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城市道路交通问题范文

城市道路交通问题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城市道路交通问题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城市道路交通问题

第1篇:城市道路交通问题范文

关键词:城市道路;交通问题;交通规划

中图分类号:U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我国城市道路建设未能跟上交通日益发展的需求,车辆的增多,人流的加大造成了道路进一步拥挤,并产生了许多交通安全问题和矛盾。 在我国城市化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的背景下,人们对我国城市交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正因为如此,城市道路规划建设的管理者们就应该依据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反思一些存在于我国城市道路规划建设中的问题,并探讨出一些解决对策。

一、我国城市交通系统现存主要问题

1、车辆的迅速发展与城市道路交通建设不协调

一直以来我国过于注重社会经济建设而忽视了本应该与其协调发展的道路交通建设,城市道路交通建设滞后于车辆的发展,进而凸显出道路交通的供需矛盾,以致交通拥堵的问题成为城市道路交通建设实行可持续发展过程中的严重矛盾所在。

2、结构不完善、交通流分布不均

我国许多大城市的现状路网系统没有合理的层次,往往只有两个等级:要么是机动车、非机动车以及行人混行其中的“主要道路”,要么是机动车无法行驶,非机动车和行人不愿行走的、道路条件很差的支路。比如北京市旧城原有道路系统是“干道—胡同”体系,并不是我们常说的严格的方格网。北京城市道路受故宫等历史遗迹的影响,形成市区内六横三竖的基本格局,但南北方向没有一条畅通的道路,四环路内同样缺乏南北干路,使得东西二环、东西三环不得不承担起南北干路的作用,加之与环路相关的路网系统不健全,致使机动车过分依赖环路,交通负荷极不均衡。据北京规划院的调查,二环、三环两条环路的长度虽然仅占市区路网的4.3%,却承担了市区路网交通负荷的47%,并且短途出行使用快速环路的车流比例较高。据调查,全国能真正按照城市规划形成干道网的城市只有30%,有70%的城市还没有形成完整的干道网。

3、城市道路交叉口的建设被城市规划所忽视

这些年来,三块板道路断面布置是城市道路规划建设的主要手段,而对于机动车和非机动车的专有车道的设计和建设不够重视,这也就造成了城市道路的交叉路口各类车辆相互干扰而影响整个交通的畅通。与此同时由于环境、经济等多方面原因,城市想要通过拓宽现阶段的道路和加大路网密度,以解决交通拥堵问题的方法已经不太现实。所以,只有加大城市道路交叉口的利用率,才能有效避免城市道路交叉口因各类车辆干扰而影响城市交通通畅程度的情况发生。

4、道路建设对人居环境的破坏

由于道路规划建设的规程中需要拆掉现状道路两边的房屋,而往往这些需要拆迁的房屋是城市的风貌或者文物古迹;另外需要拆迁的有些居民区是体现城市建筑特色或者城市环境风格的重要保护区;同时道路建设往往是通过减小道路绿岛、人行岛或者非机动车道来增加机动车道宽度。这样便会影响到城市居民的生活环境。

5、自行车道路建设不力

我国道路建设习惯把非机动车道与机动车道合并建设,形成三块板、四块板的道路断面形式,这也是80年代以来城市规划和交通管理部门推广的结果。虽然在路段上实现了分流,但干道良好的道路和交通条件吸引了大量从短距离到中长距离的自行车交通,又汇聚到交叉口上。实践证明同一道路断面上的多路板分流措施并不彻底,而应根据各种交通方式的特点划分交通层次,规划建设成相对独立的系统。

二、城市道路交通规划措施

1、城市道路交通现状调查

城市道路交通现状调查是作好城市交通规划建设和交通管理的基础。 应调查、搜集的资料包括:交通小区划分及小区经济、土地利用资料、交通网络结构及道路几何要素资料、历史道路交通量及流向资料、居民出行特征资料、机动车出行特征资料、货物出行特征资料、现有交通管理设施及效果资料等。 在这方面,由于交通调查面广,调查工作量大,资金投入多,因此,有的城市交通规划编制单位,甚至有关政府部门领导对基础数据调查工作不够重视, 认为只要在原有交通规划资料搜集的基础上,作些补充调查即可,以致于规划方案与现实脱节,其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差。 这是一种极为错误和片面的观点,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2、改变以往城市道路规划建设的观念

我国传统城市道路规划建设的观念是:只是通过增加城市道路建设来满足日益增长的交通需求。 这种观念有一定的片面性,必须要得到很好的改变,因为城市对于道路建设的增加的容量是有限的,而交通需求则会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变得越来越大。 所以,从长远看,只有对城市道路网的总规模和总容量有一个科学的分析,通过对现有道路交通的合理分配才能缓解道路交通日益增长的矛盾。 比如城市中心区因其道路交通网容量有限而交通需求很大,就需要通过对交通需求管理和交通系统管理的进一步强化来满通需求;城市新开放区则有足够的空间来建设道路来满通需求。 只有这样合理的安排城市道路规划设计,才能逐步 9 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难题。

3、 采用全方位立体交通网络,满足城市发展的长远需要

经济发展迅速的沿海城市和所有大中城市,在编制或修订城市总体规划和专项道路交通规划中,所有城市对外交通的交叉口都必须预留立交桥的位置;城市的环状交通,过境交通必须预留封闭式快速高架路位置;城市中心区到各个重要交通港口、飞机场、汽车站场、火车站场、出海港口、重要工业基地,与四周所辐射和被辐射的各个城市、各县城镇都应多预留出几条快速对外交通和专用公路、轻轨铁路位置。所有这些不光要在图上规划控制,而且还要通过行政、法律手段,现场定桩立线,以求得今后能顺利实施。

4、城市道路系统完整和通畅,交通均衡分布

4.1城市道路系统应功能明确,系统清晰、完整,交通均衡分布,不同等级的道路应相互配合,尽量发挥各种交通工具的特点和效能,满足不同需要,形成一个合理的交通运输网,使城市各区之间有安全、方便、迅速、经济的交通联系,即要满足平时的交通运输要求,又要满足在发生各种自然灾害的紧急情况下的运输要求。

4.2道路系统规划应与城市用地规划结合,做到布局合理,尽可能地减少出行距离和不必要的往返运输和迂回运输。要尽可能把交通组织在城市分区或组团的内部,减少跨越分区或组团的远距离交通,并做到交通在道路系统上的均衡分布。

4.3城市各部分之间应有便捷的交通联系,城市各组团、分区间要有必要数量系,在商业中心、体育场、火车站、航空港、码头等大量客、货流集散点附近的道路网要有的干道相联一定的机动性,也可为发生地震时疏散人流提供绕行道路。同时要为道路未来的发展留有一定的余地。

5、保护与发展并重,真正实现城市道路规划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城市道路规划建设一定要以人为本,城市道路规划建设的最终目的是改善市民的出行环境,因此在规划设计的时候一定要充分考虑公众的意见,使得能够更好的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 要兼顾城市道路建设的发展和城市历史文脉的保护并重,在旧城改造时要科学合理的规划路网结构,选择部分区域为保护重点,保护城市历史文脉的整体性,进而实现城市发展于生态文明的和谐。

三、结束语

随着对道路交通问题的深入研究,我国目前的道路交通形势正处在逐步好转,但发展趋势仍然存在不确定性的阶段,因此,加快构建合理的道路交通体系,有助于改善我国的道路交通状况,对于城市的未来发展将也会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易燕.可持续发展的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建设探讨.城市建设,2011.

第2篇:城市道路交通问题范文

【关键词】城市道路;交通设施;存在问题;对策分析

前言:

城市道路的建设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已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焦点话题。城市道路建设工程不仅推动了国家经济建设的发展,同时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然而,在施工的过程中,难免会给当地的环境和人们的正常出行带来不利影响。此外,道路施工相关的体系和制度还不够完善,对于施工所导致的占用道路的情况没有进行有效的解决,在占用的道路面积和时间方面没有合理的规划,导致车流量大的时间段交通十分拥堵甚至发生大规模的瘫痪。随着城市汽车保有量的提高、居民人口的增加,实行系统的交通施工规范化管理势在必行。

1.城市道路交通施工的特点

1.1施工场地拥挤狭小

与普通公路施工不同的是,城市道路施工的地点位于繁华的都市,车流量和人流量都很大,导致施工场地受到限制。在施工中,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除了对施工场地进行实地考察和分析外,对于周围的行车和行人的情况也应进行详细的了解,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交通拥堵和瘫痪,并应避免对周围居民的生活和出行造成影响,如将道路修缮维护工程进行分段分区处理,使影响降到最低。还应注意的是,城市地下的管道纵横交错,种类多样,如天然气、煤气、热力管道,以及电力、通信、供水等系统。如果在施工中使这些管道或系统受到损害,将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并给城市居民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

1.2施工时间有限

通常来说,城市道路施工是在已有工程的基础上进行的修复和修补,为了尽快恢复交通,对于施工时间的要求都比较高,任务量也较为繁重。在对道路施工单位进行选择时,政府部门没有足够的时间对施工单位进行考核和审查,对于施工单位的资质和施工经验、施工技术等方面了解不足,仅能根据相关的重点指标进行筛选。此外,为了缩短工期,还经常出现几个施工单位共同对一个工程进行施工的现象,这就导致了不同的施工单位之间沟通协作的问题。

1.3施工现场管理难度大

城市道路工程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程,并涉及到很多的部门,需要各个部门的配合,协调而统一地完成整个施工过程,然而实际情况是各部门缺乏必要和及时的沟通,仅从部门本身的利益出发,而没有考虑到工程整体的进度。此外,道路交通环境,也因城市的不同、地理位置的差异呈现出不同的特点,这些因素都会对施工方的设计和管理造成影响。

2.城市道路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2.1施工现场缺乏规范化管理

城市道路工程能否安全顺利进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科学而有效的施工现场管理,同时还与道路施工的验收质量有着密切的关系。城市道路施工有其自身的特点,即经常是在原有道路基础上的重建和改造,因此加强管理和协调是工作的重点,在施工前期应实地勘察道路的特点,以保障附近居民的正常出行为前提,并及时做好与其他相关部门的沟通和协调。

2.2施工人员专业素质水平不够

城市道路工程是和人们的生活联系非常密切的一项工程,然而很多施工单位对于市内工程的重视程度不够,在施工技术上要求不严格,没有按照施工规范进行施工,往往仅凭经验施工。施工单位出于节省成本的考虑,雇用专业素质不高、技术知识匮乏、安全意识较差的农民工,并且不进行相应的岗前培训,导致施工质量达不到要求,工期延长,同时施工成本也增加,并给城市道路的安全埋下隐患。

2.3施工技术与材料质量不过关

在城市道路施工中,由于技术和材料的因素导致的施工质量不符合要求是非常普遍的现象。技术不过关会引起路面的塌陷和道路倾斜,而材料不合乎要求则会导致工程质量的缺陷、缩短道路使用期限,如果再次修正就会造成人力物力等资源的大量损耗。

3.城市道路施工中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3.1制定城市道路施工管理体系

对于施工方来说,在实施城市道路施工前,应建立和完善科学有效的管理体系。从工程招标、工程设计、工程进度、工程质量及验收等方面,进行监督和管理。对于设计和施工中出现的问题,及时采取措施解决,尽量避免返工,节约工程成本,并注重施工现场的管理。

3.2针对具体情况合理选择施工技术

应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根据不同城市的特点,对其地质结构、附近环境、道路路况等进行细致的分析,从而制订出适合当地特点的施工方案,采用合理的施工技术,这样才能使施工更加具有适应性和针对性,从而提高工程整体的性价比和质量。

3.3加强施工材料的检查验收标准

道路工程质量与施工所用材料有很大关系,甚至影响道路的使用年限。地下管道的选材与铺设往往影响地上路面质量,应格外注意原材料的选择。道路质量检测部门应对施工方的选材进行严格检测,材料不合格坚决不予开工。

3.4加强施工质量监督验收标准实施力度

相关管理部门应按照准则对道路工程进行施工中及施工后的质量验收。质量监督应包括定期定时检查与抽样检测,对不合格路段工程进行返工提醒,避免最后的大规模修整。监督验收标准应严格执行,不可流于形式。

3.5严格按照需求与标准进行施工

城市道路施工期间会对周边环境造成很大影响,如管道线路改变或地下水的疏导。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前期制定的标准进行施工,不可出现草草了事现象。完成道路修正后要对周边环境进行恢复处理,此处需要严格参照施工前后标准,做到系统化、规范化。

4.完善城市道路交通设施的对策

4.1科学设计、设置道路交通设施

实际上我国对交通信号灯、隔离设施、电子监控等交通道路设施的设置都有着明确的原则规定但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其在实际落实方面还存在着不足笔者认为想要真正使城市道路交通设施发挥出其功能与作用,就必须要按照各个交通设施的设置原则来对其进行设置。

4.2实现交通道口渠道化做好管理与保养

城市道路交通拥堵情况的出现主要是由于交叉路口通行混乱造成的要想解决这一问题必须要对各个交叉路口进行实地的勘察充分掌握各交通路口的交通流量、流向已经峰谷时间,了解各种交通参与者在对道路使用过程中的时间、空间规律从而使交通路口能够渠道化、合理化从而使路权分配的更加科学、合理。要做好对交通设施的管理与保养工作首先要选择一支施工质量有保障且施工效率高的队伍,以此来应对道路交通设施安装工期短、质量要求高的情况。其次要建立起一只高素质的交通设施管理队伍从客观上保证交通设施的安全及功能性最大限度的避免人为损坏。

结束语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与进步,针对城市道路施工存在问题的对策的相关研究与政策也日趋完善,由此避免了许多交通运输问题与出行安全问题的出现,保障了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同时也维护了城市内居民的出行体验。可见越来越完善的道路施工策略会将道路施工过程中可能引起的交通瘫痪问题,及可能带来的政府及人民经济财产损失降到最低程度。因此,对城市道路施工存在问题解决对策的研究与规划部署应引起足够重视,防患于未然。有策略的部署行之有效的道路施工问题规避方案,是保证城市道路施工顺利完成,保障城市可持续发展性的重要前提。

参考文献

[1]庞继良.浅谈城市道路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技术与市场,2013(4):106-107.

第3篇:城市道路交通问题范文

随着道路基础设施的快速建设,道路交通安全要求越来越高,道路交通设施得到了广泛使用。但是随着道路交通设施使用率逐渐增加,对其规范设置的合理性却出现了或多或少的问题。近几年因为道路交通设施设置的不规范,引发的交通事故和执法纠纷也不断出现。针对我国道路交通标志、标线和信号灯普遍存在设置不规范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整理,最后结合发现的问题和工作经验,对道路交通设施的规范应用提出一些建议。

1 标线设置的问题

1.1 交替通行区域标线的实施

众所周知,当道路前方突然变窄、两条车道并为一条车道时,最容易发生交通拥堵,但是越是拥堵,路况越发糟糕,甚至有逆向行驶的情况。《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45条已经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在车道减少的路段、路口,或者在没有交通信号灯、交通标志、交通标线或者交通警察指挥的交叉路口遇到停车排队等候或者缓慢行驶时,机动车应当依次交替通行。交替通行就是我们常说的拉链式交替、依次通行的方法。在交替通行区域前,道路中间设置波纹标线及交替通行文字,配合相关标志牌,提示前方路替通行;在车流交汇处间隔设置几组停让线,让车辆在该区域交替通行。并配合电子警察自动监控的方式来减少停车排队等候或缓慢行驶的现象。

1.2 标线设置的连续性

标线的设置是根据驾驶员的实际情况,给出提前引导的作用,但是如果标线不按照实际情况考虑,或者实际情况发生变化,没有真正的起到导流及辅助的作用,容易引发交通的拥堵现象。例如主干道的同一路段的导向标线的统一性和连续性,一个路口的左转掉头在离中线最近的车道,下一个路口则改成靠近路边的车道,如果此路段有一点的拥堵,就会造成车辆变道困难的情况,加重了交通拥堵的状况。

2 道路交通标志的设置

2.1 指路标志的疏导作用

指路标志是传递道路方向、地点、距离信息的标志,目的是为了交通参与者能知晓所处道路及相交道路的信息,同时知道怎样按照指路标志到达目的地,但现有的指路标志信息选取方式不能够满足网络化的道路交通体系功能发挥的需求。为了给予道路网的使用者提供高质量的指路及导向信息,满足多种不同目的驾驶员的需求,发挥路网的最大功效,充分实现路网体系规划时对交通的疏导作用,是道路交通标志设置亟待解决的问题。

2.2 标志设置的信息量

驾驶员的驾驶效率与道路交通标志牌的易读性、简洁性、连续性及兼容性4个方面存在着关联,其中简洁性和兼容性对驾驶员的影响更多。交通标志的设置应结合道路线性、标志的数量和交通标志的种类进行总体的布局设计,以防出现信息不足或信息过载的现象。标志间距太小或设置过多,在车辆按一定速度行驶时,要减速才能识别,还容易造成驾驶员分散注意力,而导致交通事故的频发。还有一般通视条件良好,就没必要设置过多的标志,有的标志杆上同时安装了几块标志,且未按照警告、警示、指示的顺序排列,驾驶员在短时间内无法识别,且位置不合理,不易被驾驶员发现。所以标志的设置不是越多越安全,应根据设计车速和实际运行速度来确定不同等级的道路标志最小距离和标志信息,避免过多或不及时。尤其是在交叉路口,使驾驶员在最短时间内判断出正确的行驶路线,快速通过路口,防止交通拥堵。

2.3 标志的合理设置及距离

在标志的设置过程中,不应只关注到具体的位置,设置重复,设施频繁,相互矛盾。而应从驾驶员的反应能力来设计,计算驾驶员的制动反应时间,充分考虑驾驶员的反应时间和制动距离,设置减速限速标志前应设置减速距离和限速距离,以便驾驶员掌握行驶时的车速,避免出现限速标志只能紧急减速,容易引发交通事故。

3 信号灯的设置

3.1 信号灯设置距离过短

我国目前道路交通信号灯在设置时主要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实施条例》、《道路交通信号灯》(GB14887-2011)及《道路交通信号灯设置于安装规范》(GB14886-2006)。这对我国交通信号灯的设置起到了积极有效的知道作用,但是不容忽视的是部分城市的交通信号灯并没有按照国家现行标准进行设置,不但没有发挥信号灯对城市交通的控制作用,反倒造成了交通拥堵。

第4篇:城市道路交通问题范文

关键词:城市道路;安全与人性化设计;道路设计

一、前言

随着我国城市人口逐年递增,城市道路交通问题越来越严重,加强其在设计方面的重视是非常必要的,本文就此展开了探讨。

二、城市道路设计的使用年限

(一)城市道路设计的参数

城市道路的设计规范中,混凝土沥青里的使用寿命最多只有20年,但是水泥混凝土是在30年左右"目前以城市发展的趋势来看,很多路面的寿命都很短,都是在10年左右就会出现断裂或破损,有的路面不到5年就会出现这样的现象。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情况发生,和城市道路的设计方法脱离不了关系,主要是,设计中没有很好的规范施工质量,和路面对车辆承的载量力没有做出标准的限定,不过最主要的还是,参数要求过于经济,而技术的参数数值又相对过低"很多城市道路在做扩建时,所需的费用都相当的大,甚至在预算时都没有预留,因此使得扩建费用使用很大,这就表明了,设计时在做城市设计的时候,没有做精准的预测,没有实践力。

(二)规划

有一些设计师在对城市道路设计过程中,在设计横断面的时候,没有对其近期和远期来做仔细的考虑。很多情况下,开始设计,只是对当前道路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对当前的道路问题设计出了相对的设计方案,却忽视了在今后城市发展中可能会给城市道路带来的更改要求,所以在道路进行整建的过程中,就出现了费工费时又费钱的情况。所以,城市道路设计正在做城市道路设计的时候,一定要对城市道路建设完毕后的一系列可能会出现的问题进行长远考虑,要对城市道路的近期和长期考虑周全。

(三)设计参数改进

面对道路设计中参数所出现的问题,设计者要根据道路的具体情况来考察,比如,一些道路上可能平时过往的重型车辆比较多,所以就应该把这当成重要因素来考虑,设计中要融人转换的思想。在城市道路近期的设计中,要全面的考虑到道路的宽度,也应该考虑到城市道路在建设后的几年中可能会发生的变化,设计者可以根据不同城市的不同情况,适当的制定出不同期限的发展战略,用最科学的手段来计算出路上通行车辆的行驶情况,并在这个基础上,设计出远期的横截面的设计方案。

三、城市道路设计的基本原则

(一)道路运输尽可能的经济性

实际上道路运输的经济性就是指道路工程的综合费用经济性和其它的运输费用时间的节省等多方面,那么需要在实践的设计中要考虑到道路的现状、公用的设施等方面的布置情况,之后在设计中在根据交通的性质、流向、车辆的流量特点、相应的结合道路的地形来布置合理的线路和断面,要尽量的使整条线路的主干道和流量大、车速要求比较高的干线平稳,另外要是对承担交通运输的次要线路,如果有一定的条件限制情况下也不一定非要必须高标准的建设,可以通过地形来进行充分利用支线的道路,可以起到合理的疏导交通的作用,最终达到节省工程费用的即可。

(二)做到确保交通流畅、保证安全与行驶速度

整个交通运行的过程中,道路的质量和交通组织的技术水平都是通过车速的高低来反映的,那么在设计中要科学合理的确定道路的性质、要适当的放大交叉口的间距、妥善组织通布置必要的立体交叉,力求速差较大的快、慢车分流,人流积车流之间的分隔,最终实现车辆、行人能够各行其道,确保交通车辆顺利畅通。

(三)要重视环境的保护情况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交通车辆的不断增加,导致大量机动车辆在道路上行驶运行,这样的话必然会对周围的环境产生大气污染和噪音影响,那么在进行道路设计的过程中,一定要考虑到环境保护的相关规定,之后要紧密的结合道路性质和交通分隔带的设置,并且要做到城市道路网密度以保持居住建筑区与交通干道有足够的消音距离。

四、城市道路设计的技术要点

(一)横断面设计

在横断面设计的问题上,必须综合考虑城市交通的需求,并结合设计艺术、防灾避难、路网规划和线路布局等相关要素,满足人们对城市交通系统的需求,使城市空间发挥出最大的利用价值,提高资源利用的效率,并要对建设资金进行合理的控制,尽量降低建设成本,提高城市道路建设的效率。

(二)纵断面设计

在城市道路系统的设计上,要充分认识到纵断面设计的重要性,合理地设计道路建设所需的坡长、坡度、曲线等相关因素,尽量满足城市交通系统的组合关系,达到城市道路设计的相关指标要求。此外,还需要与现有的道路标高联系起来,使道路设计方案能够与城市道路施工环境中的地形、引道线型等因素相匹配。

(三)平面交叉口设计

在这一设计阶段,要充分考虑到平面交叉口与现有道路空间的关系,明确道路系统的交通流的情况,准确把握交通流的走向。此外,还需要合理设计交通渠化岛,对导流线、交通标志等设施作出合理的设置,使城市道路中的各种设施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这是保证交通安全的需要,同时也能够使城市的交通更加的畅通。最后,要考虑到城市景观的设计需求,做好道路绿化等景观布置的工作,使城市交通系统成为城市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提升城市的整体形象。

(四)公用设施的布局设计

在城市道路设计的过程中,还牵涉到公用设施的布局问题。在设施的布局设计上,要合理设计公交停靠站的位置,在确保交通安全的前提下尽量为人们出行提供方便。在城市道路照明系统的设计方面,要综合考虑道路的平均照度与最小照度,并要兼顾到道路的垂直照度。另外,道路的照明系统有很强的诱导作用,要采取合理的设计措施使照明系统能够发挥积极的诱导作用。最后,在公用设施的布局方面还要考虑到生态绿化的问题,尽量不对城市的生态绿化造成破坏和影响。

五、城市道路的安全与人性化设计

从各大城市道路发生的几起重大交通事故,就可以看出城市道路的安全与人性化设计的重要性。在近二年城市道路改造工程中,还存在一个问题,就是为了满足不断增加的机动车辆交通量的需求,一味地加宽机动车道,压缩行人和自行车的通行宽度,忽视了城市道路的人性化设计。针对实际工程的设计,考虑在以下几个方面作以改善。

(1)防撞墙或栏杆的设置, 即美观又实用,通常防撞墙, 材质都是钢筋混凝土,安全感是有了,但给人以厚重压抑的感觉,另外这样的防撞墙并不科学,当汽车撞到几乎完全刚性的防撞墙上时,造成的破坏程度更大。而防撞墙如用钢板、钢管制成的通透的护栏,既简洁大方,又有足够的安全度。同时它又不是全刚性的,当车辆撞到栏杆上时,栏杆本身可以吸收一部分能量,减少车辆的损伤。

(2)草皮植被、护坡同五线谱的巧妙结合,挡土墙立面同立体浮雕的结合,均给人以无限的的艺术遐想,独具匠心。

(3)道路中心设置的双黄线,车道边缘设置的车道边缘线,为严格禁止车辆跨线超车或压线行驶,在双黄线上设置按一定规律排列的、大小均匀的特制耐磨材质制成的突起,当车辆压线时,便会产生颠簸感觉,起到明显的警示作用。这种对标线的处理方式也可应用到需要车辆限速、减速路段,同时可以为盲人起到过街提示作用。另外风景区内道路标牌的立柱没有采用金属立柱,而采用木质立柱(或混凝土立柱木质装饰),保持木质天然本色,同样给人一种柔和,同自然景观高度协调的感觉。

(4)道路排水沟的处理,考虑道路的景观效果,道路两侧的排水沟没有采用明沟 ,而是采用暗渠盖板的形式。暗渠设置在道路边石内侧,不仅方便集水也起道路缘带的作用,盖板于边石采用同质感的彩色花岗岩面层处理,同时集水方式采用盖板凹凸错缝形式,在充分保证使用功能的前提下,提高道路的景观艺术效果。

六、结束语

只有加强对城市道路交通设计问题的研究,才能使城市道路整体质量得到保障,也是以人文本基本国策的体现。

参考文献:

第5篇:城市道路交通问题范文

关键词: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城市经济发展;协调性

一、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和城市经济发展的关系

1、城市道路交通规划是推动城市经济发展的前提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通常指的是,根据对历史与现状的道路交通供需状况以及城市之中人口、经济、土地利用之间关系的分析和研究,对该地区未来在不同人口、土地利用和经济发展的状况下交通运输发展需求做出分析与预测,确定其未来道路交通设施等发展建设的规模、结构、布局等方案的过程。城市道路交通规划是建立和完善综合道路交通运输系统的重要保障,也是目前解决城市道路交通问题的根本措施,更是获得最佳交通运输效益的有效途径。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所形成的快速、便捷的道路交通体系能够更好地完成交通功能、城市构造功能、城市空间功能、景观环境美化功能等重要功能,从而能够很好地改善城市交流,加快城市内部的经济循环,带动城市经济圈的开发。

2、经济发展推动城市道路交通规划日益完善

另一方面,城市经济的发展为道路交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保障。同时,在城市化进程中,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市高度的增加,城市人口数量的增多和密度的提高,经济社会结构的多元化和复杂化,所有这些都对城市道路交通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这就使得城市道路交通必须根据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和城市所处的地位来进行规划,从而促进城市道路交通规划体系的不断改善和升级。

3、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和城市经济协调发展的意义

由上,城市道路交通规划与城市经济发展这两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内在联系。一方面,每个城市都需要有与之匹配和适应的完善道路交通体系作为城市发展的基础。一个能够与城市发展相适应和协调的综合性道路交通格局将会十分有利于城市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而道路交通规划的不合理导致运输效率的下降等,则会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瓶颈”。但从另一方面来看,城市经济发展与道路交通这两者之间并不是完全独立或从属的关系,经济的发展反过来也会对城市道路交通规划提出更多的新要求,从而有利于推动城市道路交通规划体系的不断改善和升级。

这两者之间是相互的,任何一方有脱节将影响到另一方。因此,在完善城市道路交通体系来推动城市经济不断发展的同时,也要密切关注城市道路交通本身的发展状况。只有这样在相对协调的条件下,使两者形成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相互依存的良好关系,双方才可能共同发展互利,共同高水平进化。

二、城市道路交通规划与经济发展不协调因子

1、不合理的道路交通规划对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

然而,当今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交通拥挤、秩序混乱等问题不断发生,城市道路规划中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成为阻碍城市经济进一步发展的瓶颈。造成这种局面的历史及现实的因素固然很多,但也和不注重城市道路交通规划的指导作用、道路规划不合理、忽视交通需求管理等因素密切相关。

其中,以下问题较为突出:城市发展初期的道路未经过总体规划和设计,呈现自由性,无法满足城市的发展变化;道路交通规划以当届的领导的意志为转移,失去权威性和严肃性,对资源造成巨大的浪费;道路交通规划中没有体现出“以民为本”的原则,忽略民众参与,使得人们失去对城市规划的热情,设计出的道路交通系统也很难满足人们的实际需求。

2、城市经济落后对城市道路交通规划的影响

城市道路交通的发展离不开城市经济的支持。从我国城市道路交通发展的实践来看,经济的落后以及经济发展的失衡,使很多城市道路交通的发展缺乏强有力的经济基础。例如很多地方政府由于受到财力限制,对城市道路交通规划缺乏重视,以至于形成恶性循环:经济发展滞后导致城市道路交通规划的不完善,而城市道路交通的不发达和不完善又会进一步加剧当地经济发展的难度。

三、合理城市道路规划,促进城市经济发展

当前,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国民经济发展平稳且在持续增长,这就对城市道路交通规划提出了更高的新要求。面对当前城市道路交通中存在的各类问题,应更加明确城市道路交通建设的发展思路,积极做好城市道路交通发展规划,建立健全完善和能够可持续发展的城市道路交通运输体系,为城市经济快速健康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保障,不断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主要应做到以下两个方面:

1、在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在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过程中, 应该采用先进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要根据本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其所起的作用,给城市做一个正确的定位,制定一个切实有效的发展目标。坚持从人的需求出发,关注人本身的发展,注重社会公平,提高群众的参与水平,从而建立起高效舒心、环境友好的城市道路交通系统。

2、加强道路交通规划实施的监督体制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是一个任重道远的任务。要保证城市道路交通规划的顺利实施,各级城市行政主管部门应该要将规划实施的监督工作落到实处。

结语:综上,城市道路交通规划是城市经济发展中始终伴随着的、不容忽视的重要课题。城市道路交通问题如果能够得到好的解决,则可以极大地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为城市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反之,则将很大程度地制约城市的经济发展。而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又必须通过规划保证城市道路交通有与之相适应的发展,这样方能达到城市道路交通规划与城市经济发展的协调与平衡,实现两者之间的良性循环,不断促进城市经济实现健康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朝阳,周溪召. 试论我国城市道路规划建设的可持续发展[J]. 城市规划汇刊. 1999(01).

[2] 陈久强,向良. 论城市交通建设与城市经济发展[J]. 湖南城市学院学报. 2007(02).

[3] 常惠丹. 我国城市交通与经济发展[J].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0(06).

第6篇:城市道路交通问题范文

【关键词】城市道路;道路规划;交通问题;规划理念;设计理念

1 引言

城市道路是城市交通直接的载体,随着城市化的水平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机动车的数量逐年增涨,同时道路上行驶的车种增长比例不一,行驶的特性也发生很大变化。这样对城市交通带来不小的压力,同时也出现很多的交通问题。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的道路步行、休闲功能增强;人们的环境意识也加强,道路的绿化、噪声污染,环境污染等也是城市环境评定的一个标准指标。因此,对于城市交通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提出了不小的难题,如何加强道路规划,使得城市道路交通问题得到缓解,以及在规划中如何做到以人为本的规划理念。这给道路规划设计相关人员提出更高的要求。

2 城市道路规划中的问题

城市的交通状况可以直观的反应出,城市道路规划中一些问题,因此,在论述城市道路规划前必须先分析研究,城市交通中的主要问题进而折射出城市的道路规划中存在的问题。

2.1 城市交通主要存在问题

1)交通事故频发:城市道路交通中交通事故频繁的发生,其中有许多非致命交通事故,给本来拥挤的交通带来很大压力。交通事故不仅导致对医疗设施的需求量增加,而且还给受伤者的精神以及身体都带来很大的痛苦。

2)交通拥堵:城市中堵车现象已经是司空见惯的事情,尤其是在上、下班时间以及节假日期间,交通拥堵现象尤为严重位置主要表现在于交叉路口。对于城市道路交通网承载力来讲,过多汽车数量是引发交通拥堵问题的直接原因。

3)交通公害:噪声污染,声源主要来自汽车喇叭声,噪声使人们听觉疲劳甚至听力损伤,严重干扰沿线居民睡眠,直接影响居民生理乃至心理健康;环境污染,汽车尾气的排放,汽车尾气成分复杂,其中包括:有毒气体,重金属等有害物质,给人们身体甚至生命造成危害。

2.2 城市交通规划中存在问题

1)城市交通规划理念陈旧,规划水平不高;

现今城市规划则是侧重土地利用规划,进而对交通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相互反馈、相互结合做得不是很合理。交通规划研究重点主要在道路网络系统,缺乏考虑政策因素对交通发展的影响,造成在交通规划对于政策变化的适应性较差。

2)道路规划设计不合理;

目前,我国城市道路规划设计局限在道路工程设计方面,缺乏交通工程设计的理念,导致道路设计一些指标不合理。对道路功能和交通流构成缺少必要分析;对道路功能、行车速度、车道数、车道宽度等之间关系缺少起码的分析研究,盲目地、机械地套用道路设计规范;对交叉口通行能力、行车速度以及延误等缺少定性、定量交通分析等等,直接导致道路规划设计的不科学、不合理。

3)交通管理水平较低 ;

在我国,城市交通发展要落后发达国家很多年。城市机动车密度还是相对较低,但是,引发的城市交通堵塞问题、交通事故问题、环境污染问题却很严重。这说明我国在城市道路交通管理水平不高,在体制上、行政上和技术上还存在管理方面的一些问题。城市网络很复杂,交通的运行很复杂,产生交通问题的因素也很复杂。

4)道路规划设计手法不高明;

在城市道路红线规划中,路段和交叉口的宽度是一样的,结果使交叉口通行能力大大降低。若再在路口四周开设吸引人流的商场,影院等,则大量行人过街,占去很多绿灯时间,使交叉口通行能力再次降低。显然,在道路规划设计手法上存在一些问题。

5)道路性质以及功能区划分不明确;

各级城市道路性质以及功能的划分,这对提高道路交通效率、保障行车安全,是非常重要的。但是长期以来道路规划没有解决道路分区、分工问题。由于周边商铺等建筑结构使得道路无法再拓宽,行人、三轮车、自行车、公交车、汽车、货车等都汇集于此地,造成结果行人不安全,行车快不了。

3 以人为本的规划设计理念

一些专家强调人性化理念在城市道路规划中的重要作用,如:史春华、陆建等细致的研究城市公交专用车道,从车道的设置形式、尺寸及停靠站位置设计;韩鹰飞等研究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分析研究道路横断面、道路线形、道路设施等方面设计的要点。

3.1 以人为本的城市道路交通的特征

据城市交通事故调查数据分析,结果发现80%以上交通事故都是由于人为因素造成的。因此,人在交通规划中应该作为重要因素考虑。以人为本是现代化城市道路交通发展的基本特征。人性化交通就是要用“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来指导城市道路交通的规划、管理及交通设施的设计等交通规划的各方面。以人为本的城市交通系统不但需要先进交通规划理念,而且还要协调交通内部与外部关系。内部交通设施平衡、运行协调、管理统一,外部与城市社会、经济、环境、用地相互协调,这都是建设人性化城市交通应该考虑的。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发展的最终目标就是建成舒适、宜人生活交通空间,促进城市经济的不断发展。

3.2 城市交通规划多元性与人性化协调统一

城市交通系统并不是一个孤立系统,它的发展受到城市经济、社会、环境、科技等方面因素制约。目前我国城市都在扩大城市规模,面临着交通机动化、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共同的问题,但是,城市发展过程都有各自不同发展阶段和发展目标,其中包含着城市交通的多元行。而人性化城市交通系统不应排斥交通多元性,应该注重交通共性和个性的统一协调。人性化城市道路交通系统尽管从城市规划、建设、运营、管理等多方面进行统一协调,但是应该充分考虑城市交通个性。具有特色的城市道路交通系统必然是既要有以人为本的基本特征;又要有鲜明城市特色的道路交通系统。

3.3 人性化的智能交通

人与物体要想在城市中快速流动以及转移,就必须要依赖高效率的城市道路交通系统。在整个交通系统中,各种不同交通方式之间的衔接,则成为最容易出现等候时间以及延迟等不必要的中间环节。所以,就应该加强不同交通方式之间的联结。如,法国巴黎国际机场,在一些中心交通枢纽,已经成功实现各种交通方式的无缝衔接,航空交通、铁路交通、城市铁路交通和公交车交通等交通方式已经实现无缝联接,不出机场就可以直接改乘其他的交通方式到达想去的目的地。智能交通能够给城市带来非常大的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是经济、社会、生活中重要组成部分。智能交通系统应该是现代国家以及城市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国家或城市发展最为关键的基础设施。智能交通系统可以减少交通拥堵以及行车延迟时间。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与科技的不断进步,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建设也不断发展和完善,城市交通拥堵现象将得到大大的缓解。

4 结语

随着城市快速发展,城市道路规划设计工作会面对很多新问题,需要城市道路规划设计者用心去解决。人是城市发展的主人,城市发展建设应该以人为本,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建设也不违背这个基本原则。在城市道路交通政策的制定、线路的设置、管理的措施、工具的选择、交通设施的建设等诸多方面都应该考虑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

参考文献

[1]王瞻,魏可明,许柯尧.城市道路规划设计分析[J].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10(35): 111-111

[2]韦鑫.对我国现代城市道路规划设计的一些探讨[J].建材与装饰:上旬.2011 (7):109-110

第7篇:城市道路交通问题范文

城市道路交通空气污染是由机动车辆排出的尾气引起的。车辆尾气所含的主要污染物有:一氧化碳(CO),碳氢化合物,氮氧化物(NOx),二氧化硫(SO2)含铅化合物,碳烟等颗粒物及恶臭物质等。它们大部分是有害有毒物质,有些还带有强烈刺激性,甚至有致癌作用。例如CO经呼吸道吸进肺部被血液吸收后,能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合成CO-COHb(血红蛋白)。CO与COHb的亲和力比氧大250倍,很易导致人体内各组织缺氧,而NO与COHb的结合力比氧高30万倍,极易造成体内缺氧,严重是可引起意识丧失,甚至死亡。而有关调查表明:城市污染物中约有90%的CO和约有50%的NOx来源于城市道路交通中机动车辆行驶所排放的尾气,城市道路交通已经成为构成城市环境污染最主要的因素。

机动车辆在道路上行驶辐射的噪声,主要由动力噪声和轮胎噪声两部分构成。车辆动力噪声主要指动力系统辐射的噪声,其强度主要取决于发动机的转速,与车速有直接关系,一般随车速的增大而增强。轮胎噪声是指轮胎与路面的接触噪声,由轮胎直接辐射的噪声和轮胎激振车体振动产生的噪声构成。城市道路交通所引起的噪声引起听力损伤,对人体的健康和正常的生活与工作都有很大的影响。据研究:在40~45dB的噪声刺激下,睡着人的脑电波开始出现醒信号,对于突发性的噪声在60dB时,可使70%的人惊醒。可见,城市道路交通噪声污染也是困扰着城市道路交通网络规划者和管理者的又一重要问题。其他环境问题城市道路建设和营运过程中,对沿线一定范围内的生态环境和人文景观也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和破坏。

城市道路交通环境保护的对策

城市道路交通环境的保护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解决城市道路环境污染的对策,既要从制度上加大管理力度,运用法律的、经济的各种手段,又要从技术创新上寻找解决城市道路交通环境保护的有效途径,做到定性分析与定量研究的有机结合。首先从管理层面看:

1建立城市道路交通环境质量评价体系。为了控制城市交通对城市环境产生新的污染,必须建立城市道路交通环境质量评价体系。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可以采用综合质量指数进行评价。综合质量指数的计算式为:且式中:——环境空气综合质量指数:——第i种污染物的污染指数,;——第i种污染物的实测(或预测)浓度,;——第i种污染物的评价标准值,;——第i种污染物的权重值;——参与评价的污染物数量。

第8篇:城市道路交通问题范文

其中的问题愈演愈烈,必然会对城市道路交通安全产生不良的影响。对城市道路交通安全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深入探讨如何加强交通安全管理、尽力减少事故,对保障城市道路交通安全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事故并非仅仅出自人的行为

人们通常认为,在大量发生的交通事故中,每一起都与人有关。的确,在城市道路交通系统中,车辆是由人驾驶的,道路是由人来使用的;车辆和道路是客观的,无意识的,而人是主动的,有意识的。因此人们很容易就得出一个结论:如果事先采取正确的措施、实施正确的行为,所有的事故都是可以避免的。

这似乎与我们时下流行的某种理念相吻合,即:所有的事故都是可以避免的。或许这个说法有一定的道理,因为在各种交通事故中,人的不当行为是事故发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于是,针对这一点,我们制定了各种各样的安全管理法律法规,并采取多种措施,从许多方面对人们进行了不同形式的安全教育。

然而,道路交通安全有其特殊性。道路交通是一个涉及人、车、路、环境的动态系统工程,鉴于系统的整体性原则,单纯地强调某一部分的作用而割裂系统各个要素间的相互关系,显然是很不全面的。本文拟从城市道路条件及环境的角度,对交通运输安全的影响作一个分析。

来自欧洲联合经济委员会的一项调查报告显示,70%的事故是由于道路的缺陷所致。法国国家保险公司在详细研究了1000多起事故后得出结论,那些通常被视为驾驶员的错误所导致的事故背后,往往隐含着相当比例的道路因素。

目前,一些专家在对道路交通安全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时,常采用的方法一般有:绝对数法、事故率法、事故强度分析法、概率和数理统计法、模型法、时间序列分析法、灰色评价方法等,这些方法的运用,对国内城市道路交通安全的评价进行了一定的探索。

与此同时,除了城市道路自身的规划与设计外,城市道路的公共设施及其他一些人文条件,也对交通安全产生着很大的影响。

事实证明,把大量的交通事故的原因简单地归结于人,虽然有利于交通事故责任的认定,同时也有利于对参与交通者的教育与培训,但是从总体的角度来看,这种观念并不有利于道路规划与设计等方面的研究,对于严峻的交通安全形势弊大于利。

正如国外一些调查研究所证实的:每一起交通事故都不同程度地涉及道路使用者、车辆和道路条件。正因为如此,我们在考虑道路交通的安全管理时,不但要考虑到人为因素,还要考虑到道路条件与道路环境,并针对实际状况,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

我们认为,许多看似人员的操作失误,其中相当一部分是由于困难的道路条件引起的。这就要求在城市道路的规划与设计中,一定要选择一个科学、合理的方案,体现人性化的原则,以求产生最大的安全效益。

城市道路条件的基本要求

城市道路的特点一般是:功能多样,组成复杂,行人交通量大,车辆多而类型杂,车速差异大,交叉路口多,道路两侧建筑物密集,道路交通量分布不均衡。尤其是市中心道路一般都存在早晚高峰的不同状况,还常伴有交通管制等特殊情况的发生。

在纵横交错的城市道路中,良好的道路线形、平整坚固的路基路面、视野清晰的交叉口、结构坚固且净空合理的桥隧建筑物,都能为车辆的安全行驶提供有利条件。相反,道路线形有缺陷、路面抗滑能力低、交叉口控制不合理、桥隧建筑物净空和结构不规范等等,往往是导致事故生发的间接与潜在的原因。

由建设部颁布的《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对城市道路提出了基本要求:

1.城市道路系统规划应满足客、货车流和人流的安全畅通;反映城市风貌、城市历史和文化传统;为地上地下城市管线和其他公用设施提供空间;满足城市救灾避难和日照通风的要求。

2.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应符合人与车交通分行,机动车与非机动车交通分道的要求。

3.城市道路应分为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4类。

4.城市道路用地面积应占城市建设用地面积的8%—15%,对规划人口在200万以上的大城市,宜为15%—20%。

5.规划城市人口人均占有道路用地面积宜为7—15平方米。

城市道路四通八达、纵横交错,根据城市规模不同,城市道路网的大小也有不同。任何城市的路网密度与路网布局都必须契合每个城市的不同特点,使城市所需要的交通运输能力与路网通行能力相协调。

城市道路网的布局,应根据城市土地使用、客货交通源和集散点的分布、交通流量流向来确定,同时还要考虑地形、地物、河流走向、铁路布局等等。只有把这些因素综合考虑进去,城市道路的规划与设计才能更加科学与合理。

不可忽视的环境影响因素

除了城市道路条件的“硬件”之外,在任何时候,交通运输环境对于交通运输的安全保障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例如城市经济发展状况,市民素质的高低,社会文明的程度等等,都是影响城市道路交通安全的“软件”。

之所以必须要考虑环境的影响因素,是因为对城市道路交通安全来说,除了道路自身的条件外,由于人和车是整个交通运输系统贯穿始终的必然因素,而且与道路和环境之间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因此,对城市道路条件与环境进行割裂的独立讨论,是不全面的。

道路环境要素除了指气候、绿化等外,各种城建项目也会对交通环境产生不同的影响,有可能打破原有的交通平衡,而带来诸多的交通和安全问题。其中,主要的环境影响因素有:

1.城市道路景观。高等级公路景观设计的基础和前提是保障安全,另一个目的则是提高舒适度。但保障安全是前提,否则,提高舒适度将变得毫无意义。

2.城市布局形态。城市布局形态决定了城市路网布局和城市道路的基本条件,决定了城市路网的交通特性,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城市交通安全。

3.城市气候及地理条件。城市所在区域内的气候条件影响着交通出行的安全,尤其是在高速公路上,大雾、大雪、暴雨等恶劣天气,都会成为影响交通安全的明显的负面因素。

4.交通流的变化。很多城市的交通需求增长很快,这就要求道路规划设计部门对于未来可能出现的交通运输能力的压力要充分考虑进去,因为车流、人流的过分增加,都会影响交通安全。

除以上几点外,城市的人文环境、交通安全文化发展的水平,也对交通安全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居民的素质高低、行为习惯、出行心理等等,对交通安全影响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现在城市道路的规划与设计,都应该把体现城市文化特点、凸显人文关怀,作为非常重要的方面来考虑。

交通事故的发生有诸多原因,各地区交通事故发生的原因也有所不同。笼统地说,城市道路交通安全保障体系从结构上可以分为5大部分,每一个部分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并构成了一定的模式。它们可以分别叫做人员安全保障系统、车辆安全保障系统、道路安全保障系统、安全设施保障系统和安全管理系统,各个系统并非孤立存在,而是相互协调,形成道路交通的整体安全保障的大系统。

一些城市规定,规划部门在审批城市道路沿线的大型建筑以及其他重大建设项目时,应当会同公安机关交通管理等部门组织进行交通影响评价。如果评价认定不符合城市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规划的,应当进行调整,无法调整的,不予批准。

第9篇:城市道路交通问题范文

[关键词]城市道路;交通网络;优化措施

中图分类号:F503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2306-1499(2014)08-0112-01

中国城市交通网络体系建设近年来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过去长期制约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瓶颈的城市交通运输得到有效缓解。但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水平的提高,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居民私家车数量的增加,城市交通日趋紧张,道路堵车现象严重。目前,实现城市道路网络可持续发展、规划建设,优化现有道路城市道路网络,实现持续支撑社会经济和城市发展是未来中国城市道路的必然方向。

1.我国城市道路交通网络存在的问题

(1)路网等级结构不合理、功能紊乱多年以来,我国大部分城市在道路网规划设计、建设中,忽视道路网的功能结构改善,只片面的重视城市主干道的建设,扩充道路网的空间尺度,忽略了对城市次干道、支路的规划建设,从而导致了城市道路网络等级结构不合理,交通功能的紊乱,长距离交通与短距离交通重叠,机动车交通流与非机动车交通流、步行交通流重叠,快速交通流与普通交通流重叠,商业中心公交、自行车、行人出行没有方便感、安全感,这几乎已经成为我国大城市的通病。

(2)相互干扰行、通行能力差。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居民私家车数量急剧增加,我国城市道路交通网络对于机动车与非机动车的分流规划设计、建设取得了可喜成绩。但是国民经济水平总体决定了我国还是一个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混合交通为主的国家。人车相互干扰的被动的局面,导致了道路交叉口的服务水平严重下降,现代化的城市交通控制系统和智能交通系统在城市交通系统中远远低于规划设计者、管理者的预期,从而使得路网整体性功效无法得到有效发挥,最终成为路网系统中最为脆弱的瓶颈,造成了城市道路网资源的严重浪费。

(3)路网密度低。路网密度是指城市中所有的道路总长度与城市总面积之比。城市道路网必须具有合理的等级结构以及衔接方式,以保障各类交通流由低一级道路向高一级道路有序汇集,并由高一级道路向低一级道路有序疏散,从而通过不同等级道路交叉的最佳管理与控制,实现不同出行距离和不同类别交通的合理分流,实现道路网络交通功能的最大化和交通运转的效率化城市路网是城市交通与城市发展的骨架,对合理路网间距的认识是路网规划的关键。但对合理路网间距的认识存在若干观点,致使路网间距的合理取值范围较大。

2.城市道路交通网络优化

城市道路交通网络优化是指由若干个道路交叉口与路段组成的网状结构。

(1)城市道路交通网络。城市道路交通网络是城市的骨架、建筑物的依托,并为地下工程管线的埋设和交通设施布局提供了空间。因此,对城市道路交通网络的规划一定要与城市总体规划的用地发展紧密结合,并带有超前性。道路网络优化是指在一定的约束条件下,通过确定优化目标、建立优化模型,采用适当的方法选择规划线路将选定的控制结点连接起来,形成区域未来道路网络规划方案的过程。路网交通组织以网络服务能力及其利用最佳化、缓解局部交通阻塞为目标,通过单行线、局部禁行或绕行等组织方案,提高道路网利用率和通行效率,均衡交通需求在路网上的分布,以实现交通需求和供给之间的平衡。根据我国现有城市道路的规划建设情况,常采用以下道路网络优化措施:①调整现有城市路网等级级配城市道路是功能的,它们相互之间有时是矛盾的,在规划时,需按功能的主次进行协调。②按照城市道路网络一体化的思想来支撑城市的发展,城市交通应该由低一级道路向高一级道路有序汇集,由高一级道路向低一级道路有序疏散,尽量避免过境长距离交通穿越城市道路。

(2)改建相关交叉路口。我国现有城市道路由于城市道路交通网络不完善,路段和交叉口的通行能力不匹配等诸多原因造成了道路交叉口堵塞严重,交通组织不善而产生交通混乱。目前,交通堵塞是全国各大城市道路发展的明显问题。城市道路交通网应尽量在道路系统上实行快、慢分流,公(公共汽车)、私(私家车)分流的设计思想,既可提高车速,保证交通安全,又能节约非机动车道的用地面积。为进一步改善交叉通运行条件及运行状况,减轻交通拥挤、阻塞,从而提高整体路段的通行能力。当机动车和非机动车交通量都很大的道路相交时,双方没有互通的要求,只需建造分离式立体交叉口,将非机动车道在机动车道下穿过;规划设计立体交叉口进口道上单向机动车道的通行能力。

3.如何应对交通流

可设置单行道和可变车道系统。随着城市住宅建设的逐步外移,交通流的潮汐性特点越来越明显。所谓交通潮汐现象就是指早晨上班时间,进入市中心的交通流量远远大于离开市中心的交通流量,而到了晚上下班时间则相反。为了更充分地利用有限的道路资源,尽可能地降低交通拥挤,很多国家和城市采用单行线和可变车道的办法来应对。

单行道是指只允许一个方向行驶的车道,单行道指示标志有向左单行道,向右单行道。为了更充分地利用有限的道路资源,在每天的某些时段内(如上、下班高峰时期)可以考虑把流量较少一方的一个(或若干个)车道通过交通管制措施,分配给流量较多一方的交通用户使用,从而更加有效合理地使用道路资源,以最大程度地减少交通拥挤,这就是可变车道。设置可变车道不仅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城市路网资源,提高道路通行能力,而且可以快速解决局部地区因为突发事件而引起的交通拥堵。设置单行道和可变车道,虽然现阶段在我国因为交通设备、服务质量等问题引起的争议,但这一措施已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可、赞同,并在我国许多大中城市道路网络优化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4.结语

城市现代化道路交通网络建设是一项超前工程,城市规模越大,城市道路交通类型和网络越复杂,交通问题也越多。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水平的提高,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交通日趋紧张,实现城市道路网络可持续发展、规划建设,优化现有道路城市道路网络,才能让城市道路网络为我国经济发展、国力提高发挥更快、更高、更好质的作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