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碳循环的影响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循证护理;家庭瘫痪患者;护理效果
循证护理是护理人员在计划其护理活动过程中,审慎地、明确地、明智地将科研结论与其临床经验及患者愿望相结合,获取证据作为临床护理的决策依据过程,其基本要素包括:获得最新、最佳护理研究证据,充分应用护理人员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实践技能,充分考虑患者的需求三个方面。瘫痪患者给患者家庭和社会都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家庭负担主要指疾病对家庭造成的不良影响,包括对家庭经济、日常生活、娱乐、家庭成员内的关系、社会关系以及家庭成员躯体、心里健康等方面的影响。社会负担主要指国家在医疗方面的财政投入。瘫痪患者的生存质量更是人文关怀的一个重要内容。当今社会随着人民群众生活质量提高的同时,随之而来的“三高”征也不断增加,甚至发病年龄越来越年轻化,“三高”征导致的脑卒中患者也越来越多。脑卒中作为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主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之一,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的特点。我国脑卒中导致的中风病的发生率正以每年8.7%的速度上升,中风是老年人的常见病,有很严重的后遗症,如瘫痪等。据临床实践表明,因中风引起的瘫痪,大多数是偏瘫、或单肢瘫、以及两次发作累及双侧肢体瘫痪,患者常伴语言障碍,呛咳,或某种程度的智力下降。而中风导致的瘫痪不仅对患者自身的生存质量有直接的影响,甚至对家庭和社会都造成了不可估量的危害。这类患者在医院经过正规的长达数月甚至更长时间的治疗后,治疗效果好的患者可以康复出院,有的效果不理想,但病情相对稳定的患者,由于家庭经济、人力、时间等原因,出院后有的进入了社区养老院,有的直接回家,由家人或外聘的照护者照顾患者。由于患者自身的生理、自理缺陷以及照护者的知识缺失以及心理素质等因素,都会对瘫痪患者的病情转归和生存质量产生直接和间接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1月在我科接受治疗出院回家的瘫痪患者60例,其中双侧肢体瘫痪和单侧肢体瘫痪各30例,每组男女各50%,年龄为40~65岁,连续住院6个月以上,出院后病程为8个月以上以及无严重器质性疾病的双侧肢体瘫痪和单侧肢体瘫痪的患者。
1.2方法
1.2.1分组方法 将60例瘫痪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男女各15例,全身瘫痪和部分肢体瘫痪各15例,两组的平均年龄相当,对观察组患者实施循证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
1.2.2建立循证小组 由科护士长带头,成员有护士长、责任护士、不同职称的护理人员以及主管医生等。护士长对所有参与的人员进行循证护理相关知识的培训、指导和工作分配。
1.2.3实施循证护理
1.2.3.1评估患者自身情况,制定相应护理计划 瘫痪患者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生理机能下降和自理能力缺陷。轻者行动不便,生活自理部分需人帮助,重者瘫痪在床,吃喝拉撒全靠别人照料。循证护理小组的护理人员应认真,仔细的评估每位瘫痪患者在进食、语言表达、行动能力等方面的自理程度,为其建立健康护理档案,制定相应的计划并予以实施。循证小组的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需要上门为患者服务,如留置、更换胃管、尿管等,并检查患者的健康恢复情况,收集记录患者的所有信息。
1.2.3.2评估照护者的能力,建立帮扶计划 瘫痪患者的照护者,有的是家庭成员,有的是根据其社会关系和经济能力而外聘的有一定护理经验的社会人员。这些照护者一般都不是专业的护理人员,护理经验参差不齐,全凭护理患者时间的长短而积累经验,大多数照护者都没有经过专业的护理培训,而且外聘的护理人员年龄都偏大。循证护理小组的护理人员应对照护者的护理知识、身体健康状况,文化修养、心理素质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估后建立档案,并建立相应的帮扶计划,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护理指导和心理疏导。如抬高床头、鼻饲、吸痰、翻身、肢体功能锻炼,服药的正确方法等,防止患者误吸导致吸人性肺炎和肢体孪缩、僵硬以及发生褥疮。有研究表明,脑卒中伴吞咽障碍患者吸人性肺炎发生率高达37%~78%,故应高度重视。瘫痪患者的照护者,由于长期从事单调,繁重又脏又累的护理工作,会产生心里疲惫和工作懈怠,循证小组的护理人员应不仅给予其护理指导,还要对其进行心里疏导。并叮嘱照护者如有任何疑难问题均可打电话咨询相关医护人员。对照护者从以下方面给予适时指导。
1.2.3.2.1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 瘫痪给患者带来了沉重的思想负担,对意识清楚的患者,照o者须鼓励患者乐观豁达,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使其能与照护者和家庭成员配合,尽早进行瘫痪肢体功能锻炼,防止关节畸形和肌肉萎缩的发生。
1.2.3.2.2保持肢体功能位置 上肢肩关节稍外展,避免关节内收,肘关节应微屈,手指关节应伸展、稍屈曲,可在患者手中放一块海绵团。为防止足下垂,应使踝关节背曲。为防止下肢外旋,在外侧部放沙袋或其它支撑物。尤其翻身后应保持肢体功能位。
1.2.3.2.3预防并发症 加强瘫痪肢体的活动,帮助患者被动活动及肢体按摩,鼓励自助运动,协助其坐起、站立、步行等锻炼,防止肢体挛缩、畸形。由于瘫痪肢体的感觉和运动障碍,局部血管神经营养差,如压迫时间较长,容易发生褥疮,故应翻身1次/2 h,对被压红的部位轻轻按摩,也可用红花酒精按摩,以改善局部血循环,床铺要平整干燥,在翻身时应适当叩击背部,鼓励咳痰,以防坠积性肺炎。注意个人卫生,擦浴时注意保暖,防止受凉。应用热水袋或洗浴时水温要适当,防止皮肤烫伤。要有足够入量,尤其夏天水分要充足,保证足够营养,选择富含纤维素、维生素的蔬菜和水果。养成排便习惯,防止大便秘结。在早饭前可给一杯热饮料,可促使肠蠕动增加而刺激直肠的排便反射。为了促进排便,还可按摩腹部,由右下腹向右上,转向左上腹,再转向左下腹,反复按摩5-10次,促进结肠内上端内容物往下蠕动,以助排便。遇有便秘时,口服蓖麻油或开塞露塞肛,仍然不能排便时,应通知护理人员灌肠。对意识清楚能正常排便的患者可用便壶或便盆,对意识不清又能自行排小便的男患者,可用大小适当的保鲜袋开口端松紧适宜地系于患者的外生殖器上,排便后及时更换;对意识不清的女患者或有尿潴留或尿失禁者,由护理人员留置导尿管,导尿管应定期更换。
1.2.3.2.4生活自理能力和职业能力的训练 瘫痪有好转时,应鼓励患者积极主动地锻炼日常生活技能,照护者;和家属要给予正确的指导和热情的帮助,鼓励患者完成力所能及的事情,如穿脱衣服、洗脸、吃饭,行走等。
1.2.3.4收集与反馈信息 循证护理小组的人员应与观察组瘫痪患者的家属或照护者互留联系电话,定期通过电话回访和家庭探访了解患者的康复信息,把反馈回来的患者的康复状况以及并发症等情况进行详细的记录和整理。
1.3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6.0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
2.结果
两组患者的观察比较,见表1。
论文摘要: 项目教学是通过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在电子产品工艺实训环节中,将电子产品工艺课程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教学有机融合,通过“先讲后学”,“在做中学”,给学生提供动手和独立思考的机会,鼓励学生通过实训环节获得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smt小型电子产品的安装是高等职业学校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中《电子产品工艺实训》课程的一个重要项目。结合《电子产品工艺》这门课程的特点,我们在电子实训环节采用了项目教学模式,即师生双方共同在实训室参与项目教学,由指导老师安排一个smt小型电子产品的实训项目,教师边教边训,学生边学边做,并把课程中的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完成这一实训项目,这样便锻炼了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团队协作和解决问题的复合能力。
一、项目教学法的宗旨
项目教学法是以行为导向为主一种教学方法,师生不再相互独立,而是以一个团队或一个整体的形式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在项目教学中,教师的角色由教学活动的主导者转变为教学活动的引导者或主持人,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项目教学法不注重教法,而是注重学法,体现了以学为本、因学施教的教学准则;它不仅让学生学知识和技能,而且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与他人交往,学会思考,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进而增强信心、提高学习积极性、锻炼能力,最后进行展示和自我评价;它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组织形式,让学生边做边学,把看到的、听到的结合起来,让学生以团队的形式进行学习,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索,强调在团队学习中发挥每个学生的主体作用,重视学习过程的体验。
二、项目教学法的实施
1.实施环节
项目教学法实践环节大体分为5个阶段:
(1)教学分析和确定项目任务。
(2)制定计划。
(3)实施方案。
(4)检查评估。
(5)归档 总结 。
对教学进行分析,确定合适的教学项目,是项目教学能正常开展的前提。在smt小型电子产品的安装实训项目教学中,我们根据项目教学的特点和smt小型电子产品的安装专项能力的培养目标,对教学内容和学生的情况进行了分析,确定了一个完整的smt小型电子产品的安装项目,从而培养了学生各实训环节的专项能力。
2.教学过程
(1)向学生布置项目任务。指导老师把组装smt小型收音机的任务和要求向学生作详细说明,使学生有明确的目标,知道实训项目的内容是为了什么,实训项目工作的最后结果应达到怎样的要求,实训项目工作完成后必须达到什么标准。
(2)作出项目实训计划。每个学生根据实训项目安排具体的项目实施计划,做出一份切实可行的实训项目计划。计划的主要内容包含:任务、目的、终期结果、评定标准、安全注意事项等。
(3)制定项目实施计划,教师对学生的实施计划进行点评,不断调整自己的项目实施计划。
(4)按计划实施,指导老师巡回指导。在学生实施实训项目期间教师除了做好巡回检查指导外,还要对整个项目实施过程进行检查和监控。
(5)自我评价、回顾及 总结 。实训完成后,学生根据评定标准对自己的项目实施环节进行综合评价,对照项目实训过程进行回顾、总结。
(6)指导教师对全班的项目实训情况进行全面的总结。
3.教学效果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有明显的提高,较好地掌握了 电子 产品工艺实训的专业技能。通过项目教学在电子工艺实训环节中的应用,学生的学习热情大大提高,能够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大部分学生掌握了smt元器件的识别和检测方法,较好地掌握了smt印制板再流焊的工艺流程和手工进行补焊维修技巧,并能进行正确安装小型smt电子产品。在协作学习和项目实训环节中,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了较大的提高,增强了统筹安排和协调计划的能力;在项目实施的整个环节中,学生增强了与他人交往、合作的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与此同时学生还增强了解决问题和自我总结的能力,加强了时间管理、过程控制、质量检查、安全生产的意识,提高了团队的自我管理能力。
4.教学体会
项目教学法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法。学生是学习主体主要体现在:学生根据实训项目内容自行制定实训项目实施计划,按实施计划开展项目,对项目结果进行自我评价,对过程进行回顾、反思和总结。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根据教学要求设计项目和组织项目的实施、进行项目指导、确定相应的项目考核和评价标准,在实训项目教学实施的过程中,使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体,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项目教学在电子工艺实训环节中,对创造良好的团队协作学习的环境,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应对实训项目进行过程的指导,对过程进行检查,及时给学生以指导和帮助,并对项目实施环节进行监控和管理,从而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和进展。
总之,项目教学是一门学问,也是一种 艺术 式的教学模式,需要教师转变传统观念,着重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让学生在一个个项目的完成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和能力的全面提升,让项目教学法在不断的尝试中逐渐成熟 发展 ,发挥它在实训教学上的积极作用。
参考 文献 :
关键词:燃气-蒸汽联合循环 余热炉 TITAN130 热效率 双压补燃型
一、锅炉介绍
本锅炉为双压、双锅筒补燃型自然循环燃汽轮机余热锅炉,主要由进口烟道、烟气挡板们、中间烟道、烟道式补燃装置、过渡烟道、锅炉本体、出口烟道、主烟囱、烟道膨胀节、钢架及护板、平台扶梯等部件组成。锅炉本体受热面采用标准单位模块式结构,由垂直布置的错列开齿螺旋鳍片管和上下集箱组成,以获得最佳的传热效果和最低的烟气压降。
二、影响余热炉的因素
1.燃气轮机的影响
在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系统中,燃气轮机是整个系统的热量来源,燃机的各项参数变化直接影响余热炉的各项参数。由于余热炉受燃机排气温度和烟气量直接影响,因此机组所带负荷发生变化时,余热炉的各项参数会受到影响发生变化。当燃汽轮机所带负荷越高时,燃机排烟温度和烟气流量也越大,当负荷达到满负荷是锅炉烟气温度和流量也趋近于最大。因此,为保障余热炉的最大效率最好使燃机满负荷运行。
2.余热炉自身的影响
除了燃机的影响之外最主要的还是来自于余热炉自身的一些情况。
2.1补燃系统带来的影响
由于余热炉投入补燃系统运行使得单耗远远增加,严重影响了系统效率,因此公司根据自身情况对余热炉系统和汽轮机系统参数进行了改善。可以再不用投入补燃的情况也满足运行要求。
2.2锅炉水温、水质的影响
未处理过的水中含有杂质和结垢物质。如果水质不处理或者处理不好容易使锅炉结垢,而水垢的导热系数很低,所以一旦受热面结垢,由于热阻增大,锅炉出力降低。经测定锅炉受热面上结1mm的水垢,燃烧损失率达到2%-3%,因此结垢越厚损失越大。实际上过路由于是处理不好或者未进行水处理的,会使受热面垢层厚度大于2mm或者更大,有的甚至达到10mm。这样不但降低了热效率,而且是锅炉管壁温度升高,需用应力下降,容易导致锅炉爆炸,影响安全经济运行。实践证明,锅炉给水温度每提高6℃,就能节省1%的燃料。
2.3热量散失的影响
由于锅炉炉墙、汽水热力管道系统的温度总是比锅炉内的空气温度高,所以部分热量会以辐射和对流的方式向周围空气散失掉。再加上锅炉输送到汽轮机的过程中管线较长且暴露在外面,由于我公司所在地区早晚温差大,冬季气温很低,导致蒸汽在输送工程中大量损失。
2.4排烟温度的影响
燃用含硫量很低的轻油或几乎不含硫的天然气时,因燃料成本相对较高$需要进一步降低排烟温度,力求尽可能地利用燃气余热,提高余热锅炉效率。
三、提高余热炉的热效率
1.提高给水质量
通过加装一台10吨反渗透装置和两台30吨反渗透水处理装置,主要由精密过滤器、多级高压泵、高低压保护系统、反渗透膜组件、不锈钢管路阀门及PLC电控系统组成。具有在线监测纯水电导率的功能,此外还配备了就地清洗系统(CIP)。该系统是以软化水为水源制备纯水的设备.软化水经过供给泵送至精密过滤器过滤,除去5μm以上机械杂质,再经高压泵推动下进入反渗透膜元件实现纯水和浓水的分离,纯水送至使用点,浓水一部分反馈,另一部分直接排放。反渗透装置的产水量≥30吨/小时(水200C),脱盐率≥97%,回收率≥70%。
2.提高给水温度提高凝结水回收率,防止凝结水损失是锅炉节能的重要环节。凝结水的回收不但减少锅炉软化补水量,减轻水处理系统的负担,而且由于凝结水温度比正常会问高出很多,从而提高锅炉给水温度。另外,双压锅筒的存在给加热给水温度带来方便。低压锅筒的饱和蒸汽温度132.80C,将其饱和蒸汽引进除氧器来给水加温和除氧,最终达到104℃的额定给水温度。
3.装加保温层
由于本地区海拔高,相对温度较低,昼夜温差大影响蒸汽产出和输送过程中不必要的热量损失。因此,可以给余热炉墙体、锅炉本体和蒸汽输送管线、阀门等加装石棉网、硅酸铝材料等保温材料来减少热量的辐射和对流作用,从而减少散热损失。
4.降低排烟温度在设计余热锅炉时可采用双压或三压蒸汽系统, 即在余热锅炉中除了
产生高压过热蒸汽外,还产生中压或低压过热蒸汽,补入汽轮机的中、低压缸中做功。由于增加了产生低压蒸汽的系统,回收了更多的热量,同时也把烟囱排烟温度降至更低,双压余热锅炉的排烟温度可降低到110 ~130℃。
四、总结
热效率是衡量过路能量利用的技术水平和经济性技术指标。在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系统中,余热炉的效率和燃机运行情况和锅炉本身设计施工等都分不开的,但是还可以通过防止结垢,提高给水温度和防止热损失等方法来改善余热炉的热效率。参考文献[1]徐惠峰 李春平
关键词:脑卒中 下肢 减重步行训练 针刺
脑卒中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的特点,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一大医学难题。我国脑卒中后的患者中有近75%遗留偏瘫后遗症[1]。减重步行训练在训练过程中减掉患者部分体重,使下肢运动功能障碍的患者能够处于直立状态,治疗师可以使患者进行步行周期所有动作的练习。患者可以进行早期步行训练,早期步行训练对患侧下肢的运动功能提高有较好的疗效。通过临床观察发现减重步行训练联合针刺治疗可以明显改善脑卒中后患侧下肢的运动功能,并且临床疗效优于减重步行训练组,针刺可以进一步提高减重步行训练的疗效。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所选病例均为黑龙江省农垦总医院康复科患者,共计6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常规康复治疗加减重步行训练组(对照组)和常规康复治疗加减重步行训练加针刺组(治疗组)。对照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53岁~65岁;病程20d~30d;缺血性脑卒中22例,出血性脑卒中8例。治疗组男13例,女17例;年龄54~63岁;病程22~29d;缺血性脑卒中23例,出血性脑卒中7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脑卒中诊断标准[2],并经颅脑 CT 或MRI检查确诊;均为第一次发病,且为单侧病灶。
1.3 纳入标准 符合上述诊断标准,无严重认知功能障碍,病程在一个月内的首次发病患者;患 侧 下 肢 肌 力 达 2 级 或2级 以 上,下 肢Brunnstrom分期Ⅱ期以上;年龄不超过65岁;患者同意接受减重步行训练及针刺治疗,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4排除标准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非首次发病有肢体、认知功能障碍患者;患骨关节疾病者;患严重肝、肾等全身系统疾病者;经药物治疗后血压仍高于170/100mmHg者。
1.5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常规康复治疗。常规康复治疗:偏瘫肢体的运动疗法、作业疗法,按摩,康复护理。上述治疗1次/日,40min/次,每周6次,连续4周。对照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减重步行训练。治疗时间为4周,最初几次训练为适应性训练,确定最适减重量,最适的运动平板速度,最适的强度,最适间歇。训练过程中心率超过年龄标准化最高心率的75%,血压超过180/110mmHg或出现胸前不适,头晕等症状时应及时停止训练[3],治疗师训练中指导患者矫正步态。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针刺,选穴为头针:四神聪穴、印堂穴、运动区;上肢:肩前穴、阿是穴、肩贞穴、尺泽穴、手三里穴、外关穴、八邪穴、合谷穴;下肢:伏兔、血海、足三里、阴陵泉、三阴交、解溪、太冲。每日治疗1次,每周6次,共治疗4周。
1.6 评定方法 入组前后各进行一次评估,由专人完成,评估者对患者的组别和训练情况均不知情,用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评分进行训练前后评定。
1.7 统计方法 两组数据均以均数士标准差 ( x士s)表示,采用t检验,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处理。P
2 结果
经过四周治疗后两组下肢Fugl-Meyer量表评分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
3 讨论
目前认为脑的可塑性和功能重组原理是脑卒中后运动功能恢复的重要机制。神经系统损伤后具有自身修复及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轴突侧支生芽与突触更新、潜在神经通路的应用和失神经过敏等,是中枢性损伤后恢复的形态学和生理学基础。康复治疗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下肢的运动功能。减重步行训练技术能够针对下肢功能障碍,提高患者步行能力。减重步行训练可使还不能独立步行的患者早期进行步行训练。步行训练能够刺激患者的脊髓步行发生器和大脑的步行中枢,能够激活大脑半球感觉和运动区。通过规范合理的减重步行训练,诱发皮肤、关节部位深浅感受器的大量信息的传人和大脑中枢的大量运动冲动信息的传出,促进大脑皮质功能重组,从而促进大脑对运动的控制能力。国内一些研究报道减重步行训练康复治疗后,患者独立步行能力明显提高,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4]。减重步行训练的作用国内一些报道已证实。
脑卒中后下肢运动功能障碍属于中医的“痿证”。阴津亏损,不能濡养筋脉;阳气不足,水谷精微不能输布,筋脉失养是痿症的主要病机,中医辨证为阴阳两虚,治宜平补阴阳气血。患侧下肢取穴伏兔、足三里、解溪属足阳明经穴,阳明经乃多气多血之经,气血旺则经脉畅,故取阳明经穴施以补法振奋气血;三阴交系足三阴经之交会穴,补三阴益脑髓,调气血安神志,与血海、阴陵泉合用并治下肢痿证;太冲是足厥阴肝经之原穴,肝主藏血,补之能柔肝养血。国内研究证实下肢运动障碍由于下肢前肌群和外侧肌群肌力不足所致[5],伏兔、血海深部为股四头肌,足三里深层为胫骨前肌,解溪与太冲均在拇长伸肌腱与趾长伸肌腱之间,刺激这几个穴位可促进股四头肌、胫骨前肌、拇长伸肌与趾长伸肌的肌张力的增高,在患病早期可以促进运动功能的恢复。
本研究在减重步行训练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针刺治疗,通过临床观察发现,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Fugl-Meyer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参考文献:
[1]杨期东.神经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18.
[2]中华神经科学会,中华神经外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J]. 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
[3 ] Bruce H, Dobkin M D.Rehabilitation after Stroke[J].The New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2005,16(352):1677-1684 .
脑卒中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一种疾病,具有发病率、致残率、病死率高的特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使之尽快回归家庭,重返社会,越来越为重要。为此,针对脑卒中病人的特点采用分期功能训练对患者进行康复锻炼,收到良好效果。
资料与方法
2009年9月~2010年10月收治早期脑卒中偏瘫患者65例,均符合1995年全国脑血管病会议诊断标准,并经颅脑CT或MRI证实为初发脑卒中。随机分两组,即康复组和对照组。康复组32例,男22例,女10例,年龄48.2±16.2岁;其中脑出血9例,脑梗死23例;左侧偏瘫18例,右侧偏瘫14例。对照组33例,男18例,女15例,年龄50.1±14.2岁;其中脑出血10例,脑梗死23例;左侧偏瘫19例,右侧偏瘫14例。两组性别、年龄、病情及严重程度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
方法:两组患者均接受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康复组于发病1~7天生命体征平稳后进行功能锻炼。根据患者的病情、年龄、功能障碍程度,依照脑卒中弛缓期、痉挛期、恢复期的不同特点进行功能康复:⑴初期或弛缓期:在这一时期主要是利用联合反应或共同运动达到治疗的目的。注意诱发和易化患者的联合反应和共同运动,并让患者逐渐学会控制共同运动;⑵床上良肢位的摆放:①仰卧位:患侧肩胛和上肢下垫一长枕,手指伸展位,平放于枕上。长浴巾卷起垫在大腿外侧,防止下肢外展、外旋。膝下垫毛巾卷,保持伸展微屈。②健侧卧位:患侧上肢伸展位,下肢取轻度屈曲位,放于长枕上。③患侧卧位:患侧上肢外展、伸展位,患侧下肢轻度屈曲位放在床上,健侧下肢向前跨过患侧放于长枕上,健侧上肢放松,放在躯干上。⑶正常关节活动度的维持:应每天对患侧肢体进行各关节全范围的被动活动。肩关节内收、外展、屈、伸、上举,肘关节和腕关节屈、伸,掌指关节屈、伸、对指,下肢髋关节内收、外展、屈、伸,膝关节和踝、趾关节屈、伸等动作,每个动作重复10余次,1~2次/日,30分/次,活动关节时要用力适度,以防脱位或扭伤。⑷定时变换:一般日间健侧卧位及仰卧位每2小时翻身1次;患侧卧位每1小时翻身1次,俯卧位每30分钟或更短时间翻身1次。夜间翻身时间可相对延长。翻身时应轻柔,禁止牵拉患肢,尤其对出血性脑卒中患者注意保护头部,以防再次出血。定时翻身拍背,预防并发症。⑸瘫痪肢体按摩:按摩应由远心端向近心端进行,原则为先轻后重,由浅及深,由慢而快,2次/日,每次20分钟。①当患者能在床上自己翻身和作半桥动作后逐渐训练从卧位转为坐位。坐起后可行坐位Ⅰ~Ⅲ级平衡训练。②中期或痉挛期:这一时期应加大正常的感觉输入,抑制联合反应、共同运动等异常运动模式,促进正常的姿势反射和运动模式的建立和发展。避免加重痉挛,降低肌痉挛的程度。首先采取抗痉挛,如俯卧位,膝手爬行位、坐位、双上肢向后支撑位,此外可用被动活动手法降低肌张力,该期以坐位、立位Ⅱ~Ⅲ级平衡训练为主,达到站立位Ⅲ级平衡后,可进行步行训练,开始借助于室内双杠或室内楼梯到独立行走,同时可进行一些作业疗法,如推球、插积木等。③恢复期:这一时期应逐步修正错误的运动模式,巩固正确的运动模式,强化选择性分离运动,改善精细活动能力和协调活动能力。继续逐步进行自主运动、分离运动和协调运动训练。可通过器械活动如功率自行车或借助训练球完成一些难度较大的功能活动。同时用患肢做各种日常活动如吃饭、穿衣、做家务,以提高患肢实际操作能力,使患者早日康复。
康复评定及治疗处理方法:采取Barthel指数评定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用简式Fugl-Meyer评定法测患者运动功能情况[1]。所有患者在入院及出院时按上述两个指标各评价1次。
统计学方法:采用t检验。
结 果
康复组与对照组入院及出院时的Barthel指数与Fugl-Meyer积分比较:康复组与对照组入院时的Barthel指数和Fugl-Meyer运动功能积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出院时,对照组两项指标有改善,但与康复组相比,改善幅度小;康复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见表1。
讨 论
脑卒中患者由于不可逆转的中枢运动神经损伤以及病灶和其水肿带来某些运动神经元的不完全损伤,其功能不可能只依靠单纯药物治疗自然获得[2]。中枢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不是固定不变的,中枢神经系统在损伤后具有在结构上或功能上重新组织的能力。早期进行康复训练能够达到功能区的转移和(或)重组,从而恢复受损肢体功能。积极创造损伤神经修复或代偿的条件,可以使遭到破坏的运动反射在良好的条件刺激下重新建立起来[3]。这是康复训练后运动功能恢复的理论基础。
早期康复治疗对患者的康复结果常常有决定性的影响。只要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即可进行康复治疗,而且越早越好。人脑之所以具有高度的可塑性不是由于再生,而是由于动态的功能重新组织或适应的结果[4]。而构成脑可塑性的众多因素在不同时期发挥着不同作用。方法得当的功能训练是其中的重要因素。尤其采用分期的方式,通过系统的、有选择的、有针对性的方法,抑制和控制低级中枢的调控作用,降低异常肌张力引起的肌痉挛,打破异常的运动模式,建立正常运动模式,改善肌群间的相互平衡协调功能,逐级出现分离的、精细的和可以控制的肢体功能活动[5]。从良肢位的设计到步行锻炼,其目的在于预防并发症和废用综合征的发生;增强残余的肌力;以便达到生活的自理。表1结果表示,康复组患者的功能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提示脑卒中患者早期进行分期功能训练能更有效地恢复神经功能障碍,减少患者痛苦,促进其生活和运动功能的早期康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缪洪石,朱镛连,吴弦光,等.脑卒中的康复评定和治疗[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6:8.
2 南登昆,缪鸿石.康复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121-210.
3 李慧超.早期一对一康复训练对急性脑梗塞患者功能恢复的护理效应[J].现代康复,2000,4(6):838.
4 燕铁斌,窦祖林.实用瘫痪康复[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97.
5 隋玉华,毛春玲.功能训练对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的影响.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09,26(5):517.
【关键词】 减重支持系统训练;缺血性脑卒中;偏瘫
作者单位:529000 中山大学附属江门医院神经康复科 缺血性卒中作为致残率极高的一种疾病,尤其是偏瘫后步行功能的障碍严重影响了患者回归家庭及社会的目标,减重支持系统训练应用于偏瘫患者步行功能恢复目前国内已有较多报道,本研究在此基础上主要观察使用减重支持系统训练不同时间后观察偏瘫患者步行功能、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改善程度。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9 年6月至2011 年6 月在我院神经康复科住院缺血性脑卒中患者65 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对照组34例,其中治疗组男19例,女12例;,平均年龄(628±73)岁;对照组男21例,女13例,平均年龄(614±85)岁。两组年龄、性别、治疗前FCA分、平均步速及步长、FMA、MBI统计学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 005)。
12 入选标准 ①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通过的诊断标准并经头颅CT 证实。②病程在3个月内的稳定性缺血性卒中。③年龄在75 岁以下。④偏瘫肢体Brunstrom分级≥Ⅱ级。⑤意识清晰,无明显失语及严重认知功能障碍及情感功能障碍,能够按要求完成动作性指令; 血压和心率控制在正常范围以内。⑥一人扶助下可缓慢步行不小于5 m。
13 研究方法 治疗组和对照组均进行常规康复训练,每次训练前进行测试,要求患者血压和心率控制在正常范围以内,同时在步行训练过程中需定期监测血压和心率。治疗组采用江苏钱璟康复器材有限公司生产的GJZB02减重步态训练器和GHDP03型活动平板的组合进行减重支持系统步行功能训练治疗。整个治疗过程中需保证患者正确的步态模式及步行安全性。开始治疗前,需两名物理治疗师提供手法帮助从而矫正患者的步态偏差。其中1名治疗师位于患者的偏瘫侧,训练患腿摆动相,在脚触地时使足跟开始接触地面,在摆动中期防止膝过伸,保证双下肢支撑、摆动期时相一致及步幅对称。另1名治疗师需站在患者后面,帮助患者进行身体重心转移、髋伸展、骨盆旋转,并保持患者躯干的直立。在开始进行步行训练时治疗师首先将减重器移向患者,使悬吊架在患者头部正上方,并降低悬吊架高度,将患者腰臀部用固定带束缚,调整松紧程度,使患者自我感觉舒适为宜,治疗的过程中要确保固定带左右对称以及两端向上用力均匀。减重重量以不超过患者体重的30 %~40 %为宜,当患者步行功能进步后即应尽快减少减重量,直至达到全负重。活动平板的速度以患者能保持正常的步态为宜,并逐渐增加速度。患者训练时间从开始15 min/次逐渐增加到30 min/次,1次/d,每周5次,总计8周。
14 评价方法 康复治疗前和治疗4周、8周后分别进行评价,由同一名康复医师完成量表评定,评定人对训练情况及分组不知情。评价指标: ①功能性步行量表(functional ambulation category, FAC),0 级:不能行走或需两个或更多人的帮助;1级;需在1 人帮助减轻重量和维持下行走;2级:需在1人连续或间断扶持下行走;3级:需在他人监督下行走;4级:能独立在平地上行走,但上下楼、上下坡或在不平的地面行走需帮助;5级:能独立在各处行走。②步行速度和步长:采用10 m 步行指标评测方法进行测量,分别评测2次,取平均值为最终结果。③运动功能:由简式FugMeyer运动功能量表(FugMeyer assessment, FMA) 评价患者下肢运动功能(下肢运动总积分34 分)。④基本日常生活能力:使用改良Barther 指数(Modified Barther index, MBI)评估日常生活能力。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1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所有原始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 表示,治疗前、治疗后4周及治疗后8周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2 结果
见表1、2。
表1 两组训练前后FAC 评分、步行速度、步长比较(x±s)
表2 两组训练前后FMA、MBI比较(x±s)
3 讨论
[关键词] 寻常型银屑病;窄谱中波紫外线;阿维A;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
[中图分类号] R785.6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3-7210(2014)06(b)-0046-04
Influence of narrow-band UVB combined with Avi A on psoriasis vulgaris T lymphocyte immune function
CHEN Guosheng SHEN Guanxin HUANG Yuqing ZHENG Miao GUO Xiongwei
Department of Dermatology, Anbu Overseas Chinese Hospitals of Chaoan District in Chao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Chaozhou 515638,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 of narrow-band UVB combined with Avi A on psoriasis vulgaris T lymphocyte immune function. Methods From January 2011 to January 2014, in Anbu Overseas Chinese Hospitals of Chaoan District in Chaozhou City 80 patiens with psoriasis vulgari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40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ere given traditional narrow-band UVB, the observeration group were given narrow-band UVB combined with Avi A capsule. After 8 weeks of treatment, the efficacy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were compared, and the PASI score andperipheral blood T lymphocyte subsets (CD3+, CD4+, CD8+, CD4+/CD8+)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were observed. Results After 8 weeks treatment,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95.0%)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77.5%),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PASI scor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after treatment were lowered than those before the treatment, and PASI scor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after the treatment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CD4+ levels of the control group had no difference between before and after the treatment, CD4+ levels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after the treatment were higher than those before and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CD8+ levels of the control group had no difference between before and after the treatment, CD8+ levels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after the treatment were higher than those before and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CD4+/CD8+ levels of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before treatment, and after the treatment thos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Conclusion Narrow-band UVB combined with Avi A can improve the efficacy on psoriasis vulgaris, its mechanism of action may be T lymphocytes play a role imbalance on immune function closely related .
[Key words] Psoriasis; Narrow band UVB; Avi A; T lymphocyte cell; Immune function
寻常型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其特征是出现大小不等的丘疹、红斑,面覆盖着银白色鳞屑,好发于头皮、四肢伸侧及背部[1]。近年来,以T淋巴细胞为核心的免疫学说成为银屑病研究的热点,多数学者认为,银屑病是一种由多种致病因子刺激机体免疫系统引起的T淋巴细胞异常的免疫性疾病。T淋巴细胞可改变表皮细胞生长的稳定性,引起角朊形成细胞的过度增殖及异常分泌[2]。窄谱中波紫外线(Narrow-band,UVB)照射治疗为寻常型银屑病的常用方法之一,研究发现,UVB照射皮损后引起真皮中大量T细胞凋亡、浸润性T细胞数目下降,抑制朗格汉斯细胞的抗原呈递和活化T细胞功能,从而提高了治疗银屑病的疗效[3]。但单独应用UVB照射随着照射剂量的增大,其副作用也会增加[4]。近年来国内外不少文献报道在应用UVB照射的基础上联合阿维A或与其他药物联用可以提高银屑病的疗效,但关于窄谱中波紫外线联合阿维A对寻常型银屑病患者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报道不多,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1月~2014年1月在潮州市潮安区庵埠华侨医院住院治疗的80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符合《皮肤性病学》(第6版,人民卫生出版社)中“寻常型银屑病”的诊断标准[5],纳入标准:年龄18周岁以上,排除严重心、肝、肾功能损害、内分泌代谢异常、伴有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者、过敏性体质者及妊娠、哺乳期妇女、不同意按时随访者。其中男46例,女34例。年龄19~68岁,病程13 d~20年。疾病程度:进行期57例,静止期23例。皮损形状:斑块状53例、点滴状21例、地图状6例。将80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皮损形状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窄波紫外线照射,照射前2 h口服光敏药物。窄谱中波紫外线光疗仪(TL01,峰值311 nm,德国Waldmann公司),波峰值365 nm。体表辐射度1.8~3.2 mW/cm2。每天照射30 min。最大剂量不超过3 J/cm2,每周3次。照射过程中男性患者穿短裤保护生殖器。观察组联合阿维A胶囊(重庆华邦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10126)口服,初始剂量20 mg/d,如无明显不良反应,1周后增至30 mg/d,待皮损大部分消退后再减至20 mg/d。疗程4~8周,治愈后停止。每周检查患者肝、功能及不良反应。
1.3 T淋巴细胞及亚群的检测方法
晨空腹取外周静脉血5 mL,加抗凝剂,采用双色荧光抗体染色技术经流式细胞仪检测CD3+、CD4+、CD8+,并计算CD4+/CD8+。采用Facscalibur型流式细胞仪(美国BD公司)检测。
1.4 疗效评价标准
根据银屑病皮损面积及严重程度指数(PASI)评分标准对患者治疗前及治疗结束后的症状、体征(红斑、浸润、鳞屑)进行评分[6],病情严重程度按无、轻度、中度、重度、极重度分别记0~4分。治愈:PASI评分下降>90%;显效:PASI评分下降60%~89%:好转:PASI评分下降20%~59%;无效:PASI评分下降
1.5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治疗8周后的疗效以及两组患者治疗前后PASI评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的变化情况。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软件SPSS 12.0对数据进行分析,正态分布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比较
治疗8周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5%,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2。
表2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n(%)]
注:与对照组比较,*P
2.2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PASI评分比较
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前PAS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8周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PASI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治疗后的PAS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3。
表3 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PASI评分比较(分,x±s)
注:与对照组同时间比较,P
2.3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情况比较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前CD3+、CD4+、CD8+、CD4+/CD8+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对照组患者的CD4+水平治疗后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观察组患者的CD4+水平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升高,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CD4+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对照组患者的CD8+水平治疗后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观察组患者的CD8+水平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降低,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CD8+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CD4+/CD8+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提高,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CD4+/CD8+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4。
表4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
变化情况比较(x±s)
注:与治疗前比较,*P < 0.05;与对照组比较,#P < 0.05
2.4 用药安全性的观察
观察组3例出现皮肤干燥、脱屑,6例出现唇炎,给予对症治疗,均能耐受;对照组3例出现皮肤干燥、脱屑,未影响治疗。
1、碳库
碳循环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地球化学循环过程,包括碳元素在各个储库的贮存和在不同储库之间的流通。就通量来说,碳循环中最重要的是CO2的循环,CH4与CO的循环是较次要的部分。所谓碳库,是指在碳循环过程中,地球各个系统所存储碳的部分,概括起来,地球上主要有四大碳库,即大气碳库、海洋碳库、陆地生态系统碳库和岩石圈碳库,如表1所示,其中,岩石圈碳库最大,但碳在其中的周转时间极长,约在百万年以上,因此,在碳循环研究中可以把岩石圈碳库近似看作静止不动;海洋碳库是除地质碳库外最大的碳库,但碳在深海中的周转时间也较长,平均为千年尺度;陆地生态系统碳库主要由植被和土壤两个分碳库组成,内部组成和各种反馈机制最为复杂,是与人类活动关系最为密切的碳库。而干旱半干旱区由于面积较大,因而在陆地生态系统碳库中占有一定的比重。
2、碳源与碳汇
在碳循环研究中,人们主要关心的是碳在大气圈、海洋和陆地生态系统(包括植物和土壤等)3个碳库之间进行的连续交换,即碳的流量问题或者说是碳源和碳汇的问题。所谓碳源和碳汇都是以大气圈为参照系,以向大气中输入碳或从大气中输出碳为标准来确定,即向大气圈释放碳的通量、过程或系统称之为碳源,从大气圈中清除碳的通量、系统、过程或机制称之为碳汇。最终决定一个体系是源还是汇的是碳的净收支。目前,由于大气圈与陆地生态系统之间碳的交换过程存在的未知问题最多,受人类活动的影响最大,是全球碳循环的研究重点。其中,仍然困扰科学界的一大碳循环难题是关于“碳失汇”的问题,即CO2收支不平衡,该问自1938年Callendar首先提出,但到了今天,该问题依然悬而未决。目前比较一致的观点认为,这个未知汇可能在北半球中纬度地带,这一碳汇约可占到全球碳失汇的1/3,但是这一机制还不清楚。到目前为止,人们认识到的在几年到几十年的短时期内,可能影响陆地碳储存的过程主要包括气候变化,植物生长,CO2的施肥效应,氮沉降施肥以及土地利用方式的变化5个方面。由于干旱半干旱区生态系统碳源汇的研究较少,对该区生态系统碳源汇进行研究不仅可以弥补中国在干旱半干旱区生态系统碳通量研究的不足,而且可以为中国在碳贸易中提供一些基础数据支持。
二、不同环境因素对干旱半干旱区碳循环的影响
植被—大气间的碳循环及其对环境要素变化的响应是目前全球变化研究中的热点问题,科学家们正尝试通过不同尺度的实验观测和模型模拟来研究陆地生态系统在不同时间与空间尺度上的碳收支及其对环境的响应。影响生态系统碳交换量的主要因素有光照,温度,水分以及土壤温湿度等。干旱半干旱区由于气候干旱,蒸发强,降雨稀少,光照强,各种环境条件恶劣,使得该区生态系统在各种环境因素影响下较为脆弱,因此有必要对干旱半干旱区各个环境因子影响下的生态系统碳循环进行深入分析。
1、光照与辐射
光照条件是生态系统中生物生长所需的重要因素,生物的各项生命活动与生产都与光照具有密切联系。由于光合有效辐射的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具有明显的昼夜规律。通常植物光和能力随着光照增强而增加,但当光强达到饱和点后,光合强度就会受温度,水分等其他环境因子的控制。Chaves等[28]对干旱荒漠区的植物进行了研究,发碳库大气圈陆地生物圈岩石圈大洋C大小/Gt700~7201900~2000>7500000038400~40000表1地球各主要碳库注:1Gt=1×1015g。现植物在水分胁迫时易发生光合作用的光抑制,而Demmig等的研究又发现,光抑制的发生,会导致光合作用消耗的光能减少,使得光合组织吸收的光能大量过剩,而过剩的光能若不能及时有效地耗散,就会损伤光合器官,从而进一步影响光合作用。许皓等研究了光合有效辐射与地下水位变化对柽柳属荒漠灌木群落碳平衡的影响,结果表明,光合有效辐射是一个主要影响因素,与群落碳获取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群落碳同化能力的季节变化是光合有效辐射和地下水位共同影响下光合作用物候学特征的体现。另外,在干旱区荒漠生态系统中,每个物种对光照的响应不同,因此具有不同的光饱和点与光补偿点,荒漠植物由于长期适应强烈光照,所以光饱和点要比一般植物高,C4植物要比C3植物高,但也有例外情况。
2、温度
温度的变化对生态系统生物生长发育的各个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是生物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因素,它在任何时间任何生态系统中都起作用,并且是对生物影响最明显的环境要素之一。但生态系统光合作用(形成光合作用总初级生产GPP)与呼吸作用(特别是土壤呼吸Rh)对温度的响应却不尽相同。目前,有许多学者对土壤呼吸与温度间相互关系进行了研究,并建立了许多方程,包括:线性方程、指数方程、Arrhenius方程、幂函数方程等。这些方程能在一定温度区间内很好的描述土壤呼吸变化,较好的揭示CO2通量的季节变异性,但当温度过高或偏低时,其模拟精度下降明显。另外,徐小峰等研究了气候变暖对主要碳循环过程和植被、土壤碳库和凋落物碳库的影响,并探讨了气候变暖条件下陆地生态系统的碳源/汇关系。李琪等对半干旱区土壤温度对克氏针茅草原生态系统碳通量的影响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土壤温度和水分是影响克氏针茅草原生态系统碳收支的重要因子。干旱半干旱区生态系统地表水分含量低,蒸发量大,随温度的升高或增温时间的延长,土壤呼吸速率增长减缓甚至停止,对温度变化的敏感程度降低,表现为温度较低时,土壤呼吸主要受温度变化控制,温度偏高时,土壤呼吸主要受土壤水分等因素影响。这种情况说明土壤呼吸是温度与其他多种因子共同作用的结果。综上可知,干旱半干旱区生态系统碳循环的相关过程(包括光合作用以及呼吸作用等)与温度(气温与水温等)之间的关系十分复杂,但目前关于该区这方面的研究较少,今后急需加强干旱半干旱区生态系统各种生理过程与温度间响应关系的研究力度,使其更好地为研究该区生态系统碳循环服务。
3、水分条件
光照与温度虽然都是影响生态系统植被生长的重要因素,但各个区域的光照条件与温度的年内变化模式较稳定,年际变化也不大,而水分在年内与年际间都是变化最剧烈的环境因子,从而成为限制生态系统植被生长最普遍的因素。其中,降雨总量、降雨强度以及降雨时间变率的改变将会影响许多陆地生态系统的碳循环过程及碳源汇功能和大小,反过来,这些陆地生态系统的碳循环过程及碳源汇功能和大小的改变又可能对气候系统产生强烈的反馈,加剧或者减缓气候的变化。相对于其他陆地生态系统而言,干旱半干旱区碳循环过程对降雨变化的响应更为敏感,它所表现的弱源或者弱汇特征在降雨的扰动下容易发生方向性的逆转,从而使得碳源汇功能表现出极大的不确定性。目前,国内外学者针对干旱半干旱地区碳循环过程对水分变化的响应进行了一定的研究,许多研究表明:偶然性的降水事件对干旱区碳循环机制及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有重要控制作用。Sponseller的研究结果表明,降雨使Sonoran沙漠的土壤呼吸迅速增加30倍;刘殿君研究了极端干旱区增雨对泡泡刺群落土壤呼吸的影响,实验结果也证明了在干旱地区降雨会使土壤呼吸急剧增加。另外,土壤水分是影响陆地生态系统CO2通量的重要环境要素,对植被的生长、根系分布、微生物活性等与土壤呼吸密切相关的生物因子起控制作用。李琪等探讨了水分对半干旱区克氏针茅草原生态系统碳通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水分的增加会提高克氏针茅草原生态系统的固碳能力、初级生产力及呼吸作用;还有研究表明,干旱区土壤呼吸的季节波动强度和土壤水分显著负相关,低土壤含水量群落土壤呼吸速率的季节变化对土壤水分变化的响应与高土壤含水量群落相比更为敏感,但夏季土壤呼吸的最大值与土壤水分的极值并无固定联系,但也有研究观察到夏季干旱时节,土壤仍具有较高的呼吸速率,该现象说明除了土壤水分外,其他环境因素也在起一定的控制作用。
4、其他环境因素
目前,除了辐射、温度、降水等环境因子外,学者们还研究了其他一些环境因素对干旱半干旱区生态系统碳循环进行了研究,如张新厚等研究了半干旱区土地利用方式变化对生态系统碳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碳储量不同,杨树防护林带最高,樟子松-山杏疏林草地次之,沙质草地碳储量最低;白雪爽等分析研究了半干旱沙区退耕还林对碳储量和分配格局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退耕年限的增加,生物量碳储量不断积累,且其增加的碳库主要分配在树干,退耕还林初期,土壤有机碳储量表现出下降趋势,随后逐渐恢复甚至高于农田土壤碳储量;吕爱锋等对火干扰下生态系统碳循环进行了详细的综述与分析;樊恒文等综述了近年来干旱区土地退化与荒漠化对土壤碳循环的影响,评价了干旱区土壤碳的固存和在缓解温室效应方面的潜在能力,并讨论了干旱荒漠化地区对全球碳平衡的贡献和在干旱区促进土壤碳固存的基本策略;另外,于占源等研究探讨了半干旱区沙质草地生态系统碳循环关键过程对水肥添加的响应。
三、中国干旱半干旱区碳通量研究现状
植被与大气间的碳交换通量的准确和长期观测是评价陆地生态系统碳源、汇功能的基础和前提。通量观测网络是获取生态系统与大气间CO2和水热通量数据的有效手段,可以为分析地圈-生物圈-大气圈的相互作用关系,评价陆地生态系统在全球碳循环中的作用提供数据服务。目前,陆地生态系统碳收支的主要研究方法有:样地调查与清单法(inventories),模拟实验研究法(inversemodeling),CO2通量观测网络(fluxnet)以及模式模拟(patternmodeling)4种,其中,涡动相关法已经成为直接测定大气与群落CO2交换通量的最可靠方法,也是世界上CO2、水热通量测定的标准方法,在各个地区不同生态系统中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目前,中国通量网络的观测对象主要涉及了森林、草原、农田、湿地等,而对中国干旱半干旱区碳通量的研究较少,使得中国干旱半干旱区生态系统碳循环的研究仍处于初级阶段。目前对干旱半干旱区碳通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净生产力,光合作用,植被碳储量,土壤碳储量、土壤呼吸作用以及生物土壤结皮的固碳能力等方面,而对干旱半干旱区碳通量的长期连续观测较少。刘冉等对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原始盐生荒漠地表水热与二氧化碳通量的季节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净辐射通量、潜热通量和二氧化碳通量都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趋势,而显热通量的季节变化不明显;柴仲平等对干旱区绿洲冬小麦生态系统CO2源/汇关系进行了长期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小麦的整个生育期,可以净固定CO2的量为122.60t/hm2。
四、展望
通过以上综述可以知,中国干旱半干旱区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基本处于初步阶段,许多研究依然存在诸多薄弱环节,总体来讲,今后中国干旱半干旱区碳循环研究应在以下几个方向进一步加强:
(1)从不同时空尺度探讨干旱半干旱区生态系统碳循环过程与强度,加强碳源/汇季节变化动态和区域分异的对比定位观测,同时加强机制研究中的多因子综合评价,增加研究和预测结果的可靠性。对干旱半干旱区生态系统碳循环已有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环境因子在不同群落以及植物不同生长阶段影响程度与影响方向也有所不同,因此,要想准确评估整个干旱半干旱区生态系统碳源/汇贡献就必须对不同时空不同群落类型进行详细野外试验研究,以扩充中国干旱半干旱区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的数据基础。
(2)进一步加强对影响干旱半干旱区生态系统碳源/汇的物理、化学以及生物过程研究。目前关于干旱半干旱区生态系统的碳循环机制尤其是许多细节研究都相对薄弱,碳循环研究过程中存在许多不确定性,今后研究中应有所加强。包括:植物呼吸与凋落物呼吸的定量测定、土壤不同形态碳的垂直分布规律以及非生长季(冬春季)与生长季影响机制的异同等。
(3)从整体和系统的角度研究干旱半干旱区生态系统碳循环。在已有的干旱半干旱区碳循环研究中,对植物、土壤的研究多局限于生态系统各个部分自身时空动态变化以及对周围环境因素响应,且各部分研究相对独立,而对于碳元素在大气-陆地生态系统储存库间的定量迁移转化关系涉及较少,从而缺乏整个系统的综合研究。
【关键词】森林经营管理;森林碳汇;影响;提高措施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温室效应等全球性气候问题的突出显现,人们将解决该问题的途径更多的寄托在对森林资源的开发利用方面,这是因为森林生态系统对全球碳循环有着很大的影响,而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就是全球工业排放过多量的含碳物质在大气中,超过地球环境的承载能力,破坏了全球碳循环的平衡。因此,研究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的机理、森林经营管理对森林碳汇的影响以及如何提高森林碳汇对改善全球气候,实现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
1.森林碳汇的特点
树木生长过程中会依靠光合作用吸收大气中的CO2合成自身物质,单就这个角度而言,森林是大气CO2的汇,大面积的森林生长可以减少空气中CO2的量,这会对温室效应有较好的控制作用。而另一方面,树木的呼吸作用,枯叶落地后的腐败发酵以及森林发生火灾时等也会向空气中释放CO2气体,增加空气中CO2的量,这样就认为森林同时也是CO2的源。因此森林对碳循环的作用具有双重性的特点,重点在于如何使森林能够多吸收空气中的CO2而同时能够尽量少的向空气中释放CO2,从而实现碳汇功能才是我们应该考虑的。根据相关研究表明,森林固碳量占整个陆地生态系统固碳量的45%左右,具体而言就是每生长1m3的森林大约会从大气中吸收约1830kg的CO2。总而言之,森林生态系统对大气中CO2的浓度起着至关重要的调节作用,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意义重大。
2.森林经营对森林碳汇的影响
2.1森林资源破坏对森林碳汇的影响
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对森林资源的主要利用方式是森林采伐,纸浆厂砍伐森林用于造纸,不仅对森林造成严重破坏,造纸废水还会污染水资源,广大山区砍伐森林做烧柴也会消耗一定量的森林资源;除了上述原因外,道路建设、放牧、开荒种地和开矿等都会对森林造成严重破坏。森林资源的破坏不仅造成森林对空气中CO2的吸收能力降低,也降低森林碳储量,同时这些被破坏的森林大多数都会被燃烧产生CO2,从而使大气中CO2浓度升高,进一步加剧了温室效应。有的学者认为森林破坏是仅次于化石燃料产CO2量的第二位的CO2排放源。因此,采取合理措施保护森林资源,增强森林碳汇功能已迫在眉睫。
2.2森林受火灾和病虫害对森林碳汇的影响
自然状态下,森林受火灾和病虫害的影响也会使森林释放CO2的量增加,吸收CO2的量降低,造成森林碳汇功能的降低。统计资料显示全球每年因火灾造成的森林损失面积约0.1亿hm2,占全球森林面积的0.2%,由此造成空气中CO2量增加约3000亿kg,占全球CO2总排放量的40%。此外,病虫灾害造成的森林碳汇损失也是巨大的,病虫害对森林碳汇造成的损失主要是由于其使树木根、茎、叶生长状态变差,进而导致森林固碳能力的降低,据估算每年在我国约有100万hm2的森林遭受病虫害的威胁。综上可以看出加强森林保护,降低火灾和病虫害给森林造成的损失是增强森林碳汇功能的又一重要途径。
3.提高森林碳汇的措施
3.1推进生态工程建设
扩大森林面积是增强森林碳汇功能,提高森林碳储备能力的最佳途径。为此就要继续推进生态工程建设,结合我国“生态文明”战略及地区实际情况争取更多资金和政策支持,大力开展人工造林,增加森林覆盖面积。同时加大对主要道路两旁、湖泊地、农田防护林的建设的支持力度,积少成多以取得更好的效果。此外,对原有森林进行综合规划,采用乔灌相结合,形成复层林,提高林地利用率,使单位面积的森林能产生更多的碳汇。具体的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是在荒山、沙漠地带植树造林,加强困难立地条件下植树造林技术研究,扩大后备造林地面积;二是继续推进退耕还林还草,恢复林地功能,以增加对CO2的吸收;三是要大力支持各类自然保护区建设,发展森林旅游,实现生态功能和经济价值的双赢;四是要总览全局,建设有一定规模的速生林以使造林工作能尽早发挥作用。总而言之,继续推进生态工程建设,增加森林面积是提高森林碳汇的重要措施之一。
3.2加强各类森林灾害的防治
森林自身独有的特点使其面临着很多自然灾害的威胁,就火灾而言,由于森林密度较大,地面沉积着厚厚的落叶、枯枝等易燃物均给火灾的发生和蔓延创造了条件,在这种情况下一个烟头即可能造成数万公顷的森林消失。另外,病虫害也极易在森林发生、蔓延,给森林保护带来一定困难。因此采取规范、合理的措施加强森林灾害的控制是不可或缺的,一是要对突发灾害建立应急处理方案,确保灾害发生时,消防官兵、林业部门等相关部门能迅速反应,做出合理处置将危害降至最低;二是增加资金投入,建立灾害预警系统,以及时的发现灾害并做出处置;三是各区主管部门结合邻区及历年病虫害发生情况进行定期综合防治,以期做到完全控制病虫害。
3.3科学管理森林资源
采取合理的措施管理森林资源对实现森林可持续发展,提高森林碳汇价值也是必不可少的。这是因为虽然通过造林,再造林增加森林面积可以增加林业碳汇,但是土地面积是有限的,尤其是我国这样的人口大国,更是面临土地资源紧张的困境。因此,当造林面积达到一定程度时,只能通过加强对现有森林的管理来增加森林碳储量,促进森林对大气中CO2的吸收、缓解气候变化和全球变暖。随着我国植树造林、林业生态工程的实施和森林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未来我国森林在应对气候变化和全球变暖中的作用将会进一步增强。
4.小结
目前,追求低碳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共识。按照低碳经济的发展方向,融合森林碳汇思想,充分考虑各种可能造成森林破坏的因素,加强对森林资源的科学管理,严禁各种破坏森林资源的行为,组织力量进行生态工程建设,以探索结合碳汇管理的森林资源经营管理新模式,使森林碳汇功能持续增强,实现森林产业可持续发展。同时减少大气中CO2浓度,恢复生态系统碳平衡,达到改善全球气候的目的,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科]
【参考文献】
[1]张志华,彭道黎.森林管理对森林碳汇的作用和影响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8,36(9):3654-3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