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范文

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

第1篇: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范文

关键词: 高等教育质量工程建设 均衡性发展 科学发展观

2007年年初,经国务院批准,教育部、财政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正式启动了“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以下简称“质量工程”),这是继“211工程”、“985工程”和“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之后,我国在高等教育领域实施的又一项重要工程。

高等教育的主体和基础是本科教育,抓好本科教学是提高整个高等教育质量的重点和关键。高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教学工作始终是学校的中心工作,而本科教学工作水平更是重中之重。本科生量大面广,是国家发展建设的一线人才;本科生的质量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基础;本科教学水平将直接关系到学校整体的办学质量。深化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是一项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任务。本文从质量工程建设均衡性发展的意义出发,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以江南大学质量工程建设的经验与举措为例,对高校在质量工程建设中的几个关键问题进行分析。

一、质量工程建设均衡性发展体现科学发展之要义

自从教育部、财政部联合下发高校质量工程建设的文件以来,各省(市、区)教育部门、高校高度重视,纷纷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力争在质量工程建设中占据一席之地。在这种形势下,高校教育管理工作者应进行深入的思考:教育部的质量工程建设如何在本校开展,如何在本校不同学科专业间得以均衡性发展。同时应清醒地认识到:任何一所高校不可能所有学科都是国家重点学科,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那么高校中广泛存在的一些非重点学科的质量工程建设如何进行突破和发展呢?教学质量如何保证,并不断提高,实现可持续发展,这一问题是摆在高校教育管理者面前的首要问题。教育资源的均衡性、公平性问题是教育管理者在质量工程建设中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我们在目前的质量工程建设中,可以看出一大批质量工程建设项目在重点学科中脱颖而出,非重点学科的质量工程建设项目明显处于劣势。只重视重点学科的建设,而忽视非重点学科的质量工程建设,是有悖于教育部开展质量工程建设的初衷的。各高校只有以重点学科的质量工程建设为龙头,非重点学科的质量工程建设持续跟进,发挥已获批项目的共享示范作用,促使全校不同学科专业的质量工程建设均衡发展,才有可能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学校的整体办学质量,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培养大批高素质的人才,为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抓质量工程建设均衡性发展之举措,促科学发展

(一)强化优势领域,办出自身特色――质量工程建设的突破口。

高校的类型不同,办学形式千差万别;学科门类多样,课程设置各异;学生层次、师资水平各有差别;不可能按照一个教学模式去培养人才。“不论哪层哪类高等学校,只要培养出来的学生能满足社会需要就是好学校,在同层次、同类型中办得最好就是一流”(马陆亭,2006)。不同类型、不同层次院校的定位不同,培养人才的规格自然各异,评估其人才质量的标准理当有别。用研究型大学的标准来评估教学型大学,这是不符合教育规律与国情的。

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今社会,办出特色,是各高校、各学科和各专业求生存、求发展的必由之路。本科教学服务的主要需求者是用人单位与大学生,这两者的多样化与个性化要求提供特色化的本科教学服务。随着社会分工越来越细,社会对人才种类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各高校、各学科和各专业只有办出特色,才能满足生产力日益分化对人才的广泛需求,因此任何一个专业必定有一个鲜明而勃发的培养目标。对于高校各专业而言,首先需要对本校该专业在全国高校中的位置有一个清醒的认识,站在战略的高度来审视自己,可以运用SWOT战略决策模型进行本学科专业建设的战略构思和战略选择。所谓SWOT战略决策模型即结合自身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及其所处环境的机会(Opportunities)、威胁(Threats)。对于各专业而言,强化优势领域,弥补弱势领域,并且结合当前的社会环境和地理环境,制定切实可行的培养目标,构建“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专”的富有特色的培养模式,是其质量工程建设的突破口。

(二)学习借鉴成功经验,凝练提升内涵建设――质量工程建设的重要途径。

质量工程建设是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和实现优质资源共享为手段,旨在提高高校本科教学质量,强调内涵建设。高校各专业以质量工程建设为挈机,学习本学科专业处于领先地位的学校的学科专业建设方法,学习本校其他优势学科专业的建设方法,并结合自己的实际,不断完善自身的建设,不断学习先进的经验,加强自身学科专业的内涵建设,是高校质量工程建设的重要途径。同时我们要清楚地认识到:学科专业建设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任何一个学科专业,都有自己的深厚底蕴,处于领先地位的学科专业有的甚至经过了几代人的努力,才取得了一定的规模和水平,培养了大量的人才,获得了广泛的认可。在质量工程建设中,对于非优势学科专业,要循序渐进,借鉴别人的成功经验,从基本教学单元――课程建设入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建设富有特色的教学资源,提升课程内涵建设,尝试孕育精品课程。围绕课程建设,加强教材建设,培育课程教学团队等,进而实现质量工程建设其他项目的突破。

(三)通过内育外引方式,打造一流师资队伍――质量工程建设的重中之重。

高校工作的主旋律是教学。一个高校质量工程建设的责任主体,既不是教学管理部门,更不是系、教研室和研究所,而是在第一线从事教学工作的教师。“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没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就不会有高水平高质量的教育;没有一流的教师,就不可能有一流的大学;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决定性因素是大学教师。必须把教师队伍建设放在学校工作重中之重的位置,全心全意地依靠人民教师队伍,坚定不移地建设人民教师队伍,才能落实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历史使命,才能办好让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周济,2007)。

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之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教师的素质直接决定着所培养学生的能力。在质量工程建设过程中,首先要完善教师教学考核和激励机制,充分调动教师教学的积极性;其次要结合“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加大高层次人才的引进与培养;再次要重视岗前和岗位培训,完善助教制度,发挥老教师传、帮、带作用,提高青年教师教学技能,重视教师人才梯队建设;最后要以专业建设为龙头,不断提升教师的科研水平和能力,探索教学与科研的平衡方法,及时将学科前沿知识带入课堂,促进本科教学内容的更新和教学水平与质量的提高。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是质量工程建设得以成功开展的重要保障。

(四)做好顶层设计,抓好项目规划与培育工作――质量工程建设的组织保障。

江南大学依据教育部质量工程“六大举措”和“十组数字”包含的建设内容,结合江苏省高等学校质量工程建设方案和学校实际情况,制定出了具有特色的质量工程方案。主要内容包括:品牌特色专业、优秀教学团队、教学名师、精品课程、精品教材、双语教学示范课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本科教学改革研究立项建设等10个方面。进一步加强质量工程项目的培育工作,力争在质量工程建设各项目中都有所成效和新的突破。遴选在国内专业领域有一定影响的高水平教师作为培育主体,积极支持其承担本科课程的主讲,承担教学改革项目,撰写教学改革论文,并积极支持其参加各类教研活动;加强课程组和教学团队的组织建设,鼓励高水平教师作为课程和团队的负责人承担更多的教学工作,并逐步进行课程组和教学团队的结构调整,补充高水平的教师和青年后备力量进入课程组;加强实验教学改革和实验室建设工作,加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投入和建设力度。同时,各学院在质量工程各分项上加强挖潜和培育,统筹规划,为申报省、国家级项目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五)投入专项资金,严格项目管理――质量工程建设的重要环节。

质量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和高质量的完成,离不开资金保障。为此,学校设立保障质量工程项目的专项经费,分层次、有重点地进行投入,同时也鼓励各学院发挥自身特点,积极筹措资金支持质量工程项目的实施和建设。专项资金按照统一规划、单独核算、专款专用的原则进行管理。质量工程主要采取项目建设为载体的方式实施,对建设项目的严格管理是保证质量工程顺利实施的关键。我校依据已有的项目建设管理办法,实行项目主持人负责制,加强对项目的管理,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认真搞好项目的检查、验收、评优和汇报工作,对在项目建设中贡献突出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和奖励,调动项目组建设的积极性。

(六)彰显优势特色,加强交流示范――质量工程建设的落脚点。

认真切实地组织实施已批准立项的质量工程项目,对获得国家和省级质量工程项目,建立健全项目实施的质量监控机制,对项目实施的全过程进行监控,以保证各项目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在此基础上,发挥已获批项目的示范作用,努力将质量工程建设成果转化为优质教育资源,为学校本科教学发展打下坚实基础。我校专门建立了本科教学质量工程网站,旨在加强交流示范作用。网站栏目设置丰富,除涵盖质量工程建设“十大项目”外,还设置了其他一些特色栏目,已成为质量工程建设交流学习的平台。网站实行专人管理,及时更新内容和实时最新消息,使各项目的最新建设成就得到及时共享和交流,并不断建设和完善。网站开通以来,师生访问量与日俱增,已成为学校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平台。

高校在进一步拓宽本校重点建设学科专业的同时,对不同的学科专业提出不同的目标要求,给予不同的支持。重点学科的发展离不开学校和教育部门的大力支持,而非重点学科的发展更离不开学校在人、财、物上的大力扶植。我校鼓励各学科专业在本领域内办出特色,争创一流,尊重各学科专业的自身特点及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弱化各个学科专业评价的统一性,避免用同样的评价指标来评价不同的各有特点的学科专业,加强对学科专业特色和多样性的引导,以促进各学科专业建设均衡发展。总之,质量工程的实施对于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积极调整专业结构,不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强化专业课程建设,提高师资队伍整体素质,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全面提高本科教学工作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学校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建设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参考文献:

[1]周济.注重质量、注重教学、注重教师(《名师颂》序)[J].中国高等教育,2007,378,(12):4-5.

[2]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R].教高〔2007〕1号,2007.

[3]张德江.实施质量工程应注意的若干问题[N].中国教育报,2007-04-20,(3).

[4]马陆亭.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题中应有之义.高教发展研究,2006.

第2篇: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范文

目前,职业教育特别是中等职业教育仍然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主要表现在职业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办学水平低,试训、实验条件差,“双师型”师资力量匮乏,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还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

对于西部职业教育的发展之路,大多数人认为在政府积极主动确定职教发展的总体规划及思路,并出台相应的措施,给予资金扶持的基础上,职业教育学校应通过提高教育质量来取得长足发展。

一、西部中等职业教育存在的弱势

长期以来,学生难教,难管理,不断流失,已成为职业学校的一大困惑。其主客观原因如下:

第一,校方教育管理存在两种极端。学生是职校努力做工作争取来的,管理者们为了不使学生流失,在教育方面往往迁就较多,约束松懈,而另一部分学生则会评价说这个学校管理不严学习环境不好从而离去,另一极端是学校为加强监管力度,往往采取控制和封闭,对学生进行理想化教育,于是有些班主任宁可担当流失的责任也要严明班风班纪,如劝其退学等。控制和封闭不但没能改变学生现状,反而激发了学生的逆反心理。

第二,学校开展教育教学活动频繁和活动类型要求难度较大。有些学生本来学习基础差,贪图玩乐,怕动脑动手,日常习惯不好,对于校方高标准要求,感到沉重的压力,也因看不到自身价值而退却。

第三,专业与文化课也存在两个极端,或者忽视文化课,或者重视文化课而专业特色不明显,与招生宣传不相符,对学生没有足够的吸引力。

第四,家庭的影响。许多家长本身文化素质不高,对学生缺乏正确的教育,其次,他们往往不注意自己的言行,喝酒、打牌、讲脏话,许多学生也沾染了这种不良习气。

第五,空巢家庭鞭长莫及,使学校与家庭共管出现障碍。年轻父母在外打工,不少留守少年在父爱母爱鞭长莫及的日子里拿着父母含辛茹苦挣来的钱去网吧,在消费上大肆攀比。也有不少打工父母对子女上了职业中专则撒手不管,因此有人说职业中专学校简直成了托儿所。

第六,受学生个性心理的影响。工作、生活中的不如意往往使人落魄,更何况是学业不成功的初中生,心灵也自然会有些寂寞,他们自尊心很弱,道德推理不够成熟等等。因此如何把握严与慈、苦学与娱乐,如何留住学生,使学校真正成为人才的摇篮,是中等职业学校需要不断探讨的问题。

二、西部职业中专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对策

首先,职校要实现对学生的承诺,比如承诺学生至少学到一技之长,就得让学生感到某个专业是他学习的主要方向,并尽快把知识转化为技能。培养技能要有实训基地,没有与企业联合的实训基地怎么办々眼下不能等待不能观望,要尽可能利用现有办学条件,要继续发扬艰苦创业精神。从精心设置专业开始,专业设置要有特色,更要有科学实用的教材。文化课与专业课程要合理设置,以突出专业特色。“双师型”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内核,是重中之重。2007年入夏以来,全国各地著名的师资基地培训了一批又一批的专业教师,师资队伍素质整体大大增强。某些专业可以重金外聘“双师型”人才和专业教师。职校必须尽快优化办学、教学中的各个环节,通过各方面的努力狠抓教育质量,牢固树立职业学校的诚信形象,以办人民满意的学校来吸引学生。

与此同时,要强化对学生的科学管理,加强对学生以敬业和诚信为重点的职业道德教育,着眼于提高学生的就业和创业能力。引导学生树立理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其途径如下:

1、加强对父母的感恩教育,体会父母的艰辛。使学生与父母心连心。

2、实现个人价值的品格教育。譬如认真执着、一丝不苟的态度,坚忍不拔的顽强意志。

3、多开展适合多数学生参与的文体活动、读书后动、社会实践活动。建立校园网吧,以疏导为主,引导学生提高道德推理能力。

4、校级领导定期与学生对话,以增强信任感,亲和力。

5、加强卫生教育,包括语言卫生。纠正一切不良习惯。

第3篇: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范文

关键词:澳大利亚;跨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利益相关者

中图分类号:G649.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12)02—0029—05

早在20世纪初,澳大利亚政府就明确指出把跨国教育作为一个产业来经营,并提出跨国教育的政策目标——成为最大的教育出口国。进入21世纪,澳大利亚已成为一个教育输出大国。高等教育的规模扩张会产生新的问题和困境,澳大利亚跨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过程同样如此。但是,澳大利亚跨国高等教育的飞速发展并没有走向无序,而是在较为完善的质量保障体系的“呵护”下实现可持续发展。在澳大利亚跨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形成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这是一个源于不同利益相关者的多方力量相互博弈的结果。本文尝试基于利益相关者博弈的视角,对澳大利亚跨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推动力量进行探析,进而为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提供一些意见和建议。

一、跨国高等教育的利益相关者

随着大学从象牙塔走人社会的中心,大学的利益相关者越来越多,这些相关者在大学的运转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有学者认为,“大学是一种典型的利益相关者组织,大学的责任是要维护和满足各种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跨国高等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部分,同样具有这一特征。大学的利益相关者是一个动态的概念,群体的构成是变化的。在西方中世纪时期,大学作为一个隐于社会深处的象牙塔,教会、教授、学生成为大学主要的利益相关者。进入现代社会,大学机构的膨胀,运转条件的增多,导致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出现。对于一般的大学,普遍的利益相关者是学生、教师、行政人员、政府部门、公众等。传统语境中,学生和教师构成学校内部群体的主体,而大学职能的增加提升了行政人员的角色权重,使得这三者成为大学内部主要的利益相关者。政治和教育紧密相关,随着大学对社会的影响不断增强,政府部门与大学的相互依赖关系越加明显,政府逐渐成为一些高校的主导力量。政府是公众利益的代表,但是公众也会通过其他方式维护自身与大学相关的权益,比如基于税款使用意愿而形成的舆论约束力。高等教育是公益事业,这决定了公众是一个非常宽泛的词语。此外,对高校进行有条件捐赠的校友、提供贷款的金融组织、建立关联的其他高校等都是利益相关者。

跨国高等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下位概念,不仅包含了高等教育的利益相关者,而且也有自身特殊的利益相关群体。这些特殊的利益群体主要源于跨国高等教育的国际性。对于教育输出国来说,跨国高等教育是国际交流、对外贸易的重要内容,输出国政府增加了相关责任。对于教育输入国来说,不仅需要考量教育问题,还要保障本国利益相关者的权益。因此,跨国高等教育的利益相关者群体构成趋于复杂,学生、家长、行政人员、政府、公众等不再是单一的内涵,对权益的诉求也会存在差异。这些因素使得跨国高等教育利益相关者对权益的维护成为一个复杂的博弈状态。需要说明的是,利益相关者对高校施加影响的依据并不一定是对自身利益的维护,也可能是作为其他利益相关者权益的行使相关权力。比如一些社会中介组织在公众舆论的支持下成为公众利益的非正式代表,对高校产生影响力。

对于某一利益相关者来说,可能侧重于关注跨国高等教育质量的某一方面或者部分方面,比如投资者可能更加关注回报,学生更加关注学历的含金量等,政府可能会将国际影响力作为重要的考量点。不同的利益相关者对跨国高等教育有不同的诉求,可以说都在追求己方利益的最大化,这就形成了博弈关系。不同利益相关者的博弈使得跨国高等教育质量走向综合发展。这种发展不一定符合理论上的全面发展,但是至少不会走向畸形发展。不同利益相关者对跨国高等教育的作用有直接的,也有间接的,这些影响在制度层面上的表现就是跨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二、澳大利亚跨国高等教育

质量保障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第4篇: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范文

【关键词】高等教育 质量 质量观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步入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已从原来的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在这一转变过程中,高等教育的规模与质量的矛盾日益凸显,在培养高质量、高层次人才过程中,如何处理好规模与质量的关系,是我们必须要考虑的现实问题。在对高等教育的认识中,理论界、学术界及实践中产生了各种看法,形成了不同的高等教育质量观。高等教育的发展事关国家科教兴国战略推进、现代化建设的开展,也关系到国家、民族的未来,因此关于高等教育质量观的研究,是国家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核心任务之一。

纵观学界对高等教育观的论著与研究,涉及高等教育的定义、研判标准、评估体系及质量保障等,形成了多种质量观,面对多元的高等教育质量观,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研究、梳理,有助于开阔高等教育的研究思路、提升高等教育的研究层次,更有利于国家科教兴国战略的实现。

一 关于高等教育质量的观点

1.国内对高等教育质量的定义

关于高等教育质量的定义,国内形成了不同的看法。首先界定教育质量的定义,根据《教育大辞典》的释文:教育质量,是指“教育水平高低和效果优劣的程度”。“最终体现在培养对象的质量上,”“影响它的因素主要是教育制度、教育计划、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组织形式和教育过程的合理程度;教师的素养、学生的基础以及师生参与教育活动的积极程度,最终体现在培养对象的质量上”。“衡量的标准是教育目的和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前者规定受培养者的一般质量要求,亦是教育的根本质量要求;后者规定受培养者的具体质量要求,是衡量人才是否合格的质量规格”。

潘懋元认为:教育质量是指“教育水平高低和效果优劣的程度”,“最终体现在培养对象的质量上”。如果一所高校培养的学生能够适应社会相应层次岗位的需要,并深受社会欢迎,同时其学科、专业在社会所属领域内享有较高的声誉,那么这所高校就是高质量的,即便培养的是生产线上的技术人员,只要深受社会欢迎,这所高校也同样是高质量的。因此,“高校也是有目标市场的,不管是教育服务,还是学生产品,如果能够准确地适应目标市场的需要,满足目标市场的要求,这样的高校都是高质量的。”

顾明远与潘懋元二者从比高等教育质量更宏观的教育质量入手,皆认为教育的质量最终体现在培养对象的质量上,他们从教育的产出来评价教育的质量,如果从经济学上的投入产出关系来看的话,要得到高质量的产出,无疑也要高质量的投入,从最终产出来评价质量同时也暗含了投入,这一定义无疑是合理的,也是有效的,在实践中,我们也正是这样做的。

周泉兴认为,高等教育质量标准应该具有稳定性与发展性的统一、基础性与多样性的统一、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统一、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的统一这四个基本特征。高等教育质量标准具有内适性、外适性、个性化三种价值取向,它们应当统一于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之中。由此,他提出了我国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结构应当建立在人才培养层次、人才培养规格、学科类型体系之上。从质量标准体系结构的角度来分析高等教育的质量,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高等教育的质量标准是复杂的、多元的,具有自身特性,在对高等教育质量的评价上不能单一化、简单化,而应统筹考虑,尊重教育规律,体现教育特色。

胡建华认为: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于从社会本位的价值观出发,在对高等教育质量内涵的理解中,“将高等教育利于社会、国家发展的价值置于首位。”这是一种不全面、不科学的高等教育价值观。他认为,我们缺失的是从受教育的角度去感悟、体会的高等教育质量观。高等教育质量观应“以满足学生需要为基础、以促进学生发展为前提。”基于此,我们对高等教育现有的质量目标、质量实现途径和方法及其质量评价需要重新审视。胡建华从高等教育要“满足学生需要,促进学生发展”出发,对高等教育质量观的解读,重视对高等教育的最终产出——学生的需要与发展,体现了以学生为本,与顾明远、潘懋元的观点不谋而合。

2.国外关于高等教育质量的定义

在西方,目前对“高等教育质量”一词的界定仍然众说纷纭。瑞典学者胡森(hessen)认为,高等教育质量就是人们期望高等学校给学生带来的不仅仅局限于认识领域的变化;美国学者塞姆尔(seymour)认为,高等教育质量的指标主要意味着“丰富的资源”,包括较多的专业、巨大的图书馆藏、一定数量的知名学者等指标;英国学者戈林(diana green)认为,有关高等教育质量的界定主要从五个角度进行:其一是把质量与提供独特产品及服务联系在一起,隐含排他性的特点,如牛津和剑桥大学的教育质量;其二则把质量与预定规格和标准的一致性作为依据,依此使不同类型的高等学校可能设定不同的质量标准;其三强调以高等学校达到目的的程度为标准,把判断质量的尺度定义为是否符合标准;其四把质量定义在实现高等学校办学目标的有效性上,具体标准是以高等学校是否具有明确的办学理念和使命的表述为特征;其五把质量定义为以高等学校能否满足顾客即学生及其家长、社会和政府等规定的和潜在的需要。

英国学者harvey和knight(1996)则把高等教育质量观分为五类:其一,传统的质量观:把质量理解为卓越和一流;其二,完美主义的质量观:把质量理解为达成既定的教育目标;其三,适用主义的质量观:把适应顾客(学生和雇主)的需要,看作质量的终极体现;其四,绩效的质量观:强调效益与效率并重、投入与产出的等值;其五,发展的质量观:强调高等教育培养的学生能够适应未来社会的变化。总之,不同国家、不同个体和不同时期对质量的看法是不同的,但质量作为对事物、产品或工作优劣程度的评估概念,它的存在应该保证高等学校系统无论从经济的、政治的观点,还是从顾客的观点,都要在一种满意的方式下运作。

从国外对高等教育的质量定义及其评价标准可以看出,西方国家重视运用市场的理念,惯于将高等教育放在市场大环境中去考虑,将高等教育的产出看成是一种产品,这一产品能否满足市场的需要最终要接受市场的检验,至于高等教育质量的评价标准中,也引入市场理念,则看重用人单位对教育质量的评价上,如果高等教育的产出科研、社会服务、学生能力得到市场的检验,那么,教育质量就得到了体现。西方国家的这一做法,对我国高等教育的质量评价体系及观念转化具有借鉴意义。

高等教育质量观是人们对高等教育质量的价值取向,作为一种价值观,评价主体的不同,往往会形成不同的观念体系。

二 归纳几种典型的高等教育质量观

目前在有关高等教育质量观问题上仍然存在着较多的争论,并不存在被普遍认可的高等教育质量观,但已形成了几种较为典型的观念体系,目前典型的高等教育质量观主要有以下几种:

1.高等教育的内适性质量观

内适性质量观是一种精英质量观,具有内适性,强调的是满足高等教育系统内部自我完善程度的要求。传统的高等教育是精英教育,其质量是以单一的学术性为标准的,体现的是一种理想价值的追求,这种质量观集中体现在纽曼、洪堡和弗莱克斯纳等人对大学教育的主张上。19世纪中叶,英国的红衣主教纽曼(cardinal newman)提出:大学是保存和传授普遍性知识的场所,它的“目的”不能是功利,而是传播永恒真理。该种质量观更加关注高等教育的知识传授和真理传播的功能,因而现实中在对高等教育质量进行评价时往往难以实际操作。

2.高等教育的目的适切性质量观

马万民先生对此做过较为系统的论述,他认为,该质量观源自产业领域,目的适切性就是指衡量教育教学质量的标准应该是当初所设定的相应行为目标。许多学者认为,高等教育的质量应与高等教育目的一致。他们认为,离开了产品(服务)的目的或目标,质量就无从谈起,质量是对产品(服务)达到目的或目标程度的裁定。目的适切性的高等教育质量观,即以“内适质量”“外适质量”和“个适质量”为质量标准。“内适质量”,指高等教育应有其内在的质量要求,它也包括高等教育形式、层次的多样化,以满足需求对象的不同品味和需要。“外适质量”,是指高等教育应满足服务对象的需要。“个适质量”,是指高等教育应满足学生个人或家庭对高等教育的需要,这里有高等教育质量的需要,还有培养规格等方面的需要。高等教育不能局限于重视学术的“内适质量”上,也要重视“外适质量”和“个适质量”。高等教育的目的适切性质量观,即对不同类型的高校应有不同质量的评价标准,不可以用同一标准评价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高等学校。高等教育满足社会和个人对高等教育的需求程度甚至可以成为高等教育质量的评价标准。该种质量观以目的作为评价的出发点。

3.高等教育的价值增值质量观

如果学生在进入高校之前和接受完高等教育之后的成就、行为等可以测量的话,那么这两者的变化越大,价值增值就越多,高等教育的质量也就越好。美国社会学家马丁•特罗认为:“大众高等教育阶段的学术标准更加多样化,在普及高等教育中,有不同的成就评价标准。与其说有一些学术标准的成就,不如说是凭借教育经验的价值增值。显然,这从根本上改变了判断个体和学校活动的基础。”因为“如果成功的标准是价值增值,那么学校愿意招收学术水平较低的学生而不是较高的学生,因为要提高那些低起点学生的水平比高起点学生的水平更加容易。”这个观点实际上是促成了开放招生的原则,指出了向大众化高等教育转变的重要性。

以上几种高等教育质量观分别从高等教育系统内部、教育目标、教育价值增值角度,对高等教育的质量观、质量评价标准进行了梳理与概括,具有典型的代表性。

高等教育质量观作为一种观念体系,产生于实践,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处于动态的发展中,因此在实践中,我们应根据实践的变化,逐步形成新的、适应实践需要的全新的高等教育质量观。

三 树立全新的高等教育质量观

1.树立多层面、多样化的教育质量观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1世纪的高等教育——展望和行动世界宣言》特别指出:“高等教育的质量是一个多层面的概念,应包括高等教育的所有功能和活动。”从中我们可以清楚地认识到,任何一所高质量的大学,除了人才培养是高质量的以外。它的基本功能和与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相关的活动也应当体现出高质量和高水平。多样化的高等教育应有各自的培养目标和标准,各自的特点和社会适应面,从而也应当有各自的教育质量标准。不应当用精英型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与规格、学术取向与标准来规范大众化高等教育;正如我们不能用大众化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与规格、职业技术取向与操作能力标准来规范精英型高等教育一样。目前产生的“数量增加,质量下降”的困惑,正是由于传统精英教育固定不变的标准来衡量大众化高等教育所造成的。因此,我们应当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而灵活采用与之相适应的质量衡量标准。

2.树立发展的教育质量观

高等教育发展既包含“数量扩张、结构转换、质量提高、速度加快、效益增高、条件改善、成效扩大、平等和稳定程度提高等”,也是“指教育结构的演进以及国民教育水平的提高”;从系统分析视角看,高等教育的发展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和发展速度的提高;二是高等教育内部结构的科学化”。高等教育的质量是一个复杂的结构体,包含着众多的子结构,在此形成的高等教育质量观中理应包含这些基本结构要素,树立科学的、全面的教育质量发展观。

3.树立以育人为本的教育观

高等学校必须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开展教学、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学校的一切工作,从教学、科研、产业到后勤、管理等,都要围绕育人来展开,充分体现育人的根本任务。这也是高等教育的本质特征所决定的。培养高质量的人才是高等教育的根本宗旨,是高等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高校领导、教师和学生都要树立育人为本的观念,将人才培养质量作为衡量一所大学水平的主要标志。要通过社会对毕业生欢迎的程度和毕业生一次就业率,对毕业学生进行评价。然后,再通过教育中介组织,对毕业生在社会各行各业的工作状况,对社会所作出的贡献以及社会声誉,进行科学评价,并将评价结果向社会公布。更应杜绝社会上不切实际的大学质量评价标准,把“用人单位满意不满意、学生满意不满意、学生家庭满意不满意作为衡量质量的最终标准”。只有办群众满意的高等教育,才是真正有希望的高等教育。

四 结论

高等教育质量观作为一个观念体系,是对一个客观活动的主观反映,不同的价值评价主体可能产生不同的价值观念,但作为高等教育质量的基本观念是共通的,比如培养高质量的人才、进行学术科研和直接的社会服务,因此,各种价值评价主体及其产生的各种利益相关群体在高等教育的发展中,应当广泛吸纳各种有益观点,为我所用,建设性的为我国科教兴国战略贡献力量。同时,高等教育质量观作为一种主观性的观念,要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更新,不能因循守旧,故步自封。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蓬勃发展的大环境下,在教育质量标准设定、教育质量绩效评估中应该果断引入市场因素,充分发挥市场作用从而激发教育活力,服务于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顾明远.教育大辞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798

[2]潘懋元.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教育质量观[j].江苏高教,2000(1)

[3]李学禄.高等教育质量与质量管理新论[j].山东大学学报(哲社版),2001(2)

[4]周泉兴.高等教育质量标准:特征、价值取向及结构体系[j].江苏高教,2004(3):8~10

[5]胡建华.高等教育价值观视野下的高等教育质量[j].高等教育研究,2005(11):5~9

[6]刘尧.西方高等教育质量观及评估综述[j].开放教育研究,2006(1)

[7]〔美〕伯顿•r.克拉克.高等教育系统——学术组织的跨国研究(王承绪译)[m].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20~2l

[8]马万民.试述高等教育质量观的演进与建构[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4):52~55

[9]邱梅生.大众化高等教育质量综述[j].江苏高教,2002(1)

[10]张林.试论大众化高等教育质量观[j].现代教育科学,2005(5):36~39

[11]房剑森.高等教育发展的理论与中国的实践[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

第5篇: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范文

【关键词】高校教育;教育质量;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7-231-01

对于高等教育质量管理的科学研究而言,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相对来说不全面、不深刻,并且没有形成明确的研究方向和研究机制。尤其是针对于实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高等教育质量的目标,推动新世纪高等教育事业的持续、健康、繁荣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围绕高等教育的发展理念转变和教育质量提升,应该至少有三个问题值得关注和探讨。

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的前20年,高等教育发展总体上处于稳定增长态势,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一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能力较为薄弱。高校缺乏更多大师级人才,部分高校应用学科体系仍与行业产业需求存在差距,学生适应社会、就业创业的能力不强,创新型、实用型、复合型等紧缺人才培养的数量质量均不能满足实际需要。二是高等教育持续发展条件不足不稳。全国普通高校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近8年来徘徊在7500元上下,最高省份甚至是最低省份平均水平的6-8倍。三是扩招后毕业生就业竞争日趋激烈。毕业生预期起薪水平并不很高,虽然劳动合同法实施后拉动起薪点回升,但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各地差异很大,出现一定程度结构性就业问题,每年高校毕业生已超过当年城镇新增就业岗位一半,势必对人才培养和使用提出新的要求。

二、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战略目标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对2020年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目标的谋划,主要出发点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需求。2012年我国人均GDP约为6100美元,已由低收入国家升至中下等收入国家行列,今后,社会消费结构将从生存型消费进入发展型消费阶段,教育需求体现出多样化趋势,人民群众接受较高质量高等教育的需求十分旺盛。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面临着规模增长和质量提高的双重压力。

为此,《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2009-2020年,高等教育总规模从2979万人增加到3550万人,毛入学率从24.2%提高到40%,主要劳动年龄人口(20-59岁)中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从9.9%提高到20%。应该说,这些目标体现了高等教育规模发展达到一个高位平台后稳步增长的趋势。

由上面的数据分析可知:1.从规模增长看,我国2002年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到2009年的7年间,宽口径规模年均增长率为9.28%。按上述预期,到2020年前每年只须增长1.6%,每年平均增长50万人左右即可达到3550万人的目标,这意味着今后每年招生增幅特别是普通高校以外的学生增幅将呈递减态势。2.再从毛入学率看,这一指标的分子是宽口径高等教育在学人数,而分母是18-22岁人口,据预测,这组人口将从2009年的1.23亿人减至2020年的8900万人,即使高教规模小幅扩展也能使毛入学率达到40%,估计我国这一指标的全球排位可能上升20位以上,为下一阶段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打下基础。3.至于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如能跃升到20%以上,意味着我国高端人力资源开发将达到全球范围内前1/3的水平,从而为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奠定坚实的基础。

当然,要实现上述目标,没有必要的经费支持和良好的制度安排是根本不行的,特别是在我国公办高校占大多数的基本格局中,必须进一步完善财政投入为主、学习者合理分担培养成本、多渠道筹措经费的机制,必须在转变发展理念、深化体制改革等方面迈开新的步伐。

三、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任务定位

今后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任务,将定位在以全面提高质量为重点,更加注重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科学研究水平、增强社会服务能力,特别要求高等学校优化结构办出特色。这表明,2020年前我国高等教育的规模扩展已不是发展重点,将进入发展理念战略性转变和全方位注重教育质量的新阶段,具体做法如下:

首先是把提高质量作为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这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我国高等教育承担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使命,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创新型国家建设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相应地,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应全方位反映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方面。

第6篇: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范文

1.1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需要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人才竞争日趋激烈。高等教育承担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是实现小康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力量。党的十报告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将科技创新作为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高等教育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重要结合点,具有高端引领作用,其发展水平和质量决定着人才的创新创造能力,决定着我们站在什么样的制高点上。我国是教育大国,但还不是教育强国,也不是高等教育强国,这是一个基本判断。[1]大而不强是我国高等教育不能回避的现实。有学者在2005年运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4年的数据,对全球39个国家进行了高等教育质量水平的排名研究。结果显示,美国、法国、英国、澳大利亚、西班牙、意大利、德国、比利时、韩国和芬兰位列前10,中国则为第23位。[2]我们有近3000所大学,但跻身世界一流的大学屈指可数;我们拥有3000多万在校生的规模,但人才培养质量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有差距,一些毕业生的基本素养、动手能力、团队精神、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明显不足,优秀拔尖人才比较匮乏。所有这些,都阻碍了我们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进程。因此,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提高教育质量,是我们建设高等教育强国进程中的必然选择。

1.2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是应对国际竞争的需要

新的世纪,世界教育已经迈进了一个“战略谋划的世纪”。面对日益激烈的国际人才竞争和科技竞争,各国强烈地认识到高等教育引领创新发展、提高人才乃至国家竞争力的重要作用,纷纷出台相应政策和措施推动高等教育发展和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2009年,奥巴马一上台就表现出对高等教育的偏好与改革美国高等教育的雄心,并且以实际行动付诸实施。2009年2月11日,奥巴马的预算法案通过。该法案提供了近8000亿美元财政激励议案,其中近140亿美元用来增加大学发展所需要的补助经费。2009年,欧洲高等教育质量保证协会(theEuropeanAssociationforQualityAssuranceinHigherEducation)公布了《欧洲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标准与指南》;2011年12月,英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署公布了最新一版的高等教育质量准则(UKQualityCodeforHigherEducation);一些亚洲国家更是强化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大幅投资,创建高水平的教育基地。面对新一轮全球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浪潮,我们应该时刻保持忧患意识和竞争意识,真抓实干,切实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增强高等教育的国际竞争力。唯有如此,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站稳脚跟。

1.3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是我国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

我国已于2002年实现了大众高等教育的目标。但是,马丁•特罗教授指出,高等教育大众化并不仅仅是数量上的表现,三个阶段在教育观念、教学内容与形式、学术标准、管理与决策以及高等教育的功能、模式,招生和聘请老师的政策与办法等方面都存在着质的不同。他指出,如果只追求量的增长而不顾质的变化,将由于“无法解决增长所引起的问题”而陷入两难境地。1998年,全国高校招收本专科生108万多人,毛入学率为9.8%。1999年,全国高校开始大幅度扩招,2002年,全国普通高校招收本专科生320万,毛入学率达到15%,进入大众化阶段。美国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用了30年,日本、韩国和巴西则分别用了23年、14年和26年。[3]由于我们的条件建设和制度建设都没有同步跟上,高等教育大发展在提供更多教育机会的同时,质量不可避免地受到了一定的冲击。“当前,我国高等教育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存在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是发展不够科学,要害是质量不高。”[1]因此,我们必须牢固树立科学的高等教育发展观,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把质量作为高等教育的生命线,把提高质量作为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

2我国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不同阶段特征

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是一个发展的概念,随着时间的演变,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概念不断被赋予新的内涵。从最初与外延式发展概念的统一,到后来二者的对立;从20世纪90年代作为一种发展模式的存在,到2006年开始转变为一种理念,如今又提升为一种战略。

2.120世纪90年代之前,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表现为一种模式

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颁布标志着“高等教育内涵发展”的提法正式为国家政策所认同。《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规定:“九十年代,高等教育要适应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积极探索发展的新路子,使规模有较大发展,结构更加合理,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高等教育的发展,要坚持走内涵发展为主的道路,努力提高办学效益。”此时的内涵式发展,主要表现为一种以提升效益来扩大招生规模的发展模式。高等教育内涵发展“是指在原有高等教育规模的基础上,以挖掘高校内部潜力为主,来扩大高等教育容量”。[4]在这种内涵式发展的促进下,我国高等教育取得了一定的进展。1998年,招收本专科学生突破100万。但是,这种以通过内部挖潜来扩大招生规模的内涵式发展不仅有它的局限,而且有它的极限。当潜力殆尽的时候,这种内涵式发展模式也就走到了尽头,取而代之的是以扩张为主的外延式发展模式,内涵式发展到2006年才被再度提出。

2.22006~2011年,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呈现为一种理念

1999年,《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高等教育规模要有较大扩展,到2010年毛入学率达到15%。1999年,招收普通本专科生约160万人,比1998年增幅高达47.4%。此后几年,招生规模连年大幅度增长。2002年,普通本专科招收320万人,毛入学率达到15%,提前8年实现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目标。但是,由于这种扩张仍然是在传统内涵式发展思维模式之下进行的体制内扩张,高等教育规模扩张的任务主要由公立教育系统即精英教育机构来承担,扩张的直接后果就是高等教育资源的饱和甚至是超负荷,高等学校人满为患,办学质量受到质疑。以生师比为例,1998年,在校普通本专科学生与专任教师之比为8.4∶1,1999年增长为9.1∶1,2000年、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生师比分别为12.0∶1,13.5∶1,14.6∶1,15.3∶1,15.5∶1,15.6∶1,到2006年突破16∶1大关。扩招带来的负面影响开始引发人们的反思,在意识到单纯外延式发展存在重大偏失的情况下,内涵式发展被重新提及。高等教育的发展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把重点放在提高质量上,推动各类高等院校协调发展。以国家“十一五”规划的制定为标志,高等教育发展的主导话语明确无误地由“扩招”、“提高大众化水平”转变为“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和“高等教育内涵发展”。不过此时内涵式发展的含义已经悄然发生了变化。内涵式发展从一个与外延式发展基本同义的概念转变为与规模扩张相对立的、以提高质量为策略主旨的概念。此时,内涵式发展与其说是一种模式,毋庸说是一种发展理念。

2.32012年后,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进入到了一个战略发展阶段

2012年,党的十提出“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也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必然,是高等教育领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未来十年是我国发展极为关键的阶段,是建设小康社会的攻坚之年,也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在这个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内,能不能抓住机遇,推进改革,决定着我们能不能实现高等教育质量的新跨越。因此,我们必须从战略的高度来认识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推进高等教育的发展。作为一种发展战略,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必须以质量的提升为根本,以满足社会和大众需求为目标,必须是中国高等教育的科学发展,一种真正符合中国发展战略和社会进步需求的发展,也是自身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3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是高等教育

质量、规模、结构和效益的和谐发展高等教育的质量、规模、结构、效益是一个有机整体,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根本,结构是基础,规模是前提,效益是关键。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即指高等教育的质量、规模、结构与效益的均衡、协调与可持续发展。

3.1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根本

内涵发展的基本要义是发展,但是这种发展是基于质量保障之上的,任何时候数量发展与规模扩张都必须以质量保障为前提,没有质量的发展只能是一种“泡沫式”的发展,不可能获得持久的生命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是立足我国现代化的阶段性特征和国际发展潮流提出的深刻命题,关系国家未来和民族振兴。高等教育质量是一个综合概念,包括人才培养质量、科学研究质量、服务社会的质量以及推进文化传承创新的质量。四大功能有机互动、相互支撑,才能为内涵发展打开更大空间。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的本质要求和根本使命,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必须以人才培养为核心,在高校工作中占据着中心地位。《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指出,要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当中的中心地位,要着力培养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高校是科学研究的主力军,高校科研水平的高低不仅彰显了高校的综合实力,也是国家综合科研能力的重要标志。高校要瞄准世界科技发展前沿,以高水平的科学研究支撑高质量的高等教育;要从改革科研管理体制和机制入手,建立科学规范、开放合作、运行高效的现代科研管理机制,要创建以科研成果创造性、实用性以及科研对人才培养贡献为导向建立评价激励机制,激发创新活力、提高科研水平。高等学校要牢固树立主动为社会服务的意识,利用高校资源丰厚、人才汇聚、学科综合交叉的能力优势,加强与行业、企业、相关部门和地方政府的合作,拓展社会服务面向,全方位地开展服务。高校是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阵地,具有以文化育人才和以人才兴文化的双重优势。高校要积极参加文化建设,参与决策咨询,充分发挥智囊团、思想库的作用。

3.2优化高等教育结构是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基础

英国学者巴巴德波勒斯曾说,调整教育以适应数量上的新压力及新的社会需要,主要的途径是进行教育结构的改革。对高等教育而言,无论是规模扩张还是质量提升都面临一个结构优化的问题,结构的优化对于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具有全局性、基础性、战略性意义。高等教育结构的内涵和外延都十分丰富。从宏观层面而言,有区域结构问题、学科结构问题,有研究型大学和教学型大学、综合性大学和特色性大学的结构问题;从人才培养的角度,有人才的层次结构如博士、硕士、本科、高职高专等的结构问题,有人才的类型结构如研究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的结构问题,有人才的学科结构如不同学科专业类型人才的结构问题等等。《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高校要办出特色,克服同质化倾向,根据各自的办学历史、区位特点和资源条件等,理清特色发展思路,合理定位、各展所长,形成各自的办学理念和风格,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争创一流。我们既需要一批世界高水平大学,这些大学作为高等教育强国的突出标志,是国家的战略资源,也是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同时也需要一批特色突出的行业高校和地方高校。我们既要有满足综合性大学培养“宽专业、厚基础”人才的宽口径专业,也要有面向行业和企业需求、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特色专业,只有如此,才能更好地适应我国高等教育多层次、多类型、多规格人才培养的新需要,也只有如此,高等教育才能获取持续发展的可能。

3.3规模的合理发展是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前提

高等教育要发展,首先的表现就是教育规模的扩展,这也是许多国家高等教育初期发展阶段的共性特征。规模的发展是发展的前提,是高等教育发展的第一要素指标,只有规模的发展才能提供更多的高等教育机会,满足社会对高等教育日益增长的需求。没有规模的扩大和数量的增长,质量和效益就无从谈起。但是,规模的发展绝对不是发展唯一的指标,更不是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本质和追求。我们说,内涵式发展是一种规模的适度发展,既要最大满足社会经济和大众对高等教育的需求,也要看发展的条件和可能。把扩张作为绝对指标,盲目扩张,超出了条件和可能,质量将无从保障,规模的发展也就失去了意义和价值。多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的连续扩招已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质量的下降也引起了人们的警惕。2012年,教育部《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叫停了持续13年的本专科生扩招,明确提出高等教育要走以提高质量为内核的内涵式发展道路。

3.4提升效益是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关键

第7篇: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范文

关键词:公安专业 人才培养 质量标准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5(b)-0176-02

为公安工作和公安队伍建设培养和输送高素质的应用型、复合型专业人才人才是公安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近十年来,我国公安高等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建立了规模适当、层次多样、类型齐全的教育与培训体系。但同时,如何考量公安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也成为了我国公安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鉴于此,笔者尝试就公安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标准的相关问题进行综合性地探讨,以期有益于公安专业人才培养的内涵建设及质量提升。

1 公安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标准的基本内涵及特征

1.1 基本内涵

《现代汉语词典》中对质量的基本解释有两种:一是量度物体惯性大小的物理量;二是产品或工作的优劣程度。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质量的内涵也在不断充实、完善和深化。美国著名的质量管理专家朱兰(J.M.Juran)博士从顾客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产品质量就是产品的适用性。即产品在使用时能成功地满足用户需要的程度。用户对产品的基本要求就是适用,适用性恰如其分地表达了质量的内涵。ISO9000:2000对质量的定义是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而在质量管理过程中,“质量”的含义是广义的。除了产品质量之外,还包括工作质量。质量管理不仅要管好产品本身的质量,还要管好质量赖以产生和形成的工作质量,并以工作质量为重点。为此,我们理解所谓“质量”,既可以是零部件、计算机软件或服务等产品的质量,也可以是某项活动的工作质量或某个过程的工作质量,还可以是指企业的信誉、体系的有效性。公安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既是公安高等教育产品(毕业生)的质量,又是公安高等教育工作及全过程的质量。

《现代汉语词典》中对标准的解释为衡量事物的准则,或是本身合于准则,可供同类事物比较核对的事物。《标准化工作指南 第1部分:标准化和相关活动的通用词汇》中对标准的定义是:为了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经协商一致制定并由公认机构批准,共同使用或重复使用的一种规范性文件。标准的核心内涵就衡量事物的依据和准则。

综上所述,公安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标准是指衡量公安专业人才质量和公安专业人才培养培养工作质量的依据和准则。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指公安高等教育的最终产品的质量标准,即学生的质量与规格;二是指公安专业人才培养工作的质量标准,即人才培养工作机制、工作过程、工作内容、工作结果等多方面的评价尺度。它是衡量、评价和保障公安专业人培养质量的基本依据和准则。

1.2 主要特征

(1)普适性与特殊性共存。公安高等教育作为国民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人才培养工作具有普通高等教育的一般性,同时具有公安教育训练工作的行业特殊性。公安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具有《高等教育法》对于高等教育人才质量的一般要求,又具有公安工作与公安队伍建设对于公安专业人才的行业特殊需求。

(2)稳定性与发展性统一。公安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标准本身就具有发展性的特征,其内涵及要求应随社会环境变化、公安工作需求等各要素以及公安高等教育的发展而发生变化;反之,既然公安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应符合公安高等教育的特征要求,达到国家、社会、公安工作、公安队伍建设对公安专业人才的期望水平。这种期望值相对于历史、社会、国度来说,具有相对稳定性。因而,公安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应是稳定性与发展性的统一。

(3)建设性与评价性兼容。公安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标准是对公安专业人才质量与规格刚性规定,也是对公安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工作效果的标准预期。从这个角度看,公安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标准是对公安高等教育系统的构建。同时,又是对公安高等教育的产品(毕业生)质量的检查和对公安专业人才培养工作的效果评估和价值考量。因此,它具有建设性与评价性的兼容特征。

2 公安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标准的设计原则及目标

2.1 系统性原则―― 构建涵盖公安高等教育全部功能和任务的质量标准

系统性原则即整体性或全面性原则,它是以系统论原理和全面质量观为指导,将公安高等教育的全部功能和任务都纳入到人才培养质量标准的架构体系中,构建涵盖公安高等教育全部功能和任务的质量标准。旨在从全方位、多维度去规范、指导、评价公安专业人才质量及公安教育训练工作质量。总书记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上的讲话中指出,“不断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必须始终贯穿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各项工作之中”。公安高等教育不仅要为社会培养高质量的公安专业人才,还要提供高质量的科研成果、社会服务和先进文化。这几方面缺一不可。只有这几个方面都是高质量的,公安高等教育才能称得上是高质量的,公安专业人才培养工作才能称得上是成功的。因此,要规范、指导、评价公安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就必须围绕这四大功能和任务来构建质量标准。

2.2 科学性原则―― 构建符合公安高等教育规律和公安专业人才培养特色的质量标准

科学性是指思想、概念、内容、方法等要符合客观实际,如实反映事物的本质及规律。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公安高等教育已经形成了特色鲜明、层次多样、布局合理的教育体系,凝练出了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以服务实战为宗旨,以实际需求为导向的教育规律和突出警察职业基本技能和核心能力的人才培养特色。公安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标准更应该符合国家、社会、公安工作与公安队伍建设对于公安专业人才的客观需求,遵循公安高等教育规律和人才培养工作的特点,做到目标明确、内涵准确、外延清晰、内容具体、逻辑性强。

2.3 导向性原则―― 构建体现公安专业人才培养方向与目标的质量标准

导向性是指事物的发展方向和预期目标,亦指事情向某个方面发展的特性,是质量标准的固有特性、核心价值和主要功能。公安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标准是对公安专业人才质量、规格及人才培养工作规范、效果的系统、科学的规定。其具体内容和要求必然要代表国家及社会对于公安高等教育的期许和盼望,体现公安工作与公安队伍建设对于公安专业人才的客观需求,指明公安高校的根本任务,规范公安专业各层次人才的质量规格。因此,要构建能够充分体现公安专业人才培养的方向与目标的质量标准。

2.4 评价性原则―― 构建考量公安教育训练工作质量与水平的质量标准

评价性是以一定标准对事物的准确性、实效性及满意度等进行考量和评估,是质量标准的基本属性。如本科教学质量评估、专业评估等都是运用一定的标准对评估客体的水平、状态和趋势进行考量和评价,以实现促进评估客体不断完善和发展的价值目标。公安专业人才质量标准在客观反映人才质量的同时,也必然能够正确地评价公安教育训练工作过程、环节和成果的质量。因此,要遵循评价性原则,发挥质量标准的评价功能,构建能够客观考量公安教育训练工作质量与水平的质量标准。

3 公安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标准的主要内容及结构

公安专业人才的培养工作贯穿于招生、教学、实践、考核、毕业等教育的全过程,涉及教学资源、管理机制、后勤保障的各个要素。这些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公安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因此,公安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应该包括生源质量、教学质量、教学保障质量、学生管理质量、产品质量(毕业生质量)等方面的标准。

3.1 生源质量标准

生源质量主要是指录取学生的质量。生源质量的高低是是学校实力的真实写照,是高校在社会上的知名度与声誉度的彰显。生源质量更是高校稳步发展、质量提升的前提和基础。生源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后续的人才培养工作。笔者认为,公安专业人才的生源质量标准应该包括四类,即文化素质标准、身体素质标准、思想素质标准和心理素质标准。

3.2 教学质量标准

教学质量是指教学各个环节、要素的建设水平、实施效果。教学质量是人才培养质量的决定性因素。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及要素都影响着人才培养目标的顺利实现。从教学工作的主要环节和要素来看,教学质量标准应该包括人才培养方案质量标准、课程建设质量标准、课程考核质量标准、教学管理质量标准等四项指标。

3.3 教学保障质量标准

教学保障是教学及管理工作得以顺利实施的环境与条件,分为软件条件与硬件条件。软件条件包括师资队伍与规章制度,硬件条件包括基础设施与经费投入。因此,教学保障质量标准应该包括师资队伍质量标准、规章制度质量标准、基础设施建设标准与经费投入标准等四类指标。《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中对于上述四项内容与指标都有明确规定。

3.4 学生管理质量标准

学生管理与教学实施构成了公安专业人才培养的两个主要方面。学生管理工作质量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即便是教学质量如何的高,但学生管理缺失了,人才培养工作也是失败的,人才培养质量也是难以保障的。由于公安高等教育的行业性特点,公安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学生管理工作较之普通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更为重要而具有特色。因此,学生管理质量标准是公安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标准的重要内容。根据公安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其质量标准应该包括思想政治教育标准、警务化管理标准、校园文化建设标准、职业规划教育标准等四类指标。

3.5 毕业生质量标准

培养高质量的产品(毕业生)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和目标。人才培养工作的一切成果都体现在毕业生的质量上。毕业生质量标准是考量人培养质量的最终指标。合格的公安专业毕业生应该具备基本文化素质、专业核心能力和基本技能、职业道德和心理素质以及社会综合实践能力。因此,毕业生的质量应该从这四个方面进行考量和评价。

综上所述,公安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标准是一个宏观、系统的标准体系,对于公安专业人才培养效果以及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需要公安教育系统从上到下去,从决策层面去研究、制定,从实践层面去检验和完善,对各层次、各类型的公安专业人才培养工作进行质量监管与评价,以此推进公安高等教育持续、健康、稳步地发展。

参考文献

[1]解晓东.试论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质量观、质量标准与质量保证[J].高等农业教育,2003(6):22-24.

第8篇: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范文

关键词:地方高校 教育质量观 新内涵 新观念新举措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在实现高教大国目标的基础上,业已进入了提高阶段,即提高教育质量、提高办学水平、着力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新时期。地方高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主体,其建设和发展从根本上制约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整体水平。新时期,在建设高教强国的时代背景下,地方高校如何贯彻党的十七大“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精神,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进一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应是高等教育实践与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笔者将从把握新内涵、牢树新观念、实践新举措三个方面重点阐述。

一、新时期提升高等教育质量的新内涵

教育质量是人们在开展教育活动的过程中所追求的目标,失去质量意义的教育活动必定是迷茫的、无价值的活动。所以,我们普遍重视教育质量,并把它作为评价教育活动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之一。根据《教育大辞典》的解释,教育质量是指“教育水平高低和效果优劣的程度”,“最终体现在培养对象的身上”;“衡量的标准是教育目的和各级学校的培养目标”。“教育质量”并非是一个内容与标准固定不变的概念,而是一个与特定的社会主体相联系,随社会的发展而变化的动态概念。新时期,随着高等教育规模、数量的不断扩张,高等教育质量的内涵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为此,我们要树立全面的、多样化的、动态的质量观,尽快建立不同层次的高等教育质量要求和评价标准,以达到预定目标为标准,以满足社会和个人发展需要为标准,以高校自身持续发展为标准,等等。

新时期,面对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历史使命,地方高校必须站在新的高度审视自身的质量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探寻提升教育质量的新思路、新对策。

1.要明确新时期对地方高校提升教育质量提出的新要求

国家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不仅为高等教育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而且给其提出了新的复杂的要求。其中,最突出的表现就是人才培养的数量和质量还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党和国家适时提出了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时代强音,这既是高等教育理论工作者和实践者的共识,又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赋予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使命,是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内高等教育领域为之奋斗的目标。要实现这样一个目标,每所大学都责无旁贷。地方高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主体,理应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通过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进一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努力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人才队伍,从而为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创新型国家、完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奠定建设的基础,提供有力的保证。

2.要把握新时期给地方高校提升教育质量带来的新机遇

目前,就大多数地方高校的实际情况来看,其发展仍处于一种高等教育对社会有效需求供给不足的状态。事实上,只有真正过渡到就业市场拉动型的发展模式后,地方高校才能实现与社会需要的全方位结合,才能改变只关注数量增长而不关心质量提高的发展状态,从而应对社会发展的需要,为社会输出科技型成果,培养出社会需要的各种类型的创新型人才。从这一意义来看,建设高等教育强国不仅是地方高校提升教育质量的指导思想和实践动力,而且是地方高校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重大机遇。

二、新时期地方高校必须树立全面的正确的教育质量观

正确的教育质量观就是全面的、客观的,符合教育内外规律及其功能目标的理念。地方高校都面临着办学史较短、经费紧张、师资不强的困境,要持续提升高校教育质量,就要在思想观念上抛弃陈旧的、一元化的质量观,树立辩证的、科学的教育质量观。具体来说,新时期地方高校应树立以下几种质量观。

1.系统性的质量观

高等教育既表现在教育的最终结果上即学生的质量上,又表现在完整的教育活动过程的各个方面和各管理环节,只有确保这些因素各自的质量并且相互配置合理有效,才能保证高等教育的总体质量。质量的系统性还体现在时间的持续性上,高质量的学生才可能有优秀的教师、管理者和其他社会工作者,他们能为高质量的教育服务,如此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系统。

2.需求性的质量观

办学校是为社会服务,为求学者服务,学校只要满足了校内外学习者的要求,毕业生有出路,就是质量。新时期,地方高等教育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密切相关性,使其应该而且必须从社会的应用性要求中找到专业、课程教学活动的针对性,从社会生成的发展变革中提取教育发展的信息,促进系统内部专业课程的更新发展,从而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需求性就是适应性,质量观的本质特点是适应性,即适应社会需要,适应个体需要,适应教育的实际情况。

3.特色化的质量观

特色就是适应社会上的特殊需要,适应个体发展的特殊需要:特色就是发挥学校的优势,集中学校的智力、财力,在某些专业独占鳌头;特色就是满足社会某些方面的要求,满足学习者个人的专长、特长、兴趣爱好的发展。办学特色是高等学校的生命线,也是教育质量的重要体现,有特色,才有质量,才有水平。地方高校必须在人才培养模式、学科设置、专业建设、课程改革、管理机制、适性机制多方面探索,创造符合地方高等教育发展的特色之路,才能以特色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

4.多元化的质量观

新时期,高等教育需要一种新型的教育质量观,以全面的观点、全方位的角度去评价高教质量的优劣。着眼于整体的发展,着眼于不同办学层次的相对质量,社会需求是多元的、学科门类是多元的、学生个性是多元的,这些都决定了质量标准的多元化,从而发展多种形式,建立多种质量标准,让更多的人接受高等教育。满足多元性的社会需求,应该成为树立正确质量观的重要基点。

三、新时期要求地方高校对提升教育质量要有新举措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高等教育质量成为社会与学界普遍关注的问题,它与招生和经费问题并列为世界高等教育改革的三大中心议题。许多国家为改善高等教育质量而做出的不懈努力,已促使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活动成为一项国际性的活动。在此背景下,地方高校围绕“提升教育质量”这个中心,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使其质量现状得到了明显的改善。新时期,地方高校应以更高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致力于教育质量的稳步提升。

1.要营造良好的质量氛围

地方高校在提升教育质量的实践中,要通过文化环境对人的影响来引导、调动广大教职工关心质量能动性的充分发挥,以更高效地提高教育质量。一方面,要通过 加强宣传教育,在全校范围内营造以质量价值为导向的,人人重视、人人负责的质量氛围。另一方面,要通过建立健全相应的激励引导机制,传播质量信息,奖励质量成果,从而营造良好的质量文化氛围。

2.要培育全新的质量意识

教育质量意识是教育工作者努力提高本职工作的质量、主动搞好教育质量管理、促进高质量人才培养自觉性的综合反应。地方高校要加速转变全体教职员工的陈旧质量观念,树立新的质量意识。第一要树立质量意识。既要敢于与对手竞争,以高质量战胜对手,更要善于与自己竞争,不断提高工作质量;第二,要树立质量忧患意识。强调质量对于学校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作用,不断增强质量危机感和紧迫感;第三,要树立质量责任意识。坚持把质量作为学校生存和发展的第一要素;第四,要树立质量道德意识。在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及管理过程中能不畏外界压力和不正当经济利益的诱惑,自愿表现出符合质量要求的行为意识和习惯;第五,要树立质量管理意识。遵循质量形成的客观规律,广泛适用现代质量控制技术和方法实现对质量事故的预测、预防和控制。

3.要建立全面的质量标准

地方高校教育质量标准的确立应从学校和学生这两个层面进行综合考虑。从学校这一层面来看,质量标准主要体现在:学校是否确立了明确的人才培养的目标与规格,是否建立了规范的教学质量保障机制、教学质量监控机制和教学质量评价机制,是否能够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既有一定理论基础,又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创造型人才;从学生这一层面来看,质量标准则主要体现在:是否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职业道德,是否具有健康的心理和体魄,是否具有一定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是否具有一定的可持续发展的文化底蕴,是否具有一定的计算机水平、外语及外贸知识,是否具有适应岗位所要求的高技术技能、并能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等等。

4.要开展全员的质量管理

所谓全员的质量管理就是指学校的各个部门和全体教职工都要积极参与到提升教育质量的实践中来,以充分发挥管理者、教师和学生三方面保障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管理系统对质量管理负有关键性的责任,要以高质量和高效率的质量管理服务于教师和学生,充分发挥对提升教育质量的协助、支持和保障作用。学科教师应树立质量是生命的意识,切实履行起质量责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因势利导、因材施教,主动开展精品课程建设,改革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使课程和教学符合学生的潜在优势:要积极开展教学改革研究,为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提供丰富的理论支撑。同时,地方高校还要充分发挥学生个体在质量管理中的主体地位作用。

5.要实施全程的质量监控

地方高校实施全程的质量监控主要是指学校要把不断提升教学质量的意识贯穿于学校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要从教学质量形成的各环节各方面人手,做好预防、检查、管理和服务等多项工作,包括培养目标与培养方案的制定、专业设置、教学实施过程、教学质量信息反馈和教学评价过程的管理。全程结束后,要坚持对毕业生进行跟踪培养,即通过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评价,反馈学校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各项工作中取得的成绩与存在的问题,适时地进行调整,再对质量标准提出新的修订意见,这样才能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

参考文献:

[1]李军靠,杨建军.地方高校教育质量提升的障碍透析[J].教育评论,2007,(06).

[2]李泉.高等教育大众化中地方高校教育质量问题探究[J].中国科技信息,2005,(17).

第9篇: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范文

1.经济快速发展同人才培养质量不高之间的矛盾由于历史上的原因,广西经济、社会、科技和文化发展仍然相对滞后,目前尚没有国家(部委)直接举办的高等学校,进入全国大学排名前100名的仅1所学校,靠近200名末位的有1所学校,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学校有3所(另有培育阶段3所)。现有高等学校多数是师范类院校,或是近10年内由师范类学校改名而来的学院,为经济发展提供直接支持的理工和财经类本科院校明显不足。显然,广西目前的高等教育发展明显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尽管近年来中央财政给予了广西部分高校专项支持,但这种支持的力度和惠及面还未达到理想的程度。经费投入不足从根本上制约了广西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和办学条件改善,直接的结果就是高校科技成果总量少、转化能力弱、人才培养质量不高。

2.地方高校课程设置同市场需求之间的矛盾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转方式调结构的深入推进,产生了大量新兴职业,高素质、高专业技术人才严重不足。但另一方面,大学里一些专业的设置和课程内容陈旧落后,没有及时跟上“转方式,调结构”对人才的素质要求。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北部湾经济开发区的深入推进以及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提速,广西涌现出了许多新兴产业,如钦州、北海的石化工业和柳州五菱的新能源汽车等,这为广西高校大学生就业提供了机遇和挑战。因此,地方高校要根据市场需要,调整课程设置,以适应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然而,当前区内许多普通本科院校课程设置和定位模糊,缺乏前瞻性和可行性,盲目追求“高、大、全”,没有去思考所培养出来的人才在社会上的定位问题,导致这些学校毕业生核心竞争力不突出,在社会竞争中出现“有业不能就”的状况。

二、从实现更高质量就业的角度剖析广西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实现路径

1.在发展模式上,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构筑新课程体系,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之路要以学生为中心,不断创新课程内容,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让学生学到有用的知识,实现高端就业。对于高校而言,要积极探索内涵式发展之路,认清当前形势,综合分析所处的内外部环境,明确自身的优势与不足,扬长避短。在专业设置上,要充分考虑到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理性地设置学校的专业,充分利用地方性独特资源来打造特色专业,即专业的设置与地方支柱产业和优势资源相匹配。因此,就业市场与所学专业的符合度、就业岗位与所学课程的符合度,应成为大学课程设置的最基本原则,根据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不断更新拓展专业方向,从而使培养的毕业生更具有针对性。另一方面,则需要高校大力搞好就业和创业教育,如可以通过鲜活的案例和邀请典型人物现身说法等方式,增强就业、创业教育的吸引力、感染性和实效性,以此提升大学生的就业意识,转变他们的就业观念,激发他们的创业激情。

2.在发展路径上,现阶段广西高等教育要走内涵和外延协调发展之路,在人才培养质量和数量上下功夫一个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发展能力,与高等教育关系十分密切。根据广西2012年的国民生产总值水平,到2020年广西要达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GDP年增速要维持在12%,而同期全国平均水平仅为7.4%。这对广西来说,任务十分艰巨,因此加快高等教育发展对广西与全国同步建成小康社会有重大意义。这既对广西高等教育是一个严峻的考验和挑战,又为广西高等教育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提供了广阔空间,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2013年1月,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出台的《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振兴广西高等教育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提出,到2020年,广西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0%,高等学校在校生规模达到100万人。这就在客观上要求在未来10年内,广西高等教育发展要坚持走内涵和外延协调发展之路。在当前高考录取率逐年提高和高考人数逐年递减的趋势下,高校现在不讲质量,将来必为质量所困。因此,坚持高校内涵式发展,要始终立足地方,特色办学。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欧美国家把提升学生就业能力确立为提高质量的重要努力方向,树立多元化和多样性的质量观,这为我们改变办学思路和方向提供了很好的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