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物流配送体系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烟草卷烟;物流配送;优化策略
随着我国制造业的快速发展,我国物流业也步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烟草行业是我国主要的税收来源,因此,烟草卷烟的每个环节都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烟草卷烟配送同我国物流相结合,能够对我国烟草行业发展起到非常大的促进作用。
一、烟草卷烟优化物流体系的重要性
(一)降低行业运行成本
通过优化烟草卷烟的物流体系,能够在短时间内提高烟草行业的运行效率,进而提高综合效益,降低烟草行业的运行风险。
目前,我国烟草配送过程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如配送线路的的老化,导致了配送时间的延长,大大降低了行业的综合效率,造成了较为严重的经济损失。优化烟草卷烟物流体系,能够很好的改善这一问题,能够建立完善的运行网络,计算科学的配送最佳路线,减少了配送过程的盲目性,大大缩短的配送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烟草卷烟物流体系的优化,还能够大大提高车辆安全以及人员、财产的安全,是配送过程平稳平安;优化烟草卷烟配送体系,还能够获取更为详细的客户资料,对企业的市场分析能力和市场控制力都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从而保证整个烟草卷烟行业的健康发展。
(二)优化企业管理
优化烟草卷烟的物流体系,一定程度是促进了行业内部管理的完善,优化了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在过去,烟草产品的运输过程管理存在着一定的问题,管理力度不够,致使配送人员在工作过程中消极怠工、处理私人事务,致使管理质量低下,工作效率也因此而大打折扣。优化烟草卷烟的物流体系,能够合理的改善烟草行业的运输、仓储物流管理系统、可视,使我国烟草的配送网络建设和企业管理得到很大程度的改善,提高了行业内的工作效率,促进我国烟草行业的发展。
(三)降低产品费用消耗
对于销售产品来说,在货物生产完毕后,都需要进行存储工作,而存储过程中,就会产生一系列的费用,包括了仓库的建设和维护,安全人员的设立,产品的保存费用等等,造成了生产运输过程中大量资金的消耗。优化烟草卷烟的物流体系,能够改善烟草行业的目前状况,大大提升存储量和产品管理,减少存储过程中资金的占用和消耗。同时,优化烟草卷烟物流体系,对相关硬件成本也能够起到较大的改善,进而提升行业的整体收入。
二、烟草卷烟物流体系的优化措施
(一)设立区域物流配送中心
建立区域物流配送中心,能够大大缩短烟草物流配送过程时间,提高烟草卷烟物流配送效率,对区域经济的发展也有一定的刺激性作用。在烟草卷烟物流中心的建设过程中,首先应该考虑以下几个问题:
1、物流配送中心的位置选择
要根据周边经济发展状况以及产品销售状况进行全面的分析,最终确定配送中心的位置。物流中心应该靠近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发达地区的销售量相对较高,对产品的需求也就相对较高,因此,物流配送中心靠近商业区域,对于优化烟草配送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能够缩短运输成本和运输时间,进而提高行业整体效益。
2、物流配送中心的交通因素
目前,我国物流配送中心的运输方式主要是以陆运为主,因此,在物流配送中心建立时,应该尽量考虑陆运交通枢纽,从而降低运输成本,提高运输效率。过去,我国烟草卷烟配送多考虑烟草卷烟的生产地区,对于生产地区位置过于重视,而忽略了交通运输问题,这样就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和运输时间的延长,从而影响了运输效率,因此,交通因素是必须要认真考虑的。
3、劳动力及场地价格因素
物流配送工作需要一定量的劳动力来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因此,在物流配送中心建立时,也要考虑劳动力问题,要尽量在劳动力较为充足的区域进行建设,这样有利于企业的员工招募,有利于降低工作人员的招聘难度,从而使物流配送中心能够在最快时间内运行,并确保正常的工作开展。
物流中心需要场地的租赁,因此,物流中心的建立需要考虑区域地价问题。要尽量寻找场地费用较低的地区进行物流中心的建立,在选取过程中要认真的考察和对比,确定最为实惠经济的位置建设。这样有利于减轻企业的支出压力,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二)要认真借鉴其他行业物流经验
目前,许多行业的物流中心建立和物流管理都非常成功,其中不乏许多宝贵经验值得我们去借鉴和学习,从而取长补短,提高烟草卷烟物流配送水平。在物流中心建立时,对于地址的选择我们可以参照其他企业的选择方式,在人员招募方面,也可以按照他们的招募方式来实行,此外,在人员管理方面,也有许多经验可以吸取,这样可以最大化的降低烟草物流中心建立的风险性,减少烟草物流中心建立过程的损失,优化建设时间和建设效率,促进我国烟草卷烟配送体系的形成。
(三)零售连锁网络的确立
烟草卷烟物流配送体系的优化,不仅在于对区域物流中心的建立,还要注重对零售连锁网络的确定,这样能够很好的将物流配送区域进行合理的集中,从而提高烟草卷烟的配送效率,也是控制终端市场、加强终端管理的一项有效的措施。
烟草卷烟的销售区域,包括了经济较为发达的城市繁华地带、人口较为密集的城镇地区以及其他相对松散的区域,因此,就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对配送网络进行合理的划分,建立科学的零售连锁网络。卷烟零售连锁网络可以以直营店和加盟店等一系列形式进行建立,实行统一的管理模式,制定统一的烟草销售标注,统一的产品价格定制,统一的服务标注,统一的物流配送,连锁网络内的烟草销售点要加强合作往来,相互促进,提高区域网络内的销售业绩,促进烟草行业的良性发展。通过对零售连锁网络的科学合理划分,能够进一步加强对卷烟零售市场的约束和控制,最终达到对卷烟消费终端市场有效管理的目的。
总 结
优化烟草卷烟物流配送体系,优化烟草配送网络,能够很好的提高烟草卷烟配送的工作效率,很大程度的刺激我国烟草行业的快速发展,为我国税收提供可靠的保障。在配送过程中,我们需要不断的探索和补充,不断的完善配送体系,做到真正的最优化工作效率,人性化的工作管理,从而保证烟草行业的良好发展势头。
参考文献
[1]王春田,徐选华.益阳烟草公司物流中心配送作业优化管理研究[J].企业技术开发,2009,(03) .
[2]王宇楠.浅析我国连锁零售企业物流配送模式选择[J].物流工程与管理,2009,(10) .
1、电子商务物流配送体系概述
物流是电子商务的四大运行步骤(信息流、资金流、商流、物流)之一,它是将商品从供应者运送到消费者的过程,中间包括运送、保管、包装、装卸等一系列环节。电子商务物流与传统物流不同,其实现了信息化、资源共享及自动化等。配送活动包括:配指货物的集中、分类、装配;送则指对商品的送货行为。电子商务物流配送是后发展起来的一种物流配送。物流配送需要对整个物流过程的信息进行管理,对货物进行分配。例如:根据客户提交的网上订单,在理货地点对所需货物进行整理、包装等,然后将配好的货物运送到客户所在的地区。物流配送对电子商务起十分重要的作用,如削减电子商务物流的成本,缩短货物的运送时间以提高客户的满意度等。所以我们必须认识到建设并完善电子物流配送体系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2、电子商务物流配送体系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我国物流配送发展迅速,但与国外相比仍存在很多问题:
2.1 物流配送的基础设施不健全。要想建设先进的物流配送体系,首先必须拥有完善的物流基础设施。与国外相比,我国的物流基础设施还相对比较落后。尤其是在经济不发达的城市以及乡镇村区域,由于不合理的管理模式,虽然这些地方有一些基础设施,但这些设施缺乏协调统一,所以其并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更无法形成体系。
2.2 物品配送成本太高。致使物流配送成本较高的原因在于电子商务不受时间、地点的约束,所以物流配送所面对的客户位于不同的地区,这就很难做到集中配货、批量运输,进而加重了物流配送在各个环节的任务量,增加了货物到达客户的时间,这不仅使配送成本居高不下,还耽误了对顾客需求的反应速度,降低了顾客的满意度。由于配送的高成本,再加上很多货物在运送过程中较难保护且又占据较大空间,客户往往就需要支付高昂的邮费,比如前段时间想在网上买一个脸盆架,结果陷入邮费比商品价格还高的尬尴局面,从而不得不放弃网购。
2.3 物品贮存成本太高。虽然电子商务不必负担租赁店面、聘请店员这些成本,但大量货物的存储却是一笔不小的费用。电商企业虽有心集中精力开发并更新市场,但受到货物存储的限制,不得不将部分物力、财力用于仓储问题上。这就增加了物品的贮存成本。
2.4 物流专业人才短缺。在国外,物流企业注重对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其公司内部有专门的物流培训系统,经常对员工进行相关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培训,物流从业人员必须持有从业资格证才能上岗工作,由此可见国外对于物流从业人员、对于物流的重视程度,而在我国只有银行、会计、证券、司法等从业人员才必须持从业资格证上岗。此外,一些高校还专门开设了物流管理这个学科。我国对于物流人员的教育还没有足够的认识,没有系统的人才培养系统,导致缺乏物流相关的技术人才。
3、电子商务物流配送体系的建设
要想完成电子商务配送体系的建设,必须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3.1 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政府要在水、路、空、信息等方面的建设加大拨款力度。要想为物流配送体系提供外部环境的保障,就必须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确保运输流和信息流的顺畅。除此之外,政府还可以通过鼓励社会各界力量投资建设物流设施来提高我国物流基础设施的整体水平。尤其要加大建设城乡物流设施的步伐,随着城镇化的发展,我国城乡居民的思想认识、生活水平、消费观念都有了很大的提升,其对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的需求也日益增加,所以城乡居民也是物流企业不可忽视的顾客群,因此早日建成二三线城市的配送体系也是当务之急。
3.2 建立第三方物流。我国物流规模化程度低是制约电子商务发展的关键因素,为改善这个局面,就必须建设综合的物流中心。但我国受到资源方面的制约,缺乏充足的人、才、物,因此难以建设一个完善的物流系统。此外,我国少数的物流企业难以同丰富的网络资源相协调,所以为了更充分地利用网络资源,需要建设一个第三方物流。通过这样一个既不属于销售商,也不属于供应商的第三方公司来更好地运用物流资源,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网络化建设和信息化建设,规避重复建设造成的资源浪费。
3.3 培育物流及电子商务人才。国内物流企业的员工整体教育程度和素质水平都偏低,企业缺乏真正的物流管理人才。随着技术的进步,今后物流配送将从劳动密集型逐渐向知识密集型转变,物流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也在相应提升,员工不但需要掌握物流相关理论知识,还得具备一定的管理手段。因此,企业内部应该形成完善的物流管理培训系统,对员工进行相关知识的培训。从长远来看,我国应该在高等院校开设物流管理这门学科,尽早对学生进行全面的教育,解决人员跟不上技术发展的难题。此外,我国还可以从国外引进优秀的物流人才,引入国外超前的物流思想和技术。
关键词:第三方物流;配送服务;信息技术;KPI
中图分类号:F062.5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第三方物流企业从过去只关注时间、地点的观念发展到了新效用、新价值的增加。其中配送服务是作为第三方物流企业提高经济竞争力的重要因素。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对配送服务进行关键绩效指数KPI的评价与分析。长期以来,第三方物流配送服务KPI的衡量缺乏行之有效的标准。目前,我国的物流还处于起步阶段和发展阶段,如果在运作物流系统的同时,实时进行物流配送服务评价,对不断完善和提高物流管理水平,提高物流企业的效益具有重要意义【1】。
一、 我国第三方物流配送服务KPI体系现状
我国的物流业的发展还不是很成熟,第三方物流市场的潜力很大,而相应的随着第三方物流的蓬勃发展,配送服务KPI体系也越来越关键【2】。目前我国现有的物流配送KPI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配送能力、配送成本、服务水平、政府的政策、风险评价。
这五个指标保持相互独立性和完整性。配送能力是企业物流配送模式选择的重要因素之一,由于配送中心的建立和管理,物流设施设备需要大量投资,因此,资本投资规模、设备先进水平等因素成为影响企业物流配送服务的重要方面;配送成本也是企业物流配送服务选择要考虑到重要因素之一,不同配送模式下实现配送规模效益的程度不同,这样就决定了配送成本的高低不同;服务水平是指客户对物流服务的要求,物流配送服务的整体水平包括可靠性、柔性、顾客满意度等一系列指标。其中可靠性是送货的即时和准确程度,是反映配送服务质量的关键因素,柔性是对突况的反映能力;政府是政策对企业的决策影响巨大;风险评价反映了不同模式下企业的合作风险大小【3】。
本文结合大量文献和相关企业的数据进行综合分析,构建了国内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客户配送服务水平的KPI指标体系,并为企业提高客户服务水平、客观考核客户服务绩效提供依据。
二、 第三方物流配送服务KPI体系的构建
信息技术的发展加快了世界一体化的进程,特别是电子商务带来了对物流配送的巨大需求,使物流配送在整个电子商务活动中占举足轻重的地位,由此推动了第三方物流的迅速发展。因此,信息技术环境下配送模式的探讨和研究对我国网络经济的发展尤为重要。相对于传统的物流配送服务KPI体系来说,信息技术下的第三方物流配送服务KPI体系又要多考虑一些新的指标。比如说要考虑到网络的发展以及信息传递等一系列问题。基于信息技术的物流配送指标体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 订单系统
订单系统主要是指第三方物流配送企业接收到的订单。顾客在网上下达订单之后,物流企业必须及时的处理这些订单,并以最快的速度作出反映。订单系统目前有的指标:订单差错率、订单延迟率、订单查询、订单接受、订单检查等,本文沿用了订单延迟率、订单差错率和紧急订单响应率。并根据信息化的要求提出了一些新的指标:定单处理的及时性、信息的准确性。
2. 运输系统
合理的运输系统的安排对物流配送服务的效率至关重要,这就包括了传统的货物运输路线的安排,车辆分配情况等等,当然还包括在途货损等,如果只有速度没有质量是不行的。在现有指标中,主要是有运输方式、车辆调配,运输准点率【4】,本文在沿用这些指标的同时又提出了一些新的指标,货物运输路线安排,在途运输时间,在途物品破损率及费用管理。
3.服务水平
服务能力无论在传统配送还是在信息技术下的配送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传统的第三方物流配送中有服务水平这一项一级指标,在这里信息技术下与传统经济中有着共性,所以大部分都是引用了传统的服务水平指标,但是也提出了一项新的指标:货物保险。货物保险对突发事件有一定的保障作用,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说明了配送公司的配送服务质量到位。
4.查询系统
查询系统是信息技术下的第三方物流配送指标有的一项一级指标。在整个配送服务的过程中,顾客在向第三方配送公司下达订单后直到接收货物,网上都必须能提供动态查询,所以查询系统是至关重要的。网站查询系统的好坏也会影响到物流企业的配送服务能力,包括网站设计、响应速度、数据库完整性以及资料是否及时更新。
5.绿色体系
绿色物流是指在物流过程中抑制对环境与资源造成危害的同时实现对物流环境的净化,使物流资源得到充分利用【5】。现有绿色体系主要内容包括有:合理安排货运网点、配送中心的布局、减少燃油污染,即时配送(JIT)减少库存,用可分解的环保的包装材料代替方便袋等。传统的配送指标中没有绿色体系,但是在越来越强调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今天,物流过程以及物流资源利用是否绿色,对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品牌形象,配送服务能力有着较强的影响,因此这一指标是不可或缺的。
6.信息系统
物流信息系统主要包括电子通关、条形码技术、在线货运信息系统、GPS卫星定位系统。电子通关主要是应用在需要出入境的商品交易中。条形码技术是一种快速信息采集技术,是实现计算机管理和电子数据交换不可少的前端采集技术。在线货运信息系统可货源、仓储、专线、车辆、物流咨询等各种物流相关信息,能大幅度提高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服务能力。GPS卫星定位系统结合无线通信系统对车辆进行调度管理和跟踪,进一步的发挥信息技术带来的优势,促进第三方物流配送服务的发展。
以上这五个方面(见表1)展现出每一个指标的具体的各个方面。
该 KPI体系形成了一个关于第三方物流配送服务全方位的评价,物流企业则可以根据这些指标来衡量自身的配送服务能力,及修正自身存在的不足之处。
三、第三方物流配送服务KPI体系的量化
第三方物流配送服务KPI体系可以采用线性权重模型(Linear weighting models),即首先确定第三方物流配送指标,给每个指标确定一个合适的权重,然后将每个指标的得分乘以该指标的权重,进行综合处理得到一个总分【6】。在权重系数的确定上我们可以采用头脑风暴法或德尔菲法,来尽量消除因个人的偏见确定权重系数而导致的偏差,该模型可用如下公式来表示:
其中,A表示企业A的总加权得分,X表示指标的相对权重,P表示对企业A在各指标下的评分,i表示指标的个数。其中的权重值,各个企业可以根据本企业的需要的侧重点不同而进行赋值,对于每项指标的评分可以采用10分制,即第三方物流企业最高得分为10分,最低得分为1分。
分析模型的建立:
(1)确定第三方物流的企业集。确定企业集:W={W1, W2, …,Wn}={企业1,企业2,…,企业n}
(2)确定一级指标和权重,将影响第三方物流配送的指标体系分成六个一级指标集:X={X1,X2, X3, X4, X5 ,X5}={订单系统,运输系统,服务水平,查询系统,绿色体系,信息系统},用专家发或其他方法得到X的相对权重T,权重向量为:T={T1, T2, T3, T4, T5,T6}。
(3)确定二级指标的权重,一级指标由若干个二级指标组成:
X1={X11, X12, X13, X14, X15 }={订单处理的及时性,订单延迟率,信息的准确性,订单差错率,紧急订单响应率}。
同理可得:
X2={X21, X22, X23, X24, X25, X26, X27, X28}={货物运输路线安排,运输方式,车辆分配情况,在途物品破损率,在途运输时间,费用管理,承运商管理,运输准点率};
X3={X31, X32, X33, X34, X35, X36}={及时性,弹性(柔性),可靠性,顾客满意度,便利性,货物保险};
X4={X41, X42, X43, X44}={网站响应速度,网页设计(美观、简洁等),数据库完整性,资料的及时更新};
X5={X51, X52, X53, X54}={配送车辆的油耗,货运网点及配送中心的布局,即时配送(JIT),物品的包装物}
X6={X61, X62, X63, X64}={电子通关,条形码技术,在线货运信息系统,GPS卫星定位系统}
二级指标的权重Tk对应于Xk(K=1,2,3,4,5,6)
T1={T11, T12, T13, T14, T15 }
T2={T21, T22, T23, T24, T25, T26, T27, X28}
T3={T31, T32, T33, T34, T35, T36}
T4={T41, T42, T43, T44}
T5={T51, T52, T53, T54}
T6={T61, T62, T63, T64}
(4 )在二级指标的权重确定后,我们开始为每个指标打分,这样对于每个企业而言,每一个相应的二级指标都可以得到相应的分值,而对于一级指标的分值,我们则通过计算来达到。
其中m为一级指标下二级指标的数目。例如:
X1=X11*T11+X12*T12+X13*T13+X14*T14+X15*T15 ,以此类推,可以得到其他一级指标的分值。
该企业的最终得分为:
W=X1*T1+X2*T2+X3*T3+X4*T4+X5*T5+X6*T6
根据得出的结果,就可以评价物流企业的配送服务能力了。
四、结束语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新兴物流配送技术将被开发出来,将会有越来越多的衡量配送服务的指标被制定出来,文中提出的这一指标也将在实践运用中得到不断的修正,使它越来越合理。而利用线性权重模型计算得出的指标综合指数也有一定的主观性,企业可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各物流环节所占的比重的不同,结合国内外的现状作出合理的调整,使之更加完善、准确。
作者单位:陈代江:重庆师范大学
雷蕾:物理学与信息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张世翔,霍佳震.长三角地区多级城市物流配送体系规划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7,(6):24-26.
[2]吴清一.现代物流概论(第二版)[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5.
[3]李晓超.我国连锁零售企业物流配送模式选择探析[J].分析与决策,2007,(4):69-71.
[关键词]智能物流;鲜活农产品;配送
[中图分类号]F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3)10-0057-03
1 引 言
鲜活农产品是保障居民基本生活的重要产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居民消费也随着进一步升级,消费者在鲜活农产品的消费过程中,对其质量、新鲜度以及时效性有了更高的要求。这些新的要求对鲜活农产品物流提出了新的挑战。在新形势下,国务院于2012年1月下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鲜活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的意见》,该文件提出探索开展农产品电子商务试点,推动扩大网上交易规模,完善信息采集平台,建设12316信息平台等措施。这一系列政策措施将有助于推动鲜活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以及智能物流在鲜活农产品配送过程中的应用。
2 鲜活农产品及智能物流概述
2.1鲜活农产品的定义及其物流配送要求
2005年2月,国家在《全国高效率鲜活农产品流通“绿色通道”建设实施方案》中,界定了鲜活农产品的范围,即“新鲜蔬菜、新鲜水果、新鲜水产品、活的禽畜和新鲜的蛋奶”5类农产品。具体包括新鲜蔬菜(含未加工的蘑菇、生姜、鲜活茉莉花、鲜活菜用玉米,新鲜的花生、淮山、粉葛、马铃薯、马蹄、莲藕)、时鲜瓜果(含果蔗、保鲜瓜果、新鲜板栗)、鲜活水产品(含未加工的冰鲜鱼、虾、蟹)、活的禽畜、鲜活蛋和奶。
鲜活农产品物流配送需要满足以下要求:首先,鲜活农产品配送要满足时效性要求,一般情况下,鲜活农产品保质期较短,需要在规定期限内从生产者手中转移到消费者手中,所以,对物流配送效率的要求非常高;其次,要对鲜活农产品进行保鲜,由于鲜活农产品一般都是易腐烂变质产品,而且随着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鲜活农产品的新鲜度要求也随之提高,多数情况下,鲜活农产品采取冷链物流配送方式,对于比较特殊的鲜活农产品还需采取特殊保鲜措施;最后,鲜活农产品配送要求损耗率低,大多数鲜活农产品在配送前就已投入了很高的加工、储存成本,而且部分产品不易分割,一旦在运输过程中出现损坏,将无法出售,经销商会蒙受很大损失,因此,鲜活农产品的物流配送要考虑仓储设施、运输设备、配送通道等对产品的损坏程度,尽量选择损耗率较低的配送方式。
2.2 智能物流的定义及特征
智能物流,是互联网、物联网技术的深化应用,利用先进的信息采集、信息处理、信息流通、信息管理、智能分析技术,智能化地完成运输、仓储、配送、包装、装卸等多项环节,并能实时反馈流动状态,强化流动监控,使货物能够快速高效地从供应者送达需求者,从而为供应方提供最大化利润,为需求方提供最快捷服务,大大降低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的消耗,最大限度地保护自然生态环境。
智能物流的特征可以体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可以实现监控的智能化,对车辆与货物进行监控,并主动获取和分析信息,实现物流过程的全监控;其次,通过EDI等技术可以实现企业内外部数据传递的智能化,有助于实现供应链的一体化和柔性化;再次,通过实时的数据监控和分析,可实现企业物流决策的智能化,及时对物流过程与调度进行优化,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最后,通过大量基础数据和智能分析,可实现物流战略规划的建模、仿真和预测,确保未来物流战略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2.3 智能物流是优化鲜活农产品物流配送的有效途径
首先,智能物流能够集中鲜活农产品配送过程中的所有信息,发挥信息优势。智能物流是采用了先进的信息采集技术,并对鲜活农产品的仓储、加工、运输等环节进行实时监控和反馈,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对配送方案进行修正,使鲜活农产品物流配送效率更高。
其次,智能物流强调智能监控,有利于保障物流配送过程中鲜活农产品的质量。在智能物流条件下,鲜活农产品从生产、加工、仓储到运输配送,每个产品都有自己的电子标签,所有产品的信息都能够及时准确的被记录在信息系统内,相关部门可以借助信息管理平台对鲜活农产品的质量进行跟踪和监督,保证鲜活农产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生产、加工和运输。当出现产品质量问题时,监管部门可以通过鲜活农产品信息系统轻松地追溯到问题的根源,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此外,智能物流侧重于信息的自动化传输,有利于鲜活农产品上下游企业的沟通协作,降低交易成本,对市场变化做出快速反应。鲜活农产品的生产、加工、仓储、运输、销售等企业构成了一条完整的供应链,在智能物流条件下,企业之间应用EDI技术进行数据共享和传输,这样既降低了“牛鞭效应”的影响,又可以促进企业之间进行合作。鲜活农产品的市场需求信息能够更快捷的从供应链末端传递到上游各个企业,这样将大大降低企业获取市场信息的成本。由于信息是实时共享的,企业之间的谈判成本将大幅度降低,企业对市场变化做出决策的时间也将缩短,最终使供应链各个企业能够对市场需求做出快速反应。
3 建立鲜活农产品智能化物流配送体系
3.1 建立科学的市场需求预测模型
我国鲜活农产品价格波动频繁,种养户经常面对复杂的市场状况,尤其是出现产品质量问题时,市场需求会大幅波动。要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建立科学的市场需求预测体系。物流相关部门可利用RFID(无线射频识别)、GNSS(全球定位系统)等现代信息技术,收集市场上鲜活农产品的销售和运输等信息,探究鲜活农产品需求波动的原因及规律,构建鲜活农产品需求因素关系图。并进一步对关键因素进行研究,把握其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结合鲜活农产品价格等关键信息,构建需求预测模型,不断提高短期、中期和长期市场需求预测的准确性,帮助鲜活农产品生产者安排生产。构建鲜活农产品需求预测模型是个长期复杂的过程,需要不断积累市场信息才能提高预测模型的科技含量,因此,对于生产、采购和销售的相关信息,有关部门要及时准确的进行收集和整理。
3.2 建立科学的物流节点布局优化模型
企业对物流节点布局的优化可以大大降低仓储和运输费用,还可以提高运输效率。目前,由于经济体制以及物流信息技术的影响,我国的鲜活农产品物流仍广泛存在物流节点布局不合理的现象。
要解决这一问题,首先要建立物流节点布局优化模型,促进种养基地、鲜活农产品物流企业和批发市场的合理化布局。科学的物流节点布局优化模型要在遵循国家农产品物流发展战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前提下,以物流信息系统采集的数据为基础,客观分析企业、仓库以及客户的具体情况和周边市场需求,从提高物流效率和节省整体物流成本的角度出发,模拟和优化节点布局决策,实现物流节点和设施系统布局的合理化。此外,应制定运行效率的考评指标体系,对物流系统的运行进行量化考核,根据考核结果科学调整物流节点的网络布局,提高物流节点运行效率,为物流运输优化奠定基础。
3.3 建立科学的物流配送通道优化模型
鲜活农产品配送分为两个操作层面:配送通道的设置和物流运输的执行。合理的配送通道是合理物流运输执行的前提。以鲜活农产品二次物流为例,配送通道设置解决的是从哪个点运到哪个点的问题,物流执行解决的是该运输通道下,运多少、何时运的问题。鲜活农产品配送通道的设置受制于运输费用、道路状况以及运输工具等条件。相关部门可根据智能交通系统(ITS)采集的相关数据,在降低物流成本的前提下对物流节点进行优化布局,建立物流运输通道优化模型。此外,还可通过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全球定位系统(GNSS)持续跟踪区域道路的变化及资源流向情况,结合实际情况对模型进行更新和优化,根据模型的智能测算结果,及时优化后的运输通道,指导和调整运输,从而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3.4 构建鲜活农产品物流配送信息系统
鲜活农产品物流配送信息系统可分为几个层次,包括数据层、业务层、应用层和计划层。数据层主要对物流信息以数据库形式进行存储;业务层是对物流合同、票据进行处理;应用层主要对仓库作业计划、路径选择、控制评价给予支持;计划层主要是帮助管理人员制订物流配送战略规划。
要完成以上各层次的工作首先需要一个电子数据交换(EDI)平台,它是数据进行标准化传输的基础;其次需要一个运行管理平台,它的主要功能是进行入库及出库处理、作业控制、仓储计费等;还需要信息平台,该平台可将鲜活农产品的物流配送相关信息及时发送给供应链企业;此外,还需要建立数据共享平台,数据共享平台可将物流配送信息进行存储和管理,管理者通过此平台获取所需的信息,从而有助于做出正确的决策。在必要情况下,还可建立鲜活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该平台可为买卖双方提供网上交易的功能,进一步促进鲜活农产品的销售。
3.5 建立物流配送服务商考评体系
智能化的鲜活农产品物流配送体系通常要使用第三方物流,对于专业化的物流配送商,需要建立科学的考评体系,这有利于促进物流配送商之间的良性竞争,引导运力配置,降低运输价格,保障鲜活农产品的配送效率。
构建物流配送服务商考评体系需要物流主管部门牵头,区域物流部门组织物流配送商参与。根据《意见》要求,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过程中要建立信息采集平台,相关部门可通过信息采集平台准确收集信息,选取合理的指标对物流配送商进行量化评价,比如区域物流队伍一二次物流运输到位率、运价水平、配送产品损耗率以及客户的评价等。运用先进的设备和智能化的技术手段替代人工记录考评的方式,定期考核物流配送商绩效,发现作业过程的薄弱环节,强化优势,弱化劣势,从而提高配送效率。
4 结 论
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了物流业的变革,传统的鲜活农产品物流配送也因此受到了挑战。为了进一步适应市场的变化,鲜活农产品物流配送企业和相关部门必须应用现代物流信息技术提升整个供应链的运作效率。正在蓬勃发展的智能物流将为鲜活农产品物流配送的升级提供了良好的机遇。智能标签、电子数据交换(EDI)技术、无线射频识别(RFID)等新技术的应用将使鲜活农产品物流配送真正进入网络化、智能化、柔性化和敏捷化的时代,鲜活农产品配送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也将迎刃而解,从而推动整个鲜活农产品行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袁芳我国农产品与现代流通体系接轨面临的困境与对策研究[J].暨南大学学报,2007(1):12-19
[2]司银霞生鲜农产品配送模式的对比分析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1(7):69-71
关键词:物流配送中心;经营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现代物流配送中心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以加速商品流通和创造规模效益为核心,以商品和配送为主要功能,集商流、物流、信息流于一体的现代综合流通企业。设计物流配送中心经营绩效指标体系,可以全面客观反映物流配送中心的发展状况,促进物流配送中心调整经营结构,创造规模效益。
一、物流配送中心经营绩效评价指标设计的原则
设计物流配送中心经营绩效评价体系,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客观性原则。客观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设计物流配送中心经营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要能真实反映物流配送中心运转状况和经营情况,提供准确无误的信息;二是体系各部分的设计都应以物流统计或市场调查有关资料为依据,以保证评价结果的真实性。
2、适用性原则。即所设计的经营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必须是用来评价物流配送中心业绩的,所以在设计过程中要考虑物流配送中心的具体特点,评价指标体系从评价物流配送中心的角度出发,对物流配送中心具有专属的适用性。
3、可操作性原则。设计的指标体系既能够对被评对象进行实际度量,又能便于在评价过程中进行操作。为此,一是指标条目简明扼要,二是指标要求收集的信息资料有案可查,三要计算公式简单。
二、物流配送中心经营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内容
1、反映物流配送中心经营状况的指标
商品配送平均流转次数。商品配送平均流转次数是本期商品配送总额与同期平均商品库存额的比率,反映物流配送中心商品流转的速度。指标越大,说明物流配送中心在一定时期内商品在企业停留时间越短(包括储存、配货和加工等),商品流转速度越快,经营效率越高。
商品配送市场占有率。市场占有率是本期企业商品流转额与同期一定地区商品流转总额的比率,反映物流配送中心在一定时期内在某一地区商品流转总额中占有的份额,其份额越大,说明企业在现在及未来一段时期市场竞争能力越强。
资产负债率。资产负债率是负债总额和资产总额的比率。该指标反映了在总资产中有多大比例是通过借债来筹集的,反映了企业长期偿债能力。该比率越大,企业的经营风险越大,对债权人是不利的。资产负债率应在考虑收益和风险之间,保持一个适合的比值。
配送半径。配送半径是所有客户距配送中心距离之和与客户数的比率,反映配送中心配送商品的平均距离。该指标越小说明配送中心配送能力越强,配送运输成本越低,配送中心选址越科学、分布越合理。
2、反映物流配送中心获利能力的评价指标
净资产收益率。净资产收益率是物流配送中心一定时期内的利润额与平均净资产额的比率,是评价物流配送中心资本的获利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该指标越大越好,表明公司盈利能力强,资本的回报率高,公司的发展能力强。
配送成本费用利润率。配送成本费用利润率是本期配送利润总额与同期配送成本费用总额的比率,反映物流配送中心在一定时期内为取得利润而付出的代价,从企业支出方面补充评价其收益能力。指标是从企业内部管理方面对资本收益状况的进一步修正,通过收益与支出的比较,客观评价企业的获利能力,有利于加强内部管理,节约支出,提高收益。该指标越高,企业付出的代价越少,获利能力越强。
商品配送利润率。商品配送利润率是指物流配送中心一定时期商品配送利润额与商品配送总额的比率,表明每单位商品配送额能带来的利润额,反映了企业主营业务的获利能力。商品配送利润率越大,越能形成公司的最终利润。
配送利润增长率。配送利润增长率是本期配送商品利润总额较上年同期增加额与上年同期配送利润额的比率,说明配送中心配送利润额的动态变化。指标越大,说明配送中心综合经济效益越高,获利能力越强。
3、反映物流配送中心经营效率的评价指标
经营者创新能力。经营者创新能力是经营服务创新增加的商品配送额与本期商品配送总额的比率,反映物流配送中心经营者在一定时期改革和创新服务方式方法带来的经济效果对本期企业经营业务量的影响程度。指标越大,说明企业越具有经营活力,参与市场竞争能力越强。
人均利润水平。人均利润水平是本期实现利润总额与企业总人数的比率,反映物流配送中心参与者一定时期对企业经营效率贡献大小,说明参与者本期为企业实现的有效经营效果。指标越大,参与者对企业贡献越大,企业经营效率越高。
广告效率。广告效率是本期实现的利润总额与本期广告费用的比率,说明物流配送中心单位广告费用实现的利润额水平。指标大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企业广告费用的利用效果。
单位配送成本。单位配送成本是商品配送费用总额与商品配送总额的比率,说明物流配送中心一定时期为取得利润而付出的代价,从企业支出方面补充评价其收益能力。该指标越小越好,说明企业在内部管理方面加强内部管理,节约支出,提高收益方面取得明显效果。该指标越小,企业付出的代价越少,获利能力越强。
4、反映物流配送中心社会效益的评价指标
配送客户保留率、新客户获得率。配送客户保留率是本期末原有配送客户拥有数与期初配送客户拥有数的比率,可以从侧面反映客户的满意程度,是企业保持现有市场占有率的关键。配送新客户获得率是期末新增配送客户数与本期末全部配送客户拥有数之比,反映企业挖掘潜在市场与扩大市场占有率的能力,可以从侧面反映了企业在公众心目中的声誉。
社会贡献率。社会贡献率是社会贡献与企业总人数的比率。社会贡献包括:上缴国家税费总额、救灾支出、为农服务支出、离退休支出以及地方政府和部门收取的各项费用。该指标反映物流配送中心参与者人均为社会多方面做出贡献的大小。指标数值越大,说明企业参与者为社会作出的综合贡献越大。
关键词:电子商务; 物流配送 沟通距离 物理距离
人类所表现出的创造力,几乎没有像互联网和其他信息和通信技术那样,能够如此广泛、迅速的改变社会。然而尽管这些变革非常显著,对其消化和学习的过程却只是刚刚开始。
一、电子商务与物流配送的概念
1、电子商务的概念
电子商务(e-business或e-commerce)是运用现代通讯技术、计算机和网络技术进行的一种社会经济形态、通过降低社会经营成本、提高社会晓拉、优化资源配置,从而实现社会财富的最大化利用。电子商务从出现到今天不过短短的20年左右的历史,但它所表现出来的活力以及对各个传统行业的冲击令所有人刮目相看,甚至难以适应。但是趋势就是趋势,趋势面前顺者昌、逆者亡!电子商务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增长动力,它以低廉的交易成本、简化的贸易流程、超越时空的经营方式和由此带来的巨大利润,正在成为传统企业的追逐的热点,电子商务的应用将直接拉动信息产品制造业、信息服务业、现代服务业以及现代物流的快速发展。
2、物流配送的概念
物流配送是物流活动要素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指在经济合理区域范围内,根据用户要求,对物品进行拣选、加工、包装、分割、组配等作业,并按时送达指定地点的物流活动。在满足需要的前提下尽最大的可能降低成本是配送的关键因素。 而降低成本要考虑到的因素有:路线选择、信息、装卸、运输工具的选择等等。物流配送的最高境界就是使企业达到零库存。
二、 电子商务面临的物流配送问题?
电子商务与传统商务的本质区别,就是它以数字化网络为基础进行商品、货币和服务交易,目的在于减少信息社会的商业中间环节,缩短经营周期,降低经营成本,提高社会生产效率,优化社会资源配置,实现社会财富的最大化利用。? 由于电子商务蕴藏着巨大的商机与利润,各国政府,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对电子商务投入极大的热情,从政策上、资金上予以帮助支持;国内外无数的企业,更是对电子商务倾注了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欲通过电子商务活动,来提高自身的竞争优势。马云创办的阿里巴巴网站已经连续七年当选《福布斯》全球最佳B2B网站,马云曾骄傲的喊出“日挣千万只是零花钱!”。在电子商务的早期,网络基础设施、支付手段、CA安全认证、物流配送是电子商务的四个“门槛”,是制约电子商务发展的四座大山,但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金融网络系统的完善、信用卡标准的统一以及信息安全保密体制的改进,使得上述前三个问题得到缓解。现在真正制约电子商务发展的是物流配送问题。因为电子商务虽然可以缩短人们之间的沟通距离,但货物与客户的物理距离并没有得到改变。商品最后要到达顾客手中离不开物流活动。物流配送,表面上看起来传统而简单,实质上是电子商务活动过程中做起来最难、最花力气、最费金钱的一块。物流成本过高、物流配送效率低下、配送服务质量差,严重影响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没有真正意义的物流配送,便没有真正意义的电子商务。
目前困扰着我国电子商务的物流配送问题主要有:
1.配送成本过高。电子商务公司的配送不仅面向批发商和零售商,还要直接面对大批的最终消费者,况且电子商务不受时间、地域上的限制,因此较难形成集中的有规模的配送流量,由此造成配送任务复杂而琐碎,成本居高不下。假设消费者可以从网上订购鲜花,那么鲜花配送就是一个很费劲的大问题。目前绝大多数电子商务公司和它的配送伙伴都直接让用户承担送货成本,一本10元钱的图书,用户竟要支付2元的送货费用,比邮局或邮购公司15%的邮寄费用还要高;有的商品配送费用甚至还高于商品的售价,使电子商务成为一种奢侈的消费方式而远离大众。
2.仓储费用高。尽管电子商务免除了店面成本,但是商品的仓储费用仍然是一笔很大的开支。相比较电子商务其它方面的资金投入,商品仓储的费用支出显得有点无可奈何。一方面,电子商务企业想把主要的精力投入到技术更新和市场开发上,而把商品仓储等传统业务交由其它公司去完成;另一方面,由于社会上仓储业的发展跟不上步伐,不能满足电子商务的要求,从而使得电子商务不得不花大量的精力与物力去开拓本身并不内行的仓储业务,增加电子商务商品的成本。
3. 配送渠道不完善。现在电子商务企业对商品的配送渠道主要有:(1)自己建立配送网络,组建配送队伍,独立完成配送业务。但是建立一个社会化的配送网络投资相当巨大,如果每个公司都组织和管理自己的整个配送网络,不仅很困难,而且没有规模效应,可能得不偿失。如果企业规模不大,配送量过小,必然造成亏本。(2)电子商务企业与其它的配送公司签订配送协议,交给他人完成配送业务。但是,这种配送系统通俗地说,就像是“缝缝补补”,“凑合着来”。由于电子商务企业与这些独立的配送公司在信息沟通上、账务交易上、经营管理上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形成配送操作系统与电子商务平台的脱节,出现配送不及时,给客户送错货,忘记送货或者无法送货等等让商家与客户皆不满意的现象。(3)采取网上购物,网下就近商店付款取货的形式。这种形式,增加了商店的店面成本,而且不能实现“送货到家”,由此降低了电子商务的服务质量和本质内涵,因而得不到推广。
三、电子商务物流配送问题成因剖析
物流配送是制约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瓶颈,其成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适用于电子商务的物流配送基础尚不完善,物流理论还不够系统,物流技术还很落后。当今,物流被称作企业的“第三利润源泉”,是二十一世纪的黄金产业之一。我国由于观念、制度和经济上的种种制约,物流的发展非常缓慢,与社会、市场的需求差距较大。当前,道路的建设、配送中心的规划与管理、仓储设施的现代化配置、配送运输工具的更新换代、物流管理模式和经营方式的优化等等问题亟需解决,而适用于电子商务的物流配送基础设施和配送管理手段更是落后,严重阻碍了电子商务的发展。
2. 物流企业电子化程度低。物流企业上网的还比较少,且仅限于介绍企业状况、业务范围等,有个别物流企业提供报价系统,但没有提供运费支付、在途货物查询等功能,与联邦快递(Fedex)和美国联合包裹服务(UPS)相比,物流的信息化程度还很低。电子商务的发展趋势是要依赖第三方物流(Third Party Logistics)企业提供快捷、优质的服务,物流企业的现代化水平是决定电子商务物流配送水平的一个关键因素。
3. 对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的重视程度不高。我国的电子商务还处在初级发展阶段,其功能主要局限于信息的交流,电子商务与物流之间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关系还没有在社会上得到普遍的认识。因此,人们在对重视电子商务的同时,却对面向电子商务的物流配送系统的重视程度不高,从而出现物流配送系统落后,不能与电子商务良好结合,限制电子商务快速、高效、便捷优势的发挥。
4. 我国企业物流的电子化、集成化管理程度普遍较低。电子商务迎合了现代顾客多样化的需求,大量定制化(Mass Customization)生产将是电子商务企业从事的一项重要任务。电子商务企业只有通过电子化、集成化物流管理把供应链(Supply Chain)上各环节紧密联系起来,才能对顾客的个性化需求作出快速反应,保证电子商务物流通畅。目前,我国企业的集成化供应链管理还处于理论探讨阶段。
5.电子商务及物流人才的缺乏。这里一指缺乏从事物流理论研究与实务的专门人才;二指缺乏懂电子商务理论和实务的专门人才;三指缺乏既懂IT技术,又懂电子商务的网络经济人才;四指缺乏既懂电子商务,又懂现代物流的有创新思想的复合型人才。上述四类人才的短缺将直接影响我国电子商务与物流配送体系的发展。
四、电子商务物流配送问题解决策略
无论如何,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电子商务将不可避免的成为21世纪商务发展的主流,而作为保证电子商务运作的物流配送将迎来新的商机与挑战。加快发展我国适应于电子商务的物流配送是我国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需要,也是缩短与发达国家物流业差距的一次机遇,具有良好的前景。因此,疏通电子商务物流配送渠道,完善物流配送系统,提高物流配送服务质量,是目前国家和企业的当务之急。
1. 国家在政策上、资金上对社会化、电子化的物流配送系统的建设进行支持和帮助。形成全社会的电子化物流配送系统,离开政府的投入是不行的。政府要在高速公路和铁路、航空、水运、信息网络等方面投入大量资金,以保证交通流和信息流的通畅,形成覆盖全社会的交通网络和信息网络,为发展电子商务网络配送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另外,政府要加大对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的宣传与鼓励,加强电子商务物流人才的培养。
2. 物流企业要投资于现代网络技术,加强现代化技术的应用,如条形码技术、数据库技术、电子数据交换技术(EDI)、全球定位系统(GPS)、有效的顾客反应(ECR)等的应用,使物流配送朝信息化、自动化、网络化、柔性化方向发展;同时引进国外先进的物流管理模式和经营方式,提高物流的服务质量,增强与电子商务的衔接,使信息流、商流、资金流畅通无阻。
3. 电子商务企业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寻求最优的物流配送方案,降低经营成本,提高服务质量,赢得客户的信赖。建立良好的供应链关系。供应链连接着上、下游企业,其最终任务就是支持物流从原始供应商,经过多个生产、运输环节到达最终顾客。良好的供应链关系可以降低电子商务企业的库存量、提高物流配送速度、增加物流服务水平。Amazon公司之所以能够有效地与全球各地的出版商建立紧密的联系,在最短的时间内订购并获得所需的书本,正是得益于良好的供应链关系。将物流配送业务交给专业的第三方物流公司去完成。由于第三方物流公司在物流配送方面比一般的电子商务企业更熟练,其物流配送系统更完善,因此,电子商务企业与第三方物流公司签订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有利于物流配送系统的完善,扩大电子商务的业务范围。
作者单位: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商务管理教研室
参考文献:
关键词 :配送中心;影响因素;方法
1 物流配送中心选址的研究背景
现代物流的快速发展促进了配送中心的建设, 国家政策的出台推动了现代配送中心的建设进程。国内许多行业部门纷纷建立配送中心,对于配送中心的研究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注意。由于人们对物流配送中心的重要性认识的提高,近年来我国交通、铁路、邮电等各行业以及企业均开始物流配送中心的建设。然而由于缺乏合理的综合规划,加上各种运输方式的行政分割,以及在物流配送中心选址、规模、投资方案等方面无系统的决策,导致我国物流市场出现严重的混乱,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随着我国物流市场的放开,国外物流企业的进入,我国物流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受到了严峻的考验。在这种形势下,对于物流配送中心的建设、改造己经不得不进行合理的规划,尤其是初期对于物流配送中心的选址问题,必须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研究。
2 物流配送中心选址的研究意义
配送中心作为物流网络的节点,其合理选址不仅影响到配送中心本身的运营成本、运营绩效、竞争战略和未来的发展,而且还影响到配送中心上游的供应商、下游的分销商或零售商的物流成本、以及物流战略和竞争战略,甚至影响到区域经济的发展。
本论文通过对配送中心选址及相关问题分析,从理论上进一步丰富和补充了配送中心选址研究。
3 物流配送中心选址的原则
(1)适应性原则。配送中心的选址必须与国家以及省市的区域经济发展方针、政策相适应,与国家物流资源分布和需求分布相适应,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
(2)协调性原则。配送中心的选址应将国家的物流网络作为一个大系统来考虑,使配送中心的设施设备在地域分布、物流作业生产力、技术水平等方面互相协调。
(3)经济性原则。有关选址的费用,主要包括建设费用以及经营费用两个部分,配送中心的选址定在市区还是郊区,其未来物流辅助设施的建设规模以及建设费用、物流运输费用等是不同的。
(4)战略性原则。配送中心的选址,应具有战略眼光。一是要考虑全局,二是要考虑长远。
4 配送中心选址的影响因素
4.1 配送中心选址的宏观影响因素
宏观因素主要指一个国家的政权是否稳定、法制是否健全、是否存在贸易禁运政策等,这些因素是无法量化的指标,主要依靠企业的主观评价。
宏观的经济环境、企业所处行业的政策环境以及地方政府的优惠措施等都是企业在配送中心选址时需要分析的宏观环境因素。国家整体的经济环境对企业决策具有一定的引领作用,若国家整体的经济环境令人堪忧,那么企业在这样的大经济环境下继续扩张业务,扩大现有的配送体系不是一种明智之举。行业优惠政策和地方政府的优惠措施是企业经营所面临的重要外部环境之一,企业的经营决策应该是与整个行业的政策相一致的,这样企业在上级审批等多个环节才不会耽误时间,也不会受到过多导致决策丧失时效性的障碍。企业应该积极争取地方政府所给予的优惠措施,在企业用地价格、税收的减免、贷款利息补贴等多方面得到地方政府的支持,这样可以有效地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
4.2 物流配送中心选址的微观影响因素
(1)自然环境因素:气象条件,地质条件,水文条件,地形条件。
(2) 经营环境因素:经营环境,数量充足和素质较高的劳动力也是配送中心选择考虑的因素之一;客户分布,配送中心是为客户服务的,首先要考虑客户分布。配送中心通常设置在城市边缘地区;供应商分布,配送中心靠近供应商,对货源供给的可靠性高,库存可以减少;商品特性,经营不同类型商品的配送中心最好能分别布局在不同地域;物流费用,物流费用是配送中心选址的重要考虑因素之一;服务水平,服务水平是配送中心选址的考虑因素。
(3)基础设施状况因素:交通条件,特别是大宗物资的配送。配送中心必须具备方便的交通运输条件,如紧临港口、交通主干道枢纽、铁路编组站或机场,有两种以上运输方式相连接;公共设施状况,有充足的供电、供水、供热、供燃气的能力,并且地区周围要有污水、固体废物处理能力;地区或城市规划,必须符合城市规划的要求,包括布局、用地,以及与其他行业规划的协调。
(4)社会环境因素:要充分考虑运输费用,新建设物流配送中心要使总的物流运输成本最小化,大多数物流配送中心选择接近物流服务需求地,以便缩短运输距离,降低费用;要能实现准时运送应保证客户在任何时候提出物流需求都能获得快速满意的服务;新建物流配送中心要能很好地适应货物的特性,经营不同类型货物的物流配送中心最好能分别布局在不同地域。
(5)其他因素:国土资源的利用、土地成本也是影响物流成本的重要因素。此外,配送中心的布局要兼顾区域与城市规划用地的其他要素;环境保护要求;火灾防范,不宜设在易散发火种的工业设施附近,也不宜选址居民住宅区。
配送中心选址规划作为物流系统规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企业建立竞争优势的关键。随着电子商务的产生和配送中心服务功能的延伸,现代配送中心选址需要考虑上述两方面产生的影响,以适应新环境建立配送中心的需要,进而更为有效的降低物流系统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徐贤浩,物流配送中心规划,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 120—136
[2] 许胜余,物流配送中心管理,四川人民出版社,2007.65—72.
[3] 邬星根,仓储与配送管理,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168—203
关键词:物流配送;管理;存在问题;解决策略
一、前言
近几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逐渐加快以及电子商务的快速兴起和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升高,且城市居民对小批量与多批次的物流配送行业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其中尤以物流配送行业中的管理工作尤为明显。但现阶段,我国许多物流配送管理中存在多种问题,如缺乏有效的管理配合、信息化程度低、人才欠缺等,物流配送管理效果不容乐观;此种情况下,物流配送行业需从自身出发,积极做好配送管理工作,以满足现代化市场需求。本文笔者收集并整理了多项相关的文献报道,主要探讨了当前环境下物流配送管理中的有效策略,现简要论述如下。
二、我国物流配送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缺乏有效的管理配合,法规政策不完善
对于我国物流配送行业来讲,国家交通部、工商部以及税收部等分别管理其不同的方面,且各部门所制定和实施的法规政策等均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化物流配送行业的快速发展,各方面的管理配合工作不到位。再加上目前我国所颁发的与物流配送行业有关的法规政策等均不完善,在该行业实践运行中没有一个统一的法律法规标准来规范市场,导致市场缺乏强有力的约束力,监管效果不佳。
(二)基础资产分散,信息化程度低
现阶段,我国大多数物流配送行业仍处于粗放经营状态,其基础资产的分布比较分散,缺乏技术力量;且许多地方的信息系统与服务网络尚不完善,管理技术与管理方法落后,导致物流配送的信息化与市场化程度均较低,从而影响了配送的实效性与准确性,整体管理效果不佳。
(三)物流配送管理人才欠缺
从本质上来讲,物流配送行业属于较为年轻的新兴产业中的一种,其对专业人才的要求较高。但现阶段,在我国许多物流配送行业中均欠缺专业的管理人才,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或阻碍物流配送行业的快速发展,管理效果有待进一步提升。
三、相应解决策略
(一)合理编制与规划物流配送行业中各部门之间的配合与衔接
首先,我国各级城市规划部门需依据市场中物流配送行业的实际需求,联合相关部门设计并制定城市物流配送的发展规划,规划内容主要包括物流配送行业发展目标、配送节点、运输通道布局、运输组织、运力投放规划、信息化建设以及配送基础设施用地与车辆管理方法等,以加强该行业运行过程中各工作环节之间的相互配合。同时,在物流配送的节点布局规划中,还需充分考虑配送中心、物流中心、物流园区、分拨网点以及各营业网点等之间的上下级管理关系等。其次,将物流配送发展规划工作纳入到各级城市的整体规划中,依据不同配送行业的发展需求和运行模式,及时完善相关的基础设施,保证该行业发展规划能够与城市发展中的土地、经济、快递、物流与交通等多方面内容的规划相互衔接,确保物流配送行业的基础设施用地,以满足现代化市场发展需求。
(二)及时转变和革新物流配送管理模式与配送方法
在以往传统的城市物流配送管理工作中,其配送管理模式落后,配送方法单一,配送人员工作效率不高,行业管理效果不理想。结合这种情况,当前环境下,各大物流配送企业需与时俱进,及时转变和革新物流配送行业中的管理模式与配送方法。具体表现如下:①转变物流配送管理模式:目前,在我国许多现代化城市中,物流配送行业得到很大程度上的重视,且大多数城市已经初步健全和完善了物流中心与配送中心的基础设施建设,其物流技术与配送水平也得到明显的改善和提升,物流行业逐渐成为城市经济发展中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故现阶段,在物流配送行业的管理工作中,各大配送企业需从现代化配送管理理念出发,及时转变和创新管理模式,以加强配送人员工作效率,增强该行业管理效果。②革新配送方法:各大物流配送企业需依据居民住宅生活区与商业经济区之间的差异,制定不同的专业配送计划,加强配送服务的针对性与个性化,提高物流配送效率,如对于人流、车辆拥堵的大城市来讲,有关部门需大力推进“分时段配送”、“夜间配送”等配送计划的发展,为各大商贸企业与物流企业提供便利。同时,引导或鼓励各快递企业积极建立与电子商务经济发展相符合的快递配送体系,实施“仓储一体化”配送模式,以增强配送效率,提高电子商务配送水平。
(三)培养和发展专业配送人才
结合本文2.3中所述的“人才欠缺”题,笔者建议各大高校与物流配送企业需重视并加强专业人才的培养,并充分发挥不同行业之间的协会作用,以提高配送行业管理质量。首先,各大高校需注重培养优秀的专业配送人才,并加强校企合作,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实践工作机会,以培养和选拔专业的复合型人才;同时,物流配送企业还需重视各从业员工的培训与教育工作,以增强配送人员的专业素质,保证其合法权益,促进物流配送行业的快速发展。其次,加强物流配送行业与市场中其他相关行业之间的协调配合,强化其自律功能与各自的服务职能,并充分发挥法规政策、市场行为规范、行业交流合作、信息等多个方面的市场积极作用,达到“相互协会”的目的。
总之,目前我国物流配送管理中仍存在诸多问题,工作效率不高,从整体上来讲管理效果不理想。针对这种情况,笔者建议各大物流配送企业需合理编制与规划该行业中各部门之间的配合与衔接,并及时转变和革新物流配送管理模式与配送方法,同时还需重视并加强专业配送人才的培养与发展,以增强该行业中配送管理工作的有效性,提高整体管理效果,促进物流配送行业的快速、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电子商务在与物流配送的结合过程中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严重影响着物流配送效率的提高。然而,建立一个高效,低成本的物流配从系统是实现电子商务的保证。本文着重讨论了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配送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
电子商务;物流配送;对策
近年来,随着商务环境的改善以及电子商务所具备的巨大优势,电子商务受到了我国物流企业界的高度重视,纷纷不同的形式介入电子商务企业中,使电子商务在短短的几年之内得意快速发展。然而在众多的电子商务企业中,能真正通过网络销售实现盈利的不多,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物流配送问题,突出表现在配送时间长,成本高,效率低等方面。目前,物流配送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电子商务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的瓶颈,如果没有一个高效,合理畅通的物流系统,电子商务所具备的优势就难以得到有效发挥。
一、电子环境下物流配送存在的问题
从总体上看,我国电子商务还处于初期发展阶段,其功能主要局限于信息的交流,电子商务与物流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促进关系还没有得到企业的普遍认可。因此人们在重视电子商务的同时,却对面向电子商务的物流配送系统重视不够,从而出现物流配送系统建设落后,与电子商务结合不够紧密,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电子商务高校,快速,便捷有事的发挥。
1、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的相关政策法规不完善
目前,我国物流管理体制还处于区域、部门分割管理的状态下,区域之间缺乏协调统一的发展规划和协调有序的协同运作,归口管理不一致,都制约了电子商务物流配送效率。由于缺乏统一的物流系统,电子商务很难发挥其应有的突破空间、快捷交易的功能。此外,与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相适应的财税制度、社会安全保障制度、市场准入与退出制度等还不够完善,制度和法规的缺陷阻碍了电子商务配送的发展。
2、熟悉电子商务的物流配送人才短缺
由于电子商务物流配送在我国的发展时间较短,大多数从传统物流企业转型而来的的企业人才的储备和培养方面显然还不能适应电子商务时代的要求,有关电子商务方面的知识和操作经验不足,这直接影响到了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与国外形成规模的物流教育系统相比较,我国在物流和配送方面的教育还相当落后,尤其在电子商务物流配送方面的教育。由于实践中运行成功案例的缺乏,熟悉电子商务的物流配送人才缺乏,制约了电子商务物流配送模式的推广,也影响了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的成功运转。
3、缺乏统一规划,无规模优势
物流配送业覆盖了国民经济的所有产业,是全社会的服务性行业。应当把物流配送作为国民经济系统的一个重要子系统来抓,制订具体的发展目标,分部门组织实施,使物流配送行业各个部门协调继续发展。我国物流配送中心有几千个,但是真正竞争力强的不多。大多数企业业务量低、无法达到经济配送规模。在业务量低的条件下,物流企业无法分摊较高的固定成本来降低服务价格。不合理的资源配置最终将以高成本的代价而失败。
4、与物流配送发展所需的制度环境及物流管理体制尚未完善
物流与配送发展所需的制度环境方面主要是指融资、产权转让、人才使用、市场准入或退出、社会保障等制度,而在这些制度方面的改善,目前还远远不能适应企业经营的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需求。企业在改善自身物流效率时,必然要涉及各种物流资源在企业内部和企业与市场之间的重新配置,由于上述制度尚未到位,企业根据经济合理原则对物流资源的再配置就会受到阻碍。因此进一步深化制度改革,实施创新战略,是当前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与发展面临的最紧迫的任务,也是物流配送发展的必要条件。
二、针对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配送问题的对策
1、加强对电子商务物流配送体系建设的支持力度
为支持和推动电子商务物流配送行业的发展,政府应当在政策法规上加强支持力度。为改善条块分割的问题,必须在政府的主导下建立统一管理和协调有序的全国性的或跨区域性的物流协调机构,由其承担组织协调职能,为统一归口管理物流行业创造条件。其次,必须规范电子商务物流配送发展的产业政策,以政府为主导并引导企业共同加大对电子商务物流配送行业的投资力度,统一进行发展规划,重点建设基于电子商务的物流配送基础设施,以此为基础建立起我国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的实体网络,形成全社会的电子化物流配送系统。
2、完善法律政策
针对电子商务物流配送出现的种种问题,政府有关部门应该积极研究电子商务的特点,迅速制定有针对性地法律、法规和政策,以规范电子商务活动,增加企业和广大消费者对电子商务的信任感。
3、大力培育高层次的物流配送人才
电子商务物流配送行业的发展关键还要依靠高素质高层次人才的推动。为了适应电子商务时代物流配送行业的新要求,必须大力培养从事物流理论研究与实务的专门人才、懂得电子商务理论与实务的专门人才、既懂IT技术又懂电子商务的网络经济人、既懂电子商务又懂现代物流的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途径和模式可以多种多样,职业教育、专业教育、岗位学习等方式都可以采用,但关键是与实际相结合,着重于实际运作能力的培养和操作经验的积累。虽然高层次电子商务物流配送人才的培育必然与我国电子商务物流配送发展的水平相关联,但明确的方向引导、市场需求的拉动、培训途径的科学完善都会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
4、提高信息化程度
物流配送信息化指信息收集的数据库和代码化、信息处理的电子化和计算机化、信息传递的标准化和实时化及信息存储的数字化。因此,条码技术、数据库技术、电子订货系统、电子数据交换、快速反应、有效的客户反映、射频技术、管理信息系统、企业资源计划等先进技术与管理侧落的应用,将提高物流配送的信息化程度。
5 国家与企业参与共建电子化物流系统
要建立电子化的物流系统,需要政府和企业共同参与。政府应加强信息网络的投资力度,形成覆盖全国的交通网络和信息网络,为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给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节。物流配送要充分运用现代物流技术,通过信息网络化和物流网络,为客户提供和快捷的服务,推动电子商务物流的发展。
6 营造有利于现代物流配送体制的环境
物流的发展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物流企业的发展,首先要创新观念,借鉴国际先进的物流管理思想;其次要创新组织,充分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建立网络化物流新型组织,完善物流运作,提高管理的服务效益。同时要想拥有完善的物流配送体制环境,就需要政府的支持,政府要树立大流通观念,把物流作为整个社会经济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的子系统来抓。物流配送体系的发展需要需要与交通等物流设施规划相衔接;与城市化、信息化的发展规划相结合;形成与国际接轨的网络体系。制定配套的、可操作性强的相关政策,通过政策引导,进一步调动社会各方面发展物流业的积极性。以机构改革为契机,打破长期以来物流领域多头管理体制,设立具有统一协调的专门组织机构,组织有关部门共同推进物流配送的各项工作。
参考文献:
[1]周红霞,祁兆辉.物流配送中存在的问题及措施[J].经济研究,2011.4
[2]黄静,鲁楠,张润卓.电子商务与物流管理[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