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中小学教育现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留级与辍学;教育布局;脱离;师资;有形资源;教育产权
教育过程的进行是以投入一定量的活劳动和物化劳动,即以消耗一定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为条件的,就必然存在着节约和浪费的问题。我国人口众多,资源投入相对不足,尤其是我国的中小学教育,基本上是由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投资的,非常有限,所以,更要合理配置和利用教育资源,减少浪费。
一、我国中小学教育资源现状概述
我国目前中小学教育资源存在着比较严重的浪费,包括隐性浪费和显性浪费,主要表现在以下四方面。
1.留级与辍学造成的浪费。目前,我国中小学生留级与辍学现象比较严重,据2004年全国统计显示:小学生辍学平均率为0.59%,初中为2.49%,全国平均辍学人数大约为230万人,而全国平均留级人数则更为可观。导致留级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学校本身的原因是主要的,主要与教师对学生的关注、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态度等有关系。辍学也被视为一种教育资源的浪费,因为辍学的学生未达到所就读教育阶段的教育目标,而且他们与修完了义务教育课程的人相比更可能沦为文盲。造成辍学的因素很多,既有学校教育系统内部的因素,如升级制度、教师、课程与教法选择的标准等,也有外部因素,如个别差异、家庭的经济状况与文化水平等。
2.教育布局不合理造成的浪费。目前,我国普通中小学是按人口密度和所跨地区半径设置学校网点的,方便学生就近入学,但也存在不合理、不经济的一面。城镇中小学布局是按原有的人口密度和地区划分设置的,由于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缺乏对城市发展的远景规划而使学校分布日益呈现出不合理趋势。而在农村,小学一村一校,初中一乡一校,导致学校数量过多而规模过小,师资力量差,班额严重不足,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巨大浪费。据调查,贫困地区尤其是山区,地域面积大,人口稀少居住分散,中小学规模小且分散。不少山区村庄的小学几个年级只有十几个学生,有的小学甚至只有四五个学生在一个教室里复式教学,一个教师承担所有课程的教学,加上教师素质参差不齐,校舍简陋,很难提高教学质量。
3.学校教育与实际需要相脱离造成的浪费。目前,我国农村中小学教育完全按城市教育的模式办,农村学校教育的学术性、城市化和现代化并不能适应大多数农村青年的学习和生活需要,在农村学校学到的东西绝大部分是与城市的生活环境有关,农村学校教育内容与农村的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被割断,脱离当地的生产实际,不能为绝大多数升不了学的农家子弟的发展提供切实有力的帮助,结果是引诱和鼓励受过教育的人离开农村,而不是促使他们留在农村发展农村,因而目前的农村中小学教育缺乏应有的吸引力。
4.师资力量分布不均衡,农村教师整体素质有待提高。据统计,2005年全国普通中小学专任教师1036.38万人, 其中,小学和初中专任教师906.43万人 (小学559.25万人、初中347.18万人)。小学教师大多数在农村,城市、县镇、农村分别占16.06%、20.13%和63.81%;初中教师半数在农村,城市、县镇、农村分别占18.96%、36.87%和44.18%。小学和初中教师合计,城市县镇396.2万人,占43.71% ;农村510.23万人,占56.29% 。由于教育设施的差异性,造成教师资源配置不均衡。当前城市师资力量过剩而农村尤其是偏远地区师资非常缺乏,形成教师资源配置不均衡、结构性矛盾突出的局面,区域和城乡分布不均衡,城市超编与农村部分地区师资紧缺并存;学科分布不均衡:农村中小学外语、信息技术、音乐、体育、美术教师普遍短缺。代课人员数量较大,严重影响了农村教育水平。农村教师补充提高困难,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从学历水平看,2004年全国仍有31万小学、初中教师未达到法定学历。年龄结构上,农村小学年轻教师偏少。城市、县镇、农村小学教师中35岁以下的分别占57.83%、51.44%和41.02%。由此可见,目前农村教师整体素质有待提高,农村小学年轻教师偏少,农村教师补充困难的难题仍亟待解决。
5.学校有形资源,即学校固定资产管理不善且利用率低下。学校的固定资产主要有两大类:设备和房产,这是办学的物质基础。造成学校有形资源浪费的原因,宏观上在于学校规模较小、师生比例低、教师工作量不足等等,但从微观来讲,却是学校现行的内部管理上的种种弊端阻碍了原本有限的教育资源的效用发挥。其具体表现为:1.物资管理模式不能适应现实的需要,设备和固定资产的投入缺乏科学的依据,比如,一些中学建立实验室,未进行充分论证,不切实际,盲目攀比,买置不必要的设备,造成教育经费的浪费;2.基建与设备购置仍存在重复现象;3.教学、科研与开发创收所使用的资源相混合,管理不清,缺乏监督,资源流失严重,有限的教育资源挪作旁用等现象。
二、提高中小学教育资源利用使用效率的设想
众所周知,我们是穷国办大教育,用于发展教育的资源十分有限。这一方面要求我们增加对中小学教育的投入;另一方面又要求我们杜绝教育浪费,合理利用教育资源,使有限的教育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可采取以下五个方面的对策。
1.减少留级与辍学。中小学教师不仅要注重教学内容,而且更要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教学方法的选择,根据中小学生的特点,制定更加适合他们的合理的教学进度,以最大程度地满足最大量学生的学习需要,尽可能地减少因此所造成的留级。另外,国家可采取多种优惠政策鼓励更多的投资者以及募集社会各方面的资金对广大农村及偏远地区尽可能多的建立希望中小学,使更多因贫穷而辍学的孩子重返课堂;在城市里要加大对农民工孩子继续学习的管理力度,并给予相应的优惠政策,例如禁止学校收取较高的借读费,由国家及各级地方政府给学校一定的补助,还可以采取利用社区居委会组织对农民工的孩子辍学进行监督等等措施,从而尽量减少孩子因父母进城打工而辍学的现象。
2.调整教育布局,使之合理化。合理的教育布局不仅能使人力、物力、财力得到充分、合理的使用,而且有利于教育经济效益的形成。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农村城镇化的发展要逐步调整我国目前中小学不合理的布局,提高义务教育办学效益,符合提高义务教育办学效益和质量效益的长远要求。减少小学办学点的数量,初中相对集中。这样不仅节约人力、物力、财力,有利于发挥有限资金的作用,还方便管理,对学生的智力发展、身心健康、综合能力及集体观念的培养等等都大有好处,同时也是提高教育质量的有效途径。。
3.不断改革中小学的教学内容,加强其与实际生活的联系。调查表明,农村贫困地区的青少年是升学与就业压力下的弱势群体,大部分学生毕业后无法顺利升入高一级学校而造成农村初中生大量辍学现象,在很大程度上是教学内容脱离农村生活实际所致,陈旧、脱离学生生活的教育教学内容导致学生厌学、辍学,造成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要改变农村中小学教育与农村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被割断、脱离当地生产实际的局面,就要大力改革农村中小学教育内容,增强学校吸引力。农村初中教学内容要为学生升学和就业同时打好基础,如何按照各地经济发展的水平和实际需要,特别应关注到农业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民致富的需要来规划农村中小学教育的发展。如果农村初中教学内容改革充分考虑了当地经济发展和个人致富的需要,教育就会增强吸引力,初中入学率的巩固就有了可能,不仅可以减少辍学而且还能更多地为本地区培养人才,吸纳更多的农村学生进得来,留得住,逐步缩小农村和城市之间人力资源的差异。
4.合理调整师资分布,提高农村教育水平。国家可制定相关的政策和利用多种途径调整师资分布,提高农村教育的整体水平。例如,可大力倡导共青团的青年志愿者组织开展对农村及偏远地区教育扶贫,也可规定应届大学毕业生在城镇从事教育工作前必须先到农村中小学授课一年,愿留下任教者工资待遇不低于城镇水平,还可以采取把高校教师评职称与是否有在农村授过课的经历相挂钩,而且在农村或偏远地区从事过教育的教师工资待遇及其退休后的社会保障要更加优越等激励措施来提高农村教育的整体水平。
5.实现教育产权社会化。我国的中小学教育是完全由国家投资来维持和发展的,国家依法对教育产权享有占有、使用和处理的权利,一切教育产权归国家所有,教育的经营者没有教育产权的支配权和使用权。在这种情况下,教育资源的浪费和损失就无法避免。例如,在经费管理方面存在花钱欠计划、成本欠核算、东挪西用、心中无数等现象;对有形资源的投资(购买)、使用到报废全过程的管理措施不到位,主要因为学校的所有权、举办权和管理权集中于国家,使得没有独立产权的学校缺乏对自己行为负责的财产保证。在这样的基础上,学校资源秉承了国有资产非价值化、商品化的特性,使大量的教育资源要素难以流动并合理组合,影响了学校资源的有效利用和价值的实现。所以,实行“政事分开”、“两权分离”的教育产权社会化即凡属教师招聘、工资分配、人事任免、业务考核、职务评聘、奖优罚劣等学校的事,一律由学校自己办,也就是说,办学权统统归学校。这样,就可以大大降低教育资源的浪费。
综上所述,应针对上述五方面措施,按照新时期学校发展的特点和要求去寻求和探索教育的最佳管理模式,引入市场机制,采用有偿使用等经济手段进行调控,切实降低中小学教育资源的浪费,提高其使用效益,推动我国义务教育全面健康的发展。
作者单位:江汉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参考文献:
[1] 范先佐. 教育经济学[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9. 20.
[2] 洛克斯利. 教育浪费[M]. 贵州: 贵州教育出版社, 1990. 19.
近半学生尝试在线教育
对教育认识转变影响着家长和学生对学习方式的选择。家长们开始将更多的关注点投向个性化教育和游戏娱乐方式学习,不再局限在传统的侧重传统知识的教学课程。
而学生运用PC端进行在线学习仍是主流,学生选择在线学习的原因主要有:学习时间地点更为自由,可选内容更多,可根据自身需求选择自己喜欢的老师,安排学习进度,相对于线下面授形式,费用较低。
三大教育痛点待破题
调查中表明,个性化的学习效果不佳、优质教育资源分布不均、既有的知识传授方法未能满足现实需求等,已成为当下教育亟待解决的三大痛点。无论是家长还是学生都迫切渴望改变现有的学习模式,借助先进的科技,进一步提升学习的体验和效果。在学习模式中,超过7成的学生希望将科技互联网与线下面试有机结合,形成基于传统面授,配合使用科技产品服务的学习方式。
而这一选择恰好与好未来的教育定位不谋而合。一年前,好未来由学而思(微博)更名之时,确立了用科技与互联网推动教育进步 的定位,在更名后一年间,旗下七个子品牌共同发力,力求通过科技普及与人文行动改变学习之痛,改善学习现状,由此彰显了其行业领军者的形象,也因此获得效果与口碑的双丰收。
一直以来,好未来以让学习更有效为企业使命,让孩子们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由此,打造了一系列改善学习体验的互动教育产品,以激发学生们主动学习的兴趣。在专为学前儿童打造的摩比思维馆的课堂上,游戏化的作业、视频等功能实现了既学又玩的效果。在网校,教师通过提升教学中的趣味性和互动性,最大化发挥教学魅力。在学而思培优、智康1对1的课堂中,多项虚拟课件的采用,让教学摆脱了黑板+粉笔+课本的传统教学手段,学生在课堂上能听、能看,能参与各类实验,满足并优化了学习体验。
此外,为了进一步实现个性化教学,好未来依托自身在教学行业的资深教师团队的教研积累、近百万学员的学习实践、专项技术团队的数据分析等优势,为每个学生记录学习轨迹,建立数字化档案,并以此产出个性化的教学方案。旗下学而思培优的ics3.0、智康1对1i教学系统中均引入了相应系统,逐步完善学习的个性化、智慧化、智能化效果。
让学习成为美好体验
教育信息化浪潮滚滚而来,作为一家有着浓重互联网基因的教育企业,好未来一直勇立潮头,用不断创新、突破来改变着传统教育。更名一年来,好未来加速了向教育科技企业的转型,敞开怀抱吸纳不同领域的精英加盟,在好未来各事业部中,既有来自教学、教研团队的传统教育者,也有来自互联网平台的技术专家,他们合作互通,重塑自己的知识和能力体系,拥抱先进的技术和理念。
据不完全统计,好未来除了收购考研(微博)网、入股育儿网站社区宝宝树外,还投资了视频公开课网站多贝网等。同时,好未来有意去扶持定位于科技与互联网驱动为主的教育培训领域新兴成长型公司,甚至为此设立了专项教育战略投资基金。近期,被誉为在线教育创业大本营的好未来未来之星在线教育创业营也在烽火如荼的开展。
有这样一则报道,某校学生小D生性聪慧,但在学习过程中爱出风头,爱捣乱,老师总不喜欢他,就在小D考上了高分时老师竟然怀疑小D不可能考那么好,并且不让他参加班上的重大活动,鄙视他。这样一来,对小D的心理造成了极大伤害,小D非常消极,精神日渐萎靡,学习成绩也随之下滑,最后,小D因为得不到老师的肯定,终于无奈地落下了委屈的泪水……
当我们看到这样的故事时,我们无不为小D委屈的泪水而叫冤,无不为老师的那种作法而扼腕叹息。当我们大声高呼素质教育时,我们的素质是否就提高了呢?当我们大力改进教育制度时,教育系统的各个环节是否依然畅通无阻?我们的教师素质是否会依工薪的增加而有所改观呢?我想,问题的解决并不是很容易就能做到的。教育的理念不能与时俱进,不能为教学服务时,教育事业必然面临着巨大的悲哀,但当人们的心情为现代教育的悲哀而悲哀时,那才是一种最大的悲哀,在现代教育的现实面前,我们值得反省,值得重新审视。
下面仅就教学中的一些基本问题,谈谈看法,图在更新。
一、师生关系应是“互尊互爱”
师生关系是在教育过程中,为实现教育目标,师生之间进行的交往而产生的关系,并在教育活动中不断地发展、变化。师生关系是整个社会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必然受到一定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制约,受到社会道德风尚的影响。社会主义社会人的关系是人人平等和民主的关系,师生关系则表现为尊师爱生、民主平等。教师为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而工作。学生为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而学习,共同的理想与目标奠定了社会主义新型师生关系的基础。
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当前我们必须对传统的师生关系进行再创造,建立一种符合教育规律、符合基本人性、符合现代文明发展的新型师生关系。
教育是一种由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教育载体等要素组成的一个复杂系统。只要当学生尊重老师和爱戴老师,而老师又尊重和爱护自己的学生时,教育活动中两个最具能动性的要素――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才能从内心深处达到和谐统一,消除交往障碍,从而使教育成为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的双向互动的过程,才能有利于形成教育的整体合力,师生之间确立“互尊互爱”的新型关系,既可以充分保障教师的权威和权力,也可以防止教师在过去“爱生”的形式下进行不规范的教育行为,从而充分尊重学生的基本权力,有效地克服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厌学情绪和对教师的抵触情绪与逆反心理。
要创新,首先要有创新意识,要有创新意识就要敢于挑战权威,具有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互尊互爱”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平等性、主体性,有利于培育学生在公平基础上的竞争意识。以往,我们多在嘘声这一层面上未思考问题,可是师与生犹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轻视一方或损伤一方均是不好的,现代教育发展至今,学生、社会等各方面都对教育者――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能否做到“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是整个教学过程中最关键所在,孔子说过:“不能正己,焉能正人。”做教师的首先做不好,这就给学生创造了反唇相讥的口舌,师不正,何责于我?
可见,师生之间真正做到“互尊互爱”,才能真正做到教与学的和谐统一,融洽发展。
二、人格平等:教育理念的重中之重
人格是以价值观念为核心的个人心理,社会文化素质的结合,是个性倾向性与个性心理特征的综合体,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不仅指学生自己拥有完满的人格,而且表现在学生能尊重其他不同个体的人格。当然,学生的人格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学生在与各种活动及其周围环境的不断交互作用中形成的。尤其重要的是,学生的人格是学生与教师在共同完成教育与接收教育的交往中被塑造的。因此,学生参与的每一项学习活动,都会影响到他们的动机、兴趣、信念及世界观等个性倾向性,从而影响学生的整体人格。
从《小D的眼泪》中,我们分明感到了这样一个事实:人格的磨灭。小D的眼泪告诉我们,小D并不仅是受到委屈,还有人格的破损,这是心灵的重创,这是一个受教育者,一个真正“人”的被轻视与被忽略。
21世纪需要个性完美的人才,更需要人格健全的人才,没有人格健全的人才,无论现代教育多么发达文明,依旧海市蜃楼,水中楼阁,认为:“当主体与客体的关系,表现为人与人的关系时,任何一方既可以是主体又可以是客体。”马克思的这句话在教育活动中真正揭示了师生的关系问题,师生相互交往所反映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互主体关系,互主体关系体现了教师与学生双方共同拥有某种和谐、某种一致,而其中最主要的时师生人格上的某种一致,即师生人格上得相互平等,可以说,这种以互相交往为形式构建起来的师生关系,本身就意味着师生双方都是具有同等的独立人格的自由主体、人格平等,必然是我们追求的理想的师生关系。
但是,现代教育的事实一再告诉我们,人格平等一再受到阻碍,甚而一度地被破坏,传统的师生之间权利与地位的悬殊差异及具体表现在教学中的不平等的师生互动,在很大程度上受限于教师陈腐的学生观,这便使完好的教学互动陷入了一种僵局。由于我们长期处于封建宗法社会,于是铸成了一种压抑人性的,把单方面的服从作为最高行为准则的较稳定的文化,再加上社会人文背景的广泛流失,社会所认可的只是教师的控制功能,这就使学生处于一种被动地位,处于一种毫无人格的必须绝对服从的附属地位,教师教的和说的,学生无条件一概服从,学生在这种奴役性、压迫性的教育情景中,无法改变师生间不平等的压迫关系结构,无法成为“自由的人”。
“没有爱的教育,是死亡的教育,不能培养爱的教育,是失败的教育。”在教学活动中,学生确实需要人格上得平等,这是为生为人的起码要求,为了师生之间真正建立良好的关系,教师必须进行深重思考,必须做出策略措施。首先,教师应该还原学生的主题地位,把他们看做一个完整的“人”,给他们自我选择,自我决定的自由,这就需要淡化教师权威,教师与学生积极性平等交流,与学生共同体验,摒弃那种对象性极强的教师“教”,学生“学”的师生关系。其次,师生人格上的平等,需要教师情感的高度投入,教师的情感既包含教师对学生的无限忠诚,对教学工作的高度责任感,又内涵教师对学生的无线热爱三个方面。这种情感是建基与教师正确的职业意识和职业信息之上的。这就要求教师不仅具备完善的知识结构和专业水平,而且还要具备高尚的情操和职业道德修养,没有高尚的情操和职业道德修养,教育仍是一具死尸,没有灵魂,没有精神的根基。
斯宾塞在他的教育论中说:“野蛮产生野蛮,仁爱产生仁爱,这是教育的真理。”如果教师使自己爱得行为能之争引起学生情感上得震动,从而产生情感上炽热碰撞,那么学生所激起的学习热情是可以引起火山的爆发,学习的乐趣溢于言行。
师爱是有一种情感,它必须是在老师与学生的交往接触过程中,才能实实在在地感受孩子们的可爱,闪光之处,才能引发催人奋进的真实情感,情感是人在活动中对发现事物所持的态度与体验,学生感情丰富而强烈,他们热情具有朝气。作为教师,对学生关爱还不够,还必须善于爱,在学生身上洒满“阳光”,教师心中必须拥有一轮太阳,我想,只要这样,爱的种子才能沐浴阳光,健康而富有朝气的成长。
纳集安泽曾说:“教育人是艺术中的艺术,因为人是万物中最不固定和最复杂的生物。”教学是一门艺术,而教师对学生的爱的表达和传递何尝不是一门高度的艺术呢?
参考文献:
关键词 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技术;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21-0032-02
1 引言
教育信息技术的应用,为教育教学提供了全新的先进技术手段、理念的支持。但由于农村中小学硬件条件及思想意识所限,教育信息技术的应用目前还停留在表层阶段,有些方面存在流于形式、舍本逐末的问题,随着国家对农村教育投入和管理力度的加大,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硬件、软件、资金投入逐渐增加,信息技术条件、资源的有效应用,就将成为农村教育现代化发展的重要任务。
2 西部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技术应用的现状
教育信息技术应用少 “西部农村中小学教师并不经常使用信息技术,因而对于信息技术易用性的关注还不够明显。”[1]据笔者观察绝大多数的西部农村中小学教师教育信息技术的使用次数非常少。教材有配套的磁带、光盘等,但也只是限于简单使用的层次,因为课堂教学评价标准中使用多媒体的评价分值较大,只有在上公开课、参赛课时多媒体应用才多起来。
教师独立制作、设计、开发多媒体课件的能力差 百度下载幻灯片,稍加修改上课就用的现象普遍,遇有教学大赛活动,多找他人帮忙设计,有的找专门做课件的企业设计制作。
信息技术使用单一,教师单向主导多,学生主动少 多媒体的应用多限于幻灯片、录音机、光盘等,而Flas、几何画板、点读机、电子白板等应用的很少。教师主导教育信息技术的多,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参与互动的少。在很多课堂上,学生还是在跟着老师回答、观赏。教育信息技术在农村中小学囿于课堂上使用,不能延伸至课外校外,课外和校外,学生基本没有机会使用信息技术获得知识的传授和帮助。
滥用现象普遍 课堂上,大量播放课件,知识呈现路径艺术化,形式多样化,声音、图像、动画、视频都有,在一定程度上干扰了学生的思考体验,一堂课下来,热热闹闹,但一做题学生不能掌握重点。有的教师在讲授新概念或单词时,不给学生思考和想象的空间,先入为主,不利于学生思维和语言能力的发展。
3 西部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技术应用存在不足的原因
教师负担过重 2015年3月2日《中国教育报》头版头条刊登了《请给校长老师减减负》一文,文中列举现象表明:教育教学之外的负担太重,很多与教学无关;各类检查评比成了校长头上“紧箍咒”;期待教育回归本源,让教师静心育人。
统计反映,校长和教师承担了太多的正常工作之外的负担。另外,由于应试教育在农村仍很盛行,家长非常看重分数,再加上农村中小学的编制、管理等问题,教师工作量大,很多骨干教师在透支身体,根本没有时间去提高教育信息技术素养,也没有动力研究通过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整合提高课堂效率的方式方法。
学校办学理念、条件滞后 很多农村学校的信息技术课不能开足,很多时候被考试科目、开会、活动等挤占,再加上微机教室少,网络资源不健全,导致学生微机操作能力差,利用信息技术与教师互动不能实现,主动获取知识难。多媒体教学设备不能充分满足教师的需求,学校只有几个固定的多媒体教室,使用时,还得调班级、调设备,很麻烦,这也是教师不常用的重要原因之一。
培训指导力度不够 培训的机会少,尤其是一些先进的、有实效的信息技术培训机会少。培训形式一般是自学或网络学习,考核松散,这助长了教师的惰性,效果很差。
教师没有真正认识到现代化教育信息技术对教育教学的深远价值,更重要的是没有辩证地使用信息技术,用其之长,弃其之短。比如,现代化多媒体的应用使课堂教学变得生动,形象、气氛活跃的同时,也会因不正确应用影响学习能力一般的学生偏离主题,注意力被分散;网络又会使一些学生迷恋网络游戏,被一些垃圾信息误导。这些因素和忧虑影响了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积极性,很多教师还担心多媒体的使用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对应用多媒体有抵触情绪。
教育信息技术使用评价机制不科学 很多学校把信息技术的使用纳入了综合考评中,但依据是在学校组织的课堂评比中是否使用多媒体手段,对使用的效果如何,却少专业评析、指导,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应用进展迟缓。
4 提高西部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技术应用水平的措施建议
改革基础教育评价制度,推进实施素质教育 应试教育目前还是农村中小学教育的基本路径,应用教育信息技术,有利于教师解放时间、空间,进而解放大脑,精进业务。教师减了负,也有利于学生减负。教师忙得焦头烂额,他们怎么能完成高质量的工作呢?学生信息技术能力低,他们就不能深度参与多媒体课堂学习,并限制了他们课外、校外利用信息技术的自主学习,这些体制机制的弊端制约了教育信息技术优势的发挥,也阻碍了学生的发展。
作为行政管理部门必须出真招,啃硬骨头,深化改革基础教育评价制度,并立足现实推进教育全面改革,实行农村、城镇差异化的阶段性评价标准,制定有利于教师减负的评价标准和管理制度。
加强培训,提高教师运用教育信息技术的素养 要多创造机会让教师提高信息技术素养,强化考核考试。要精心选择培训内容,使教师所学的新技术对教学效果产生明显作用。创新培训形式,加强与大学的合作培训,用好远程培训资源,充分发挥校本培训和协作区培训的作用。
同时必须加强对教育信息技术使用的指导,提高教师的运用教育信息技术的思辨水平。传统教学的面对面的真实情境和网络的虚拟情境,各有优缺点,多媒体的直观、形象的东西过多,不利于学生的抽象思维,要结合实际教学内容恰当取舍。技术的应用要与教学内容融合,要注重学生情感智力的培养,注重技术与人文的组合。例如,在注重语言文字体验的教学中,要让学生先想象,再呈现图像、视频;在注重机械原理分析的教学中,要使用透视效果的机械模型动画;在注重动态的数形变化的教学中,要使用几何画板等能演示动态的课件;在注重自主研究性学习的教学中,要利用教育信息技术把学习延伸至课下、校外(如翻转课堂)。
制定完善的考核评价制度 把教育信息技术纳入科学考核,有利于调动教师应用的积极性。要强化集体备课中教育信息技术的含量,形成共议共享的局面,做好教师使用频率的记录工作。加强对教育信息技术使用的科学性、高效性、整合性评价。并要对优秀使用案例存档,循环使用。鼓励应用研究与创新。
加强硬件设施的配备 学校在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的情况下,尽力完善硬件设备,积极为教师、学生创造使用网络、多媒体等教育信息技术的条件。
5 结语
教育信息技术能为教育的发展提供先进方法、优秀的资源,西部农村中小学要发挥后发优势,提高教师信息技术素养,吸取先进管理经验,让教育信息技术真正融进素质教育之中。现在国家正在推进全面改革、教育信息技术国培教育,中西部农村中小学要抓住契机,顺势而为,提高教育信息技术的应用质量,从而提高教育质量。
关键词:中小学;体育教学;现状与发展;对策
一、加强中小学体育教学的重要性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我国对中小学的素质教育的重视程度逐渐增加,对学生的身体素质有了更高的要求。中小学生都尚未成年,不管是心理还是生理都处于正在成长和塑造的过程,在中小学教育中,加强体育教学,是中小学生身体素质提高的一条有效途径,也是新课改对素质教育的具体的践行体现。中小学生作为国家未来发展的主力军,需要有健康的体魄和身体素质来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要,因此,提高和加强中小学的体育教学水平和质量,也是满足社会对人才需求的一种人才培养方式。
二、当前中小学体育的教学现状分析
(一)对体育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体育教学过于功利化
随着我国教育领域中提出的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中小学的素质教育,特别是体育教学也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和进步。但是,由于应试教育长期以来的影响,在中小学中加强体育教学的困难也依然存在,中小学生面临着升学以及分班等文化课的压力,再加之良好教育资源的稀缺,使学生的文化课之间的竞争也日益激烈。学校和家长对学生的文化课的重视程度远远大于身体素质的教育,这就造成了对中小学体育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而将体育考试作为升学的一部分,也带来了在初三阶段对学生集中训练,而在其他学习阶段文化课占用体育课,造成学生对体育课的排斥。
(二)先进的体育器材使用率不高,现代资源利用不够
国家近年来对教育的投入在不断增强,中小学的教学设施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体育教学器材也在不断地更新和完善,但是由于体育在中小学教育中所占的位置,导致不少的先进的体育器材并没有得到使用,有些是没有及时派发投入到中小学体育教学中,有些是体育老师为了减轻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不使用体育器材,造成体育教学器材资源的浪费。
(三)教学方式过于僵化,缺乏创新性
体育教学不同于文化课教学,体育教学更多的侧重于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安排相应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而不能够采取一刀切的方式。然而,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体育老师往往在教学过程中,在不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对学生的课程进行随意的安排,沿用以往的教学方式来完成教学大纲的要求,这就使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提不起来,最终导致中小学体育教学的质量得不到提高。
三、提高中小学体育教学发展水平的对策分析
(一)重视中小学的体育教学,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提高中小学体育教学发展水平,就需要从思想意识上对中小学体育教学重视起来,认识到中小学生提高身体素质的重要性。学校的领导层应该认识到中小学体育教育对中小学生未来发展的重要影响,以及未来社会的人才需求发展趋势,在学校的各项决策中将中小学的体育教学纳入考量。作为教学第一线的中小学体育老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重视自己的教学,通过提高体育教学水平来不断增强体育教学在中小学教育中所占的位置。
(二)提高先进的体育教材使用率,充分利用现代资源
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体育老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先进的体育器材,使其能够与中小学体育教材配套,提高学生对体育的重视和认识,从而培养学生对体育的积极性和兴趣。同时,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体育老师还应该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资源,在枯燥的体育教学中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愉悦的学习氛围。例如,体育老师可以通过播放一些奥运会或者是其他具有难度的体育视频,让学生体会到体育的魅力,加深学生对体育的认识和理解。
(三)根据实际教学,创新教学方式
中小学体育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对教学方式进行改进,而不能一套教案用到底。针对小学体育教学,应该多采用游戏以及激励的方式让小学生的身体素质得到一定的锻炼,同时对学生的体育意识有所培养。针对中学生,根据他们的身体快速发展的实际情况,可以多增加一些比赛和竞技的教学内容,加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培养他们的体育锻炼兴趣和习惯。中小学生的身体素质的个体差异较大,中小学的体育老师应该在尊重个体差异的基础上,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有所调整和侧重,从而提高中小学体育教学水平。
提高中小学体育教学水平,需要学校和老师的配合和合作,中小学的学校和体育老师可以通过在意识上重视体育教学,在教学上充分利用资源以及创新教学方式来实现。
参考文献:
[1]再排尔古力・衣的力斯.小学体育教育现状与发展对策[J].山海经,2016.
[关键词] 中小学教师;科研;价值取向
[中图分类号] G6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4634(2013)05-0020-04
我国中小学教师科研在新课改的推动下发展迅速,科研队伍壮大,人员结构日趋合理,极大地促进了教师的个人发展,推动了教育研究的进步。
1 中小学教师科研的地位和作用
新课程改革对中小学教师的科研素质提出新的要求,“教师要成为研究者”、“教师要成为反思性实践者”、“研究型教师”、“专家型教师”等新课改所倡导的崭新理念逐步为中小学一线教师所认可。各中小学校纷纷探索校本教研的道路,“科研兴校”成为广大中小学管理者推崇的信念。中小学教师走上了教育科研一线,开启了新课改后全新的教师科研之路。
中小学教师的科研加入,促进了我国教育研究的发展,改变了教育科研队伍结构,正如原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在对中国教育科学研究20年进行回顾与展望时指出的:“教育科研队伍建设呈现出鲜明的层次性,理论研究队伍少而精,应用研究队伍是中坚,群众性科研队伍宽而厚。队伍的总体构成和绝大多数课题的人员构成都突出反映着专、兼、群相结合,教育科研人员、教育行政人员和第一线校长教师相结合的特点。”[1]《北京市“十一五”期间教育科学研究规划纲要》也显示,“十五”期间,“在基础教育实践层面,立项的市级课题达300余项,区县级课题近3000项,校级课题近万项。以这三级课题为纽带,近3万名中小学教师参与了各种主题的研究活动。”[2]这种具有广泛“群众性”的教育科研队伍构成,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教育研究的专业意味,但使其有了广泛的群众基础,实现了量的积累。
广大中小学教师也认识到科研对其自身发展的重要性,进而积极投身基础教育科研一线。教育科研也促进了教师专业发展,成为教师实现自身发展的手段。《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对教师素养的要求:“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要严格教师资质,提升教师素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造就一支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此外,按照教育部新颁布的《教师专业化标准(试行)》条例要求,“新教师”首先扮演的是教育专业者。教师专业化包括学科专业和教育专业两个方面。“教师专业化水平受其学科专业知识结构的影响,更取决于对‘教育学’、‘心理学’的研究,要具备学科知识‘心理学化’的能力。”[3]实现教师学科专业知识“心理学化”就需要教师具备较高的研究能力,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反思。教师在“反思性实践”过程中进行科研,不仅能够促进其知识的建构,促进教师专业成长,还有利于教师合作精神的形成,最终改变我国现有教育研究方式。从教师知识构建上看,教育实践要求在进行科研的过程中完善理论知识,理论知识体系的健全进一步促进教师教育教学实践能力的提高。“后现代主义知识观强调知识具有不确定性、情境性、构建性,人们不可能完全获得证实或证明的知识,所有的知识都是一种‘暂时的’理论。”[4]表明教师知识的构建过程是一个动态过程,教师只有在研究中不断总结才能实现个人发展,科研便成为教师升华个人经验性知识的有效途径。另一方面来看,教师参加学校教研组或其他课题组科研活动,才有更多机会获得帮助,或是遇见教师成长的“重要他人”,促进教师发展。同时,便于形成专家引领与同伴互助的“协同攻关式”教育科研,共同实现教研方式的改变。以教与学课例研究中“同课异构”为例,同组教师共同参与听课并进行评课,加强了教师之间的教研协调,形成了学习共同体,有利于教师更加深入的反思,使其真正成为研究者[5]。中小学教师做研究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提高教师教学质量的必由之路。事实也表明,无数中小学就是通过开展教育科研走上了良性发展道路,无数中小学教师就是通过做科研成为一代名师。正如一位名师所言:“作为一线教师,要研究教育过程、研究教学策略、研究试题,更要研究学生。新课程所蕴涵的新理念、新方法以及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所出现和遇到的各种各样的新问题,都是过去的经验和理论难于解释和应付的,都是值得研究的问题。事实上,一线教师生活在教学情景中,最了解教学的困难和需求,最能感知到问题所在,教师在教学中要学会发现问题,在课堂中会有很多研究的素材,要写好学习笔记,进行数据信息的研究;写好教学札记,进行教学现状的研究;写好案例分析,进行个案比较的研究等。做到教中研、研中教。”[6]
2 中小学教师科研存在的问题分析
伴随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尽管“科研”逐渐成为教师的常态行为,成为教师日常教学生活的一部分,但是,我国中小学教师个体在教育科研目的、研究内容、采取的手段方面还存在诸多“误区”,教育科研并没有内化成为中小学校改革与发展的动力。
2.1 “求利”导向的科研目的
长期以来,“学而优则仕”的观念深入人心,在教师中“研而优则仕,教而优则富”也是一种普遍现象。一个教师科研好、教得好,就会获得各种“名师”头衔,随之而来的是职务提升、经济收入提高、福利津贴增加等实际利益。因此,众多教师进行科研的行为成为“求利”心态的驱使,而不是遵循学术研究与专业发展的逻辑,教师科研进步所带来的个人专业发展就成为谋利的工具,而不再是发自内心的对学术研究与教育发展的信念。教师对科研的热情显然变成了一种“趋利的权衡”。
中小学教师对教育科研的认识不明确或不正确,导致教师科研成为应付评奖、晋职而从事的行为,其发表的论文和专著,许多并不是源于对教育问题或实际的需要,更多是为了学校达标评级或是为了应付个人职称评定的需要。尽管有很多优秀教师“成果丰硕”,甚至可以说“著作等身”,但是看不到教师个性化的教育体验与感悟,几乎都是空洞的政策解读、理念演绎和专家观点的实证[7]。而真正上档次、有应用价值和体现创造性的研究却很少,许多东西都是东拼西凑、“复制+剪辑”得来的,甚至出现抄袭、剽窃、造假等现象。可以说,“求利”导向的教师科研热情带动了中小学科研的虚假繁荣,而这种“虚假繁荣”的中小学教育科研状况无益于解决基础教育实际问题,也为中小学教育研究的开展增加了难度。
2.2 “华丽”趋向的研究内容
分析有关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及日常观察可以发现,中小学教师很难将学术研究中的教育学理论运用到自己的日常教育教学实践当中。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育现象与过程也更为复杂,层出不穷的教育理论与实践问题亟待研究,中小学教育改革的加快催生了更多与教育实践相贴切的研究课题。新的课程资源需开发,新的教学模式需探索,新的教学内容需优化,新的教学方法需选择,评价多元化的趋势也需讨论。教育改革实践中产生的各种问题要求中小学一线教师在科研中本着更加“实用主义”的观念去观察、发现规律,总结经验,形成有助于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高质量研究成果。但是,目前我国大多数中小学教师在教育科研选题上,仿佛没有看到这一教育改革实践的需要,表现出来一种“浮华”的研究心态,往往选择大而空泛的问题作为其研究内容。有学者总结当下中小学教师在科研选题上存在着如下问题:一是求大求新求洋,内容空洞空泛空谈,不符合中小学实际的倾向;二是追随热点问题的多,解决实际问题的少,课程的“时髦化”倾向;三是重复研究和低层次研究多,缺乏个性与真情实感以及创新意识与时代特征的倾向[8]。这些选题上的问题极易导致科研与实际脱节,教师一味关注的只是“华丽”的理论研究而不注重实际应用、实践探索。
2.3 “核心”观念的研究表达手段
我国现有的教育研究评价机制存在很大弊端,对教师科研进行评价考核时往往只注重结果,关注的是多少、层次多高,而不考虑对教师科研过程进行评价,发展性评价也明显不足。这就使得中小学教师在科研成果的表达手段上,注重“核心刊物”的认可,而放弃了“反思”与“应用”的教育教学实践逻辑。随之而来的是画地为牢、独来独往、单打独斗的纯理论研究,一些教师抵制有重大教育教学实践价值的研究,科研表达上追求某些所谓的“来源期刊”。教师科研关注的是理论的自圆其说,对实践领域的真问题的研究与解决很少,或有关注而无解决。这种以追求“核心”认可为科研表达手段的教师科研价值观念使广大中小学教师在整个教育研究梯队中“角色异化”,成为理论研究的追随者,成为专业教育研究人员的“影子”,从而丢失了“自我”。在这种价值观念的指引下,广大中小学教师科研也出现了“重写轻做”的情况,教师在论文写作、力求发表和获奖方面倾注很多精力,而对科研过程缺乏重视,这些都妨碍了我国中小学教育研究事业的发展。
3 中小学教师科研取向的应然选择
不难看出,众多中小学教师的科研价值取向多是工具主义的,即将教育科研作为实现某一目的的手段,以科研成果为取利的工具。这样很容易扭曲教师对科研的正确认识,出现各种“短视”、“浮躁”、“浅尝辄止”的研究。科研目的上追求的是科研所带来的利益,以职称评定或完成任务为导向;内容上选择大而空泛的问题,趋于纯理论研究,追求华而不实的外衣,脱离中小学教育科研的实际;在科研成果的表达手段上则强调“核心”的认可,不能应用于教育教学实践中去,出现太多“研而无用”的现象。由此可见,要提高我国中小学教师的科研水平,真正发挥中小学教育科研在教育实践领域内的实效性,广大中小学教师就必须转变观念,改变工具主义取向的价值观念,走向本体性的科研价值取向。具体而言,科研目的上,从“求利”转向追求教师发展;研究内容选择上,从“华而不实”的选题转向研究教育教学实践问题;成果表达的手段上,从趋向“核心”认可转向能够反馈并应用到教育教学实践中去,注重成果表达的应用性。
3.1 以实现教师发展为目的
教师进行科研的落脚点在哪里?这是首先应当明确的问题。按照新课改“教师要成为研究者”的要求,中小学教育科研首先应该促进其实施主体的发展,也就是说,通过教育科研训练一批高质量的师资队伍才是关键。有了好的教师,便有了推动学校发展的真正动力,教师发展了才能真正实现学生发展。教师在看待自身科研活动时,其逻辑的起点不应该是“求利”,教师在科研中成长,实现自身专业发展才是最终目的。教师只有转变这种观念,在科研中学会思考、学会总结,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教育科研才能真正成为促进教师发展的有效手段。
3.2 选题上关注教育实践问题
中小学教师的工作具有自己的“实践的逻辑”,他们不能应用已有的原理与技术直接解决问题,而是要在揣测情境、调整既定方案、不断探索中明确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法[9]。与教育专业研究者相比,中小学教师从事的研究活动是一种实践性的研究,他们通过自身的经验对实践中的问题不断反思与建构,最终形成实践性知识。由此可见,中小学教师科研不应以高深学问作为其主要研究内容。解决教育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寻求真实的答案与改进措施才是中小学教师科研的应然主题。中小学教师科研选题上,势必需要改变那种追求“华丽”课题的观念,转而以新课程实施中教师所面临的各种具体问题为研究对象,强调研究的实践性,注重解决实际问题。
3.3 采用反思性与应用性相结合的科研成果表达手段
中小学教育科研中,广大教师对“核心期刊”总有种莫名的向往,这种向往也引导他们“投刊所好”地进行科研论文的写作,以期能够在这些杂志上。而这些“核心期刊”往往以纯理论研究为主,所以很多中小学教师的科研论文或成果就变得堆砌术语、抽象晦涩、格式死板,缺乏中小学教育实践研究本应有的鲜活性。因此,广大中小学教师需要在教育实践中不断反思自己的不足,总结各种改进的可能性,多多采取教学反思的方法。比如,以课后小结、反思日记等形式对自己每节课、每天的工作进行记录,进一步寻找不足,思考改进之处,最终形成教研成果。在科研成果的表达上,教师不应只采用规范的学术论文的形式,可以通过小说、散文、诗歌、随笔、日记等更朴实自然的形式表达自己的实践和思考,实用而又灵动多样的科研成果的大量出现才能真正显示中小学教育科研的生机盎然。
3.4 做科研的有心人
教师要真正搞科研,要搞真研究,就要做科研的有心人,培养自己良好的教育研究习惯,改进研究方法,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研究能力。为此,要有问题意识,养成善于捕捉问题的习惯,在司空见惯的不是问题的地方挖掘出有价值的问题来,善于去“放大问题”,并提升为教育教学研究的课题。要用学习去铺筑和夯实自己的研究之路,要见缝插针地多读教育理论方面的文章,自觉地与自己的教育教学联系起来。要注意资料的积累,通过建立资料库和读书笔记,对学过的知识、有用的信息消化吸收,设法变成自己的“理论”。
总之,真实有效的研究最终来自教师内心的需要,外力的作用始终是渺小的、短暂的。因此,不是教师适合做什么课题,而是需要做什么课题、如何做。不是做适合的,而是做需要的。有效的教师科研应从自身教学实际出发,从教师教学中遇到的现实问题出发。教师应该在自己的研究领域进行选题和研究,做适合自己的研究,以个人实际教学情境中遭遇的实际问题的解决为本,将教科研活动作为自己的常态教学生活的一部分[10]。唯有源于自觉地分析、解决自身教学中的现实问题的研究,才有可能获得科研实效。
参考文献
[1]秦行音.教育研究、教育的科学研究与我们的选择——我国教育研究的现状分析与趋势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11):13-16.
[2]孙金鑫,王晓玲.关于教育研究方式转变的思考[J].教育科学研究,2012,(3):15-18.
[3]李炳亭.新教师标准[J].中国教师报,2012-02-15(006版).
[4]邵光华,周碧恩.教师专业知识结构分析研究[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2):69-74.
[5]王晓玲,胡慧娟. 论学校教研方式的转变[J].教育科学研究,2012,(2):28-31.
[6]邵光华.教师专业知识发展研究[M].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298.
[7]汪明帅.从“被发展”到自主发展——教师专业发展的现实挑战与可能对策[J].教师教育研究,2011,(4):1-6.
[8]邓李梅,田澜.新课改背景下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的困境与出路[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1):127-129.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信息化教育;信息技术
序论
近年来,随着面向求学网振兴行动计划、校校通、农远工程、教师网联等一系列重大工程的部署和实施,我国教育信息化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取得了显著成绩,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一是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有了较快发展,初步形成了天地合一的教育信息网络;二是数字教育资源体系初具规模,义务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等各类教育的数字资源开发和共享资源库建设都取得了很大进展;三是应用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各级各类学校开始积极采用信息技术改进教学方式,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不断深化;四是教育管理信息化水平显著提升,招生录取、就业认证、学籍管理等电子政务、电子校务系统都有了较大发展。
一、引言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的出台,是我国近年来首次政府规划文件明确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目标、方向、任务和措施。它标志着教育信息化越来越显示出其突出的地位和重要性,并对我国今后10年教育信息化建设具有重要指导作用,在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历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1],可以看出,教育信息化已被视为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支撑。教育信息化是我国科教兴国战略实施的必要手段,信息化教育也是未来教育发展的大趋势,是关乎国计民生的重要举措。
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教育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中国教育信息化从基础设施、数字资源、人才培训、关键技术及标准等方面都有了长足的发展,已经进入一个较高的发展平台。应用能力建设与投资效益提高、缩小数字鸿沟、助力学习型社会建设等是教育信息化发展正面临的挑战。我国教育信息化正处于一个关键的发展期,将呈现由点到面的发展趋势。
二、教育信息化与信息化教育
(一)相关概念
1、教育信息化
虽然这个概念在我国由来已久,但是一直以来它的定义确是众说纷纭,难以统一。目前我国学者提出的众多定义中,主要有以下: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与教学领域的各个方面,在先进的教育思想指导下,积极应用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广泛利用信息资源,培养适应信息社会要求的创新人才,加速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系统工程。(李克东)
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领域全面深入地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来促进教育改革和教育发展的过程,其结果必然是形成一种全新的教育形态信息化教育。(祝智庭)所谓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中普遍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教育资源,优化教育过程,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促进教育现代化的过程。(南国农)
上述定义均从不同角度或多或少地涉及到了教育信息化概念的主要内容,如:强调了教育信息化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发展的过程;界定了教育信息化的领域及范围;突出了教育信息化的原始动力和直接目的现代信息技术的教育应用;体现了信息资源在教育信息化过程中的核心地位等[2]。
2、信息化教育
信息化教育,它是一种教育模式,一种现代化的教育过程和教育形态,是一种经现代教育理念和现代信息技术双重改造后的结果运用,是一种过程和结果的统一。
(二)、二者的区别与联系
1、定义区别
首先,从概念界定上看,教育信息化与信息化教育实质上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教育信息化是在对传统教育的变革与重建的基础上,在教育领域开发并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建立信息化的教育环境,全面深入地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来促进教育改革和教育发展的过程,其目的是推动教育向现代化发展,其结果是形成一种全新的教育形态信息化教育[3]。
教育信息化建设范畴很广,有信息技术设备、设施的硬件建设,信息技术课程和教材的建设以及信息技术理论、方法的建设。信息化教育是以信息科学和教育科学、电子科学及哲学等为理论基础,以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为核心,以教育信息化和信息科学技术教育为基本任务,以培养造就高素质人才为根本目的的教育教学过程和表现形态,是研究应用信息科学技术进行教育的方法、过程和规律,实现教育现代化、信息化、最优化的实践过程。它研究的范畴主要包括信息科学教育、信息技术教育、信息化人才教育、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和电化教育等。其特点是教育观念现代化(全民化、终身化、个性化、多元化和全球化);教育内容专业化;教育过程信息化(教育信息显示多媒体化、教育信息存储光盘化、教育信息传输网络化、教育信息管理智能化)。由此可见,教育信息化与信息化教育是具有不同内涵和外延的两个概念。
2、功能与语义区别
从功能和语义上讲,教育信息化与信息化教育是两个现象、两类活动、两种文化。作为社会现象,它们具有不同的社会功能:教育信息化的目标是促进社会信息化、国家信息化和教育现代化;信息化教育的目的是培养适应信息时代和国家信息化需要的高素质创新人才,实现教育的现代化。作为人类活动,它们具有不同的发展方式:教育信息化的核心在化,是向着某种标准行进的一种复杂的动态过程。
因此很多研究者都把研究的重心放在信息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上;信息化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教育,因此,它是一种教育模式,一种现代化的教育过程和教育形态,是一种经现代教育理念和现代信息技术双重改造后的结果运用,是一种过程和结果的统一。
教育信息化中的教育区别于信息化教育中的教育,意指一种信息运用的领域范围特指教育领域,即在教育领域(包括学校信息技术教育领域、现代远程教育领域和教育管理、信息技术队伍培训领域)内全面深刻地运用以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通讯为基础的现代化信息技术,促进教育的全面改革,使之适应信息化社会对于教育发展的新要求的过程。
从社会发展角度看,信息化的本质是实现信息与知识的共享,而作为人类文化,它们具有不同的历史涵义,教育信息化的出现和发展有着极强的时代烙印,是和现代科技的发展紧密联系的。信息化教育是教育信息化和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电化教育发展的高级阶段[4]。
同时,两种语境中信息化的含义不同,教育信息化中隐含着一种技术和教育标准,这种技术标准是指对教育过程和资源的设计、开发、管理、运用和评价中信息技术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多媒体化水平程度,这些大都可以对其进行量化测度;相应的教育标准是信息资源的丰富性、开放性、非线性、共享性和易获得性等和教育观念上的现代化、信息化、个性化、情感化、最优化与综合性、深入性、开放性、人文性以及教育和学习方法上的交互性和协作性程度,这些则不容易被量化评估,因此常被教育信息化工作者忽略。
3、评价指标体系与联系
从教育信息化的评价指标体系来看,信息化教育是教育信息化建设的一个组成部分。教育信息化的目的是推动教育向现代化发展,其结果是形成一种全新的教育形态信息化教育;用一句话串接教育信息化与信息化教育这两个词就是:用信息化教育手段促进教育信息化。因此,教育信息化与信息教育联系紧密,两者相辅相承。信息化教育的实施离不开教育信息化的进展程度,而信息化教育的发展又有力地推动着教育信息化的进程。
三、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现状调查分析
(一)调查研究背景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不断进步。由于市区中小学多媒体教室建设加大了投入力度,加快了建设步伐,实现了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同时网站、资源和教师队伍建设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校校通工程建设也得到了一定的进展。
为了了解我市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发展现状和所存在的问题,充分了解全市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基本情况,通过调查和研究获取大量的数据和资料,为全市搞好教育信息化建设的规划、搞好校校通工程建设、普及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实施远程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也可为学校的信息化教育发展决策提供重要的参考资料。
(二)信息化建设现状
1、总体概况
到2003年10月份全市有学校488所。高中13所,职专6所,中学69所,小学388所,其它教师进修学校等12所,全市中小学教学班4832个,有学生190060人,教师13811人,专职计算机教师408人,有计算机教室358个,拥有计算机13405台,上网计算机有3239台,具有校园网的学校19所,教育信息化资源合计7057.8G,电子阅览室12个,网站和培训中心各8个。全市在教育信息化建设投入上按不完全统计达到4696.53万元,其中政府投入1582万,乡镇政府投入267.84万,各级各类学校自筹资金2846.69万元.全市334所学校开设信息技术课,开课率为68.4%[5]。
2、计算机教室建设情况
2000年市政府高度重视市区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2001年市区普及了信息技术教育,市直高中、职专等学校是自筹资金或从银行贷款建设12个多媒体教室,基本满足了高中和职专的开设信息技术课的要求。
县(市)区中小学主要以自筹资金为主、部分村里或乡镇投入、还有部分的与电脑公司或个人集资等形式,建设了计算机教室,采用向学生收取上机费用偿还等方法,农村中小学计算机教室建设是在政府投资较少的情况下,调动各方的积极性,举万民之力,打造农村中小学计算机教室建设,提早开设信息技术课,这种以点带面的星火燎原之势,奠定了我市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基础。情况。
3、信息化工程和校园网建设情况
中小学开设信息技术教育情况全市城乡中小学开课率为68.4%。全市城乡中学已经全部开课基本上每周一课时,城区的小学已经全部开课我市农村小学350所现有197所小学开课,开课率达到56.3%,还有153所没有开课。开课的学校基本上能按照省里的要求使用规定的教材。
全市有488所学校,据调查统计能用计算机上网的学校有111所,占全市学校的22.7%,上网的计算机3239台。按照省里要求实现校校通工程,各县(市)区各级各类学校还要加快计算机上网工程建设。全省上网的学校占全省学校的10.7%。
(三)信息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育信息化建设重视不够
一些地方政府对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重视不够,有的对加强教育信息化建设是实现教育跨越式发展是缩小城乡教育差距缺乏足够认识。有的不能认真贯彻落实文件政策要求,对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缺乏组织领导,由于教育信息化建设缺乏统一规划、统一管理、专人负责、专人领导。造成地区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滞后。
2、经费投入严重不足。
教育信息化建设需要足够的资金作保证,通过调查发现有的地区多年来在学校教育信息化上没有投入,造成与先进地区相比差距较大。因此,辽阳市各地区差距大,这与领导不重视、不投入有直接的关系。由于不投入制约了教育信息化的发展,造成地区落后。
3、农村中小学计算机教室建设档次低、不规范、不统一
一些农村中小学由于缺乏统一管理、统一规划和统一标准。自行建造计算机教室,使用一些低档次甚至淘汰的计算机产品充当。有一些计算机没有硬盘、无法满足现行教材要求,造成计算机教室无法使用。
4、信息技术教育教师不足,素质偏低
专职计算机教师,由于是计算机专业毕业的较少,一些从其他学科转行的计算机教师专业素质、业务能力达不到要求。所以,不能胜任信息技术教育教学。全市408名教师通过校校通工程网络培训的只有92人,能达到网络建设管理要求,其余多数达不到要求。有的学校由于缺乏专业教师不能开课。有的学校领导由于缺乏教育信息化专业知识不懂如何去建设学校教育信息化。因此,由于领导和教师缺乏专业知识也是制约全市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5、重建设轻使用
重硬件轻软件我市的一些学校在教育信息化建设中投入了大量的资金,把校园网、备课间、多媒体教室建设起来,但忽略了配套的软件管理平台。有资金只管硬件投入不管软件建设,造成网络不能使用,有备课间不让教师应用,有上网条件的计算机只放在少数人的办公室里,大多数教师得不到应用。大量的投资、大量的资源白白浪费掉,只能作展示品或用来迎接检查、充当门面,应用率极低。这是学校不懂教育信息化,不重视教育信息化应用的结果[6]。
6、教育资源建设乏力,缺乏整合
有一些学校由于缺乏资源不能应用在教学上,对学校需要的各种资源投入的很少或不投入,总体上对教育教学资源不重视。有的学校虽有一些资源素材,但缺乏网络支持,不能应用到教学中,有的只在上公开课时能应用一点。总体上各级政府在教育资源上投入是非常少的。因此,教育信息化资源中心的建设任重而道远。
四、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
(一)加强计算机教室建设,努力普及信息技术教育
我市现有计算机教室358个,城市中小学、农村中学和小学中心校基本上都建有计算机教室。农村小学351所,开课197所,还有153所学校没有开课,各级政府应加大投入力度帮助农村未开课的学校建设计算机多媒体教室,并加强配备师资力量,满足开课的需要。
(二)加快校校通工程建设
首先,加强教育信息网的建设,要求在现有教育信息网的基础上,根据县(市)区各类学校建设的基本情况,要总体规划、分步实施,依托现有因特网建成覆盖市县校的传输网络,建立三级管理服务体系和三级用户接入工程。实现全市内各级各类学校之间、学校与教育行政部门之间的网络互联和资源共享。
第二,加强现代远程教育平台的建设,要建成现代远程教育管理系统,交互式网上教学资源和远程教育资源管理系统要覆盖市、县、校三级教育机构的大型教育网络平台。未来的现代远程教育要以教育信息网为基础,建成一个连接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并进入千家万户,能为所有学校和社会公众提供教育服务的相对独立的开放性现代远程教育网络体系,建立交互式网上教学平台,形成教育资源群,并逐步构成我市终身教育体系。
第三,加强校校通工程建设,要建立以电信宽带为主要联接方式的上网工程。要统筹规划分步实施,要以市区中小学、农村中学、农村小学中心校以及农村小学逐步的实现校校通工程。加强校校通工程软件管理平台建设,要按期实现全市校校通工程。
(三)加强资源建设,整合教育资源,实现资源共享
要加快市教育资源中心的建设,实现资源共享并重,教学与应用相结合的原则,我市没有共享资源,要认真规划建立市级的资源库,成为全市的公有资源,实现全市的资源共享,在教育信息化建设中要把资源建设放在重要的位置上。特别加强市资源中心建设迫在眉睫,教育资源中心是全市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关键。
要合理配置资源,最大限度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加快信息技术与各类课程的整合,创造条件,逐步实现多媒体教学进入课堂,引进工具型、平台型、资料型和素材型的教育教学软件,充实丰富我市教育资源,组织广大教师软件技术人员研制开发适合我市中小学校必修课并具有特色的教育教学软件,我市要分学科、分年级、分地区、分学校进行组织开发。形成中小学教育教学资源。要整合教育资源把分布在全市各级各类学校的有用资源整合成为市公共资源部分。实现全市教育资源公享,在教育资源建设要安排一定比例的经费用于全市资源中心建设。
(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全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为各级学校配备足够的合格的信息技术教育教师,保证全市所有中小学都有一名合格的教师满足开课要求,现在全市信息技术教育教师有408名,实际需要648名,全市还要补充信息技术教师240名。这些教师主要要通过社会招聘高校毕业生中选拔,还有在职教师经过培训合格转学科录用。另外,除授课教师以外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各级学校都应具有一名经过培训的计算机网络管理人员,负责本单位计算机网络的建设和维护。
每一所学校至少要有了3-8名经过培训的信息化骨干教师带动其他教师提高信息化技术水平。今后3年内要完成对中小学教师的全员培训,以适应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要求,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人员和中小学校长进行计算机及网络等知识的培训,以提高其对教育信息化的认识水平和管理水平,提高教育信息的基本技能,适应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全市要建立专业教师技术人员和骨干教师考试合格特征上岗制度[7]。
(五)加强投入在教育信息化建设中
要调动社会各方面积极性参与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加大力度,增加投入是搞好计算机室建设、校校通工程建设的物质保证。建立起财政拨款,银行贷款,市场运作,社会捐赠,单位自筹,政策性收费等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机制。一是要坚持政府投入为主,统筹安排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设备配置经费;二是要不断拓宽学费筹措渠道,吸引社会各方面的大力支持;三是要以市场运作方式推进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普及提高自我发展能力,走良性发展道路;四是要认真落实《关于取消信息技术课上机费的通知》每年市县区政府要设立信息建设专项经费用于本地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
(六)提高各级领导教育信息化认识水平和管理水平
促进教育信息化的应用提高人们对教育信息化的高度认识,把教育信息化建设认识提高到是建设教育现代化的必然,现实教育信息化是缩小城乡教育差别,实现农村教育跨越式发展的有效途径,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教育事业发展的成功和失败,关系到国家民族素质的高低,关系到国家民族的存亡。要使各级领导和广大教育工作者从思想上高度重视教育信息化建设。
(七)加大管理完善各项规章制度
加强各级领导对教育信息化的重视,认真学习落实中央国务院的指示精神,落实省关于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实现中小学校校通工程。加强各级学校信息化的建设和管理。根据上级要求制定各项措施积极推动教育信息化建设和应用,制定严格的标准来统一规范教育信息化行为,要加大规范管理,检查评比的力度。
(八)建立完善的督导评估系统
要建立市县区督导评估小组,确定评估体系,实施督导。统一标准,规范管理,将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程度和信息化发展水平作为重要指标纳入各级各类学校评估标准之中,以评促建。全市开展教育信息化建设示范县(市)区和示范校的评比工作,对为全市树立榜样的学校要树立典型积累经验。要宣传推广一批教育信息化的典型地区和学校,对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以促进全市教育信息化的全面发展。要积极落实省教育信息化领导小组制定的我省中小学多媒体网络教室和校园网建设标准,落实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实行教育软件准入制度,以规范我市教育信息化工作。教育信息化是发展现代远程教育、构建终身学习体系的基础;是推动教育改革和发展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基础和条件;是培养社会各行业信息化的前提;是发展信息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五、教育信息化未来
(一)教育信息化发展趋势分析
纵观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进程,不论从个别化、引领性的个别单位的教育信息化探索,还是区域性、示范性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活动,我国教育信息化大多归于点形态。这种点的形态是教育信息化从无到有、由弱变强、由小变大的必经之路。在这一过程中,我们探索并形成了适应中国国情的各种教育信息化建设方案,也在不断的尝试中摸索出具有一定普遍使用性的教育信息化解决方案。自2003年国家启动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以来,我国教育信息化开始呈现整体推进的态势。宏观来看,整体推进教育信息化将涉及到整体推进的战略目标、整体推进的内容;整体推进的保障措施的三个方面,中国教育信息化发展呈现三大特点[8]:
1、教育信息化将加速教育系统的体制变革
知识经济对学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建立学习型社会,即全民习、终身学习和灵活学习的社会。相应地,教育体系必须成为提供全民教育、终身教育和灵活教育的体系。我们的学校和教育系统亦步亦趋,正处于被动适应外围环境变化而进行体制变革的巨大压力中。
这些压力从观念层面上包括(但不仅限于)来自多元知识观的挑战、来自学习内涵和外延变化的挑战,以及来自重新定位学校在知识社会中地位和作用的挑战。教育系统的变革有不同的层面(级别构成),分别是教室层面的变革、学校层面的变革、学区层面的变革。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教育改革首先关注宏观层面的教育体制、教育法制,而后又重点关注课堂教学及课程改革,对于中观层面的学校组织变革的迫切性和重要性,直到近来才逐渐受到重视。通过不断迁移工商管理领域的变革经验,学校的变革才开始被认为是一个独特的层面,是对微观领域的统筹,也是与更大的外界系统交互作用的界面,是教育改革由外部向内部、由宏观向学校、由创造条件向改造实践转换的关键层面,是教育改革走向升华和成熟的重要部分。
以教材多媒化、资源全球化、教学个性化、学习自主化、活动合作化、管理自动化、环境虚拟化为特征的教育信息化让人们看到了他促成教育变革(学校变革的潜力。因为在教育信息化环境下任何人,可以在任何时间和任何地点,以任何方式进行学习。
在信息化环境下学习不需要,甚至不应该被局限在一个特定的阶段(入学时间)和特定的地点(学校),更不应该标准化运作和一以贯之。1998年,当时的教育部领导就提出了现代教育技术与整个教育改革的制高点和突破口的论断,何克抗教授进一步将之论证为ME命题。如果说,过去若干年的教育信息化发展只是在强化和维护已有的体制,或仅只是少量的改进和重组。那么,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深入发展,人们将愈来愈多的挖掘教育信息化对于体制变革的促进作用。
教育信息化除了能重构教学过程从而支持教育系统的变革外,信息化环境也能直接助力于优化学校内部的管理与沟通,有助于学校开展知识管理并促进学校向学习型组织转变;教育信息化也能有效地改善教育系统与外部环境的沟通与互动,从而优化教育系统对于外部环境的适应能力。
2、教育信息化的推进作为创新扩散将以扩展型
扩散为主要形式在教育信息化建设中,我们已经取得了很多宝贵的、值得推广的经验与做法,但多数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推广。这种现象不仅仅存在于中国。世界银行信息促进发展项目《知识地图:ICT在教育中的应用》报告指出,(被调查的发展中国家)在很多地区已经有成功的经验或失败的教训,但很少被广泛传播,没有以易于接受的方式呈现给决策者。这一问题已经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并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9]。
当前,人们对于技术的认识正不断加深。对技术创新源头的理解,由原来的科技和发明或市场需求等单因素观点,逐步让位于演进理论、国家创新体系理论等多因素观点。由此引发的推进教育信息化的思路,也正在由原来简单的将最新技术引入教育转变到以关注教育系统特征,充分考察教育系统需求、推广措施合理性、应用者特征、决策类型、关键人物以及时间特征等为主要内容的技术扩散思路上。该思路所遵循的规律属于创新扩散理论研究范畴。关于创新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理解:
⑴创新包括具体的事物,特别是科技类产品或技术,及抽象的思维和观念;⑵创新是个体主观上的认定,它是个体过去所未具有的认知经验和行为,与时间无关;⑶创新对个体应可产生认知、态度、价值取向与行为等方面的变化。
创新扩散是指创新通过一段时间,经由特定的渠道,在某一社会团体的成员中传播的过程,大致可以分为迁移扩散、扩展扩散两种,而扩展扩散又可分为传染扩散、层级扩散和刺激性扩散三种类型。教育信息化发展所表现出的由点到面的整体推进的态势,已经摆脱原来的局部地区试点后以个别、零星的迁移型扩散思路,转变到有目的、针对性、分类别、分层次的扩展型扩散方式。扩展型扩散不同于通常意义上的迁移型扩散,具体表现形式既可以是类似病毒扩散机制的传染扩散(类似学校之间的相互影响),也可以是层级扩散(某种类型的学校或某种角色、地位的教育者对其他层次学校或教育者的影响)以及自下而上的刺激性扩散(一线教育工作者或学校受新文化影响而形成的创新,并重新进入扩散进程)[10]。
3、教育信息化将呈现出服务型业务特征
从终身教育的角度来看,人的发展不可能仅仅依靠学校教育来完成,这就要求必须构建起能够适应变化的社会和人的多元需求的教育体系。教育信息化本质是教育,而不是技术。这种本质规定性要求教育信息化要以解决教育的实际问题作为出发点和最终目标。随着以提升应用能力为特征的教育信息化新阶段的到来,教育信息化将呈现出越来越明显的服务型特征。
具体来看有两个方面:⑴教育系统内部信息化服务特点的日益明显;⑵面向社会的教育信息化服务初具规模,并表现出强大的作用。传统的教学就其过程而言,是一个人际互动的过程。媒体与技术的引进,使得教育过程进行了重构,原有已经形成的整体化的传统教育模式和教学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应对这一信息化所带来的各种变革对任何人来说无疑都是极具挑战的,因此需要专门的组织与部门负责[11]。
伴随着技术在教育中应用而产生并不断壮大的教育技术机构,如各级各类学校中的现代教育技术中心、政府直属的教育信息化管理、培训和支持单位(如电教馆、教师进修学校、师范学院等),正在这场教育信息化为教育带来的变革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其服务特征日趋明显,由此而产生的各种专门服务,如信息资源开发、教育信息管理与、网络教学支撑服务、网络通信系统等,已经成为教育发展强有力的支撑部分[12]。此外,由于借助信息技术、远程通信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构建起来的面向全社会更为广泛人群的远程教育系统,已经成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教育信息化服务型特征的重要表现。
目前,所出现的各种类型的办学机构和模式使得教育服务的信息化特征日渐纷繁。各种类型面向基础教育的网校,将名校、名师资源通过互联网络,向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服务;面向企业员工的E-Learning系统,将以提高员工绩效作目标,将工作与学习有机整合,从而构建起企业永葆持久竞争力的机制;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所构建的以卫星推送教育资源、以计算机教室作为辅助手段的做法开创了中国基于信息化手段大规模提供优质教育资源的办学模式;高等学校现代远程教育开创了信息化提供全面教育服务的新局面,从而打破了传统高校统治的高等教育市场。[13]这些都清晰地表明:教育信息化已经不再是以往人们认为的传统教育的信息化,而是新型信息化教育,并在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六、结束语
我国教育信息化在当代科技水平发展的推动下,会一步一步向着国际先进水平靠拢,它不但会有外国先进技术的支持,也会有中国特色的文化融入,这是一种文化与科技相融合的前端学术,创新始终是这一门技术的前进内核。然而,在教育信息化持续推进,促成教育创新、体制变革的服务建构的过程中,人仍然是最主要的因素。教育信息化是一种需要引导方能正确使用的变革之力,从教育管理和服务层面看,另一个操纵信息化这一魔杖的则是学校和教育系统的管理者,他们决定着如何利用信息化环境来改善学校及教育系统的内部管理与沟通,以及改善教育系统与外部环境沟通和互动。
参考文献:
[1]杨宗凯.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2,(8):3-12.
[2]黄荣怀,江新,张进宝.创新与变革:当前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焦点[J].中国远程教育,2006,(4):52-58.
[3]汪基德.从教育信息化到信息化教育[J].电化教育研究,2011,(9):5-15.
[4]钟绍春.关于教育信息化一些关键问题的思考[J].电化教育研究,2005,(10):3-10.
[5]李姗枝.简谈教育信息化与信息化教育[J].咸宁学院学报,2008,(2):131-133.
[6]张建伟.教育信息化的系统框架[J].电化教育研究,2003,(1):9-13.
[7]刘万年,冯晓晴.教育信息化与信息化教育[J].电化教育研究,2003,(10):6-10.
[8]李姗枝,易理清.教育信息化与信息化教育的相关性讨论[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8,(07):27-28.
[9]李云林.论信息化教育[J].电化教育研究,2008,(1):5-10.
[10]李祺.论信息化教育[J].电化教育研究,2003,(10):1-5.
[11]杨晓宏,梁丽.全面解读教育信息化[J].电化教育研究,2005,(1):27-33.
关键词:新疆;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
一、问题的提出
开展教育科研对推动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促进中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及提高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但目前中小学一线教师在从事教育科研的过程中还存在种种困难与问题,为了进一步提高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的能力,推动教育教学的
发展,笔者对新疆中小学教师的科研情况做了抽样调查,并作分析比较。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与访谈调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调查工具为自编调查问卷与访谈提纲。
三、调查对象
2008年2月,笔者亲自深入新疆的南、北疆11所中小学校,对随机抽取的部分教师进行问卷调查与访
谈。问卷共发放225份,其中城市165份,农村60份,回收220份,回收率为97.8%。
四、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新疆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的现状调查
1.学校行政领导对教师参加进修、培训和有关研讨会的态度
中小学教师对其所在学校行政领导对教师参加进修、培训和有关研讨会的态度的认识(见表1)。
2. 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的意识(见表2)
3. 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的基本常识(表3)
4.中小学教师在公开报刊杂志上发表文章的情况(表4)
5.中小学教师承担科研课题情况(表5)
(二)调查情况的分析
1.学校领导对学校教师进行研究较为支持
从表1统计数据来看,城市有83.3%的教师、乡镇有68.39%教师认为自己所在学校的领导对教师参与进修、培训或研究是支持的,但仍有16.66%城市教师和32.61%农村教师认为领导对教师参与这些活动是不支持或持无所谓的态度的。认为非常支持的城市
教师比例明显高出农村教师14.91个百分点,而认为领
导对教师进行科研持无所谓态度的农村教师比例则又明显高出城市教师17.34个百分点,这说明从总体上看,城市学校领导对教师做科研的态度明显地比农村领导更为支持,更为积极。
2.中小学教师普遍意识到教育科研的重要意义
从整体来看,中小学教师对教育科研的认识是比较好的,无论城乡中小学教师大多都能认识到教师做科研的必要性,其中城市82.3%教师、农村71.11%教师认为教师做科研非常必要,可以促进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由此可见,大多数教师能意识到教育科研的真正意义所在,而其中不乏一些较为功利的认识,城市有17.1%教师、农村有28.89%教师都认为教师做科研有些必要,目的在于评职称,在参与调查的所有教师中,只有1位(占城市比例的0.6%)认为教师根本没有必要做科研。在认为有必要做科研的教师中,城市教师更倾向于科研目的在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而农村教师中有很大一部分认为教师为评职称而做科研的比例比城市教师高出11.79个百分点。
3.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常识匮乏
针对这一问题,调查者设计了三个问题,即“您是否知道什么是教育科研?”“您知道教育科研有哪些方法吗?”、“您知道教育科研有哪些基本步骤吗?”,答题情况不容乐观。无论城市还是乡镇教师在这三个问题中大多都选择“不知道”,而且针对教育科研的基本概念、方法及基本步骤答“不知道”的比例逐渐增高,如城市教师的比例依次为67.7%,74.6%,80.9,而农村的比例依次为56.25%,73.17%,85.37%。
(1)在填答“知道”的选项中,我们随后设开放式回答,发现填“知道”的教师对于这几项内容实际上都是依自己的理解去解释,如“什么是教育科研”,有人认为就是“用先进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备课”“备一小时课”“备一小时课而认真教课”“教+学=培养出有用人才”“创造新的教学方法”“与学生实际情况联系进行分析本学科”“老师和学生之间的积极互动为主”“如何开发学生能力”“学生学过的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当中”等。而裴娣娜的《教育科研方法导论》中对教育科学研究的定义为:“教育科学研究指的是运用一定的科学方法,遵循一定的科学研究程序,通过对教育现象的解释、预测和控制,探索教育规律的一种认识活动。教育科学研究作为科学研究的一种形式,它的突出特点是富有创造性。”①总的来说,在填写“知道”什么是教育科研的77位教师中,只有5位教师能够基本正确说出教育科研的含义,也就是说其余93.5%的教师都对教育科研存在误解误读的现象。
(2)在“教育科研有哪些方法”这一问中,回答知道的答案有“观察法、引导法”“刻苦钻研”“启发式、合作交流”“刺激法、联系实际法”“校本教研、进修教研、自学研究”等。裴娣娜的《教育科研方法导论》中教育科研方法分类按不同的标准有不同的分法,如按研究目的、功能、作用分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发展研究、评价研究和预测研究,按研究的方法或策略分为历史研究、描述研究(问卷、访谈、观察以及测验等)、相关与比较研究、实验研究和理论研究。②袁振国的《教育研究方法》将教育研究分为实验研究、准实验研究、调查研究、文献研究、比较研究、实地研究。③依此概念,在57位知道教育科研方法的教师中仅有4位教师能说出一部分教育科研的方法。
(3)在“教育科研有哪些基本步骤”一题中,出现了“学校建设、社会教育、国家支持程度”“简单法、深入法”等回答,而袁振国将教育研究过程中的活动列为“确定研究问题、收集资料、分析、总结结果和得出结论”五个步骤。④对此问题回答“知道教育科研的基本步骤”的39位教师中仅有4位教师能大致说出教育科研的基本步骤。
从以上数据统计分析来看,中小学教师的教育科研常识大多数都不具备或不足,即使有一部分认为自己知道,而从其填写的答案分析,真正知道教育科研的比例只占其中极少数,这对于中小学教育质量的提高是不利因素。
4.全疆各中小学开展教育科研水平普遍较低
从表4的统计结果可见,有科研成果的教师人数较少。在报刊杂志上发表了3篇以上文章的教师,城市占6.7%,农村仅占5.3%;发表文章在3篇以内的教师比例城乡分别占31.1%,9%,而还没有发表的城乡比例分别为62.2%,85.7%,在这一问题上,城市与乡镇教师水平有了明显差距。
5.教师对自己参加教育科研信心不足
调查者设计了“您参加教育科研课题的情况”一题,承担过或正在承担科研课题的教师城乡比例分别为18.9%、30.4%,选择其他三项的教师在城乡都有一定比例,其中“没有承担也不想承担”的比例为5%、6%,而最高比例都集中在“想承担,但能力不足”,城乡比例为40.8%、32.1%,其次为“想承担,但没时间”,城乡各自比例为35.1%和31%。由此可见,中小学教师对教育科研基本都认同,但普遍存在对自己参加教育科研信心不足的情况,表现出心有余而力不足,而中小学教师过重的教学任务、过大的升学压力都使得教师没有更多的精力做科研。
五、提高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水平的对策建议
新疆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水平普遍较低的原因大致分析如下:传统观念的束缚:很多教师都认为科研是高校教师或专门的科研人员所做的事情,自己只要教好书就可以当好老师了,许多老师认为科研难做甚至神秘,自己难以胜任,因此始终避而远之;自身素质不高:中小学教师普遍存在教育基本理论功底不够深,教育科研知识匮乏,对教育教学中的问题意识不强,敏锐性不够等问题;客观条件的影响:如学校评价体制不完善、教师教学任务繁重、教师缺乏理论指导、科研资料与科研信息不畅等都会影响教师做科研的积极性与实效。针对以上现状描述与原因分析,笔者提出如下对策:
(一)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学术氛围
教育科研是中小学校的后续支撑力量,教师科研能力的提高有赖于良好的科研氛围。教育管理部门及中小学校领导应当积极创设各种条件,采取多种措施努力营造宽松的氛围,引导广大教师走科研之路。首先,领导要正确认识教师进行教育科研的重要意义,不以升学率为衡量教师水平的唯一尺度,而使教师无力分身做科研;其次,对于积极参与课题研究、撰写并的教师给予认可与表彰,在学校形成人人都想做科研,人人都敢做、能做科研的氛围;再次,学校可定期组织以教研活动、学术研讨会、科研交流会等形式的研讨活动,即使想做科研的教师了解科研,逐步参与科研,消除科研高深莫测的认识,又可使做了科研的教师的成果得以展示,并从交流中得到提高。
(二)从经费上予以支持与保障
教师教育科研需要教育部门及学校领导有专项资金,即每年从教育经费中划出一部分专款专用。目前新疆正值普九关键阶段,虽然从本来就不很充足的经费中留出一笔看似没有把钱用在最需要的地方,但长远考虑,这有助于提高教师教学水平,提高教师素质,使教师从以往的“教书匠”转变为“研究型教师”“专家型”教师,实现教育科研――教学名师――形成名校,再以名校吸引名师,推动教育科研水平提高,产生良性循环。留出的专款可用于购置科研所需基本设备,教师参与相关学术会议及培训,购买与教育科研相关的书籍资料等费用。此外,对于积极参与课题研究、撰写论文的教师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最大限度地调动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积极性、主动性,一旦教师教育科研由为评职称被动搞转变为为提升专业素质实现自我价值而主动做,教师的创造潜能即能得到有效发挥。
(三)重视教师教育科研培训
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新疆中小学教师即使是毕业于师范类学校或师范类专业,在职前也少有专门学习过教育科研方法这门课程的,缺乏系统的理论学习与专门训练。目前新疆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意识已经觉醒,大多数教师都能认识到教师做科研的重要意义。但是参与教育科研的教师仍是少数,能有成果发表的更是少数,关键就在于教师对如何做科研缺乏理论指导,想做却又不知道怎么做,因此要开展科研培训,以此来提高教师教育科研理论水平。科研培训包括:教育基本理论学习(包括教育规律、教学规律、学生心理、学科教学法、教育基本理念等),以及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原理(包括一般概念、研究的一般程序、研究方法、科研成果表述的技巧等),其中后者是关键。
(四)在中小学校倡导教育行动研究
中小学教师处于教学第一线,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随时都可能有新的课题出现在教师面前,因此教师拥有丰富的科研素材,这是教师比教育专家更了解教学实际,更容易产生教育问题的有利条件。教育行动研究就是一线教师“为了行动”、“针对行动”、“通过行动”(这里的行动均指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而对自己的行动进行反思――调整――再反思――再调整如此反复的过程,其根本目的就是要通过研究解决实践中的问题,改善实践的质量,而不是要去讨好教育专家,为教育理论进一步发展做多少贡献,这对于理论水平有限,教学任务繁重的一般教师不失为一种好的研究思路。教育行动研究只是一种研究方式,而非具体的研究方法,选择了这种对改善教育教学质量有效的研究方式后,还需采用某种具体的研究方法,如调查法、经验总结法、案例研究法等方法来帮助教师实现行动的改善,科研能力的提高。
注释:
①②裴娣娜.教育研究方法导论[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4-12.
③④袁振国.教育研究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11-16.
参考文献:
[1]杨成林等.六盘水市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现状调查[J] .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3)79-85.
一、目前我国中小学开展生命安全教育的缺失与误区
由于现代社会的多元化发展,危及人类生存的安全问题也出现多样化、复杂化的发展趋势。温室效应、环境污染、交通事故、流行疾病等等,随时威胁到我们人类的安全与健康。中小学生由于年纪小,自我保护意识弱,生命安全时时在受到各种有害因素的威胁。据有关统计显示:在我国,每天大约就有40个孩子死于交通事故;每年有近两万名少年儿童非正常死亡;还有40-50万左右的孩子受到中毒、触电、他杀等意外伤害。资料显示,多年来我国每年交通事故死亡数均超过10万人,位居世界第一,这与我国在对未成年人的安全宣传教育上的缺失有很大关系。
从学校的角度看,有些学校没有进行全面、规范、系统的安全管理。虽然国家教育部门定期或不定期地要求中小学校进行专项整治,但是有些措施并不能从根本上预防校园安全事故,甚至只是在事故发生之后才进行弥补,不能系统考虑校园安全各个因素之间的关系。部分学校对校园安全工作不够重视,只是应付上级检查,而把更多精力投入到提高应试成绩上。有些学校没有一套适当有效的事故预防管理方法,则难免在学生的安全防护上出现漏洞。我国至今还没有专门的校园安全管理机构和管理人员。分析校园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还在于学校管理工作的薄弱。
从学生方面分析,中小学生是中小学安全工作的主体,导致悲剧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我们的青少年欠缺安全防卫知识、安全意识和安全习惯,自我保护能力差。因此,对少年儿童进行安全教育、建设校园安全文化的任务相当紧迫和重要。自1996年起,我国就建立了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制度,将每年3月最后一周的星期一定为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随着近年来社会对中小学生安全的重视,有的学校甚至还规定了安全教育周、安全教育月,说明了我国对中小学校安全的重视程度在逐渐提高。
二、国内外中小学开展生命安全教育情况概要
2005年的一项学术调查显示:我国未成年人中,仅有不到5%的未成年人接受过安全自护方面的教育。学校主要进行的是一些法律常识及校纪校规的教育,家长大多时候也只是叮嘱“听老师话”、“不要和同学打架”之类,至于遇到突发事件时如何提高警惕,关键时刻如何自护、自救和求救,几乎是一片空白。这样的结果是未成年人中有较强辨别能力的不到10%。新浪网上的一个调查更令人震惊:在答“是否会正确使用灭火器”题中,“会”的仅占52%。问其“灾难逃生知识从什么渠道获得”,18%的人称“没有渠道”。对生死相关的知识,竟如此无知,岂不令人痛心?这是一种社会教育的缺失!所以大多数人一遇灾难,恐慌、失措,最后做出错误选择。
由团中央、教育部、公安部、全国少工委主办的“中国少年儿童平安行动”活动组委在北京、上海、广东、陕西等10个省市进行的关于中小学生安全问题的调查显示,家长担心孩子受到伤害的地方依次为:学校占51.44%,公共场所占36.32%,自然环境占10.4%,家里占1.8%。令人意想不到:调查中学校居然成为家长们最担心孩子受伤害的地方。所以,中小学校应该加大力度对校园和校园周边环境的管理,减少对学生造成伤害的可能性。有专家指出,通过安全教育等措施,提高中小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80%的意外伤害将可以避免。
我国开展生命安全教育活动最好的城市是上海,上海于2005年6月十七日颁布《上海市中小学生命教育指导纲要》。该指导纲要的内涵是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人的生命,培养学生珍惜、尊重、热爱生命的态度,增强对生活的信心和社会责任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使学生善待生命、完善人格、健康成长。今年9月,上海54所首批试点中小学学校教授生命教育课。
三、针对目前中小学生命与安全教育现状所应采取的对策
在学校教育过程中,我们过去也一直在强调要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道德教育、环境教育、安全教育、预防教育等等,但在实际操作中往往流于说教、走活动式的过场,而没有真正实现在课程意义上的统筹。因此开设生命教育课程,也是课程资源整合的需要。而开设相对独立的生命教育课程,就可以实现对环境教育、安全教育、人生观教育、禁毒教育的课程整合,以生命教育理念进行统整,从而使教育趋向完整。对学生如何进行预防火灾、交通、溺水、疫情、拥挤踩踏、食物中毒等事故进行了教育,切实提高了全校学生的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具体来说可以着力落实以下三个具体措施:
一是通过对生命的认知,使学生了解并掌握生命的过程,从科学的角度认识生命、珍爱生命,从而培养学生树立安全意识、环保意识。
二是强化对生命的感悟,使学生能够正确的认识自我并关心他人,培养学生的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感。
三是促进对生命的升华,使学生在认知和感悟生命的基础上,敬畏和欣赏生命,形成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也是生命教育的宗旨和最终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