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直播营销存在的问题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新媒体;酒店营销;网络直播
疫情催化了直播模式的爆发和成熟,各行业都启动了直播电商、短视频电商等带货模式以提振消费信心,释放消费活力。酒店业也开始尝试旅游直播等新媒体营销模式。五一前后,多地文旅局局长直播“带货”促消费,旅游业高管、主播推介旅游资源、开展带货,成为热点新闻和营销事件[1]。截至2020年10月28日,携程直播GMV已超过24亿元人民币,累计观众超过1.5亿。
一、酒店业直播营销发展现状
(一)直播平台。酒店开展直播主要依赖四类直播平台:第一类是主流电商平台,如淘宝、京东、拼多多等,酒店一般在这类平台有旗舰店或品牌店。主流电商平台注册用户多,浏览量大,直播各类功能都很完善;第二类是以抖音和快手为代表的短视频平台,这类平台销售属性不强,用户更关注内容。酒店在这类平台直播需要先生产优质内容,获得流量后再开展销售;第三类是微信等基于社交媒体的平台,如腾讯直播、微信小程序等,酒店通过官方微信公众号、小程序直播,可分享直播链接到好友或群聊,进而引导用户转化为社群、公众号用户,增加用户粘性,累积私域流量。第四类是旅游中间商或自有平台,如连锁酒店官网、携程途牛等。国内主要的旅游OTA早在2016年就开始尝试“旅游+直播”模式,疫情后直播业务快速发展。(二)直播场景。酒店可以根据经营特色设定直播场景,目前在酒店直播中常见的场景有“直播+餐饮”、“直播+实物”等。“直播+餐饮”适合餐饮产品有知名度和优势的酒店,2020年年初,因为疫情损失惨重的酒店餐饮部门就开始尝试大厨直播做菜,顺势推出外卖服务。万豪、洲际、希尔顿、香格里拉等国际知名连锁酒店集团,纷纷在抖音、淘宝和微信公众号上推出五星大厨烹饪教学直播,观众可以在直播活动中参与秒杀自助餐、点心、年卡等多种餐饮产品。一些酒店的宴会部通过云端直播展现宴会厅主题布置场景,方便客户对婚宴、会议产品进行选择预定。“直播+休闲”模式适合酒店客房、健身房、游泳池、酒吧等休闲类产品的销售。酒店利用健身房、酒吧等资源,推出各类“云生活”直播,如云健身、云派对、云调酒等。上海外滩W酒店推出“云端派对”,有100万派对爱好者们上线参与互动[2]。“直播+实物”适合酒店用品和当地特产的销售。一些位于景区、度假区的酒店可根据自身特色推出景区门票和酒店的套餐产品。
二、酒店直播营销存在的不足
(一)透支流量,使酒店卷入价格战。2020年由于疫情原因,旅游业整体需求下降明显,虽然酒店通过密集的直播卖出了一定数量的产品,但未来一段时间内消费者对酒店产品的需求已经趋于饱和,不会再重复消费和关注直播。高星级酒店由于品牌效应和用户基数的原因,直播效果较好,但大量普通酒店和特色民宿得不到关注,花了时间精力直播却没有订单。酒店为了通过直播吸引消费者往往推出低价优惠产品,但价格敏感型消费者的忠诚度比较低,消费决策更关注价格。目前酒店直播,大多采用“直播+预售”模式,通过低价引流,酒店一旦失去价格优势就会被消费者抛弃,这并非长久之计,会让整个行业卷入价格战,进而影响酒店品牌形象和服务品质。(二)酒店客房产品需求频率低,达不到预期经济效益。酒店客房产品消费频率低,消费者不会冲动购物,往往会花更长时间做决策。酒店客房间数是有限的,不同于日化产品可以大量上货。直播带货更适合的品类是低单价且重复购买率高的产品,快速消费品(洗护用品、卫生纸、家居用品、零食等)就更适合网红直播带货模式。酒店产品是有形产品和无形服务的结合,其生产过程、销售过程和消费过程几乎同时进行。另外酒店产品包含大量人工服务,更强调个性化,无法实现统一生产标准。酒店产品作为非标准品,过去因为低消费频率、高单价的特征难以开展直播营销,现在直播预售看似销量增加,但单价降低,总体来看经济效益反而下降了。(三)直播平台成本高,后期退单率较高。由于对直播销售模式不熟悉,许多酒店会选择机构开展直播营销,需要付出购买直播时间段的坑位费和10%~30%的售货提成佣金,请明星或网红主播还需要另外的支出,与线下模式相比较直播需要付出的成本有时更高。高昂的直播成本再加上直播销售的低价模式,酒店需要售卖大量的产品,才能保证“盈亏平衡”。一些机构操作不规范,对数据和粉丝量造假,存在刷单、刷量等行为,导致直播观看人数多,成交量却寥寥无几或者成交量高但后期退货率高达90%以上。此外部分直播还存在虚假宣传、服务品质难保证、售后服务无保障等问题,这些都会影响酒店的品牌形象。(四)缺乏专业团队和运营人才。大部分开展直播业务的酒店并没有专业的新媒体运营人员,尤其缺乏优秀的主播人才,直播团队多由市场部、公关部工作人员临时搭建,主播则由酒店管理人员或者外聘的网红、明星担任。一个直播运营团队需要配置以下人员:首先是文案编导,专门负责文案创作及热门话题选题,然后是懂得直播话术,能与粉丝互动的专业主播,此外还需要运营人员和拍摄后期人员。运营岗位主要负责搭建账号、数据分析、多平台引流、流量转化变现等,拍摄后期人员主要负责直播场地、灯光、拍摄、收音、修图、后期处理等。
三、“酒店+直播”深度融合的对策建议
(一)将“眼球经济”转化为“内容经济”,吸引有效流量。酒店直播仅仅依靠低价吸引眼球,不能持续发展。酒店直播需要“内容”作为保障,满足受众对于信息的需求。直播内容不能只是品牌宣传和产品广告,要产出与品牌对接的创意内容,以内容来吸引流量。直播内容分为三类:PGC(Profession-allyGeneratedContent,专业生产内容)、BGC(BrandGeneratedContent,品牌生产内容)、UGC(UserGeneratedContent,用户生产内容)。PGC可以通过话题人物来制作直播内容,邀请网红、明星、企业高管等名人直播,例如阿里未来酒店直播由明星胡兵和CEO王群担任主播推广“无接触”智慧酒店科技服务。在目前国内直播营销中,几乎一半以上的品牌曝光量和销售转化量都是由PGC贡献的。BGC模式是品牌产生内容,采用“品牌+创意”的直播方式,必须在直播的过程中将酒店品牌和创新内容相结合,制作新颖有趣的内容,让流量效应最大化。BGC未来将成为酒店行业的重要直播营销战略。UGC是直播中的用户互动内容,如弹幕、用户评论等等。直播要将PGC、UGC、BGC这三大内容营销综合运用,从内容上提高直播营销的整体质量。(二)加强互动,提升酒店产品直播体验。酒店直播必须满足受众的互动需求,互动体验关系到受众忠诚度和直播效果。直播互动可以根据直播内容来与受众互动,通过对直播内容的讲解,引起受众互动兴趣。也可以在直播的时候插入当下热门的话题,引起受众兴趣,增加互动效果。要根据观众和粉丝的兴趣爱好来提话题,选择流行热点。在直播中注意看弹幕,在弹幕中寻找互动话题,也可以围绕某个粉丝的留言、提的问题进行讨论和回应。抖音等平台的连麦功能是加强直播互动效果的好工具,直播连线互动可以提升直播间人气,增加粉丝。在直播介绍酒店产品的过程中粉丝会就产品提问或发表看法,主播要积极回应,以提升用户参与感。在用户比较多的黄金时段可以开展抽奖活动,以增强粉丝转化,引导用户行为,增加用户停留时长。另外在直播间与粉丝玩一些小游戏也能起到加强互动的效果。(三)降低直播成本,拓展直播市场。直播要严控成本,在酒店营销推广费用预算内运作。尽量选用酒店自有直播平台以节省渠道费用。选择直播产品要先进行财务测算和销售预测,计算各项成本,确保目标利润。针对预售的酒店产品事先设计好预售期和兑换条件,使集中兑换期和酒店旺季不冲突,确保酒店旺季利润。在客户兑换预售产品时,抓住时机进行二次销售,将产品增值,提升客户满意度。明确酒店产品直播的目的,重点关注私域流量和公域流量的提升。酒店直播对象除了消费者,也可以拓展到供应商和投资人。疫情爆发后,各大酒店集团筹开酒店进度减缓,新酒店签约数下降,酒店经营业绩明显下滑,一些酒店集团开始尝试线上直播招商方式。例如,2020年上半年,首旅如家酒店集团的孙坚就通过直播开了线上云招商会。洲际假日酒店也推出了智选假日酒店投资分享会。直播成为酒店吸引加盟商投资的新方式,直播内容也从针对消费者转向针对投资人。(四)培养和引进人才,组建高效直播团队。随着直播经济的不断发展,酒店产品的直播营销也不断深入,对新媒体业务人员专业化的素质要求也相应提高,因此,需要着力培养一批专业的酒店产品直播营销人员。2020年5月,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的《关于对拟新职业信息进行公示的公告》中,在“互联网营销师”职业下增设了“直播销售员”工种。酒店直播营销团队不仅需要具备互联网营销技能,同时还要有一定的酒店专业知识储备。团队能深入研究数字化信息平台的用户定位和运营方式,进而搭建数字化营销场景;选定相关酒店产品,设计策划营销方案,通过直播或短视频等形式对产品进行多平台营销推广。可以着力培养一些酒店从业人员如销售部、市场部工作人员等,使其具备网络直播技能和互联网营销技巧,也可以通过直播平台等挖掘现有的网红主播,经过酒店专业知识培训后上岗,或者大力支持对酒店产品直播、旅游文化感兴趣的人士进行直播,为他们提供内容平台和直播机会。通过多样化方式,培育优秀的互联网营销直播人才,打造专业化核心能力,提高酒店产品直播营销持续运营能力[3]。
【参考文献】
[1]任天择.首席执行官掀起直播带货潮[N].人民日报海外版,2020-04-22(8)
[2]曲筱艺.酒店“云端”花样多,在线做菜和直播带货谁更有含金量[N].新京报,2020-03-27(6)
[3]赵健.直播经济视角下的旅游产品营销策略研究[J].科技经济市场,2020,10:159~160
[4]黄涛.疫情环境下“旅游+直播”的应用思考[C].2020中国旅游科学年会论文集,2020,4
[5]刘洋.直播经济引领新经济高质量发展[N].民生周刊,2020-06-22
[6]李雨虹.“网红+直播”开启精准营销新时代[J].现代营销,2016,52
[7]邱碧珍.直播电商在农产品电商中的应用分析[J].农业展望,2020,11
[8]陈志杰.网络直播对播音主持专业人才培养的影响及对策[J].西部广播电视,2020,7
[9]毛亮,陈晓华,王一平.“直播带货”助农营销模式浅议[J].合作经济与科技,2021,5
一、下力气办好新闻栏目
坚持“新闻立台”理念,办好新闻栏目,是赤峰广播电视台传播力建设的职责所在。全台新闻栏目主要有电视蒙汉语《赤峰新闻》,民生新闻《直播生活》,与红山区、松山区合办的《走近红山》和《今日松山》;广播主要是蒙汉语广播两个综合频率。为了办好以上栏目和频率,赤峰广播电视台一是加大改版力度。针对不同程度存在的内容不活、形式不活、语言不活的问题,为不断增强广播电视可听性、可视性,对《赤峰新闻》演播室、主持形态、节目内容进行了全新改版、包装。《赤峰新闻》周末版改为《赤峰新闻周刊》,加大深度策划和精心统筹,增强目的性、语言的亲和力和评论的引导力;民生新闻《直播生活》由20分钟录播节目改为50分钟直播节目,栏目强化民生理念,反映民生诉求,突出本土化、平民化,努力使“第一时间、第一现场”成为报道的主要形式,做到报道内容真实、媒体反映迅速、记者感情真诚、宣传形式新颖。汉语综合广播构建起了以新闻滚动播出为框架的节目形态,全天设9个档正点新闻播报节目,蒙语广播强化黄金时间段节目新闻报道力度,以充分发挥广播“快”、“新”的媒体特色和作用;蒙语电视、广播新闻节目进一步拓展新闻领域,增加新闻厚度,提升新闻质量。二是加大节目评审力度。建立“早会”和“周会”选题和节目策划制度,建立播前评审、播后抽查、节目听评等制度,健全节目质量监督体系,不断提升节目质量和节目影响力。在内蒙古新闻奖和影视奖评比中,赤峰广播电视台选送的作品获奖数量、获奖档次每年都有所提高。三是加大人员培训力度。全台实施职工素质和栏目质量提升工程,实行全员参加、全年培训,采取讲课、举办研讨会、赏析会、策划会、评审会、技术竞赛等形式对职工进行培训,不断提高职工业务能力和政策水平,努力培养一批名记者、名编辑、名主持人。四是加大对外宣传力度。通过采取设置专职外宣记者、建立外宣目标责任制和奖惩机制、提高广播电视外宣发稿量措施,电视广播外宣发稿量不断提升。
二、探索广播电视优势资源互补双赢
赤峰广播电视台的成立,为广播、电视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提供了有利契机,也为传播力建设创造了新条件。经过有益探索,现已初步实现了“三个共享”:一是新闻资源共享。建立赤峰广播电视网,网站设立新闻传稿平台,做到广播电视蒙汉语新闻稿件当天上传到平台,供广播、电视新闻共同使用。二是人力资源共享。重大新闻采访,广播电视统一派出记者;播音员、主持人全台统一调度使用,优秀的主持人兼作广播、电视主持人工作;重点培养广播、电视技术维护兼通的技术人员。三是节目资源共享。广播电视民生热线节目、民生新闻节目经过整合,重点民生问题统一采访、统一报道,栏目资源共用。目前,正在探索电视民生新闻《直播生活》节目,在广播频道同步直播问题。
三、探索广播电视产业化发展途径
拓展广播电视产业发展空间,将可经营部分的资产剥离出来,实行公司化管理、市场化运作,是推进广播电视产业发展正在探索的新路子。赤峰广播电视资成立了赤峰金典广电传媒有限公司,公司下设专题节目市场营销部和大型活动市场营销部。专题节目市场营销部将电视经济服务频道部分时段资产剥离出来,开办了《宜居赤峰》、《车行天下》、《生活无限》、《印象赤峰》和《健康有约》五档市场化运作栏目。栏目制片人通过竞标产生。大型活动市场营销部的主要工作是把大型活动推向市场,做好大型活动的营销及大型活动的策划、演出、录制、播出工作。同时,还将向会展业等广播电视延伸产业方向发展。
不断改进广播电视广告经营机制,提高广告收入水平。实行广告经营招标制,实施广告合同、广告时间、广告内容、广告制播、广告费减免和广告监督管理“六统一”,实现广告收入持续较快增长。预计2012年,全台广告收入和市场化经营收入达到3000万元,比2009年增长1800万元。
四、不断提高广播电视技术装备水平
现代广播电视技术装备水平是广播电视事业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传播力建设的技术基础和保障。自2009年赤峰广播电视台组建以来,累计投入技术设备更新改造资金1600万元。购置了广播直播车和电视直播车;对电视制作播出网进行了数字化升级更新;新上媒体资源管理系统;对演播室、播音室和广播电视设备进行了更新改造。通过技术设备更新改造,提升了广播电视装备的档次,完善了设备系统的科学配置,提高了节目制作播出水平。
关键词:互联网;网络创业;数据;建议
一、前言
作为互联网的主力军,如今的大学生可谓扎根于网络,在网络的覆盖下生根发芽。他们通过互联网学习各类知识并结交各种朋友,他们的思维方式同七零后、八零后而言有着明显的不同,互联网通过慢慢渗入到他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影响着他们的价值观念,改变着他们的行为模式,同时在自我发展和毕业后工作选择中也开始影响到他们的选择。随着网络经济的不断发展,加之网络创业资金投入少,资源占有量少等特点,网络创业成为很多在校大学生和毕业生的首选。
二、互联网+环境下大学生网络创业的特点
1.创业投入成本低
相比较于传统的经营模式,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创业成本较低。原因有三,首先,互联网创业不需要雇佣劳务,不需租赁店面,大学生可以在寝室或者自己住宿的地方就可以完成。在网络随时能够触及每个人的情况中,网络创业的交易方式就可以随时随地进行交易。其次,互联网创业不需要大量的资本,拥有一定的网页设计技术和管理手段就可以开张自己的店铺。这对于大学生而言无疑是最有吸引力的一点,只需要经过一定的网页设计,就可以实现小成本销售。再则,互联网创业不需要囤积货物,不像实体店一样,需要大量的铺货而且存在挤压的风险,最后只能降价处理,互联网创业可以实现零囤货甚至预定制;现在大量的淘宝店主或者其他电商,都有分销的招募,大学生在创业初期只需要把这些商户的商品挂在自己的店铺上并进行推广,销售出去后由他们进行发货,只需要赚取商家提供的分成即可,这大大地节约了大学生的时间成本,对于初期创业的大学生而言是最好的选择。
2.营销方式层出不穷
互联网创业的营销方式可谓层出不穷,除了我们现在已知的淘宝店铺、各类APP外,还有微博营销、微信营销、QQ营销、邮件营销等等多种方式;大学生在学校的时候就已经充分掌握了各种运用电商平台的技能,以及应用各类搜索引擎的能力,并且勇于尝试各类新型APP等积累经验。在进行创业的过程中,这些日常生活的积累经验则都将成为他们的销售工具。另外,随着小咖秀、一直播等平台的出现,视频营销、音频营销等也成为了众多大学生创业者新的营销方式,营销手段种类繁多。
3.工作时间自由
工作时间自由也是大学生选择互联网创业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对于在校的大学生而言,他们除了要管理商铺外,还要应对课业、社团活动、人际关系等事情,因此利用业余时间进行创业是最好的选择;而对于毕业的大学生而言,互联网创业也是一个开创自己事业的不错的选择。刚离开校园,步入社会的他们有着更多的时间去打理自己的店铺,可以及时更新各种营销手段以增加销量,同时通过亲友的推荐积攒更多人气。互联网创业时间上的自由性意味着创业者只要有网络就可以随时随地进行销售。即使是外出,智能手机的存在,也加大了实现交易的可能性;他们不需要像上班族一样朝九晚五地工作在办公室里,在无交易的情况下可以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实现自己的其他人生理想。因此,互联网创业对于大学生而言具有独特的吸引力,吸引着众多的大学生前仆后继的进行创业。
三、互联网+环境下大学生创业存在的问题
1.盲目投入,缺乏市场调研
对于很多选择互联网创业的大学生而言,开网店是相对更可行的创业,但是选择哪个行业进入,分销哪个产品却成为了大学生头疼的话题,也让无数创业的大学生铩羽而归。据相关调查数据显示,大学生创业成功率只有20%-30%甚至更低,而这个数据的形成与大学生网络创业选择的项目息息相关。很多大学生在创业的过程中,都喜欢根据自己的个人喜好进行产品销售,认为自己的喜好与别人一致,因此大学生创业的内容多集中在服装、护肤品、美妆产品和充值等内容上,这些门类虽然相对来说比较热门,但是缺乏市场调研数据,让很多大学生创业刚开始就已经夭折。另外,很多大学生在创业的过程中把互联网创业想的过于简单,认为仅仅只是开一家网店就算创业成功。但是事实上,虽然开网店的程序简单,但在网店的经营过程中,产品的维护、营销经营策略的投入和分析等等都需要投入一定的时间成本和精力成本。事实告诉我们,守株待兔永远不会是策略,绝对不能坐等顾客上门。因此,忽视实际情况,没有经过市场调查就盲目投入创业大潮的大学生,在互联网+环境下注定走不长远。
2.创业风险意识淡薄
对于互联网创业的大学生而言,由于他们缺乏社会实践能力,因此在创业的过程中容易想当然,把销售问题想得异常简单;加之缺乏专业知识的支撑,大学生在选择网络项目的时候,很难从专业市场的角度出发进行考虑分析。以现在最火的一直播等营销方式为例,大学生在一直播进行营销的过程中,基本上都是采取简单直接介绍产品的方式,这种营销方式很容易让人反感和厌烦,缺乏专业营销知识使得大学生在营销方式和手段上屡屡受挫。其次,在团队建设方面,大学生创业的团队基本上都是以宿舍或者好友为单位,几个人在一起进行合作,但是在前期开店的过程中,他们没有考虑到创业所需要的人才配置,以开网店为例,店铺铺货、美工、客服等等角色都需要专门的人去维护,如果没有好的网页设计或者良好服务态度的客服人员,就会给用户留下不好的印象,导致差评的出现。在给网店造成不良影响记录后,要想转变这种方式可谓难上加难,因此团队分工不明确,缺乏专业支撑,同样是大学生互联网创业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之一。
3.互联网创业技能不足
在现实生活中,较之其他创业方式,互联网创业相对而言较为容易,这也是为什么众多的大学生选择网络创业的原因。但是在拥有一个创业项目后,如何经营并且有效运营却是创业大学生很少思考的问题。在一般情况下,绝大多数的大学生都是采取简单粗暴地在朋友圈、QQ空间产品信息的方式,期望通过这种方式来达到销售目的。但是对于专业的营销人员而言,这些都只是初级的营销手段。如果大学生选择互联网创业只是通过这种方式,那么失败则是必然的。互联网创业不仅需要专业的技巧,同时需要学量的营销知识以配合后期的产品推广。很多大学生在遇到相关问题时,通常会采取逃避或者视而不见的方式,久而久之问题越积越多,最终导致创业失败。因此,互联网创业技能不足,认识不到互联网创业技能的存在,自身学习能力差同样成为众多大学生互联网创业失败的原因。
四、互联网+环境下大学生创业建议
1.提前调研,选择正确的创业项目
首先,对于要进行网络创业的同学而言,首先要进行市场调研,选择合适正确的创业项目,不能人云亦云。虽然服装、护肤品和美妆行业产品的需求量非常可观,但是对于很多用户而言,他们在长期的购物习惯中已经形成了自己的品牌意识,购物时很多都是选择自己熟悉的品牌,因此后入的创业者在这一点上其实并不占据优势。
其次,大学生在进行产品描述时,要有针对性的进行描述,不能一味的参考其他同类产品的描述语言,作出自己的特色才能在普通中脱颖而出。否则容易就被同类产品打压,没有自己的晋升空间,失去顾客对产品的好感度等;大学生要充分了解自己的产品特性和产品特点,不断研究其卖点,在和客户沟通的过程中,不断的深化和加大产品卖点的沟通,规避本产品和其他同类产品的相同点,用独特的卖点去打动客户,只有这样,大学生创业的项目才能够走下去。
最后,大学生选择创业项目时,要从个性化需求出发,现在大众产品虽然客源比较多,但是消费者越来越重视私人订制的体验,由此而衍生出来的“陪聊师”等等职位都是不错的选择,发现人们的个性化需求并以此出发来打动消费者,才能在创业的过程中立于不败之地。
2.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网络创业技能
首先,对于网络创业的大学生而言,不能眼高手低。网络创业看似简单,其实背后深含各类专业知识,比如电子商务、营销管理、领导艺术等等,大学生在创业的过程中,要不断的学习专业知识,弥补缺陷改正不足,让学习成为创业的推动力。创业大学生在学习本专业的同时,可以根据自己创业的需求,有选择性的学习其他相关创业知识理论,以此来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
其次,大学生在网络创业的过程中,不可能永远一帆风顺,因此创业者要调整自己的心态,不能被一时的挫折所击倒,要不断的强大自己的内心,来引导团队和自己的项目渡过难关,最终获取创业项目的胜利。
最后,大学生创业者应该不断的学习领导技能。对于一个创业团队而言,领导是一个团队的核心。大学生创业团队大多是由自己的同学或者好友组成,大家在一起容易磨合,不受拘束。但是领导者是一个团队的领军人物,在关键时刻要能够扮演项目负责人的角色,只有这样团队才不会是一盘散沙,才能有团队凝聚力,在网络创业的过程中也才能走的更加长远。
3.提高风险意识,控制项目可行性
对于互联网+环境下创业的大学生而言,在创业的过程中一定要提高风险意识。一方面要把控好自己的资金,在项目运作的过程中,资金的流向和用途要进行严格的把控,防止出现私自挪用的情况。虽然大学生创业在前期很多时候是个人,但是即使如此,创业者也要有长期发展的规划目标,从开始就要把控好自己资金的流向,为以后做大做强提前做好准备。
另一方面,大学生在网络创业的过程中要做好货源的把控。对于网络创业者而言,货源尤其重要,同样产品质量的东西,消费者当然会选择价格更占优势的一方,因此大学生在创业初期,就要做好货源调查和联系,并且做好备选方案,当货源紧张的情况下,能够及时有其他货源进行顶替,这样就不会出现缺货断货的情况,保证创业项目的良好信誉,给客户留下良好的印象。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要做好产品定位,是价廉还是物美,这个在初期就要进行界定,防止后期出现产品问题,给创业项目增加风险。
4.增加营销渠道,多管齐下
对于当今的互联网产品而言,大学生在网络创业过程中要不断学习,不断创新营销。在微博没有盛行的时候,大学生网络创业者多是通过开淘宝店铺、QQ空间进行宣传,到后来的微博营销、微信营销,到今天的小咖秀、一直播营销,面对这些不断更新,的互联网产品,大学生网络创业者不能只是一味的觉得好玩,要在产生兴趣的同时增加自己的营销意识。将当下最新最火的产品和自己的产品相结合,创新营销方式。以当下最火的直播为例,通过团队拍摄有故事性和趣味性的创新视频,引发关注,增加粉丝,后期再进行产品宣传,这样才能使消费者不反感,同时也能增加消费者粘性。
五、结语
互联网+环境下,互联网技术日新月异,互联网产品也是层出不穷,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投身网络创业。由于大学生社会经验的缺乏、创业风险意识淡薄以及专业知识能力的不足,很多大学生网络创业者最终都以失败结束。本文剖析了大学生网络创业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针对存在的问题给出了相对可行的建议和解决对策,提出只要大学生网络创业者不断的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增加营销渠道、提高风险管控意识,则其在网络创业的道路上,定将能走的更远更好。
参考文献:
[1]赵军.“互联网+”环境下创新创业信息平台构建研究--以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为例[J].情报科学,2016,05:84-85.
[2]武文韬.“互联网+”环境下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商业模式分析[J].创新科技,2016,01:16-17.
[3]赵艳敏.“互联网+”环境下大学生创业商业模式研究[J],2016,01:105-106.
[4]徐松美,文雅.新常态下融入“互联网+”的大学生创新创业[J].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15,05:19-20.
跨境电商火了整整一年。你可以看到几乎所有电商都开了海淘业务。这当中巨头有巨头的玩法:淘宝、京东、唯品会、聚美优品在更多地利用平台优势,引入更多商户,并让商家给用户优惠,以此获得更多流量,侧重在商户端。相比之下,独立跨境电商的起家方式五花八门。我们从创业邦100强中选取了三家特点不同的创业公司,看看他们在这一整年中,究竟做对了哪些事。
2015跑出的三家公司
第一家毫无疑问是小红书,但要先追溯到2014年。
小红书在2014年只认真做了一件事:社区。在前端社区聚拢了数百万海淘用户后,它开始打造闭环,算是正式加入了跨境电商战场,布局、招人、自建保税仓、开通海外直邮、报关、物流……,运营过程很重,被用户需求推着往前走。
瞿芳把布局电商回顾为“勇敢地迈出了商业化这一步”。2015年上半年,小红书称自己在没做广告的情况下卖了2亿元。社区黏性太高,又是个购物社区,购买力是惊人的。小红书在产品端打通了社区和电商,用户看到的笔记商品在福利社(小红书电商平台)中有销售,就可以直接进入商品页面中购买,在商品详情页面也可以看到来自社区的真实的用户笔记。
知道怎么玩转用户是这家电商的另一个特点。6月的小鲜肉营销刷爆朋友圈,瞿芳说:“我不觉得抓眼球是营销目的,我们的重点是传递价值和价值观。用户记住的是小红书的惊喜体验。”
这时,另一家跨境电商――淘世界进入了主战场。淘世界在8月集中投放了一轮广告,那是效果最好的一次。仅仅从淘世界的名字就看得出,它是冲着成为海外版淘宝去的。
陈丹丹在做淘世界前,自己就是个KOL,通过写博客分享生活方式,攒了一批忠实粉丝,后来开起了淘宝店,从代购爱马仕包开始,又拓展到代购服装。但她做淘世界实在属于零起点创业。互联网公司80%的CEO出自BAT或其他大公司,陈丹丹却是个“没看过猪跑”的CEO。
“我们公司好多时候节奏和别人不一样,因为很多事情都是摸索着做。”陈丹丹说。她看待对手的方式,是拿淘世界的绝对增速和别家作对比。如果在某个时间段内某家电商的增速很快,她会有点着急。蘑菇街领投的B轮融资对淘世界来说是件有战略意义的事。这家公司在2015年可谓一炮打响,进入了主战场,“虽然排名不高,但至少进去了,从校队比赛打到国家队”,虽然“国家队”比赛更难了,但淘世界要的就是在最大的战场里展示自己。
8月上了广告之后,淘世界投入了大力气在“黑五”上。这也是一场重要战役。“电商的本质就是造节。”陈丹丹说。“双十一”期间,所有跨境电商虽然也做促销,但大部分是跟着做了做样子――那时候流量太贵,不如错峰出行。大家都瞄着“黑五”,一是要打造跨境电商自己的节日,二是要借此时机抢用户。
只有一家叫波罗蜜的公司几乎没理黑五,直接去准备双十二和圣诞节了。2015年初波罗蜜创立时,行邮税已出,跨境电商开始血战,此时它必须找到新的不同点。波罗蜜用一种极其90后的姿势切入市场,它目前主打价格更亲民的日韩化妆品市场,秘密武器是孩子都喜欢玩的视频互动直播,张振栋在东京街头看到有人拿着iPad直播北海道现场卖鱼,当然这在日本不是什么现象级事件,但波罗蜜的灵感的确由此而来。“90后不满足于现在传统电商图文信息的展示方法,他们也想参与购物进程,边看边买,甚至跟主播一边聊天一边购物。”波罗蜜一直在尝试视频直播的不同玩法,它现在甚至可以在直播间里发弹幕和红包,未来还会有画中画等互动性更强的玩法。
淘世界最初也做过海外买手直播,那时它干脆就是个代购海外奢侈品的直播平台。当陈丹丹发现一天做两场直播比做一场直播要卖得多时,曾经“天真地以为做100场直播的销售就是一场的100倍”,但其实做到40场时就无法形成规模效应了,用户消化不掉这么多内容,选品也没有因此变得更好。
不过直播也有可能在后端形成竞争力,张振栋也说:“直播的核心是商品,不是主播。”波罗蜜创立之初还真曾经以主播为主,但后来就决定弱化主播噱头,而强化品牌和竞争力。
另一个张振栋想强调的关键词是“店头价”,来自世界大同理念。因为卖店头价,张振栋经常被问及如何盈利的问题。“我们希望把零售业的事情跨境电商化。”张振栋说,“波罗蜜与品牌商和一级经销商洽谈业务,以低价进货,卖店头价,以此获得利润。”
冲破SKU天花板
陈丹丹还是个时尚博主外加时尚买手的时候就具备极强的选品能力。那时候“网红”这个词还没有被玩坏,陈丹丹对自己数万名粉丝的号召力不亚于今天任何一个网红,每一件她试穿过的衣服上架不久就被一抢而空。但陈丹丹从来没满足于开个淘宝店。也就是从那时起,她发现KOL的天花板太低了。
“当你有1000件SKU时,每一件都必须由自己穿过和试过,那是很难的。”陈丹丹尝试过招模特试穿衣服,试背包包,但粉丝对此的反应是:叫你们店主穿上给我看看。
陈丹丹删掉了博客,有意地弱化个人形象,花了很长时间转型,牺牲了不少粉丝数量,才把大家的注意力从她本人转向商品。电商领域打造个人KOL做到最极致的属陈欧无疑,但运作KOL的难点在于不可复制,且靠粉丝吃饭总有尽头。“我宁可淘世界现在长慢点,也不想随便用这个大招。”
什么基因的人做什么事,模式上的差异只是不同玩家结合各自特点,在特定时间段内做选择,结果都是为了解决跨境电商现在存在的问题:“KOL+买手”出身的陈丹丹,现在运营着淘世界8000名海外买手,用户不知道买什么时,干脆先跟随买手们的品位;波罗蜜的直播,是为了赢得用户信任,回应他们对产品真假的质疑;小红书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则是采取B2C自营,亲自去和一个个海外品牌做生意,以此最大程度地保证正品。
但自营的瓶颈也非常明显。在试水电商成功后,小红书很快遇到了SKU不够的问题,2015年下半年,它的主要任务都是扩大SKU。淘世界暂时没这个烦恼。“C2C模式在至少未来3?5年内仍然是个很好的模式。”陈丹丹说,“拓展长尾品类最快的方法就是C2C。”
小红书则强调自己有发掘爆款的能力。强调这一点可以使它避免绕在一个死结上:社区在热烈讨论长尾,电商却在卖爆款。小红书的方法是让1800万名用户帮它充当类似“买手”的角色,如果海量数据证明一件长尾商品有可能成为爆款,小红书就迅速找到这个品牌商,把它制造成爆款,把从长尾到爆款的链条打穿。淘世界的C2C买手选品机制几乎没有SKU瓶颈,但买手的选品质量却是个大考验。
所以陈丹丹要发力打造买手模式,并把有潜力的买手培养成KOL。现在三种类型的买手在淘世界受到欢迎:价格足够低,服务足够好,选品有能力――这一种就是潜在的KOL。陈丹丹预言未来第一种会消失,既然二和三可能活下来,淘世界就要大力扶持后两类买手。
反过来想,小红书SKU的数量问题也许可以通过放开活跃在它社区里的数十万KOL解决,但这被瞿芳坚定地否决:“我们没有这个打算。” 在她看来,目前跨境电商中用户最为关心的是商品品质,可以通过B2C自营模式最大程度地保证。另外,小红书已经是2015年奔跑最快的跨境电商,6月初的大促让小红书在App Store总榜上升到第四位。但很快这个成绩又被“黑五”时的总榜第一盖过了风头。
谁最终会赢?
必须承认的一个事实是独立跨境电商现在的体量并不大。“在没有大促的情况下,各家电商的DAU普遍不到100万。”数据分析平台Trustdata CEO贾斌说。当然这不可能是最终成绩。还没有迎来爆发点的原因,是整体问题仍然多多。
比如被认为最应该启动的服装类型,目前在跨境电商中占比仍然非常小。虽然大家多多少少在做着服装品类,但贾斌估算,海淘类服装的退换货达到了20%,跨境电商服装商品的页面下也缺乏完善的描述。这并不奇怪,整个服装领域关于尺码和退换货的体系都没有真正建立。如果用淘宝的发展作个对比,七日免费退换货的机制推出对整个电商的发展作用是重大的。有效的退换机制大大促进了消费购买,也许跨境电商还需要多一点时间。
物流也是个环境痛点。如果联合大公司的经验和小公司的精神和速度,可以共同推进解决物流问题。但这里有个悖论:大公司的亮点在于依赖国内的供应链;优化海淘业务,就会削弱在国内的能力。而新兴跨境电商无路可走,一定会这么做,比如蜜芽,已经在打造自己的供应链了。
此外,跨境电商自己的问题是同质化。尽管一波目标用户为年轻女性的跨境电商如雨后春笋疯狂生长,却越长越像,最后可能只剩下一两个可行模式。
海淘规模会发展到多大?这取决于服务、价格、用户消费能力等一系列指标。贾斌研究淘宝后发现,淘宝手机端客单价在300元以内,但在PC端的客单价在300元以上。他还发现唯品会的单品价格也在300元以内,同时出现往300元以上走的趋势,当这个占比达到一定程度,消费升级就发生了。
【关键词】媒介镜像;自我形象;凝视;认同
一、引言
我们只能把镜像阶段理解为“一次认同”――在精神分析赋予这个术语的全部意义上说,亦即主体认定一个镜像时发生于他身上的转换。[1]媒介镜像实则是个体从媒介中认识自我形象的过程,弥补自我形象在初始阶段的零散性并整合为一体。人彼此都是一面镜子,映照着对方。[2]秀场直播的媒介呈现更像是一面镜子,映照着主体的自我形象和内在心理活动。本文以媒介镜像为理论框架,来探究传播主体和观看客体之间复杂的心理活动。网络直播的娱乐化、庸俗化趋势,在国家政策环境的把控下会得到消减。但是网络直播的价值并非仅仅停留在这些媒介娱乐文本的内容呈现上。直播本质属性一直处在被挖掘的状态中。如果能够把握传播主体和观看群体的心理特性,对症治理至少在某种程度上能够规避网络直播的庸俗化趋向。对主体与客体的双向把握,发现其内在逻辑,从人本身出发就是解决问题最好的诠释。
二、媒介镜像界面呈现的心理特性
秀场是媒介呈现形象的场域,在探究传播主体和观看客体心理的内在逻辑中,可以发现其蕴含自我形象迷恋、情感自我表露、自我形象零散与整合及主体的自我想象等心理特性。秀场直播中主播的认知与行为始终被这些心理要素所影响并建构着。如果从深层次的原因去解析与规约秀场直播失范问题,则可以引领秀场直播能够传播有价值的文化内涵和满足公众不同层次的精神需求。
(一)表层与深层的自我迷恋感知
所谓自恋是兼具整体性与自律性的、其矢量面对作为完美的理想形象的自己的镜像的眷恋。[3]形象迷恋基于传播主体形象的包装化处理,传播主体并以其作为理想形象来感知愉悦和寻求认同。秀场直播是媒介技术发展衍生的形态,其终端设备――屏幕呈现的女主播形象,是异于现实的体现。秀场直播的存在更像是媒介镜像映照下自我形象的呈现,女主播沉溺于这种理想化的形象当中,并以此获得一种现实中未曾拥有的缺失体验。理想形象的幻影诱惑着女主播的内在欲望,驱使传播主体沉溺于理想化形象的自我迷恋之中。对于女主播来说,理想形象是聚集观看群眼球的关键所在。而秀场直播的价值并非以突出流于表层的视觉为初衷,但现实的存在往往本末倒置。女主播享受着媒介镜像形象呈现的感官愉悦,其实还存在着一种深层的愉悦,那就是来自他者的认同。群际的共识性起到了对女主播理想形象的确认功效,也正是这种确认性激发了女主播自我不断对自身形象的自我修正。来自他者的赞誉加剧女主播对自我形象的迷恋程度。在解构迷恋背后的内在逻辑中,媒介对同类角色的建构是造成女主播自我迷恋的诱因。在相关媒介文本的呈现上,以过度美化的形象作为聚焦点是普遍做法,这种累积性的报道逐渐形塑着主播的角色形象。
(二)情感表露的视觉符号化表征
在秀场直播中,观看客体对女主播表现的喜爱体现在虚拟视觉符号的情感嫁接。在秀场直播的架构中,存在着对传播主体屏幕形象修饰的视觉艺术,这在直播圈约定俗成地被称作是礼物。而这种视觉符号承载的是观者的情感黏连,是个体情感外化的表征。观者要表现对女主播的喜爱,会依靠这种视觉艺术来打赏喜爱的女主播。主播与单一观众间的情感生成与维系很大程度上依赖此类互动。从礼物概念的视觉符号本体来说,其构造过程难以脱离网络空间的潮流热点痕迹,以及视觉表意符号趣味性的体现。网络诞生的青年亚文化群体形成了崭新的文化实践意义。[4]同样,情感的诉求本身离不开文本自身,网络直播中的弹幕所承载的意义在于建构个体的认知与行为,而不仅仅是信息传递。在弹幕中,并非所有的文本内容都会同一地与主播内心情感相呼应,异己的话语表达同样是存在的。无论是喜爱还是厌恶,情感的诉求都需要借助网络文化的视觉符号来呈现。而秀场直播依然存在着权力结构的把控,对于有冲突性的情绪表达,主播会选择将其排斥于直播间,个体的情绪表达同样会引发同类的声讨。表层的把关时刻关注着直播间的互动。
(三)先验的零散与后知后觉的重整
人与人之间都是一面镜子,相互映照着对方。女主播与观众之间的互动过程,其实就是彼此形象自我衬托的过程,只不过女主播处于视觉汇聚中的焦点。人对自我形象的认知是不完整的、持续性的,自我形象的缺失感从个体的婴儿时期便存在。用拉康沿袭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方法来分析人的自我形象发现,先验自我形象认知的零散性是普遍的共性所在。在秀场直播中媒介的存在就像一面镜子,反映的是女主播对自我形象想象的外延,蕴含着他者如何认识与评价自己的想象,以及女主播自身对这些认识和评价的情感表露。人往往无法从自己出发更好地去了解自身,而他者的镜子作用映衬着人自我的真实。人对自我形象的片面性理解,正是在媒介镜像的作用机制下不断地去修正和调整,女主播对自身形象的认知亦如此。秀场直播中女主播看到的自己其实是一种后知后觉重整自我形象的互动过程。
(四)亦真亦假的幻象
萨特指出,影像是确实的心理存在,不可能以任何方式重新回到一种可感的内容,也不可能在可感内容的基础上被构建。[5]女主播作为新的传播形态下产生的平民化角色与传统媒体时代社会赋予主播角色的社会精英化作比较,显然满足的是普通公众对主播这一角色带来的虚荣感。同样,平民化角色的主播可以享受粉丝的簇拥所带来的身份满足感,于是网红的概念被嫁接到被对这类群体的表述中,偶像崇拜逐渐走向平民化。而在传统媒体时代,偶像的角色似乎距离普通人过于遥远,并且个体的主观想象对偶像神圣化趋向特别明显。随着传播技术的发展,偶像的神秘面纱似乎被新媒体给揭开。个体对主播以及偶像的认知不再是依赖于自我的想象。甚至将这种角色进行自我实践,过去的想象是自我建构的成分,而现在是真实自我体验的经验,所以这种媒介技术赋予的角色带有亦真亦假性。它的存在是逐渐实现过渡的过程。观看客体同样也存在着想象,角色带入的沉浸式体验是想象持续的源泉。
三、女主播与观者群际间共识性塑造
(一)三维视角:视觉凝视、触觉凝视、虚拟凝视
麦克卢汉曾说电视是触觉的延伸。在媒介技术并不发达的过去,人们在时间上以及空间上知晓延伸是有限的。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与成熟,能够突破时空维度的媒介就像是人们的眼睛和耳朵,可以去探寻远距离所发生的事情。从而消除自身的不确定性而带来的恐惧感,以及可以预估未来事物的发展趋势。媒介消除了信息的不对称性,媒介的触觉属性代替的是人本身肢体延伸的功能。而秀场直播作为一种新的传播形态,依旧存在着自身的触觉属性。这种触觉属性的内涵有三层意义:视觉凝视、触觉凝视、虚拟凝视,视觉凝视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看见”,强调的是事物的表面形状与形态。[6]在秀场直播中,观看的人群对女主播的视觉聚焦最表层的凝视仅仅只是停留在对女主播外在形象的视觉愉悦上,这种视觉仅仅停留在表层的愉悦感知上。而触觉凝视则将物体的表面视为某种“纹理”;通过触摸与感觉物体表面的纹理,观众得以刺穿轮廓、深入内部。[7]触觉凝视实际上是一种有意义的沟通,连接着女主播和观众之间的互动。女主播的外在形象只是带给观众一种表层印象认知,而触觉凝视上升到了一种深度,观众可以通过表意性符号去了解女主播背后的故事。这种触觉性并非是建立在实物的接触上,它是一种建立在虚拟环境中的形象类比。这种触觉能够加深观众对女主播的认知及情感程度。虚拟凝视意味着想象的深度,是一种面向个体存在范围的凝视。[8]女主播在秀场媒介的镜像呈现中反映出自我,观众解读主播形象的过程中存在着想象的空间。虚拟的凝视是超越真实环境的观看,是观众想象的跨越。无论是视觉凝视、触觉凝视还是虚拟凝视,观众在观看女主播的自我展示形象过程中,其实都被带入式地参与着女主播所营造的认同感,是对女主播角色的共识性认可。
(二)女主播主我与客我分层式的认同营造
主我是社会个体对照他自己的行为举止处于社会情境所做出的行动。[9]秀场直播中,主播的生存状况其实是非常艰难的。网络直播的平民化趋势,也暗示多数女主播是没有经过任何专业性的技能培训的。于是有些女主播剑走偏锋,试着有意去暴露自己的身体来吸引观众的眼球,甚至逐渐把直播的内容进行低俗化处理。这种手段逐渐成为直播圈的共识性规则。对于一些新进女主播来讲,社会情境就是如此,自身也有意识地屈从于这种行为方式。而网络直播的价值就被这种共识性的规则所掩盖了,于是公众对网络直播的感官就停留在标签化的认知上。客我则是社会个体从他人的态度和视角出发观察和评价的自己的自我。[10]从直播间来讲,女主播在跟观众的互动过程中,其实是非常在意他者的评价的。不管正面还是负面的表达,女主播都会根据他者的评价来审视自己,并按照观众所期望看到的形象进行自我改变,以此来谋求观众对自身的认可以及增进观众的好感。
(三)劝说性话语结构与观看的仪式认同
媒介对传播的内容并不是简单的传输,而是一种再现和表征。[11]网络女主播之间其实都存在着固有的话语体系,如类似“小礼物走一走”的文本内容,其目的在于劝说观看的人群能够参与到互动中,激发直播的活跃度以及创造更多潜在的物质利益。该类话语结构营造了一种共同体的氛围,观看的个体在话语的诱说下,逐渐地明确了自己的身份与角色,并试着共同帮助主播实现其目标。这种劝说带有很强的仪式感,吸引着观众共同参与到某项活动中来,分享着共有的认同感。传播的“仪式观”并非指信息在空间的扩散,而是指在时间上对一个社会的维系;不是指分享信息的行为,而是共享信仰的表征。[12]在秀场直播中观看的仪式感,不仅仅吸引着个体参与到网络的直播间来,而且逐渐培育和形塑着个体的认同。
(四)前台与后台的日常自我呈现
人作为日常生活中的个体,在面对不同的情境时会扮演不同的角色。在秀场直播中,女主播都十分关心自己如何在观众面前塑造满意的形象。在秀场的镜像界面中,呈现出的是前台形象。个体表演中有一部分以一般的和固定的方式有规则地发生作用,为那些观看表演的人限定情景。[13]女主播所遵循的固定的方式与规则可以称之为一种框架,它内化了现存的社会规范和社会准则,是一种惯例和共识。女主播的自我形象展示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取悦观众,赢得好感。他者无法洞悉女主播在后台未曾呈现给观众的形象,前台与后台的落差源自不同情境的角色带入。前台所展现的是一种理想化表演,这种策略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掩饰,女主播往往会掩盖或部分地掩盖与她自己理想形象不一致的活动、事实和动机,以便于将自身的完美形象理想化呈现。场景的不同决定了个体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前台与后台的理论架构很好地解构了秀场直播中女主播自我形象呈现的日常性问题。
四、传播与观看驱动力的解析
(一)找寻存在感和情感慰藉的传播
贡布里希认为视觉印象具有唤起各种情感的力量。[14]传播主体参与秀场直播的浪潮中,是因为有非常复杂的原因在驱动着传播主体的行为。经济利益的诱惑并非是首要的,在对主播的职业与身份的考察中,发现女主播都有着相对较多的闲暇时间,一方面多数女主播并非以此作为职业;另一方面,闲暇意味着自身存在的缺失感。当个体无法寻找到合适的消遣方式时,其内心充满着绝对的孤寂感。当一种情绪无法得到排解与释放时,寻找一种情绪释放的空间显得非常有必要。这种情绪排解方式须建立在合法的社会秩序规范的基础之上。秀场直播作为一种传播形态,一种与他者进行沟通互动的形式,便成为传播主体进行情感释放以及寻求自我安慰的一种方式。对于观看的群体来说,参与秀场直播的互动是寻求心理需求满足的方式。这种双向的情感需求取舍也正是参与直播的驱动力所在,因为它解决的是一种自我归属感的问题。
(二)虚拟视像的审美情趣与危险的增补
依托于网络技术的虚拟视像能够营造一种真实的幻觉,而这种真实的幻觉空间远远超过了真实空间所能营造的审美情趣。[15]正是因为媒介技术的发展,私人空间公开化直播成为可能。但对于多数个体来说,侵犯私人空间是有违社会道德规约的行为。而秀场直播借助的是场域的私人化空间,传播主体的行为并非是对私密生活的直播,而是展示鞑ブ魈宓母鋈诵蜗蟆C浇榧际醯姆⒄雇黄屏耸笨瘴度的限制,媒介技术的力量能够记录现实环境的变化,并将其转化为数字信号呈现于公共领域。它的仿真性、超现实性吸引着公众参与其中并获得满足感。网络直播已经成为潮流,也是年轻群体进行自我展现的形式。秀场直播作为网络直播的一个细分的方向,依然存在问题,如传播主体行为有失社会的道德规则,而且还导致公众审美情趣的降低,但是不能否认秀场直播的社会效用。卢梭所谓危险的增补指的就是把自身当作来自外部的邪恶之物和匮乏之物添补到幸福和纯洁的东西之上。[16]个体的想法是层出不穷的,想象也是无限的。个体的存在离不开自我的思考以及合乎规范的社会行为。对于某些个体来说,在欲望面前他无法克制自己。同样,在媒介呈现的女主播形象当中,异性间的欲望是闪现的。女性主播对自身形体的暴露,会激发男性观众内心潜在的欲望。当个体无法以理性的思维战胜强烈的欲望时,男性观众则会选择以更为强烈的方式去赢得女性主播的好感。秀场直播的私人空间展示与异性间的窥伺欲望夹杂在一起,再加上本体的性驱动力,很容易产生超越社会秩序规范的行为。
(三)从众的诱导与媒介形塑原初景象
在相关媒介内容的报道中,直播行业的高利润始终是其营销造势的关键,尤其是能够吸引新人参与到网络直播行业中去。同样,直播的负面信息和正面信息在媒介的报道中其实是不均衡的。揭示问题是有必要的,但媒介报道无形中塑造了个体的刻板认知,个体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往往会参与到直播中去。网络直播在年轻群体当中已经形成一种潮流的认同感,当人际之间的信息交流提及此类话题,对于未曾知晓此类的个体来说往往容易被这种群体性共享话题所遗忘。群众的驱使,是个体参与网络直播的关键所在。
五、结语
我们观看事物的方式,受到知识和信仰的影响。[17]在秀场直播中,话语冲突和低俗现象与个体的知识涵养有着密切的关系。当前在秀场直播的信息场域中出现的问题,一般都涉及个体的素养。个体素养的提升并非一朝一夕就能解决的,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媒介组织应该发挥其启蒙公众的社会责任感。看的主导地位将看与被看的辩证法取代,单一角度的视觉对主体的铭写将被多重视线的交织所颠覆。[18]虽然现在的我们处在信息时代,信息时代特性凸显视觉本位的效用,但我们对待任何事物仍应该采用辩证的角度去看待问题,并非要凸显事物的某一个方面。网络直播同样需要我们用辩证思维去看待它。我们不应该忽视网络直播的本质属性,秀场直播同样也不能单靠一些主播的自我展示来吸引大家的关注。福柯全景诠释理论揭示权力结构的隐匿性,在直播平台同样亦如此。秀场直播的自由应该建立在符合社会规则与道义的基础之上,这样才能发挥直播的社会功效,解决信息的即时性传播。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网络传播语境下弱势群体的信息表达及引导机制研究”(编号:11CXW037);江西省社科规划项目“网络背景下新生代农民工精神需求现状及心理疏导机制研究”(12SH15)的阶段性成果;江西师范大学博士启动基金课题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雅克・拉康.视觉文化的奇观[M].吴琼,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2.
[2]陈力丹,陈俊妮.论人内传播[J].当代传播,2010(1):9-13.
[3]雅克・拉康.镜像阶段[M].王小峰,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57.
[4]孙黎,彭爱萍.中国网络字幕组文化的时代内涵与价值意蕴[J].新闻爱好者,2016(2):33-36
[5]让・保罗・萨特.想象[M].杜小真,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4:8.
[6]伊莱休・卡茨,等.媒介经典文本解读[M].常江,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150.
[7]伊莱休・卡茨,等.媒介经典文本解读[M].常江,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150.
[8]伊莱休・卡茨,等.媒介经典文本解读[M].常江,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150.
[9]米德.心灵、自我和社会[M].霍桂桓,译.南京:凤凰出版传媒集团,2012:47.
[10]米德.心灵、自我和社会[M].霍桂桓,译.南京:凤凰出版传媒集团,2012:47.
[11]陈一.新媒体、媒介镜像与“后亚文化”――美国学界近年来媒介与青年亚文化研究的述评与思考[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4(4):114-124.
[12]詹姆斯・凯瑞.作为文化的传播[M].丁未,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7.
[13]欧文・戈夫曼.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M].黄爱华,等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22.
[14]贡布里希.图像与眼睛[M].劳诚烈,译.杭州:浙江摄影出版社,1989:170.
[15]⒑.像・非像――视像传播机理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50.
[16]克里斯蒂安.凝视的[M].吴琼,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108.
[17]约翰・伯格.观看之道[M].戴行钺,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8.
[18]瓦尔特・本雅明,等.上帝的眼睛摄影的哲学[M].吴琼,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10.
如果说审美的美色直播满足了人性的,那么“审丑”的主播兰总,在合适的时机抓住了观众的猎奇心理,瞬间吸引百万级的目光,也让一群社会底层人群仿佛看到了一夜暴富的转机。
有人说,直播捧红了一群网络红人,是由于年轻人空虚的一代的无聊心理;也有人说,是由于直播满足了年轻人的好奇心;也有人说,网络直播的火热主播网红的崛起,和东莞扫黄有着密切关系……
然而在大大小小的直播屏幕与数以亿计的网民面孔之间,各位直播网红成名的背后,却离不开经纪公司的幕后营销。从早点的芙蓉姐姐、凤姐、西单女孩,到现在的直播名人,在每一个知名网红背后,都有经纪公司的推广“套路”。
那么这些“套路”是如何推火一个主播?主播成名需要哪些条件?知名主播真的年薪百万吗?他们的职业瓶颈和未来是什么?
主播的门槛:男活好,女会撩
2015年4月,而立之年的曾昱霖,用了“在西安开一家面馆的资金”,成立了一家经纪公司,发掘各类青少年男女成为网络主播,通过营销、包装、平台推广等方式把主播培养成为网络红人。
在大大小小的直播屏幕与数以亿计的网民面孔之间,主播经纪公司是一种类似电竞俱乐部与网红推手的存在,负责将签约主播在各大直播平台上推红。主播经纪公司规模小,集齐技术、对接人、主播管理、内容管理、业务负责人等重要角色,十几人便能组成一家经纪公司。不到一年的时间,曾昱霖的公司旗下主播已达四十余人,“收入最高的主播月薪已达到6位数,兼职主播中,情况较好的每月也有4到5万元收入。”
直播盛宴的参与者,包括家喻户晓的大牌明星、叫不出名字的三线模特、下班之后开始直播的白领、为考试发愁的学生党、从夜场转职的外围女……他们身怀各技,颜值各异。
那么,什么样的人能成为网络主播?经纪公司从哪里发掘人才?
学校中想出名的女生、夜场想赚钱的公关、工厂寂寞的女工、模特、COSer、礼仪、会打游戏会逗观众的资深玩家、有一技之长爱显摆的青年,都是成为网络主播的潜在人才。
男女主播标准差异很大。作为女主播,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滤镜,首先最好要有满足大众审美的“网红脸”,加上软件的美化和滤镜,就能满足广大网民的口味。女主播年龄多在17-24岁之间,曾昱霖手下2015年出来兼职做主播的女主播,做到现在的都已转成专职。“女孩子长得好,有特点,会发嗲,是基本要求。做游戏相关的娱乐主播,会玩游戏已经是加分点,不需要游戏玩得太好,关键是会讨喜。”
一名女主播的日程安排,充满了商业活动内容
而男主播却面临严峻的竞争。在目前直播界,男女主播比例为一比几十的现况下,经纪公司挑选男主播的标准比女主播要严苛。相对来说,女主播只要做花瓶即可以有成名潜质,但男主播除了年轻帅气以外,口才最好达到“单口相声的标准”,还得会唱歌,哄观众开心的同时,还得不让人觉得恶心。
同时男主播玩游戏是个尴尬的状态:没有专业选手玩得溜会被观众喷;玩上游戏顾不上与观众聊天会掉粉;若是练就一身打游戏哄观众两不误的功夫也难,单一的内容观众看久了会嫌无聊。
掘金与分利:打赏+广告+电商
网络直播盈利模式,由古时可见端倪:明清时代戏园茶馆的打赏小费、老北京天桥卖艺的“捧场”、旧上海夜总会歌星被大佬送花送礼物、网游世界狂刷存在感的大喇叭……在互联网时代,技术的进步拉近了人与现场的距离,人们不在需要去现场才能看到喜欢的明星红人,电脑手机前打开直播软件,每一个直播间都是一场吸睛表演。
据网络整理的2016年3月游戏主播排行榜TOP5:MISS每年身价超3000万、若风2500万、小智2000万、DOPA1600万、五五开1500万——这五位主播年度签约费用加起来已逾一亿人民币。
除了令人瞠目结舌的签约费,主播收益大致有几种来源:1、用户打赏;2、与公司/平台签约获得底薪工资;3、广告代言费;4、开淘宝店,通过电商变现。
当平台上用户打赏到账后,直播平台、经纪公司、主播个人三方如何分钱?
目前为直播平台与经纪公司五五分成,经纪公司分到的5成收益会再与主播分配。“直播平台兴起的早期,公司会拿大头,占上7成。现在公司多了,主播成了抢手资源,慢慢地分成比例反转过来。”曾昱霖表示,公司与主播间的分成比例有1:9/2:8/5:5等模式,想挖角的经纪公司甚至会给主播120%的分成。
“与想象中不同,很多经纪公司把收入80%、90%甚至100%分给主播的情况下,经纪公司反而会赚钱”,曾昱霖透露,分走收益大头的多为当红人气主播,这样的主播自带大量粉丝,省去了经纪公司推广的成本与精力。经纪公司也可以接受将收益多分给人气主播一点,一个当红主播的收益可能养得起数个新生主播。
“五五分成的模式,多见于拿底薪加提成的普通主播,如果一家经纪公司手下都是批量采用这种模式的普通主播,微薄的主播收益有可能导致公司整体入不敷出,经纪公司搭着底薪光给主播让利,公司也会扛不住。”
另外,在广告收益方面,普通主播与知名主播并不相同:2-3个普通主播组团在直播时做几天推广,广告费60万左右;但一个知名主播口播+二维码展示便真的有几百万的广告收入,这些广告收入经纪公司会与主播按比例分成。
为了人气,很多经纪公司会安排“托”去主播直播间狂刷礼物。“但刷礼物对经纪公司来讲是不盈利的事,毕竟主播从中得到的收益还要经过层层分派,投入与收益整体算下来还是赔的面大。经纪公司使劲砸钱并不会把主播推火,直播不是烧钱的行业。”
一个小型经纪工作室的推广模式
“一家成熟的直播平台要考虑人员工资、带宽费用等问题,基本不会刷量,”曾昱霖坦言,“出现刷量行为也容易被发现。在直播平台上的土豪足够多,直播平台不至于自刷热度,想要推广主播可以换成其他套路。”
勾住目标:如何抓准土壕的心
一掷千金的土豪在哪里?
和游戏中的公会一样,直播间的土豪之间也有俱乐部QQ、微信群互相介绍名主播直播间,有时在同一个主播的直播间里,会出现土豪互相撕逼刷钱,吸引网友围观。在直播平台上,有钱的土豪花钱找存在感,零氪金用户起到凑热闹起哄,捧场烘托气氛的作用。
“土豪在现实中靠钱有了地位,在虚拟游戏中也要找到同样的地位。在网络上得不到同样的重视程度的时候,就会想方设法在网上告诉其他人:我有钱。直播平台对这样的土豪是个新的发泄口。”曾昱霖说,“之前有一个土豪,他让网友说出自己喜欢的主播,这土豪就去那个主播的直播间先花两千块,如果看得顺眼就再花三千,如果看着不顺眼就关掉直播间走人。在一天的时间,光在六间房的直播房间里就花了一千多万”。
还有很多“无厘头”的土豪,随处打赏,并不是看上主播本人,而是想借热门主播的名气出名。“有一些土豪在直播平台初来乍到,就找热门榜上第一的主播,上来花个几万块钱,这样平台上的人都认识他了,他也就进入这个平台了,那些为他起哄的围观群众就跟他在网上养的一群小弟一样”。
在现实生活中,大多在生活里多是富二代,二十多岁居多,爱花钱爱显摆。年纪大一点的土豪,会通过玩游戏与主播建立联系,之后去直播间刷钱博得主播好感。土豪与主播在现实中名为谈恋爱,实为包养,这类状况屡见不鲜。
因此,能否打入土豪的社交圈,成为经纪公司的实力硬指标。
红利消失,转型娱乐:网络直播经纪的出路
随着主播间竞争越发激烈,赚取不菲收益越发艰难,眼热高收入的主播或会跳槽,或选择单飞——一夜暴富下,隐患随之而来。
许多粉丝暴涨,大款捧场的主播出名后悔逐渐膨胀,选择脱离经纪公司单飞。在曾昱霖看来,这些主播没有个人运营的经验,创造直播内容与运营个人品牌的担子很容易让一个人应接不暇,换了直播平台做主播其实带不走太多粉丝。“在固定直播平台上的粉丝不止关注一个主播,对单人主播的忠诚度也没有那么高。对自己能力认识不足的主播单飞后,不如签约公司,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
虽然吃到了直播行业初期野蛮增长的红利,也有主播跳槽、单飞、违约这样的摩擦事故,但摆在曾昱霖这样的经纪公司面前更大的挑战,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在直播行业的发展初期,直播内容高度碎片化与同质化,化妆、聊天、唱歌、吃东西等生活琐事容易消磨用户的新鲜感,如果无法真正建立细分传播价值,一旦市场人口红利消失,新鲜感和荷尔蒙耗尽的用户便会开始逃离。而那些缺乏资金和资源的经纪公司,注定成为市场探索路上的垫脚石。
直播平台是聚集人气的重要工具
目前直播APP已有108个获得融资,乐视、芒果TV、暴风影音等各大公司纷纷涉足。业内人士表示,网络直播产业是线上线下相互打通的运营模式,已经成为当下最热门的创业“风口”。与此同时,巨大的商机也催生了秀场、演艺、体育、电竞、教育、明星等各类直播形态,网络直播产业俨然成了当下最火的虚拟产业。直播中的名人、网红把他们背后聚集的无数粉丝的关注和追捧转换成购买力,从而衍生出了一种“直播+电商”的新模式。
对于网络直播,网购达人张女士直言:“我是网红张大奕的粉丝,前几天她的店铺上新,我看了直播。看到大奕亲自试穿和讲解,觉得衣服很美,立刻剁手买了两件。”张女士参加的是网络红人张大奕在淘宝直播中上线的“吾欢喜衣橱”直播。不仅是淘宝,聚美优品、蘑菇街等多家电商平台也在今年上半年上线了直播功能,这就形成了直播行业中电竞游戏直播、视频直播、电商平台直播三足鼎立的局面。
业内人士分析,游戏、视频直播主要依靠简单的广告变现和打赏模式,现已显露出疲乏状态,即使持续烧钱也难以为继。而电商平台中,用户的诉求是购物,因此在直播中的网红与粉丝之间拥有天然的信任和依赖感,相比前两种直播模式,电商直播的变现行为变得更加流畅。蘑菇街在升级上线直播功能的第一天,UV(单独IP访问网站的数量)就超了10倍,其主推网红许云溪的店铺整体流量当天基本上增长了一倍多,成交率增长67.3%。而在张大奕2个小时的直播中,在线观看人数达到了41万,成交额累计近2000万人民币,客单价将近400元。
电商直播的产品为什么这么好卖?业内人士总结出传统电商平台存在的两个短板:一是图文信息的商品展现形式过于单一;二是购买过程中买卖双方严重缺少交流和互动。而直播的出现,恰好有效地解决了顾客的这些困扰。淘宝直播负责人介绍,通过直播向用户推荐商品,所展示出来的信息比图片和文字更丰富、直观。“在看直播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随时问主播问题,还可以跟看直播的人一起通过弹幕等方式交流。”由此可见,电商直播也具备社交属性。从阿里巴巴接连收购微博和优酷就可以看出,电商对流量的需求是非常大的,而直播平台恰恰是能够聚集人气的重要工具。
直播平台开始改写行业生态
如今电商直播平台之间的大战已经打响,“无直播不传播”的方式正在流行。女神柳岩直播不到5分钟,直播间就涌进了1万多人;奶爸吴尊直播1小时卖了3200单;张大奕上新直播2小时实现了2000万的成交量……如果没有网红或者明星,商家想要做直播怎么办?直播一旦出现主播流动,用户是否会跟着流失? 业内人士认为,电商直播邀请明星、网红来做讲解员是暂时的,等消费者习惯养成、人气有了一定聚集后,未来的直播可能会“小二化”―――商家自己能主播,这样成本会比邀请明星、网红低很多。在今年6月18日的天猫粉丝狂欢节上,天猫APP就联合了品牌方,实验了一种成本最低的直播营销模式―――行业小二联合品牌直接上阵。
某汽车企业在召开会时邀请了网红而非媒体人进行直播,引起了媒体界的轰动。虽然“网红会”看起来炒作味道浓厚,但笔者从国内最大的直播平台YY Live了解到,直播平台的确正在改写着包括媒体、影视、体育在内的越来越多行业的“游戏规则”。此外,一场直播能否带来品牌曝光量和销售转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直播的内容。张大奕在直播中穿着新品出境,耐心为粉丝介绍每套衣服的穿搭,还有带领粉丝参观工厂、不断发放优惠券的环节。参与张大奕上新直播策划的小二简柔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关于张大奕的直播,策划团队早在5月底就已经跟张大奕方进行了沟通,包括直播脚本、直播前中后的节奏计划等都是双方共同进行创作的。
“吴尊启赋直播”的淘宝小二晨澄透露,吴尊整个直播节目都经过了精心的预热和导流设计,例如在活动策划时,明星方面必须按合适的时间微博、告知粉丝团信息等。在业内观察人士看来,被“网红”吸引而下单的消费者毕竟是少数,更多消费者在看过热闹之后还是会选择理性购物。电商直播究竟能火多久,关键还是要看品牌的持久可信度、产品的性能如何以及价格是否合理。
国内最大的直播平台YY直播宣布将其品牌升级为YY.LIVE,并推出了YY LIVE的直播无限合作计划,还了“YY LIVE直播机”。包括华策影视、芒果娱乐、PPTV、ICC赛事等影视、体育行业在内的高管均承认,直播平台已开始改写其行业生态。华策娱乐副总裁崔超表示,直播改写了影视拍摄的传统套路,目前影视宣传发行在其催化下进入到“陪伴式直播”的新模式中。也就是将艺人角色的选拨,片场探班直播,主题创作互动、剧情解密、提前预热和品牌植入等环节全部加入了直播互动。同时,直播平台也在改变着体育行业―――YY将与美国Catalyst公司合作播出2016年国际冠军杯的全部比赛。YY相关负责人介绍,到时任何观众都可以成为“解说员”,不必再被动地接受沉闷的解说。
直播平台的走红不但让一些草根阶层“圆了星梦”,也让一些面临严重亏损的小型唱片公司、影视公司重获新生。业内相关人士透露,此前很多养着小明星的唱片公司实际上入不敷出,但直播火爆后,“这些艺人至少能自己养活自己了。”有记者此前采访过另一直播平台“KK唱响”的一些女主播,她们每月普遍能赚一两万到数万元,远远超过她们普通工作的收入。凭借对直播环境要求不高,只要有互联网,在经过简单布置的房间内甚至马路边都可以进行直播的特点,直播行业让很多主播摆脱了必须居住在大城市、特大城市才能谋生的局面。
做大直播产业需要经营理念转型
网络直播产业从2015年起呈现爆发性增长态势,以互动、娱乐、UGC为核心的在线视频直播是未来发展的大趋势。时尚大咖创始人郭洋飞在《昕薇》杂志主办、全能偶像传媒承办、努客传媒协办的“2016昕薇全能偶像女团真人秀”会上如此表示。曾参与投资过YY、乐视等项目的联基金创始人邱浩认为,现在的直播几乎都是秀场模式,真正的关系链并没有沉淀下来,因此在这一领域依然有巨大的机会。
此外,据艾瑞数据分析,2016年中国游戏直播用户将破亿,三年后观看游戏直播的用户数量将达到1.7亿人。庞大的用户人群以飞速的市场增长证明直播市场的潜力是巨大的。专业人士预计网络直播产业到2018年将有2亿受众,未来5年整个行业有机会达到1000亿元左右的市场规模。我国网络直播市场的需求量很大,但缺乏相关的直播人才,受传统直播模式限制较多的传统主播难以在短期内与互联网直播娱乐行业进行良好对接。
我国第一颗广播电视直播卫星―“中星9号”于2008年6月9日发射升空。这颗承载着卫星通信技术、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等新技术新理念的卫星的升空,宣告了我国直播卫星时代的来临,标志着我国因此具备了参与全球空中文化竞争的资格和能力。
直播卫星是我国创新型产业布局的一个组成部分,将带动中国航天制造业、数字电视、卫星接收设备、节目制作、娱乐和广告等行业的发展和技术进步,从而形成上千亿的市场规模。根据《2008年中国广播影视发展报告》中的国家广电总局的权威数据,全国广播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分别达到95.43%和96.58%,电视用户数为3.6亿户。有线电视用户为1.53亿。由此可见,全国3.6亿的电视用户都是卫星电视的潜在用户。除去有线电视可以覆盖的用户,仍有将近2亿的用户可以通过直播卫星收看高质量、多频道的电视节目。据估算到2010年,中国直播卫星用户将超过1500万,约占有线电视用户总数的11%,预计将占到数字电视用户总量的17%,终端设备市场以及收视费的总体规模在百亿元左右。
直播卫星是继广电总局在启动“数字电视转换工程”这个推动产业发展的引擎后,打造的又一个更快速提升产业发展、服务人民的高效发动机。如果说“数字电视转换”这个引擎是从经济发达的城市地区为切入点开始发力,其动能逐步向经济落后地区传递。那么,“直播卫星”这个发动机的效能,将直接作用于相对落后的农村地区,快速直接的提升农村的生活质量。在可以预见的未来,拥有“双引擎”的广电产业,必将开创出新的局面。
广电产业拥有了好的引擎,还需要好的燃料来催发它的动力。直播星这具引擎需要多少助推剂?又由谁来提供呢?在十一五规划期间,国家将投入34亿资金用于直播卫星的招标,未来两年半的时间,国家将向直播卫星机顶盒厂家采购大量直播卫星接收终端,用于解决中国中西部及偏远地区部分老百姓看电视难的问题。
直播卫星的动力是震撼的,一启动就是接近13亿人民币的大单。11月18日,中技国际招标公司受广电总局规划财务司、发改委社会发展司委托,了村村通地面接收设备采购项目的招标书。标书显示,包括接收机、天线、高频头、馈线等设备,总计超过360万套。涉及25个省市地区。标书要求在合同签定后3个月内全部货物交付完毕。这就意味着在未来3-4个月,整个广电的设备生产企业要全马力启动,这将爆发出多么大的产能?(见表1和38-39页附图)
总局开出来的“菜单”让人振奋,但冷静的分析一下,这不仅仅是表面化的一份“菜单”,其实更是一份邀请书,确切的说是只给那些有“大胃口”、有“身份”的企业的邀请书。尽管我们可以看到,在早些时候直播卫星接收设备入网企业名单中,已经有10多家企业入围。入围企业的基本要求是要具有以下三证:
1、 接收机、天线、高频头的制造商应具备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批准的内销定点生产资质;
2、 制造商应具备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颁发的“卫星电视广播地面接收设备产品生产许可证”;
3、 制造商应具备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颁发的“广播设备器材入网认定证书”。
随着招标工作的推进,相关标准越来越明确、越来越具体。在10月份,广电总局公布的关于“村村通招标项目征求意见稿”中,我们可以看到其严格的“受邀”评选标准。尤其是再对照中技国际招标公司的正式招标文件来看,其标准已经将很多业内企业挡在了门外。标书显示:“为保证安装与调试工作顺利进行,卖方应对每5万套设备面向安装现场派驻至少两名现场技术服务工程师,同时应保证签订合同的每一省级行政区划范围内现场技术服务工程师不少于三名。现场技术服务工程师可在全部设备安装完毕一个月后撤回。”标书还显示:“除以上三证外,投标人应在投标前拟定在省会城市设立省级售后维修服务中心和县级、乡镇级服务网点的组建方案。具体包括:投标人在签订合同后1个月内设立经省级广电部门认定的省级售后维修服务中心,已设立的应提供每个省售后维修服务中心的营业执照、地址、联系电话等有关资料;投标人应在签订合同后3个月内设立经广电部门认定的县、乡镇(含)级以上服务网点;全套设备安装验收合格后24个月内卖方免费提供维修、更换设备等售后服务。中标企业所提供的设备发生用户无能力处理和修复的故障后,企业应在10个工作日内解决问题;中标企业应备有充足的备件、配件,可及时向买方提供技术服务和备件服务;投标人应保证对所有设备所需配件提供至少十年的备件和技术支持。
可以看到,政府设身处地的为农民用户设计了完善的标准,最大化的保护了人民群众的利益。这就可以让那些没有实力的企业们“三思而后行”。让真正有实力并愿意为农民们服务的的企业成为“中标”企业,同时也“保护”了那些实力不强却“莽撞的”企业成为“中招儿”企业。
长虹―直播卫星发动机的助推剂
在对村村通项目的分析之后,我们的主角该上场了。长虹,一个耀眼的品牌,最先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以下,我们将向读者们全景展示长虹―这个辉煌品牌在我国广播电视领域所创造的业绩。尤其是长虹在村村通工程中的贡献。
长虹企业篇
在电视机行业,是“长虹--红太阳”唱响了为我国农民服务的进军号角。是这个远离沿海,远离经济发达地区的原“三线”的企业,最先以“亲民”的姿态提供、普及、丰富并满足了广大农村老百姓文化娱乐生活需求。众所周知,长虹公司始创于1958年,其前身国营长虹机器厂。是我国“一五”期间的156项重点工程之一。到“十一五”期间,长虹完成由单一的军品生产到军民结合的战略转变,成为集电视、空调、冰箱、IT、通讯、网络、数码、芯片、能源、商用电子、电子部品、生活家电等产业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为一体的多元化、综合型跨国企业集团。请读者们理解,我们不得不用这种“报菜名”的方式来罗列出长虹发展的触角。能够流利的说出来尚且不易,而长虹正是真真正正的建构出了这些实实在在的产业。长虹召集了6万4千余人的团队,汇聚了包括博士后、博士在内的1万5千余名专业人才,坐拥现代化培训中心、国家级技术中心和博士后科研流动工作站(图1)。公司被列为全国重点扶持企业和技术创新试点企业。
长虹植根中国,在广东、江苏、长春、合肥等地建立数字工业园,在北京、上海、深圳、成都设有研发基地,在中国30多个省市地区设立200余个营销分支机构,拥有遍及全国的3万余个营销网络和1万2千余个服务网点。
长虹技术和研发篇
在机顶盒领域,我们更是不能回避掉“四川长虹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长虹网络)对我国广电产业的的贡献。长虹网络是长虹集团控股的集营销、研发、生产制造于一体的独立子公司。主营业务包括有线、卫星、地面波数字电视机顶盒产品和数字电视增值业务应用系统等。公司现已成为国内最大的机顶盒提供商。据权威机构2008年1―9月份的国内机顶盒市场统计数据显示:长虹2008年在机顶盒市场上排名第一,市场占有率达14.2%。
长虹网络投入巨资建成了国际先进水平的数字电视实验室、数字电视HFC实验网、EMC实验室。在数字电视技术领域,长虹网络拥有超强的技术研发实力。现有专业数字电视研发人员320余人,其中软件设计师180多人、硬件设计师70多人、结构设计师40多人、测试工程师30多人,博士、硕士学位的人员占20%。公司产品通过ISO9001、ISO14000、FCC、CE、CCC、UL、RoHS等多项认证,长虹网络是长虹集团的重要嵌入式软件基地,通过了国家CMMI三级认证。(图2、图3)
长虹网络拥有专业嵌入式软件设计团队。目前有在总工程师领导下的5个研发部和技术管理部门,总共有近500多名工程师。
技术管理部主要负责研发过程的控制,包括CMMI2、CMMI3等认证及执行检查,保证开发过程和进度受控;负责软件测试、工程质量控制等。负责公正产品质量资质认证,引进和推广各种国外先进企业的管理工具(如IPD等);
在科研开发活动过程中全面实施项目经理负责制,引进国际研发管理先进实践整合产品开发(IPD),按照IPD精神,构建了公司整合开发管理团队(IPMT)、开发策略规划团队(SPT)、技术开发团队(TDT)。对项目实施分阶段管理,对项目进行检查、决策,从制度和流程上保证风险受控、决策科学。
长虹从1997年开始就从事数字机顶盒产品的开发、生产与销售,具有非常强大的机顶盒软、硬件自主开发能力和多年的开发经验,建立了一支专门从事机顶盒产品开发的专业、稳定的开发团队。
长虹网络还掌管有近2万平方米的生产厂房,下辖专业化数字电视机顶盒总装流水线体15条、总调生产线线12条,专业化插件线12条,运行着国际先进的贴片机群、专业印制板生产厂、包装生产厂、模具生产厂等高度自制的生产配套部门。生产部门管理着1500余名娴熟的技术工人,蕴含着年生产1200万台机顶盒的能量。(见图4、5)
这些能量已经在过去的10余年里,尤其是在助力我国有线电视数字化的引擎中,已经转化成了新的生产力。长虹网络参与推动国内主要大型网络的建设,与各地广电部门建立了重要的合作伙伴关系。
长虹网络产品在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销售。机顶盒产品销售达到800余万台。这些成绩是在众多用户群的基础上建立的。长虹网络现已在国内主要的大型网络包括北京歌华、天津市网、广州市网、重庆市网、吉林省网、等网络中成为最主要的供应商。单向标清机顶盒独家供货奥运场馆工程,深受运营商好评。
面对全球数字电视的迅猛发展和数字机顶盒产业的巨大潜力,公司将大力推进体制创新、技术创新、市场营销创新和人力资源创新,通过建立具有领先竞争优势的产业链,大力拓展国内、外市场,全面提升综合竞争能力,力争成为全球数字电视领域的领先供应商。
长虹品质管理与服务篇
当祖国山河一片“长虹”时,我们知道,这些全系列的产品需要具有完整且有效运行的质量管理体系。长虹网络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多达55个。覆盖的范围有:软件开发、硬件开发、采购系统、供应商管理、器件认定、员工培训、生产系统、产品售后服务、销售系统等。
长虹网络获得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和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证书。(图6)长虹公司有专业的安全测试室、EMC测试室、ROHS测试室,环境试验室、高温老化长可靠实验室等、出具的相关报告国家相关检测机构均认可。(图7)在2008年获得四川省质量体系管理先进企业的称号。(图8)在2007年至今,长虹网络生产欧盟符合ROHS的产品已有10多个批次共计20多万台,目前没有出现质量问题反馈。
有了完备的质量保证体系还不够,长虹要做的更好。广泛的用户群体需要更多、更深入、更完备的售后维护体系来保持其长效运作。长虹网络受益于长虹集团赋予的基因,传承并完善了其母公司多年以来建立起来的“阳光网络”服务体系。
“阳光网络”是长虹集团缔造的一个完整、高效、专业的服务体系。以全国30个省级客户服务中心为核心,覆盖全国30个省级行政区域。55家自建维修中心为骨干,遍布全国55座大中城市。8000多家授权服务商将其服务精神辐射到全国的市(县)和乡村(见38-39页附图)。
此外,长虹还建立了拥有500个坐席的长虹4008呼叫中心(图9),全天候(7×24)接受长虹用户的电话咨询、受理服务需求。在这500个甜美、自信的声音背后,是长虹对用户的真挚承诺:受理用户服务需求后,30分钟内电话响应,市区12小时、郊区24小时内响应,24小时内排除故障,如不能及时排除故障,免费向用户提供备机使用,服务完毕后48小时内回访用户。提供终身技术支持及维护服务,终身维备件支持。(图10)
而在这些承诺的实现,是长虹在全国建立的6个维备件中心库(RDC)和23个二级维备件库体系,有效的支持最终用户及全国的授权服务商维备件需求。
长虹业绩篇
当一个企业拥有以上市场资源的时候,正像那些奥运健儿一样,当自身的修炼登峰造极,那么,得到成绩与荣誉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见表2、表3、表4)
我们知道这种资源的获得不仅来自公司内部的高效管理运作,更有众多的业内合作伙伴参与其中。在采访长虹网络的时候,我们在这些成绩单之外,还看到了更多璀璨的名字,其中不乏显赫的品牌。正是那些璀璨的名字,与长虹网络一起合作共赢,才完善了整个广电产业的链条。(见图11)
长虹网络全力助推村村通工程
我们再回到招标书,按其标准“索骥”,结果是明显的。有能力为这样庞大规模的国家级工程项目,能为千百万农民兄弟服务的企业,尤其是在国有企业名单寻找,像长虹网络这样的公司就更是屈指可数了。
早在今年7月,长虹网络就已参与村村通工程项目的大规模接收测试中。长虹网络与其测试的对口单位――陕西省广电厅相关部门做了全方位的协调工作,包括整个运输、分货、安装的程序和流程都做了认真细致的安排。同时,陕西方面针对此次规模测试划定了8个地级市,10个乡镇,并对各项测试流程做了详细的安排。
7月26日,长虹安装队到达陕西西安,开始了为期一周的安装调试工作。由于陕西测试涉及的地域较广、时间有限,安装测试存在一定的难度,但长虹的安装人员凭着精湛的技术、废寝忘食,克服种种困难,积极配合陕西广电,在规定时间圆满完成了陕西广电的测试要求。7月30日,长虹网络的测试队伍同陕西广电村村通相关领导一起,来到咸阳地区的一个乡镇,对正在实施的测试安装工作进行了考察(图12)。
我们前后走访了10家已经安装或正在安装长虹卫星接收机的农户家,老百姓对于国家出资安装直播卫星,解决偏远地区看电视难的问题表示了积极的拥护,而且对长虹产品的外观、性能以及安装服务等赞不绝口。
此次测试,不仅使长虹品牌深入人心,得到了陕西广电领导和农户的青睐,而且奠定了长虹进入直播卫星市场的基础。
一、在政策文件出台方面
我区出台了《市区2020年脱贫攻坚工作要点》,对消费扶贫工作进行了目标设定,通过组织引导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有关协作方面和贫困地区建立长期稳定供销关系,力争销售贫困村农副产品10万元以上。我区结合市发改委出台的《市2020年消费扶贫工作方案》研究制定我区工作方案,进一步压实工作责任,持续推进消费扶贫工作。
二、采取的措施及取得的成效
为深入贯彻落实关于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系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助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我区积极响应发展“市集经济”号召,举办了“促脱贫攻坚、建美丽庭院”和“城乡接力,助农地摊大集”等丰富多彩的特色农副产品销售活动,拉动了区疫情后的经济发展。
我们分别在两个贫困村开展的“促脱贫攻坚、建美丽庭院”活动,通过区委书记带头扫货、网红直播秒杀等方式,线上线下累计销售农副产品12万余元。在区政府门前开展了两期“城乡接力,助农地摊大集”活动,销售额达到35万元以上。
9月份我区在朝鲜族民俗村开展了“消费扶贫月”暨“丰收大集”活动,主要售卖贫困户种植的蔬菜水果,低保户养殖的土鸡蛋等农副产品,边缘户上山采集的蘑菇、野生猕猴桃,更有涉贫合作社及企业所生产的蜂蜜、沙棘饮品、月饼、酱菜等特色优质农产品供市民选择。各路网红主播也来到现场开启直播,通过线上优势,集中展示区产品特色,带动优质农副产品及旅游商品拓宽销路,销售额达10万元。
从六月份中旬开始至九月份,全区共有十二个镇街参与主场销售,共有商户400余户携带别具特色的农产品及农副产品销售商品,销售总额达140万余元。
通过活动的开展促进了贫困村贫困群众产品变商品、收成变收入、服务变劳务,带动贫困人口增收脱贫;促进贫困村生产好产品、打造硬品牌、对接大市场,增强自我发展能力。
三、存在的问题
通过活动中我们发现,我区贫困人口相对年龄较大,生产的农作物主要以玉米为主,其他农副产品产量较少。在贫困村开展的活动消费主体为机关单位工作人员,两个贫困村离市区较远。产品种类多以鸡鸭鱼为主,品种单一。同时因位置偏远,致使部分扶贫农产品在生产、加工、包装、运输等各环节成本过高,存在优质不优价的问题。
四、下步工作打算
通过当前工作来看,我区已初步完成年初设定的工作目标。下一步,我区将结合“扶贫日”“第一书记代言”等相关活动,不断宣传推广贫困地区农产品。继续组织开展“城乡接力,助农地摊大集”活动,扩大消费主体,提高全区人民消费扶贫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