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建构主义和结构主义区别范文

建构主义和结构主义区别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建构主义和结构主义区别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建构主义和结构主义区别

第1篇:建构主义和结构主义区别范文

关键词:建构主义理论;钢琴教学;实施对策

随着钢琴课程在全国许多高等院校的相继开设,钢琴教育事业发展迅猛。然而,在钢琴教学当中的教学状况却并不乐观,不同程度地呈现出教学问题,特别是有些钢琴教师还是遵循纯理论授课的传统教学模式,有些钢琴老师虽然也植入建构主义理论进行教学,但是实施对策的有限性使得教学效果收效甚微。

一、建构主义理论概述

建构主义又称为结构主义,一般是学习个体主动通过同化与顺应过程来逐步建构自己的知识结构,并在“平衡——不平衡——新的平衡”的循环中得以不断发展。其构成要素有情景设置、团结协作、沟通交流和意义建构四部分,其中,意义建构是指对事物的规律和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有独到理解,从而打破固有的知识结构来实现创新。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教学模式主要有支架式教学、抛锚式教学和随机进入式教学。具体而言,支架式是根据“最近发展区”而发展起来的为知识的理解提供一种概念框架所需要的教学模式;抛锚式主要是通过真实情境让学生自我感受和体验的教学模式;随机进入式就是主张通过不同途径和不同方式而进入同样的教学内容进行学习的教学模式。

二、建构主义理论在高校钢琴教学中的现状分析

一是钢琴教学双向交流与协作的机会较少。在学生个性张扬的教学环境下,部分教师也会注意到与学生之间进行主动交流,并尝试通过合作教学的方式来进行钢琴授课,尝试改变单纯讲授和模仿的教学方式,但是限于师生之间的隔阂存在,以及其他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与作用,通过双向与协作的机会还是较少,不能凸显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主动性。

二是钢琴教学激发学生探究音乐兴趣的情景不多。在钢琴教学中,部分教师还是倾向采用技能为基础的训练课程为主,较少关注并将钢琴基本理论、艺术史等内容整合到钢琴教学之中,特别是是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情景并不多见,从而使得学生学习钢琴的兴趣不高。

三是钢琴教学对学生的音乐能力培养不够。学生自主学习钢琴的动力不强,仅仅满足于模仿老师的状态之中,关于自我学习、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就相对不足,其结果就是鉴赏、评价和创造音乐的素质也就不高,总之就是教师对学生的音乐能力培养不够。

三、建构主义理论在高校钢琴教学中的实施对策思考

(一)环境策略: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一是运用内心视觉创设教学环境。众所周知,音乐是以声音的形式传递,即主要是通过人的视觉和想象来形成听觉形象,意味着人们对音乐的感悟和理解会因为人的不同经历和知识储备而会有截然不同的心理体验和韵味。额对于社会阅历不多的学生而言,感受优秀音乐作品的魅力往往很难做到,需要教师加大力度引导学生运用内心视觉来创设教学环境,同时也要多媒体设备的广泛采用和绘画作品的穿插教学来逐步积累学生的音乐形象,进而培养学生的想象鉴赏力,从而有效弥补阅历不足所带来的问题。

二是运用合作教学来增强学生主体的想象活动能力。合作教学是通过学生之间展开小组讨论等形式来实现互帮互助,以便同龄阶段学生相互提示来彼此加强学生的想象力,最终达到相互促进并与教师融洽互动的教学效果。

三是运用比较分析来培养学生的联想感悟力。通过学生固有的音乐形象来学习新的钢琴作品,亦即通过新旧乐段和乐句之间的对比来体会不同乐段、乐句之间的区别,从而培养学生的联想感悟力来领悟即将学习钢琴作品的深刻内涵。

(二)教学策略: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

一是以教师作为“反思型实践者”理念为基础确立新的教师观,以教师个体性知识等为取向更新教师的知识观,以“反思型实践者”等角色、素质为依据确立新的目标观,总而言之,就是更新传统的教师教育观念。

二是透过构建动态、开放、多元的课程体系,促进不同学科课程内容知识的融合,最终真正意义上构建符合建构主义理论所要求的教师教育课程。

三是通过构建促进学习者自主发展的教学模式,减少统一接收教师一致性的引导教学习惯;同时,促进以案例等方式为基础的情境化教学,即加强钢琴实践教学就会,从而发展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四是钢琴教师通过设计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案、课堂掌控技巧的灵活运用、学生基本情况的了然于胸等途径来不断提高钢琴教学水平,并恪守务实的治学精神来提高钢琴教师的综合素养。

(三)互动策略:强化师生教学过程中的互动作用

一是给予学生扮演老师角色进行“授学”的锻炼机会,从中了解老师教学的辛苦并找到平等交流的契合点,从而有效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二是需要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课堂互动,要求教师语言要温和、方法要巧妙,多鼓励学生而不挖苦学生,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这样学生喜欢教师并会直接透露心中对钢琴教学的感想,从而师生之间的隔阂消除而融洽了师生双方的关系,师生之间的互动性也就自然增强。

四、结语

通过灌输固定的知识和重复的技能训练学习,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会抑制学生的创新力和想象力,不利于钢琴作品的创作和二次创作。因此,在高校钢琴教学当中逐步植入建构主义理论,并随着教学经验的累积而予以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黄国荣.浅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下高师音乐教育新理念[J].音乐创作,2011,03:8-11.

[2]张云良.建构主义理论视阈下高师音乐教学改革研究——以钢琴教学为例[J].艺术科技,2012,02:34-36.

第2篇:建构主义和结构主义区别范文

关键词: 建构主义 认知学习理论 社会文化理论 最近发展区理论

1.引言

建构主义是教育研究领域的一种学习哲学,它本身就是认知理论的一种发展。在我国渐渐成为一种主导的理论思潮。建构主义者认为知识是在情境中人与人之间、人与环境之间产生互动构建出的对客观世界的认识。知识有四大属性,即“会话”、“情境”、“协作”、“意义构建”。不同于传统的结构主义,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一种认识主体对客观现实的描述,而是个体存在于不同的情境之中,在探索发现和协作中构建出来的。在学习这一社会活动中,师生双方都是教学情境的参与者和对话伙伴,他们的关系是平等互动的,学生作为主导者,主动参与知识的构建,而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成为学生构建知识体系的帮助者和促进者。在构建主义者眼里,学习主体的认知发展与学习过程密切相关,因此较清楚地解释了学习这一人类社会所特有的认识行为的发生过程,知识在大脑中如何形成、意义是如何生成、关于客观世界的种种概念和定义是如何构建,理想状态的学习情境是怎样地展现等人类学习过程的认知规律。在建构主义思想指导下形成了比较有效的认知学习理论,对我们的教学实践具有重要意义,虽然建构主义流派繁多,相关的理论阐释也各有差别,同时也有一些不同的倾向,但这些思想都举着一面旗帜,即知识是认知主体主动参与建构而形成的,学习是一个构建意义的活动。

2.建构主义理论探析

瑞士教育学家皮亚杰最早提出了建构主义。发展到现在,建构主义包括:皮亚杰式建构主义、新维果茨基派建构主义、中介式学习、激进建构主义及社会建构主义[1]。皮亚杰是认知发展领域最有影响的一位心理学家。他认为知识的来源既不是认知主体也不是客观世界,学习的本质就是探索与发现,是认知主体和客观世界互动的过程中构建了各类知识。学习者以原有的经验和知识背景为基础,在新的经验中获得新的知识;而这些新的知识、新的经验又会使已有的经验得以丰富和深化。学习的本质就是这种主体和客体双向构建的过程,它突出了认知的灵活性和适应性。新维果茨基派建构主义则强调了社会文化因素对于知识和学习的作用,即学习者的学习活动是在特定的文化情境中进行学习。学习者处于社会文化活动中产生新的知识,获取思想的启迪,发展自己。中介式学习则重视三重角色在学习活动中的作用,它将教育者、学习者和多媒体技术的功能联合起来,创设培育一种个性化学习情境,以便学习者获得更多的学习资源。激进建构主义则认为客观世界的知识是人类掌握不了的,只有通过新旧经验的互动实现知识的构建,而认识的功能就在于调整主体以适应这种经验的世界。社会建构主义则认为知识具有社会性的特点,它是在主体与社会交互作用下产生的。

在谈及建构主义理论时,不得不提到维果茨基,他提出了“社会文化理论”,强调认知过程中学习者所处的社会文化历史背景的作用,从而提出了“最近发展区”理论[2]。基于这一理论他提出了支架式学习模式,形象地借用了建筑行业的“脚手架”的概念,是指在教学中将复杂的学习任务加以分解,以便学生按照先小后大的步骤,逐步建构起整体的概念,从而达到深刻全面的认知,最后撤走“脚手架”。其优点是化繁为简,使所学易于理解与掌握。维果茨基认为,个体的学习是在一定的历史、社会文化背景下进行的,社会可以为个体的学习发展起到重要的支持和促进作用。维果茨基区分了个体发展的两种水平:现实的发展水平和潜在的发展水平。前者也就是个体现实活动中所能达到的水平,而潜在的发展水平则是指个体在他人积极的帮助下所可能达到的水平,这两种状态之间的差异部分即“最近发展区”。最近发展区理论揭示了学习的本质特征不在于“训练、强化”已形成的心理机能,而在于激发、形成尚未成熟的心理机能。所有这些研究都使建构主义理论得到进一步的丰富和完善,为实际应用于教学过程创造了条件[3]。

在建构主义理论发展的进程中,皮亚杰与维果茨基都做出了重要贡献,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与维果茨基的心理发展理论是建构主义的重要心理学基础。库恩提出了“范式理论”,认为科学家所认识的世界并不是客观存在的世界,而是主观约定的世界,范式不是客观世界的知识,而是不同科学家团体在不同心理条件下产生的不同信念。因此“科学家并没有发现自然的真理,也没有越来越接近真理”[4]。20世纪60年代的后现代主义哲学的发展从理论上支撑了建构主义理论,并且丰富了建构主义。甚至有学者将建构主义本身归于后现代主义理论体系中。后现代主义哲学家罗蒂的反表象主义认为,意识并不能准确地反映客观存在,真正客观准确的知识并不存在[5]。到了20世纪70年代末,布鲁纳等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将维果茨基的思想向美国教育研究领域引进,推动了建构主义思想的发展。维果茨基的心理发展理论认为人类的行为是以文化为背景的,离开了社会与文化元素,学习活动就不可能开展。认知心理学的发展也为建构主义提供了心理学基础,它认为真实有意义的情境中才能产生真实有意义的学习活动,而个人认知的源泉就是社会文化的情境。

因为建构主义主要的心理学基础为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和维果茨基的心理发展理论,所以建构主义也大致可分为两大原则:一是发端于皮亚杰理念的个人建构的主体中心论,以学习者作为认知发生的场所;另一个是来源于维果茨基有关社会文化之心理学观点的社会性建构理论,以社会建构主义或建构式主义为指导。建构主义在学习观上提出“自主学习”的概念,强调学习是学习者在丰富多样的情境中建构意义、创造知识的过程,学习是个体主动建构意义的过程。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教学模式有随机式、支架式、情景式、自上而下式,这些模式有别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其共同点都是灵活的开放式学习方式,以学习者为导向的互动式教学,从而培养学生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获得对同一问题或同一事物的多方面认知,使学生对事物的性质规律及与其他事物的联系达到深刻的理解,并形成认知图式。

3.建构主义教学观与传统教学观的区别以及对其的批判

基于对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和行为主义的“刺激一反应”学习的批判,建构主义指出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意义的过程。1965年,瑞伯提出内隐学习(implicit learning)——无意识获得刺激环境复杂知识的过程[6]。他指出,人能够通过外显学习(explicit learning)和内隐学习来获取知识。相对于外显学习,内隐学习最突出的特征在于其无意识性,在没有发现外显规则的情况下,学习者可以自发地产生内隐知识,学习并非都是一种主动有意识的过程,个体可以通过无意识的内隐学习获得内隐知识。学习者认识世界、获取知识的过程就是主客体互动的过程,学习者与外在客观世界产生互动,对外在世界施加行动,也从外在世界获取回应。虽然强调学习过程中学习者的主动性很重要,但如果一味强调这种主动性,忽略规范性,则可能产生消极的结果。学习是个体创造知识的过程,而不是发现知识的过程,更不是机械的死记硬背已有知识的活动。所以建构主义教学观认为独立的、客观的知识体系是并不存在的,学习活动不是学习主体去发现知识的过程,而是自己去创造知识、建构知识的过程。学习是通过与情境中人和物的互动创造出知识来的,个体学习的最佳状态是存在于丰富的社会情境中。自主学习强调学习者的主体性,是值得传统教学模式借鉴的。但若将学习活动的性质简单归纳为主动性、创造性与情境性,必然导致学习的“自我中心化”,没有意识到学习过程中认识论的必然性,放大了学习过程中的偶然性因素,从而演变为不可知论。

建构主义教学观有别于传统教学观,然而作为认知主体构建知识的不同方式,“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和“传统教学理论”并不分高下真伪。采纳“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而不使用“传统教学理论”在建构主义那里是找不到理论依据的,所以批判指责“传统教学理论”也是不应该的。建构主义认为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帮助者和促进者,在课堂教学中作为有更成熟理论体系的教师需给学生一定的指导,但是基于建构主义理论,教师与学生都是认识的主体,教师所建构的知识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建构的知识也就没有高低之分,教师没有理论可以依靠去教育学生,而学生也可拒绝教师的指导。照此,正常的教学课堂秩序就会被打扰,教育活动就无法开展。

4.反思与启示

建构主义作为一种理想的理论流派,应用于教学领域确实能给传统教育理念注入新鲜血液,但其本身的局限性却可能会让建构主义的理想无法实现。采取建构主义立场的研究者认为社会世界中不存在“客观真实”,社会习俗和规则都是人为的构建,看到人和社会的相互性和交往性,注意到研究者在理解和解释中的能动作用,使研究成为一种生成的过程。建构主义在理论上十分迷人,为研究提供了无限广阔的空间和创造的可能性,但在实践层面却很难付诸实施。在建构主义者眼中,一切都在流动之中,只有此时此刻才是最真实的。这种理论很难提出一套可供后人遵循的方法原则,而且无法设立明确的衡量研究质量的标准。因此建构主义必须直面自己的不足,在理论上展开进一步的思索,沉淀厚实的理论基础,明确教学实践的基本立场。尽管建构主义理论存在思辨的矛盾性,但它的出现还是给我们的教学实践提出了指导性的启示:

第一,在学科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注重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和创造性。教育环境要充分调动学生和老师的双重积极性,既重视师生互动,也要促进生生互动,改变注重知识传授、强化记忆的传统教学模式。第二,要注意打破“平衡”,学习者的认知图式发展,关键是通过“不平衡”的重建,这就要求教师走近学生,聆听他们的心声,了解他们的需求,使学习活动进入良性的、不断发展的循环之中。第三,教育管理部门要努力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要重视社会文化背景下的教学小环境即学习环境,尽可能做到“情境化”,要做到理论与教学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第四,要注重培养学生哲学思维与元认知能力。建构主义理论认为教学的目的不但是使学生认识客观世界,更要培养学生透过事物的现象把握本质的能力,培养辩证法的思辨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原认知能力,这才是教育的基本目标。

综上所述,建构主义理论是一种“重构”、“创新”式的理论,在其框架下认识教育领域的诸多问题,分析诸多关系,用辩证的眼光认识教学活动的社会性和个体性、知识的客观性和主观性、个体的特殊性和普遍性、学生的自主性和教学活动的规范性、初级学习与高级学习之间的辩证关系等具有重要的意义。建构主义对知识、学习和教学做出了新的解释,这是学习和教学理论在杜威、维果茨基、皮亚杰和布鲁纳等的思想基础上的综合发展。尽管建构主义的某些观点带有主观主义和相对主义色彩,也不能解决教学活动中所有的问题,同时也不可能完全取代传统的教学理论和教学模式,但它所阐释的建构性原则,有效地揭示了认识的能动性,最大程度上解放了教育者的思想,因而是改革传统教学模式而进行的一次大胆的尝试。

参考文献:

[1]Fox,R.Constructivism examined.Oxford Review of Education,Vol.27,No.1,2001.

[2]Vygotsky,L S.Mind in Society[M].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8.

[3]莱斯利·P·斯特弗,杰里·盖尔著.高文等,译.教育中的建构主义[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4]Kuhn.T..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The Chicago University Press,1970:176.

第3篇:建构主义和结构主义区别范文

关键词:VR;MOOC;建构主义;学习环境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4-2117(2016)20-0094-03

引言

建构主义也称为结构主义,它是由瑞士学者让・皮亚杰最早提出来的。皮亚杰认为智慧本质上是对环境的适应,智慧的适应是一种能动的适应。建构主义学习是学习者基于原有的知识和经验生成意义、建构理解的过程,而这一过程常常是在社会文化互动中完成的,这种学习理念顺应了网络时代零存整取式的学习模式――“微”学习。建构主义学习环境是支持学习者进行建构性学习的各种学习资源的组合,这不仅包含物理场所(如课堂),还包括影响学习活动的软环境(如任务情景、协作会话、个人兴趣、策略支持、认知工具等)。

当前,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OOC)已初露锋芒,世界各地数以万计的学生可以在MOOC平台上进行资源分享和知识学习;同时,虚拟现实(VR)技术又能够使学习客体主动地参与,这与传统教学中简单、被动地接受知识有着本质区别,且学习效果大相径庭。所以说,这些新的教育理念和技术的发展,为建构主义充分运用于教学实践创造了有利的先决条件。

VR+MOOC创设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优势分析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强调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主性与积极性,重视教学情境的设计。而MOOC教学模式能够提供免费优质的在线学习资源,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中因师资力量和固定课程体系造成的局限性,并有利于实现任何人根据自己的学习目标和任务规划去选择任何知识。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及兴趣爱好能够主动建构新的知识,参与互动,得到反馈,记录学习进度,最终达到学习目的,这不再像以往那样将教师传授的新知识生硬地搬到记忆中去。因此,可以说MOOC为建构主义学习环境提供了一个方便、自如的大规模自主式学习平台。

然而和传统教学比较,MOOC授课仍然没有解决教学内容展示的可视化问题,即“情境”体验感缺失,而情境的创设是意义建构的必要前提,情境的设计有助于将问题摆放在实景空间。例如,设计一场军事行动,情境里应包含所需的人员、物资、武器装备、自然环境等,学习者可以根据情境中的作战态势及上级命令在控制台上展开操作。如果能够在这样的情境中去寻找或解决学习者带入情境的问题和任务,就会有利于问题的解决,也有利于学生知识与能力的拓展和迁移。

VR技术的出现恰好能够弥补MOOC的“情境”缺失问题,它具有沉浸性、交互性、构想性,参与者在虚拟环境中可以沉浸其中,进出自如,自由交互,搭建理想的学习“情境”,并且VR技术能消除时间与空间造成的认知阻断,提供情境的上下文背景、操作空间。同时,VR技术所形成的视觉效果又能促进学习共同体中成员之间的互动与交流,驱动学习者共同自主学习,实现线上线下、课内课外混合学习,虚实结合的沉浸式或半沉浸式学习。另外,VR技术还具有随时随地、同时异地或异时异地的移动学习等模式。这些是经典建构主义学习方式所不能达到的。

VR+MOOC创设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关键技术

1.多媒体融合技术

基于MOOC与VR的课程几乎融合了当前所有的多媒体类型,既有传统的图、文、音、像,又有形象直观的三维模型,因此,它的制作并不是“一个人的战斗”,需要专业摄像团队、制作团队、授课教师和学生志愿者共同参与、相互合作才能完成。在制作过程中,常用的工具包括Maya、Premiere、Viewpoint、After Effect、Edius等,其中Autodesk Maya是美国Autodesk公司出品的世界顶级的三维动画软件,应用对象是专业的角色动画、特技等,功能完善、灵活易用。Adobe Premiere由Adobe公司推出,是一款常用的视频编辑软件,有较好的兼容性。Viewpoint技术是生成3D照片影像的工具,具备流畅的互动功能,能够真切地模拟事物。After Effect、Edius、Premiere都是专业视频制作软件,可进行后期特效加工,或高清视频剪辑。

2.VR技术

VR技术是搭建理想建构主义学习“情境”的主要技术,也是建设虚拟实验室、搭建MOOC后台VR会话中心的核心技术。VR技术是仿真技术与多媒体技术、传感技术、网络技术等多种技术的集合,可以创建虚拟的计算机仿真环境,并使用户沉浸到该环境中。完整的虚拟现实体系包含输入处理器、模拟处理器、渲染处理器和虚拟世界数据库。模拟处理器是虚拟现实的核心程序,用于控制交互、对象动作和决定虚拟世界的状态;渲染处理技术将模拟的真实感觉传递给用户,提供视觉、听觉、触觉的感官享受;虚拟世界数据库是建构主义学习情境设计的主体部分,包括描述对象动作的脚本,记录用户信息,对灯光效果、程序的控制等。虚拟现实技术的优势在于它不仅能够实现实时交互和协作,还能让用户产生沉浸感。

3.通信感知技术

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VR+MOOC学习方式,注重的是多人在线实时交互学习,这对网络通信和实时感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必须建立多用户通信环境,通常借助Java语言来实现多用户并发通信,用户借助Web浏览器通过Java图形界面引入虚拟场景。其次,必须实现面向协同学习的协作感知,通过协同感知技术获取各种感知信息,使所有群体成员可以使用虚拟实验室和聊天室等工具直观、形象、快速地感知他人意图。

4.分布式虚拟现实技术

分布式虚拟现实(DVR)技术,是VR技术与网络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其目标是建立一个可供异地多用户同时参与的分布式虚拟环境。在这个环境中,位于不同物理位置的多台计算机及其用户,可以不受各自的时空限制,在一个共享虚拟环境中实时交互、协同工作,是一种可供异地多用户同时参与的分布式虚拟环境。它除了具备VR技术特征外,还具有共享的虚拟空间、伪实体的行为真实感、支持实时交互、共享时钟、多个用户以多种方式进行通信等五大特性。

VR+MOOC创设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基本思路

1.运用VR+MOOC创设建构主义学习情境

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情境创设是教学设计的最重要内容,“情境”是指典型的场景,“情”是外在的事物(客体)引发的学生(主体)内在的主观体验,“境”是指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而创设的能触发主体主观体验的客观事物。由于建构主义学习环境强调学生自主搜集并分析有关资料,所以要求各种教学信息资源要毫无保留地向学生开放。MOOC作为大规模开放性在线学习平台,其信息资源具备开放性和多元性,可以作为新型趣味式教育信息库,负责向学生提供要学习的知识和教学材料。

VR通过三维建模、场景建立,帮助创设真实的学习情境和任务情境,并与MOOC紧密结合,不仅能够为学习者描述MOOC所提出的问题产生的背景,以及与问题有关的各种因素,如自然、社会文化等,有利于控制、定义问题,还能够提供高质量的视频和虚拟场景,使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意想不到的锻炼机会,另外也可以吸引学习者体验新技术,并一定程度上拉动MOOC的“回头率”,解决当前MOOC难以突破的交互性弱、参与度低的困境。

2.搭建MOOC后台VR会话中心体现新型协作关系

协作贯穿于整个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始终,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协作、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协作对学习过程中的自我反馈和学习结果的评价以及意义的最终建构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MOOC无法实现学生和教师之间的实时互动,所以必须通过建立MOOC后台VR会话中心,为广大学习者提供了一个在线探索学习的公共平台。在后台虚拟中心,每位学习者都有一个可以完全操控的虚拟人物作为其代表,在学习部分课程后,学习者可以自主进入相应的会话中心与虚拟代表(可以是学生也可是教师)展开实时交流,虚拟教师可以在仿真的环境下,通过远程操作,直观地解答相应的问题。学习者之间也可以进行实时的学习会话,通过探讨学习的模式对现有的知识点进行巩固与拓展,弥补现有MOOC教学模式中实时性弱、交互性弱的缺点。

3.利用VR实验室拓展实践增强意义建构

意义建构是学习过程的最终目标,是学习者自我完成,别人无法代替的。扩展认知工具是帮助学习者实现意义建构的途径。在这里,利用VR技术,建立虚拟实验室,可以模拟再现那些需要很大投入、在课堂上难以实现的事物,如装备维修操作或生物解剖等。当学生通过MOOC学习某种机械装置,需要了解机械的内在结构及工作原理时,就可以进入虚拟实验室,观看机器的工作原理和各个零件的运行状态,甚至还有模仿故障时的表现。在虚拟实验室,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真实的任务,在虚拟实验室完成,完成任务的过程就是知识获取与思维训练相结合的过程。

第4篇:建构主义和结构主义区别范文

论文摘要:近几十年来,建构主义流派纷呈,对教育、知识、学习理念等产生着重大影响。该理论强调学习是学习者积极主动地根据已有的认知结构,借助于环境和他人的帮助,通过独特的信息加工,建构当前亨物的意义的过程。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传统意义上的学习和教学理论提出了挑战,并为当前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和素质教育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简介

    建构主义是一种新的学习理论,是在吸取了多种学习理论如行为主义、认知主义理论,特别是维果茨基的理论,并融合了后结构主义、解释学、批判理论等哲学思潮以及心理学的最新成果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这种学习理论模式与以往的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学习理论模式有着很大的差异。它采取了非客观主义的哲学立场。以往的学习观无论是行为主义还是认知主义都忽视了原有的经验、心理结构和信念对知识建构的影响。行为主义强调“刺激一反应”对学习的重要作用,认为知识存在并独立于人们以外,教师是基本的知识来源,学生是被动地接受信息,教学活动的主要目的是向学生灌输前人所建立起来的知识体系技能,忽略了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理解及心理过程。认知主义强调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加工处理和内化吸收。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则认为知识是在人的心灵与外界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从内部生成的,个体知识的获得是客观与主观的统一。学习是个体积极主动建构的过程,是对事物和现象不断解释和理解的过程;是对既有的知识体系不断进行再创造、再加工获得新的意义、新的理解的过程。知识不能由别人传递给主体并被主体吸收,只能通过个体与他人经由协商进行建构。这种建构不是从零开始,也不是把知识从外界搬移到记忆中去,而是以已有的知识结构、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外界的相互作用,主动地根据先前的认知体系,加以注意和有选择地知觉外在信息来获取知识、建构当前事物新的意义的过程。

    2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传统学习理论的区别

    人们如何看待知识学习,影响着人们对学习的根本看法。建构主义与传统学习观的分歧,正是源于它们对知识学习本质的不同看法。建构主义认为,学习在本质上是学习者主动建构心理表征的过程。这种心理表征既包括结构性知识,也包括非结构性的知识或经验。建构主义学习观是在批判和发展传统的学习观的基础上形成的。它强调主体与客体相互影响的一元论观点,反对传统学习观所主张的主体与客体相分离的二元论观点。其学习观与传统学习观念的区别涉及到教育理论的各个层面。本文试图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阐释其学习观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

    2.1教学观

    传统教学观认为,知识是外在于心灵的,是对“客观实在”的反映和摹写,知识的真理性是由其与“客观实在”符合的程度决定的。教学是通过教师对客观世界进行再现与描述。知识被看成是固定不变的,学生的意识被看成是“一个空桶”,“一张白纸”和“一面镜子”。教学仅是传递客观知识的过程,遵循客观规律,遵循固定的程序和步骤,否定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忽视学习者本身的认知方式、学习动机、情感和价值观的影响。学生的学习就是等待教师把理性的结论向空桶里装或把美丽的图画印到空白纸上。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是理性的代言人,教学是传递固定化、程式化知识,学生的心灵是被教学过程塑造的对象。学生则是忠实的、被动的、机械的接受者。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是由个体建构的,它内在于人的心灵,而不是外在于世界,学习者的心灵具有自觉能动性,能积极主动地建构他们自己的知识。因而,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而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情境、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重要人物如教师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学习的质量是学习者建构意义能力的函数,而不是学习者重现教师思维过程能力的函数。建构主义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给学生以充分想象的自由,要求学生由知识的灌输对象和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主动参与、发现、信息加工的主体和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帮助学生对所学的内容进行分析和理解,而不是简单地告诉学生答案和结果,限制学生的思维。

    2.2学习观

    传统的学习观只看到了学习过程中知识的传授者与知识的接受者之间的双边活动,忽视了认识主体学生之间的互动。只重视知识的内容,不重视知识的形式;只重视知识的灌输,不关心智力的发展。认为学习就是把知识从外界搬到记忆中,学生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是舞台上的主角。学习活动,是通过倾听、练习和背诵再现由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学习是教师向学生灌输前人所建立起来的知识体系和技能的过程,是一种简单的信息输人、存储和提取。学生的知识是对客观现实的消极摹写。

    建构主义的学习观认为,学习不再是一个同步的,而是一个异步的、发散式的思维过程,不同的学生沿着不同的学习途径,完全可以建构出相同的结果。知识学习不是由教师向学生灌输,而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自我建构,学习者不是被动的刺激接受者,而是对自己知识的主动建构者。学习不是简单的行为主义的刺激一反映过程,而是新旧经验之间的双向的相互作用过程,即通过“同化,’ ( assimilation)和“顺应”( accommodation)两种途径来建构个人意义的过程。“同化”是认知结构的量变,通过“同化”,新知识与学生原有的知识发生整合作用,从而被纳人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体系中。“顺应”是指学习者原有的认知结构与新的外在信息产生冲突,而引发原有认知结构的调整和变化,从而建立新的认知结构的过程,是认知结构的质变。英语学习过程并不是简单的信息输人、存储和提取,而是学生通过“同化”与“顺应”来改变其知识体系的意义建构过程,是新旧经验之间的双向的作用过程。学习不仅是对新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而且包含着对新知识的分析和批判,进而形成自己的思想观点;学习不仅是新知识经验的获得,同时也是对既有知识经验的改造或重组。

   2.3学生与教师的角色观

    建构主义把学习者看成是个人探索者、民主探索者,与教师之间是一种“伙伴”关系,师生之间互相信任、互相尊重,教学相长。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认为学习者并不是过去的倾听者、接受者和受压抑者,他们在日常生活、以往的学习中已经形成了丰富的经验,他们对任何事物几乎都有一些自己的看法。依靠他们的相关的经验、认知能力、判断能力,形成对问题的某种解释,推出合乎逻辑的假设,即便有些问题以前还没有接触过,也没有现成的经验。在教学中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和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的主观因素,尊重其个体差异,力求从他们的原有知识、经验背景出发,联系现实生活,多用启发式对话,少用注人式讲授,向学生提供富有个人意义的学习经验,由学生自己从中建构外语知识和能力。教师由以传授知识为主转变为以辅导学生的学习为主,由舞台上的主角变成幕后导演,成为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建构的促进者、帮助者和建构环境的创设者。

    而在传统的教学观学习观指导下的课堂,“以教师为中心”的现象较为普遍。教师是课堂的主宰,是主动的施教者,并且监控整个教学活动的过程,学生仅是知识传授的对象,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是“容纳器”,是“客户”,是“原材料”。教师所采取的是单纯的“满堂灌”、“填鸭式”的方式。整堂课都是围绕着教师转,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只是被动地记录、机械地模仿,学习缺乏自主性,没有更多的机会参与课堂活动、主动地发挥自己的能动作用和情感因素。学习者被看成是按照教师的意愿来进行塑造的艺术品,教师的角色是满足学习者的需要,学生智商的高低完全取决于教师传授知识的多少。这种教师单方面传授、学生被动地接受的教学方式,虽然适应于教师权力主义的领导方式,保证了教师对课堂与学生的控制权,但同时也相应地带来了学生在课堂上被动、消极服从、依赖等弊病。这种大学英语课堂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不能灵活地运用语言知识,思想不活跃,表达能力差,知识面窄,缺乏自主学习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

    3.1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认为单纯的语言教学不是教育,教育应是使学生学会怎样学习,是使学习经验富有个人意义,是促进整个人的成长。每位大学英语教师都有自己的教学理念,只不过有的教师没有意识到而已。建构主义认为教学理念是教师人格的一部分,是教师教学决策和教学行为的立足点和出发点。如果认为语言是在真实情况下,用来进行交际的工具,可能会更强调功能教学;如果认为语言是人类大脑中一种特有的机制,就会提倡认知法;如果认为语言是一个受无数规则、系统所支配的创造性过程,很可能就会强调形式教学;如果认为语言是习惯形式的培养,就可能推崇听说法。可以说,教师的信念对教学的影响远比他们的知识对教学的影响大、它涉及到教师的课程计划、课堂决策以及课堂活动等。大学英语教师必须不断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教师的认识能否到位,教师的教学理念能否与时俱进,是二十一世纪的外语教学改革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教师的教学理念是大多数课堂决策和行为的依据,是一切教学改革的前提,对课堂的教学活动具有支配的作用。没有新的教育理念的指导,就不会有新的教学实践,更不可能把教学实践由自发的、经验的高度提升到自觉的、理性的高度。大学英语教师要扮演起重要的中介角色,教学中应考虑个体学生的主观因素和客观情况,了解他们的现实处境、原有的知识经验、情感因素及价值取向,尊重学生的个人需求和情感,接受学生自己对现实社会的理解,鼓励学生的自我选择和自我责任感,鼓励积极的自我概念,多用协商对话,少用灌输式讲授,为具有真实个人意义的学习和全人教育创造最佳条件,让学生在互动环境中构建知识与自我,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2创设建构意义的“真实”情境

    教师要为学生创设含有真实问题或真实事件的情境,这有助于学生知识与能力的迁移,使学生产生学习的需要,并通过学习共同体成员之间的互动、对话,主动学习。这些问题或事件就如一个个“锚”,把师生的“思想之船”固定在特定情境中。情境教学在本质上是开放的、富有创造性的。其基本构成要素包括:创设情境—确定问题—自主学习—协作学习—效果评价。情境教学的基本特征有三个:“学习者中心”,即每个学习者都是理解知识和建构意义的主体;“情境中心”,源于现实世界的活生生的情境是学习者进行问题解决和意义建构的“平台”,它与学习者的精神世界融为一体;“问题中心”,一个个真实问题是学习者思想汇集的中心和焦点,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意义建构的过程。外语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使用真实的任务和学习领域内的一些日常的活动或实践,例如,根据课文内容进行情境再现,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展开小组讨论和辩论等。充分利用计算机和网络的优势,通过多媒体技术、实物、动作、图片、幻灯投影或录像,将大量模拟真实语言情境的声形兼具、图文并茂的电子教材提供给学生,向他们介绍各种语言学习软件的使用和相关的学习网址,发挥好学生与教材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为学生创设有丰富信息的环境,为学生提供最恰当最真实的语言信息输人,引导学生用真实的方式来应用所学的知识,帮助他们意识到自己所学知识的相关性和意义性,鼓励学生在真实问题的解决中,将不同学科的知识整合起来,以便更深、更广地建构意义。

    3.3重视“协作”与“会话”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有意义的社会协商,学习环境由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四要素构成。情境是意义建构的基本条件,意义建构是学习的目的,师生、生生之间的协作与会话则是意义建构的核心过程。外语学习过程中不仅要看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合作关系,还要重视学生彼此之间的互动伙伴关系。外语学习活动是在师生平等对话的基础上,学生的积极参与和协商,用语言和文字进行表达、会话与交流。教师应支持教师与学习者之间和学习者相互间的合作与交流,向学生多提开放式问题,给学习者提供修正机会,而不是去“填空”。这种对话教学可以增强师生之间的交流,激发学习者探索揭示问题、解释问题的途径,激发学生参加交互式学习的积极性,在交互过程中去完成问题的理解、知识的应用和意义建构。使学习者认识到教与学是教师和学生对世界的意义进行合作性建构的过程,而不是“客观知识”的传递与接受过程,并学会尊重他人的观点和与人合作的方式,变学习者之间原来的竞争关系为具有建构性的合作伙伴关系。外语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强调以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为基本动力,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强调“他人”对意义建构的重要性,努力创设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乃至师师互动的合作学习环境,鼓励学生以主人翁的身份积极参与意义建构。这样的参与式合作学习,会导致学生原认知结构的转变。

    3.4重视培养自主学习策略

    自主学习是建构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学生产生内在的学习动力。自主学习策略是指为了支持和促进学生有效学习而安排学习环境中各个元素的模式和方法。其核心是要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充分体现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从整体上来讲,常见的自主学习策略有:支架与淡出策略、自我主动反思策略、启发探索式策略;角色扮演与竞争策略、社会协商与讨论策略;情景抛锚与随机访问策略、认知学徒教学策略等。在设计自主学习策略时,要考虑主、客观两方面因素。譬如对于复杂的句子结构和具有多面性文化背景的问题,由于从不同的角度考虑可以得出不同的理解,为克服这方面的弊病,在教学中要树立建构主义教学观,采用启发式教学,鼓励学生多想、多说、多做,使外语学习变为一项轻松有趣、人人都想参与的活动,对同一教学内容,要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情景下、为达到不同的教学目的、用不同的方式加以呈现。要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学生自主活动为基础的新型教学过程,使教学活动在教师的指导下真正建立在自主活动和探索的基础上,进而形成有利于学生主体精神、创新能力健康发展的宽松的外语教育环境和教学体系。这样学习者可以随意通过不同途径、不同方式进人同样教学内容,获得对同一事物或同一问题的多方面的认识与理解。

第5篇:建构主义和结构主义区别范文

20世纪后期的西方文论发生了“范式”转换,即从对文学作修辞学式的内部研究,转向了文学的外部研究,希利斯•米勒描述道:“而今我们可以问心无愧地回到更富于同情心和人情味的工作中来,论述权力、历史、意识形态、文学研究的‘惯例’,阶级斗争,妇女受压迫的问题,男人女人在社会上的真实生活情况及其在文学中的‘反映’。我们还可以重新问关于文学在人生中和社会里的用途这类实用主义问题。文学理论的关键词不再是传统文学研究所关注的“审美”、“价值”、“经验”和“作品有机体”,而是“符号系统”、“意识形态”、“性别”、“身份/认同”、“主置”、“他者”和“机构。以解构主义、女性主义、后殖民主义、新历史主义、“新左派”、后、精神分析批评、生态批评、散居族裔批评乃至同性恋和酷儿理论为主体的当代西方文论颠覆了以“新批评”为代表的20世纪上半叶“文学性”研究的总体走势,都超出了纯粹“文学的”范畴,以突出的政治性、批判性、反思性、颠覆性、解构性、公共性而强化了文学理论的政治言说维度。对此,拉曼•塞尔登等人提出了一个极为重要的观点:“这些理论在全球范围内促进了对一切话语形式的重新解释和调整,成了激进的文化政治的一部分,而‘文学的’(研究和理论)只不过是其中一个多少有点意义的再现形式。,文学理论成为“文化政治”的组成部分,可以说,这一观点深刻地阐明了当代西方文论的实质,进人“后现代”时期的20世纪西方文论的确大规模地走向了“理论化”,走向了“政治化”。陆贵山先生指出:“正当中国新时期的某些学人着意淡化和消解文艺和政治的关系的时候,当代西方社会却掀起了这样那样的论述文艺和政治关系的热潮。这是一个特别值得研究的文化现象。文化政治与当代西方文论的政治化问题已经引起学界的重视,既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也存在不足之处,有进一步研究的必要①。

一、国外相关研究

20世纪70年代以来,以“文化政治”为关键词的研究几乎遍及人文社会科学乃至自然科学领域,文化政治可以切人文学、历史、音乐、绘画、舞蹈、影视、传媒、出版、教育、翻译、身份、种族、宗教、伦理、阶级、经济、法律、国家、建筑、医疗、科学等各种观念、现象和学科,为之提供全新的阐释和研究视角。但是,从总体上宏观地探讨文化政治与文学理论之关联的研究并不多,尚处于起步阶段。据笔者查阅,最早以“文化政治”为题名关键词的单篇论文是吉拉德•格拉芙写于1973年的((审美主义与文化政治》!文章主要质疑了以超功利、自足、自律为理念的审美主义的纯粹性,即审美主义自身陷人政治和反政治的窘境之中而不能自圆其说。米雪儿•巴瑞特的论文《女性主义和文化政治的定义》被收人1982年的一本文集’,该文强调了雷蒙德•威廉斯在人类学意义上对文化做出的理解,明确意识到文化政治会涉及到意义之争。论文通过考察“女性主义艺术”与“艺术”、“妇女的艺术”的区别,认为艺术作品不能与媒体意识形态的再现艺术相混同,从而得出结论:任意扩大艺术的政治意义是危险的,我们不应该忽视艺术作品的虚构、想象和审美之维,艺术的许多方面不能缩减为意识形态的概念分析。作者在文化政治渗透艺术领域的时尚之中能够做出如此深刻的反省,着实难能可贵。这两篇论文对文化政治文论的研究有首创之功,但都没有清晰地界定“文化政治”概念。成规模的有关文化政治对文学艺术渗透的研究出现于1990年前后。乔纳森•多利莫尔和阿兰•辛费尔德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主编出版了一套“文化政治”丛书②,两位总主编在《前言:文化政治》中明确认识到,在、女性主义、结构主义、精神分析和后结构主义话语的冲击下,197()年以来英国文学研究与传统的文学研究模式发生了“断裂”,新的“文化唯物主义”研究方式重点关注历史和文化语境、(文化)理论的方法、政治义务以及文本分析,因为“文化意义最终总是政治意义”,故而名之曰“文化政治”。他们强调指出,作为文化政治的文化唯物主义研究方法不再伪装政治中立,“相反,它将其任务定位于改造社会秩序,这一秩序正在以种族、性别、性态和阶级的名义压榨着人民。

显然,这套丛书就是运用文化唯物主义方法研究各种文化现象,并以发掘其政治含义为旨归。莲达•赫哲仁的((后现代主义的政治学》虽然没有直接使用文化政治概念,但主要是研究后现代的摄影、绘画、小说、历史等文化形式的“表征的政治”,关注它们表意实践背后的意识形态编码策略和意义版图的争斗,所以,此书所要探讨的正是文化政治与后现代艺术之间的密切关联。莫克西著于1994年的《理论的实践:后结构主义,文化政治和艺术史》‘,’一书以“表征”、“意识形态”、“作者”为三个关键词,对结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的符号学理论加以剖析,凸现出这些理论的文化政治功能,打破了传统的认识论艺术史观,而代之以符号学的建构主义的文化观、历史观:一者,处于历史语境中的理论所包含的文化政治含义深刻地影响着历史叙述和知识建构;再者,新的政治观和表意实践会使得文化价值、文化意义观变动不居、不再固定。但赫哲仁、莫克西的著作和上述文化政治丛书的共同缺陷是:有关文化政治对文学理论的影响研究涉及甚少。托斌•希伯斯的《冷战批评与怀疑论之政治》第一次从“怀疑论政治”的角度全面评述和反思了战后兴起的各种批评理论。作者认为,新近出现的女权主义、后殖民主义、精神分析、新等政治化文论以“种族、性别、阶级”为三大主题,克服了新批评、结构主义、解构主义乃至新历史主义批评局限于“学院政治”的弊端,有所贴近现实政治,但还是处于政治隐喻的言说状态,难以落实于实际行动。

希伯斯希望强化文化政治文论的实践性和批判性,要求“后冷战批评”应当加强现实政治关怀,发挥实践功能。从全书来看,他局限于美国一隅,对上世纪60年代以来的西方当代文化政治文论把握得不够全面,且评价过低。格林•乔丹和克里斯•威登合著的《文化政治:阶级、性别、种族和后现代世界》‘川对“文化政治”概念作出较为清晰的界定,他们认为文化政治是文化产品在意义、价值、主体性形式和身份建构方面所体现出的权力关系,关涉文化在阶级、种族、性别、身份等社会区分中所扮演的中心角色。不过,他们放弃了文化的人类学含义,只是指艺术产品,包括音乐、文学、绘画、雕塑、戏剧和电影。作者从20世纪60年代的自由人文主义的文化和教育理论开始,重点分析了文化艺术对近现代西方社会的阶级、性别、种族的分化和抗争所起到的政治作用。此书的缺点是对于“文化政治”概念使用得过于宽泛,按照他们的用法,近代甚至古代时期即已经存在文化政治文论,这就模糊了它的时代性。但值得注意的是,他们对后现代解构普遍性、元叙事、主体本质和意义的稳固性的做法表示担优,因为后现代欢呼差异政治而容易忽略真正的社会差异,在书的结尾,他们意味深长地反问道:我们是将文化政治当作一项严肃的事业,还是游戏?这种对后期文化政治逐渐脱离经济、制度、权力的忧虑,同晚期者,如詹姆逊、伊格尔顿、道格拉斯•凯尔纳、斯蒂文•贝斯特等人的观点倒颇为接近。这也正预示着文化政治随同文化理论一起,在新世纪的“后理论时代”步人反思阶段。2000年前后,随着马丁•麦克奎兰等人编写的《后理论:批评的新方向》、瓦伦丁•卡宁汉的《理论之后的阅读》、让一米歇尔•拉巴特的《理论的未来》、伊格尔顿的《理论之后》等一批著作的涌现,西方文论进人了“后理论时代”。对于文学理论而言,恢复文学的审美、诗性、形式、伦理、价值等被“理论”所遮蔽的层面似乎又成为新的时尚。在“后理论时代”背景下,学界面临的任务是要正确估价和承接“理论时期”所馈赠的政治化文论的遗产,对文化政治与文学理论的深层关联作出新的思考。#p#分页标题#e#

二、国内相关研究

“文化政治”概念在国内文艺学界为人所知离不开两位海外华人学者的引介和推广。一是谢少波,他所著的《抵抗的文化政治学》中涉及到詹姆逊的文化政治思想:“詹姆逊在这里提出的政治是用文化斗争来抵消旧的阶级战争,这不仅因为文化始终是阶级斗争的场所,而更重要的是,在当代的消费社会里,文化是阶级斗争的特殊的甚至是惟一的场所。谢少波认为,这是一种“新葛兰西式的反霸权政治”,也是对后现代微观政治的修正。二是张旭东,他是从意义建构的角度来理解文化政治的,认为文化是一个“意义生成结构,人依赖于这个意义结构来组织个人和集体生活,形成‘世界’或‘生活世界’的概念”,追问文化的社会政治内涵和价值取向也就是追间文化和生活世界的关系。但此书并不以文学理论为论述对象,而着力于思想文化史的研究。相比之下,刘象愚等人译介的弗兰西斯•马尔赫恩的文化政治观,倒是对国内的西方文论研究产生了较大的影响。马尔赫恩认为,“新左派”文化政治打破了自由人文主义将文化超越于政治的传统看法,发展了相反的方向,“文化远不再受制于外在的政治考验,它本身已经是政治的了。‘川孙盛涛的《政治与美学的变奏:西方文艺基本问题研究》将西方从“阶级意识”向“文化政治”的转向追溯到卢卡奇和葛兰西,依据就是马尔赫恩的文化政治观,这种文化政治理念恰好打开通向美学的道路,使政治与美学的关联纳人文化研究领域的思想大平台,政治与美学的关联更加细密而自然。冯宪光的《在革命与艺术之间:二十世纪国外政治学文艺理论研究》也引用马尔赫恩的文化政治观,但他认为,正是在1968年“五月风暴”失败后的后现代时期,西方的文学批评才提出了“文化政治”问题。从“新左派”文化政治角度研究西方文论的著作还包括:陈永国的《文化的政治阐释学:后现代语境中的詹姆逊》、马海良的《文化政治美学:伊格尔顿批评理论研究》、吴琼的《走向一种辩证批评:詹姆逊文化政治诗学研究》、赵国新的《新左派的文化政治:雷蒙•威廉斯的文化理论》,等等。以上著作在局部研究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并未关涉到西方文化政治文论的全貌,在“文化政治”概念的理解和使用上也没有达成一致。

当然,国内已有部分学者从总体上注意到当代西方文论的政治化特征。童庆炳等人对文化研究影响下的西方文论政治化问题,有两点概括和担忧:一是它们的“反诗意”特征,二是“可能重新让文学理论面临‘为政治服务’的痛苦记忆”。文化研究学者陶东风认为,文化批评与文化研究有着共同的研究旨趣、研究方法、价值立场,“这就是突出的政治学旨趣、跨学科方法、实践性品格、边缘化立场与批判性精神”。,’。“文化批评是一种‘文本的政治学’,旨在揭示文本的意识形态,以及文本所隐藏的文化一权力关系,它基本上是伊格尔顿所说的‘政治批评’。他还注意到西方女性主义理论、少数族裔理论、生态理论等非常政治化的文论的繁荣,正是文化政治赐予文学理论以自主性和反抗性的结果。另外,近年出版的《文化研究关键词》一书为“文化政治”概念编写了一个简短的释义,认为文化政治意指文化背后的权力关系,具体包括性别政治、阳性政治、视觉政治、同性恋政治、身份政治、身体政治等类别,所以,批评、文化唯物主义、新历史主义、文化研究、后殖民主义、女性主义、身份研究、性别研究等批评理论和流派,都具有文化政治的特点。周宪也撰文指出,当代西方文论从文学理论转向“理论”,也就是从纯学术向“学术政治”的转变,其结果是将传统的人文主义、审美主义文论还原为意识形态的建构物,把任何文学研究都看作是“理论政治”的表征。姚文放甚至将文化政治文论形态作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共和国60年文学理论”第三次转型”这一说法是否符合国情还值得商榷③,但他认为文化政治一维的加人对于面临全新语境的文学理论具有激活的作用,倒也符合实际。本文认为,以上对文化政治文论的概括性论述大部分是正确的,但也只是有助于而不能代替全面而深人的研究。

三、研究现状的不足

总的看来,到目前为止,文化政治对文艺理论和文学艺术领域的影响研究在国外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果,文化政治与西方文论关系的研究在国内有所展开,但是,尚存在以下几点缺陷:

1.因为“文化政治”概念本身的内涵非常丰富、复杂,文艺学甚至政治学界至今都没有对其做出一个清晰的梳理,运用起来相当随意和混乱,这必然会影响对文论政治化问题的深入分析和思考。

第6篇:建构主义和结构主义区别范文

关键词: 建构主义;电视技术;高职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07-0255-02

0 引言

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也称作结构主义,最早是由瑞士的皮亚杰(J.Piaget)提出的。可以概括为,学生在某种情况下,借助别人(身边老师或者是同学)的帮助,运用常用的学习工具,通过意义建构这种方法来学习知识的过程。建构主义也可以运用在学习过程中作为教学设计原则,运用到《电视技术》教学课程中。实践证明,作为一项教学实践活动,不仅非常有意义,而且十分有效。

1 把学生当作整个学习过程中的重心

把建构主义运用到学习过程中的教学设计原则,它把学生当作整个学习过程的重心,认为学生在认知过程中起关键性作用,因为学生积极创造采用意义;老师在意义建构中主要帮助与鼓励学生。我认为《电视技术》这门课程的主要任务是能引起学生对相关电视知识的兴趣性,然后把意义建构运用到所学的电视原理知识中。

1.1 把工作重心放在学生的兴趣上 任何事物都是内因和外因相互作用的结果,内因起主要作用,外因起辅助作用,学习也是如此。只有学生把学习当做一种兴趣,从而产生主动性、积极性,才能学习好。怎样让学生对电视相关知识产生主动性、积极性呢,关键在于要让学生全身投入到教学课程的学习中。这在实践中包涵两个方面,一是要以在教学的开始能够引用到好多例子或者是知识使同学们对今天所学的课程产生兴趣,让同学们对所学的课程产生积极性、主动性;二是通过某种途径或者是链接,使学生的兴趣与所学的知识有效地结合起来,让老师所讲的每一节课都对同学们产生主动性、积极性。

为了实现这样的教学效果,老师的备课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着关键性作用。在生活中或者是教学中同学们都有他们比较感兴趣的内容,老师们可以想办法把这些相关的兴趣与教学内容紧密地结合起来,在每次教学任务完成后都要有一个总结,发现同学们的兴趣有什么新的变化,发现同学们更多的兴趣,从而让这些看似与教学无关的兴趣通过某种方式与老师的下一教学任务相结合。只有这样去安排教材,学生才会真正投入到学习中。

笔者从《电视技术》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通过与同学们课堂上的交流与沟通发现同学们最感兴趣的还是电视机的内部组成部分,因此我会搜集与电视机内部组成结构有关的教学资料使之与课程的教学有关,让同学们对课程产生积极性、主动性、兴趣性。

①先让学生以电子技术知识思考电视信号为什么会被接收或者是还原;进而让老师对同学们所思考后的答案进行质疑和推断并反问学生,然后让同学们分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热烈讨论并给出答案,让同学们变成学习的主动者、积极者,从而不断进步;最后老师对同学们所有的答案和假设进行归纳,从而对电视原理进行讨论研究,特别提醒同学们把电视机和收音机容易混淆的地方加以区分开来。②让同学们自己总结出电视机经常出现的故障是什么,而且常常是哪些地方容易出现故障,出现故障后要怎么解决;最后在老师的指导下让同学们自己总结出快速有效检查和修复故障的方法,要求同学们对所总结出来的知识进行牢记,并以此促进同学们对电视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③以一个经常出现的故障为例,让同学们想想故障出现在哪里,但是又不知道怎么去具体检测和维修。这样才会让学生产生学习下节课的兴趣,充分调动同学们学习下一节课的积极性。

1.2 让学生把所学到的相关的电视知识能够灵活地运用到各种实际环境中 这样可以有效地检验同学们对专业知识所掌握的的程度,从而让同学们对所学的专业知识的掌握更加牢固,从而通过实践不断促进他们的学习。

扫描原理是由行振荡、行推动、行输出三部分组成的。老师在讲述完行震荡原理后,最好不要马上进入到下一个行推动原理的讲述中,而是让同学们设想行震荡的表现形式通常是什么,为什么。通过这样的学习,从而加深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使学生的知识架构更加牢固。贯穿于整个教学的是,当同学们上完一节关于电路检修故障的课后,要让同学们马上利用所学的专业知识进行实践操作,多找几个有故障的电视进行检测维修,然后进入到下一个与之相关的专业知识的学习中。首先是老师引出专业知识,然后让同学们进行思考,总结出专业性知识,最后再加以巩固,进而在实践中不断巩固自己的知识。

1.3 让同学们学会以自我反馈的形式学习专业性知识 自我反馈是一种过程。运用到学习中就是同学们能够在实践中不断地对别人(老师或者是同学)的某种错误的观点或者是自己的某种错误的理解进行反思纠正。自我反馈是同学们不断学习进步的表现。让学生经常把自我反馈应用到所学的知识中,不仅可以让学生获得更加正确的知识,而且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知识。

尝试多个让学生学检波电路的自我反馈过程。

①让学生对之前所学的电子电路进行思考,得出电视机检波电路的作用。老师以对学生进行提问所做的回答表现出来的反馈内容进行检波知识的学习;针对有问题的学生,让他们对自己刚才的回答进行自我反馈,从而自己从中找出自己的错误,总结出正确的知识。最后由老师得出总结,而且提醒同学们不要混淆各种检波电路之间的区别。②老师以相应检波电路出现的故障为例对同学们提出相应的问题,让他们思考检波出现故障时通常考虑到是什么原因。③让学生体验各种情形和实际测试的状况,而且对测试的过程和结果进行思考。这部分使学生对前两部分产生自我反馈。④当学习完检波电路的相关知识,老师要让同学们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实践操作,最后共同反思总结。进行实践操作的目的是让同学们能够把所学的专业知识灵活运用到实践中,从而巩固自己所学的专业性知识。

在课后作业中发现,通过以上的教学方法,同学们都对检波的原理、表现形式和如何检修都有了一个明确的认识。问题表现和它们检查方式这些方面都会促进同学们巩固相应的专业性知识。在上述过程中,同学们的积极性、主动性也充分地发挥出来。

2 强调在一定的情景中学习,同学们能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

理论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让同学们深入到一定的实践中,才能让他们在实践中找到真理;如果同学们早已知道理解现在所学的知识,可以对原先的认识结构加以改造和重组。以教学的实践经验为依据,在引入新方法的同时,为学生营造一个真实生动的状况,来刺激他们对新方法的学习兴趣,也可以创造一种舒适的学习环境,更容易让同学们把现在所学的知识与先前知道的知识紧密地结合起来。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应给学生创造积极、活跃的气氛,使学生可以从各种方面去主动思考,让新知识及时运用与以运用的影响产生自我反馈。

只有在学完一节课后,马上把所学的专业知识运用到实践操作中,这样对学生来说才是最有效的。所以维修实验对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课程组成部分。通过维修实验,同学们可以对自己以前的认识加以纠正,从而获得正确的认识。如果没有把维修运用到实践中,学生们所学的知识是不全面的,不牢固的。老师要在一种非常舒适的环境中让同学们进行维修实验,在这种环境中,同学们才会以一种平常的心态去重新检验自己所学的和所理解的理论知识,进行自我反馈,从而巩固自己的专业性知识。

3 鼓励同学们多进行实践操作,把专业性知识灵活运用到实践中

建构主义者认为,同学们在建构中起关键性作用,对建构产生主动、积极的影响,让同学们把建构主义运用到学习中是最关键的。让同学们灵活运用意义建构就是让他们能更好地理解事物的性质、表现形式和解决方法。

3.1 让同学们多用逆向思维去分析解决问题 在维修实验的开始,同学们似乎发现很难,原因不是说它有多么复杂,多么困难,真正原因在于同学们往往把自己的好多主观思想运用到实验中,被自己的传统理念所约束。正向思维是同学们以所学的电视原理为依据,检查发现故障出现在什么地方,从而解决问题。但是逆向思维是以故障问题为中心,为出发点,从而找出电路问题原因,发现其中的原理。逆向思维可以运用到维修思路中。事实证明,好多事情如果是用正向思维去分析、解决,会发现很复杂很困难,然而尝试着用维修思维去分析解决,反而会更加容易。因此,老师在维修实验中除了让同学们掌握正向思维外,还要求同学们能更加熟练地把逆向思维运用到实践中去。

3.2 鼓励同学们多对维修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反思总结 当同学们进行维修实验时,往往会遇到很多困难和问题。老师要很快发现这些问题,并对问题的产生进行总结,从而帮助同学们解决问题,让同学们有一个自我反馈的过程。因为学习目标明确,就可以快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当这些问题解决后,学生的书本知识水平与实际维修技能会进一步巩固。

3.3 鼓励学生不断总结,进行“协作学习”,让知识合理建构 当鼓励学生进行维修实践时,让学生学会不断地总结自己的实践经验,而且将实践经验合理地分类;并且让学生常常做到当知识积累到一种程度时静下来思考,把自己的知识逻辑化,让以后更好地运用。鼓励学生把一些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与同学们一起商量,以促进学习使大家共同受益。鼓励学生养成常常和同学交流学习经验与维修经验的习惯,这样不但能借助别人的经验来巩固自己的知识,关键是通过交流与讨论,可以弄清一些容易混淆的问题,让所学的知识得到合理建构。

4 作出总结

传统的教学方法所看重的是按教学进度传授道理,但它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的知识建构产生困难。学生只有把所学的知识消化和吸收,才可以把它变成自己的东西,然而老师按计划把知识传授完,和学生掌握了这些知识是不一样的。所以传统的教学方法培养出来的学生常常只善于应付考试,不是懂得知识的实际运用。

实践得出,老师只要运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进行教学,并且注重处理好教学过程中的几个方面:安排好教学内容,让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都对学习内容感兴趣;让教学过程组织成为自我完善的循环过程;给学生提供合适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合理建构所学知识,让学生掌握知识,并应用于实践。

参考文献:

[1]陈琦.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第7篇:建构主义和结构主义区别范文

关键词:中国语言翻译学派 学派缺位 学派生成

一、西方语言翻译学派对中国译学界的影响

提起中国译论,我们拿出来研究的往往是个体,如严复,鲁迅,傅雷,钱钟书,辜正坤等,而谈到西方译论,出现的则往往是学派,如语文学派、语言学派、解构主义学派、后殖民主义学派、文化学派等等。西方语言翻译界的历史就是一部此起彼伏的学派发展史。我国外语界,虽不乏个别案例的理论创造,但从主流看来,目前仍处于介绍、阐释的“二传手”阶段,理论创造都不是主流,当然就不用说有学派一事了。吕俊先生曾把我国的语言翻译研究划分为三个阶段:即语文学研究阶段(20世纪80年代中期之前);结构主义现代语言学阶段(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期)和解构主义阶段(90年代后半期)。从这三个阶段的划分上,我们可以看到80年代中期以来的语言翻译研究都被深深地打上了西方语言翻译理论的烙印,而没有形成自己独立的语言翻译研究学派。中国译学理论的发展是依附在西方语言翻译学派的发展与更替的基础之上的。

二、中国语言翻译学派缺位的原因

1.思维方式的问题。我们往往不善于理论提炼,多止于经验体会。在具体方法上不讲究深入,点到为止,重视悟性,以不言而言之。

2.外部坏境。国家对于包括语言翻译学在内的人文社会科学的教育和研究投入不足;长期形成的对语言翻译轻视、忽视、乃至歧视的现象并未消除;学术体制不够健全。

3.心理障碍。甘当二传手的心态。学外语的当然要以引进外语理论为主,介绍是我们的任务,创造是别人的事情。文人相轻相践的传统心理。对国内的理论或理论家故意冷淡,不能接纳与容忍别人的异己观点,当遭遇学术质疑的时候,不能以应有的气度坦然面对“他者”审视的目光,不能形成良好的学术讨论氛围。

三、促进中国语言翻译学派生成的几点看法和设想

笔者认为,学派的生成需要外因与内因的结合。所谓的外因是指学派的外部促成条件,包括上文提到的思维方式,外部环境,心里障碍等等。在这些因素里面,有些属于个人不可操作的客观因素,如外部环境里的因素。有的属于主观的但却难以操作的因素,如思维方式。还有些属于主观的个体可以操作的因素,如心里障碍。笔者在此想讨论的是第三种因素,即作为学术研究的主体——研究者应该怎么做;内因仅从学术的角度来讲,相对来说没有这么复杂,指的就是学派生成的自身条件,即具备哪几点可以生成一个学派。

1.学派生成的外因

(1)结合。我们应该注重语言翻译与其他学科的结合。研究语言翻译但又不能仅囿于语言翻译,我们需要扩大自己的视野。西方能够快速有效地把譬如文学、哲学、语言学、心理学、阐释学、交际学、美学、文化历史等学科的理论研究融入到语言翻译学中去,而我们往往是等发现了这种结合之后才恍然大悟。可实际上,中国的语言翻译学并不是没有与其他学科结合,而是没有被中国的译学界重视并加以系统化地总结和继承。许渊冲先生曾经在“谈中国学派的语言翻译理论——中国语言翻译学落后于西方吗?”一文中提到:中国语言翻译学派把语言翻译理论和马列主义哲学结合起来,提出了语言翻译的实践论和矛盾论;中国语言翻译学派提出文学语言翻译是艺术,并且和模糊数学结合,提出文学语言翻译的公式是1+1﹥2;中国语言翻译学派把文学语言翻译理论和当代先进的物理学理论相结合,提出了文学语言翻译超导论;中国语言翻译学派把文学语言翻译理论和当代最前沿的生命科学联系起来,提出了文学语言翻译克隆论。这些理论之所以没有在语言翻译界形成大的冲击波和影响力是因为它们只是被提及到,而很少有人就此再深究下去,所以也没能形成自己独特的语言翻译学派。

(2)独立。中国的语言翻译研究如同一根藤,虽然枝繁叶茂,却必须要依赖在别人的身上,如果拔掉西方各语言翻译流派立起来的柱子,很难想象这根藤还剩下什么。西方语言翻译学派的理论固然可以借鉴,但却不能一味地依赖。如果把眼睛一直盯在别人的身上,那么永远都看不到自己做了什么。我们应该一边借鉴他者,一边审视自己,扬己所长,补己所无,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和发展,不能让学习止于学习。

(3)聚合。钱冠连先生曾说过学派的形成是被别人承认出来的,而不是自己宣称出来的。西方各个语言翻译学派也是别人根据其研究的内容或特征等总结而冠以不同的派别名称。在中国当代译学界不乏一些著名的理论家,比如辜正坤先生在语言翻译标准,玄语言翻译学、重译等问题上都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但对这些语言翻译家的思想理论作系统研究分析的却很少,所以,我们只能是看着这一束亮光在孤独地闪烁,偶有跟随者也一闪而逝,终还没有形成熊熊烈火。

2.学派生成的内因

吕俊先生认为派别的区别主要在于他们所遵守的“范式”上。所谓“范式”是“科学家集团中的全体成员所共有的信仰,价值,技术等的总和”。范式由三个要素组成。它们分别是符号概念,模型和范例。我国自80年代初以来已历经两次大的范式嬗替,目前共有三个范式共存。首先是80年代初,自奈达等人的西方结构主义语言学范式引入,打破了长期以来的语文学范式的传统语言翻译研究,但到9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结构主义思潮对结构主义思想的批评与质疑,结构主义多元范式又成为主流。但前两种范式并没有销声匿迹,而是依然活跃着。吕俊先生认为已有的结构主义范式并不完美,并且危机四伏。必须要用一种新的范式——建构主义来探究语言翻译学。不同的范式对同一问题会有不同的解答。这正是不同学派的不同语言翻译观的体现。从以上观点我们可以作出如下推断:一个新的学派诞生的标志就是一个新范式的产生,而范式的产生需要三个核心要素: 符号概念,模型和范例。“符号概念”是一个科学共同体所使用的表示式,是该专业基质的形式部分。每个科学共同体都有一些特有的概念体系。尽管其他共同体可能会有与之相同的符号形式,但其内涵是不同的。“模型”是一个范式中最为重要和核心的部分,它是该范式的本体论出发点,它指出最基本的理论与原则,但它并不是细节化了的理论,它通过理论和意识形态决定着一种精神状态,一种精神景观,一个世界观。一个大范式支配着科学观、哲学观、理性观、政治观、决策观、道德观……“范例”则是具体题解,即运用该范式的模型所提供的理论与方法对实际问题被认为是合乎规范的解决。

四、结论

学派的生成对推动学科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学派意识的觉醒,是学科走向成熟的条件;学派纷呈,是学术繁荣的景观。派之于语言翻译犹如轮之于车,羽之于鸟。我们要想建立自己的语言翻译学,离不开自己的语言翻译学派。一方面,我们应该有学派意识,认识到学派的重要性;另一方面,我们也要努力克服不利于学派建设的因素,尤其是个体可操作性因素;当然,还有更为重要的一点就是设法促进学派的生成,为语言翻译学派的建立提供积极有效的途径和方法。

参考文献

[1]孙艺凤.视角 阐释 文化——文学语言翻译与语言翻译理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第8篇:建构主义和结构主义区别范文

关键词:财会课程 模拟教学法 课堂教学 职业教育

目前,我国的职业教育教学沿袭普通教育的思想和方法,存在着严重的理论脱离实践。而社会上用人单位要求高职毕业生能直接进入生产管理经营一线上的岗位,实现“零距离”上岗。重知识传授,忽视能力培养的现象,从而导致职业学校毕业生的职业能力与岗位需要有很大筹距。因此,在课堂中的会计教学方法必须改革,模拟教学法是对现有会计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本文就模拟教学法在财会课堂的实施进行粗浅的分析。

一、模拟教学法的涵义及其理论基础

1.模拟教学法的涵义

模拟教学法(Simulations method)是在一种人造的情境或环境里学习某种职业所需的知识、技能和能力的方法。美国密执安大学学习和教学研究中心的罗博特・B・利兹马等人较早提出模拟法的界定:模拟法又称“模拟游戏”,是一种新近出现的学习活动课,它通常要求游戏者设想各种角色,在某个假设的情境中活动,并依其角色的情境和问题做出决定。这种方法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更重要的是提供了许多重复的机会和随时进行过程评价的可能性。模拟教学法有利于学生进行发现学习,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主动精神和创造性思维能力,还有利于提高他们的交际能力、决策能力与应变能力,培养合作精神。

模拟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截然不同。传统的教学是单向灌输式的教学,一向是教师讲得多,板书多,学生听得多,记得多,参与机会少。从理论与实践的辩证关系来看,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法忽视了知识积累过程中实践的重要性,学生习惯于死记硬背、纸上谈兵。模拟教学法则注重实践应用,其教学理念就是“学以致用,以用促学,以用带学”,将学生置身于仿真的实际工作环境中,让学生在学中做、在做中学,教、学、做合一,手、口、脑并用。在模拟操作的过程中,学生所接触到的信息,对问题的分析与判断,以及工作计划的一步步实施,都是对实际工作的一种体验,使学生提前领略到职业岗位的内涵,了解、熟悉职业岗位所需要的各种理论知识,懂得所学专业知识在实际运用中的重要性,由此大大增强了专业学习的兴趣与信心。通过职业模拟训练,学生既可以把所学专业知识转化为实际运用能力,养成一定的职业技能技巧,还能使学生在模拟操作过程中逐步适应职业岗位的要求,不断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锻炼职业能力,为将来走向社会、走向成功打下良好的基础。

2.模拟教学法的理论基础

从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方面分析,模拟教学法是源于行为导向教育思想的一种具体的教学方法,行为导向的教育思想。主要源于人们对现实及未来社会对职业人才新要求的思考以及对教育和学习概念的重新认识。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模拟会计教学法的研究提供了有力的理论基础。建构主义也译作结构主义,是认知心理学派中的一个分支。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活动,以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教学要以学生主动构建过程为核心,充分考虑学生的原有基础,并与学生的原有经验紧密结合,通过创设符合教学目标的情境和提示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的线索,帮助学生建构当前新知识的意义。建构主义还强调教学目标的多维度,多层次性,重视学生能力建构和情感体验。模拟会计教学法正是在建构主义教学模式上的进一步具体化的专业化的产物。

二、模拟教学法在高职财会课堂教学中的实施

1.模拟教学法备课时的准备

(1)根据会计课程安排模拟教学内容。教师要将课程内容所涉及的会计理论寓于模拟操作中,使用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在模拟操作中体现出来。如在《企业财务会计》课程中,原材料收发、固定资产购入和处置、企业销售等相关内容都可以作为模拟教学的内容,学生在接触到准备好的账务处理时,教师将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适时地教授与他,学生就可以现学现用。

(2)创设实际情境,让学生学会用会计的角度去学习和思考。会计专业不可能把学生带到单位的财务科去,要想让学生感受实际工作情境,只能利用课堂。大部分学校可以专门尽量按照财会专业的特点、教学内容与要求,设置财会模拟教室,模拟的环境要求逼真,使学生进入模拟教室就能很快进入“角色”,财会模拟室要按照企事业单位的财务处(科)所必需的设施如办公桌、岗位牌、钢丝篓、会计印章、专用黑板等来布置。还要准备好各种原始凭证、记帐凭证、帐簿、会计报表等;参加模拟的学生必须具有明细分类帐、现金日记帐、银行存款日记帐和总帐等。

(3)指导督促学生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学生的参与是模拟教学法的关键,否则就收不到很好的教学效果。上课前一周老师应将教学要求根据课程内容布置给学生,让学生首先进行课前教材内容预习,对基础知识点有一个感性认知,对难点、疑点可查阅相关的资料,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与此同时教师应该准备课上所用的用具、备品等材料,为模拟教学做好充分必要准备。

2.模拟教学法的具体实施

在会计实训课程中,学生已掌握了基本的会计核算法,我们可选取一整套企业实际发生的业务,要求学生根据业务,先填写财会部门涉及到的原始凭证,在有记账人员根据原始凭证填制记账凭证,登记账簿,编制会计报表。学生分成各个小组,每个小组属于不同的部门,每个学生担任不同的岗位。企业的经济业务之间是有密切联系的,如购进原材料,要涉及销售方、购买方,企业内部要经过采购、仓库、财务等部门;教学时为学生指派角色,演示原始凭证的制作、传递、记录等,不但能提高学生对会计知识学习的兴趣、体会借贷记账法的绝妙之处,还能强化学生对企业经济业务关系的认识,使学生认识到做假账必定会被发现,培养学生不做假账的职业道德。

选取业务的企业给出如下信息:单位名称为南京机械厂(一般纳税人),地址:南京市建宁路268号;税务登记号:332003148186550;开户银行及账号:工商银行建宁路分理处22180140002511;主要产品:甲产品、乙产品。汇集了该企业2008年12月份的所有经济业务,均以原始凭证的形式给出。其中2008年所有总账期初余额和明细账的期初余额均已给出,要求学生根据自己不同角色来完成相应的业务处理,并在12月份月底要进行年终结账。学生通过这套习题可以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体会不同会计岗位的工作职责和处理方法,就好像和真正工作时一样,但教学时可以让学生互相换岗进行联系,这样就可以掌握得比较全面了。

3.课程采用灵活多变的考核方式

保证模拟教学的顺利实施教师是教学的主体,学生是教学的客体,主体和客体相互配合才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然而,想让学生认真学习,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就是考试,对传统的考试方式进行改革,主要措施如下:降低期末考试成绩的比例,提高平时成绩在总成绩中所占比例,把平时学生在所进行的模拟操作中成绩及表现作为平时成绩的主要来源,这样有利于促使学生在模拟课教学中认真学习、认真操作,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的模拟实训的最后成果主要是:三本账簿总账和明细账(现金和银行存款日记账合用一本,主要明细账装定成一本),两本记账凭证,两张简易报表即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通过上面这些检查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对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会计模拟教学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三、高职财会课堂运用模拟教学法的启示

模拟教学法能较大地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整个模拟教学过程中,学生是真正的主角,每位学生都经历了阅读资料、寻找方法、模拟操作、总结评价等一系列实践环节,始终处于主动学习、积极探索的状态。而且,通过小组工作形式,促进了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锻炼了学生与人交往、沟通、协作的能力,培养了其团队合作精神。但模拟教学法的实施也不是一帆风顺的,有时可能并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甚至出现了学生不知所措的情况。这就需要教师在使用模拟教学法时注意以下要点:

1.建立模拟教学资料库

实施模拟教学要运用大量会计资料,教师要特别重视收集和整理会计原始资料,按教学内容建立数据逼真的教学资料库,资料的取得要多样化:一是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深入企业收集实际工作中的资料数据,也可动员学生参加实践到市场调查收集教学资料;二是教师参考教学资料,结合实际情况,自己设计教学内容和数据;三是建立校企合作,直接从企业取得资料。

2.模拟教学步骤的安排要恰当

教学环境与条件、教学过程设计等内容,是整个模拟教学法的一个实施性教学计划。它与一般的授课教案有重大区别,教学主题口可大可小,教学容量多可少;但作为这种规范的教学方法使用,一般在教学章节或教学单元这个层面上策划。这样能够充分体现运用这种方法的教学特色,达到较理想的教学效果。编制教学方案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要对每个教学步骤或教学环节进行周密部署和安排,保证教学方案的严密性和可操作性。教师最好能够实际操作或在头脑中预演一次,清楚了解模拟的各个部分、程序、环境、评价以及可能的意外情况,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指导作用。

3.提高财会专业教师的专业技能

教师自身业务的数量是财会专业运用模拟教学法的关键。要求财会专业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更重要的要有熟练的技术和技能及较强的动手能力。财会专业要把记帐算帐做在前面,针对每一笔经济业务的开展,需要什么原始凭证复件,如何列示分录,甚至是对银行各种结算凭证及支票填写方式教师都要一一交待清楚。

4.严格要求学生规范操作是财会专业运用模拟教学的质量保证

在财务专业模拟练习中。教师要严格要求学生,根据会计制度的有关规定进行操作,按标准会计数码字的要求写数码。用珠算作计算工具,不准用笔算,暂不用电子计算器,这样可以让学生多使用算盘提高学生的珠算水平。要求教师发现问题要及时指导纠正,如出现错帐,要及时纠正,否则将影响核算全局。

5.处理好与其他教学方法的关系

模拟教学法固然有其独到之处,但不能完全替代其他的教学方法。要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往往需要多种教学手段相结合。从会计基本理论的教学而言,传统的讲授法仍是不可或缺的,只有在学生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这一前提下,教师才可从容地运用模拟教学法,并最终实现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工作问题的能力。

6.善于运用先进科学的教学手段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视情况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也可以让学生多收集一些影像资料,还可制作一些会计核算过程、企业生产工艺流程等录像片,使教学内容能更加生动地展现出来,图文、声音、实物交替使用,帮助学生了解真实的工作环境,并在教学过程中缩短学生与工作实际的距离,以弥补传统课堂教学的不足。

综上,富于挑战性的模拟教学促使学生从客体变为主体,从被动变为主动,充分挖掘了学生的潜能,大大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职业技能,而且学生不断提高的素质、更加活跃的思维对教师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教师应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具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应变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这也是促进教师自我完善的重要动力,督促教师更加努力地学习,更加周密地思考,更加细心地备课,以使模拟指导更加有效。

参考文献:

[1]壮国桢.高职教育“行动导向”教学体系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7:45-72.

[2]彭立红.模拟教学法在财会专业教学中的运用[J].时代经贸,2011(4):211-212.

[3]赵丽娜.模拟教学法与会计教学[J].管理观察,2010(2):183-184.

[4]柳智明.模拟教学法在会计教学中的应用浅析[J].现代企业文化,2009(9):183-184.

第9篇:建构主义和结构主义区别范文

【关 键 词】教师继续教育;学习研究内容;专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5843(2012)03-0080-03

一、问题的提出

外语教师是国家外语教育政策的最终执行者。随着我国外语教育事业的发展,教学规模的扩大,外语教师的培训工作得到了高度的重视,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提高了外语教师的学历层次和教学能力,为我国外语教学改革做出了贡献。随着外语教学改革的深入,外语教师,特别是英语教师正在面临新的挑战。处在小学和大学之间,中学阶段的外语教育承上启下,中学外语教师更是压力倍增。我国小学英语教学的展开和水平的提高对中学英语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吴欣在2005年的调查中表明:目前中学英语教师的数量和质量还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我国的中学英语教师队伍庞大,但合格的英语师资仍然缺乏,特别是中西部和广大农村地区。发达国家对外语教师的培训投入都很大。我国中学英语教师的入职准备和在职培训要加强。如何改进和充实教师继续教育原有的培训内容,切实提高培训质量,建立一支具有先进教学理念和方法的外语教师队伍是必须要思考的问题。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外语教师继续教育和专业发展问题已引起了广泛的注意。但是专家学者们对这一问题的宏观方向讨论比较多,微观细节问题关注不够。微观细节在这里指的是如何改进和充实中学外语教师现有的继续教育内容,加强这方面的探讨对于外语教师的继续教育具有现实指导意义。时代在发展,中学外语教师的继续内容也要与时俱进。而入职准备、在职培训和培训后自身发展是外语教师成功的三部曲,本文探讨的内容侧重于后两者。

二、继续教育的意义

外语教师的继续教育内容主要涵盖两大部分,研究“教什么”和“怎么教”。外语教师语言和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是属于“教什么”的范围,而“怎么教”则涉及到外语教学法研究问题。外语教学法又称应用语言学。其实应用语言学的说法还不足以反映外语教学法复合多元的概念。外语教学法涉及语言理论,但研究更多的是语言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中学外语教师的继续教育应该以外语教学法的学习和研究为主。培训课中一些语言类课,如语言学、语体学、语音学等课程可适当减少,而外语教学法研究及教育学和心理学、科研方法等课程要适当增加。

外语教师继续教育侧重外语教学法的学习和研究意义在于:第一,语言教学能力需要后天培养。外语教学区别于母语,外语教学有自身的特殊规律。外语教师步入课堂,就会产生教什么、怎么教、怎样才能教得好的疑问。而后两点恰好是教学法要研究的内容。第二,现在的中学英语教师大都具备英语专业大专以上的学历。从完善和补充英语教师自身知识储备和能力结构的角度出发,培训也应增加外语教学法的内容。第三,外语教学法与英语教师的平日教学关系密切。直面错综复杂的教学现象,教师内心自然会产生急迫感,希望用理论和方法来解释和解决教学问题。外语教学法研究其实也是教学反思的内容,学习和研究外语教学法有利于促进教学质量提高。第四,外语教学法是前辈和同行教学研究的经验总结。教学研究需要传承发展,学习研究外语教学法拓展了外语教师学术思路,为科研奠定了基础。学习和研究外语教法是提高在职教师教学水平和教研能力的一条重要通道。

三、继续教育的内容

中学外语教师继续教育事关教师今后的专业发展,继续教育的内容应以外语教学法学习研究为主兼顾其他,有以下几个具体方面需要注意:

(一)提升先进教育理念

放眼当今世界,教育变革的潮流精彩纷呈。这种潮流可用“大众化、民主化和人本化”三个词来概括。西方各种现代思潮给我国教育界带来了巨大的冲击。而我国素质教育思想的提出,也是世界性教育变革的一个方面。融合了国内外的因素,当前外语教学改革的一个鲜明特点就是表现在教育宗旨更多地从学科转向社会、生活,转向学习者自身的发展。我国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已经涉及人的个性发展、人的综合素质提高、“人的发展为本”等理念。对于外语教师而言,应该树立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理念,同时在外语教学中努力构建平等的、和谐的、人性化的师生关系,改变原先传统的“一言堂”等教育教学观念,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策略和能力。先进的教育理念把握着外语课堂上“如何教”的方向。教育新理念是外语教师提高教学能力的前提和基础。

(二)打好教学理论基础

理论源于实践,经过检验证明后又反过来指导或作用于实践。教学理论研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外语教学理论首先涉及语言学和心理学理论及语言理论和语言学习理论。语言理论主要有结构主义、功能主义等;语言学习理论主要有行为主义、认知主义、人本主义和现在流行的建构主义等。教学理论是外语教学研究的基础。在外语教育发展史上一些有影响力的教学法都有其理论的强力支撑。如,在20世纪60年代流行一时的听说法就是以结构主义和行为主义理论为基础,而20世纪70年代流传至今的交际法则是以功能主义和认知主义理论为基础而发展壮大起来的。学习和研究外语教学理论能使外语教师了解过去,把握现在,展望未来。

(三)设定科研主攻方向

外语教师专业素质的内涵主要包括外语能力、外语传授能力和教学科研能力。外语传授能力和教学科研能力都同外语教学法研究有紧密关联。因此,外语教学法研究应该是中学外语教师培训中和培训后自身专业发展的主攻方向。外语教学法是一门探索外语教学规律的科学。外语教学法研究的范围包括外语教学的目的、任务、内容和教学对象,它涵盖了指导外语教学活动的一般理论、原则和各种教学流派的总体,有时也泛指一种教学原则、境界、氛围,甚至是某项具体教学方法。外语教学法研究主要有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外语教师的研究方向和内容大量涉及应用性研究课题,其中包括外语教学有效的方法和手段等。身处一线的教师要特别留意课堂教学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如学生的学习策略、语言能力、语言运用能力和自学能力的提高、语篇教学、跨文化交际、信息技术利用、课件和教材编写、测试方法改善以及外语听、说、读、写、译各方面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等。

(四)提高外语教学能力

外语教学能力是教师实施“如何教”的能力,指的是教师运用语言知识、技能和能力及言行举止以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所必需心理特征。就课堂话语而言,外语教师的言谈需要具备科学性、启发性和艺术性的功能。因为外语教师的课堂话语既是学习者的重要输入来源,同时又是他们需要模仿加工的对象。此外,其它教学技能的运用也不可小视。内化英语知识,使知识转化为技能和交际策略的运用,思维具有逻辑性,口头表达清晰和富有条理性,组织课堂教学的灵活性等,都是教学能力的重要体现。外语教学有其自身特殊性的一面,因此除了普通心理学外,外语教师还应该了解和学习语言心理学、语言学习理论及二语习得理论,以便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把握教学规律,争取教学主动。

(五)掌握外语科研方法

科研能力和水平是教师专业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外语教师培训在这方面的工作主要是培养教师的科研意识和掌握一般的现代教育科研方法。科研能力应该包括教师在外语教学中发现问题、分析研究问题、查找资料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其中包括独立研究以及与他人合作研究的能力。为了使研究论文更有说服力,还要指导教师掌握一些常用的科研方法,如问卷法、观察法、个案法、统计法、对比法和学会使用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分析。中学外语教师从事教学研究,可以写评述性论文,也可以做实验对比,然后写出调查报告式论文,或是多方面相结合的论文。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各有各的特点,定量研究根源于实证主义,提倡用数据说话,因而更具有说服力。外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和自身条件选择合适的研究类型。

(六)训练批判性思维

得益于专业和职业的优势,外语教师的模仿能力、记忆力和组织能力一直在得到强化。外语教师善于吸收,对新生事物比较敏感,但不少教师批判性思维能力不强。这方面训练不足会影响外语教师教学和科研潜在水平的提高,如对西方新潮观点就不能盲目吸收。批判性思维的培养要从两方面着手:一是批判性精神,二是批判性思维技能。批判性精神指的是有意识地进行批判的意愿、倾向和心理状态,它能激活个体的批判思维意识,促使个体朝向某一方向思考,并用辨析、审慎的目光来看待事物。批判性精神还包括乐于思考、勇于探索、独立自主、思想开放、不迷信权威等特征。而批判性思维技能则是指进行有效批判思维活动所应具有的技能和策略。批判性思维技能一般包括:能抓住中心思想和议题;判断论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判断推理的质量和逻辑的一致性;察觉出那些已经明说或未明说的立场、意图、偏见、假设及观点;从多种角度考察事物的合理性;在事件的大背景中检查适用性;评定事物的价值和意义;预测可能的后果等等。

(七)用好外语教育技术

教育技术主要指的是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等辅助教学手段和方式。教育信息技术的导入是当前教学改革的一个特点。教师要重视教育技术的掌握,教师培训中要培养教师利用现代教育设备提高教学效果和课堂效率的能力,包括计算机辅助英语教学、多媒体课件制作和网络的应用等。教育技术是当前外语教学的“重型武器”,教师要用好这个武器,但不能唯武器论。对教育技术提供的大量教学信息、教学资源,要有舍取和选择。掌握教育技术也包括要树立起对教育技术运用的正确态度,学会调控方法,灵活地运用教育技术的同时,外语教师要清楚由于外语教学的特殊性,教好外语,还得遵循外语教学的自身规律。教育技术只是一种有促进力的外在因素,掌握外语教育技术还包括语料库的使用。

(八)扩展教师知识结构

中学外语教师继续教育课程的设置应有利于教师扩展自身的知识结构。外语课程是一门语言课,而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外语教师需要掌握相关国家和本国的文化知识。培训课程在帮助他们掌握运用外语语言能力、了解科研方法的同时,增加对相关国家社会、政治、历史、地理、风俗习惯等方面的知识,加深对语言与文化关系及国际理解的认识。同时,外语教师的自身结构中也应包含对人文社会学科乃至自然科学知识的学习,其中也包括中国的文化知识。因为语言交流有输入也有输出,要教会学生用英语来表达中国文化、中国的事物,以体现出中国的文化软实力。

四、结语

外语教师继续教育具体内容安排还应根据外语教师的实际需求来确定,特别是对已有教学经验的在职培训外语教师而言。教师继续教育形式可以不拘一格。学校的组织固然需要,但个人的自主学习更为重要。因为这里有兴趣爱好和针对性的问题。改进和充实中学英语教师培训内容,观念也要更新。教师继续教育不光是专业知识的灌输,注意在传授理论知识的同时,也要多增加典型教学案例的研讨,理论联系实际。现代教师继续教育中教师知识建构能力和方法的培养至关重要。面对日新月异的信息社会,要培养教师具备不断自我更新知识的能力,为他们今后的自身专业发展打下扎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孟臻,须文瑜.反思外语教学研究[J].外语界,2005(6).

[2]吴欣.中学英语教师发展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