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碳循环途径范文

碳循环途径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碳循环途径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碳循环途径

第1篇:碳循环途径范文

【关键词】发展农业循环经济 农业持续发展 主要途径

发展循环经济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是构建和谐社会、实现社会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农业循环经济实质是农业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核心是资源开发、技术创新、产业结构调整及发展方式的转变。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减少资源的投入量和减少废物排放量,实现农业经济和生态效益双赢。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效率的根本出路,是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的客观要求,是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业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目前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一是机制制度建设不完善;二是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技术力量不足;三是生产者融资渠道不畅。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主要途径是:

一、加强机制建设,强化领导责任

按照《循环经济促进法》和《节约能源法》的要求,在认真贯彻落实循环经济的规划、抑制资源浪费和污染物排放的总量控制、循环经济的评价和考核、以生产者为主的责任延伸等管理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政府宏观调控机制,建立和完善生态农业认证、渔业许可、基本草原保护等制度。要强化制度约束力,坚持用制度管人、管事,从机制制度上加大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实施力度。制定切实可行的地方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远景规划和实施办法,建立相应组织机构,还要有法规性的保证措施,严格落实“谁主管、谁负责”和“谁污染、谁治理”的目标责任制,实行工作成果与领导干部政绩挂钩,定期进行评估考核,切实做好跟踪问效抓落实工作。

二、引进科技人才,抓好科技培训

科学技术是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重要支撑,高科技人才是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根本保障。政府部门应重点组织开发有重大推广意义的资源节约技术、替代技术、再利用技术等;要注重基层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建立人才培训基地;要加大引进高科技人才、科技培训的投入力度,充分发挥科技人才效益。基层农技推广组织要加强与科研单位、高等大中专院校的联系与合作,不定期地对企业经营者、管理者、技术工人进行培训,为循环经济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在循环经济培训中,要将环境保护和循环经济的理念贯穿于培训全过程,使经营者树立循环经济科技意识,增强他们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培训工作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做到现场观摩培训、实地技术指导。通过高科技人才的引进、科技创新和科技培训,不断优化人才队伍,提高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新技术的推广应用能力和水平,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与推广,推动农业产业优化升级,促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三、制定优惠政策,加大扶持力度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要在政府部门的统一规划下进行,既要符合产业政策,又要有广阔的发展前景,要经过农业、金融等部门专家的评估,对立项发展的农业循环经济项目,在投资、税收和价格等方面给予政策优惠,政府财政和金融部门给予融资支持,加大扶持力度,对农业资源保护、面源污染防治等给予必要的补贴,逐步建立农业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补偿机制。同时在土地经营流转、土地综合开发利用等方面要给予经营者大力支持,建立完善的协调机制,为投资者和经营者优化发展建设环境,搭建创业平台,农业部门还要给予专业技术方面的支持,做好跟踪服务工作,为农业循环经济健康发展创造条件、提供保障。

四、搞好科学规划,实行集约经营

按照“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发展思路,抓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实现资源和农业废物的综合利用。在农业结构调整过程中,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源为依托,要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业,使农业系统内部的能量、物质合理流动与转化。要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的总体目标,引导和鼓劢农民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着力破解目前存在的千家万户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之间的矛盾,优化龙头企业带动型,合作组织牵动型等农业产业化经营方式,推广“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积极探索农业产业化经营新领域,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步伐。同时按照农产品区域化布局的要求,大力发展“两高一优”农业,加大农业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力度,实行集约经营,在土地上增加优良品种、化肥、农药、农业机械等生产资料的投放,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通过科学规划、资源整合、资源再生循环利用和集约规模经营,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农产品产量和提高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

五、拓展循环渠道,发展再生资源

要通过农业新技术的引进、研发,不断探索拓展农业资源循环利用的各种渠道,提高复合、多元式农业循环经济效益。具体而言:要大力推广“三位一体”养殖循环模式。畜禽粪便是农村主要的污染源,若有效利用,可以生产数量巨大的沼气和沼渣。由于沼气的能量来自植物当年固定的碳水化合物所携带的太阳能,没有增加碳的排放,即污染物零排放。沼气可以大量替代燃煤电厂发电,改善农村环境,减排温室气体。大量沼渣(有机肥)每年可以还田,逐步改善中低产田,无疑又等于增加了粮食产量。如圈、厕、沼“三位一体”养猪,具有节能、环保、抗病等多种优点。节能:沼气能用于做饭、烧水、照明、取暖等,既环保又节约能源。环保:人、畜的粪尿全部进入沼气池,且圈舍为全封闭式,彻底解决了圈、厕对环境的污染问题,有效地促进新农村建设。抗病:圈舍封闭,有利于消毒,有效地抵御了疫病传入,加之粪尿入沼发酵,也大大降低了寄生虫病的发生。要大力推广应用板栗蘑栽培新技术。板栗蘑是一种珍贵食药用菌,其肉质脆嫩营养丰富,不但是宴席上的山珍,还具有保健和药用价值,质量远高于绿色蔬菜标准。板栗蘑栽培技术,是将修剪下来的板栗树枝杈粉碎后作为栽培板栗蘑的主要原料,利用树下空间培植板栗蘑,发展立体种植,实现资源再利用,扩大农业循环经济效益。板栗树下栽培板栗蘑时,需要浇水和保持较高的湿度,采收完板栗蘑后的废料-菌糠留在板栗树下,作为有机肥料被板栗树吸收,这些都有利于板栗树的生长。板栗蘑生长时,会产生一定量的二氧化碳,这些二氧化碳能够促进板栗树的光合作用,提高板栗的产量。通过生态系统内部食物链、生态网络和农业废弃物的再生、综合利用,以弥补资源的不足,既节约能源、变废为宝、增加效益,又改善了生态环境。在板栗林下进行仿生态栽培,还可延长农业产业链条,为农业生产的布局调整带来积极的影响,是一个极具生产推广价值的高利项目。

六、广泛宣传教育,积极引导推动

第2篇:碳循环途径范文

/

关键词 结构化 血液循环 生物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识码 B

结构化原则是指:注重学科的基本结构,一切科学理性知识都借助概念才能进行。系统、扎实的专业知识是教师上好一堂课最关键要素,也是进行其他教育活动的基础。学生完整知识体系的建立一方面有赖于教师平时对教材的前后连贯,另一方面还有赖于教师不断引导学生对知识的纵横归纳。

“血液循环途径”这部分内容自成体系,因为它建立在学生对“动脉、静脉、毛细血管、静脉血、动脉血”概念的理解以及心脏结构的学习基础之上。氧气及人体吸收的营养物质需要经过血液循环运送到身体的各种组织、器官,人体所产生的废物也通过血液循环运输到呼吸系统和泌尿系统排出体外,它既是前面所学知识的深化和发展,又为后面学习奠定基础。因此血液循环途始终是学生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笔者也尝试过多种方法:小实验情境体验、动画模拟、编顺口溜,讲练结合当堂检测,都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这与初一学生仍以形象思维为主,空间想象能力有待于提高有密切关系,也与教学中教师对这部分的教材前后联系做的不够,不能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有关。为提高教学实效,笔者对结构化原则在这部分知识的教学应用进行了如下尝试。

1 提前渗透概念,把握学习的起点

动脉血与静脉血的概念是在“输送血液的泵-血液”一节的第二课时才出现,而“动脉与动脉血、静脉与静脉血”是学生易混概念,再加上血液循环这个难点,学习难度相当大。在“发生在肺内气体交换”时,教材有一段话“空气中的氧气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进入血液,同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也通过毛细血管壁和肺泡壁进入肺泡,然后随着呼气的过程排出体外”。这里已经涉及到血液含氧量变化的问题,这时教师引导学生先学习“含氧丰富,颜色鲜红的血为动脉血”,而未到肺进行气体交换的“含氧少,颜色暗红的血为静脉血”两个概念,既是对这部分知识的深化,同时也开始了血液循环途径的学习。

2 图文理解概念,找准知识的基点

对每个概念的真正理解是学习这部分知识的基础,学习血液循环途径需要学生具有很强的识图能力。不论是在初中生物新课标,还是高中生物新课标都提出:学生具有利用图文资料、绘制生物图表等图文转换能力方面的要求。

笔者对“血管”这部分教学是这样进行的:请学生阅读课文后,试述什么是动脉、静脉、毛细血管。学生阅读后回答:“把血液从心脏送到身体各部分去的血管叫做动脉”;“静脉是将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到心脏的血管”;“毛细血管是连通于最小的动脉与静脉之间的血管……便于血液与细胞充分地进行物质交换”。“请同学们用简图正确表示这三种血管。”叽叽喳喳的声音响起“对,不对”,经过学生的板演、判断与纠正之后,最后在黑板上就会出现这样的比较完美的3个图(图1)。

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在图1的第三个图中进行动脉、动脉血与静脉、静脉血的概念辨析,学生能较快地判断出M是动脉,流的是动脉血,N是静脉,流的是静脉血。之后,教师让学生将三者连成一个循环路线(即体循环大致路线)也就顺理成章了。通过这样教学知识显得更加明了,学生的图文转换能力、思维也得到了发展。

3 引发认知冲突,凝聚思维的焦点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能通过精心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面临某个现有知识无法解决的新情境,引起其认知冲突,从而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心脏是这个知识体系的核心,同时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是重中之重。

教学过程中,当学生对体循环有了大体印象之后,教师再板画出肺循环模式图(图2),让学生再次判断动脉、动脉血、静脉、静脉血。部分学生会认为1中流的是动脉血,3中流的是静脉血,经过辨析之后绝大多数学生能正确判断1中流的是静脉血,3中流的是动脉血。这时教师再追问:“人只有一个心脏,可是前面一个图心脏输送出的是动脉血,输回的是静脉血;而后面一个图心脏输送出的是静脉血,输回的是动脉血,那么心脏的结构如何呢?”这时班级会出现一阵骚动:“老师,这是怎么一回事?”教师微微一笑:“这个问题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这样给学生下一节学习心脏结构埋下伏笔,激起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强烈愿望。

有了前一节课留下的悬念,学生学习热情较高,再加上教师引导学生三识心脏:“平面识心脏――模型识心脏――实物识心脏”层层递进式学习,学生对心脏结构有了深入了解。当学生能识别心脏的四个腔及与之相连的血管后,教师再让学生分析心脏内的血流情况,同时又复习了静脉与动脉的知识:静脉将血液送回心脏,动脉将血液从心脏送到全身各处。这样学生比较快就能分析得出图3。

4 自主构建途径,探讨思维的疑点

“血液循环途径”容易让学生纠结的地方是:血液从心脏的一侧出发,是回到同一侧呢,还是到另一侧?学习血液途径时,教师先采用了温故而知新的方法:让学生完成心脏解剖示意图识图练习,并标出心脏内的血液方向;再完成组织里毛细血管示意图、肺泡毛细血管示意图的识图练习。教师设问:血液是在闭合的管道内流动的,这三者是如何有机形成一个整体呢?请学生尝试自主构建。学生讨论发现,因为血管都有一端连着心脏,在心脏处,血液循环路线只有两种可能:要不左出左回,右出右回;要不左出右回,右出左回。然后经过尝试、思考与讨论,学生得出,血液从一侧出发回到同一侧没有意义,因为肺交换来的血液无法送到组织细胞,疑点被自己解决了,学生的脸上也荡起了微笑。

5 角色扮演游戏,激发思维的亮点

角色扮演法是指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学的需要,在教师的组织下由教师或学生依据教材扮演特定的人物,在扮演过程中开展学习的活动。

当学生自主构建血液循环途径之后,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课本的静态图,形成比较正确的血液循环途径,再辅以播放flash动画:模拟一个红细胞的循环路线。为了检测学生的学习结果,因此,设计了角色扮演这一活动:以导游的身份介绍一个红细胞在人体的“旅游线路”,介绍“景点”和沿途发生的“主要事件”,每组共同讨论解说词,并推选本组最佳解说员。经过小组一番讨论之后,学生上台绘声绘色地介绍起来了:“我是一个红细胞,我的家族很大,我们的看家本领就是能将氧气送到主人的各个细胞里。我们寿命都不长,大约在主人的身体里游玩上120 d。让我来介绍一下我在主人身体里的活动线路吧。我们从左心室开始我们的旅程,我们从左心室向主动脉前进。沿途中我的兄弟进入了不同动脉的分支,这样一直流啊流啊,我终于到达了狭窄通道―毛细血管在这里,我将氧卸下来,与组织细胞进行气体交换。交换完成后我从鲜红色变成了暗红色。随即,我又流啊流啊,通过上、下腔静脉流到了右心房,又流到了右心室,我完成了一次‘体循环’。紧接着,我又通过肺动脉到达肺,毛细血管跟肺泡进行了一次气体交换,我有力量啦!哈哈!我又通过肺静脉转回到左心房,完成了一次‘肺循环’。怎么样,我帅吧?转了那么多圈都没晕。”(掌声)

另一个又上台了……

第3篇:碳循环途径范文

一、前言

网络信息发展的如此迅速的今天,图书馆信息咨询已经不仅仅只限制于馆内的咨询了,而是可以利用便捷的现代媒体,在网络上进行咨询。人们依赖着图书馆里的人工服务台,人工咨询服务疏漏的地方也会时常发生,有时信息查询不准确,就会引来借阅者的不满,甚至会无端导致借阅者的投诉。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化建设蓬勃发展了起来,电脑开始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推向每家每户,与此同时,图书馆信息咨询服务又多了几种可行的方式。随着手机的普及,新媒体网络则开始占据市场,新媒体技术的应用为图书馆咨询业务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值得改变的契机,在微信公众号上和微博上咨询图书信息逐渐成为借阅者更加青睐的信息咨询方式。

1.人工服务

一张凳子,一个桌子,一个工作人员以及桌子上摞着一大推资料纸。可以说,这是早期图书馆咨询台的“标配”。虽说在每个书架上都有贴着标签来帮助借阅者借阅图书,可是对于初次来到图书馆或者对图书的分类信息不明确的借阅者就可能会耗费过多时间。

2.设备咨询

2.1网站信息咨询,建立图书馆的网站,设置问答专区和系统查询,让市民足不出户也可以快捷的了解到图书馆内的图书信息并对图书馆有一个全面具体的了解;

2.2馆内内网查询,这是在借阅者已经去了图书馆的前提下提出的,建设覆盖全图书馆的信息咨询系统和内网WiFi,让借阅者不用在图书馆毫无目的地找书,通过在电脑上了解图书馆的内部结构和简单的图书分类就能准确了解所需图书的位置信息。

3.新媒体咨询

二维码,可以说是每天都出现在我们生活的大街小巷里。它作为传播新媒体的一种便捷的方式,如此多的亮相也代表了新媒体的火热程度。图书馆可以在馆内显眼位置挂出二维码海报,让图书信息的查询在手机上就可以轻松做到。

二、图书馆信息咨询的新改变

电子计算机的运用和多媒体技术的出现,使阅读类刊物开始由纸质向电子类转变,而图书馆的馆藏文献也不再仅限于印刷文献,还增添了许多的电子文献。从这些信息化的改变来看,网络环境下的图书馆信息咨询服务的方式发生改变是不可避免的了。而其咨询方式则主要有以下几点改变:

1.网络环境下的信息搜索变化

网络在一开始以电脑进入千家万户的时候,图书馆所能进行的信息搜索服务改革是将图书的信息录入系统,这样的好处是方便快捷地为借阅者提供了查阅的方式,不仅仅是提高了借阅的速度,更提高了借阅的准确性。同时也因为网络信息的介入,资料的来源更加丰富起来,除却传统的阅读区,信息咨询室,导读卡,各式光碟等也是随处可见。

2.信息源的网络化,数字化

数字化的资源和可共享式的电子资源已经展现出了快速发展的趋势。信息来源不再仅限于图书馆内部的资料,网络上的共享也是现在获取信息的重要来源之一。在这一方面,网络化的信息来源还展现了它特有的优势,例如,网络上的信息源可以以文字的形式呈现,但同时也可以以图像,音频,影像的方式呈现,这是普通的纸质类资料所不能达到的。

3.咨询方式的新媒体化(微信公众平台)

正如平时在生活中可以看见的,现在的移动设备(手机,平板电脑和掌上阅读器)已经占据了整个“市场”。而在手机上,微信上的微信号公众平台也已经成为每个人了解信息的重要来源之一,图书馆在微信上申请公众号也成为了一种趋势。通过扫描二维码就可以关注图书馆的官方公众号,并在公众号上开辟图书的预借通道和续借通道,借阅者随便在什么地方都可以预借或续借。

三、传统咨询方式的现有问题

传统咨询方式主要包括几点要素:咨询台设备,工作人员,受制于环境条件的操作。

1.馆内传统设备老旧

虽然现在图书馆内主要的信息咨询方式还是以传统设备,如:安装有图书馆内部网络的电脑系统,但是这样的咨询已经远不能满足借阅者随时随地的需求。与此同时,有些图书馆的内部信息还停留在几年前,长时间的不更新不维护就导致了借阅者查不到有效及时的信息。

2.馆内工作人员意识淡薄

一些图书馆在职人员的资历很老,思维僵化,不能接受网络环境下的新思维,这对许多老资历员工的图书馆来说是很致命的打击。虽然,这对一部分以高质量的馆藏量稳定地运营着的图书馆来说并没有什么影响,可在馆藏量少的图书馆里,这种网络环境下的改革意识是一定要有的。

3.读者对信息咨询服务的不了解,信息筛选不到位

即便图书馆的内部操作系统再简单,一些初次来到某个图书馆的人也会对一些操作产生疑虑,因此,这就需要新媒体的介入。新媒体在近几年以飞速发展的形势影响了每一个年轻人甚至是老年人的生活,它作为一个便捷的通讯社交手段,是有它独特的“魅力”的。因此,可以把图书馆的部分借阅信息和馆内基本介绍公布在微信公众平台或者是图书馆的官方微博上,将会取到不一样的效果。

四、市区公共性质图书馆的信息化建设

公共性质图书馆是由国家中央或地方政府管理,自助和支持的,免费为社会公共服务的图书馆。其特征是:(1)向所有居民开放(2)经费来源于地方行政机构的税收(3)其设立和经营必须有法律依据。

1.图书馆的便捷化

图书馆是不以盈利为目的的,主要功能就是为全市人民提供便捷的读书休闲场所以及免费借阅书籍等。而一般这些图书馆都会比较大,市民在借阅时,就会把时间花费在一层一层的书架之中,很耗费时间。因而,在入口处,或是每层楼的电梯处可以设置几台仅供信息查询的电脑,为借阅者提供更快捷准确的信息搜索,这一点,对于借阅者来说十分重要,这关系到他们是否可以快速的查找到自己想要的书籍和其他信息。

2.图书馆的简单化

另一方面,这一类的图书馆面向的人群就是全市的所有市民,市民的文化程度是参差不齐的,市民里肯定有文化程度较高的,当然也一定有文化程度较低的。这在对信息咨询服务的理解方面就会有差异,但为了协调这种差异性,一般肯定是以文化程度较低的市民为优先考虑,所以,在设置信息咨询服务方式时应尽量简单化,甚至可以用演示视频来使电子化的一些操作变得可行。比如在安徽省图书馆的官方网站上,首页的中间偏上方就用开放时间,办证须知,借阅规则和交通指南这四个分类把借阅和查询做到了简单化,从根本上解决图书馆借阅者的问题,那么信息化的发展方向也就不会偏离轨道。

3.图书馆的全面化

最后一个十分重要的地方须提及的是,少部分市民会有在收藏字画,或者是练习书法以及研究历史方面的需要。一旦这些市民的需求出现,就一定会求助于身边最近的大型的图书馆或者是书店,而公共性质的图书馆作为免费为市民提供图书信息咨询以及学习的地方,就会成为这些市民的首选。因此,这样大型的图书馆在信息咨询服务这一方面就要更加的完善,同时也要使资料更加全面化。

第4篇:碳循环途径范文

一、碳循环是经济社会运行的重要基础

从物质及能量循环的角度来看,以碳循环为表现形式的物质转化过程是经济社会运行及发展的必然现象。

1、碳排放及消减是经济社会活动的必然结果。人类在生产及生活的各种活动中,如生命存续、燃料使用、作物栽培、产品制造等环节,都会发生碳的排放和消减。碳的排放和消减虽然无形,但却是生产、生活活动发生作用的重要渠道,是生产、生活活动的重要特征之一。因此,碳排放及消减是人类生产、生活活动中始终伴随的一种现象。

2、碳平衡是动态的平衡过程。从短期角度来看,产生于生产及生活活动过程中的碳排放,由于人类活动不具有绝对的数量规律性,因而碳排放与消减不会处于绝对平衡的状态;从中长期的角度来看,如果人类的生产及生活活动方式没有发生较大的变化,那么这种碳排放和消减将在平衡点上上下浮动,即处于一个动态的平衡过程之中。

3、“碳循环”是实现碳平衡的渠道。碳循环系统包括产生与消减两个过程,其一是以生产―消费循环为特征的经济社会过程,这个过程不断产生温室气体,有逐步拉大碳存量的趋势;其二是以森林吸收、碳捕捉等手段构成的碳消减过程,该过程对消减温室气体起正面作用,有逐步减小碳存量的趋势(见表1)。

经济社会系统中的碳存量如何变化,取决于碳排放与碳消减之间的相互作用,如果经济社会系统中的碳排放量超过碳循环中的吸收量,则碳存量不断扩大,导致温室效应不断加剧。当前,我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历史时期,碳排放量较大,超过了自然及人工手段之下的碳吸收量,因此应通过产业手段及技术手段,消减碳排放量与加大碳消减量并重,逐步缩小两者之间的差距,推动碳排放均衡的形成。

二、碳经济是碳循环运转的制度性纽带

保持碳循环有序运转,是扭转碳排放与消减失衡、推动碳平衡形成的根本途径。由于碳循环中的排放与消减相互独立,缺乏天然的制衡机制,因此只有在排放与消减之间形成制度性纽带,才能促进碳循环的两个部分相互发生作用,进而保持均衡运转。在市场机制下,以价格手段为作用渠道的碳经济可以实现制度纽带这一功能。

1、“碳经济”突出了碳排放与消减中的成本和收益。从概念的属性来看,“碳经济”属于效益型概念,它表现了在温室气体的排放和消减过程中的成本与收益问题,因而“碳经济”必然注重于“碳”的排放和消减在经济运行中发挥的联系和纽带作用。相比之下,“低碳经济”更侧重于表现通过一定的手段消减碳存量以及最终实现碳排放较少的状态,其主要阐述的是提高应对气候变化、增强时候变化适应能力的手段和途径。

2、市场机制是碳循环有序运转的制度环境。在碳排放量与消减量失衡的情况下,只有通过市场手段才能将排放的一端与消减的一端有效联系起来,进而刺激碳排放量的缩减以及碳吸收量的增加;如果脱离了市场机制,则碳循环的两个部分在整体上缺乏系统性的信号与控制手段,不利于排放与消减的协调控制。

3、价格是碳循环运行的内在主线。通过价格手段来统一碳排放与碳消减,可以使碳存量在两个不同方向上的作用力有一个共同回归的方向,碳存量扩张了,则排放价格趋高,若碳存量有下降趋势,则排放价格趋低。因此,排放价格有自动保持均衡的内在动力,并将始终围绕着均衡排放价格,在价格调节的作用之下,促使碳存量保持一个动态均衡的状态。

三、发挥碳经济导向作用,构建低碳经济体系

对现有经济社会进行低碳化改造,打造低碳经济体系,是发展碳经济、实现碳平衡的必经阶段,也是当前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所必然面临的紧要任务。推动低碳经济体系的确立,须重点加强两大创新和四大支撑体系的建设。

1、制度创新。在政策措施、法律体系、市场机制等方面都要进行系统的规划与设计,引导经营活动以节能、减碳、低碳的方式开展,建立能够推动技术创新有效发展的社会氛围及制度环境,以符合社会发展规模的方式去引导节能、减碳、低碳企业或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2、技术创新。在应对气候变化领域内,我在关键性技术上不具有优势,因而在大力推动技术进步的同时,应注重引进先进家的核心技术,尤其是在技术的选择上应综合考虑技术成熟度、经济性、能源安全和温室气体排放等因素。

3、法规体系。法规体系是政策措施的体现,也是社会行为准则的规范;法规体系的建立,并不是一步到位的过程,而是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不断前进,最终实现母法抓大、子法抓小的法律法规体系。

4、税收制度。税收是一项重要的经济激励手段,在经济体系中尚未对碳进行评价时,税收是体现碳经济的重要手段;碳经济的原则已内在地包含了税收“征收多少”的问题。在应对气候日趋重要的背景下,应尽快制定相关的税收制度,以让市场进行更加合理的调节。

5、科技研发。技术创新是在碳经济时代走入低碳经济社会的重要手段,科技研发的选择与运用必须要符合低碳经济发展的需求,政府应综合考量既有成果与当今技术发展趋势,将低碳技术研发转化为支持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6、交易平台。交易平台虽然不会对减碳起到实质性的效果,但可明显提升碳的经济效率,进而让碳排放这个资源达到最大化的经济效率;交易平台是制度创新中的一项重要环节,在既定碳排放量的情况下,可以实现最大幅度的经济增长。

四、当前应加强开展的基础性工作

构建低碳经济体系,不仅需要继续强化碳排放减量以及碳汇收益的利益导向,推动碳排放与碳消减之间在利益关系上产生关联,系统性地控制碳存量,还需要发挥政府在解决市场失灵上的积极作用,通过加大投入、制定政策导向等方式,促进低碳经济发展,为碳经济的形成打下坚实基础。

1、强化碳排放减量的利益导向。加强目前的能源结构调整、能效提高、产业结构升级等工作力度,通过金融、税收优惠、财政补贴、排放限额等正面、负面激励措施的作用,引导企业通过技术手段或其他手段,不断降低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量,树立碳排放的成本观念。推行产品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等级认证制度,通过向碳排放强度低或者节能产品加大补贴力度等方式,以减缓碳排放的强度。

2、推动自愿减排基础上的碳排放交易。碳循环的有效运行需要建立在非自愿减排的基础上,只有非自愿减排才能产生碳排放的购买方,才能阻止碳排放负外部效应的无节制扩大。为保障我的发展需要,我目前在采取自愿减排的前提下,为促进碳排放的适度、适量,推动基于自愿减排基础上的碳排放交易,也是必须的,通过这种运作形式,不仅可以积累非自愿减排情形下的碳循环实施、碳排放交易经验,也可以适度控制碳排放总量,并将有益于企业投入这一领域的技术创新和研发,促进技术进步。

3、推动生态服务有偿化。加快各地区的碳排放与碳消减的数量统计和分析工作,使生态受益地区在享受生态效益的同时,分割享受生态效益所产生的部分经济效益,对生态保护区进行经济补偿,促进生态服务由无偿化向有偿化转变。通过家统筹等方式,加快地区间基于碳排放与碳消减的差异所带来的经济利益再分配步伐,促进地区间经济发展平衡、社会发展公平。

4、促进低碳技术进步。明确低碳技术重点突破领域,特别是在共性技术领域,应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加快技术进步步伐,降低低碳技术产业化及应用成本,推动低碳经济发展。当前,这些领域包括:节能和提高能效技术,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技术,主要行业CO2和甲烷等温室气体的排放控制与处置利用技术,生物与工程固碳技术,煤炭、石油和天然气清洁高效开发和利用技术,先进煤电、核电等重大能源装备制造技术,CO2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农业和土地利用方式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技术等。

5、建设低碳技术示范基地。只有走产业化道路,在形成较大规模低碳产业的基础上,才能形成产业基础上的技术创新体系,推动低碳产业和低碳技术进一步持续发展,形成良性循环。借鉴上海开展低碳实践区等经验,有条件的地区可以根据自身产业发展基础和科技、教育等相关要素禀赋条件,制定优惠的投资税收金融价格政策,吸引社会资本、外资参与开展低碳技术示范基地建设,从中摸索出推动低碳产业发展、促进低碳技术进步的市场化道路,为低碳产业的全面发展积累宝贵经验。

6、将碳减排量纳入社会考核体系。对于地方政府,应明确将碳减排量纳入政府考核目标之中,强化政府在调控碳排放上的管理责任,督促政府加强在促进低碳经济发展、加强节能减排等方面的工作力度;对于企业主体,要督促企业制定减排计划,鼓励企业积极投入低碳技术的开发、设备制造和低碳能源的生产,并将企业自愿减排量纳入社会公益范畴。对碳减排成效大、技术进步显著的企业,应给予公共物品购买、项目建设、以奖代补等多种方式的激励。

【参考文献】

[1] 郑爽:全球碳市场动态[J].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06(6).

[2] 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白皮书)[Z].2008.

第5篇:碳循环途径范文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是苏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25章第二节,本节内容综合性较强,既涉及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生态系统、食物链、食物网等方面的知识,又涉及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不仅与生活和生产密切相关,又与全球的环境、资源密不可分。能量流动是一个比较抽象的过程,各营养级中能量的来源和去路比较复杂,学生理解难度相对较大。但八年级学生已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能力,又学过水(氧)循环以及生态系统组成等基础知识。另外,生活经验也提供给他们大量相关的信息,学生对生物学主题中与实际应用和社会问题相关的内容兴趣较浓,这是学习本节内容的有利条件。为此,本节教学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及特点和碳循环过程作为重点,将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分析及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作为难点,应用问题情境、阅读、小组讨论、比较和师生谈话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建构自己的认知体系。在教学过程中学习分析、总结,学会思考。教学设计如下。

2教学目标

2.1知识目标

描述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描述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特点;说出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最初来源。

2.2能力目标

通过分析总结,培养运用科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图片的观察,培养识图、观察和分析能力;通过讨论、交流,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小组合作能力。

2.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正确认识人类作为生态系统中的一员在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中的作用,增强环境、资源意识,更加热爱大自然和保护大自然。

3教学过程

课前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预习本节课本内容,并搜索相关资料。

3.1引入

播放纪实视频“实拍灰狼欲捕食羊群,遭到牧民策马驱逐”片段,学生观察:在草原上,一只野兔遭灰狼的追逐最终被捕食,狼欲捕食羊群,遭到牧民策马驱逐。精彩、直观的视频展示引入新课,以激发学生兴趣。创设问题情境:能否说出草原上一条食物链?学生很容易回答:“草兔狼;草羊狼”等。进一步提问:兔(羊)的能量从哪里来?兔(羊)的能量到哪里去了?学生思考后回答……,那么生态系统的能量是怎样输入的呢?又是怎样传递和散失的呢?让我们一起来共同探究。

3.2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提出问题:从上述的食物链中,大家知道了兔(羊)靠吃草获得能量,那么草的能量又从哪里来的?按以下步骤展开教学:(1)第一步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一自然段文字,设置问题①生态系统的能量最初来源是什么?②能量进入生产者的途径是什么?③能量来源的起点是什么?④流动的渠道是什么?设置问题情境导读,引导学生思考、分析,可以提高阅读效率,教师鼓励学生大胆发言,激发竞争意识。(2)第二步尝试分析“草兔狼”食物链中的各个营养级以及所属的生物组成,学生分析后作汇报(如下),明确“营养级”概念。(3)第三步呈现课件“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示意图”并提出问题:能量是怎样流动的?有何规律?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二自然段并分组讨论,教师可作为参与讨论者,与学生一起讨论。师生交流:输入第一营养级的能量,一部分在生产者的呼吸作用中以热能的形式散失了,一部分则用于生产者的生长、发育和繁殖。在后一部分能量中,一部分被分解者利用,还有一部分被植食性动物摄取,这样能量就从第一营养级流人第二营养级,以此类推……教师再问:能量从一种生物传到另一种生物,是不是百分之百传递?为什么?(不是,因为有一部分散失了)能量从哪种生物又流向哪种生物?(由被取食者流向取食者)在食物链中,能量流动能不能倒流过来?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这条食物链中各营养级的排序是否可以变动(不能,单一方向)。能否总结能量流动特点?学生:逐级递减,单向传递。接下去,可展示“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动画(配解说),丰富学生的感觉视觉,加深学生对能量流动的理解,有突破教学难点;继续展示“能量金字塔”,阐明其含义及特点……通过层层递进,引导和分析,使学生获得新知,进一步完善认知结构。

3.3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过渡:生态系统能量流动伴随物质的循环,能量由太阳提供,物质由地球提供的,为什么生态系统中的大量物质,亿万年来没有被耗尽呢?是因为物质可以被循环利用的。教师引导学生写出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公式,说明二氧化碳在此过程中的作用,从回顾旧知入手,通过知识迁移把新旧知识融会贯通。课件呈现“碳循环示意图”并指导学生分组讨论,思考每一个箭头代表的生理过程及物质名称,可设置思考题:①碳在大气中以什么形式存在的?②碳在生物体内以什么形式存在的?③大气中二氧化碳的主要来源?④地球上无数的生物每天都要消耗大量氧气并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为什么我们没有缺氧?⑤尝试描述碳循环的过程。通过图片观察提高学生的识图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在讨论和交流中,也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小组合作能力。接着,播放“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动画,然后师生共同归纳碳循环的含义:碳(元素)循环是指生物(群落)与无机(非生物)环境之间进行的循环;碳循环的范围是全球性的,特点是全球性往复循环。引导学生继续探讨:物质是可以循环利用的,那么地球上的资源是不是用之不竭?乱砍滥伐和大量燃烧化石燃料对生态系统的碳循环有没有影响?你有什么建议?谈谈自己的看法。同学们各杼己见。课堂延伸引导学生利用新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学以致用,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环境、资源意识。

第6篇:碳循环途径范文

水产业低碳循环农业发展模式

水产养殖,尤其是螃蟹养殖已经成为固城湖新的经济增长点,逐渐形成了规模化产业带和国内外知名的品牌[4]。在水产业的发展过程中,也面临养殖污染问题,影响固城湖水质,由此针对性制定水系生态修复方案。

1高密度水产生态养殖废水减排技术模式

随着社会的发展,为了追求更高的经济利益,规模化、高密度水产养殖逐渐成为养殖业发展的热点。但该养殖方式在提高生产率的同时也产生了大量污染物质,大多数不经处理直接排入水体,造成了严重的污染。为了减少污染,要推广高密度水产生态养殖废水减排技术模式。该技术通过合理搭配养殖品种、精准投喂饲料、科学管养,结合水生植物的吸收利用,达到养殖池塘废水有效减排、提高养殖成活率、增加产量与经济效益的目的。研究表明,采用该模式,在同样的养殖条件下,能够减少70%的污水排放,增产率达到20%。该方式还具有简单易操作、投入较少的优势,可在实际生产中大面积推广。

2水产养殖废水人工湿地处理与循环利用模式

为了解决固城湖周边大规模、集约化养殖发展中养殖废水不经处理直接排入水体,造成水质富营养化的问题,将人工湿地技术同水产养殖有机结合,构建水产养殖废水的人工湿地处理及循环回用系统(图1)。通过该模式处理后,出水的各项指标都低于渔业水质标准,达到回用要求,实现了水产养殖废水零排放,节水效果明显,并提高池塘产量25%,形成小环境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3种草养鱼净化水质生态治理模式

固城湖水草中,90%以上都是沉水植物微齿眼子菜,这种水草不但渔业利用率低,还会产生季节性腐败污染水质。对于湖中现有的微齿眼子菜要定期收割,以免腐烂后形成淤泥加重湖水富营养化。养殖处于食物链底层的鱼类,如鲴属鱼类、银鲫鱼和鲢鳙鱼等,主要以草和浮游生物为食。最近2年,在固城湖里放养了细鳞斜颌的环保鱼,这类鱼主要以水底的腐殖质和藻类为食物,能清除残饵净化水质,实现截污减排,在水中人工栽培有助于改善水质的金鱼藻、黑藻、苦草等优质水草,共同构建绿色屏障,有效缓解水质的营养化和蓝藻的问题。

种植业低碳循环农业发展模式

固城湖生态区以种植稻麦、油菜为主。并将油菜与旅游有机结合在一起,2012年举办了第四届高淳国际慢城金花旅游节,置身绵延万里的油菜花海中,让人如在画中游。在种植业方面利用以下模式,加强低碳循环农业发展。

1淤泥整治养地

淤泥沉积在河沟和河道中,不但堵塞河道、河沟,而且淤泥中富集了很多营养物质,还会影响水体水质。定时清除淤泥,将其作为肥料还田,不仅有效处理淤泥,还提升了土地肥力,不但有利于生态环境维持,而且能够提高传统农业的生产力,增加农民收入。

2化肥合理施用

化肥的不合理施用是造成农业面源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要控制农业污染,就要控制化肥施用量,提高化肥施用技术,其措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根据作物生长情况和土壤基础肥力,确定施肥量和施肥时间,避免滥用化肥。二是大力推广施用有机肥。有机肥不但能够增加作物产量,还能够培肥地力,具有生态环保等优点,可在实际生产中推广。三是改革化肥施用过程中的鼓励施用政策,改为区别化、鼓励节约施用和科学平衡施用的政策[5]。

3秸秆综合利用

在我国,经常可以看到农民焚烧大量秸秆,既污染环境,又浪费了宝贵的秸秆资源。焚烧秸秆的主要原因是省工省力,秸秆没有较好的利用方式。农作物秸秆用途广泛,既是一种廉价、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又可作为反刍动物的饲料。固城镇利用稻秸秆作为食用菌栽培基质,是稻秸秆利用的有效途径之一。南京市农科所现代农业研究室正在研究麦秸秆替代稻秸秆作为食用菌的栽培基质,并在固城湖生态区推广应用,扩大秸秆的使用量。秸秆还可以还田(包括过腹还田方式),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的含量,保护大气环境,降低碳排放,增加农民收益。

建设最美乡村低碳循环发展模式

高淳被授予“国际慢城”称号,无疑得力于固城湖地区的最美乡村建设。最美乡村不仅是一个概念,也不仅是一个目标,而是一种理念,一种意识,一种相对系统的发展思路。在建设最美乡村的过程中,可充分发展以下模式。

1建设最美乡村技术集成模式

高淳正在打造“长江之滨最美丽的乡村”,把“最美丽乡村”的愿望变成现实,固城湖生态区现阶段的重点就是做好“七大工程”,分别是产业转型升级工程、山水城林融合工程、蓝天碧水宁静工程、植树造林绿化工程、城乡环境整治工程、文明素质提升工程和文化保护发展工程。在具体实施时,必须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加大对环保资金投入。每年安排环保专项资金,确保财政对环保支出增幅高于经济增长速度,同时大力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经营性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二是着力推进生态保护与建设。全面实施“绿色高淳”工程和生态修复工程、加快构建“两横两纵”生态网架。三是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切实提高项目环保准入门槛,对未经环评项目、不符合环保法规和技术标准项目,不予审批和核准立项,禁止批准新建任何化工项目,强制淘汰关停搬迁污染严重的企业和项目。四是加快发展循环经济。设立发展循环经济专项资金,重点支持循环经济示范工程、污染企业改造及搬迁、清洁生产审核等,年内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5.5%。

2以户用沼气池为纽带的养分循环技术集成模式

农村污染既有点源污染又有面源污染,污染源既来自农村日常生活,也来自农业生产。在物质循环与能量转换、清洁生产等原理的基础上,以户用沼气池为纽带进行技术集成研究,实现了农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固碳减排的目的。研究表明,兴建沼气工程不但能够充分利用资源,促进生态农村建设,而且能够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一是沼气能够作为农村日常生活的能源,减少煤炭和薪柴的用量,节约燃料费。二是沼气池产生的沼液、沼渣能够作为肥料施入农田,减少化肥污染,节约化肥、农药用量。以户用沼气池为纽带的养分循环技术集成见图2。

3农村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模式

对农户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改善之间的矛盾分析表明,以农村生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固城湖生态区的综合治理必须坚持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生态治理与经济开发相结合的原则。为此,提出固城湖生态区农村生态经济发展模式(图3)[6]。

第7篇:碳循环途径范文

关键词:泥炭 碳积累 全新世 气候变化

中图分类号:X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5)06-0302-02

一、全球泥炭地碳积累研究

泥炭是过湿的嫌气性自然环境中,植物残体尚未完全分解在原地或经搬运,在异地堆积而成,有机质含量在30%以上。

全球泥炭地总面积约达400×104km2,碳库总量为612Gt[1],占土壤有机碳库(1500Gt)的1/2到1/3,相当于全球大气碳库碳储量的75%,是全球碳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北方泥炭(30°N以北)、热带泥炭(30°N与30°S之间)和南方泥炭(30°S以南主要是南美巴塔哥尼亚)碳储量分别为547Gt、50Gt,15Gt[1]。

Yu研究统计了全球泥炭地碳积累研究结果:北方泥炭在西西伯利亚、加拿大、阿拉斯加、和北欧芬兰、苏格兰等地区,有33个研究剖面;热带泥炭在东南亚、南美、非洲、中美洲的伯利兹、南太平洋库克群岛和澳大利亚等地区、有26个研究剖面;南方泥炭有20个研究剖面,主要是在巴塔哥尼亚17个研究剖面(表1.1)[2]。研究结果显示全新世加权平均碳积累速率:南方泥炭>北方泥炭>热带泥炭(表1.1),当然在同一泥炭区域内由于地质地貌、水文因素等也会导致各个泥炭地碳积累速率有很大差异性。

表1.1全球主要泥炭地碳积累情况[2]

表1.2全球主要地区泥炭碳积累研究[2]

二、北方泥炭地碳积累研究

全球泥炭分布广泛,其中北方泥炭分布面积最大,储量最巨大。广泛发育的北方泥炭主要分布在西西伯利亚、加拿大东部、欧洲西北部和阿拉斯加。在适宜的地貌类型上,具备较好的基质,寒冷气候、低蒸发高湿度造就了北方泥炭形成和发展基础。尽管高纬度地区夏季短暂,较低的植被净初级生产力,但由于水淹厌氧条件,且植被有一定的耐分解能力,最终导致了凋落物量超过分解损失量,泥炭不断堆积。

由于区域性气候差异和冰消历史进程不同,各泥炭地形成时间不同。在早全新世11-8 ka BP北方泥炭出现形成和扩张峰,大约1/2的北方泥炭形成于8 ka BP以前[3]。阿拉斯加18 ka BP后泥炭形成数量稳定增加,泥炭形成数量增加最快时期是12-8.6 ka BP,在10.5 ka BP峰值出现。研究显示阿拉斯加现代泥炭中75%形成早于8.6 ka BP[4]。劳伦冰盖的降温作用影响了北方泥炭区全新世大暖期时间范围差异。由于劳伦冰盖影响,加拿大东部大暖期延迟到了5-3 ka BP,导致了此地区泥炭碳积累速率高峰也在此时才出现。西西伯利亚在新仙女木期之前泥炭发育很少,之后进入全新世升温期泥炭快速扩张,且碳积累峰随即出现。部分阿拉斯加泥炭形成扩张的时间要早于北方泥炭其他地区,并贡献了更多的全新世之前的甲烷排放。

北方泥炭最高碳积累速率出现在西西伯利亚(平均38.0 gCm-2a-1),接下来是加拿大西部(平均20.3 gCm-2a-1),最低积累速率出现在北极地区[3]。基于33个北方泥炭的研究结果显示:大部分北方泥炭是早全新世快速积累,早全新世平均碳积累速率为25 gCm-2a-1,全新世时间加权平均速率为18.6 gCm-2a-1[2]。阿拉斯加地区在11-9 ka BP全新世暖期,增强 夏季太阳辐射和强烈季节性,其导致最高碳积累速率发生。由于冰川融化的延迟和不同地区全新世暖期时间差异,其它地区积累峰相继出现。残余的劳伦冰盖降温影响使北美东部暖夏季时间滞后,以至于碳积累高峰出现在5-3 ka BP,加拿大西部碳积累峰发生在中全新世暖期,而西伯利亚北部温暖气候一直持续到5 ka BP。总体上,北方泥炭由于冻土层扩张和新冰期作用,碳积累速率在4 ka BP后开始降低。晚全新世出现的较高积累速率是因为新发育的泥炭地还为重复分解完成成炭作用[2]。阿拉斯加泥炭早全新世泥炭积累速率是后期的四倍,西西伯利亚也是早全新世暖期快速积累。高夏季温度和强烈季节性气候是高积累速率的关键因素[4]。总之,北方泥炭碳积累速率高峰发生在温暖早中全新世,主要是因为北方泥炭区的寒冷气候严重抑制生产力发展。

三、热带泥炭地碳积累研究

热带泥炭发育于赤道及其两侧,南北纬30度之间的地带。以非洲和南美洲大陆的面积最广,其次是印度和中南半岛以及南洋群岛[5]。热带泥炭区的特点是常年降水量大,温度高,十分湿润,造炭植物生长繁茂,快速有机质积累量超过强烈的分解量,故泥炭积累量很大,是世界上泥炭分布广泛的地带之一,其碳库储量为50 (44-55)Gt[2]。然而,Page S E估算的热带泥炭碳库为82-92Gt,最佳估计值为89Gt,其中东南亚最多(69Gt),之后是南美(10Gt)、非洲(7Gt)、中美洲和加勒比海(3Gt)、亚洲其它地区和太平洋地区(

热带泥炭能够形成泥炭主要是因为强降水和负地貌能保持泥炭表面持续湿润,进而最大程度抑制有机质分解。13 ka BP以前,热带泥炭碳积累较慢,直到5 ka BP都是逐渐增加,峰值出现在5-4 ka BP[2]。116个热带泥炭统计研究发现,热带泥炭形成于20 ka BP[2],甚至是印度尼西亚的加里曼丹岛在26 ka BP就开始有泥炭发育。在末次冰消期热带泥炭形成出现一次峰值,之后在8-4 ka BP又出现更高扩张峰[2]。

热带泥炭形成总体要早于北方泥炭地。在降温末次冰消期,甚至是寒冷末次盛冰期,北方泥炭地形成于寒冷末次盛冰期的剖面还未见报道,而年均温度较高的热带泥炭地区如果有较好的地貌、水文和底物条件就可以形成泥炭。一方面,一部分现代北方泥炭区在末次盛冰期被冰雪覆盖没有形成泥炭的地理空间;另一方面,末次盛冰期的大幅降温严重抑制造炭植被生长,不利于泥炭形成。

四、南方泥炭地碳积累研究

南方泥炭地面积为4.5×104 km2,碳库储量为15Gt(13-18Gt)。68个有定年数据的南方泥炭的统计,大部分南方泥炭形成于10.0 ka BP以前,17-14.5 ka BP 和13.5 ka BP左右先后出现两次泥炭扩张峰[2]。有碳积累速率数据的有20个剖面(南美巴塔哥尼亚、新西兰和南极附近岛屿),17个剖面在南美巴塔哥尼亚,其中13个剖面贯穿了整个全新世。最高碳积累速率出现在16 ka BP左右,但这只是两个点的平均值。全新世期间碳积累速率不断增加,从15gCm-2a-1逐渐增加到28-40gCm-2a-1,全新世平均碳积累速率为22.0gCm-2a-1[2]。

五、泥炭碳积累与全球碳循环的关系

大气碳模型研究显示,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北方高纬度地区是一个变化的碳库,每年约储存1-2Gt碳。生态系统模型研究显示欧亚大陆碳库每年0.3-0.6Gt。由于有巨量的CO2和CH4交换,北方泥炭是最主要的泥炭地,是全球碳循环和气候变化的重要参与者。湿地每年释放大约115-237百万吨CH4,相当于总释放量(自然和人为排放总量)的23-40%。大约1/3到1/2的湿地CH4排放来自于北方泥炭地。CH4的温室效应在百年时限是CO2的25倍,在五百年时限是CO2的2.5倍。泥炭与大气碳交换是最重要的碳循环途径。泥炭地土壤温度和基质质量是影响甲烷释放的重要因素。早全新世由于北半球甲烷排放,导致全球大气甲烷浓度快速上升(图1.2)。海洋和陆地(湿地)是主要排放源。北方泥炭地近十年的研究发现,由于气候变化影响,有些泥炭地会在碳库和碳源之间转换。

冰芯CH4碳同位素变化说明了早全新世CH4大气浓度上升来自于生物圈,而非海洋。早全新世冰芯记录两极CH4梯度变化说明热带源起了主导作用,同时北方源也增加了。1516个泥炭定年数据的统计分析,得出大部分北方泥炭形成在16.5 ka BP之后[6]。由于夏季太阳辐射增强泥炭形成扩张高峰出现在12-8 ka BP,泥炭面积扩张最快和最高碳积累速率出现在11-8 ka BP,这导致了B/A暖期和早全新世持续的大气CH4浓度高峰和CO2浓度下降 [3]。

泥炭巨大碳库可能也影响了过去大气CO2浓度,当早全新世CH4上升时,CO2处于相对低值,相当于大气减少了100Gt碳。陆地生态系统模型研究认为生物量和土壤碳扣押了这些碳[7]。

六、研究展望

由于缺乏高精度,广泛分布的碳积累研究剖面,全球泥炭碳库储量还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全球如此巨量的碳库在长达上万年中是如何积累起来的,在不同历史阶段是怎样参与全球碳循环的,其碳积累过程的影响因素有哪些,要解决这些问题还有待加强泥炭剖面研究。泥炭地碳库具有高度气候敏感性,弄清楚全球各主要泥炭地碳积累机制,将有助于预测未来气候变化背景下的发育演变和泥炭地现状保护。

参考文献

[1]Yu, Z. C. (2011). Holocene carbon flux histories of the world's peatlands: Global carbon-cycle implications. Holocene 21, 761-774.

[2]Yu, Z. C, Loisel, J, Brosseau, D. P, Beilman, D. W, and Hunt, S. J. (2010). Global peatland dynamics since the Last Glacial Maximum. 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 37.

[3]Yu, Z. C, Beilman, D. W, and Jones, M. C. (2009). Sensitivity of northern peatland carbon dynamics to Holocene climate change. Carbon Cycling in Northern Peatlands.

[4]Jones, M.C,and Yu,Z.C.(2010). Rapid deglacial and early Holocene expansion of peatlands in Alaska.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107, 7347-7352.

[5]Page,S.E,Rieley,J.O,and Banks,C.J.(2011).Global and regional importance of the tropical peatland carbon pool. Global Change Biology 17, 798-818.

[6]MacDonald,G.M,Beilman,D.W,Kremenetski,K.V,Sheng,Y.W,Smith,L.C,and Velichko,A.A.(2006).Rapid early development of circumarctic peatlands and atmospheric CH4 and CO2 variations. Science 314, 285-288.

第8篇:碳循环途径范文

论文关键词 循环经济 法制建设 经济增长模式

循环经济是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一种经济增长的模式。循环经济发展法制建设,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要保障。如果说国家在发展循环经济的过程中,没有相关的法律法规予以规范和制约,那么循环经济的发展就犹如水中月、镜中花。强化循环经济法制建设,涉及每一个公民的衣食住行,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的必要途径,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随着经济发展,我国建设法治国家的步伐加快,依法治国理念日益深入人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追求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矛盾日益突出,这给我国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制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拟从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法制建设的现状入手,分析原因,并提出相关对策。

一、循环经济的涵义

1970年,A.克尼斯等人基于生态系统的危机,即物质代谢结构的崩溃而撰文提出了“物质循环分析论”,认为人类的经济活动应当包括资源、能源的投入生产加工分配流通最终消费排放废弃物的全过程,这是首次在经济学理论中提出经济循环与物质循环相适应的思想。

以物质循环分析论为基础,物质循环全过程管理理念逐渐形成,即对物质从生产直至废弃各个阶段实施全过程管理的过程,除了回收、再生循环和再商品化外,还必须促进和管理全社会的物质循环,体现了循环经济的内涵和外延。

二、我国循环经济法制建设现状及问题

在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开始建设中国特色的环境保护法律体系。到目前为止,我国已出台十余部环境保护法律,包括《环境保护法》、《矿产资源法》、《节约资源法》、《水法》、《清洁生产促进法》、《水土保持法》等。在《清洁生产促进法》中首次提到“循环经济”,这在我国循环经济发展历程中是一次尝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规定了国家对固体废弃物污染的防治的内容,该法中的这项规定充分体现了实施减量化的基本理念,为固体废物的处理提出了法律依据。而《循环经济促进法》为循环经济发展创造了基本的法律构架,但是我国并没有相关的行政法规对循环经济做出规定,只以有《报废汽车回收管理办法》、《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退耕还林》细则中有所规定。

下面从我国法律体系方面具体分析存在的问题:

第一,我国法律规定不够完善,有许多领域法律没有涉及,而在一些领域又存在规定上的重叠,给执法者带来许多麻烦,同时也不利于普及法律知识,例如我国环境保护法并没有对循环经济做出明确的规定,一些污染物存在跨行业的特性,对于这些特殊的物质,没有法律明确规定。

第二,立法过度集中在工业领域而忽视农业方面的立法,第三产业更是少之又少,同时工业立法因缺少相应配套措施也变得举步维艰,可反映出在产业结构的调整并没有在立法上给一、三产业相应的重视。

第三,环境立法存在的效力较低的固有问题,常常流于表面形式,没有相应的配套措施,提倡和口号比较多,没有规定权利和义务,因此在现实生活中实现的可能性较小。

第四,建设主体规定的并不明确,法律只规定政府部门的公开信息义务,对于企业及其他主体没有明确规定,造成具体执行不畅。

第五,对生产责任延伸方面没有相关的监管保障,在发展循环经济的下,建立的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在责任主体上规定了生产者不仅对本企业的产品负责,企业有对产品进行回收和清除的责任,看似完备的制度设计其实缺乏相关法律责任的规定和政府的执行监督文件。

三、我国循环经济法的基本原则和对策

(一)循环经济法的基本原则

确立循环经济法律原则,在促进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使国家、企业时刻保持正确的方向,明确保护环境的义务和责任,更加注重发挥政策的引导作用,同时强调清洁生产和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废物合理排放的重要性。

1.预防原则

预防原则,是针对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造成环境破坏提出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短缺已成为我国乃至世界各国面临的突出环境问题,亟待寻求合适途径解决。环境污染包括水污染、大气污染、土壤污染等,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及各种生物的生存环境的安全,不利于实现人类及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从源头上分析、解决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是落实预防原则的根本,特别要注意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针对汽车尾气和燃放烟花爆竹、工业生产排放的废气也要格外关注,通过制定限制排放量等具体的措施,运用相关的奖惩机制,鼓励公民和企业为保护环境做出一份贡献,同时更是造福人类和实现人类永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2.公众参与原则

公众参与原则,是实现政府管理与公众参与相结合,充分发挥群众的力量,广泛凝聚群众智慧,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在低碳循环经济领域只依靠政府力量力量是单薄的,效果是不显著的,通过政府制定政策办法指示,并在企业许可、监督管理等方面发挥引导作用,提高公民对参与低碳循环经济的积极性,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欧洲国家经历了第一次和第二次工业革命,工业生产的滞后性,使欧洲各国在上世界中期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环境问题。欧盟各国在经济政治地理文化等方面存在各种相似,在解决环境问题的过程中,各国协同合作,特别注意发挥群众的积极性,要提高群众的环保意识,通过公益广告、志愿者讲解等宣传模式形成良好的氛围。

3.“3R”原则

3R原则即再利用、再循环、减量化的简称,是面对我国正处在经济高速发展,资源总量急剧减少,人口增长与资源消耗矛盾突出的现状应坚决贯彻的原则。我国人均资源严重不足,同时资源的利用率相对低下,能耗太高,污染物排放量超过环境的承载能力,由此产生的环境与资源问题成为循环经济发展的瓶颈。再利用即面对资源利用率低、资源浪费、为解决资源短缺与资源不能满足人类经济发展和人类生存的问题而提出的。要实现再利用,首先要政府加大科技投入,研发开采资源和利用资源的先进设备,同时要求不断提高各类社会主体节约资源的意识,坚持走绿色低碳循环的发展道路。再循环,是与资源的再利用一脉相承的原则,通过对剩余资源和废物的再利用延长产业链,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既能克服废物排放的难题,又可以增加经济总量,是一种一举两得的措施。减量化,是指通过减少排放实现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措施,通过企业清洁生产,特别注意生产流程的低碳化和无污染,减少废气废水废物的排放。

4.分担责任原则

循环经济责任原则是指作为社会主体的国家、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公民对环境应尽的义务以及破坏环境承担的社会责任。严格区分不同主体的责任,使环境保护落到实处,如政府主要发挥引导和监督作用;企业要更加注重清洁生产和减少排放;公民培养从小处着手,从点滴做起的意识,要按照有关规定对生活垃圾进行排放,坚持绿色消费和低碳生活模式。通过各方努力,使环境保护保护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有条不紊地推进。循环经济责任原则就是更加明确了各个主体在环境资源的开发利用保护改善以及管理过程中的责任,使国家、政府、企业和公民共同配合,形成密切联系的整体。通过确立政府、企业和公民在资源综合利用、废料回收再利用、清洁生产、生态保护、绿色消费等方面的权利、义务,最大限度地实现环境资源分配方面的公平与正义,实现经济社会的永续发展。

(二)循环经济法的基本对策

我国循环经济起步较晚,发展比较缓慢,本身缺乏经验可循,并且面临技术、人员、管理、资金等诸多难题。因此,在法律法规和制度方面有较大空间可待提高。

首先,要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随着经济发展,法律往往显示出其滞后性和保守性,必须通过建立完善的法律体系和政策,将保护环境的各项要求落实到实处,使百姓和社会享受到循环经济的好处,比如在修订的《反不正当竞争法》加入保护环境的具体规定,作为约束竞争主体的一项准则,同时,其它法律中也要更加明确主体的权利和义务,特别是关于垃圾处理和废物利用等具体环节缺乏具体规定,在执行过程中难免存在各种问题,因此要从法律的角度给予充分的重视。

第9篇:碳循环途径范文

关键词:林场;新林经济;发展优势

中图分类号:F3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6)13006902

1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支撑条件和环境的趋势转变,我国经济发展已进入新常态,黄冕林场应积极主动适应新常态的发展趋势,要抢抓机遇,科学地制定长远、可持续、高质量、高效率的战略目标,构建林业经济发展新优势。加快林业产业转型,积极培育现代林业产业体系,不断提升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把潜在资源和优势充分挖掘出来,切实调整战略布局,强化科技支撑,提高林产品科技含量,提升服务综合能力,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和林业产业大发展。

2黄冕林场经济发展状况

2.1黄冕林场经营成效

广西国有黄冕林场创建于1957年11月,是自治区林业厅直属的大型林场之一。黄冕林场地域宽广,自然环境优越,森林资源丰富,交通十分便利,林区内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品种繁多。黄冕林场经营总面积49.3万亩,森林蓄积量达250万m3,年产木材30万m3,资产总值11亿元以上。充分发挥了资源优势,加快绿色林业产业发展,重点发展的林下经济模式有林果、林加工、林育、林禽、林茶、林药、林旅等一体化绿色低碳循环产业,打造一批特色优势产业,特色富民基地、龙头企业和名牌产品,促进职工就业增收,壮大绿色经济规模。截至3月31日为止,采用仿野生技术种植铁皮石斛面积达2250亩,培育种植金线莲、油料香樟、杉木、乡土树种等珍贵药材苗木500亩;中心苗圃育苗基地现已接到苗木订购单约65万株,目前已培育出特色苗木红椎、荷木、马尾松、火力楠、香樟、杉木实生苗、组培杉容器苗、三角枫约40万株,仅剩桉树组培苗20万株、组培杉裸根苗约4万株待售。

2.2扩大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

黄冕林场森林资源丰富,可利用的土地多,交通优势突出,市场潜力巨大,有利于对外贸易的扩大。充分利用资源、产业、环境等特色优势,加强产业整合和产业升级,进行协同发展。通过产业整合升级,形成了林业产业、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循环经济产业为主的现代产业。构成产品生产、加工、仓储、运输、营销于一体的现代化经济发展体系。

3制约林业经济发展原因分析

3.1产业发展层次较低

林业产业科技支撑力不强,经济发展比较传统,产品种类结构单一、思路不广、管理粗放、科技含量不高、附加值低,加工层次依然停留在初级阶段,多数产品生产规模小、产品链条短、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弱、经济发展相对缓慢。少数产品规模相对过大,市场调研欠缺,产品供求信息不畅,导致产能过剩 。

3.2产业结构不合理

林业产业结构和生产力分布不合理,区域性发展不平衡,产业整体素质不高,和其他产品相比,产品生产周期长,回报慢、科技含量不高、精深加工产品少、资金投入大、生产规模小、品牌优势不明显、经济效益低,没有建立完整销售渠道和售后服务,严重阻碍了林业产业平衡发展。

3.3林场还贷压力大

2016年黄冕林场将迎来还贷高峰期,林场有8300万元的流动贷款,一旦银行单方面收紧银根,资金链条势必断裂,民工工资和离退休职工工资势必受到牵连,将严重影响林场的和谐稳定。

3.4要素支撑不足

由于林场负担重,国家投入资金不足,科技水平落后,基础设施差,设备更新困难,科技成果转化缓慢,影响了产品质量及生产经营成本不断增加,已造成了对林业产业长远稳健发展的严重制约。

3.5科技创新人才紧缺

黄冕林场经济收入过度依靠消耗自然资源,而通过科技创新实现增产增收的方式较少,且林场整体缺乏自主创新的勇气和能力。林场集聚了大量林学相关专业的人员,而高新科技、创新型骨干人才和高素质营销类人才明显不足,特别是产业升级急需的高层次人才严重短缺。

4加快经济发展新优势对策

科学认识新常态,主动适应新常态,是黄冕林场实现创新发展的战略基点。黄冕林场必须加快实施发展战略,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把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重点,鼓励企业或林农做大做强,优化科技创新环境、技术和人才支撑体系,全面提升科技创新引领能力,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经济发展的激励机制。在营销资源规划与配置是顾客心中创造一种高质量的印象,为顾客提供他们需要的产品,价格上令他们认为物有所值。

4.1全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黄冕林场应该把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重点,把握科技和产业发展方向,把培育壮大低碳高端产业作为林业产业绿色发展的主体方向。引进与培育一批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产业关联度强、成长性好的国内外龙头品牌企业,全力打造绿色林业产业食品、电子信息、新能源、生物医药、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项目。

4.2鼓励企业做强做优

鼓励中小企业生产上规模,做大做强。把做大做强骨干企业作为增强产业绿色发展的有效途径,全力推动现有企业强强联合,通过内生扩张、合作并购、产学研合作等方式加快规模和产业升级步伐。引导企业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新材料,围绕生态特色产品生产规模、高质量、安全性、市场占有率、盈利性、节能减排等领域,加大科学技术创新力度,加快产品升级换代。

2016年7月绿色科技第13期

韦振盛:黄冕林场经济发展新优势资源与产业

4.3调整产业结构加快特色产业发展

在提高森林资源培育和保护基础上, 要注重因地制宜,充分利用资源自身的优势,科学合理布局,应用现代林业科技创新技术,制定规划林业产业种养种类和数量规模,使林农向着循环和集中的方向发展,提升林业产业培育能力,加快绿色低碳循环林业特色产业发展。因此:一要加快花卉植物培育创新。引进国内外高档绿化苗木、盆栽、珍贵植物等新优品种,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设备,不断提高种苗创新和应用能力,满足市场需要。二要发展特色种养产业。以优化林业产业结构为出发点,促进经济平衡发展,林农增收为目的,林场出技术培训和疫病防控工作,大力发展林下特色种养产业,引导林农发展林下种植罗汉果、灵芝、绞股蓝等名贵中药材;引导林农发展林下养殖蜜蜂、养鱼、养野鸡、养黄牛、养野猪等绿色低碳循环产业,不断拓展产业链,提高综合经济效益。养殖黄牛和野猪的粪便可以收集放入林农沼气池,产生的能源可以用来照明、烧菜、做饭等功能,粪便经过在沼气池发酵后,用来种菜、种果、种树等最佳最环保的肥料。

4.4加大政策扶持

黄冕林场应该通过国有林场改革试点工作,向国家申请尽快出台鼓励绿色产业发展的相关优惠扶持政策,通过财政贴息、减免或优惠税收、金融信贷等多种方式,鼓励和支持绿色林业产业发展。充分发挥市场自主创新域自发投资,实现资源的高效配置和最佳收益。全面倡树绿色发展理念,营造发展绿色循环经济的社会氛围,使绿色发展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行为。

4.5控制或降低成本费用

成功的企业控制成本的特点是公司拥有资源、决窍和不懈的努力,能够低成本地提供高质量产品和优质的服务。所以黄冕林场严格合理的控制成本费用,是减轻负担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之一。黄冕林场必须提倡勤俭节约,鼓励开源节流,降低行政运行成本、人工成本、生产成本和销售环节上一些成本,不断提升林场竞争力和经济效益。

4.6强化市场营销

发挥营销网络优势,支持企业加强营销网络建设减少营销中间环节,降低营销成本,进一步提高市场占有率。加强传统市场和知名电子商务平台合作,鼓励各类商品专业市场发展网上交易。引导骨干企业组建企业门户网站,打造物流配送服务、林业产品承销分销、网络营销配套服务体系。支持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活动,重点支持企业参加境内外展览会、开展境外促销活动和投保出口信用保险;鼓励企业做大进出口规模;鼓励企业开展加工贸易,支持保税仓库建设;鼓励生产企业自营出口高新技术林业产业产品。

4.7引进科技创新人才

黄冕林场要结合自身实际,高度重视人力资源培养和科学合理地引进研发创新人才。实施灵活引才引智政策,鼓励各类科技人才在此从事科研活动,给人才施展才能的舞台,给人才发展的空间,开展技术合作、技术入股、创办企业或从事其他专业工作。加强人才引进的资金保障,调整完善招引人才补助标准,加大对产业转型升级急需紧缺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团队在专项奖励和科研经费资助力度,鼓励企业重点引进高层次人才,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大力引进和培养骨干人才,使之成为科技创新的中坚力量;积极引进林业特色技术人才,是有效传播和应用科技建设林业发展的有力保障。逐步完善工资保障机制,提升林场职工工作效率和积极性,切实营造具有竞争力的工作环境。

参考文献:

[1]唐黎明.新形势下“十三五”规划的六大要点[J].新重庆,2014(10):36.

[2]王虎彪,张竣富.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打造临沂经济发展新优势[J].山东经济战略研究,20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