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建筑垃圾填埋处理范文

建筑垃圾填埋处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建筑垃圾填埋处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建筑垃圾填埋处理

第1篇:建筑垃圾填埋处理范文

【关键词】 填埋区 垃圾 预制式钢筋混凝土板 临时作业道路 构筑

1 引言

潮州市锡岗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以下称垃圾场)填埋区总面积32万平方米,划分成三个区分三期建设,垃圾填埋总容量约1000万立方米。根据填埋区现有地形和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要求,生活垃圾进入填埋区后,采用分区分层填埋,垃圾在指定位置倾倒并经过摊铺、压实、消杀和覆盖后达到无害化处理要求。为方便垃圾运输车进入填埋区倾倒垃圾,降低推土机、压实机等专用机械的作业半径,节约运行成本,垃圾堆体上需构筑临时作业道路。随着每个填埋单元垃圾作业面的扩大,临时作业道路还需不断延伸铺设。

2 生活垃圾一般成分和特性

(1)成分:生活垃圾主要有以下类型:1)可降解的有机物,如蔬菜、纸张、竹木制品和其他有机易腐物等。2)固体永久性废弃物,如煤灰、废碎砖头、瓦块和石块等。3)工业产品废弃物,如塑料、玻璃、橡胶和其他杂物等。(2)特性:目前,潮州市生活垃圾仍以混合收集,集中填埋处理为主。因垃圾未实施分类收集分类处理,进场处理生活垃圾成分复杂,含水率高,可降解和不可降解垃圾混合处理以及垃圾本身的特性,导致垃圾填埋处理后还长时间处于不稳定的状态,垃圾堆承载力低且不均匀,容易出现不均匀分解沉降现象。

3 垃圾堆体上构筑临时作业道路需考虑的问题

(1)根据垃圾填埋作业需要,确定临时作业道路走向。垃圾运输车途经填埋区临时道路进入作业平台倾倒垃圾,临时道路须满足垃圾车进场需要,同时也要尽可能延长道路的使用时间。因此,要根据填埋作业计划,先行确定临时作业道路走向,并按垃圾填埋进度分阶段构建。(2)解决垃圾含水率高,渗滤液腐蚀性强,垃圾堆体承载力低且不均匀分解沉对构筑临时作业道路造成的不利影响问题。垃圾堆体承载力低,特别是在雨天作业中,垃圾运输车极易发生陷车,影响垃圾进入填埋区处理。因此,临时作业道路的基础构筑须解决垃圾堆排水和沉降不均的问题,且道路的承载力必须能满足垃圾运输车进场需要。(3)临时作业道路应少占填埋区的填埋空间。临时作业道路的构筑将直接占用垃圾填埋区的容积,浪费了有限的卫生填埋资源,间接增加垃圾填埋场的建设成本。因此,尽量减少临时作业道路占用的容积,对延长垃圾填埋场的使用年限意义重大。(4)控制临时作业道路构筑成本。材料的选取和用料的数量直接影响临时作业道路的构筑成本,在垃圾填埋作业中,应因地制宜,充分利用硬实垃圾作为路基填料,尽量少用筑路材料,节约运营成本。

4 垃圾废物再利用与预制式钢筋混凝土板相结合构筑临时作业道路

垃圾废物再利用包括两方面的内容:首先是利用进入填埋场处理的垃圾,选取硬实的垃圾作为最底层路基填料;其次是合理选用建筑拆卸垃圾作为路面材料,按形状和粒径大小不同分层填筑路面,本文所指的建筑拆卸垃圾就是在建筑拆除过程中产生的砖头、瓦砾、灰渣、混凝土块等废弃物的混合物。预制式钢筋混凝土板即根据垃圾车辆行驶需要,利用钢筋、水泥、沙和石仔按照一定的规格和承载力要求浇筑而成的可移动混凝土板块,用于填埋区低洼多水路面和垃圾倾倒平台的铺设。垃圾场使用的预制式钢筋混凝土板规格为长3m宽1m,厚度0.2m,采用双层钢筋Φ16@10浇筑而成,钢筋的表面保护层厚度5cm,浇筑时在钢筋混凝土板两端预留吊孔,便于搬运和铺设作业。

4.1 垃圾堆体上临时作业道路和卸垃圾平台构筑模式的优点

(1)把生活垃圾和建筑拆卸垃圾科学变成临时道路构筑的路基和路面填料,处理垃圾的同时,又把垃圾变成筑路的材料资源,节约临时作业道路修筑成本。(2)减少因临时道路构筑而占用有限的卫生填埋空间。建设一个垃圾卫生填埋场不容易,应尽量把有限的填埋资源用于生活垃圾处理上,临时道路少占填埋区有效库容,可延长填埋场的使用年限。(3)预制式钢筋混凝土板铺设在填埋区低洼多水路面和卸垃圾平台上,大大提高道路和平台的稳定性,可有效解决垃圾堆体承载力不足且不均匀沉降导致垃圾运输车下陷问题。使用预制式钢筋混凝土板后,垃圾运输车在雨季期间也能顺利进入平台卸垃圾,大大减少推土机的作业半径,也提升垃圾处理的效率,作业油耗减少,推土机磨损降低,直接节约作业设备的维护保养费用,降低运营成本。(4)预制式钢筋混凝土板可移动,重复使用。虽然在预制钢筋混凝土板时需一次性投入,但其可回收再利用,且铺设方便,实用性强。

4.2 临时作业道路的构筑

(1)提前规划,择期构筑。由于部分生活垃圾填埋后慢慢降解,填埋初期垃圾堆体稳定性差,不利于修筑临时道路。因此,每一填埋单元的临时作业道路要至少提前2个月以上构筑完成,在投入使用前对部分路段因可降解垃圾分解后出现的沉降路面进行修补,使路面更加坚实和平坦。鉴于南方地区春夏季节雨水较多,垃圾本身含水率高,极不利于垃圾堆上构筑临时道路。因此,一般选在秋冬季干旱季节提前修筑临时作业道路。(2)临时作业道路基础构筑。按照临时作业道路规划路线,在路基填筑前对路基范围内的原垃圾堆表面进行平整和多次碾压,尽可能提高垃圾堆的密实度。路基选用进场处理中硬实的垃圾作为最底层路基填料,所选择的垃圾应较为干燥,利用推土机分层摊铺,压实机分层压实,碾压时由两边向中间,纵向进退式进行,严格控制分层厚度和压实度,确保路基密实,稳定和均匀。一般每层垃圾压实后的厚度控制在30-50cm,在保证路基宽度和坡度的基础上应当每侧加宽60cm以上,以保证路基边缘的压实度。路基填筑至计划的高度后,半个月后才进行路面修筑,期间便于生活垃圾路基自然沉降,进一步增加路基密实度。按作业规范要求,每一垃圾填埋单元厚度为2-4米,最高不超过6米。路基高度要根据填埋作业单元计划填埋高度确定,一般临时作业道路的高度要比每一填埋单元的垃圾面高30-50cm,临时作业道路的高度减去路基上路面填料的高度后即为路基高度。(3)临时作业道路路面构筑。路基填筑完成后,临时作业道路路面填筑采用建筑拆卸垃圾。路面填料厚度60cm以上,分两层填筑,每层厚度30cm以上,底层填料选用粒径较大的建筑拆卸垃圾,表层选用粒径较小的建筑拆卸垃圾。修筑时,先用挖掘机对部分粒径较大的垃圾进行破碎,尽量使其粒径均匀,再用推土机进行摊铺整平,然后用压实机反复压实。在每次压实之前,先用洒水车对路面进行喷洒,确保路面填料有一定的含水率而提高道路的压实效果。临时道路投入使用之前,再用洒水车喷洒路面,然后进行压实,进一步增强道路压实度。(4)垃圾倾倒平台的构筑。为减小推土机的作业半径,垃圾倾倒平台随着垃圾的填埋进程需不断变迁。鉴于卸垃圾平台周边的垃圾一般为新进场处理的垃圾,含水率较高,垃圾堆稳定性极差,表面承载力更低。如按照临时作业道路的方式构筑卸垃圾平台,雨季期间垃圾运输车在平台转弯和卸垃圾时容易陷车。因此,垃圾场构筑卸垃圾平台时,在临时作业道路的基础上再铺设预制式钢筋混凝土板,以提高作业平台中转弯区和卸料区的承载力。车辆转弯区和卸料区道路的预制式钢筋混凝土板路面宽6米,两板并排横向铺设。铺设前,底部先填筑建筑拆卸垃圾,并进行平整和压实,然后用挖掘机吊装预制式钢筋混凝土板。由于路面承载力大小不同,环卫车辆卸垃圾时车身会往后移。因此,连接预制式钢筋混凝土板道路两端的建筑拆卸垃圾路面要稍微高一点,防止环卫车辆倾倒垃圾时出现倾翻,同时也减小车辆行进时对混凝土板边缘的损伤。(5)临时导排水设施的修筑。构筑临时作业道路,必须设置临时导排水设施,以免影响路基和路面的强度和稳定性。临时作业道路经过垃圾堆低洼区域,应先修筑盲沟、截水沟把水排干后再填筑路基,对于多水路段,路基应填筑碎石盲沟或换填透水性材料,以确保路基强度。

5 结语

潮州市锡岗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采用本模式构筑临时作业道路,即使在南方雨季期间也能满足垃圾运输车按指定位置进场卸垃圾需要,且修筑成本低,垃圾处理运营成本也相应降低。虽然临时作业道路在日常使用过程中需要养护,但费用不高,是一种经济实用型和资源节约型的垃圾填埋场临时作业道路构筑模式。

参考文献:

[1]《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中华人民共和国环保部,2008.4.

[2]《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CJJ17—2004)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2004.6.

[3] 赵由才,龙燕,张华主编.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3.

第2篇:建筑垃圾填埋处理范文

根据市政府办公厅下发的《海口市贯彻落实2015年度____省生态文明建设工作要点实施方案》的要求,现将我局贯彻实施情况总结如下:

(一)垃圾处理及收运体系建设

1、颜春岭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二期项目

2015年我市加大力度推进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总投资5.8亿元的颜春岭垃圾焚烧发电厂二期项目进展顺利,至目前已完成投资3亿元,该项目处理规模1200吨/日,计划2016年5月建成试运行。届时我市生活垃圾处理能力达到2400吨/日,实现全量焚烧。

2、颜春岭垃圾渗滤液处理厂改扩建项目

投资4000多万元的颜春岭垃圾渗滤液处理厂改扩建项目经过一年时间的紧张施工,目前主体完工,设备调试进入试运行阶段,计划年底完工并通过环保验收。该项目处理规模为500吨/日,建成后使我市垃圾渗滤液处理达到国家最新的排放标准。

3、江东垃圾综合处理基地项目

该项目已立项,选址位于琼山区甲子镇国营东场内,占地571亩,投资估算为5亿元,处理规模为600吨/日的填埋场及配套设施,预留1200吨/日的焚烧厂。目前正在编制环评报告书阶段,计划2016年完成前期工作,2017年动工建设,2018年建成投产。项目的建设将完善我市垃圾处理设施的布局,同时满足“十三五”及今后一段时期我市生活垃圾处理消纳问题。

4、生活垃圾收运体系建设

2015年,我市焚烧投入资金近亿元,建成了长流中型生活垃圾转运站,建设一批小型生活垃圾收集站,采购一批垃圾收运设备,使我市垃圾收集、转运实施无缝对接,极大改善了我市生活垃圾收运水平。

(二)积极开展垃圾分类试点工作

我市自2014年3月1日起在四个区个选择一个住宅小区、一条道路进行垃圾分类试点工作。经过一年多来扎实有效的工作,试点单位垃圾分类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基本达到预期效果。主要做法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利用报纸、网络、电视等载体深入开展宣传,编印制作了《海口市生活垃圾分类指导手册》、《海口市生活垃圾分类宣传手册》、《海口市生活垃圾分类源头减量知识宣传彩页》并发放到试点单位居民手中,各区组织专业人员120多人次,共发放分类资料28000余份;在分类收集点张贴了图文并茂的海报宣传资料;海口电视台、人民网____视窗制作了垃圾分类指导短片并在电视台、网站滚动播放;海口晚报积极配合我市垃圾分类精心策划了宣传报道方案,利用各个专题、专栏深入广泛开展垃圾分类知识宣传与普及,使广大市民初步掌握了垃圾分类的知识、方法以及开展垃圾分类收集工作的重要性。

二是精心制定了工作方案并对分类督导员进行上岗前培训。为了推进垃圾分类工作,市政府专门下发了《海口市城市垃圾分类源头减量工作实施方案》,同时对四个区32名垃圾分类督导员进行了上岗前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垃圾分类类别、如何入户指导居民开展垃圾分类知识宣传等等,使其能够熟练掌握垃圾分类方式方法等,以便指导居民开展垃圾分类。

三是集中物力、财力给予充分保障,确保分类工作健康开展。此次试点单位均选在2010年已经试点推行的住宅小区内实施,市环卫局专门为试点小区居民家庭、街道配置了家庭分类桶、分类袋等物品,共发放塑料袋250000只、居民家庭分类桶1004个、小区分类桶150个、改装桶车直运压缩车8辆。垃圾分类推动工作易于开展。实践证明,这种方法是可取的。

四是找准分类工作的切入点,提高分类工作效率。区环卫部门采取了“量大及时收集,量小定时、定点收集”的方式在试点单位进行收集;居民将收集后的可回收物直接卖给废品回收企业,由废品回收企业再进行二次分选。餐厨垃圾打包投放在餐厨垃圾回收桶内,在现阶段市餐厨垃圾处理场未建成投产之前,由有资质的企业回收利用,待建成后再纳入统一处理。由于新的分类方法简单便捷,易于操作,便于管理,分类试点工作基本达到了预期效果。

(三)加强对生活垃圾处理设施运营管理的监督检查

(1)海口市垃圾填埋场。海口市垃圾处理场于1998年开始建设,总投资16892万元人民币,设计日处理垃圾量1000吨,填埋总库容量为1109万立方米,服务年限10年,于2001年5月建成投入使用。垃圾场占地面积1203亩,建设划分为三个功能区:填埋作业区、污水处理区、生活区。拥有推土机、装载机、压实机、挖掘机和各类运输车共14辆,目前日垃圾处理量约500吨。

垃圾填埋作业区占地面积272亩,采用水平及垂直防渗,场底和侧面均铺设1.5毫米厚的HDPE防渗膜和土工布,实行雨污分流,并建有完善的渗沥液收集管网和沼气导排管。

填埋作业实行倒班制,人歇机械不歇,垃圾随到随处理的方式作业。工艺方法采用堆高式填埋作业,由东向西分单元分层填埋,平均每层6米,整体平均高度为约30米。每天对源源不断进场的垃圾进行推平、压实,喷药消杀虫蝇,并及时覆盖土,覆盖膜,植草绿化。投入使用至今,累计处理生活垃圾总量约为530万吨,目前仅余填埋库容约20万立方米。

因海口市焚烧发电厂垃圾渗滤液送往垃圾处理场污水处理厂处理,造成污水处理厂负荷过大,无法处理,目前污水厂正在处理工艺技改期,预计7月可完工投入使用。

为防止二次污染发生,做好日常的环境监测工作,垃圾处理场定期对地下水、大气、垃圾渗滤液进行检测。在填埋库区四周打了五口地下水监测井,在污水排放口安装了在线监控系统,接受省、市环保部门的实时监测。垃圾场重视场区的绿化美化,场区建设基本达到园林化。

由于垃圾场按照国家标准建设,并规范运营管理,于2006年6月被国家建设部、中国环卫协会评定为“国家一级无害化垃圾

卫生填埋场”。 为了减少填埋场的臭气污染以及对资源的再生利用,经海口市政府批准,引进了沼气发电厂项目,由东莞康达机电工程有限公司投资4000万元人民币,2007年12月开始建设,2009年5月投产,已先后在垃圾堆体[:请记住我站域名/]植入136根沼气收集管,对沼气进行收集发电(CDM项目),年减排二氧化碳4万吨。因我市垃圾处理已由填埋为主变为焚烧为主的处理方式,目前沼气发电厂的发电机组也由原安装的3台1兆瓦的发电机组缩减为1台1兆瓦的发电机组,运转状况良好,每月发电量约为45万度。采用的采气方式为泵吸方式,采集的垃圾堆体主要为近3年填埋的垃圾堆体。

(2)垃圾焚烧发电厂。海口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由中电国际新能源____公司于2008年通过BOT模式公开中标后承建,总投资额为4.8亿元人民币,采用“机械炉排焚烧炉”技术工艺,设计日处理垃圾量1200吨,年处理量40万吨,年发电量1.2亿千瓦时。该项目2009年底正式开工建设,2011年5月份建成投入运行。目前海口的生活垃圾和澄迈县部分生活垃圾在这里进行处理,日处理垃圾近1500吨。年发电量1.62亿千瓦时,上网电量1.32亿千瓦时,垃圾处理量达51.6多万吨,节能标煤5.5万吨,减排二氧化碳量约16万吨。该厂日产飞灰40吨(约占垃圾量2.5%),由电厂进行螯合固化并进行浸出性毒理试验合格后,进行填埋处理。炉渣量300吨(约占垃圾量20%),进行金属分选后用于建筑或施工填料,下一步考虑制造环保砖等综合利用。为做好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的监管工作,市环卫局成立了监管工作小组,严格按照《____省生活垃圾焚烧厂运行监管标准》(DBJ22-2012),24小时不间断进行监管,对焚烧炉炉膛状态、炉温情况、烟气指标情况、垃圾库存情况、渗沥液水位情况、安全生产情况、厂区卫生情况等进行记录,同时规范焚烧发电厂日、月、年报表,强化焚烧发电厂各项环保检验项目的监管。焚烧发电厂建厂以来各项排放指标均低于国家标准,其中二噁英历年监测值低于欧盟标准(按国家标准每年监测一次)。目前焚烧发电厂烟气已实现在线监控及公示,地磅实现实时监控按量计费。近2年来实现了零投诉。该厂2012年被住建部评为AA级焚烧发电厂。

为做好焚烧发电厂监管工作,我局成立了监管小组,每日对焚烧发电厂实施24小时不定时监管,临管的内容主要为:进厂垃圾量的记量,垃圾渗沥液的记量及排放情况,飞灰产生量的记量及走向情况,烟气排放达标情况,各种烟气及飞灰治理物料采购情况及投放使用情况,设备维护保养周期及保养情况,各项环保检测工作开展情况等。

(3)白水塘垃圾中转站。白水塘生活垃圾转运站位于海口市西南部白水塘地区,距离海口市秀英区3公里,占地面积70亩,其中生产区40亩,建设有转运车间、维修车间、转运广场;生活区30亩,总投资金额约7500万,内设10个泊位,其中8个正在使用,2个备用,转运站设计规模为日转运生活垃圾1000吨,现有干部职工97人,设站长1名,副站长2名,下辖2个部(业务综合部、后勤保障部)、副站长兼任各部部长。转运站作业流程主要由6个系统组成,分别为称重计量、垃圾卸料、压缩装箱、除尘脱臭、程控监视、运输系统。作业时间从早上6点半至晚上22点半,作业方式垃圾垂直压缩,通过两套压实器将垃圾压缩在容器桶内,待容器桶装满后(该容器桶具有容量大,密封性好等优点),由车辆运往颜春岭垃圾填埋场处理。2007年之前全市200多辆垃圾运输车直接运往垃圾场处理,从2007年1月起,垃圾经过我站垂直压缩处理后,只要20多辆车运输,大大降低了运输成本,同时也大幅度减少了垃圾在运输途中对环境造成的二次污染。

(4)江东垃圾中转站。海口市江东生活垃圾转运站位于海口市东部桂林洋经济开发区,距海口市中心20公里,占地9.4亩,总投资3500万,内设4个泊位,设计量为日转运垃圾300吨,采用多功能竖直压缩工艺,其主体设备配置为:称重计量系统,垃圾鞋料系统,压缩装通系统,运输系统,除尘脱臭系统及监控系统,按城市生活垃圾转运技术规范,并结合海口市规划原则等因素进行设计和建设。日平均转运垃圾约470吨,最高日转运量为707吨。

(5)建筑垃圾填埋场

1、渣土所建筑垃圾填埋场

渣土所建筑垃圾处置场占地面积约30亩,现场管理人员有9人。现有装载机、推土机、小型运输车各1台。该建筑垃圾处置场处置能力为每天700立方米(约1000吨)。处置场实行24小时值班制,可随时接纳进场排放的建筑垃圾。但目前每天进场的建筑垃圾只有40吨左右。

2、秀英区建筑垃圾填埋场

1月1日,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经济半小时》节目报道了《破解垃圾围城:涌向大海的建筑垃圾》后,根据1月3日倪强市长讲话精神和市政府统一部署,区委书记亲自过问,区长亲自指挥,分管副区长亲自动员镇村选址,并根据各镇村提供的地点,于1月8日进行实地走访。经过排查,长流镇会南村委会美楠村有块地基本具备条件,该点位于椰海大道延长线南边,面积约80亩。1月9日,分管副区长吴腾越带领环卫、国土、规划、环保等区相关职能部门主要领导现场察看,并从各自专业角度分析了土地使用性质、是否污染环境等问题进行论证。

3、龙华区建筑垃圾填埋场

根据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和要求,为做好存量建筑垃圾全面清理工作,先解决好眼前建筑垃圾处置的需求,让建筑垃圾有“出路”,龙华区原在龙昆南延长线迎宾木材厂设立临时性的建筑垃

圾消纳场,场地占地71亩,实现通水通电,租用铲车等建筑垃圾处置作业车辆。现存量建筑垃圾基本清理完毕,需重新选址建设,为了便于管理,经区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小组领导讨论同意,将纳入龙华区每年部门预算项目建筑垃圾消纳场建筑经费72万元转拨城西镇(三年经费共216.997万元),由城西镇负责租地建设及日常管理。而后龙华区与城西镇一同协商,拟定在城西镇沙坡村西北500米处选定一块占地面积近50亩、深约12米的低洼空地作为龙华区新的建筑垃圾消纳场,消纳容量近40万立方米,可解决龙华区现阶段建筑垃圾的消纳问题。该地块权属为沙坡村民集体所有,由城西镇沙坡村委会统一管理,位置较偏离村庄,不会影响到村民的日常生产生活。该块空地的条件基本符合龙华区开设建筑垃圾消纳场的需求。 4、琼山区建筑垃圾填埋场

琼山区现有一处建筑垃圾消纳场,地点在椰海大道(海航城后面),面积约50亩,场内有一辆装载机和一辆挖机,管理员3名,该消纳场于2014年12月初投入使用,填埋过程中通过人工接自来水管进行洒水降尘,目前场地容量已接近饱和。

5、美兰区建筑垃圾填埋场

美兰区建筑垃圾消纳场位于灵山镇晋文村委会琼秀村南侧,占地面积58.13亩,距海榆东线18公里处约800米。该地权属为琼秀、文科、儒范、多善四个村民小组所有,由灵山镇与四个村民小组签订租地协议。目前正在进行道路平整维修、建工作用房、车辆冲洗槽等。

监督检查管理办法:现有的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将进一步规范并加强监管。垃圾处理的最终是实现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三大目标。除了要做好垃圾分类,实现源头减量,促进资源回收利用以外,对生活垃圾、餐厨垃圾、建筑垃圾、粪便等生活、生产中产生的废弃物也要进行资源化综合利用,使其变废为宝。因此,应大力推进我市生活垃圾、餐厨垃圾、建筑垃圾、粪便等处理设施建设步伐:一是加快推进海口市垃圾焚烧发电厂二期扩建项目工程建设。二是加快推进江东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基地项目顺利推进。该项目总投资52530万元,占地面积571.81亩,主要建设内容管理科教区、生活垃圾填埋场、粪便处理厂、基地渗漏液处理厂及基地室外配套等工程。本项目已列为2015年政府投资计划--预备项目。截止目前,已完成项目建议书和立项批复及初勘等工作,可行性研究报告工作已编制完成,环评报告书正在编制中,市政府拟征用东昌农场土地的函已送达____省农垦总局,省农垦总局已批准同意我局征用该局下属的东昌农场571.81亩土地,相关征用手续市国土局正在办理中。三是加快推进海口市餐厨垃圾无害化处理项目建设。目前,我局和神州沼气厂正根据专家组意见对方案进行修改和完善,并抓紧编制项目PPP实施方案报市政府批准实施。四是加快推进建筑垃圾处置场项目建设工作。目前,该项目正在选址,采取PPP模式,预计明年6月前可完成建场投产工作。

(四)启动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和餐厨垃圾无害化处理项目

1、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项目

该项目已完成立项,项目初步选址位于秀英区,占地100亩,处理规模为50万吨/年,计划投资1.1亿元。目前该项目正在进行选址,待选址和建设用地后采用PPP投资方式推进。

2、餐厨垃圾无害化处理项目

第3篇:建筑垃圾填埋处理范文

“没有垃圾,只有放错位置的资源”,这句响亮的口号被传诵多年,但为何建筑垃圾资源化却意外地频遭现实难题――这些“资源”在国内并没有“人见人爱”,相反地再生建材在市场推广中阻碍重重,其原因何在?

资源化利用技术成熟,大有可为

一辆辆铲车载满废弃的建筑垃圾,倒进一旁偌大的建筑垃圾粉碎机,经过这台大型器械的粉碎、筛分,数分钟后,几种细粗不同的沙粒从机器上分别滑落下来,形成一座座颗粒粗细不同的“土堆”。

记者在采访深圳龙岗区建筑垃圾受纳场的建筑垃圾资源化项目时,绿发鹏程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的工程师向记者展现了建筑材料再生的全过程。

“我们把建筑垃圾拉过来以后,首先会对其进行分类,清理掉夹杂在内的生活垃圾,随后通过这台‘固定式建筑垃圾破碎分筛生产设备’,将建筑垃圾粉碎,得出多种一级‘再生产品’。”工程师向记者介绍道:“这种类似‘石粉’的材料,我们称它为‘骨料’,是制作再生砖、路沿石、人造砂石等多种再生建材的基础材料。”

在建筑垃圾处理现场不远处,记者看到,分别标记着“再生细骨料”、“再生粗骨料”的石材堆成了小山。再生粗骨料大小跟天然石子差不多,但颜色要暗一些,放在手里,感觉跟天然石子的重量相差无几。再生细骨料颗粒较细,与天然河沙外形非常接近。

“这是我们对骨料进行筛选后,对不同规格‘骨料’进行的分类。‘再生粗骨料’可以替代采石场开采的石子;颗粒较小称作‘再生细骨料’,又叫‘机制砂’,可以替代天然河沙。部分还能被制成彩色砖、植草砖、透水砖等再生砖块。”处理场的负责人告诉记者说:“我们随后还要对筛选出来的‘骨料’进行强化处理工序,将筛分后的砂石投入专用设备中,经碰撞产生好的‘粒形’,砂石的粘合度、使用强度都会大大提高。然后再对再生砂石进行清洗,最终成为合格的建材产品。”

据介绍,1吨建筑垃圾经过处理后,约70%为粗骨料,其余30%则为细骨料。经过检测,这些再生建材完全可以替代天然砂石,甚至优于天然砂石,被广泛应用到筑路施工、地基基础等方面。

“如果每个建筑垃圾填埋场旁配设一个处理厂的话,采用先进的处理工艺可以实现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率90%以上,相当于把填埋场的容量扩大了10倍。”深圳市环保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深圳现在已有华威环保建材、绿发鹏程、汇利德邦和永安环保等数个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项目在同时运营。年产再生建材产品约350万吨,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率在40%左右,年产值约1.2亿元。”

建筑材料再生产业

面临无料可用

业内专家估算,到2020年,按我国新产生建筑垃圾在50亿吨左右计算,这些建筑垃圾如果大部分能够转化为再生建材,其总产值可达数千亿元,这无疑是个广阔的市场。既然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的可行性早已得到论证,为何多年来在国内却“推不下去”呢?

“建筑垃圾的来源要充足,才能保证机器有足够的原材料进行循环利用、再生生产,以维持企业正常运作。”广州环能建宝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高彬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一方面是建筑垃圾越来越多,填埋场无以为继;另一方面再生利用行业却面临“无料可用”的困境。“目前拆迁、清运、处理往往分属不同的企业。管理分散没有真正形成一个封闭的垃圾处理链,无法真正实现垃圾的分类、集中堆放、分类处理,再生利用便无从谈起。”

以分类环节为例,国内的垃圾分类一直以来并没有形成成熟、规范的体系。比如生活垃圾,大多没有被分类,只是靠市场自行解决,把易于回收的、回收价格高的部分“挑选”出来。而在整个建筑垃圾的回收再生链上,石材、余泥的处置是最后的一环,其中如废金属等价值较高的废弃物回收在市场条件下已经自发形成产业链,被送到填埋场前,早被回收干净。

“在目前天然砂石资源价格低廉的情况下,拆除企业有利润,运输企业可以保本,留给砂石资源化处理企业已没有多少增值空间,因此往往没有人愿意接手。”龙岗区建筑垃圾受纳场的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说。

对于建筑垃圾的运输环节,记者了解到,各种工程的建筑垃圾、余泥运输在行内都是按照距离计算运费,从工地到垃圾消纳场,约为200~300元/车次,距离远的则费用更高。从2009年开始,全国各地陆续要求建筑垃圾必须送到指定的消纳场,而消纳场也要收取一定的处理费。在这样的“倒贴规则”下,再加上监管的困难和缺失,不少工程承包者干脆选择对建筑垃圾或就近堆放,或随意倾倒填埋――“省钱省事”。

“这实际上是一种‘双输’的局面。违法堆放影响市容、破坏环境,而建筑垃圾再生企业却拿不到‘原材料’,只好把处理厂建在消纳场旁,十分被动。”高彬表示:“如果建筑垃圾处理公司能进入拆迁项目的上游工作,直接参与建筑体拆迁或与拆迁公司合作,在对建筑体实施拆除过程中就按钢筋、玻璃、铝材、塑料、胶皮、木料、水泥混凝土、砖渣等提前做好分类,会大大降低在后期分捡的难度,同时可以确保企业有所盈利,行业才可能得以长足发展。”

据了解,由于种种原因,建筑垃圾资源化企业目前面临着相对于天然材料持平甚至更高的原料成本,这主要体现在建筑垃圾的分拣、破碎、养护等方面。如果考虑到自行寻找、运输建筑垃圾,成本压力更大。然而,由建筑垃圾重生再造的“环保建材”,还不得不承受社会接受能力的挑战。与天然材料的产品相比,“环保建材”目前在价格上却无法取得优势,销量有限,运用范围窄,使企业运营更加举步维艰。

多头管理,

权责不清现状待突破

记者在查阅资料时发现,在涉及建筑垃圾循环利用的问题上,现行法律鲜有提及。建筑垃圾处理的责任主体、各职能部门的职责分工均不甚明确。产业链各环节彼此孤立的现状由此可见一斑。

针对建筑垃圾处理的法律法规,包括《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循环经济促进法》在内的多部法律;建设部出台的《城市建筑垃圾管理规定》,以及各地方政府出台的城市建筑垃圾处置相关规定,均不在少数。但它们主要关注的多是建筑垃圾造成环境污染问题以及其对卫生、市容造成的影响,并没有涉及到建筑垃圾的循环利用。

此外,现有法律法规没有统一且明确地设定建筑垃圾处理的责任主体是施工单位还是建设单位。而对于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处罚力度偏小,造成责任主体违法成本低,无法起到威慑作用,进一步阻碍了建筑垃圾处理的难度。

另一方面,业内人士透露,建筑垃圾处理作为一项关系可持续发展的绿色行业,却往往存在审批落地困难的问题,国家各部委都只负责其中的一部分,无法有效协调工作。以项目立项为例,企业项目审批需要城市规划、土地管理、环境影响评价等多个部门协调,需要完成可行性研究批复、选址意见、环境影响评价、能耗评价等一系列手续,而地方建筑垃圾主管部门难以对上述多个环节进行项目协调。

专家指出,建筑垃圾的处理和利用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产生、运输、处理、再利用等各个层面,其中更是牵扯了建设、发改、环保、工业、经信等多个行政管理部门。只有所有的环节统一管理,协同配合,有效联动,才能形成一个闭合的建筑垃圾处理链,单凭企业行为和市场运作,建筑垃圾资源化很容易“胎死腹中”。

第4篇:建筑垃圾填埋处理范文

关键词:总平面布置,固体废物,循环经济园区

Abstract: in this paper recycling economic principle as the foundation, with the solid waste treatment based on present situation, this paper introduces how to use the circular economic theory, combined with the natural condition, logistics conditions and all kinds of solid waste treatment plant concrete, the total plane design. Paper around the design idea, first the park pollution control distribution; And then all pollution control internal surface decorate; After considering the functional partition and topography, the road network, pay attention to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nature. Finally, the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the general layout, the network, turkmen, vertical, pipelines, etc, the rationality of the design, choosing the optimum scheme to achieve unified planning, rational layout, economic security requirements, and the use of a belt and local wind characteristics, adjust the layout, minimal impact to surrounding environment, and strive to design a neat, comfortable, a rhythm solid waste park general layout.

Keywords: general layout, solid waste, circular economy park

中图分类号: X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固废园区的总图场地特点分析

固废园区属于工业建设项目类型,具有场地适应生产工艺流程的需要、场地占地大、交通运输复杂、运输方式因工业种类各异、项目建设周期较长的特点;又根据处理垃圾的特点(气味浓重、原料腐蚀性大、防污染标准高等),各设施除了要满足工艺布局的合理性之外,总图布置还要通过分析总图要素的特点,最大限度控制污染程度。另外,对于医疗垃圾、粪便处理、生活垃圾填埋场、焚烧厂、电子垃圾处理厂等这些都应该布置在远离居民区的位置,因而大多固废园区布置,都在坡地或山区等不宜居住的位置。这样就存在地形起伏较大,建筑布置受到限制,道路布置也受限制,需要处理高差问题,土方量较大,支挡构筑物较多,工程量较大的问题。

二、固废园区总图布置方法

总图专业是一个人人可以有问题的专业——业主、设计院领导、其他专业同事、施工队等等,那么这就要求我们总图设计人员每画一笔,每一个建筑单体的位置、每条道路要素的确定等都要有理有据,不可凭空而来。也就是说,比如业主要修改某一建筑单体的位置,总图设计人员要说出为什么要放在这里,有什么好处,说服业主,让业主理解设计人员这样布置是有理由的,是综合考虑过的。

我们知道总图是项目前期和业主交流最频繁的专业,那么前期如果反复修改(5次以上),业主就会对我们的设计水平有个疑问,这样对后期其他专业介入不经意间设置了障碍。因此,固废园区总图设计首先要做到的是有理有据!

通过对已建成固废园区的总平面布置优劣势分析和场地特点的总结,我们就可以“去其糟粕,留其精华”的对固废园区做出现阶段较合理的总平面布置了。下面将开始总结总图布置的方法和步骤:

1、园区单项处理设施的确定

完整的固废园区应该包括以下设施:

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医疗垃圾焚烧厂、飞灰固化厂、污泥处置厂、炉渣及建筑垃圾制砖厂、餐厨垃圾处理厂、粪便处置厂、渗沥液处理厂、电子垃圾处置中心、光伏发电厂、填埋气体发电厂、生活垃圾综合处置技术预留基地、环卫设施(环卫停车厂等)、园区综合服务中心。对以上设施的工艺流程关系见图3-1:

图3-1固废园区污染区工艺循环关系图

2、各设施布置的方法

通过关系图我们知道,生活垃圾可以直接进填埋场或进焚烧厂进行焚烧,焚烧之后的余热要供污泥处理厂和餐厨垃圾发酵制肥料,而产出的炉渣、飞灰要和建筑垃圾结合起来制砖,而产生的沼气要进行收集再利用。最后没有利用价值的残渣进填埋场进行填埋。对于电子垃圾要单独处理,处理时产生的废水汇入填埋场调节池,一起由污水处理站进行处理,处理后的中水进行园区绿化浇灌和道路降尘等。

(1)污染区总平面布置方法

首先,我们知道填埋场是需要库容的,最好选择在天然沟谷处,这样填埋场的位置基本可以确定。其次,焚烧厂占地是除填埋场之外,最大的用地面积,因而在填埋场确定位置之后,就要选择焚烧场的位置了。从关系图中得之焚烧厂和其他小厂也存在原料和热能供应关系,那么在布置焚烧厂的同时,也要考虑这些附属小厂的位置。一般的情况下,填埋场占用了沟谷,沟顶都会有一部分位置可以利用,尽量布置在红线边缘,再根据风玫瑰图,将焚烧厂布置在填埋场最小风频风向的下风侧,最好也能满足焚烧厂纵轴能平行于常年最大风频风向或有小夹角,这主要是为了避免穿堂风增加焚烧炉的热损失。同时除了大气气候对其的影响之外,也要考虑到焚烧厂有烟气产生,注意地形地貌等因素造成的局部地方风对布置的影响。比如,XX市的焚烧厂,处于静风率较高且伴有逆温层的群山封闭的盆地,该厂产生的烟气基本排不出来,之后总图专业把污染厂集中布置并与清洁区加大间距,中间大面积绿化隔离带处理,要求工艺专业做了烟气口加高的措施。再次,要求餐厨和粪便处理厂最好布置在一起,因为二者气味和处理工艺类似,也可以一起做绿化隔离。污水处理厂要离调节池和餐厨近一点,因为餐厨和填埋场是主要产生污水的地方,可以减少各种管线的使用长度。另外,对外交通较多的工厂要尽量与进场道路相邻(焚烧和填埋可以考虑尽量外移),处理量较少的工厂(比如医疗、餐厨、粪便等)可以内移。

(2)洁净区总平面布置方法

洁净区指综合管理中心,包括宣教中心、园区办公服务中心、环卫车辆停车场、固废试验中心、食堂、职工宿舍楼等。

洁净区的布置首先应与污染区分成两片区,中间用高大的抗污染常绿树种隔离布置;其次洁净区应布置在最小风频方向的下风侧,尽量远离火灾危险性较大的焚烧厂和医疗垃圾处理厂。再次,本区布置最好加强景观绿化布置,因为周边环境问题,此处又是整个园区员工下班后的主要活动场所,所以景观绿化做不好,会影响整个园区的形象。

(3)两区布置的共同需要注意的问题

不论是否是污染区,为了利于自然通风、改善工作条件,在平面布置上,除焚烧厂外, 均宜与夏季盛行风向垂直。布置时要考虑到土方工程量、竖向布置、管线等情况。不能一味的满足平面要求而忽略了竖向设计,致使大面积开挖土方,造成山体稳定性下降,道路护坡工程颇大等不经济情况。

考虑到要预留发展空间的问题,对于焚烧厂,填埋场这类大型设施,最好在其附近备好二期发展用地。而对于餐厨垃圾、建筑垃圾等小型设施,直接在厂房内留有一条到两条生产线即可,生产线未上之前,厂房内空间可做临时物料堆放区使用。

结论

总平面布置是一门技术性、经济性都很强的综合性学科,涉及的知识面广,联系的部门和专业多,遇到的矛盾错综复杂。这就要求总图设计人员在总平面布置时,综合分析,统筹兼顾,合理安排,多方案比较,择优选用。

参考文献

[] 静脉产业类生态工业园区标准(试行)HJ/T275-2006

[2] 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雷明 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第5页

第5篇:建筑垃圾填埋处理范文

基本情况:农村垃圾中转站是实现农村垃圾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市处理收运体系正常运行的关键环节,我市农村垃圾中转站项目2017年启动,分两期建设,覆盖全市10个镇街,项目总投资1.1亿元,建设16个垃圾中转站,2019年底竣工,2020年全面启动运行。在建设理念上,坚持功能性和美观性相结合;在使用功能上集分散收集、集中压缩、统一转运一体化,安装压缩设备16台,购置各类收运车112辆,自卸式垃圾收运箱1005个;在建筑风格上采用四种形式,仿唐、徽派、欧式、现代相搭配,体现了实用性和美观性的统一。

运行情况:16个垃圾中转站的运行由永济市住建局下属单位洁美垃圾处理有限公司负责。目前已投入运行10个中转站,覆盖全市所有镇街,137个行政村,占到行政村总数的70%以上。其余6个中转站人员招聘已到位,正在进行设备调试、人员培训,8月底全部投入运行,实现所有行政村全覆盖。

二、垃圾焚烧发电厂

永济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工程是根据市政府2014年3月24日第40次常务会议研究决定,在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厂焚烧车间的原址上进行扩建的项目。项目总投资3.6亿元人民币,位于永济市区东北,城北街道办事处下朝村与开张镇古城村之间(原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厂内)。日焚烧处理生活垃圾600吨,项目配置2台300吨/日垃圾焚烧炉,1台12MW的汽轮发电机组;年焚烧垃圾21.9万吨,年发电量7000万度,年上网电量5750万度,产生的电能直接并入大网。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垃圾卸料平台、垃圾贮存池、垃圾焚烧发电车间、总控室、烟囱、附助设施及厂外输电接入系统、厂区道路建设及绿化工程。本项目采用BOT(Build-Operate-Transfer,即“建设-经营-转让”)模式运营,由首创集团建设运营,30年后交由永济市政府运营。预计11月份完工。

永济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的建设,可以极大地缓解永济市经济发展带来生活垃圾增加的处理压力。垃圾焚烧发电项目采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在运营过程中使用净化装置,使排出来的气体和污染物对环境的污染降至最低,促进了垃圾的无害化和资源化的发展。垃圾焚烧实现了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大大减少了垃圾填埋量,节省了一大笔垃圾填埋费和土地征用费,不仅节约了土地,而且避免了对空气、水体的污染。

第6篇:建筑垃圾填埋处理范文

这些建筑垃圾被施工单位运往郊外或乡村,采用露天堆放或填埋的方式进行处理。而堆放和填埋则需占用大量耕地及耗用清运费用,同时,清运和堆放过程中的遗撒和粉尘、灰沙飞扬等问题又加重了环境污染,给城市的环境治理造成了不堪重负的压力。另一方面,大量新建的建筑物又急需大量的砂、石材料,这些砂、石料的产量正在逐年减少,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如能将建筑垃圾中的混凝土、砖瓦等,经破碎、筛分、除杂、清洗等工序,加工成一定颗粒大小的粗细骨料或细分掺合料,用来部分取代或全部取代砂、石骨料,制成再生骨料混凝土,实现建筑垃圾的再利用,不仅可以节约大量砂石资源,也避免了环境污染,保护了生态环境。

建筑垃圾的组成

建筑垃圾的来源包括以下6个部分:

建筑物拆除下来的砖、混凝土、木材等;

旧建筑拆除后不能再使用的废弃部分;

建筑物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如未用完的材料、落地砂浆、混凝土、有色金属制品、钢筋头、塑料、五金等;

建筑物施工中,开挖基础的基坑土、边坡土和碎石等;

家庭装修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废料:

道路翻修产生的废料。

建筑垃圾的回收与再生

建筑垃圾的回收与再生技术包括三部分,即建筑物的拆除、回收和加工。常用的拆除方法有整体爆破、无声破碎、局部爆破和机械拆除等,要根据拆除现场对环境的要求,建筑物的类型以及拆除的需求等制定具体方案。

为提高建筑垃圾的再生率和再生产品质量,可通过以下几种措施控制回收建筑垃圾的质量:选择性拆除、选择性回收、分类回收,并建立拆除建筑垃圾档案。

在再生建筑垃圾的装备方面,工业发达国家均有成套设备,这些装备可进行建筑垃圾的破碎、筛分和钢筋分离,然后按组分及粒度进行分类使用。例如,美国建筑营造商协会正在推广一种“资源保护屋”,其墙壁是用再生的轮胎和铝合金废料建成的,屋架所用的钢料是从建筑工地回收来的,所用的板材是锯木和碎木加上20%的聚乙烯制成的。这种住宅不仅利用了废弃的金属、木料、塑料,而且较好解决了住房紧张和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

建筑垃圾的利用途径

建筑垃圾是一种多组分混和物,其中以废混凝土、废砖瓦为主,它们具有一定强度、硬度及耐久性,加工后可作为道路路基或再生混凝土骨料。其他垃圾废料如木材、沥青、废金属、废橡胶、废塑料等,分离加工后都可作为相应的工业原料。当然,最后还会剩余一定的杂质无法利用,甚至是有毒或有污染的成分,这需要进行特别处理。

建筑垃圾具体利用途径如下:

砖、瓦经清理可重复使用。

废砖、瓦、混凝土经破碎、筛分、分级、清洗后作为再生骨料配制再生骨料混凝土,用于地基加固、道路工程垫层、室内地坪及地坪垫层和非承重混凝土空心砌块、混凝土空心隔墙板、粉煤灰砖等产品。

废钢筋、钢门窗、铸铁管、铁钉、铁皮等经分拣后送钢铁厂或有色金属冶炼厂回炼。 废陶瓷洁具、瓷砖经破碎筛分、配料压制成形,生产烧结地砖或透水地砖。

废玻璃分拣后送玻璃厂做生产原料。

木门窗、木屋架可重复利用或经加工再利用,或用于制造中密度纤维板。

废油毡填埋处理。

基坑土及边坡土送烧结砖厂生产烧结砖,碎石经破碎、筛分、清洗后作混凝土骨料。处理建筑垃圾新思路

对于建筑垃圾的管理、处理而言,发达国家实行的是“建筑垃圾源头消减策略”,即在建筑垃圾形成之前,就通过科学管理和有效的控制措施将其减量化,使之具有再生资源的功能。经预处理不能用的建筑垃圾,则运往“再资源化处理中心”,采用焚烧法进行集中的处理。

建筑污泥的再利用及高质量混凝土骨料的开发,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国外已展开大量实践,例如,将建设污泥作为混凝土骨料和农业培土:混凝土作为填筑材料、路基材料、混凝土骨料等。而对于废旧的沥青,由于技术进步,大部分已可以作为沥青铺设材料被广泛再生利用。

第7篇:建筑垃圾填埋处理范文

关键词:建筑废弃物;发展;新型墙体材料

1 资源化利用建筑废弃物意义重大

据有关方面测算,全国每年产生建筑废弃物超过30亿吨,其中砖渣类10多亿吨,渣土类近20亿吨。2014年,全国工业固废产生量为32.56亿吨,城镇生活垃圾产生量为1.94亿吨。建筑废弃物产生量与所有种类工业固废产生量相当,15倍于生活垃圾产生量,这个数字是非常惊人的。而目前利用建筑废弃物生产的再生产品不足建筑废弃物产生量的5%,大量的建筑废弃物填埋和随意排放造成了巨大的环境压力和资源浪费。

资源化利用建筑废弃物具有突出的环境效益。建筑废弃物具有资源和垃圾的双重属性,作为垃圾随意排放,就会污染环境,作为资源进行循环利用,则会减少原生资源开采和污染物排放,实现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假如将全国建筑废弃物全部资源化利用,每年可生产免烧墙体和地面材料约一万亿块标砖.混合材料一亿吨.再生混凝土骨料1.5亿吨,节约天然砂石30亿吨,节约土地80万亩,节约标煤5000多万吨,减排二氧化硫500多万吨,减排二氧化碳8.6亿吨。

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产业是新的经济增长点。中国经济发展已进入“新常态”,需要培育新的产业形成经济增长点,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产业潜力巨大,据估算,若我国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达到90%,可直接创造产值6000亿元,带动相关技术研发、工艺设计、装备制造等生产型服务业增加产值数百亿元,每年为农村转移到城镇居住的人口提供新增就业岗位300万个。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推进,这些数字还将进一步增加。

推动建筑废弃物资源化是提高城市生态文明水平的重要措施。建筑废弃物主要产生于城市,由此带来的环境和经济成本巨大。在建筑物拆除和倾倒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飞灰和粉尘,对空气造成污染,提高PM2.5的含量;在建筑废弃物运输过程中,灰增加城市交通压力,造成交通阻塞;在建筑废弃物填埋过程中,会占用大量的填埋场空间,据估算,填埋1吨建筑废弃物,需要占用空间0.6立方米,也就是说,全国每年要耗费10亿立方米填埋场用于填埋建筑垃圾。另外,由于建筑废弃物填埋需要交纳相关费用,部分企业为节约成本,逃避监管,将垃圾倾倒在城市周边,造成垃圾围城。推进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是解决上述问题,提高城市生态文明水平的重要措施。

2 推动建筑废弃物资源化需要健全的政策管理体系

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是循环经济的重要内容,总理和张高丽副总理都对推动建筑废弃物产业化发展做了重要批示,《循环经济促进法》对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做出了明确规定,国务院印发的《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及近期行动计划》提出要推进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产业化发展。近年来,一些地方积极推进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在制度、政策、技术、标准等方面进行了探索,积累了一些经验,也探索出了一些模式。但总体来讲,我国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还处于探索阶段,要推进产业快速发展,亟需建立起相应的政策、制度和管理体系。

一是强化宏观管理。推进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需要政府高度重视,将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和循环经济发展规划,明确分阶段目标,与相关领域协同配合、统筹发展。要把建筑废弃物处理纳入城市管理范畴,强化对建筑拆除和废弃物处理环节的监管,防止不按程序拆除建筑和废弃物随意倾倒的现象发生;要加强宣传动员,向社会公众普及建筑废弃物先减量化排放、再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的理念,发挥社会监督力量。

第8篇:建筑垃圾填埋处理范文

关键词:建筑垃圾;定义;特点;全过程管理模式

中图分类号: R124.3文献标识码: A

1建筑垃圾的定义

建筑垃圾是指在对建筑物、构筑物的建设、维修、拆除和装修的活动中产生的对建筑物本身无用或不需要的排出物料。主要来源于基坑开挖、道路开挖、建筑工地施工、旧建筑拆除和建材生产五类。对建筑物无用或不需要,是对物料是否垃圾的界定。对物料无用或不需要的界定最终来源于某种形式的主观判断。正如循环经济理论中著名的“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一样,建筑垃圾可能对建筑物本身已经是无用的,但可以作为其它材料的填充物或者解构之后重新使用,所以它仍是具有价值的一种资源。 考虑到基坑开挖、道路开挖、建材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泥土、余料基本可以在回填、再利用过程中消耗掉,不会产生附加的、难以降解的废物,且回收价值不大,因此本文在讨论时不考虑这部分建筑垃圾的影响,即狭义的认为建筑垃圾是在建筑施工、建筑拆除、建筑装修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物。

2.建筑垃圾的特点

建筑垃圾主要以渣土、碎石块、废砂浆、砖瓦碎块、混凝土块、沥青块、废塑料、废金属料、废竹木等的废弃混合物组成,如按照当前常用的填埋堆放的处理方法,其一般需要经过很长时间其物理、化学特性才可趋于稳定。在此期间,废砂浆和混凝土块中含有的大量水合硅酸钙和氢氧化钙使渗滤水呈强碱性;废石膏中含有的大量硫酸根离子在厌氧条件下会转化为硫化氢;废纸板和废木材在厌氧条件下可溶出木质素和单宁酸并分解生成挥发性有机酸;废金属料可使渗滤水中含有大量的重金属离子,从而污染周边的地下水、地表水、土壤和空气,受污染的地域还可扩大至存放地之外的其它地方。而且,即使建筑垃圾已达到稳定化程度,堆放场所不再有有害气体释放,渗滤水不再污染环境,大量的无机物仍然会停留在堆放处,占用大量土地,并继续导致持久的环境问题。

3建筑垃圾的环境危害性

3.1占用土地,破坏土壤

目前我国绝大部分建筑垃圾未经处理而直接运往郊外堆放。堆放建筑垃圾对土壤的破坏是其严重的。露天堆放的城市建筑垃圾在外力作用下进入附近的土壤,改变土壤的物质组成,破坏土壤的结构,降低土壤的生产力。建筑垃圾中重金属的含量较高,在多种因素作用下会发生化学反应,使得土壤中重金属含量增加,引起附近农作物中重金属含量提高。

3.2污染水体

建筑垃圾在堆放和填埋过程中,由于发酵和雨水的淋溶、冲刷以及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浸泡而渗滤出污水——渗滤液或淋滤液,会造成周围地表水和地下水的严重污染。水体被污染后会直接影响和危害水生生物的生存和水资源的利用。一旦饮用这种受污染的水,将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很大的危害。

3.3污染空气

建筑垃圾在堆放过程中,在温度、水分等作用下,某些有机物质会发生分解,产生有害气体。少量可燃性建筑垃圾在焚烧过程中又会产生有毒的致癌物质,造成对空气的二次污染。

3.4影响市容

工程建设过程中未能及时转移的建筑垃圾往往成为城市的卫生死角,混有生活垃圾的城市建筑垃圾如不能进行适当的处理,一旦遇到雨天,脏水污物四溢,恶臭难闻,往往成为细菌的滋生地。而且建筑废弃物运输大多采用非封闭式运输车,不可避免地引起运输过程中的废弃物遗撒、粉尘和灰砂飞扬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城市的容貌和景观。可以说城市建筑垃圾已成为损害城市绿地的重要因素,是市容的直接或间接破坏者。

4建筑垃圾的全过程管理模式

所谓全过程管理,就是根据建筑垃圾的产生源产生过程回收利用整个阶段来分,用不同的措施来管理建筑垃圾。改变传统的建筑原料建筑物建筑垃圾的单向流动模式,形成建筑原料建筑物建筑垃圾建筑垃圾再生产品的循环流动模式。将西方的源头削减策略和我国的末端治理结合起来,形成综合治理。在建筑过程中让原材料得到最大限度地合理、高效、持久地利用,并将其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从而形成高利用、低排放的新兴建筑模式,在保护环境的同时也取得了更大的经济效益。

4.1 源头产生阶段的管理

建筑工程从立项、规划、施工图设计、建设施工、使用和拆除各个阶段都可能会是建筑垃圾产生,特别是在建设过程中,施工图一改再改,造成大量的混凝土被破碎,然后又重新浇注。而要限制这种设计变更的产生,必须在施工图上下功夫。可以采取限制变更次数,对大范围的变更采取审查的方式约束。在建筑的规划阶段,尽量考虑使用绿色建材,或者容易回收使用的材料。在建设施工招投标阶段,可以将建筑垃圾处理的内容写进招标文件,要求投标单位制定建筑垃圾的处理方案,将其纳入评标中的一个因素。监理单位也应当监督建筑垃圾是否按投标方案执行。要大力开发和推广节能降耗的建筑新技术和新工艺,从根本上降低建筑垃圾的产生。 建设单位或者施工单位应该在建筑垃圾产生前向市渣土管理处申报,包括产生的建筑垃圾的大致种类数量和拟处置措施等,渣土管理部门应该根据建筑垃圾的处置方案进行不同收费,对直接填埋的采取高收费,对运往回收利用企业综合利用的采取低收费。

4.2 收集运输阶段的管理

建筑垃圾是否被分类,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建筑垃圾的利用价值和处理成本,建筑垃圾按源头分类处理,可以大大提高它的利用空间。拆除后可以分开堆放,施工过程中也可以在现场放置不同的垃圾桶以区分。渣土管理部门应该对混合排放建筑垃圾的企业采取高收费,对已分类处理的企业采取低收费,促使排放单位采取分类措施。渣土管理部门应委托专门的垃圾清运公司运输建筑垃圾,以便统一管理,建设单位或施工单位不得私自安排车辆偷运偷倒,违者从重处罚。运输过程中应按规定线路和时间行驶,车辆采取覆盖措施,不得扬尘遗撒。 我国目前的建筑垃圾处理费用偏低,很难起到抑制建筑垃圾的产生的作用,可提高建筑垃圾填埋处理的费用,鼓励排放单位尽量现场回收利用或者是运往回收处理企业处理。

4.3 回收利用阶段的管理

回收利用企业在生产过程也应注意加强环保意识,控制工厂噪音、粉尘、烟尘等,可以对设备采取覆盖或者室内生产的方式进行。尽量使用先进的工艺和设备,避免二次污染。

在经过分类后,回收利用企业必须对建筑垃圾中的有毒有害物质采取无害化处理,不得简单填埋或是混杂在其它成分之中。对已经分选出来的建筑垃圾不考虑其是否经济,一定要进行再生利用。回收利用企业可以与施工企业达成协议,经过分类的再生骨料和填料可以直接向工地供应,也可以向各商品混凝土搅拌站供应,使回收利用企业不仅是再生建材生产企业,还是建材原料供应基地,大大拓宽了销路。

政府可以出台政策限制天然原料建材的使用,比如采取强硬措施禁止粘土砖的使用,或者对这类产品提高征税。鼓励购买和使用建筑垃圾资源化产品。比如对采用再生建材的工程项目,在其报建审批验收等阶段给与优惠和方便措施;根据对使用再生建材的程度,对工程项目进行绿色星级认证。可以实施建筑垃圾资源化的教育推广,定期举办推广活动,将研发成果或考察资料告知建筑垃圾回收再利用的相关单位与从业者,促进彼此间的意见交流,增进回收再利用的效益。

参考文献:

[1]杨敬帅,马晓霞.建筑垃圾的再生利用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09 年

[2]王罗春,赵由才.建筑垃圾处理与资源化[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4

第9篇:建筑垃圾填埋处理范文

【关键词】杂填土 强夯 检测

中图分类号:K82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前言

由于郑东新区北部人工抽砂,许多地方形成了规模不等的抽砂坑,这些抽砂坑在过去大都位于城市的边缘,成为城市的主要固体垃圾堆积场或自然排洪通道。随着郑东新区龙湖区的开发,这些沟坑地区都逐渐进入了城市建设发展区,尤其被各种垃圾填埋的抽砂构成了城市建设主要隐患和不良地质单元。根据城市发展规划,近年的许多规划建设道路工程和市政工程均穿越这些特殊地区,由于历史上没有较详细的城市历史记录,这些地区回填材料既有建筑垃圾,也有各种生活垃圾,其填埋成分及含量极不均匀,深度变化较大,回填时间长短不一,最长的10年以上,最短的仅仅 1年,其工程力学特性变化极其复杂,在工程建设中必须采取经济合理的方法进行地基处理,在众多的地基处理方法中,强夯方法因其快速、廉价等多项优点被较 多应用于类似工程中,以满足工程设计要求。

2.工程概况

龙北四路(龙北三路—龙源十一街)工程位于郑东新区龙湖地区北部,道路呈东西走向,西起龙北三路,东至龙源十一街,全长2724.11米;本工程规划为城市支路,规划道路红线宽度为20米,并包含有多种市政管线工程;沿线勘察时主要为耕地、抽砂坑、砂堆及村庄等;本工程勘察中发现0+680-0+850、1+065-1+245、1+450-1+540、1+690-1+750段原来为抽砂坑,后用建筑生活垃圾填埋,填埋时间较短,土质松散,不能直接作为道路路基,必须进行路基处理。

3.工程地质条件

建筑生活垃圾填土主要成份为混凝土块、砖块、水泥块、煤渣、塑料袋、布条等,下部为细砂层。本场地内地下水位埋深约3.0-5.0米。

建筑生活垃圾为随意堆填,内部松散,密实度差,自然沉降未完成,若周围施工降水会加剧路基沉降,不均匀沉降还会对雨污水等市政管线产生不利影响。

4.地基处理设计

4.1设计依据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4.2设计技术要求

结合地质情况,场地填土较厚,且含有大直径块石,采用换填处理、CFG桩法复合地基等方法工期较长,费用较高;现状抽砂坑建筑生活垃圾填埋深度在18米左右,自上而下处理方式为:路槽以下8米范围内建筑生活垃圾予以清运换填素土;下层10米,采取强夯处理。

4.3、强夯处理设计

处理范围: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要求:强夯处理范围应大于建筑物基础范围,每边超出基础外缘的宽度宜为基底下设计处理深度的1/2—1/3,并不宜小于3米。本次强夯处理范围为红线向外扩出5米。

采用4000-6000kN单击夯击能进行强夯,有效影响深度8.0-10.0米。夯击3遍。点夯最后两击的平均夯击沉量不大于100毫米。为了使夯击能量尽快传递,夯点采用梅花型布置,第一遍夯击点间距取夯锤直径的2.5倍,第二遍夯击点位于第一遍夯击点之间。以后各遍夯击点间距可适当减小。两遍夯击之间应有一定的时间间隔,间隔时间取决于土中超孔隙水压力的消散时间。

因场地地下水位较高,夯坑底积水影响施工,宜采用人工降低地下水位,使地下水位低于坑底面以下2米。

5.强夯施工工艺流程

清除路槽以上及以下8米范围内的建筑生活垃圾填土平整场地铺砂测量夯前高程、绘高程图、放点第一遍点夯夯中推平、碾压、检测测绘高程图、放点第2遍点夯夯中推平、碾压、检测测绘高程图、放点第3遍点夯夯中推平、碾压、检测。

强夯施工工艺:(1)平整场地。为便于强夯施工,在施工机械进入场地前应进行场地平整(2)铺砂。在平整场地后,铺设一层1米厚的砂石,以作为强夯机械的持力层,并减小强夯时由于冲击波的影响而造成的上部土层松动(3)夯点定位及测量夯前标高,并作好标记及记录。绘制高程图,并对夯点进行编号。用小木桩或石灰标出第一遍夯点位置。(4)试夯。划出一定面积的试夯区,并对试夯的效果进行检测分析,根据试夯效果,修改强夯施工工艺参数,为正式强夯施工提供指导。(5)大面积强夯施工。强夯施工过程中,基本的技术要求是:单位夯击能、击数、收锤标准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夯点偏位不得大于5厘米。对于夯坑过深、起锤困难、达不到要求的夯点,在满夯前必须进行补夯。由于该场地回填土较深,结构松散,土的 压缩性较高,每一遍夯实后,用推土机进行场地平整,碾压平整,并检测碾压效果。有组织地按顺序进行夯击施工,并进行详细的施工记录,避免偏夯、漏夯。强夯施工应先深喉浅,即先加固深层土,再加固中层土,最后加固表层土。(6)强夯施工的质量控制。设专职质检人员,严格遵守施工步骤。施工时控制最后两锤的平均下沉量,超过规定时应再增加锤数使其达到标准。(7)强夯施工验收合格后再进行给污水等管道施工。

6.强夯质量检测

强夯施工结束后3周,对地基加固质量进行检测。(1)加固地基进行标准贯入试验:每40米测试不少于1点,要求N63.5>15击。(2)平板载荷试验:每段不少于6个点。试验方法参见《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3)复合地基瑞利波法检测:道路中线每侧15米处交叉布点,每40米不少于1点。剪切波速>240米/秒。(4)静力触探和室内土工试验。

7.结语

标准贯入试验、平板载荷试验、静力触探、瑞利波检测和室内土工试验表明:强夯处理后,该工程地基承载力明显提高,地基承载力和压缩模量均满足设计要求。

参考文献

[1]《郑东新区龙湖区龙北四路岩土工程勘察报告》郑州:郑州市市政工程勘测设计研究院。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