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农业机械行业特点范文

农业机械行业特点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农业机械行业特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农业机械行业特点

第1篇:农业机械行业特点范文

关键词:小型农业机械;山区;农业生产;开发应用

中图分类号:S2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0732024

随着社会经济与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逐步进入农业机械化时代,农业机械化生产不仅提高了农民的劳动生产率,减轻了农民的劳动负担,更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提高了农民生活质量和水平。而在我国许多地区,例如地处丘陵山区的广西壮族自治区等,特殊的地势地貌等因素只能允许小型农业机械的操作,小型农业机械在山区的开发与应用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1 影响山区丘陵地带农业机械化的因素

1.1 土地经营过于分散、农田配套设施落后

山区丘陵地带居民较为稀少,人均耕地的数量和面积较低,且田地经营过于分散,地势高低落差较大,难以发挥农业机械的优势。此外,山区经济较为落后,缺乏足够的资金投入农业生产,山区农田配套设施(如机耕路等)得不到保障,即使是中小型农机,也难以进入农田作业,致使山区农业无法享受到现代化的农业机械的便捷高效,极大影响着农业机械化的推广应用[1]。

1.2 农业机械维修服务体系尚不完善

山区丘陵地带交通极不便利,位置偏僻,建立的农业机械的维修服务站点较少,无法有效地为农民提供相关维修服务、售后服务等,山区农机维修服务体系尚不完善,削减了山区农民购买和使用农业机械的积极性。

1.3 青年劳动力的转移削弱了山区农业机械化的推动力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山区青年劳动力前往沿海城市务工,使得山区农业劳动力的数量下降。青年劳动力的流失使农业机械的操作使用进一步减少,农村土地废弃面积也不断加大,这削弱山区农业机械化的推动力,制约着农业机械在山区的推广和应用。

1.4 山区经济落后,购买力不足

由于山区经济较为落后,山区农民往往无法负担农业机械的费用,购买力较差,缺少现代化的农业机械促进农业生产,农民的劳动生产力得不到提高,农村经济也得不到进一步发展,并逐渐形成恶性循环。

2 小型农业机械山区农业生产中开发应用的必要性

2.1 小型农业机械能够提升农业生产率

小型农业机械的普及能够改变山区农民依靠原始劳动力劳作的方式,提高山区农业生产的效率。机械化的生产能极大减轻山区农民的劳动重担,促进整个地区劳动生产力的提高。

2.2 促进农民增产增收

现代化的农业生产离不开先进的农业机械,农业机械普及率越高,农业生产力就越高,从而促进当地农民增产增收,提升当地的农业经济效益,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2.3 有助于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

对农业机械的推广,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首先,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升,会推动相关机械生产行业的发展,并带动配套行业的发展,各行业互相促进、共同繁荣。此外农业机械化在山区大力推进后,山区会出现多余的劳动力,这些劳动力会进入城市工业或服务行业,刺激相关行业的发展。因此,农业机械的开发应用及推广,能够加快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

3 山区农业中小型农业机械的推广现状

3.1 农业机械缺乏针对性设计

由于复杂的地势,在进行农业机械的设计和推广时,许多人并没有深入山区考察当地地理环境、作物种类等农业特点,因此设计出的农业机械往往缺乏针对性而不适应于许多地区的农业机械化生产要求[2]。再加上许多地区缺少农业机械的维修站点,农业机械在山区农业生产得不到有效运用,也会削弱农民购买和使用农业机械的积极性。

3.2 小型农业机械推广难度较大

根据调查显示,我国农业机械行业集中度过低,市场中存在许多中小型农机企业,但由于这些企业规模不大,整体实力不强,尚未形成一定的社会影响力,在农民心中没有打造出品牌形象,因此难以进行有效的推广。

3.3 小型农业机械行业低端化

低端化主要体现在小型农业机械行业尚未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无法连接其市场需求、产品研发、生产制造、推广营销、售后服务等环节,难以为消费者提供出技术含量高、故障率低、使用寿命长并适用与山区农业生产的现代化农业机械[3]。

4 在山区推广小型农业机械的建议

4.1 发展当地特色农业,提高经济水平

目前山区种植的农作物主要是粮食和油料,若是只发展这两种农作物,当地经济则难以得到快速提高,因此,应当根据山区农业特点,发展其他作物,例如茶叶、辣椒等。同时开展机械化加工,推广小型的农用器械,提高当地经济水平,从而鼓励农民购买和使用小型农业机械[4]。

4.2 加强对农业生产人员的培训和指导

加强了农业生产人员的培训和指导,才能让农民熟悉农业机械的使用和操作,加快农业机械化的进程。因此,政府应当履行好其服务职能,系统地培训和指导农业生产人员。在培训的过程中,应当加入其他农业机械化生产的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使山区农业生产人员具备较高的农业生产素质,更好地推进农业机械化发展。

4.3 提升农业机械的科研水平

农业机械的技术含量越高,越能持久地保障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因此,应当加强农业机械生产的创新科研能力,尤其要先深入调查山区地势地形和农业生产特点,有针对性地设计出适用于不同山区农业生产的农业机械。

5 结语

山区丘陵独特的地形特点为现代化农业生产的推进制造了一定的挑战,但小型农业机械的使用则可以有效解决这个问题,因此,应当重视在山区农业生产中小型农业机械的推广,加大小型农业机械的科研开发能力,以提高山区农业生产力,全面推进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和水平。

参考文献

[1]关景灵.南方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发展问题研究――以广西贺州市为例[J].湖南农业科学,2015(4):122-124,128.

[2]杨易.广西小型农机生产企业及产品的现状与建议[J].广西农业机械化,2009(15703):12-13.

第2篇:农业机械行业特点范文

[关键词] 农业机械 农机市场 服务体系

[中图分类号] F71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06-0219-01

随着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国家对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视,农机市场在近年得到了快速发展,农机企业的不断增多,规模的不断扩大,使得我国农机市场已经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而作为服务性质的农机后市场,其与农机市场之间的匹配对于推动农业机械化发展,推动农业机械行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因而积极构建高质量的与农机市场相适应的后市场服务体系,是当前农机行业的主要任务。

一、当前农机后市场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农业机械化的不断发展,农机行业中的后市场服务问题也逐渐突出,在当前我国农机行业中的后市场主要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1.农机后市场缺乏必要的行业秩序

农业机械发展常年受到地方政府的影响,政府对农机市场的管理和扶持,使得农机售后服务并没有真正作为市场资源在市场中进行竞争,加上政府对农机后市场的管理力度不足,缺少必要的监督管理,使得农机后市场缺乏必要的行业秩序。导致在现实市场运作中,出现很多违背市场规范的售后行为,同时在监管方面,应该发挥重点监管作用的工商和农机部门对农机后期的使用、维修工作缺少了解,也不具备相应的协调管理机制,致使农户在购买农机后其售后无法得到保障。

2.农机后市场中的供需矛盾

农机市场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其经营管理都是遵循粗放管理理念,因而在市场供需方面存在着结构性矛盾,农机企业在将产品投入市场前没有对市场中的客户需求进行详细调查,导致农机产品供应与消费者需求之间出现不匹配情况,例如一般农业机械的生产量过多,超过了农户需求,而农户所需要的特殊农业机械,则很少有企业进行生产提供,导致农机市场出现供需矛盾,影响农机行业的健康发展。

二、农机后市场服务体系的构建

农机后市场主要是为农机市场服务的,其不仅包括农机售出后的维修养护服务,而且还包括农机的改装、升级,农机二手市场等多项服务内容,这些服务内容共同构成了完整的后市场服务体系,因而从内容上来看,农机后市场服务体系的构建任务十分艰巨,因此在构建相关体系上需要借助以下几个方面的帮助:

1.健全农机设备方面的法律法规

国家应该重视农业机械化发展,在加大对农业机械行业扶持力度的同时,还应对农机行业的相关规范和法律进行制定,逐渐完善有关农机市场方面的法律体系。在制定相应市场法律的同时,还应该对相关市场行为或服务质量的检查、监督工作进行规范,严格监督检查工作程序,以保证农机市场中的产品质量,保证农机后市场的服务质量,使广大消费者在购买农机后能够得到切实的售后服务。

2.培养农机后市场中的重点企业

有关部门应该加强对农机服务企业的扶持,随着农机市场的发展,农机服务行业也正在崛起,作为农机后市场中的生力军,政府管理部门应该加强对重点服务企业的扶持力度,对农机后市场发展中所需要的建设用地、服务设施建设以及资金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为农机后市场发展提供服务。同时,为了保证农机后市场中服务企业质量,有关部门还应制定相关市场准入规则,对于符合准入标准的企业给予一定帮助和指导,推动健康农机后市场的尽快建立。另外,作为农机服务企业本身,也要在接受有关部门引导的情况下积极对自身服务业务进行整合,将业务重点放在消费者的满意度上,不断提高自身的服务质量,促进和谐农机后市场的形成。

3.建立相关配套设施

农机后市场的建立离不开国家政策支持,离不开配套服务体系建设,因而有关部门在构建相应后市场服务体系时,要针对农机后市场服务中的不足点采取相应建设措施,加强农机金融、保险、抵押等方面的服务建设,加强对农业技术人员的培训工作,不断促进农机服务行业人员技术水平的提升,推动农机服务人才队伍建设,以使农机后市场整个人员素质水平能够与农机市场相适应,以便更好地为农机市场发展提供服务。

三、结语

随着农业机械市场需求在近年的不断提升,农机市场范围的不断扩大,与之相匹配的农机后市场在农机行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行业内重视,其完善服务体系的构建对于解决农机市场中服务问题具有重要作用,因而有关部门应该加强对农机后市场的研究,从理论和实践上为农机后市场发展提供指导,促进完善后市场服务体系的建立。

参考文献

[1]唐占会,阎石,穆艳萍,张连军.建设大市场是农机流通科学发展的根本途径[J].农机市场,2013(09)

第3篇:农业机械行业特点范文

机械行业的采用较为突出,农业机械对信息技术的采用较为突出,在当前的经济条件下,农业机械化仍大有发展前途,构建农业机械化档案信息管理系统,可以提高其提高服务水平和知名度,扩大市场占有率,为相关部门提供信息服务,并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完整性、权威性。可进行动态档案信息查询与统计分析、打印、资料更新,有利于扩大市场占有率和开拓国际新市场,规范和加强生产企业及产品目录管理,唤起一系列新的服务业和新的需求,有利于制定正确的产业政策,确定长远发展规划。

2、构建农业机械装备档案信息管理系统的相关技术

本系统使用EClipse作为开发环境,其设计思想是:一切皆为插件,它自身的核心是非常小的,大大改善了Java创新性图形的能力,利用它的插件机制开发的众多功能强大的插件,具有一组强大服务的框架,其平台运行库是内核,它在启动时检查已安装了哪些插件,工作区是负责管理用户资源的插件,工作区还负责通知其他插件关于资源变更的信息,并提供用户界面。WEB服务器软件的选择Tomcat,它是一个免费的开放源代码的Web应用服务器,其技术先进、性能稳定,而且免费,它运行时占用的系统资源小,扩展性好,可利用它响应对HTML页面的访问请求。

本系统采用B/S结构即浏览器/服务器结构,它包括数据管理层、中间件和用户界面层,用户工作界面是通过WWW浏览器来实现,三层结构在层与层之间相互独立,可以大大简化客户端电脑载荷,能够降低总体拥有成本,无须开发客户端软件,维护和升级方便。

具有良好的开放性和可扩充性,可跨平台操作,可采用防火墙技术来保证系统的安全性。JSP是一种动态网页技术标准,它是Java系列技术的一部分,提供了一种简单快速的方法来创建显示动态生成内容的WEB页面,是用Java语言作为脚本语言的,JSP技术的特点是一次编写,到处运行,系统的多平台支持,强大的可伸缩性,多样化和功能强大的开发工具支持。JSP的运行环境由四个部分组成:Java开发工具JDK,Tomcat小型的轻量级应用服务器,Ja-va主流开发平台Eelipse以及小型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MySQL。

3、设计农业机械化档案信息管理系统

当前的农业机械化档案信息管理系统进程大大滞后与其他行业,农机管理档案信息化方面缺乏科学的规划,经济发展水平与农机人员的教育程度制约农机装备档案管理系统,管理部门的经费不充足,会导致相应的硬件不能及时的更新换代。针对以上的不足,我们设计的基于WEB的农业机械化档案信息管理系统,具有完善的农业机械化档案信息管理功能,解决各农业机械生产企业和主管部门因地理位置分散而不能整合档案的问题,系统具有良好的向后扩展性和兼容性,保证档案数据传送的安全性,在设计之时做全面的考虑其多样性。

要达到完善的农业机械化档案信息管理功能,必须在进行详细的需求分析基础上,进行科学的系统分析和系统设计,其中数据库设计是系统功能设计的基础,数据库设计的关键要将复杂对象的数据内容进行分类分解,具体地说,数据库设计是指从用户需求出发确定一个数据库结构的过程,将农机档案信息管理系统数据分解成若干张数据表,要方便用户对数据库进行操作和维护,保证数据库中数据的一致性和正确性,采用外部关键字用来实现表之间的关联,建立索引以提高数据的检索速度,提高连接查询的速度。

4、总结

第4篇:农业机械行业特点范文

农机标准化信息资源共享过程主要包括五个组成要素:数字信息生成、数字信息组织、数字信息存储、数字信息服务和系统维护管理。五个模块之间相互配合共同完成农机标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过程。其中,数字信息生成模块将各种信息资源通过不同标准或协议转换成网络环境下计算机能统一能识别的数字信息资源,即将分散于不同载体、不同地理位置的信息资源以数字化形式存贮、以网络化方式交互传递,实现资源共享,从而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获取信息和利用知识的需要。通过分类、主题、分类主题一体化等方式,为数字信息资源提供有序化结构,使之形成一个有机化整体。在有序化的基础上,为数字信息资源提供足够的存储空间和简单快速的存储算法,实现信息资源的充分、快速利用。图1中,将原始信息资源生成分为现实资源(放置于本地)和虚拟资源(通过网络获取)两部分。现实和虚拟资源的主要获取方式采用:(1)通过对传统文献资源进行数字化加工处理;(2)自主开发建设标准化文献资源;(3)建立导航网站,链接网上专业网站、搜索引擎和数据库服务中心等虚拟网上资源系统,然后通过信息资源的整编、标识、编码等过程完包括元数据方式、分类法、主题法和分类主题一体化。由此建立一个统一的农业机械标准化信息资源数据库,并存贮于网络环境下供用户利用,且在共享的过程中进行系统的维护和管理。所建平台主要包括信息资源库和资源共享平台两个部分。前者重点在建设农业机械标准化信息资源目录体系,内容包括:农业机械基础标准库、农业机械技术标准库、农业机械管理标准库、综合信息库等。后者主要包括标准化信息采集系统、标准化信息资源库管理和标准化信息三大部分。

2平台设计原则

以“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平台、科学布局、资源共享”为平台设计原则,以“为农机行业提供科学、高质量综合决策信息服务”为目标,建设一个资源开放、机制创新、社会参与、创新主体受益、实效显著的农业机械标准化信息资源共享平台,打破“信息孤岛”,实现农业机械行业各类信息互联互通,促进农机行业标准化信息资源在广东省范围内的共享共建,为农机行业提供及时、高效的数据信息支撑服务。

1)安全性原则。

按照相关规范要求,从网络安全和应用安全两个层面进行统一规划和管理,对系统中的用户权限和角色进行合理规定和划分,对用户身份进行有效审核,对用户行为、基本信息单元的存取进行严格监控和审计。由于系统网络可与Internet对接,因此使用防火墙、防入侵等先进的安全保证技术,切实保证政府网络不受入侵,从而保证工作信息和数据的安全。

2)实用性原则。

考虑到不同文化层次人员的不同需要与使用习惯,将系统设计得简单、实用,让不同用户均可方便使用。

3)先进性原则。

综合利用计算机领域、通信领域、网络领域、信息处理领域的最先进的技术,博采众家之长,在深入地分析和广泛的调查基础之上确定平台建设方案。

4)可扩展性原则。

考虑到信息系统建设是一项长期工作,平台设计之初就遵守可扩充性原则,允许用户根据需要简单扩展系统应用。

5)开放性原则。

平台遵循软构件化设计原则,各部分采用标准的规范接口,支持不同部件之间灵活沟通与联系。在统一的安全控制下,实现信息数据的灵活集成和充分共享。

6)稳定性原则。

为了确保各种信息的安全性、有效性和完整性,平台在硬件系统、操作系统、开发软件、数据库、应用软件、网络设备等各个环节均保证每个组件乃至整个分系统的稳定性,并在系统集成时严格遵守质量保证体系要求,使系统整体稳定性得到保障。

7)可恢复性原则。

平台设置了可恢复功能,防止因频繁或错误操作给数据资源甚至整个信息系统带来的损害。即使是造成信息不完整、数据资源丢失或整个信息系统崩溃这种毁灭性损害,也能完全恢复。

8)可管理性原则。

农业机械标准化信息资源共享平台一旦投入运行就涉及管理,即用各种手段来对系统进行监控,减少故障发生率,并形成行之有效的恢复手段,使系统的性能达到最优,从而减少系统维护的费用,保证用户能安全、可靠、正常使用系统服务。

9)事务性原则。

系统可实现事务控制,保证数据的一致性。支持将多个数据源更新纳入同一事务中,保证一系列更新操作的事务性,做到所有更新成功或所有更新失败,避免更新导致的数据不一致。

10)人性化原则。

人机界面和交互方式设计充分考虑不同用户的使用习惯和文化差异,是系统能否成功实施与推动运行的关键。

3平台技术架构

3.1总体设计

为了建成开放、标准统一、功能完善、安全可靠的农业机械标准化信息资源共享平台,本文采用先进的B/S(浏览器/服务器)体系结构,内置全面而强大的功能模块,实现完整的架构设计。平台在设计上采用面向对象分析和组件式开发方法,平台架构包括基础层、数据服务层、应用支撑层、应用服务层和表现层五个层次、各层次功能。

3.2技术架构

J2EE是一个基于Java语言的服务器端应用结构,支持平立、可移植、多用户、安全和标准的企业级应用,为搭建具有可伸缩性、灵活性、易维护性的应用系统提供了良好的机制。J2EE技术为用户提供一种可创建广泛兼容的企业解决方案而无需进行复杂编程的平台,可大大提高系统的易用性、扩展性、安全性和稳定性。利用这一优势可以方便地开发出高质量的、适合企业使用的应用程序,还可极大地减少产品研发上市时间、成本和风险。因此,本平台系统的技术架构采用基于J2EE分布式组件技术的多层应用体系结构,支持INTERNET,在基于J2EE分布式组件技术的多层应用体系结构基础上强调应用组件化。通过技术平台化和应用组件化,实现生产工厂化。采用在J2EE架构下开发,可以跨平台运行,并通过XML技术提供可跨平台交换和移植的业务数据。

4关键技术问题

平台建设需要对平台组成的五项关键要素分别进行系统分析和具体的技术攻关,包括信息资源生成模式、信息资源组织模式、信息资源存储模式、信息资源服务模式和信息资源统一管理模式。

4.1信息资源生成模式

信息资源数字化建设其一是对原有传统文献资料进行数字化加工和转化,其二是开发建设新的数字化信息资源,并对两者进行科学的整合、重组、分类、组织,形成新的数字化资源体系。数字化信息的生成技术包括键盘输入技术及非键盘输入技术。非键盘输入采用手写识别技术、印刷文稿扫描与识别技术、语音识别技术等,所生成的数字化信息符合国际上普遍采用并相对开放的标准。例如最终的生成数据格式采用以下的国际标准。

4.2信息资源组织模式

将处于无序状态的特定信息,按照一定的标准和方法,使其成为有序状态的过程,便于人们利用信息和有效地传递信息。网络环境下的数字信息资源组织方法从语法、语义和语用三个方面进行选择。语法组织方法是语义组织方法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语用组织方法是从用户检索角度去分析信息资源的组织方式,语义组织方法是对网络环境下数字信息资源内容的揭示。本平台选择分类法、主题法和元数据法用于语义分析。

4.3信息资源存储模式

信息资源存储可分为物理存储和逻辑存储模式两种。传统的以服务器为中心的物理存储模式已难以满足数字信息爆炸式发展速度。本文采用网络附加存储技术(NAS)实现数字信息的快速存取和集中管理。文本、图像、音频、视频等信息资源经过数字化处理后,以多媒体数据库(MDB)的逻辑结构实现存储,并用多媒体数据库管理系统(MDBMS)实现管理。在网络环境下根据存储信息特点,本文采用MDBMS实现技术中的三种:扩充关系数据库技术、面向对象的多媒体数据库技术及超文本/超媒体数据库技术,实现数字信息资源的逻辑存储标准模式。其中,扩充关系数据库技术主要用于描述文本信息,她在传统关系型数据库系统(RDBMS)的基础上引入新的数据类型,以描述图像、动画、视频、声音等多种多媒体信息,克服了RDBMS只能描述字符和数字等符号信息的缺点。面向对象的多媒体数据库技术从多媒体的数据模型入手,采用面向对象中对象、方法,属性、对象类的层次结构和继承特点来描述多媒体的数据模型。超文本/超媒体数据库技术采用非线性技术组织和表示块状信息,解决了如何用结点和链接来组织和表达多媒体及其相互关系,以及如何实现超媒体的同步和协调等。

4.4信息资源服务模式

网络环境下数字信息资源的基本服务模式采用:用户通过统一检索界面发出不同的服务请求,经过系统分析后发送给服务器中不同的检索策略;服务器根据检索策略在数字信息资源库中找到命中的信息返回给用户;用户在利用命中信息之后会产生新的信息,新信息通过反馈机制收入至数字信息资源库中。

1)浏览检索服务:

建设方便实用的信息机构主页,面向各类网络用户提供开放式服务。利用主页提供的分类栏目,可浏览、查找和下载相关信息;利用全文检索系统,对各类信息机构所有的数据库进行全文检索和下载。

2)个性化服务:

根据用户请求,工作人员利用网上丰富的专题性、学科性信息资源,用信息推送技术直接将信息送至用户桌面。

3)集成化服务:

针对用户需求,将各种载体上的信息进行集成,使之有序化、浓缩化、精细化、专题化、知识化,重组成新的信息资源体系,利用网络或光盘方式提供给用户。

4)信息增值服务:

根据用户提出的请求,搜集本单位和网络上的信息资源,经过综合分析研究和加工处理后,形成信息产品,包括光盘产品、专题信息研究分析报告、定题信息资源库等,实行有偿服务。

5)参考咨询服务:

在网上建立虚拟参考咨询组,及时解答用户提出的有关网络利用、网络资源分布、信息服务、信息检索等方面的提问;开辟参考咨询服务专栏,将最常见的问题和解答编制成文献存入主页,使用户自由访问。

4.5信息资源统一管理模式

采用统一的系统维护管理模式,见图5。广东省农业厅农业机械化管理办公室作为监督机构,统一制定全省农业机械信息资源建设规范。各地区建立地区管理机构,负责管理各地区下属的图书系统、信息系统、档案系统和各类商业信息组织(如ICP、数据库开发商)的信息资源建设等。

5结语

第5篇:农业机械行业特点范文

【关键词】机械行业;安全生产管理;完善性

1、前言

对任一国家而言,机械行业安全问题都是其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重心。目前,不管是大型制造企业,还是中小型制造企业,都在利用越来越自动化的机械生产以及现在化的设备来获取企业竞争上的优势。设备管理、制度管理、环境管理及安全管理正在给人们提出更高的挑战。在一些发展中国家,一般工厂里的工人由于较低的文化水平导致其安全意识比较差;即使拥有较高文化水平的工程师,在某些特殊环境下也会出现安全生产问题,这些给自身和企业带来了很大损失。所以,世界各国都在积极寻找应对机械行业安全生产管理问题的办法,例如:通过建立完善的机械安全生产管理标准体系来坚持安全发展,强化机械安全生产管理和监督,有效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等等。然而,作为高速发展中的国家,中国目前机械行业的安全生产管理还存在诸多问题,这就需要我们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来加强安全生产,确保行业安全生产管理的高水准。

2、安全生产管理标准化的现状

目前,中国作为世界上第二大产品出口国,很多机械行业的产品销往国外,为了生产出更好的产品,中国很多企业都在采用现代化的设备和技术,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但同时带来另一重要难题--安全生产管理。为了规范行业安全标准,各国针对自身特点制定出了较符合自己的安全生产管理标准,然而,自从我们加入WTO以后,需求者对我们的产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产品制造者,我们也在不断地改善技术,改善安全生产管理标准体系,但世界上目前比较认可的机械行业安全生产管理标准是由欧盟颁布的。截至目前欧盟机械行业安全生产管理标准已经更新了五次,最近一次更新完善后他们将这些标准分为3个层次:A类标准—基础标准;B类标准—通用标准;C类标准—各类专业机械标准。相比较欧盟的安全生产管理标准,我们国家也因地制宜的制定出了我们自己的一套机械行业安全生产标准:首先我们的安全生产标准采用欧盟标准的A、B、C三类划分方法,其次在标准的内容上也差不多是采用或参考了相应的欧洲标准,最后根据我们自身的特点制定带有中国特色的机械行业安全生产管理标准。

相比较欧盟等国家较成熟的机械行业安全生产管理标准,在我国的安全生产管理标准制度中存在着一些不足,这些不足主要表现在:(1)标准的因地制宜性差:主要体现在A类基础标准和B类通用标准中,这两类标准大部分是等效采用了ISO(国际标准化协会国际联合会)标准体系和EN(欧洲标准化委员会)标准体系,没能很好的结合我们国家自己的基本国情,即没能实现标准的同化,从而导致了某些机械制造企业在标准的采用和实施过程中遇到了很多问题,严重者会放弃使用这些标准继而引起更多的安全生产管理问题。(2)标准的实时性差:主要体现在我国机械行业安全生产管理标准的全面性和先进性。首先是在我国的机械行业安全生产管理国家标准中C 类标准只有300余项,相比较欧盟的600多项,涵盖的企业产品特点比较少,导致了标准的适应性差;再者,相比较欧盟的机械行业去安全生产管理标准体系的实时更新性,我国的安全生产管理标准中有很大一部分是跟多年前制定的,对于目前世界的经济发展,我们的标准处在追赶的状态,没能起到先行者的作用。(3)标准的协调性差:一个好的行业安全生产管理标准不仅能满足自身标准体系的紧密相关,而且能互相补充各类型标准之间的不足。而在我国的机械行业安全生产管理标准中,A类、B类与C类三种安全生产管理标准之间的协调性存在一定问题,这主要表现在C类标准中有一些部分没能紧密联系A类和B 类标准中的有关安全生产管理要求。

3、机械设备的安全生产管理现状

机械设备是机械生产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东西,机械设备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企业加工生产的产品的好坏以及企业的生产安全。目前的机械设备包括:农业机械设备、重型矿山机械设备、工程机械设备、石化通用机械设备、电工机械设备、机床、汽车、仪器仪表、包装机械设备、环保机械设备等等。机械加工设备技术性能直接影响到产品的质量和机械制造业经济,进而确定国民经济的发展水平,目前机械设备已发展成数字技术、现代控制技术、通讯技术等现代科学和技术。在高技术来临的同时,机械设备的安全生产管理问题也成为了我们必须面对的挑战。

当前我国机械行业设备的研发测试技术、预防性维修都正在改善。机械设备的安全生产管理贯穿于责备使用管理的整个过程中,从设备的选型、选购、管理、操作、运行到维护、保养等阶段。在目前我国机械设备的安全生产理中主要存在如下问题:(1)设备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不完善性,主要表现在制度标准的不全面,局限性较大;(2)生产管理制度实施的不彻底性,很多企业制定设备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只是为了敷衍上级,没有切实的运用到实际的设备生产过程中;(3)人员技术的匮乏性,针对一些企业设备安全事故的分析和研究,我们可以发现安全事故发生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操作人员的专业技术不过关,从而导致一幕幕惨剧发生。

4、对策措施

(1)机械行业安全生产管理标准体系的制定和完善是机械安全生产的基本保障,是提高产品质量的前提条件,是企业获取竞争优势必不可少的部分。为了提高机械行业的安全生产力,应该按照完整性、可扩展性、层次性、协调性和先进性的原则进行规划和健全。针对上述提出的问题,为了进一步完善我国机械安全标准体系,我们需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改进:①加强对机械行业安全生产管理标准的研究:即对机械安全生产管理标准的基础性、系统性、体系性加强研究,提高机械行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意识,全面提升我国机械产品的安全。②加强对欧盟新的安全生产管理标准的研究:深入研究欧美发达地区的机械安全技术法规,研究对机械产品安全的市场准入要求、安全性评价程序和认证制度。③加大机械安全生产管理标准的宣传、贯彻和执行力度:一个好的标准不光是你体现在标准的制定上,更多的是体现在标准的执行效果上,所以我们要更深入的执行安全生产管理标准。④积极采用和用于改进:积极消化和吸收欧盟先进标准,并将适合我国国情的标准及时改进为适合我们自身特点的标准。

(2)为了将机械设备的作用最大化,我们必须注意机械设备的管理与维护,其中主要就是机械加工设备的安全管理。所以,首先我们须制定出有关机械设备的使用和维修管理标准,并根据实际特点不断优化管理标准。第二,加强机械操作过程中的安全生产管理,我们可以利用先进的诊断技术来实时监控机器和人员的工作状态。第三,伴随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我们需要提高设备安全监控的实时性和可预防性。

(3)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机械行业安全生产管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作为安全生产的参与者,我们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安全生产管理准则的制定者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完善安全管理制度体系;第二,安全生产管理的监督者--企业领导,必须加大安全生产的宣传力度,切实做好安全生产管理的实际运行;第三,安全生产管理的遵守者,必须严格遵守,提高安全生产管理的意识,加强设备操作员工的技术训练,提高其自身的专业知识以及加强其对设备安全生产管理的认识程度。

第6篇:农业机械行业特点范文

1.1地形

道县地处湖南省南部、潇水中游、南岭北麓,位于湘、粤、桂三省结合部。全县为盆状地形,四面环山,中部岗丘起伏,平川交错,整个地势呈中山-低山-丘陵-岗地-平原的趋势,从四周向中部倾斜。

1.2气候

道县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18.5℃;无霜期284~348天,光照充足,年平均日照时数1569.9小时,平均风速2.5m/s;雨量充沛,年均降水1506.7mm,年均蒸发量1634.6mm,降雨量略小于蒸发量;雨日平均164天,但时空分布不均,降雨多集中于4~6月,占全年46.1%。

1.3土壤资源

在土壤资源上,共有9个土类、17个亚类、63个土属、180个土种,基本上呈红壤-黄壤-黄棕壤-山地草甸土的环状垂直分布。

1.4土地利用结构

根据2012年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道县土地总面积为24.47万hm2,主要以林地和耕地为主,其中林地14.591624万hm2,占总面积的59.61%;耕地面积4.563206万hm2(水田3.220383万hm2,旱地1.342823万hm2),占总面积的18.64%;园地5910.46hm2,占总面积的2.41%;草地1.789152万hm2,占总面积的7.31%;城镇村及工矿用地1.041985万hm2,占总面积的4.26%。

2道县耕地后备资源评价

2.1评价指标体系

根据《耕地后备资源调查与评价技术规程》(以下简称《规程》),结合道县在农业气候资源、土壤资源等方面的特点,在征询有关专家意见后,选取以下指标:自然坡度、土层厚度、土壤质地、生态退化可能性,在此基础上,加入农机总体应用特性这一指标。

2.2评价指标等级划分

参照《规程》,将各评价指标按照对土地利用和农业机械应用的适宜程度,由高到低划分级别:A1、A2、A3、N,其中N为不适宜。

2.3待评价耕地后备资源来源地类

待开发耕地后备资源的地类有待开发荒草地、待开发盐碱地、待开发沼泽地、待开发沙地、待开发裸土地、待开发裸岩石砾地、待开发苇地和待开发滩涂。在第二次土地调查分类中,荒草地对应着其他草地;裸土地和裸岩石砾地对应着裸地;苇地根据实际生长位置,分属于沼泽地或滩涂。

2.4主要数据来源与处理

土地利用数据来源于道县2012年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1:10000);坡度数据根据道县地形图(1:10000),使用ARCGIS空间分析功能自动生成;土壤质地、土层厚度来源于2008年涔天河流域道县耕地后备资源调查和2011年湖南省道县耕地后备资源调查。在ARCGIS软件支持下,将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地形数据、土壤质地、土层厚度数据进行叠加,通过空间坐标配准、属性判别,获取评价指标的属性数据。

2.5指标等级判定的说明

生态退化可能性: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在生态退化方面可能存在着次生盐碱化、水土流失、沙化以及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道县整体为丘陵山地地貌,次生盐碱化可以不考虑。在气候类型上,道县不属于干旱半干旱区,大风天气少,境内植被覆盖率高,在地形地貌上属于山地丘陵,不会产生沙化情况。后备资源开发会影响生物多样性,但这种影响小。对于道县境内的耕地后备资源开发而言,最大的影响应是水土流失,根据不同坡度下水土流失的可能性,将6°以下的判定为A1级,6°~25°的判定为A2级。评价采用最小限制因子法,即在有关评价指标的分级中,以分级最低评级因子的分级作为该评价单元的等级。

2.6道县耕地后备资源数量、等级及分布

根据评价属性数据统计,道县耕地后备资源总量为1.147485万hm2,其中A1等级为2030.27hm2,占总量的17.69%;A2等级为8649.91hm2,占总量的75.38%;A3等级为794.66hm2,占总量的6.93%。从空间分布上看,道县耕地后备资源分布集中,主要分布在道县中南部,包括祥霖铺镇、审章塘瑶族乡、蚣坝镇、万家庄乡、白芒铺乡、营江乡、清塘镇和新车乡。该区域属于道县的平岗区,地势高差变化相对小。从质量上来讲,道县耕地后备资源质量较好,A2和A1等级占到总量近73%,其中A1等级占到总量近18%。在来源地类上,以其他草地为主。从气候条件上来讲,道县属于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降雨量充沛,风害影响小;从坡度上来讲,<6°的耕地后备资源占到总量的66%,6°~15°的占到总量的29%;从土壤条件上来讲,74%的耕地后备资源土层厚度可达到100cm以上,43%属于壤质土。同时,道县植被覆盖率高,土地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有限。在农业机械应用上,道县总体应用条件一般,但在集中分布区域、即中南部应用条件尚可。

3分区利用对策

根据道县耕地后备资源分布特征,结合地形条件、土地利用等特征,以行政区域划分为主、结合主要河流道路走向,在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利用上,将全县划分为开发主导区、整理主导区和生态保育区。

3.1开发主导区

该区位于道县中部,土地总面积6.086324万hm2,包括清塘镇和营江乡濂溪河以南部分、上关乡省道323以南部分、万家庄乡、白芒铺乡、祥霖铺镇、蚣坝镇、审章塘瑶族乡中北部、新车乡北部和南部、大坪铺农场。耕地后备资源数量为0.828606万hm2,占全县耕地后备资源总量的72.21%,等别以A2和A1为主。该区耕地后备资源分布集中性明显,单块耕地后备资源面积大,总体坡度大多在6°以下,与现有耕作区域距离较近,具有进行大规模开发的优势,是该县耕地后备资源开发的优先区域。该区在土地利用上,对于总体坡度为6°以下的集中较大规模的耕地后备资源,可以修建坡式梯田,辅以水土保持措施,种植中耕作物,便于农业机械耕作;对于6°以上的耕地后备资源,或者虽以6°以下为主、但交叉有其他坡度区间的耕地后备资源,建议修建水平梯田,以便于田间管理,有灌溉条件的情况下种植水稻,无灌溉条件则种植旱作物。该区境内有潇水、淹水、冷水,小型水库有30余座,山塘7000余处,河坝400余处,配备排灌机械7211台、32168kW。在水利工程区划上,该区属于中部丘平提水工程管理区,但总体上而言,区内水利设施不足,沿河两岸高坡田尚面临着旱灾威胁,耕地后备资源开发面临着灌溉得不到保证的限制。但根据涔天河水库扩建工程规划,该区在其拟修建的左、右干渠及配套支渠的控制范围之内,因此,涔天河水库扩建及配套工程完成后,该区耕地后备资源的水源条件将会有较大程度的改善。从合理规划、科学投资的角度来讲,该区耕地后备资源的开发利用应安排在涔天河水库扩建配套工程完成之后,根据干支渠道修建提水泵站和引水渠道,配置提灌和灌溉机械,提高区内灌溉保证率。在农业生产道路上,该区对外交通骨干道路体系已经形成,农业生产道路还较欠缺。为充分发挥该区耕地后备资源的优势、促进土地流转和规模化生产,建议该区在开发利用时,应根据农业机械化通行要求,对现有道路体系进行梳理,在农业耕作区域构筑完善的机耕道路体系,为农业机械化生产、农业产业化创造条件。在农业机械适用尺寸上,区内耕地后备资源的坡度大多在6°以下,农业机械的尺寸受限小,可配置中型的耕整机械和联合收割机等农业机械;6°~15°的后备资源类型,对农业机械尺寸有一定限制,宜采用中小型或小型农业机械。

3.2整理主导区

该区土地总面积7.205486万hm2,位于桥头乡和仙子脚镇洑水以东、乐福堂乡、寿雁镇、富塘乡、东门乡、白马渡镇中西部、上关乡省道323以北部分、营江乡和道江镇以及清塘镇濂溪河以北部分。该区耕地后备资源数量为1913.89hm2,占全县耕地后备资源总量的17%,等别以A2为主。该区耕地后备资源大多分布零散、单块面积小,坡度以6°以下为主,6°~15°也占有一定比例;该区大部分耕地后备资源分布在现有耕地区域内或周边,梅花镇洑水以北区域的耕地后备资源多分布在中山中、与现有耕作区域距离远。对于该区分布在现有耕地区域内或周边,建议在耕地整理时一并开发利用,而对于梅花镇洑水以北区域分布在中山中的耕地后备资源,建议作为生态用地予以保留。由于该区耕地后备资源多分布在耕地区域内或周边,因此开发利用应纳入周边耕地统一规划,视水源情况种植周边类似作物对于单块规模较大的耕地后备资源,可作为一个耕作区,单独规划,总体坡度为6°以下的,辅以水土保持措施,种植中耕作物;6°以上的耕地后备资源,宜修建水平梯田,有灌溉条件的情况下种植水稻,无灌溉条件则种植旱生作物。该区境内以中低山区和丘陵区为主,在水利工程区划上,属于西北山丘中小型蓄水工程配套管理区,洑水流灌全境,有中小型水库30余座,山塘4000余处,河坝800余处,配备排灌机械7167台、3.0670万kW。由于该区西北以及东部为中山区,区内蓄水条件较好,在灌溉上主要靠水库山塘蓄水以及水坝提水灌溉。该区中东部在涔天河水库扩建工程配套渠道的控制范围内,可结合上述的干支渠道,对现有灌溉盲区或灌溉保障率低的区域完善引水渠道,修建改造提水泵站,配套提灌农业机械,提高区内灌溉保证率。在农业道路上,该区农业生产道路体系已经形成,耕作区域内已具备基本的机耕道路,但对于农业机械化生产来讲,道路体系还不完善,田间道路标准还不高,应结合现有骨干道路进一步充实农业生产道路体系,提高农业道路标准,以方便农业机械通行及农业生产物资运输。该区部分耕作区域分布在溪沟两侧,机耕道路难以通达,目前多以生产便道为主,在整治时应提高道路铺筑标准,适当拓宽路面宽度,条件允许时降低道路纵坡,调整道路走线。在农业机械适用尺寸上,由于该区耕地后备资源纳入到现有耕地资源中一并进行整理,所以农业机械尺寸取决于该区耕地资源条件。该区大部分耕作区域地势总体平坦,地形开阔,适合于中型农业机械;而对于山丘冲田以及坡田,耕地散而破碎,适合于推广小型农业机械。

3.3生态保育区

该区土地总面积11.186195万hm2,包括桥头林场、桥头乡和仙子脚镇洑水以西、月岩林场、清塘镇南部濂溪河以西部分、新车乡中部、白马渡镇和柑子园乡北部、四马桥镇、蚣坝镇南部、井塘瑶族乡、横岭瑶族乡和洪塘营瑶族乡,在土地利用结构中以林地为主。耕地后备资源主要分布在仙子脚镇、桥头林场、四马桥镇、柑子园乡和井塘瑶族乡。该区耕地后备资源1274.90hm2,占全县耕地后备资源总量的11%,等别以A2和A3为主。从总体来看,耕地后备资源分布零散,单块面积小;坡度大多为6°~15°,15°~25°和6°以下的比例均接近20%;与现有耕作区域联系性差,分布在林地、园地等非耕地类型中的特点突出,进行开发的优势度低。该区在开发利用上,建议将与耕作区域相连的、面积较大的耕地后备资源纳入耕作区域一并进行整理(如泡水两岸耕地内及周边的耕地后备资源);位于耕作区域附近的、零星的可在国土部门和农业部门的指导下,由农民自行开发,视水源情况种植周边类似的作物;位于林地和园地之间、和现有耕作区域距离较远的,建议作为生态用地进行管理,有条件的情况下植树种草,以增加地表植被覆盖率。该区中北部为洑水以及濂溪河支流发源地,南部有泡水经过。整个区域分布有小型水库30余座,山塘3000余处,配备排灌机械4562台、1.8388万kW。由于该区耕地后备资源海拔高,难以提水灌溉,同时该区也不在涔天河水库扩建配套渠道的控制范围内,因此灌溉条件差。在开发利用时,可结合地形条件修建坡面截水沟,开挖集雨池,拦蓄坡面径流,补充灌溉。农业生产道路上,泡水两岸的耕地区域与整理主导区集中连片耕地区域相似,需进一步完善农业生产道路、提高现有主要道路标准。其他区域只形成了骨干道路框架,农业生产道路比较匮乏,耕作区域中的道路大多坡降大、标准低、路况差。在整治时应大力加强农业生产道路建设;根据地形走势对现有道路走向进行调整,满足平曲线和最大控制纵坡要求;加宽路面宽度,提高道路建设标准;力争集中耕作区域(包括集中耕地后备资源区域)有机耕道路通达。在农业机械适用尺寸上,除泡水周边耕地可采用中型农业机械外,其他区域适合采用人力控制的微型农业机械(工作幅宽在75cm以下),田面宽度普遍较大的地块可适当配置自走式的小型农业机械。

4结语

第7篇:农业机械行业特点范文

【关键词】消费者决策过程;农业机械;农机企业;营销策略

一、消费者行为概念与研究意义

消费者行为是指消费者为获取、使用、处置消费物品或服务所采取的各种行动,包括先于且决定这些行动的决策过程。消费者行为由两个部分构成: 一是消费者的购买决策过程,即消费者在使用和处置所购买的产品和服务之前的心理活动和行为倾向,属于消费态度的形成过程;二是消费者的行动,即购买决策的实践过程。二者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消费者行为的完整过程。 消费者作为市场活动的主体,其群体特征、消费习惯、价值取向等等,会左右着市场的走向,对企业生存、发展起到了潜移默化或是疾风骤雨般的影响。

二、广西农机行业背景

(一)政策环境

2004年11月1日,国家开始实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其中规定的“中央财政、省级财政应当分别安排专项资金,对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购买国家支持推广的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给予补贴”,直接导致了农机行业从05年至今的火爆。据统计,国家补贴1元就直接带动了市场6元的购买投入,极大地带动了用户对农机市场的投入量。

继续实施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增加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等为农机行业定下了发展的基调。

(二)经济环境

据广西自治区人民政府《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显示:2009年“广西第一产业增加值1458.71亿元,增长5.3%;粮食生产总产达146.32亿公斤,增长4.9%;糖料蔗、桑蚕等产量保持全国第1位;园林水果总产量771.72万吨,增长16.9%;肉蛋奶产量稳定增长”。农业巨大的基数以及稳速增长对农业机械形成强大的需求惯性。

其次,农民的收入也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2009年广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451元,实际增长12%;农民人均纯收入3980元,实际增长10.6%。

同时,对农业机械行业更为重要的有利因素在在于,经过多年的农机推广,广大农民在农业机械使用的观念上发生了较大的转变。随着相关农机企业相继推出购机贷款,更多的用户则倾向于使用贷款予以购置。综合中央农机购置补贴、地区政府购置补贴、当地企业组织(如糖厂)补贴和农机企业贷款,用户需要购机款仅为整机销售价的20%左右,均保障了市场拥有潜力巨大的用户需求。

三、广西农机消费者决策行为分析

(一)农机消费者特征

现阶段,农机消费者大多为年龄在30岁至65岁之间的男性乡镇农民(现阶段还没有出现女性消费者,但女性在购买决策上拥有较大的影响力),他们一般早年从事农业机械耕作业务、承包农地耕作或者个体运输等个体业务,由于近年来业务环境的恶化以及国家对农机购置补贴力度的加大,才促使其产生购买农业机械的想法。其购买资金一般是大部分来源于自身积蓄,小部分为亲戚临时借款,少数是相关贷款农机企业或者银行贷款。

(二)农机消费者的价值取向

消费者购买购机流程后的运作方式为:通过购买农机具(主要是大马力农业机械)为其他农业更作者进行农业耕作,然后收取一定的服务费用。因此,在整个过程中收益、成本以及潜在风险是农机消费者考虑的主要因素。

农机消费者的价值取向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增大农机消费者收益

作为农机产品的消费者,农机消费者希望农机产品能增大其收益,对农机产品的评价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有最好的产品性能。农机在整个农忙时节能不停的、完好损地完成工作;二是厂家有及时地售后服务工作。在农忙时节,“时间就是金钱”对农机劳作服务来说很贴切,因为农机劳作的时间每一年都集中在两到三个月,因农机故障得不到维修不仅延误耕作时机、损坏信誉,甚至可能直接导致一天几千元的劳务费损失,因此及时的售后服务对农户是必需的。

2.减少花费

农机消费者希望在农机产品的整个消费使用过程中,一是花最少的购机费用。按照国家和地方的补贴来看,农民是最大的受益者。如中央09年大马力拖拉机的补贴金额为产品销售价的33%,即消费者只需要付出原来售价的77%就能够得到产品的所有权。如果加上一些地方政府和糖厂等方的补贴金额,农民消费者需要付出的金额仅为原价的三分之一或少。所以农机购置补贴是用户非常看重的。二是希望花费最少的维修费用,这会涉及到产品的性能、以及平时使用农业机械一些保养和维护的技巧。三是希望较少的无谓工作,指尽可能使农业机械减少在劳务耕作以外的行动,以减少油耗和维修方面的费用,这个跟用户自身的协调管理有关系,同时也和农务信息也对此有较大影响。

(三)消费者决策模型

1.消费者决策过程

消费者在决策的过程中,首先他会根据自己的动机、相关事物的信息积累、个人的思维方式、人格特性、态度等,对农机产生了需求。然后农机消费者会邻居或者相邻区域内相关的农机使用者。经过交谈或者他人传闻而获取关于产品的第一手资料,并对其持有很高的可信度。消费者根据初步的了解,会去市场进行实地了解,以丰富以往的经验,纠正、补充有关农机认识。接着,消费者会去比较他所认可的农机产品,通过咨询他所认识的农机用户和销售人员,在比较了各个产品的性能、价格、服务等方面之后,产生最后购买的决策。很多情况下,他会对产品之间的对比进行多次,以确保自己的决策的尽可能可靠。在充分考虑之后,做出购买的决策(见图一)。

2.消费者决策后行为

消费者购买农机之后,会在农机使用的过程中对农机进行评价,这会进一步丰富其的操作经验,为下次的购买决策做出极其牢固的“事实”依据。

在这个过程中,如果面对糟糕的产品和服务,消费额者会向咨询者全盘托出他的使用感受,作为一个可信的信息源,会对咨询者或潜在的农机消费者未来的购买产生深刻的影响。

四、农机企业的营销策略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由于消费理念等因素的影响,其消费者的需求内容与需求形式也不尽相同,因此必须将传统的营销手段结合实际因素具体运用。对广西农机企业的营销策略提出以下建议:

(一)提供适合满足消费区域的农机产品组合

农机企业首先应收集各个细分市场的相关信息进行产品决策。包括:各细分市场的农业耕作类型(例如是种甘蔗还是种水稻)、耕作的数量、耕作的季节性、当今主要农机产品类型、数量以及上述信息的变化情况与趋势的归纳分析,以此对农机产品的需求情况进行精确掌控。农机企业从数据的分析结果作为依据,做出经销产品种类与数量的决策,同时针对实际情况制定、选择合适的推广促销策略。例如,来宾地区、宜州地区为甘蔗主要产区,其甘蔗耕作面积、农机保有量均非常大,因此必须深入了解该类地区的土地类型、现有农业机械类型和数量等市场信息,对比国内国际发达市场的发展经验,选择该区域乐于接受的产品进行重点营销。

再者企业应该以农机消费者需求为出发点,根据产品的使用用途将各个产品进行组合销售。比如拖拉机本身只是一个动力系统,需要配套耕作农具才能进行劳作,因此拖拉机和配套农具就是一个自然的组合。农机企业可以先识别消费者的消费需求(比如消费者所在地的地块情况、购买产品的实际用途等),然后依据专业知识与实际经验进行产品组合建议。例如,在种植甘蔗从土地旋耕、施肥、培土、除草、灌溉、收割、运输一系列的工作都需要相关的机械产品来提高生产效率,因此就直接以该流程配套相关的产品进行组合推广。通过点(例如只是拖拉机的销售)来带动整个面(销售系列产品)。

(二)提供有竞争力的价格

尽管国家和各级政府会为农机消费者提供相当比例的补贴,但农机消费者依然看重农机产品的销售价格,其次是产品的质量及售后服务等。当然前期的投入能有效地带动后续的大量投入,比如二次购买以及配件维修等。因此,农机企业必须运用适当的策略加大促销力度,用较为优惠的价格扩大市场份额,争取后续更大的市场运作空间。然而值得注意的是,通过降价可以虽然可以得到大量的顾客,但是优良的产品性能与后续的良好售后服务才是保留和服务最佳顾客的不二法宝。

(三)增强渠道的控制与分销能力

1.保持农机产品传统经销模式的最优化

农机具有明显的地域特点,因此在成熟的农机消费地进行布点销售就显得非常必要。又考虑到在农机企业在人员或者相关资源方面的限制,农机企业可以实行与当地人员合伙经销的方式进行合作销售;也可以采用灵活的薪酬体系,对员工进行外派管理,同时确保较强的激励效果。

2.尝试建立品牌形象店

目前国内农机产品同质化严重,如何能在众多的农机品牌中脱颖而出,营销模式的构建非常重要。广西的农机企业可以借鉴汽车行业4S店的运作模式,引导有实力的经销商建立品牌专营店,集农机主机销售、配件供应、售后服务、信息反馈于一体,甚至可以为农机消费者提供使用培训,由此提升农机产品的营销渠道管理水平。

(四)建立适合农机产品促销方式

1.建立多方位的宣传体系

农机企业的促销有很多,可以选择参与农机现场展示会、广播、农村墙面粉刷、电视、网络等方式,制作适合农机消费者的小礼品等。

还可由政府组织的农机现场展示会。因为政府有着很高的公信度,其组织的活动能提高农户的信任程度。在现场演示会中,需要耐心、热情地邀请指导与会人员试机,让广大的意向用户亲自操作拖拉机,实地查看耕作效果。使用户充分体验了产品的优越性能,有效地打消了用户的购买顾虑,将增强其购买信心。同时,利用演示会的机会,加强与当地农机部门相关负责人的沟通,确保农机部门充分认识到农机企业产品的优良的适用性和性能,为下一步的销售打下良好的基础。

2.加大事件营销的宣传力度

要及时捕抓重大社会事件,以此为发展契机,加大相应营销力度以扩大销售效果。

例如2010年广西桂北广大地区发生了多年未遇的大旱灾,造成非常大的社会影响。农机企业就可以据此对重点区域推广与喷灌滴灌等水利农业装备,借助电视广播平台的强大的宣传力度,通过政府合作对产品免费试用推广,借以加快产品在该地区市场的推广接受速度。后续再以该事件作为插入点,推动其他的产品(如拖拉机等)进入该市场。

3.加强与政府部门的沟通合作

近年来,中央政府逐年加大了对农业的支持力度,对农机具的补贴力度随之增加,对农户购买决策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强。因此,农机企业需要通过积极参加农机部门组织的活动,让政府部门行政人员更加了解熟识农机企业产品,认识到农机企业产品是值得信赖与推广的优秀产品。这样,在农户办理手续咨询时,政府部门会更加支持农户购买,使经销产品占据了渠道和口碑上的优势,进一步提高了农户购产品的积极性。

(五)完善售后服务体系

1.建立用户互助联盟

农机企业协助当地的农业机械管理部门成立地区用户互助联盟,以规范相互竞争、引导各零散用户之间联合成立专业服务组织。农机企业在产品、技术与服务上给予必要的支持,在互助联盟内引导用户之间进行信息互享,使大部分的维修问题都能得到有效预防和解决;积极建议、协助当地的农业机械管理部门规范农业劳务市场,解决劳务费回收不及时的问题,切实协助解决用户难题。

2.建立覆盖销售区域的服务网络

农机企业可运用电话指导、员工实地到场维修、组织区域用户集中指导学习等方式进行售后服务。在服务不易覆盖的区域,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创新机制,可采用合资、独资等经营方式进行维修点的布置。指导维修点在维修技术、产品管理等达到规定的标准,同时设立相关的激励措施,对取得较高的顾客满意度、带动农机企业销售额的维修点给予一定的奖励。

五、结束语

农机市场的核心是消费者,农机装备的使用和推动力量均来源于此。但是由于地理、历史和经济上的原因,消费者从观念上对农业机械的使用内涵理解不够深入,以为农机就是一个吃油冒烟的铁牲畜,而没有在整个大环境下去认识农业机械的独有特性。因此,对待农机市场又是需要经历一个观念引导---满足需求——理念创新的发展阶段。

因此,农机企业应该抱着一个端正的心态来服务于农业,以专业人士的身份姿态来造福社会。在观念上改变消费者的认识,在产品上优化消费者的选择,在服务上保障消费者的使用。同时,切实加强农机企业自身建设管理,紧抓市场发展趋势,最后利用自身在信息、经验与知识方面的优势,引导消费者切合实际地对农业进行改造升级,使农机消费者、农机企业、农业耕作者、政府部门、厂商、社会等多方共赢。

参考文献:

[1]尤建新.企业管理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11.

[2]柳琪.现代农机行业营销新模式初探[J].农机市场,2008(08).

[3]李艳红.农机企业营销体系整合和创新[J].现代营销,2011(04).

第8篇:农业机械行业特点范文

2、低水平重复太多,产品技术含量低,制造工艺简单,加工设备精度要求不高,多数企业靠这种产品起步,一部分企业靠低水平产品积累资金和经验,向中高档产品靠近,一部分企业则停滞不前,小富即可。

3、行业科技力量不足。行业不大,虽然大专院校相关专业及科研院所共有130多个,应该说力量不弱。但目前情况是研究院所忙于创收保饭碗,有的形同一个工厂,只忙于生产及销售,有的想搞研究又没有经费,有的有技术但找不到中间实验用户,生产企业又愿出钱冒风险,以至于产、学、研脱节,本来就不强的技术力量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4、国际贸易人员匮乏。首先表现在国内没有一家本行业专业进出口公司,现在3亿多美元出口大都是企业自己做的,一切就绪后找到有出口权的公司下单。还有一些是进出口公司与食品包装机械的客户衔接不够,稀里糊涂就接单,回国后再询价。其次是企业不懂进出口业务,年出口300万美元的企业甚至没有一个熟悉专业外语(包括口语)人才,对国际行情不了解。报价方面只信守“国内售价加30%出口”,甚至出现报价过低而失去用户信任现象。有的是因报价低了,售后服务就赔钱,导致售后服务不好,还有些企业将低价竞争带到国际贸易上。

5、应变能力不强。随着食品加工工艺的变化,机械应该随之变化,但基本原理和主体结构是不变的,包装机械的变化则更为突出,被包装物的形状、大小及阻隔性则要求千变万化,可以说每一台包装机械都是“非标准”机型,每个客户都有不同的订货要求,所以食品和包装机械制造企业必须有一定的技术力量应付日常生产的需要。国外有些企业采用模块化设计来解决这个问题,企业可根据用户的不同要求将各种动作模式组合起来形成一种新的机型,但模块化需要先进行大量分析、调研、设计、实验,耗费人力、财力,短期还不能见效益。很多企业都无力去做,一般都是临时抱佛脚的方式,专为用户设计,往往影响交货期。

包装和食品机械行业科技进步的对策和措施

1、结合区域布局特点,促进整体协调发展

我国幅员辽阔,自然、地理、农业、经济、社会条件的地域性差异极大,农业制定了综合农业区划与专题区划,农业机械化也研究提出了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及1000多县级区划。为了研究符合国情的食品和包装机械发展战略,有必要研究影响食品机械数量与品种发展的地域性差异,研究制定食品机械区划。从数量上看,华北、长江下游除食糖以外,其它食品可调出;而华南恰相反,除食糖可调出以外,其它食品都需要调进、冷藏设备,牧区需要屠宰、运输、冷藏、剪毛等机械设备。如何客观描述食品和包装机械远景发展趋势,估算需求数量与品种,合理进行食品加工与食品机械生产企业的布局,是值得认真研究的战略性技术经济课题,而研究食品机械区划,系统与合理配备,是进行定项研究的基础性技术工作。

2、积极发展大型企业集团

我国的食品和包装企业多为中小企业,缺乏技术力量,缺乏自我发展能力,难以实现技术密集型的规模生产,难以满足千变万化的市场需求。因此我国的食品和包装机械应该走企业集团化道路,打破部分界限,组织不同类型的企业集团、研究院所与高等院校,要加强与企业结合,有条件的要进入企业集团,成为企业集团的开发中心和人员培训基地。政府有关部门要根据本行业的特点,从实际出发,采取灵活措施,支持企业集团在本行业得到迅速发展。

3、积极引进技术,增强自主开发能力

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要立足于提高自主开发能力和制造能力。要吸取上世纪80年代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工作中的经验教训,今后引进技术要密切结合市场需要和国际技术发展趋势,以引进新技术为主设计制造技术为辅。引进技术要和技术攻关与试验研究相结合,安排足够的消化吸收资金,通过技术攻关与试验研究,真正掌握国外先进技术和设计思想、设计方法、测试方法及关键设计数据、制造工艺等技术诀窍,逐步形成自主开发能力和改进创新能力。引进技术还要和企业的技术改进相结合,安排好相应的技术改造资金,使引进的技术能够迅速形成生产能力,转变成商品进入市场。要努力扩展渠道,采取各种方式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包括合作开发、合作制造、人才引进、派出人才培训等,取人之长,补已之短。

4、大胆利用外资,加快企业改造步伐

我国食品和包装机械企业由于起步晚,基础差,积累和还贷薄弱,不给钱发展不了,给了贷款又消化不了。又由于国家财力有限,难以投入大量资金进行大规模的技术改造,因而企业的技术进步受到严重的制约,长期停滞在原有水平上。十余年来面貌未见有较大的改变,因此利用外资改造原有企业就显得格外重要。

要积极创造条件,大胆利用外资,可以让出一部分市场吸收外商进行合资合作,有的企业也可以租赁给外商独资经营。 5、建立试验中心,加强基础与应用研究

工业发达国家食品和包装机械的发展,都是建立在广泛试验研究基础上的,为了实现2010年本行业的发展目标,并为以后的发展打下基础,我们必须重视试验基地的建设。由于历史原因,这个行业研究力量和试验手段不仅十分薄弱、分散,而且没有充分被利用,应该通过调查研究,组织协调把现有的试验研究力量组织起来,进行合理分工。还要充分利用其它行业,特别是军工部门的技术力量和试验手段,为食品和包装机械行业服务。与此同时,为了提高行业的开发能力,加速开发过程。根据本行业的特殊需要,建议国家投入一部分资金,进一步加强本行业试验研究中心建设。行业试验研究中心任务是对共性技术、基础技术、带有方向性技术进行系统试验研究,并对国外先进技术进行跟踪。

6、加强质量工作,确保产品质量提高

食品和包装机械工业在大发展的形势下,要牢牢抓住产品质量这一环节,只有这样才能经得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来自市场的严峻挑战。国产食品和包装机械要建立与国际标准或工业发达国家标准相适应的产品质量指标体系,并贯彻于设计、制造、检验、安装、调试、服务等全过程,对于量大面广的重点产品实行许可证生产,企业要加强质量意识和质量管理。政府有关部门要对现有的食品和包装机械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机构进一步扶持完善,逐步形成国家级产品质量监督监测中心,它除承担日常质量监督工作外,还负责出口产品的质量认证工作。

7、增加智力投入,加速科技队伍建设

市场竞争的关键是技术竞争,技术竞争的实质是人才竞争,要在国内外市场竞争中取胜,必须重视培养和用好食品和包装机械的技术人才,做到人尽其才。因此,有远见的领导和企业家要切实从政策上与物质上支持食品和包装机械的教育、科研、设计部门,使他们走在食品和包装机械生产的前面,而不是滞后于生产需求。对现有的食品和包装机械科技人才,要进行必要的规划、统筹协调全局性的重要课题,避免低水平的重复和冷门、缺门无人攻关,同时鼓励竞争。我国参加国际知识产权公约及加入世贸组织后,将迫使有关部门及企业更加重视开发和生产自己的专利产品,而不能再靠仿造过日子。总之食品和包装机械科研单位要向经济实体方向转变。目前食品和包装机械行业技术队伍不能适应发展的要求,不仅技术力量薄弱,而且大量科技人员是由其它行业转移过来的,专业知识结构存在缺陷,学机械的不了解食品工艺,学食品工艺的不熟悉机械,学校教育和在职技术干部的继续教育必须加大加强。与此同时,还应大力发挥现有科技人员的作用,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发挥科研单位、大专院校的作用,倡导科技部门的技术服务,技术连锁,加快企业技术进步,积极参与市场竞争,促使我国食品和包装机械行业出现质的飞跃。

发展战略思路及发展重点的领域

我国食品和包装机械既面临着国外先进产品的挑战和竞争,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国内外市场和较好的发展机遇。进入21世纪,我国国民经济整体水平和综合国力将迈上一个新的台阶,国际国内的环境都将为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提供良好的机遇。党的十六大提出全民奔小康的宏伟目标,人们的消费习惯和消费质量的不断变化和提高,必将促进食品和包装机械向多品种、多功能、高水平的方向发展。特别是我国已经加入WTO,食品和包装机械的市场要面向全球;国外食品和包装机械的先进技术和装备不断涌入我国市场,这也迫使我们必须采取应对措施,不断提高我国食品和包装机械水平,努力开拓国内外用户市场。

为了满足市场对包装和食品机械快速发展的需要,在十一五期间我国包装机械应优先发展如下10类产品:

1、纸板生产及制箱(盒)、印刷成套设备,重点发展宽幅、七层、九层瓦楞纸板生产设备及其制箱(盒)、印刷成套设备,并积极开发蜂窝纸板成套设备。

2、啤酒、饮料灌装成套设备,开发适用于10万吨/年以上生产能力的生产线,攻克贴标机的技术难点,发展具有高速、低能耗、计量准确、自动监测等特点的多功能、全自动的大型化设备。

3、袋成型充填封口设备,发展系列化产品及配套装置,提高包装速度,同时可适用于单膜和复膜两用的包装机。

4、裹包设备,提高产品的可靠性。

5、无菌包装设备,发展杯式无菌小包装机械,填补国内空白。

6、制罐成套设备,研制无缝焊轮和专用电源,提高生产速度。

7、重袋包装设备,积极研制生产能力600-800袋/小时的全自动重袋包装设备。

8、装箱、装盒设备,重点发展箱等多种形式的包装设备、小件物品装盒设备,要提高速度和工作的可靠性,并简化结构。

9、捆扎包装设备,发展多种形式的捆扎机械,推动果蔬、日用百货、工业材料包装自动化水平。

10、计量装备,积极研究,掌握组合电子秤技术,发展多种计量方式,并与自动包装设备相配套。

同时我国食品包装机械应重点发展以下13类产品:

1、油加工技术装备;2、果蔬加工技术装备;3、肉类加工技术装备;4、乳品加工技术装备;5、方便食品技术装备;6、啤酒饮料技术装备;7、超微粉碎技术装备;8、挤压成型技术装备;9、杀菌熟化技术装备;10、微胶囊化技术装备;11、真空冷冻技术装备;12、保鲜包装技术装备;13、农产品深加工成套技术设备,如大豆、稻谷、玉米、土豆等深加工及综合利用设备。

第9篇:农业机械行业特点范文

20xx年最热门专业有哪些_本科大学热门专业排行榜前十强20xx年热门专业有哪些

1.电子与信息类: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光信息科学与技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

最近几年大力发展的方向,这就是一次第三次工业革命,这个行业会持续走强,十分有前途。

2.外语类:外贸英语、小语种

专业性很强,随着中国走向世界,这个行业也会是个经久不衰的行业

3.法学类:法学、社会学、治安学、侦查学

这个行业随着社会的进步而进步,看看美国如今法学低位,那就是中国未来法学地位了

4.机械类: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工业设计、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

这个行业一直都很火,必进是国民生活、国家建设的基础性行业,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不过工资嘛,也都一直不温不火。

5.土建类:建筑学、城市规划、土木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给水排水工程。

曾近中国第一支柱产业,现在只能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土建类现目前正走下坡路,必须要迎来产业改革才会有新的发展前程,如果你还在选专业,那么最好慎重

6.会计类:会计学、财务管理。

专业性很强,也是比较有钱程的一个行业

7.中文类:对外汉语、新闻学、广播电视新闻学、广告学、编辑出版学

这个行业我觉得会走强,因为中国在走向世界

8.医学类:临床医学、麻醉学、医学影象学、医学检验、口腔医学、药理

学、中药理论。

医学一直都是比较强势的行业

本科大学热门专业排行榜十强

1、专业名称:临床医学

专业特点:分数高 学制长 要求严

就业情况:

从近几年的高考录取分数上看,医学类院校和专业的录取分数普遍较高。据阳光高考平台数据显示,临床医学本科毕业生约为75000~80000人,本科生近几年的就业率在75%至80%之间。

随着“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和大健康产业的发展,医学人才的需求将越来越大。“但即使有一部分医学生毕业后不愿意做医生,我们也应该理解。”浙江大学医学院副院长、浙江大学附属邵逸夫医院院长蔡秀军说。

实际上,很多医学院校毕业生进入医院就业的比例不到40%。我国大医院的体制基本都是国家事业单位,很多人都想进入大城市的大医院。“大城市的大医院根本不缺人,是农村缺、基层缺,而且问题很严重。”北京大学医学部副主任王维民感慨。据国家卫生计生委统计,20xx年末,全国卫生人员总数比上年增加46万人,但乡村医生和卫生员却减少了2.6万人。

公立医院编制有限,私立医院在中国的发展又很一般,因此无法消化每年大量的毕业生。所以,像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医院就业率相当低。不仅是本科生,近些年连临床医学的研究生也面临就业问题。

2、专业名称:计算机类

专业特点:就业岗位多 高端人才俏

就业情况:

截至20xx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7.31亿,全年新增网民4299万人。而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人群的占比也由20xx年的90.1%提升至95.1%,说明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依然是带动网民增长的首要因素。计算机类专业应用性广、交叉面多,覆盖社会各行各业,这就决定了就业领域非常广泛。

据阳光高考平台数据显示,近几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就业率区间在75%至80%之间。那么,哪些专业人才受到市场青睐呢?如软件开发方面的高端人才缺口很大,就业薪金亦不菲;还有软件工程专业,一些实力较强的院校还成立了软件学院。它们起点高,理论新,学费也较贵。而硬件维护方面,由于技术含量不是很高,本科生常常被一些技术比较出众而身价又比较低的职校生抢夺“饭碗”。

3、专业名称:土木工程

专业特点:技术含量高 真不是“搬砖专业”

就业情况:

土木工程方面的专业人才遍布国民经济建设的各条战线,可以说没有土木工程,就没有我们日常生活的最基本条件。任何基础设施建设,都离不开土木工程专业人才的智慧——住的房子,乘坐的地铁,参观的场馆,享受的休闲场所,无不与土木工程紧密相连。高铁、活动场馆、城市轨道交通、南水北调等项目的建设中,都遍布着土木工程专业的毕业生。

随着城市建设的提速和公路建设的不断增加,土木工程专业的就业形势持续走高。找到一份工作,对大多数土木工程专业毕业生来讲并非难事。据阳光高考平台数据显示,土木工程专业本科毕业生规模在10万人以上,就业率区间为85%-90%,属于就业形势乐观型的专业。

4、专业名称:会计

专业特点:高层次人才是“香饽饽

就业情况:

会计是商业的语言,可以通过公司的账面和会计知识来了解一个公司的整体运营状态。通常会计专业的毕业生都会在就读期间或毕业后参加注册会计师资格证的考试,美国的CPA和英国的ACCA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国际注册会计师协会,很多毕业生都选择考取这两个协会的资格证。会计行业入行容易,注重经验,随着年龄和经验的增长,会越老越吃香。

会计学专业本科毕业生规模为10万人以上,就业率在75%-80%之间。从数据可以看出,该专业的毕业生规模较大,总体就业情况尚可。

5、专业名称:财务管理

专业特点:企业的“心脏”

就业情况:

就据阳光高考平台数据显示,近几年财务管理专业本科毕业生规模为80000-85000人,近几年全国就业率区间为75%-80%。财务管理专业毕业后大多数都是从事会计类职业,一般要花大量实践工作才能得到运用。现在中国企业主很难真正理解财务管理的作用,还是一手抓,对于资金的管理没有一整套管理来运作。

毕业后如果能够考取相应资格证书,会在求职中为自己增加竞争力。很多用人单位对资格证书是认可或有上岗要求的。从事会计岗位,需要会计从业资格证,从事银行证券等领域需要理财规划师、资产评估师等资格证,在房地产从事评估专业的需要工程评估师等资格证。

本科生毕业后也可以选择学习深造,报考硕士较集中的专业有会计学、会计、工商管理、企业管理等。

6、专业名称: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

专业特点:国民经济的“装备部”

就业情况:

机械行业是我们国家的一个基础行业,很多行业的发展,都离不开机械类行业的技术支撑,如航空航天、船舶制造、建筑机械、农业机械等等,都需要机械行业来帮助制造基础设备。它可以说是国民经济的“装备部”。

据阳光高考平台数据显示,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毕业生规模在8.5万人-9万人之间,连续三年就业率区间在80%-85%,属于就业率较高专业。

就业岗位归纳起来主要有三大方向:1.机械工程技术人员;2.设计研发人员;3.机械产品的销售人员。

7、专业名称:国际经济与贸易

专业特点:能力重外语就业看地域

就业情况:

据阳光高考平台数据显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本科毕业生规模为8.5万至9万人,近几年全国就业率区间为75%至80%。

用人单位要求的外语并不仅限于英语,很多企业都招聘小语种的国贸人才。一项以义乌地区外贸公司和出口生产企业为对象的调查显示,该地区外贸企业对小语种的人才需求量较大,60%的企业对外业务中需要用到阿拉伯语,40%需要用到西班牙语,其他应用频率较高的语种还包括韩语、日语、俄语等。

排名前列的城市主要分布在我国沿海三大经济圈:环渤海、珠三角、长三角。这些城市位于沿海,拥有上海港、深圳港、广州港、天津港等众多港口。国际贸易市场繁荣势必拉动人才需求,因此,这些城市可以成为国贸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首选。

8、专业名称:英语plus

专业特点:英语+专业被动变主动

就业情况:

据阳光高考平台数据显示,英语专业本科毕业生规模为10万人以上,就业率在75%-80%之间。

英语专业毕业生几乎可以迈进任何行业的门槛,但是“入门”是有附加条件的,仅仅会掌握语言还不够,还要将英语跟某个专业或行业融会贯通,用个公式比喻就是:“英语+专业=就业核心竞争力”。目前,很多高校的英语专业中都加强了专业特色的学习方向。如英语与管理、外贸、金融、工程、法律、出版、广告等专业相结合。

9、专业名称:法学

专业特点:“雾里看花”

就业情况:

就近年来,法学专业一直是文科生报考的热门,但据阳光高考平台数据显示,法学专业本科毕业生规模在75000-80000人左右,该专业的就业率却只在65%至70%之间,实际就业情况并非与填报时一样“火爆”。

随着法学毕业生人数暴增,公、检、法等单位人员逐渐饱和,从20xx年开始,法学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低于全国高校毕业生平均就业率。

主要就业职业:公务员,律师,公司法务人员

10、专业名称:中文类

专业特点:开设院校多就业对口难

就业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