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茶馆经营管理方案范文

茶馆经营管理方案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茶馆经营管理方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茶馆经营管理方案

第1篇:茶馆经营管理方案范文

关键词:旅游专业; 一体化教学;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Abstract: This paper "work is learning, thinking, learning is the integration of teaching reform of work", in order to adapt to the integration of the teaching reform of tourism specialty training standard, the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as the starting point, analysis of Guangzhou industry Technician College Tourism Majors in constructing mechanism of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programs in the current situation, mode and effect in the operation process of this model, some problems still exist, with the cultivation of the tourism talents of the actual, from the employment point of view, and puts forward some ideas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Keywords: tourism professional teaching; integration; cooperation; personnel training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一体化教学是指根据企业岗位任职需求,按照学习与工作无缝对接、知识与技能有机结合的思路,通过有效的校企合作途径,进行职业能力分析、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学生认知规律分析,创新开发具有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

一、我校旅游专业校企合作模式和现状

广州市工贸技师学院旅游专业校企合作的主要模式为:

一是“定向班”人才培养模式,即学校与企业签订人才培养协议,比如广州东方宾馆、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珠江新城撒拉亭茶馆有限公司等,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共同组织教学,学生毕业后直接到该企业就业的人才培养模式;

二是 “一体化教学”人才培养模式,即按照旅游管理专业人才方案设计中课程设置的“职业能力进阶”体系,第一学期为职业初级阶段,即旅行社导游(兼职、全职),开设课程有《旅游行业认知》、《游客服务与协调》、《餐饮服务与管理》等基础课程;第二、三学期为中英文导游、形象店营销员模块,开设导游景点知识和讲解,酒店管理课程体系模块等课程,体现“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在企业同时进行理论教学与顶岗实习,由教师和企业专家共同完成; 与行业考证结合,争取通过全国导游人员资格考试;第四学期为职业的高级阶段,即旅行社计调人员、行政人员,开设课程有旅行社企业会计,旅行社经营管理实务等,第五学期为旅游管理延伸体系模块,根据企业需要,去旅游企业实习或与行业考证结合,争取取得旅游行业的相关证件;第六学期,去深层次合作的企业或贯名企业进行毕业顶岗实习,并与就业结合。

二、旅游专业校企合作的构建与实施分析

根据广州工贸技师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和“一体化教学”的课程体系,探索了“学校与旅行社”、“学校与酒店”、“学校与茶馆”三种校企合作途径。

1.“学校与旅行社、酒店”合作。学生导游证考试一般都会选择广州考区,所以对广州的市景点的旅游路线和导游词都容易掌握,尤其是在校的“工学结合”实习和毕业定顶岗实习都很容易进行。

2.“学校与酒店”合作。由于旅游管理专业与酒店企业的合作已经有几年经验, 学校与广州东方宾馆、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广州建国酒店等酒店合作过程中,逐渐发现管理正规、集团式经营、地理位置优越、企业信誉好、待遇优厚的酒店企业进行长期、深入合作。通过学生实习加强学校与酒店的深度合作。采取平时聘请酒店的专家来学校给学生作报告,实习的时候学生和指导教师去酒店参加现场操作和锻炼,逐步形成稳定的实习、就业基地,并且利用企业资源更新教学理念。

3.“学校与茶馆”合作。目前与学校合作的有广州珠江新城“撒拉亭茶馆有限公司”,该公司位于广州市核心地块,主要面对是一些高端消费的白领阶层。这些高素质的客人的消费观点比一般酒店相对要好,此时,学生是作为一个专业的茶师会得到相应的尊重,比在一般的酒店实习的学生在心理相对会得到满足。一般来说,学校的生活环境和社会的工作环境存在很大的差距,学校主要专注于培养学生的茶艺知识和专业泡茶技能,社会主要专注于员工的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要适应社会的生存要求,除了要加强课堂上的理论知识外,还必须要亲自接触社会参加工作实践,通过对社会工作的了解指导课堂学习。实际体会一般公司职员的基本素质要求,以培养自己的适应能力、组织能力、协调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工作能力。因此,我校在和“撒拉亭茶馆有限公司”合作办学“联姻”时,直接按照珠江新城店的模式迁移到学校,而且对校内学生进行开放消费,旅游专业的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常规店面打理,宿短了学生下企业实习的适应期,学生毕业后可直接上岗。真正体现“工作即是学习,学习即是工作”的教学模式。

三、一体化教学模式下的校企合作对比分析

1、初级阶段的合作模式

我校在酒店、旅行社、广交会等旅游企业建立实习基地, 与他们签订短期或长期实习合作协议。一是学生可利用“广交会”和寒暑假的时间与旅游企业签订短期合作协议, 让学生到旅游企业去从事一些简单的工作,让他们对旅游企业的运作有所了解。二是学生学完全部课程后与旅游企业签订长期合作协议, 到合作企业进行为期几个月的实习。现我校已与广州东方宾馆、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广州建国酒店、广州广之旅旅行社有限公司、广州中国青年国际旅行社、广州太平洋国际旅行社等单位建立了良好的长期合作关系, 为学生的实习提供了更好的条件。

2、中级阶段的合作模式

从教学环节开始合作。我校与企业合作体现为“三个共“,即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制定旅游专业教学计划, 共同实施教学过程。学校把旅游企业的经验丰富的员工请进来, 聘为学校的专家教师, 参与学校教学工作, 把企业经营管理的经验教训以案例的教学形式引人课堂。同时组织学校教师到合作企业各部门进行实际操作, 安排教师到合作企业挂职进修。通过教师参与企业管理, 指导企业经营, 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同时又获得了实习环境, 提高了教学的实践性。学生在学校学完主干课程后, 直接进人合作企业进行实习。这一实习要与就业相结合, 可以让学生与企业进行首次双向选择。选择后双方共同商定和实施培养方案。最后, 企业优先选拔留用优秀毕业生, 签订就业协议。我校与广州东方宾馆、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广州建国酒店、广州广之旅旅行社有限公司、广州中国青年国际旅行社、广州太平洋国际旅行社等单位合作后,他们既给我们提供了实习基地, 又给我们解决了一部分就业问题。

3、一体化教学合作模式

学校主动与旅游企业联系, 实施“一体化教学” 培养模式,即指根据企业岗位任职需求,按照学习与工作无缝对接、知识与技能有机结合的思路,把企业搬到学校,真正对外进行营业,如我校“广州撒拉亭茶馆有限公司”工贸店,真正体现“学习就是工作,工作就是学习”。因为跟企业是一样的,大到企业的经营理念,小到茶艺教学设备,跟企业是一模一样的。所不同的是顾客不同,学校经营的对象主要面对是师生消费群体,在消费能力上稍逊一些,所以产品的定价比真正的企业下一两个档次。这种培养模式已经得到了许多企业的认可, 而且还可以实现学校、企业、学生三赢。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既解决了学生的实习基地, 解决了学生的就业问题, 并且能够使学校的人才供给与企业的人才需求相吻合, 又为企业培养了高素质的人才, 提高了企业的竞争能力。

四、结语

一体化教学模式在学校的运营还存在缺乏有力的财政和政策支持,能真正把企业搬到学校的为数不多。大多数的院校和企业合作多为短期行为,没有形成长远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校企合作机制,合作仅限于学生实习与就业等不足之处。因此,在财力和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我校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校企合作模式是值得借鉴的地方。在真实的学习环境下,学生从“工作即是学习,学习即是工作”的模式下,可过渡到“工作是工作,自己是自己”,把“工作”与“自己”分开,让两者保持距离,这是最近年轻人中流行的观点。然而,要做好工作,就应该消除“工作”和“自己”之间的距离,要悟到“自己就是工作,工作就是自己”,这两者密不可分。这个经验相当重要。也就是说,连同身心一起,要全部投入工作,热衷于工作。

这才真正的教育目的所在。

樊雅琴 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在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中的应用[ J ]. 中国校外教育下月刊 2011, (5) .

第2篇:茶馆经营管理方案范文

关键词:酒店管理 工学交替 人才培养模式 实践探索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0)07-128-03

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酒店管理专业创办于1993年。2002年7月根据对珠江三角洲地区酒店业对人才的需求分析,学院将酒店管理专业改为两年制试点专业。2006年4月该专业被评为广州市高职高专教育示范性专业,同年12月该专业又被教育部评为2006年度中央财政支持的“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重点专业建设项目”。项目实施以来,专业立足于服务地方酒店业发展及企业需求,借鉴国内外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根据酒店行业特点及对人才的需求,采取“服务管理渐进、全程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所谓“服务管理渐进”是指本专业课程体系中专业课程的设置,遵循从“服务员领班(主管)部门经理”的职业成长及认知规律;所谓“全程工学交替”是指从入学到就业,校内学习与校外企业顶岗交替进行。第一、第二学期的周末和寒假分期分批集中安排学生到各种类型的酒店及餐饮企业顶岗,第三学期集中安排一个月的顶岗,第四学期和寒假期间集中安排半年的顶岗实习。经过三年的改革与完善现已初步形成了一个较完善的两年制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服务管理渐进、全程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高。

一、以职业生涯发展为依据,明确专业定位

珠江三角洲是全国酒店最密集的地区,酒店业已成为广东旅游业的支柱产业之一。珠三角丰富的酒店资源以及对专业人才迫切的需求,为酒店管理专业的建设提供了重要保障。根据我们对广州数十家酒店的岗位设置与岗位群人才需求状况的调查,高星级酒店的岗位职级一般设有八级岗位(按由低到高排列):服务员、领班、主管、部门副经理(经理助理)、部门经理、部门总监、执行总经理(副总经理)和总经理。其中,领班和主管属于饭店基层督导管理人员,部门副经理(经理助理)和部门经理属于饭店中层管理人员,部门总监、执行总经理(副总经理)和总经理属于饭店高层管理人员。在对目前酒店员工队伍中最需充实哪一层次的管理人员调查中,4/5的酒店选择了基层管理人员(主管、领班);近一半的酒店选择了中层管理人员(部门副经理、部门经理)。在对旅游高职院校毕业生需要经过多少时间的工作实践锻炼才能胜任不同管理岗位的调查中发现:基层管理人员需要2~3年,中层管理人员需要4~5年,高层管理人员需要10年以上。

综合以上调研结果,我们确定两年制酒店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为:面向现代酒店、餐饮企业、康乐企业等领域服务和管理第一线,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具备高星级酒店前厅、餐饮、客房、康乐、会展等部门服务与督导等专业能力,能进行服务流程设计、服务标准制定、酒店市场开发与产品推广,具备职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拥有“一技之长+综合素质”的基层管理人才。毕业生的就业岗位、就业范围如表1所示。

二、以工作过程导向和学生可持续发展为依据,构建课程体系

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要求构建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的专业课程体系和关注学生全面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课程体系。

1.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设计专业学习领域课程。本专业借鉴德国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开发方法,与企业合作对专业主要就业岗位进行典型工作任务分析,总结归纳职业行动领域,再转化配置学习领域,课程排序遵从“服务员领班(主管)部门经理”的职业成长及认知规律,实践教学持续贯穿、阶段深化。如表2所示。

2.以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为目的设计基础课程。一个合格的毕业生既是高技能从业者,又是合格的社会公民。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本专业积极探索和构建与专业课程相融合的基础课程体系。包括:教育部和省教育厅要求的思想政治课程;反映全球共识、培养适应现代社会要求的交流、信息和计算机基本能力,服务后续专业的职业发展素质课程;培养学生通用管理能力的旅游管理大类专业基础课程;基于职业发展的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第二课堂。如表3所示。

三、以满足课程教学要求为依据,整体规划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建设

1.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注重强化校内生产性实训。为了满足本专业课程体系中专业课程的教学要求,在原有实训室的基础上,根据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需要,探索在校内生产性实训室按照酒店经营管理的全过程安排学生在各岗位顶岗实践,以解决目前高职生在酒店顶岗实习“岗位单一、轮岗困难、岗位以基层服务为主”的问题。学院从合作酒店引进1名餐饮职业经理人担任中西餐厅实训室建设的负责人,全面负责餐厅的设计、设备采购、装修、经营管理和服务技能课程的教学。结合课程“前厅与客房服务”、“前厅与客房管理”的建设,改造现有青年旅馆的设施设备,安排学生在青年旅馆各岗位顶岗;结合课程“餐饮服务”、“酒店餐饮管理”、“调酒与酒吧管理”的建设,新建经营性的颂雅园餐厅(含中餐、西餐、酒吧),安排学生在餐厅各岗位顶岗,学生参与产品的生产、销售、成本核算、市场推广、对客服务等。在青年旅馆和颂雅园餐厅以职业技能鉴定为参照强化技能训练,使学生在前厅服务、客房服务、餐饮服务、酒吧服务、茶艺服务等方面达到中级以上服务员水平。在校内生产性实训室引入企业文化建设,按照职业标准和现代企业管理要求,营造培养学生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的环境。建立并完善校内实训基地的运行机制,制定了青年旅馆和颂雅园餐厅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各项规章制度,使校内学生顶岗实习管理逐步规范化。

2.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注重强化企业育人功能。根据“酒店顶岗实习”课程教学的需要,本专业科学有效地选择校外实训基地,布点合理,功能明确,并积极引导实训基地强化育人功能,为课程的实践教学提供真实的工作环境,满足学生了解企业实际、体验企业文化的需要。如在选择本专业的校外实训基地时主要考虑以下四方面的因素:第一,实训基地的地理位置与便利性;第二,实训基地的类型、档次与规模;第三,实训基地的客源构成与经营管理水平;第四,实训基地对实习生的管理与教育水平。本专业选择了本地区1家白金五星级酒店(商务型)、1家国际品牌饭店集团下属的豪华酒店(商务型)、3家本土单体五星级酒店(休闲度假会议型)、2家4星级酒店、2家品牌餐饮连锁企业,满足了两个班80名学生学习“酒店顶岗实习”课程的需要。不同经营方式的酒店可以让专业教师和学生比较、体会不同的管理模式与理念,接触不同的酒店业务标准。两年的学习可保证每个学生在校期间的行业工作经验达到800小时以上,保证每个学生毕业时能获得三家以上五星级酒店的实习工作证明。

四、以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为目的,建设“双师结构”专业教学团队

本专业注重教学团队建设,走引进与培养相结合、专职与兼职相结合、院校深造和企业实际工作相结合之路,建设一支素质优良,年龄、专业、学历结构合理,理论知识和技能水平并重,能适应专业发展需要的“双师结构”专业教学团队。校内专任教师的培养,注重教育理论的培训、专业和课程开发能力的提高。校外兼职教师的培养则根据专业建设需要和酒店业特点从行业、企业聘请兼职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共计16人,充分利用企业资源为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实施课程改革奠定了基础。校外兼职教师全程参与酒店管理专业的教学活动,主要包括入学专业教育、编制课程标准、服务技能课程教学、精品课程建设、开发酒店管理专题系列讲座、指导学生顶岗实习等。通过多途径、多元化的培训,极大地提升了校内专任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的业务水平与培训能力。

五、以优质课程建设为基础,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搭建平台

本专业按照国家精品课程的评估指标体系,重点建设了四门具有工学结合特点的优质课程。这四门课程是“餐饮管理”、“前厅客房服务与管理”、“调酒与酒吧管理”、“茶艺与茶馆管理”,其中前两门课程为专业核心课程,后两门为中级调酒师、中级茶艺师考证课程。四门课程均与企业密切合作建有相应的网络课程平台,餐饮管理课程为2008国家级精品课程,调酒与酒吧管理课程为2008省级精品课程,前厅客房服务与管理、茶艺与茶馆管理课程为2008院级精品课程。近三年酒店管理专业教师主编并出版了《酒店餐饮管理实务》、《餐饮服务实训教程》、《前厅服务实训教程》、《茶艺服务实训教程》、《酒水调制与酒吧服务实训教程》等教材,形成了优质的教学资源,支撑了该专业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改革。

六、以建立柔性化的教学管理机制为途径,保障工学交替的顺利运行

项目建设期间,专业根据酒店业的经营规律,旺入淡出,积极改革并创新教学组织与管理,特别是顶岗实习,努力探索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有效地提升了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

1.通过调整专业指导委员会,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指导作用。为了积极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及高职教育形势的变化,本专业于2007年适时调整了酒店管理专业指导委员会的结构队伍,使之更完善、更合理、更有利于本专业教学的开展,其成员涵盖了酒店、餐饮企业、旅游局、酒店协会等各类单位共10余人,并定期召开委员会会议。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参与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课程标准的制定、新生入学教育和职业规划、指导学生顶岗实习、指导学生参与和专业密切相关的大型会展活动和学生就业等,从而形成了专业与行业之间良好的互动及交流、合作关系。

2.通过“双向选择”招聘会,解决“学生―基地”对接问题。要发挥校外实习基地的教学功能,必须使学生建立起对企业教学功能的认知理念。企业愿意接受什么样的学生进入其内部岗位的实习,不同企业各有自己的要求。一方面企业希望把他们的意愿体现在人员选用的合作上;另一方面学生也希望对实习基地有一定的选择空间。所以本专业每年的广交会顶岗实习和毕业顶岗实习我们都会以召开“双向选择”招聘会的形式,通过满足双方诉求的“双向选择”的基地进入模式,解决实习生与基地的对接。

3.通过“三方协议”的签定,规定“学校―企业―学生”的角色职责。招聘会结束后,我们会与企业、学生三方签定协议,规定“学校―企业―学生”三方的职责与义务。企业要遵循“校―企―学”三方协议的条款,对实习生履行管理职责,配合学校的管理;学生一方面要以企业员工的身份严格要求自己,为企业树立良好的形象,赢得消费者的认可;另一方面牢记学生的身份,利用企业提供的岗位认真学习,接受“校、企”双重管理。

4.通过校企合作制定顶岗实习课程标准,逐步实现校外基地教学化。本专业与合作酒店联合制定酒店顶岗实习课程标准,设计各个实习阶段的学习情境和学习目标。该课程分三阶段实施,具体如表4所示。在实习期间,学生利用企业的环境、企业的师资使职业技能得以提升,在服务中学习服务、学会服务,在接受企业管理中学习管理、领悟管理。酒店顶岗实习课程考核与评价内容包括两个方面,即实习成效考核和过程评价。实习成效主要考核在岗位工作任务完成情况和实习成果,过程评价主要考核工作态度、职业规范、团队合作与人际交往,以及自我管理和调节能力等方面,主要采用观察、专业谈话与汇报等方式。

经过多年的探索,本专业形成的《两年制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与实践》成果,获得2009年广州市高等学校第七届市级教学成果高职类一等奖(穗教高教〔2009〕13号);本专业校内实训基地被评为2008年广州市属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示范性实训基地(穗教科〔2008〕22号)。近六年本专业毕业生一次就业率100%,专业对口率达80%,就业专业对口率稳步提升,社会声誉良好。每到广交会召开前期或年底,广州地区许多高星级酒店主动到校招聘实习生或毕业生,毕业生常常供不应求,人才培养水平显著提升。

参考文献:

1.周彩屏.校外基地教学化运行模式创新研究[J].职教论坛,2009(1):37-38

2.侯明贤.以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为例论实习基地功能评价体系的构建[J].教育与职业,2008(4):197-109

3.马树超,范唯.中国特色高等职业教育再认识[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23)

4.马树超,郭杨.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历史的抉择[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第3篇:茶馆经营管理方案范文

关键词:城市社区;城市社区商业综合体;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TU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当前我国的经济形势愈发转好,城市化的水平正在逐步提升,商业化设施在这良好的时机下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有些大城市的中心商业区建设也有了世界知名的水平。但是随着城市人口增多,人们的消费观念发生变化,各地不断建设新的居民小区,这些都需要配套的商业设施。而我国现有的城市社区商业未能跟得上社区的发展,社区商业设施不足、布局不尽合理、服务单调等造成城市居民的基本消费和提高生活质量的需求无法得到满足,也制约了城市化的发展。所以要大力支持城市社区商业,以达到满足城市居民消费的基本目标,同时也是改变城市面貌、增加劳动就业、提升我国城市商业现代化和综合竞争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等我国城市化进程中面临的不足和缺憾的解决之道。

一、我国社区商业综合体发展中的问题

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的城市化水平才在不断提高,但社区商业综合体的建设还很滞后,而现在城市人口增加,更多的小区不断建设,现有的商业设施已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要有大量新的社区商业才能提升人民生活水平。因此社区商业综合体也引起了开发商的重视,北上广等国际化城市及一些经济发达地区,社区商业综合体已经有了很好的发展,有了实效,可以为其他社区商业综合体的建设提供经验。总体而言,目前我国建设和管理社区商业综合体也有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1、规划重视不足。以社区及周边居民为主要消费人群的社区商业综合体是新的社区商业形式。当前我国大多城市在城市化进程中更为重视的是中心城区的商业发展,而社区的商业没有得到相关部门的重视,对于中心城区的商业综合体建设管理很多城市政府都有清晰详细的规划,而社区商业综合体的建设管理缺乏政府部门的整体规划,很多的新建小区及改造小区商业综合体建设没有政府的重视,其建设和管理都处在无序的状态下。甚至某些地区政府及相关主管部门没有足够的认识,对于社区商业综合体的建设仅仅看到了企业的开发,把问题放给市场解决,更有甚者对于建设布局听之任之,致使其建设出现“投资商/开发商积极性高于政府,社区聚集区的开发建设快于政府、先于政府”,更是造成了这些地区社区商业综合体商业结构无序,布局错乱等现象。这些地区社区商业建设管理没有有关机构的指导,粗放发展,有的还是采用沿街布点、商住混杂的落后方式,既对居住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又难以满足新时期的消费需求,更是对以后社区商业综合体的管理建设造成了许多不必要的问题。

2、社区商业综合体建设后以出售为主,层次不高。从当前已经开发的社区商业综合体项目来看,更多的开发商在开发后都是直接出售,开发商固然是为了赚钱,这样能够更快的回笼资金。而一旦售出商铺,开发商不干预购买者的活动,仅只有物业部门的日常统一维护管理。购买商铺的投资者各自为营,使社区商业综合体内商业业态规划不能做到统一,而各个投资者对于商业业态要求不统一,业主都是自由招商,谁出钱高,就租给哪个商家,大家各搞个的,无法统一管理,造成整个社区商业综合体业态杂乱,更是降低了社区商业的综合品质。

3、业态配置不合理,强度需求业态的占份额太小。社区商业综合体做的成功失败不是看规模大小,要注重质量,小没问题,但是一定要是精品。社区商业综合体要提供给居民合理的业态搭配,小有小的好,和大型商业卖场错位经营、优势互补,亮点是方便,零售和服务意识要有,这样可以做成自己的特色,规模也就起来了。不同的人消费需求也不同,社区商业综合体应该依据居民对不同商业配套设施的需求强度来合理组合商业业态,这样将商业业态设施分为强度需求商业设施、中度需求商业设施和弱需求商业设施三个层次。在这搭配中,强度需求商业设施,包含综合市场、银行金融服务等要占至少50%的份额;中度需求商业设施,比如说饭店、物流服务、诊所、药店、美容美发、幼儿园、书店等要占到10%~50%;弱需求商业设施相对来说消费需求就少,比如茶馆、电影院、花店、宠物医院等等,自然可以只分配不到10%的份额。但是我国现有的一些地区的社区商业综合体的商业业态组合不合理,过于追求中度需求和弱需求的商业设施,忽略大众的强度需求商业设施的需求,例如大多社区商业综合体认为菜市场脏乱差,为了图方便,就不建设这些居民都需要的商业设施。那么他们的综合体有名无实,服务单一,并不能全方位的满足社区居民的生活需求,这些社区商业综合体的商业业态配置近似,也不会有自己与众不同的特点。

4、缺乏公共平台,无法满足公众的精神需求。社区商业综合体不能只提供居民的物质需求,它还应拥有自己的交流平台,居民可以在这里相互认识了解,他们可以在这里求助,得到认同。唯有居民在这里有家的感觉,即对社区商业综合体有心理依赖和归属感,这里才算是成为了社区的真正中心,开发的这个社区商业综合体项目才能算是成功。然而,真正建设时,因为社区商业综合体是以特定范围内居民为消费群体的商业形态,它业态配置要求高,日常便利性要求强,盈利回报周期长,这一系列特征让它并不受欢迎,开发商很难去认真做这么一个利润空间不大的项目。而场地小和经验不足等因素更是压制了开发商的热情,那么社区公共交流平台的建设就很难再社区商业综合体中得到体现。

二、社区商业综合体开发和运营影响因素

1、合理区位选择。社区商业综合体成功的一个重要基础就是区位的选择,项目区位的选择直接影响社区商业项目的成功与否,选择了正确的区位就是所说区域内在现在或是短时间内将会有充足的消费力,又有完善的配套设施,那么在开头,就打了胜仗。若是选择了偏僻的区域,人口稀少,难以形成持续的购买力,显然,这个开发成功的希望就不会太大。而在选择时,社区商业要考虑到该地的规划交通等事宜,这样才能是一个完善的设计方案。第一,项目所在地的区域规划决定着当地的发展方向,因此项目所面对的消费人群的收入水平也就确定,那么未来社区商业综合体将会吸引多少的购买力就知道了,那么作为影响综合体运营的消费水平可以预估。第二,综合体周围的交通状况也能极大的影响项目的成败,对于社区商业而言,交通情况也是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居民的出行都要靠交通,如果有一个便利的交通状况,比如说靠近公路的干道或是有公交站,那么该社区周围的流动人口就会增多,人流也会被社区的商业综合体所吸引,保证了社区商业综合体的可达性。除此之外,交通的便利还能增加临近地区的潜在顾客,次商圈和边缘商圈的消费者也能够来这里消费。

2、功能比例协调。要保证社区商业综合体的成功,综合体的功能设置要合理。作为一种属地型商业,社区商业大体有购物、餐饮、娱乐休闲和服务等功能。购物方面要能够提供给居民各种日常生活用品、便利品等等,这些都是使用频率高、购买量小的商品;餐饮的话要提供有三餐,这是基础,还有订餐、外卖等服务,而主要的餐厅类型是早餐店、甜品或快餐店等等;娱乐休闲上要有茶馆、电影院健身房这些;服务功能则是提供日常和公共类服务,诊所、药店、银行、邮政、电信、美容美发等是必不可少的,总之社区商业综合体应该具有的四项基本功能要有合适的比例。

3、丰富业态组合。社区商业综合体能够成功的重要机制是丰富的业态组合。可以将社区居民的需求层次划分为三层,第一是超市和菜市场(生鲜类),这是和社区居民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不可或缺,它们既能满足人们日常的基本生活需求又可以增加人气;第二是生活服务类,这些业态的存在可以让社区的居民生活更加方便以及提供一些社会服务;第三是零售购物类(除去超市、菜市场)和娱乐休闲类,这一类的商业设施配置要以居民的消费需求为主导,从而进行综合体商业业态配置。根据八个典型案例的调查研究,这些成功的社区商业综合体都是考虑到了各种业态的租金收益、社区居民生活需求及各业种租户的需求等各方面的综合,以及社区商业综合体应该具有的社会责任功能之后才做出商业业态规划,然后进行开发,它们达到了开发商、经营者和消费者之间的三赢。

4、产业集中。集中各种产业方便社区商业综合体的经营管理。从调查来看,社区商业综合体的运营管理模式分为开发商自持、租售结合和完全出售等三种。八个经典案例的调查显示,更多的开发商倾向于自持物业的产权集中式统一管理模式,一共有5个开发的项目;租售结合的有两个,只有一个项目采用完全出售的方式。开发商自持物业这种运营管理模式有能使开发商获取长久利益、把握综合体的功能组合与品牌档次及保障项目完整舒适的良好结果。

三、对我国城市社区商业综合体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我国现在的社区商业综合体开发的时间很短,缺乏经验,一切都要慢慢摸索,而我国的城市化进程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房地产开发方式转变,城市居民的消费观念也在逐渐改变,在我国发展社区商业综合体将会有很好的前景。而从现阶段我国社区商业综合体的基本状况来看,问题和缺陷还有很多,从国内各地区发展社区商业综合体的经验教训中,可以得到很多可以借鉴的,本文主要从政府方面提出建议。

1、规划工作。政府应有专门的针对社区商业综合体开发的规划工作。从国外的社区商业发展经验可以看到社区商业综合体是商业未来发展的重中之重,政府部门必须针对这一项目有预期的针对性合理规划,如此才不会在今后发展社区商业是遇到无可解决的困难和混乱。然而我国目前的城市建设规划体系中,更多的是城市发展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而专项的规划也仅仅有交通、绿地和管线,根本没有商业领域的专业规划,这对于商业的健康繁荣发展是极为不利的。从我国商业发展的现状来看,因为商业网点的布置没有详细规划,一些地区商业发展滞后,无法适应人民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另一些地区则盲目开发商业项目,竞争过度。所以政府要在制定商业专项规划上加快脚步,并且与城市总体规划相结合,相互照应,能够优化资源配置避免浪费。整合零散的店铺,来对商业业态合理布置,这样社区商业的实用便捷会进一步加强,方便了人们的生活。

2、加快社区商业综合体规范和标准的制定。政府要重视对社区商业综合体的研究,吸收国外在发展社区商业上的经验,在加上我国在这方面已经做了的摸索和得到的教训,要能够制定社区商业综合体建设的标准规范,来高屋建瓴的指导我国社区商业综合体的建设。例如新加坡社区商业的规定就可以借用一部分,各种类型的社区商业应该有一个分类,然后对各自的建设规模和商业业态配置建立一个标准。

3、政策支持。政府要敢于给建设社区商业综合体的主体单位一定的政策支持,通过政策手段激励有实力的连锁企业参与开发建设,比如说只要在社区设立超市、餐厅等各类方便居民的连锁网点的企业,都能在政府那里拿到一些政策扶持,甚至于资金扶助,对于各类有能力的单位个人从多方面鼓励其参与综合体的开发建设,而那些和居民生活密切关联的商业设施的建设主体会有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政策,让企业敢于参加社区商业综合体的开发,最终给群众带来方便。而且要发挥各个政府部门的主观能动性,商贸、建设、财政、劳动、工商、民政、税务等有关部门分工协作,街道办、居委会、物业等基层管理部门和连锁企业要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合作,建立起一个长效协调工作机制,进一步加快社区商业综合体开发建设的步伐。

4、优秀社区商业综合体建设推广示范。商业部现在正在制定我国的社区商业建设标准,来指导全面工作,各地主管商务部门也要因地制宜,明确重点。比如说一个城市的老区要充分利用现有的商业网点,健全的商业设施要发挥其辐射作用,惠及更大地区;而新建社区,已经预留了服务网点空间的要进一步完善,提高服务水平;尚未开发的,对于总体规划要做到位,要合理预估今后的发展方向。条件完备的城市可以先建立一些示范区,然后研究总结这些成功的社区商业综合体的经验,再来推广,然后扩大示范区域,进一步就能做到为全国的社区商业综合体发展做出表率,推动全国的发展。

5、对社区商业综合体的经营者培训。主要是通过租赁运营,社区商业才能获得长期的回报,那么后续的经营收益价值就显示了开发商的收益。所以,仅仅开发商业地产是不够的,这只是实现商业地产价值的基础,紧接着的商业运营方才能提升整个开发的全面价值。而我国目前的状况是开发社区商业的主要是房地产商,而他们作为社区商业的经营管理的主体是能力欠缺的“家庭团队”。所以,政府职能部门不仅应该规划设计,还要对于社区商业综合体的建设和经营提供一些必要的指导,以及培育引导专业开发社区商业和经营的房产开发商。作为开发商,若是集开发和经营于一体,那么他们在设计规划社区商业综合体时就会考虑到招商和居民的消费需求等一系列以后运营中的问题,这样就能使社区商业综合体的建设开发更容易走上正轨。政府还要培育有社区商业经营经验的连锁机构,这样社区商业的经营管理人员就能最大化利用各种有效资源,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居民。

参考文献

[1]乜标 鲁敏;转型中的中国城市社区商业发展问题研究――基于浙江省城市社区商业的思考[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2]郑光财;浅议评价社区商业建设水平的指标体系[J];北方经济;2010年16期

第4篇:茶馆经营管理方案范文

关键词:旅游产业集群;治理模式;利益相关者;平江路

中图分类号:F29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18-0266-05

旅游产业集群是旅游产业发展到较高阶段的产物,目前旅游产业集群现象在全球逐渐凸显。中国许多地区也已经出现了旅游产业集聚的现象,如桂林依托桂林山水在其周边发展了乐满地、愚自乐等一大批主题公园。然而,中国旅游产业集群总体仍然处于初级阶段,非均衡发展是现在中国旅游产业集群的主要特征。供需错位、结构偏斜、功利导向和旅游超前,这些现状都阻碍了中国旅游产业集群的自由发展。

基于利益相关者的旅游产业集群治理在社会公共事务处理的具体行动中所表现出的是一种新型的治理途径,有望能够协调政府、非政府组织、企业和个人多方群体的利益需求,避免旅游产业发展中的功利性等非均衡现象;避免传统政府管理形态的政府失灵,同时也避免市场不能控制的外部性市场失灵,弥补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所带来的问题的缺陷。

一、旅游产业集群治理

(一)旅游产业集群

旅游产业集群广义概念:旅游企业在一定地理区域内聚集生存。旅游产业集群的广义概念,主要强调的是区位联系,即在地理位置上的联系。

旅游产业集群狭义概念:旅游产业集群就是在一定的地理区域上,集合游客、旅游企业、支持企业、相关部门和从业人员、相关支撑机构等旅游产业或相关产业,以共同的目标围绕着旅游吸引物在空间产生集聚,并形成强劲、持续竞争优势的现象。旅游集群是以专业化分工与社会化协作为基础的,不同类型企业、不同规模企业群落生存、共同进化的生态系统。

本文认为,旅游产业集群是由区域当中某一旅游目的地或同性质的旅游目的地的旅游核心产业,带动旅游相关产业及其配套设施与服务等,按照专业化分工和协作关系共同组成具有地方根植性的互动联系的复杂系统。

(二)旅游产业集群治理

产业集群治理是集群内成员旨在促进和改善创新进程的目的明确的联合行动,是进行产业集群更新升级的所有集群成员都参与的集体活动,其本质是促进集群增长,即让集群具有共同的使命感和发展目标规划,最终目的是要建立和保持集群的持续竞争优势[1]。

本文认为,产业集群治理是指集群层面上对集群参与者交互活动存在约束和激励作用的各种内生性协调机制总体,是同时包含着地方经济和行政权威、社会规范和协会机制等多种微观治理机制的一整套制度安排。

旅游产业集群治理就是治理主体者通过改善投资经营环境,自上而下的推进旅游产业的集群,使整个区域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并对其他地区产生辐射的区域旅游发展战略。决策部门或决策企业有意识地营造和扩大价值链网,促进以经济价值链网为基础的集群环境的发展,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系统的自发形成。旅游产业集群治理实际上是一种旅游区域发展战略,区域内旅游企业之间相互竞争,同时他们又相互依赖,追求共同的利益,形成区域内的旅游产业共生。旅游产业集群治理有两个重点:第一,地方政府所起的作用是推进,而不是创造,地方政府通过对投资经营环境的控制,推进集群雏形向高层次的、有竞争力的集群前进;第二,旅游产业集群治理是一种区域旅游发展战略,不是一种自下而上形成的集群现象,它强调的是对集群的宏观管理的主动性、规划性。

二、现有旅游产业集群的治理模式

结合国内外现有研究结果,现实中大致存在自组织型、中心领导型和多元协作型三种典型的集群治理模式。

(一)自组织型治理模式

当一个产业集群内的众多企业在受利润驱使开展平等的交易和竞争等市场行为的同时,也受到地方互惠性社会规范的影响,集群内的企业和机构间易于在地方化信任关系的基础上自发地形成不同领域内不同程度的合作,此时集群会在特定阶段内体现出较强的内部协同效应,因而可以被称为自组织型的治理模式。经典的马歇尔产业区模型是符合自组织治理特征的,具体例如原生的意大利产业区、南美巴西、智利等国的制造业集群和中国浙江的中小企业集群等等[2]。

这类产业集群的内部参与者以数量众多的中小企业为主,企业间呈相对松散的竞合关系。在双边关系治理方面:(1)集群内部存在许多较短的供应链,上下游企业间依据价格、质量和交货时间等市场原则进行双向选择,同时由于道德、声誉等地方规范的存在,链上企业在环境波动较小时通常能维持比较稳定的关系;(2)水平企业间以竞争关系为主要特征,例如集群内供应商在地方中间产品市场上以竞标原则争取客户,终端企业依据价格信号进行生产决策、选择市场和开展竞争;(3)除了外部的供应商和客户之外,集群企业很少有其他群外合作关系。

在自组织型治理模式下,每个集群企业都是治理主体,它们以权衡盈利原则和互惠原则来管理和协调自身的内外部关系。集群中很少存在层级治理的元素,地方政府、公共机构和行业协会等特殊主体对集群企业经济活动较少实质性干预;技术和市场类中介服务机构应地方需求而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总体实力较弱,主要提供简单的程式化服务,难以担当创新知识源的角色。此外,自组织型治理模式下的集群内部关系结构具有不稳定性,会有创意抄袭、人才侵占等过度竞争行为。

(二)中心领导型治理模式

当一个集群内存在一个或少数几个大型龙头企业,其他许多的中小企业主要作为它(们)的分级配套企业开展生产和创新活动时,集群整体的治理就具有了明显的层级特征,而且这类集群中地方政府直接行政干预和传统社会规范的作用一般较弱。由于这些龙头企业实际担任着集群治理的权威中心和领导者角色,我们将这种治理模式称为中心领导型的。典型的案例有美国西雅图的航空产业集群、日本的丰田汽车城等,中国浙江东阳的磁性材料集群和乐清低压电器集群等也表现出这样的特征。

中心领导型治理模式下,集群内少数几个大型的龙头企业控制了产品价值链的核心环节,而将其他次要和辅助的环节通过层层外包分配给集群内各级配套企业,从而将整个集群整合为一个内部关系较为紧密稳固的生产系统。在双边关系治理方面:(1)各级配套企业围绕着龙头企业形成集群内分层次的供应链网络,龙头企业制订生产标准和供应规则,上下游企业间权力不对等,下游企业的议价权较弱,同时配套商和龙头企业间通常存在稳定的长期契约或承诺;(2)水平(同级)配套商之间由龙头企业调配形成较为明晰的分工,相互间并不存在太强的竞争,但也因此削弱了“共担风险、稳定市场和共享创新”[3]等方面的合作动机;(3)龙头企业几乎承担了全部与群外供应商和客户的实质性联系,并以集群“守门人”的身份与其他各类群外主体开展不同方式的合作。中心领导型治理模式在多边关系治理上的突出特征是龙头企业充当了集群内集体行动的主要发起者和者。此外,这类集群中存在专业化程度较高的金融、技术和商业服务资源,但一般为龙头企业所主导或控制。

集群内部的龙头企业是中心领导型治理模式下集群治理的中心主体,其权力基础是在不对称资产专用性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经济权威。中心领导型治理模式自上而下的治理方式具有快速、高效、直接等优点,有利于有序协调集群内部企业间关系,可以有效地控制过度竞争等集群常见的问题。但这种治理模式的缺点在于欠缺灵活性,中小企业创新激励不足,并且集群长期发展主要依赖于产业前景和龙头企业自身战略,因而也存在较大的战略风险。

(三)多元协作型治理模式

多元协作型治理模式较为符合奥斯特罗姆“多中心治理”的思想,在理想状态下,市场、规范和层级机制能在这种模式中比较均衡地各自发挥作用。与前两种治理模式相比,它包含了更丰富的治理主体和更具有弹性的治理结构,其中,地方政府或相关机构对集群经济的调节是集群治理的重要手段之一。这方面的典型例子包括英国剑桥工业园、台湾新竹科学园区和20世纪90年代以后的意大利产业区等。

多元协作型治理模式下的产业集群组织结构是具有较大弹性的,集群内部可能包含的主体涉及到各种规模的企业、地方政府机构、公共服务机构、行业协会或商会、大学及其他知识型机构、公共—私人联合管理实体等等。在多边关系治理方面,多元协作型治理模式的最典型特征是存在具有法定效力的集群机构,这种机构在国内外具有丰富的实践形式,它可以是公私联合的管理实体,例如意大利的产业区委员会(industrial district committee),由地方政府成员和各私人部门成员共同参与组建,主要职责包括制定集群发展计划并支持其实施、监督地方政府投资项目的实施和进展、就地方政策和地方利益与政府协商等。

多元协作型治理模式是包含了不同类型治理主体、整合其各自治理功能的多元化、多中心治理模式。在实践中这种模式同样存在弱点,例如政府部门与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宏观制度背景对于地方制度创新的客观障碍,包括非官方组织如行业协会的法定效力与赋权问题等等。此外,动态地看,多元协作型治理模式具有不稳定性,尤其是地方政府对经济活动的干预程度难以把握,存在从“政府调节”滑向“政府主导”的可能性。

自组织型的集群治理模式中起到最显著作用的治理机制是市场自治和社区规范,层级机制的作用较弱;中心领导型模式则以龙头企业的层级控制为最显著的治理机制,集群内通常存在具有经济权威的少数几个大型企业;而多元协作型模式中市场、层级和规范较为均衡地发生作用,其中官方和半官方机构作为重要参与者对集群整体发挥着主动的战略性调节的作用,但是多元协作型具有理想化和不稳定性的特点。

三、基于利益相关者的治理模式

(一)利益相关者主体理论的概念

利益相关者(Stakeholder)一词源于管理学概念,1963 年由斯坦福研究院的学者首次提出。由最初的企业为研究主体延伸到政府、社会组织、社区、政治、经济和社会环境等众多方面。Freeman(1984)的《战略管理:一种利益相关者的方法》一书的出版,被学术界认为是利益相关者理论正式形成的标志。在这本书中,Freeman认为,“利益相关者是能够影响一个组织目标的实现,或者受到一个组织实现其目标过程影响的所有个体和群体”[4]。

“利益相关者”理论引入旅游研究领域,并运用于旅游规划、开发、经营与管理问题的研究,着重强调社区(居民和组织) 参与旅游规划、开发、经营与管理决策,并公平分享旅游利益与公平分担旅游负面影响的必要性[5]。

旅游产业集群利益相关者可以界定为:旅游产业利益相关者是指那些与旅游业有着一些合法和重大联系(比如:交易关系、行为影响和道德责任等)、并且利益相关者与旅游景区之间相互发生作用、并使景区的运营成为可能的个体或群体。利益相关者的活动不仅能够影响旅游产业集群中群体和个人的行动、决策、政策或实践,同时也受其他群体或个人的行动、决策、政策或工商业活动的影响。就利益相关者而言,存在一种双向的影响互动或影响交换的关系。具体来说,旅游产业集群的利益相关者有旅游产业经营者阶层、相关产业职工、旅游者、当地政府、非政府组织、社区、行业协会、主要债权人供应商、股东、董事会等 [6]。

结合Clarkson(1995)在管理学中对利益相关者分类理论,可以认为旅游产业集群治理的关键社会性利益相关者包括政府、旅游资源开发者、旅游者、当地社区居民、企业经营者、街区管理者、投资者和其他非政府组织等。

保继刚和钟新民(2002)所著的《桂林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1—2020)[7]首先确认区域旅游发展中的主要利益相关者,即游客、政府、商业部门、本地居民、景点开发商等,然后分析了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表现、决策过程与行为、主要利益相关者之间的相互制约和相互影响关系,进而结合系统的反馈分析寻找和认识主要利益群体在旅游业中的促进和限制作用,剖析了旅游业发展的内部结构和制约机制,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出旅游业发展战略[8]。

张伟和吴必虎(2002)认识到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合作是区域和城市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并尝试将利益主体理论应用到四川省乐山市旅游发展战略规划过程中,而且对不同利益主体的旅游意识和利益表达进行了分析,调查和分析各利益主体对乐山市旅游发展的感知水平和利益表达[9]。

黄昆(2003)讨论了景区利益相关者的含义,以及政府部门、当地居民、景区投资者、旅游者和景区员工等各利益相关者对景区环境管理的影响,提出构建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的景区环境管理模式,并对实施该模式应注意的问题作了初步的探讨[10]。冯淑华(2003)从流域利益主体关系的角度来探讨风景名胜区旅游发展问题,试图从理论与实践的层面探讨流域内资源共享的各方在权利、义务等方面的关系,提出主体之间的协调措施,为旅游资源开发及可持续利用提供借鉴[11]。

但是在对利益相关者进行分类时,现有研究多采用规范分析的方法展开研究,利用规范分析的方法来梳理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发展脉络,归纳总结出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并应用于旅游产业集群中。而进行实地调查并运用科学的统计分析方法来处理数据的实证研究并未得到有效利用。总体来说,实证分析不足。

(二)平江路历史街区的发展模式

苏州平江路旅游产业集群具有独特的水上流动市场的配送体系和特色的旅游购物带。在平江历史街区的主要游览街道边,有苏帮茶馆、特色工艺品店等,出售平江特色纪念品。平江历史街区内的全晋会馆是苏州戏曲博物馆,旁边还有评弹博物馆;在平江路西侧,观前街到平江历史街区的过渡地带,有苏州小吃、苏州风味特产总汇等。沿苏州平江路旅游产业集群的主要游览水巷,有很多的特色客栈。民居与客栈融为一体,对于游客而言,他们与古街居民同吃同住同乐,可以真正地体会枕河人家的生活;对于街区内的商户而言,也能从中得到相应的经济收入。这样既有利于保存平江历史街区现有的生活方式,又有利于满足旅游者的需求,产生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12]。

1.治理主体

旅游产业集群利益相关者治理模式的治理主体是旅游产业集群所在地区的地方政府。旅游资源具有不可替代性,由于大部分旅游资源的开发权经由政府批准,这就决定了在中国政府会在旅游产业集群治理中扮演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该模式下将旅游产业集群的治理权限和责任权统归到政府部门为主导的专门的旅游资源规划者手中,作为旅游产业集群的治理主体对产业集群进行统一治理。政府作为治理主体的最大好处是能够对旅游资源(尤其是重要建筑和历史街区)

进行保护,同时能够保证治理的效果达到既定的目标。这种完全保护,不仅是建筑的结构、风格,以及各种装饰物质形态,还包括周边的历史环境、城市肌理等社会形态。由投资者参与能够保证旅游产业集群治理不同时期的资金问题。此外建设、规划、文物、土地、旅游等有关管理部门、经营企业等营利性团体和社区居民,也按各自职责,负责产业集群中的相关管理工作。这样的机构既可以作为一个保护机构,保证综合治理方案有利于对旅游资源的整体环境的保护和发展。并且,通过它适当的治理和经营,对旅游资源的保护与治理也可带来可观的收益,并将这种收益扩大的旅游产业集群的每一个利益相关者身上。

当地政府要树立先进的政绩评价理念,确保集群治理方式的长期执行,提高街区普通管理人员的素质,应该采用严格的录用考核制度对其工作人员进行录用前的筛选;定期对街区的管理人员进行在岗培训,对其工作绩效进行考核。通过上述一系列的考核、培训提高街区普通管理人员的素质。同时激励共同参与治理的积极性,政府应该激励各利益相关者参与产业集群治理的积极性,树立其共同参与产业集群治理的观念。同时促进各利益相关者在旅游产业集群治理中的共同合作、共同发展,确保各利益相关者平等参与、和谐发展。树立社会公众科学发展意识,强化社会公众和谐发展的观念,为各利益相关者参与到旅游产业集群的治理提供良好的文化环境

2.协助机制

政府需要一个专家“班子”对每一处旅游资源、对每一处产业规划进行深化设计,而不是统一模式化“生产”。政府尊重专家的意见,是保证旅游产业集群能够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而由原有掌握旅游资源管理权的建设、环保、文化、宗教、地质、林业、水利等以及与旅游产业相关的社会团体和产业规划方面的专家代表组成旅游产业集群治理专家协会,对旅游产业集群的治理和经营管理提供相关专业协助而不直接参与旅游产业集群的治理。

3.监督机制

各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旅游产业集群治理是模式的核心内涵,该模式下旅游产业集群各利益相关者以不同形式参与旅游产业集群的治理。各种利益相关者组成的利益相关者组织为旅游产业集群的直接监督机构,负责对旅游业的经营管理活动的监督。成立与公司治理中监事会功能相似的利益相关者组织对旅游产业集群的治理机构及股份制经营企业的一切经营管理活动进行监督。利益相关者组织主要由股东代表、经营企业代表以及包括社区居民、旅游消费者在内的利益相关者代表组成。

(二)互动模式治理效果

在分析了旅游产业集群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及实现方式之后,还必须对苏州市平江路旅游产业集群主要利益相关者利益诉求的实现程度进行剖析,这样才能搭建起从理论到实践的桥梁,旅游产业集群的可持续发展。

1.有利于保障各利益相关者权益

一般而言,利益相关者尤其是外部利益相关者在旅游产业集群治理中处于“外部人”地位,他们的利益往往会收到政府、旅游经营者等的损害。旅游产业集群利益相关者治理模式下的各利益相关者以不同方式参与治理的过程,虽不是控股股东,但仍对产业集群的治理和发展有一定的制衡作用。而由利益相关者大会作为各利益相关者的代表对旅游产业集群的治理以及政府和旅游规划开发管理活动进行监督,也为各利益相关者的权益提供了保障。

2.有利于旅游产业集群社会责任的实现

虽然短期内的旅游产业社会责任与旅游产业、旅游景区经济效益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矛盾,旅游业承担社会责任可能造成经济利益的减少,但良好的生态、社会、社区环境择对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旅游产业集群利益相关者治理模式下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要求本身就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旅游产业集群中各利益相关产业的社会责任,而在以保障利益相关者权益为目标而建立的旅游产业集群利益相关者治理模式下,使得旅游产业更注重其社会责任的实现。

3.有利于规避旅游资源保护的风险

中国现有的旅游产业集群治理模式中由于其监督机制方面的不完善使其在旅游资源保护上存在着一定的风险。而旅游产业集群利益相关者治理模式中建立了与公司治理中监事会功能相似的利益相关者大会对旅游产业集群经营管理机构的活动进行了有效的监督。同时利用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相互制衡来监督及控制旅游经营者及旅游资源规划者为是实现其经济利益而对资源环境造成破坏,有效规避资源保护风险。而由各相关部门专家所组成的治理专家协会则对旅游资源环境的保护提供专业协助。

参考文献:

[1] VISSER E-J,LANGEN PD.The importance and quality of governance in the Chilean wine industry [J].Geo Journal,2006,(65):177-197.

[2] 周泯非,魏江.产业集群治理模式及其演化过程研究[J].科学学研究,2010,(1):95-103.

[3] MARKUSE A.Sticky places in slippery space:a typology of industrial districts [J].Economic Geography,1996,72(3):293-313.

[4] FREEMAN RE,Strategic Management:A stake holder Approach[M],1984,Boston:Pitman.

[5] 陶文杰.中国旅游企业集群化发展路径研究[D].武汉:武汉大学,2004:4-5.

[6] MITCHELL,A.& WOOD (1997).Toward a Theory of Stakeholder Identification and Salience:Defaming the Principle of Who and WhatReally Count.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22(4):853-886.

[7] 保继刚.旅游规划案例[M].广州:广东旅游出版社,2003:1.

[8] 保继刚.旅游景区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143-145.

[9] 张伟,吴必虎.利益主体理论在区域旅游规划中的运用——以四川省乐山市为例[J].旅游学刊,2002,(4):63-68.

[10] 黄昆.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的景区环境管理模式研究[J].湖北社会科学,2003,(10):8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