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本质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现代农业具有科学化、机械化、市场化、专业化、社会化和高劳动生产率等特征
人类农业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岁月,一般划分为原始农业、传统农业、现代农业三个阶段。原始农业是人类农业的初期阶段,主要存在于原始社会的新石器时代。原始农业的主要特征是人类使用石器、棍棒等简单工具,有目的地种植和养殖以获得食物。原始农业的贡献是对野生动植物的驯化。但是,原始农业的技术和产量十分落后,刀耕火种,靠天吃饭。
传统农业是人类农业发展的一个很长的阶段,大约始于石器时代末期和铁器时代初期,迄今世界上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农业总体上仍然处于传统农业阶段。传统农业最基本的特征是技术停滞,农民以世代相传的直接经验为技术基础。由于技术停滞,传统农业的资源配置已经达到了极限,但是生产率很低,处于一种低水平的均衡。传统农业是“有效而贫穷的”。
现代农业是在采用大机器生产的现代工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发达国家大体上是从18世纪末19世纪初开始,到20世纪六七十年代建成现代农业的。现代农业具有以下的基本特征:第一,科学化,现代农业的生产和组织管理依靠深入揭示客观规律的自然科学和经济管理科学。第二,机械化,现代农业实现了全盘机械化,并向自动化迈进。第三,市场化,现代农业是市场经济,农产品市场和农业生产要素市场空前发达。第四,专业化,现代农业的社会分工日益深化,农业生产形成了地区分工、生产环节分工和生产工序分工。第五,社会化,现代农业的产业链条延伸,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大量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活动由各种专业化服务组织来完成,一体化经营,企业化管理。第六,高劳动生产率,在现代农业阶段,城市化和工业化提供了大量农外就业机会,农业劳动力大量转移,农业劳动力的比重大大下降,农业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第七,环境优良化,现代农业的基础设施完备,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农民的生活方式根本改变,城乡差别明显缩小或消逝。
建设现代农业就是推进农业现代化
建设现代农业与农业现代化是什么关系?所谓农业现代化,就是把传统农业转变为现代农业。具体说,就是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生产手段装备农业,以先进的科学方法组织和管理农业,提高农业生产者的文化和科技素质,把落后的传统农业逐步改造为既具有高度生产力水平,又能保持和提高环境质量的持续发展的现代农业。
农业现代化是一个过程。所谓“化”就是过程。建设现代农业,就是运作和推进这个过程。具体说,就是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展理念引领农业,用现代农民发展农业。可见,本质上,农业现代化与建设现代农业是一致的,建设现代农业就是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农业现代化是目标,建设现代农业旨在实现这个目标。农业现代化应当怎样标识?由于没有一套国际和国内公认的农业现代化标准,我国各地都在探索建立农业现代化指标体系,力图既符合国际一般规范,又能反映本国和本地区的特色。例如1999年广东省制定了《2010年珠江三角洲地区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评价指标体系》,用于指导广东全省建设现代农业。农业现代化指标体系规定的那些方面或内容,就是农业现代化的具体目标。如果把达到农业现代化目标理解为终极任务,那么实现目标过程中的工作重点,构成建设现代农业的当前任务。这是建设现代农业与农业现代化的区别。根据2006年中央1号文件,推进现代农业建设,要大力提高农业科技创新和转化能力,加强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建设,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发展循环农业。
建设现代农业是强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产业支撑
2006年中央1号文件描绘了新时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蓝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协调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其中,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是强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产业支撑。如何理解?
首先,建设现代农业是新农村建设的经济基础。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在“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20字蓝图中,生产发展是首位和基础。没有生产发展,就没有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和管理民主。
一、发展新农业和实现农业现代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前提
现阶段,发展新农业就是推进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最终实现农业现代化目标。以农业现代化为标志的新农业模式,应当具有科学化、企业化、标准化、集约化、社会化(产业化)、多功能化、生态化、信息化、市场化和国际化等内涵及特征。[1]农业现代化的全面推进能从根本上解决长期困扰我国的农业科技落后、结构不合理、生产方式粗放、社会化水平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以及农业生态环境恶化、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不健全等问题,因而发展新农业和实现农业现代化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重要前提。目前我国新农业建设特别要重视以下几个方面。
(一)新农业发展必须以现代科技体系为支撑
我国新农业建设的根本目标是实现农业现代化,而农业现代化是以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工业装备农业,最终实现农业物质装备现代化、农业技术现代化、农业经营管理现代化和资源环境优良化等。[2]所以,现代新农业建设始终离不开现代科技的支持,具体讲就是要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科学管理方法和现代农业机械技术,全面实现农业科学化、机械化和电气化,在此基础上不断培育农业优良品种,积极研制、引进、推广使用新型高效低污染肥料及农药等农用生产资料。现在发达国家的农业还出现了自动化、智能化和高新技术化特征,使农业生产力水平达到空前高度。由于大批农业新技术的研发、应用和推广,特别是生物、计算机、信息、激光、遥感、原子能等现代高新技术在农业中的广泛应用,并配合科学管理手段与经营方法,很好地推动了农业快速、高效发展,农业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这些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在推进新农业和进行农业现代化建设中,必须重视现代农业科技体系的建立及创新。
(二)发展新农业必须遵照现代企业经营理念及管理模式
首先,新农业建设要求实行农业企业化经营。以农户家庭为基础分散的小规模土地经营与农业现代化存在内在矛盾,不利于使用、推广机器和农业新技术,阻碍了农业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的提高。而实行农业企业化经营可以扩大农业规模,通过合同、契约等方式使农业生产要素在企业这个制度平台上进行市场化运作,达到合理配置农业资源、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增强农业抗风险能力、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和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目的。[3]其次,发展新农业要求加强农业生产标准化建设。标准化建设与管理是现代企业的生命线,正由工业领域扩展到农业领域,农业标准化生产经营与管理越来越成为世界现代农业发展的潮流,甚至成为国际农产品技术贸易壁垒的重要条件,加速农业标准化建设是应对国际市场竞争和提高农民收入的有效手段。农业标准化建设的主要内容是重视农业标准化管理,严格农业投入品指标,建立农业标准化体系。再次,发展新农业要求采取社会化和产业化经营。现代农业产业链不断延长,农业生产经营中的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客观上要求发展社会化、专业化和组织化的新型农业。目前农业现代化国家都形成了比较完善的产前、产中、产后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由政府、企业和农业合作社提供各类服务,很好适应了农业社会化发展的需要。今后,我国新农业发展的方向必须走社会化和产业化经营道路,不断壮大农业社会化组织,加强各类农业社会化服务,提高农业经营主体的盈利能力,降低其经营风险。
(三)新农业发展应当追求生态化和低碳化模式
现代化农业虽然提高了农业单产和经济效益,但也带来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农业发展的非持续性增强。正在兴起的现代生态农业较好实现了经济、生态、社会效益的统一,促进了农业资源合理利用、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继生态农业后,近年来在一些国家兴起的低碳农业发展模式也应受到重视。低碳农业是为逐步降低农业生产中CO2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通过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达到发展低能耗、低投入、低排放、低污染为基础的现代农业。[4]低碳农业具有农业生产、安全保障、气候调节、生态涵养等多元功能,可以提高农业固碳功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拓宽农民收入来源和低成本实现农业现代化。[5]不论是发展生态农业还是发展低碳农业,均要求降低化肥和农药使用量,提高其利用率,推广秸秆还田,扩大绿肥、农家肥等有机肥种植,利用生物的食物链原理防治作物病虫害,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生物能和沼气等农业生产新能源,减轻污染,改善农业生态。所以,鉴于我国农村的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未来新农业发展目标必然体现其生态化和低碳化,必须积极发展生态农业和低碳农业。
(四)农业信息化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新要求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演进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中被广泛应用,农业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现代农业逐渐演化为信息农业。信息农业的基本特征是农业生产与管理的高技术化、信息化、数字化、自动化、网络化等。[6]因此,我国实施农业现代化战略必须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以农业信息化带动农业产业化、企业化、市场化、国际化,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实现农业跨越发展。同时,农村是农业信息化的依托,是实施信息农业建设的主阵地,而农民是农业信息的接受者、传播者、使用者和受益者,是实施信息农业的重要主体,我国在发展信息农业过程中,通过加强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村各类信息数据库,建立健全农村水质监测系统、病虫害监测防治、农村劳动力就业服务和村务管理等信息系统,不断提高农村信息化水平和农民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所以,信息农业建设过程实际也是实现新三农全面信息化的过程,必然推动新三农建设水平的提高,为根本解决我国三农问题奠定基础。
二、建设新农村和实现农村现代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建设
新农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所在。[7]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从根本上改变我国农村的落后面貌,最终实现农村现代化,这一过程包括实现农村城镇化、农村工业化、农村基础设施现代化、城乡一体化等,这些目标的实现对促进我国农业、农村、农民的现代化,解决三农问题起到关键作用。
(一)通过新农村建设加快农业和农村现代化进程
一方面,我国新农业和农业现代化建设归根结底离不开农村这块主阵地,新农村建设情况如何,直接关系到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乃至成败,农业与农村现代化的关联性和互动性决定了二者必须同步发展,农村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体系的完善为农业现代化建设提供了良好条件,新农村建设的成果成为农业现代化推进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新农村与农村现代化的发展也会加快农村新型城镇化、工业化和城乡一体化进程,不断改变农村经济社会面貌。20世纪80年代后,乡镇企业在中国广大农村异军突起,成为农村工业化的一大亮点,特别是大量以农产品加工业为特征的农村第二产业发展,不但带动了农村服务业兴起,也改变了农村的经济结构、就业结构和收入分配结构。今后随着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加强,农村工业会进一步发展和优化,农民的收入会不断提高,起到以工促农的作用。同时,新农村建设和农村工业化又加快了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广大农村地区崛起的新城镇,吸纳了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这为提高农业规模化、机械化、现代化水平,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创造了条件,对推进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和解决三农问题无疑具有深远意义。
(二)通过新农村建设为农民现代化奠定基础
新农村建设及其推动的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促进了农民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变革,改变了农民的思想观念,使农民的综合素质全面提高,加速了新一代农民的成长步伐。首先,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通过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事业,从根本上提高农民的文化和科技素质。通过完善农村的科技推广体系、医疗卫生体系和各项文化事业,加强农村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开展移风易俗和丰富多样的精神文化生活,引导农民树立文明、科学的生活观念,确立科学的生活方式。其次,新农村建设的根本任务就是改善农村的基础设施、生产生活条件,提供完善的农村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建立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生活环境。这不但有利于农民群众的健康成长,而且有利于建立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使农民养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科学消费、文明生活的良好习惯,塑造与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相适应的新一代农民队伍。再次,新农村建设还有利于改变我国“二元”经济社会结构,解决长期存在的城乡分割、城乡差别和工农差别问题,通过扩大对农村的财政投入,迅速改变农村在文化、教育、公共基础设施、社会保障等方面的落后局面,为农业和农民的现代化创造条件。
三、培养新型农民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保证
农民的综合素质如何,直接影响我国新农业与新农村建设的速度和质量,培养新型农民和提高农民素质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保证。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舒尔茨认为,传统农业转变为现代农业的关键在于打破传统农业自身的封闭体系,转变的契机在于投入并使用新的现代农业的生产要素,特别是人力资本是改变传统农业和促进农业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8]81-82那么,我国要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落后农村向农村现代化转变,需要大力开发农村人力资本,培养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这些新型农民应当具备多元化的基本素质要求。
(一)培养大批新型农民是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客观需要
首先,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生产经营者确立新的经营理念。现代农业的技术含量越来越高,需要的各类知识、技术、信息越来越复杂,农业现代化建设涉及的产业和环节越来越多,农业产业链条延长和农业分工越来越细,作为经营现代农业的劳动者,必须具备相应的知识、技术和技能,及时掌握科学种田和科学养殖本领。随着农业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进程加快,越来越多的农业技术成果需要在农业领域推广应用,农民作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生力军,对其文化、技术、能力等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只有培养大批有知识、懂技术的新农民,才能满足农业现代化建设需要。目前,我国农民的文化技术素质普遍偏低,农村劳动力中接受过短期培训的只有20%,接受过初、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仅占0.53%,而没有接受过技术培训的达76.4%,这与发达国家农村劳动力70%以上受过职业培训的水平相差甚远。[10]因此,我国必须加快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加强农村基础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尽快提高广大农民的文化技术素质。其次,随着农业现代化目标的推进,我国农业的市场化、国际化和信息化等对农民综合素质提出了新要求,农业现代化背景下的新型农民不仅要有知识、懂技术,而且还要懂经营管理,能及时把握市场信息,勇于和善于参与市场竞争,形成按市场经济规律和市场游戏规则进行生产经营及依法办事的意识,提高自身抗风险能力和在市场经营中的盈利能力。总之,为了更好满足农业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及解决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问题,要加快建设一支高素质新型农民队伍。
(二)培养新型农民是新农村和农村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农村现代化从某种意义上讲包括农民的现代化,而农民现代化包括思想观念、知识结构、技术技巧、能力和智力等全方位的现代化。美国著名社会学家阿历克斯·英格尔斯认为,一个落后的国家要转变为自身拥有持续发展能力的现代化国家,只片面强调工业化和经济现代化是不够的,必须从心理、思想和行为方式上实现由传统人到现代人的转变。[11]6-8因此,要实现农村现代化,不但需要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而且需要具有新思想、新观念的新型农民。随着农村经济体制的完善,广大农民是农村市场活动和市场竞争的重要主体,要求农民必须树立市场竞争观念和风险意识,自觉参与市场交易和市场竞争,适应市场多变的环境,及时进行生产结构和经营方向的调整,提高驾驭市场、利用市场以增加收益的技巧与能力,成为高素质的农业生产经营者和管理者。同时,在推进农村现代化过程中,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步伐加快,许多农民面临着非农就业的形势和机会,农民的收入逐渐实现多渠道和多元化,农民不仅要具有丰富的农业生产知识和技术,还要适时掌握农业经营以外的知识和技能。这也给我国农村教育发展与改革提出了新要求,必须积极转变农村办学理念,创新农村教育教学模式,农村基础教育应尽快从单纯应试教育转变为农业和农村发展服务的素质教育轨道上来,开展多层次、全方位的农村职业技术教育,使农村青少年各有所学,学有所用,既要满足一部分农村学生升学深造的愿望,也要培养大批志在农村就业,承担农业与农村现代化建设任务的新型劳动力,引导部分青年在农村创业和就业。事实上,我国新型农民的培养和成长过程,就是新农村建设顺利开展和农业、农村现代化逐步实现的过程。
四、协同推进新三农建设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
现阶段我国的三农问题涉及许多方面,但从本质上说就是农业落后、农村贫穷、农民收入低的问题,这也是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最大深层次问题。[12]而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是发展新三农,尽快形成新农业、新农村、新农民相互促进的良性发展模式,实现农业现代化、农村现代化、农民现代化三位一体与协同推进体系。
(一)积极发展新农业,推进农村和农民的现代化
中国人多地少,农业人口规模大、素质低的国情决定了我们不仅要追求农业现代化,还要追求农村现代化和农民现代化,如果没有农业现代化就无法实现农村现代化和农民现代化;反过来,如果没有农村现代化和农民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就不会得到持续发展。[13]经验表明,在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农业在国民经济乃至农村经济中的比重会不断下降,但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不能动摇。因而,今后实现农业现代化仍然是我国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而且农业顺利发展也是新农村和新农民建设的基础和前提条件,没有农业现代化就没有其他两个现代化。同时,农业现代化目标也为农村现代化和农民现代化提出了新要求,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实现,我国传统农村会逐渐演变为现代农村,这个演变就是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现代化实现的过程,作为农业现代化推动者的广大农民其综合素质也会得到极大提高,一代新型农民会随之成长。因此,积极发展新农业和实现农业现代化既是新三农建设的核心内容,又是加快新农村、新农民建设事业和实现农村与农民现代化的重要条件,也是成功解决三农问题的基本前提。
(二)加快建设新农村,促进农业现代化和新型农民成长
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早日实现农村现代化,尽快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条件,可以更好地促进我国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和信息化发展,推动农村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建设,为实现农业和农民现代化奠定牢固基础。首先,新农村建设改善了农村居住、交通、通讯、生态环境、医疗卫生、文化教育和社会保障条件,这些同样也是新农业发展所需要的软硬件环境,因而加速了农业现代化进程。随着农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政治民主化进程的加快,城乡差别的不断缩小,农村居民的综合素质和生活水平日益与城市居民接近,为新型农民的塑造奠定了基础。其次,新农村建设加快了农村工业化进程,农村工业化可以直接成为推动我国农村发展的强大动力,尤其是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从资金、技术、人才、管理模式和经验等多方面推动现代农业发展,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带动农村第三产业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吸收了大批农业剩余劳动力就业,成为增加农民收入和培养新型农民的重要途径。再次,新农村建设促进了农村城镇化发展,城镇化充分发挥产业和人才等要素集聚效应,可以吸收众多农村剩余劳动力非农就业,城镇对周边农业和农村发展起到辐射和带动作用,在资金、市场、技术、人才、教育、文化等方面对农业和农村进行支持,促进新农业持续发展和新型农民队伍快速成长。
(三)塑造新农民,为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积累人力资本
一、从社会结构全面转型的高度思考
在研究中发现,从郊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角度,从郊区都市型农业的角度,从郊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角度来探索郊区现代化,可以从不同侧面反映北京郊区发展中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但是仍然不能概括郊区现代化进程目前和今后发展阶段最本质的特征。郊区现实生活中每天都在发生新问题和新矛盾,都在反复证明社会结构全面转型这一趋势的客观存在和不可逆转,并正在逐渐上升为主导地位,成为郊区现代化进程今后要面临的主要矛盾。
在近郊,是一个农村逐渐被城市化的进程,是原有农村社会怎样溶入城市社会的问题,甚至连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都离不开这种社会结构转型的背景。“城中村”现象的大量存在,恰是农村社会结构转型中遇到的新矛盾和新问题。
在远郊平原地区,真正依赖家庭经营农业的农户在迅速减少,大批农民转入二三产业和城市、城镇。而农地的对外租赁、社会资本和外来劳动力的进入,正在改变着农村的社会结构。在没有二三产业支撑的一般农村地区,当地农业人口和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的减少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必然趋势。
这种变化甚至在远郊山区也已经显现出来。由于农业生产功能的拓展和为城里人服务的度假休闲等第三产业的发展,成为改变山区农村社会结构的直接动因;青年人口的下山进城转移,恰好与城市人进山度假休闲甚至长期居住成为明显反差,这种双向流动正在冲击着山区农村的传统社会结构。
最近成为议论焦点的郊区小产权房问题,实际上也是郊区农村社会结构转型过程中极具代表性的矛盾焦点。从政策法规层面看,有一个合法不合法的问题;但是,从郊区农村社会结构转型层面看,则折射出转型中的深层矛盾。在已经发生城市化、城镇化转型的地区,一方面是资本人格化的开发商的利益巨额增长,农民却被排斥在外;另一方面,农民的权利意识正在迅速觉醒,开始自发地(甚至“违规地”)分享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巨大利益。所以,在郊区的一些区位、交通和环境条件较好的农村,小产权房的出现就成为一种必然现象,并对现行政策法规和制度安排造成冲击。这既是农村社会结构转型的直接表现,又成为农民对以资本为主导的城镇化转型的一种对抗和矫枉过正。
郊区传统的、封闭的、完全以农业经济为基础的农村社会正在进入有史以来最后也是最深刻的变革之中,这正是郊区的城市化、城镇化进程。这一进程必然使郊区农村面临全面转型,使传统农村分化为不同类型,有的被城市扩展所淹没,有的发展成为新型小城镇,有的演变为城乡混合型城镇化社区,有的演变为以现代农业为主的新农村。在这一进程中,其中有一大批没有特色的一般农村,要经历由人口减少到集体经济萎缩的过程,最终会通过一定途径和方式被整合,从而完成农村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所以,如果仍然立足于郊区近4000个行政村“村自为战”的思路,研究他们怎样调整产业结构,怎样发展都市型农业,怎样建设成社会主义新农村,而不是从这些农村正面临全面的社会结构转型的角度,不是把产业结构升级与社会结构转型统一起来考虑问题,在更大的范围内考虑劳动力、土地等资源的优化配置,就不可能抓住主要矛盾,也就不可能真正解决问题。
二、郊区农村社会结构全面转型的动力源来自特大城市(北京)不可遏制的扩散效应
这就是郊区自身的城镇化进程与大城市郊区化进程合流的趋势。这种合流的主导力量是城市功能和产业向郊区扩展和转移,使郊区快速演变为城市主导型的城乡一体化的经济形态和社会形态。在远郊区县中,顺义区最具这一社会结构全面转型的典型特征。首都大型工业项目在顺义的布局和区属国有控股企业的发展,使顺义区已经进入工业化进程的中后期阶段,全区农业劳动力就业已经下降到12.4%以下,城市化、城镇化进程已经进入最后阶段,城乡一体化格局正在初步形成。近年来,由于新城发展和产业带动,仅城乡结合部已有11个村整建制拆迁转居,3.4万农民融入新城,社会结构转型一次完成,农民开始城市新生活。
郊区农村的产业结构升级、都市型农业的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等,都是由城市的功能、产业和经济的特点所主导、所决定的。郊区的产业和功能也越来越成为城市总体功能的有机组成部分和不可分割的整体。
所以,农村社会结构的转型,意味着郊区农村的产业、经济和社会结构全面转向城市主导型和逐步实现城乡一体化的体制目标,而实现这种转变的主要措施是城乡统筹。这种城乡统筹是全方位的,并不是单方面。既是产业的、经济的,也是社会的、生态的;既有公共财政向郊区的倾斜,又有规划、土地利用的城乡一体化安排;既有城镇体系的规划,又有产业的规划、村庄布局的规划;既有城市职能部门向郊区的延伸,又有郊区农村主动的适应和对接。所以,只有突破城乡分割的惯性思维方式,按全市一盘棋、一体化的思路来研究问题,才能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
三、从农村社会结构转型需要出发进行改革和体制、制度创新
农村社会结构转型需要大量的体制创新和组织创新。如农业产业化组织体系的建立,产业协会和专业合作的发展;城市化、城镇化进程中集体经济组织的产权制度改革,使原来集体经济组织改造成为适应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环境的现代企业组织;探索建立用股份制产权制度,建立跨村级的在更大范围内的联合机制,解决在乡镇或更大范围内土地等资源的优化配置问题;农民土地承包权有组织的权益化和流转集中,政府鼓励进入城镇二三产业的农民离土转居,用城镇社会保障置换转移农民的土地承包权;在农村旧村改造和村庄整治中,农民宅基地和存量建设用地与城镇化社区建设集中置换,形成农村现有建设用地集中开发的利益机制;社会结构转型时期的社会管理体制改革,探索连接、兼顾城乡的过渡型行政管理体制等等,都需要放在城市化、城镇化这一农村社会结构全面转型的大背景下研究、试验,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在农村社会结构全面转型的发展阶段,乡村两级基层组织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对于劳动力转移、人口减少、集体经济逐渐萎缩的村,今后在整治、合并以及土地关系调整中都离不开村级社区组织。在这种社会结构转型完成之前,村级组织是不可能被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所取代的;而乡镇一级组织的地位和作用则日显重要,决不能采取简单的弱化式的改革措施。如朝阳区绿化隔离带地区是以乡为单位规划的,由于打破村庄界限,有的村基本都是绿地,没有产业发展用地,产业用地相对集中了。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以乡为单位配置土地资源和统一安排城市化以后农民小区的集中布局和产业发展,矛盾就会非常尖锐。实际上,就是没有绿化隔离带问题的其他农村地区,在这种城市化、城镇化主导的社会结构调整转型中,一样离不开乡镇一级统筹安排和组织运作。所以,要顺利实现这种全方位的社会结构转型,就必须认真研究新型集体经济的发展条件和体制、机制、组织形式等方面的创新。
四、积极探索农村集体经济的组织形式和经营体制
摘要:化学农业现代化之本质也就是科学技术化。未来农业将是以现代科技及其应用技术装备起来之崭新产业。农业之发展大体经历原始农业、传统农业和现代化农业三个阶段。原始农业主要靠大自然之恩赐,传统农业以经验为基础,现代化农业则是依靠科学技术。
关键词:未来农业、科学技术、发展趋势
一、中国农业的发展方向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面对现代的中国农业机械化,不仅要把中国的市场要牢牢把握还要放眼世界走出国门,还要把各种的高科技技术利用在农业机械化上,进行多元化发展与农业可持续发展,要利用好信息和网络技术革命更好的学习世界各地区的人们的革命技术,加强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按市场规律运作,抓住机遇,实现我国农业机械化的跨越式发展。[2]
二、中国农业的开发趋势
2.1、从“ 平面式” 向“立体式”发展
利用农作物在生长过程中的“时间差”和“空间差”进行合理组装、精细配套,组成各种类型的多功能、多层次、多途径的高优生产系统。
2.2、从“自然式”向“设施式”发展
如根据农作物的特点,设置高度自动化的控制系统、全套先进的输送营养液系统及配套的系列设备,以实现集约化、工厂化生产体系。
2.3、从“农场式”向“公园式”发展
到21世纪,由于田地日益珍贵,发展与人类健康相协调的和谐的生态环境,形成“环保农业”尤显重要。一些农业专家将会精心设计, 把农场式农业生产改造一座座农业公园,集农业种植、绿化环境、观光旅游等为一体,劳动也将成为赏心悦目的一项愉快的工作。[1]
2.4、从“ 机械化 ” 向“ 电脑自控化”发展
农业机械化给现代化农业带来了很大的生产活力,尤其是在解决体力劳动上起重要作用。而电子计算机智能化管理系统在农业上应用,将使农业现代化管理更上新台阶。
2.5、从“化学化”向“生物化”发展
现代农业已普遍施用化肥、农药、除草剂和各种植物激素,这虽然有效增加了农作物产量,但也带来了环境污染等公害,中国的未业农业,将进人一个崭新的生物化的绿色、洁净的农业时代。[3]
三、总结
综上所述,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在当今经济全球化之形势下,我们必须研究农业现代化之发展趋势,扬长避短,在做好基础工作之前提下,创造条件,大力发展智力农业、精细农业、信息农业、生态农业等,从而使我国农业尽快走上现代化之道路,因此,我心目中的未来农业拥有高度科技化、制度化、智能化的生产运作方式。
参考文献:
[1] 我国未来农业发展趋势[J].计划与市场,1995,(11):45.
关键词:乡村振兴;非农化发展;政策价值
非农化发展是工业化、城镇化发展给乡村社会发展带来的必然结果。让农村按照农村的模样存在与建设,让农村在农村的轨道上发展与振兴的思想,更像是一种带有返归与惋惜的“理想主义”虚幻表达。从辩证角度看,非农化发展才是更加真实的存在,其为乡村社会带来了越来越多的发展机会,同时也造成了越来越多已知或未知的社会风险。承认与辩证看待乡村社会非农化发展的客观事实,才是更加有助于乡村振兴战略价值有效实现的理性选择。
一、乡村非农化发展的结构特征及其多重呈现
从本质上而言,乡村非农化发展是乡村在其现代化进程中受到外力影响而进行的结构化赓演的必然结果,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的非农化发展都意味着农村不再是一个自为自主的社会体系,而是更加深入地嵌在更为广阔的社会系统网络中。作为社会系统网络发展的组成部分,乡村非农化发展表现出明显的结构性特征,具体呈现为乡村社会、农业生产、农民生活等方面。一是乡村社会非农化发展。乡村社会是具有高度独立性的自养系统,既是乡村生活共同体的物理载体,也是乡风文明的物质基础;乡村社会非农化主要表现在生活空间非农化与乡村文化非农化。首先是生活空间非农化。一直以来,农村发展都与工业化、城镇化发展相联系。不管是出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考虑还是政绩考核的需要,地方政府都在积极推进农村城镇化、村庄合并、撤村并社等各种发展乡村社会的措施,意图以城市建设的科学主义与理性发展取代乡村社会的经验主义与自然发展。这种做法无可厚非,却在事实上导致了乡村生活物理空间的非农化重构,标准化取代个性化,统一性替代差异性,集中性取代分散化,随之而来的还有类城市化的新的社交网络、高成本生活以及集约便利的服务。其次是乡村文化非农化。乡村文化不会停止变迁,现在的乡村文化绝对不再是传统取向、小农社会、封闭稳定意义上纯粹的地方性乡土文明,而是呈现为被放置于工业文明、小农社会化、开放失衡状态下混融的非农化发展状态。乡村文化原有的单一化、同质性特征正在被多元化、异质性特点所替代。原有的传统文化价值依然产生影响,继替的文化非农化变迁正在发挥新的价值影响。乡村文化非农化发展使乡村文化以本体性价值与社会性价值两种形态共同塑造着乡村社会矛盾的价值观念。这就是孟德拉斯所谓“文明的冲突”。显然,乡村文化非农化是乡村文化振兴必须面对和考量的基本事实。二是农业生产非农化发展。在现代资本主导与市场竞争条件下,农业作为弱质产业部门,从传统小农状态走向现代化主要通过各国的农业保护制度与非农化发展,这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客观事实与必然趋势。其中,农业非农化发展主要是指农业劳动力、农业土地与农业资本等农业生产要素的非农化。首先是农业劳动力非农化。现代社会流动打破了城乡二元结构,让固乡守土的传统意义的农业劳动力即农民进入城市,实现非农化就业,农民的多元分化甚至让“谁来种地”成为世纪之问。总体而言,除了原有的留守农民,目前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还有租地农户、返乡农民、种粮大户、各类农业资本公司等。无论谁来种地,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非农化都已是客观事实,即使传统意义上纯粹的农民家户,也是非单纯性从事农业生产的兼业农。显然,农业劳动力非农化已经开始改变农业生产结构与生产关系。其次是农业土地非农化。土地具有非再生性,因此为了“把饭碗端在自己手中”,我国执行了最为严格的耕地红线制度以保证农业生产。不过,正常经营条件下,占用土地从事非农产业的经济效益明显高于农业用地是常识,也是共识。这样既能创造就业容纳转移农村劳动力,又能创造财富与税收,这种比较效益结构是土地非农化使用的根本动力。在此动力驱使下,城镇化与乡村社区建设“征地”、资本下乡“租地”等现象的直接后果,就是越来越多的农业用地被非农化使用。最后是农业资本非农化。从历史角度而言,农业生产剩余主要被体制性地转化为城市与工业资本。目前国家资本通过城市反哺农村、工业反哺农业被有计划地投入农业并沉淀为农业资本。不过,从事农业生产带来的温饱有余、富足不够的事实与经济理性的指引,让农民不会跟随国家战略,而是更愿意把自身积累资金投向非农产业。在利润增值的理性支配下,下乡资本从事农业生产要么是农业搭台、政治唱戏,追求政策红利,要么是将农业生产引向更能产生利润的品类与行业。个体与资本的理性行动无可厚非,却在事实上造成农业资本非农化发展的外部性结果。三是农民生活非农化发展。“农民”作为一个学术性概念主要有阶级、制度与职业三重理解,农民现代化是农民适应“传统—现代”发展模式的角色转换、职业转换、身份转换。正是这三重转换形塑着农民非农化的生存状态。农民非农化生存是农民适应现代化发展,获取生活资料的个体能动性与生存理性的本质表现,主要表现为就业、收入、生活的非农化。在就业与收入的非农化方面,农民就业形式已完全超脱传统农业领域,呈现为兼业化,非正规就业、非正式就业等特征。在特定国情下,“农民工”称谓正是农民就业非农化最好的现实注解,多种职业、多项技能几乎是每个农民必备的生存条件。就业非农化直接带来农民收入非农化,数据表明,单纯农业收入在农民家庭收入中的占比逐年减少,非农化职业收入是农民家庭增收的主要渠道与保障。收入增加带来消费能力提高,直接将农民的传统生活带入非农化状态,生活方式、生活内容超越传统范围,开始与市场主导的城市生活接轨。总之,农民群体偏重保守、重视伦理的传统性格正在被非农化改变或取代。
二、乡村非农化发展的双向效应及其政策意指
一是乡村非农化发展的双向效应。乡村社会非农化发展对农业农村农民的影响具有多层面的连锁性特点。总体而言,这种影响可从积极效应与消极效应两方面解析。首先是乡村非农化发展的多重积极效应。非农化发展促进自足经济向市场经济积极转变,成为有效解决人地矛盾的主要途径;专业、合作、网络等生产方式正在改变着分散、单一的传统家户农业生产方式、组织方式与销售方式;竞争、开放等市场观念取代封闭、保守等农耕思想,正在成为塑造“现代农民”的观念要素。其次是乡村非农化发展带来的消极效应。非农化发展造成乡村社会基于伦理传统的社会契约开始失效,既有的社会治理网络与安全基础遭到破坏。长期发展而言,这是乡村现代化发展与进步的必然破旧阶段,而短期却必然造成乡村社会资本的快速流失。孝养文化、互助网络的约束力逐步减弱造成社会价值失准;农业生产要素流失,土地成为资本下乡赚取政策红利的猎品;农民被标签化为落后主体挤出农业生产;农民本体性价值被社会性价值替代,攀比消费、低俗文化流行导致社会关系失衡。二是乡村非农化发展的政策意指。乡村非农化发展的社会事实与双重效应表明,辩证看待非农化发展对于促进乡村振兴、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具有重大政策价值。其关键在于如何让非农化发展更恰当地嵌入既有的乡村社会结构,促进农村农业现代化,通过外在政策力量引导非农化发展的积极效应发挥并限制消极作用的成长。具体而言,乡村非农化发展至少给乡村振兴战略带来三方面的政策意指。首先是党建引领建设乡村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乡村社会治理共同体是为了重构国家与乡村的制度性联系,重新整合与凝聚各类乡村社会主体力量,实现乡村共同体的“共建共享共治”。通过共同体建设形塑乡村现代化过程中的适应性机制,不仅能有效吸纳非农化发展带来的新的规则、组织等资源要素,而且能增强乡村社会应对社会资本流失与社会结构解组等负面效应的行动能力。“党建引领”一方面是保证乡村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的政治方向,更重要的是实现党的社会的有力发挥,即由党的建设出发型塑政党服务农村与农民的生活性公共服务保障体系的能力,使之成为推动建设乡村社会治理共同体的核心力量和乡村非农化发展回应机制建设的支柱力量。其次是推动乡村文化的多元融合与创新发展。乡村文化振兴至少需要重视“三个结合”,即增进乡村文化建设与乡村主体文化体验与表达的有效结合,实现各类文化主体能够动员与愿意参与的有效对接;促进乡村文化组织建设与移风易俗的有效结合,缓解乡村文化凋敝造成的种种弊病,提高乡村社会生活的文化质量;标准化的公共文化建设要与地方文化、传统文化有机结合,尊重并引领地方文化自主创新,实现政府提供的与乡村需要的之间的有效对接。乡村文化振兴能有效引领、吸纳非农化发展带来的文化要素及其正面功效。最后是推动农业生产的“再组织化”,增强农村集体能力。市场经济重塑下的乡村经济不可能重新回到政治规制的集体经济,但是没有新的集体化、组织化的链接机制,分散化的小农经济根本无法适应现代社会与市场发展的竞争,这导致进入乡村社会的非农化发展要素如技术、资金等,要么成为强势资本剥夺弱势农民的工具,成为无序竞争、不当竞争的来源;要么无法与农村社会的土地、劳动力等原材料有效结合,形成新的农业生产动能。因此,关键在于推动农业生产体系建设,实现农业生产的“再组织化”,增强农民生产的自主能力,进而增强农村集体经济力量。农业生产“再组织化”至少要考虑三个方面联结机制的建设,即建设协作机制,挖掘传统互助与现代合作社的内在优势,实现分散小农的组织化;建设服务机制,形成服务农业全过程生产的社会化服务体系,以组织化的服务实现一体化的农业生产;建设规制机制,规范新的资本力量在农业领域的市场行为,保护家户小农的权利不受资本剥夺。这样通过“再组织化”方式为非农化发展资源建立有序进入农业生产的规范渠道,使之成为乡村产业振兴的有效要素。
参考文献:
[1][法]孟德拉斯.农民的终结[M].李培林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社,2005年版.
目标是农业现代化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要着力加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农业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使农产品供给数量充足、品种和质量契合消费者需要,真正形成结构合理、保障有力的农产品有效供给。从本质上讲,农业现代化就是要在供给侧实现现代化。无论是过去提的“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这现代农业十字内涵,还是如今讲的“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这现代农业发展十六字道路,其实都侧重于农业供给侧的提升,也都是农业供给侧改革的目标。显然,农业供给侧改革也应围绕这些方面来进行。需要注意的是,农业生产供给已不仅是为满足数量的需求,已开始转向品种和质量也要契合消费者需要,这与协调发展、绿色发展的理念是一致的。
农业供给侧改革的内容
农业供给侧改革应该改什么?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当前,要高度重视去库存、降成本、补短板。加快消化过大的农产品库存量,加快粮食加工转化;通过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减少化肥农药不合理使用、开展社会化服务等,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业效益和竞争力;加强农业基础设施等农业供给薄弱环节的建设,增加市场紧缺农产品的生产。
农业供给侧改革中新老问题交织。新的问题是粮食生产喜忧参半,喜的是我国粮食总产量和人均粮食产量已连续三年超过1.2万亿斤与440公斤大关,粮食供应充足。忧的是由于我国粮食价格高于国际市场,进口冲击严重,2015年包括大豆在内的粮食进口将高达创纪录的1.2亿吨,粮食特别是玉米库存高企,粮食流通不畅,财政压力加大。为此,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要高度重视去库存、降成本。从农业供给侧改革短期来看,迫切需要去玉米、水稻和小麦库存,以缓解库存和财政压力。长期来看,更需要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业生产效益。我国化肥与农药利用粗放,2015年我国三大粮食作物化肥利用率仅为35.2%,比欧美等国低15-30个百分点;农药利用率为36.6%,比欧美等国低15-25个百分点。这不仅造成了资源浪费,增加了生产成本,还导致了环境污染与食品安全问题。因此,应特别注重减少化肥与农药不合理使用,实施“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
补短板涉及的却是老问题。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田水利设施尤其是“最后一公里”的“小农水”建设滞后,全国2/3的耕地为中低产田,东北黑土地等土壤质量退化,农业防灾抗灾能力不强,都是我国长久以来需要关注的农业基础性环节。部分优质农产品结构性短缺问题长期存在,与消费者对于食品安全的要求也还有一定差距,这些都是未来须补的短板。
树立大农业、大食物观与粮食安
全观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对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粮食与食物观既提出了创新理念,又秉持了坚守理念。需要坚守的理念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农业结构性改革的基本底线,要保稻谷、小麦等口粮,保耕地、保产能,保主产区特别是核心产区的粮食生产,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这是粮食安全的战略性要求,不能因为一段时期粮食结构性过剩就放松粮食生产,对粮食安全依然要常抓不懈,一以贯之。
创新理念是,要树立大农业、大食物观念,推动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结合、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我国农业发展和食物供应存在结构性矛盾。农业不仅是种植业,种植业只是狭义的农业。今后应树立农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综合发展、协调发展、全面发展的大农业观念。食物供应以粮食为主但又不止是粮食那么简单。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食物的需求已经逐渐从吃饱转向吃好,食物多样化、营养、质量安全成为新的需求。粮食更多地满足的是人的热量消耗即吃饱,合理膳食则需要粮食、蔬菜、水果、肉蛋奶鱼等综合搭配。所以,在粮食安全之上,还需要树立大食物观念,综合保障粮油蔬果肉蛋奶鱼的平衡供应。
农业结构性改革的动力
农业结构性改革如何推进?会议提出需依靠的引领力量与动力。要充分发挥多种形式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在结构性改革中的引领作用,农业支持政策要向规模经营主体倾斜,同时要注重让农民分享成果。农业经营规模小而散是农业生产效率效益低的核心原因之一。因此,依托家庭农场、种养殖大户、农民合作社等规模经营主体,以及托管等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体系,建立健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机制,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就成为降成本、增效益,引领农业结构性改革的重要途径。在此过程中,不忘共享理念,要注重让农民分享发展成果。
关键词:农业推广 农民素质 提高
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提高农业整体素质和农业产品竞争力,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任务。注重农村人才培养,把农业和农村经济增长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是提高农业生产力的重要途径。加强农村和农民的教育,直接牵涉着我国农业发展的全局和新农村建设。没有高素质的农民,便没有高科技的农业,更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国家的现代化。提高农民素质,是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1]。
1、现代农业推广教育的任务与对象
过去农业推广教育仅被认为是对农民进行技术教育的一种形式,其教育对象主要是农民。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农村社会对素质教育和科学技术教育的需求日趋迫切,教育对象范围日趋扩大,教育内容日趋广泛。因此现代农业推广教育的主战场是农村,是涉及农业生产、开发,有待发展的整个农村社会。其教育的对象粗略可划分为三大类:
第一类是基层政府、行政部门以及与农业发展相关联的组织部门及其人员。这部分人虽处于农业推广组织体系之外,但农业推广工作需要他们的支持和配合,他们直接或间接承担着部分农业推广宣传、教育工作。有必要让他们知道农业推广与农业推广教育对发展农业的重要性,让他们去进一步认识农业推广对象,研究农业推广对象,学习农业推广的性质和原理,加强对农业推广机构体系的组织和管理。这是现代农业管理、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
第二类是从事农业推广工作的组织管理机构的行政技术人员。这是以农业推广工作为职业,是面对农业、农村、农民的推广“教育者”主体。基层过去由于对农业推广本身就是教育的认识不足,在农业推广工作中教育性不强,方法欠缺和内容狭窄,影响了农业推广效果。这部分人有必要从实际需要出发提高农业推广的理论知识,提高推广管理、经营才能,提高技能、技巧-加速更新农业技术,创造条件学会和使用现代器械和信息工具,以满足机构人员、农村社会对农业推广教育的要求。
第三类是指从事农业生产第一线的农民及各种农业生产企业的生产者和管理者,是我国农业推广教育的主要对象,教育的主要“接受者”,也是农业推广教育对象中涉及面最广、工作量最大、实施教育最复杂、最困难的最大群体。这一层次的农业推广教育的成效,关系到农业发展的速度,是农业实现现代化道路上的一件大事,是最薄弱的环节,也是我国农业推广教育事业的最重要的部分[2]。
2、 农业推广的实质是教育
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农业推广的基本性质始终属于教育范畴,它是多种内容和多种形式相结合的农村社会教育。正确认识农业推广的教育性,是农业推广工作指导思想上的一个重要问题,同时也是能否切实把农业推广作为提高农民素质的重要手段的关键问题。
现代世界各国,对农业推广无论是狭义的、 广义的还是现代的,从工作的对象、过程和产生的直接作用看, 本质上的特征是共同一致的,这种共性就是:以农民作为推广的对象, 根据当时、 当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通过向农民进行知识、 技术和信息传播的工作过程,产生的直接作用是帮助农民掌握利用这些知识、 技术和信息,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因此, 农业推广的基本属性或实质是一种农村社会性教育。
广义和现代的农业推广无论在目标上还是内容上都充分地强调注意提高农民的素质,本身已集中地突出了推广的教育性。即使在狭义的农业推广中,教育性未得到足够的重视, 然而它也是客观存在的。在这种推广过程中,农业推广的对象是农民, 农民接受了新的知识技术,提高了农业科学技术水平, 这是农业推广工作产生的直接作用;农民采用新的知识技术,增加了农业生产的产量或改善了农产品的质量, 这则是提高了素质的农民直接创造的劳动价值。因此, 尽管狭义的农业推广的内容是农业技术性的, 但其本质是面向农民的一种社会性的农业职业技术教育。这种教育同任何一种别的教育一样,直接的社会功能是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
思想上承认或者否认农业推广的教育性, 工作上重视或忽视农业推广的教育性,将是我国农业推广改革实践的一个转折点。为此有关专家明确指出,必须把农业推广工作的中心摆在提高农民素质上。
农业推广工作的发展, 可以有效地促进农民素质的提高,然而这并不是说提高农民素质的唯一渠道是农业推广。在实践中,农业推广是与农村家庭教育、 学校教育和其他社会教育密切配合,共同创造最佳绩效的。作为正规教育的学校教育,依然是提高农民素质的重要渠道。在此, 农业推广不仅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直接改善农民的素质, 同时它还将以自己特殊的地位和功能,为学校教育和其他教育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同时,对于农业推广人员来说,思想上承认或明确了农业推广的教育性,这就是从事一种没有“权”也没有“ 利”的社会服务工作。推广人员只能通过周密的计划安排和有效的方法, 帮助农民增加知识、 技能和信息, 培养农民的经营能力, 鼓励农民采用各种有用的知识、 技术和信息。通过这些教育工作,着重提高农民的素质,让农民为了发展生产、 增加收入、 改善生活,同时也为社会经济的发展, 自觉地、 有效地改进农业技术和改善农业经营管理。
3、结论
总之,解决农业、 农村和农民问题的重点之一是极大地提高广大农民的素质,在这一社会系统工程中, 应该充分调动包括农业推广工作在内的各种社会力量, 尊重农民,服务农民,帮助农民。在此, 农业推广具有区别于其他手段的特殊的优势和特点, 必须深化自身改革, 明确农业推广的性质和对象,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努力扩大推广范围,改进推广方法, 提高推广水平,在促进科技成果的普及与应用的同时,更自觉主动地推动农民素质的提高, 推动农村社会的进步。
参考文献:
关键词:低碳经济;农业经济;发展方式
长时间以来,我国的农业经济在整体国民经济中有着异常重要的地位,农业的发展状况以及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我国的未来发展前景。目前,由于经济的发展导致了对环境的破坏程度越来越严重,因此,将低碳经济进行全面发展是解决环境与经济发展矛盾问题的重要措施。同时,更是推进我国经济进行健康发展的有利条件。本文对研究低碳经济时代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做出了具体分析。
1低碳经济时代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的必要性
1.1从本质上将农业经济发展形式进行转变
在走可持续发展路线提出以来,农业经济的发展方向便逐步开始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并且极其注重对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工作和供给为经济发展带来的巨大作用[1]。目前,以往实施的粗放型生产模式在不断的发展中,逐渐出现了弊端,为了更好的推进农业经济的发展脚步、实现健康有序发展的战略部署,要从本质上将农业经济的发展形式进行转变,向智能化、集约化和知识型的模式进行转化,将农业生产上的各项投入进行减少,提升最终的生产效率。
1.2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的必要性
我国在农业经济发展水平上速度非常快,并且产量在逐步进行提升,不但农产品的质量有保障,并且农民的生活水准也有了较大的提升[2]。但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了一些问题。例如:在农业实施生产的过程当中,难免会使用化肥以及农药来确保农作物的生长,这样便对土壤以及河流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加之我国目前在先进农业生产设备的应用程度上并不高,在基础设备的全面建设上还有一定的欠缺,生产条件稍弱一些,严重阻碍了农业经济的大跨步发展。因此,在低碳经济时代的背景下,农业经济发展形式实施转变已经是必然的趋势,更是我国经济全面发展的本质要求,有益于将产业进行升级,推进农业经济有序发展。
2目前阶段,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方式上存在的问题
2.1农业环境污染严重
我国的农村普遍知识文化水平有些低,这些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的政策往往不能得到较好的落实,绝大部分地区仍然应用非常传统的生产手段,生产效率的追求程度上并不是特别积极。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低碳经济方面更是无从下手[3]。随着工业发展脚步的加快,较多排放污染的企业转移到了农村区域,对乡村的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环,不但环境质量严重下降,农作物中重金属的含量也严重超标,原生态的绿色农产品变为了有毒的食品,对经济和环境发展造成了阻碍。
2.2农业科技发展水平落后
农村地区距离城市在地理位置上有些远,甚至还有些农村地区处在偏远的山区,生活的质量以及受教育的水平都很有限,对新研发的农业科技关心程度不够,也没有较多的渠道获取新农业科技知识,更多的是依照以往的形式实施农作物耕种。面对这样的情况,农业新型科技在农村区域的发展有非常大的局限性,新型的技术不能及时的得到推广,机械设备的应用效率非常低,科技发展水平比较落后。这些现象皆导致了农业的生产效率较低,经济效益得不到提升。
3低碳经济时代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
3.1发展循环农业经济
由于我国有着比较特殊的国情,人口与土地之间形成的矛盾问题比较大,对农业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阻碍,生态环境污染较为严重。所以,要将现有的资源充分的利用起来,使其获得更广阔的发展方向,要将现有的农业形式进行转变,走经济可循环的发展路线。其中,节约型经济模式具有的重要特征有:坚持资源进行再利用的原则,全力推动节约能源的型材使用,将资源可再生系统进行完善,采取清洁生产的方式,逐步实现低成本投入、最低消耗、最低排放甚至零排放的高回报生产模式。循环经济模式是利用农业上的各类资源、产品、废物等实施再次应用的方式,将人类、环境与资源之间产生的矛盾进行化解,实现相互协调、互相推进发展的重要作用,这便是循环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
3.2发展现代农业经济
为了更好的将我国农业的生产效率进行提升,有两个非常重要的途径,其一便是在投入上增加力度;其二便是将效率进行全面提升[4]。值得注意的是加大投入量是有一定限制的,应与资源的有效供应量保持相对的平衡,全力确保在环境可以承受的范围以内将投入进行加大。将资源使用效率进行全面提升,首先应注意的问题便是不可过度的利用加大投入来对现代化农业实施发展,这是将经济、生态以及社会效益实现共同进步发展的有效途径。党的十会议上明确指出,要将新农业的发展坚持到底,将新农村的繁荣工作依旧视为重要的任务。因此,要将发展现代化农业的有效措施做好,打破资源以及环境的因素限制,将土地的使用效率以及资源的使用效率进行优化提升。从2004年开始,我国连续4a将发展农业的问题视为国家发展的首要问题,进一步指明了现代化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提出了明确的发展思想观念:对现代化的物质条件要充分的加以利用,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对农业实施改造;将现代农业产业体系进行完善,全力推进农业的各方面发展;应用现代化的经营理念以及形式对农业进行推动。此外,更要将农民的知识涵养进行提升,使农村机械化水准加快进行,将我国农业市场的核心竞争力进行提升。全力打造现代化农业更是对传统落后农业的改造,将农村生产力进行解放和发展,为我国加快实现现代化农业大国的目标打下重要的基础。
3.3发展生态农业经济
将生态农业经济形式进行发展是低碳经济时代快速转变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在实施生态农业发展的过程中,要对农业相关的资源进行充分合理的应用,注重对资源的优化使用,减少甚至避免产生资源浪费以及对生态环境造成污染,提升生产中的有效生产率,使农民的收入有明显的增加。对农业资源实施合理的应用是生态农业进行发展的必然要求,可利用先进的农业相关技术,对农业生产实际的效率进行提升,并且有效的对农业环境进行改善,使农业经济走可持续发展的路线。实际应用的措施为在农业进行发展的过程中,依照具体的法律以及法规,对农业资源实施有针对性的评估以及设计,选择好适合其发展的生态路线模式。以环境的保护为发展原则,严厉打击违法犯罪活动。减少化肥以及农药的应用,全力保障农产品纯天然,无公害。
4结束语
虽然,我国目前的农业经济发展形式还存在较多的矛盾与问题,生产科技水平不足、实际生产效率不高、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等问题。现在,低碳经济的提出,已经成为了我国全新的发展形式,为我国的农业发展开启了全新的时代,有利的将生产力进行了提升,推进了我国农业经济的稳定、健康以及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卫东.低碳经济时代转变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的新探索[J].河南科技,2014(21):223-224.
[2]陈修宏.低碳经济背景下如何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J].现代经济信息,2014(07):341.
[3]王颜波.低碳经济时代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探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25):296.
关键词:身份农民;职业农民;农民市民化;演进路径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27-0043-02
农民这一概念,不是一个永恒不变的概念。它的内涵随着历史、文化和制度的变迁不断深化发展,在每一个时代背景下,都有着特定的含义。中国农民内涵沿着原始“农民”、个体农民、身份农民和职业农民的路径,逐步迈向居村农民市民化进程。
一、农民概念中的职业属性是自然的、分工的结果
在原始社会,由于工具落后和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更多地是向自然索取,从事采集野果和狩猎的活动。随着对自然的认识,对养殖动物技术的提高,人们逐渐掌握了种植业和养殖业的规律,于是人们开始定居下来,专门从事农牧业活动。这就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大的分工。这次大的分工对于人类生存、生产力的提高和社会的进步具有十分深远的有历史意义。相应地,原始的流动的“狩猎人”开始向定居的“农民”转化,农民阶级逐渐形成。在《现代汉语辞海》中,农民是“长时期参加农业生产的劳动者”。在《经济大辞典》中将农民定义为“农民是个人或集体部分占有生产资料,从事农业劳动为主的人。”这些定义都是侧重农民是一个职业的定义,就像工人从事工业生产因而成为工人那样,农民因为从事农业生产因而才成为农民,从职业定义上看,农民和工人没有本质的区别,更没有高低贵贱之分。马克思指出:“自耕农的自由所有权,对小生产来说,在这种生产方式中,耕者不管是一个自由的土地所有者,还是一个隶属农民,总是独立地作为孤立的劳动者,同他的家人一起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土地的所有权是这种生产方式充分发展的必要条件,在这里,土地的所有权是个人独立发展的基础。它也是农业本身发展的一个必要的过渡阶段。”[1]此时的农民阶级又是封闭的、落后的。“每一个农户差不多是自给自足的,都是直接生产自己的大部分消费品,因而他们取得的生活资料多半是靠与自然交换,而不是靠与社会交往。我们这里所说的小农,是指小块土地的所有者或租佃者―尤其是所有者,这块土地通常既不大于他以自己全家的力量所能耕种的限度,也不小于足以养活他的家口的限度。因此,这个小农,也如小手工业一样,是在握有自己的劳动资料这点上不同于现代无产者的一种工人,是一种属于过去的生产方式的残余。”[2] 在上述农民内涵中,农民的概念是限于职业属性的,是指从事农业生产的社会成员。
二、农民概念中的身份属性是人为的、强加的后果
在西方语汇中,涉及农民的词汇还有一个词是peasant。刘文纪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该词来源于古法语,是由古拉丁语pagus派生,意思是“异教徒、未开化者、堕落者”,带有强烈的贬义,是对卑贱者的贬称。在古英语中peasant可作动词用,意思是“附庸、奴役”,而作名词时还兼有“流氓、坏蛋”的意思。因而peasant是代表一种低下的身份。因为当时卑贱者大多种田,这个词就与农业有了联系。不仅英、法、拉丁语如此,俄语、波兰语等欧洲语言中农民的词汇也有类似的特点。与此相对应的另外一个英语词汇是Farmer,是一个职业的概念,指的是经营农场和农业的人。这个概念与渔民、工匠、商人等职业并列。秦晖主张参照“工商业者”、“手工业者”、“自由职业者”之类的称呼,把Farmer译作“农业者”。从语言上考证,Farmer以Farm(耕种土地)为词根,强调的是职业的含义,农民作为人类分工的结果,首先是体现它的职业属性。长期以来,中国农民是身份农民而不是职业农民。1958年1月《户口管理条例》实施后,农民与农村户口紧密相连,固定为户口意义上的农民,为农民紧紧贴上了身份上的标签。农民与“贫穷”、“落后”、“弱势”划等号,成为“二等公民”。
三、由身份农民回归到职业农民是发展现代农业的理性选择
农业现代化要求农业内部要搞好分工,只有细致的分工才能有更高的效率,因此分工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前提。分工包括人才的分工,要求农民由通才向专才转变。职业农民的产生和壮大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要求。职业农民包括职业的种地农民、职业的畜牧养殖人、职业的农业经纪人等。在发达国家,与农业现代化发展相对应的农民是职业农民,他们拥有相当规模的土地,用现代化的农业工具从事农业生产,通过农业合作社等方式组织起来进入市场,农业经济效益比较高,农民收入水平与城市居民没有太大的区别,甚至有的还高于城市居民收入水平。就发达国家的农民现存境况看,虽然仍留有少数农民,但很明显,他们的身份意义已经完全被职业意义取代,不再是卑贱的社会地位和不易摆脱的低下身份。目前中国农民素质普遍不高。在城镇化快速进程中,中国有文化的、年轻的农民大量涌向城市,留在农村的是“993861”(老人、妇女、儿童)部队,由这些老弱病残的人搞农业,为中国未来现代农业的发展埋下了深深的隐患。要让一部分热爱农业、懂农业的人去经营农业,获得比较高的农业收入。中国农业现代化要求推动身份农民向职业农民转化,在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农业现代化大背景下,当前培养职业农民十分重要和紧迫。现代农业呼唤“职业农民”,只有建立一支热爱农业、钟情农业、精通农业的“职业农民”队伍,农民小康、农业增效、农村繁荣才有真正的希望[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