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碳循环形式范文

碳循环形式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碳循环形式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碳循环形式

第1篇:碳循环形式范文

关键词 合成革;循环经济;对策

一、前言

随着世界人口的增长和各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类对皮革的需求成倍增长,动物原皮资源却出现全球性匮乏,加工成本迅速提升并伴以严重的环境污染,导致了天然皮革不能满足人们的正常需求,合成革的问世和发展弥补了天然皮革在数量上的不足。合成革(含人造革)是指以人工合成方式在以织布、不织布、二层皮革等材料的基布(也包括没有基布的)上形成聚氯酯、聚氯乙烯等树脂的膜层或类似结构,外观像天然皮革的一种材料。随着新工艺和新技术的问世,合成革在品种、花色、款式、价格和性能等方面有着天然皮革无法比拟的优势。

世界上从20世纪30至50年代开始生产pvc人造革(聚氯乙烯-pvc,为第一代人工皮革),60年代开始生产pu人造革(聚氯酯pu,为第二代人工皮革),70年代开始生产超细纤维合成革(简称“超纤”,为第三代人工皮革)。近十年来,我国合成革工业迅猛发展,中国成为世界合成革生产大国、消费大国和进出口贸易大国。我国合成革的生产集中在浙江温州,山东烟台、浙江丽水、广东佛山和湖南长沙等地。2008年全国合成革企业有2000多家,拥有干法、湿法和压延生产设备主线1274条和7200多条辅助生产线,产业规模以上企业固定资产达到300多亿元。2007年实现销售值超450亿元。

合成革行业的迅速发展,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效益,也产生了一系列不容忽视的环境污染问题:①气污染。主要是合成革生产过程排放的有机工艺废气,如二甲基甲酰胺(dm f)、甲苯、丁酮、二甲胺等废气。②水污染。合成革行业的废水主要有水鞣废水、dmf回收精馏塔塔顶水、锅炉冲灰水、生活污水等③废渣污染。主要是dmf回收精馏残渣,平均一条生产线一天产生残渣300公斤左右。这种残渣成分复杂,属于危险废物,废渣如若随生活垃圾随意随地丢弃,随雨水冲刷则会严重污染河道。

二、中国合成革行业发展循环经济之路

中国合成革行业发展循环经济之路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即无治理直接排放阶段、dmf回收创效益阶段和三废治理垒面治理探索和提高阶段。

无治理直接排放阶段(1958年-2001年):20世纪50年代末至20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合成革行业以“低、小、散”为特征,因生产工艺简单,产品创新程度低,治污设备跟不上,合成革企业处境相当困难。90年代中期后,中国合成革企业抓住改制脱困的机遇,大力推进结构调整,全行业逐步实现扭亏增盈,并逐步进入高利润和加速扩张阶段。这一阶段,政府和企业全力发展经济,忽视了环境保护,合成革企业三废无序排放,造成了极为严重的环境污染,影响了周边群众的身心健康。

dmf回收创效益阶段(2002年-2005年):2002年,温州市环保局率先启动合成革行业污染整治工作,在垒国范围内征集废气治理技术,经筛选比较,选择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的设计方案,并在温州人造革有限公司进行了dmf废气净化回收装置试点。200 3年3月,试点工程获得成功,使dmf回收率达到60%。由于dmf是合成革企业中成本较高的原料之一,回收利用后给企业带来很大的经济效益。20 05年,几家合成革公司联手专业治理公司重新研究并改善了回收装置,实施了一塔一线,使dmf回收率达到9 5%,这一做法也在全行业迅速得到推广。据温州合成革商会统计,温州合成革行业每年仅dmf回收再利用这一块就可降低生产成本近1亿元,体现了循环经济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

三废全面治理探索和提高阶段(2006年至今):随着民众对环境问题的进一步关注,中国政府于2006年后陆续出台系列针对合成革行业清洁生产的系列政策和法规。合成革企业在重重压力之下,也逐步意识到要实现行业可持续发展必须进一步解决好环保问题,秉承“主攻废气、全面推进”的原则,开始把治理废气污染作为环保治理的重点,废水和废渣污染治理同步推进。这一阶段,合成革企业除进一步完善dmf回收技术外,开始治理散发恶臭的二甲胺,回收并循环利用dop,提高燃煤锅炉脱硫技术,开始关注和研究对苯、甲苯、二甲苯和丁酮等有机溶剂的回收技术;与此同时,合成革行业废水治理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治理过的废水重新流入生产线循环利用,大大节约了企业水资源的成本,2008年后,全行业展开废水治理工作并取得良好成效;对于固废残液这一难题,2007年4月温州率先引入民营资本,委托人立环能科技有限公司对固废采用高温集中燃烧方式处理。当前,环保部门要求合成革企业逐步实行“四合一”全天候在线电子监控,一旦发现环保不达标就立即责令整改。随着污染治理工作的推进,中国合成革行业正在逐步走出“高污染、高排放”的阴影,但循环经济之路依然任重而道远。

三 发展循环经济对策和建议

当前,合成革行业发展循环经济后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由于生产工艺、治理技术、治理成本和人为等原因,使得台成革行业环境污染依然严重,根据课题组2008年5月的一次合成革聚集区的调查显示,被调查居民认为合成革企业所排放的污染物对周边环境影响很严重、严重,较严重和不严重的比重分别占19%、38%、35%和8%;59%的被调查者迫切要求政府部门需进一步加大对合成革行业污染的监督和治理力度。本文针对这一情况,从技术和管理等角度提出合成革行业进一步发展循环经济的对策和建议。

1 进一步推进废气治理,确保大气质量

(1)dmf废气治理对策

按照环评对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的计算结果,只有dmf实际集气效率达97.2%以上,才可以保证对周围环境不会产生影响。根据工程分析特点,课题组针对各排放点设置dmf废气治理措施如下:①配料间是整个产区废气密集度最高的地点,需实施垒封闭,操作人员戴防毒面具进行配料。配料缸上方设集气罩,集气后的废气进废气喷淋吸收塔。配料缸需要加盖特制透明有机盖子可减少溶剂挥发,并且不影响配料时调色观察。②在预含浸、六辊烫平、涂台和水洗槽上方设置有效集气罩和功率足够大、引风方向科学设计的引风机,使废气捕集率达98.5%以上,产生的dmf废气经集气后一并进入喷淋吸收塔处理。③对于废气污染最为严重的干法生产线,现阶段,建议全面推广浙江金大利皮革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干法生产线封闭技术,这种技术的主要原理是通过科学设置风量和风力形成集气罩内气压差,从而达到低耗能高效率的集气效果。④水环真空泵尾气排气管通入水溶液液面下,约1个月之内更换一次,废水进入污水处理站,避免循环水中dmf积聚过多。

(2)二甲胺废气治理对策

二甲胺的治理是合成革行业的一大难题,其治理工艺有多种,有的工艺治理治理效果好,但耗煤量大,处理成本高。二甲胺处理技术于2008年在温州市取得了巨大突破,二甲胺治理的试点单位之一温州隆兴皮革有限公司在400万大卡的锅炉旁安装两台蒸气发生器,利用锅炉排出烟气的余热来加热循环水,使其变为110℃以上的水蒸气,进入脱胺塔,保证了脱胺塔的足量热能供给,脱胺效果较好。经环保部门检测,改变供热方式的脱胺塔设备处理后的二甲胺含量只有2 3ppm/m3,符合环保标准,与其他回收方法比较一年可节省成本1 00万元。另一种回收二甲胺废气的治理方法由烟台东洁环保机械工程有限公司申请了专利,它包括:预热、脱胺、排水几个步骤,最后二甲胺尾气由真空泵抽出后最后送往锅炉焚烧,节能减排效果良好,与同类装置相比,所需热量和冷却水有所降低。建议环保部门比较方法,择优进行推广。

(3)苯类废气治理对策

由于合成革生产过程中大量使dmf、用苯,甲苯、二甲苯和丁酮等有机溶剂(生产线已经禁用甲苯,但树脂原料中仍含有甲苯),目前dmf通过喷淋吸收处理基本可以达标排放,但苯类、丁酮等物质,由于其不溶干水,只溶干部分有机溶剂,对其处理难度较大,部分企业排放浓度严重超标。大连理工大学环境工程研究设计所和环龙环保科学研究院结合多年对有机废气回收治理的经验,组织专家开展科技攻关。设计并开发出专门针对合成革生产企业的苯类物质的回收治理装置,其工作原理是利用活性炭能对大多数物质进行高效率吸附,吸附后通过蒸汽解吸,经冷凝,分离后得到纯度较高的苯类混合液,混合液经调整比例后可直接回用生产。由于苯类废气的治理受成本的限制,国内企业治理效果不理想,苯类废气的治理应该成为今后环保工作的重点。

2 规范管理,巩固和提高废水处理效果

合成革企业已经配备废水回收系统,但仍有部分企业废水系统处理能力和企业生产能力不匹配,环保部门要鼓励企业定期进行技改,配置大小合适的dmf废液储罐和塔顶水存储罐,鼓励采用合成革废水节能回收新工艺。此外,由于部分企业对生化系统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不甚了解,导致使用不当造成生化系统破坏,影响废水处理效果。例如,洗塔水和原料桶冲洗水用量少但cod浓度严重超标,洗塔后一次性直接注入集水池会直接致死生化菌,必须单建蓄水池,然后每天将蓄水池中一定量的洗塔水混合其他废水再进行生化处理。即按照单次收集,每天少量处理原则,降低cod浓度维持生化系统平衡。

3 研究固废(残液)无害化处理技术,降低固废危害性

企业要对固废进行分类,对于一般固废尽可能回收利用。如离型纸可由专业厂家生产木质粉或造纸,对于精馏残渣、过滤固形物等属危险废物,不能进行简单拌煤燃烧,应该委托有资质的环保公司统一进行处置。当前环保公司仍采用高温燃烧的方式,未能找出更有效的回收方法,建议政府、商会和企业联手设置固废无害化处理技术攻关项目,彻底解决合成革固废循环利用的难题。

第2篇:碳循环形式范文

传统的林业体系主要目的是木材利用,而忽视森林的环境、生态功能,破坏了生态系统,导致坏境逐渐恶化。而循环林业的出现,则为林业提供了一个新的发展方向。循环林业是通过循环森林资源,将林业服务业、工业、种植业有效的联结,以促进森林资源的循环利用。笔者结合自身多年林业从业经验,对循环林业的内涵、特征、原则和形式进行简单的分析。现总结如下:

1.循环林业的内涵

基于循环经济理念的启发下,林业系统可遵循、模拟自然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物质循环的规律,以实现重建林业生态经济。通过循环森林资源,将林业服务业、工业、种植业有效的联结,以促进森林资源的循环利用,提高本文由收集整理森林资源的利用率。所以,循环林业是通过结合生态林业和循环经济,优化林业的事业与产业,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循环林业的内涵即循环利用森林资源,主要重心在循环,在林业生产、经济体系中,对各个环节的森林资源进行不间断的循环利用。可表现为四种形式:(1)资源产品废弃之后,可继续使用原先资源。例如回收的废纸可作为造纸原料继续使用;(2)被废弃的资源,被开发出新功能之后,可作为资源继续使用,例如枝落叶可作为肥料;(3)可将尚未耗尽的废弃物,实现资源成分的重新利用,例如废弃木屑可作为板材、燃料等;(4)针对共生要素资源,可利用一种资源要素之后,对其他尚未被利用的要素进行继续使用。综上所述,循环林业就是森林资源、林产品、再生资源的循环,主要包含:合理开发、科学培育森林资源;对临床原材料进行加工,制作成环境产品,并进行现场回用;最终的林业产品在消费、流通的过程中,实现理性消费;在进行生产加工时,对资源进行回用。

2.循环林业的特征

与农业、工业相比,林业主要的特点是它的产业体系,相对较为完整,与国民经济多个门类都有联系,属于产品种类多、产业链条长、涵盖范围广,是一个复合产业群体。

2.1生态系统与林业经济系统的双重循环

生态系统与林业经济系统主要在林业经济循环系统的内部存在,两者之间相互制约、影响和交织,这属于林业经济循环同其他产业经济的主要区别。站在大林业系统的角度说,因存在森林资源,促使催化三大产业门类,加之森林资源具有流动性,更加紧密了林业三大产业的联系。林业的第一产业是森林培育,第二产业是采伐业,这两大产业提供了非常充足的非木质、木质资源。第三产业是森林旅游业,森林为森林旅游业提供了充足的景观资源,第二、三产业为人类提供了各种废弃资源,对这些废弃资源进行加工、回收、利用,可排入到自然环境中,例如水、土气、土壤。森林对废弃资源进行分解、吸收,以释放氧气,给人类、林业系统继续使用,以实现生态系统和林业系统的双重循环。

2.2最少废弃、最优投入和生产

生态系统与林业经济系统主要在林业经济循环系统的内部存在,两者之间相互制约、影响和交织,这属于林业经济循环同其他产业经济的主要区别。站在输出、输入的角度说,新型循环林业发展模式,以最少废弃、最有投入和生产为主要经济特征,体现高效率、低污染、低消耗和低投入。

循环经济主要是实现物质的闭环流动,促使能量、物质的闭环和梯级使用,但这种循环利用属于相对性,绝对的开放。站在林业的角度,森林资源的闭环利用,主要是林业系统内部同外部系统之间的交换相对关系上。

3.循环林业的原则

3.1减量化

减量化属于一种控制源头的方法,在林业系统中,减量化主要是系统两端的物质存在减量化,林业生态环境在林业经济系统中减少了物质的投入量,林业经济系统向林业生态系统中减少了废物的输出量。另外,将量化还包括节流和开流的并重、相对和绝对的并重原则。

3.2循环利用

主要是在加工、采伐、种植、消费中体现循环利用的原则,对废弃物、木质林产品、森林资源等进行循环利用。将废弃物、木质林产品进行解析,然后进行多次利用。对非木质资源产品进行解析,进行循环利用。因此,循环利用主要包含木质资源产品和非木质林产品的循环利用。

3.3无害化

无害化原则主要表在四个方面:其一,在进行林木培育时,尽量使用野生植物农药、生物农药、生态肥,以取代农业和化肥,使其在树体、土壤中的残留量减少,确保生态系统安全;其二,在进行生态采伐时,选择强度适中的方式,尽量避免对森林生态系统造成干扰或最小化;其三,在进行加工、设计时,尽量选择无害、无毒材料,避免污染环境;其四,对临床生产末端进行无害化处理,减少废气物排放量。

4.循环林业的形式

4.1实现林业三产业间的自循环

在林业的三个产业的自循环开始,林业森林培育业主要包括采运、培育的循环,林业采伐业主要是林产企业、林产工业间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森林旅游业则是实现规划、开发的旅游资源循环利用。

4.2林业循环发展模式

林业的循环发展模式,主要由不同类型的副产品、废弃物、原材料的流动,而构成多条产业链。林业森林培育业中的副产品、废弃物可作为采伐业的原料,旅游业中工业、企业所产生的废弃物、副产品可在林业森林培育中回收加工后再行利用。

5.结语

第3篇:碳循环形式范文

[关键词]西北;非资源型中等城市;天水;循环经济;发展对策

[作者简介]张小军,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基础部讲师,教研室主任,中国政法大学经济法专业硕士研究生,甘肃天水741020

[中图分类号]F2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9)04-0083-04

发展循环经济是西北非资源型中等城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战略选择,是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战略举措。下面以甘肃省天水市为例,简要分析西北非资源型中等城市发展循环经济的对策措施。

一、天水市发展循环经济的经济优势与制约因素

甘肃省天水市作为西北内陆非资源型中等城市,发展循环经济既有明显的经济优势,又有一定的制约因素,因而,天水市发展循环经济压力与动力同在,挑战与机遇并存。

(一)经济优势

一是相对区位优势。天水地处陕、甘、川交界地带和西安至兰州两大城市的中点,对周边地区有一定的辐射力、带动力,区位优势明显。二是加工工业优势。天水市已形成以加工制造业为主体,电子电器、机械制造、轻工纺织三大行业为主导,门类较多、技术装备较好、具有一定实力和特色的区域工业体系。三是旅游资源优势。历史文化源远流长,以麦积山石窟为代表的景区景点数量繁多、布局集中、文化品位较高,发展旅游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一四是农林产业优势。天水是西北农作物生长最适宜的地区之一,也是我国北方最佳水果和蔬菜生产基地之一,发展种植业和农林产品深加工业前景广阔。五是劳动力优势。天水市是甘肃省人口最多的城市,城乡剩余劳动力多,为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第三产业、开展劳务输出奠定了基础。

(二)制约因素

一是人多地少矛盾日益尖锐。环境容量和经济容量都已严重超载,全市人均耕地面积逐年减少,人口、经济和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二是水资源贫乏,水土资源不平衡。人均水资源量为全国人均水资源量的1/5,为全省人均水资源量的2/5。水资源量与人口、耕地的区域分布极不适应。三是农村面大,农业基础脆弱。农业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三分之一,农业仍以种养业为主,农业产业化进程缓慢;农产品商品率低,农业基础脆弱。四是区域工业结构不合理,生产力水平低,科技含量不高。属于资源、新产品在外,生产加工在内,不能建立较完善的生产链,下游产品比重大,行业门类较多,但规模小而分散;区域工业关联度差。五是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交通、通讯、环保、给排水等设施建设滞后,城市化水平低,对农村经济的辐射带动能力弱。六是金属矿产资源和能源矿产资源贫乏。储量很少,品种单一,不产煤等能源矿产资源,导致大量依赖省内外的供应,制约经济发展。

二、天水市发展循环经济的对策概述

循环经济涉及经济、社会、生态三个方面的和谐统一,追求的是人地和谐、共同发展的发展观。作为西北非资源型中等城市,天水市发展循环经济应当参考借鉴国内外、省内外的先进经验,结合市情,从微观、中观、宏观层面上全盘考虑,从总体对策和具体对策两个方面进行分析。总体对策是指贯穿于循环经济的宏观、中观和微观发展方式中的需要共同遵循和体现的对策;具体对策是指分别体现在循环经济的宏观、中观和微观发展方面的对策,它们涉及到企业、行业、区域和社会等各个方面。总体对策和具体对策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对策体系,对天水市发展循环经济提供较为全面的对策分析。逐步建立促进天水市循环经济发展的规划计划体系、产业支持体系、技术支撑体系、评价指标体系、激励机制体系和创新制度体系;大力发展企业、产业、区域和社会(层面)的循环经济。形成政府推动、企业实施、行业促进、区域发展、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为初步建立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经济效益好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奠定基础。

三、天水市发展循环经济的总体对策分析

天水市发展循环经济的总体对策可划分为以下六大体系,形成一个完整的总体对策体系。

一是规划计划体系。编制和实施计划规划对实现城市战略目标,弥补市场失灵,有效配置公共资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政府应根据本地实际,突出区域特色,发挥资源优势,制定循环经济发展中长期战略目标和分阶段推进计划,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编制有关规划的重要指导原则。

二是产业支持体系。产业政策不仅是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有效手段,更是政府规范和引导产业发展的重要依据。政府应强化产业政策的规范和引导,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升级,构建区域循环经济产业体系。

三是技术支撑体系。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离不开先进适用的科学技术的支撑。政府应建立循环经济技术创新体系,发展与之相关联的信息技术,建立技术咨询服务体系、技术产权激励制度,制定和完善促进循环经济的标准体系。

四是评价指标体系。循环经济评价指标既是建立循环经济统计制度的基础,又是政府、园区、企业制定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和加强管理的依据。政府应根据国家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建立适合本市客观实际的科学的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并把主要指标逐步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五是激励机制体系。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必须依法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形成有利于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体制条件和政策环境。通过实行投资倾斜、利用价格杠杆和完善财税优惠等综合政策手段,调节和影响各类市场主体的行为,调动各行各业各类主体发展循环经济的积极性。

六是创新制度体系。制度创新体系是循环经济模式、机制实现的保障。应建立完善依法推进循环经济制度、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绿色优先准入制度、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排污权交易制度、生态环境补偿制度、绿色产品标识制度、政府绿色采购制度、绿色押金税费制度、环境信息公开制度和循环经济考核奖励制度。

四、天水市发展循环经济的具体对策分析

天水市发展循环经济的具体对策分析宜从三个大层面、四个小层面着手。三个大层面即宏观(社会)、中观(产业、区域)、微观(企业)层面;四个小层面即对企业、产业、区域和社会层面,而且产业和区域两个小层面的对策应属于大中观层面的循环经济发展对策。四个小层面是对三个大层面

发展对策的进一步分解和落实,它们共同构成天水市发展循环经济的具体对策,形成政府推动、企业实施、行业促进、区域发展、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根据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工作经验和各地发展循环经济的实践,这也符合今后一个时期国家循环经济发展工作的重点。一是着力推进企业实施清洁生产;二是着力推进产业园区循环经济体系建设;三是着力推进重点领域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建设;四是着力构建社会循环经济体系。

(一)企业(层面)循环经济的对策分析

企业循环经济是单个企业内部的循环经济,它以企业个体为行为载体呈点状展开。企业循环经济是区域以至全社会循环经济的基础和重要细胞。杜邦化学公司是世界公认的实行单个企业循环经济的典型代表。企业循环经济是“小尺度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天水市是西北地区的重要工业城市,是国家老工业基地之一。工业企业较多,其加工制造业及农产品加工业具有较强的企业循环经济发展潜力。应树立绿色发展观和绿色经营管理观,强化决策的“绿色”意识,制定和实施绿色技术创新战略、绿色市场战略、绿色产品战略、绿色生产战略、绿色营销战略、绿色文化战略,树立企业良好的绿色形象。

(二)产业(层面)循环经济的对策分析

产业循环经济和区域循环经济可看作中尺度循环经济。由于产业之间存在着物流、能量流、信息流、资金流、技术流的联系,因此,发展产业循环经济,一是要加大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力度,促进产业之间的关联度;二是要大力发展新兴产业,促进新兴产业对经济的贡献力度。日本围绕循环经济大力发展静脉产业,即环保产业取得了较高的收益。天水市应从工业、农业和服务业三个不同的维度去建构循环经济的产业体系。

1,工业循环经济对策

(1)构建装备制造业生态工业园区。生态工业园区是按照工业生态学的原理,通过企业间的物质集成、能量集成和信息集成,形成企业间的工业代谢和共生关系的一个区域系统。天水市装备制造业是甘肃省“十一五”期间做大做强的特色优势产业之一,主要由机械行业、电器行业和电子行业构成,但目前生产集中度低、专业化程度不高、产业链条短,可因地制宜,探索适合装备制造业的循环经济模式,构建生态工业园区。

(2)构建农产品加工业生态工业园区。天水市果品和蔬菜产量大、品质优,野生植物资源丰富,发展种植业和农林产品深加工业前景广阔。可探索农产品原料―加工产品―废弃物―再利用―新产品的循环经济链条,构建农产品加工业生态工业园区。在条件成熟的基础上,天水市生态工业园区应积极创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和IS014000国家示范区。

2,农业循环经济对策

(1)发展多层次的农业循环经济。天水市应多层次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一是农产品生产层次―清洁生产;二是产业内部层次―物能交换;三是产业间层次―废弃物资源化;四是农产品消费过程层次―物质能量循环;五是社会循环过程―农业生态产业链网。

(2)大力发展沼气产业。天水市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城市,农业资源丰富,人口超载,土地压力很大,宜发展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建设小流域生态经济。天水市在发展循环农业方面是走在全国前列的,初步形成了“畜禽养殖一粪便一沼气(粪便生化物)一有机肥一无公害农产品”生态循环链;形成了“五配套”(沼气+改厕+畜禽圈+水窖+果园),“四位一体”(沼气池+日光温室+改圈+改厕)等模式,应大力推广,探索更多的沼气产业发展模式。

(3)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技术。主要包括:立体种养技术、有机物质多层次利用技术(畜禽粪便综合利用、秸杆综合利用)、生物防治病虫草害技术、再生能源开发技术、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配合的生态治理技术和种植业清洁生产技术等。并探索防控农业面源污染的循环经济模式。

3,服务业循环经济对策

服务业循环经济是城市循环经济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将有力地支持农业循环经济、工业循环经济的有效运行。实际上,循环经济的各个产业都需要服务业循环经济来连接和维系。

(1)发展绿色服务业。天水市的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能源、水资源等消耗量较大,污染较重。应优化城市产业结构,以宾馆、餐饮业、信息业、商贸业和旅游业等为重点领域,加快发展绿色服务业。

(2)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天水市旅游资源不仅数量丰富,而且质量较优,自然风光优美,俗称“陇上小江南”,应积极培育生态旅游业,大力发展自然生态旅游和人文生态旅游,使其发展成为新的支柱产业。

(3)积极创建IS014000国家示范风景区。为促进麦积山风景名胜区的可持续发展,应积极创建IS014000国家示范区,导入IS014001环境管理体系,使景区的环境保护更趋科学化、规范化、合理化。

(三)区域(层面)循环经济的对策分析

区域循环经济是在企业、园区、产业循环经济的基础上,在区域内更高层次、更大范围实施的循环经济,是社会循环经济的基础。天水市发展区域循环经济,一是大力发展县域生态示范区。生态示范区是国际上探索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目前天水市只有清水县被列为全国生态示范区。二是创建生态县、生态市。生态县、生态市和生态省建设是生态示范区建设的延续与提升,是更高层次的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策略的载体。三是大力建设生态型城镇。生态型城镇建设需要搞好:规划设计、环境设计、住区设计、产业设计和景观设计。四是建设生态村落。村落基本上是依附于自然生态系统之上的,因此生态村落建设的主要任务是保护和维系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五是建设绿色社区。社区是建设和发展循环型城市的重要实践平台,既要建设硬件设施,又要建设软件设施。

(四)社会(层面)循环经济的对策分析

社会循环经济,是循环经济在社会层面上的大循环――生产与消费之间的循环经济。即通过废旧物资的回收、再生利用体系,实现消费过程中和过程后物质和能量的循环。就是要建立起与发展循环经济相适应的“循环型社会”。循环型社会发展模式是宜居城市的理想类型,这恰好与天水市建设西部最佳宜居环境城市的目标不谋而合。天水市社会(层面)循环经济发展对策应包括发展两种产业、发展两种循环经济和发展一种文化。

1,发展两种产业(静脉产业和环保产业)

静脉产业主要包括废弃物回收、再资源化、最终处置和再生资源销售四种,是未来我国最有发展潜力的行业之一。2005年,天水市固体废物产生总量37.62万吨,目前形成了多种类、多层次的资源回收科用网络体系。发展静脉产业,应科学规划,规范管理;培育市场,政府采购;加大投资,技术支持;政策扶持,全民参与。发展环保产业是保护资源环境的重要技术支撑,是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物质基础。目前,天水市的环保产业刚刚起步,大力发展环保产业,应纳入计划规划,调整产业结构,培育科技队伍,加大资金投入,完善考核激励,加大宣传力度。

2,发展两种循环经济(能源循环经济和水循环经济)

天水市的能源资源大量依赖省内外的供应,为有效应对能源危机,应大力发展能源循环经济。发展途径及措施有:制定发展战略;调整能源结构,大力开发绿色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利用效率;加强体制创新,倡导大力节能。天水市是一座缺水城市,按现有供水量计算,2010年和2020年全市缺水量将分别达到11776万m3和32857万m3。水循环经济是缓解水资源日益短缺以及遏制水环境恶化的根本手段。应制定综合规划,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开发节水技术,提高重复利用率,收集雨水和中水回用。

3,发展一种文化(绿色文化)

循环型社会的建设需要先进的社会文化的推动,需要新理念的指导。绿色文化是从城市的不同层面培养的先进社会文化。大力发展绿色文化,应通过科普教育、法制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发展绿色教育,倡导绿色消费和公众参与,引导绿色生产,逐步建立起公众参与、公众受益、公众监督下’的生态文明。

第4篇:碳循环形式范文

【关键词】 吊装冷却塔 高效 节能新技术

循环水吊装式逆流冷却塔是我国九十年代末在消化吸收国外先进冷却塔设计思想和技术的基础上,开发研制并在工业成功应用了塔内梁柱最少、无用阻力最小、冷却效率最高、运行能耗最低的循环水冷却塔型。(详见图1)淋水密度突破15m3/(m2·h)其主要特点是,采用了流场均化设计和塔芯悬吊设计技术,使塔内梁柱结构极为简洁,配水系统和填料采用悬吊方式,与收水器共用一层梁,取消填料和配水系统的支撑梁及支架,填料迎风面没有十字梁、次梁、支架等任何阻风或导致涡流的构件,塔内流场得到了极大改进和优化,并与回转式风筒、蜗壳式喷头、吊装式填料等新一代高性能冷却塔部件相配合,使吊装式逆流冷却塔成为当前国内外技术最先进、冷却效率最高、占地最小、运行能耗最低、单位面积处理水量最大的工业冷却塔塔型。

1 吊装式逆流冷却塔与普通支撑式逆流冷却塔经济对比分析

2台单塔出力4500m3/h吊装式逆流冷却塔及2台单塔出力4500m3/h常规良流线逆流式冷却塔

当单塔出力4500m3/h,塔的设计参数为:P0=101325Pa(760mmHg),t1=42℃,t2=32℃,τ=28℃,(如表1、2)。

2 吊装塔的高效机理

(1)冷却塔填料底部的横梁越少,对冷却塔进风越有利。据不完全统计,支撑式逆流冷却塔填料底部次梁的横断面积能占到冷却塔净通风面积的15~35%。而且次梁上面的淋水填料因为梁的阻风而无法参加热交换,并且梁上汇集而下的热水进一步降低了冷却塔的冷却效率。冷却塔填料底部的横梁的减少,还可以使进塔的冷风均化。图2为普通支撑式逆流塔和吊装式逆流塔填料区风速分布的一组实验对比,从中可以看出填料支撑结构对填料区风速分布的明显影响,以及支撑式逆流塔填料区风速分布和吊装式逆流塔填料区风速分布的明显不同,这也是为什么吊装式逆流塔比支撑式逆流塔冷却效率高、淋水密度大的重要原因。

另外,由于冷却塔填料底部的横梁的减少,使风机运行的阻力就变小,进风更加畅通,进风量变大。因为冷空气从进风口进入冷却塔、经雨区、填料、塔内所有的纵横梁、配水系统、收水器,最后从风筒出口排出。空气穿过所有部件时产生阻力,部件和梁越多,故阻力就相应越大。尤其是取消填料下部支撑梁后,原来的配风盲区和导流区也将被祛除,最终形成每个区域填料、风量、风速、淋水密度一致,达到了配风、配水最佳状态,这就是吊装塔冷却效率高效机理之一。

(2)吊装式逆流塔进风面的设计,打破了常规普通逆流塔只能单面和双面进风的传统理论,在单塔设计上能作到3~4面进风,见图3。

从冷却塔的运行冷却原理可想而知,冷却塔的进风面越多,相应进风面积就越大,冷风进入塔内阻力就减小,进塔风量就越大。冷却塔的进风口阻力系数是冷却塔阻力计算中吊装式冷却塔进风面为重要的参数。所以说进风面多、进风面积大是吊装塔的冷却效率高效机理之二。

(3)采用悬吊式整体填料,故可增加填料通风性能和防堵性能。目前逆流塔普通填料均由三层以上组合高度为1.5米,摆放在填料珩架上,此结构缺点在于每层填料蜂窝通道都会产生大面积错位和变形。这样,填料内的进风阻力和进风量也随之朝着不利因素方向发展。冷却塔在正常运行中冷却效率也随之降低,呈现正比关系。悬吊式整体填料就能彻底解决上诉此类问题,该填料为1.5~1.8米整体Z型粘吊装填料接而成(见右图片),填料的蜂窝通道无断层,所以无错位变形现象。经检测部门标定两者相比,后者填料阻力降低6.7%,进风量增加,这就是吊装塔的高效机理之三。

第5篇:碳循环形式范文

【关键词】超高索塔桩基础;反循环钻机;泥浆;球齿钻头

FanPeng

(Guangdong Provincial ChangDa Highway Engineering Co.,Ltd.,Guangzhou 510075,China)

1.工程概况

虎门二桥坭洲水道桥跨越珠江坭洲水道主航道,桥跨布置为658m+1688m+522m(钢箱梁长度为548+1688),全长2868m,为双跨钢箱梁悬索桥,塔高252m。其中过渡墩、东索塔、西索塔、东引桥1~3#墩均位于珠江河道中。

索塔采用圆端哑铃型承台,平面总尺寸为90.43(横桥向)×34.8(顺桥向),承台厚7m,承台系梁宽14m,与承台等厚,承台顶标高为+4.0m。根据桥塔塔位的地形、地质、水文和环境等自然因素以及岩层情况,设计采用群桩基础,单桩直径为φ2.8m,东、西索塔共计128 根。桩基钢护筒采用壁厚18mm的Q235钢板卷制而成,钢护筒内径为3.0m,西侧索塔单根桩基钢护筒长度为20m,东侧索塔单根桩基钢护筒长度为16m。

2.总体施工布置

2.1施工场地布置

2.1.1施工栈桥及平台

由于是水上施工,因此需搭设水上施工平台来施工,施工平台分栈桥、辅助平台和钻孔平台三部分。栈桥及辅助平台承担起重设备及施工运输车辆等荷载,采用φ820×8mm螺旋管作管桩基础,其上依次包括I45工字钢垫梁、贝雷承重梁、I25工字钢分布梁以及反扣[28槽钢面板;钻孔平台则承担钻孔设备及材料堆放荷载,亦采用φ820×8mm螺旋管作管桩基础,其上依次包括HM588型钢承重梁、I25工字钢分布梁及8mm厚钢板面板。

2.1.2施工机械布置

桩基成孔设备采用大型反循环钻机施工,布置武桥重工制造的KTY3000B型、KTY4000型以及宁波中锐制造的ZJD4000型等钻机8台(后期为加快施工进度,增加至9台)。参考其钻机技术参数,结合钻机移机、提钻等吊装需要,起重设备考虑布置80T龙门吊两台,S1200塔吊一台,另外配置一台80T履带吊作机动起重设备。

2.2桩基施工顺序安排

根据总体进度计划安排、钻孔平台空间以及钻桩平台受力要求等因素,主墩

桩基施工必须按既定顺序进行。为方便施工将各墩桩基划分为8 个施工区域,每个区域内各投入1 台钻机,各个区域内的数字表示钻孔的先后顺序,主墩桩基按顺序1~8#依次进行桩基施工。特殊情况下需调整时,必须满足相邻桩位不同时施工的原则,以防止窜孔、塌孔等事故发生。各墩桩基钻孔施工顺序详见下图所示:

2.3施工工艺概述

2.3.1反循环钻机工作原理

施工所用反循环钻机均为液压动力钻机,具体工作原理如下图:

由动力头驱动钻杆,钻杆带动钻头回转钻进,采用气举反循环的排渣方式,其动力传递路径为:电动机液压泵液压马达动力头。

2.3.2成孔施工工艺流程

钻孔施工基本工艺流程为:测量并设定桩位中心钻机就位对中下放刮刀钻头正循环造浆开钻反循环钻进入岩前更换滚刀钻头钻孔至设计标高终孔检测清孔提出钻头移机下放钢筋笼及导管二次清孔灌注水下混凝土。

每根桩基成孔施工均按以上工序循环施工,每道工序紧密衔接,并派专人跟踪控制。

3.施工难点及要点

3.1 钻机选型

3.1.1钻机技术参数

武桥重工制造的KTY3000B型全液压动力头钻机是在KPG3000型全液压工程钻机的基础上结合当今国际先进技术经过两次优化设计而研制的,其技术参数主要为:岩石单轴抗压强度σc≤200MPa的基岩中任选孔径下钻进,钻进深度可达130m,钻孔直径可达3.0m;动力头转速0~7rpm时,扭矩200kN・m,动力头转速0~15rpm时,扭矩100kN・m。而武桥重工制造的KTY4000和宁波中锐制造的ZJD4000钻机在3000型钻机的升级版,在扭矩和钻孔直径上都有了较大提高,其技术参数主要为:岩石单轴抗压强度σc≤120MPa的基岩中钻孔直径可达4.0m,单轴抗压强度σc≤200MPa的基岩中钻孔直径可达3.5m,钻进深度均可达130m;动力头转速0~6rpm时,扭矩300kN・m,动力头转速0~15rpm时,扭矩120kN・m。根据本项目的地质情况和桩孔直径,以上三种钻机均满足施工要求。

3.1.2钻头钻压选择

钻压依据地质情况、设备提升能力、钻头类型等因素确定,一般以能压入岩石为下限,不损坏轴承为上限。覆盖层中钻进采用刮刀钻头时,仅钻具及钻机的自重提供的钻压就能满足钻进要求,因此一般不需要增加配重块。入岩后改换滚刀钻头在岩层中钻进时,钻压过低钻头滚刀齿刃在岩石上滑动,不仅不能破岩,还将加速齿刃的磨损;钻压过大,会过早损坏钻头滚刀轴承。为保证较高的钻进速度,必须选择合理的钻压,根据坭洲水道桥东塔桩基的实例经验,钻压宜为钻头上所有滚刀轴承设计承载力之和的80%。

另外在钻压应根据实际地层情况不断调整,在钻基岩时,应根据所选钻头类型和破岩比压调整钻压;在钻松散底层时,所施加给孔底的的压力应以保证泥浆反循环畅通,并以及时清除钻渣为前提,以免堵塞钻杆风包头。

3.1.3钻头类型选择

反循环钻机的钻头以滚刀钻头和刮刀钻头为主,滚刀钻头适应于岩层钻进,分楔齿型和球齿型,而刮刀钻头适用于覆盖层及强风化岩层钻进。选择一种适用的钻头,是保证钻进效率的重要措施。

以坭洲水道桥东塔试桩为例,桩底标高为-62~-65m,入岩深度平均在30m左右,岩层以风化泥质粉砂岩或微风化中砂岩为主,饱和单轴极限抗压强度为14.9~50.3Mpa,属极软岩或较软岩。该类岩层是由沙粒经过水搬运沉淀于河床上,经千百年的堆积坚固并经地质物理作用胶结而成的岩石,其成分主要为粉砂,含少量粘土矿物及胶结物。我们先在岩层中使用楔齿型滚刀钻头钻进,每天进尺为1.0~1.2m,进度不理想。为加快钻进功效,我们对钻齿进行以下分析:a.楔齿较为尖利,与岩面接触时能提供较大压强以破碎岩层,然而该岩层均为软岩,裂隙不发育,难以达到较好的破碎效果;b.岩层含砂量大,钻进中楔齿材质易磨损,需更换频繁,费时且不经济。鉴于以上几点,在多方研究调查后,决定采用球齿型钻头钻进,实践证明球齿钻进功效提高了30%~50%,磨耗更小,节省了更换钻齿所需提钻头、拆钻杆时间,保证了施工进度。

3.2泥浆调制及监控

3.2.1造浆材料

为保证泥浆质量,更好的配合桩基施工,项目部建立了工地泥浆试验室,调制适合现场水文地质条件的高级泥浆,其主要由水、膨润土和添加剂组成。造浆用水主要是自来水或低潮水,膨润土采用钙质膨润土,添加剂主要有纯碱、CMS、PAC141及PAC142等。其中纯碱用以增大PH值,提高泥浆胶体率及稳定性;CMS则增加泥浆抗盐性;PAC141和PAC141用来提高粘度和胶体率。

3.2.2泥浆调制流程

在钻机开钻前,跟实际地质情况制定有针对性泥浆调制流程,并对施工作业人员进行技术交底,保证泥浆在可控范围内,具体流程如下图:

3.2.3钻进滤砂

泥浆中含砂率大,会导致粘度降低,沉淀增加,容易磨损泥浆泵及水龙头、钻头等钻具;长时间钻进,砂也会附着在孔内泥皮护壁上,增大泥皮厚度和密度,增加坍孔风险。在坭洲东塔的钻进过程中,为提高滤砂效率,选择黑旋风除砂器除砂。除砂时间应根据钻进进尺来确定,其中砂层钻进每天应不少于12个小时,砂岩层中钻进每天不少于2小时。另外,滤砂时大量砂粒从泥浆分离后,要及时补充孔内泥浆,以保证桩护筒内外水头差,防止坍孔。

3.4施工总结

3.4.1粉砂岩中钻进滤砂

泥质粉砂岩结构呈颗粒状,颗粒特别细小,其砂直径约为1/16-1/250mm,而目前市场上常用黑旋风除砂器分离粒度为D50=0.06mm,难以满足钻进要求。为此我们在各台钻机实际施工过程中,采集大量数据,分析比对后,发现适量降低泥浆比重,让砂粒自然沉淀能加快粉砂分离,另外还可以设置连通管与相邻桩基护筒连通,加长泥浆循环通道,保证粉砂自然沉淀所需时间,根据结果来看该办法经济而有效,值得类似后续工程借鉴。

3.4.2起重设备布置

根据坭洲东塔桩基施工的过程来看,配置两台80T龙门吊、一台S1200塔吊和一台80T履带吊是完全能满足施工中的起重设备要求的。我们使用9台回旋钻机体型均较大,整机(除钻头及钻杆外)重量约40~50T左右,钻头及配重约36~40T。而80T龙门吊和S1200塔吊的起重能力为桩基终孔后钻头钻杆拆除及钻机整体移机就位提供方便,节省了因起重能力不足钻机构件安拆移机的时间;另外配置大型的起重设备也有利于处理钻进过程中坍孔埋钻、卡钻等突发事故,缩短处置时间,减少经济损失。

3.4.3施工用电配置

整套反循环回旋钻机钻进时,主要用电部件有液压站(为钻机提供动力输出)、空压机(气化泥浆,形成反循环系统)、泥浆处理器(分离钻渣及砂粒)。KTY3000B、KTY4000及ZJD4000型钻机的液压站均由3台大功率和1台小功率电动机组成,总功率分别为:240KW、285KW和285KW;空压机为每台钻机独立配置,功率为160KW,泥浆处理器可以两台钻机配一台,功率为55KW。坭洲东塔桩基施工电力配置上,使用的是5台630KW的变电站,考虑不是同时启动和不会满负荷运转,完全可以满足8套钻机同时施工。而实际上,为加快坭洲东塔桩基施工进度,高峰时期增加到9套钻机同时施工时,电力配置仍能满足施工需要,保证了桩基的顺利完成。

4.结束语

虎门二桥坭洲东索塔桩基通过使用KTY3000B、KTY4000及ZJD4000型等反循环回旋钻机施工,工程按原计划顺利完成。针对珠三角地区的泥质粉砂岩层的钻桩施工,在施工平台设计、钻机性能、钻头选择、泥浆控制、起重设备和用电配置等方面积累宝贵施工经验。

参考文献:

[1] 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广东省公路勘察规划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虎门二桥工程施工设计图第二部分第一册--坭洲水道桥索塔施工设计图[R].广州: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广东省公路勘察规划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2014.

第6篇:碳循环形式范文

关键词:脑性瘫痪;痉挛型;情景互动式康复训练系统;平衡功能;步行功能

Effect of Q4 Scene Interactive Training System on Stability and Walking Function in Children with

Spastic Cerebral Palsy

CHEN Zheng,WANG Jie,WAN Yong

(Jingzhou First People's Hospital, Jingzhou 434000,Hubei,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Q4 scene interactive training system on stability and walking function in children with spastic cerebral palsy (CP). Methods Fourty spastic CP children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ith 20 cases in each group. All children were treated with regular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received Q4 scene interactive training system for 40min once a day, 5d per week, 12 weeks in total. Berg Balance Scale (BBS), Modified Ashworth Scale (MAS) and D and E domains of Gross Motor Function Measure (GMFM-88) were evaluated at the beginning and at the end of the 12th week of treatment course respectively. Results The outcomes were improved compared with the ones of pre-treatment (P

Key words:Cerebral palsy; Spastic; Scene interactive training system;Stability;Walking function

痉挛型脑瘫患儿常因下肢痉挛而引起站立、平衡和步行问题[1],从而直接影响患儿的下肢运动功能发育和造成康复训练过程中下肢关节损伤[2]。故有效提高痉挛型脑瘫患儿的下肢运动功能是其回归家庭社会的关键。本文采用Q4情景互动训练系统以改善痉挛型脑瘫患儿的平衡和步行功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9月~2015年10月在我科住院的痉挛型脑瘫患儿40例为研究对象,年龄3~6岁。纳入标准:①符合全国(长沙)小儿脑瘫学术研讨会制定的分型及诊断标准[3],诊断为痉挛型脑瘫;②患儿无认知障碍;③粗大运动功能分级系统(GMFCS)的评定分为Ⅰ~Ⅲ级;④下肢痉挛状态基本保持在改良Ashworth评级(MAS)3级或以下。排除标准:①排除智力存在障碍的以及癫痫较为严重的,对治疗不配合的;②患有全身性疾病以及严重心血管疾病,无法进行康复训练者。

将符合入选条件的40例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20)和对照组(n=20)。两组性别、年龄和粗大运动功能分级等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

1.2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