,轻度妊娠合并高血压13例,中度妊娠合并高血压14例,重度妊娠合并高血压16例。全部孕妇均符合WHO妊娠合并高血压诊断标准,排除治疗依从性差、合并心脏疾病、合并糖尿病、合并慢性肾病及其他严重器质性病变患者[1]。两组患者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φ兆椋翰捎么统诊治方式进行治疗,口服硝苯地平,10 mg/次,3次/d,降压到正常水平,持续用药至妊娠结束。保证患者睡眠充足,食低脂肪、高纤维素食物,限制盐分摄入,视孕妇水肿情况镇静、降压、利尿、扩容、强心,适当补充白蛋白,心功能正常患者可给予20%甘露醇降低脑压[2]。

观察组:接受规范诊治。(1)降压治疗。口服氨氯地平,

1次/d,血压恢复正常值之后持续治疗,直至妊娠结束。(2)解痉镇静。静脉滴注25%硫酸镁20 ml+10%葡萄糖溶液10 ml。10 mg安定+25%葡萄糖20 ml静脉注射,中重度孕妇可再口服安定2.5 mg。(3)利尿。25%葡萄糖20 ml+20 mg利尿剂,静脉注射。(4)分娩。临盆孕妇镁离子会对宫缩产生抑制作用,胎肩膀娩出后立即给予宫缩素,进一步加强宫缩,减小产后出血,药物无法控制、频繁抽搐患者需终止妊娠。

1.3 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产妇的不良妊娠结局,包括新生儿窒息、早产、剖宫产、围生儿死亡、胎儿窘迫、胎盘早剥、产后出血等。第1周每天测量1次血压,第2周2 d测量1次,记录血压测量结果。

1.4 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使用SPSS 15.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不良妊娠结局比较

对照组新生儿窒息、早产、剖宫产、胎儿窘迫、胎盘早剥、产后出血均多于观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孕妇血压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孕妇收缩压和舒张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孕妇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为(132±7)mm Hg和(82±7)mm Hg,比对照组更趋近于正常值,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妊娠期高血压给母婴健康带来了严重威胁,是一种比较严重的妊娠合并症,是孕产妇和围产儿死亡的重要原因[3]。孕产妇妊娠期高血压的发病原因比较复杂,高血压家族史、慢性高血压、慢性肾炎、年龄、多胎妊娠、矮胖及孕妇的精神状态都有可能诱发妊娠期高血压。现阶段,关于妊娠期高血压病因的学说有免疫学说、内皮细胞激活损伤、氧化应激学、胎盘滋养细胞缺血、遗传学等多种。普遍认为在多种因素下,母胎免疫耐受失衡,浅着床导致胎盘组织出现缺血缺氧症状,局部氧化应激,出现了脂质过氧化,释放出的自由基、炎性因子激活中性白细胞,损伤血管内皮,可能导致子痫、子痫前期[4]。妊娠合并高血压导致全身小动脉痉挛,胎盘和母亲周身重要脏器均出现供血不足,严重威胁母子健康。妊娠合并高血压治疗基本原则是镇静解痉和降压,合并DIC和32孕周以下应该行剖宫产停止妊娠;宫颈条件好、症状较轻、孕周32周以上可阴道试产[5]。早期诊断是预防和有效治疗妊娠合并高血压的关键,孕妇应该定期接受孕期检查,及时发现危险因素并有效纠正,做好围产期保健[6]。妊娠期合并高血压发病率高,病情发现晚,孕妇妊娠反应会导致血液黏度上升,妊娠合并高血压造成孕妇周身小动脉痉挛,损伤血管内皮组织,可能出现微血栓,需要及时解痉,适当扩容,调整孕妇机体微循环和胎盘循环,避免组织缺氧影响胎儿发育,宫颈未成熟或者病情比较严重时需尽快终止妊娠。

妊娠高血压对妊娠结局也有很大影响。小动脉痉挛会导致管腔狭窄,增加血液循环阻力,血管内皮损伤会导致血管通透性增加,出现体液与蛋白质渗漏,临床症状为血压升高、蛋白尿、血液浓缩等,周身组织器官都会出现缺血缺氧情况,重要脏器和脑组织病理组织学变化会发展为抽搐、昏迷、脑水肿、脑出血、心衰、肺水肿及胎盘绒毛退行性病变、胎盘早剥等[7]。正常妊娠子宫血管为了增加对胎盘的血液供应,蜕膜和子宫肌层的螺旋小动脉粗大卷曲,而妊娠高血压孕妇的子宫血管生理性改变只发生在蜕膜层部分血管,子宫肌层和蜕膜层其余部分血管都出现了内膜细胞脂肪变及血管壁坏死,导致血管腔狭窄,胎盘功能下降,使胎儿发育缓慢,宫内窘迫及死亡率高。妊娠合并高血压发病率为10%左右,其中超过20%都有高血压病史,其余为妊娠期间首发,低龄和高龄初孕妇发病率偏高[8]。硝苯地平作为第一代钙拮抗剂,抗高血压效果好,见效快,但是硝苯地平药效时间短,增加血压波动,冠心病患者死亡风险较高。氨氯地平作为新一代钙离子拮抗剂,在各类高血压中的应用十分广泛,和其他抗高血压药物有所不同,氨氯地平能够保护肾脏,对钙诱导主动脉收缩作用的抑制作用比硝苯地平更强,与受体的结合及解离过程缓慢,药物半衰期更长,比硝苯地平的血管平滑肌选择性作用更强。氨氯地平对增加心输出和冠脉流量也有一定作用,能够改善心肌供氧供血,提高运动能力。氨氯地平还能够提高LDL受体活性,抑制动脉壁脂肪积累和胶原合成,对动脉硬化也有一定抵抗作用。规范诊治,使用新一代钙拮抗剂,配合早期诊断和治疗,能够显著改善妊娠合并高血压孕妇的妊娠结局。为了避免出现心力衰竭,终止妊娠之前24 h内静脉注射地塞米松,促进胎肺成熟,不足32孕周胎儿积极治疗后如果病情缓解,可进行期待治疗,重度子痫前期患者一般较早发病,随着孕期延长病情逐渐发展,如果经过治疗不能有效改善,可适时终止妊娠,引产或者剖宫产结束分娩,保证母子平安。为了降低妊娠合并高血压发病率,要加强预防和围产期保健工作,产前定期接受体检,轻度高血压双下肢水肿可恢复,多胎妊娠、高血压家族史、孕期营养不良等需做好孕妇的心理护理,减少心理应激因素,排解孕妇负面情绪,并耐心开展健康教育和饮食护理,补钙,并预防性使用维生素F。

综上所述,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规范诊治能够改善妊娠结局,减少对母儿的损害,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杨美玉.妊娠合并糖尿病产妇的临床诊治[J].基层医学论坛,2016,20(9):1209-1210.

[2]魏建芬.妊娠合并心脏病74例临床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3(8):864-865.

[3]魏延斌,李红芹,赵楠,等.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142例临床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5,30(25):4277-4278.

[4]王琳.妊娠期糖尿病63例临床分析及诊治探讨[J].中医临床研究,2016,8(7):102-103.

[5]蒋天梅.妊娠期高血压相关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12,27(6):828-829.

[6]郭江虹.妊娠期高血压危险因素及对其母婴预后的影响[J].中南医学科学杂志,2012,40(2):182-184.

[7]肖文辉,钟荣钟,林洁.妊娠高血压外周血中促Th2的细胞因子水平及IL-2/IL-10平衡的临床意义[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1,11(13):2525-2527,2531.

第5篇:妊娠高血压治疗原则范文

高血压即是血压测量值高于正常值,而高血压病是一种以动脉血压持续升高为主要表现的慢性疾病,常引起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的病变并出现相应的后果,所以高血压是疾病的一种症状,而高血压病是一种慢性疾病,平时在高血压病诊断时,仅仅书写为高血压是不完善的。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建议使用的高血压诊断标准是:正常成人收缩压大于等于140mmHg,舒张压大于等于90mmHg即称为高血压。诊断高血压时,必须多次测量血压,至少有连续两次收缩压和(或)舒张压的平均值在140和(或)90mmHg以上才能确诊为高血压。仅一次血压升高者尚不能确诊,但需随访观察

根据血压升高的不同,高血压分为3级:

1级高血压(轻度) 收缩压140~159mmHg;舒张压90~99mmHg。 2级高血压(中度) 收缩压160~179mmHg;舒张压100~109mmHg。 3级高血压(重度)收缩压≥180mmHg;舒张压≥110mmHg。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收缩压≥140mmHg;舒张压

若患者的收缩压与舒张压分属不同等级时,则以较高的分级为准;单纯收缩期高血压也可按照收缩压水平分为1、2、3级。

高血压是一种以动脉压升高为特征,可伴有心脏、脑和肾脏等器官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的全身性疾病,它有原发性和继发性高血压之分。

继发性高血压:指病因明确的高血压。常见原因:

1、肾实质性高血压;如急、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糖尿病肾病;肾功能不全等。

2、肾血管性高血压;如肾动脉狭窄。

3、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高钠,低钾,水钠潴留,血压增高。

4、皮质醇增多症; 库欣氏综合症:水牛背,多血质,满月脸,高血压,痤疮等。

5、主动脉狭窄。

6、嗜铬细胞瘤;儿茶酚胺增加。

7、呼吸暂停综合症

继发性高血压治疗比较简单,治疗以病因治疗为主,病因祛除,血压即可恢复正常。

原发性高血压:原发性高血压是指病因不明的高血压。也就是平常所指的高血压,是我们慢性病管理对象。

一般表现:原发性高血压通常起病缓慢,早期常无症状,可以多年自觉良好而偶于体格检查时发现血压升高,少数患者则在发生心、脑、肾等并发症后才被发现。高血压患者可有头疼、眩晕 、气急、疲劳、心悸、耳鸣等症状,但并不一定与血压水平相关,且常在患者得知患有高血压后才注意到。体检时可听到主动脉瓣第二心音亢进、主动脉瓣区收缩期杂音或收缩早期喀喇音。持续高血压可有左心室肥厚并可闻及第四心音。

原发性高血压治疗的目标是:降低血压,使血压降至正常范围;防止或减少心脑血管及肾脏并发症,降低病死率和病残率。治疗包括非药物及药物治疗两大类。

非药物治疗:

1. 合理膳食

⑴限制钠盐摄入,首先要减少烹调用盐,每人每日食盐以不超过6g为宜。 ⑵减少膳食脂肪,补充适量蛋白质,多吃素菜和水果,摄入足量的钾、镁、钙。

⑶戒烟,限饮酒,酒精摄入量与血压水平及高血压患病率呈线性相关,高血压患者应戒酒或严格限制。 2.减轻体重

体重增高与高血压密切相关,高血压患者体重降低对改善胰岛素抵抗、糖尿病、高脂血症和左心室肥厚均有益。可通过降低每日热量及盐的摄入,加强体育活动等方法达到。

3.运动

运动不仅可使收缩压和舒张压下降(约6-7mmHg),且对减轻体重、增强体力、降低胰岛素抵抗有利。可根据年龄及身体状况选择慢跑、快步走、太极拳等不同方式。运动有利减轻体重,运动频度一般为每周3-5次,每次持续20-60分。 降压药物治疗

目前常用降压药物可归纳为六大类,即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及α受体阻滞剂。

1.利尿剂

有噻嗪类、袢利尿剂和保钾利尿剂三类。噻嗪类如氢氯噻嗪,袢利尿剂如速尿,保钾利尿剂如螺内酯,利尿剂长期应用可引起血钾降低及血糖、血尿酸、血胆固醇增高,糖尿病及高脂血症患者宜慎用,痛风患者慎用;另有一种特殊制剂吲哒帕胺,同时具有利尿及血管扩张作用。

2.β受体阻滞剂

β受体阻滞剂降压作用缓慢,1-2周内起作用,适用于轻、中度高血压,尤其是心率较快的中青年患者或合并有心绞痛、心肌梗死后的高血压患者。常用制剂如:普奈洛尔,美托洛尔,阿替洛尔等。β受体阻滞剂付性肌力作用明显,可引起血脂升高、低血糖、末梢循环障碍、乏力及加重气管痉挛。因此对下列疾病不宜用,如充血性心力衰竭,支气管哮喘、糖尿病、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房室传导阻滞、外周动脉疾病。冠心病患者长期用药后不宜突然停用,因可诱发心绞痛;由于抑制心肌收缩力,也不宜与维拉帕米等合用。

3.钙通道阻滞剂

钙通道阻滞剂有维拉帕米、地尔硫卓及二氢吡啶类三组药物。前两组药物付性肌力作用明显,临床降压少用,二氢吡啶类近年来发展迅速,临床应用普及如尼群地平,硝苯地平,非洛地平,氨氯地平等,作用稳定,可用于中、重度高血压的治疗。主要副作用有心率增快、充血、潮红、头痛、下肢水肿等

4.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是近年来进展最为迅速的一类药物。药物有:卡托普利,依那普利,雷米普利等,高血钾、妊娠、肾动脉狭窄患者禁用。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干咳,可发生于10%-20%患者中,停用后即可消失。

5.血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

适应证与ACE抑制剂相同,但不引起咳嗽反应为其特点。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降压作用平稳,可与大多数降压药物合用。药物有: 氯沙坦, 缬沙坦等。

6.α受体阻滞剂

α受体阻滞剂临床应用较少,药物有:酚妥拉明,哌唑嗪等,本类药物降压作用明确,对血糖、血脂代谢无副作用,但可能出现性低血压,使应用受到限制。

原发性高血压诊断一旦确立,通常需要终身治疗(包括非药物治疗)。经过降压药物治疗后,血压得到满意控制,可以逐渐减少降压药的剂量,但一般仍需长期用药,中止治疗后高血压仍将复发。

在降压治疗过程中应遵循4项原则:

⑴开始治疗时,使用小剂量药物以减少不良反应。

⑵合理的药物联合,以达到最大的降压效果。

第6篇:妊娠高血压治疗原则范文

【关键词】硝苯地平缓释片;硝苯地平片;高血压

高血压是临床的常见病、多发病,可发生在多个年龄阶段,对患者身心健康影响较大,是脑卒中、冠心病、心力衰竭及肾脏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1 ]。高血压的治疗目标是将血压恢复到正常或较理想的水平,减少心脑血管疾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硝苯地平缓释片及硝苯地平片均为高血压常用药物,两者在高血压治疗中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我院于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对高血压患者分别给予硝苯地平缓释片及硝苯地平片治疗,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200例高血压患者,男102例,女98例;年龄41~84岁,平均(61.43±2.16)岁;所有患者均符合WHO原发性高血压相关诊断标准,收缩压不低于140mmHg,舒张压不低于90mmHg。排除妊娠及哺乳期妇女,继发性高血压,心、肝、肾、脑、肺功能异常及过敏体质者,停服原降压药2周。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100例,治疗组男62例,女38例;年龄41~83岁,平均(59.61±3.14)岁。对照组男50例,女50例;年龄42~84岁,平均(62.61±3.16)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硝苯地平片治疗,即选择硝苯地平片10~20mg,口服,3次/d。治疗组给予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即选择硝苯地平缓释片20~40mg口服,1次/d。两组患者均需持续治疗28d。

1.3 评价标准

参照卫生部颁发的《抗高血压药物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血压控制分为3个标准:显效,血压缓慢降低,达到较为正常的范围,并且波动小;有效,血压控制幅度较好,虽未控制在正常范围内,但有所控制,且波动较小;无效,血压无大的变化,不能控制在一个正常范围内,且血压波动较大。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2.0进行分析,所有数据以均数±标准差(χ-±s)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

治疗组有效率为9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两组比较P

2.2 不良反应比较

对照组用药后出现心悸、头痛、恶心、脸色潮红等症状2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1%;治疗组出现脸色潮红、视力模糊、心悸、头痛等症状5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钙拮抗药是目前治疗高血压的首选药物,其可取得良好的降压效果,可用于多种高血压疾病的治疗[2]。硝苯地平属于钙拮抗药,其可以利用阻滞特异性L型Ca2+通道进入患者的体内,对患者的平滑肌细胞及心肌均造成相应的影响,进而扩张外周血管,降低外周血管阻力。

硝苯地平由于具有较强的降压作用,因此在临床医学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但临床研究显示,硝苯地平的不良反应较高。硝苯地平缓释片与硝苯地平一样,同为钙拮抗药,但其持续时间较长,因此降压作用更明显,副作用少,短时间内通常不出现心悸、心率过快、头晕、胸闷等多种不良反应[3-5]。本研究治疗组有效率为9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两组比较P

综上所述,对于高血压患者,硝苯地平缓释片较硝苯地平片的降压效果更平稳,疗效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在临床医学中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卫生部心血管病防治研究中心.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05[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2006.

[2]陈元成,闻丽萍,杨中良等.替米沙坦、氨氯地平和咪达普利对高血压患者24h血压测定的影响[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0,5(11):67-68.[3]赵菁,何飞,胡大一等.氨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治疗老年高血压合并早期肾损害的临床研究[J].临床荟萃,2009,8(1):501-502.

第7篇:妊娠高血压治疗原则范文

[关键词] 针灸疗法 高血压 治疗效果

[中图分类号] R245[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8-106-01

高血压是一种以体循环动脉压增高为主要特点的临床综合征,又称原发性高血压(essential hypertension,EH)。动脉压的持续升高可导致靶器官如心、脑、肾和视网膜等器官的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是最常见的全身性慢性血管疾病。高血压治疗除平稳的降压、减少靶器官的损害外仍包括减轻患者头痛及眩晕等临床症状,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随着研究的深入,中医药尤其针灸的治疗优势逐渐得到体现。本研究拟对2009年7月-2011年3月在我院就诊的高血压患者进行研究,对比单纯西药治疗及西药结合针灸治疗的疗效,进一步指导高血压病的临床治疗。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择2009年7月-2011年3月在我院就诊的高血压患者共84例,年龄在30-65岁之间者,诊断标准参照《2005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中所规定的高血压诊断标准[1]确诊,选取符合诊断标准中的2级高血压患者;中医辨证标准参照2002年《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2];排除标准:(1)年龄在30-65岁;妊娠或哺乳期妇女;(2)继发性高血压;(3)合并有心、脑、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疾病、精神病患者;(4)凡不符合纳入标准“未按规定用药”无法判断疗效及资料不全者。

1.2 研究方法

1.2.1 分组方法 将8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42例。其中治疗组男27例,女15例;对照组男24例,女18例。年龄最小30岁,最大65岁。病程最短2年,最多38年。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等资料经卡方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2 治疗方法 (1)治疗组:针刺治疗。取穴:百会、曲池、合谷、太冲等为主穴,加以辨证配穴治疗。针刺方法:穴位及针具常规消毒后,用1.5寸毫针进入穴位0.5-1.5寸,行提插捻转手法,得气后留针30min,其间每10min行针1次;隔天1次,10次为1个疗程,共2个疗程。(2)对照组:西药治疗。对照药物: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2.5mg・d-1(商品名:施慧达),每日6:00口服。

1.2.3 统计方法 本组数据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内比较用配对t检验,组间比较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构成比用χ2检验,两组总有效率之间比较用非参数两样本率比较,检验水准α=0.05,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1.2.4 疗效标准 降压疗效评定标准及症状疗效评定标准参照高血压病的新诊断标准和疗效评定标准[3]:降压疗效评定标准:显效:舒张压下降10mmHg以上,并达到正常范围;舒张压虽未下降至正常,但已下降20mmHg以上,需具备其中一项;有效:舒张压下降不及10mmHg,但已达到正常范围;舒张压较治疗前下降10-19mmHg,但未达到正常范围;收缩压较治疗前下降30mmHg以上,需具备其中一项;无效:未达到以上标准者。

症状疗效评定标准:显效: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证候积分减少≥70%;有效:临床症状、体征均有好转,证候积分减少≥30%;无效:临床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甚或加重,证候积分减少不足30%。

2 治疗结果

2.1 两组患者基线水平对比

2.1.1 患者性别基线比较,见表1。

表1两组患者性别基线比较

两组患者性别基线特征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2.1.2 患者年龄基线比较,见表2。

表2两组患者年龄基线比较

两组患者年龄基线特征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2.1.3 患者病程比较,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病程基线比较

两组患者病程基线特征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2.2 治疗后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2.2.1 高血压病治疗前后症状疗效比较,见表4。

表4两组患者治疗后症状疗效比较

*P0.05,与对照组比较

治疗后两组患者症状与体征均得到了改善,如表4所示,对照组有效率为80.95%,治疗组有效率达95.24%,两组间比较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两组对高血压患者症状均有较好的改善,但针灸治疗组效果优于西药对照组。

2.2.2 高血压病治疗前后血压疗效比较,见表5。

表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压疗效比较

*P0.05,与对照组比较

治疗后两组患者血压水平均得到了改善,如表5所示,对照组有效率为85.71%,治疗组有效率为88.10%,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两组对高血压患者血压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但两组的降压水平无差异。

3 讨论 高血压病多属中医学的“眩晕”、“头痛”病的范畴。一般认为本病主要病位在于肝、肾、心,病之本为阴阳失调,病之标为风、火、痰、瘀,是虚实相兼的疾病。其主要病机为痰浊、血瘀互结,一般早期(尤其是青中年患者)以肝经风阳偏亢为主,亢阳销烁阴液,继而阳亢兼阴虚,又可发展为阴虚为主,若进一步发展,影响其它脏腑,致脏腑功能虚损,络脉损伤,变证丛生,可兼见肝肾不足、水不涵木、阴损及阳,至阴阳两虚甚则以阳虚为主。

随着现代医学对高血压发病机制研究的深入,其治疗取得很大的进步,高血压的并发症的控制较以前也有了很大的改善,但对其整体生活质量的改善及减轻靶器官损伤方面仍未取得满意的效果。大量研究表明,中医药包括针灸治疗高血压有确切的疗效,并在改善患者整体状况及减少靶器官损害方面有较好的作用,本研究也显示,针灸治疗对患者一般症状的缓解疗效优于西药组,但对高血压患者靶器官损害方面仍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5年修订版)[J].高血压杂志,2005,13:1-40.

第8篇:妊娠高血压治疗原则范文

太原市太航医院 山西省太原市 030006

【摘 要】随着近年来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压力的提高,高血压的患者逐年增加,为探讨心内科抗高血压的常用药物,通过对如β 受体阻滞剂、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钙离子拮抗剂、AT1 受体阻滞剂在临床中的应用各自特点的分析,希望对临床合理使用抗高血压药物提供肤浅的建议。

关键词 心内科;临床;抗高血压药物;合理用药

1 抗高血压药物的治疗原则

抗高血压药的应用要做到确切、持续、平稳降压,建议从小剂量逐步增大剂量达到预期效果。在达到预期效果后改服用维持量,要避免降压过剧、过快,从而防止靶器官的损害。更换药物时要逐步替换。高血压病的治疗往往是长期的,甚至是终生需要用药,要告知并建议患者生活中时养成服药依从性,不可随意停药。同时要根据药物特点、病情和合并症科学合理的选药,以达到更好的疗效,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2 抗高血压药物的用药原则

(1)对于药物的最佳选择应根据药物不良反应和药物相互作用、病情选择、用药特点及并发症。考虑是否有糖尿病、肾脏疾病、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是否有其他疾病的抗高血压药物的影响;以及经济负担能力;过去的服药依从性等。

(2)现有药物长期单独使用相结合,往往造成身体的耐药性,增加剂量,容易引起不良反应的药物组合,可以从不同的方面发挥协同效应,并可减少剂量,减少不良反应。

(3)剂量个体化同一患者或不同患者在各种阶段所需剂量和药物也不相同,应科学根据患者的岁数、性别、药物特点和病情采用针对性治疗方案,以达到最佳疗效,避免发生不良反应。

(4)要注意对老年人这一特殊人群,用药时应考虑缓慢降低血压,尤其是体质虚弱的患者。注意原有的和药物治疗后性低血压。同时,老年患者复杂,必须考虑选择药物,举例:合并前列腺肥大可首先考虑用α 受体阻滞药。孕妇妊娠合并高血压的治疗应着重考虑降低风险,选择的药物要保障胎儿的安全性。通常使用的药物包括β 受体阻滞剂、甲基多巴、肼屈嗪(应急使用、短期使用);慎用使用维拉帕米、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利血平。

3 资料与方法

现依据泊头市中医院近几年的资料进行分析,就心内科常用五类抗高血压药物的临床应用进行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报告汇报如下:

3.1 基本资料

数据采用2012 年1 月至2012 年5 月,泊镇卫生院与泊头市中医院心内科,149例口服抗高血压药物的患者,进行以上五类药的临床分析。患者中男性76 例,女性为73 例,年龄50 岁以下的为17 例、年龄50 岁至65 岁患者为53 例、年龄66 岁至80 岁患者为66 例、患者年龄大于80 岁的为13 例;病种包括心力衰竭、高血压、心律失常、扩张型心肌病、糖尿病等。

3.2 方法

依据药物使用说明书,以参照《新编药物学》中推荐的剂量为主,对患者进行高血压治疗,通过积极与心内科医师进行研究,从而确定抗高血药物的每日限定剂量,根据Ghodes 的计算方法算出各类抗高血压药物的药物利用指数和用药频度,具体的计算工式为:某药品的总用药量/ 该药品的DDD 值, DUI 的具体计算工式为:DDDs/ 服用药物的总天数。通过进行分类统计与分析后,认为DUI<1 属于合理用药。

4 讨论

通过此次研究可知,口服抗高血压药物的使用次数最多的三类为β受体阻滞剂、钙离子拮抗剂及利尿剂,这是类似于相关文献中的结果。通过此次研究及分析可知,使用抗高血压药物品种、使用剂量和方案等均和相关的标准有着异曲同工之处,是科学合理的使用方式。

4.1 指标选择

针对抗高血压药物的每日服用剂量采取限定,并以DDD 作为基础的测量单位,同比传统的、单纯的药品金额与消耗量更为合理,同时也不易受到药品的销售价格和包装剂量影响。

采用限定日剂量,也是解决不同药物、不同数量、不同频率和日常管理不能进行比较的情形,为了更好的反映出药物使用频度。其中,用药次数,用药频度可以粘度不同药物的结构和动态反映。

4.2 抗高血压药物的合理利用

此次研究中涉及到常用五类抗高血压药物,涉及的药物都有各自的缺点和优点,在临床应用中,此次研究选择何种降压药物,主要是在药物的治疗效果很好,是否出现不良反应。为此,医师在进行抗高血压药物选择时,必须要充分对患者的病情轻重、长短、经济负担能力及是否有合并症等予以考虑,要对高血压患者采取有效的控制手段,科学选择合理的长期、持续治疗方式和药物。

下面将从两个方面简短分析如何可以对抗高血压药物进行合理运用:

(1)药物的选择根据病情和并发症。对于轻度高血压患者,血压升高不明显,可以采取的第一个非药物治疗,如果不治疗和药物的效果,但需要注意的是,药物应降压效果明显,温和,药物不良反应少为宜,利尿剂作为首选;对于中度患者,可以在此基础上添加对轻度与其他类药物治疗的病人,如β 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

(2)抗高血压药物的联合应用。患者应在第一时间进行分析和观察,尤其关注血压情况。如果为轻度患者或初发患者,一般使用一种药物既可达到治疗效果。同时,这也取决于患者是否有并发症,如果有心脏和脑并发症,可以考虑联合治疗供选择。但在具体的组合中要注意各种药物的配比,特别是一些药物还不太完善,不要盲目的结合,以避免不良反应或不良反应等。

第9篇:妊娠高血压治疗原则范文

关键词:高血压;微量元素;降压治疗;镁;锌;铜

高血压是老年人常见病,也是危机老年患者生命及生活质量的主要疾病之一,高血压可以预防和控制的疾病,降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可明显减少脑卒中及心脏病事件,有效降低疾病负担,高血压有遗传因素相关外,患者的饮食习惯有较大的关系,早起饮食结构的调整及生活习惯的改变对血压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我院心内科早起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微量元素进行检查,针对需要的患者进行早起纠正取得了较好的血压控制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1月~2015年9月乌鲁木齐市友谊医院收治的高血压合并微量元素缺乏患者120例,入选标准:①患者年龄>55岁。②血压波动范围不同时间测平均值为:收缩压140~280mmHg,舒张压90~200mmHg,入组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头疼、头晕等不适。③所有入组患者血压升高的同时合并有不同程度的微量元素缺乏。排除标准:①高血压并发症的患者,如脑出血患者;②近期手术治疗或大范围软组织损伤者;③系统性红斑狼疮、肌病、冠心病、恶性肿瘤放化疗患者④妇科各种疾病需要内分泌药物调整的患者;⑤妊娠期与哺乳期女性。根据患者早期接受微量元素纠正治疗情况分为两组:早期微量元素接受治疗者为观察组60例患者,男55例,女45例;年龄55~82(58.9±2.02)岁;未早期接受治疗者为对照组60例,男59例,女41例;年龄56~87(59.1±2.31)岁。

1.2治疗方法 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按照患者降压要求进行不同药物控制血压,观察组患者控制血压的同时进行早起微量元素补充治疗,2w后复查结果示体内微量元素基本纠正,对照组患者因患者疏忽微量元素的纠正或绝决服用微量元素来治疗,2w后复查结果仍是缺乏微量元素。

1.3疗效判定[3] 按照《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草案》中高血压疗效判定。显效:①舒张压下降≥10 mmHg,并达到正常范围;②舒张压虽未降至正常,但已下降≥20 mm Hg;有效:①舒张压下降

1.4观察方法 测量血压3次/d,2w复查患者的微量元素情况,动态观察患者血压波动情况。

1.5统计学方法 两组患者治疗后观察指标用SPSS22.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数据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P

2 结果

2.1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 观察组中显效、有效、无效率分别为66.7%(40/60)、25%(15/60)、8.3%(5/60);对照组中显效、有效、无效率分别为53%(32/60)、35%(21/60)、11.7%(7/60)。

2.2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波动情况 观察组治疗后血压控制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血压控制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

3讨论

原发性高血压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其患病率高,随着年龄发病率逐渐上升的趋势,高血压病,可引起严重的心、脑、肾并发症,是引起脑卒中、心肌梗塞、肾衰竭等严重并发症。原发性高血压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清楚,目前普遍认为,原发性高血压是由遗传、膳食、肥胖、精神心理等因素共同作用而引起的疾病[2],但具体的患者尚未清楚。最近研究显示,微量元素也是影响患者血压的主要原因之一,多数研究认为,镁、铜、锌等微量元素与高血压病的关系较为密切,镁离子在血管平滑肌,钙是最重要的调节物质,镁与钙两种元素具有相互协同或拮抗的复杂生物学效应[3]。镁可通过扩展肾血管,促进前列腺素释放、激活钠泵和腺苷激酶而起到降压作用,机体缺镁时细胞内钠含量增加;刺激肾素醛固酮系统影响血压稳定。

铜是机体内氧化还原体系中极为有效的催化剂,细胞内赖氨酸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等的活性成分均需铜的参与。体内铜含量增加促进过氧化反应,引起动脉硬化和细小动脉纤维化。缺铜时,赖氨酸氧化酶的作用减弱,弹性蛋白和胶原纤维发生降解,引起血管内壁受损,脆性增加,弹性降低,血管对血压的压力承受能力降低[4]。铜与体内酪氨酸代谢和多巴胺羟化酶的催化过程有关,通过去甲肾上腺素的合成而影响血压的调节[5],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儿茶酚胺及某些多肽与激素的合成或降解,从而引起血压改变。锌是多种酶的主要成分和激活剂,参与激素和微生素的合成,尤其对于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和上皮的形成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它直接或间接地影响血压,血管紧张素转换酶的活性部位含有锌,锌能激活血管紧张素转换酶的活性,血管紧张素可使小动脉平滑肌收缩,从而参与血压的调节[6]。

综上所述,微量元素通过不同的途径直接或间接的影响血管内皮或血管弹性来反映血压,适当的微量元素的补充提高检验药物的疗效,减少或预防因微量元素的不足导致的血管内皮的损伤或纤维化。

参考文献:

[1]于汇民,王兵,刘国仗.原发性高血压的病因及发病机制[J].新医学,2003,34(3):135-136.

[2]秦俊法,李增禧.高血压病人的元素含量变化[J].广东微量元素 科学,2003,10(7):9~29.

[3]王建华.苯磺酸氨氯地平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及疗效观察[J].中国基层医药,2006,13(3):493-494.

[4]王西平,李彩英,李旷明,等.原发性高血压治疗前后微量元素的变化[J].江西医学院学报,1993,33(3):174~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