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中小学科学教育范文

中小学科学教育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中小学科学教育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中小学科学教育

第1篇:中小学科学教育范文

论文摘要 系统科学反映了人类思维科学和认知方法论的无限性、多层次性和综合性特征。从系统科学研究方法的角度,审视当前中小学科学教育,强调注重形成开放、综合、可持续的科学教育观。

历史和时代的发展充分表明,公民的科学素养已经成为社会进步的基本因素,是国家兴旺昌盛的根本。所以从教育的社会功能角度看,提高公民的整体科学素养是中小学科学教育的根本目的之一。但是我国从1992年开始的对公民科学素养的调查显示,我国公民的科学素养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明显的差距,并且在一段时间内处在徘徊不前的状态。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科学教育课程与教法角度来反思,主要存在2个问题:1)静态的片面的课程观,即过分强调课程的相对稳定性;2)课程实施基于教师为中心,进行单向的知识传授,更多强调确定性知识。

科学素养应包括科学知识、科学过程与方法、对科学本质的理解、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等方面。这些因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联系,构成科学教育的立体画面。虽然自新的课程标准出台以来,在师生关系、知识与生活经验联系、研究性学习等方面的研究与探讨日渐丰富起来,但是在科学教育观念的形成上,仍然停留在个别学科教育研究层面上,对科学的认识、对科学教育的认识、对科学本质的理解,还都缺乏深度。这些都深刻地影响了我国的基础科学教育。本文基于现代科学研究的中心之一——系统科学研究的思维,对中小学科学教育观念进行反思,旨在把握中小学科学教育改革的正确方向。

1 系统科学研究与现代科学观的基本特点

现代科学观是对基于经典决定论科学思维模式而产生的科学观的反思,是对科学本质、科学活动和科学知识以及科学方法的哲学性思考,是对科技与社会现实关系、人与自然关系的重新表述。

在经典科学的影响下,科学观一度笼罩在机械论或二元论的思想下,它过于重视数学和实验方法在认识世界和创造世界中的作用,认为科学是对客观事实的真理性反映,与科学“之外”的价值无关,是中立的,由此造成真理与德行、价值与事实、伦理与实际需要的分离。但是从系统科学来看,人类文明的发展是一个多方过程,科学也就是一个多面体,它既遵循科学研究本身的规范,又受到社会环境、文化资源以及研究者自身价值取向等多方面的影响,因而其活动及知识体系中完全的价值中立是不存在的[1]。

系统科学强调研究的对象的开放性。系统科学在突破基于经典科学而形成的观念时,扬弃其平衡、对称、封闭的局限。热力学、相对论、量子力学以及非线性科学的出现,向人们展示了一个开放的远离平衡态的世界[2]。说扬弃,是因为现代科学观既强调普适的研究规范,同时也强调个人研究风格,强调决定论与非决定论、精确性与非精确性、必然与偶然的统一。

系统科学注重运用综合的方法。方法论是对科学认识活动的形式及方式的看法。经典科学观与机械论哲学息息相关,经典科学所使用的语言是分析的,研究方法上具有因果预测性、线性序列性的特征。现代科学的哲学基础为有机论,认为整体以及所有其他部分都包含在每一部分当中,提出“完整的整体”的观点,且并不排斥分析方法,而是包含并超越分析的方法,即应用综合整体的方法对复杂对象进行研究。因而与信息化时代相对应的思维科学和方法论的形式和内容,必然是系统科学思维和方法论。

2 系统科学教育观的形成与特点

现代教育观的形成不仅是现代思潮的产物,更是现代科学观的教育诉求。科学观应该体现在科学的基础教育中,特别是科学课程改革。因为课程改革的目的是实现特定的教育目的,但不管什么样的教育目的,转变教育的对象是中心的环节之一。从系统科学研究的特点来看,转变的对象应该是全面的,不仅仅有学生心灵,也有教师的认识与行为。所以系统科学研究思路为课程改革提供了一种可供选择的方案,也为认识和解决教育现存问题提供了一种方法论。总体上来说,与系统科学研究特征相对应,教育系统应该也强调系统的开放性、自组织性、创造性,注重课程过程,强调不确定性,重视师生互动。

2.1 系统的科学教育必须是开放的将整体教育作为一个系统来研究是必要的,但正由于这个系统的复杂性,人们在教育研究与教学实践中常采用分析的方法,即将教育系统分解为多个较为封闭的系统,进而分别分析处理。这种做法与经典科学研究是契合的。但是从系统科学的角度来看,今日主导教育领域的线性的、序列性的、易于量化的秩序系统观(有清晰的起点和明确的终点)应该向更为复杂的、多元的、不可预测的系统或网络观转变。在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系统中,有序必然会产生,因为这是人类的自组织过程。所以一个系统开放并不可怕,开放不会导致不可避免的乱,相反在一定的条件下,系统在局部乃至全局会自组织成有序结构。现代教育应该提倡这种开放的教育系统观,将系统的自组织看作系统发展的重要机制。科学教育系统作为教育的一个子系统,同样也必须是开放的,不仅不能从教育中剥离出来,而且还要与教育系统外的科普、科学研究等有机联系起来。那种普通教育中教物理的教师不管数学和化学,更不管语数外的情况,从系统教育观来看是不合适的。同时,科学教育也要走出校园,请科学研究者参与其中,甚至利用网络的开放特性,将我国的基础科学教育置于全球的背景之中。 转贴于  2.2 系统的科学教育允许存在不确定性科学性不等于确定性,从系统科学研究的角度来看,复杂系统即便是处于自组织状态,个体行为也是有涨落的。所以不可能达到教育的转变是确定的。首先不确定之一就是教育目的。多元的教育目的是开放的教育系统观念的内在要求,“和而不同”的教育观既强调个体的社会性又强调个体的差异性,只不过它在个体的发展要求上,更强调教育个体的整体发展性(即人的全面发展性)。所以系统的科学教育观不会割裂科学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它不会把个体的科学能力提高置于固定的、先验的跑道上。相反,科学教育的每一个参与者都是教育的有机组成,教育是主体与客体、课程与人、教师与学生等动态整合的过程。所以在科学教育的效果评估上,要充分考虑到不确定性。

这种不确定性还体现在多元文化的价值趋向,文化霸权和话语霸权的消解。因而要求教育者去搞教育创新(教育成为艺术而不是匠气十足),去倾听处于边缘地带的声音,而不是去重复根深蒂固的话语或文化。虽然科学教育的内容有其科学性,但是这是相对确定的,科学课程蕴含的价值意味仍然是多元的,学生对其理解带有强烈的主体性,教师对其解释也应具有多重性。特别在是网络发达的今天,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空前的多,所以在具体的科学课程实施的过程中,信息源是开放的,系统行为具有不确定性,既是参与者的交互行为,也是学生在认识远离平衡的条件下——表现为干扰、缺点、错误、困惑——不断通过耗散而转变的过程,确定的知识同偶然的、杂乱无章的、随机的知识一起对学生的认知结构产生影响,认知结构通过顺应或同化达到平衡,通过涨落达到有序。

2.3 系统的科学教育观念强调交互的教育过程系统在开放的状态下,系统中的各种元素要形成自组织,必需相互作用。用于师生关系,则主张教师与学生之间处于一种平等互动关系。系统教育观主张课程应该通过参与者的行动和交互作用形成,课程实施的过程就是自组织和转变的过程。作为个体的教师是开放的,他不仅对教育系统外是开放的,对学生也要是开放的。所以在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教师在调整好与外界的关系同时,也要带着开放的态度,依据不同的教育对象寻求恰当的教育途径,将学生带入对真理的日益深入的理解之中,同时自己也从学生处获得更多有益教育的信息。作为学生,要通过反思和自组织来促进个体的全面发展。交互性正是对传统单向传递知识的教育过程观的审视,是对教育活动基本属性的揭示。

开放的教育、不确定的因素与互动的本质这些都要求科学教育以提高学生科学学习能力水平为己任,并使更多的学生对科学学习产生兴趣,这是可持续发展观念的一种体现。

3 科学学习能力的培养是科学素养自组织的动力

学生的科学素养提高过程是个体在外界的作用下的一个自组织过程,寻找到这种自组织的动力是关键。著名理论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费恩曼(Richard P. Feynman)说过:“科学是一种方法,它教导人们:一些事物是怎样被了解的,什么事情是已知的,现在了解到什么程度,如何对待疑问和不确定性,证据服从什么法则,如何去思考事物,作出判断,如何区别真伪和表面现象。”所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应该强调科学探究,强调让学生亲历科学,在体验中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能力。

探究学习方式的提倡,意在改变传统单纯接受式的被动学习方式。学生不是被动地记忆科学的结论,而是经历这种结论得到的过程和懂得获取的方法。科学家对自然现象的认识是透过现象,抽取有关运动的本质,并且合理近似,提炼出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内在的客观规律的各种“概念”和“定律”来。这个过程是通过探究来完成的,而探究的基本的环节是相通的。在基础科学教育中,提倡的探究学习方式的主要环节与科学研究的是相互一致的。科学探究强调知识获取中的体验,强调过程与方法,所以“做中学”是对我国传统科学教育的纠偏。

综上所述,现代科学研究,特别是系统科学研究的思维特征对科学教育的诉求是要开放、综合与可持续。因而要提高公民的科学素养,就必须注意基础科学教育的课程改革及其教育方法改进环节。

参考文献

第2篇:中小学科学教育范文

关键词:中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人文教育;融合;渗透

中国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振奋了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提升了我国的国际地位,促进了国际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同时增强了国民积极向上,全民健身的热情。中国现在已经步入世界体育大国,但距体育强国的差距还很大,重要原因是我国群众性体育基础较差,特别是学校体育不够发达,体育课堂教学缺少足够的魅力。

一、目前中学体育课堂教学现状

中国学校体育课,已经走过百年历程,在这100多年的风雨中,有彷徨,更多的是探索,现在已成为一门日臻成熟的学科。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不能摆脱应试教育的影响,中小学体育课已成为部分学生思而不乐,乐而不往的场所。中小学体育课,基本摆脱不了传统的课堂教学,只要学生列队在操场上,老师下达教学内容,学生那种愉悦温度就会骤降。中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人文与科学相融合的理念不可或缺,务必加强。

1.中小学生如何看待现在的体育课堂教学体育课是以发展体力,增强体质为主要任务的教育,教学通过参加各项运动是学生极其喜爱的,但学生对体育课不喜欢,调查中发现中小学生不喜欢体育课不单单是态度问题,也不完全是因为学习时间紧张和学习压力大无暇顾及体育的问题,而是体育变得不自由,由于上体育课的时间、内容和形式都是设计规定好的,教师走进体育课堂,体育变得严肃、冷酷了,到课的全体学生围绕授课的内容在老师监督下逐个进行,在课堂的有限时间内,器材设备也不够完善,教学安排呆板,使得在体育课中学生不够尽兴。体育课上,教师要求学生不得随便乱动,不得交头接耳讲话,学生间的交流受到很大限制,学生感到体育课变得孤独。体育课中大家在学习一个动作,往往数十人的目标成为个人的目标,老师对技能好的同学的高要求,也成了全班同学的自己的要求,这样体育课变得难度太大了。中小学体育课结束后要进行考试和达标,学生认为体育课就是为了考试和达标,调查中了解到学生并不是不喜欢体育运动,而且还是很热爱体育运动的,可他们不太喜欢体育课,但他们还盼着体育课,因为体育课毕竟是一门特殊的课程。

2.如何看待中小学生不喜欢体育课的现象国外一份资料显示,学校学生喜欢体育运动但不喜欢体育课占学生总数的10%左右。看来这个问题不是中国特有的,我们在长春市第七中学进行调查和了解,发现不喜欢体育课的更多一些,我们这里的问题显得更突出。根据调查发现,学生特别喜欢运动,但就是不喜欢体育课,他们在行为上表现出极大的矛盾,如果是在课外体育活动中他们表现的生龙活虎,一旦进入体育课堂他们就没精打采,他们把体育和体育课分得特别清楚。中小学生中不喜欢体育课的人数呈上升趋势,这种怪现象是一个很不好的信号,对我们体育教育工作者来说是个警示。这种现象至少说明了,我们体育课的教育教学中不能做到寓教于乐,严重缺失了体育教育的魅力。如果学生不喜欢体育的势态扩大,那么将来这些人如何用体育来丰富他们的生活,用体育去锻炼他们的身体,体育学科的价值又如何体现?“群众体育做大,竞技体育做特,体育产业做强,体育教育做优”难以实现。

二、中小学体育教学与人文精神相融合

体育人文精神实质是以全民健身发展为核心,以青少年体质发展为关键,以竞技体育为目标,通过群众体育活动,学校体育教育、竞技体育的赛事来寻求体育人文精神和人的本性,探索体育人文精神的价值在社会各个领域发展中的作用。体育人文精神是体育运动将以实现以人为本,走向群众利益为重,关注个体和人类发展的主体层次,突出文化内涵,满足人的深层要求,体育运动不仅是竞技体育参加国家、国际重大赛事的需求,同时也是每个青少年的人性基本需求。中小学体育课更多地融合人文教育,更好地促进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1.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强化人文精神的培养中小学体育课由于受到“三基”教育思想的长期影响,“生物观”长期主导地位,教育的形式与内容有些简单化教学与学的关系混淆,教师的教凌驾于学生的学之上,这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和创新性的发挥。体育教学中融合、渗透人文精神:首先,建立良好的充满人性的民主平等的体育教学环境;再者,就是在体育课堂中,教师要把人文关怀融入学生中。教师在爱岗敬业的同时树立以学生为本、真诚对待学生,尊重理解学生,以身立教,为人师表;改变教学作风,发扬教学民主,因人施教。让学生能够亲其师、信其道、顺其行。“学生对老师的尊重唯一源泉在于教师的德和才。”为此,教师如何获得渊博的学识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来赢得学生的尊敬和信任,是摆在教师面前的突出问题,只有从教师本身认识提高、思想改变,丰富自己、科学与人文相融合,才能使体育课上得更好。

2.增加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在长春市第七中学初二体育课堂教学的调研中发现,改变学生不喜欢体育课的现状要从三个方面入手。(1)将人文精神的观念融合与渗透在整个体育教学中,在承接以往体育教育传承“三基”的基础上,融合人性化、人本化的教育,着力培养中学生的体育素养、体育能力和体育的行为习惯。(2)改进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在教学内容的设置上要针对中学生的特点,为中小学生提供力所能及而且喜闻乐见的运动方法和内容,以开阔学生的体育视野,激发体育兴趣,增加其体育课自主参与的热情。在教学方法上充分体现人文精神,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为基础,探索符合中小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在能力锻炼、情感培养上下功夫,调动中小学生体育课参与的主动性、积极性,体育教师融入学生中。(3)体育教学的评价体系上,评价目的是为了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而不是为了评价而评价。评价的形式应该体现客观性,不仅是运动能力的评价,还是有体育人文精神的评价,不仅要对学生评价,还要对教师评价,同时参考学生间的相互评价和学生自我评价。只有这样中学生体育课才能有声有色。体育课堂才能是中小学生思而乐往的场所。

三、不断加强体育课堂教学的人文精神

中小学体育课的教育是一门科学,是具有人文科学的基础特征,是人的活动,是关注人类最根本的健康问题。

1.体育教学是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为主要目的,是把体育和健康教育建立在健康行为理念基础上开展的体育实践活动通过体育教学,使学生掌握必要的健康知识和科学健身方法,培养学生体育兴趣,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提高学生适应自然环境等各方面的能力,体育教育应向富有人性的方向发展。

2.中小学生由于来自不同文化素质的家庭,家庭教育和养成差别较大为此,学生对体育课的认识也参差不齐,我们体育教育者应加强正面教育和引导,培养学生的积极进取行为,确立正确对待体育课的态度,运用人文精神,提高自强意识、竞争意识、健康意识及文化意识。只有把人文精神融合、渗透到体育课的教学中,才能引领中学生形成正确价值取向,不断培养学生优良的意志品质,吃苦耐劳与拼搏精神,才能文明其精神、强健其体魄。体育是人类文明的结晶。体育课教学是全面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是在塑造人的身体,完善人的个性,树立独立的人格,健全心理,培养良好的意志力等方面,具有独有的效果。在体育课的教学中,人文精神的缺失现象导致“纯生物体育观”。只有在体育课的教学中融合与渗透人文精神才能确立学生在学校体育课中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人格,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注意因材施教合理评价,使更多学生主动参加体育学习,也使中小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成,并在自己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

作者:徐可 单位:吉林体育学院

参考文献:

第3篇:中小学科学教育范文

【关键词】语文教育;教材;自主学习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中小学语文教学在学生品性培养方面占据重要的位置,当前中小学语文教学只有实现高效的课堂教学,才能培养优秀的人才,完成中小学语文教学的素质培养目标。

一、当前中小学语文教学课堂存在不足

(一)学生语文课堂接受度较低

首先,在同一个班级中,由于每个学生的资质以及生活环境不同,因而学习的状况也是各异的。有的学生个人性格和家庭素质培养教育上面相对重视,课堂上素质培养教育效果就比较突出,而有的学生在平时生活环境中即忽视素质培养教育,造成课堂语文教育难以收获成果。

其次,学生对待初中语文学习缺乏兴趣。很多学生普遍反映初中语文比较枯燥,其主要原因是初中语文知识点较为细碎,且都比较形象直观,很多语文知识点在一定程度上还表现出较强的理论性,因而略显枯燥,学生学习积极性下降。例如教材关于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划分辨析中,对于初中知识基础而言就比较难以理解。

(二)教师未能充分展现教材作用

以往的中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对于初中语文教材往往采取照本宣科的方式来进行教育,从而造成了死板、呆滞、枯燥的中小学语文教学课堂,而课堂的素质培养效果也极差。教材没有能够灵活运用,老师也没能够利用教材与学生实现互动。例如,以往教材提到培育“四有青年”,而教师只能照搬概念,并没有为学生提供实例作为例证。

(三)学生与老师课堂互动不明显

初中语文素质培养教育来源于现实实践,同时高于实践。课堂教学中需要老师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在学生与老师互动的基础上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课堂上主动学习,课下积极反思、实践。

二、提高语文教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措施建议

(一)创造性地分析和使用教材

教材是较为规范的语文教育学习材料,是学科内容的最重要的载体,限定了学习的内容和范围。广东省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初中语文教科书在数十年的修订改进之后,已经拥有了较好的学术水准和公信力,生动直观、文字精练,为学生提供了规范表达的了科学示例。

首先,教师在上课之前,就必须认真研究教材文本,寻找本节课语文教育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寻找教学的切入点和突破口,积极探寻最佳的课堂教学模式,设计好教学步骤。例如在“权利与义务”课堂教学中,教师准备好现实生活中学生贴切的行使权利与履行义务的案例,使学生生动的理解。

(二)创设语文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参与

中小学语文教学来源于生活,从学生实际出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让语文教育从生活中走来,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素质培养教育中,通过动脑、动手、动口,与教学情境、材料以及课件的互动,有目的地将语文教育问题提炼出来,挖掘每个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的每一环节。例如在教材的“逆反心理”教学中,指导学生编排课堂短剧,在娱乐中对学生进行素质培养教育。

(三)倡导自主型学习和研究型学习

在当前的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由教学的主宰者逐渐变为引导者,更多的是在教学普及的任务基础上给予学生更多开放性的空间,让他们的思维得以拓展和发散。自主型学习要求教师大胆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去帮助学生学习独立思考和团队合作,培养学生的思考品质和性格,习得求是、创新的语文教育学科精神。

指导学生开展研究型学习是新课程所倡导的主要学习方式之一,研究型学习就是在教学过程中由教师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或提出一个研究问题,让学生主动地思考、发现,且应在学习过程中培养信息检索、搜集、分析的能力,为大学阶段大量的自主语文学习做铺垫。在教材的“正确认识自己”学习阶段,通过设计以系列问卷等方式引导学生认识自己,培养合理的人生观、价值观。

(四)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重视课堂交流

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是很重要的,对于教师来讲,要从以下方面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首先,不要让学生产生压抑感,平和的氛围有利于他们提问;其次,教师要设置类似的问题引导学生;第三,在提问的技巧上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引导。总之,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就是让学生有提问的胆量,有提问的习惯,有提问的技巧。语文教育学领域有许多知识对学生来说是新奇的,很多学生第一次接触到年那些比较新奇的概念肯定会有很多疑问,学生的这些疑问很大程度上会刺激学生不断地开拓自己的知识面,让他们素质培养的积极性越来越高。

(五)有效的课堂教学反思性评价

教师不仅要信赖与教材,还应通过学生的反馈、同伴的互助、专家的指导等形式,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改进自己的教学,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把学生的协调发展作教学有效性的目标,把教学的高效益作衡量教学有效性的标准,让课堂的有效性成为新课程标准下教学的主旋律。

结论

总之中小学语文教学是一个系统的教学活动过程,本文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学教材,教师素质,等等方面分析如何提高中小学语文教学课堂效果。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需要教师体现出更高的专业素养和更广阔的人文关怀,也需要整个教育体系都向前不断进步和发展。

参考文献:

[1]袁玉红.做高效课堂教学的践行者[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1(07)

[2]王瑞雪.落实“高效课堂教学”的三个基本要素[J].当代教育论坛(教学研究).2011(04)

第4篇:中小学科学教育范文

一、评价的指导思想

1.指向学校教学管理

中小学课堂有效教学评价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落实新课程标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益的基本要求。课堂有效教学评价要在正确的教育评价理念的指导下,根据课堂教学的目标和任务,通过制定相应的指标和标准,运用科学的方法收集信息,对课堂教学的有效程度和教师个体的工作质量进行各方面评价,逐步建立健全中小学课堂有效教学形成性和发展性评价的长效机制,为学校提供更为科学的教学管理手段。

2.指向师生共同发展

通过中小学课堂有效教学评价的实施,引导广大中小学教师积极探索科学可行的课堂有效教学,努力遵循课堂教学活动过程的客观规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从而实现特定的课堂教学目标,促使学生素质的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全面、客观、真实的评价,有利于落实“以学定教”的理念,促进课堂教学改革;有利于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促进学生的进步与发展;有利于通过反思提升教学品位,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二、评价的基本原则

1.导向性原则

中小学课堂有效教学评价,要引导学校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的作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体现中小学新课程改革精神,反映课堂教学的价值取向和客观规律的要求;通过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结果的使用,给中小学课堂有效教学正确的导向。

2.过程性原则

中小学课堂有效教学评价,要重视教学过程的评价,充分发挥评价在教学过程中的激励和导向作用,注重评价学生的认知过程、探究过程和努力过程;关注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经历与体验,关注学生在这些经历中的个性化表现;评价的结果通过各种形式记入学生的成长档案,促使学生重视学习过程。

3.有效性原则

中小学课堂有效教学评价,要在最大程度上追求评价标准的有效性。评价标准要突出:在时空上体现高效率,即花最少的时间取得最大的效果;在成果上体现高效益,即教学结果能使学生有较多的收获;在关系上体现高效应,即通过教学在师生之间的心理、人格、思维、情感等方面能产生高效应。

4.发展性原则

中小学课堂有效教学评价,要将核心功能定位在促进学生作为完整人的发展上,关注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检查教学是否使学生取得了预期的、应有的进步和发展;要促使学生在“三维目标”领域的充分发展,包括学生认知与人格的发展、智慧的发展、生成性的发展、面向未来的发展;还要关注教师教学效能的有效发展,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三、评价的指标要素

1.课堂环境

有效教学要求课堂的物理环境和人文环境都具有支持性,要重视课堂的常规和程序、具体环境的安排、学生行为规范和要求的制定,以及民主、和谐、自由、安全的教学氛围的营造。

(1)精心布置环境。课堂的桌椅排放和教学设备安置要体现学习的方便性和有利于物品资源的利用,设计和布置与教学主题相关的课堂场景。

(2)营造学习氛围。要以学生为主体,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亲切、和蔼、友善地面对学生,建立师生间、生生间和谐的互动关系;注意激发与维持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有选择畅所欲言、充分表现和张扬个性、体验成功;鼓励学生大胆设想、质疑,允许学生冒险、犯错误,不会因错误而受到责骂或讥讽。

2.目标设定

有效教学要求以设计适切的目标为落脚点,提倡以目标为导向展开教学,坚持基础性目标与发展性目标的协调统一,用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全面发展;目标设计要符合学生实际、分层、具体、可察、可测。

(1)明晰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理清学年、单元、课时目标的层级关系,准确定位;设计具体明确的课时目标,并以可观察、可测量的方式加以陈述。

(2)融合三维目标。要以落实显性目标“知识与技能”为主线,夯实基础,挖掘、渗透隐性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并充分体现在学习探究的知识形成过程和有效学习方法运用的“过程与方法”之中。

(3)优化教学目标。要体现基础性目标与发展性目标的有机统一;教学目标设定学生要参与;教学目标要有挑战性;教学目标要有生成性;教学目标要问题化。

3.教学内容

有效教学要求在围绕目标认真研究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准确进行教学内容的定位,把握教学内容的整体结构,建立不同内容间的有机联系,努力将教学内容情境化、生活化,灵活使用教材,积极开发和利用学习资源。

(1)内容适合目标。要根据学科课程标准、围绕课时教学目标来组织教学材料,保证教学材料与教学目标的适切性,落实有利于达成目标的主要内容。

(2)内化教学内容。要明确教材编写意图,力求把“课标”信息、教材信息、资源信息转化为自己的信息;要回顾先前教学内容的实践经验,进行选择借鉴。

(3)定位教学要点。要找准教学内容的重难点,知识的生成点,培养的技能点,情趣的激发点,渗透的育人点,合作的讨论点等。

(4)拓展教材资源。要坚持“用教材教”,开发和利用多样化的教材资源,并以教学内容的重点为线索,延伸、拓展学习资源,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创造条件。

4.教学过程

有效教学要求关注与课堂教学发生关联的全过程,通过优化学生参与、科学组织、启发引领、动态生成、精致讲练、即时评价等教学过程,有效展示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思维发展过程、知识应用过程、认知和情感态度形成过程。

(1)学生参与过程。要创设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情境,把教学与学生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鼓励学生亲历活动,参与实践,独立思考,讨论交流,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和进行高级思维活动的机会;关注学生参与的广度、深度和自觉度。

(2)科学组织过程。要建立合理的课堂规则和程序,有条不紊地安排教学和学习活动,保证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时间;学习组织管理要有利于提供学生高效学习所需的一切帮助,适时处理教学中出现的突发问题,使教学按照教学计划设定的方向顺利进行。

(3)启发引领过程。不把“结论”直接抛给学生,而是通过展示和分析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思维过程、改变现实的创造过程等活动,启发、引领学生向结论靠近;强调学生要经过一系列的质疑、判断、比较、选择,以及相应的分析、综合、概括等认知活动,最终获得“结论”。

(4)动态生成过程。要根据课堂学情的变化,随机调整教学的程序,减少教学的环节,学习目标可在生成中随机升降,学习重点可在生成中调适,探究的主题可在生成中替换,充分开发和利用生成资源,使教学取得最佳的效果。

(5)精致讲练过程。要在精讲中用少而精的语言,抓住中心,揭示教材中的内在规律和本质特征,以讲促思,以讲解惑,讲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学习方法等;要在精练中向学生提供精心设计的练习,要有目的性、层次性、递进性、探究性、典型性和综合性,使学生在精致讲练中提升学习效果。

(6)即时评价过程。要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及取得的成果作为评价对象,评价学生观察、实验、讨论、调查、解决问题、完成任务等活动的质量和行为表现,以及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兴趣、好奇心、投入程度、合作态度、意志力和探索精神等,尤其是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独特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5.学习方式

有效教学要求重视策略的教学,使学生在掌握知识与技能的同时,掌握学习策略,逐渐形成学习能力,学会学习;并力求形成“五变”:一变“在听中学”为“在‘做’或‘玩’中学”;二变“被动地学”为“主动而自主地学”;三变“单一个体地学”为“独立自主与合作交流结合地学”;四变“机械模仿地学”为“探究创新地学”;五变“只向书本学”为“在多情境、多媒体的体验中学”,追求一种开放的、互动的、动态的、多元的学习方式。

(1)指导自主学习。要让学生在参与确定学习目标的过程中,实现自我引导的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确保学习有内部动力的支持,实现自我驱动的学习;帮助学生掌握各种学习策略,如让学生先识后记,学会组块;引导学生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学会精加工;教学生如何把知识组织起来,学会构建图式等。

(2)组织合作学习。要激发学生在实现学习目标过程中相互帮助;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和任务,精心组织活动,为合作学习提供机会;有效设计学生之间面对面的互动,引导学生负责地承担共同任务中的个人责任,并努力促使小组其他成员履行自己的职责;促使小组成员相互尊重与信任,有效地解决冲突,实现共同发展。

(3)鼓励探究学习。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并将现实生活的真实问题引入课堂,树立“问题意识”,激发学生进行探究的兴趣;鼓励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生活实践与经验,质疑他人的知识与观点,探究知识的个人意义,使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元认知;与学生共同探究新知,让学生敢于提问与猜想,让思维求变、求异、求新,支持并指导学生在创新思维中学习。

6.学习效果

有效教学要求真正落实“以学论教”的现代课堂教学评价理念,一方面要重点关注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情绪状态和交往状态,看学生能否学得轻松、自如;另一方面要重视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思维状态和目标达成状态,看学生是否学会、会学,追求四种状态的和谐统一。

(1)交往情绪良好。始终以饱满的热情投入教与学,平等交流、互动合作有效,注意对学生学习情绪的激励,促使学生的注意力、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得以提升,能把教材之情、学生之情、教师之情交融,形成教学活动的动力,课堂充满快乐体验。

(2)学生思维激活。善于创设思维情景,激活学生思维状态,对学生认知形成积极正面的干预,注重从质量的角度对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方法和技巧予以指点,要求学生用有意义的方式来思考和运用学习材料,学会反思,提倡学生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和作出解答,并巧妙的点拨、引导和训练学生的思维。

(3)学习目标达成。通过课堂听学生答问,查学生练习,看学生操作等途径,获取学生真正理解、掌握、运用知识的程度和判定学生获得基本技能的实际水平;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原有水平上得到不同程度、不同方面的收获和提高;认知、过程、体验的目标达成率高,教学相长,共促发展。(见表1)

四、评价的主要策略

1.倡导自评与他评相结合

有效教学评价在突出教师自评的同时,重视和发挥学校领导、同行、学生和家长的评价作用,从而使教师能够通过更多的渠道获得教学情况的反馈信息。各类学校的课堂教学评价应该是被评价者、评价者与评价细则设计者共同参与的研究或探究活动,评价细则的设计者应当广泛听取被评价者与评价者的意见,不断规范教学评价工作,评价者与被评价者之间应形成友好、民主的评价关系,以真正实现有效地对教师的发展过程进行监控和指导的目的。

2.注重过程与结果相结合

有效教学评价不能仅仅局限于对学生学业成绩和学习结果的单一评价,而是要将学生的学习活动以及在教学活动中的各种表现作为评价他们学习情况和进行整体性评价的依据,评价不但应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始终,而且应把课程、教学和评价进行整合,使之融为一体,贯穿于教学活动之中。要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对教师备教材、备学生、备课标、备学法指导等方面进行有效的评判,还应评价教师的课后总结,达到优化课堂教学过程的目标。同时,也对课堂教学结构进行有效的评价,从教法的总体构想、学法指导的渗透、教学的每个环节和教学组织调控等方面来进行评价。

3.坚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

有效教学评价既要看到定量分析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即对评价对象的表现作出数量上的描述和判断,具有具体、区分度好的特点,又要看到定量评价的缺陷和不足,过于量化的评价,会忽视隐藏于教学内部的规律性,如教学活动十分复杂,且有模糊性,存在许多难以量化的因素。因此,对复杂的课堂教学现象适当进行定性分析,比单纯的定量描述更能恰当反映实际情况。定性评价可以以问题为中心来进行,在每一问题下,可设立若干小问题,这里的问题都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的。在评价中可以根据评价标准进行观察、记录和分析,也可以根据课堂变化情况记录和分析标准之外出现的问题,这样作出的评价会更有针对性和说服力。

第5篇:中小学科学教育范文

关键词:小学科学;生物部分;初中课程;衔接

受教育观念以及教学方法的影响,课程理论的研究一直忽略了内在联系以及整体性,尤其是九年义务教育初中与小学的课程衔接明显存在很大问题。在新课改实施后,对于这方面的突破有了很大的改善,同时也对全日制教育科学和生物课程的衔接有了新的认识。

一、小学科学与初中生物的结构特点

在新课标改革以来,小学课程逐渐以综合性课程为主,而初中课程更注重综合与分科的衔接力度。在这个过程中,整体是将各种类型的课程按照横向组织的方式,从不同的学科、课程中相互整合,进而推动整体效应。一贯是根据各种学科以及纵向结构,强调课程顺序性与连续性。小学科学和初中生物在课程安排中,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影响,从而在循环中不断强化、加深、巩固、拓展,在呈现出一定的梯度的同时,让其有效开展。

在教学课程安排中,小学科学与初中生物在教学理念上存在很多共同点,主要包括:面向学生,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进行探究性学习等。在面向学生的同时,不仅要为学生提供对应的指导,更要根据学生的需求与发展进行教学;不仅要结合学生的天资、性别、兴趣、生活环境、民族、地区差异、文化背景,还必须根据教学、教材、课程安排的灵活性,从根本上帮助学生发展。

二、提高科学课程中小学衔接力度的策略

1.基于小学科学的策略

为了保障中小学的衔接力度,可以先从生物学的角度出发,正确看待小学科学教材内容,从而摆脱从最爱到最怕的变化,在引导学生对科学进行探究的同时,更好地为生物教学打下基础。在小学科学课程学习中,老师必须关注学习兴趣的“可持续培养”,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学习兴趣。在成功中激发学习兴趣,不仅是收获知识,同时也是收获成功的喜悦。此时,老师可以对个人成功原因进行分析,例如,敢于探究、善于思考等,通过鼓励学生探究,进而得到更好的成果。对于失败,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很多老师都存在两个误区:一是不够注重教育,二是策略偏颇,将上一次失败的原因归结成下一次失败的原因。这样不仅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会让学生自暴自弃,丧失学习信心。

例如,在《一天的食物》中,主要由一天的食物与食物分类构成。作为一个单元的初始课程,必须明确教学目标与内容,在这个章节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开展这两个活动,让前者为后者准备,后者巩固前者;再将教材分类作为教学内容的巩固点。对于教学中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老师应该用层次化的观念正确看待学生的差距。通过寻找学生的闪光点,对学生的优点与进步进行鼓励,对于一直停滞不前的学生,则从性格特点以及学习特征方面进行正面鼓励,切忌嘲讽、挖苦,从而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在原有基础上进步,为小学科学与初中生物的衔接打下良好的基础。

2.基于初中生物的教学策略

对于初中生物教学,为了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率,必须根据小学科学的特色,营造宽容和谐的学习氛围,在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工作的同时,用各种方式给学生进行精神或者心理上的鼓舞,在开拓学生思维的同时,让探究热情逐渐增加。为了达到这种教学效果,在教学中,老师必须熟悉小学科学知识,通过主动探索的方式,巩固已有知识,将新旧知识进行结合,从而提高学生对生物的学习热情,激发探究的求知欲望。

为了保障小学科学与初中生物的衔接要求,在教学中可以适当增加演示实验,在亲身参与的过程中,让小学科学更加贴近生物;在小组讨论以及多媒体应用中,让学生主动对相关问题进行探讨,从而培养起良好的探究与创新精神,为可持续学习打下基础。

小学科学作为一门系统、复杂的学科,不仅涵盖了初中生物内容,还包括初中物理与化学。和生物衔接中,为了保障衔接力度,让学生对初中生物学习不再感到陌生,在小学科学学习中,必须对小学科学与初中生物的结构特点进行教学探究;通过分析两者之间的特点,让学生不断培养科学兴趣、创新精神与实验能力,从而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为其他科目的学习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董志娟.让小学科学命题精彩纷呈:关于小学科学命题策略的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3(18).

第6篇:中小学科学教育范文

关键词: 初中物理 小学科学 教学衔接

对于物理这门学科来说,小学科学是启蒙课程,初中物理是入门课程,两者存在相互依靠、前后延续的关系。小学科学课应着重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浓厚兴趣,为学生顺利进入初中物理学习在心理上和知识储备上打下坚实的基础。初中物理教学应借助小学生已经具有的物理常识和基础进行。因此,初中物理与小学科学的衔接很重要。如何把小学时期所学的科学知识转化为学习初中物理知识的基础,把它们有机衔接起来,对初中物理教学极重要。把初中物理教学与小学科学教学有机地衔接起来,构建一个科学、完整的教育系统,就可以提高教与学的效率,避免学生进入中学后的物理学习的不适应,使学生在小学形成的科学素养、探究兴趣顺利地转化为初中物理学习中的科学探究能力。学生从顺畅的过渡中更轻松地学到物理知识,并学以致用,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初中物理与小学科学教学方法、学习方法的衔接

小学科学学习主要以探究为核心,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让他们像科学家那样在科学探究过程中体验到学习科学的乐趣,增强科学探究能力。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强调:“在小学阶段,对科学探究能力的要求不能过高,必须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由扶到放,逐步培养。”或许是小学教师在探究教学时过于包办探究思路,只“扶”不“放”,导致学生缺乏独立探究简单问题的能力。多数学生还不具备运用科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面对一般探究性问题时不知所措,思维受阻。初中物理教学则力图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逐步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等,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如果把小学科学中培养的观察能力、描述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顺利过渡到初中阶段要求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探究能力及分析和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二、初中物理和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的衔接

初中物理课程和小学科学课程在基本理念上明显地表现出一致性,其核心理念包括: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科学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倡导探究性学习,促进科学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科学素养是指参加社会生活、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科学概念和科学探究能力。小学科学课程侧重于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求知欲,体验科学活动的过程和方法,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进步的关系;初中物理课程侧重于对科学的本质及形成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的理解,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倡导探究性学习。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近年来,随着我国中小学科学教育改革的深入和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探究式学习的理念越来越受到重视。两门学科的课程标准都把它作为课程内容之一,并把它作为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明确提出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在活动中以自己的亲身体验理解科学的本质和精神,突破以往以系统地传授知识为中心的观念,将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放在突出位置。让学生经历和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已经成为小学科学和中学物理课程的重要目标。研究科学课与物理课课程标准,明确小学三年级学生经过四年的科学学习之后,应该或可能达到的程度,对指导初二年级物理教学有重要意义。

三、初中物理与小学科学课本知识的衔接

科学课的科学知识分为生命世界、物质世界、地球与宇宙三个方面,其中物质世界与初中物理联系紧密。小学科学课的物质世界部分从内容上来说是初中物理的基础,学生升入初中后对物理学科的兴趣与小学科学课程的教学密切相关。但由于多数情况下初中和小学是分开办学,教师缺乏沟通的平台,导致物理课的教学与科学课的教学相互脱节。中学物理教学和小学科学教学应该是一个具有整体性、系统性的工作,我们应研究初中物理与小学科学在内容和科学思想上有哪些衔接点,思考如何利用学生在科学课中已形成的初步概念,通过同化与顺应,建立科学的物理知识体系。

四、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与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衔接

第7篇:中小学科学教育范文

关键词:中小学;教育科研;校本研究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4289(2013)10-0028-03

课程教学改革,作为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环节,伴随中小学教师走过了十余年的试验历程。同时,伴随中小学教师经历这一历程的,还有三个出现频率相当高的关键词:校本研究、课堂教学有效性、教师专业发展。华东师大钟启泉教授对这一改革历程的概括是:“我国的基础教育改革贯穿着这样一个清晰的逻辑:教育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改革;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堂教学;课堂教学的核心环节是教师的专业发展。‘有效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的研究,集中地体系了这个逻辑。”[1]钟教授虽然没有提“校本研究”一词,但是他所提及的“有效教学”的实践研究,从课改的实情和实效看,以校为本的教育教学研究,一直都自觉或不自觉地担负着“课堂教学有效性”和“教师专业素质提升”的研究重任,也就是说,“有效教学”的实践研究,非“校本研究”不能真正完成。

中小学教育科研,经过课程教学改革的洗礼,能否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首要的问题必须思考其在研究目的、研究功能、研究方法、成果形式、评价标准等方面的特殊性,明确中小学教育科研的合理定位。“校本研究”从“教师即研究者”思潮诞生,逐步演化,进化而成一种以教师为研究主体的教育研究方法,历经半个世纪后,被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推到空前的高度。行政层面有“以校为本教研制度建设”的种种规定而自上而下地加以贯彻,基层学校展开了大量的具体实践。这种现实的存在,很自然地引发人们思考:中小学教育科研究竟应该采用什么样的研究范式,采取什么样的研究形式和方法,也即中小学教育科研该如何定位,如何使我们中小学教育科研真正成为“有质量的教育科研,是求真务实、对教育改革发展有用的科研,是基础研究、政策研究和实践研究协调发展的科研,是立足中国与面向世界相结合的科研,是产生创新成果与培养创新人才的科研”。对此,我们反复思考,认为中小学教育科研应以校本研究为基本定位,其主要缘由分述如下:

一、校本研究具有沟通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理性教育实践活动特性

校本研究的积极倡导者斯腾豪斯曾强调指出:“如果没有得到教师这一方面对研究成果的检验,那么就很难看到如何能够改进教学,或如何能够满足课程规划。如果教学要得到重大改进,就必须形成一种可以使教师接受的,并有助于教学研究的传统。”我国在课程改革试验发展过程中渐渐形成的校本研究概念,虽然研究对象扩大,但其基本内涵一致,比较一致的看法是:“以学校所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学校发展的实际需要为选题范围,以学校教师为研究的专业力量,通过一定的研究程序得出研究成果,并将研究成果直接用于实际状况改变的研究活动”[2]。这既表达了我国课改对校本研究内涵的继承与发展,更表明校本研究的基本要素和作为一种研究方法的要义,诸如“研究程序”的提出。基于以上认识,我们能否做出这样的思辨:基于学校、在学校中、为了学校发展的校本研究,是指在教育科学理论的指导下,研究学校教育教学领域中发生的现象和问题,是广大中小学教师对教育教学实践的科学研究和开发,是对中小学教育规律的探索和把握。换句话来说,校本研究就是建立科学教育教学理论与教育教学实践血肉联系的一系列试验行动。

教育科学理论揭示的是教育现象的一般本质和规律,因而可以指导教育实践。但是,从理论到实践,需要一个中间环节,即创造性地运用理论的环节,这一环节也是一个研究的环节,是一个理论联系实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过程,解决如何把教育理论运用于具体的教育情境的问题。面对自身的教育教学行为,以及这种行为背后所依据的东西,进行考察和反思,以求使科学的教育逐渐内化为自身素质渗透到教学常态中,改变那些“非理性”、“无意识”的教学常态,使自己的教育行为由自发走向自觉。可见,中小学教育科研活动实质是一种理性的教育实践活动,其最大的目的和功效应当是把科学理论引入教育教学实践,提升教师的教育管理理念,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水平和能力,进而改进教育教学实践[3]14。中小学教育科研是一种理性的教育实践活动的实质特性,说明中小学教育科研应以校本研究为基本的范式和方式。

再考察作为中小学教育科研主体的各学科教师工作实景,以及从社会分工的角度看,中小学教师工作、生活在教育教学第一线,他们的主要任务是完成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为此,中小学教师所进行的教育科研活动,既没必要也鲜有可能探索具有普遍共性的未知领域,提示教育教学工作中的新规律,在宏观上为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科学理论依据。中小学教育科研侧重于教育经验的概括、提炼和升华。目前,许多有志之士已经认识到,中小学教育科研是提高教师素质,培养科研型教师的重要手段;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也是提高学校声誉,形成名校、名师、名校长、使学校具有生命力、创造力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3]14。这种基础教育生态的客观规定性,也明确昭示,只有校本研究,方可承载提高教师素质,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促进教育质量均衡发展,进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科研功效。

二、校本研究具有创生科研型中小学孵化器的作用

校本研究的三个核心要素是:教师个人的自我反思、教师团队的同伴互助、专业研究人员的专业引领。这三个要素三位一体,构成校本研究的三种基本力量和行为方式。这三种基本力量沿着这三种行为方式不断前行,不断地发展,催生了众多研究型教师群体构成的科研型学校。崇州市蜀南小学自2003年进入新课程改革试验以来,持之以恒地抓住和实施校本研究。第一步把研究对象直指课堂,创生并形成“五环节”校本研究模式:“案例学课——自主备课——互动说课——抽签上课——案例评课”,并将其作为构建校本学习研究体系的载体,为校本研究的实践提供了操作平台,支撑教师的专业发展和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他们试验得出的五条结论是:促进了教师理论学习的实效,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促进了教师研究能力和研究意识的形成,创生教师的思想;促进了教师专业发展和职业生活方式的改变,成就了教师的职业幸福;教师由“经验状态”进入到日常“反思状态”,形成了开放的心态;促进了学校的发展,提升了学校的办学品质。在此研究实践的基础上,蜀南小学将原来针对课堂的研究“五环节”,演进为“学、培、做、研、评”为一体的“五环节”校本研究,论证形成了“‘五环’校本研修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研究”课题方案,并被立项为2011年成都市教育局教育科研规划课题,目前该课题的研究正在深入实施之中。蜀南小学经过校本研究实践,由一所合并而来的城郊小学,逐步成长为崇州教育科研先进学校、四川省、成都市校本研究基地学校。学校现已发展为有近3000名师生的崇州市一流小学,教育质量在崇州市小学中名列前茅。

一些较为薄弱的学校,究其原因是校本研究的薄弱。首先,巨大的外在压力成为教师投身校本教研的阻力。一方面,现有的教育评价体系和学生家长对教师的评价过于重视学生的学业发展指标,过于强调学生和班级教学成绩,分数仍然是教学成果的主要参照物,这使得教师不得不围绕此指标而奔波。另一方面,中小学教师的工作量很重,据调查,有一些学校的教师工作量达到每周20课时以上,有的还兼任班主任工作,教师没有时间进行系统学习、备课和研讨。在诸多压力下生存的教师,不可能有足够的兴趣、热情与精力参与到校本研究中去,致使教师参加校本研究的内驱力不足。其次,教师缺乏进行研究的能力。在传统的教师培养和培训体系中,教师只是知识的接收者和旁观者,而不是参与者。教育者关注的是如何让教师成为好的“教书匠”,而缺乏对教师的教育教学研究能力的培养。因此,许多教师即便有参加校本研究的意愿,有专业发展的需求,也不清楚如何去做。

类似的问题在部分学校都存在,解决该问题需要多方面努力。就研究工作而言,如果我们的学校都能够充分认识校本研究的意义,把握其要点,把日常的教研活动向着校本研究的要求提升,学校的教育科研便会走出困境,取得成效。

三、校本研究具有适合中小学教师团队与个体进行科研的程序和方法

目前,很多参与课题研究的中小学教师像研究自然科学那样研究教育问题,在教育科研方法上极力“专业化”,采用实验的方法,对教育现象进行系统的观察、统计和分析,然后归纳抽象出一般性的原理和技术;试图发展并推广所获得的实证性的教育教学知识,把自己感受性的东西(实践和经验)不科学地升华为某种方法理论,并一厢情愿地要在更大范围内推广研究成果。但更多时候,这些方法或“理论”属于经验的范畴,还不能上升到理论的高度。

作为一种理性的教育实践活动,中小学教师的教育研究与日常教育教学紧紧地结合在一起,更多地表现为一种校本研究,或者称作“做中学”式的研究。教师将自己作为“研究者”,在工作中研究,达到研究好工作的目的。校本研究具有适合广大中小学教师运用的特点。

首先,不同地区、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学校,遵循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规律,经过探索与实践,可以总结提炼出具有自己特色的校本研究程序框架。归纳起来,校本研究程序比较典型的是:学习理解实践反思确定问题制定计划试验探索考察过程、结果再反思[4]。教师团队或教师个体,扎实走完每一道程序,既经历了研究,也完成了某个特定问题研究过程,获得了解决某个问题的结论或结果,为该问题研究的深化或相关问题的研究打下基础。由此,校本研究使教师日常工作、改革、科研同步动作,能够将教学与研究有机地统一起来,为中小学教师进行教育科研提供得天独厚的条件。

其次,按照校本研究的基本程序进行研究,启发教师寻求与使用适合的研究方法,使之不断积累“点”的成果。随着校本研究程序的循环往复演进,点的成果连成线,推引教师向着自己理想的教育教学迈进。校本研究的程序和方法循环演进,其实质就是教师团队或教师个体反省的行动或行动的反省。

再次,校本研究实施过程中,教师团队或教师个体反省的行动,或者说行动的反省,类似大家熟知的行动研究。校本研究方法就是“学—做—研”合一的方法。这种研究既具有合理的研究行动逻辑,又具有教育教学规律的创生逻辑。正如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试验主义”的研究主张一样,“行动生困难困难生疑问疑问生假设假设生试验试验生断语断语又生行动”。我们常说教师教育教学工作应有研究的意识,这种意识具体是什么?我们很难道明。其实陶行知先生的“六生”说,就是研究意识的生命和具体表现形态。这也是我们的老师能够做,而且完全做得到的事情。

中小学教育科研的校本研究定位,有利于唤醒教师的研究行动,也有利于改变目前研究成果出现的“复制+粘贴”现象,以及课题研究重立项,轻过程,书面材料在成果鉴定中处于核心地位的尴尬局面。

参考文献:

[1]钟启泉.“有效教学”研究的价值[J].教育研究,2007,(6):31.

[2]郑金洲.校本研究指导[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8.

[3]窦才,王贺兰.论中小学教育科研的合理定位[J].河北教育,2004,(Z1).

第8篇:中小学科学教育范文

关键词: 科学教育 小学数学 指导性作用

科学教育,即STS(Science,Technology,Society)教育,最早起源于美国高等学校,后随着STS教育在西方国家高校的推行,STS教育开始逐步进入中小学课堂,并被作为教育的新方向[1]。进入21世纪后,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中,将科学教育作为重要的理念之一,在教育改革过程中加以推进和落实。对科学教育,一般认为科学教育是一种通过现代科学技术知识及其社会价值的教学,让学生掌握科学概念,学会科学方法,培养科学态度,且懂得如何面对现实中的科学与社会有关问题做出明智抉择,以培养科学技术专业人才,提高全面科学素养为目的的教育活动。

国务院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提出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目标之一,就是要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而科学教育的内涵与“科学”内涵的理解紧密相关,其目的正是通过提高科学素养,实现科学知识与技能、科学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全面科学教育目标。因此,科学教育是现代教学的新方向,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途径之一。

一、当前小学数学课程的科学局限性

在当前的小学教育中,由于传统模式的影响还未能适应社会发展带来的改变,将科学教育的理念融入小学数学教学过程,无疑将有重要的指导作用。长期以来,数学课堂教学存在一个严重问题,即只注重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教”与“学”,而忽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学习,从而导致学生自主学习空间萎缩。表现为:教师权威高于一切,对学生要求太严太死:课堂气氛紧张、沉闷,缺乏应有活力:形成上课―做题,单方面的传授链,违背“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原则。长此以往,学生在学习上依赖性增强,缺乏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导致厌学情绪,致使学习效率降低。虽然现今多媒体、网络已经普遍应用于数学教学过程中,也收到一定的教学效果,但是这一手段未能真正解决教学过程中的自主意识培养问题,仅仅是拓展教学的时间和空间,仍然未能有效地解决数学的科学教育融合问题。

二、科学教育对小学数学课程的指导性作用

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够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观察、分析现实社会,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初中数学教育同样是以素质教育为依托,重点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模式,而不是表面意义上的解决数学难题的能力。而科学教育是要教育学生如何处理科学与社会问题,让学生具有在今后择业所必需的科学技术基础与继续学习科学所必备的理论基础的教育。

科学教育和小学数学教学其教育的本质是相同的,都是通过系统教育,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水平得到有效提高。小学数学不能仅仅是停留在数学问题解决的基础上,而应该是融入到社会大环境中,成为小学学生认识和观察社会规律的重要手段和工具。这就赋予小学数学教学的社会性,其和科学教育的融合成为一种必然。正是基于这一点小学数学的新教材十分重视学科综合,数学几乎已与所有学科都开始结合,而与科学的综合,更是既有面的扩张又有点的突破。科学教育理念无疑是对传统数学教育的一种颠覆性认识,突破小学数学教育的局限性,为教学的方式和手段提出更高要求,也促进科学技术等和教育过程的充分结合。

三、科学教育为小学数学课程提供了新的教学方向

科学教育是将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科学精神作为整体体系,因此必须注重小学数学的基础性作用,让数学思维的培养成为科学素养养成教育的一部分。

数学思想的培养,是在学科中注入崭新的科学思想观念和教学策略。数学的研究对象是现实世界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随着数学自身的进展,其“数量”和“空间”都超出原有的意义。数量从实数扩展到复数,空间也不再仅指欧氏空间,包括三维空间或多维空间。但是随着数学的高度抽象,它的应用却越来越广泛,数学表现出科学和技术的双重特性。因此,在小学数学学科中进行数学思想渗透也是数学教学法的目标。

寓科学教育于数学课堂中,丰富数学课堂,加强科学技术的普及,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当然,青少年科学教育并非仅仅是知识传授、经验积累、理性认识的过程,小学数学教师的任务就是为每个学生自由和谐、生动活泼地全面发展创造优异的科学学习环境。

参考文献:

第9篇:中小学科学教育范文

关键词:教育游戏;小学科学;融入策略

教育游戏的优势是直观、生动,容易激l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合理运用教育游戏,不仅能够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还能够活跃课堂氛围,促使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互动。教育游戏是非常有效的教学手段,在当代小学科学教学中,应该得到更加合理的应用,以及更加广泛的普及。

一、教育游戏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融入策略

游戏时应注重以下几点原则:

1.科学性原则

整个游戏过程虽然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特点,但应不断结合更多的科学知识和文化内容。学生完成了游戏任务,虽然可以获得一定的奖励,但游戏结果一定要以提高学生的个人能力为主。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个人能力和目标意识,确保学生的综合素质全面提高。

2.游戏简单化原则

由于学生的学习能力有限,教师在为学生分配游戏任务的过程中,应结合学生的学习状况以及学习特点,避免因过重的任务让学生对游戏产生厌烦,或不配合教师完成游戏过程。教师应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避免制定高难度游戏项目。游戏内容应适合学生年龄段的操作水平,以简单高效为学习目标,确保学生能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更多的科学知识。尤其是教师应全程指导,以免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受到伤害。

3.针对性原则

教师通过之前的教学状况,对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学习能力有了初步的了解。所以,在制定游戏任务的过程中,应结合学生的学习现状,为不同小组分配设定的任务,确保学生完成任务的同时,也使得个人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有所提高。这种教学方法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最短时间内掌握更多的科学知识,缓解教师的教学压力,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二、教育游戏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应用的具体设计

1.分析教学目的

随着这些年对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实践,加强对小学科学教育问题的重视,是学校教学能力提高的最基础体现。有针对性的开展小学科学教育课程,让学生建立正确的学习目标,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过学习科学知识,不断提高个人精神素养,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应具有一定的考核能力,并符合学生的学习近况和回答水平。为进一步展现科学教育的研究成果,教师可以以游戏的方式开展教育课程,比如:学生在学习《校园里的植物》的课程内容时,为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教师引领学生到山林中进行参观,并让学生发挥想象,尽可能的记忆观察到的植物,在娱乐的同时了解更多的植物类型。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教师一一为学生讲解植物名称以及与植物相关的知识,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学生了解不同植物名称以后,教师给出不同的图片,让学生猜植物的名称,强化学生对植物名称的记忆。

2.教学对象分析

由于学生的接受能力有限,教师在开展相关教学课程的过程中,应合理的设计教学方案,确保教学内容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在不对学生的心理造成压力的前提下,教师在实际的教学环节,可以不断引导学生将学到的科学知识与生活相联系,加强对理论知识的记忆。如之前学习的《校园里的植物》课程知识,教师充分满足了学生的娱乐兴趣,让活泼好动的学生在娱乐的同时了解了植物名称和类型,并锻炼学生的注意力和观察力。通过此次活动,教师对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加了解,并可以按照学生的学习要求制定高效、合理的教学方法,加强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和认识。

3.课程设计的具体过程

首先,教师需要为学生设立一个明确的游戏主题,并根据主题设定游戏规则和游戏任务。教师应整合现有的教学资源,按照学校的教学设施,确保游戏内容更为完整,并合理的搭建适合学生发展的游戏结构。由于主题需要贯穿整个游戏,所以教师应合理的搭建游戏场景,让学生按照游戏规则完成游戏过程,锻炼学生的综合素质;其次,教师按照学生的学习近况以及个人能力合理分配小组,学生以团队的方式进行比拼。明确学习对象、学习内容、学习模式,让学生的游戏过程更有目的性;最后,教师应合理的制定有些场景,并时刻注意游戏角色的划分。学生在游戏之前应了解需要完成的任务,并与队友默契配合。为进一步提高游戏难度,教师可以临时设置更多的游戏任务,学生完成的任务越多,学到的知识也就越多,得到的奖励也更为丰盛。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可以更主动的了解科学知识,这也是以游戏的方式开展科学知识教学的主要目的。

例如《校园里的植物》一课的学习过程中,课堂教学游戏以四个场景为主:山林场景、校园内场景、田地植物种植区场景和灭绝植物纪念堂场景。不同的游戏任务存在于不同的场景中,任务的完成过程就是学习知识的过程。其中,校园内场景主要是认识大树是由树冠、树干和树根构成。山林场景包括三个大的学习任务,分别是:陆生植物种植区要求能区别狗尾巴草等草木植物与大树等术木植物的区别,并根据经验和所学内容能回答出陆生植物的名称及生长条件.通过这样的设计,加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并更好的完成学习目标。

三、结语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融入教育游戏,能够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在教学改革背景下,教育游戏的重要性更加凸显,小学科学教育工作者应该充分开发和利用教学游戏,使其能够更好的为自己未来的教育教学服务。

参考文献:

[1]顾洁.用激情点燃课堂[J].学子(理论版).201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