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普通中小学教育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普通高校 体育教学 竞技教育
一、我国普通高校体育与竞技教育的分与合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观念有了很大的变化,竞技教育的作用变得越来越尴尬。一方面,我国竞技体育水平不断提高,国际地位受到世人瞩目,尤其是成功举办第29届北京夏季奥运会并获得金牌榜首位,无不使每一位国人骄傲、自豪;另一方面,人们对竞技体育的政治作用变得越来越理智,民众更多地希望从中得到“实惠”。在教育领域,学生体质健康成为被关注的重点。但令人遗憾的是,竞技教育在普通高校体育教学中变成众矢之的,似乎提到“竞技”二字就成为破坏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兴趣、过度开发个人潜能的代名词,对普通大学生尤其是没有运动天赋者而言,如何带有歧视,而对其正面作用的提及变得慎之又慎。
诚然,由于我国的特殊发展历史,对体育的内涵赋予了更多的责任与使命。在我国建国之初到上世纪80年代,由于受当时国情和前苏联体育思想的影响,曾一度把竞技教育当成体育,而不关心学生体质和健康水平,要求全部按照既定的模式达标,忽略个体差异,这显然有失偏颇。但现在达标标准细化,是否就意味着学生体质能得到很好的个性发展呢?是否就意味着有更多的学生热衷于参加体育锻炼呢?据我国1985年到2005年对全国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调查显示①:大学生耐力素质、肺活量下降幅度较大,上下肢、腰腹肌力量下降幅度明显,体重超标者增加。另据调查显示:“大学生经过了12年的中小学教育后,竞只有22.93%的大学生获得了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有66%的学生每天锻炼时间不足1小时,其中,24.8%的学生每天基本不锻炼”。这说明,虽然是一刀切的达标标准,但有其存在的价值,至少在参与体育锻炼之初对学生有一定的引导和强制作用,很多学生迫于达标的压力必须参与体育锻炼。我们知道,在参加体育锻炼的最初,对于没有锻炼习惯的人生理反应会较为强烈,如果是仅仅涉及耐力和心肺功能的锻炼,又有枯燥和单调之感。普通高校大学生由于缺乏锻炼实践,在对未来身体反应不确定的情况下,需要用毅力来克服惰性和畏难情绪,只有把积极参加锻炼并争取达标作为唯一途径。这就要求“达标”内容和标准的制定要符合现代大学生身心特点,体现渐进式的兴趣引导特征,要突破以往机械的模式,以达到激励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热情。
二、竞技教育对大学生终身体育观的促进与发展
随着现代人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闲暇时间的增多,人们对健康标准的要求也发生了变化,从终身教育派生出来的终身体育思想就是在这一背景下提出来的,并逐渐成为世界各国研究的热点。培养大学生的终身体育观,就是培养大学生学会运用科学有效的健身方法终身参与体育锻炼,以保持身心的健康水平。竞技体育倡导的“更快、更高、更强”不仅仅是针对比赛成绩,更主要的是通过竞技教育完善人格,保持对事物的敏锐观察,对未来充满信心,与世界共同进步发展。通过参与竞技的过程加强体育锻炼,提高科学锻炼能力,提高健康水平,促进形成自我锻炼习惯。竞技教育是外化的竞争教育,“在竞争中,青年勇于向强者、权威和极限挑战,不断超越自我、超越他人,有所发展、有所创新、有所前进。”如今我国与世界交流增多,共同繁荣发展预示着竞争也日益激烈,大学生未来具备的竞争实力需要多方面教育和培养,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终身体育是世界倡导的体育新境界,是培养人的长远目标,我国终身体育必须结合年龄段特征,抛弃传统思想教育中的过分“谦虚”,用竞技教育提升大学生的自立、自强、自信。
三、对普通高校体育教学中开展竞技教育改革的思考
大学生正是青春年少、活力进发、激情飞扬的年龄段,也是精力过剩阶段,这一时期的人兴趣爱好非常广泛,但又欠缺分辨和自控能力。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增强竞技教育,在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中营造竞技教育氛围,引导大学生进行科学锻炼,养成锻炼习惯,培养参加比赛的兴趣,势必对大学生的竞争意识、团结协作和坚韧不拔等精神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1 提高体育教师教研能力。体育教学中教师是学生的引导者,竞技教育要求教师深刻领悟竞技体育的魅力,热爱体育教学并进行相关领域的研究。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知识储备,单一的结果论不
能满足他们对体育现象的认知,需要教师不仅具备一定运动技术水准,还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从运动生理学、社会学等多学科角度,用他们容易理解的语言去解释现象、阐明道理,体现体育学科的科学性。在当今普通高校体育教学环境下,体育教师在竞技教育方面的教学研究是提升教学质量、促进教学效果的重要保证。
2 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竞技教育思想。行为改变的前提是思想观念的改变,大学生对竞技教育的认识差异较大,容易被竞技比赛的表面现象误导。体育教学对大学生观念的转变起主要的教化作用,教师在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要引导大学生正确地认识竞技教育的必要性和有效性。因为,只有正确的竞技教育思想的形成,大学生才能对科学锻炼、参与比赛形成主动意识,才能对竞争意识、团结协作和坚韧不拔等精神的培养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 优化体育教学中的竞技教育内容。体育教学中竞技教育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到比赛,针对大学生的实际能力安排与设计的教学内容,对吸引大学生注意力、培养他们的体育兴趣会起到关键作用,而“达标”标准只是其中的阶段目标,是过程。因此对竞技教育内容的选择、设计,应使每一位大学生都有参与感、责任感、荣誉感,通过比赛,感受成功与失败,使其身心得到锤炼,使其能够深刻地领悟到竞技教育的精髓,从而主动参加体育比赛、主动接受竞技教育。
4 加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加强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持续性的工作,是体育教学的有力补充。而竞技教育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因为它的内容符合大学生年龄的身心特点。因此,在大学生的主要活动区域,要加强对竞技教育的宣传,并形成一个良好的氛围,要使他们通过竞技教育提升个人综合素质,也为终身体育观的建立打下良好的基础。
竞技教育对培养普通高校大学生的竞争意识,培养团结协作和坚韧不拔的精神,以及养成体育锻炼习惯、学会科学锻炼,并最终形成终身体育观等具有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学中存在弱化和排斥竞技教育的现象,竞技教育对锤炼大学生身心作用没有得到应有重视。而导致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包括人们对竞技教育的误解、应试教育的导向和儒家传统观念的束缚等因素。因此要发挥竞技教育在普通高校体育教学中的有效作用,除体育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教研能力外,还要从提高教研能力、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竞技教育思想、优化竞技教育内容、结合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等方面人手,激发大学生主动参加体育比赛的兴趣,并从中获得教育。
注释:
①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研究组.2005年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报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②陈琦.从终身体育思想审视我国学校体育的改革与发展[d].北京体育大学博士论文,2002.
③赵秀红,苗艳丽.为何66%学生锻炼不足[n].中国教育报.2006--2--9.
④卢元镇.奥林匹克运动与当代高等教育[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2,22(4):1--5.
参考文献:
[1]毛振明,赖天德等.再说中国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m].北京:地质出版社,2007.
[2]洪晖,刘炜浩.我国高校学生体质下降原因探析[j].体育文化导刊,2010,(9):113--116.
关键词:在校生;专任教师;预测;教育发展规划
人口发展与教育发展有着重要的关联。制定普通中学的教育发展规划,首先必须确定普通中学的发展规模,在此基础上再来规划教学仪器设备、师资队伍和经费投入等。而要确定发展规模,则必须确定需要上学的人数和在校生的人数,以及人数的变化对教育可能产生的影响。研究人口变动及其一系列后果可能对教育产生的影响,有助于国家或地区在制定教育近期规划和远景规划时准确地判断发展趋势并做出适宜的决策。本文首先对丰泽区建区以来普通中学在校生的现状进行分析;其次,利用优化的灰色预测模型对2011-2020年丰泽区普通中学在校生人数和专任教师需求量进行预测;最后,根据预测得到的具体数据,深入分析在校生数量的变化对教育发展产生的影响,提出合乎普通中学在校生发展趋势的教育发展战略,为丰泽区制定教育发展规划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一、丰泽区建区以来普通中学在校生变化趋势分析
丰泽区隶属于福建省泉州市,于1997年由国务院批准建区,经过13年的迅速发展,目前有8个街道,74个社区。全区共有普通中学9所,所有公办中学先后通过省普通中学一级达标、二级达标和省、市达标初中校评估验收。丰泽区经济相对比较发达,有部分民间资金进入到教育产业,辖区内民办学校泉州实验中学和北师大泉州附中分别于2001年和2004年开始招生,由于优质资源效应,对丰泽区的普通中学教育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从表1可以看出,丰泽区普通中学在校学生人数从建区时的7098人,之后逐年上升,于2008年达到最高峰19654人,这段时间内在校学生人数的上升幅度达到177%;在接下来的两年,在校学生人数开始回落,幅度分别为3.2%和4.7%。
(四)专任教师需求量预测
根据表5,2006-2010年丰泽区普通中学专任教师师生比大约为1∶14,再由表4的2011-2020年丰泽区普通中学在校学生数预测值,我们可得2011-2020年丰泽区普通中学专任教师需求量的预测值如表6所示。
三、预测数据分析及几点建议
从表1和表4可以看出,丰泽区普通中学在校学生数在2008年达到高峰19654人后,便逐年回落,到2020年减少为16176人,比最高峰时的2008年减少17.7%,普通中学在校学生数的这种变化趋势应引起教育决策部门的高度重视。表6所列2011-2020年丰泽区普通中学专任教师需求量是根据在校学生数的变动按1∶14的师生比计算得出的。专任教师需求量的变动趋势与在校学生数的变动趋势基本一致,2008年达到最大需求量1374人,而后逐年减少,到2020年减少为1155人,比最高峰时的2008年减少15.9%。办学条件的现代化和师资的高水平将是未来教育竞争的两大热点。基于以上对普通中学在校学生数和专任教师需求量预测数据的分析,我们提出下列几点政策性建议:
1.应积极稳妥地进行初、高中学校的布局与调整。普通中学教育在校生人数的减少,使一些中学的生源出现不足。根据本地人口和社会经济实际,充分考虑人口波动因素,无疑对提高投资效益具有积极的意义。
2.谨防盲目扩大初高中的办学规模。丰泽区普通中学教育在校学生人数逐年减少,根据这种变化趋势,应谨防盲目扩大初高中的办学规模,以防若干年以后出现教育供大于求的局面。此外,为了扭转在校学生人数逐年减少的局面,必须扩大高中阶段的入学率,满足居民对高中教育日益增强的需求,先行先试,争取在丰泽区率先实现普及高中教育。
3.切实落实素质教育。随着在校生人数的不断减少,小班化教学将成为可能,为实施素质教育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4.抓住提高教师素质的机会。首先,可以狠抓教师的准入资格,实施竞争上岗,并逐步清退不合格教师;其次,可以让教师轮流到师范院校进修,以全面提高普通中学教师的整体水平。
参考文献:
[1]郑真真,吴要武.人口变动对教育发展的影响[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3(2):84-89.
[2]罗党,刘思峰,党耀国.灰色模型GM(1,1)优化[J].中国工程科学,2003,5(12):50-53.
[3]刘思峰.灰色系统理论及其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4]徐警武.人口发展趋势与教育战略规划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7,19(11):18-21.
[5]石人炳.2000-2020年我国各级教育需求预测及建议[J].南方人口,2004,20(2):13-20.
关键字:普通高中 英语课堂 高效
在我从事的高中英语教学中发现,通过一些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恰当的处理好教材、通过师生间的积极配合,可以打造高效英语课堂。有位名人曾经说过:“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由此,我认为教师应该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课堂教学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那么如何上好一堂课,如何优化课堂教学,打造高效的学习课堂呢?笔者在课堂实践中摸索了以下几点做法。
一、教师在课堂上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
兴趣是一种学习的动力,学习英语的兴趣越浓,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越高,学习的效果就越好。怎样才能让普通高中学生对英语学习感兴趣呢?我的做法是:1.努力做到自己的课堂生动有趣。普通高中学生的英语基础比较薄弱,甚至部分学生英语学科拖了整个学科的后腿,所以我们课堂教学的起点要适当降低,教材处理时可以将教材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把学生们感兴趣的中西方文化差异相对比,使他们常常喜闻乐道;将英语阅读材料与英语故事结合起来等。2.使用英语口语组织课堂教学,让学生感受英语的学习氛围。通过营造英语氛围,学生也自然习惯于用英语来交流,他们的口语也因此得到了充分的锻炼。当然,让学生听懂并能表达用流利的英语表达自己的想法需要日积月累的过程。3.课堂上我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课堂活动,使他们都能成为学习的主体,并能发挥好主体的作用。学生在参与课堂活动中对英语更加感兴趣,久而久之还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增强学习信心,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变被动应付为主动探求知识,他们就会成为“乐之者”。
二、教师要注重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
课堂上教师要尽量多鼓励学生,哪怕是一点点成绩和进步,也要给予表扬,让他们及时体会到成功的快乐。特别是我们这样的县级高中,学生基础比较次后,如果能让学生不断地体会到成功的喜悦,那么他们就一定会更加喜欢这门功课,而且会越学越有兴趣,越学越想学。相反,如果学生总是遭受失败的打击,那么他们的学习欲望就会快速地降低,甚至放弃。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设法创造机会,针对不同基础的学生设计难度系数不同的问题,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时时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和教师给予的掌声!
三、教师在课堂上要鼓励学生积极配合,勇于表现,参与竞争,养成良好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课堂竞赛形式可分为小组竞赛,男女生竞赛,自由组合竞赛,个人挑战赛等多种形式。课堂上每当竞赛项目及要求一提出来,学生们的热情就会立刻高涨起来。例如,有一次,结合初中的知识点为了更好地复习并掌握一些动词短语,在课前安排了这样一个小游戏活动:我把一些动词短语写在这样一个表格里。
让学生选择表格里的短语造句接龙,每次由两至四组学生参加比赛。能先正确完成相联结的三个短语句子的为获胜者。游戏一开始,学生们踊跃参加,比赛中,学生们的合作精神表现得非常突出,小组内有同学句子出了点小毛病,小组的其他同学马上纠正,使得同学之间相互学到了不少的东西。各种形式的游戏活动,增添了学习的趣味性,学生的学习自觉性也增强了,课堂效率也大大提高了。
四、养成亲密和谐的师生关系至关重要
卢梭说过:“只有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才能做一名真正的教师。”在课堂上,我常常会观察每一个学生的精神状态,如果发现某个学生有异常的表现,我就会找机会过去了解情况,与他沟通,及时帮助他排除思想杂念,解决实际问题,使他振作起来。学生在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中,感受到教育是温暖的,有人性味的。爱心、热心是责任心的源泉。只有热爱学生、尊重学生,才能让师生心灵相通,才能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
关键词:普通高校 国防教育 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
为贯彻《国防法》、《兵役法》、《国防教育法》和《关于在普通高等学校和高级中学开展学生军事训练工作的意见的通知》([2001]48号)文件的重要精神,教育部、总参谋部、总政治部于2002年制定了《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以下简称《大纲》,其于2006年作了进一步的修订),作为“普通高等学校开展军事课程教学的基本依据”,明确规定“军事课程是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的教学方针。之后国防教育作为普通高等学校教育和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被提上了日程。但是,就目前国内高校整体的发展水平而言。国防教育仍处于起步、探索阶段。在《大纲》制定之初,国内除了少数普通高校开展过或一直进行着国防教育或类似的课程教学外,对于大多数高校而言,国防教育是一门全新的课程。课程建设层次较低不说。其中使用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更是参差不齐,这虽然与各个学校对此的重视程度有关。但却显然制约了国防教育的发展。在这种整体硬件环境不甚理想的情况下,提高国防教育教学的软体实力成为发展普通高等学校国防教育的新的努力方向。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等环节上精益求精,比如教师可以采用适当的、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保证教学质量。因此,选择合理的教学方法、手段和注重其多样性成为国防教育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关于教材方法与手段,《大纲》在第四中明确要求:“在军事课教学中,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掌握好深度和广度,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确保教学质量。”那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任课教师在坚持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如何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手段,如何保证其多样性呢?
一、继承和运用传统教学方法中行之有效的方法手段
现在许多年轻教师过分依赖现代的一些教学方法和手段,排斥传统的教学方式方法,这样是不对的。诚然,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中有不少已经无法适应现代教学的需要,但是应取其精华,可以保留、继承和继续发扬的一些内容,不应一味地排斥,而应合理地吸取,为我所用。如在传统的教学法中,就提倡启发式、互动式教学法,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这些最早可以追溯到孔子时代,孔子子作为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教育家。在教学方法方面可谓创历史之先河,直到今天依然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孔子的教学方法主要涵括启发教学、因材施教、择优而教、学思结合等四个方面,这四个方面也成为从古至今极为重要的教育模式。虽然人类已经进入21世纪,科学文明可谓空前发展。然而孔子提出的这些教学方法仍然是现代教育的基础和龙骨。在启发教学方面,比如:颜渊、子路侍孔子时,孔子启发他们谈谈自己的理想,子路说:“愿车马,夜轻裘,与朋友共,澈之而无憾。”颜渊说:“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说:“愿闻子之志。”孔子说:“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由此可见,孔子与弟子们相处非常融洽,能共同交流思想,通过谈话,既掌握了学生的志向,又了解了学生的性格。启发教学在现代教育课堂当中仍然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师作为课堂的引导者,肩负传授学生以知识和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任务,而学生能力的提高不是通过简单的知识灌输所能达到的。通过启发式教学,教师的循循善诱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思维空间,在次第分明的课堂引导中,迅速提升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而且学生的思想深度和广度也可于较短的时间内得到大幅度提升。提高学生思考、分析和解决的问题的能力,这也是当前大力提倡的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由此例便可看出,传统教学方法在社会高度发展的今天不仅丝毫没有过时的迹象。而且在知识量日益显著增加的当前环境下,更需要着力强调,如此现代教育才不会有成为一种“填鸭式”教育的倾向。
传统的教学手段(包括物质化与非物质化两个方面)方面,在物质化教学手段上,也许现代教学媒体在某些方面能超越传统教学媒体,但是非物质化的教学手段,即教师的综合素养。这是现代科技无法促成的,需要教师在一定程度上学习和借鉴传统经验。其实,在传统教学方法和手段中类似的、不可替代的、具有长久生命力的精华有很多,这需要教学工作者认真挖掘、梳理、总结和利用。
国防教育课程有其自身独特的特点,将传统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与国防教育课程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是很有必要的。国防教育课程涉及内容相当广泛,与战争历史相伴而行是其一大亮点。教师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实施过程中可以充分考虑并利用此点,将启发教学、课堂讨论等教学法,以及充分利用实物模型等教学手段充分结合,可极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励学生的参与意识,使学生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能真正学到国防方面的相关知识,加深对各种问题的思考认识,能培养学生由衷而发的爱国主义情感,达到在普通高等学校中开设国防教育课程的目的。
二、积极引进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熟练掌握多媒体教学
实施多媒体教学是国内各院校教学手段改革的大趋势,而且符合《大纲》中“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要求。当前,在国防教育理论课程中,运用多媒体教学已成为国内各院校教学者发展的重点。多媒体教学就是利用计算机、投影仪等多媒体设备。将文字、图像、声音、动画以及音像资料进行有机结合后运用到教学当中的教学方式。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较,最大的优势就在于,“通过把语言表达的艺术性和图像现实的直观性有机结合起来,使教师的分析和讲授更加形象、生动、逼真,容易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效果。可见,多媒体教学非常适合国防教育,可以预计它必将具有广阔的前景。但是,在当前各地园防教育的多媒体课件中,存在许多问题,涉及对课件定位、制作、使用和技术、内容更新等方面,这就要求教师相应地采取对策解决业已存在的问题,熟练掌握多媒体教学。以便让其更好地为国防教育教学服务。
三、勇于探索新兴的辅助教学方式
在国防教育过程中,教师经常会面临一个难题,即有限的课堂教学无法满足学生的求知欲,表现为:首先学生希望通过更多的、稳妥的渠道或方式获得更加详实的军事和国防知识;其次,学生希望通过一个平台与任课教师就一些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交流。在保障正常课堂教学的前提下,开展网络教学应该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作为一种辅助教学方式。各院校可以依托校园网,开辟一个国防教学网页。除了详细的教学内容、世界军事动态等栏目外,还可以设定一个互动空间,便于师生交流。通过网络,学生 既可以充实军事和国防知识。又可以为自己的疑问寻得任课教师的答案:而任课教师则既可以为学生补充课堂外知识,叉可以从学生那儿得到课堂教学反馈。可见,只要运用和管理恰当,网络教学就可以成为一个很好的辅助教学方式。现在,在国防教育中辅助网络教学仍处于探索阶段,有很多实际问题需要解决,如网页的开发、制作、管理、更新等,但是其发展前景是明朗的,作为国防教育者应勇于探索和尝试。需要指出的是,在发展网络教学的进程中,不能无限夸大网络的作用。进而忽视教师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它毕竟只是一种辅助教学手段,在教学中应坚持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要协调好二者的关系。
以上从三个方面讨论了在国防教育教学中关于教学方法和手段运用的问题。此外,在选择和应用教学方法与手段时,除了要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外,还要多方收集反馈信息,这些反馈包括自我反馈、学生反馈、校督导组反馈、外校反馈及上级各相关部门的反馈等。各方对教材有着不同角度和层次的认识。其意见或建议也分别出自这些角度和层次,对提高教学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教师应及时地梳理、总结和消化这些反馈意见。落实其中的合理化建议,并坚持在长期听取反馈意见或建议的基础上,切实改进教学方法与手段,提高教学水平。
注释:
(D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教体艺[2002]7号;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教体艺[2007]1号.
②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教体艺[2007]1号.
③孔子.论语.
④徐丰.浅谈教学手段对教学效果的影响.自http///Course/wuli/Article/625718.aspx。文中指出:“教学手段主要包括物质化和非物质化两个方面。物质化的教学手段是指在课堂中利用传统的和现代的教学媒体作为媒介教学。传统教学媒体包括粉笔、教科书、教具、学具等;现代教学媒体包括声、光、电、多媒体课件等。非物质化的教学手段主要是指教师自身的肢体语言、眼神的运用以及教师自身特有的教学方法,也是教师综合素质的总成。”.
摘 要 高校作为高等教育的载体,在培养当代大学生素质方面起着决定性作用,大学体育是高等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完善大学生素质教育上有着重要意义。如何在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中进行素质教育业以成为广大体育工作者所关注的问题,笔者通过多年高校体育教学的理论与实践就此提出若干可操作的建议。
关键词 普通高校 体育教学 学生素质
作为高校公共基础必修课之一的体育课,它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学生身体素质,培养学毅力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素质教育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作为教育的目的,是一种更为全面的教育模式。它能更好的满足现代多无化社会日益增长的各种需求。在普通高校体育教学中导入素质教育不仅是现代高等教育的需要,也是大学体育教育自己的内在需求。
一、体育教学体育文化意识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的影响
体育教学中人文意思的教育可以为思想道德教育提供一个具体析参考。体育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公平竞赛,竞赛中要有争取优势的雄心壮志,但又要注意培养有关竞赛的道德,做到胜不骄,败不馁,尊重裁判,尊重对方与同伴协作等。而我们传统的体育课程注重的是体育技能与体育只是的传授,很少有教师去关注引导学生重视这些道德方面的教育,教师们想当然的会认为道德教育是政治课范畴的,体育课程中用不上。其实,体育本身也是一种基于“人”的活动,从体育诞生的那一天起,体育就与道德紧密联系到了一起,而且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体育道德越发的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包括加强对兴奋剂的检测,恶意犯规的惩罚,不公平裁判的处理等等,一切这些相关规则的制定和使用目的都是为了维持体育运动的公平公正。因此,教师需要利用这些环节来逐步的培养学生形成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质,同时还要注意体育运动最突出的特点,那就是以培养“德技相长,文理兼修”的适应现代社会文明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为目的。
二、体育教学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影响
心理素质是素质教育中重要的环节,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前提。心理素质是以生理素质为基础,在实践活动中通过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而逐步发展和形成的心理潜能、能量、特点、品质与行为的综合,体育运动与心理素质之间存在关系是由二者的本质所决定的。另外,心理素质还影响着人们的社会交往,决定着人们的交际能力,一个拥有健康心理的人才能在社会中拥有良好的交际圈。体育运动中,有很多都是涉及人与人之间沟通的,尤其是一些团体项目,比如排球、篮球、足球等,这些运动决定性的要素往往不是某一个队员能力有多强,而是要看整体的能力,尤其是整体的配合是否默契,而这种默契的配合就来源于队员之间的有效沟通,队员之间的良好感情。所以,教师需要在集体运动中,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让学生拥有稳定的心理素质,一方面是为了促进健康心理在体育比赛中的沟通,另外也是促进队员之间的交流,同时拥有稳定的心理素质,也会促使学生形成坚定的意志品质。比如在比赛遇到逆境时,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形不成坚定的意志,很可能就放弃了,但如果具备这种良好的心理,则会顽强的挺过去,最终还可能会取得比赛的胜利。
三、体育教学对大学生生理机能的影响
以往的高校体育课程更多关注的还是让学生学到一些基本的体育技能,而且身体素质能达标即可。比如每年体育课程都要检测男生1500米,女生800的训练成绩,看是否能达标。但测完以后也就是给个成绩就了事,至于说学生为什么达标,为什么不达标,如何量化,又如何科学分析这些数据并将其运用在为学生制定合理的运动方案上,恐怕没有教师去认真对待。而恰恰这些都是最直接影响到学生身体素质发展的因素,所以在新时期素质教育理念下,教师需要把体育课程中每一项运动都科学的转向学生身体素质的形成上,强化学生的身体机能,避免出现以往重技能传授,轻素质教育的情况,让体育课程真正有效的服务于高校的素质教育。
四、结语
长期以来,高校体育课程处于这样一个境地。它一方面宣传着促进大学生身心发展,提高身体素质等等,但在实际操作中却不免边缘化,沦为形式。别一方面,本应该是兴趣培养,却以少数的体育项目,以硬性指标等使之成为了应式的形式。导致体育课程的重要性始终无法有效被开发出来,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模式简单,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也不高。素质教育的理念给新时期高校体育课程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因此,只有把新时期高校体育课程与素质教育紧密联系在一起,我们才能更好的推动当代普通高校体育课程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杨玲,王俊红.体育的人文内涵与和谐社会建设[J].河北学刊.2008.28(4).
论文摘要:高校体育是学校体育的最后环节,是联系体育社会化与终身体育的纽带、在以教师为主导和学生为主体的体育教学中,改变旧的教学模式,开设选修课,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体育意识,建立终身体育的思想,对实施终身体育具有重要作用.
体育的显著特征是大量的多形式的形体运动.通过运动形式及其相关的类似形式去体现和实践体育、社会、生物、心理诸多方面的功能,最终全面发展人体素质,提高健康水平.高校体育教学是学生接受学校体育教育的最后阶段;是完善自我形成终身体育观和树立全民健身意识的关键时期,是将来社会体育,家庭体育,终身体育的倡导者、组织者、实践者和领导者.体育教学中充分发挥教与学的“双边”作用,改变旧的教学模式,转变学生的观念,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体育兴趣,确立终身体育的思想,对促进全社会的健身运动,提高整个社会的人口素质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和作用,是奠定终身体育基础的关键.
1、高校体育与终身体育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大众人口文化逐年提高,人们摆脱了繁重的体力劳动,余暇时间日趋增多,从健康的角度出发,人们需要休闲、娱乐,需要体育,体育锻炼已成21世纪人们生活中促进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体育是体育社会化的转折点和学与用的衔接,是推行全民健身形成良好健身意识、终身健身习惯和体育能力的关键环节.体育锻炼的特殊意义就在于增强体质,提高健康水平.在教学中改变学生旧有的体育意识,更新旧的体育价值观及被动体育观,建立和形成主动参加锻炼的体育观,促进学生主动获得增强体质和提高健身的能力,进而全面提高和培养学生体育意识,这是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需要,是形成终身体育思想的需要,也是终身体育发展的必然要求.
高校学生的思维、认识、分析、判断能力都达到了较高水平,他们对体育的本质与功能的认识不断提高,是接受教育自我完善的最佳阶段,也是培养终身体育意识的最佳时期.高校体育教学在增强学生体质的同时,应以学生步人社会的家庭生活,余暇生活中的终身体育为指导,培养学生终身从事体育活动的能力与兴趣,自觉参加体育活动的习惯着手,使体育逐渐生活化.
终身体育是指一个人终身进行体育锻炼和体育教育与培养的总和.高校体育作为我国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确立以终身体育观念为重点的体育思想是学校体育深层次改革的关键.体育教学中应将教学与未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结合起来,拓宽高校体育的健身、娱乐、心理、保建、实践、竞争等方面的功能,不断加强对学生体育意识的培养,树立终身体育意识观,养成自我体育习惯,才能使他们毕业进人社会后成为终身体育锻炼的参与者和倡导者.
2、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是终身体育意识形成的基础
体育意识是指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人们对体育的内容、形式、方法、手段、体育各种内外关系等方面的精神总和,是对体育有目的的自觉反应.在教学中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开设选修课,体现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使课堂与课外活动相结合,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精神,增设娱乐体育与终身体育的教学内容,不断培养体育意识,形成终身体育锻炼的概念与习惯,为毕业后的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转贴于 教师是文化知识的传播者,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引路人,是科学研究的生力军闭.在体育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关键是教师要真正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正确处理好教师的主导和学生主体性关系。
教学中培养和增强学生的自尊、自信,是培养学生体育意识和形成终身体育意识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尊心就是尊重自己的人格、尊重自己的荣誉、维护自己尊严的自我情感体验.如果没有自尊心也就没有爱心,对自己的缺点或错误毫不在乎,他就无法进步.有自尊心的学生就有一颗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好胜心.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缺点及错误要严肃、认真地批评,但要注意批评的方法与时机,做到适可而止,防止损伤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是个体获取成功和不懈努力的基本保证,对一个人一生的工作、学习和生活,自信心堪称是宝贵的.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耐心、热情地去帮助成绩较差的同学,循序渐进,培养他们建立自信心,树立正确的体育观,培养他们积极参与体育活动,逐渐形成终身体育的思想.
兴趣是一个人从事某项活动的动力.心理学家认为:“兴趣和爱好是活动的动力”.在体育教学中如果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难以提高教学质量.因此,教学内容应多样化,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要.教师在对学生传授技术和技能的同时,相应地组织学生进行有关体育理论知识、体育新闻知识竞赛,体育理论知识讲座,组织学生观看各种体育项目的比赛,开设选修课,应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引导他们从“被动体育”向“主动体育”发展,树立正确的体育意识观.
3、结束语
关键词: 动作示范 羽毛球 技术教学
技术动作示范是技术教学的一种手段,经常使用在技术初学阶段和技术改进阶段。本文根据羽毛球技术教学的特点和规律,分析了动作示范的作用,总结了动作示范遵循的原则,旨在为进一步研究普通高校羽毛球技术教学提供参考和借鉴。
1.动作示范在羽毛球技术教学中的作用
动作示范是体育教学中最常用的一种直观教学法。它是以具体动作为范例,教师通过具体的动作示范,使学生在头脑中建立起所要学习的动作的表象认识和正确的技术动作概念,以了解所学技术动作的结构、要领、作用和完成方法。在羽毛球技术教学中,学生学习掌握某个技术动作是有一定规律的。首先,学生对某个羽毛球技术动作的掌握,主要是从动作表象和动作概念的形成开始的。动作表象指在学生大脑中重现出来的动作形象,它反映动作在一定时间、空间和力量方面的特点。如果学生在学习动作的开始,大脑中不能形成正确而清晰的运动表象,便不能掌握正确动作。教学实践中使学生建立动作表象和概念的方法有多种,有语言描述的方法,有多媒体视频演示的方法,也有教师做动作示范的方法。其中教师的动作示范最为直接,学生可以直观地从多视角重复观察技术动作,教师也可以根据需要将技术动作进行拆分示范和调整示范的速度,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建立正确的技术动作概念,明确技术动作的要点。使学生在大脑中建立正确动作表象的关键是教师有针对性地、合理地、正确地进行动作示范,这一点在羽毛球技术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次,学生学习和掌握运动技能的过程,是根据教师的动作示范来模拟进行动作练习,通过重复练习形成运动条件反射,最终完成动力定型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建立运动条件反射的过程,并促使运动条件反射的形成和发展。总结动作示范的作用,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1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动作概念。
在学生开始模仿练习之前,教师普遍会采用动作示范结合语言表述的方式来帮助学生建立动作概念。语言表述在文字层面帮助学生建立动作概念,动作示范在表象方面帮助学生建立动作概念。语言表述可以很具体,但仅仅使用语言表述往往不能帮助学生在动作表象上建立正确而清晰的动作概念。动作示范具有形象、具体、直观的特点,可以将身体各部位、球拍和球的运动情况直接、清晰地展示在学生的面前,学生可通过直观感觉学习动作的形象、结构和方法,这是形成正确技术动作必不可少的。动作示范可以进行完整动作的示范,也可以将技术动作的难点、要点进行分解示范和慢动作示范,再结合语言表述可以较好地帮助学生建立正确、准确的技术动作概念。例如:在教授羽毛球正手击高远球技术动作时,教师可以先做几次完整动作的示范,再将击球准备部分、转身挥拍部分、击球发力部分和随前摆动部分的动作分解示范,然后结合前面的示范和讲解再进行完整动作的示范。也可以将击球部分的动作进行慢速示范和重点分析,以帮助学生学习技术的重点和难点。教师要处理好完整示范与分解示范的时机与方法,让学生建立技术动作的整体概念,明确技术要点和动作方法。学生先观看,然后跟随教师示范进行练习,最后自己单独进行练习,反复强化,使学生逐步建立正确动作技术的概念。
1.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欲望,提高学习积极性。
准确、规范而优美的高质量动作示范对学生有很大的吸引力和诱导性,并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提高学习技术动作的积极性,同时也为学生学习技术动作创造了良好的心理和生理准备。例如,在学习正手杀球技术时,教师准确、成功、自如、有力的扣杀表演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给学生外观形式上的美感和力感,吸引学生,提升学生对该技术动作的学习欲望,使学生产生跃跃欲试的冲动。
1.3使学生形成正确技术动作。
羽毛球动作技能的形成,要经过泛化、分化、动力定型三个阶段。泛化阶段,也就是动作技能开始初步建立的阶段。在这个阶段重复的动作,将成为最终形成的技术动作。但在泛化阶段学生往往由于自身对羽毛球技术动作的控制能力不够,为了实现较好的击球效果增加一些辅助动作,导致技术动作的变形和错误。生理学解释为,由于大脑皮层兴奋与扩散尚未集中,分化抑制尚未形成,因而表现出动作不准确、不协调,并伴有多余的甚至错误的动作。因此,教师在技术动作学习的初期,应尽量多进行一些动作示范,特别是对易出现错误的技术环节进行有针对性的分解示范和重点示范。教师也可运用正确和错误动作对比的示范方式,来强化学生对正确技术动作的认识,尽可能地抑制错误动作被不断重复。这样既有利于对正确技术动作的强化,同时也有利于学生改进自己的技术动作,从而达到形成正确动作技能的目的。
2.动作示范在羽毛球技术教学中所应遵循的原则
2.1动作示范准确性和规范性原则。
教师的动作示范是动作的典范,要力求做到准确和规范,使学生对将要练习的技术动作形成正确的表象认识。因为练习者在熟练掌握羽毛球规范技术后,其会根据自身的条件对技术进行一些适合自己的微小改动,以适应自身的特点。教师在进行动作示范时,要尽量排除这些自身所特有的技术。因为,学生的自身条件与教师不同,适合教师的改动将会对学生的技术学习产生负面影响。学生熟练掌握某个技术动作后,当学生的能力达到一定的水平时,学生才会自行地对规范技术进行一些适合自我的改动。所以,教师做示范时首先要保证示范动作的规范性和准确性,使学生在完成正确动作的基础后再努力提高动作质量。示范动作的不规范会影响到学生对技术概念的理解,失败示范会降低学生的学习热情。
2.2动作示范的针对性和目的性原则。
应根据教学内容的安排,有目的性和针对性地安排动作示范。动作示范的目的性是指为了实现某个或多个特定的目的而进行的动作示范,动作示范的针对性是指为了针对某个特定的问题或难题而进行的动作示范。例如:在学习正手吊球动作时,应先进行完整示范,目的是使学生建立完整的技术动作概念。然后将正手吊球动作拆分成准备动作、挥拍动作、击球动作和随前摆动动作进行分解示范,逐个进行讲解,目的是让学生明确该技术的结构。接着将正手吊球的关键环节也就是击球动作进行针对性地慢速和多角度示范,针对该技术的难点和要点进行示范。最后结合完整动作的示范和讲解,使学生在明确技术要点的前提下再次建立技术动作的表象认识。又如:在解决学生的某个动作的错误时,针对其存在问题的环节反复进行正确和错误的示范,使其明确自己技术的错误,建立正确的技术动作概念。
2.3合理选择动作示范方式,科学组合示范方式原则。
动作示范的方式从动作的整体性方面可以分为完整示范、分解示范;从示范速度方面可以分为常速示范和慢动作示范;从示范的对比方面可以分为正确示范和错误示范;从示范对象方面可以分为集体示范和个别示范;从示范的角度方面可以分为正面示范、背面示范、侧面示范和45度角示范;从动作示范部位方面可以分为全身动作示范和局部动作示范。
动作示范只有根据需要选择合理的示范方式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要合理地选择示范方式首先要明确各种示范方式的作用。完整示范是为建立良好的动作整体表象认识的示范方式,分解示范是为明确技术动作的组成结构及各结构间联系的示范方式;常速示范能更好地展示动作的常态,慢动作示范能更好地展示动作各部分之间的联系和各部分的细节;正确示范和错误示范相结合能更好地表现出技术动作所出现的问题和建立正确的技术动作概念;集体示范用于初学阶段和解决多数人所存在的问题,个别示范用于解决个别人所存在的问题;正面示范和背面示范适用于展示左右位移技术动作的示范,侧面示范适用于展示前后位移技术动作的示范,45度角示范适用于展示前后左右全方位位移技术动作的示范;全身动作示范展示动作进行时身体各部位的发力顺序、位置移动和转动角度,局部示范展示全身动作示范中所无法观察到的局部细小的动作变化。
动作示范的顺序有认知和心理方面的规律。在建立完整动作概念时,应先进行完整的动作示范,以建立完整的技术动作概念;再进行分解示范,以明确技术动作的各个组成结构;最后进行完整示范,以建立各结构间关系和完整的技术概念。在纠正错误动作时,应先进行正确示范,再进行错误示范,最后再进行正确示范,并且多进行正确示范,错误示范适量即可,以免先进行错误示范或过多进行错误示范误导学生的认识。在多方向位移动作示范时,应先示范侧面、正面、背面示范,然后进行45度角动作示范,以便学生在理解技术动作在各个方向的移动轨迹。
2.4示范与讲解相结合原则。
讲解与示范是互相依存和互相影响的,示范可以更好地展现讲解内容的表象,讲解可以更好地突出示范的重点和要点。示范要求规范、准确、形象,讲解要求语言简练、突出重点、通俗易懂,使直观表象和思维有机结合,相互统一。讲解过于繁琐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和降低技术动作的吸引力。因此,规范、准确、清晰的示范和精炼的讲解相结合才能最佳地实现教学效果。
3.结语
动作示范在羽毛球技术教学中具有特殊的作用,对教学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动作示范的方式多种多样,形式也各不相同,为使动作示范达到最佳的效果,应根据教学中的实际情况进行有目的的选择。在运用动作示范手段的同时,应紧密结合其它教学法的综合运用,把对技术的形象思维和直观的本体感知紧密结合起来。同时,应明确“动作示范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某个技术动作,而不是展示教师的才华,应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进行有针对性和目的性的选择,以及与其他教法有机地结合起来使用”。
参考文献:
[1]盛昌繁.动作示范的运用规则[J].中国学校体育,2003,(2):27.
[2]李强.动作示范在武术教学中的运用[J].体育师友,2004,(4):12-13.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公共音乐教育;现状及思考
一、目前普通中等职业学校公共音乐教育现状
近年来,普通中等职业学校音乐素质教育已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还存在着教师素质参差不齐、没有统一的教学大纲、没有明确的教学目的、没有体系化的教材、教学模式传统、公共音乐课程设置不合理、随意性大、呈现单一化趋势等问题。笔者在全校学生中做过一次调查,经过统计分析发现:第一,大多数学生都愿意上音乐课,但对音乐基本理论的认知不多。第二,很少参与音乐活动,接触并喜欢高雅音乐的学生几乎为零。第三,90%的学生来自于农村,音乐课都被其他科目老师用来补课或者上课只是跟着CD学唱歌曲。
二、关于普通中等职业学校公共音乐教育的几点思考
1.加强音乐师资队伍建设,推动公共音乐教育的进程
改变这一现状,一方面要根据学校发展需要和实际情况,引进高学历、高素质的人才,改变音乐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的现象,尤其是要积极引进一些具备资格的、接受过正规专业教育的高素质音乐人才,以推动音乐教育的发展。另一方面,作为音乐教师,要加强自学和在职进修,促进教师队伍的知识化、专业化、规范化发展。音乐教师要多参加继续教育和培训,尽快熟悉并适应音乐教学工作,实现从音乐教学新手到熟手、能手的转变。再者,面对学科背景各异的教学对象,普通中等职业学校音乐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还要加强自身多学科知识学习和文化底蕴修养,要有探索意识,不断提高学习能力,拓宽知识结构,提高学历水平,为提升自身专业素质、艺术能力和教学技能创造条件。通过上述做法,为有效推动普通中等职业学校公共音乐教育向前发展奠定组织基础和人才基础。
2.优化教学环境,积极运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
公共音乐课既要丰富学生的知识,更要引导学生掌握艺术学科的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运用多媒体技术能创造音乐课所必需的听觉形象和视觉形象的结合体,营造美的氛围。这种氛围不仅能发展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想像能力,使音乐形象地在脑海中展现,还能给学生提供一个声情并茂的、图像声音同步的欣赏环境,让学生能够欣赏美、感受美、理解美,切实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3.编著适合中职学校的公共音乐课教材
目前,有些普通中等职业学校公共音乐在理论教学上一直处于游离的状态,没有制订、选订、编写相应的教材。根据普通中等职业学校公共音乐教育的特点,学校可以选订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公共音乐课教材,也可以组织艺术教师编写符合学校实际的教材。同时,建立丰富的公共音乐教育选修课程,既不能搞成专业的技能训练,也不能停留在浅层次的音乐知识普及上。课程设置应坚持必修和选修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原则,面向全体学生开设以提升学生整体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为宗旨的必修音乐课;选修课的课程设置可以更加丰富一些,让学生有广泛的选择余地。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先选基础类,后选鉴赏类,也可加入音乐艺术实践类,如合唱基础、声乐基础等内容,相互结合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普通中等职业学校音乐教师不仅要有娴熟的教学技能,还要重视音乐教育的教学科研,要走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道路。作为普通中等职业学校的音乐教师,在课题研究方面,要积极开发有价值的音乐科研课题,使之成为提高教育教学科研能力的重要途径。科研要联系教学、服务教学、促进教学,要善于在教学中发现问题,勤于在研究中解决问题。同时,应加强教师的学术交流,扩展视野,了解本领域的最新学术动态。对那些课题研究和写作有困难的教师,应邀请有经验的教师给予指导和帮助,提高他们的音乐教育教学能力。
5.开展丰富多彩的音乐实践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关键词:普通话教学;中职卫校;语文教学;实践意义
语文在中职卫校中的定位虽然是普通学科,但语文是学习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基础学科,能提高中职护生的人文精神,是学好医学专业基础知识的工具,提高中职护生文化素养的一门学科,而普通话课,对提高中职生文化素质、语言表达能力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普通话教学在中职卫校语文教学中的必要性
中职卫校中设置语文意义重大,一方面,语文课除了体育课以外,普通学科中让学生感到最为亲切的课程,是学习时间较长的一门课程。另一方面,语文课能很好提高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为其他学科的学习奠定基础。语文学科在中职卫校中起到台阶的作用,能帮助中职护生跨越到专业领域。中职卫校的语文课设置,较偏重读写,而轻听说。中职学校的语文教学多数还在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一支粉笔、一张嘴,注重课文的解析,忽视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学生的参与,教师生硬地灌输知识点,无视语文学习与学生的职业特点的实际需要,抹杀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学效果差。
普通话教学过程中需要学生大量的练习,纠正同学的发音和读音,学生学习的欲望较强。普通话教学和普通话测评的内容一致,包括到四个部分,字、词、读短文、说话。大量的关于字、词的练习,能改正同学们错误的发音和发音方法,增大识字量,学生的文字基础更加牢固。很多中职护生,语文基础差,学习中出现大量的错别字,写错字、读错字、张冠李戴的语言现象很严重。前后鼻音不分,平翘舌不分,轻声字不认识,古入声字经常读错,35个韵母不会读不会写,并且和英语字母读法混淆。通过大量的普通话发音技巧的讲授,如四声,发音和调值保持一致,轻声词的读法、儿化音的技巧、上声的变调就能使语音标准和优美;短文有科普类、议论类、记人类、记事类、咏物类,学生反复模仿练习,不仅能帮助同学正确的发音,提高同学们朗读文章的语言美感,还能学习到不同的文体,感受到文章绽放的思想魅力和人文精神;说话的练习,不仅能提高中职护生运用语言的能力,还能提高自信心。语文课堂上,中职护生和教师的互动较差,学生鲜少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说话能针对每个主题进行练习,讲述别人的故事、自己的故事、爱的故事、生活的感受,贴近学生生活、学习实际,学生有话说,愿意说,有效地提高中职护生口头表达能力和语文学习效果。
中职l校语文课把普通话的教学纳入常规语文教学中,不仅能提高中职护生语言表达的标准度、流畅度、熟练度,激发学生学好母语的欲望,还能提高学生识字水平,增强语言表达能力,增加学生的自信。普通话教学通过普通话测评来检测学生的普通话水平,并获得相应的证书,适应职业的需要,为就业增加砝码。
二、中职卫校普通话教学的现状
(一)学校方面
语文学科在多数中职卫校,学校和教师重视专业课的学习,语文课的地位模糊,定位为普通学科,地位低于专业课和基础学科,课时数较少。但近些年来,因医疗部门对卫生技术人才学历要求提高,语文课的比重逐渐增大,夯实护生的文化基础,应对三校生考试。学校没有意识到普通话教学对中职护生语文综合能力提高的重要作用,普通话教学在中职卫校中没有形成测评机制,没有进行系统地教学和要求。
(二)教师方面
中职卫校语文教师,有较深的普高教学情节,偏重于高中应试教育的教学模式。语文教师们对本学科的自我认同度低,语文教师较少有培训或进修的机会,与其他中职学校的教师接触少,有一定的封闭性,自身的教学能力和普通话能力提高有限,所以只满足于完成教学任务。从而意识和体会不到普通话教学对中职护生整体语文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
(三)学生方面
中职护生因中考自信心受挫,到中职学校后,无法振作,没有好的学习习惯和态度。多数同学重视专业课的学习,而认为语文课可有可无。中职护生一半以上同学来自于农村或山区,多数同学来自方言区,他们的普通话表达能力有限,大多数同学普通话不标准,阅读量小,影响了语文学习的效果。虽然很多西部的中职学校,都在校园里推广使用普通话,标注了普通话的重要性,但学生也没有意识到普通话对自己的语言能力、语文综合素质的提高和职业能力有着重要作用。即使学校安排了普通话测评和普通话课程,很多中职护生抱着应付的态度,并没有刻苦学习,纠正自己的普通话。
三、中职卫校普通话教学的对策
(一)学校转变思想
学校要转变观念,解放思想。“职业技术教育是有意识、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是对受教育者在一定教育水平基础上进行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技巧教育,为社会培养各类的专门人才。”学校应认识到语文学科的工具性,知识性、能力性,对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重要作用。学校应增加语文课时,把普通话教学纳入正常的语文课教学范围中,征订普通话教材、培训教师,安排普通话教学,统一组织学生测评,把普通话等级证书作为学生毕业的前提条件,切实提高学生运用普通话水平和能力,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二)教师提高教学能力
中职卫校语文教师要提高自己的语文教学水平,改变单一的知识结构、生硬的教学方法,积极提高自己的普通话水平,结合中职护生的学习特点,科学的评估学生的现状,有效的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认真开展普通话教学,有意识地提高学生语言沟通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学生认真学习普通话
中职护生应认识到学习普通话的重要性,端正态度,刻苦练习,反复地模仿发音方法和发音要领,在学习和生活中熟练使用普通话,改正错误发音和写错别字的习惯,通过相应等级的普通话测评,增强自信心,提高普通话水平和口语表达能力,提高自己的整体形象气质,适应未来职业的需要。
语文学科的地位在中职学校逐渐攀升,很多学校增加教学时数,引进优良师资,规范语文教学。中职卫校开展普通话教学十分有必要,推广普通话教学,普通话测评成为常规考试,能改变以往沉闷的语文教学现状,激发教师的教学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语文、学习普通话的主动性。相信在师生共同努力下,一定能把中职护生培养成不仅具有过硬医疗技术,还有良好沟通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的医护人员。
【参考文献】
[1]郑家刚.中职卫校语文现状及对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6.
[2] 刘义兵等.职业技术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