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高中语文课文知识点梳理范文

高中语文课文知识点梳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高中语文课文知识点梳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高中语文课文知识点梳理

第1篇:高中语文课文知识点梳理范文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及感悟:根据高中课程改革的理念,我们充分借鉴了山东青岛市几所名校的课堂教学模式,结合学校和学生实际,对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模式作了较大的改变。即预习――教习――练习(运用拓展)推进模式,较为彻底地改变了课改前的“综合杂糅”型模式。具体做法是:①编写预习案或利用配套教辅资料,督促学生做预习,使预习具体化、实在化,以培养学生按预习目标要求学会自主学习,促使其完成有关常识性、知识性学习任务和那些不需要老师帮助的学习任务,并明确自己在教习中必须解决的问题。比如,读准字音,了解课文相关背景和常识,写课文内容概要和白话诗意,背诵课文,感悟主题和写作特点等,将原课堂教学内处置的问题置于课堂教学之前(之外),让学生预习有事可做,让学生做该自己做且自己能做的事。其间,教师的任务是提供预习案,抽查点评预习案,补充和明确教学任务,修订教习案。②根据预习中出现的具有普遍性和典型性的问题,结合课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进行教习,其主要定位在技能技巧、抽象深奥的知识点、几个知识点的交汇点这些层面上,旨在帮助学生如何运用已有的相关知识和生活经验去解读和体悟文本重点难点,并从中获得教益和启示,进而逐渐生成新知和提升对话文本的能力。比如对文本中个性化语言的理解和体悟、文本艺术特色的理解和感悟,例如《祝福》中嗦语言的艺术效果,鲁妈语言的内涵,祥林嫂挥力砍门槛的心理,古诗词用典的寓意等都需要老师用相关知识作辅垫,进而寻找切入点,直达中心点(本意),这是教学的核心,是学生释惑生(升)能的根本环节,更是非教师讲析能替代的环节。③根据学生能力发展需要和课程目标要求而推进的巩固拓展。我们知道,知识是构成能力的元素,而能力的形成和提升,有赖于知识的转化,其载体是知识的运用,即训练而习得技能(解题技能)。在获取知识后巩固知识,转化和提升能力显得十分必然。在这个理念指导下的实践过程主要通过学生完成,教师精心设计和选择相应的练习题来体现和夯实。它主要分为两个层面,一是巩固加深理解,二是运用提升(拓展),学生在其中温故而知新,运用而提升。教师主要起点评作用。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改变,其理论基础是课改理念和学生认知的基本规律,即学生不预习不讲,学生自己能弄明白的不讲;学生预习获得常识和知识并发现问题(明白学习的重难点),然后在教师的帮助和同学的启发下解决问题(突破难点、把握重点),最后通过练习巩固知识,形成能力。假如按照以往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就无法完成课改的教学目标和任务,更无法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预习课必然落空;教习课必然眉毛胡子一把抓,满堂灌;巩固课亦将变成教习课。这就是非课改课的弊端所在。而已改的课堂教学模式是三位一体的,对教师的要求更高更严,实践证明其效果也是比较好的,只是教师的付出更大些。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方式的改革及感悟:教学方式的改革是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向性改革。我们采取的主要教学方式是:教师切实有效的导+学生合作探究的学+学生成果的展示+教师恰当的点评。即:①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在预习中存在的问题,以这两个客观依据设计具有一定梯度的教学问题,以组为单位分配给学生合作探究;②学生把教师分配的问题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与小组的同学交流讨论,形成共识,梳理定型;③小组把梳理定型的解答由某一个同学提交展示,并回答其他组同学和教师的质疑,同组的同学作补充;④教师对所展示的解答作点拨和评价。其中的关键是教师对问题的设计和点评。其基本要求是:一是选点必须准确(即扣住教材的重点和难点),二是设问必须指向明确(即不能空泛)并切合学生实际(既不能低于学生的认知水平又不能太高于学生的认知水平);三是点评的导向必须积极(保护学生的自尊,激发学生热情,增强学生的信心);四是点评必须客观深刻(即一是一,二是二,理由充分,评价透彻到位,尤其要强化学生问题解答的准确性和规范性)。实践中,教师要特别关注学生思维的盲点、误区和闪光点并给予及时的指点和褒扬。其教的方法侧重于引导、点评,学的方法侧重于探究发现。课堂教学方式和方法的改变,较为集中体现了高中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教师的作用是指导学生学习,帮助学生学习。这种改革能真正实现学生获取知识方式的根本改变,即由被动接受老师传授的知识转变为主动参与的探究发现知识,前者是买来的,后者生成的,前者学生参与的成份远远低于后者。这一改变刚开始时,师生均感不适。在教师方面原有的思维定势束缚了手脚,总认为很多问题不讲学生不懂,不讲不放心;在学生方面原有的学习定势起了阻碍作用,总想等教师来讲。实际上老师放一放,逼一逼还是可行的,甚至发现学生在某些方面大大的超出了我们老师的教学预期。

高中语文课堂学习评价方式的改革及感悟:课堂学习评价方式的改革直接影响学生的课堂学习态度和效率。我们把学习评价作为激励学生积极学习的重要手段,充分利用学习结果来反制学习过程。其主要做法是:①强化课堂现场学习状态和水平的评价,并记入课堂成绩册,如学生回答问题出彩给予奖励分数;对学习不在状态者给予制约分数;对课堂作业抽查者据实记分,例如,对《导学评价》中迁移拓展的前几个选择题发纸条让学生现场作答评分。②强化预习和课后作业评价,给予阶段性总评记分。③强化模块考试评价,对不及格者或某些特定题目解答不达标者一律补考,例如模块考试对默写、基础题都有明确要求,同时把平时课堂学习状态纳入模块考核,实行“考试分数+平时评价=是否合格”的评价模式。④强化水平考试,即期中考试和期末市县统考,水平考试高于模块考试(合格考试),水平考试成绩与学期学年评奖挂钩。课堂教学状态和水平的评价改革,旨在督导学生注重学习过程,引导其积极学习,创造性学习,这不仅强化了学习结果,而且强化了学习态度和过程,对消极学习者和旷课者以惩诫,一改过去一考定成败的片面评价方式,尤其是改掉了以前学了不考,考的又未学,语文课上与不上,学与不学大致一样的消极现象,在一定程度上达成了教、学、考的基本统一,避免了高一语文考高考组合题的现象,进而提升了语文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改变了课堂学习评价,就强化了课堂学习过程,而强化了课堂教学的过程就一定能取得课堂教学较好的结果。这是不争的事实,这也是课程改革中考试改革的一种具体体现。

第2篇:高中语文课文知识点梳理范文

一、微课的概念及特点分析

微课概念的提出是基于当前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网络资源共享的大背景。主要教学实质是以微型教学视频为载体,对每一章节教学内容进行梳理整合,从而围绕某一个知识点进行教学活动设计,包括教学目标、内容、评价各个环节,展开视频录制。具有教学时间短、视频内容精简、资源丰富、指向明确、教学内容相对完整的特点。一般微课的视频录制为5~10分钟。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围绕某一个教学知识点或者教学案例进行录制。这样学生学习起来更具有针对性。再者,微课是以视频为载体,学生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进行视频学习。再加上微课是结合众多名师的教学精华进行视频录制的,所以微课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后,微课程在教学主题选择时具有指向明确、教学内容相对完整的特点,同时还包括教学案例分析、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课堂专家点评、学生信息及时反馈等等环节。这就对于教师的业务水平和学生的学习效率锻炼有很大帮助。

二、微课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实践意义

(一)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众所周知,很多高中语文课文都需要学生具有很深的文学功底及生活阅历才能充分理解其含义。但是,学生接受的社会教育不同,对于课文的理解程度也不同。再加上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认识程度不够,很多认为语文就是多背多读,完全忽视了平时的生活积累。而利用微课就可以将原本枯燥的语文知识多彩化、形象化、直观化,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教材内容的不足之处,拉进学生与语文的距离,提高了教学质量、优化了教学结构。

例如学习高中语文(新人教版)《荷塘月色》时,教师要让学生充分了解荷塘月色的景象,必须考虑到学生的主体性。也就是从一个游览者的角度出发,基于某一个点进行描述,时刻在学生的眼前展现一幅美丽画面。介于很多学生甚至教师都没有看过现实中的荷塘,所以联想起来也比较困难,而借助微课视频就可以把水融、浑然一体的荷塘月色全面展示出来。再加上对当时社会背景的描述,便显出作者借助荷塘月色的美丽景象,含蓄而又委婉地抒发了不满现实,渴望自由的情感,也为后人留下了旧中国正直知识分子在苦难中徘徊前进的足迹。

(二)感受诗歌意境

高中语文诗歌一般具有很强的抽象性,对学生的文学功底要求很高,再加上学生平时的积累不够,很难理解作者当时所处的社会背景和所要表达的意思。而通过微课教师就可以利用声音、图像、文字、视频等将静态的诗歌生命化,打破传统的时空限制,创设一个具有生命化的教学情境,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学习兴趣,帮助学生迅速地把握诗歌的内涵。

例如,学习《雨巷》时,教师就可以借助微课的视频教学载体,将作者所要表达的狭窄、阴沉的雨巷展现出来,表达出作者是在雨巷中徘徊的独行者;那个像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含蓄地暗示出作者既迷惘感伤又期待的情怀,符合当时黑暗的社会背景,或者是在革命中失败的人的时有时无的希望,给人一种朦胧而又幽深的美感。

(三)培养写作兴趣

在高中阶段,很多老师都会面临学生的写作能力不够、写作积极性不高等问题。很多学生由于对语文学习的认识有误解,或者平时写作素材积累不够,文章缺乏真实性,更多的是框框大论,没有一点真情实感。学生也会面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痛苦境地。所以,教师就可以借助微课平台,让学生更加了解生活、认识生活,有效弥补学生的“生活空白”、“情感空白”、“写作素材空白”等问题。从而全面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触动学生的内心深处及写作欲望,避免学生长期处于脱离生活、闭门造车、与社会脱轨的尴尬境地。

三、总结

第3篇:高中语文课文知识点梳理范文

一、高中语文泛化类型与成因追溯

(一)教学内容的开放与语文材料性泛化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高中语文课程资源获得了前所未有的高效率开发,具体表现为语文教学内涵的外延被打破,教学内容呈现高度的开放性。一方面,语文课程相较逻辑性学科而言对学生外围生活空间的容纳更为宽广、自由、复杂。语文自身蕴含着丰富的社会生活内容,语文的人文情怀亦是高中生汲取理论与经验、参与重大生活命题的源泉,因此高中语文课程资源的社会化延伸不可避免。另一方面,高中语文内容的开放极大地增加了教学取材的灵活性,意味着材料使用的个性化,然而这些个性化教学资源并不能完全保证立足于语文教育的本质需要,相反不规范的材料利用会造成语文教学价值的削减,使语文学科性特征丧失。因此,教学内容的开放在丰富语文教学资源的同时亦诱发了语文教学的材料性泛化问题。例如,_些高中语文教师高举生活化大旗,力求语文教学内容与生活紧密联系,使得时事新闻、娱乐潮流类生活主题充斥课堂,美其名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关注现实,实质上却弱化了教学轴心。语文来源于生活却并不等同于生活,教师对教学资源的开发既要诉诸于语文课程的基本框架,还应考察其是否真正具备教学价值,否则就是材料性导入泛化。

(二)教学取向的模糊与语文观念性泛化

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使得高中语文教学观呈现百家争鸣的局面,教师对语文教学的理解体现为教学目标设置与教师个人对语文过程化的方向性把握,然而“语文教学观的多样性在推动语文教育发展的同时也使语文学科的教学取向模糊化”一方面,教学观的多义阐释容易引发教学观的迷失,即教师对语文学科的价值认识不清,在将固定的理念符号活化为具体知识与教学行为的过程中或生搬硬套,或杂乱无章,表现为对语文学科本义的无意识,无法真正建立起一个理论框架与学生个体的有序激活体系。另一方面,教学取向的模糊意味着语文教学育人功能的偏差,即教师对教学观的实施缺乏可控性,表现为过度使用与无效使用两种情况,前者指向各种理论依据的不完全成熟,后者指向教师游离于语文教学之外的非语文化行为。可见,语文教学取向的模糊是导致教学实践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对应着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观念性泛化现象。例如,近年高中语文教学领域提倡人本主义教学观,在人文视野下“文化”是语文的内蕴,从高中语文情感与价值观培养的教学目标来说,提升学生思想素养、传承民族文化不应该被淡化,但是过分强调语文的人文功能而忽略其工具性特征并不符合语文学科精神。没有语言文字作为基本框架,没有文学读写、鉴赏、积累的训练,高中语文人本主义教学便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三)教学方法的失范与语文策略性泛化

语文学科作为不可替代的母语课程,其教学方法一直处于不断革新与丰富的建设状态,“现代高中语文教师已逐渐摆脱了课程当道的被动角色,转而向教学建设者过渡”。特别是在新课改持续实施的背景下,具备独立精神的创造性语文实践活动层出不穷,主要表现为对教学方法的丰富与革新。教学方法围绕教学目标进行,一切教学措施的运用都必须有的放矢,教学方法的滥用、错用对应着高中语文教学过程的策略性泛化现象。例如,高中语文课堂的合作互动策略,是不是所有的语文课文都适合这种策略昵?对于词汇解释、文献出处等语文陈述性知识真的需要学生耗费大量时间去合作探究吗?又如教学辅助工具运用的泛化现象,经常可见高中语文课堂为了凸显美学意象,追求声光色电效应,大量使用多媒体、美术、演绎等非语文学科手段制造“形式美”,这种拋弃了对真实教材文本的感知,舍本逐末的教学策略使语文审美课堂变成了空泛的“秀场”。更不要说在日常语文教学中直接用图像取代文本、用录音取代诵读等工具滥用行为,将学生置于被动的学习处境,花哨的教学手段反而让教学活动肤浅化。

二、高中语文介入性学科审理的内涵与功能

(一)评价性内涵与教学导向功能

高中语文介入性学科审理对于高中语文教师来说是一种全新的评价方式。传统高中语文教学评价活动发生在课堂教学结束之后,或周期性教学、季度性教学,甚至年度教学总结时期,这时候的教学评价已经丧失了应有的价值。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评价内容可能已经过时,再则后期评价主要是从学生的考试成绩出发,评价结果有失偏颇,且评价方式以整体性的总结为主,忽略了对语文教学过程的观照。介入性学科审理弥补了以上缺憾,将评价时间置于教学实践之前,满足了评价的时效性;由于可针对具体的语文课堂,亦提升了教学评价的公正客观性。同时这种评价模式具有鲜明的教学导向功能,能提前审理教学目标,评价教师的目标设置是否满足课程标准的层次划分,是否体现语文课程的基础教学任务,有利于明确教师的课题思路。

(二)监督性内涵与教学调控功能

高中语文介入性学科审理通过监督语文教学内容,实现对语文学科性的保护。语文学科性包括三部分,一是对于语言文字摹形,即怎么说话、怎么读书、怎么写字;二是语文的情、理、意、趣,即怎么传递信息、满足社会交际或进行艺术化的表达;三是情感性与思想性,即覆盖学生在诸如人生价值观、审美观等精神领域的教育要素。以上语文学科内容全部包含在语文教材选修教材、必修教材、知识点范文、外围整合材料中,语文教学通过对它们的开发利用体现语文学科性。因此介入性学科审理对语文教学内容的监督指向对教学取材的监督,保障教学材料包含语文知识、对应语文课程、表达人文情感、反映语文素养,避免教师对教学资源的利用脱离学科体系。其监督性内涵具有对教学材料的调控功能,促使教学材料符合语文课程的单元结构、逻辑结构、知识块结构、流派结构,保障教学材料与教学目标紧密联系,不可分割,避免语文教学的材料性泛化。

(三)阶段性内涵与教学规整功能

高中语文介入性学科审理标准结合了实际教学需求、高中生认知能力以及高中语文教学期望。一方面,介入性学科审理必然建立在高中语文课程的教学框架中,面临着教材内容的阶段性变化;另一方面,介入性学科审理要正确把握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促使课程进度与学生个体形成螺旋上升的结构关系,体现语文教学发展的阶段性方向。因此,介入性学科审理具备鲜明的阶段性内涵,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发挥界定阶段性教学方法可行性、量化教学标准、判断教学工具适切性的规整功能,既要促使教学策略符合程序的合理性、任务的针对性,亦要满足策略应用对教学进度、学生认知思维发展阶段的适宜性,保持对辅助工具应用的谨慎态度,从而有效应对高中语文教学的策略性泛化。

三、高中语文介入性学科审理的实施条件

(一)审理人员的构成与专业进修

高中语文介入性学科审理的人员构成需要满足以下三方面要求:第一,审理人员应具备丰富的教学经验,经常参加语文课题研讨活动,重视对语文学科的先进观念与实践创新体例的吸收与探索;第二,对本校语文课程的开展情况有着全面的了解,比如学校教学设施设备、资源与师资优势,以及教职人员的专业层次等;第三,审理人员应具备良好的语言素养,能和教师协作对话,共同面对教学问题。由此可见,高中语文介入性学科审理人员最好以学校语文教研组为选择单元,并确保有语文教研组的骨干成员与负责人加入,除此之外参加高中语文介入性学科审理的人员均应经过专业的学校培训与在职进修。学校培训是对审理人员进行相关介入性教学审理的操作指导,包括操作原则(比如“以学导教”原则、审理人员之间的分工(将具体工作落实到岗,责任到人、具体审理标准与步骤渗见论文第四部分,以及审理结果的处理等;在职培训是针对语文课程的理论学习、学科知识拓展(比如语言学、语用学、文化语言学、业务研讨等,旨在提升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

(二)审理介入的“以学导教”原则

高中语文介入性学科审理的有效实施必须坚持“以学导教”原则,一是面向课程标准与学校整体教学规划对“学”的基础设定,如知识储备、应用技能学习、审美探究等固定框架结构。二是面向学生“学”的具体问题,比如学生认知发展规律。高中生的能力增长呈现阶段性变化,以语言知识习得为例,高一年级学生的逻辑抽象思维初现,在语文复合句分析方面出现一个整体高峰期;高二年级学生的想象思维已接近成人水平,教师情境创设可减少对辅助工具的依赖;高三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进一步完善,能够概括说明现实,深入理解事物本质,有利于母语学科的文化传承,是奠定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重要时期。可见高中语文介入性学科审理观照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有利于教师扬长避短、因材施教。三是面向语文外延中的“学”,即重视社会对语文教学的应用性要求,近到学生日常读书看报、兴趣爱好,远到自荐求职、社会交际,努力构建高中生语文学习与生活外延的对等联系,为学生学科深造、社会生活以及自身发展夯实基础。

(三)对审理时段与时机的恰当把握

高中语文介入性学科审理需要选择怡当的时段与时机才能保障审理质量。一是对时段的把握。时段是指语文教学在宏观发展方向上的阶段时期,比如新型语文教学理念的推广时期、语文学科研究领域提出优秀教学成果的时期。这些时段往往是教师重新整合教学目标、更新教学素材、建设教学路径的探究时期,属于介入性学科审理的长线时段,-般伴随着语文课题研究、抽样实验课以及相关调查活动等,出现在新语文教学理念正式投入常规教学实践之前。二是对时机的把握。时机是针对曰常语文教学活动而言,即对教师某一课时或某一单元的教学筹备进行审理介入的时期,一般为教学开展的前一个星期。需要特别说明的是,高中语文介入性学科审理的结果应以书面形式反馈给教师。这份书面审理结果必须包括三部分内容:一是对教师创新性教学设计以及劳动成果表示鼓励与肯定;二是具体指出教学设计的优势与缺憾;三是附上教学建议,并敦促改进。

四、高中语文泛化的介入性学科审理体系

(一)教学目标审理:满足课程标准的层次划分高中语文介入性学科审理首先是对教学目标的审理,通过评价教师的目标设置是否满足课程标准的层次划分,应对语文教学的观念性泛化现象。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将教学目标规定为“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但这样的目标设置在实际语文教学中太过粗略抽象,不利于课题思路的清晰明确。因此,教学目标审理不仅应看到教师教学目标设置在语文取向维度的大方向把握,还应“要求目标设置尽可能地体现语文课程标准的基础教学任务”K。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层次依据语文学科性可划分为语言文字摹形的操作层,语文情、理、意、趣表达的技术层以及反映语文思想文化的素养层。在语言文字摹形的操作层,教学目标审理应细化语文的听说读写,例如,语言规则方面的词汇句法目标、句子成分分析目标、逻辑纠错目标、修辞法与篇章结构目标;语言经验方面对语境语义的领悟目标,对课程背景的掌握目标等。在语文情、理、意、趣表达的技术层,教学目标审理应细化到具体的语文思维技能方式,如相关语言练习方面拼读与诵读目标、语言书写目标,语言心智方面的语言表达目标,有利于学生语文学习方法的习得目标等。在反映思想文化的素养层,教学目标审理应细化教师对课文观点、榜样、情操习染的提取标准,如人文性目标是对生命尊重的人文性提取,还是针对社会生活化的人文体验,抑或是诗意灵动的文化底蕴而设。综上可见,满足课堂标准层次划分的细化目标不仅对应着语文教学的基础任务,还是对教学枝节的梳理。

(二)教学内容审理:保障材料与目标不可分割高中语文介入性学科审理通过监督语文教学

内容,实现对语文学科性的保护,主要途径是贴近语文教学现实,保障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的紧密联系,应对语文教学的材料性泛化现象。首先,高中语文教学内容主要来自必修教材与选修教材,教学内容审理要具备对教学材料进行区分的意识。对于教师配套教材内容的使用审理相对简单,_是确保内容属于某一节课文或某一单元结构;二是确保内容符合教学阶段性目标;三是确保内容与平行教学目标构成了相互映衬与递进的结构关系。可见教师的教学取材应该呈现较为明显的内在逻辑分类,如按照教材记叙文、说明文等单元文本划分;或按照象征诗派、荷花淀派等文学流派编辑等。其次,高中语文教学内容除了选修与必修教材外,还包括例证知识点的范文,这类范文不属于高中语文教学的既定内容,但却包含着丰富的语言经验、深邃的人文思想,或者动人的审美情感内容。此审理方向应面向具体的知识块,比如基础知识块、文言文知识块、语法知识块、文学阅读知识块、文章写作知识块等,考察教师的例文选择与上述知识块是否匹配。最后,随着语文内容的开放,语文学科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的整合运用越来越明显,对于不同学科的混合内容审理应该考察教师对材料的挖掘方式是否符合语文课程的根基,即“教师对其他学科素材的转化能不能独立成料,理论性材料是否可以向实践性或体验性材料过渡”保障材料真正具备育人功能。

第4篇:高中语文课文知识点梳理范文

文言文一直被视为高中语文学习的一个瓶颈。它难在两点:一是文字障碍,二是年代隔阂。但文言文又一直是高考的重点之一,近年来还有不断加重的趋势。复习文言文有什么总的原则?归纳为两句话:课内课外齐进,精读泛读并举。

所谓“课内课外齐进”,指的是既要全面梳理高中阶段学过的文言文,尤其对一些重点篇目,更要烂熟于心;又要尽量多读课外的文言文,以养成对文言文的“语感”。

但现在有不少考生有一个认识上的误区,他们认为,反正高考中不直接考课文,对课内的文言文不必过于认真。其实,虽然高考中文言文不考课内的文章,但所有的考点都与课内文章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有的联系是直接的。如2003年上海卷第二道文言文题中,要考生解释文中两个“绝”字的含义:一是“人迹绝矣”,二是“无不绝也”。“绝”的这两种含义在高中语文课文中都出现过。前者如《与朱元思书》的“天下独绝”,后者如《劝学》中的“而绝江河”。如果对课文非常熟悉,这样的题目真如囊中取物。

有的联系是间接的。

同题中就出现了不少文言文知识点,如名词活用作状语就有好几处,如“东越二岭”的“东”、“斗深百丈”的“斗”、“猿挂蛇行”的“猿”和“蛇”……虽然不一定能在课文中找到完全相同的词语,但只有我们熟悉课文中出现过的词类活用现象,做这类题目也不会太难。

所以考生应始终把课内文章视为基础中的基础,反复研读。可以按篇目把课内文言文涉及到的各项知识用表格的方式整理出来。要争取做到,只要看到某句话,就有一种“似曾相识”之感。

如果5句话中你只能回忆起2-3句,说明你对课内文言文还非常陌生,你得赶快补救,再老老实实地把高中阶段所有的文言文全部通读几遍。这个工作一定要做,否则你很难在高考中得心应手。

第5篇:高中语文课文知识点梳理范文

过去,对于文言文课堂教学的研究关注甚少,我们常用“春风不度玉门关”来概括;现如今,我们对文言文课堂教学越来越关注,可惜,步履维艰。笔者曾多次感受到同行教授文言文的痛苦:文言文课堂教学气氛沉闷,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积极性不高,教师抛出的问题犹如小石子沉入大海,激不起任何的浪花;教师曾通过变革教学方法以提起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最终因学生的课堂生成未能达到教师的预设而收效甚微。

所以,我们的文言文教学课堂更多的是“一言堂”,学生则更多地是扮演着记录文言要点的机器的角色,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被消磨殆尽,课堂毫无“趣味”可言。这样的文言文教学课堂令人堪忧。

而《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指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况,特别要重视探究的学习方式。”“语文教师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帮助学生树立主体意识,探寻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途径。”可见,文言文教学课堂的实际与《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的理念相距甚远。该如何改变文言文课堂教学缺乏“生气”的现状呢?笔者认为,文言文教学首先要“知味”,即课前感知。

二、何谓“知味”

“知味”可以从学生、老师的角度考虑:从学生的角度来说,“知味”可以是开启学生学习该篇文言文知识点的钥匙;从老师的角度考虑,“知味”犹如教师教授该篇文言文的导盲杖。那何谓“知味”?“知味”该“知”什么?

(一)知味——引学生之所学

1、课前知味

知味,即引导学生课前初步感知文言文课文“文”:课前引导学生关注文言课文的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顺课文;引导学生课前感知文言文课文的重点实词、虚词、文言文特殊句式的意义和用法。知味,即引导学生课前初步感知文言文的“道”:引导学生课前感受文言课文的行文思路,引导学生自行梳理文章脉络;引导学生课前感受作者的情怀,引导学生自行体悟作者的情感;引导学生课前感知语言的特点,引导学生自行揣摩语言。知味,也就是引导学生初步积累文言课文中的文言基础知识,引导学生初步感知文言文课文的框架,引导学生形成对该篇文言文的初步认识。

通过课前知味文言文,学生对该篇文言文的基础知识点有初步积累,对该篇文言文形成初步的知识架构,对该篇文言文的疑问、难点自行在脑中生成。可以说,通过课前知味文言文,学生处于“愤”“悱”的思维境地。而文言文课堂的学习就是在解决学生的疑问,激发学生对疑难问题的思考,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自然会提高,课堂非预设性的生成可见一斑,文言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可以想象。

2、课中知味

知味,即在课堂的前十分钟内的时间自行掌握、积累该篇文言文的基础知识及简单的知识点。通过课中知味,希望学生在课内就积累下基础的、简单的知识点,在文言文课堂教学有所得,并减轻课外学习的负担,以此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

(二)知味——导教师之所教

1、课前知味

知味,即引导教师课前了解学生对该篇文言文课文的预习情况;知味,即引导教师课前了解学生对该篇文言文课文的理解程度;知味,即引导教师了解学生对该篇文言文课文存在的问题。

通过课前知味,教师了解了学生对该篇文言课文的学习需求,了解了学生对该篇文言课文的掌握情况,那么教师上课更有针对性,可以说是因学生的“愤”和“悱”而启发;那么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适时地调整教学设计,备课更充分,课堂预设更充分,考虑更全面;那么教师上课的重点讲解、分析更突出;那么教师上课的难点突破更便于学生理解。

2、课中知味

知味,即在文言文课堂教学时设计感知该篇文言文基础知识点的环节。该环节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先学习难度低的知识点再学习难度较高的知识点;该环节符合课堂教学规律,对于简单的知识点简单处理。课中知味使课堂节奏更紧凑,更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参与性。

三、如何“知味”

(一)早读任务化

以前,笔者认为,早自修就是让学生读课文的,读课文就是培养语感的。所以,在早自修的学习时间里,笔者采取的是不干涉的政策。每次早自修铃声一响,笔者就在教室里转,让学生自己读,读自己喜欢的读的课文,或者是让学生读今天要上的课文。笔者发现,往往学生在读了十来分钟后,不再是朗朗读书声,而是变得稀稀拉拉的了。笔者总用教师的威严逼迫学生继续认真读,但收效甚微。这是因为早自修学生任务不明确造成的。任务不明确,学生朗读的动力缺少。

笔者在早自修前布置朗读任务,要求学生至少读三遍课文:第一次朗读要求解决字音问题,遇到不会读的字查字典或与同桌交流;第二次朗读要求读准课文的字音;第三次朗读要求注意停顿,不能出现破音、破句的现象。若有时间,鼓励学生把课文读顺,可以同桌之间相互监督倾听朗读情况。早自修的前半段时间,笔者主要解决文言文的朗读情况。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学生对文言文自然会有一定的理解,课堂上学生也乐于参与文言文的学习、讨论,课堂的生成就很多了,教学的进度就相对较快,比起以前,节约了一定的时间,课堂的有效性自然可以提高。

(二)学案精细化

“知味”主要是兼顾课前预习这一环节的。我们在平常的文言文教学中,很少注重预习,若是布置预习任务往往是“把那篇文言文先看看”“把《语文作业本》的作业先做起来”,预习任务不明确,布置预习较随意。为解决这一问题,现如今较多地学校使用“导学案”。笔者认为,使用导学案引导学生“知味”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毋庸置疑,导学案的作用是引导学生预习。那么设计导学案的目的就是让学生明确学习该篇文言课文的学习目标,了解学习该篇文言文课文的要点及重点。所以,导学案的设计应要精细化,需精心设计。

1、学案容量的控制

学案中是否包括课堂教学中的所有要点?笔者持否定的态度。学生对每一堂都有期待,若是将课堂中的所有要点都在学案中体现,那无疑是先揭开了自己的底牌。课堂缺少神秘感,学生特别是尖子生觉得满足不了其期待,对课堂的关注度将不高,其课堂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受到抑制。因此,笔者认为,学案的设计应该如海明威的“冰山理论”,学案中要体现课堂教学的要点,但这些要点又不能完全涵盖课堂教学的要点,要引导学生思考,能激发学生的思维。也就是,“知味”学案应该是“犹抱琵琶半遮面”。

2、学案难度的把握

第6篇:高中语文课文知识点梳理范文

既然文言学习属于阅读范畴,那么它就要遵循阅读的基本规律和要求。《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普通高等学校全国统一考试安徽卷招生考试说明》中也强调:浅显文言文阅读的考查,一是侧重于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以考查对文言词语的掌握情况。二是侧重于文言文句子的翻译,以考查对文言句意的理解和表述能力。三是侧重于文言文内容要点的归纳、中心意思和作者观点态度的概括,以考查对全文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基于对文言文语言特点规律的认识,根据语文课程改革所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下面就“四导一评”(导读、导练、导议、导疑、评价)教学方法,结合高中文言文的课堂教学谈谈我的实践体会。

根据新课程的教学理念,任何一项教学计划,如果不能通过教学实践付诸实施,它终究是没有实现的理想蓝图。所以,为了便于今后的教学活动,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以小组学习为主要组织形式,对学生进行分组,尽量前后座位合作,注意同组异质的差异性,在课堂教学中形成小组合作学习机制,以利于形成督促竞争的氛围。后面的许多教学环节都离不开小组的合作,如检查背诵、作业检查、课堂质疑等。

按照“四导一评”教学模式,首先在教学的第一环节导读上,可以课前要求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如诵读课文,试译课文,学习文言实词、虚词的用法等。据此可以督促学生分类作较为完整的课堂笔记,不至于每节课下来知识点杂乱无章。也可以在导读时进行背景知识介绍,增强学生的阅读兴趣。如,《荆轲刺秦王》《项羽本纪》《鸿门宴》等课文,可以铺垫一些生动的历史故事吸引学生。还可以介绍如李白、杜甫、柳永、苏轼等文学名家的坎坷生平,这样,让每位学生或多或少体会到学习文言文的快乐,避免了教师串讲模式所导致的被动接受的枯燥和乏味。

教学的第二环节导练。根据教学目标,设计相应的练习题,如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在这一环节中,题目要典型,少而精要。题目分量要考虑到课堂教学时间的分配,一般适宜在20分钟左右,要尽量让学生自我质疑,通过比较整理,互相交流,完善答案。如“鄙”“或”“数”等教学大纲规定考查的120个文言实词的一词多义和词类活用;“卑鄙”“以为”“风流”等词语的古今异义;文言判断句式、被动句式、倒装句式、省略句式以及固定句式等。在导练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随时给予指导帮助,充分利用小组合作形式,调整自己的认识思路,使思维品质不断得到完善。尤其在高一起始阶段,就强调文言基础知识的自主探究学习,这对提高学生的文言解题能力将有很大帮助。

教学的第三环节导议。导议的过程即是为了解决导练中的问题,也是为了培养学生质疑的习惯和深刻的思维品质。教师一定要强调每个人在阅读时都要努力发现问题。针对导练中需要探究讨论解决的问题,教师自己不要包办,尽量让学生回答,特别要叫平时不提问题的同学起来回答。这样,就给学生一定的压力,迫使其深入阅读,质疑思考。在这个环节中,教师要对学生积极暗示,正面激励评价,增进学生学习的自信心。要耐心地落实文言词语的学习和积累,不断引导学生举一反三,联系所学的课文知识,注意新旧知识的衔接。

教学的第四环节导疑。主要是对文言文主旨的理解和对文本的鉴赏感悟,能够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和思想倾向,理解作者的人文情怀。如,《鸿门宴》中可“试探究刘邦、项羽的性格特点?如何看待楚汉之争?”从《赤壁赋》中“探究苏轼的人文精神和旷达情怀”等。教师也可以拓展知识,使课堂“小语文”变成生活“大语文”。如补充介绍“重耳流亡”“秦晋之好”“楚汉之争”等课外知识。

最后,实施评价环节。收集每个小组对本课文的学习情况,给予评价指导。可以通过习题形式进行当堂复习检查,也可将学生的课堂笔记收上来进行批阅指导,还可以采取交流小组学习成果等形式,起到检查和示范作用。通过评价环节,可有效反馈教学信息,了解学生学习情况。最后,针对导练、导疑过程中表现较好的小组和学生给予表扬、激励。采用教师评价、家长评价、学生自我评价与互相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学生的自评,主要是建立学生自评档案袋,实行动态管理,档案袋由学生自己管理,自己装入材料,让学生把在学习、参与活动等方面该装的装进档案袋,作为教师对学生评价的参考。推行“优秀、良好、合格、需努力”四级等级评价制,关注学生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学生的自信心及学习的兴趣等。

第7篇:高中语文课文知识点梳理范文

自读文为学生提供了有效学习的重要实践园地,如果学生在讲读教学中掌握的知识技能,能在自读文阅读实践中得到迁移应用,这种学习就会是有效的。因此,探索自读文教学的理想方法,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一、授以会学“自读文”的方法

1.速读与精读相结合的阅读方法

自读文在一般情况下,安排的课时少,通常是一节课或不安排课时,要想在短时间内捕捉所学信息,必须加强速读能力的训练。速读就是要求学生在阅读课文时只摄取主要信息,对次要信息有所忽视。只要能抓住揭示主题的文字与段落,快速了解文章全貌,如主要事件、人物、观点等,学生就能快速而准确地完成学习任务 。

在速读的基础上再进行精读,精读时需要理清文章层次,弄清重点段落,紧扣重点段进行分析和揣摩。运用讲读课得到的学习方法去体会文章重点,概括知识点,揣摩阅读规律,注意理解关键句子和词语的深层次含义以及写作上的独到之点。这样速读与精读结合,不但能快速完成自读任务,而且也能培养学生的自读能力。

2.梳理归纳法

完成自读文教学任务,必须要有讲读的基础。教学的任务,不仅应使学生掌握学科的基本知识,还应重视发展学生的智力。不论我们选教什么学科,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所谓基本结构应是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和规律性。如在讲读的基础上,让学生掌握语文课本的基本内容是通过不同的文学样式反映客观事物这一规律,之后又让学生基本了解反映客观事物的主要方式有:记叙、抒情、议论。就记叙文而言又包括:记人、记事、写景、状物。这样就能理清课本内容形式的体系。在此基础上,发挥单元教学的优势,使学生理清单元课文的一般规律,根据单元内容列出知识点,梳理单元内的相似系统与类别,通过学几篇文章梳理出同类文的共性。学生自读其余课文时有了自学入门的钥匙,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很容易自学成功。

3.比较阅读法

在学生梳理归纳的基础上,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对相似课文作详细的解剖分析、比较。在梳理归纳基础上进行比较阅读,就能使学生在比较中学会鉴别,在鉴别的基础上提高阅读能力,发展思维能力。

4.目标阅读法

在教学过程中要把教学内容分解成前后联系的一连串的小问题,并要使相邻的每两个问题之间的坡度不陡,这样,学生学习起来困难就不大,如同迈了一个“小步”,容易掌握。教师把学期教学内容分成几个单元,在每个单元里再确定明确的教学目标,再划分识记、理解、简单运用、综合应用和灵活应用等不同程度的具体目标,可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下达各自能达到的目标,让学生在“自读文”中进行达标阅读,这样能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积极性。

5.边读边思法

智育的主要目标是发展智力,学生的主要智慧努力不应该为用在记忆上,而应当用在思考上。很多学生读书只“读”不“思”,不会边读边思,多读多思。课堂上往往是教师自己的思维,因此,在自读文中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要训练学生以自学提示和学习重点为指导,以课后练习为思读线索,在边思边读中,逐渐养成独立解决问题的习惯,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践证明,只有根据自读文课型的特点来授以科学的自学方法,帮助学生掌握自学规律,积累自学经验,打好自学基础,才能达到自读文教学的理想效果。

但是,作为课内自读文就要体现课堂的教学形式,自读文课堂教学形式主要靠导读来体现,课堂上既不能放任自读,又不能面面俱到的讲授。要使学教结合,彼此作用,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就必须抓住导读设计的契机,因为科学的设计导读是自读文教学成功的保证。

二、“自读文”的导读设计

1.导读的设计要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

自读文导读的前提,训练的关键在于把握课文的知识点。要依据大纲和教材特点设计问题,使问题的设计具有可思性、可辨性、可学性、可考性,是全文的精要处。这样在寻找答案过程中,训练了学生思维的周密性,调动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在参与学习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思想教育,从而实现了导读目的,达到导读要求。

2.导读设计力求“因势利导”

有经验的教师,驾驭教材能力强的教师很善于因势利导的设计问题。教师可让学生以读带练,以练带读,读练结合,既完成阅读任务,又能达到理论联系实际的效果。根据教学自读文知识点,因势利导地设计问题,不仅突出自读重点,也强化了自读重点。

3.导读的设计力求提出引起争议性的问题

在学生充分阅读的基础上,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提出能引起争议性的问题,或在无疑之处提出疑问,或对传统观念进行批判,这无疑会激起学生参与欲望,掀起课堂的波澜。通过争议,学生会得出很有深度有质量的见解。通过争议不仅能有效地强化教学内容达到教学目的,而且也能提高学生分析、议论、鉴赏文章的能力。

4.导读的设计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想象力

有些作家在他们的作品中,往往给读者留下一些艺术空白,“意不浅露,语不穷尽”,以便给读者以想象和再创造的机会。如莫泊桑的小说《项链》,教师可以给学生设计它的续写内容。

这样,教师根据自己积累的教学经验调动自己的教学机智,以提高学生语文能力为宗旨,根据自读文的特点、大纲的要求、教材的知识点,进行恰当、灵活、科学的导读设计。

第8篇:高中语文课文知识点梳理范文

【关键词】中职语文 语文课堂 微课

中D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10.183

今天,我们处于一个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网络技术和视频技术广泛被越来越多的应用到了人们的生活之中。微课正是基于这样一种情况而产生的一种较为新颖的教学模式,并借助着互联网信息传播的迅速性,开始以极快的速度在各学校之间蔓延。也正是基于这样的一种原因,微课资源成为了中职学校中信息化公共教学资源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并占据了极为重要的位置。随着教育发展浪潮的冲刷,中职教育逐渐开始向着微课的方向倾斜,这使得中职课堂教学结构悄然发生了改变。因此,我在这里仅以自己执教的语文学科为例,对中职语文“微”教学展开相应的探讨。

一、中职学生的“微”现状

中职语文教学和普高语文教学是有细微的差异的,普高语文教学主要是让学生顺利的应对升学考试,而中职的语文教学是为了让学生更好的进行专业知识和技术的学习。因而中职语文教学主要侧重于专业知识的教学及对学生的个人能力的提升。在整个中职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极为重视实践教学的作用。高中学习从某一种程度上来说是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延续,是大多数学生会选择的一条升学之路,而中职教学虽然也可以顺利的进行升学,但是其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具备一定的职业技术能力,在教学时主要着重突显一定的专业技术特性。重视对于学生进行相应社会实践的预先演练,这使得整个教学过程显得更“接地气”。中职学生入学通常在十五六岁,正处于活泼好动的年龄阶段,且动手能力相对较强,自学能力受心智不成熟的影响而显得较弱。又由于年龄尚小如初生牛犊,敢想敢干,其思维表现得较为活跃。另外,中职学生还有一大显著的特点,就是其基础知识较普通高中生而言,要相对的弱一点。特别是对于语文学科的学习而言,上课时主动性并不高,且还容易在课堂教学中分心,教师可以明显的感觉到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不如专业课程。因此,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成功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对语文学习感兴趣,改变当前语文课堂教学的尴尬局面,也就成为了亟待中职语文教师解决的重要课题。

二、中职语文教学的“微”现状

上面我们已经提到了,中职语文教学与普通高中的语文教学是有一定差异的,其重点并不在于语文学科应试的相关问题,而在于其对学生进行教学的根本目的的不同。高中语文教学侧重于升学,中职语文教学却侧重于社会实践。因此,教师要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懂得如何让学生将语文知识进行内化,然后在对应的专业行业之中,顺利地将语文知识转化成为能够服务于社会的相关知识、技能、能力和经验,这就在无形之中提高了对中职语文教师的教学能力的要求。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中职教学中的语文教学虽是一门极为基础的学科,但是却无法得到学生的重视。这是因为语文学科的本身及内容的特点,所以学生根本无法提起对语文学科的兴趣,直到微课“偶然”地“闯入”了中职语文课堂之后,课堂开始发生了“微”的变化,这种变化虽然看起来略显“微”了一些,但是对中职语文教学带来的潜在效果却是无法估量的。

三、中职语文教学中的思考之“微”

“微课”是一种较为新颖的教学内容表现形式,其内核还是严格遵从了新课程标准和课堂教学实际的。因此,这是以教学视频为重要载体的“微课”之中,即能够集中体现教学中的某个知识点或某个教学环节,又能很好的服务于整个教学,让“教”与“学”的活动和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进行了有机的结合。微课自引入到了中职语文课堂以后,就使传统的教学模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在中职语文教学中,会有不少教学的关键内容,如果是用传统的方式进行讲授,那么可供学生进行深入学习思考的点转瞬即逝,而在将教学内容制作为微课过后,学生可以利用其进行方便的自主学习。

例如在对中职学生进行文言文教学的时候,由于文言文课文中包含了大量的文言实词、虚词、古汉语语法、文章整体框架梳理的学习内容,所以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需要进行大量的讲解,并且课堂教学时间的限制,讲解还不一定能够起到应有的效果,如果能够在教学中合理的引入微课进行教学,那么教师就只需要在上课时讨论或解决一下学生不懂的问题,针对不同学生予以不同的辅导即可,其他的事情就可以全权交给微课来完成。同时,由于微课视频对学习要点的集中呈现,可以很好的引起中职学生对相应的课文问题进行思考,并让学生在思考后积极的融入到课堂教学之中,使学生能够享受到课堂教学的完美乐趣。

由于微课的发展时间才短短的十余年,且现在中职语文教材三五年就会迎来一次修订,再加上中职教育的特殊性等问题,中职语文微课资源尚处于相对不足的阶段。而且普高的整体教学和中职教学差异较大,就算普通高中有丰富的微课视频也不可能被应用于中职语文教学之上,因而当前的中职语文微课视频还处于一种资源匮乏的阶段之中。这样一来,就需要教师积极的参与到微课教学之中,除了对微课资源进行大量的运用外,还要尝试着去自行创作一些微课视频或课件,逐渐构建起属于中职语文教学的微课资源库。

四、中职语文教学中,微课虽“微”却优势不微

第9篇:高中语文课文知识点梳理范文

从哲学意义上讲,任何一种模式化的教学,必然有其弊端。固定的模式面对着不同层级的学校,各个层面的师生,面对着千差万别的师资素养、学生潜能、教学资源、办学传统,高中语文导学教学模式走校本化之路,更是一种必然性。

有学者提出:“适合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那么适合的语文导学案才是最好的导学案。高中语文导学案的编写必须走校本化之路。

一、高中语文导学案的编写,应立足校情

首先立足校情,设计编写的流程。我校反复实践拟定的编写流程是:个人主备——集备讨论——修改完善——审核付印——个人二备。首先安排一名同志先编写,其他同志就教学内容先作些思考,然后在集体备课时,集体讨论修改,再由主备人把修改稿打印出来,交由备课组长审核签字,付印,最后老师们再根据班情和学生预习导学案的反馈信息,二次备课。在导学案使用上,允许教师创造性地使用导学案。导学案是备课组的智慧结晶,但一旦“照案宣科”,就会成为导学案的“奴隶”,有思想有个性的教师必然会将导学案的精华与自己的个性有机地结合,达到“羚羊挂角”的最高境界。加强备课组建设,优化导学案编写流程,既能确保编写出高质量的导学案,又能有效带动教师业务水平的提升。

其次,立足校情,定位编写内容。我校生源质量偏低,学生的语文基础薄弱、自觉性较低,学习的主动性有待激发。语文导学案的编写内容,首先要强调基础知识,一般来说,了解文学常识、梳理字词、整体感知文本的内容是必须有的项目。文本的研讨问题一般设置在中低等难度。

二、高中语文导学案的编写,应立足学情

高中语文导学案编写的内容,一定要立足高中生的学习实际。老师们编写导学案博采众长,广泛吸收各种资料的精华,不断追求完美,导致导学案越来越完善、全面。这固然是好事,有利于提高导学案的质量。但是也形成一种倾向,即导学案的内容太多,“体量”太大。

导学案的编写必须遵循“合情”“适量”的原则。必须结合本校学生的实际进行大胆的取舍,做到少而精。所谓“合情”,就是要符合学情,适合本校学生实际,因材编案。让每一位学生通过导学案去激发内需,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和谐高效的课堂教学奠定基础。所谓“适量”,严控题量,减负提质。取舍相宜,精讲精练,有利于学生最近区域的最大发展。打开高中语文课本,经典作品美文佳句比比皆是,学生犹如置身于满汉全席,学生胃口没那么大,理解水平没那么高,怎么办?只能有选择地去品尝。

不一定非要把所有问题都写到学案上,我们可以压缩学案的容量,只把一些必不可少的知识点与问题放在学案上。如果语文导学案容量都很大,学生很难保质保量做完,一定会出现应付现象。导学案应该能让学生在15分钟内预习完,无论如何不能超过20分钟。

三、高中语文导学案的编写,应立足教情

导学案题量大,我们的语文新授课变成了讲评课,文本的美也不复存在。导学案教学预设过细,生成不足。导学案不仅要压缩容量,还要留出空白。很多重点探讨的问题不一定要出现在导学案上,我们课堂上用足够的时间去探讨,这就让课堂去除了讲评课的嫌疑,有了随机生成的可能。适当根据教情,适时补充一些问题,会起到“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妙处。如我在教学《祖国山川颂》一文时,补充一个导学案上没有的问题:课文13-16节是如何描写春天的?这一思辨性较强的问题,能触发学生去阅读思考,使平静的课堂掀起波澜,又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