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农业物流配送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电子商务;福建;农产品物流配送体系
[中图分类号]F326.6;F724.6[文献标识码]A
1引言
近年来,为了推进农产品电商物流发展,我国明确提出要健全农产品交易制度,建立农产品物流配送平台,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为此,本文从福建省农产品电商物流配送体系的现实问题和制约因素出发,探索农产品电商物流配送体系建设的方法路径,以期能为农产品电商物流发展贡献绵薄之力。
2电子商务视域下福建省农产品物流配送体系的现状分析
近年来,福建省深入推进电商物流体系建设,将许多“地毯式”农产品交易市场升级为电商运作模式的“农产品网上自选超市”,并在相关区域打造了东南农产品物流中心。从物流配送体系上看,福建省的农产品配送中心、农产品云配送平台、农产品销售网点、农产品生产基地等基本完善,县区也都建立了农产品销售网站、农产品物流链条等。从物流配送模式上看,福建省农产品物流配送仍以自营配送为主要模式,同时第三方物流、物流联盟、第四方物流等模式也有了长足发展,虽然福建省的农产品物流配送体系已初步完善,但是仍存在物流平台发展滞后、现代物流理念缺失、物流配送标准缺乏等问题。
2.1物流平台发展滞后
近年来,福建省极推进农产品物流体系建设,努力打造“闽浙赣一日达”的电商物流配送平台,但是在电商物流发展中仍面临着物流中心布局不合理、物流设备较为落后、物流网点不规范性等实体网络问题;面临着物流信息网络不健全、物流信息平台建设滞后、物流网络技术落后等问题。这些问题影响了各个物流环节的有效衔接,导致农产品物流配送周期较长,影响了福建省农产品的市场销售。
2.2现代物流理念缺失
当前福建省物流企业多是由传统物资流通企业发展而来的,企业普遍缺乏现代物流意识和先进物流管理理念,物流业务局限于仓储、运输、装卸等商品运输领域,智能化水平不高,不能开展产品加工、质量检测、冷藏处理等农产品物流增值服务,不能为农产品企业提供综合性的、全方位的物流服务。
2.3物流配送设施落后
物流基础设施是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基本前提,也是福建省农产品物流配送的薄弱环节。当前,福建省物流企业的包装标准、运输标准、物流设施标准等并不规范,各种标准之间无法有效衔接。同时,该省缺乏大型农产品集成仓储基地,不能将分散的农产品进行统一协调和配送,影响了农产品物流配送效率。此外,该省农产品物流企业的产品加工、包装、仓储、集装箱运输等能力缺乏,物流配送的规范化、专业化、标准化等程度低。
2.4配送专业化程度低
福建省农产品物流配送企业的人员素质普遍比较差,多数企业都缺乏冷链配送能力,无法满足农产品生产企业的配送要求。以特产茶叶为例,茶叶采摘后要经过烘干、加工、包装等,然后按照配送计划送至客户手中,但是许多物流企业缺乏产品加工技术、产品冷冻处理能力、专业化配送设施等,达不到相关物流配送标准的要求。从物流配送主体看,农业合作社、经销商、种植户、物流企业等都是福建省农产品物流配送主体,这些配送主体的专业化程度不高,制约了农产品物流配送行业的发展。
3电子商务视域下福建省农产品物流配送体系的发展路径
3.1积极整合农产品供给主体
福建省是东南鱼米之乡,2016年全省农林牧渔生产总值再攀新高,这些为农产品物流的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但是福建省农产品生产主体多为小规模种植的农户,这种分散的农户经营增加了市场风险,降低了农产品物流配送效率。为此,福建省政府积极支持农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企业的发展,推进农产品的集约化、产业化、规模化生产,优化农产品物流配送的供给主体。如今,该省以龙头企业带动农产品供给主体,极大地提高了该省的农产品生产集中度。此外,福建省对农户的农产品种植、生产经营、市场营销等进行指导,将分散的农户组织成农业合作社。
3.2建设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
当前,福建省农产品生产较为分散,规模化、产业化程度较低,这些给农产品物流配送带来许多不便。为此,该省根據当地农产品种类、农产品仓储要求、交通条件、商业发展等确定配送中心的规模与数量;根据政策环境、基础设施、客户需求、产品特性等进行物流配送中心选址;根据电商物流配送标准来建设物流配送中心。比如,大力建设乡镇农产品物流服务中心,将分散的农产品送到农产品配送中心,在配送中心进行分类、质检、加工、包装等物流处理,然后通过物流中心将本地的农产品等销售到全国各地,这样提高物流运输效率,降低物流配送成本。此外,福建省还投资75亿元打造了东南沿海农产品物流中心,该中心围绕农产品信息、农残检测、冷链包装、电子交易等进行建设,入驻各类项目多达152个,物流配送辐射范围超过了500km,日成交额超过3200万元。
3.3优化物流配送平台资源
农产品不同于其他商品,它有着生产范围广、产品时效性强、品种差异大等特征。因而,在农产品物流配送体系建设中,福建省根据油料、蔬菜、茶叶、水果等农产品特点建立云配送平台,通过云配送平台优化各种物流资源,形成了“买全国,卖全国”的农产品物流配送格局。比如,福建省将农贸市场升级为“农产品网上自选超市”,运用云配送平台整合各种物流资源,提高了农产品配送效率。同时,该省还利用特殊的地理位置优势开展农产品配送枢纽建设,努力将福建省打造成“南菜北运,西果东输”的东南地区中心枢纽。
3.4完善物流配送扶持政策
农产品电商物流配送体系建设离不开政府的政策扶持,为此,福建省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物流工作意见》,设立了农产品物流发展专项基金,制定了福建省农产品物流配送的总体规划。同时,省政府在用地、信贷、行政审批等方面出台了支持农产品物流企业发展的优惠政策,比如省政府实施了“绿色通道”工程,建立了“绿色通行证”制度,为农产品物流配送创造了良好环境,如今福建省农产品物流配送企业已有几十家,这些企业已拥有了现代化的农产品配送设备。此外,省政府支持农产品物流配送模式的发展创新,扶持第三方物流企业、第四方物流企业、农产品物流园区等,以更好地提高农产品物流配送的专业化程度。近年来,福建省通过招商引资的方式吸引了苏宁云商、“闽浙赣一日达”公司等多家电商企业,提高了福建省的农产品物流配送能力。
3.5推进物流配送标准化建设
当前,福建省应不断完善物流配送的行业规范、技术标准等,推进农产品物流配送标准化建设;要完善农产品电商标准、交易标准、服务标准等,实现供货方、干线物流、配送、收货方等物流环节的无缝衔接。比如,福建省应组织专家制定茶叶、水果等本地特色农产品的质量标准、等级标准等,使消费者对福建特色农产品有直观清晰的认识,以更好地推进福建农产品电商物流的发展。此外,福建省依托一日达电商物流园,积极推进仓储、分拆、分拣、包装等一站式物流服务,提高了该省的农产品物流效率。
[参考文献]
[1] 刘辉,刘瑾.基于电子商务环境的浙江省农产品供应链整合模式研究[J].农业经济,2008(1).
[2] 童元保.海南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J].产业发展,2011(7).
[3] 邓敏.完善中国农产品电子商务物流研究[J].铜陵学院学报,2010(4).
[4] 凌宁波,朱风荣.电子商务环境下我围农产品供应链运作模式硏究[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6,5(1).
[5] 于宏新.电子商务环境下农产品供应链管理硏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21).
[6] 张会臣,李恕梅,张仲新.基于电子商务信息平台的农产品物流配送体系构建研究[J].今日中国论坛,2013(19).
[7] 杭俊.电子商务视域下再论我国企业的供应链管理[J].商业经济研究,2015(33).
关键词:河北省;蔬菜专业;合作社;物流配送
蔬菜专业合作社物流配送是农产品物流的关键环节。关系到城乡居民的一日三餐,是带动"三农"发展,惠及城镇市民的"民心工程"。蔬菜专业合作社物流配送优化是保持农产品物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既有利于保障农产品市场供应和食品安全。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也有利于促进农产品流通业态向现代化、综合型方向转变,繁荣消费市场。
一、蔬菜专业合作社物流配送现有模式
1、自营配送"公司+农户"配送模式
农户或农产品基地自营配送,是农户或农产品基地将农产品自己送到批发市场或用户手中,这是传统农产品物流配送主要形式之一。而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公司+农户"配送模式占重要地位,公司与农户之间主要是通过契约形式加以联接。其形式大致有四种:"生产企业+农户"、"批发企业+农户"、"零售企业+农户"、"配送中心+农户"。
2、现代农村供销社配送模式
代销社是以农户为主体,按照合作制的原则,集资入股、自愿联合起来的合作企业,是农产品配送的主要模式之一。而随着共同配送、第三方配送等现代配送模式的引入,实现了供销社之间、代销社与农户之间、代销社与配送中心之间的联合。
3、农产品的共同配送与第三方物流配送
农产品的共同配送和第三物流配送都是由多家农户、农产品基地、农业供销社、农产品配送中心等从节约物流成本的角度出发而进行的运作模式。然而,随着我国农业的改革与发展,在原来"公司+农户"的基础上有了创新,出现了:"公司+合作社"、"生产基地+农户"、"龙头企业+农户"、"配送中心+农户"模式,"公司+农户(公司)+保险"、"公司+农户+基地"模式、"企业(外向型企业)+基地+农户+市场"模式、"集团+科教+农户"模式、"政府+企业+农户"模式、"公司+科技+基地+农户"模式、"公司+基地+农户+中介"模式、"公司+基地+中介+农户"模式、"零售集群+加工企业(批发市场)+基地农场+研发基地"模式等形式,而农产品物流配送模式亦有了新的发展。
二、蔬菜专业合作社物流配送存在的问题
由于蔬菜专业合作社目前仍是以自营配送为主,技术设备落后,信息不健全,使得诸如销售通路不畅,农产品贱卖或烂在田间地头;居民餐桌菜贵,食品安全隐患;职能部门的市场监管路径受阻,应急处理机制迟钝等问题未能有效解决。
1、技术装备落后
农产品物流技术与装备的发展程度,是衡量农产品物流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农产品物流配送的运输、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信息处理等每一项功能的实施,都与物流的基础设施和技术水平有关。传统农产品物流配送的加工设备落后、运输车况差、缺少冷冻冷藏技术,致使新鲜农产品因为运价、运力、加工能力、保鲜技术等原因而面临巨大损耗。特别是每当农产品集中上市时,物流不畅导致产销脱节,损耗现象就更为严重。
2、信息不健全
农产品有商品寿命期短、实物流转量大、单位价值小、数量品种多、品质差异大、实物损耗多、价格波动大等市场特征。农产品物流配送的流向和流程,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效率和效益与农产品物流信息系统密切相关,对物流信息处理有较高的要求。长期以来,由于信息网络不健全。传统农产品物流配送参与者获取市场信息渠道单一,缺乏有效手段,许多农产品信息难以收集和传递,沟通渠道受阻,信息滞后失真现象时常发生,无法对瞬息万变的市场做出快速反应。使农产品物流配送流向带有盲目性,影响农产品保值增值。
三、蔬菜专业合作社物流配送优化目标
1、优化农产品配送网络
形成高效的配送网络是蔬菜专业合作社物流配送优化的重要目标。蔬菜专业合作社配送中心是连接农产品生产和销售的载体,也是物流配送服务主要供应商。在配送的合理经济区域内,农产品配送中心可以提供采购订货、冷冻冷藏、分拣、加工、补货、配货、配装、送货等系列服务,准时把农产品输送到生鲜超市、农贸市场、机关、工厂企事业单位等目标客户。
2、优化农产品配送信息
物流是信息流的基础,信息流是物流的反映。信息流及时反馈物流变化并在传递中促进物流服务增值。信息流通是否及时准确制约着物流的发展。直接影响物流活动的预测与决策。农产品物流配送应该以网络的优化为契机,对农产品价格、供求、安全检测及产销标准实行信息化管理,建立农产品信息收集、分析、交换和平台,促进农产品配送网络电子化的形成。
四、蔬菜专业合作社物流配送优化措施
实施农产品物流配送的优化,可以提高农产品的标准化程度。加快农产品流通速度,及时为经营主体提供真实、准确的有效信息,减少批发交易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和盲目性,降低农产品物流成本,实现农产品保值增值。保障农产品物流可持续发展。
1、选择第三方物流配送模式
批发商和客户外包农产品物流配送业务有更大的增值空间,不仅减少了资金投入,更重要的是可以从不擅长的业务中解脱出来。专注于农产品生产、营销或采购等核心业务。获得规模化和专业化效应,增强核心竞争力。因此,批发商或客户把配送业务外包给第三方物流是最佳选择。因为第三方物流配送模式拥有更完善的配送网络。第三方物流企业利用其完善的农产品配送体系,以计算机网络为平台,及时、准确地获取供需双方信息,提供最佳配送方案,有效解决农产品生产与消费的季节性、地域性等方面的矛盾,又可以创造加工附加价值,扩大批发商和客户的利润来源。
2、改进农产品物流配送配套设施
农产品物流除了直接满足居民一日三餐的生活需要外。还直接向食品工业、轻纺工业、化工工业提供原材料。农产品自身的生化特性和特殊重要性决定了它的物流配送不同于一般日常工业用品物流配送,在基础设施、仓储条件、运输工具、技术手段等方面有自身独立的要求。为使农产品保鲜增值,农产品物流配送需要采取低温、防潮、防腐、防虫害、防污染及条形码信息处理等一系列技术措施,就要求配备冷库、加工场、停车场、配货场、检验检测中心、计算机网络等基础设施。
3、建设农产品物流配送信息平台
信息是农产品物流配送的神经系统,应用计算机网络将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连接起来。及时向批发商和客户提供真实有效的信息。对于减少农产品物流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和盲目性有重要作用。销地蔬菜专业合作社应建立统一的农产品物流信息网络系统,提供网上拍卖、期货交易和网上支付的交易平台,对农产品物流配送各环节进行实时跟踪、有效控制和全程管理,实现信息共享。通过信息网络平台,供应商根据经销商和零售终端提供的需求信息安排农产品生产,减少盲目性;消费者对所购农产品的质量安全进行查询,追溯产地,保障自己的权益;批发商或客户在线查询生产信息。及时了解销售情况,决定合适的采购品种、合适的采购时间、合适的采购地点、合适的采购数量、合适的采购价格等;政府相关职能管理部门全程监管农产品流通,指导农产品生产和消费。
参考文献:
[1]徐广印,王振锋,王旭等.基于信息共享的农产品物流运作模式研究[J].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008(8):165-168.
[2]谭涛.农产品供应链组织模式研究[J].现代经济探讨,2004(5):24-27.
关键词:大连地区;水产品;配送模式;优化策略
由于大连地区水产品配送模式存在着较大的问题,导致了水产品在运送到目的地后质量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不仅影响了水产品的销售,也对消费者自身的利益造成了较为严重的影响。因此优化水产品配送模式已经成为了目前大连水产品产业研究的重点,本文正是基于此背景下展开对配送模式的分析,继而提出比较科学合理的优化策略,推动水产品产业以及物流行业的快速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水产品特征分析
1.物料特征复杂。大连地区的水产品主要是以多种鱼,虾,蟹,贝,藻为主,是我国重点水产基地之一。由于众多的水产品具有明显的生物特性,造成了水产品物料特征复杂,物料形式多种多样,如蟹类、贝类水产品由于具有坚硬的外壳导致其呈现硬质固体形式;虾类水产品则呈现出了软质特征等形态特征。同时相应的水产品在良好的储存运输环境下气味呈现中性特征,如果未能够得到有效保管,则呈现恶性特征。在运输过程中,对于软质特性水产可以采取叠放的方式,而硬质则不可以采取此种办法,同时温湿度需求特征在-4℃至4℃之间,需求较为苛刻。
2.供应主体多为分散个体。大连地区水产品种类丰富,采取人工养殖方式成为了目前水产品供应的主要途径之一,然而实际的养殖过程中受到环境、地理位置以及养殖条件的限制导致参与养殖的人数众多,造成了目前大连水产品供应主体呈现分散个体的现象,个体供应量较小,但是总体的供应量较大的特征比较明显,个体养殖以及捕捞者在水产品供应过程中经常出现交易对象频繁更换的现象,也成为了大连水产品供应的不稳定因素之一。
3.水产品易腐易损性。个体散户供应的水产品通常都是未经过加工的原始状态,在向客户供应的过程中才进行加工存储工作,在加工以及运输环节过程中,水产品由于具有较为繁杂的物料特征,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导致水产品腐蚀、破损等现象的发生。同时水产品数量巨大,供应具有时效性,因此其易腐易损性通常在短时间内发生,一旦出现腐蚀等现象容易在大面积范围内蔓延,对整体质量与经济收益影响较大,是目前物流运输过程中重点关注的问题,也是水产品产业进一步发展受到的较为严重的制约因素之一,其影响意义十分深远。
二、大连水产品物流配送现状
1.大连水产品市场成为了物流配送的主体。截至目前我国共有专业的水产品市场350余家,国家指定地点交易的市场20余家,水产品市场随着我国经济形势的迅猛发展,已经形成了以市场为销售主体,水产品生产、加工、配送一条龙式交易体系,对当地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大连水产品市场作为国家制定的水产品集散中心,已经成为了周边省市物流行业的主体客户,物流配送的触角已经延伸至多个内陆省份,客户遍及全国大部分地区,很大程度上推动了物流行业的快速发展,物流配送主体地位将随着时间的向前发展而得到不断的加强,物流行业围绕大连水产品市场打造专门的物流配送模式已经成为了物流行业发展的趋势之一[1]。
2.大连水产品市场体系不断完善。大连水产品市场在充分借鉴了国外相关市场的运转模式下,采用了竞拍制度以不断促进水产品产业的发展,市场体系得到了逐步的完善,价格也得到了有效的保障,杜绝了恶意竞争以及垄断发展情况的出现,为我国消费者提供了优质的水产品服务。市场的规范进一步促进了物流运输行业的规范化发展,促进了物流配送模式的不断深化挖掘,对现有设备进行及时更新以保证水产品的质量,逐步实现我国水产品物流配送规范化发展。
3.大连水产品物流配送模式多样化发展。随着水产品市场的不断规范化发展,物流配送模式也在不断更新,目前大连水产品物流配送模式主要有以下三种:
(1)直接配送模式。直接配送模式是水产品供应商将客户需要的水产品通过物流配送直接送到客户手中,其主要的有点在于快速灵活,对客户的需求能够得到有效的满足。
(2)自营配送模式。水产品企业根据自身的配送需求组建物流配送机构,对其日常的运营管理采取直接领导的方式来合理分配水产品的配送,继而从整体上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和经济收益的一种配送模式[2]。
(3)共同配送模式。共同配送模式是两个或多个有物流配送需求的水产品企业或个人相互合作对多个客户实施水产品物流配送的一种模式。
三、目前大连地区水产品物流配送模式存在的问题
1.信息共享程度较低。由于大连地区目前水产品多为散户分散供应,导致不同的物流企业间交流程度较低,对国家颁布的有利发展政策以及相关信息的共享程度较低,造成了物流行业发展规模及水平参差不齐,影响了整个大连地区水产品的供应能力,水产品的质量得不到有效的保障,继而影响了水产品市场的进一步发展。物流配送模式信息共享程度低在整个大连水产品物流配送行业中普遍存在,已经成为了限制物流行业发展程度的重要因素之一,需要相关部门及企业自身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提高物流配送行业的发展规模及能力,推动行业整体健康发展。
2.利益分配不均。物流配送行业间发展规模的差异导致了进行物流配送过程中所获取的经济收益差距较大,造成了整体行业发展失衡的现象。利益分配不均最容易产生的不良影响便是恶性竞争,以极低的价格来抢夺发展规模较大的客户,从整体上降低了物流配送的服务质量,水产品在配送过程中出现了较多的质量问题,对水产品市场的发展以及客户自身需求造成了较为严重的损害,产生了一系列的经济纠纷,影响十分恶劣。
3.水产品供应主体合作较少,物流配送成本较高。大连地区目前水产品供应主要是以个体散户为主,大规模的生产企业还没有有效形成,造成了物流配送行业需要进行多方面的奔波来收集个体散户手中的水产品,从而导致了收集以及配送过程中成本支出的飙升,对物流企业发展起到了比较严重的阻碍作用。物流行业配送成本的飙升必然导致水产品价格出现波动,从而影响整个水产品市场的价格,对经济发展造成了不利的影响[3]。
4.配送作业环节衔接方面存在着较大的问题。物流配送企业在将水产品运送到客户手中时,往往会出现最后交接环节的问题,从而影响了水产品的质量,造成了较多的经济纠纷,就其主要原因就在于物流配送过程中衔接方面出现了较大的纰漏,导致客户因为水产品质量问题而出现拒收的现象,而此种现象在我国物流配送成过程中比较常见,需要物流行业予以重视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解决。
四、优化物流配送模式策略分析
1.建立水产品信息化的网络服务体系。水产品信息化网络服务体系可以使物流企业对水产品供应者进行有效的管理,通过网络进行沟通协调工作,继而降低物流配送的成本,提高物流配送的工作效率与能力,是目前促进大连地区水产品物流配送行业快速发展有效途径之一,也是未来物流配送行业发展的趋势之一[4]。相关网络服务体系的建立可以通过当地政府进行相应的引导工作,将大连水产品市场进行规范化的管理,不仅能够促进大连地区水产品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也能加深政府职能部门在水产品销售过程中的引导能力,提升大连水产品综合竞争能力。
2.加强产业化经营,缩小收入差距。产业化经营主要目标是将规模较小的物流企业整合,通过不断兼并重组工作来实现产业集群化经营,从而在总体上缩小了相互间的收入差距,继而从整体上带动了物流配送工作的效率,实现了物流配送行业产业化经营的目标,拓宽了水产品物流配送网络和市场,最大化的发挥物流配送对经济的促进作用。政府应该加强此方面的工作,重点扶持规模较大以及经济效益良好的物流企业,对经营管理方式落后、经济收益低下的中小物流企业淘汰出去,规范市场化的运营模式,将物流企业做大做强,从而缩小物流企业之间的收入差距,拉动整体行业的进一步发展[5]。
3.构建大型物流配送中心,降低配送成本。物流配送产业集群化经营需要有大型物流配送中心来进行实际配送的指派工作,从宏观层面上实现物流配送众多企业的利益合理分配,促进物流配送行业收益最大化,杜绝恶性竞争现象的出现,有效降低了物流配送过程中成本的支出,推动了物流企业做大做强的发展步伐,继而利用物流配送工作带动大连水产市场的进一步发展,打造我国东北地区最正规的水产品指定集散中心做出应有的贡献。
4.加强配送人员专业知识及技能,提高配送效率。针对物流配送衔接环节出现的问题,需要物流企业积极进行员工的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将目前世界上先进的物流配送知识与技能通过培训传授给配送人员,从根本上提高物流配送人员的专业技能,继而提高配送效率。同时树立正确的责任意识,将员工的行为与责任相连接,促进员工的整体工作意识,保障日常配送工作能够有效进行,为我国的物流行业发展做出应有贡献[6]。
五、总结
通过对物流配送模式现状的深入分析,在总结了已有的资料基础上提出了
具有实践性的优化策略,希望能够通过实施来促进物流配送工作的进一步发展,从整体上带动大连水产品产业的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聂希刚,贺保华,周文远.大连水产品市场营销存在问题与对策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3,12(05):325-326.
[2]万慧逵.水产品冷链城市配送系统优化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4.
[3]姜涛.山东半岛水产品冷链物流发展战略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4.
[4]黄勇.基于安全与效率的武汉市水产品供应链结构优化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2.
关键词:医药 物流 配送 问题 建议
中图分类号:F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12-277-02
引言
医药物流是通过一定的物流设施、信息技术与物流管理系统,有效整合各个营销渠道的资源,优化医药供销配送环节中的作业过程。物流可以提高订单处理能力,缩短库存及配送时间,减少物流成本,提高服务水平和资金使用效益,实行自动化、信息化以及效益化。物流配送就是按照用户的订货要求,在物流配送点完成货物的分拣、加工和配货等作业后,将货物送交用户的过程。国外医药物流配送的发展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首先是送货上门,这是医药物流配送的初级方式;其次,随着网络的不断发展以及电子商务的出现,物流配送不仅影响到医药物流配送本身,还影响到了各个渠道体系,这是医药物流配送发展的第二阶段;最后,信息化以及网络技术的推广应用使得医药物流配送的效率大大提高,迎来了医药物流配送发展的第三阶段。我国医药物流配送的发展起步比较晚,相对于国外的三个发展阶段来说,还处于第一阶段。自1956以来,在相当长时间内我国医药物流配送始终没有确立清晰的医药物流配送体制模式,导致我国药品分销的集中度低、规模化程度低、物流配送水平低,现代药品物流配送体系尚未真正建立。我国医药物流配送的市场化改革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深,国内市场经济的完善,特别是国内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为提高核心竞争地位,不断采取降低医药物流配送成本的措施,与此同时,现代物流配送行业逐渐发展起来。关于国内的医药物流配送的相关研究方面,郁庆华和松林宪雄(2004)①、郑权(2005)②、徐君和邵蓉(2007)③,均对医药物流配送提出了相关建议。通过国内外医药物流配送的发展以及国内研究动态,可以看出医药物流配送有其美好的发展前景,在医药物流配送发展的过程中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是不可避免的,因此,通过本文对医药物流配送的相关研究,为提高医药物流配送的市场份额,最终促进医药物流配送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程度具有参考价值的借鉴。
一、我国医药物流配送相关研究的必要性
1.“十二五”规划中改善民生、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要求。医药物流配送将重点鼓励药品流通企业兼并或重组,鼓励通过市场化方式配置资源,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这有助于民生的不断改善,公共服务体系的不断健全,这正好迎合了“十二五”规划中改善民生、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要求。因此,对我国医药物流配送的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这为“十二五”规划中的相关内容提供了一定参考价值,为“十二五”规划的顺利进展提供一定的依据。
2.医药行业特点的要求。医药行业是我国的一个重要支柱行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统行业和现代行业的结合体,对于保护和增进人民健康、提高生活质量、为计划生育、救灾防疫、军需战备以及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医药行业改革的不断深化,对于医药物流配送的研究迫在眉睫,加快发展医药物流配送已经势在必行,因此,有必要对我国医药物流配送进行相关研究。
3.医药物流市场的要求。我国医药物流配送的发展有利于规范医药市场、物流市场以及医药物流配送的市场秩序,现代医药物流运用计算机技术以及网络技术等对医药采用网上采购,较好地杜绝了采购中的各种弊端,比如一些人为因素造成的医药采购价格不公平现象。另外,市场对于医药物流配送带来的竞争压力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压力,为使医药物流配送能积极有效地应对市场方面的挑战,我国对医药物流配送的相关研究是一种必然的趋势。
4.医药流通成本的要求。医药物流是面向最终消费者的高效服务,是以满足消费者的需要为起点和重点的,其中伴随着一定的医药物流配备、信息技术及购销存一体化的管理体系,最大限度地减少流通环节,相应地使得成本达到最优状态,也就使得我国医药物流配送的应用有利于降低医药流通中发生的成本,这也就为医药流通成本的节省提供了依据,因此,我国医药物流配送的相关研究是必然的。
5.医药物流自身发展的要求。医药物流企业通过了解医药物流配送情况,可以随时查看库存中所有医药以及采购、销售情况,并能及时通过市场情况,对库存药品进行品种、数量的调整,进而通过信息管理系统自动进行补货计划,这有利于医药物流的持续发展,对于自身来说是一种利好状态,为提升医药物流自身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我国需要对医药物流配送进行相关的研究。
二、我国医药物流配送存在的问题
我国医药物流配送在发展过程中,伴随着问题的出现,这是不可避免的现象。问题主要有几个方面,具体分析如表1所示:
三、针对我国医药物流配送存在问题所提出的建议
在经济全球化以及我国市场经济逐步完善的背景下,我国医药物流配送将面临激烈的竞争,我们应结合医药、物流、配送以及中国国情,对医药物流配送进行合理优化,提出适合我国具体背景的优化医药物流配送的建议,以提升医药物流配送的竞争力,增强其的市场地位,使其持续健康发展下去,具体分析如下:
1.改进医药物流配送先进技术方面的建议。按经济区域或城区等为中心建立医药物流配送网络,借助便利的交通条件将经济区域内的医药物流配送密切联系起来,尽量减少不合理因素,实现物流配送的优化。以城市为中心来考虑其布局问题,对于城区特别是中心城区周边地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物流、商流和资金流分离的基础上建立医药物流配送网络,充分应用计算机技术以及网络系统提供的电子商务交易平台,为医药物流配送服务;另外,应配备现代化的高技术性能的设备及利用相关的应用管理系统,服务医药物流配送体系,以最终提高医药物流配送的经营效率。以上均对我国医药物流配送提供了先进的网络和技术支持,总之,应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网络体系,最终促进医药物流配送的优化发展。
2.改进医药物流配送服务方面的建议。提高医药物流配送服务水平,可以通过建立医药物流配送服务机制实现,并据以做出医药物流配送服务决策;另外,应结合市场背景、竞争对手情况、医药特性以及成本和时间等情况,建立提高医药物流配送服务质量的机制,向顾客提供满意的医药物流服务的管理机构和负责体制。最重要的是,医药物流配送本身要加强内部的服务质量管理,建立一套适合自身的服务标准,最终优化医药物流配送的服务,以提高医药物流配送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3.改进医药物流配送人才方面的建议。医药物流配送需要综合素质相对来说比较高的人才来予以支持,因此,应为医药物流配送配备具有高经营管理和科研能力、配送以及医药知识储备强势、计算机精通等各方面的专业人才,以确保医药物流配送的高效运转,而且在人才引入之后,应加大对人才培养的投入,对各方面的人员进行多方面的培训,并给予其施展才能的机会,使其最终为医药物流配送提供人才方面的支持,促进医药物流配送内部的优化配置。
四、小结
医药物流配送易于开拓市场,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医药物流配送可以从医药、物流和配送等方面入手进行进一步优化,充分利用各方面的资源优势,优化整合资源,并迎合“十二五”规划中改善民生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要求,逐步使其走向规范化、专业化,最终走向国际化,开创医药物流配送的美好发展前景。
注释:
①郁庆华,松林宪雄.现代医药物流配送中心的思考与建设[J].物流技术与应用,2004(6):60
②郑权.浅析我国现代医药物流配送中心建设问题[J].海峡药学,2005.17(6).
[关键词]湖南湘西;冷链物流;共同配送
[DOI]10.13939/ki.zgsc.2015.45.034
随着经济的不断增长,物流业所占经济比重不断提高,物流业越来越备受重视。一直呈现蓬勃发展态势的农产品物流由于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特别是果蔬类农产品的保鲜性、时效性和完整性的特点对物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传统的物流配送已越来越无法满足果蔬品类农产品的特殊性和需求的多样性,为了降低作业成本,满足果蔬品的特殊性,共同配送模式已渐渐被引入到果蔬品类农产品的配送环节中。共同配送模式指多个客户或供应商联合起来共同由一个第三方物流企业提供配送服务,它是由多个企业联合组织实施的配送活动。共同配送的本质是通过作业活动的规模化降低作业成本,提高物流资源的利用效率。[2]冷链物流配送模式是指所有的配送活动都是在低温控制环境下完成,最大程度地保证产品品质和质量安全、减少损耗和防止污染的运作模式。[3]
1 湖南湘西柑橘冷链物流配送现状分析
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地处湖南省西北部,与湖北、贵州、重庆三省市接壤,种植柑橘历史至少有两千多年。该带低山丘陵多,土地资源丰富,主要栽培蜜柑、崭獭⒊壤嘁约吧倭胯掷唷S捎诶投力多且成本较低,已形成较大的种植规模,有一定的产业基础。[4]但是由于湖南湘西地处山区,交通的不便利给柑橘的冷链物流配送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使湘西柑橘的配送模式还处于落后阶段。
目前,湖南湘西州现行的柑橘配送模式主要包括以集贸市场为主导的配送模式、以简易批发市场为主导的配送模式、以连锁市场为主导配送模式、以龙头企业为主导的配送模式,其中以集贸市场和以简易批发市场为主导的配送模式占主要部分。
1.1 集贸市场为主导的配送模式
集市贸易是欠发达地区主要交易方式,是最传统的果蔬品交易形式。湖南湘西各个乡、镇、村都存在着集贸市场,这种模式的柑橘供应主体主要包括橘农、小商贩等,物流配送模式主要由供应主体将柑橘运输到集贸市场,再通过集贸市场的交易到达消费者手中,这种配送方式只经过集贸市场,流通环节相对较少。
1.2 以简易批发市场为主导的配送模式
当前湘西州柑橘产量每年达35万吨以上,许多城乡镇都存在一些自发的柑橘批发市场,橘农、小商贩等将柑橘运送到每个城乡镇的批发市场,但由于这些批发市场设备简陋,只是简单地将柑橘进行收购、分类、包装后,配送到超市、商场等消费场所。由于物流配送设备落后,柑橘在配送过程中损耗非常严重。
1.3 以龙头企业为主导的配送模式
湘西州现在已有一些大型农产品加工或销售的龙头企业,这些龙头企业与柑橘果农们签订收购合同,将柑橘统一采摘、运输和配送,再通过对柑橘进行生产、加工、销售等,以开发柑橘需求市场,增加柑橘产品的附加值。龙头企业选择的生产基地一般设立在柑橘种植相对集中、生产已形成规模的地方。但是由于湘西州各龙头企业各自为赢,没有真正起到主导作用。
1.4 以连锁超市为主导的配送模式
连锁超市模式是指以连锁超市为主导,将柑橘集中统一起来,采用专业的第三方物流企业或者本企业的物流配送团队,对柑橘进行专业的标准化的分拣、包装、鲜切、消毒等作业,增加柑橘附加值。但是湘西州这样欠发达地区,该种配送模式的广泛应用还需一段时间的发展过程。
2 湖南湘西柑橘冷链物流现行配送模式存在的问题
结合以上现行物流配送模式的特点分析,目前湘西州柑橘物流配送现状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2.1 缺乏专业的冷链物流配送中心
像湖南湘西这样经济欠发达地区,由于地理位置偏远,交通不便利,多数的橘农或者柑橘加工厂都集中在农村,大都采用自营物流,由于缺乏专业物流,大多只是拥有几辆货车的小公司,真正的第三方物流,特别是针对柑橘类的第三方冷链物流配送中心基本没有。
2.2 物流渠道混乱
集贸市场、批发市场中柑橘的物流配送模式中的供应主体都是分散的橘农,这样造成经营的交易成本比较高、组织化程度低、抵御风险能力差,这就导致了柑橘物流配送模式面临着效率低下、物流渠道混乱复杂等问题,需要建立一种系统的物流配送模式来实现果蔬物流资源的整合,提升其经济效益。[5]
2.3 物流配送成本较高
由于大湘西地区交通运输的基础设施条件与发达地区相比仍然比较落后,产地和销地分布广泛,从产地到销地的运输成本比较高,而大湘西地区柑橘的冷藏运输水平比较低,而且在农产品运输保障方面存在严重的制度缺乏,这也成为湘西果蔬类农产品运输成本比较高的重要原因。
2.4 信息化水平落后
虽然大湘西县级以上政府已建立信息网络,信息量也较大,但缺乏一个把政府、市场、客户和生产者连接起来的网络,由于对农民的信息服务不到位,使得橘农缺乏对市场的分析能力,又由于橘农经营分散,使得对于柑橘生产信息、销售信息的获得主要还是依靠传统的方式,严重制约了其发展。
3 构建湖南湘西柑橘冷链物流共同配送模式
从以上对湘西柑橘物流配送模式的问题分析,本文提出了构建湘西柑橘冷链物流共同配送模式。湘西柑橘冷链物流共同配送模式是指将大湘西柑橘生产区划分为几个区域,通过第三方物流企业将同一区域的不同农家的柑橘集中配送到冷链物流中心。农产品冷链物流中心将柑橘集中起来,通过对不同区域的配送需求进行分析,构建几条配送线路。而橘农、第三方物流企业、连锁超市、批发商、零售商等各方主体可通过柑橘信息管理平台获取相关信息,达到资源共享,整个共同配送模式通过信息管理平台统一调度和管理参与各方配送业务。如下图所示。
从上图可见,参与共同配送模式的各方主体主要包括:供应方、第三方物流企业、冷链物流配送中心、批发商、零售商、湘西州政府等。
其中供应方主要是指众多分散橘农或者由橘农组成的农业协作组织。由于湘西州柑橘种植地区广阔,种植分散,单个橘农力量薄弱,交易成本较高,所以可以通过组建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来完成柑橘采摘后的信息收集、产品集中和原始分级和简单的包装等工作,然后统一由农村经济合作组织联络第三方物流企业,将同一区域的柑橘共同配送到冷链物流中心。
冷链物流中心是指由湘西政府、龙头企业和第三方物流企业共同出资建立,其核心业务就是柑橘的冷链加工、包装、仓储、配送等。根据不同区域的销售主体的配送需求,构建不同的配送线路,进行共同配送,实现柑橘农产品增值效益。
销售主体主要由批发商、零售商、连锁超市、农贸市场等组成。柑橘经过加工后,销售至这些主体。这也为销售主体降低了运输、配送成本。
柑橘物流信息公共平台主要借助于现代计算机技术和网络平台对所有的信息进行充分传递、接收、处理等。这是共同配送物流模式得以有效运行的支持部分,贯穿柑橘的供应、加工、配送、销售直至最终消费的全过程。其中在共同配送的所有环节中都能通过信息平成查询、交易等业务。[6]
湘西政府主要对冷链物流中心的建立及信息平台的使用起到一定的监督作用,也对各个主体的协调也起到关键性作用,给予龙头企业、第三方物流企业等一定的优惠政策。
4 结 论
湖南湘西由于地理位置的影响,还处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在这样的环境下,湘西柑橘现行配送模式问题层出不穷。本文主要介绍了现行湘西柑橘配送的几种模式,分析了大湘西柑橘配送环节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构建柑橘的共同配送模式。采用共同配送模式能够提高配送效率,降低柑橘的配送成本,提高其增值效益。
参考文献:
[1]万志鹏,宋山梅.基于共同配送模式下的农产品配送研究[J].管理观察,2014(10).
[2]王晶,贾琪,杨浩雄.基于“农超对接”的第三方共同配送模式及成本分摊问题研究[J].研究与探讨,2013(32).
[3]王冬冬,李丽琴.基于供应链管理视角的生鲜农产品共同配送模式[J].江苏农业科学,2012(12).
[4]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http://[EB/OL].
关键词:农产品;环保物流;问题
一、国内外对绿色农业物流的相关研究
21世纪以来,经济持续不断的高速发展,消费者生活水平逐步的提高,随之而来的是消费方式和观念的改变。由于消费选择的多样化,农产品是否安全健康成为消费关注的重要问题,消费过程也更加注重绿色无公害和公开透明。除了消费结构的变化,世界各国对农产品绿色物流的重视也对物流行业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使资源得到最优化的配置,绿色物流的研究和推广成为了物流行业发展的重点。国内外研究者也对绿色物流的研究也不断的突破。
R・F・Poist(1986,1989)认为企业在物流过程中,需要扮演更重要的角色,能够处理其对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从而提高农产品物流效率和效益[1]。Kopicky,etal(1993)针对物流过程是否能够规范化做出相关的研究,具体提出了物流过程的规则及如何运行[2]。Hand field R B(1996)主要针对如何将物流环节与环境更好的结合,降低其对环境的危害进行研究。Webb(1994)的研究则主要侧重在物流的采购环节,采用最有效的方式,减少此环节的浪费与损坏。Nieholas Kalaitzandonkes(1998)研究国内和国际的农产品运输的全过程,其中,包括农产品,海鲜类及其他食物。Paul R Murphy,Richard F Poist(2000)认识到物流的发展可能会对环境造成损害。Alan McKirmon(2003)主要研究了英国具体发展环保物流的现状。
杨锦秀(2004)等从发展新鲜农产品配送需求的角度出发,讲述了农产品配送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必要性及其社会效应,提倡社会大众,销售商和政府共同努力,创造一个良好的配送环境[3]。[4]陆凌云(2007)主要说明了绿色物流的内涵,并分析了我国农产品绿色物流发展现状和落后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策略。韩立成(2007)指出发展绿色物流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而且关系到消费者的食品安全问题。袁中英(2008)主要指出了绿色物流的主要内容,针对发展绿色物流发展的问题进行研究,并得出处理的有效方式。[5]
纵观国内外相关研究,农产品绿色物流成为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成为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国外对农产品绿色物流的研究更加侧重于其在实践中的运用,这对中国发展绿色物流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二、农产品绿色物流所面临的问题
农产品本身具有其特殊性,其生产规模较小,受气候,地区,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较大,这就与农产品需求多样化,批量化产生严重的供需矛盾。同时,由于传统的农产品销售局限于供应商和销售者,物流环节对资源的不充分利用,不仅浪费了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还会对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我国的农产品绿色物流起步较晚,还存在许多的问题。
(一)人们对农产品绿色物流的意识不足
长期以来,消费者和生产者的关注点主要集中在物流运送的速度和质量,忽略了在农产品运送过程产生的资源浪费和对周围环境的危害。
(二)参与的主体众多,不利于绿色物流的发展
现阶段,农产品运送过程中,主要参与者是农民、批发商、农村组织、中间商、超市等等,这些参与者竞争相对激烈,可能会出现资源的不合理利用情况,影响农产品的绿色包装,绿色运输,绿色仓储及资源的循环再利用的持续有效的发展。
(三)农产品绿色物流技术水平低
近年来,我国物流整体的技术水平还处于低级阶段,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农产品具有时效性,不易存放。如何做到保持农产品的品质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现阶段,我国公路运输主要使用的是敞蓬卡车,而能够制冷的车辆还不到汽车总数的一成。由于大部分农产品具有易被污染和易变质等特点,缺乏必要的冷藏设备和包装技术,会导致部分农产品的腐烂变质,不但造成资源的浪费,而且这个比例会随时间和距离的增加而增加,从而导致风险增多,成本上升。
(四)缺乏必要的信息化管理
在整个农产品物流过程中,我国的农产品绿色物流的信息化建设不够完善,在物流正常运行的过程中,人工劳动还是占主要比例的,缺乏必要的信息采集和管理,未能形成有效的自动的信息化网络。对信息加工和处理的力度不够,不能实现资源合理有效的调配,对客户不能实现全程的追踪服务。由于农产品信息的渠道单一,其传播的速度十分的滞后,效率低下,信息不对称的情况时常发生。
(五)农产品绿色物流配送的专业化程度不高
我国现有的物流公司数目十分巨大,分布也遍及全国各地。但是,现阶段,我国农产品绿色物流配送的专业化程度比较低,导致其成本过高,资源消耗过多。农产品的运输方式主要有公路和铁路,各种不同的运输方式,如果不能有效的衔接,必然会增加运输的难度,增加不必要的消耗。
(六)基础设备建设不够完善
在物流配送基础设备建设方面,在农村主要表现为道路的不通畅,尤其是在一些偏远的山区,还不能完全实现道路的畅通。部分地区的道路比较狭窄,不能很好的满足农产品物流配送的需求,各种运输方式结合不好,完整的运输网络尚未形成,加上农村道路等级低,车况差,关卡收费等问题,导致农产品物流时间过长,在无形中就增加了物流成本,增加了可能遇到的风险。(作者单位:河南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R.F.Poist.Evolution of Conceptual Approaches to Designing Business Logistics Systems Transportation Journal 26(Fall 1986):55-64.
“Evolution of Conceptual Approaches to the Design of Logistics Systems:A Sequel.”Transportation Journal 29(Spring 1989):35-39.
[2]Kopicky,R.J.Be rg,M.J.Legg,L.Dasappa,V.and Maggioni,C.(1993).Reuse and Recycling:Rever Logistics Opportunities.Council of Logistics Management,Oak Brook.IL
[3]杨锦秀 傅新红.论鲜活农产品物流配送的发展[J].农村经济与科技,2004(9).
[关键词] 网络环境 农产品 现代物流 跨区贸易
在我国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的背景下,在农产品大力拓展跨区贸易的过程中,仔细研究分析农产品跨区贸易中物流配送发展的现状,结合自身的特点,推动农产品跨区贸易中应用,将是每一个从事于农产品商务的机构和个人都无法回避的业务领域和不可推卸的责任。
一、我国农产品跨区贸易所处网络环境及其发展现状
2007年1月23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1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06年底,我国网民人数达到了1.37亿,占中国人口总数的10.5%。调查结果显示,使用xDSL、Cable Modem、专线等宽带上网的网民达到10400万人,占网民总数的75.9%。中国互联网将迎来更快速的增长期。
把基于Internet技术的跨区贸易形式运用于传统的农产品跨区贸易、物流配送领域,这既是农产品业自身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农产品进一步发展的战略增长点,更是跨区贸易得以有效应用的一个非常适用的阵地。据了解,中国每年农产品行业的总价值约1000亿元,在流通中的费用约为700亿元,如果全面推行以网络为主的跨区贸易,将极大地改变整个农产品的传统业务流程,有利于促进农产品跨区贸易中的诚信、和谐、快速发展。
我国跨区农产品物流业发展现状是。农产品物流体系逐步完善,形成了从生产、收购、流通加工、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配送到销售的一整套组织环节,但是众多的参与个体和组织规模小、层次低、离散性强、联合性差,组织化程度低;跨区农产品物流主体向多元化方向发展;跨区农产品交易方式向多元化方向发展;跨区农产品物流信息体系初步建立;跨区农产品批发市场和跨区农产品流通中心发展较快,但市场交易法规建设薄弱,交易规范化程度有待提高。
二、如何完善我国农产品在网络环境下的现代物流配送
第一,要建立一个现代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现代物流业必须符合运输合理化,仓储自动化,包装标准化,装卸机械化,加工配送一体化,信息管理网络化等.现代物流管理系统要以国际先进物流理论为指导,从业务流程整合入手,采用Internet大型分布式数据库技术,以及条码技术,GIS和GPS等现代电子信息技术,实现信息采集和识别的自动化. 系统组成一般有:运输设备管理信息系统;客户管理信息系统;货物报关管理信息系统;运输(配送)管理信息系统;仓储管理信息系统。
第二,要选择一个适合发展的现代物流配送模式。我国农产品跨区贸易中的现代物流配送模式有四种配送模式可供选择:企业自建物流配送中心;请供应商进行商品配送;与供应商合建配送中心;直接委托第三方物流公司进行配送。四种配送模式各有特色,对于采用哪种配送模式,应结合企业的优势。但随着企业向专业分工方向的发展,外包物流配送服务是发展的必须选择。通过与第三方物流的建立有效的信息管理系统,实现流程再造及单品管理,可大大减轻配货工作量,缩短配货时间,压缩配货成本寻求压缩库存和降低商品缺货率的最佳点,最终实现生产、物流、销售(即产、供、销)一体化, 双方可以达到双赢的目的。
第三,建立一个成功实施的跨区农产品市场电子商务保障系统。跨区农产品电子商务的成功实施,不仅依赖于网络技术,还取决于跨区农产品的标准化运作、快速物流配送体系和安全的网络环境。电子商务与传统批发市场最大的差别是,买方在交易前无法直观地获取跨区农产品详细的品质信息,因此有必要事先对跨区农产品进行标准化鉴定,主要包括农产品品名和类别、质量登记、重量标准、包装规格、保鲜标准等,通过标准化这些信息,明确同一级别的产品具有的相同或相似特征,以利于买卖双方的沟通和接洽,保障双方的利益。实施跨区农产品电子商务还必须有快速的物流配送服务。电子商务的最大优势是使信息流、资金流在瞬间完成,而快速的物流服务决定了商流的最终实现。 第四,提高农民素质,增强农产品现代物流意识;加大对跨区农产品物流基础设施的投入。在跨区农产品流通过程中,提高农民素质是在市场竞争中取胜的关键。跨区农产品物流业是固定资产投入较大的产业,很大程度上依赖着一些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备和便利与否,因而首先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才是发展物流业的基本要求。跨区农产品物流的基础设施建设,必须加强农村道路建设和跨区农产品运载工具的开发生产,加强各种农用仓库的建设,发展跨区农产品加工配送中心,以及产地、销地跨区农产品批发市场。
三、结束语
在网络环境下,以网络为主的跨区物流商务活动究竟改变了我国农产品的什么呢?总之,作为一种带有鲜明网络特征的商务活动过程,农产品跨区贸易正在赋予农产品物流以新的内容和发展意义,随着越来越多的公司与人参与到农产品的跨区贸易活动中来,其发展将愈来愈从容和灿烂。
参考文献:
[1]陈方建:中国图书物流:从传统储运向现代物流转变. 物流技术, 2006,(11)
[2]姬志刚:计算机、网络与信息社会.科技咨询导报,2006(20)
首先,政府的政策支持。今年我国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精神下发了《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信息化发展和切实保障信息安全的若干意见》(国发〔2012〕23号),为加快推进农业信息化,提出具体要求、目标和意见。“十二五”时期,河北省将实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由4000美元向6000美元的跨越,处于协调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黄金时期。当前,我省针对我国提出的加快推进农业信息化的相关意见,提出以促进农业经营网络化为目标,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创新农产品流通方式,促进农产品产销衔接。其次,巨大的潜力市场。从我省及我国逐年扩大的网民规模分析,我省及国内存在众多的潜在客户。当前我省进行网络购物的群体的年龄段在20到40岁之间,目标群体主要是学校师生、机关行政人员、媒体和金融的从业人员等。这些目标人群(除去在校学生)月收入在2500以上的比例达到60%左右,他们对于日常生活中的瓜果蔬菜等绿色农产品的需求量是很大的,因此可以预见我省的农产品网络营销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
二、河北省开展农产品网络营销面临的挑战分析
我省开展农产品网络营销所面临的挑战主要来自于物流配送方面。我省物流配送发展缓慢,省内乃至国内未形成一个系统,未能达到农产品网络营销对物流的基本要求。一般产品的网络营销的流通主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就是商流,既网上的查询、购物、支付等;另一部分就是物流,既订货成功之后的送货的环节,既物流配送。网络营销的顺利进行需要的是两者之间的协调与合作。当前我省农产品网络营销的交易是分散的,要求物流做到小批量、分散配送。然而,送货量过小及用户过于分散等问题将造成物流配送企业成本过高,不利于企业的长期生存与发展。伴随着农产品网络营销的发展,河北省的物流配送行业已经不能跟上网络营销的发展步伐。
三、结论
关键词:冷鲜肉;物流配送;应对措施
所谓的冷鲜肉指的是在严格执行兽医检疫制度下迅速冷却处理屠宰后的牲畜胴体,使其温度降至0-4℃,同时开展一系列的加工处理与销售服务,在此过程中其温度始终维持在0-4℃。冷鲜肉不仅有着很高的营养价值,并且其安全系数也相对较高,在我国近些年的发展势头较快。虽然当前的物流配送技术水平得到快速发展,但现阶段的冷鲜肉物流配送依然存在多方面的问题亟待解决。
一、当前冷鲜肉物流配送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配送计划与路线需要进一步规划与完善
现阶段多数的冷鲜肉配送企业的成本无法有效降低,这其中的一项重要原因就是其配送计划不够成熟与完善。多数的企业冷鲜肉配送过程中,由于存在无计划配送、临时配送等问题,导致企业的配送成本无形之间得到增加[1]。因未能制定出科学的配送计划,常常导致配送的路线需要通过经验丰富的人员决定,而不是通过大量的数据调研得出,很难规划出最佳的配送路线,最终也使得配送成本大大增加。
(二)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可供配送车辆调度管理不到位
相比于西方的发达国家,我国现阶段的冷鲜肉物流配送配套的保温车与冷藏车数量相对较少,并且技术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因没有配备足够的冷藏车,多数企业在配送时都没有使用冷藏车,加上即使少数的企业有冷藏车配置,但由于温度调控处理装置与功能落后,导致在配送期间还会出现冷鲜肉温度达不到要求等问题[2]。此外,部分企业为了使得配送力量水平达到要求,刻意增加配送车辆,但因在调度与管理方面不完善,造成配送的成本也随之增加。
(三)配送信息化系统有待进一步完善
为了充分保证生鲜肉制品的新鲜程度,往往在配送之前都要求门店在前一天向肉制品企业上报订单,然后依据订单数量制定出生产计划,然后进行配送处理。多数的发达国家了为了提高配送的质量,都采用先进的EDI系统保证每一个配送环节之间的衔接恰到好处。当前,随着我国的信息技术水平大幅度增加,并且进入了信息化时代[3]。但由于多数的肉制品企业的报单形式还停留在以往的模式中,而利用现代化的微信、QQ、视频等进行订单管理的企业并不多见,导致信息的流通受到阻碍,最终大大降低了配送的效率。
二、冷鲜肉物流配送问题的应对措施分析
(一)对配送路线进行科学规划与设计
冷鲜肉物流配送路线的设计是否科学,对于其运输的效益与成本有很大的影响,通过对配送路线的设计优化,从而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在科学规划与设计配送路线时,应当考虑到客户的需求及时间要求,同时还应当考虑到车辆的配送承载量以及交通管理部门对于配送时间的要求等。此外,企业还应当充分考虑到现阶段可供配送的支配力量及范围。通过对上述各因素的有效运算与分析,从而才能制定出具有高度可行性的M意的时间和路线安排[4]。此外,如果在配送的路上遇到一些限制条件时,配送人员应当依据实际的情况随机应变。在配送时间,车辆顺序在各个停留点上的路线不能够交叉,而是呈现出凸状。对于一些客户要求的配送时间来说,在配送时应当科学规划,依据时间节点的时间窗活动范围,科学选择配送的顺序,最终达到提升配送质量与效率的目的。
(二)科学选择与调度配送车辆
一方面,在配送前的车辆应当依据时间的紧迫程度和路线进行排序配送,对于一些配送点需求量较大的,可以优先装载配送,为后期的连续配送争取更多的时间。对运行的路线进行科学规划,应当从离配送门店最远的店开始,然后以串联的方式联系每一个需要配送的点,最终返回到配送中心[5]。对于一些需求量不大且配送需要花费很长时间的点,应当使用一些载重量较小的车辆专业配送,提升配送的经济水平。另一方面,在配送车辆选择方面,可以优先选择一辆具有很大载重量的车装载所有的货物,有效实现所有服务点之间的时间或者距离最小化。尽可能选择专业的配送车辆,并且可以在配送车辆上安装温度监控及GPS定位等设备,通过高科技工具对冷鲜肉的运输进行全程控制。
(三)提升冷鲜肉配送的信息化水平
为了对冷鲜肉物流配送的每一项环节都能做到充分衔接,从而对其物流成本进行有效控制,企业有必要加强在信息技术水平方面的投入。可以尝试通过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实现配送方案的选择及订单的提交,同时在配送过程中实现实时监控与结算,企业运行后台可以利用先进的计算机软件自动生成统计报表并处理,从而能有效提升配送的准确性和工作效率。企业可以积极借鉴国外的配送信息化技术,结合本企业的实际情况开发出适用的信息系统,增强冷鲜肉配送的门店、物流以及职能部门之间的衔接性能,充分结合现代化的GPS技术、无线射频技术、二维码与条形码技术,构建并完善智能化配送的模式。
结语:
冷鲜肉在我国近些年的需求量与日俱进,并逐渐成为居民消费肉制品的主流方向,然而与之相配套的物流配送体系并不够成熟与完善。因此,针对现阶段我国冷鲜肉物流配送存在的各方面问题,企业应当加强对配送路线的科学设计与规划,并且要科学管理可供配送的车辆,增加在冷藏车方面的技术研发力度,并且要充分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辅助配送,使得配送的效率和水平得到显著提升,最终帮助企业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快速提高。
参考文献:
[1]徐丽敏,马万太,朱银龙,于浚烽.基于物联网的冷鲜肉冷链物流信息采集及监控系统[J].电子产品世界,2013,06:45-47.
[2]马将.基于RFID技术的肉类冷链物流温控系统研究[J].物流技术,2014,14:69-72.
[3]李晶晶,郭三党,李晔.基于成本约束的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系统耗损控制研究[J].河南科学,2015,03:472-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