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食品工业发展现状与趋势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2008~2012年河北省食品工业和全国食品工业的行业新增(本年)固定资产投资详见表2。从表2中可以看出,河北省食品工业固定资产投资每年增长较大,2012年新增固定资产投资最多,有7100077万元。从河北省的固定资产投资占全国固定资产投资的比例系数看,2008~2012年河北省食品工业的固定资产投资比例平均值为5.57%,四个子行业的比例平均值分别为5.93%、5.66%、4.93%、2.73%。河北省食品加工业固定资产投资总体上呈现上升的趋势,2012年新增固定资产投资最多,有4014528万元。食品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总体上呈现阶段性上升的趋势,2012年新增固定资产投资最多,有1855789万元。饮料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总体上呈现上升的趋势,2012年新增固定资产投资最多,有1202849万元,占制造业的8.87%。烟草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总体上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2008年达到最高值112577万元,2012年新增固定资产投资为26911万元。
2河北省食品工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由上述的分析可以看出河北省食品工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然而,不得不指出河北省食品工业与其他发达省份相比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2.1品种单一,结构优化度不高产品结构方面,输出大部分都是初级粗放的低端产品,而高附加值的产品太少。产品附加值低,它的价值也就不高。产业结构层次方面,以食品加工业为例,它的结构单一,多年来主要是由饲料加工业、淀粉制造业、屠宰及肉类加工业构成的,急需进行结构的优化升级,从而带动整个行业的转型升级。
2.2大中型企业数量少,企业规模偏小河北省食品工业缺乏大型深加工企业。河北省连续多年位列全国食品工业“十强”,但是河北省是“十强”中规模企业数量最少的,与规模企业数量最多的山东省相去甚远;除了规模企业,龙头企业也是如此,2012年全国农业龙头企业有2700多家,河北省只占35家,而食品行业的只有12个,所占比例太少。全国食品工业及广东省、山东省、河南省、河北省规模以上大中型企业数2008~2012年变动情况见表3。国家统计局规定,大中型企业指的是从业人员300人及以上且年主营业务收入达到2000万元的工业法人企业。由表3可以看出,广东省大中型企业最多,这是因为广东省借由改革开放的机遇,经济迅速增长,同时带动了对食品的巨大需求,从而带动了食品工业的巨大发展。山东省与河南省是河北省的近邻,拥有相似的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但是河北省的大中型企业数量明显少于两省,大规模的集团或企业偏少,导致规模效益和品牌优势不显著,行业竞争力不强。
2.3技术水平低,创新能力不足一是技术水平低。河北省食品工业产品附加值低,产业发展中品牌优势、竞争优势、产业优势不明显,究其根本,是因为缺乏技术的支撑。河北省食品工业技术水平低,技术和设备更新换代不及时,缺乏食品工业技术的创新,导致资源利用率不高,加工水平较低,产品附加值低,品种单一,市场占有率低。二是创新能力不足。目前,河北省食品工业企业具有国家级技术中心的企业只有一个,具有省级技术中心的企业有19个,同食品工业强省山东、河南相比,差距较明显。山东省食品工业企业中具有国家级技术中心的企业有8个,具有省级技术中心的企业有41个;河南省食品工业企业中具有国家级技术中心的企业有5个,具有省级技术中心的企业有37个。这也说明了河北省食品工业创新能力不足,技术水平低。
2.4投入力度不够,发展后劲不足任何一个产业的长足发展,都离不开各种生产要素的后续投入,食品工业也不例外。河北省食品工业几年来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各项指标占全国比例偏小,说明河北省食品工业增速缓慢,发展后劲不足。以固定资产投资为例,河北省食品工业投资明显不足。上述表2介绍了河北省食品工业2008~2012年固定资产投资及其所占全国比例。河北省食品工业固定资产投资虽然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但是其占全国的比例却呈现波动下降的趋势,说明其增速缓慢,投入力度不够。
3促进河北省食品工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在调查分析河北省食品工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根据河北省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河北省食品工业发展的建议,以期对河北省发展食品工业献计献策。
3.1优化产业结构,促进食品工业转型升级主导产业是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如果主导产业选择正确,可以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如果选择错误,则会事倍功半。所以河北省首先应该根据自身发展实际,选择出食品工业的主导产业,然后发挥主导产业的辐射带动作用,引导整个行业的转型升级。不同的发展阶段会出现不同的主导产业,通过主导产业的有序转换可以带动整个产业的转型升级。在大力发展主导产业的同时,要根据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发展食品工业的其他子行业,促进各个产业间的协同发展。同时,重视食品工业的地区协调性发展,促进生产要素在各个地区间的流通,互通有无,引导河北省食品工业的转型升级。
3.2培育龙头企业,增强规模效应龙头企业在行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辐射带动作用。政府应该加大对食品工业的政策、资金等的扶持,培养名优品牌,发挥品牌效应和名牌优势优化区域布局,促进食品工业的专业化发展,培育和做大做强龙头企业;企业自身也要提高管理水平,改变传统发展模式,加快标准化生产,促进规模化经营。要抓好项目
建设,实施名牌工程。各级各部门要鼓励企业争创国家和省名牌产品,对获得“中国名牌”、“中国驰名商标”以及“河北省著名商标”的产品,省及地方政府给予一定的奖励。3.3加大技术创新,提高产品附加值由上述现状分析中可以看出,由于缺少技术的支撑,食品工业生产技术更新滞后,缺乏创新。所以河北省应该加大食品工业的技术创新,加快技术和设备的改造,并促进消化和吸收先进技术和设备,提升技术工艺,发展深加工和副产品综合利用项目,提高产品的附加值。首先,政府要加强政策的扶持。下级政府和行业、农业、金融部门认真落实政策,营造良好环境。其次,突出人力资源的重要性,培养和引进各种专业人才,以促进行业创新,构建技术创新的长效机制。
关键词:食品香精 食品工业 应用
中图分类号:TS2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336(2013)22-0007-02
香味作为衡量食品质量的关键指标,通常情况下,色、香、味、形俱全的食品才能给人独特的享受,因此这种食品添加剂在我们生活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随着产业化饲养技术以及栽培技术的快速发展,当前食品原料中天然存在以及在加工中形成的香味物质无法满足现阶段人们对香味持续增长的发展要求,因此食用香精香料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从本质上来讲,食用香精香料作为一种食品香味加工来源,其应用有助于提高人们的生活品位,实现食品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1 食品香精概述
就食品香精分类而言,立足于香型角度,主要有肉类、水果类、海鲜类、蔬菜类、奶香类、花香类等;从溶剂状态来看,有膏体类、液体类、粉末类;就其用途而言,主要有药用、食用、饲料用、烟用等;立足于原料来源角度,主要有人工合成香精、天然香精以及天然等同香精;追其香味物质来源,有热反应型、发酵型与酶解型等。从总体上来看,食品香精能够赋予食品各种香味,稳定产品的香气与质量,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改善以及补充加工食品的香味,满足人们对美食与美味的多元化需求。同时,食品香精的某些功能有助于促进消化与新陈代谢,部分食品香味对唾液分泌具有一定的刺激作用,能有效促进人的食欲,帮助人们消化。从某种角度上来说,食品香精还具有杀菌、防腐以及抗氧化作用,如辛香料对于肉糜中的脂肪氧化具有抑制作用。
2 食品香精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2.1 食品香精在乳制品中的应用
乳制品作为优质蛋白的关键来源,要想使产品保持独特的风味,满足人们不同爱好、口味需求,必须要添加不同香型与风味的香精香料。在乳制品中,香精香料主要适用于人造黄油、乳酸菌饮料以及酸乳酪的生产加工,奶香与柑橘类香精是传统的大众口味。随着芦荟、西番莲以及木瓜等在酸乳中的不断应用,食品香精乳制品市场发展前景良好。
2.2 食品香精在糖果中的应用
糖果在热加工中容易导致香味的损失,添加适量香精可以弥补香味风味。例如在口香糖、硬糖、焦香糖果、充气糖果、泡泡糖、凝胶糖果、果汁糖等生产过程中,食用香精已经成为了重要的添加剂,能使糖果的香味变化无穷,有利于满足人们对口味的多元化需求。在糖果生产中,通常运用的香精具有热稳定性与油溶性高等特点,添加量一般在0.2%左右,但在胶基糖中添加量为0.7%左右。当前在糖果生产加工中,微胶囊化香精应用广泛,有效避免了加工中香精的破坏,对保持香味的长久起着一定的促进作用。
2.3 食品香精在烘焙食品中的应用
在烘焙食品中,使用香精能够掩盖一些不良气味,烘托食品香味,增进食欲。通常饼干在焙烤中要经受高温,因此选用的香精要耐高温与油溶,添加量一般在0.2%左右。此外,在焙烤过程中,水分蒸发极其容易带走一些香料,且在高温的焙烤下会发生变化,使其口感严重不足,而添加适量的微胶囊化调味香料后,有助于减少加工中香料的损失。在现阶段,茶风味饼干、葱香饼干、膨化食品均已运用微胶囊化调味香料。
2.4 食品香精在调味料中的应用
在调味料中,香精应用异常广泛,主要包括四类:一是肉制品调味料,二是膨化类调味料,三是饼干类调味料,四是方便食品调味包。一般而言,在调味料生产中,出于各种不同原料、温度以及化学反应的局限,产品特征性风味往往不显著,而适当添加香精可以增强头香。调味料所采用的香精一般包括牛、猪、羊、等家禽类、蔬菜类、海鲜类等,属于一种耐高温油溶性香精。在调味料中,一般添加量要按照工艺等要求而设定,通常在0.5%左右。当前随着微胶囊化香料的不断应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风味物质在贮藏中出现的相应损失。
2.5 食品香精在饮料中的应用
在饮料与冷饮生产中,香精应用也较为广泛。针对饮料而言,其香味成分极其容易在加工过程中失去,而适当添加香精香料有助于补充香味,帮助饮料产品维持一定自然口味,覆盖不良风味,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产品的档次,增加了产品的附加值。例如就一般苦涩、糙辣、糖腥等味感浓郁的饮料而言,添加一定量的香料,有助于掩盖异味,改进其风味与口感,使其散发特有的香气。在饮料生产中,香精添加量较小,通常为0.04%左右。
2.6 食品香精在肉制品中的应用
对于肉制品而言,应用最为普遍的香料主要有两种:一是辛香味香料,二是肉味香料。这些香料能够去除或者掩盖生肉腥味,增赋肉制品风味。例如对高温肉制品而言,基于高温杀菌后,其口感较低于低温肉制品,伴有蒸煮味,在赋予香精后能够显著改善其风味。而就低温肉制品来看,添加适当的香精也能够起到一定的诱人作用。而中低档低温肉制品基于大量运用大豆蛋白等填充料的条件下,利用香精能够改善其异味,增添风味。大多数低温肉制品主要运用冷藏方式,当不加热即食用时,宜采用具有浓郁香气、留香时间相对较长且低温挥发性良好的香精。在现阶段,西式肉制品以香精为主,而中式肉制品处在接受适用阶段。
3 结语
综上所述,食品香精具有赋香、增香以及矫香等作用,赋予了食品独特的风味,能够满足人们对食品风味的不断需求,在食品工业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固相微萃取技术以及微胶囊技术等在食品工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食品香精的发展提供了发展机遇。此外,伴随着微波食品、休闲食品、方便食品以及速冻食品与保健食品的不断推广,食品香精应用领域广阔,市场发展前景优越。
参考文献
[1]蔡培钿,白卫东,钱敏.我国食用香精香料工业的发展现状及对策[J].中国调味品,2010(02).
[2]追求天然的咸味香料―咸味香精香料市场的趋势[J].中国调味品,2011(02).
[关键词]食品贸易;食品安全;改革开放;竞争力
中国是一个食品生产和食品消费大国,食品工业是对外开放较早的行业。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食品工业增长迅速,市场化进程不断加快,经济效益不断提高,产业竞争力逐渐上升,有效地参与世界食品资源配置战略,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与此同时,中国不断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和制度,全面加强食品安全立法和标准体系建设,对食品实行严格的质量安全监管,积极推行食品安全方面的国际交流与合作,食品安全状况不断改善,有效地增强了中国食品贸易竞争力。作为世界贸易大国,中国在食品安全控制和促进全球食品贸易健康发展方面正在做出不懈的努力。
一、中国食品贸易竞争力
与食品安全体系的变迁改革开放以来,中央及地方各级政府都十分重视食品工业,制订了一系列支持食品工业发展的政策,促进食品工业的发展,使食品工业形成门类齐全、技术不断进步、产品Et益丰富、运销网络较为通畅的生产经营体系,成为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的大产业。
中国食品贸易发展迅速,出I:1食品安全程度也大幅提高,为国家经济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建设资金和外汇。截至2007年底,中国共有食品生产加工企业44.8万家,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食品工业为中国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1.中国食品贸易竞争力不断增强
本文采用国际通用的考察贸易竞争力的指数:世界市场份额(WMS)、贸易竞争力指数(TC)、显性比较优势指数(RCA)以及产业内贸易指数(GL)来分析改革开放30年中国食品贸易竞争力的变迁。
从世界市场份额考察,中国食品出El的绝对贸易额呈逐年上升趋势,世界市场份额的变化比较平稳。1985年中国出口食品的世界市场份额为2.13%,此后缓慢增长,1990年上升至2.49%,2000年。
2002年均维持在3%以上,但是2003年开始又有所下降,到2005年跌至3.61%,2006年略有上升,为3.69%。与此同时,食品出口占中国出口总额的比重却呈现出下降的趋势。1986年食品出口占中国出口总额的比重高达17.08%,此后不断下降,1990年为12.67%,2000年降至5.44%,2006年进一步降为2.88%,低于同期世界食品出口占世界出口总额的比重水平。这与中国世界市场占有率的逐年上升并不矛盾,因为世界市场占有率的上升只说明中国食品出口相对于世界食品出口的上升,并不能说明中国食品工业与国内其他产业相比更具有竞争优势,同时这也与技术含量高的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成为拉动中国对外贸易快速增长的主要商品以及传统大宗商品出口增长缓慢的现实相符。
贸易竞争力指数(TC)主要从产品进出口的数量来分析某类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表现,具有简单、直观、明了等特点,能够快速反应产品在某一时点或连续某一阶段的竞争力变化。考察中国食品贸易竞争力指数可以发现,中国的食品贸易竞争力整体水平不高,并且正在呈现逐年下降趋势。1985年,1989年间,中国贸易竞争力指数不断下降,从0.42降至0.15,1990年开始回升,从0.26升至1993年的0.54,为历史最高水平,1994年以后又开始下降,到2004年出现负值,2005年仅为0.07,2006年略有回升,为0.1。从中国食品出口与进口贸易额的差额来看,中国是食品的净出口国,除2004年外,1985年一2005年间中国食品贸易差额均为顺差,其中1994年最高,食品贸易顺差达到71亿美元,到2005年降至30.94亿美元,2006年食品贸易顺差为49.47亿美元。
显性比较优势指数(RCA)指一国总出口中某类产品所占份额相对于该产品在世界贸易总额
中所占比例的大小。1985年一1991年间,中国食品RCA指数大于1.25,中国出口食品具有较强竞争力,但是1992年以后,中国食品贸易RCA指数逐年下滑,1998年以后低于0.8,国际竞争力很弱,并有继续降低的趋势。2001年中国食品RCA指数降为0.7437,2002年~2006年分别降为0.6804、0.6030、0.5117、0.4946和0.4608。
产业内贸易是指同一产业内的产品(主要是制成品)通过外部市场与内部市场在不同的国家
或地区间形成的双向流动。国际上最常用的产业内贸易指数是格鲁贝尔一劳埃德指数(简称GL指数),GL指数越小,表明产业间贸易比重越小;GL指数越大,表示产业内贸易比重越大。采用GL指数公式计算中国产业内贸易指数可知,中国食品的产业内贸易指数是呈现逐年上升趋势的。20世纪80年代基本以产业间贸易为主,进入90年代产业内贸易指数不断增高,2001年为79.41,2003年为87.51,2004年、2005年、2006年均高出90的水平,产业内贸易特征非常明显。
2.中国食品贸易的世界地位不断提升
全球食品产业主要集中在美洲、欧洲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经济规模化和集中度突出。
随着食品贸易格局由传统格局向现代格局的转变,发达国家在食品贸易格局中日益占据主导地位。根据WTO公布的贸易统计数据,目前世界十大食品出口国为:美国、荷兰、法国、德国、比利时、西班牙、中国、意大利、加拿大和英国;十大食品进口国为:美国、德国、日本、英国、法国、荷兰、意大利、西班牙、比利时和中国。中国是唯一进入食品进出口贸易额前十位的发展中国家。
从世界市场份额考察,根据WTO公布的贸易统计数据计算,在十个国家中美国的出口食品
世界市场占有率始终排在第一位,荷兰在国际市场贸易中的地位不断上升,从2000年开始,超越法国成为世界第二大食品出口国,法国出口食品的世界市场份额居第三位。中国出口食品的世界市场份额变化幅度也不大,始终介于2%。3.3%之间。
从Tc指数考察,根据WTO公布的贸易统计数据进行计算,美国的Tc指数水平较低,从1990年的0.17下降为2006年的一0.07。这是因为美国在大量出口食品的同时,也大量进口食品,2002年出现食品贸易逆差,2005年的逆差为111.75亿元,美国从而由一个食品净出口国转变为净进口国。中国、法国、加拿大均为世界食品净出口国。
从食品出口的显性比较优势指数考察,根据WTO公布的贸易统计数据进行计算,1990年一2006年期间,美国食品出口RCA指数一直保持在0.9~I.2之间,贸易竞争力水平一般;荷兰食品的RCA指数较高,介于1.8—2.2之间;法国RCA指数均高于1.4,具有较强的竞争力;中国RCA指数由1990年的1.38跌至2005年的0.49,贸易竞争力一直处于下降趋势,这与食品出口在中国出口总额中的比重不断下降相吻合。
从食品产业内贸易指数考察,根据WTO公布的贸易统计数据进行计算,美国、西班牙、中国均属于食品产业内贸易指数水平较高的国家。以2006年为例,美国食品产业内贸易指数为92.59,西班牙为96.67,中国为90.26;法国、加拿大、意大利次之(见表1)。
3.中国食品贸易结构多元化并呈现较高集中度
中国食品出口贸易结构变化的特征表现在各类食品贸易的规模和比重的变化上。根据WTO公布的贸易统计数据进行计算,从1995年~2005年各类食品的贸易规模和比重变化上来看,增减变化的趋势和幅度差异均比较大。1995年水产品出口规模位居第一位,出口占比29.2%;其次是畜产品,出口占比为25.16%;蔬菜出口为第三位,出口占比19.17%;水果的出口占比为5.08%。到2007年,水产品出口仍居第一位,出口占比33.29%,蔬菜出口上升到第二位,出口占比21.27%;畜产品出口下降为第三位,占比为13.80%;水果出口跃居第四位,占比为12.78%;粮食出口占比从1991年的1.17%上升为2007年的7.59%。茶叶和坚果的占比比较稳定,但是干果的占比呈不断下降趋势。
中国食品进口结构变化较大。1995年食用油籽仅占中国食品进口的1.14%,到2007年,占比已经高达37.2%,贸易规模居中国食品进口第一位;植物油进口占比较为稳定,1995年为25.38%,到2007年下降为20.89%,居食品进口第二位;畜产品1995年进口占比为15.36%,2007年为20%,居第三位;粮食进El曾居中国食品进口第一位,但是到2007年已经降至第六位,占比从1995年的37.69%下降为2007年的1.66%,是波动最大的进口食品。
4.中国食品贸易地区分布较为集中
中国食品出口到世界上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但主要出口市场相对较为集中。从地区分布看,亚洲始终是中国食品最大的出口市场。2005年亚洲市场占中国食品出口总额的67.84%,2006年为62.69%,2007年为60.83%;欧洲是中国食品第二大出口市场,2005年、2006年、2007年分别占到中国食品出口总额的14.7l%、16.3l%和18.11%,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北美洲为中国食品出口第三大市场,2005年、2006年、2007年分别占中国食品出口总额的11.86%、13.76%和13.59%,也呈现缓慢上升趋势;南美洲、非洲和大洋洲出口市场较小,三个大洲合计占中国食品出口的5%左右,未来有很大的增长潜力。从单个出口市场考察,2005年.2007年日本、美国、香港、韩国和俄罗斯始终位于中国内地食品出口市场的前五位。五个国家和地区市场合计占中国食品出口的57%。从出口的国家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分布看,2005年。2007年日本仍位居中国食品出口市场第一位,占中国食品出口的23.85%;欧盟(25国)居第二位,占中国食品出口的13.44%;美国居第三位,占中国食品出口的11.97%;东盟(10国)居第四位,占中国食品出口的10.63%;韩国居第五位,占中国食品出口的9.82%。日本、欧盟、美国、韩国是中国食品的四大出口市场,其出口额在2007年合计占中国食品出口的59.41%,说明中国出口市场集中度很高。
5.中国食品工业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
中国食品工业开放较早,吸引外资较为广泛,外资进入形式多样。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国就鼓励国内食品企业以合资、合作、补偿贸易等形式参与国际贸易,同时还接纳了部分行业的跨国公司以独资的形式进入中国。在这种政策支持下,食品工业成为吸引外资的重点行业之一。此后,随着中国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加入世贸组织,跨国食品公司来华设厂的速度进一步加快,并普遍开始采取长期战略、全国战略和本土化战略,着眼于在中国境内的整体布局和长远发展。位于全球食品工业前50位的大型跨国公司大多已在中国各地区设立了合资公司、独资公司、研发中心、信息中心和物流中心等经济、技术机构。中国食品加工业对外联系的提高反映了食品加工业国际化的趋势,同时也反映了在资源和市场两个方面,食品工业对国际经济环境依赖性的增强。
6.中国进出口食品安全体系不断完善
中国政府一直把加强食品质量安全摆在重要的位置。中国不断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和制度,全面加强食品安全立法和标准体系建设,对食品实行严格的质量安全监管,积极推行食品安全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国已经建立了一套完整的进出1:1食品安全法规体系,有《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等8部法律、《进出口商品检验法实施条例》等8部法规、《进出境肉类产品检验检疫管理办法》等18个部门规章、国家食品标准1800多个(其中强制性国家食品标准634个)、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近746个,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体系框架基本形成。
中国非常重视食品出IZ:l安全的管理问题,食品出口需经过五个步骤:对出口食品的原料种植、养殖基地实施备案管理;对出口食品的生产企业实施卫生注册制度;在生产过程当中,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对出口食品的生产过程实施全过程监控;出El食品还要按要求加贴符合要求的标签或标识,以便进行追溯或对问题产品的召回;在出口前,中国还要逐批进行检验,合格的才可出口。如果进口国有要求的话,还会为食品出具官方证书。无论是在产品的生产、流通、进出口等各个环节上,还是在立法、执法、监督、管理等各个方面,中国都采取了非常负责任的态度,建立了从食品生产到出El的全过程管理体系。
中国与有关国家建立的食品安全合作机制在促进双边和多边食品安全合作、保证进出口食品安全、解决各方关注的食品安全问题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二、中国食品贸易竞争力的前景展望
根据WTO公布的世界货物贸易数据,1980年世界食品贸易规模为2238.32亿美元;1990年世界食品贸易规模突破3000亿美元大关,达到3155.59亿美元;1995年世界食品贸易规模突破4000亿美元大关,达到4526.85亿美元;2003年世界食品贸易规模突破5000亿美元大关,达到5514.96亿美元;2004年世界食品贸易规模突破6000亿美元大关,达到6321.91亿美元;2006年世界食品贸易规模突破7000亿美元,达到7548.37亿美元。庞大的世界食品贸易规模、富有潜力的世界食品市场前景、食品贸易的迅速增长,为包括中国在内的wro成员国的食品出口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中国食品工业将逐步进入加速成长期的中期阶段。这主要是由于国际国内食品需求量持续增加,尤其是中国居民收入由较低水平进入持续快速增长的情况下,食品工业的产值、从业人数及在GDP中所占的比重都将不断增加。中国食品贸易状况取决于食品工业的发展,因此,未来应从食品工业产业结构的优化、产业关联度加强、产品结构优化和产业组织结构优化等方面发力,来进一步提升中国食品贸易的竞争力。
1.中国食品工业产业结构优化
中国现行食品工业体系中。属于嗜好类产品的烟草加工业的比重较高,特别是利税比重很高。将食品属性很弱的烟草加工业包含在食品工业体系内,因其利税等经济效益指标贡献很高,抬高了以平均值衡量的食品工业的经济效益水平,掩盖了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和饮料制造业经济效益偏弱的现实。如果将烟草加工业排除在外,食品工业的地位和经济贡献将明显降低。食品工业的经济贡献过度依赖嗜好类的烟草产品支撑,反映了我国食品工业结构欠佳。
未来中国食品工业发展的重点行业包括粮食加工业、食用植物油加工业、果蔬加工业、肉类加工业、水产加工业、乳制品加工业、饮料制造业、制糖工业等行业。中国食品工业发展的主要任务,包括构建食品工业科技创新体系、加快发展食品装备制造业、建立现代食品物流体系、完善食品安全保障体系。而且,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高新技术研究与应用的比重不断增大,将促使食品工业发生革命性的变化。包括膜分离技术、微胶囊技术、超临界萃取技术、超微粉碎技术、微波技术、超高压杀菌技术、冷冻干燥技术、食品生物技术在内的食品高新技术能够不断开发出新食品材料,实现食品营养质构的人工重组。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和发酵工程等现代生物技术与食品工业紧密相关,将成为中国未来食品产业的重要发展方向。
2.中国食品工业与前后向产业关联度增强
食品工业的发达程度取决于产业链各环节的竞争力,它不仅取决于食品工业本身的企业组织效能和技术研发能力,还取决于前向的投入原料的农业、投入生产设备的装备制造业以及后向的包装、运输、储藏、销售等行业的整体竞争力。中国食品工业在国民经济中涉及多个产业部门。原料生产、食品加工和制造以及食品流通和消费分散在各大产业中。食品工业布局与农业生产布局衔接不紧密,农业生产与食品加工生产互为促进的机制尚未建立起来,造成原料供应与食品工业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目前发达国家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产值之比是3:1,中国仅为0.5:1;发达国家深加工用粮占粮食总产量的比重在70%以上,中国则只有8%。未来国际食品市场竞争的核心将集中在加工业的规模和科技水平方面,即通过实现规模经济和提高核心竞争力来争夺更大的市场份额。为此,就需要推进规模化生产和资源综合利用,发展食品加工业,建立现代食物产业,在大力发展优质食物生产的基础上,充分利用人工种植养殖的各种初级农产品资源,拓宽加工范围,开拓加工领域并积极开发野生资源。同时,还要加强食品加工业与金融、保险、信息、运输等相关产业的有机联系和协同效应。
3.中国食品工业产品结构优化
中国食品消费已经由量的追求转向对质的追求,向质量、营养、方便、安全的目标转变,食品消费结构变化加剧,对食品制成品的需求迅速上升。食品生产企业必须牢牢把握新时期食品工业发展的变化趋势,顺应消费市场的需求,制订既有前瞻性又具有可操作性的发展规划。
中国食品工业中食物资源粗加工多,深加工和精加工产品少,附加值低,正处于成长期。目前中国加工食品占消费食品的比重仅为30%,远低于发达国家60%至80%的水平。优化食品工业产品结构,提高居民食品制成品消费水平,向精深加工发展,进行多品种、多层次、高附加值的加工,使加工食品方便化、适用化、系列化、多样化。运用新技术大力开发具有中国特色的、适合不同消费者饮食特点的传统食品,实现传统食品现代化,现代食品国际化。畜牧、养殖、采集、水产等劳动密集型食品产业,中国特有的可食资源、地方特产禽畜、果蔬、黄酒、白酒等特色资源食品产业,中国烹饪餐饮产品、保健食品、名优食品等风味食品产业,均具有独特优势,具有较好的贸易增长前景。食品业应注重对国际市场的分析和跟踪,根据市场需求积极调整产品结构,努力开发适销对路的新产品,改变和增加花色品种,增加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同时,更应加强食品安全,带动多类食品产品提高质量、档次,增强中国食品在国际市场的贸易竞争力。
4.中国食品工业产业组织结构优化
中国食品工业的生产集中度明显低于发达国家水平,中小企业比例高,技术水平低,同质化严重,价格竞争激烈,利润空间狭小。食品行业的企业规模普遍较小,大多数中小型企业的资金有限,主要从事食品生产活动,缺乏研发机构和经费投入。随着行业整合及行业成熟度的提高,行业利润向大企业迅速集中,行业龙头企业将担当起行业资源整合的重任,积极适应消费升级、注重品牌培育、渠道建设与管理绩效持续改进的中国本土优势食品企业。中国作为正在崛起的发展中大国,食品加工企业在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上面临着发达国家食品加工业的跨国公司的激烈竞争。中国食品业需要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突破一批重大关键技术,形成一批技术创新能力强的食品企业和产业集群。
三、完善食品安全体系。
提升中国食品贸易竞争力全球范围内越来越多的国际组织关注食品安全,目前,除了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制定的《国际推荐操作规程:食品卫生的通用原则》及其附录《HACCP体系及其应用准则》以外,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也于2005年制定并颁布了描述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要求的使用指导标准——Is022000:2005标准。争夺食品安全国际标准主导权成为发达国家的战略选择,发达国家在国际食品安全标准制定和修订方面,积极争取承担起草工作,以保证国际食品安全标准充分体现本国利益。各国政府制定和实施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及标准f3趋严格,但是在具体内容上各国还是存在巨大差异性。这些差异既有贸易保护主义的原因,也反映出各国在风险意识、科学传统、地理环境等因素上的差别。不同的食品安全标准在国际贸易环境下难免导致贸易冲突。食品安全标准不断趋严成为限制发展中国家食品出口的最大障碍。
建立和完善统一、协调、科学、高效的国家食品安全保障体系,是未来进一步提升中国食品贸易竞争力的必然要求。
1.建立健全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体系
中国食品安全立法既要借鉴国外的经验,又要立足于中国国情。兼收并蓄国外先进的立法经验和知识,包括世界发达国家食品安全立法的先进思想和理念,食品安全国际组织的指南或示范性标准,以及WTO/SPS和WTO/TBT协议,加快食品质量安全法规以及配套法规的规章起草,依法管理食品生产经营和进出口,监督食品质量,制定无公害食品生产和消费的政策。
2.完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与国际标准接轨
中国政府应加快食品安全标准的修订进程,增强制标的科学性,推动标准的国际化进程,更多地参与国际食品安全标准的制定。建立完善食品生产加工标准体系,从源头抓起,把生产、加工和出口等主要环节全部纳入标准化控制;建立食品市场准入门槛,确保产品质量适应目标市场要求;健全食品质量检验检测和监控体系;建立食品出口企业的信用管理体系;降低检验检疫管理风险及提高产品质量信誉;做好质量体系和环保体系等认证工作,确保出口食品质量等。
3.建立食品安全预警机制
中国应加快信息网络建设,建立食品安全与食品贸易的TBT/SPS预警机制,完善的预警机制包括检验检疫信息收集、传播、决策、反馈系统。通过建立国内外技术法律、法规、标准及合格法定程序数据库、WTO/TBT、SPS通报评议数据库、出口企业及产品数据库、专家数据库和典型案例数据库,实现查询、通报、评议、预警和咨询五大功能,使食品出口企业可充分利用该网络平台,方便快捷地了解主要贸易伙伴国家的技术标准、技术法律、法规、技术政策、标准结构的变化动向和国际上技术壁垒的最新动态等信息,对WTO成员国特别是中国主要贸易伙伴国的有关措施、标准和合格评定的信息进行系统全面的收集、研究和咨询,为国内企业争取更多更好的国际发展空间。
4.严格把关,保障进口食品安全
中国各级检验检疫部门应全面加强进口食品的风险分析工作,严格对出口国的食品安全体系进行评估。进一步规范进口食品、动植物产品检疫审批工作。加强口岸能力建设,提高进I:1食品的检验检疫水平和执法把关能力,对大宗、重点食品要实施进口食品安全监控计划。加强对进口食品的监督管理。严厉打击敏感食品的非法入境行为,查堵非法入境食品的销售渠道。
5.增强与食品安全有关的贸易争端处理能力
中国政府应尽快具备与食品安全有关的争端处理能力,善于运用WTO争端解决机制,根据WTO/SPS协定,有效地排除贸易障碍,在一个相对公平的环境中解决纠纷,维护中国的贸易利益。
6.积极参与国际食品安全活动.加强食品安全国际合作
食品贸易的增加将会促使食品监管部门对外交往增加,食品安全领域多边、双边国际交流与合作增加。中国政府应积极参加各类国际食品安全组织活动,特别是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在采取国际标准的同时,应尽力争取将本国已具有优势的项目标准纳入到国际标准中去,使国际标准尽量反映中国的意见和要求。同时应注重食品安全的国际技术交流与合作,积极创造条件,鼓励和支持技术专家参与各类食品安全技术培训、研讨、交流和水平比对等活动,并欢迎国外技术专家来访、学习和培训。
作为一个负责任的贸易大国,中国应通过保障食品安全,不断提升食品贸易竞争力,更好地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和国际贸易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吕立才,黄祖辉.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农产品和食品贸易关系的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06(1).
[2]白丽,马成林.世界食品体系的结构性变动与各国的食品安全控制行动[J].中国标准化,2005(11).
[3]王金玉.国际标准竞争的态势及中国的对策[J].世界标准化与质量管理,2005(10).
[4]鲍晓华.WTO.TBT/SPS制度框架和中国产业安全[J].经济管理,2005(23).
[5]陈卫平,侯晓霞,王长春.中国加工食品产业内贸易的发展现状与决定因素分析[J].管理世界,2004(9).
(一)农村产业多样化有利于培养职业农民,实现农业集约经营
在传统农业生产中,农村产业形式单一,并对农业生产领域活动过分注重强调,使农民的收入来源比较单一,主要表现为家庭经营性收入(务农收入)和工资性收入(打工收入),这可以从表1得到说明。收入来源单一加重了农民对农业的依赖,导致务农的劳动力兼业化现象非常突出,而农户兼业行为又易使农业出现粗放经营的现象。我国目前的农户生产便具有典型的“农忙时种田,农闲时打工”的特征,这导致农业在一定程度上被边缘化,农民无暇或不愿意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学习现代农业知识和先进技术,不利于职业农民的养成。我国发展现代农业在劳动力方面的主要障碍,不是农业劳动力数量不足,而是农业劳动力的文化、科技和经营素质不高。为了克服农业被边缘化的状况,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职业农民,必须扩展思路,丰富农村产业,使农村剩余劳动力稳定或彻底转移,减少农民,扩大农业经营规模,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使务农的农民愿意成为职业农民,学习专门农业知识和技术,推动农业技术进步,实现农业现代化。
(二)农村产业多样化有利于促进土地集中,实现农业规模经营
1980年代以来,家庭承包经营成为我国农业的基本经营制度,为解决长期未解决的农民温饱问题、改善农民生活做出了重大贡献。但是土地均分的家庭经营由于农户规模太过狭小造成农业粗放经营甚至大片土地抛荒、农户对农业产出的期望值降低,最终不愿意对农业生产进行投入,制约了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为突破这种约束限制,一种有效的解决方式是实行农业规模经营。农业规模经营是指根据耕地资源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物质技术装备条件等确定一个适度的农业经营规模,以提高农业的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降低单位产品的平均成本。农业规模经营通过对土地、劳动力、资本、管理四大要素进行有效配置,有利于实现管理的现代化。家庭农场经营和专业大户经营都是农业规模经营涉及到的农业经营形式的选择。丰富农村产业,一方面可以让农民从土地上释放出来从事第二或第三产业,让农民自愿放弃土地承包经营权,促进土地逐步向种养能手集中,从而形成规模较大的家庭农场,推进农业由分散经营向规模化、组织化经营模式转变;另一方面,丰富农村产业形式,促成专业化分工,同类型的专业农户通过一定的资源、生产要素集聚而联合起来形成专业大户,实现区域种植或养殖的专业化,实现农业规模经营,克服一家一户小规模经营的缺陷,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
(三)农村产业多样化有利于吸纳劳动力就业,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由于传统农业中的投资收益率低下,长期以来一直广泛流传着农业低效产业论。但王杰(2006)的研究表明,农业低效产业论只有在诸多非价值形成因素不参与价值形成过程,又平均分割劳动价值的条件下才能成立;并从实践经验、现实及历史和逻辑统一的视角考察得出农业是可与国民经济中许多其他产业效益相匹敌的高效产业的结论。陈少强(2009)也指出,同工业行业劳动生产率相比,农业劳动生产率并不低。因为从事农业种植业的回报率虽然低下,但真正投入的劳动时间和劳动力很少,严格意义上的农业劳动生产率并不低。那为什么我国传统农业中的投资收益率低呢?除了我国人多地少的国情、农业土地资源有限以及缺少相应技术支持外,更为关键的原因在于我国农村存在庞大的剩余劳动力。据统计,发达国家从事农业的劳动力只占总劳动力的5%左右,而我国从事农业的劳动力占总劳动力的50%左右。我国农村的“半工半耕”型的过密型农业,在人口的压力下一直面临“过密化”和“内卷化”困境:劳动力过于密集化从而使得劳动力的边际报酬递减。现代农业发展的过程一定要伴随劳动力转移,这是经济发展中资源配置的内在要求。国外农业现代化的历史经验也证明了这一点,即发展现代农业的过程伴随着农业劳动力向农村内部非农产业和向城市转移,是一个农业人口不断向外转移的过程。因此,只有丰富农村产业形式,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加快农业劳动力向外转移,才有可能“去内卷化”,才能提高农业投资收益率,更好地发展现代农业。
(四)农村产业多样化有利于促进专业化分工,建立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现代农业与传统农业的重要区别之一是分工和专业化程度不同,现代农业是以分工协作为基础的农业。专业化分工的生产方式能发挥生产者专长、提高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生产率。荷兰是世界上通过实行高度的分工与专业化(包括区域专业化和生产专业化)发展现代农业的典范。其人均耕地1.8亩,总耕地面积只相当于我国的2%,但该国农业的竞争力、土地生产率和设施农业的发展状况,都位居世界前列,堪称土地资源稀缺国家发展现代农业的典范。农村产业形式多样化从两个方面促进分工专业化:一方面,实现农业内部分工越来越细,积极引导农业生产经营者专注于某一生产环节或者某一农产品,发挥生产者专长,提高专业化水平;另一方面,实现农村第一、第二、第三三次产业并存,将以前由单一生产者独立完成的若干生产和销售环节独立出来形成专业化的具有一定规模、结构相对完整的产前、产中、产后产业,还包括一些提供生产配套服务的支撑产业,如生产业、生活业、文化娱乐产业等。不断丰富农村产业形式,深化农村专业分工,获得报酬递增的规模效益,是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根本动力。
二、洞庭湖区农村产业发展现状及其影响分析
(一)洞庭湖区农村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1.产业单一,农业所占比重较大,围绕农业产前产后的服务业发展不足。洞庭湖区由于具有土地、气候、水资源和劳动力等多方面的综合优势,而成为湖南省农业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棉、油和养殖基地,每年出产大量水稻、芦苇、苎麻、生猪和水产养殖品。尽管近年来洞庭湖区整体经济一直呈上升趋势,但是湖区产业结构单一,仍然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地区,也是一个传统的“粮猪型”产业结构地区,以种植业和畜牧业为主体。洞庭湖区23个县市区中,长沙市的望城县、宁乡县农牧业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重分别为89.94%、91.01%;岳阳市的岳阳楼区、云溪区、君山区、岳阳县、华容县、湘阴县、汨罗市、临湘市农牧业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重分别为74.09%、71.03%、77.95%、85.99%、72.87%、70.88%、86.97%、80.33%;常德市的武陵区、鼎城区、安乡县、汉寿县、澧县、临澧县、桃源县、津市市农牧业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重分别为83.21%、79.06%、76.52%、84.86%、86.29%、91.04%、91.56%、86.98%;益阳市的资阳区、赫山区、南县、桃江县、沅江市农牧业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重分别为88.75%、89.92%、80.32%、85.66%、73.53%。这种传统的产业结构使得洞庭湖区农业所占比重较大,围绕农业产前产后的服务业(农林牧渔服务业)发展不足。农林牧渔服务业是指围绕农、林、牧、渔业产前产后的相关服务活动,从农业产业链的上端开始,一直延伸到零售环节,包括提供金融服务、技术服务、咨询服务等,是与农业生产密不可分的连续支持性活动。除常德的四个市县和岳阳楼区以外,洞庭湖区其余各市县的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所占比重均不到2%,具体如表2所示。
2.农业内部分工不细,社会化程度较低。洞庭湖区和其他农村地区一样,一直以来都是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生产,家庭既是一个生产单位,也是一个分配单位,家庭与市场、社会的分工较少,专业化程度较低。从整个农业生产过程来看,一般可以分为产前、产中、产后环节。洞庭湖区产前、产中、产后环节分工程度都不高,主要体现在:第一,产前环节中,仍有部分家庭是自备种子,即以往年的产品作为第二年的种子;生产资料中肥料的筹集有些农户家庭仍然是自产自用,基本不具备社会分工性质。这些都影响了生产准备环节分工程度的提高。第二,产中环节中农户家庭与外部交流较少,社会化程度低。邓大才(2006)对洞庭湖区224户农户家庭的抽样调查显示,湖区水稻生产环节中的播种、施肥、治虫完全由农户自己承担,并指出湖区社会分工程度低的内在原因除了有技术进步缓慢外,农户自己独立完成播种、施肥、治虫还是农民在工作与闲暇、资金与劳动之间的理性选择。第三,产后环节中最重要的加工、运输和销售环节,也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农民仍然是一家一户完成加工、运输和销售,直接与市场打交道。
3.农产品加工业发展不足,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洞庭湖区农业资源丰富,素有“鱼米之乡”之称,形成了一些具备自身特色的农产品加工业,加工的农产品有苎麻、棉花、芦苇、木材、稻谷、柑桔、鲜鱼、鲜肉、蔬菜、油料等,但是由于关键技术问题(如畜、禽肉类深加工)没有重大突破,新技术的开发运用滞后,生产经营方式、装备、工艺落后,产品精加工能力不足等问题而只能对农产品进行粗加工,部分农产品仍为产业链低端产品,竞争能力较弱,洞庭湖区农产品加工业难以真正发展起来。以洞庭湖区益阳市为例,截至2009年,益阳市共有农业产品加工业企业2520家,实现加工产值210.55亿元,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产值之比仅为0.97:1,远低于国内先进地区的2:1、发达国家的4.7:1③。此外,从农产品加工企业生产规模来看,普遍存在企业规模偏小的问题,且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辐射作用较弱。仍以益阳市为例,2009年全市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22家,仅占农产品加工企业的8.8%,而且龙头企业与生产基地和农民的关系松散,不同程度地存在产销脱节,没有真正结成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利益共同体,农民不能分享加工、销售环节的利润,龙头企业的带动辐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④。
(二)洞庭湖区农村产业发展现状产生的影响
洞庭湖区产业单一、农业内部分工不细、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的发展现状会给洞庭湖区农村农业经济发展带来严重影响,不利于现代农业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传统农业所占比重过高,不利于农民收入的增长。除了洞庭湖区长沙市的望城县、宁乡县,常德市的武陵区三县区以外(2009年其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9343元、8216元、7386元),湖区其余20个地区的农民均纯收入均低于2009年全国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年收入7115.57元,且有12个地区的农民人均纯收入低于6000元。钟甫宁教授曾提出,由于农产品的市场需求弹性较低,农业问题和农民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对立的,难以同时实现。农业只能解决生存问题,不能够解决增收问题,增加农民收入的关键还在于扩大非农就业机会。第二,随着信息和技术的获得、生产资料的购置、产品的生产加工变得越来越难且市场环境越来越变化莫测,由农户单独完成某种产品生产经营销售的全过程变得很不经济,由“小而全”的农户家庭生产格局导致的农业内部分工不细,不利于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第三,由于农业产前产后的服务业发展不足,农户产前无法获得有效及时的生产信息,生产跟风效应严重;产后无法找到方便快速的销售平台,流通环节多、销售成本高。因此,易导致农产品出现“滞销卖难”现象。洞庭湖区因为产前产后服务业发展不足而屡次出现卖菜难、卖西瓜难、卖柑桔难等现象,而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缓慢更是加剧了这一困境。由于食品精加工能力不足,无法对滞销蔬菜和水果进行深加工转化,制成腌制蔬菜、脱水蔬菜、速冻蔬菜、保鲜蔬菜与水果罐头等,也就不能缓解蔬菜、水果集中上市的压力,更不能增加蔬菜和水果的附加值,难以挽救农民的损失。
三、洞庭湖区农村产业多样化发展的思路设计
(一)深化发展食品工业,引领现代农业
发展现代农业不仅仅是生产原料、出售原料,更为主要的是大力推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特别是发展食品工业,参与市场销售,形成产销一体化,这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内容。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品消费的需求日益多样化,由此推动食品加工技术及加工方式不断发展,从田头到餐桌的食品链条越来越长,加工环节越来越多,消费者最终支付的食品价格中,初级产品所占份额越来越小,加工增值部分所占份额越来越大。因此,深化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特别是食品工业,是提高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洞庭湖地区丰富的农业资源为该区域食品工业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湖区各地区应依托地域资源优势,合理配置资源,努力打造食品工业。具体包括以下三方面:第一,加快科技创新步伐。食品工业的发展必须有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可以通过加大科研经费的投入,与高校、科研单位合作,积极开发并运用新技术,着眼于新产品、新包装、新风味的开发,提高产品附加值。第二,合理整合资源,培育一批龙头企业。通过扩建、改造把零散的、小规模的食品加工企业在一定区域内集聚起来形成龙头企业,以龙头企业带动和促进食品企业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第三,强化精品名品品牌建设。通过加强现有产品品牌的包装、推广和管理,以好的品牌树立产品形象、提高知名度、增加美誉度,努力扩大市场占有份额,提高市场竞争力。
(二)推广设施农业,装备现代农业
设施农业是一种高投入高产出,资金、技术、劳动力密集型的产业。它利用人工建造的设施,通过实施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提供的生产资料和科学管理方法,为动植物生长发育提供相对可控制的最适宜的光照、温度、水分和空气等环境条件,使传统农业逐步摆脱自然的束缚、农产品打破传统农业的季节性,实现农产品的反季节上市,进一步满足多元化消费需求。洞庭湖区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地区,其产业结构形式主要表现为种植业和养殖业,因此洞庭湖区设施农业发展思路便可从设施种植和设施养殖入手。设施种植主要包括使用塑料大棚、地膜覆盖、连栋温室等智能化管理温室,棚内的设计采用电控装置控制光、温、湿,蔬菜、花卉种植采用无土栽培,施肥灌溉采用滴灌技术,全程电脑自动控制,培育早熟、无菌、鲜嫩蔬菜和水果。目前在一些地区涌现出了一批较高水平的设施农业示范带动基地,如长沙县春华镇西瓜基地、黎托乡草莓基地,浏阳市花木示范园,株洲县设施农业建设基地,岳阳君山区的蔬菜、西瓜等设施农业发展示范区等,种植项目涵盖蔬菜、瓜果、花卉、苗木⑤。这些都为洞庭湖区设施农业的推广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借鉴。设施养殖主要有水产养殖和畜牧养殖两大类。在畜牧养殖方面,设施养殖主要体现在环境安全型畜禽舍建设方面,包括引入喂料机、粪便处理设备、空间电场防疫系统等。洞庭湖区畜牧养殖品种主要有牛、猪、鸡、鸭、鹅等,对于大型养牛场可以引入自动挤奶、杀菌、冷藏等设备,而大型鸡、鸭、鹅等饲养场可以配备自动孵化设备。在水产养殖方面,设施养殖主要体现在水体实时灭菌消毒和水体增氧,包括引入水体微电解自动消毒设备和增氧机等。
(三)大力发展农村生产业,保障现代农业
生产业是指为保持农业生产过程的连续性、促进生产专业化和提高生产效率而提供保障服务的服务行业。洞庭湖区发展农村生产业的具体思路包括以下几方面:第一,由湖区相关部门组织实行统一育种和统一育雏。统一育种和统一育雏所供品种一般是由诸多专家组成评审团通过考察、审议等许多环节才确定的,统一供种从源头抓起,保证了品种在产量和品质等各方面表现突出,能有效地净化育种和育雏市场,改变农户以前自留种(雏)的习惯,提高农户购良种(雏)的积极性。第二,做好统防统治工作。病虫害防治因为技术含量最高、用工最多、劳动强度最大、风险控制最难等原因而成为当前农业生产者遇到的最大难题。专业化统防统治具有技术集成度高、防控效果好、成本低等优势,通过实行统购、统供、统配和统施,规范田间作业行为,能有效控制病虫害暴发成灾,是保障农业生产安全的重要措施。第三,加快科技研发步伐,发展农村信息化产业。洞庭湖区相关部门应通过积极开发和引进农业专家咨询系统、各类作物种植管理系统等各类农业应用和信息资源管理软件,建立农产品市场动态数据库,开通移动农业信息化服务平台,设立农业信息网等手段为广大农民及时准确地提供农业、畜牧、水产、农垦和农机等领域的政策、市场信息,提高农村信息服务水平。第四,发展金融服务产业,为农业生产提供融资、保险服务。洞庭湖区农业生产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和较长的周期性,农户和农业企业资金周转慢,因此应通过大力发展金融服务产业,为其提供信贷服务。而且,湖区洪涝灾害频繁,易受灾害天气、病虫害的影响,保险公司理赔率高,难以承担风险,应探索建立湖区政策性农业保险机制,为湖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社会保障。
(四)积极建设生活业,促进现代农业
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其消费需求不断增长,消费观念不断更新,农村地区的生活业远远满足不了人民群众多样化的服务需求。洞庭湖区发展生活业的形式包括发展家政服务业(提供养老服务、卫生服务)、餐饮美发业以及文化娱乐产业等。湖区可以通过设立各种老年人活动和教育中心、残疾人康乐中心等发展家政服务业,提供养老服务、健康服务、日常生活服务、康复医疗等。在湖区人口居住比较集中的地区可以通过兴建图书阅览室、电教室和一些基本的文化娱乐设施和场所(乒乓室、篮球场、健身场)发展文化娱乐产业,方便农民读书看报、学习科技知识、进行高雅健康的娱乐活动,提供良好的文化氛围。值得说明的是,农村生活业的发展虽然并不是直接作用于农业生产本身,但是它可以提高农民生活的质量,同时为农村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提高农民收入,最终带动现代农业发展。
(五)发展农村物流产业,提升现代农业
农村物流网络是贯穿农业生产产前、产中和产后的桥梁和纽带,发达的农村物流产业能保障农业生产资料供应和农产品销售,确保生产资料能够质量可靠、价格稳定并且方便快捷地供应到农民手中,促进农产品能够顺畅高效地进入终端市场和消费环节,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前提条件。洞庭湖区作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棉、油生产基地,每年向全国提供大量的粮、棉、鱼、油、肉、蛋、奶等农产品,为了使湖区农民获得销售农产品应有的利润,增加收入,必须完善流通产业链条,进一步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流通成本。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第一,培育流通主体,提高流通组织化程度,扶持培育一批大型鲜活农产品流通企业、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运输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其他农业合作经济组织,促其做大做强,提高竞争力。第二,依据洞庭湖区总体规划和各县市商业网点规划,制定并完善本地区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菜市场等鲜活农产品网点发展规划,建立高效、畅通、安全、有序的鲜活农产品流通市场格局。第三,积极推动农超对接、农校对接、农批对接等多种形式的产销衔接,鼓励批发市场、大型连锁超市等流通企业,学校、酒店、大企业等最终用户与农业生产基地、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产销关系,降低对接门槛和流通成本,扩大对接规模等。
(六)发展农业旅游业,拓展现代农业
农业旅游是一种新型的旅游活动形式,利用农村的自然风光作为旅游资源,通过科技成果展示、农事体验与教育、农产品加工与销售以及农村疗养康复度假等农业旅游活动形式,为那些不了解农业、不熟悉农村,或者回农村寻根,渴望在节假日到农村放松心情的城市居民提供必要的设施与条件,享受回归自然的乐趣。农业旅游通过旅游与农业的渗透结合,使旅游不断向农业产业部门延伸,带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带动农村建筑、农产品加工、农村餐饮、文化等事业的发展,丰富农村的产业形式,延长农业产业链条,更好地促进农业的专业化分工和规模化生产,从而实现农业的转换和升级。洞庭湖区是我国少数几个光、热、水、土地资源都具有优势的区域之一,特别是其深厚的农耕文化和丰富的农事活动所形成的秀美景色都可成为农业旅游的项目。且洞庭湖区潜力巨大的湿地生态旅游资源、良好的自然条件和丰富的农业资源、国家利好政策等都为其发展农业旅游提供了机遇。洞庭湖区发展农业旅游的具体思路可以为:提供农事体验项目(土里种菜、地里采瓜、赏花采莲、垂钓、摘芦苇叶、包粽子等),设立农家宾馆(形成以钓鱼休闲、吃农家饭、住农家房、观农家景、干农家活为主体的“农家乐”特色),建立农业高科技示范园和建立农史馆(展示古代珍本农业典籍和传统的农耕农具等农耕文化和民俗风情)。
四、实现洞庭湖区农村产业多样化发展的保证条件
(一)加快发展洞庭湖区小城镇建设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出路在于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并第一次提出要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小城镇是农村一定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和信息服务中心,是城市之尾和农村之首,是广大农村和大中城市联系的桥梁和纽带。小城镇建设是促进农村第三产业繁荣和发展,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和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依托。洞庭湖区是我省重要的城镇群体之一,现有省辖市3个,县与县级市16个(不含7个市辖区),建制镇227个,已初步形成了以岳阳、常德、益阳三个大中城市为中心、以县和县级市依托、以一大批建制镇为基础的城镇体系。但是由于洞庭湖区河网密布、交通网络断点较多,以致城镇集约化水平不高,规模偏小,且小城镇农村化现象突出,服务水平偏低。洞庭湖区小城镇建设应因地制宜,有选择性地将具有区位优势好、经济实力相对较强、人口集中等特点,并能充分挖掘和发挥洞庭湖区自然、资源、人文等优势的特色小城镇,建成具有较强辐射功能的农村经济文化中心,并带动周围其它小城镇走上良性循环的道路。比如,宁乡———长沙的重要卫星城,该县农业基础好,养殖面积大,区内公路四通八达,水运以湘江为主,交通便利,工业生产中以铜官的制陶业和丁字湾的石材业闻名;桃源———位于沅水中下游,是我省粮棉油生产基地县之一,全国农业现代化综合科学实验基地之一,并且有“世外桃源”的美称;沅江———属于滨湖地区,域内水陆相间,农业机械化程度高,芦苇种植面积大,是全国造纸原料的重要基地;华容———环洞庭湖区北部的地方性中心城镇,农业基础好,洞庭大桥的建成能为该县的发展提供良好机遇。集中精力积极发展这些具有一定辐射带动功能的地方性小城镇,建成规模适度、规划科学、功能健全的农村区域性中心,有利于促成洞庭湖区小城镇建设的进一步发展。
(二)加大国家政策支持力度,促进洞庭湖区产业结构升级
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和优越的农业资源,洞庭湖区在国家的总体区域发展战略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全国国土总体规划纲要》中提出:“洞庭湖区应成为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带头地区之一,并将是国土综合开发的重点地区。”《中国综合农业区划》把洞庭湖区列为全国9大商品粮基地之一,并提出建成具有全国意义的高产稳产淡水水产品基地。但是,洞庭湖区仍处于产业层次较低的经济发展阶段,存在农业所占比重较大,农业内部结构不优,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不足等问题。为了促进洞庭湖湖区产业结构比例逐步合理化,国家必须进一步通过运用合理的政策对某些能够吸纳足够富余农村劳动力的产业的经济活动给予适当支持,比如,对具有高附加值、能适应市场需求变化、发展潜力较大的企业实施财政补贴、税收减免和出口退税等优惠政策,提高企业生产的积极性,实现产业结构由低层次向高层次不断演进发展的目的。此外,为调整洞庭湖区的农业生产方式,实现现代农业发展,必须运用现代农业技术、新能源与高效节能技术,必须研发、运用和推广新农机具,必须推进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这些都需要国家政策与财政资金的支持。
(三)加大农村教育投入力度,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
这次会议,是“两会”闭幕之后市委、市政府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根据市委研究的意见,我先讲三个问题。
一、认真总结,肯定成绩
20*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宏观经济形势,全市各级各部门、各企业,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工业经济发展和重点项目建设等均取得了来之不易的成绩。
(一)工业经济实现新增长。20*年,全市完成工业增加值85亿元,同比增长14.4%,占GDP比重57.4%,工业对全市GDP增长的贡献率为51.2%。全市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7家,完成增加值52.8亿元,占全部工业增加值比重的62.1%,同比增长20.5%。今年元至2月份,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速均在16%以上(1月份16.3%、2月份16.5%)。服务企业发展成效显著。通过实施减负工程、争取上级资金、技改、担保和贴息贷款等方式,帮助莲花股份、纺织公司、博奥皮业和几家制药企业度过难关,调低皮革、农机配件等行业税赋,促使企业回流,增强了发展后劲。产业集聚区建设步伐加快。加大了标准化厂房和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标准化厂房已全面竣工。秣陵制鞋产业聚集区实现了“五通一平”。同时,南顿机械、孙店服装、丁集皮革等乡镇产业聚集区建设也取得较大进展。重点工业项目进展顺利。我市6个重点工业项目累计实际投资1.45亿元。祥瑞纺纱、天安糖业、“小调皮”童装等项目的上马,为我市工业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板块经济竞争力不断增强。食品、皮革、制鞋、防水、机械、服装六大民营板块经济稳步发展,20*年全市有6个乡镇(办事处)财政收入超千万。今年1季度,板块经济依然表现出较为稳定的发展态势。
(二)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取得新突破。招商引资取得进展。20*年,我市共新上、续建招商引资项目47个,总投资22.13亿元,实际到位资金13.2亿元。其中工业项目22个,总投资8.67亿元,实际到位资金3.96亿元。争取项目资金取得突破。20*年,向上争取转移支付资金2.79亿元,同比增长32.6%;争取项目资金5.89亿元,新增2.1亿元,创历史新高。
(三)全民创业取得新成绩。创业群体逐步扩大。20*年全市劳务输出31.4万人次,劳务收入达21亿元,收入所占比例接近农民年收入的50%。创业舞台日益广阔。在创业者中间,有的立足*,扎根脚下这片沃土,强力发展;有的离开家乡,走南闯北,打造出一片新世界,在创业的舞台上竞相大发展。创业成效不断显现。20*年全市新增私营企业367户、个体工商户1139户,民营企业吸纳劳动力近6万人。近3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1.91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9%以内。
(四)商贸流通再上新台阶。20*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1.7亿元,同比增长20%。坚持惠农活商,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家电下乡”试点工程进展有序,“万村千乡市场”工程蓬勃开展。新建万村千乡市场配送中心1个,农家店110家。坚持开放带动,推进外向型经济发展。新增进出口企业2家,全年完成外贸进出口5500万美元。
二、认清形势,坚定信心
2009年,是我市工业发展形势最为严峻的一年。我们要坚定信心,理清思路,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工业发展的一系列决策部署上来,扎实工作,攻坚克难,确保全市工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一要充分认识面临的困难和问题。第一,20*年工业增速放缓。统计数据显示,20*年3月份全市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2.3%,5月份同比增长20.5%。而8月份同比增长14.4%,10月份则是9.6%。呈逐步下降趋势。第二,省控重点企业效益下滑。20*年,我市纳税额在500万元以上的7家省控重点企业,只有烟草公司增收,其他6家企业税收入库全年累计减少5376万元,企业利润降幅更大。第三,项目投资力度偏弱。企业投资意愿和能力下降,重大工业项目少,战略性项目引进不多。产业聚集区建设、配套服务还跟不上招商形势,入驻企业几乎没有,中小企业创业园迟迟不能开工,新的经济增长点不明显。第四,企业创新能力不强。企业产品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低,精深加工和高端产品少,缺乏市场竞争力。多数企业没有建立研发中心。2007年,周口市表彰了国家级高新技术中心2个,我市没有;省级高新技术企业和高新技术产品10个,我市只获得1个省级高新技术企业---河南味之素氨基酸公司;中国名牌和省级名牌产品7个,我市没有;中国免检产品和省级免检产品8个,我市也没有。第五,招商引资方式落后。目前多以印发招商手册、召开信息会和参加经贸洽谈会等传统方式招商,真正把握招商引资内在规律的新型招商方式运用不够,围绕产业布局开展招商的能力明显不足。第六,创业意识有待增强。对待创业观望疑惑的多,真正付诸实践的少。群众“宁愿图自在,不愿创新业”,部分人员宁愿坐等“低保”,也不愿创业或就业。
二要认真分析研究有利条件。第一,宏观政策带来发展机遇。国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发展的财政、货币政策,全面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取消对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限制、降息、出口退税等措施,将有助于企业降低成本、争取更多的银行信贷资金,投入技术改造和科技创新,有利于促进我市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第二,盘活企业存量的成效逐步显现。近年来,我们确定的把“大企业做强,小企业做大,死企业救活,新企业做成”的工作思路,有力地促进了企业发展。与去年相比,今年以来工业发展出现止落回稳的积极变化,规模以上工业增速均在16%以上。今年第一季度,财政一般预算收入5899万元,增幅为32.1%。(1—2月份,我市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居周口各县市区和全省六个重点扩权市之首,居全省各县市第5位。)第三,工业发展潜力较大。从工业结构上看,我市的工业大部分是涉“农”工业,发展潜力较大,只要我们狠抓企业技术改造,着力拉长产业链条,就会走出一条适合本地工业发展的新路子;从市场走向上看,我市的工业外向型企业少,出口依存度小,更多的是面向国内、省内市场,只要我们苦练内功,加强管理,降低成本,挖潜增效,就能进一步提高自己的竞争力。因此,我们一定要坚定发展信心,充分发挥好我们的有利条件和比较优势,努力在新一轮竞争中占得更多先机、赢得更大主动、求得更快发展。
三、认准目标,强力赶超
2009年,各项工作的主要目标是:实现工业销售收入增长15%,工业增加值增长14%,利润增长13%,从业人员增长8%。年内组织1000人开展创业活动,增加就业5000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7亿元,增长14%;利用省外资金总额11亿元,增长10%。
为确保上述目标的实现,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全力服务企业发展。开展企业服务年活动是全省的统一安排,也是应对金融危机的一项重要举措,要求各单位务必集中精力,深入一线,与企业携手共度难关,在服务企业方面办实事,出实效。重点要搞好“三项服务”:一是项目服务。市发改委要将国家的投资政策、项目的申报要求编制成册,下发到每个企业;主动帮助重点骨干企业,围绕产业政策,谋划编制一批具有发展潜力的项目,尽快进入上级项目库。去年的项目申报工作中,市发改委、财政局、建委、环保局、国土局等部门采取多种有效措施,主动作为,一路绿灯,为我市的项目申报做出了贡献。今年,要继续全力搞好服务,及时为项目单位办理各种手续,绝不能让任何一个项目有闪失、有拖延。对已上报国家和省里请求审批的项目,要专人盯办,跟踪落实,该跑省的跑省,该进京的进京,确保更多的政策性资金、项目惠及我市。二是融资服务。市工业发展局、人行和财政局每季度要邀请金融单位组织开展一次银企对接活动。今年,各金融机构要加大对工业企业贷款支持力度,对银企合作较好的,我们将按照新出台的加快工业发展的文件规定,认真兑现奖励办法。市中小企业担保公司已注册待批,资本金2000万元,其中财政资金1178万元,占58.9%;自然人资金822万元,占41.1%。运行后,力争每月都能帮助企业解决部分资金。培育支持帅克药业等一批前景好、效益好的企业,包装策划上市。三是环境服务。越是困难的时候,越是要对企业关爱一分,厚爱一层。各乡镇、各有关部门也要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制定服务企业发展的具体措施,并向社会公开承诺。4月初,各相关单位要对重点企业巡回服务一遍,集中解决企业急需解决的问题。市优化办要随时接受企业反映的情况,对企业反映的共性问题和需要多个部门共同解决的问题,要提交全市工业发展联席会议研究解决。要切实减轻企业负担,严厉查处各种名目的乱收费、乱罚款、乱检查等行为,严厉打击破坏、扰乱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刑事犯罪,要对市直单位服务企业的情况进行评议,落后单位公开曝光,真正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二)强力推进工业项目建设。要把项目建设作为应对危机,夯实基础,加快工业发展的首要任务。今年,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十项重点工业项目”,《政府工作报告》中已公开做出了承诺,为保证这些重点项目顺利完成,一要强化推进措施。十项重点工业项目已明确了责任单位、责任人、责任领导,要及时抽调有关部门负责人组成重点项目推进领导小组,逐项把脉会诊,了解项目的实施计划、进度安排、存在问题,建立项目推进台帐,并抓好督导检查。充分发挥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作用,加强对重点项目实施情况的视察、督促和检查。二要强化项目协调。要进一步建立重点项目协调推进机制,实行定期工业例会制度,逐个听取重点工业项目进展情况,将需要解决的问题明确到责任单位,限时办结,跟进落实,促进项目更快更好地生成、落地。相关部门要加大执法力度,加强重点项目的过程协调,统筹解决好融资担保、征地安置、施工阻挠等重点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三要加快建设进度。各项目单位要抓住当前有利时机,集中人力、物力,争分夺秒,加快工程进度,短期内要有实实在在的进展。我们已对十项重点工业项目分解了任务,下达了计划进度,这是完成工作的底线,只能提前,不能推后。4月份,十项重点工业项目都要有实实在在进展,上半年要完成大部分主体工程,三季度要基本实现运行或试运行,年底前必须正式投产。今年我们要组织1—2次项目观摩活动,既到项目进展较好的单位去观摩,更要到项目进展落后的单位去评议。希望各责任单位和企业不等不靠,创造条件,克服困难,扎扎实实、富有成效地推动重点项目建设。
(三)合力抓好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坚持把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作为发展的第一推动力。一要利用好招商平台。抓住市产业集聚区被列入全省产业集聚区的机遇,按照10平方公里的总体规划,加快完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搞好标准厂房的建设和招商。已建成的标准厂房,管委会要加大宣传推介力度,吸引企业入驻。今年,市产业集聚区要招引3000万元以上的工业项目不少于3个。要积极引导新上企业落户市产业集聚区,今后凡是办事处引进的企业,必须入驻;各乡镇除板块经济外招引企业,必须入驻;2009年各乡镇办事处必须在市产业集聚区建设不低于5000平方米的标准化厂房;各乡镇办事处进入产业集聚区的工业项目和建设的标准化厂房,其产权、税收归乡镇办事处所有,并长期不变。各乡镇办事处要彻底摒弃侥幸心理,积极做好前期工作,可以先融资建设后招商,也可以合作建设招商,总之要确保年底前厂房建成、项目落实、企业入驻,年底市委、政府将统一考核。二要强化招商力度。各乡镇、各单位要统筹安排,尽快组织外出招商。市管委会、招商一局、招商二局、工业局要依托我市产业优势,瞄准沿海上下游产业集中地区,强力开展招商,力争引进一批技术含量高、投资强度大、产出效益好的大项目。要认真落实招商意向,抓好签约项目的落实,主动搞好衔接,帮助完善手续,确保尽快落地。三要加快企业战略重组。企业作为招商引资的主体,要充分利用销售网络和上下游产业资源,积极开展招商活动;要主动加强与国内行业龙头企业的合资合作,着重引进先进技术、先进设备、先进管理和发展模式。要积极推进莲花与上海美林康合作协议的实施,认真实施华丰皮革城和化肥厂的重新启动工程。今年,计划从六大板块中筛选确定1—2个龙头企业,促其上规模、上档次,争取3年内培育成产值亿元以上、税收1000万元以上的板块经济龙头企业。四要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我们正处在又一个争项目、扩投入、升技术的黄金时期。只要抓住机遇,加大争取力度,许多我们多年想干而没有财力干的事就可以干成。有关职能部门和乡镇办事处、企业要抓紧谋划一批重大项目,列出单子,加强协调,搞好对接,凡是今年计划向上申报的项目,5月份之前必须申报完毕。
(四)培育壮大支柱产业和骨干企业。重点培育食品工业、皮革工业、医药化工和纺织服装等支柱产业,充分发挥龙头辐射带动作用。食品工业:帮助莲花化解历史债务,盘活闲置厂房和设备。抓好大豆蛋白、素肉食品、鸡精调味品、保健品、小麦深加工等项目建设,努力形成粮食种植、饲料加工、畜牧养殖、食品深加工产业链条,推动食品工业由群体优势向“品牌+规模”优势转化。纺织服装工业:支持纺织公司进行技术改造、扩大规模,大力引进符合环保要求的新技术、新设备、新项目,形成纺纱、织布、印染、服装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皮革工业:依托我市皮革资源技术优势,抓住国家限批皮革项目的发展机遇,大力发展畜牧养殖业和皮毛皮件加工业,开发鞋、帽、皮装和箱包等产品,努力形成畜牧养殖、皮革加工、皮件深加工产业链条。医药化工业:引导企业通过采取资产重组、合资合作等办法,做大做强我市医药行业。重点发展生物医药、现代中药、新型化学合成剂等产品,提高自主研发水平,增强企业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加快圣凡药业无菌原料药开发项目、博建药业胶原蛋白新上项目、帅克药业氨酚帕马溴原料及片剂和中邦生物乌鸡胚胎胶囊项目生产进度。从我市规模以上企业中,筛选确定30户规模大、科技含量高、入库税金多、发展前景好的企业作为*市重点培育扶持企业,在政策和资金方面给予支持。
(五)努力搞活商贸流通。要按照“创新强商、繁荣市场、改善民生”的工作思路,转变发展观念,突出发展重点,明确发展方向,努力做好今年的商贸流通工作。一要摸清家底。要立足*实际,着力加强对商贸流通业发展情况的调查研究,主动掌握发展现状,积极查找问题与不足,为研究发展举措、制定发展规划、挖掘发展潜力打好基础。二要理清思路。市商务局要协调相关部门抓紧制定*市未来几年的《现代服务业发展行动计划》。要结合我市产业布局特点,规划建设一批与食品、皮革、服装、农汽机配件等产业发展相配套的商品集散地。要加快构建包括交通运输、仓储配送、流通加工等功能齐全的物流配送体系。努力提高我市商贸流通业区域竞争优势。三要深化改革。今年要把改革作为商贸系统工作的重头戏,切实抓好、抓出成效。要按照“放开、搞活”的思路推进商贸流通体制改革,今年必须至少完成商业系统3个企业改制任务,超过3个将给予奖励。同时,要大力推进供销社直属公司改制,不断激发商贸企业发展活力。四要服务民生。要继续加大市场监管和执法力度,确保市民吃上“放心食品”。要积极培育新型农村流通体系,扩大农村公交、邮政、电信、文化产品等经营业务,今年“农家店”村庄覆盖率要达100%。
“粮食大县、工业小县、财政穷县”,这是对粮食主产区县域经济长期陷于困境的生动写照。产业化、工业化、城镇化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根本)途径。内蒙古杭锦后旗这几年的迅速发展就是一个成功典范。
杭锦后旗位于河套平原腹地,总面积1653平方公里,辖10乡6镇,总人口30.2万,属典型的粮食大县,曾以拥有大面积的“吨粮田”闻名遐迩,被国家农业部专家誉为北纬40°的奇迹,但工业基础比较薄弱,城镇发展缓慢。到2000年底,在生产总值中,农业增加值占46%,工业增加值仅占21%;在全旗总人口中,农业人口占77%,在占23%的城镇人口中还包括一部分主要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近些年来,我国生产农业发展遇到了增产不增收的困境,“三农”问题越来越突出。“人往哪里去,钱从哪里来”是摆在杭锦后旗干部群众面前的一个现实而严峻的课题。
面对这样的现实,旗委、政府认识到,不加强工业经济的发展,不以工业思维谋划农业生产,杭后经济只能停留在温饱的低水平上;不合理有序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进而减少农民,富裕农民只是一句空话。为此旗委、政府从杭后地缘特点、资源优势、发展现状出发,提出了“工业立旗”的口号和“以工业化带动产业化促进城镇化,‘三化’联动、协调发展”的思路,以此拉开了杭锦后旗“三化”建设的序幕。
几年来,在这一战略思想的指引下,杭锦后旗取得了长足的发展。2000―――2004年,全旗生产总值由17.67亿元增加到31亿元,年均增长15.1%;财政收入由1.19亿元提高到2.58亿元,年均增长21.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4410元提高到6520元,年均增长10.3%,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407元提高到3751元,年均增长11.7%。以上数据表明,杭后的产业化进程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我们认为,杭后为粮食主产区县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成功经验:
一、以“三化互动”为根本,开创产业发展新局面
产业的集聚和发展是推进城镇建设、提升城市竞争力的有效途径。杭后在加快城镇建设的过程中,始终以旗域突破为统领,坚持“工业立旗”战略不动摇,举全旗之力,重点抓项目,集中抓引进,突出抓效益。先后引进了重庆飞亚、草原兴发、浙江大好大、新疆屯河、上海浩森、长沙磕里香、伊利集团等一大批国内知名企业落户杭后;如期完成了河套就业集团、河套木业公司、鸣兴脱水菜厂等产业化龙头企业近20个技改扩建项目;不断增强工业园区的产业集聚功能,充分发挥企业集群的增长极作用。2000年至2003年三年间,全旗工业增加值由5.24亿元增加到12.13亿元,年均递增44%;工业对财政的贡献率达到70%。依托龙头企业,全旗已形成了以奶牛、肉羊、肉鸡、实用葵、脱水菜、番茄和速生丰产林加工为主的农业产业化新格局。工业化和产业化的发展,为城镇化提供了重要支撑,从而带动了城镇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以信息、法律、社区、家政服务、文体娱乐为主的新型产业,使推进城镇化的过程,同时成为扩大就业和再就业的过程。2003年与2000年相比,全旗第三产业增加值由5.72亿元增加到8.1亿元,年均增长12.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3.98亿元增加到5.51亿元,年均增长11.5%;到2003年底,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已达到2.7万人。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又为工业化和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搭建了新的载体和平台,三化互动、城乡统筹、有力地促进了全旗经济社会的大发展和大跨越。
杭后在“三化互动”过程中,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确立县域经济发展战略:一是把民营经济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体,坚持以民营化为基本价值取向,着力扶持一批科技型、外向型、吸纳下岗职工就业型和农副产品加工型民营企业,提高民营经济的整体素质。力争通过一个时期的努力,使民营经济在整个县域经济中占主导地位,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二是加速推进工业化进程,以工业化带动产业化、城镇化,充分发挥后发优势,依托龙头企业,培植壮大优势主导产业;发展农畜产品加工业,培育区域特色产业;承接发达地区劳动密集型、资源综合利用型、配套协作型产业梯度转移,建设初级产品的加工基地和辅助产品生产基地,形成县域经济的核心竞争力。三是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充分发挥农副产品加工和流通龙头企业在创造市场、推广技术、培训农民、转移劳动力、提供信息、打造农产品品牌等方面的作用,引导它们做大做强,并通过建立多样化的利益联结机制,引导农户走上市场化,引导农业走向工业化。四是大力推进农村城镇化。坚持分类指导、分步推进的原则。重点发展县城和有区位优势、交通优势、资源特色优势和规模优势的重点中心镇,增强城镇的聚集效应和辐射效应,促进农村人口、生产要素向强镇集聚,努力使城镇真正成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平台,提高农村城镇化水平,打造县域品牌形象。
二、以招商引资为动力,优化经济环境
坚持以开放为突破口,积极招商引资,内引外联,以此弥补县域资源、技术、资金的不足。开放,是现代社会文明的基本特征,也是经济一体化对区域(特别是县域)发展的基本要求,它不仅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胸怀。开放的目的,就是要把县域土地、劳动力、资源及水电价低廉及环境条件好等优势,转化为招商引资、城市建设和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优势,承接大中城市或其它发达地区劳动密集型、资源综合利用型、配套协作型产业的梯度转移,建设初级产品加工和辅助产品生产基础,延长产业协作链,夯实工业基础,为新型工业化开辟道路。
目前,杭锦后旗在招商引资上发挥了两大优势,即先发优势和后发优势。先发优势就是我们现在正在形成的草原兴发、伊利河套、大好大、百联带动的五大主导产业的生产加工能力,在河套地区具有先入为主的优势,是地区的龙头,继续努力就可以形成河套地区垄断性优势,控制河套地区绝大部分农畜产品资源。杭后要特别重视业已形成的这种先发优势,加快发展,争取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达产达效和规模扩张。后发优势就是河套地区还有许多优势资源没有被开发利用,如玉米淀粉、生物制药等。大家都有开发意向,如果杭后不开发,别人迟早会开发,那时就被动了。而杭后这些年通过龙头企业的建设已经占据了先机,所以要在别人还没有动手之前抢先介入,或在别人还没有形成规模以前,加快发展,形成压倒性的优势。一句话就是瞄准高增长潜力的产业,先发制人,加速扩张。
杭后在招商引资方面的主要做法:一是以整合资源优势为重点,把培育壮大农牧林产业化龙头企业作为招商引资的主攻方向;二是以优惠政策为依托,促进招商引资快速发展;三是以联大联强为目标,突出企业在招商引资中的主体地位;四是以园区建设为载体,构筑招商引资新平台;五是以治理经济环境和加快城市化进程为基础,全力营造招商引资宽松环境。我们不难看出,杭后要在更大范围内不断寻求新的合作,充分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在招商引资方面实现大的突破。
三、以品牌战略为重点,提升经济效益
发展县域经济,关键是做多做大做强做响县域企业。对外招商引资,对内鼓励创业,侧重的是县域企业的“做多”,实现县域企业数量上的扩张,这自然是发展县域经济必唱的前台戏。与此同时,还必须促使县域内的企业做大规模、做强实力、做响品牌,实现县域企业质量上的提升,这也必然是发展县域经济应演的重头戏。如何做大做强县域企业,增强县域经济竞争力?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积极实施品牌战略,争创“驰名商标”、“著名商标”、“名牌产品”,创造和提升企业独立品牌,形成县域经济的整体品牌,依托品牌效应扩张县域经济的辐射力和竞争力,是一帖无可争辩、立竿见影的良方。实施品牌战略,从发展的态势看,已不是要不要的问题,而是重视的程度和实施的力度问题。未来市场将进入品牌竞争时代,今后县域经济的竞争,很大层面上将是品牌的竞争。必须抢抓先机,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做大做强品牌经济,推动县域经济的更快发展。
杭锦后旗的重点工业企业是全旗工业骨干队伍,占工业总量的79.5%,抓住重点工业企业就抓住了工业发展的主动权。通过扶持发展,河套酒业已经形成了自己的品牌,知心仁、大好大、伊利、屯河、河套木业等企业也在进一步实施品牌战略。
四、以工业园区为载体,发展规模经济
杭后在科学分析的基础上,编制了县域经济发展综合规划和专项规划,突出搞好县及中心镇的工业园区规划,将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结合,提高县域工业集聚水平。积极以园区为载体,将乡镇企业集中起来,发挥乡镇工业的集聚效应;引导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方面发展,加快机械、造纸、食品、纺织、建材等行业的技术和产品换代,提升产业竞争力;采取多种方式,积极引导县域中小型企业加入大企业集团和优势企业的产业分工协作体系,调整结构,加工品牌产品,扩大市场占有率。充分利用目前生产社会化专业化发展和优势企业将非核心产品扩散的趋势,在明确县域特色主导产业发展的同时,积极发展配套经济,扩大新型工业化的区域外延。
杭锦后旗按照“人口向城市集中,工业向园区集中”的思路,规划建设了两个工业园区。一是以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型食品工业为主的大顺城工业园区;二是以科技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农畜产品加工业为主的河套酒业工业园区。2002年,政府共投资3300多万元,实施了大顺城工业园区“六通一平”建设,并成为了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在园区建设中,按照“政府造环境,法人办企业,共同经营园区”的原则,实行“封闭式管理,市场化经营”,由管委会对园区实行统一管理,除税务部门外,其他部门未经政府同意不得随意进入园区,更不能拉赞助,全力为企业创造条件和提供服务;对水、电等能生产经营效益的基础设施项目,交由企业建设经营。优惠的政策、优质的服务和优良的创业环境,吸引了众多企业到园区投资办厂。目前,两个园区共引进企业11家,引资18.9亿元,2003年,仅汇源一家就投资7.8亿元。而且,工业园区已聚集了全旗53%的工商企业、财政收入68%的税源及45%的就业岗位。2003年,杭锦后旗又投资1100多万元,对河套酒业工业园区进行了全面规划和建设。两个园区基本上实现了“一年起步、两年发展、三年见效”的近期目标。之后,以北二环路为纽带,将大顺城工业园区和河套酒业工业园区合二为一,建设更高水平的河套食品工业园区,进一步改善工业园区的基本条件,使软环境更“软”,硬环境更“硬”,为企业和项目发展创造更加宽松的发展环境。在发展和支持项目建设方面重点选择能源资源消耗少的节能型项目,重点投入基础设施配套建设。
五、以特色经济为主导,提高县域经济竞争力
创新和培育特色经济是县域经济发挥比较优势的重要途径和基本方向。发挥各地资源、技术优势及传统优势,走合作发展的道路,采取更灵活的方式联合、引进新资源,大力发展绿色食品、无毒无污染食品、特色食品、精深加工食品等特色优势产业,形成小产品、大产业的经济发展格局,促进县域经济的持续发展。杭后新型工业化同县域特色资源开发相结合,发展特色产业,通过深加工引导种植业特色化、市场化,建立特色经济体系;将乡镇工业同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以及培育县域特色产业紧密结合起来,以项目为抓手,加大乡镇工业投入,培育规模经济,壮大新型工业化的区域基础。
关键词:专业化园区;产业结构;建议
一、国内外专业化园区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专业化园区,指通过技术创新和扩散实现在某一特定领域内相互关联的、在地理位置上集中的公司和机构的集合。它具有以下特点:①核心产业为主的轴辐式产业结构,在一个核心产业周围会有大量的辅产业存在。②区域经济发展速度快,竞争力强,在某一特定产业成为全国以至于世界的主要生产基地。③产业链结构完善,区域内生产、科研、设计、销售、售后服务是一个完整有机体,紧密配合,各个部分相互联系又互相竞争,最终形成了环环相扣的紧密的上下级关系及组织系统。
在工业化程度高的国家或地区,专业化园区主要呈现以下特点和趋势:一是知识、技术密集,在地理位置上这些企业的选址一定是靠近或者接近大学城或者科研机构,如英国以牛津、剑桥大学为中心,方圆10公里区域里生物技术公司占全英27%;二是具备较为完善的研发体系和产业化集聚体系,相关的辅助机构发展充分;三是区域范围内各个企业之间的联系紧密,具备较强的集聚功能和辐射辅助功能;四是政府出台的大量优惠政策的支持,为了吸引资金的进入,抢占新一轮国际竞争制高点,许多国家和当地政府都会出台了加速园区产业聚集的各种措施。如:美国的不缴纳财产税、提供贷款和担保的新技术基金、免交地方财产税,法国的投资倾斜等。
在我国,上世纪80年代中期确立了园区带动经济发展的策略,并首先在江浙地区出现了中小企业产业集聚群,如浙江义乌的小商品群,温州的服装、打火机企业群。以后,在国家的逐步引导下,上海、深圳、苏州、青岛等地区的专业化园区初具规模,呈现集聚化发展态势。为了加速专业化园区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我国许多地区陆续出台了促进专业化园区发展的优惠政策,纷纷推进专业化园区建设。但目前我国真正具有技术创新能力、产业规模和集聚度高的专业化园区仍然非常缺乏,专业化园区过多、过滥,地区之间重复建设的现象十分严重。
二、我市专业化园区的发展现状
我市从1991年开始设立和建设各类园区。目前,有各类开发区15个以及若干制造业相对集中的小区域。这些年来,园区对威海的经济起到了极大的拉动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园区已成为威海经济发展的有效载体
建设专业化园区,不仅有利于扩大对外开放和促进招商引资,有利于制造业的聚集,而且有利于让出海岸带资源,规划建设旅游度假基地等。园区经济的飞速发展,对加快威海工业化进程,促进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推动区域经济的增长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威海高新技术开发区建区十多年来,GDP年均保持31%的递增速度,累计完成295亿元;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主要经济指标年均以30%以上的速度增长。以2014年为例,两区以占全市5.6%的面积、10%的人口,完成了占全市27.8%的工业产值、27.31%的利用外资、40.6%的进出口总值。威海高新技术开发区、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已成为胶东半岛投资环境质量好、经济发展速度快、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经济区域之一。
(二)园区内企业技术含量逐年提高
威海各工业园区,一方面吸引了越来越多的高新技术企业入驻,提高了全市企业的技术水平,另一方面,传统企业利用新技术提升产业层次的能力也逐年提高。威海高区双丰电子有限公司的“MEMS石油地震勘探传感器”项目已列入国家863计划;拓展纤维有限公司的“碳纤维PAN原丝”在国内综合技术考评中,各项指标均位列第一名,也有望列入国家863计划;已建立的哈工大微电子开发中心和山大生物技术开发中心以及山东华菱电子有限公司创建的图像读取与打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威海双丰电子传感有限公司创建的传感信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机构为高新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荣成经济开发区中设立了高科产业技孵化基地,对整个荣成的高新技术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譬如以投资4.5亿元,占地1000亩的北大科技园和规划中的北方教授村为依托,建设集高科技研发、生产及孵化为一体的高科技产业簇群等。
(三)专业化园区对外资的吸引力不断增强
这主要是因为同类企业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聚集会形成一定的规模,进而产生局部的规模效益,换言之:在同一片区域内同类企业越多,就可以极大的方便劳动力、资金、原材料、交通运输等辅助资源的聚拢,这样就可以极大的降低该区域内的平均生产成本,减少企业成本支出;同时,供求关系、共性技术、市场导向等信息的溢出可以使集聚企业的生产函数好于单个企业的生产函数,大大提高了区域内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另外,通过专业化园区形成的区域聚集,可以帮助中小企业之间互相学习技术,探讨新思路、创新互动,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克服单个企业因为资金少、技术落后导致市场竞争力不足的问题,还可以发挥中小企业合作灵活、分工协作好的优势。
(四)园区内产业结构逐渐优化
威海工业以工业园区为依托,从以食品工业、轻纺工业为主,向以船舶、汽车等重工业和电子产品等技术含量较高的产业方向发展。现已形成食品、轻纺加工基地、临港造船业、机械加工和汽车零部件产业、电子元器件产业、光机电一体化。食品、轻纺作为威海传统的支柱产业,对威海经济做出了突出贡献,随着对工业要求的提高,产业升级、优化一直是政府关注的重点内容。随着重工业、高新技术企业大量入驻威海,给威海带来的不仅是财政收入的增加,更重要的是给威海带来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重工业、信息产业对整个产业链的带动和辐射作用是相当大的,重工业的发展势必会大大促进经济的发展。
三、我市专业化园区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种类多,层次复杂,开发主体多元化
目前,我市国家级开发区3个、出口加工区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3个,还有其它各类专业、特色园区若干。园区的开发主体主要是政府相关部门牵头,然后多家企业联合开发,有一些园区还出现了“一区多园”、区内联动开发等发展趋势。通过开发和建设园区,一方面起着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先行区、示范区的作用,但同时也由于财力投入的分散导致了许多规模较小的专业化园区基础配套水平较低,缺乏竞争力,造成入住项目少甚至吸引项目难的局面,从而影响园区的良性循环发展。
(二)布局零乱、分散,数量多,规模小
有的镇(办)自己规划2D3专业化园区,这些园区因为自身条件不足,就不能执行统一的标准,相对规模就很小。一方面本地企业规模普遍较小,另外一方面由于经济容量小,吸引外面大的企业入驻比较困难。这就形成了没有大企业通过供应链来带动整个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局面。在没有大企业拉动的情况下,经济发展具有特殊的内在要求,如浙江的块状经济就是主要以中小企业为主的经济发展模式,但这种模式能发展的前提是中小企业能够形成产业集群,发挥产业集群的协同效应。
这种中小企业形成的产业集群有它的内在规律,它需要各种要素组合在一起,通过供应链连接起整个产业的价值链,实现对客户的增值。目前,威海市中小企业的产业集群效果不理想。如威海市优势产业――食品加工业,还处于一种自我生产,自我调节的状态,没有协会组织来共同把脉市场走势、协调生产销售,结果形成盲目增产,竞相压价,企业利润大幅下降,扩大再生产受到严重影响。因此,零散无序的竞争状况,使区域经济形不成规模,必然的结果就是工业发展速度缓慢。
(三)规划变动频繁,建设用地矛盾突出
不少园区规划改动过快过频,有的园区一年变动2到3次;一方面强调随着园区效益逐渐增强会吸引更多的企业加入,进一步增强园区的影响力和竞争力,但是多家企业的进入使得原本有限的园区供地变得更加紧张;同时还出现一个问题就是“圈地现象”突出,这就使得供地闲置,没能更好的开发利用。上述的两类问题,都暴露出园区土地使用不合理,土地利用率较低,有多征的却用的少,有用得多的却只有较少的土地供给;还有的企业在征收了当地居民用地给予的补偿费不能及时到账,给被征地居民的稳妥就业安置和稳定的生活带来极大不利影响。
园区企业进驻还存在一类问题,就是对进入企业监管不到位,企业进驻随意性大,这影响了园区的可持续发展,园区内企业各自为政、一家独大的现象较为普遍,这就违背了建立园区形成经济集聚的初衷。不能有效的协调统一,就使得园区内企业形同散沙,不能实现“强强联合”的经济效益,还会造成园区内雷同度高,重复化建设严重,造成资源的浪费和闲置,陷入一种新的“诸侯经济”、“全能经济”的陷阱。
(四)园区产业定位不准,雷同严重,缺乏特色
在我们调研分析的5个工业园区中,有3个把汽车及零部件生产作为本区的支柱产业。这种资本密集型产业,需要的是大投入,这样分散经营,在普遍重视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发展的环境下,面临的竞争压力可想而知。食品、轻纺行业也存在类似的情形,没有力量与外来品牌进行竞争。这种状况,急需政府的引导和行业协会的协调,统筹安排,形成产业集群合力,提高园区竞争力。另外,我市园区在发展过程中,规划的行业太多,追求大而全、小而全,缺乏特色性。而中外成功园区的发展情况表明,园区要生存,要发展,必须突出自己的特色。如美国的硅谷就是创新性技术产品的开发;台湾新竹工业园区则侧重于科技产品的产业化和规模化生产;浙江省“一村一品”或“一乡一业”甚至“一县一业”的发展模式,也都说明园区的成功不是照搬照套,需要因地制宜。
四、加快我市专业化园区发展的建议
(一)搞好结合,寻求带动
把城市化进程和园区建设结合起来,以城市化带动专业园区的规划建设。近年来随着政府有关部门的宏观调控,使得我市的城区规模在不断扩大,这和经济发展带动的工业化发展是分不开的,同时工业化的发展又能带动城区规模的扩大,环节城市就业压力,拉动城市经济的发展。从城市的空间角度看,快速的现代化工业发展带动了城市经济的发展,进而帮助城市由农业化转变为非农业化;推动城市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就是工业化,工业化的发展也能带动整个城市的发展。专业的产业化集聚,是我市发展的动力,专业化园区作为城市发展方向的有效规划载体,为我市发展贡献着重大力量。长远来看,只有将专业化的园区建设纳入全城整体的规划建设,城市化、工业化、专业集聚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二)充分论证,科学规划
规划是联系理想和现实的桥梁纽带,园区规划编制的水平决定了园区建设的档次。一个地区的快速发展离不开科学合理的规划,规划工作做得仔细做得科学,就能进一步明确园区总体发展目标,规划工作一出台,就可以为执行提供一个参考,然后在过程中不断的衡量和规划的差异,如果没做到规划的目标,就需要认真汲取教训,总结经验,找出不足之处在加以改正。规划执行之前,需要做深入的市场调查,明确本区域的地理优势,人力、科技、信息、交通等基础设施的配置,概括出在招商引资中本区域的优势、劣势,以及面临的机会和威胁,这样才可以为未来发展留足空间,特别是对于那些外商投资、高新技术产业投资的引进,留足空间。
(三)理性分析,确定优势
在竞争中要想处于不败之地,需要树立差异化意识,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这样就能确保在招商引资中占据优势地位。差异化的竞争战略树立,首先需要在思想上有差异化的意识,然后在行动上也要差异化。差异化战略的实施,可以使得自己迅速打开市场,但在前期需要做有效的宣传,提升知名度,充分发挥园区的产业聚集和辐射带动功能,推动经济园区化、园区产业化、产业聚集化。
(四)加大投入,完善配套
配套是园区的生命,没有承载项目建设的基础设施框架,发展产业项目就是空中楼阁。在配套项目的建设上,一定要处理好客观需求和适度超前的关系,处理好建设规模和利用效率的关系,处理好自我完善和资源共享的关系。在资金的筹措上,一方面市政府每年安排一定的专项资金用于产业基地、特色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的补助,一方面更要运用市场规则,探索园区开发建设运作机制,鼓励引导民间资金和外资参与园区开发建设,开辟多元化投资新路子。
(五)明确职责,优化服务
投资环境是生产力、竞争力,更是和谐发展的有机组成。专业园区要建立专业化的服务机构,提高服务水准。服务不仅包括对入园企业提供快捷的服务,及时为其立项、建设,促成投产,更要对企业投产后要进行跟踪服务,定期走访,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实践证明,优化产前、产中、产后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是降低区内企业经营成本和提升专业化园区自身水平的关键环节,这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部门齐心协力,共同推动专业化园区的发展。
(六)优化组合,转型升级
建设特色工业园区并不是对特色企业的简单搬迁、集聚。入园企业不仅在设备更新等方面要有较大投入,同时在产品开发、出口创汇、技术创新、质量保证等方面也要构建新的框架,使特色工业和优势产业在产品档次、技术含量和创新能力、企业管理等诸多方面有一个大的提高。通过对入园企业在土地价格、税费减免、融资、基础设施配套等方面制定一系列优势的政策措施,为企业升级创造条件。
(七)高效开发,集约发展,拓宽领域,招商引资
当前我们的国际比较优势正在弱化,资源越加短缺,特别是土地稀缺越来越成为工业发展的突出瓶颈。唯有走集约、合理、高效的发展道路,发展优势产业、稳定均势产业、淘汰劣势产业;控制产业用地总量,用好产业用地增量,盘活工业用地存量,提高用地项目质量。由于资本流动的加快和生产活动的全球化,吸引外资项目进入成为园区发展的捷径,鉴于国际直接投资在世界各地经济发展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吸引外部资金的注入的竞争就愈发激烈。
要想带动园区产业的发展,加快城市经济的跨越,当务之急就是要迅速拓宽招商领域:一是扩宽同一产业不同的招商层面。资本转移,采用优惠政策吸引那些高科技含量高、高附加值产品企业的注入,对于传统的污染大,科技含量不高的企业要限制发展,为经济和环境友好发展奠定基础。二是要拓宽招商、引商的渠道,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国际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调整,以服务外包和为传统制造业提供支持的服务产业也在随着转移。我们要认清楚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充分利用网络技术资源,实行网络招商引资,抓住机遇,规避威胁,提高自身的应变能力。在招商引资的过程中,要优化投资环境,引进企业要将该类企业相关的配套服务企业一并引入,组织招商队伍走出去,有针对性地招商引资。(作者单位:威海市贸易发展中心)
参考文献:
[1] 梁红.工业园区建设应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J];企业经济;2003年11期
[2] 李新.强化工业园区建设 推动县域经济发展[J];新疆金融;2007年05期
0引言
随着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步伐加快,到“十二五”末,广西北部湾钦州、北海、防城港三港货物吞吐量将由2010年约1亿t快速提升到3亿至5亿t,迫切需要提升广西沿海港口及北部湾经济区铁路货物运输能力,重点解决沿海港口铁路货运专项建设问题。开展北部湾港后方铁路货运通道研究工作,对解决制约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的铁路货运瓶颈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1区域铁路运输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区域铁路运输现状
目前,北部湾经济区铁路骨架已基本形成,初步形成了以湘桂、南昆、黎湛、益湛、南防、钦北、黎钦线和钦港支线,接内地、通港口、连越南的出省、出海、出国铁路运输网络。到2010年底,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内铁路营业里程约1130km,路网密度约155km/万km2,其中复线铁路里程约302km,复线率约26.7%,电气化铁路里程约96km,电气化率8.5%,每万人拥有铁路0.51km。
1.2区域铁路存在的主要问题
1.2.1区域铁路通道存在的问题
1)路网规模不足,分布不均,路网灵活性差。桂东南与桂西南无直接连接广西沿海港口的铁路。同时,南防线、钦北线均为尽头线,北部湾经济区沿海钦州、北海、防城港地区与东盟、西北地区及广东地区的客货交流需绕道湘桂线、黔桂线、黎湛线运输。
2)通道既有线路技术标准低,运输质量不能满足市场需要。内部通道既有线路技术标准低,曲线半径小。线路允许速度除益湛线为140km/h外,黎湛、南昆、湘桂线为120km/h,南防、钦北、黎钦线为80km/h,旅行速度低,且南防线、黎钦线能力也已达到超饱和状态。
3)区间联系缺乏大能力通道。区间联系的湘桂、南昆、益湛、怀柳、黔桂等铁路干线除湘桂线柳南段外,均为单线铁路,无大能力通道,运输能力不适应发展需要。
1.2.2港区铁路存在的问题
防城港、钦州港、北海港港区铁路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1)既有铁路车场到发线有效长不够,与沿海铁路通道难以匹配,难以办理路港直通、整列到发和装卸。
2)港区铁路装卸线布局不合理,部分港区装卸线垂直于码头泊位布置,装卸线有效长不够,限制了最大取送车数量,且调车作业交叉干扰严重。
3)信联闭设备落后,港区铁路均未实现电气集中联锁,部分作业线采用臂板信号机、人工搬道,调车作业效率低,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4)部分港区装卸机械化程度较低,虽然港区实现卸装船机械化,但部分铁路疏运的件散货仍然采用人工装卸,作业时间长。
5)路港双方信息沟通不畅,信息管理平台不兼容,信息传递不及时,“车等货、货等车、等机待线、待取待送”的现象屡见不鲜,影响货车周转效率。
6)港区装卸线大多为尽头线,调机只能推送取车,行进速度低,取送车和调车作业时间长。
2对区域规划的认识
2.1区域铁路现有规划
根据我国《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以及广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广西铁路在建及规划的主要项目如下。在建项目:南宁至广州铁路,贵阳至广州(广西段),柳南客专,云桂铁路,玉林至铁山港铁路,德保至靖西铁路,铁山港支线;湘桂铁路扩能改造衡阳至柳州段,广西沿海铁路南宁至钦州北、钦州北至防城港、钦州北至北海。规划项目:新建黄桶至百色、南宁至凭祥、合浦至湛江、南宁至金城江、柳州经梧州至肇庆、贵港至玉林、柳州经贺州至韶关、防城港至东兴至海防、靖西至龙邦等铁路;湘桂线、黔桂线、焦柳线、黎湛线、南昆线、益湛线等既有线路扩能改造。
2.2对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的认识
在《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批准前,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区域经济一体化有其现实基础[1-2]:
一是已具备一定的综合实力,广西北部湾经济区2007年的城镇化水平已经达到43.6%,超过广西平均水平7.36个百分点。从《中国城市年鉴(2007)》的中国200城市综合竞争力排名来看,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入围200强的有南宁、北海、防城港三市,分列全区的第2、5、4位。
二是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初步形成。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拥有丰富的港口资源,是我国西南主要港口群所在地。铁道部已把广西境内的铁路局由柳州搬迁到南宁,并在5年内投资1000亿元全面升级广西铁路网。经济区内四市间高速公路网已经构筑,形成了“一小时”经济圈,防城港东兴和崇左凭祥至越南的高等级公路也早已全线贯通。南宁和北海机场将通过改造升级扩能,开通更多通往东盟各国的国际航线。
三是北部湾因其市场腹地大,市场拓展空间广阔,非常适合发展临海临港工业。
四是资源整合已迈出实质性步伐。2006年3月,广西正式成立“北部湾(广西)经济区规划建设管理委员会”(现更名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规划建设管理委员会”),协调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土地资源利用、交通设施、重大项目、重大产业布局和生态环境保护,推进重大基础设施共建共享,推进城市经济优势互补,形成分工合理、功能互补、协调发展的城市群和经济一体化。为提高港口综合竞争力,广西已整合沿海港口、铁路资源,于2002年成立广西沿海铁路股份有限公司,于2007年2月在南宁组建广西北部湾国际港务集团有限公司,促进防城港、钦州、北海、南宁三港一市共同发展。
2008年初,国家批准实施《规划》,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开放开发正式纳入国家战略。《规划》在空间结构上将北部湾经济区划分为城市、农村和生态三类地区;将北部湾经济区海岸线划分为港口及工业岸线、城镇建设岸线、旅游观光岸线、休闲游憩岸线、养殖岸线、生态保护岸线及其他岸线等7种类型;规划建设南宁组团、钦(州)防(城港)、北海、铁山港(龙潭)、东兴(凭祥)5个功能组团。工业布局有沿海石化工程,沿海钢铁基地,沿海林浆纸基地,南宁铝加工基地,南宁精细化工基地,北海、南宁电子信息、生物制药、新材料、软件开发、计算机、通信等高技术产业基地,沿海海洋产业基地,沿海和南宁轻工食品工业基地,南宁重型机械设备制造基地。主要任务是建设“三基地一中心”,即物流基地、商贸基地、加工制造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发挥区位优势,加强引导扶持,承接产业转移,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推进产业优化升级,大力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
2.3对各城市总体规划的认识
在《规划》获批以前,广西北部湾城市群城市化存在以下问题[1]。一是城市发展水平差异较大。表现在:城乡居民收入差异系数较大,恩格尔系数差异大,人均GDP差异较大。二是产业发展与城市发展不协调。表现在:1)工业发展水平低质化。2008年上半年,就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值而言,防城港市的指标值远远高于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其他市,达到44.38%,而其他四市均低于广西平均水平。2)产业链条薄弱,关联程度低。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各市都把海洋产业、物流、钢铁、石化、造纸等列为支柱型产业,但这些行业的产业链均不长,对周边城市其他行业的拉动作用弱。就物流行业来说,虽然有巨大的港口优势,物流产业发展较早,但从各个城市来看,缺乏成熟的配套关联产业,使物流产业在区域内外的影响力和拉动作用得不到有效发挥。同时,区域内的城市各自为政,城市发展的目标大体相似,产业结构雷同,因此导致整个经济区域内资源浪费。各城市之间的竞争明显大于联合,摩擦高于融合[3]。《规划》确立了广西北部湾城镇群协调发展的目标,提出了组团式发展的城市发展格局。为适应《规划》需要,北部湾经济区“4+2”各城市对城市总体规划进行了重新调整或修编。在国家批复的《南宁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中,根据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对南宁的发展定位和功能划分,南宁市进一步明确了经济功能定位、目标任务。在城市服务功能上,进一步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五象新区的发展,利用中国—东盟博览会平台,依托沿海港口城市,加快南宁空港的发展,发挥好“三港一市”作用;在产业发展上,按照北部湾经济区规划,对产业进行科学选择,推动产业加快发展;在对外开放上,积极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努力开创对外开放的新局面;进一步加快物流基地、商贸基地、加工制造基地以及信息交流中心、交通枢纽中心、金融中心建设,全面发展社会事业。
2.4对北部湾港总体规划的认识
钦州、北海、防城三港曾经各自为政,同质发展,内耗严重。《规划》批准后,港口成为广西北部湾经济开放开发的龙头。与此同时,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进程不断加快,广西沿海三大港口也随之转型,成为连接中国与东盟的战略性国际枢纽港。在钦州港的两翼,北海港和防城港在2009年分别完成了1014.85万t和4500.35万t货物吞吐量,广西沿海三港合计完成货物吞吐量超过7500万t。2009年3月,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批准防城港、钦州港、北海港使用同一称谓———“广西北部湾港”。2010年5月,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批复《广西北部湾港总体规划》,该规划涵盖了港口发展现状和总体布置规划、岸线利用规划、配套设施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等各个方面的内容。根据《广西北部湾港总体规划》,广西北部湾将打造成泛北部湾区域国际航运中心,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提供重要支撑,将形成“一港三域八区多港点”的港口布局体系。三港合一后,将产生“1+1+1>3”的整合效应。到2013年,钦州港区的年吞吐量将达到1亿t。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防城港区和北海铁山港区的年吞吐能力,也分别将于2012年、2013年达到1亿t。广西北部湾港将成为生产能力大、功能强、布局合理、分工明确、服务一流,能够全方位为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服务的现代化港口,形成中国—东盟合作的区域性国际航运中心和物流中心[4]。
3北部湾港后方铁路货运通道研究的必要性和思路
3.1北部湾港后方铁路货运通道研究的必要性
随着港口腹地经济的发展和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逐步完善,广西北部湾港将成为具有装卸及仓储、中转换装、运输组织管理、临港工业、信息服务、生产生活服务、现代物流服务、保税、休闲度假、旅游观光、水上客运和国际游轮母港以及配套服务等功能的大型综合性现代化港口。到“十二五”末,广西北部湾钦州、北海、防城港货物吞吐量将由2010年约1亿t快速提升至3亿至5亿t,迫切需要提升广西沿海港口及北部湾经济区铁路货物运输能力。港口集疏系统能否适应港口吞吐量的快速提升?集疏配套设施是否需要更新改造?北部湾各港区之间专支线能力如何?港区与铁路如何高效地实现港铁联运、海铁联运?港湾站区布局能否满足港口集疏运要求?港口后方通道及运输能力是否满足需求?这些都是急需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3.2北部湾港后方铁路货运通道研究思路
按照“点线协调、系统优化、补弱固强、整体最优”的思想,采用运输系统分析理论和方法,结合各港区服务功能、布局规划、交通衔接条件及物流业发展规划,对铁路承担运量的流量、流向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港区内部分析,对北部湾各专支线、站点进行布局规划,从而实现各专支线成为干线和集运站的喂给线和生命线,货物运输快速集散,减小中转物流成本,提高货物卸转效率,实现快捷通畅的“铁水联运”;在外部通道分析上,结合铁路中长期路网规划和货物流向,对北部湾通往桂、滇、黔、川、渝、藏等地的铁路线路运能进行分析,找出薄弱环节,规划其加强措施,研究线路加强的可行性,从而实现物畅其流[5]。
4亟待深入研究的关键问题与建议
4.1亟待深入研究的关键问题
1)现状分析:调查防城港、钦州港、北海港港区及铁路现状,分析存在问题和应对措施。
2)运量预测:对各港区运量通过铁路、公路、管道三种交通方式集疏分担运量进行科学合理的预测,分析铁路运量流向内陆的流量、流向。
3)港区运能协调优化分析:结合防城港、钦州港、北海港港区布局规划、交通衔接条件、物流业发展规划以及相邻工业园区企业布局,规划研究适合各个港区作业特点的港前站布局,配置符合各港区作业特点的装卸设施,以提高货物卸转效率,实现快捷通畅的“铁水联运”,保证港区铁路运输能力的发挥。
4)运输组织方案设计:根据到港货物流向,对疏港铁路、公路进行合理的衔接规划,充分发挥各交通基础设施的集疏能力,拟定合理的运输方案。
5)后方货运通道能力分析:对铁路承担运量的流量、流向进行分析,将疏港铁路运量按流量、流向分配至路网,并对后方通道各线能力适应情况进行分析。
6)后方货运通道加强措施研究:对北部湾港后方疏港主通道沿海通道、玉铁线、黎钦线等提出扩能改造措施。
4.2研究建议
北部湾港后方铁路货运通道研究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北部湾港各港之间,以及北部湾经济区“4+2”城市之间的复杂博弈;涉及各种运输方式之间的竞争与合作。特提出以下建议与措施:
1)加强各区市相关部门的沟通和合作,便于资料收集和信息共享。收集各港区吞吐量、临港产业园区入驻企业分运输方式、分流向运量资料,掌握各城市不同运输方式的运输现状,并结合各港区规划、各城市产业规划、城市综合交通规划、区域铁路、公路规划等进行趋势运量预测。
关键词 WTO 技术壁垒 云南 烟草
WTO各成员国制定《贸易技术壁垒协议》的目的是:推动国际标准和合格评定制度的发展,提高生产效率,促进国际贸易,确保技术法规和技术标准不会给国际贸易造成障碍。
一、什么是贸易技术壁垒
(一)贸易技术壁垒简介
技术壁垒是非关税壁垒的主要方面,主要由技术法规和技术标准组成。技术壁垒产生的原因是世界各国为了限制进口,保护本国利益,借助本国文化背景、生活习俗、价值观念的不同和科技发展水平的差异,从维护人体的健康、安全及环境保护等方面出发,制定各种切合本国利益的技术法规和技术标准作为检验进口商品的标准;贸易技术壁垒构筑的目的是保护本国市场,限制外国产品的输入;技术壁垒的作用对象是进口产品;技术壁垒的根本作用机制是控制进口产品的价格和数量,即当产品超越技术壁垒时,因改造产品导致成本上升,此时,进口产品的价格比较优势削弱,技术壁垒表现为价格控制机制,当进口国用本国的技术法规或技术标准检验进口产品时,限制不符合标准产品的进入,数量控制发生作用。
贸易技术壁垒设置的手段灵活多变,形式隐蔽,虽然都有其共性,但在WTO法律框架体系中,难以用统一的法律规则来约束。根据WTO《贸易技术壁垒协议》对成员国技术规定的要求,贸易技术壁垒的设置必须遵循三个条件:一、在最惠国待遇基础上适用于所有来源的进口货物;二、进口产品享受的待遇不低于国产产品享受的待遇,即国民待遇原则;三、制定和实施的形式不应对贸易造成不必要的障碍。
(二)贸易技术壁垒的设置
国际贸易技术壁垒涉及的内容广泛,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1、技术法规
根据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在1983年颁布的一项指导性文件中指出,技术法规是指包含或引用有关标准或技术规范的法规,它主要涉及劳动安全、环境保护、卫生与健康等。技术法规具有强制性,在实行市场经济的国家,标准,特别是产品质量标准,一般为推荐性标准,不具有强制约束力,但标准一旦为法规所引用,便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成为贸易保护的工具。技术法规对标准的引用非常灵活,即可全部、又可部份,并可随国家经贸政策和市场形式的改变随时修改法规,而不必顾及标准的技术属性,所有这些措施,都为贸易保护带来了种种方便和好处。技术法规不像技术标准那样可以互相协调,一经颁布,强制执行,在国际贸易中构成了比技术标准更难逾越的技术壁垒。
2、苛刻复杂的技术标准
标准作为加速产品贸易的一种语言和工具,已被公众广泛承认,技术标准不仅可以在条文上限制外国产品的进入,而且可以在实施过程中对外国产品的销售设置重重障碍。因此,一些国家广泛地应用卫生标准、环境保护标准、人身安全防护标准等为借口限制进口。
我国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分为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两种,并且规定强制性标准必须执行,在一定程序上甚至具有取代技术法规的作用,这种状况明显与《贸易技术壁垒协议》中不应给贸易造成不必要的障碍的要求有不适应之处。
3、质量认证、认可制度
质量认证是由政府机关或经国家法律承认的专门机构颁发的生产许可证或质量标志,认可和证明生产单位能够提供符合质量标准的产品的一种制度。国际贸易对产品的认证尤为重视,《贸易技术壁垒协议》中第七、八、九条规定的认证制度,其目的是坚持认证制度的开放,消除认证制度对贸易造成的障碍。但在现实的贸易往来中,认证制度的差异,往往是构成技术壁垒的一种手段;(1)由于认证内容的不同使一些国家规定,对影响人身安全和健康的产品实行强制性认证,使用特定的认证标志,否则不许进入市场销售;(2)质量认证的基础是标准,许多国家为维护本国利益,通常制定严格的技术标准有目的性地针对某国产品,从而形成保护本国的技术壁垒;(3)由于认证机构和检验机构的水平差异,认证机构的信誉度和权威性也就成了影响国际贸易的一个因素,在国际上,经UL(保险商试验室)、LRQAC(英国劳氏船级社)的认证通常得到国际贸易的认可。
4、检验程序和检验手续
当借用技术标准的实施达不到设置贸易技术壁垒的目的时,一些国家就在产品的试验、检验程序和手续上设置障碍。
5、对产品的特殊要求
因地理位置、生活习俗、文化观念的不同而对产品提出特殊的技术要求也是设置技术壁垒的一种形式。
除以上几种主要形式外,计量单位制、商品的品种、规格、花色、款式等外观要求及标签、物品的编码标志系统等,都成为设置技术壁垒的手段。
二、烟草贸易技术壁垒的设置
贸易技术壁垒的制定主要是限制进口产品的进入,并用法定的标准来衡量产品是否合符本国的技术要求,执行的组织机构是国家法定的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放行的依据是检测结果。
(一)我国进口烟草及其制品的检测现状
1、卷烟
按国际通行规则,进口到我国的卷烟经入境口岸的法定检测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测合格后即可放行。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对进口卷烟主要根据我国现行的卷烟国家检测标准履行物理指标、化学指标和主流烟气指标的常规检测。物理检测着重于外观。化学指标检测除按国家标准执行外,对卷烟其它成份的检测均按照合同签订的要求履行,国家未对进口卷烟内在品质成份的检测作出具体的要求和规定,也未设置任何障碍,尚未纳入入关检测范围,这与许多国家严格考核卷烟内在品质,加强卷烟内在成份检测的要求形成了一定的差距。主流烟气主要检测焦油和烟碱含量,CO因无统一的国际标准,加拿大、欧盟已在着手制定CO量的限制指标,目前未列入强制检测范围,只是按合同中签订的款项执行。
2、烤烟
进口烤烟的检测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执行完成。进口烤烟主要履行等级、水份、包装、外观品质、卫生、病虫害、砂尘粒、数量与重量等常规检测,着重进行病虫害,特别是霜霉病的检测。因为烤烟的国际交易方式是制样成交,各国制定的烤烟等级、采用的标准都不相同,进口烤烟除按国标履行以上项目的检测外,对其它检测项目,根据合同的具体要求而执行,关于国际烟草界较为关注的烟草转基因、化学农残、放射性物质、重金属含量等项目,我国均未列入入关检测范围。
(二)烟草贸易技术壁垒的设置方向
随着“吸烟与健康”运动的升级,消费者迫切要求提高卷烟的内在品质,安全型卷烟、低危害性卷烟、低焦油卷烟成为世界卷烟产品的发展主流。烟草贸易技术壁垒的制定必须顺应世界烟草科技
的发展
方向,充分利用世贸组织《贸易技术壁垒协议》允许的合理限制及协议赋与发展中国家在一定限度内灵活采用标准的权力,用符合国际惯例的做法,结合本国国情,从烟草对人体的危害、健康、安全、卫生等领域,着重从卷烟的安全性、从降低卷烟含有的重要致癌物质和有害生物活性及一些在国际上引起广泛争议但相关国际组织又无明确规定的方面考虑,才能使技术壁垒的构筑既能满足协议的要求,又不偏离国民待遇原则、最惠国待遇原则和透明度原则。
(三)烟草检测技术壁垒的构筑
检测项目、检测标准是实施贸易技术壁垒的基础,从检测角度考虑,贸易技术壁垒的设置主要在以下几个领域:
1、设置进口烟草转基因检测项目。
目前,转基因在烟草上的应用各国说法不一,以欧盟、日本为代表的一些国家普遍认为,生物基因工程技术虽然是划时代的高新技术,但它的出现对人类来说是祸是福尚无定论,在没有被公众认可之前,消费者不能接受转基因产品。为此,欧盟的15个成员国于1990年制订了对转基因产品的管理规定,各国在此基础上又出台了相关的法律措施,世界几个主要的跨国烟草公司也以公众不能接受转基因产品为借口,拒绝购买转基因烟叶,在日本至今没有针对烟草转基因的安全性评价方法,立法的重点主要在转基因的农业生产、国际贸易和转基因食品的市场销售两个方面。
我国的烟草出口曾因转基因问题遭遇非难,造成我国烟叶出口的困难。现实是我国对转基因仅只处于研究阶段,农业上拒绝栽种转基因烟草品种,工业上拒绝使用转基因烟叶,市场上拒绝出现转基因烟草产品。据现状,我国对进口的烟草及其制品进行转基因项目检测,从贸易技术壁垒协议对成员国的要求和世贸组织赋与成员国的权力及要求成员国履行的义务来说都是可行的。
2、加强常规检测,增加对卷烟中重要致癌物质、有害生物活性及重金属元素、放射性元素的检测项目,明确检测项目的剂量标准,并对标准的采用作出相应的规定。
关于烟草的物理检测指标与化学检测指标,至今国际上尚无统一的标准,我国现执行的标准是国家技术监督局1996年颁布,1997年1月1日起实施的,目前,已滞后于发达国家采用的标准。随着我国烟草科技的发展,国家烟草专卖局已经明确规定,在2001年以前,卷烟的焦油含量每支降到15mg以下,到2005年,每支降到12mg以下。我国加入WTO是个动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对焦油、烟碱、CO等常规检测项目标准的制定既要切合我国烟草科技的发展现状,又要用发展的眼光制定并不断修订标准,才能发挥技术指标的有效性,同时,要核查进口卷烟的检测值与标注值是否相符,规定剂量标准公差只能取下限不能取上限,以确保检测结果能控制在我国的技术要求范围内。
加强对卷烟安全性的检测。我省在卷烟有害生物活性研究方面取得的突破性进展已经引起烟草界和卫生界的关注与重视,云南烟草科学研究院正对卷烟的安全性评价体系作深入研究,且部份重要有害成份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正在建立,国家烟草专卖局希望在此工作的基础上制订相关的技术标准,并要求标准包括以下技术要求:(1)检测重要致癌物质,如3,4苯-并芘、烟草特有的亚硝胺等;(2)检测重要有害生物活性,如焦油的致突变性和烟气的急性毒性;(3)增加烟草及其制品中含有对人体健康有害的重金属元素、放射性素的检测,如砷、铅、镍等。对以上项目,必须明确剂量标准,把剂量标准控制在科学合理的范围内。
3、增加烟草及其制品化学农药残留物检测项目。
随着农业科技的发展,生物农药已经普遍应用于世界各国的烟叶生产中。关于化学农药的残留对人体健康的潜在危害问题,已引起广泛的国际争议和关注,一些国家以法律的形式明确了禁止使用的化学农药品种,严禁带有化学农残物的产品进入本国市场,如美国、菲律宾已经把进口烟叶的化学农药残留物检测引入了本国的技术法规,以法律的形式设置隐蔽的技术壁垒,阻碍烟叶的正常贸易。我国的中国烟叶购销公司和全国烟草病虫害预测预报及综合防治部门已经明确规定了禁止在烟草上使用的农药达44种,在烟草上禁用的药剂有13种。迄今为止,云南出口到美国的烟叶经美国农业部检测,尚未出现农药残留物超标问题,但是进口到我国的烟草及其制品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存在化学农残问题,只是我国尚未把该项目列入商检范畴。在此建议,制定适合于我国的烟草化学农药残留物检测标准,为保证进口烟草产品的质量提供科学的依据。
4、推行实施安全质量许可证制度,实施进口烟草制品目录安全管理措施,限制进口卷烟添加剂的使用,对进口卷烟要求呈报添加剂的名称和剂量。
随着卷烟工艺技术的发展,烟草制品,特别是雪茄烟、卷烟等,为了改善其吸味,增加香郁浓度,添加剂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使用。目前,相关的世界烟草组织对添加剂的使用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和规定,各国根据本国的技术情况对添加剂的使用要求不同,美国法律规定,允许加入烟草制品中的添加剂为499种,欧洲多达600多种,新西兰的法律要求在卷烟配方中列出添加剂的名称,加拿大要求公布进口卷烟添加剂的名称,英国卫生部门要求政府对批准使用的600余种添加剂采取严格的管理措施。由此可见,各国对添加剂态度的不同和技术要求的不一致,成为了设置技术壁垒的一个借口。在我国,对添加剂的使用应该从卫生与安全的角度考虑,特别需要考虑添加剂经燃烧后产生有害物质的问题。目前,我国对添加剂的使用尚无规定,而有关国际烟草组织已经允许进口国要求出口国对烟草制品呈报使用的添加剂名称和剂量。从世界范围看,对烟草添加剂的使用要求已经逐渐成为设置技术壁垒的一种手段。
此外,卷烟工业属于食品工业的一个分支,按我国卫生法的要求,对于直接接触到人体口腔的烟用辅料水松纸、胶等也应该按卫生法的要求进行检测。卷烟外包装材料BOPP膜因其长时间不能降解而影响生态环境的问题,引起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与关注,我国的卷烟工业普遍使用BOPP膜作为卷烟外包装的防水、防潮材料,从现阶段看,还不可能以绿色营销为由,阻止BOPP膜的进入,但可以对BOPP引起的争议进行追踪研究,努力寻找BOPP膜的替代物,逐步阻击BOPP膜及用BOPP膜作包装的外烟进入。
需要指出的是,尽管国外烟草贸易技术壁垒的设置因国而论,但大多都是从卷烟的安全性、低危害性及对人体的健康、卫生和环境保护等方面产生的影响考虑,同时,也都在打擦边球,利用在国际上引起广泛争议,但相关国际烟草组织又无具体规定和具体要求的领域设置贸易技术壁垒。以上所述领域也是各国设置贸易技术壁垒时主要考虑的方面,我国出口到国外的烟草及其制品一样需要冲破国外烟草贸易技术壁垒的封锁,接受国外烟草贸易技术壁垒的检验。
(四)烟草工业技术壁垒的构筑
从烟草工业角度看,虽然我省对安全型卷烟、对降低有害生物活性的研究走在了前列,但在世界范围内,菲莫公司与雷诺士公司均宣布在今年下半年推出安全性、低危害性卷烟,两大巨头公司以强大的科技、经济基础作支撑,我国安全性卷烟技术壁垒的构筑只能在过渡期内打一个有限的时间差。从总体上分析,国际烟草公司已经具
有一套较为完整的研究开发体系,较强的产品研究开发能力成为世界烟草科技发展的主导因素,要想突破跨国烟草公司较为成熟的工艺技术设置技术壁垒,从目前我国烟草工业发展的实际水平来说,还不大可行,加之烟草的产品质量尚无统一的国际标准,我国现执行的标准,特别是主要的技术指标与国际性烟草公司相比存在一定的差距,还无法对进口卷烟和原辅材料形成壁垒。
总之,世界各国因发展的差异,文化背景、生活习俗、科技水平的不尽相同,对产品的技术要求也不一样,技术壁垒的设置需要针对不同的国家制定不同的政策。
三、贸易技术壁垒的积极作用
WTO各成员国在制订《贸易技术壁垒协议》时共同约定:技术法规、技术标准对贸易的限制作用不得超越某个合法目的所能达到的程度,也就是说,技术法规、技术标准的应用必须遵守国民待遇原则,不得用本国达不到的标准去要求外国产品。同时,协议要求WTO各成员国制定的技术要求必须在公开、公正、科学的基础上要求进口产品的加工方法和加工程序符合本国的技术规范,质量达到本国的技术要求,鼓励各成员国使用国际通用的技术标准作为本国的技术法规。由此可知,技术手段与检测标准水平的高低是有效实施贸易技术壁垒的前提。对待技术壁垒我们不能仅只看作消极的防预手段,更多的是要认识到其对科技发展、标准采用、产品质量提高等方面的积极推动作用。技术壁垒的积极效应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体现:(一)可以推动国际标准和合格评定制度的发展,促使各国的标准与国际标准接轨,促进技术的规范化、生产的标准化,提高生产效率;(二)国际标准化的公开和统一为实现公平竞争和反市场垄断提供了一个通用的规则;(三)技术壁垒中的技术标准是推动企业技术创新、技术更新,提高产品竞争力,促进企业发展的动力之一;(四)技术标准的高要求可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社会资源的有效利用与优化配置。
四、贸易技术壁垒对云南烟草的促动作用
加入WT0,意味着中国将参与到全球化的经济发展之中,成为世界经济主流的一部分。随着国内市场国际化进程的推进,国内外烟草市场的现有格局必定要被打破,云南烟草在面临严峻挑战的同时,发展空间也随之扩大,而发展空间的扩大是以企业整体素质的提高和产品核心竞争力的提高为前提。在使用贸易技术壁垒充当保护主义手段时,贸易技术壁垒表现为对外实行竞争,对内实行贸易保护,而保护的目的是依靠自己的力量寻求发展,培养自由竞争的能力,技术壁垒的最终目的是在一定限度保护产业的条件下,努力提高产品的核心竞争力,使企业积极参与到国际市场的竞争之中。鉴于贸易技术壁垒的实施主要通过技术标准、技术手段、合格评定程序来体现,根据技术壁垒的构筑必需遵循国民待遇、最惠国待遇和透明度原则,基于其既要限制进口,又要满足出口,还不能超越行业技术发展水平的现实,技术壁垒的构筑必然要对行业的发展产生促动作用。
(一)促进行业标准的国际化
技术壁垒的基础是标准,随着世界科技和经济的发展,标准的意义和所处的地位发生了根本变化,美国、德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对标准化工作高度重视,国际标准大多也是在欧美等发达国家标准的基础上协调产生的,基本上代表了当今世界现代工业的技术水平。
1、标准对企业发展的促动作用
国际标准作为各国标准化机构反复协商协调的产物,具有世界范围内的统一性和通用性,采用国际标准成为企业标准化的最高追求。对于一个企业来说,规范化和法律化的技术生产是企业生产标准化的前提和基础,企业在生产、管理、经营中执行的标准向国际标准靠拢,是企业缩短标准采用的差距,提高生产效率,提高产品质量,使产品打入国际市场,获得理想经济效益必须努力的方向,也是企业与国际市场接轨的的必经之路。标准对企业发展的促动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从企业管理角度看,标准化是企业的一种整体行为,贯穿于企业的生产、管理、经营之中,标准化的实施,特别是标准制度的实施,要求企业按照国家或国际的标准用规范化的生产运作休系确保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严格成本管理、财务管理、质量管理,建立起国际承认的质量保证体系;(2)从贸易角度看,标准化国际贸易自由化市场的统一开放,公平竞争提供了一个公开的、共同的标准,为企业提供了一种固定标准的贸易条件,为消除贸易壁垒,特别是贸易技术壁垒提供了一个准则;(3)从信息化建设的角度看,节约了企业市场调研的成本和信息开发的费用;(4)从企业发展的角度看,企业因科技水平的差距,对标准的采用要求不一致,技术标准作为衡量产品科技含量的标志之一,企业为提高产品质量,达到国内外同类产品先进水平,必然要进行技术创新,修订技术标准,采用最新技术,严格控制产品质量,努力跟上世界先进水平,向更高的层次迈进;(5)从社会资源的配置来看,激烈的竞争必然要优胜劣汰,行业内科技含量低,生产水平能力低下的企业必然要遭到淘汰,科技创新能力强,技术标准发达的企业必定会发展壮大,行业的结构调整必定会因技术标准的有效采用而趋于合理。
2、云南烟草标准化工作现状
云南烟草的标准化工作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按照国家技术监督局和国家烟草专卖局的要求,建立了由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工作标准组成的标准化体系,并在实际生产中严格执行基础标准、产品标准、检测方法标准,云南烟草现执行的各类标准均为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截止1998年底,我国烟草行业共有国家标准23项,行业标准221项,在244项标准中基础标准48项、产品标准142项、检测标准53项,其中,强制性标准11项,推荐性标准233项,18项标准达到国际标准水平。这244项标准中的绝大多数都是国家技术监督局1996年颁布,1997年1月1日起执行的。从标准的制定水平与执行水平看,我国现今执行的标准普遍滞后于发达国家采用的标准,特别是主要涉及到烟草、烟草制品、烟机设备的产品标准,因无统一的国际标准,各国对产品标准的制定主要根据本国的生产情况和技术情况自定,各国对标准的采用往往因科技发展的差异而制定标准的起点不同,技术指标的侧重点不同,内容也不尽相同。
3、标准化对云南烟草的促动作用
标准化是促进国际贸易商品交换的重要手段,也是克服国际贸易技术壁垒的重要措施,标准的采用是随科技的发展而发展的,当标准的滞后严重地阻碍了产品质量的提高和企业的发展时,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也必定会受到削弱。加入WTO后,云南烟草面对市场空间的扩大和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要想占有一席之地,必然迫切要求提高企业的生产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冲破国内市场的地区封锁,跨越国外的烟草贸易技术壁垒,开拓国际市场。云南作为中国的烟草大省,企业必将积极参与到国标的修订和国内外不断更新的标准化活动之中,提高标准水平、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将成为企业标准化工作的重中之重。企业对标准的态度、认识必然要从消极的被动等待执行,转向积极跟踪国际标准的发展和参与标准的研究制定之中,为缩短标准的制定周期,加快标准的调整和改进过程,及时跟上技术和市场发展的需要作努力,从而推动标准的发展和国标标准的采用,从根本上推动我国现行标准的结构体系不能适应科技发展和生产
需要的矛盾的解决,使制定出的标准能面各消费者,面向市场,面向竞争,实现由生产型标准向市场型标准的转变,更翻天覆地的是在我国加入WTO后,我们制定出的标准化体系能适应国际贸易的需要,使标准一方面能合理合法地保护本国市场,另一方面能依据协定,对贸易行为作出正确的判断,并提出合理要求,打破对方的技术壁垒,促进云南省及我国的烟草及其制品进入国际市场。
面对WTO的挑战,云南省烟草质量监督检测站结合我国现执行的卷烟国标注重外观分值考核,对卷烟内在品质指标考核不严,与先进标准有较大出入,且不能适应卷烟生产发展的现状,结合市场的需求变化,根据国外先进标准的制定和发展趋势,在对国标进行深入分析研究的基础上,经实验取证,对卷烟国标的修改提出以下建议:
(1)降低“GB5606.3——1996卷烟卷制技术要求”中外观单项得分的比例
(2)完善和改进“GB5606.5——1996卷烟主流烟气与烟丝化学技术指标”中的焦油量测定的试验方法,使能适应各质检机构现用仪器设备,使焦油量测定有较完善和规范的标准依据。
(3)增加卷烟主流烟气中一氧化碳量指标的考核
(4)对不能满足卷烟国标引用标准“GB/T16447——1996烟草和烟草制品调节和测试的大气环境”中大气压力限制范围(96±10)的质检站实验室的大气压力应给出一个明确的规定。
(5)调整“GB5606.5——1996卷烟质量综合判定”中卷烟质量总得分各项得分的比例,降低感官质量和包装与卷制质量得分比例,提高焦油量和烟气烟碱量得分比例,同时增加烟气一气化碳得分进入总分计算。
(6)增加一些对人体健康有害的烟气重要化学成分的检测,如烟草有的亚硝胺和焦油中重金属元素等项目的检测,进行限量考核。其目的是为适应烟草发展的需要和为我国入世后卷烟产品在国际和国内市场上的竞争作好准备。
(二)促进企业产品质量认证等合格评定制度的开展
产品质量认证实质上是认证机构通过测试、试验、检验等各种必要的程序,证明产品符合规定的标准或技术要求,并用合格证或合格标志的形式予以正式认可。认证的对象是产品或服务,认证的依据是标准,认证的主体是第三方认证机构。经国际标准化组织认证委员会制定的ISO9000系列质量认证条例标准得到了世界各国的普遍认可,为各国的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提供了一个统一的准则,为全球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走向规范化、程序化提供了一个基本的模式,为贸易技术壁垒的清除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一些发达国家在积极并努力促进ISO9000条例应用同时,规定了只有经过ISO9000条例认证的产品才能进入该国市场。在西欧,几乎所有的卷烟工业企业都已通过了ISO9000系列的认证,由此,欧共体提出了自1993年后凡进入欧共体统一市场的产品必须得通过认证,且可享受相应的优惠待遇。
在云南烟草10家卷烟工业企业中,现有6家企业通过了ISO9000系列质量认证。质量体系的认证促使企业规范了内部生产管理体系,提高了管理效率和生产效率,改进并稳定提高了企业的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规范了市场行为,赢得了市场信誉,为云南烟草加快国际化进程奠定了质量信誉基础。加入WTO后,质量认证作为云南烟草走向国际市场的一个必要条件,企业必然要加快质量认证的步伐,为提高产品竞争力,消除贸易技术壁垒,向更高的层次迈进。
(三)全面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企业管理的核心是质量管理,质量管理的基础是标准,体现过程是质量管理体系总体要求的具体实施。在我国加入WTO这个动态的过程中,标准水平的提升和认证制度的引入开展,必定要引导云南烟草企业传统管理方法的更改。
目前,云南烟草企业的管理水平大多不太高,现有的管理水平还不能完全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虽然云南各烟草企业都在积极推进并努力实现ISO9000系列质量认证,但认证体系仅只是规范管理的一模本,具体的实施操作还需要企业认真按照认证体系的具体要求制定具体的管理目标,这个目标的制定过程和实现过程就是企业提高管理水平的过程。加入WTO后,面对国内外烟草市场格局改变的机遇和更加严峻的竞争挑战,云南烟草要想在优胜劣汰中茁壮成长,企业管理必定要以提高企业竞争力,特别是核心竞争力为主要目标,而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又主要体现在产品档次的提高、质量的提高和消费者对产品档次的提高、质量的提高和消费者对产品的满意程度上。由此,现代质量管理的市场观念、法制观念、以消费者需求为中心的产品服务观念将随竞争的需要确立。同时,面对激烈的竞争和形势的变化,企业将屏抛传统的管理思想、管理方法、管理手段、管理组织形式,应用科学的现代化管理思想树立起以人为本,以市场和消费者为中心,以创新为基础,以成本管理、资金管理、质量管理为重点的全新的企业管理意识,使企业能在经济合理的水平上考虑并充分满足顾客的条件下进行市场研究、设计、生产和服务,从根本上保证产品核心竞争力的提高。
面对WTO的挑战,我们应该正确而积极的认识贸易技术壁垒的作用,任何的保护只能维持一时的生存,不可能有持久的发展,云南烟草要想在竞争中真正取胜,必须用一种全新的开放的观念来处理好机遇与挑战的关系,任何等待,任何依赖都不可能带来发展,提高企业综合素质的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才是战胜挑战的根本。
五、建议
(一)成立中国烟草进出口烟叶检测站(南方中心),负责南方片区的转基因检测和研究工作
云南是中国的烤烟生产和出口大省,目前我省烤烟的种植与生产目前尚未接触到转基因,烤烟的出口也没有受到进口国关于转基因问题的刁难。但据转基因易于污染、传播的特性,云南烟叶一旦出现转基因问题,不但会影响国家和地方、以及烟农的财政收入,其波及效应将会影响到全中国的烟叶生产。目前我国能进行转基因项目检测的机构只有一家,中国东北牡丹江的中国烟草进出口烟叶检测站。我省的出口烟叶要接受它的检测鉴定,因地域的差距,检测周期长、送检费用高,一但出现问题,不能及时挽救,很不利于保护云南的烟叶出口。为此,云南省烟草公司可建议国家烟草专卖局根据实际情况,在已有的云南省烟草质量监督检测站内,考虑筹建中国烟草进出口烟叶检测站南方中心,开展对我国南方片区烟叶转基因的检测、研究工作,加大对云南烟叶以至南方片区烟叶的保护力度,为我国烟叶的顺利出口做好检测保障工作。
(二)全面推广实验室认证制度,积极开展烟草企业出口实验室认证工作,为云南烟草走向国际市场奠定基础
实验室认证是目前国际上通行的由权威机构证明实验室的管理水平和技术能力满足规定要求的一种方式,也是随着全球国际贸易自由化程度的提高,消除贸易壁垒,特别是技术壁垒,形成统一开放的大市场所必须提供的一种公平、公正、科学、权威的社会服务。中国实验室国家认可委员会(CNACL)是目前国内唯一一家由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授权统一负责校准和检测实验室资格认可,及获准和检测实验室资格认可,及获准认可和进行日常监督的国家认证机构,具有国际信誉,上海烟草质检站是全国
烟草系统首家通过中国实验室国家认可委员会(CNACL)认可的质检站。
加入WTO后,开展实验室认证是云南烟草今后企业管理标准化必须进行的一项工作。云南省烟草质量监督检测站于1999年底通过了国家烟草专卖局的行业认证,目前正在为接受由中国实验室国家认可委员会(CNACL)授权云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进行的认证工作作准备。随着云南烟草实验室认证活动的广泛深入开展,实验室的管理水平将随之提高,并逐渐向国际标准靠近,为最终消除国际贸易中由于检测和校准数据不信任而造成的贸易技术壁垒奠定良好的基础。
云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是中国进出口商品质量认证中心(CKUC)云南评审中心,具有ISO9000系列出口企业商检认证资格,享有国际信誉。保山香料烟责任有限公司向云南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提出申请后,现已通过了出口企业的认证工作,为云南香料烟的出口奠定了质量与信誉基础。为了在加入WTO后,云南烟草的出口能享受相关的优惠待遇,建议云南省烟草质量监督检测站与云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相互支持合作,积极开展云南烟草企业出口实验室的认证工作,为促进云南烟草的出口,提高云南烟草的国际信誉做好保障工作。
(三)与云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形成固定的合作模式,为充分发挥烟草贸易技术壁垒的作用和为云南烟草出口做好基础工作
按我国法律的规定,进口的烟草制品通过进口口岸海关的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检验合格后,即可放行,不须经过行业专门的质量检测机构,这种因职能分工的不同而造成行业专业检测机构与执法机构分离的体制导致了在实际工作中检测设备的精确度、检测方法设计的科学性、检测工作程序等因素的不一致而造成的检测结果的不同。为了在国际贸易中公平、公正、科学的对待客户,体现国民待遇和最惠国待遇,避免标准执行的差异,合理配置资源并充分发挥行业先进检测设备的作用和雄厚的技术力量,建议云南省烟草质量监督检测站与云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加大技术合作力度,在对标准的认识上形成共识,消除检测结果差异,形成合力,一致对外。合作方式可以以技术交流、信息共享、合做课题等形式进行,对于检验检疫局受条件限制不能进行的检测项目,可以委托烟草权威机构进行检测,并形成固定的合作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