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乡镇中小学教育现状范文

乡镇中小学教育现状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乡镇中小学教育现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乡镇中小学教育现状

第1篇:乡镇中小学教育现状范文

县现辖10个乡镇,目前,全县有公办中小学95所,其中小学76所,普通初中19所,普通高中2所。秋季期,全县在校学生19347人,其中小学生20349人,初中生8553人,高中生8745人;全县现有中小学教职工4932人,其中实际在编教师3834人;我县为了使教师有序流动,盘活教师资源,缓解农村学校师资不足现状,改变农村教育教学水平相对滞后的局面做了大量的工作。现将我县在统筹区域内教师资源,加强农村学校和城镇薄弱学校师资队伍建设基本做法汇报如下:

一、通过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加强农村学校和城镇薄弱学校教师队伍建的建设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的中小学教师的管理权限,我县全面实施教师资格制度,推行教师聘任制,建立“能进能出,能上能下”的教师任用机制,实行教师职务聘任和岗位聘任统一,坚持“凡进必考,择优录取”原则,同时建立激励机制。

(一)我县明确规定将教师是否在农村中小学任教作为评聘职务和表彰奖励的条件之一,同等条件下予以优先考虑。对户口不变,住房不变,工资关系不变,以优先评奖表彰,优先晋升职务的方式,组织县城教师到农村支教、轮教。鉴于我县农村学校缺编的不平衡现状,为了不浪费财力和人才资源,我县从起,每年从县城学校组织教师到农村学校顶编轮教。有效地缓解了农村学校师资不足的困境,同时又能把县城学校的先进教育理念带到乡下学校,使农村学校的孩子也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大大地提高了农村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

(二)招聘优秀教育人才,充实教师队伍。近几年,为充实农村学校的教师队伍,每年从县内外各大中院校的毕业生中招聘优秀毕业生中招考录用优秀的教师到农村中小学任教,特别是城镇师资较薄弱的学校在安排名额上优先考虑,几年来招考教师385余人充实到教师队伍。这些举措大大地加强了农村学校的师资力量,为推动农村学校的发展夯实了基础。

二、建立对口支援农村学校有效机制

教育教研部门组织建立区域内城乡“校对校”教师的教育教学定期或不定期的交流制度,促进区域内教师的流动和学习,有效地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全县有3所县城学校与农村学校结成对子,互相交流学习,共同探讨教学方法等。开展“手拉手,心连心”活动,每学期都带领本校的骨干教师及本校的优秀学生代表到中小学的骨干教师给学生上课,学生与学生开展座谈游戏;互访、互学交流活动。学校领导之间通过互相交流学校管理体会,老师与老师互相谈教学体会以及探讨新的教学方法等。通过这样的交流,既提高了学校的管理水平,也提高了乡村学校教学水平,为缩小城乡之间的教育差距探索新的路子。同时也促使教师加强专业知识学习,树立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一样的学生,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成绩,由此引起教师的思考。

近几年来,我县的教育虽然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但从总体上来看,城乡之间的教育差距仍然很大。为了逐步实现城乡均衡发展,我县采取了县城中小学与乡镇中心小学教育捆绑、帮带发展措施。

三、积极加强教育教学和教研工作的城乡交流

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工作正在全县普开,对全县教师进行说课,评课,试讲,考核,遴选出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县级255人,市级98人,市级名师2人,省级6人,特级教师4人,骨干教师268人。这些特级教师、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骨干先是在本校起表率、带动作用,然后到农村学校轮番上示范课、公开课,开展专题讲座,同时与农村教师一起进行科研课题研究,真正让城乡科研促学,以研兴校。

四、建立共享教师资源的机制

在城乡之间实行以聘请、引进与共享教师资源为渠道,专兼职相结合,建立校外、乡际、镇际之间的交流机制,相互合作,请各校的名师担任乡村课堂的常客或不速之客,定期、不定期召开中小学教育专家座谈会,邀请各地中小学教育专家对各学科教学和发展等问题进行研讨,吸收本县一部分中小学优秀教师担任教育类课程的教学和教育实践的指导工作。

五、建立和完善教师研修、培训制度

教师是教育的源泉,只有教师的业务水平不断提高,才有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一是提倡和鼓励教师参加高学历的学习,使他们的业务知识得到丰富,视野得开拓。二是利用假期组织教师参加省、市、县级的教师培训工作。对于农村学校及城镇师资薄弱的学校,在名额安排上实行倾斜政策。三是认真安排和组织好校本培训工作。由于学校的经费有限,各校派出参加培训教师名额有限,所以校本培训是目前提高教师业务水平有效途径。近几年,全县共组织1580人次参加省、市级;3120人次参加县级培训,校本培训工作开展率达100%。

六、存在问题

(一)教师待遇不高,教育拔尖人才难留,特别是农村学校教学条件较差,人才流失严重。

(二)教师培训经费短缺,大部分农村学校只能立足于校本培训。

第2篇:乡镇中小学教育现状范文

【关键词】城乡教育均衡化;辉县市;农村中小学校一体化;寄宿制

一、辉县市经济发展与城市化建设

辉县市位于河南省北部,辉县市市域总面积2007平方公里,其中山地面积1007平方公里,丘陵216平方公里,陆地784平方公里,总人口82万人。辉县市是全国十佳教育改革先进县(市)、全国家教工作示范县(市)、全国农村学前教育推进工程试点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示范县(市)、课程改革先进县(市)等。辉县市是河南省城镇化发展重点县、经济扩权县、对外开放重点县和知识产权试点县,县域经济综合实力位列中部六省百强县第30位。

(一)辉县市的经济建设

2010年,辉县市生产总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双双突破200亿元,其中地区生产总值208.4亿元,同比增长19.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00亿元,同比增长18.4%;财政一般预算收入首次进入全省十强县,完成120668万元。2009年,辉县市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已上升至全国第183位、中部百强县第30位,分别较2005年前移了127位和23位。

(二)辉县市的城市化发展

在城市化建设中,辉县市坚持走内涵为主、外延为辅的城市化道路,以“共创百年社区,共建宜居城市,共享美好生活”为目标,从“突出拆管建,大干三年,再造一个新辉县”破题,强力推进旧城改造和城中村改造,累计完成投资超100亿元,完成拆迁面积近300万平方米,打通改造城区道路20条,建成精品小区16个,打造重点街区4处。城区23个村庄,14个进行了改造。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25平方公里,人口达到25万,城镇化率达到43%。辉县市在经济建设和城市化中取得的成就为辉县市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辉县市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进程

在经济建设和城市化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时候,辉县市政府果断将下一步发展的目标瞄向了本地区城乡教育均衡化方面,投入巨大的努力和资金用于发展本地区城乡教育,努力实现本地区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

(一)辉县市的教育现状

辉县市现有中小学校231所,其中小学175所,初中43所,普通高中7所,职业学校5所,教师进修学校1所。全市在职教职工7464人,中小学生11.4万名。河南省辉县市地处河南省西北部、太行山东南麓,位于晋豫两省接壤地区,全市辖22个乡镇,其中山区面积占70%。近年来,辉县市的教育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先后被评为全国“两基”工作先进地区、全国教育督导工作先进集体、全国德育工作先进实验区、全国师训工作先进单位等。辉县市教育从多个方面取得了成功,高考成绩在河南新乡市连续27年第一。近5年,又超出了新乡市区。先后被评为全国“两基”先进地区、全国教育督导工作先进集体、全国德育工作先进实验区和全国师训工作先进单位。

(二)辉县市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举措

辉县市为推进本地区城乡教育均衡化发展,实行了很多的举措,这些举措在实施以后,解放了辉县市教育的生产力,使得辉县市城乡教育迎来大发展,推进了本地区城乡教育均衡化的发展。具体的举措有:

第一,从教育体制层面入手,辉县市取消乡镇中心学校这一建制,实行农村中小学校一体化管理。2007年年初,辉县市教育局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深化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推行农村初中中小学一体化管理的意见》。该意见明确提出:打破以乡镇中心学校为单位的粗放型管理格局,各初中由市教育局直接管辖,实行人权、财权、事权独立,并以招生区域为单位,对中小学进行一体化管理。

第二,重塑政校关系,让教育改革回归到以学校为本。辉县市教育局在实行中小学一体化管理的同时,对教育局机关人员也进行了多次培训,要求机关人员转变观念、转变职能,要求各科室由单纯的行政管理转变为专业领导和专业指导。重塑教育局与学校的关系,其本质是让改革源于学校、源于教师,使改革真正回归校本。

第三,从实践层面解放了辉县市教育的生产力,更新了教育发展的范式。辉县市教育局提出5项课题――《以课标为抓手,推动教学改革》、《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研究》、《优化中小学教师队伍的策略研究》、《中小学生养成教育的研究与探索》、《中小学多元评价体系的研究与探讨》,以课题研究的方式推动问题解决,促进中小学教育质量全面提升。

第四,在政府层面上,为学校发展提充足的资金支持,让学校不需要为经费和学校的硬件设施费心,一心为学校内涵。2002年以来,我市中小学校舍建设和内部设施建设投入达到3亿多元,其中高中超过2亿元。2002年~2003年,占地120亩、投资6000万元的市高级中学新校和占地300亩、总投资超过1.2亿元的市一中新校相继建成并投入使用,两所学校办学品位显著提高;2008年,又投资1亿元迁建市二中。

第五,对全市学校进行合理布局,促进教育发展。科学调整学校布局,优化教育资源配置。辉县市原有中小学校592所,2001年以来,按照“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科学规划、分步实施”的十六字方针,全面优化学校布局,大力改善办学条件。市政府也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调整农村小学布局的意见》和《关于我市农村小学合点并校保留学校名单的通知》。经过布局调整和资源整合,全市中小学校合并为现在的231所,其中小学由原来的486所合并为现在的175所,初中由原来的61所合并为43所。在实施布局调整的同时,积极筹措资金,在山区先后建成了21所寄宿制学校。

三、辉县市城乡教育发展的几点启示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持续深化,经济发展和城市化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也开始显现,尤其是城乡教育发展的不均衡现象十分突出,如何减小城乡教育的差距,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很多地区都依靠自身的情况对本地区的城乡教育问题进行改革,去推进本地区城乡教育发展的均衡化。每个地区都有自身的特点,每个地区的改革都有自身的特点,因此各个地区进行改革的时候不能盲目照搬别的地区的改革,应该将其他地区的改革作为参考,依照自己地区的特点和情况,进行改革。辉县市在推进自身城乡教育均衡化发展的过程中,提出了一些创新性的举措,可以为其他地区的改革提供一些参考和启示。

(一)从政府层面改革入手,切实转变政校关系,将改革的主动权交还给学校

在推进辉县市城乡教育改革中,辉县市政府充分认识到教育改革中政府的作用,积极从政府层面进行改革,重塑政府和学校之间的关系,将单纯的行政领导转变为专业引导和专业领导,转变教育局中人员的理念,对人员进行培训,使得工作人员可以适应当前的改革需要,可以更好的推进改革的进行。将改革的主动权交给学校来,实现改革中以校为本的理念。

(二)建立大型寄宿制学校,强化对寄宿制学校的管理

辉县市教育局在推本地区农村学校进行深入的调研之后,结合辉县市的特点,进行了大规模的学校撤并,建设一些大型寄宿制学校,优化了教育资源,使学校形成了规模,使教育资源形成了规模效应,提升了教育资源的利用率。

(三)减少管理层级,取消城镇中心学校,实行农村学校一体化管理

可以说这是首次将改革的对象瞄准政府教育管理体制方面的一次改革,在减少管理层级,实行农村中小学一体化管理的同时,大力建设一些大规模的寄宿制学校,正是这两方面的相互配合,使得辉县市教育改革取得了成功,这对全国其他地区的教育改革可以起到一定的借鉴意义。

(四)遵循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理念深化课程改革

辉县市课程改革在实践中找问题,然后组织专门的人员对问题进行讨论和研究,最后好形成了《以课标为抓手,推动教学改革》、《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研究》、《优化中小学教师队伍的策略研究》、《中小学生养成教育的研究与探索》、《中小学多元评价体系的研究与探讨》这五项课题,然后再依据这五项课题来指导辉县市的课程改革,这充分的将理论和实际联系到了一起,这五项课题非常有针对性、实践性、操作性。

辉县市正是依据这样的原则来对本地区的课程改革进行指导,因此辉县市的课程改革才会取得成功,这种将理论和实际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理念,才真正合乎课程改革的本意,也合乎地区的实际,这样才能使得课程改革真正取得成功。

参考文献

[1]张洁,孟繁瑜.产业结构高度化与我国农村城市化水平提高的实例分析――以河南省辉县市为例[J].2004(12)

[2]河南省辉县市取消乡镇中心校建制――中小学一体化.搜狐网.2008-09

[3]一张“金字名片”的背后――解读辉县教育.人民网.2011-07-11

第3篇:乡镇中小学教育现状范文

关键词: 农村; 基础教育; 发展现状; 调查; 思考

中图分类号: G52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1)05-0089-02

近几年来,农村基础教育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在稳步提高。

2002年,彬县作为省级实验县进入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教师角色、学生学习方式、学校评价体制发生了重大变化。2008年,高中进入全面实施新课程改革阶段,彬县中学、范公中学相继创办为省级标准化高中。2011年高考二本上线人数达919名,创历史新高。不可否认,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农村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冷静思考,繁华的背后也存在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必须正视和修正。

一、现状与问题

(一)生源不足教育资源浪费攀高

随着我国计生政策的深入持久,入学人口高峰期已过,从2008年开始,我县农村各乡镇中小学不同程度每学年自然减生达到百人以上。

近三年内,我县共撤并学校10多所,学生减少后,校舍等教育资源却依然存在而无法利用。100多个学生的小学,还得配备教师,配全教学设施,真是“麻雀虽小,肝胆俱全”。全县部分农村学生均200多人。虽几经撤并,但个别学区还保留着教学点。这样的“点”规模小,效益低,不能不说是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

相反,城区教育在规模上则一味的做强做大,又是扩校又是建校又是进人又是挖农村学校的生源,导致城区学校硬件设施相对紧张,于是不惜财力、物力搞重复建设,资源浪费不断攀高。尽管这样,城区义务教育学校仍在超负荷运行,中小学生入学难的矛盾十分突出。

部分城区中小学几经扩建,生源还是爆满,无法妥善安置,班额大,人数多,教师难以管理,无法正常上课,直接影响着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二)师资力量分布不平衡,教学质量难以保障

我县教师结构存在不合理现象,城区、农村分布不平衡,造成教学质量的提高后劲不足,难以攀升。全县教师分布呈现四个圈子,即城区堡垒圈、结合部挤压圈、乡镇不平衡圈、偏远紧缺圈。堡垒圈和挤压圈中的教师人浮于事,教学质量难以向高水准发展;偏远圈的教师编制不足,临时聘请的代课教师水平不高,难以适应新课程改革要求,只能应付日常教育教学工作,教学质量难以保证。

(三)教师的自身素质普遍偏低

1.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与时代的育人精神存在一定的差距。教师的人才观依然滞留在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课堂教学效果的生成性评价层面。

2.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不高,热情不足。在一些学校,部分教师存在“教书、领工资、看小孩”的思想,缺乏使命感和责任感。

3.教师知识结构不合理和知识水平不达标。某些非师范教育培养的人员,通过一定的社会关系,借助不正当的手段进人学校从事基础教育活动。还有些教师知识陈旧,致使教学活动质量差。

4.教师综合素质和能力差。许多教师知识面狭窄,专业技能不强,甚至有的教师不掌握起码的信息知识和计算机的简单操作与应用技能。

5.教师的实际教学操作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不足。在教育设备不足或紧缺的情况下,许多教师束手无策。

(四)传统教育评价模式带来了一定局限性

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评价环节旨在构建一种发展性的评价体系。这种体系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的。而以往社会普遍形成的人才观和评价方式,使广大家长和学生形成了“唯分”心理和思维定势。这与新课程的发展性评价体系相抵触,无形中加大了推进新课程实施的难度。

(五)农村基础教育投入严重不足

农村基础教育投入长期短缺、不足。主要表现在:首先,学校硬件设备和教学仪器短缺,学校周边环境差。新课程实施中缺少物质条件或物质条件不足。其次,基础教育的师资紧缺。农村许多学校缺少教学水平高的教师,学生的学习条件受到了人为因素的制约。在这种情况下,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只能“喊口号,走过场,流于形式”。除此之外,农村广大学校缺少优良的教育资源和良好的人文环境,又由于农村地区教育工作者的待遇比城市低,致使教师的工作热情不高,从而加强了学生成长和发展的困难与艰辛。

(六)义务教育管理脱节,高中阶段教育难以接轨

1.管理流程不畅,中学教育质量难以提高

目前中学生源普遍较差,是制约中学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这种情况相当大程度上来源于小学的教育教学质量不到位,学生基础未过关。在素质教育大力推行的今天,小学教育教学质量评价缺乏严肃性与实效性,导致部分小学管理非常混乱。个别教师没了责任心,上课“放羊”;个别教师借口素质教育,上课玩点“花样”,不求实效;个别教师思想转化教育避重就轻,将难以管教的学生甩包袱甩到了中学。由此凭空增加了中学教育教学管理的难度,就很难保证中学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提高。

2.管理权限不清,教育资源难以配置到位

一些地区将小学六年与初中三年的教育管理体系割裂成两半,人为的扩大了资源浪费。一是加大了财政负担,本来是一校的资源配置,都要分成两校配置,本来许多资源小学和初中可以共享,如教师资源,但因为是两个板块,而无法实现,造成中学无法了解到为自已提供生源的小学的教育教学情况,小学也就根本不想了解或无法了解中学的教育教学情况。二是使师资缺乏的形势更加严峻。由于初中、小学分层管理,互不了解情况,教师流动又不规范,造成初中进教师并非所需、小学出教师并非所愿。久而久之,中学专任教师奇缺,队伍不齐;年轻教师纷纷调到中学,小学教师年龄严重老化,比例失调,形成空档。如果小学、初中连成一体,则可对资源实行统一合理调剂,还可调整学科专业结构。

二、对策思考

(一)改革义务教育阶段管理模式,构建一体化义务教育管理机制,确保农村和城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首先要树立教育的整体发展观。尽管目前不同地域、学校的教育差异客观存在。但我们的政策应立足于缩小这种差异,而不是扩大这种差异。对我市来说教育资源本来就十分有限,我们应该把十分有限的人力、物力倾斜农村中小学教育,促进农村与城区教育均衡发展。

其次要坚持教育的公平性原则。城区教育发展到今天,一枝独秀,锦上添花已没有多大实际意义,只有雪中送炭、百花齐放才是教育发展繁荣的现实道路。因此我们要公平对待每一所学校,保证更多数教师尤其是农村教师权益的公平待遇,保证更多数的学生受教育的公平权利,尽力缩少农村与城区教育发展水平的差距,实现教育的共同繁荣。

(二)争取多方支持,促成农村、城区教育资源共享

一要改革完善财政投入机制。各级政府部门应该制定强有力的农村教育财政转移支付政策,优先满足农村地区和弱势群体就学的权益。各级政府应本着农村城镇化发展的要求,改革县市财政支出结构,拓宽县级财政教育投入尤其是农村教育投入的主渠道。促成各级财政投入向边远学校或薄弱学校倾斜,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只向某些学校或重点学校倾斜。

二要鼓励社会、企业团体及个人捐资助学或扶贫助学,相应改变农村学校的办学模式。可采取国有民办、民办公助、私立学校等多种形式,减轻公立学校的经费负担,将节余的经费投向农村公立学校。

三要鼓励农村学校自立更生。政策要放宽,允许学校利用节假日和当地地理优势资源,采取勤工俭学、学校创收获得部分经费。物价、审计等部门不要借故索拿卡要。

四要大力促进农村教育信息化。要实现教育资源共享,抢点教育制高点,追赶城区教育的步伐,跨越农村、城区教育间的鸿沟,促成农村教育现代化,实现农村、城区教育共同发展。教育信息化是一条捷径。推进教育信息化自然面临着重重困难,我们要采取多种措施切实解决农村教育经费问题,加快实现校校通工程,积极推进信息技术与学校教育整合,实现网络教学及网上办公,满足农村青少年多样化学习的需求。

(三)改革师资调配流动体制,继续抓好中小学布局调整,开办寄宿制中心学校,提高农村学校办学效益

首先,应建立师资流动管理的配套制度。一要建立骨干教师交流机制,要鼓励城区教师到农村支教,鼓励编制富余学校到薄弱学校支教,有计划地开展定期交流制度。要采取可行措施,缩小农村与城市教师收入上的差距,帮助边远山区贫困教师改善福利。二要真正建立优胜劣汰、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聘任机制,强化岗位聘任,实现教师聘任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三要建立农村学校学科短缺教师的“对接培养”制度,完善教师培训进修制度。

其次,应进一步加大中小学布局调整力度。要对调整布局后的中小学作出统一规划,集中财力办好农村寄宿制中心校。因为农村学校点多面广,需改善办学条件的资金有限,如果将有限的资金平均分配到各校的话,是难见效果,意义也不大的。有条件的乡镇要以完小或中心初中为重心,联合几所初小,办成寄宿制中心学校,可以是九年一贯制学校。范围较宽、路程较远的中心学校,要租车接送学生集中学习。其他地区也要因地制宜,或撤并或隔年招生或办复式班,将农村分散的教育资源,整合起来集中办学,是对现有教育资源的充分利用,有利于解决教师难派、管理难到位的问题,有利于逐步提高农村的综合办学效益。

(四)建立适合学生发展的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

要改变评价过多地倚重学科知识特别是课本知识和侧重于评价共性与一般趋势的现状。要建立发展性课程评价,要注重对个人发展独特性的评定,注重对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良好的心理素质与科学精神、积极的学习情绪等方面进行综合素质的评定;强调评价过程中主体间的双向选择、沟通和协商,强调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并存,改变单一评价主体的现状,加强自评、互评,使评价成为学校、教师、学生、家长、教育行政部门共同参与的交互活动;强调要实现终结性评价向形成性评价的转移,要在形成性评价的基础上实施终结性评价;强调要注重“质性”评价,改变以往只重视“量化”的倾向,要将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结合起来;要将课程评价贯穿于日常的教育教学行为中,更多地关注课程的发展进程、教学方法的改革历程、教师素质提高及学生成长发展的过程。要落实评价过程动态化,还应将终结性评价与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由于评价的主体、客体及评价的内容不同,评价结果的呈现方式及反馈方式必然趋于个性化、多样化。如对教师评价结果的描述,宜采用激励性的语言;对于学生学习成绩的反馈方式,可采取像“小学生素质教育报告单”、“学生成长日记”这样的呈现方式。

第4篇:乡镇中小学教育现状范文

一、现状分析

(一)郫县城乡教育布局概况

全县幅员面积432平方公里,辖14镇,261个行政村,总人口48.1万,其中农业人口38.2万。郫县现有完中4所,职中2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74所,其中九年一贯制学校2所,农村单设初中15所、城镇小学2所,农村中心校19所,村小36所。农村中小学现有教职工3617人。在校学生小学36728人,初中17859人,普通高中8304人,职业高中3331人。

(二)目前城乡教育发展现状

自1998年接受“两基”复查验收以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和全县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经过6年的发展,全县城乡基础教育已达到一个较高的发展水平,各项指标在全省位居前列。一是中小学办学条件得到较大改善。城乡学校基本排除C、D级危房,全县新扩校地570余亩,新建校舍20多万平方米。全县中心校以上学校基本实现“校舍楼房化、路面硬质化、环境生态化、设备现代化”,小学“五室”、中学“七室”齐全。所有中心校及以上学校达到成都市学校现代教育技术配备执行标准。二是农村学校布局得到适度调整。采用拆、并、联等方式共调减村小30余所,新建九年一贯制学校两所,改、扩建镇中学、中心校10余所,义务教育阶段初步形成“一镇1所初中、1所中心校、1—3所村小”的格局。三是优质教育资源持续扩大。先后建成国家级重点职业技术学校1所、省级重点中学2所、市级重点中学1所,省、市级校风示范校10所。四是教师素质大幅度提高。小学、初中和高中教师具有大专、本科学历和研究生比例分别达到58.5、52.3和30.2,培养了15名特级教师和学科带头人。五是办学水平显著提升。20__年,全县小学、初中适龄儿童入学率分别达到100、99.9,高中阶段教育普及率达88,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35,人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2年。我县先后被省政府授予“四川省两基先进县”称号,被教育部确定为四川省唯一的国家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

二、当前郫县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存在问题

在郫县城乡教育得到飞速发展的同时,巩固“普九”成果的标准也在提高,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要求越来越强烈,人民群众对教育数量和质量的需求不断增长,社会经济发展对与之相适应的教育发展的要求越来越高,由于教育经费增长速度的相对缓慢,我县教育资源短缺以及城乡教育发展不均衡性的矛盾还比较突出,制约了我县城乡教育发展的一体化步伐。主要表现为:

(一)经费投入不足,农村学校硬件建设进展迟缓

农村学校硬件普遍不硬。农村初中、小学同城镇中小学相比,在设施设备上存在较大差距,普遍表现在校舍面积不足,教学用房陈旧,功能用房不配套,教育信息化水平较低,60以上的村小教学用房仅仅达到“排危”要求,迄今没有一所村小有水冲式厕所、图书室、实验室、电脑、钢琴等,办学条件改善步伐跟不上当地社会经济发展需要。

(二)大部分城区学校班级“超载”严重

城区学校“大班额”现象严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的聚集效应使外来人口逐年增加,造成了城区学校学位紧张,郫筒一小、郫县实验学校、犀浦实验学校等大多数班的学生人数都在70人以上,最多的已近90人,超过教育部颁发的每班上限45人的标准近1倍,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村小布局调整任务艰巨

目前,全县尚有村小36所,教学班221个,在校学生1万余名,分别占全县小学班数和在校学生人数的38和26。由于村小普遍规模过小,分布极不均衡,条件简陋,生源不足,使村小办学效益低下,有限教育资源浪费较大。要完成农村小学的科学布局,压力很大。

(四)农村师资整体力量薄弱

由于生源的激增,全县每年新增教师不能满足事业发展的需要,特别是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得不到及时的充实,青黄不接的现象较为严重。目前,我县农村小学中老年教师比例已超过50,有的学校已超过60,这部分教师大多是当年的“民转公”教师,其综合素质跟现代教育的要求之间差距明显。

上述现象的存在,体现了我县农村教育与城市教育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整体薄弱的状况还未得到根本改变。这种现象,使我县农村中小学教育与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不相适应,基础教育的“均衡化”和“平等性”不能落到实处,若不及时扭转这一现状,必将致使我县城乡教育差距进一步拉大,从而影响“西部新中心”的建设进程。

三、对策建议

统筹城乡教育发展,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是建设西部新中心的必然要求。在工业向重点区域、土地向业主、农民向城镇“三个集中”的新形势下,我们必须进一步增强一体化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加快农村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步伐,努力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进程。

(一)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加快实施“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工程”

要实现义务教育的均衡化、充分体现教育的公平性,必须加快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要按照现实性与前瞻性相结合、一次规划与突出重点分层推进相结合的原则,严格按照中小学校舍建筑标准和技术装备标准,新建九年制学校、改扩迁建现存农村中小学,基本实现全县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的标准化、规范化,至20__年全县农村基础教育实现“4所完中、2所职中、11所九年一贯制学校、7所单设初中、17所小学”的目标要求。要加大利用市政府投入 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资金的力度,积极倡导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基础教育管理体制。从而加快推进“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工程”。

(二)加快实施“教育强镇建设工程”

在义务教育工作中,义务教育阶段继续实施“两基”年审制度,大力推进“教育强镇建设工程”,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把创建县级“校风示范校、实验教学示范校、现代教育技术示范校”列入各镇教育工作目标,作为农村学校均衡发展的基本标准。在此基础上,创建一批教育强镇和市级义务教育示范学校,犀浦、红光、郫筒、花园、三道堰等镇要率先进入市教育强镇行列,郫筒一小、花园中学、三道堰小学等一批学校要率先进入市级义务教育示范学校行列。

(三)促进教育交流,加快实施“城乡学校对口帮扶工程”

县内四所普通高中分别辐射一个片区,从硬件、师资、管理等方面向所辖片区初中和小学实施扶持,部分教师实行双向交流、定期轮换;依托友爱职业技术学校组建全县职业教育中心,将乡镇化技术学校作为其延伸点,实行统一管理。城区学校与农村学校一一结队挂钩,联动发展。合理配置教师资源,鼓励城镇教师到农村学校任教和担任领导职务,建立城镇教师到农村学校轮岗、中心校教师到村小轮岗制度。

(四)统筹社会力量,加快实施“农村中小学帮困助学工程”

坚持以政府投入为主,统筹社会力量,组建“郫县教育发展基金会”,实施“帮困助学工程”。切实保证每一个失地农民、下岗职工、城乡贫困户子女公平地接受教育,努力做到不让一个孩子因为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县、镇两级政府均应设立“帮困助学”专项资金,不断扩大全县接受“两免一补”(免杂费、免课本费、补助寄宿生生活费)的学生范围,逐步对全县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实行免杂费、免课本费,经济条件较好的镇可率先开展此项工作。

(五)加大培训力度,加快实施“农村优质师资建设工程”

整合城乡师资力量,建设一支数量足够、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认真落实《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切实抓好师德师风建设,不断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逐步推行师德诚信卡制度,家访制度,将教师的师德表现作为聘用和确定教师专业技术职务的重要依据之一。通过支(送)教下乡、集中培训、特级教师和学科带头人与农村教师结队等多种形式,尽快提高农村教师的业务素质。加强教师继续教育,重点解决农村教师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教学方法的更新和教学水平的提高等问题。整合教师继续教育资源,强化骨干教师培训,促进教师学历水平、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实现城乡教师专业发展的均衡化。

(六)推进教育信息化,加快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

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大力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以信息化带动农村教育的发展。按照“整体规划、先行试点、重点突破、分步实施”的原则,积极推进“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实施。逐步实现所有中心校以上学校具备计算机多媒体网络教室和闭路电视系统,所有高中和职业学校建成校园网,所有中心校以上学校通过宽带接入实现“校校通”。初步形成农村教育信息化的环境,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第5篇:乡镇中小学教育现状范文

关键词:顶岗支教;实践;问题;建议

在师范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一个最重要和急需解决的问题就是师范生的教育实习问题。山西忻州师范学院于1997年正式启动顶岗实习支教工程,经过11年的实践探索,该模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2007年5月,教育部领导表示要认真总结山西忻州师范学院的经验,全面推进师范生顶岗实习工作,并认为这是师范教育中具有战略意义的重要举措,为解决师范生实习与教师职后培训难的问题探索了一个适合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有效办法。不管顶岗实习的举措是否为师范生或农村中小学基础教育乃至整个教育界都带来了生机和前景,我们仍要冷静地看到其背后存在的问题。以广西师范学院为例,2007年,为了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师范生实习支教工作的意见》,自治区教育厅决定由广西师范学院和都安县教育局开展面向少数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顶岗支教实习与师资培训试点工作。2007年十月,我校数学、中文、外语三个专业48名学生,奔赴都安县的五所乡镇中学,开展为期三个月的顶岗支教实习活动。同时置换出实习学校相等数量相同科目的教师到我校进行培训。在自治区教育厅及有关部门大力支持和密切配合下,首次顶岗支教实习试点工作顺利地开展并且取得了成功。至今已有5届300多师范生参与。师范生从中获得了极大的锻炼并受到实习学校的好评,但也发现了存在不少的问题,值得我们去认真总结和反思。

一、顶岗实习支教的内涵及意义

1.顶岗实习支教的内涵。教育是实践性很强的活动,师范生的实践性活动影响着对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与运用,是师范生开始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和提升专业素质不可缺少的重要保障。所谓顶岗实习是指高师院校有计划地组织高年级优秀学生到乡镇中学进行顶岗实习执教,同时置换出在职教师集中进行脱产强化培训,是提高基层教师队伍业务素质和教学水平,促进基础教育质量不断提高的一种实习与支教模式。

2.顶岗实习的意义。①增强实习生的实践能力。顶岗实习支教和教育实习既有联系也有区别。区别在于承担的任务不同:与教育实习的师范生相比,顶岗实习支教生顶替原任课教师的教学和班主任工作,一周内有的多达12节课,实践性强,任务重,能有更多的机会锻炼;在顶岗实习教与学的实践过程中,学生的教育教学能力和专业素质可以得到全面提升。通过与一线教师的接触,能了解到中小学教学的实际需要,促进师范生对教育理论知识的学习更具有积极性、针对性和有效性。②顶岗实习支教创新了农村教师继续教育模式。顶岗实习支教形式创新了农村教师继续教育模式,解决了广大农村中小学教师因师资紧缺而不能离岗参加继续教育培训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专业化,优化了教师资源配置,提高了农村基地学校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改善了农村基地学校教育教学状况,提高了基层学校的教学质量和教育水平。

二、顶岗实习对比普通教育实习的实践探索

1.顶岗实习对比普通教育实习具有的几个鲜明特点。①师范生顶岗实习时间长。顶岗实习比普通实习的时间明显增长(至少三个月),这就意味着顶岗实习对师范生的耐心和恒心有了更高的要求。因为实习学校一般都为贫困地区学校或农村的乡镇中小学,教学和生活条件比较艰苦,对师范生是一种磨练和挑战。②师范生在顶岗实习中的角色多重性。顶岗实习生在实习活动中充当着实习学生,实习教师和在校大学生的三重角色,其中实习教师这一角色对师范生尤为重要,更值得我们给予高度重视和研究。③顶岗实习对师范生的特殊要求。普通教育实习中师范生主要扮演实习生的角色,他们在实习中尾随指导教师参与跟班听课、开展试讲以及实习上课。而顶岗实习生往往更需要自己独当一面的承担1~2个班级的教学和班主任工作,要求更高,相应的任务和责任更重。④顶岗实习的组织形式和管理模式有差异。于普通教育实习相比,开展顶岗实习不再是单个专业或单个班级的事,而是涉及到几个专业(一般是数学.中文.外语三个专业)的共同任务。我们通常挑选出2~3名不同专业的学生组成一个混合的小组并共同下到一个班级开展工作。此外,由于实习时间较长和学校地点分散,造成本校派遣专门的指导教师跟队实习的管理模式很难实施,这就更多地要求师范生充分发挥团结协作精神和具备较强地自主管理和人际交往能力,独立的解决实习期间的教学、生活和沟通等问题。

2.顶岗实习比普通是实习更具重要意义的两个主要方面。①顶岗实习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的中小学教育。经过几个月的教学实践,顶岗实习师范生为实习学校校园面貌带来的变化是明显的。从反馈信息得知,师范生特有的青春活力和敢想敢担当的工作作风给学校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值得欣喜的是这种影响是长久的。正如国内不少教育家的评价:顶岗实习是农村教育的“及时雨”,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助推器”。②顶岗实习工作使师范生的专业能力和专业素质获得极大提升。顶岗实习支教是一种新的教育实习形式,师范生的专业素质在其中得到锻炼和提升是顶岗实习的另一个重要意义。在这三个月的时间里,师范生能初步体会到教师职业的辛苦以及要承担的责任。实习期间,师范生学会了如何与中学生沟通,如何调控课堂,如何在新的环境里与人相处,如何践行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他们在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方面有了新的体会,为今后走上教师岗位夯实了坚实的基础。

三、顶岗实习存在的问题

1.缺乏对实情的了解和踏实工作的态度。顶岗实习生都是学校精选出来的佼佼者,积累了较强的专业知识和专业素质,他们怀着饱满的热情来到基层学校支教,很容易产生“夜郎自大”和脱离实际的想法和做法。有些实习生们会自以为来自城市高等学府,与生俱来的时尚教学方法和创新的教育模式对付农村学校的教学工作应该“顺手拈来”。也有同学认为来这里支教就是为了改变教育落后的面貌,所以一味追求各式的教育模式创新,而忽视了对当地教育实情、学情的了解,进入了“眼高手低”缺乏脚踏实地工作态度的误区。

2.缺乏开展教学反思环节的训练。教学反思是教师教学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专业化成长的主要途径。叶澜教授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能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由于缺乏经验,不少实习生都没有意识到反思环节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他们普遍认为只要上了讲台,开讲授课,自身的教学水平自然就能得到提高。因此,很少去思考如何开展必要的教学反思和教学总结,从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教学能力和业务能力的提高和发展。

3.知识量不足及知识面狭窄。在当下科技发达、信息畅通的时代,眼界开阔,兴趣广泛及思想活跃是每个青年人,尤其是大学生固有的特质。但在与实习学校的师生接触后,很多实习生自身知识量不足和知识面狭窄的弱点就暴露出来了。这反映出我们的学生日常不太注重加强自身的知识储备和知识多元性的学习研修。实践也进一步告诫我们: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不仅要精通学科业务,而且还需具备相对丰厚的知识面,否则很难满足学生多方面的需求和理想的完成顶岗实习任务。

四、对存在问题的应对策略

1.加强对当地基础教育实情的了解。在实习期间要加强对当今基层教育发展趋势和学情的深入了解。教学工作的主体是学生,只有了解了学生的实际情况,方能更好地开展教学。一般而言,当今的学生都肩负着小升初和初升高的升学压力,所以要结合实际地将素质教育和升学的务实现状相结合,既要努力提高学科成绩,又要关注学生们的个性发展。

2.加强教学反思的训练。师范生需逐步提高教学实践和教学反思的能力,注意对自身知识、教学行为、教学表现进行自我监督和改进;还要从其他教师的教学实践中反思。要制定相应的教学反思制度和考核制度,强化这项制度的落实。

3.注重知识量的储备和处理好知识“渊”与“博”的关系。陶行知说过,“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唯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如果安于现状,不善于学习和对旧知识结构的改良与更新,很可能会造成思想的逐渐僵化,思维的逐步愚钝,工作的机械与麻木。学生的学习既要有广泛性的“渊”,又要有专业性的“博”,具备广泛的文化知识,丰富的兴趣爱好的教师是赢得学生青睐和爱戴的前提,是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和顺利开展教书育人的基本保证,也是顺利完成顶岗实习工作的可靠保证。

虽然顶岗实习模式本身还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急需我们不断完善,但实践证明,这种新的教育实习模式仍是构建有中国特色师范院校教育实习制度的成功探索。顶岗实习在深化师范院校教学改革、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素质提升、帮助贫困地区教师队伍建设、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等方面已经收到了较好成效。只要坚持不懈地开展顶岗实习工作的研究和探索,努力提高师范实习生的专业素质和综合能力,就能使顶岗实习工程更趋于完善和健全,促进我们的教育事业再上一个新台阶。

参考文献:

[1]梁海波.广西高师院校开展顶岗支教实习的思考[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S2).

[2]李萌.付超.师范生在顶岗实习支教期间师生关系特点[J].学周刊,2011,(34).

第6篇:乡镇中小学教育现状范文

一、当前中小学师资队伍的常见问题

教育成败的关键在于教师,然而,当前中小学师资队伍中有不少问题亟待解决,这些都直接影响学校的教学质量,阻碍素质教育的发展。

1.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

首先,农村教师不足,城市教师富余。由于农村地区生活环境差、工资待遇较低,很多教师不愿在农村任教,导致农村教师数量不足而城市绰绰有余;其次,教师老龄化现象严重,尤其是农村中小学校,以中老年教师居多,缺少青年教师,导致不能给教学注入新的活力。

2.师资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升

在很多中小学校,尤其是农村学校,不少教师观念滞后、思想方法落后、专业能力不强、纪律性不高、课堂驾驭能力与文化修养较低,教师的文化水平良莠不齐,一些老教师往往凭经验组织教学,难以满足现代化的教学需求。另外,转岗教师多,一些中小学校为弥补教师的空缺,主科教师兼任其他课程教师,譬如语文教师教历史,教师严重缺乏专业训练。可见,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亟待提高。

3.教师管理力度不够

有些中小学校缺少科学完善的教师考核制度,无法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普遍不高。例如有些教师缺乏爱岗敬业精神,师德走下坡路;有的学校对教师的考核以成绩为主要指标,导致不少教师唯分数至上,只顾知识教育而忽视思想教育。另外,在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收费较低,加上政府的投入不足,不少中小学校无力发放业务奖励、政策性补贴和课时津贴,难以执行奖优罚劣制度,因而无法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4.继续教育实效性不够

在中小学校,特别是农村学校,由于多种原因导致继续教育缺乏实效性。一些学校由于教师数量少,任务繁重,教师无法抽身去参加培训;一些地方政府在继续教育方面的经费投入不够,学校与教师无力支付培训费用,无法实现继续教育;有的学校仅仅采用本校培训,甚少有外出考察与学习的机会,培训只是在原地打转,收不到实效;有些教师观念滞后,尽管参与了培训工作,却只将重点放在提升学历上面,并不重视知识的学习和观念的更新。

以上这些问题都影响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因此,想要强化中小学师资队伍建设,须认真解决以上问题。

二、中小学师资队伍建设策略

上述问题严重制约了师资队伍的建设,也阻碍了教学质量的提升。因此,有关部门须根据具体情况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笔者认为可从以下三个方面考虑。

1.合理配置,注重人才引进,优化教师队伍结构

首先,在中小学教师队伍中,针对师资队伍流动不合理、分布不均衡、老龄化等问题,有关部门须依据相关规定,强化教师资源的合理配置及统筹管理,优化师资队伍结构:第一,合理分配骨干教师,建立完善的师资配置机制,促进均衡发展,保证各中小学都能配置合格专业的教师队伍;第二,鼓励并吸引更多的优秀教师到农村中小学校任教,如江西南城县制订与落实“三定向”农村教师培养计划及“特岗教师”计划,给中小学尤其是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注入了新鲜血液;第三,针对当前农村中小学教师年龄结构老龄化的问题,要依照教师的需求情况,采取择优培训、择优招聘的策略,构建农村中小学教师补充机制,从而解决中小学师资队伍中青黄不接的问题,优化师资结构,发展素质教育。第四,注重人才引进。在中小学师资队伍建设中,有关部门须根据学校与专业需求,引进高职称、高学历的教师,特别是中青年骨干教师。同时,注重教师培训,包括校内与校外培训,提高教师的整体水平。另外,还可以制定教师转任交流制度,例如城市教师去农村中小学支教,向农村输送城市骨干教师,或者鼓励农村中小学教师到城市学校交流学习,这些都有利于解决师资分布不平衡和教师素质过低等问题。

2.优化管理,完善机制,强化师资队伍建设

若要强化中小学的师资队伍建设,完善的教师管理机制是必不可少的。首先,须建立完善的教职工管理制度,明确各项工作纪律,严格规范教职工的行为;其次,强化岗位管理,建立竞争激励机制。当前许多学校用人机制不活、教学管理困难、赏罚不明等问题较为突出,这就需要改革人事制度,构建健全的教师评价、奖惩与考核机制。如湖南古丈县中小学制定了“四定四挂钩”的教职工岗位管理制度,“四定”就是定员、定岗、定编、定责,“四挂”就是强化岗位考核,将考核结果和与岗位聘任、评先评优、职务评聘以及绩效工资挂钩,这样的政策将提醒教师约束自己的行为,激励教师做好本职工作。

另外,组织教师专业培训,让教师参与继续教育,提高教师驾驭新课程的能力。第一,学校应选出骨干教师作为培训对象,参与省级或者国家级的教育培训,深入理解素质教育理念,提高思想认识,转变教学观念,提升自身的文化素质,从而提高教学质量。第二,强化中小学校长培训,如乡镇中小学校长可到城镇挂职锻炼,吸取最新的信息和管理经验用于学校的管理,旨在造就一支治校有方、业务精湛、品德高尚的中小学校长队伍。第三,强化中小学教师普通话与信息技术培训,提高教师的现代化教育水平。同时,中小学还可以开展教学技能比赛、论文竞赛、课堂教学达标评优等活动,建立竞争协作的平台,鼓励教师在竞争与合作中实现发展,提升自身的能力,在长期的竞争与学习中保持昂扬奋发的精神状态,用自身的进步来完成教书育人的职责与任务。

3.强化保障,保证经费投入,推进师资队伍建设

经费是中小学师资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因素,不论是教师的工资待遇、津贴,还是继续教育的培训工作,都离不开经费。因此,政府部门须加大经费投入力度来推进师资队伍建设。同时,要建立健全监督检查制度,不定期地检查教育培训专项经费,促使各级政府科学地投入经费,保证经费使用的有效性。

另外,有关部门须制定多项优惠政策惠及人才,从而稳定师资结构。在一些中小学校,特别是农村学校,由于待遇低、条件差而流失了不少优秀教师,严重影响了教育的开展。因此政府部门须采取措施帮助广大教育工作者解决实际问题:第一,设置支教教师交通补贴、村校教师岗位津贴,给予评先评优的政策倾斜,鼓励教师到农村任教;第二,根据相关规定,到农村中小学任教的教师一律享受高于原工资1~2个薪级的工资;第三,解决好农村教师的生活问题,开展送餐灶、送温暖、送健康活动,即给每所村小、教学点配备锅、碗、瓶、液化气灶等生活用品,给每位教师安排免费体检,定期走访慰问支教教师。在行动上帮助教师,在感情上体贴教师,让教师真正感受到温暖与实惠,从而保证中小学师资队伍的稳定。

此外,学校应分层次、多渠道地组织形式多样的师德教育,强化宣传教育,促进师德建设:第一,制定、编印教师师德规范手册供教师阅读;第二,将师德建设纳入教师评优奖励、职务聘任、年度考核等考核中,督促教师提升师德;第三,组织“社会、家长评教评校”“千名教师访万家”等活动,让家长和社会各界参与教师师德的评议与监督,构建“教师、学校、社会、家长”多位一体的教师道德建设监督网络;第四,开展心理健康与法制教育,提高师资队伍的职业素质,引导教师及时反思,多做教学随笔,推动教师专业成长。

第7篇:乡镇中小学教育现状范文

一、依赖心理现状及急躁心理现象

在数学教学中,有这样一种怪现象,常常令我们教师感到头疼,就是相当程度的学生普遍存在对教师有依赖心理,他们缺乏学习的主动钻研和创造精神,其主要表现――是期望教师对数学问题进行归纳概括并分门别类――讲述,突出重点、难点和关键;二是期望教师提供详尽的解题示范,习惯于一步一步地模仿硬套,久而久之,学生的钻研精神自然被压抑,创造潜能自然遭扼杀,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自然地逐渐丧失,这种情况下的学生永远不可能产生学习的高峰体验和情绪的高涨 ,更不可能在学习中意识和感觉到自己的智慧力量和体验到创造的乐趣。此外,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盲目下笔,导致解题出错,其表现为――是未弄清题意,未认真读题审题,没弄清楚哪些是已知条件,哪些是未知条件,哪些是直接条件,哪些是简极条件,需要回答什么问题。二是未进行条件选择,没有从贮存的记忆材料中去提取问题所需要的材料进行对比、筛选,就急于猜解题方案和盲目尝试解题;三是被题设假象所蒙蔽,未能采用多层次的抽象、概括、判断和准确印逻辑推理。四是忽视对数学问题解题后的整体思考、回顾和反思,包括该数学问题解题方案是否正确?是否最佳?是否可找出另外的方案;该方案有什么独到之处?能否推广和做到智能迁移等等。

二、尝试四重三到消除心理障碍

第8篇:乡镇中小学教育现状范文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传达市职业教育工作暨教育综合改革会议精神,总结全县教育综合改革和“两基”攻坚工作,表彰奖励在上述两项工作中的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全面分析和把握目前教育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抓好“两基”成果的巩固和提高,继续稳步深入推进教育综合改革,促进全县职业教育又快又好发展。刚才,王军同志传达了市职业教育工作暨教育综合改革会议精神,稍后,县委郭书记还将作重要讲话,希望同志们认真听取、领会会议精神。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教育综合改革和“两基”攻坚成效较好

刚刚过去的一年,是“十一五”的开局之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的领导下,在全县广大干部职工和各族群众的共同努力下,教育综合改革和“两基”攻坚圆满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取得显著成效。

(一)教育综合改革取得初步成效

1、理顺了管理体制。撤消了各乡镇的学区中心学校,设立18个片区中心学校,6所县直学校,增设乡镇教育督学15名,全县学校数量由原来的377所减少到现在的366所,减少11所。“中心学校+村完小+校点”的农村教育体系初步形成,整个教育管理运行体制更加顺畅、科学、高效。

2、激活了用人机制。全县所有学校中层干部和教职工实现公开竞聘,24所学校的校长实现公开选聘。其中:县外前来我县竞聘上岗5名,县内到外县竞聘上岗4名,县内校区间流动1168名,教师流动率达46.5%。初步形成了公平、公开、透明的竞争体制和“能者上、庸者下”的良好用人机制。

3、改变了分配方法。绩效工资分配方法全面推开。教师档案工资足额发放,津贴及各种补贴采取百分比形式搞活,通过实绩考核最终按比例发放。同时,根据贫困山区和“一师一校”教学工作环境艰苦的现状,积极采取“岗变薪变”的有效方式,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得到充分调动。

4、改善了学校后勤服务。积极引导条件具备的中小学校将后勤服务推向社会。制发《关于将高中学校和有条件的初中学校后勤服务推向社会化的实施意见》,紧紧抓住国家实施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的机遇,通过项目招商、经营权承包等方式,实现了初级中学后勤服务社会化的目标,为下一步改善和规范学校后勤管理服务奠定了基础。

5、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教育教学质量实现飞跃。20*年,全县高考、中考上线人数创历史新高,实现了数量和质量的双突破。其中:高考本(专)科上线289人(含三校生75人),比上年增加139人,上线率达75%;中考600分以上人数高达10人。

教育综合改革实现了“理顺体制、激活机制、整合资源、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总体目标,取得了初步成效,为今后教育综合改革的深入推进积累了宝贵经验。

(二)“两基”攻坚成效明显

1、控辍保学长效机制形成。一是建立起了“三交(交毕业生档案、交毕业生、交毕业生情况)、二送(发送《义务教育入学通知书》、义务教育宣传资料)、一签(签订新生入学保证书)”的入学和流失学生月报制度;二是切实兑现和落实了“两免一补”、义务教育经费保障等政策。全县共有2.3万名学生享受到了免费教科书政策,其中:初中6000名,小学1.7万名。全县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受益人数高达4万人,义务教育阶段的所有学生全部免除杂费;三是加大了贫困学生救助力度。组织广大干部职工积极开展“1+1”(一个职工帮扶一个学生)帮扶救助活动,控辍保学长效机制初步形成。

2、办学条件有了较大改善。中学校舍建筑面积达8.2万平方米,小学校舍建筑面积达17.3万平方米。中小学校舍建筑中的土木结构比例降至3.34%。亮点学校和校园绿化美化工作顺利推进,全县广大农村中最美的环境是学校,最好的房子在学校,中小学办学条件有了明显改善。

3、教师队伍素质有所提高。在建设一支“数量充足、质量合格、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工作方面取得明显成效。去年,共引进“特岗教师”77名,招用本县生源本科毕业生5名,向社会公开招考教师42名。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契机,对初中和小学起始年级教师进行新课程培训;依托“贫义工程”、中英合作云南省少数民族基础教育和“西发”项目加大了对中小学专任教师教学方法的培训,鼓励在职教师参加函授学习,提高学历层次。目前,全县中小学教师学历合格率分别达*.*%和97.25%。

4、普及程度有了提升。20*年,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72%,比20*年提高了1.5个百分点;适龄少年初中阶段入学率达95.74%,比20*年提高了9个百分点。普及程度有了较大提高。

“两基”工作顺利通过省级评估验收,并获得国家教育部的承认,为今后教育事业的发展,构建和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当前教育改革和发展面临的形势

同志们,在全省教育工作会议上,省委、省政府指出“教育发展的根本出路在改革”、“办让人民满意的教育”。这将是今后一段时期内我们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为教育改革和发展奠定了基础,也给教育提出了新的更加艰巨的任务。面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形势、新任务,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对人才的素质、层次、类型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但是,我县在历史条件下长期形成的教育观念、办学体制、管理机制还没有完全转变,一定程度上仍然束缚着教育自身的发展。就教育内部而言,随着信息化的推进,教育交流越来越多,知识来源越来越广,学生学习的方式、途径、内容呈现多样化的趋势。但教师的教学手段、方法和教学设备却得不到及时更新,学校管理的弊端逐步显露出来。就教育外部来看,群众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对教育的需求正在发生质的变化,群众已经不仅仅满足于能否读书,还要看能否读好书,学到真本事。

市委、市政府明确要求我们要认清形势,把握机遇,继续稳步深入推进教育综合改革,促进职业教育又快又好发展,所以,抓好“两基”成果的巩固提高,深入推进全县教育综合改革,加快推进职业教育发展势在必行,人心所向,是发展的需要。尽管我们在教育综合改革和“两基”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我们必须清醒的看到,我们的教育综合改革工作只走出了第一步,没有任何值得骄傲和炫耀的资本,需要继续深入稳步推进。我们“两基”验收时的各项指标十分脆弱,巩固和提高“两基”成果,确保“两基”成果不反弹,能做的工作还有很多。我们必须进一步提高对职业教育地位和作用的认识,坚持加大职业教育发展力度,破解职业教育发展中遇到的难题,以更多的精力、更大的气魄,深入推进全县职业教育的发展。在这方面,刚才王军同志已经做了具体的传达和要求,这也是县委、县政府的要求,请大家会后认真遵照执行。

三、今后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主要工作

针对目前教育面临的形势,今后一段时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主要任务是:坚持科学发展观,抓好“两基”成果巩固提高,理顺学校管理体制,搞活用人及分配投入机制,突破高中办学瓶颈难题,农村初中实行农科教结合,办好职业教育,发展好学前教育,深入推进教育综合改革,积极推进全县教育事业又快又好发展。到2010年,幼儿入园率要达到32%以上;小学阶段入学率要达到99%以上,辍学率要控制在1%以下;初中阶段入学率要达到96%以上,辍学率要控制在3%以下;高中毛入学率要达到35%左右;青壮年文盲率要控制在5%以下;职教中心在校生要达到1400人以上,人均受教育年限要达到6.8年以上。全县40%以上的小学教师要达到专科学历,40%以上的初中教师要达到本科学历。基本形成以加快农村教育发展、缩小山坝教育差距、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重点,以体制、机制改革和制度创新为核心,以扩大规模、提高质量为根本,以普通高中、职业教育、民办教育和师资队伍建设为突破口的教育体制和运行机制。

(一)深化教育体制改革

以进一步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为契机,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1、推进教育均衡发展。继续调整优化农村中小学布局,优化教育资源配置,逐步做到学校布局合理化,办学条件标准化,教育管理规范化,师生比例均衡化,优质教育群众化。

2、加强薄弱学校建设。完善基础教育分级办学制度,明确和落实县、乡、村在实施义务教育和改造薄弱学校建设工作中各自的职责,加大对薄弱学校建设的支持力度。

3、落实校长公选、教师聘任制度。在教师聘任和校长公开选拔方面,按需设岗、公开招聘、竞争上岗、择优聘任、严格考核、合约管理,激活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在分配制度上,坚持绩效工资“多劳多得,优劳优酬”的原则,逐步实行工资总额动态包干,根据教学质量高低,受学生及家长欢迎的程度和工作量大小,建立自我调节配置的工资运行机制。

4、加快教育现代化进程。牢牢抓住国家实施现代远程教育的大好机遇,围绕国家、省和市关于加强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项目建设力度的有关精神,加快我县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进度,做到远程教育收视点覆盖所有中学和完小,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

(二)加快发展基础教育

基础教育是提高我县各族人民群众素质的基础工程。今后一段时期,“两基”成果的巩固提高仍然是全县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1、逐步增加对教育的投入。加强学校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办学条件,努力将全县中小学危房降至5%以下。用好国家、省、市的各项政策,切实加强对资金的管理和使用,加强和完善贫困学生救助机制,动员和鼓励广大干部职工及社会各界捐资助学。

2、严格控制学生辍学。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依法组织适龄儿童少年按龄入学,接受义务教育;教育部门要依据《义务教育法》和《云南省实施〈义务教育法〉办法》的有关处罚条款,加大教育执法力度,对其监护人进行正面教育和必要的行政处罚或依法,确保适龄儿童入学接受义务教育。

(三)统筹发展高中教育

大力发展高中教育的首要任务是扩大高中办学规模,确保高中阶段教育目标的实现。并努力把扩大高中办学规模的重点放在拓展优质教育资源上,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接受高水平、高质量教育的需求。到2010年,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要达到35%以上,*一中的办学水平要达到一级三等,县民族中学的办学水平要达到二级二等。

(四)稳步发展幼儿教育

围绕每一个乡镇建设一所中心幼儿园的目标,搞好幼儿教育规划布局。积极探索创办和办好乡镇中心幼儿园的新途径、新办法。鼓励和支持企事业单位、社区、居民委员会、村委会、其他社会力量以及个人兴办幼儿园、托儿所。因势利导,推动各类幼儿园的标准化建设,扩大办园规模。所有公办幼儿园在“十一五”期间都要达到市二级幼儿园以上标准,社会力量兴办的幼儿园70%以上要达到市三级幼儿园标准。同时,要进一步完善由幼儿园兴办者负责教师的聘任、待遇落实和奖惩,教育部门负责审查资格、职称评定、培养、培训和考核的管理体制。严格实行园长、教师持证上岗制度,省、市示范幼儿园的园长必须达到大专以上学历,乡镇中心幼儿园园长必须达到中专以上学历,幼儿园教师必须达到幼师或相当于幼师毕业中专以上学历。

(五)加快发展职成教育

积极发展各层次的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使初等职业教育、中等职业相互衔接,结构合理,门类齐全,从而形成适应我县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体系。

1、积极发展初等职业教育。通过办农村综合初中、职业初中和中小学渗透职业教育等多种形式,切实加强初等职业教育,大力推动和普及适用技术,培养有文化,懂技术的新型劳动者。积极探索一条符合县情的农村综合初中办学路子,为初中阶段在校生都能真正掌握一门农村实用技术创造条件,力争每所初中都设有综合班,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科技和人才服务。

2、努力促进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多渠道融资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加强与企业的合作,试行定单办学,减轻办学资金不足的压力,拓宽毕业学生的就业渠道。县职教中心要调整办学方向,提高办学效益,办好融学历教育、职前教育和职后培训为一体的教育培训,发挥好示范作用。

3、全力办好成人教育。鼓励参加函授、自学、技能培训学习,进一步提高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和其他在职人员的整体素质,到2010年,全县教师学历平均合格率要达到*%。

(六)加大教师培养力度

教育质量的高低乃至整个教育事业的成败取决于教师素质。我们要站在“人才强县”的高度,将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基础性工作来抓。

1、全面实施教师资格制度。把好教师的入口关,依法管理教师队伍,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合理配置教师资源。按学科配齐配足中小学教师。到2010年,全县高级职称教师力争达到教师总数的15%,中级职称教师力争达到教师总数的50%。

2、全面实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师培训计划,走集中培训与分散培训相结合的路子,开展以全员培训为目标,骨干教师培训为重点的继续教育,鼓励和支持教师以多种形式获取现代教育技术和科技知识,提高自身素质,适应素质教育需要。

3、全面实施教师业务培训。抓好全省少数民族基础教育项目“以学习者为中心”教师培训,力争教师培训率达到80%以上。启动“西发项目”中“参与式”教师培训和“学校发展计划”。建立教师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竞争激励机制,完善教师终身学习和继续教育制度,不断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提高教师育人意识和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

(七)不断推进素质教育

把素质教育贯穿于幼儿教育、中小学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等各级各类教育,贯穿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等各个方面,贯穿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各个环节,贯穿于儿童少年成长的全过程。到2010年,中考平均分要达到全市中等以上水平,高考综合上线率力争达到80%以上。

1、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充分发挥学校教育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的主渠道、主阵地、主课堂作用,深入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活动。高度重视和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品德养成教育,纪律教育、民主法制教育、诚信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2、改革教育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大胆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从根本上改变教育中普遍存在的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单一和重视灌输,忽视能力培养等问题;全面落实“减负”工作,优化课堂教育,提高课堂效益,保证学生合理利用时间,克服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弊端。改进学校美育工作,加强人文、艺术教育,提高青少年的人文素质和艺术修养。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社会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第9篇:乡镇中小学教育现状范文

一、农村教学点是实施义务教育的一种重要组织形式

农村教学点是适应我国农村地区特别是人口稀少、居住分散的偏远地区的教育发展而设置的以复式教学为主的小规模不完全学校。就当前情况来看,农村教学点具有区别于一般学校的典型特征:地处偏远,规模小,教学形式灵活,办学条件差。教学点是学校教育的一种重要组织形式,为方便低年级学生就近人学,在我国一些偏远农村地区至今仍保留相当多的小规模学校和教学点。据统计,2008年,全国小学学校总数为300854所,其中教学点数量达79088个,约占全国小学学校总数的26.29%c;全国农村小学数量为253041所,教学点数量为77519个,农村教学点数量占全部农村小学的比例为30.63%c。课题组对中西部地区的湖北、河南、广西、云南、陕西、内蒙古等6省(自治区)38个县(市)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调研了解到的情况同样印证了这一点,特别是西部地区的云南、广西、内蒙古等省区教学点数量庞大,占农村学校比例分别为96.54%c、103.24%和52.93%。无论从绝对数量还是从相对数量来看,农村教学点的数量都是很大的,是我国农村义务教育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因为我国农村教学点的存在有其客观性和必然性,在当前及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仍然应当是实施义务教育的重要组织形式。农村教学点有助于偏远地区学生克服上学远、上学难的困境,节省学生的上学成本,满足他们受教育的需求,有助于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教育公平。因此,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决不能忽视农村教学点的建设。

二、农村教学点存在的突出问题

由于多方面的原因,特别是随着农村中小学布局的调整,不少地方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农村教学点的建设,致使目前农村教学点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影响着农村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一)经费短缺

按现行教育财政和管理体制,教学点隶属本乡镇中心学校管理。据课题组调查,中心学校向所属各小学和教学点划拨经费的程序是由各个教学点根据学生数和自身需求向中心校提出经费申请,中心学校再考虑实际情况予以回复。以广东省新丰县丰城镇龙文教学点每学期的经费收支情况为例,按照广东省免除学杂费标准,每学期每个学生补助144元,龙文教学点每学期得到的补助费用应为4896元,加上学前班收取的学费560元,一共5456元。这笔仅有的学费补助和收人是由其所属的丰城镇中心小学统筹管理,龙文教学点并没有支配权。而教学点每学期的支出项目种类较多,总支出金额最保守的估计也要6300元。龙文教学点的每笔支出都要由教学点向中心学校财务部门列出明细、提出申请、等待批复。而中心学校对教学点提出的经费申请往往审核条件苛刻,批复时间较长,并且难以得到满足。这样一来,教学点连日常基本运转都难以维持,根本谈不上改善办学条件。其实,中心学校也有自己的难处,目前大多数中心学校运转困难、负债运行,且还要负担教学点代课教师的工资,因此很难满足教学点的经费需求。如湖北省石首市花山镇共有7所小学和3个教学点,教师总数为85人,其中代课教师31人,占教师总数36.5%,3个教学点教师90%以上是代课教师,据该镇中心学校校长介绍,教学点代课教师工资基本靠中心学校下拨的公用经费和部分勤工俭学收人来维持,中心学校根本不可能给教学点提供可自由支配的经费,导致教学点普遍存在经费短缺的问题,如校舍维修费得不到补充而不得不让学生在漏风漏雨的危房中上课,因缺少最基本的公用经费,学校往往连粉笔也买不起,更不用说图书、仪器设备了。

(二)教师整体素质低

菲利普·库姆斯曾一针见血地指出:“发展中国家农村地区常常像半干旱的教育荒漠一样而没有教育质量可言,不但教师通常都是水平最低的,而且贫穷儿童的比例也很高,这些儿童真正需要最好的老师,然而他们却是最后才得到。”W在我国农村,特别是偏远地区的学校,由于办学条件差,往往吸引不到优秀教师,在教学点任教的老师一般年龄老化。如广西兴安、南丹等六县的教学点教师平均年龄达47岁,最大的55岁,最小也有40岁。

教学点教师年龄老化问题不仅在“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广西较为普遍,在课题组调研的其他中西部地区也是如此。此外,教学点教师大多来源于本乡、本村,他们多为民办教师转正或是代课教师,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教师教育,学历低、基础差,加之常年在偏远地区工作,信息闭塞,教学任务繁重,知识陈旧而又难以更新,导致教学点教师整体素质偏低。

(三)教师工资待遇低

大部分农村教学点是“一师一校”,多的也只有5?6位教师,这些教师中大多是代课教师或者少量“民转公”教师。据课题组调查,教学点教师中代课教师平均工资在300?500元,并且没有纳人财政保障范围,只能由所在中心学校自行解决。如湖北省浠水县大吉岭教学点属该县巴驿镇中心小学管辖,现有学生180余名,其中1?4年级学生124名,幼儿园学生56名。因为地理位置偏僻,条件艰苦,加上该县师资一直十分紧张,该教学点一直没有公办教师到那里任教,只好聘用5名代课教师,实行包班上课。他们的收人是每月400元,由巴驿中心小学从每月的公用经费中解决。该县汪岗镇所属的几个教学点也存在类似的情况。据汪岗镇中心学校负责人介绍,该镇目前有1所初中、5所完小、5个教学点。现有学生5186人(其中小学生3168人,初中生2018人),正式在职教师206人,代课教师48人(接近1/4),其中5个教学点全部是代课教师。代课教师的工资主要由中心学校从公用经费、学前班学杂费和收取少量的早餐费来解决。他们的收人也是每月400元左右。与公办教师相比,代课教师的工资不到公办教师工资的1/3。

(四)办学条件差

农村学校办学条件差一直是农村教育发展滞后的重要原因之一。近年来,在农村学校办学条件整体得到逐步改善的情况下,教学点的办学条件却没有得到任何改善,甚至还在不断恶化。调查中发现,大部分教学点都是由20世纪50至70年代间建成的校舍或者由寺庙、祠堂改建而成,如今大部分校舍已经成了危房。如广西南丹县吾隘镇丹炉小学是“一师一校”,学校与一个社庭相邻而建,历史久远,现在社庭里仍供奉一尊神像(社王),当地人将学校与社庭当做精神的寄托;该自治区隆林各族自治县猪场乡猪场村半坡屯教学点只有1个教师20个学生。学校几乎是最为原始的学校:一间小木房子,里面摆放了十几张桌子和一块黑板。再如陕西省石泉县迎丰镇三个教学点的校舍均为土木结构,目前危房面积几乎占到50%?。在教学点数量居全国前六位的省份中,除贵州省外,农村小学危房面积均远远高于全国平均值。那么在这些地区,教学点危房比例在当地学校中几乎也是最高的。此外,教学点用房短缺。许多教学点教师宿舍中间用帘子隔开兼做办公室;年级多一些的教学点的实验室、少先队活动室、会议室等都是在同一间房子里,被当地老师称为“四部一室”;很多教学点没有食堂,甚至给学生热饭的厨房都是危房,中午学生只好蹲在教室门口吃饭。

三、农村教学点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影响

农村教学点面临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其原因是相当复杂的,其中,公共财政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不足以及农村义务教育经费分配和管理方式不合理是其最根本的原因之一。

近年来,我国政府不断加大了对农村包括义务教育在内的公共服务的财政投入,大大改善了基本公共服务的条件,提升了公共服务的品质。不过,也应当看到,由于受长期以来重城市轻农村的公共资源配置倾向的影响,我国基本公共服务的投入城乡之间仍有相当的差距。以公共教育为例,2009年全国普通小学生均预算内事业费支出为3357.92元,比上年的2757.53元增长21.77%c。其中,农村普通小学生均预算内事业费支出为3178.08元,比上年的2617.59元增长21.41%c。农村小学生均预算内事业费水平及其增长幅度依然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更低于城市水平。^而教学点经费短缺直接源于公共财政对教育投入的不足和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总量的短缺。

针对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短缺的实际情况,我国政府在不断加大对义务教育投入的同时,根据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后出现的新情况,对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进行了调整和改革,即普遍建立起了以乡镇中心小学为核心,完小带村小、教学点的新型管理体制。21世纪初我国各地都进行了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通过布局调整对规模较小的学校进行合并,基本上形成了一镇(乡)一所中心学校或寄宿制学校、若干所完小、初小或教学点的格局。而中心学校一般处在乡镇所在地,是当地最好的学校,不仅对教学点和完小的日常教学进行管理,而且教学点和完小的资金划拨也被纳人其职责范围之内。县财政以中心学校为单位进行支出预算,主要包括基本支出(人员经费支出、公用经费支出、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和项目支出等,这些经费划拨后归中心学校统一分配和管理。由于中心学校处于教育职能中心,而且在经费划拨方面具有支配权,因此在获得教育经费方面具有天然优势。但在此过程中,往往为了中心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忽视教学点或其他学校的建设。特别是教学点由于规模小,少则几名、多则几十名学生,一般采用复式教学或一两名教师包班上课的方式教学,教师大都是代课教师或年龄较大的本地“民转公”教师。按照“定员定额”的拨款方式,教学点获得的公用经费补助很少,通常还要承担代课教师的工资,所以远远满足不了实际需要。按现行规定,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是指保证农村中小学正常运转、在教学活动和后勤服务等方面开支的费用,其开支范围只包括:教学业务与管理、教师培训、实验实习、文体活动、水电、取暖、交通差旅、邮电、仪器设备及图书资料等购置,房屋、建筑物及仪器设备的日常维修维护等,但不得用于人员经费、基本建设投资、偿还债务等方面的开支。用公用经费来支付代课教师的工资,必然会挤占教学点的办学经费。目前因特殊原因无法撤并的教学点只能维持现状,很难期望上级政府对其额外投入。由于资金短缺、办学条件差,很多教学点难以维系,影响农村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第一,教学点学生不能公平享受同等质量的教育。教学点办学条件较差、师资水平低等因素均直接影响到教学点的教育质量,从整体上来说,相对于条件较好的中心学校,这里的学生享受不到同等质量的教育,这对教学点的学生是不公平的。教学点学生享受不到与中心学校学生同等质量的教育,是有悖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

第二,教学点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受到影响。

当前,我国教学点师资水平低,大多为“民转公”教师和代课教师,且年龄老化,知识结构陈旧,缺乏培训机会。很多教学点教师教学负担重,不具备相关专业知识且身兼多门课程。这些问题均有碍于教学点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教学点教师专业化发展越迟缓,对教学点的教育教学越不利,学生接受义务教育的公平性就越难以得到保障,义务教育也很难得到均衡发展。

第三,农村学校之间的差距拉大。调查中我们发现,在农村教育资源依然相对短缺的情况下,各地在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过程中大多将资源集中到中心学校以保证中心校的办学条件和师资。而其他完小和教学点与中心学校之间存在差距,特别是教学点被认为“迟早要被撤并”,无论是办学条件还是师资队伍建设都得不到任何支持,处于最差的水平。因此,教学点与中心学校之间的差距使农村义务教育难以均衡发展。

四、办好农村教学点的对策建议

从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来看,在我国偏远农村地区,村小和教学点仍然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组织形式。从教育教学方面讲,教学点主要在于学校和班级规模小,教师在教学中容易根据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对学生的辅导时间会相应增多,有利于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从学生生活方面讲,教学点确实有助于解决学生上学远上学难的问题。偏远农村学生大多家庭贫困,他们最先关心的是自己的生活,能够就近人学,节省相当数量的交通费和食宿费,以降低上学成本。在世界其他一些国家,农村地区教育中小规模学校和教学点也都是极为重要的组织形式。由此可见,在一定的时期内,在某些偏远的农村地区,教学点仍将继续存在,并且仍将是实施义务教育的重要组织形式。因此,在实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过程中要正确解决小规模的村办小学、教学点与相对集中的中心小学之间的关系,不能采取一种非此即彼的做法,完全抛弃分散的教学点,更不能认为教学点和复式教学就是过时的、被淘汰的办学模式。根据农村教学点存在的问题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加大公共财政的投入力度,促进农村义务教育均等化

教育服务是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提供均等化的教育服务是公共财政的基本职能,是公共财政“公共性”的重要表现,也是公共财政改革与发展的基本目标之一。对于一个城乡二元结构明显,农村人口仍占主体的发展中大国来说,农村义务教育均等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面对农村教学点存在的种种问题,各级政府尤其是中央和省级政府必须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首先,各级政府要切实按照《教育规划纲要》的要求,确保在2012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达到4%。其次,根据公共财政的基本要求,各级政府尤其是中央和省级政府应继续将农村义务教育作为公共财政支出的重点,继续将新增教育经费主要用于农村义务教育,逐步缩小农村义务教育的地区间和学校间的差异,促进农村义务教育均等化。

(二)改革经费分配与管理方式,保证农村教学点有独立的教育经费

鉴于我国农村中小学正在逐步实行“校财局管”的管理体制,可以考虑在县市教育局设立“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管理中心”,取消学校银行账户,县市内农村中小学财务实行统一管理,所有的农村中小学(包括村小、教学点等)都单独进行部门预算,中心学校只是负责收集、汇总辖区内各学校的预算建议,然后上报县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管理中心。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管理中心将各中心学校汇总后上报的预算建议上交教育局审核审批,然后由财政部门采用“综合定额+专项补助”的拨款方式,直接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划拨到各个学校和教学点。同时,全县农村中小学建立财务核算和国库支付网络,各学校利用网络进行日常财务管理,申报资金用款计划,财政和教育主管部门可以通过网络对学校用款计划进行适时监控。这样不仅能保证偏远地区包括教学点在内的所有农村学校都有独立的教育经费,还能对全县中小学财务进行有效的监管。

(三)实行农村教师特殊津贴制度,鼓励优秀教师到教学点任教

在我国,教学点大多位于中西部偏远地区,环境艰苦,交通不便,工作条件差,生活水平低,所以优秀教师不愿到农村薄弱学校和教学点任教情有可原。针对这种情况,必须大力改善农村薄弱学校和教学点教师的工资和收人状况。为此,国家应建立农村边远和艰苦地区中小学教师特殊津贴制度,并且应根据农村地区的偏远程度、人文环境、经济和财政状况设定一个系数,对那些越是在地理位置偏僻、自然条件艰苦地区教学点工作的农村教师,享受的特殊津贴应越高,以吸引和稳定优秀教师到该地区任教,从而改善农村薄弱学校和教学点师资状况,保证偏远农村地区的孩子也能享受到较好的教育。同时农村教师特殊津贴要全额纳人地方财政预算,优先安排。也可以借鉴日本[4]、韩国[5]等国的经验,根据农村地理环境和条件恶劣程度对农村教师补贴进行适当分类,对不同类型地区的农村教师给予高低不等的偏远地区教师津贴,鼓励优秀教师扎根农村偏远地区、献身农村义务教育事业。借鉴国外的经验,我国省级政府可依据农村地理环境和条件恶劣程度对农村教师津贴进行适当分类,形成合理的等差梯度,建立全省统一分类标准的农村教师补贴。这样做的好处是一方面可以平衡统一省域内义务教育阶段教师收人;另一方面因为条件越恶劣、距离越偏远的农村学校教师补贴越多,可以激励更多的优秀教师到农村偏远地区任教,从而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四)正确面对农村教育的现实,妥善解决教学点代课教师的工资待遇问题

代课教师是我国教师队伍中的一个特殊群体,特别是一些偏远农村地区的教学点主要由代课教师支撑。他们在极为艰苦的条件下坚守农村义务教育第一线,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弥补了农村中小学师资的不足,缓解了广大农村特别是偏远、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师资的供求矛盾,实际上已成为支撑我国农村,特别是中西部农村贫困地区义务教育的重要力量。近年来,尽管国家采取了很多措施试图逐步取消代课教师,但在我国中西部农村地区仍有相当数量的代课教师,据统计,到2007年底全国中小学还有代课教师37.9万人。所以,代课教师的存在是一个客观现实,要在短时间内取消我国教师队伍中这样一个特殊群体,既不可能,也不现实。因此,必须妥善解决农村中小学代课教师工资待遇问题。

一是必须正视农村代课教师在一定时期内仍将存在的事实,尽快出台相应的政策和管理办法,及早制定农村代课教师的聘用标准、考核办法和辞退制度;二是因地制宜,每年安排一定的教师编制,将多年在教学中兢兢业业、已取得大专学历和教师资格证的优秀农村代课教师直接转为公办教师,其余农村代课教师必须签订劳动合同,明确聘期、权利和待遇等;三是将农村代课教师工资全额纳人政府财政预算,直接在农村税费改革固定性转移支付资金中列支,以解决农村中小学的后顾之忧,消除农村中小学教育乱收费的隐患;四是努力提高农村代课教师的工资待遇,尽可能与当地公办教师同工同酬,至少要达到当地最低工资标准;五是逐步将农村代课教师医疗、失业和养老保险等纳人社会保障范围,让他们安心从教。

(五)千方百计改善教学点的办学条件,保证教育质量

在目前情况下,教学点隶属中心学校管理,在经费难以及时落实的情况下,中心学校对教学点办学条件的关注可能比经费保障更及时有效。也就是说,从长远来看,教学点应该有自己独立的经费来源以保证办学条件,但从目前来看,中心学校必须及时对教学点改善办学条件的需求作出回应,这也是中心学校力所能及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