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食品产业发展趋势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农业产业发展;产业扶贫;发展模式;精准扶贫
一、吉林省东部地区的概况
吉林东部地区具有广大的面积,和众多的人口基数,其区域位于吉林省东部,地形地貌多样,气候环境复杂多变,区内拥有大量的绿色农业自然资源。于此同时,在东部地区拥有较多的贫困地区,具有许多国家和省级重点扶贫开发县。农村人均收入较低,如据国家统计部门显示2015年吉林省东部地区的农村人均纯收入仅为7901元,在全国的农村地区当中排名较为落后。到2018年统计显示,吉林省东部地区的贫困和特贫人口约为187.71万,在这些落后贫困的区域主要的经济产业为传统的农业,同时由于其基础设施落后,农业基础薄弱,于此同时其自然灾害频发,因此造成了区域整体农业水平很低,几乎没有任何的抵抗自然和市场风险的能力,在种种因素的制约下,造就了该地区的扶贫攻坚任务非常艰巨[1]。
二、吉林省东部地区农业产业扶贫精准扶贫的模式分析
(一)区域农业产业扶贫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吉林省东部地区的农业发展模式的分析我么你可以发现,目前依然存在着一下几点问题和不足:首先,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非常的不完善,缺乏基本的生产劳作的条件。这就会造成农业产品无法及时进行加工和销售造成农户的经济损失。其次,产业信息化步伐慢。缺乏完善的基础设施造成了严重的和外界的信息交换障碍,很难及时了解农户、企业及产业的生产、销售、农民需求等信息,在市场变化波动当中处于被动状态。其三,劳动力严重外流、劳动力质量低下。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流,文化水平高、懂技术的人少。
(二)农业产业发展
吉林省东部地区具有丰富的农业特色资源,具有十分突出的中药材、林业产品、生态旅游等资源优势。近年来,该地区开始大力开展和升级农业产品,逐步开始打开了以绿色农产品为主的特色农业市场。伴随着特色农业市场的逐步打开,吉林东部的地区的特色农产品开始走入了全国广大消费者的视野当中,并被广泛的接受和热爱,于此同时也成功的带动了当地的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和农村电子商务产业的蓬勃发展。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目前在吉林省东部地区的特色农业产业的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许多的问题成为制约实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最大制约因素。主要变现为该地区基础设施力量薄弱无法进行农业产品的深度精加工,目前普遍采用的“公司+农户”的经营模式,存在着品种老化、管理粗放、经济效益低的缺陷,同时也具有较低的风险抵御能力,市场竞争力较低的问题[2]。
(三)产业扶贫
就目前特色农业产业发展过程当中存在的问题和缺项,当地政府也相应的提供了许多的政策倾斜和指出,也进行了一系列产业扶贫措施来共同面对产业发展和贫困问题。这些扶持措施具体如下[3]:1.扶持龙头企业和专业大户要想把特色农业市场做大做强,首先就是需要加大力度扶持和帮助企业和专业大户使其做到做强进而使其充分发挥市场带领作用,即通过鼓励和扶持大户、经纪人、企业等做大做强使其能够承担起地区的龙头作用,实现全方位的精准扶贫。需要指出的是做大规模,努力拓展产业链条,发展农业的上下游产业集群,是发展强大的特色农业的基本方向。在政策上需要对龙头企业和专业大户给与更过的政策支持和扶持,经济上需要给其提供跟多的资金扶持以及优惠政策。在龙头企业成立之后,便可以广泛的开展“公司+贫困农户”以及“专业大户+贫困农户”的帮扶模式来实现精准扶贫。2.融资扶持很多贫困农户由于其贫穷的家庭实际情况,在面对良好的发展机会时往往会由于缺乏足够的资金而错失良机。在目前的扶贫过程当中,资金的主要能源来源为国家相关部门,个体户很难再社会上拥有其他的融资渠道和融资方法。这主要是由于,社会的信贷机构往往都会优先选择具有相对抵抗风险能力强的企业和种养殖大户,对于个体散户往往是很难获得资金的支持和扶持的,这就造成了较为突出和矛盾的“扶富不扶贫”的现象发生。因此,针对这种情况政府需要为贫困的农户提供低利率的小额信贷金融服务,来帮助贫困农户能够借助特色农业长夜来实现脱贫致富。于此同时也需要最大程度的减少和降低个人的贷款和融资手续和时间,来最大可能的帮助农户实现快速融资。3.特色产业扶持目前吉林省东部地区的特色农业大多以生产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因此这对发展惠农利贫而言,具有十分天然性的优势。在某种程度上来讲,吉林省东部地区在发展特色农业来实现精准扶贫具有十分巨大的优势和成功概率,因此对本地区而言要想实现精准扶贫就继续加大对发展特色农业的支持力度和政策倾斜。吉林省东部地区现有的特色农业发展的典型案例说明,当实现了特色农业产业化集群化之后,不仅仅可以极大程度上发挥特色农业的集群效应,同时也可以大大的降低农民的生产资料、科技服务的成本,提高利润和抗击市场风险的能力,同时也可以增加就业机会,为广大贫困农户提供一条崭新的增收致富的通道。
三、关于吉林省东部地区农业产业精准
扶贫的几点建议笔者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和文献,结合自身多年的工作经验,根据吉林省东部地区的农业发展现状和其实际情况提出了一下几点精准扶贫的建议[4]:
(一)充分发挥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优势
以往的经验告诉我们在市场化市场当中,孤军奋战单打独斗的模式是无法适应市场和社会的发展趋势,只有通过集约化的发展模式才能够提高抵抗市场和自然风险的能力同时也能最大程度的减少生产成本。因此,在精准扶贫过程当中,就需要大力发展农村合作经济来优化农村有限的资源配置提高广大农民的经济收入。
(二)健全风险防范机制
自古以来农业都具有非常低的抵抗风险的能力,在面对自然环境改变的时候显得格外的脆弱性,在市场化高度发达的如今农业在市场化变革的时候也往往是没人任何的抵抗能力。在自然和市场两方面的风险共同影响下,也会造成特设农业及时拥有足够的资金也无法发展壮大。因此,为广大农户制定出科学完善的防范自然和市场风险的措施,构建起健全的防范能力是至关重要的。我们可以通过引入商业保险制度来为农业发展提供兜底保障。除此之外,我们还需要积极的探索和发展农产品价格保险,来降低市场风险。最后政府还需要积极的开展各种农业补贴来降低农民的成产成本,提高其自身的抵抗风险的能力,以及实现集群化发展,通过报团取暖的方式来降低风险损失。
关键词:理财产品;商业银行;挑战;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19-0196-01
1 银行理财产品的种类
1.1 打新股产品
打新股类理财产品是通过集合大量资金形成规模效应,利用资金和渠道上的优势大幅提高新股申购的中签率,申购中签的新股在二级市场出售后的价差收入即是他们主要的收益。这类产品本金亏损的最大风险就是“新股发行跌破发行价”,但中国股市新股上市后跌破发行价的情况极少发生。但由于打新股理财产品的同质化比较严重,新股收益不断下滑,因此该种理财产品逐渐退出市场。
1.2 信托类理财产品
信托类理财产品是指由银行发行的人民币理财产品所募集的全部资金,投资于指定信托公司作为受托人的专项信托计划。信托类理财产品的收益可以是固定的,也可以是浮动的。这个产品对于投资者来说,少量资金参与投资获得较高的收益但不能赎回,流动性比较差,且需要承担一定的风险。
1.3 QDII理财产品
简单说即是客户将手中的人民币资金委托给被监管部门认证的商业银行,由银行将人民币资金兑换成美元,直接在境外投资,到期后将美元收益及本金结汇成人民币后分配给客户的理财产品。这一过程如果由于人民币升值的预期,使投资者可能面临本金和收益的汇兑损失,由于QDII理财产品过程繁琐,使银行容易风险暴露。
1.4 结构型理财产品
结构型理财产品是运用金融工程技术,将存款、零息债券等固定收益产品与金融衍生品(如远期、期权、期货、互换)组合在一起而形成的一种新型金融产品。我国结构型理财产品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目前它已经成为当今国际金融市场上最具潜力的业务之一。
2 商业银行理财产品面临的挑战
2.1 承担一定的风险
银行理财产品毕竟是我国新兴的业务,面临一定的风险不可避免,如信用风险、管理风险、市场风险、外汇风险等等,当然有些风险属于不可消除风险,一些非市场风险可以通过证券组合或者理财产品的重新配置进行避免,因此,商业银行在发行以上种类的理财产品时,要充分考虑到即将面临的哪些风险,这是银行发行理财产品重要的一方面。
2.2 基础资产比较单一
基础资产就是银行理财产品的投资方向,无非就是股票、债券。范围较窄,不能给投资者带来众多的投资组合,这也导致2008年以来,一些银行理财产品出现“零收益”甚至“负收益”。商业银行要提升核心竞争力,要突破理财产品同质化,做好个人理财业务研究,不断丰富银行理财产品种类。
2.3 受汇率的影响
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不只是人民币理财产品,还有更多的是外汇理财产品,而前者更多的是受利率的影响,后者则是受到外汇汇率变动的影响,由于近几年汇率变动的频繁,银行的外汇理财产品应收到重视。
3 未来的发展趋势
3.1 投资方向的多样化
目前我国大多数还是采用信贷理财产品,虽然其流动性比较差,但收益很稳定,广受投资者的喜爱。但相比而言,股票类理财产品受市场影响较大,但随着2008年证券市场的低迷,股票、基金、债券等的收益逐渐减少,加上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股票、债券已慢慢走人低迷状态,因此需要改变基础资产的单一结构,拓宽结构类产品的投资渠道。
3.2 对风险的重新认识
美国次贷危机给各个理财产品带来极大风险,我国银行对认识其风险的同时,更应懂得如何防范一些非市场风险。投资者也渐渐向更安全更稳健的理财产品投资,在收益固定的情况下尽量选择最小的风险。银行对市场风险的分析细微,在产品设计阶段,更重要的是把控制风险放在第一位。
3.3 银行理财产品的规模化
银行理财产品近几年才在我国飞速发展,种类繁多,在刚开始2007年就获得可嘉成绩,而2008年则一落千丈,甚至出现负收益,2009年则有些银行收益出现逆转,出现井喷式的增长。从这些收益来看,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众多,这些井喷式的发展主要是由于先前的产品基数低,随着基数的不断加大以及银行业务的不断成熟,银行将更多的去关注银行理财产品的质量以及规模的良性发展,而不是一味着去追求有些甚至是负收益的理财产品数量。
参考文献
[关键词] 贫困村 产业发展 制约因素分析
[中图分类号] F320.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06-0044-02
据悉,今年梧州市将以改善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促进贫困村产业发展、开展扶贫开发培训为重点,采取专项扶贫、行业扶贫与社会扶贫相结合的方式,继续实行整村推进扶贫攻坚。截止2013年,梧州市共有贫困村179个,其中山区贫困村有149个,占83.2%。如何搞好山区贫困村产业,不仅直接影响全市贫困村群众收入的增加,还会进而影响整村推进目标任务的完成和小康社会的建成。那么,这些山区贫困村在产业发展方面应如何发展?
一、梧州山区贫困村产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1.区位优势明显
梧州市地处北纬22°37′~24°18′,东经110°18′~111°40′之间,属广西东部,东邻广东,南接玉林,西连贵港,北与贺州交界。区位优势明显,是中国西部12省(区)中是靠近粤港澳的地区,与粤港澳一水相连,水路距广州341公里、香港436公里、澳门384公里。梧州水路交通便利,2000吨级船舶可从梧州直达粤港澳。梧州到南宁、桂林、广州高速公路通车营运,缩短了与粤港澳以及大西南的距离,进入了“广州2小时经济圈”;梧州机场开通了南宁、深圳、广州、珠海、重庆等多条航线;4月份开通了的南(宁)-梧(州)高速铁路。这些优越的地理条件为农业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便利。
2.土地资源丰富
截止2010年,梧州全市耕地面积142.5万亩,水域面积56.55万亩[3],林地面积1457.1万亩[4]。179个贫困村共有山地309.33万亩,户均达到26.5亩,其中山区贫困户均山地在50亩以上。林地成士母质多为沙页岩、花岗岩风化物,土层深厚,土地肥沃,极利于发展亚热带作物生长。
3.光温条件有利
梧州地处桂东,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处于海洋性气候与大陆性气候区,北回归线贯穿梧州市区中部。太阳辐射强,日照充足,热量丰富,气候温暖,雨量充沛,夏长冬短,无霜期长,年均331天。2010年各地平均气温20.2℃~22.3℃,年平均气温21.4℃,(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11.8℃,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28.5℃)。各县(市)总降雨量为1592.9~2022.2mm,年日照总时数为1344.7~1776.6小时。丰富的的光温资源对发展亚热带作物的种植产业和大部分养殖项目非常有利。
4.良好的政策条件
从中央到地方特别重视产业的发展。中央连续13年的1号文件都是关于“三农”工作的,都对产业的发展给予了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桂发〔2012〕7号文件《关于实施我区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战的决定》明确了产业扶贫的目标任务,并出台了相关的配套文件。桂发〔2013〕5号文件《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实施意见》也对产业发展制定了支持政策。梧州市为加快产业发展步伐,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林业产业发展打造林业强市的决定》、《关于加快六堡茶产业化发展的决定》、《关于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决定》、《关于打造农业百十亿元产业推进农业产业化工作的实施方案》、《关于加快松脂产业发展的决定》等政策性文件,从政策层面给予产业发展的支持。
二、梧州山区贫困村产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
1.认知上存在一些误区
一直以来,在贫困村产业发展的认知上存在一些误区,主要表现在一是重基础设施建设而轻视产业发展,认为只要基础设施搞好了,产业发展自然就会上去,从而将工作重点和精力全部放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缺少对产业发展的统筹规划和正确引导。二是对发展产业存在畏难情绪,缺乏持之以恒、持续发展的信心。认为贫困村基础差、底子薄,群众接受能力低,发展产业极为难。认知的缺失,降低了对产业发展的积极性,阻碍了产业发展的步伐。
2.基础设施落后
据初步统计,到2012年末,全市179个贫困村村委会所在地未通硬化道路的贫困村42个,总里程达266.6公里,计划总投资需要12270万元,未通道路的20户以上自然村为236个,总里程为366公里,计划总投资需要4405万元,未能硬化屯路的20户以上自然村为1446个,总里程为1896公里,计划总投资需要67980万元,这些全部为山区村。山区贫困村由于距城镇较远,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较差,增加了生产资料、产品和生活资料的运输成本,抵消了部分的产品利润,降低了产出效益。
3.人口素质低下
贫困村人口素质相对低下,严重影响产业项目管理技术和经营水平的提升。据实地调查,目前贫困村文化水平相对较高的18~45岁劳动力大部分都外出务工,在家人口年龄结构呈现出明显的“613899”现象,即儿童、妇女、老人。由于这些人综合素质相对不高,造成了接受新技术、新理念能力有限,影响了产业的档次,从而影响整个产业的经济效益。
4.缺乏资本
贫困村贫困人口比例相对较高,一般达到40%~60%,扶贫对象的性质决定了他们还处于资本积累阶段,缺乏投入再生产所需要的资本,因此,所选择的产业只能是一些初级的、低附加值的、抗市场风险较差的产业,对一些市场前景好、技术含量高、投资较大的产业显得力不从心。
5.产品未上档次
从目前各地特别是贫困地区产业来看,由于忽视品牌意识,很多产品是有产量没质量,更谈不上品牌,仅是一般的“大路货”。此外,产业连片开发与扶贫到户的矛盾也是影响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按照目前产业扶持政策,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只针对扶贫对象户,其他农户无法得到扶持,这样,影响了产业的连片发展,从而影响产业的规模效应。同时,机制不活、龙头不强、带动不力也影响了产业的快速发展。
三、加快梧州山区贫困村产业发展的措施
1.提高认识
中央对扶贫开发工作高度重视,确定了到2020年稳定实现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的扶贫工作目标。把稳定解决扶贫对象温饱、尽快实现脱贫致富作为首要任务,坚持政府主导,坚持统筹发展,注重增强扶贫对象和贫困地区自我发展,注重解决制约发展的突出问题,努力推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现在,我国大部分群众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出现了中等收入群体,出现了高收入群体,但还存在大量低收入群众。真正要帮的,还是低收入的群众。平均数会掩盖差距。要有仁爱之心、关爱之心,更多关注困难群众,不断提高全体人民生活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充分认识产业扶贫在扶贫开发工作中的重要性,克服畏难情绪,树立信心,做好长期奋斗的准备,坚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努力,才能把贫困村产业发展推上水平。
2.改善基础设施
没有基础设施的支撑,产业发展只是空谈。基础设施主要包括道路、水利和农田基础设施等等。道路建设方面,进入建制村的道路硬化主要由交通部门负责。根据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和市委市人民政府的要求,到2013年底,最迟不超过2014年底,把全市42个没有实现硬化道路的贫困村全部通上硬化道路,项目计划总投资为1.227亿元。同时,在产业扶贫项目主要区域,要尽可能实现屯级道路的硬化,今年的第一批基础设施项目我们安排了4541万元专项财政扶贫资金,用于贫困村屯级道路建设,其中产业项目区域屯级道路硬化项目资金1793万元,建设硬化屯路141条59公里,覆盖26711户121137人。在林业产业主要区域,通过多方筹集资金的办法,建设一定规模的林区作业公路,以方便林业产业项目的管理。在农业、畜牧业主产区域,由农业、水利、水产畜牧和财政部门争取行业部门资金,做好农田基础设施和农田水利设施,为广大扶贫对象户发展产业打下坚实的基础,最大限度地降低产业经营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
3.加强技术培训
没有产业发展相关的人才,要发展并壮大产业、提高产业档次,这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要解决扶贫对象人口素质不高的问题,要通过“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办法,加强产业技术和经营管理人才的培养。“走出去”就是选送一些有一定文化、有自主意愿的年青劳动力到高等院校、高职中职去学习,切实提高他们的产业、市场意识,提高他们的技术水平和经营能力,作为今后贫困地区产业发展骨干力量,达到出去一个人,回来后带动一大片的效果。要改变过去那种只注重转移就业职业培训而忽视产业技术经营职业培训的做法,加大对回乡产业发展人才的职业培训力度,尽快的培养一批贫困地区产业发展的人才。“请进来”就是聘请一些外地或本地的产业方面的技术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土专家”,为广大贫困村群众开展产业技术和经营管理培训,并注重培训档次,增加培训时间,注重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培养一大批产业一线的劳动力,使他们掌握产业发展方面所需要的技术和技能。
4.增加资本投入
增加产业资金投入,可采取“四个一点”的办法,政府财政投入一点,社会部门帮助一点,龙头企事业扶持一点,群众自己措辞一点。政府财政投入是扶贫产业资金投入的主渠道,目前专项财政扶贫资金主要包括“十百千”产业扶贫示范项目资金和到户产业扶贫资金两项,以及与之相关的产业区域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资金。要逐年增加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对产业扶贫项目的资金投入比例,并因地制宜安排基础设施和产业资金的投资比重,尽量解决贫困村群众特别扶贫对象户在产业发展中涉及的种子种苗(畜)、肥料、饲料和相关的技术支持资金,将他们“扶上马”再“帮一程”。要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和行业部门的作用,动员全社会特别是广大机关、企事业单位干部的帮扶作用,要改变帮扶单位只注重帮助定点村做好基础设施的做法,制定相关的制度,要求帮扶单位和干部主要帮助扶贫对象户找产业项目,找市场信息,找产业技术,找发展资金。同时,还要真正发挥扶贫龙头企业的作用,除了帮助贫困户解决产业销路和技术等困难外,有条件的龙头企业还要拿出一部分资金,赊、免贫困户部分种子种苗(畜)、肥料(饲料),尽量降低贫困户产业资金筹资难度。
5.突出地方特色选定优势项目
选好优势项目,是搞好产业的保证。选择产业一要突出地方特色,比如肉兔养殖、六堡茶和软枝油茶种植等。二要选择本地土壤、气候非常适宜的。三要选择当地贫困村群众可以接受的或者通过培训可以做好的。四要选择的产业必须考虑长期、中期和短期相结合。中、长期收益的项目作为主打产业,短期产生效益的作为收益补充。在地域选择上梧州南面花岗岩低山丘陵地区的苍梧县南部、岑溪市、藤县南部,长期产业重点的发展优质脂材两用马尾松、油用八角、玉桂等,中期项目重点考虑油茶、茶叶、中草药、沙田柚、沙糖桔、荔枝、龙眼等,并可小范围发展水黄枝种植;短期项目可考虑林下养殖、种植项目和养猪、养鸡等项目。而北面沙页岩高山区的苍梧县北部、藤县北部和蒙山县周边山区,由于山地坡度较大,土层相对较厚,土层较肥沃,更适宜选择杉、优质脂材两用马尾松、八角、玉桂等产业,由于这些地区八角已有较大的种植面积,产业方面侧重低改,包括施肥、换冠等措施(荔枝产业也重点考虑采取换冠低改);中期项目主要选择具有优势的六堡茶、油茶、中草药,在沙头镇则重点发展生态迟熟荔枝,特别是进行品种更新和升级。
6.提高产品档次树立品牌意识
树立品牌,提升档次,可以更有效地开拓市场,成倍数地提高产品的效益。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一是依靠有龙头企业的带动,二是依靠技术含量的增加。对于品牌的树立,则主要依靠政府为主导,企业的积极参与。只有提高了产品的质量档次,建立起自己的品牌,产业的效益才能真正得以提高,产品也才能走得更远。
因此,根据目前我市贫困地区现状,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克服不利因素,在切实提高认识的基础上,搞好产业区域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技术培训力度和层次,选择好符合本地发展的产业,通过龙头企业带动,提高产品质量档次,建立自有品牌,并持之以恒,坚持不懈,贫困地区产业才能更快更好发展,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才能真正实现。
关键词:加工贸易;梯度转移;区域和谐;产品内分工
中图分类号:F752.68;F11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6260(2009)05-0043-07
一、引言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制造和贸易体系中的重要一员。随着中国从落后国家向中等收入国家迈进,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总体目标,包括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引导生产要素跨区域合理流动,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突破行政区划界限,完善区域政策,调整经济布局。国际上,世界自由贸易体系尚处于一个艰难时刻,贸易壁垒与贸易摩擦也潜流涌动。对中国而言,以玩具、食品、牙膏、药品为代表的“中国制造”事件也愈演愈烈。这背后是质量、标准、劳动力和各种原材料成本的上升,汇率、环保以及贸易保护等尖锐矛盾的凸现。面对这样的形势,跨国公司FDI主导的全球产品内分工格局下中国利用廉价劳动力的成本优势参与并嵌入的加工贸易模式遭受多重危机,一个直接的证据就是加工贸易的大本营长三角和珠三角等地最近出现了大量的企业倒闭或者外迁。在加工贸易产业面临新一轮梯度转移的背景下,一系列必然出现的问题是:产业梯度转移究竟转向何处?在产业转移的过程中,怎样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的和谐?落后区域在承接东部加工贸易产业转移时所面临的问题及采取何种对策?就这个层面而言,着眼于战略眼光来研究产品内分工下的产业梯度转移与区域和谐发展就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本文其余部分结构如下:第二部分是相关文献的回顾;第三部分分析了加工贸易模式困境与产业转移;第四部分分析了加工贸易产业梯度转移中的区域和谐发展问题;第五部分为基于中国纺织服装业出口的一个经验研究;最后是简短的小结。
二、文献回顾
有关产业转移的理论研究可以追溯到日本经济学家赤松要(1936)20世纪30年代提出的“雁行产业发展形态说”。他以日本的棉纺织业为例分析了产业跨国梯度转移的过程,从而奠定了产业国际转移的理论基础。后来小岛清(1973)在“边际产业扩张论”中提出了产业移植的比较优势这一概念,从比较优势变化的视角探讨了国际产业转移规律,揭示了产业跨国转移的根本动因。20世纪60年代,Ver-non(1966)的“产品生命周期说”从技术层面解释了产业在国家间的梯度转移问题。这些理论较好地解释了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进行产业转移和国际直接投资的现象。维尔斯的小规模技术论、拉奥的技术本地化优势、坎特威尔等的技术创新升级理论则从发展中国家的视角解释了产业转移。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下,国际分工中出现了一个新现象:产品内(Intra-production)分工代替了传统的产业间(Inter-industry)分工和产业内(Intra-industry)分工。所谓产品内分工,指通过产品制造中生产环节的工序分解,把产品的生产过程分散到拥有不同比较优势的国家进行,从而实现了产品生产进而贸易等资源优化配置的全球分工模式。产品内分工理论的兴起和发展,较好地解释了以跨国公司主导的FDI方式下的国际产业转移的新特点。Helleiner(1973)首先观测到了在纵向一体化条件下跨国公司主导的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中,存在着劳动环节转移这一产品内分工的新形态,从而奠定了产品内分工理论的基础。其后,Finger(1975)分析了发展中国家承接产业转移的海外组装(Offshore assembly)这一产品内分工现象。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承接产业转移的产品内分工新模式不断出现,相关的理论研究也日益增多。这个时期以来对产品内分工的研究基本沿着以下两个方面展开:其一,分析产品内分工的收益分配,并据此解释产品内分工的主导因素。比如Hederson(1991)的网络垄断性的国际市场结构决定了产品内分工中的贸易利益分配。Gereffi(1994,1999)从产品内分工中的商品链(Global Commodity Chain,GCC)地位的不平等这一现象出发,解释由于进入壁垒的不同造成的产品内分工的不同收益分配。其二,通过产品内分工解释其对国际贸易、技术创新等的影响。有些学者得出的结论是产品内分工能够促进国际贸易,改善参与国的福利水平,比如Amdt(1997,1998)的研究;而Deardorff(1998)的研究却得出了相反的结论。同时,中国东部沿海区域通过加工贸易等方式融入了国际市场,国内外学者也开始把研究的目光转向了这方面。Rahardja(2007)通过分析中国和东南亚国家之间的机械产品贸易,发现中国出口的增大并没有形成对东南亚出口的挤压,原因就在于东南亚国家增加了对中国中间产品的出口份额和提高了出口单价。
产业转移在中国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产业转移的基础、模式、效应等方面,其中就包含产业梯度转移理论和实证研究。陈建军(2002)分析了产业梯度转移和东扩西进战略,并用浙江的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施建军等(2007)通过借鉴欧盟东扩和泛珠三角的经验,提出了长三角扩张有利于资源互补、产业分工协调和结构优化升级,从而更有利于区域经济和谐发展的观点。刘志彪(2007)对全球价值链和国内价值链进行了比较研究。卓越等(2008)通过对中国纺织业的分析,认为跨国采购商主导的分工格局和升级控制,把从事加工贸易的中国纺织服装企业锁定在低附加值的加工制造环节,从而陷入“悲惨增长”。
梳理有关的理论和实证研究的文献我们可以发现,从产品内分工的视角来研究产业梯度转移和区域和谐发展问题目前还不多见。本文在已有的产品内分工研究基础上,提出通过国内价值链的构建和产业升级及产业梯度转移,扩大内需,实现区域的和谐发展。
三、加工贸易模式的困境与产业梯度转移
改革开放30年来,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通过加工贸易方式嵌入全球价值链体系,为中国企业找到了进入全球最终市场的途径。中国目前出口占GDP的比重已经达到了40%左右,属于典型的出口导向型经济。对于大国来说,这种外向型战略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本身就难以为继,全球经济危机更有可能使其雪上加霜。
(一)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逐渐式微
1 经济增长速度趋缓
在经历接近30年的高速增长后,中国经济的增速将趋缓:2003--2007年每年高于两位数的增长将告一段落,2008年的经济增速为9.3%,2009年预计增速为8%左右。传统的依赖外贸出口带动经济高速增长的模式将面临新的考验。
在出口方面,1981--1992年间,一般贸易出口额大于加工贸易出口额,1993年加工贸易出口额首次超过一般贸易出口额,期间尽管1994年一般贸易出口额略微大于加工贸易出口额,但此后加工贸易出口额开始逐步超过一般贸易出口额,2005年达到最高的1014亿美元后开始缓慢回落,但仍然远远超过一般贸易出口额。在进口方面,刚开始是一般贸易进口额大于加工贸易进口额,然后在1994--1999年间加工贸易进口额大于一般贸易进口额,此后一般贸易进口额又超过了加工贸易进口额。总体而言,呈现出一般贸易进出口额所占比重下降而加工贸易进出口额比重上升的趋势(详见图1、图2)。
从产品内分工的视角看,东部地区乃至全国以加工贸易方式嵌入全球价值链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是高能源消耗、低技术水平、低附加值、劳动密集型的代工制造模式。这种代工模式的边际回报率已经处于下降区问,外贸拉动经济增长的贡献力也在下降,跨国公司主导的FDI代工模式的技术扩散效应也不明显。更严重的是,这种模式不利于本土产业升级和提升国际竞争力,不利于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的和谐,也不利于经济增长方式转换和可持续发展。
2 资源和环境约束加大
过去的外向型、投资拉动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导致资源消耗扩大。据统计,中国工业部门每年多用能源约2.3亿吨标准煤。中国矿产资源总回收率仅为30%,比世界先进水平低20个百分点。无论是按照每千克石油当量产出的GDP,还是单位GDP排放的二氧化碳计算,目前中国比世界高收入国家平均低15%以上,比欧盟国家则低40%以上。在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不但没有出现能源消耗弹性系数的下降,而是出现了近几年能源消费的增速高于GDP增速的反常现象。此外,中国的战略资源石油和重要工业原材料对外依赖严重。
3 地区发展差距进一步加剧
产品内分工下的东南沿海地区以代工模式参与国际分工的另外一个影响是导致中国地区差距进一步加剧。本来在要素充分流动的情况下,东部地区参与国际分工吸纳中西部的劳动力和原材料,通过国际贸易能够实现要素价格均等化,从而缩减地区差距。但是,中国东部沿海地区以产品内分工方式参与的国际代工生产,其增长收益是偏向于资本、出口和政府的。已有的研究表明,代工模式下的收入主要流向了资本的所有者跨国公司、以税收获利的地方政府以及某些资源和能源的垄断部门。从而,产品内分工下的代工模式不但没有实现要素价格均等化而带来的地区差距的缩小,反而进一步加大了地区经济差距。地区发展差距的进一步加大不利于社会和谐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困境的突破:国内价值链构建中的产业升级与产业梯度转移
东南沿海地区参与国际产品内分工下的代工模式所遭遇的困境,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外向型经济发展空间遭遇了瓶颈。跨国公司主导的经济全球化下产品内分工把东部沿海地区嵌入在国际价值链的最低端,即原始设备制造(OEM)阶段,其设计、品牌、销售以及关键零部件等都处于跨国公司控制之下,跟国际市场的最终需求之间联系薄弱。因而中国尽管能够以成本竞争优势获取加工贸易方式的国际代工生产,但正是由于这种生产选择的成本导向使得中国在国际需求发生变化时无能为力。另一方面就是这种分工格局下国内市场的割裂。这种割裂表现为加工贸易的零部件和中间产品来自国外进口,东部沿海地区是以土地资源吸引了包括中西部在内的劳动力资源与跨国公司通过FDI带来的资金、成熟技术以及设备等结合进行生产,然后出口世界市场。候鸟式的加工贸易方式跟国内市场没有太紧密的关联。不但如此,这种产品内分工下的代工模式还进一步割裂了国内市场:原来的国内装备制造业的市场被其进口设备夺走、优秀人才被挖走、本土品牌被合资收购等方式后退出市场,等等。
面对上述问题,我们提出在国内价值链构建中通过产业升级和产业梯度转移突破加工贸易企业的困境。产业升级和产业梯度转移都是产业发展过程中的必然。东南沿海的加工贸易产业本身也是承接国际产业转移而来,在经历这么多年的发展后,也必然面临产业升级和产业转移的现实问题。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只是加快了这一进程。
1 加工贸易产业升级
产业升级,按照Humphrey(2002)的观点,可以分成流程升级、产品升级、功能升级和链条升级。但对于产品内分工下嵌入全球价值链中的加工贸易产业升级而言,必须寻找新的思路。东南沿海地区加工贸易产业成本优势丧失的同时,已经完成资本和一些技术的积累,因而,已经具备了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升级的可能性。此外,在链条升级方面,加工贸易产业可以从原来的加工制造向生产业、物流、品牌等升级,而把制造加工环节转移出去。一个典型的例子是上海市区的一些生产企业,比如上海制造局改造成为上海智造局,从原来的生产制造升级为创意产业园区的智造。
2 加工贸易产业转移
对于一部分有能力有条件通过产业升级摆脱过去价值链中低成本价格竞争的加工贸易企业,这当然是一种最优选择;但并非所有的企业都得放弃成本竞争的利器。加工贸易产业本身成本导向属性决定其总是在寻求成本洼地。从这个层面而言,加工贸易的产业转移是继续寻求成本竞争的一种现实选择。同时,产业的升级也需要产业转移为其腾出空间。通过加工贸易产业的转移,把加工生产转移到成本相对低廉的地区,乃至中西部地区去。从而在加工贸易产业转移的过程中,仍然能够利用成本优势保持出口份额。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产业升级和产业转移都属于寻找新的竞争优势的行为,而那些不能升级或转移的产业将被市场淘汰。
3 加工贸易产业升级和转移的结合――国内价值链的构建
基于成本的考虑,加工贸易产业转移后会更多地就近采购和就近雇佣;同时,通过企业前后向关联形成的产业集群将通过分工的深化增加中间产品的种类和数量,最终扩大对中间产品的需求。随着雇佣劳动工资收入的增加与采购的增加,国内销售增加。在这一过程中,采购一生产一销售等更多环节都在国内进行,从而国内价值链体系建立。随着整个国内价值链的完善,国内劳动和资本获取的收入进一步增加。
在国内价值链构建的进程中,加工贸易产业的升级必然伴随着产业的转移。中国经济发展的区域不均衡,国内市场呈现一定的梯度分布,这为东南沿海地区加工贸易产业的升级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一方面可以把东南沿海的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中西部地区,从而为产业升级腾出空间。依据产品内分工理论的价值链升级,即为已经转移出去的加工贸易企业提供生产,包括融资、研发、品牌、物流、销售等环节。另一方面,中西部地区又可以为东南沿海的加工贸易产业升级后的一些新兴产业提供足够大的国内市场需求。这时,加工贸易产业可以根据国内市场的反应更为迅速地调整产品、改进技术,进而完成产业升级。
过去东南沿海地区的加工贸易产业在全球价值链中仅仅参与加工制造,处于价值链低端,与国外市场需求隔离,本土企业因为是被动嵌入在跨国公司主导的全球价值链中因而面临升级困境。现在如果
东南沿海在加工贸易产业升级和转移的结合过程中完成国内价值链的构建,国内价值链的构建又反过来促进产业的升级,最终形成动态循环,促进经济持续增长。
四、加工贸易产业梯度转移与产业升级促进区域和谐发展
加工贸易产业梯度转移与升级能够促进区域和谐发展。这主要通过以下几个途径来实现:
1 要素的优化配置促进区域的和谐发展
由于内部矛盾的积累和外部环境的变化,东南沿海的加工贸易产业发展的思路需要调整。而加工贸易的产业梯度转移和产业升级能够提高要素的优化配置进而促进区域的和谐发展。这包括劳动的合理流动和资金的合理流动以及技术的梯度分布过程中的流动。此外,加工贸易产业的梯度转移还能够充分利用当地的能源和矿产资源。
2 产业的梯度转移和产业升级促进区域的和谐发展
按照产品内分工理论,东部沿海地区与后发区域应该形成专业化程度高、互补性强、城市间协作性良好、产业特色突出、制造业布局随城市等级梯度发展的格局。产业的梯度分工促进区域的和谐发展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东部沿海地区产业的梯度转移后,为产业升级腾出了空间;二是后发区域在承接产业转移的过程中,通过完善配套能力,在有选择性地发展低成本和充分就业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中实现国内价值链的构建。这两者结合起来,能够形成产业升级和产业梯度转移的有效衔接进而促进区域的和谐发展。
3 产业梯度转移有助于实现社会和谐
发达国家的经验已经证明,从工人靠近工作到工作靠近工人的改变,能够促进家庭的和谐。在产业梯度转移的过程中,相对以前背土离乡的状况,以农民工为代表的劳动力可以在距离家庭更近的地方工作,这有助于在工作的同时更好地关注家庭,从而大大提高家庭及社会的和谐。
4 一体化的国内市场与一体化的国际市场促进区域和谐发展
加工贸易产业梯度转移和产业升级过程中,如何处理好国内区际贸易与国际贸易的和谐发展,也是一个重要问题。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表明,在一体化的国内市场和一体化的国际市场关系上,大国模式和小国模式有着极大的区别。探索一条区域经济与区际贸易协调的内需主导型的开放经济,还有许多问题值得研究。
总之,我们的分析表明:加工贸易产业通过梯度转移和产业升级能够促进区域和谐发展,从而实现共享式繁荣。
五、纺织服装业的经验研究
改革开放以来,通过承接纺织服装业的国际产业转移,借助加工贸易的方式,纺织服装产品已经成为中国重要的出口产品之一。
1 纺织服装业的出口情况
1994年,中国纺织原料及纺织制品出口额为342.17亿美元,2007年增长为1711.7亿美元。但2006年以来,纺织服装产品的出口出现了下滑。图3比较直观地说明了这一情况。
2 纺织服装业出口的困境
近年来,受人民币升值、出口退税率调整、原材料成本上涨、劳动力成本增加等因素影响,一些低附加值、资源性工业品的出口难度加大。其中,纺织服装业出口所受的影响更大。据测算,人民币每升值1%,棉纺织、毛纺织、服装行业的利润率将分别下降3.19%、2.27%和6.18%。在这些因素作用下,大多数纺织服装企业明显感受到传统的出口竞争优势受到削弱。第104次广交会上,出现有订单已经或准备转向更具成本优势的周边国家和地区的现象。当外部需求缩减后,出口进一步下降。据海关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前6个月中国纺织服装出口727.8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下降10.8%。多重因素使得纺织服装业遭遇“寒冬”,其竞争力处于下降通道。
3 困境的突破:升级和转移
面对“寒冬”,一些大型纺织服装企业凭借雄厚的技术实力和资金优势,开始进入纺织服装的品牌和设计环节,把纺织服装的生产外包,完成产业价值链上的升级。在价值链升级的同时,纺织服装产品能够通过欧美等国家和地区的质量安全和环保认证及检测,进一步打开国际市场。一些企业则继续挖掘成本优势,如通过进入国内市场或者把产品的生产进一步转移到成本相对低廉的地区。其产业转移可能包含三种途径:第一种途径是省内转移以实现双赢。目前,纺织服装产业的梯度转移尚未出现大面积的跨行政区域趋势,更多的转移仍然在省内进行。典型的例子有苏南企业到苏北投资新厂转移生产,粤南地区的纺织服装产业慢慢向粤北和东西两翼发展,福建、浙江一些产业集群也向周边扩散。省内的低成本地区成为中国纺织服装业梯度转移的第一站。第二种途径是向中西部转移。近几年来随着中国市场结构的巨大变化,内需已经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巨大的国内市场需求,将吸引更多的企业投资内地。目前,湖南、河南、江西、安徽等主要产业转移接受地的实际投资同比高速增长。纺织服装生产企业向中西部转移,能够充分利用当地的资源优势、能源优势及劳动力成本优势,在大量节省经营成本的同时充分带动中西部资源的利用,使东部沿海的经济要素与中西部资源要素互相结合,实现东中西部联动,达成双赢局面。此外,纺织服装产业向内地转移可以兼顾出口和内需的双重需求。这种产业梯度转移过程也实现了国内价值链的构建从而成就多赢:既平衡了区域经济发展,又完成了产业梯度转移并保持了成本竞争优势。第三种途径是产业向海外转移。目前除了部分优势企业可考虑这种途径,大部分纺织服装企业要实现这样的转移还不成熟。最后,有一些中小企业由于成本优势的丧失只能放弃出口,退出市场。
一、宁夏清真食品产业发展现状
“十一五”以来,宁夏清真食品产业发展迅速,年均增速达20%,占全区食品工业的80%。截至2012年,全区清真食品工业企业655家,其中规模以上清真食品工业企业102家,实现工业总产值174亿元,同比增长13%,占食品工业的822%。目前已形成以银川和吴忠两市为重点,以清真乳品、清真粮油、清真肉制品、清真休闲食品、清真方便食品、清真保健食品为主要行业的产业体系。2013年,吴忠市清真产业实现产值150亿元,同比增长136%,占全市GDP的43%;全市清真食品产业出口总额700余万美元,占对外贸易出口总额的269%;清真食品产业原料等进口总额440余万美元,占对外贸易进口总额的255%。
二、宁夏清真食品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
(一)优势(Strength)。一是区位环境优势。宁夏地处引黄灌区的黄金地带,回族人口占全区人口的36%,是全国4大自流灌溉区、10大优良牧场和12个商品粮生产基地之一,具有面向穆斯林国家发展清真食品产业的地理环境优势。二是文化认同优势。宁夏是全国最大的回族聚居区,回族与世界穆斯林文化相近、习俗相通,有着显著的共同性,具有面向穆斯林国家发展清真食品产业的人文环境优势。三是产业基础优势。宁夏清真食品产业发展已初具规模,在国内外穆斯林市场产生了一定影响,为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产业基础。
(二)劣势(Weakness)。一是清真食品产业总体规模不大,市场占有量小、特色不特、优势不优,没有形成足够的影响力。二是龙头企业相对少,大多数企业为中小企业,单个企业的规模普遍较小,缺少具有辐射带动作用的企业较少。产业带动能力相对弱、产业集中度低,发展分散,没有形成集聚效应,产业链条短,产品附加值低。三是从总体来看,清真食品产业刚刚开始发展,食品工艺与发达地区相比比较落后,更远落后于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者美国、新西兰和澳大利亚等国家。
(三)机遇(Opportunity)。一是巨大的市场需求。我国有2000多万穆斯林,全世界穆斯林人口已达15亿,每年全球清真食品的贸易额超过2万亿美元。清真食品产业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二是国家的政策支持。《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宁夏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务院批准宁夏建设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和银川综合保税区,支持宁夏同阿拉伯国家开展经贸合作等战略部署,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支持西北向西开放、扶持民族地区发展等重大举措,都为宁夏加快发展清真食品产业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三是清真食品产业发展定位。自治区确定清真食品为“十二五”期间轻纺工业重点发展的支柱产业,将有利于促进国内外清真食品产业向宁夏集聚。四是清真产业核心区规划。吴忠市被确定为宁夏创建国家级清真产业园区核心区,吴忠清真产业园总体规划面积63平方公里,并规划建设国家级清真产业认证中心、设计研发中心、交易物流中心等公共服务平台。
(四)挑战(Threats)。一是规模化经营发展问题。目前宁夏清真食品产业以加工为主,总体规模较小,而且原材料在宁夏境内供应不足,大多依赖于外省区。据统计,宁夏的肉类产量是内蒙古、新疆的十分之一,是青海的80%。二是市场价格竞争力问题。以牛羊肉为例,因产量少,再加上关税、增值税等因素,如果企业做出口,利润非常少,甚至亏损。据了解,新西兰和澳大利亚的牛羊肉出口价格是宁夏的三分之二。三是产品标准化问题。以牛羊肉为例,因宁夏境内牛羊以散养、圈养为主,与美国、新西兰和澳大利亚长期形成的标准化大规模养殖、生产、出口产业链相比,在国际市场上的认可度较低。四是核心竞争力培育问题。清真食品企业核心竞争力不强,产品深加工能力弱,技术含量不高,创新产品少。如清真牛羊肉基本上处于初级加工和原材料的层次上,在产品精细化和品种多样性方面缺乏市场竞争力。
三、宁夏持续加快发展清真食品产业的建议
(一)积极转变发展理念,实施内需与外需双轮驱动。
当前,在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消费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大。据统计,我国GDP的构成份额中,最终消费的占比2013年已经达到了50%。由于出口主要受制于外部环境影响,宁夏清真食品产业出口的比较优势尚未形成,而加快经济发展是宁夏第一要务,因此,应转变传统的外需推动经济的“单腿走路”理念,实施内需与外需双轮驱动的发展模式,在继续开拓国际市场的同时,更加注重抢占区内、国内市场,形成两个市场相辅相成、互补互促的格局。通过满足区内市场需求,既保障了本地供应,也让资金留在本地;通过抢占国内市场,让更多的国人认可,形成品牌宣传效应,从而吸引资本、技术和人才要素在宁夏落地,借助全国潜在的大平台、大市场带动宁夏清真食品产业做大做强。在国内形成比较优势、竞争优势,既促进了宁夏经济发展,也更加容易走向国际市场。国外的资本、技术和人才要素也会随之而来,为宁夏各项产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促进宁夏特色经济持续加快发展。
(二)强化资源禀赋培育,努力形成产业竞争优势。
根据波特“钻石模型”理论,某产业竞争力的取得取决四个主要因素和两个辅助因素的综合作用,它们形成了“钻石体系”。四个主要因素是:要素条件、需求条件、相关和支持性产业、企业战略结构与竞争。
1要素条件。波特把要素条件分为初级要素和高级要素两大类。其中,物质资源以及初级劳动力资源属于基础要素条件,人才、科研设备和技术等属于高级要素条件。从初级要素来看,宁夏首先应着力加快资源禀赋形成,包括扩大规模化养殖产出、建立标准化产业链、重点提升原料品质等。一方面发挥回族群众养牛羊的传统习俗和技术基础优势,另一方面将发展养殖业与生态移民区、贫困区的群众脱贫结合起来,不断扩大养殖规模产量。积极培育“盐池滩羊”等高品质资源,按照先区内、后区外,先国内、后国外的营销模式扩大销售渠道,逐步提升影响力和竞争力。挖掘传统工艺,创新独特工艺,开发高附加值的深细加工产品,努力实现产品品种的扩张和资源性产品的延伸、增值。
从高级要素来看,急需产品设计研发和生产工艺的专门人才以及专业的研究机构,急需开拓国际市场特别是中东阿拉伯国家的阿语经贸人才,建立完善的销售渠道和市场体系,打造国内外市场上享有知名度的品牌产品。从自治区层面出台优惠政策吸引自治区外和国际清真产品企业在宁夏建立生产基地,争取建成宁夏清真食品自由贸易区或者保税区。以“政策洼地”效应强化清真食品产业集聚,促使产业集群向规模化、专门化、协作化的方向发展,进而提高整个产业的市场竞争力。同时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主动与商务部、国家民委、中国伊协、各穆斯林国家驻中国使领馆等清真产业相关的机构衔接联系,并借助中阿博览会、回商大会、清真食品产业推介会等平台,让更多的外商了解宁夏发展清真食品产业的优势,也让本地有关部门和企业了解国外穆斯林市场的需求,进一步明确宁夏清真食品产业的发展方向。
2需求条件。有关部门统计,近年来我国穆斯林每年直接消费牛羊肉就达到345万吨。从国内市场来看,清真食品对非穆斯林也具有很强的吸引力,清真食品在东南沿海等省份深受消费者的喜爱。因此,从现有的中国穆斯林人口数量和其他民族的潜在消费来看,清真食品在我国市场蕴藏着巨大潜力,发展前景可观。从国际市场来看,世界范围内对清真食品的需求逐渐趋于旺盛。目前,许多穆斯林国家需大量从欧洲、澳大利亚、美国、新西兰、东南亚等国家进口肉、禽、乳制品及其他清真食品。总体上看,清真食品产业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
3相关和支持性产业。清真食品产业所涉及的支持性产业相当广泛,包括农牧业的发展、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以及相关机器设备的生产等。清真食品的主体在于牛羊肉等的生产,但目前宁夏清真牛羊肉供给能力有限,直接影响到其规模经济的实现和市场的开拓。因此,宁夏发展清真食品产业的关键是在全区大力发展畜牧业,按照标准化的产业链,以培育养殖大户为主,以散户养殖为辅,真正在清真牛羊肉等原料供给上实现本地化、品质化,逐渐形成集聚规模。在推进吴忠清真产业园建设中,尝试建立清真食品产业保税区。积极争取各项优惠财政和金融政策,大力支持清真食品产业相关和支持性产业发展。
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刘治《我国食品工业发展状况分析》的报告。报告指出,“十二五”期间,我国食品工业规模效益稳定增长、企业组织结构不断优化,区域食品工业协调发展,食品安全形势总体向好。“十三五”时期,我国食品行业从高速增长转为中低速增长,是食品行业品牌发展的关键期和阵痛期。
科技投入和食品安全
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司副巡视员王小青指出,科研投入和规模提升有利于食品工业中高速增长,保持中高端水平。2015年新建了一批国家级、省级研发中心、示范基地,并且食品、食物及处理领域的专利申请、授权数分别达到15000项和5000项。2011年到2015年,食品工业规模以上企业增加值占全部工业的比重,从7.7%上升到9.2%。食品工业利润占全部工业的比重,从8.6%上升到10.7%。
食品企业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适应我国日益扩大的中产阶级消费升级的需求。王小青表示,保障食品质量安全是食品产业“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的重要体现,也是企业品牌建设的基本保障。2011年到2015年,60%以上的规模以上食品企业达到了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认证的要求,抽检合格率达到了97%以上。目前食品安全保持总体向好稳定态势,没有发生区域性、地区性的事件。
中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腾佳材指出,随着《食品安全法》的深入贯彻实施及实施条理的即将出台,国家食品药品监督总局将建立一整套适应我国阶段发展要求、配套完备的监管制度体系,建立职业化食品安全检查员队伍。他强调,由于大型食品企业涉及面广、占有率高,一旦发生问题往往造成恶劣的影响。这就要求大型食品企业要遵守《食品安全法》,更加严格管理并采取有效措施,科学防范食品安全风险,守住食品安全底线,切实发挥好行业领军和示范作用。
聚集发展产生积极效应
刘治指出,近年来,农业产粮大县高度重视食品工业,把食品工业作为当地经济的支柱产业,增加优惠措施,积极鼓励食品企业的发展,县域食品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自2000年起,中国食品协会开展优秀食品企业强县和优秀龙头食品企业的认定工作。至今已有近200个县级行政区被评为优秀食品企业强县,1000多家食品企业被评为优秀龙头食品企业。衡量优秀食品企业强县的指标之一,是食品工业的产值或者主营业务销售收入占全县经济总量的50%。
集聚发展对食品企业品牌建设产生积极效应。刘治称:“大型食品企业通过土地流转,带动了附近乡镇的经济发展,成为新农村建设的载体。同时,企业还能根据当地的资源禀赋和基础条件,确定发展方向和重点。食品工业有集聚、有特色,有利于产业贯通、融汇发展、产城融合,有利于现代服务业发展和农业产业化的同步发展,有利于完善社会化公共服务体系。”
刘治强调,落实食品工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体涉及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实现主食产品工业化,二是过剩产能去库存,三是产品高端化发展趋势。由于消费升级,主食产品工业化和家庭厨房社会化成为食品行业发展新趋势。目前,馒头、面条、米饭等主食的工业化程度低、发展潜力大,约有40万亿元的消费需求空间。
打造交流互动平台
“本次论坛是中国食品工业协会主办的第三届食品产业发展论坛,也是中食协首次举办的国际化论坛,具有相当的现实意义。”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副会长曹树民说,“中国食品行业核心竞争力与创新能力仍然较弱,中高端产品的供给不足,产品在品种、品质、品牌等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尚有较大的差距。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将中国国际食品产业发展论坛打造为食品行业的品牌,成为推动食品产业发展升级的平台,成为中国食品工业协会服务企业、引领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阵地。”
与会者通过主旨演讲、经验交流、重点讨论、品牌展示等形式,交流探讨食品行业供给侧改革和品牌建设经验。品牌展示环节受到参会嘉宾的广泛关注,各食品园区或企业负责人走到品牌展位前,详细了解其他食品工业园区和企业的品牌发展情况、市场经营情况,品鉴产品,了解未来发展趋势,深入交流、探讨合作机会。
【关键词】绿色食品;产业
一、江西省绿色食品产业基础
2009年,江西省政府印发《江西省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绿色食品)发展规划》,近年来,国务院批复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省委省政府印发了《关于实施和谐秀美乡村建设工程的若干意见》,对我省发展绿色型食品产业提出了新的要求。
我省生态环境优越,自然资源丰富,对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有着天然的优势。水资源总量1416亿平方米,耕地面积4230万亩,林地面积15900万亩,森林覆盖率63.1%,鄱阳湖是全国唯一没有富营养化的大型淡水湖,优越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非常适合发展绿色食品产业。江西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且交通便利,有利于食品的运输与产销衔接。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大力支持绿色食品产业,促进了全省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形成了良好的产业基础。
从总体上看,我省绿色食品产业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为:产业化水平较低,精深加工不足,企业规模小,实力弱,融资困难,科技创新能力不强,队伍建设有待加强,市场体系不健全,监管力量薄弱等等。
二、江西省绿色食品产业发展中长期目标
到2015年,基本建立起国内有影响、中部有特色的相对完整的现代食品产业体系,初步完成食品产业的战略布局,精深加工程度稳步提高,培育一批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食品企业集团,粮油加工、肉禽加工、淡水产品加工、果蔬加工、茶叶、白酒等特色产业地位进一步凸显,基本形成集约型、质量型和创新驱动型的现代食品产业发展新模式。
预计到2015年,粮食加工全省大米加工产值达到400亿元。形成5个以上年销售额达10亿元以上的大型粮食企业集团,植物油加工:精制山茶油产值达到60亿元,培育5户亿元的山茶油龙头加工企业、1户山茶油加工企业上市融资,肉禽制品加工:全省肉禽加工业产值260亿元,培育3家年产值超50亿元的企业,淡水产品加工:全省水产品加工产值达100亿元,年加工处理鲜活水产品100万吨。培育5亿元以上水产加工与出口示范企业5家,白酒:全省白酒产量达到30万千升,销售收入达120亿元,利税达30亿元。四特酒销售收入实现百亿元突破,果蔬加工:蔬菜加工处理能力达到200万吨的水平,全省柑橘采后商品化处理能力比例达90%以上,加工能力达到100万吨以上。果蔬加工业产值150亿元,茶叶:全省茶叶总产量达到10万吨,总产值达80亿元。
到2017年,政策支持体系更加完善,绿色食品产业整体水平显著提升,生产基地规模稳步扩大,技术领域取得新突破,龙头企业实力不断增强,品牌影响力进一步显现,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在国内外市场上具有较强竞争力。
未来全面推动产业优化升级,促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打造全国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示范区。
三、江西省绿色食品产业发展重点和途径
(一)粮油加工
充分发挥江西省粮油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粮油加工业,适度发展国家政策允许的粮食深加工业,加快产品结构调整,实现产品系列化和多元化发展。
1、大米加工
稳步发展大米初加工。整合大米加工产能,稳步扩大加工规模,不断增加产品品种,加快发展主食产业。顺应消费节奏加快和消费水平提高的趋势,以农超对接为抓手,加快发展主食产品的技术水平,适度发展大米精深加工。
2、植物油加工
壮大油茶的生产规模,采用和推进先进的压榨萃取技术,加大对新兴技术与工艺的研发和产业化推广,提升油品品质,加大油品的研发和新产品开发,提升副产品的综合利用能力,进一步开拓油品市场的完善和延生产业链,开发高附加值产品。
(二)肉禽制品加工
在全省畜禽养殖产业快速发展的基础上,深度挖掘优秀传统肉类食品资源,大力推进肉禽产品的精深加工,促进肉类资源综合利用,着力做大、做强、做优生猪和家禽两大优势产业。
1、肉类加工
大力发展分割肉、冷却肉、包装肉,积极开发方便、安全的熟肉食品,采用先进技术规模化发展西式低温肉制品等产品,以现代化消费理念为导向,鼓励开发适合不同人群食用的肉制品,开发肉类加工专用的生物技术,促进产业化示范,不断改善肉制品加工品质。
2、禽制品加工
培育和壮大禽类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开发方便、营养、安全的禽蛋加工产品,大力发展各式肉禽制品和再制蛋,研究开发发酵鸡鸭肉、鸡鸭肉肠及火腿肠,鼓励特色传统肉禽制品整合资源做细做精,进一步扩大产品种类,提高禽类副产品的深加工,加快淘汰低产、病残、无经济价值的产蛋鸡,并对该部分资源进行加工。
(三)淡水产品加工
依托鄱阳湖水产品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淡水产品加工,扩大加工能力,增加产品品种,推动江西省水产品加工业做大做强。
扩大水产品出口,提升水产品加工利用率,提高加工技术水平,增加水产类深加工制品的开发力度,开发精深加工系列制品,进一步开发水产弃物研究,强化水产品加工综合利用,提高附加值,力求做到生态环保。
(四)饮料制造
1、白酒制造
充分发挥江西省“特香型白酒”的优势,扩大传统固态发酵优质品牌白酒产量,改善和提高名优白酒质量和风味,以江西省深厚的文化积淀为载体,开拓省外市场,利用生物技术对酒糟和糟渣进行深加工生产,利用异地改造、产业园区建设等形式,突破国家的产能扩张限制。
关键词:有机农业产业;发展现状;有机农业基地
中图分类号: F32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0332052
1 有机农业产业概念综述
1.1 有机农业基本概念
有机农业是指在种植过程中只添加天然肥料,完全或基本不用化学工业肥料、农药、及其他化学制剂来促进作物生长,只采用有机肥以供作物生长的种植业,或采用天然饲料满足畜禽营养需求的养殖业。
1.1.1 一般定义
有机农业具有其特定的生产标准,在生产中不采用生物科技产物,不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化肥、生长调节剂、饲料添加剂等物质,遵照作物自然生长原理,使种植业与养殖业的循环系统达到平衡,采用先进农业科学技术以使农业生产体系保持平稳的一种农业生产方式。
1.1.2 新增定义
近几年,农民已经认识到有机农业的重要性,但是现在的有机农业的生产模式是使用传统的原生态生产方法,包括做规划、记录、更新设备和技术支持,这都需要大量投资。虽然有机农业目前规模较小,但受到国家政策及各方面的支持,美国有机农业农民的增长率可达到13%,而现在全美国从事有机农业的农民已超过13000人。
1.2 有机农业产业特点
1.2.1 食品安全无污染、口味好,保证身体健康,减少疾病发生
现代农业主要靠化学农药来提高农作物产量,会破坏农产品的原有营养,残留的农药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存发展。现今人类疾病发生率越来越高,尤其是各种各样的癌症,这都与农药残留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甚至有些地方出现“买菜慌”的现象。有机农业基本不使用工业化学添加剂,避免产生化学残留,全部采用原生态有机肥料进行施肥,所产出的农产品食用非常有保证,有利于保障身体健康。
1.2.2 较少环境污染,恢复生态平衡
虽然化肥可以提高农产品产量,但是其作用率却很低,一般氮肥的利用率只有30%,其中一小部分残留在农作物上,被人类食用,剩余大量残留物通过各种途径流入生态循环系统中,对环境及生物造成污染。如果化氮、磷物质流入江湖中还会造成水体的富营养化,影响水域原本的生态环境。农药在杀菌除害的过程中,使用次数越多,害虫抗药性越强。有机农业则不采用化肥、农药,从根源上减少污染,有利于生态平衡发展。
1.2.3 增加农产品出口量,提高出口农产品提质,增加竞争力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自从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关税对出口的农产品的作用很小,但却在农产品的生产方面严加把控,无论是生产条件、种植方式和产品质量都严加监管,只有能够保证质量的产品才能通过审核。因此,有机农业的大力发展可以大大提高我国农产品与其他国际有机农产品的竞争力,促进出口贸易。
1.2.4 增加劳动力就业,提高农民收入和激发生产动力
有机农业产业是一种环保产业,是项利国利民的大工程,需要投入大量的劳动力,也需要投入大量的知识以及技术支持,着重解决未施加农药所产生的病虫害等问题。有机食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普遍较普通食品高,一般会高20%~40%,甚至有些要高出一倍以上的价钱。因此,发展有机农业产业成为增加我国劳动力就业,提高农民收入,激发农民生产士气,促进农村可持续发展的重中之重。
1.3 国内外有机农业产业发展现状
1.3.1 国外现状
世界各国家都很重视发展有机农业,据调查显示,全球现有约140个国家开始或已经开始发展有机农业,全球共有超过253万hm2的有机农业产业基地,全球最大的农业耕作基地在大洋洲,共约87万hm2,其中99%分布在澳大利亚;在欧盟,欧洲自由贸易联盟等国约有5万hm2有机耕作面积;拉丁美洲国家有机耕作面积已达到50万hm2,亚洲有机农业产业发展速度快,目前从事有机耕作面积约为47万hm2,北美洲从事有机农业耕作面积约为33万hm2,非洲南部国家有机农业发展较快,从事有机耕作面积约为31万hm2,澳大利亚、阿根廷和美国是全球有机农业种植面积占全球有机农业耕种面积的2/3,是位于全球前3位的国家。
1.3.2 国内现状
关于国内有机农业产业的发展近况有数据显示,总体上,我国有机农业与其他国家相比大面积种植较晚,但扩张势头很快。从市场分布图来看,国外市场占很大一部分,国内市场占比很小。从我国有机农业生产基地分布图来看,有80%分布在东北部分,如沿海地区和东三省地区,而近几年西部地区着重发展有机农业,受到国家政策支持,发展十分快速。产业结构方面,有机农产品有几类,约400多个品种,主要为蔬菜类、水果类、豆类、水产和野生采集产品。目前我国有机农产品主要为原生态产品,经过加工而成的产品较少,以植物类果蔬等农产品居多。
1.4 国内有机农业产业发展环境
1.4.1 政策环境
我国有机农业行业归国家农业部管理。国家农业部对有机农业产业的管理进行了以下规定:
制定相关的法律规范有机产业的生产行为,引导正规企业正规生产和销售;
制定相关有机农业产业的国家级标准;
采取相应措施,鼓励企业创新科技,使行业迅猛发展。
1.4.2 经济环境
有机农业的消费现状是个动态平衡的概念,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居民的生活、消费模式发生变化,人们消费习惯更加健康化、享受化,消费方式不再一味的铺张浪费,消费领域更加多样化,消费结构将会更加均衡,消费水平将呈现一个全新的发展趋势。在当今社会,由于居民消费能力的增加,在食品的消费也在增加。饮食结构更加健康均衡,对有机食品的消费也在随之增加,从而使有机农业产业更加快速发展。
1.4.3 社会环境
近年来国内农产品质量堪忧,调查显示,中国的农药施用量和生产量居世界首位,为了生产方便、产品品相,农药的使用量一直没有下降趋势;中国一般农产品生产基地对化肥的使用也是情有独钟。近年来,国内经常发生食品安全事故,国民对食品安全保障系统非常堪忧。在这种社会条件下,具有安全、有机、健康概念的有机农产品进入消费者视线,受到有实力的消费群体的重视和青睐。
2 有机农业产业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有机农业产业存在的问题是:有机农业产业科研技术跟不上,相应服务体系有待提高。有机农业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完整的科学研究和技术支持体系。普通农业到有机农业的转换是质变,技术是首要关键;有机农业产业的开发,需要政府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及后备力量支持,但国内相关技术服务组织却非常稀少。
政府在政策方面的支持力度有待提高。缺乏有机农业产业发展的配套政策,各地对开发有机产品还缺乏明确的政府扶持政策。
成本与价格较高。有机农业生产的生产成本是普通农业的好几倍,高投入高价格,有机产品价格是普通的1倍以上,甚至是4~5倍;有机食品的市场需求较小,价格偏高,一部分企业的投机行为使我国有机产品的消费市场发展缓慢。
有机农业标准欠缺。我国有机农产品标准建设严重滞后,尚未与国际接轨,现阶段达标率不高。对有机农产品的检测标准不能统一,国内目前有20多家从事有机产品生产合格标准的认证机构,彼此的执行标准有很大的差异性,导致在这家认证的产品到另一家并不适用。
针对上述问题提出的发展对策是:有机农业的发展是非常有益于广大民众的,一定要严加规范有机农业产业的各项标准,加大政府的支持力度。有机农业产业的开发和发展是一个缓慢发展且有利于环境的一个进程,也是一个公益性产业,需要国家各级政府的配合,制定合理的、可持续发展的农业产业未来规划,并制定相应的政府制度和政策。政府有责任在有机农业知识普及、劳动力培训、认证与科研创新等有利于有机农业产业发展的环节上给予相应的支持,从而提高有机农业产业的生存竞争能力。
加快创建有机农业基地,促进有机农业产业的发展。国外发达国家的有机农业产业,从产生发展有机农业的提议,到进行试验到形成规范到快速发展经过了漫长的时间,是出于环境保护和身体健康的考虑。我国有机农业产业的发展则是出于市场调控和进出口贸易,因此,我国有机农业产业的发展之路应理论结合实际,步步深入进行研究。
处理好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之间的联系,加深彼此的信任程度。有机产品的核心理念是诚信,由于国内有机食品产业尚处于刚开发的状态,需要在建立初期就加强监管机制,以树立我国有机农业产业生产、销售的诚信机制。针对消费者进行针对的宣传活动,建立有机产品消费者协会,不定期邀请个别消费者参观有机农业生产基地,参与农产品生产过程,让消费者切身实地感受到有机农产品的健康、环保,建立客户忠诚度,提高消费欲望。
3 结语
通过以上对国内外有机农业产业发展的现状及趋势的分析和总结,可以看到有机农业产业的发展前景广阔。创新有机农业的核心技术,更新相关设备,得到政府政策的支持,对加快中国有机农业产业进程有着重要作用。有机农业产业现在还有很多问题有待解决,随着种植科技水平的提高,很多问题会随之出现,解决这些问题,中国有机农业产业将得到更加迅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孙,戚建强,李红.有机农业在中国[J].蔬菜,2009(09).
【关键词】江西省;食用菌产业;对策建议
赣菇是我国传统四大名菇(徽菇、浙菇、闽菇、赣菇)之一,栽培历史悠久。一直以来,食用菌产业是江西省园艺特色的主导产业,然而近十年来我省食用菌产量及产值从未跻身于全国前十位名列,而且现有的大部分食用菌干制品及少量鲜品均需从外省调入。如此情况下,要把我省食用菌产业引入健康发展的快车道,取得新突破,必须分析并扫除限制食用菌发展的多种因素,有针对性地提出今后食用菌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1、生产现状
江西省食用菌种植分布广,每个市、县都有食用菌种植户。从2004年全省食用菌总产量37.8万吨,产值约14.28亿元发展至2013年食用菌总产量为100.05万t,年总产值73.9亿元看,整个产业发展速度并不快。据调查,全省食用菌栽培种类主要有平菇、金针菇、茶树菇、香菇、草菇、双孢蘑菇、杏鲍菇、木耳、杏鲍菇、巴西蘑菇、大球盖菇、鸡腿菇、灵芝等20余种,其中平菇和茶树菇生产规模最大。
通过30年的发展,我省食用菌产业初具规模,目前已形成六大优势产业带,即以宜春为中心的反季节香菇生产区,以黎川为中心的茶树菇生产区,以浮梁为中心的香菇、木耳生产区,以武宁为中心的灵芝生产区,以信丰为中心的草菇生产区及以宁都为中心的双孢蘑菇生产区等[1]。
近年来龙头企业快速发展在我省出口创汇农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显赫的作用。如江西省天华现代农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新鲜杏鲍菇出口东南亚;贵溪市金沙蔬菜加工厂将金针菇加工制成罐头出口日本;九江仙客来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将食用菌保鲜加工成即食产品出口东南亚等。
2、阻碍食用菌产业发展的因素
2.1生产规模小,机械化水平低下
目前,江西省食用菌生产仍以小规模家庭作坊式的粗放型生产模式为主。由于技术、环境、品种等等因素的制约,使得这种家庭分散型生产经营食用菌的方式存在许多问题,如菌种市场混乱;品种多、杂,自主品牌较少;菇农盲目生产;环境资源浪费和环境的污染;技术改进困难、先进技术难以实施等。
2.2缺乏权威市场信息体系
目前,全省较大规模食用菌交易市场数量有限,尚未设有权威的食用菌市场信息体系,信息监测和处理系统建设较为滞后,没有形成稳定的营销网络。由于缺乏专门的市场开拓人才和队伍,对市场的把握、信息的收集与反馈能力较弱,难以按照市场需求及时组织生产和销售,更无形成出口创汇能力。
2.3科技水平低下,科研人才不足
近年来,由于科研资金投入不足,在食用菌产业发展急需的一些科研攻关项目上,还存在规模小,重复研究,科研和生产不能很好结合等不足,如在食用菌病害防治、保鲜、加工等方面。此外,工厂化生产食用菌的产量逐年上升,企业数量也不断增加,但同时具备先进科研理论知识与丰富实践经验的人才不足,严重妨碍了我省食用菌产业的发展。
3、对策及建议
在新时代下,我国食用菌产业发展趋势将朝着生产规模化及工厂化,从业人员专业化,产品向北方及西部扩展,产品种类增加,同三农经济结合等方向发展[2]。由此,我省要加快食用菌产业健康发展步伐,以绿色食用菌标准化为基本原则,紧跟市场的发展要求,走经济效益和生态环保相结合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3.1制定科学发展规划,搞好区域化布局及基地建设
为了发展壮大我省食用菌产业,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特别是科技主管部门,应根据现有产业基础从整体战略上制定江西省食用菌产业十年发展规划,充分发挥我省食用菌产业优势,努力构建现代食用菌产业体系。各级各部门要结合实际,因地制宜,认真付诸实施,按照“一地一品、重点扶持、重点突破、整体推进”的原则,加快菌种生产、规模栽培、栽培原料等产业基地建设。
3.2加强食用菌无公害栽培技术研究和技术培训
根据食用菌生物学性状,各地应将“绿色”的概念结合现代工业理念技术运用于整个食用菌生产包括菌种、栽培、加工、运输、包装等流程,在实现绿色生产的基础上,构建集食用菌实验、产销、加工、生态示范、旅游观光、人才培养为一体的生态产业平台。
政府应充分发挥省农业专家顾问团食用菌分团和省食用菌协会的协调指导及服务作用,对全省食用菌专业技术人员、农民技术员、菌种生产经营人员进行一次轮训,培养一大批技术推广骨干,提高科技推广队伍整体素质。
3.3建立食用菌产业资金扶持和科技支撑机制
政府应该制定一些切实可行的食用菌产业发展资金扶持政策,拓宽资金扶持渠道,如鼓励和扶持农业合作组织,由能人牵头,跟食用菌龙头企业对接,形成利益联结机制,通过科技创新把农业的效益最大化。此外,政府应加强与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和大型食品加工企业的技术合作,大力引进和培养科技人才,推进我省食用菌产业人才高地建设。以国家级、省级重大科技攻关项目为目标,攻克食用菌生产加工技术难题、研发功能型及深加工产品、推广食用菌综合利用技术等研究。
3.4继续壮大龙头企业,打造地域品牌
出台有关的扶持政策,给予龙头企业更大地倾斜,通过帮助企业做好对外宣传招商和引资工作;帮助龙头企业积极争取国家、省用于扶持龙头企业发展的资金;支持龙头企业与科研单位和高等院校建立多种形式的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鼓励和支持龙头企业引进各类人才等措施壮大我省龙头企业。
此外,品牌建设是提高市场竞争力的关键。目前,我省的“仙客来”品牌已被业内充分认识,但更多品牌仍未得到足够的关注。品牌经营可以让食用菌产品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
3.5构建标准化体系,推进食用菌产业快速发展
以全面提高食用菌产品质量卫生安全水平为中心,制定从“菌种―生产―收购―加工―包装―运输―储藏―销售”全过程的标准体系,并从建立技术体系,改善生产条件,建立示范基地和检测体系,开展认证工作等方面认真贯彻落实标准[3]。农业、工商、质监、环保等部门通过溯源管理、构建安全高效的菌种生产体系等方面加强质量监管工作,加快推动我省食用菌产业健康安全发展。
参考文献
[1]潘湖生,肖鸿勇,廖洪初.江西省食用菌产业现状和前景分析[J].现代园艺,2011,(06):9-10.
[2]卢敏,李玉.中国食用菌产业发展新趋势[J].安徽农业科学,2012,40(5):3121-3124,3127.
[3]谢永信.依靠科技创新建设现代化食用菌产业[J].新农业,2012,(09):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