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初中美术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9-008-01
新课改带来了全新的教学理念。对于美术课而言,如何把新的教学理念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来。提高美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那么应该如何实施初中美术的有效教学呢?以下是本人针对如何提高初中美术教学的几点认识:
一、初中美术教育的目的
1、培养学生的艺术气质古人对于读书人的定义是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其中就包括了美术素养。温文尔雅是中国古代读书人的气质,这种书生气中包含了艺术气质,是一种读书人的气魄与儒雅,也是读书人的艺术气质。
2、培养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同样一幅作品对于不同人的意义也是不同的。对于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懂得艺术欣赏的人将之奉为瑰宝,但其对于一个完全不懂艺术的人而言不过是一张肖像画而已。培养初中生的艺术欣赏能力,对于培养他们真善美的人格精神、提高他们的生活品质具有积极的作用。
二、初中美术教学的策略。
1、融洽师生关系。和谐的师生关系在探究性学习中,起到很大的作用,新的教学理念要求教师变换角色,不仅是知识的研究者和传道者,而且还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引路人。因此,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放下“师”的架子,尊重每一位学生人格,而不是体罚、训斥。以学生学习的合作伙伴的角色出现,在学生心目中,才能体现出平等的师生关系。
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师生彼此分享思考、体验经验和探讨知识,及交流彼此的情感经验,从而达成共识,实现教学目标。师生交往、互动是一个共同发展的过程。而传统的单边教学与新课改的双边教学在本质上是有区别的,如果以教为主,课堂容易陷入沉闷,没有问题,对学生的智力开发不利。反之民主放任,学生犹如断线的风筝。所以,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是有效教学的剂。学生只有在民主平等的互动课堂中,培养学生敢问、敢疑、敢想、敢说的合作探究精神。使美丽的创作思维火花在课堂不断闪现、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老师成为受欢迎的老师。师生在和谐的气氛中一起成长。
2、激发学习兴趣。初中美术教学中教师应首先根据本学科的特点,通过创新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重拾学生的学习信心。随地取材,拓展学生艺术视野众所周知,美术课堂,需要很多的辅助材料,如:橡皮泥、积木等等,如果缺少这些材料,美术课便难以进行。为此,我提倡同学们因地制宜,从我们的身边寻找材料,将其引入课堂。如缺少橡皮泥来制作雕塑,可以使用随处可得的泥巴,在课堂上由老师引导,根据小时的“捏泥人”游戏开始讲解雕塑;身边随处可取的树皮、秸秆,还有鸡蛋壳、毛线、碎布,都可以用来制作手工艺品;在教学 “身边的物品”时,同学们桌上的茶杯、文具盒之类,都可成为美术课堂的学具,可以用来引导学生观察。突破常规,培养学生创作灵感美术教学的两个鲜明特征,一是要根植于生活的土壤,另一个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丰富的想象力。那种墨守陈规,囿于传统的美术教学方式,必然不能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美术人才,也不能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在教学中,经常突破传统思维,采用独特的教学方式,努力为学生创设轻松愉快,有趣味的学习环境和气氛,以此培养学习兴趣,进行审美教育。如在课外写生时,我带领学生走进农村:广袤的田野、湛蓝的天空、迷人晚霞、袅袅炊烟、花草野果……让学生徜徉在优美的画卷里,学生在和煦的春风中,在婆娑的叶浪里,静静的感受。在这样良好的环境氛围中,学生的创作冲动被激发了,灵感也产生了,创作的热情自然也就高了。
3、进行自主学习。有些教育家提出一个"重基础、重自学、重方法"的教育理论,我认为是非常贴切实际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是非常重要的。在美术实践中,创新是其灵魂所在,只有创新,艺术才会有生命。因此,在美术教学中切不可"死记硬背"。作为一名美育工作者,就是学习的引导者,切不可简单地讲解传授基本技法、步骤,应该适时引导学生发挥其自身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学生主动地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比如,我在《灯与光》一课中,首先给出两个问题……什么是光?灯与光有什么关系?请学生分组讨论,并将讨论的结果写在题板上,由组长或小组代表加以评述说明,让学生主动地尝试了不同光的区分方法和各种灯的制作方法,然后老师针对不同的问题进行辅导。最后让学生创作作品,自己思考怎样才能表现出这样或那样的效果呢?这个环节老师要巡视指导,表扬和鼓励学生,提高学习的有效性。
4、联系实际生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其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人生观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例如,在教学“端午节”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开心辞典”的游戏活动。通过问题的引导,不但有效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而且揭示了知识主题,帮助学生认识了与端午节有关的知识。同时,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事先准备好的粽子、龙舟图片、艾叶等,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我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多彩,以唤醒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保护意识。接下来,教师可以通过漫画的形式引入主题:随着商家的炒作,情人节、愚人节、圣诞节等“洋节日”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相比之下,我国的传统节日反而显得冷冷清清。那么,在现代社会中,我们应该怎样看待和把握传统节日?学生们又能为传统节日的发扬光大做些什么呢?通过与实际生活的相互联系,使得美术教学和学生生活相互联系起来,充分激发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意识。
【关键词】初中美术 生活 兴趣
一、结合学生的生活,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生活是艺术创作的源泉”,让美术教学融于学生喜闻乐见的生活活动之中,并以直观丰富的客观事物为载体,使枯燥的课堂教学变成活生生的生活现实,使抽象的知识变为生动有趣。我们可以将学生手边常用的东西变成美术创造的原材料,如卡通人物图片,记事本的封面,文具,贴贴纸等,达到拓展教材内容、活化教材内容,增强学生对学习的亲切感,激发学生学习的求知欲望,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人美版八年级下册《中国画的形式美》一课,单看题目《中国画的形式美》就觉得有点头疼,专业化,抽象。那些天刚好天气转暖,有些同学已经拿书当扇子用了,这给了我一些灵感,扇子的造型各具形状,而中国画的形式美中的章法之美就在不同的形制中合理安排表现的物象……,因此我把课题定为《扇?画》,将生活中的扇子作为道具引入课堂,这个小东西果然是作用非凡,学习效果很好。由于特殊情况,个别班级少了课时,结果这些班级的学生还讨着要上这一课。在课堂上,当我请大家折一把与众不同的扇子时,有学生说,扇子我在幼儿园就会做了,马上就动手作了。也有些同学又像是不相信一样,愣了,面对熟知的扇子,大家很快就进入角色。可要做到别具一格,与众不同,还得下一番功夫,终于创造了一把心仪的扇子。还不够,根据我们的生活经验,每个人都知道扇子上有画有诗,还有一些关于才子、美人与扇子的故事,所以我们还要在扇面上添砖加瓦,怎么做好呢?顺水推舟引出中国画在形式美方面的几个因素,尤其关注章法之美。接下来大家在自己精心折叠的扇子上题诗作画,个个都是聚精会神,惜墨如金,看着自己独树一帜的作品,还有那似是而非的印章,成功的喜悦洋溢在一张张稚嫩的脸上。中国画的形式美在这小小的扇面上表现得淋漓尽致,最后手持扇子到讲台上来再现一下才子佳人一幕,下课的铃声在欢声笑语中响起。课间摇着得意之作在校园里炫耀一番,既美妙又实用。
二、创设生活化的问题情境,是实施美术课堂生活化的关键
在初中美术课堂教学中创设生活情境,可以把比较抽象的美术概念如构图、色调适当变化为学生比较熟悉的生活实际问题。问题是激发学生的原动力,生活中的问题具有形象性和启发性,从学生比较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引出课题,学生会觉得美术知识实实在在存在于生活中,处处都有美术,增强学习动机和学习信心。
1.利用生活经验创设问题情境。如:讲解色彩知识,教师如果只是简单地告诉学生什么是原色间色复色、什么是色彩的三要素、什么是色彩的冷暖,估计没人愿听。但如果教师结合人们的衣食住行提出:“相同样式的箱子,为什么人们会认为深色的重?”“喜庆的场合,人们要穿什么颜色的衣服才不致失礼?”利用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创设问题情境,能引起学生的共鸣,会感到美术知识存在的价值,自然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运用校园活动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应用意识的最有效办法应该是让学生有机会亲身去实践。由于校园活动是学生生活的一部分,多彩的活动为创设问题情境提供了丰富的资源。由于贴近学生,学生感到熟悉与亲切,会使学生轻松自然地进入学习状态,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得以提高。
3.运用多媒体创设生活化的问题情境。多媒体教学集文字、声音、图像等多种手段于一体,能够对真实情境进行再现和模拟,突破现实条件的限制,生学生获得如临其境的艺术感受。丰富的资源展示和多角度地反映事物发生、发展的过程,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参与课堂活动。
三、多元展示与综合评价是实施美术教学生活化的重要平台
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是学生生活世界的一部分,学生的思想态度也必然反映其中,美术课学习的实际效果是学生学习后最想看到的。学生是否能获得成功的学习体验同学习成果的展示和评价有密切关系,多元化的成果展现与综合评价是学生智慧生成的外在表现。
1.学生学习成果的展现,是学生获得成功体验的途径。学生在美术课堂中到底学到了些什么?学生作业是学习成效最快而直接的反应途径,是教学有效性的外在体现,也是学生知识掌握程度的诊断依据。因此设计作业的过程中教师要尽可能为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根据学生需要作业内容和形式要多样化,考虑学生的“双基”,考虑学生的差异性,充分激发学生的作业动机,使学生能将所习得的美术知识得到进一步的巩固。要鼓励学生自己多种渠道搜集生活中的美术问题,运用所学知识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多元化解决问题,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体会成功的喜悦,树立学以致用的思想,逐步养成从生活中认识美术、感受美术的习惯。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除当堂展示外还可以充分利用学校壁报、展示宣传栏、教室外走廊,以及举办作品展方式进行。当然,展览学生的美术作品,不等于就展示了他们的全部学习成果。
关键词:初中;美术课;兴趣
担任美术教学工作已经有几年的时间了,经常有不同学科的教师羡慕地跟我说:“你们的美术课最好上啦,学生上课积极性很高,上课轻松,课堂活跃,想怎么上就怎么上”。“哎!”我想想,如果真如他们所说的那样就好了。那真可以说明这位美术教师的教学能力很强。中学生天生对任何事都有兴趣,什么都想去学一学、做一做,模仿一下,从他们对世界还只有淡淡认识的时候,他们就开始了涂鸦,然后随着认识的提高,技能的增加,年龄的增长,这些兴趣都会发生变化,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对美术的热情截然不同,作为一名美术教师,如何提高美术课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让不同的学生通过美术课的学习,在美术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等方面有所收获、有所提高,是我经常思考的一个问题。
上好美术课,是每个美术教师的追求,也是每个学生的期望。我一直在思考,如何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课堂既活泼又生动呢?在思考的同时,我在一次次实践的检验中寻找答案。一节课要充分利用好,又要学生兴趣能提高,就须让精彩纷呈的艺术有机的与课堂教学互相利用,使各类艺术互相渗化,保持课堂内容的新鲜感例。如在上第六课《和平鸽》一课的时候,我让学生找跟和平、和平鸽相关的资料,收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招贴画如:《和平之人》、《不知是胜利》等,并结合2008年世界各国运动员参加中国奥运会,让他们做课堂的主人,展开教学。这样一来大大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的兴趣。
初中美术课重视的是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要积极为学生创造好的学习环境,增加文化内涵,传统美术教学只重视专业知识与技能的传授,脱离学生日常生活,这种学习观念不仅很难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师应鼓励学生在欣赏活动中开展探究性的学习,对多年的美术教学进行反思,我发现自己有以下优缺点。
1.美术学习要从单纯的技能,技巧学习层面提高到美术文化学习的层面,美术教学要创造一定的文化情境,使学生通过美术学习加深对文化和历史的认识。在上第四课《梅竹精神》一课时候我没有单单教他们国画的画法,而是讲有关国画的基础知识、名家名作以及他们的历史背景。学生像听故事一样,慢慢吸收我说讲的故事。让他们了解文化,了解国粹是我这一课的主要目的。所以光有好的课堂环境还不够,美术作品,艺术家和学生间存在距离教师要在学生和艺术作品之间架起桥梁。充分地学习,掌握与教材相关的知识;教师在备课前要先通读全课,初步了解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我们常说教师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首先要有一桶水。可在信息高速发展的今天,教师如果只有一桶水已经远远不够了。学生见多识广,小脑袋中装满了各种各样的知识,所以教师不能只有一桶水而是要有一口井,以备学生所需。因此,教师一定要多学习,多充实自己,尽可能多地掌握一些与本课有关联的内容,多了解与教材相关的知识。
2.作为教师的我,没能很好地将美术与其他学科联系起来,培养他们的综合思维能力,知识延展的还不够,只是在自己的美术领域里传输知识,所以以后我要增加自己的各方面知识的学习,让美术课成为他们学习知识的又一阵地。
3.我在上课的时候,比较重视教学手段,如电影、录像、范画、故事,游戏和音乐等方式引导学生,增强他们对形象的感受,对美术的浓厚兴趣。
4.在课堂上我注重角色互换,拉近师生距离,不要让学生产生上美术课是一种负担,欣赏理解作品是一项任务,这样的错觉。让他们感受到,上美术是一种享受,自己才是这节课的主角,让他们在这里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并让他们把所学知识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使他们在接受知识的同时,受到美的熏陶,身心得到健康成长。
关键词:初中美术 新课程改革 现状 策略
初中阶段开设美术课程,有利于陶冶学生情操、提升学生的鉴赏能力,培养学生的美学意识,从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因此,教师要重视美术教学。然而,现阶段的初中美术教学现状却不太乐观,很多学校、家长、教师都忽视了美术教学的重要作用,将美术等同于了绘画,认为升学考试美术并不占有什么地位,从而忽略了美术教育的意义,影响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对此,笔者从现状入手,就如何改善初中美术教学提出了几点策略。
一、初中美术教学现状及其原因
美术是初中阶段的一门副科,并未被列入中考,这就导致了教师、家长、学生对美术学习的不重视,甚至有些地方根本就不上美术课。对于教师来说,他们认为美术作为一门副科,不需参与考试,这就极易放松对美术的教学;对于家长来说,他们认为美术学习会占用其他主科学习时间,影响学生学习主要科目,所以没有必要进行学习;对于学生来说,在教师和家长的双重影响之下,他们极可能产生学习美术是不务正业的认知,学习了也对自己的升学考试没有什么帮助,久而久之,他们就会失去对美术学习的兴趣。教师、家长、学生这种不重视的观念及行为,从而导致了美术课堂教学效率不高以及学生不感兴趣、学习效果差的现状。
二、改善初中美术教学应采取的策略
初中美术教学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教学中,教师应该采取新的教学方式,改变初中美术教学的现状,以真正提高美术教学质量。下面我们就来探讨一下改善初中美术教学应当采取的策略。
(一)转变教师角色,加强互动交流
以往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是课堂的主体,学生必须一切听从教师的教导,教师说什么、学生就做什么,学生扮演着被动的角色,也不能抒发出自己的观点、看法,这样一来,教师和学生之间缺少互动交流,教学效果自然可想而知。而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和学生之间必须加强互动交流,这就要求教师转变自身角色,变课堂的控制者为学生的引导者、启发者,放下高高在上的架子,从而与学生更好地互动交流,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
(二)引导学生发现美,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生活中美是无处不在,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美术教学中,教师应从学生的角度去看待问题,并及时给予学生美术技巧和技能的指导,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充分发现美、感受美和欣赏美,进而提高他们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具体来说,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可从课内和课外分别做起。课内,教师要抓住美术作品中的各种艺术语言元素,引导学生去正确地欣赏作品,从而使他们对作品有一个初步认知,逐步提高其审美能力;课外,教师应引导学生走进生活,融入社会,通过欣赏大自然的秀美景观,领略中华民族几千年积淀的丰厚传统文化,来拓宽学生的视野,使他们从中感悟到一种自然美和生活美。我就经常鼓励学生参加各种有益的实践活动,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让其发挥想象,进行美术创作,从而使学生在活动中更好地感受到了自然之美、生活之美,提高了审美能力。
(三)加强课堂示范,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绘画技能
上好一节美术课,教师的示范讲解很重要,教师应始终扮演引导学生的角色,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抓住教学重点,由浅入深、化繁为简地进行示范教学,从而使学生得其要领,在动手实践过程中,创造出更新的艺术作品。由此可见,教师加强课堂示范对引导学生学习美术、学好美术有着不可忽略的作用。
(四)优化评价,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
对学生作品进行评价是美术学习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会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产生直接的影响。而初中美术学习是为了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提高他们对美的欣赏能力,使之对生活产生热情。因此,在评价学生作品时,教师不能以作品是否相似、美术技能是否高超为评判标准,而应以多元化的评价标准、评价内容来评判学生作品,尤其要寻找学生作品的闪光点,给予学生积极、肯定的评价。这样,当学生获得表扬和肯定时,就会树立起学习美术的信心,激起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和对生活的思考,把自己的真实情感于自己的作品中表现出来。
总之,美术教学是一门特殊的艺术,教师只有更多地关注教学策略,采用合理有效的教学方式,适时地、机智地、耐心地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素养培养,才能真正实现美术教育的独特价值。
参考文献:
[1]冯雯婧. 新课改下教学评价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应用探析[J].学生之友:初中版,2011(8).
【关键词】初中美术 特色教学 乡土教材 激发兴趣
近年来,我国初中阶段的美术教育已被纳入到素质教育的范畴,得到了迅速发展。但是,广大农村和边远山区的中学美术学科由于不参加中考,仍然处于被冷落的地位,成为义务教育阶段十分薄弱的环节。就此,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略做几点探讨。
一、山区农村初中美术教学中存在的误区及原因分析
1.农村初中美术教师出现思想“懈怠”的原因。(1)“非升考科目”观念根深蒂固。自教育考试制度产生以来,似乎一切教育最终的评价结果都是要通过考试来体现。初中美术属非统考、非升考科目,美术教师既没有竭尽全力为学生挣“分数”的动机,也没有“被淘汰出局”的压力,更不用去承受来自社会、家长和上级主管部门对教学成绩过度关注而产生“高山压顶之势”的心理负担。(2)学校领导不够重视。虽然,当前的教育战线正处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时期,但应试教育仍然被作为很多学校抓教育的最终目的。特别是一些学校领导表面上抓素质教育,而实质上完全还在片面追求升学率,重智育轻美育的思想还依然存在,对音体美等一些非统考科目不重视,自然对一些教学器材配备就不放在心上。(3)社会观念影响。美术教师在农村初中似乎只是“配角”,美术课也就成了对学生的“赠品”,还没有到期末,就有很多老师在“盯”着“要课”,大家都认为美术课不重要,美术教师也就很随意,甚至主动把自己的课让给其它科目的老师,只求一身轻松,“懈怠”心理自然产生了。
2.农村初中缺乏艺术展示平台,导致学生对美术概念的认识不足或“消化不良”,难以激发兴趣。农村初中的学生大部分都来自比较贫困的农村家庭,和城市学生相比,他们见识少,参加活动更少,甚至连接受美术课学习的机会都很少。从电影、电视、展览中接受美学教育的机会就更不用提了,加之老师陈旧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学生对美术的理解和认识仅仅只停留在“画几幅画”、“听一听老师讲”、“看一看课本的绘画”等简单而枯燥的活动中。或者虽然老师在传授的过程中有所拓展,但由于缺乏灵活多样的教法、丰富多彩的活动和让学生充分展示才华的平台,从而导致农村初中美术教学只能以“助手”的身份参与到农村初中教育的行列中,教师无动力,学生没兴趣。
二、提高山区农村初中美术教学效率的探讨和实践
1.消除“懈怠”思想是前提。“懈怠是失败的祸根”。要消除美术教师的懈怠思想我认为可以按以下方法试一试:(1)抽部分学生或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倾听学生心声,对美术教师授课态度、方法的评价;与美术教师倾心交谈,听一听他们对农村美术教学的态度和看法。确定他们是否存在“懈怠”的心理。(2)分析教师存在“懈怠”心理的原因,是因为“非中考”观念的影响、“社会评论”冲击、领导不重视,还是其它原因呢?然后对症下药。(3)根据教师心理障碍,可以让教师多参加一些有组织的培训活动,借助名师成长的经历来激发他们的上进意识,鼓励他们多参加一些上级比赛活动,提高“艺术与生活密不可分”、“美育是学生综合素质重要组成部分”的认识。当然,领导也应该提高认识,重视美育。
2.搭建艺术平台是动力。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应用,美术教学不是让学生学会美术课本里的知识,而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能够自主地从生活、自然界中发现美,并创造美。学校应当为师生搭建一个展示艺术才华,渲染艺术氛围的平台,让“小草”呈现绿色,让“鲜花”吐露芬芳,让“小树”成为栋梁。
3.灵活驾驭课堂是关键。课堂教学是师生互动的双边活动过程,是整个教育过程的关键。一些受传统教育思想影响较深的教师,教书非常“认真”,把课堂教学当成“传授知识”的场所,没有做到教书育人、培养才干、开发智力。“一本教案、一本书、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便上完一节课,致使课堂僵化,效率降低。
美术教育家尹少淳说过:美术是最具有人性意味和最具综合性质的人类活动之一。人们与生俱来就热爱艺术,这种活动在他们对世界还只有淡淡认识的时候就开始了涂鸦和歌舞。所以我们美术教师不应该完全在学生身上找借口,尤其是山区农村的美术教师更应该不断学习,提高认识,更新观念,充分利用校本、班本资源,因地制宜,将艺术与生活、自然密切联系起来,通过美术教学活动去唤醒学生对生活的感受,陶冶情操,提高审美能力,让山区农村的孩子也能尽情地遨游在艺术的海洋之中。
参考文献:
[1]辜敏,杨春生.美术教学实施指南[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4).
关键词 初中美术教学 评价
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全面的、完善的、重过程、重创新的积极的评价,发挥教师语言正能量的引导作用,是初中美术教学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
在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育中,评价主要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评价标准要体现多维性和多级性,适应不同个性和能力的学生的美术学习状况。根据现代教育和素质教育的特点,结合新课程改革理念和美术学科的自身特点,我改变传统的美术课堂评价方式,不以作业的优劣作为唯一评价标准,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参与,积极思考、积极探究。以教师评与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相结合的方式,考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同时也充分体现了对学生创作成果的尊重。以下是我在教学实践中采用的教学评价方法:
1.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确立评价标准
初中美术的教学评价必须从学生的成长需要出发,不脱离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不脱离学生实际学习水平与生活经验,不单纯从艺术性考虑,更不能用成人的标准来度量学生作品。评价标准应侧重于创造性与个性:如生活情趣、对生活的理解、想象和个性成分。评价标准因人而异,只要参与学习就能得到肯定与表扬。让学生反复尝试,鼓励大胆表现,让学生获得创作的喜悦。
2.采用多种评价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心理学家盖慈说:“没有什么东西更能增加人满足的感觉;也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鼓起进一步求成功的努力。”实践证明,得分低、评价差的学生容易失去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学习主动性也差。所以,美术课除了增强课堂趣味外,还要发挥好评价的促进作用,及时在评价过程中树立学生的自信心,调动学生对美术学习的积极性。当然,使用这种激励性的评价方法也要根据不同年级的学生而有所不同。对七、八年级的学生主要采用激励赞扬为主的方法,因为根据他们的年龄特点,他们容易赞同老师的做法。而对九年级的学生,则应倾向于采用实事求是的方法,因为他们已基本具备辨别优劣、判断是非的能力。同时,评价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目标要小,起点要低。对学生的感情态度、创造性思维、合作精神等行为出现时要及时予以反馈。评价的方法也应根据不同的评价内容而定,可用量化评价和质性评价相结合。不能量化的部分,可采用描述性评价、课堂激励性评价等多种方式。如:学生作业的评价,就可以打分、写评语或根据作业反映的突出优势盖章(如;智慧星、技术星、创意星等章),也可按班级或年级举行小型的展览;或建立成长记录袋;或让学生制做作品集等来反映学生多方面的优势。评定无论采用哪种形式,评价一定要有明确的目标,客观和恰当的评价结论。要通过评价培养学生能客观的认识自己的习惯,提高他们的反省能力。从而促进他们的学习,提高他们的美术素养。
同时也应注意,每种评价方法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也相应存在不足,所以,教师要提高运用各种方法的能力,保证各种评价方法的科学性、实用性,使评价尽可能的客观公正。
3.采用多种评价形式,促进全面发展
在以往教学中,教师是评价者,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往往以教师自己的审美观为评判标准。新的美术评价,提倡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教师在活动评价中只起组织、引导、促进学生学习的作用。师生共评,教师选择技法、形象感、创意各有千秋的作业,让学生先评价对方的作品,将个人的审美与认知表现出来,教师在一旁因势利导:你认为他画得好吗?你认为他有没有创意?学生互评,能促进相互之间的交流,使评价双方关注到了对方的优点与长处,利于自我反思,也是合作探究的一种表现。
这种多主题评价,能够从不同的角度为学生提供有关自己学习发展状况的信息,使学生清楚的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并通过比较、反思、调整自己的学习行为,评价结论也较为科学、宽松、现实。
4.构建期末成绩的综合性评定体系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美术教学大纲》明确说明:学校美术教学目的是“通过美术教学,向学生
授浅显的美术基础知识和简单的造型技巧,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良好的意志品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形象记忆力、想象力与创造力”。《美术新课程标准》把美术评价分成“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四个学习领域加以描述。由此可见,在期末美术成绩的评定中,假如教师单凭主观印象或一次绘画考试而确定学生的成绩,显然是不合理的。因此,教学中应改进美术成绩的评定方法,建立综合性的评价方式。
根据《大纲》和《新课准》的要求,我们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构建以平时成绩为主,期末测试为辅的评价方法,按基础知识(20%)、欣赏评述(20%)、平时作业(40%)、学习态度(10%)、课堂纪律(10%)、的累计分综合评价整体美术素质。
基础知识和欣赏评述可以用试卷测试的方式,在期末对学生进行评价。如美术的种类、色彩知识、书法常识、基本技法和作品赏析等,可以作为考察的内容。基础知识的难度应适当降低,使学生能保持浓厚的兴趣,对枯燥的、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没有畏惧心理,以利下一步学习。欣赏能力的考察以提高学生欣赏优秀作品的能力为目标。
平时作业、学习态度和课堂纪律根据学生在日常学习的表现进行综合评价,可用量化评价和质性评价相结合。如平时作业的评价可计算出每次作业的分值,再根据学生每次作业的等级给出分数,最后得出总分。学习态度和课堂纪律以质性评价为主,教师可根据学生在日常学习中的表现,结合学生的自评给予客观的评价。
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科学的教育评价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的重要保证,是深化教育改革,大面积提高教育质量的有效手段。实施科学的教育评价至关重要。初中美术教育的评价,对促进学生素质的发展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我们只有在实践中通过不断研究和探索,才能形成科学化的发展性评价体系,才能适应新的课程改革要求,确保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因此,美术教师要更新观念,评价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客观行为,尊重学生的个性张扬,探索一种评价内容全面、评价方法多样、评价主体多元的教育评价模式。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综合性的评价。
参考文献
[1]《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美术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
[2]《初中美术新课程标准》(实验稿)
初中美术 愉快教学
一、愉快教学的内涵和作用
愉快教学,简单地说,就是在教与学的活动中让学生愉快地学习、思考,在愉快中获得知识,在愉快中锻炼学生的动脑动手能力,在愉快中培养学生当学习的主人。关于“愉快教学”,古今中外不少有见识的教育理 论家都有过许多精辟的论述,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在《论语·雍也》中说过:“知之者不知好之者,好之者不 如乐之者”。这里所说的“好”与“乐”就是一种兴趣,一种愉悦的心理,一种力求认识和创造的倾向。古罗 马文艺理论家贺拉斯在《诗艺》中提出“寓教于乐”理论,它深刻地揭示了“教”与“乐”的辩证关系:教寓 乐中,乐为教存。它不但对文学创作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而且对文化教育乃至其他工作都有很大的启迪。周恩 来在谈到关于文化教育时,就曾强调“寓教于乐”,要求在无穷的乐趣中蕴入深刻的教益,以获得最佳的教育 效果。可见,有关愉快教学自古有之,而且已是全世界都倡导的一种教学艺术。
二、初中美术课的特点及实施愉快教学的必要性。
初中美术课是义务教育的一门必修的艺术教育课程,是对学生进行美育,促进智力发展和进行思想品德教 育的重要途径。通过美术教学,向学生传授美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对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陶冶高尚情操 ,培养良好的品德、意志,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创造 力都是十分有益的。
科学实验也已证明,学习美术能使右半脑得到锻炼,这对于促进人的智力全面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个受到良好美术教育的学生,观察事物就比较敏锐、细致、准确、完整,对形状的区别、明暗的判断、空间 的理解、色彩的分辨能力都较高。它对从事社会职业,比如工业、农业、教育、军事和科学研究等都有极大的 好处,对于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文化素质,挖掘人类的潜力都具有深远的意义。但长期以来,我国的基础教育 都是实行应试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美术教育的重要性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为了改变这种状态,除有关部 门切实抓好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外,美术教育工作者在教学方法上也要积极进行改革,努力探索美术 教学的新路子,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因此,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实施愉快教学是十分必要的。
三、初中美术愉快教学的具体措施
美术课的愉快教学,就是要从本学科的特点出发,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愉快因素,采用学生喜爱的灵活多样 的教学手段,来提高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在愉快中学到知识,本人多年来一直从事初中美术教学工 作,围绕着美术课的愉快教学,在实践中作了一些初步的探讨和尝试。
(一)教师的教态应亲切自然, 师生共同创造一种和谐愉快的气氛。
教态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外部表情与内在气质的形象反映,它对学生的学习心理和情绪有着直接或间接 的影响。好的教态,学生会感到亲切、轻松、愉快,有利于提高学习的兴趣。教师面带微笑,和颜悦色,会给 学生愉快的暗示,学生会从中受到感染。许多优秀的教师都懂得微笑的意义,他们即使在十分疲惫或身体不适 的情况下,也总是面带微笑地走进教室,因为他们懂得,学生会从老师的微笑里感到关心、爱护、理解和友谊 。同时学生也会从教师的愉中受到鼓励,激发起爱老师,爱这门课的相应情感,所以,在学生面前,老师 应永远是亲切自然的。即使是对待差生,老师的一个真诚的微笑,一个期望的眼神,一句幽默的话,一个暗示 的动作,有时比严厉的批评更能让学生接受,使学生从中感受到老师对他的尊重、爱护和关怀,从而使学生能 自觉改正缺点,避免产生师生间的对立情绪,所以,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就应始终保护良好的心理状态,促进师 生在认识与情感两方面的沟通,变一切消极状态为积极状态,师生共同创造一种和谐愉快的气氛。只有这样, 才有利于老师自始至终贯彻积极主动性原则,使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接受美的教育。
(二)运用电化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创造良好的教学情景。
美术是视觉艺术,需要通过视觉来获取信息,这就必须强化直观教学。传统的教学方法常常使教学陷于枯 燥乏味,如将现代化的电化教学手段引入美术课堂,使教学媒体多样化,就可以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来参与 感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实施愉快教学,增强教学效果。
(三)重视导课和结课艺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成功的一节课,从开始就应引人入胜,让学生的精力很快集中并对新课产生兴趣,因此对新课的导入应作 精心的设计。导课是一种教学艺术,它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要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进行创造性的 设计。
关键词:浅谈;初中美术;教学方法
新课标将美术教育中对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作为基础教育的初中美术教育在实现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是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因而,加强初中美术教育,使学生掌握美术基础知识与技能,理解与欣赏美,对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高尚的品德情操,发展积极乐观、健康的情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我国美术教育界对美术教育一直未形成统一认识,没有有效的教育方法体系,激发不了学生兴趣,甚至好些美术课时被应试公共课侵占.而在当前的初中美术教学中,大多数美术教师只注重学生基本绘画技能,而对学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所应具备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开发与培养则很少受到重视甚至不考虑.笔者认为,学习艺术类的课程教学,最主要的是要让学生有兴趣,能体会到审美的与乐趣,在此基础上再附以正确的教学方法,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下面从培养学生兴趣与教学方法两方面来谈一下笔者的教学体会。
一、激发并培养起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就等于撑起了美术教育的半边天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尽可能地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熟悉的校园生活相联系
比如,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校园的春天”、第四单元“校园艺术节”都采取校园生活的题材,让学生熟悉,亲切,喜闻乐见。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在美术教学中,涉及到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内容,学生易进入教学情境,能更快投入地进入美术活动,另外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化媒体,诸如电视、报刊、网络的信息、资料,适时引入能充分体现社会、时代的最新消息和新知识、新成就,包括科技、文化、政治等多方面。教师在自己关心最新信息与知识的同时。要适时适度将这些新信息与知识传递给学生。引导学生获取、分析,为美术教学所用。如:在教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设计吉祥物”时,可结合我国成功申办2008年奥运会,那么我们对吉祥物进行设计时,要结合我国人民喜爱的吉祥物如:大熊猫,我国代表性建筑物:长城等进行。这样既围绕教材又结合实事。
二、好的教学方法结合培养学生的兴趣可使美术教学达到全面收获
1.引导学生发现美,让他们自已去感受美,提高审美素质
法国雕塑家罗丹曾说过:美是o处不在的,我们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在美术教育活动中,应充分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真正站在学生的立场和学生生活的社会环境中启发,调动和诱导学生,使其发现生活中的艺术形象,表现手法。诸如广告,影视中的美术形象,并尽可能地让学生广泛接触各种美术工具和材料以及恰当地教给学生一定的美术技能、技巧,使学生潜移默化的认识美、发现美和欣赏美并自已动手创造美。教师就是要用人类艺术精品和大自然的美、社会的美,帮助学生揭示美的规律,打动学生的感官,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心理结构,最终帮助学生设计美的生活。
2.营造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的情景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已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究者。兴趣是个体对特定的事物、活动及人为对象所产生的积极的和带有倾向性、选择性的态度和情绪,是人的一种带有趋向性的心理特征,学生有了兴味,就肯用全部精力去做事情,所以设法引起学生的兴味,是很要紧的事。那么在教学中怎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必须热爱自己所教的学科,要真正担起教书育人的职责。这就要求教师充分提高自己的美术修养与技能,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自身的技能展现美术学科的艺术美,比如在教课时,要讲明白一种绘画技法,不是让学生翻到教材的某某页,看示例图中是怎么运用技法,而是教师上黑板刷刷几笔画出所要讲解的例图,让学生在观看中体会到美,体会到艺术让人达到的惊叹之美。如果他对此种美充满了向往,有更进一步想亲身达到的想法,那兴趣自然产生了,所以,要让人对某事物感兴趣,不是如何如何说教让他感兴趣,而是让他亲身感受,亲眼观看,让他自己发现里面包含的美,产生向往和自已去达到的冲动,从而自然产生兴趣,培养学习兴趣,当然还得有学生喜闻乐见的内容为载体。通过调查分析,学生对于发生在自已身边的事,尤其是发生在校园的事比较感兴趣。教育者,应多给学生提供这种探究的机会,通过美术教育,学生掌握的不仅仅是对外部事物的表面认识,而是把握了自已独特的内心世界,获得的是观察事物的方式,感受外部事物的能力,并将其内化为一种人个经验,形成一种价值取向。
近几年来我们国家也非常重视美术教育,许多学校也取得了不少教学成果。但受前几年应试教育的约束,许多学校的教育意识没有彻底转变,注重学生成绩和学校的升学率,很多学校不开设美术课或者是虚设美术课。许多教师的教学方法还没改变,上美术课时,因缺乏资料,或图省事,只教学生临摹作品,课堂气氛低沉,讲课呆板,这些都局限了学生的思维发展和兴趣培养。作为教师我们应该从自身做起,转变教学观念,从课堂抓起,培养其兴趣。
一、美术教师要注重自身素质的发展
教师本身应具备创新精神,要有创造性思维,思路活跃、方法新颖,学生感到有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才能引起学生积极思维,取得好的学习效果。教师的作用不能像过去所说的“传道、授业、解惑”那样强化、单一,教师可以提供学生一个场地、氛围,自己则也可以成为学生中的一员,甚至做学生的听众,形成情感融洽,气氛和谐的学习情境。课上应多设疑点,让学生反复质疑,师生共同发表自己的不同见解。
二、美术教师利用现有设备,培养学生兴趣
学生兴趣与课堂教学方法密切相关,美术教育要靠得当的教学方法去完成。所以要根据教材,不同的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来活跃课堂,培养学生兴趣。因此运用现有的教学设备来补充就非常有必要。通过自己找些资料,如挂图、画册、录象、幻灯、光碟等,让学生观看欣赏。通过声音、图像、音乐刺激学生,激发学生兴趣。通过生动丰富的素材资料,将学生从课堂枯燥的说教中解脱出来。只有通过大量作品欣赏,教学示范,才能使学生增加感性的认识,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在不断的艺术熏陶中,才能提高自己的创造能力。这样让学生在兴趣中吸取知识和掌握技能,就能收到最佳学习效果,充分发挥课堂活跃的优势作用。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构图能力。
三、美术教师要灵活选材
教师要灵活掌握课本的内容不一定要完全按课本上的内容讲授,除了抓住基本的知识技能知识点外,要根据学生的基础和兴趣来安排并加入新的知识点,并与他们的生活实际相联系,为的是更好的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优化课本的信息,使所学内容更容易被学生接纳,从而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的内容中来,通过教师的正确引导,才会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形成创新意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发挥出来了,创新教学就不是一句空话。因此,要在课堂上进行刨新教学,就要选择有利于创新的课的内容。一套适于美术课的作业评价方法美术课的内容应该充分突出美感教学,充分运用各种形式美感的内容吸引、感染学生,让学生认识和理解,进而主动选择美。丰子恺说“美术是为人生的,人生走到哪里,美术跟到哪里。”在当前的教学中,美术课的任务是让学生自觉运用美来塑造自己以后的人生。
当今信息时代的教育,教师必须主动的引导学生用美的原则去选择知识和信息,使他们树立正确的审美观使自己能够健康成长。
四、创造轻松活跃而亲切祥和的课堂氛围
人在轻松自在的环境中更容易激发创作灵感。因此,为了更好地鼓励学生创造性的活动,亲切的课堂气氛是很重要的。教师可以在与学生交流中,不断地使用鼓励,表扬的语言,对学生的思考加以肯定,这样做既能增强他们的信心又能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创作,实践欲望。同时,恰当的音乐也能起到良好的作用。在上中国画欣赏课时,我选取了多首古典乐曲。从一开始就把学生带人创设的氛围中,孩子们伴着优美的音乐,沉浸在欣赏祖国国画艺术之中。
五、建立美术课的作业评价方法,促进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