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食品物流配送范文

食品物流配送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食品物流配送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食品物流配送

第1篇:食品物流配送范文

目前张家港市农产品物流配送主要依靠集贸市场和直供直销模式。张家港市共有66家农贸市场;直供直销模式主要采取设立农贸市场优质蔬菜基地直销摊位、农产品平价直销店、与百信、好邻等连锁超市推进的“农超对接”形式。张家港市目前电子商务这种新兴的农产品物流配送模式还处于初级阶段,有一小部分生产者(农户)或企业借助于电子商务进行交易。当前,张家港有几家个电子商务交易主体正在逐步开展农产品电子商务物流配送,让消费者足不出户享受到专业、周到的优质服务。2012年张家港冰凌花生鲜农产品有限公司建立了张家港冰凌花菜市网,主要从事生鲜农产品零售、贸易和大宗团购配送。经营的品种主要有果蔬、水产、肉类、粮油等及高档有机绿色食品礼盒的配送服务;有着成熟的生鲜和干货产品供应链,并自建仓储和物流系统。

2012年张家港市金麦穗农产品配送中心建立了张家港配菜网,通过网络平台进行张家港市优质农产品的整合及优选其它名特优农产品,采取“配送中心+公司+专业合作组织+基地+农户”为模式的一体化经营机制,以100多亩自有放心蔬菜基地为核心,以3000亩放心蔬菜基地为依托,推行标准化生产,并开展订单采购方式,发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龙头作用,逐步实现从田间到餐桌的优质极速配送。还有部分张家港生产者(农户)及企业借助于电子商务平台农产品信息,或做宣传推广。如张家港新农优特色农产品有限公司在新浪网站上建立了博客,为特色农产品做宣传。还有的在张家港百姓网上及金农网上农产品信息来寻找市场。但存在一些农产品信息过时的问题,如张家港市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网上的信息老,没有更新。

促进张家港农产品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的几点建议

1、提高农产品电子商务认识,培育完善农产品电子商务

交易主体,加快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建设。目前还有部分个人或组织对电子商务和物流配送认识不足,有人担心网络安全、网上支付、商品质量不过关、物流配送跟不上等问题。资料显示,2012年11月11日,天猫及淘宝的交易额为191亿元,如果用常见的点钞机来清点,需要耗费133天;淘宝及天猫平台交易笔数突破一亿笔,最高峰时处理交易数达20.5万笔/分钟;“双十一”当天,所有平台通过支付宝达成的交易额超200亿元,通过这些数据,我们可以看到电子商务的巨大能量,不能小视网上交易,不能只是观望或犹豫。通过电子商务可扩大农产品销售市场,完善农产品价值链、优化农产品物流模式。目前张家港市现有的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主体,如张家港冰凌花菜市网、张家港配菜网,张家港市政府可以先重点培育,让他们收益;同时积累经验,进行推广,提高网上农产品交易的比例和数量。另外,还要利用现有的网站开展宣传,如金农网、农产品加工网、张家港百姓网等网站上供求信息;或利用阿里巴巴、淘宝等第三方平台建立自己的农产品网上店铺,如建立张家港特产网店,销售张家港特产如凤凰水蜜桃、拖炉饼、高庄豆腐干、鹿苑鸡、双山岛土鸡蛋、周家桥羊肉、沙洲优黄、双山草头干等,创立张家港农产品品牌,提升产品知名度,扩大产品销路。

2、抓好农产品信息的及时性与准确性

物流配送是个系统工程,从生产者到最终消费者经过的环节多,要使农产品安全、快速、低成本地运送,减少农产品损耗,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这需要将农产品种植生产、加工、包装、运输、价格、质量、产地、库存、图片等基本信息及时、准确地提供;另外还需将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的信息及时,定期公布质量抽检结果,提升物流配送的配套环境,让购买者买得放心。

3、依托第三方物流企业实施农产品物流配送

农产品具有时令性强、类型多、数量大、地域性限制明显等方面的特性,这对物流配送提出更高的要求。而第三方物流企业具有较强的经济实力,有充足的物流基础设施,有先进、高效的管理流程,丰富的物流配送经验,依托第三方物流企业完成物流配送任务,可以保证配送任务及时安全的完成。第三方物流企业可以有效地整合社会资源,统筹多个用户和多个供应者的物流,较容易汇集成较大的流通规模,达到规模效益;能够做到对农产品随时跟踪、查询;能够适应农产品保鲜、运输等特殊的要求,力争提供专业化配送服务,满足人们对农产品的需求。

4、加强农产品物流的基础设施、设备的建设

第2篇:食品物流配送范文

一、射频技术原理

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FID)是一种非接触的自动识别技术,其基本原理是利用射频信息和空间耦合(电感或电磁耦合)传输特性来实现对被识别物体的自动识别。射频系统主要硬件设备包括:

(一)读头。读头也称为阅读器,它在射频识别(RFID)系统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首先,读头的频率决定了射频识别系统的工作频段;其次,读头的功率直接影响射频识别的距离;再次,产生RF信号及RF能量激活并支持(供能给)“被动式”RFID标签。读头利用天线来发射能量,形成电磁场,通过电磁场来触发作为数据载体的标签,与这个标签建立通信联系并且在计算机和标签间传输数据。通过读头内的收发装置接收来自标签上的已编码RF信号,对标签的认证识别信息进行解码,将认证识别信息连带标签上其他相关信息传输到计算机以供处理。另外,还可以将计算机系统的发送信息传输给标签,使标签成为数据载体。

(二)标签。标签是指由IC芯片和无线通信天线组成的大小如芝麻粒的无线通信IC和天线组成的模块超微型的小标签。标签中一般保存有约定格式的电子数据,在实际应用中,标签附着在待识别物体的表面。存储在芯片中的数据,可以由读头以无线电波的形式非接触的读取,并通过读头的处理器,进行信息解读并进行相关管理。

标签可以是只读的、读/写兼具的或写一个/读多个的形式;可以是“主动式”,也可以是“被动式”的。通常,“主动式”标签需要专用电池支持其传输器及接收器的工作,但RAM区不一定大。为避免干扰,主动式的标签要求能接收与转发多个频点的信号,以避免邻道干扰,卡的组成复杂,而且功耗也大。由此,“主动式”标签一般比“被动式”标签在形体上要大一些而且价格也更昂贵。另外,“主动式”标签的使用寿命与其电池寿命直接相关。“被动式”标签根据其应用的不同,也可以分为“有电源”和“无电源”工作模式。“被动式”标签将从读头或传输接收机传来的RF信号反向因素,并可通过调制解码将相关信息加入到其所反射的RF信号中。对于“被动式”标签而言,它无需电池来放大反向信号的载波能量,有的“被动式”标签使用电池仅是用于支持标签中存储器的工作或支持标签中的对反射信号进行调制解码元件的工作。

(三)天线。天线是一种能将接收到的电磁波转换为电流信号,或者将电流信号转换为电磁波的装置。读头必须通过天线来发射能量,形成电磁场,通过电磁场来对标签进行识别。因此,天线所形成的电磁场的范围就是射频系统的可读区域。任一射频系统至少应包含一根天线(不管是内置还是外置)以发射和接收RF信号,有些射频系统是由一根天线来同时完成发射和接收的;而另一些则由一根天线来完成发射而另一根天线来承担接收,所采用的天线形式和数量应视具体情况而定。(图1)

射频系统的数据读写操作是严格按照“主——从原则”来进行的。读头的所有动作均由计算机系统来控制,为了执行计算机系统发出的一条指令,读头的基本任务就是启动数据载体(标签),与标签建立通信并在计算机系统与读头之间传送数据。

便携式数据终端与射频通信结合,可将采集到的有用数据存储起来或传送至一个管理信息系统。操作时先把射频信息通过扫描输入到便携式数据终端,再联接到管理信息系统,从而得到用户物资信息。

二、射频技术与相关技术对比

目前,在我国应用较为广泛的自动识别技术主要有:条码技术、磁条技术、IC卡技术和射频技术,各种技术都有其优点和缺陷,我们要根据不同领域的具体物流情况选择与之相应的自动识别技术。

条码成本较低,适用于需求量小、数据不必更改的场合,例如商品包装上就很合适,但是较易磨损,且数据量很小,而且条码只对一种或一类商品有效。磁条技术是接触识读,其数据可做部分读写操作,给定面积编码容量比条码大,对于物品逐一标志成本比条码高,接触性识读最大的缺点就是灵活性太差。磁卡的价格很便宜,但是很容易磨损,不能折叠、撕裂,数据量较小。IC卡安全性比较高,存储容量大,但是价格也稍高些,由于它的触点暴露在外面,有可能因人为的原因或静电而损坏。

射频技术的优点是不局限于视线,识别距离可以达到几百米。射频标签具有可读写能力,可携带大量数据,同时具有难以伪造和智能性较高等特点,最大的优点就在于非接触性,因此完成识别工作时无须人工干预,能够实现自动化且不易损坏,可识别运动的物体并同时识别多个射频标签,操作快捷方便。另外,射频标签不怕油渍、灰尘污染等恶劣的环境,这样的环境中,短距离的产品可用在工作的流水线上跟踪物体;长距离的产品多用于交通上,可达几十米,如自动收费或识别车辆身份等。RFID识别的缺点是标签成本相对较高,而且一般不能随意扔掉。

三、射频技术在物流配送方面的应用

(一)用于在途物资可见性系统。物资配送中心接到配送任务后,需要及时、迅速地将需求方所需物资运送到位,利用射频技术即可准确、迅速地完成配送任务并实现对在途物资的跟踪。物资配送中心为每台车配发一枚射频标签,并在仓库出入口处安装一套射频装置形成门禁,以利用射频技术完成物资的自动出入库操作。

第一步,物资配送中心所派车队进入仓储中心时通过门禁,阅读器读取到射频标签信息并在仓储中心系统中显示此时车队所载物资为空。

第二步,车队装载物资完毕离开发物仓库时再次通过门禁,物流系统将出库物资信息写入到系统数据库中并上报给物资配送中心,这样就等于射频标签承载了其所运物资的相关信息,自动完成物资出库,此时运送物资的车辆和物资进入在途状态。

第三步,运输车队到达收物仓库时再度通过门禁,阅读器读取到射频标签中的信息后传输给仓储中心系统,系统即显示待入库物资的相关信息并写入数据库,自动完成物资入库,并上报给物资配送中心,以告知物资配送中心此次物资配送任务已经完成。

在物资在途期间,物资配送中心根据发/收物仓储中心上报的数据可知在途物资的名称、品种和数量等信息,达到在途物资的可见性,如果再辅以GIS技术还可以实现在途物资的动态可见,此处不再详述。(图2)

第3篇:食品物流配送范文

关键词:连锁超市;生鲜物流配送中心;农超对接。

“菜篮子工程”是重要的民生工程,一般情况下,蔬菜从田间地头到老百姓的菜篮子里所经历的流通环节多,物流成本高,并且蔬菜损失量大。因此,近年来政府大力推进“农超对接”工作,鼓励蔬菜种植户将种植的蔬菜直接送进城里大型的连锁超市。随着超市越来越成为市民购买蔬菜的首选,连锁超市开始发展生鲜物流,很多大型连锁超市纷纷建立自己的生鲜物流配送中心。“生鲜是大卖场的灵魂和生命力”,湖南步步高集团董事长王填说,“建立生鲜物流配送中心,可通过集中采购、生产来严格控制商品的安全关,客观地抑制价格上涨,提高商品附加值,最终实现企业自身利润创优与社会效益的双赢”。

1 生鲜物流配送中心的含义。

生鲜物流配送中心是指从事蔬菜、水果等湿商品的分拣、加工及配送等物流活动的场所,以冷链物流形式为主。连锁超市建立的生鲜物流配送中心主要为超市所有门店提供蔬果、肉禽、水产、净菜等冷冻、冷藏生鲜食品,实现商品采购、加工、冷链配送功能。生鲜配送中心不仅仅是“转运”“配送”的承担者,而应该是把在门店的若干统一性工作集中到配送中心来进行,接受各个门店的订货计划,集中分拣、加工,并按不同门店的要求进行配货,通过规模化和集约化经营来产生经济效益。

2 连锁超市发展生鲜物流的必要性。

2.1 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

在欧洲,家乐福、麦德龙等零售商的生鲜农产品的 80%来自农产品基地;而目前我国超市销售的农产品从产地源头、从合作社直采的生鲜农产品比例还不到 10%[1],可见我国连锁超市对农产品销售的促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生鲜物流配送中心的规模化直购,稳定了农产品的销售渠道,减少了流通环节;生鲜物流配送中心的差异化需求,通过消费市场引导农民的生产,优化了商品的结构。农业部调查显示,“农超对接”使农民专业合作社产品流通成本降低 20%~30%,农产品销售价格提高了10%~20%,超市采购成本降低了 10%[1]。

2.2 满足消费者对生鲜食品的安全要求越来越多的市民宁愿支付更高的价格去大型连锁超市购买蔬菜等生鲜食品,原因在于他们认为连锁超市具有更加完善的生鲜食品安全控制措施。生鲜物流配送中心通过严把采购质量关,拥有低温储存和配送设施,有效地控制了生鲜食品从采购至配送再到门店的全过程环境管理,从而保证生鲜食品的安全性,满足了消费者对生鲜食品新鲜和安全的要求。

2.3 提高超市的竞争力。

近年来,我国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在逐步改变,对商品多样化的要求越来越高。生鲜物流配送中心因具备流通加工功能,能够为消费者提供更具有企业特色的生鲜产品,实现生鲜食品经营差异化,解决目前超市经营商品结构严重同质化、缺乏个性化等问题。通过提供多样化产品,提高超市的顾客服务水平,提高企业的竞争力[2]。

配送中心流程示意见图 1。

生鲜物流配送中心对所有门店的生鲜食品进行集中管理,可以从整个物流过程降低商品的成本,提高利润空间[3]

。集中采购,以降低采购成本;集中储存,通过信息系统在最短时间内及时将各种所需商品送至各连锁店,提高了各连锁门店的库存服务水平,降低了总库存成本;集中加工,不仅提高了各种加工设备的使用效率,而且减少了库存损耗,降低了商品的单位成本;集中配送,减少总运输里程,降低总运输费用。生鲜物流配送中心能够有效提高生鲜商品利润水平,提高超市的竞争能力。

3 连锁超市建立生鲜配送中心的作用。

连锁超市通过建立生鲜物流配送中心可以实现蔬菜原产地采购,不仅可以提升采购的谈判能力,而且有利于从源头上控制商品的品质;集中分拣、加工不仅可以降低各项物流成本,而且实现门店销售商品的多样化,从而提高超市的服务水平。

3.1 促进生鲜品类管理水平,提高品牌形象。

品类管理是把所经营的商品分为不同的类别,并把每一类商品作为企业经营战略的基本活动单位进行管理的一系列相关活动,以数据为基础,对一个品类做出以消费者为中心的决策思维,强调向消费者提供超值的产品或服务来提高企业的营运效果。

品类管理主要进行商品款式选择、组合、定价、摆放和促销等优化管理工作,从而增加品类的营业额和利润。生鲜物流配送中心统一管理各门店的销售信息,这为生鲜品类优化管理提供了有效的分析数据,正确地决策出更迎合消费者需求的商品及商品组合,有利于挖掘出品牌产品。同时,连锁超市通过生鲜物流配送中心实行生鲜商品原产地直购,与供应商建立了长期战略伙伴关系,双方是利益共同体。因此,连锁超市会引导农民根据消费市场的需求进行科学地种植和生产,加大超市品牌产品的种植和生产[4]

。连锁超市通过建立生鲜配送中心可以有效地促进品类管理水平,提高超市的品牌形象。

3.2 推进物流标准化管理,提高物流运作效率生鲜食品的品质和规格千差万别,在流通过程中缺乏规范化管理工作,严重影响了生鲜食品的物流配送效率。生鲜物流配送中心的规模化运作要求生鲜食品必须实施标准化管理,包括所采购商品的质量标准、规格标准、收货流程、验收标准、包装标准、加工标准、销售标准、赔偿标准等一系列的操作管理标准。商品的质量标准和规格标准可由生鲜物流配送中心与供应商双方共同完成,生鲜配送中心甚至可以给予供应商一定的技术扶持与资金扶持,如配送中心可以和农民共同研究白萝卜的种植技术,保证种植出来的白萝卜同一规格,每个 0.5 kg。商品的质量、规格、包装标准等统一后,收货流程可以大大简化,配送中心的运作效率就会大大提高。生鲜物流配送中心的建立,可以很好地推进连锁超市的物流标准化管理工作。

3.3 降低各项物流成本,提高连锁超市的盈利水平生鲜物流配送中心在配送信息系统和信息技术的支持下,进行规模化运营降低了各项物流成本。

统一进货、规模采购大大降低了生鲜产品采购价格和运输费用;统一规模化加工,充分利用了加工设备,降低了单位商品的加工成本,而且减少了加工设备在数量上的投资;集中配送,降低了分拣和配货的人工费用、运输费用等;统一订货,有效地控制了配送中心和各门店的商品的库存,降低了库存总成本。另外,因减少流通环节、降低了商品的损耗成本,配送中心的使用可以有效降低物流过程中的各项物流成本,提高连锁超市的盈利水平[5]。

参考文献:

1、陈岳峰.“农超对接”欲全国推广“三农”问题或可破题 [J] . 中国商贸,2009 (14):34-36.

[2]张文汇. 我国连锁超市的物流配送现状及对策 [J] . 华章,2011 (15):34.

[3]崔运玲. 连锁超市物流配送的发展趋势 [J] . 企业导报,2011 (9):143.

第4篇:食品物流配送范文

关键词:北京地区;共同配送;冷链物流

“共同配送”一词最早产生于日本,现已发展为我国物流配送领域中的一种新型模式,后来在冷链物流的领域中也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共同配送也称为第三方物流服务,指多个企业联合来组织实施配送活动,目的就是通过这样的合作来降低成本,提高物流资源的利用效率。由于冷链物流对于食品保质的高要求,更加要求了配送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因此共同配送在冷链物流中逐渐担任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北京作为首都,人口众多、技术发达,更加有利于共同配送的发展。

一、国内食品冷链物流在北京地区的共同配送现状

在我国,食品的冷链物流的起步比较晚,人们对于食品冷藏保鲜运销的意识并不强烈,但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有了极大的飞跃,对于食品方面的安全和卫生越来越讲究了,这也促使了食品冷链物流的比例在逐年增加。但是我们还是应该看到一些差距,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冷链物流发展仍然不够成熟。根据调查研究表明,我国每年的生鲜食品在运销过程中的损耗造成的经济损失都可达到约800亿元,而发达国家却能将食品的损耗很好地控制,其原因就在于发达国家的食品冷链物流水平高,配送的过程就能保证食品的质量。而在中国,尤其是像北京这样的经济水平发达的城市,食品冷链配送过程却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

1.第三方冷链物流发展滞后。第三方的冷链物流公司是指食品冷藏的企业为了节约成本,把原属于自己的冷链物流活动,以合同的方式委托给专业的冷链物流企业,同时通过信息和冷链企业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从而对冷链物流全程监管的一种运作模式。比较典型的例子就是美国的夏晖公司,它跟麦当劳、星巴克等企业保持着很好的合作,也达到了双赢的效果。可是放眼我国的第三方冷链物流市场,发展的就相对滞后,以北京地区为例,现有的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大多都是以中小型、单一服务的规模为主,并且物流方面的设备落后,难以形成专业化和规模化,更加谈不上配送的高效率。

2.冷链物流的共同配送规划不完善。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大多数城市的冷链物流的配送规划不完善,送货人员只是简单考虑到按照最短路径,让车辆行驶的里程越短越好,却忽视了一些实际的因素,比如说路程中的自然条件、需求方的需求量、配送地的确切位置等因素,这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车辆上的浪费,食品在配送的过程中花费的时间较长,无法让客户满意等状况发生。

二、北京地区物流共同配送存在的问题

常言道:罗马帝国不是一日建成的。对于冷链物流的共同配送发展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在过程中不断地完善和改进。目前北京地区的共同配送取得了一定程度的进展,但是我们仍然要看到现存的一些问题,努力加以改正。

1.共同配送中心基础设施薄弱,利用率低。实现冷链物流的共同配送的物质保障就是基础设施的建设,只有设备的水平上去了,才能有效提高配送的效率。可在北京地区,对于冷链物流的共同配送中心的基础设施投入力度不大,由于生鲜食品保鲜的特殊性,运送它们需要用到冷藏车和冷库等设备,但这些设备价格比较昂贵,回收期也长,致使了很多物流公司不愿意投入资金来购买设备,所以市面上运送生鲜食品的交通设备大多数还是普通的卡车。尽管在最近的几年中,国家和企业越来越意识到食品的冷藏可以降低损耗率,提高经济效益,在物流的基础设施上也相比以前投入了资金力度,但是总体上仍然发展水平缓慢,结构不合理,并不适应市场的发展需求。

2.物流配送企业的现代化程度低,信息化水平不高。共同配送方案的实施需要多个冷链物流企业共同合作下完成,而加强合作的手段就是运用信息系统进行交流。但在北京地区,根据一些研究调查显示,在所有物流配送的企业中,运用到信息技术作为管理手段的不超过40%,信息技术在发达国家的物流配送中是主要的作业方式,可在我国却只是把它当作一种辅的管理手段。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推动着我们进入了信息化的时代,但这样的信息化在冷链物流的企业中却没有得到合理的应用,仅仅是应用在日常事务的管理,而在实际的物流配送工作中,这样的信息化却停留在半人工的状态中。同时北京地区的食品冷链物流配送中所使用的机械化水平也较低,大多数还是沿用了过去的物流设备,技术水平比较落后。

3.冷链物流的配送中心选址不够合理。生鲜食品在配送中讲究时效性,超过了最佳的保持时间就会容易致使食品的腐坏,这对于物流公司的配送速度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而配送的速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配送中心的地址,在北京地区,很多配送中心的选址不够合理,在路途上耽误了过多的时间,导致配送速度缓慢,影响了生鲜食品的最佳保质时间。而北京地区的冷链物流配送中心的选址不合理主要体现在了两个方面,一是配送中心在店铺的分散区域跨度很大的情况下进行配送工作,这样会造成运输的距离过远、运输成本过高的后果;另一种就是店铺相对集中,配送中心在距离店铺很集中的情况下进行配送工作,而这样又会导致了人力上的浪费。

4.配送人员的素质较低。从事物流配送工作的人员普遍文化程度较低,这也导致了配送人员的总体素质较低,大多数只是靠着体力,搬卸食品货物,而真正的高素质物流专业的管理人员却极其匮乏。在北京地区,从事物流配送工作的大多数是外来务工人员,没有学历和背景,整个物流行业的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这也使得物流配送工作的效率低下。

三、北京地区冷链物流共同配送发展的对策

1.提升冷链物流发展共同配送的基础设施。根据北京地区的冷链物流的实际情况来看,配送业务的发展还很不成熟,要想从根本上改变这个情况,就要抓紧时间提升符合我国实际发展情况的专业化冷链物流共同配送的基础设施。一旦冷链物流共同配送的基础设施得到有效提升,就能有效提高物流的配送效率,运用多种设备进行食品的运输,最终保障了生鲜食品的流通安全。

在大力提升基础设施的同时,还要推进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的发展,将销售网络覆盖的范围扩大,根据消费者的不同需求来实现共同配送,换句话说,就是在北京这个城市内,实现多家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合作,通过统一的调度来满足对于生鲜食品的配送需求,最终能够实现一个标准化、科学化、统一化的冷链物流配送服务体系。

2.提升物流配送企业的信息化水平。要想使冷链物流的共同配送方案具备更好的效果,就要加强配送企业的信息化水平。实现各个物流企业之间的合作,成立一个冷链物流的配送中心,是实现企业信息化水平的有效途径。通过配送中心给各个企业下达任务,这也是实现共同配送的基础性设施。由于生鲜食品易腐坏,所以配送中心的建设要全面、充分地考虑,建立起一个以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为主导的共同配送中心。

在实际操作中,要让生鲜食品的供应链从上下游进行延伸,第三方物流企业加紧同生产商和经销商之间的紧密联系,形成一个食品从生产到存储、加工、配送到最终的销售都达到一个信息一体化的模式。也就是说生鲜食品从被生产出的那一刻起,由生产者送到北京地区的配送中心,经过配送中心的整合、加工。调度再送到销售地点,以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为主导,使食品的生产到销售更加紧密化,能够满足于市场上的需求,扩大了服务的范围。

3.对配送中心进行合理选址。配送中心的选址是要以提高物流企业的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为最终目标,根据冷链物流中产品的实际状况和运输条件、自然环境等因素,运用系统的方法选择配送中心的具置。

在选址过程中,配送中心要考虑客户分布比较密集的位置,主要为超市和零售店,以及人口较多的地区,同时也要考虑其他条件的影响,因此配送中心应选择在城市的边缘地区。其次,配送中心还要考虑到交通的条件,基于这方面的考虑,配送中心的选址应该选择靠近交通枢纽的地区,比如高速公路和铁路货运站等地。

配送中心的选址属于物流企业战略决策的问题,对于物流系统的合理化建设有着决定性的意义。

4.提高配送人员的总体素质。提升配送人员的素质,需要让其树立工作责任感,让其能够明白配送工作决定着工作和服务的效率,对企业的经济发展具有着深远的意义。与此同时,物流企业还可以借鉴其他企业的先进经验,引进具有专业素质的管理人才,加强对于基础员工的培养力度,从员工的角度提高配送人员的总体素质。

四、结论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生活品质的追求,使得我国的冷链物流水平得到了各行各界的广泛关注。虽然生鲜食品冷链物流发展迅速,但在配送过程中还是存在着许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物流企业想到了共同配送这个解决方案,很大程度上解决了配送难的问题。北京作为我国的政治经济中心,它如果在共同配送方面得到好的发展,也会带动其他城市的水平相应提高。

参考文献:

[1]洪华南.冷链物流中的共同配送策略研究[J].铁道运输与经济,2012,3(09):65-68.

[2]文晓巍,达庆利.共同配送:我国冷链物流配送模式的优化选择[J].现代管理科学,2011,2(03):13-14.

[3]孙承志,韩雪涛.农产品冷链物流城市配送问题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4,6(07):115-117.

[4]王孝坤,杨飞,杨东援.面向社会效益的城市共同配送研究进展[J].物流技术,2013,4(03):1-4.

第5篇:食品物流配送范文

 

----1.美国的物流中央化 ----物流中央化的美国物流模式强调"整体化的物流管理系统",是一种以整体利益为重,冲破按部门分管的体制,从整体进行统一规划管理的管理方式。在市场营销方面,物流管理包括分配计划、运输、仓储、市场研究、为用户服务五个过程;在流通和服务方面,物流管理过程包括需求预测、订货过程、原材料购买、加工过程,即从原材料购买直至送达顾客的全部物资流通过程。

----2.日本的高效配送中心 ----物流过程是生产--流通--消费--还原(废物的再利用及生产资料的补足和再生产)。在日本,物流是非独立领域,由多种因素制约。物流(少库存多批发)与销售(多库存少批发)相互对立,必须利用统筹来获得整体成本最小的效果。物流的前提是企业的销售政策、商业管理、交易条件。销售订货时,交货条件、订货条件、库存量条件对物流的结果影响巨大。流通中的物流问题已转向研究供应、生产、销售中的物流问题方向。

----3.适应电子商务的全新物流模式--物流 ----物流(ThirdPartyLogistics,缩写为TPL,即第三方提供物流服务)的定义为:"物流渠道中的专业化物流中间人,以签订合同的方式,在一定期间内,为其他公司提供的所有或某些方面的物流业务服务。"

----从广义的角度以及物流运行的角度看,物流包括一切物流活动,以及发货人可以从专业物流商处得到的其他一些价值增值服务。提供这一服务是以发货人和物流商之间的正式合同为条件的。这一合同明确规定了服务费用、期限及相互责任等事项。

----狭义的物流专指本身没有固定资产但仍承接物流业务,借助外界力量,负责代替发货人完成整个物流过程的一种物流管理方式。

----物流公司承接了仓储、运输后,为减少费用的支出,同时又要使生产企业觉得有利可图,就必须在整体上尽可能地加以统筹规划,使物流合理化。

二、国外先进的电子商务 物流模式案例

----美国的物流配送业发展起步早,经验成熟,尤其是信息化管理程度高,对我国物流发展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美国物流配送形式示意图(见下图):

----1.美国配送中心的类型 ----从本世纪60年代起,商品配送合理化在发达国家普遍得到重视。为了向流通领域要效益,美国企业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将老式的仓库改为配送中心;二是引进电脑管理网络,对装卸、搬运、保管实行标准化操作,提高作业效率;三是连锁店共同组建配送中心,促进连锁店效益的增长。美国连锁店的配送中心有多种,主要有批发型、零售型和仓储型三种类型。

----(1)批发型 ----美国加州食品配送中心是全美第二大批发配送中心,建于1982年,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工作人员2000人左右,共有全封闭型温控运输车600 多辆,1995年销售额答20亿美元。经营的商品均为食品,有43000多个品种,其中有98%的商品由该公司组织进货,另有2%的商品是该中心开发加工的商品,主要是牛奶、面包、冰激凌等新鲜食品。该中心实行会员制。各会员超市因店铺的规模大小不同、所需商品配送量的不同,而向中心交纳不同的会员费。会员店在日常交易中与其他店一样,不享受任何特殊的待遇,但可以参加配送中心的定期的利润处理。该配送中心本身不是盈利单位,可以不交营业税。所以,当配送中心获得利润时,采取分红的形式,将部分利润分给会员店。会员店分得红利的多少,将视在配送中心的送货量和交易额的多少而定,多者多分红。

----该配送中心主要靠计算机管理。业务部通过计算机获取会员店的订货信息,及时向生产厂家和储运部发出要货指示单;厂家和储运部再根据要货指示单的先后缓急安排配送的先后顺序,将分配好的货物放在待配送口等待发运。配送中心24小时运转,配送半径一般为50公里。

----该配送中心与制造商、超市协商制定商品的价格,主要依据是:(a)商品数量与质量;(b)付款时间,如在10天内付款可以享受2%的价格优惠;(c)配送中心对各大超市配送商品的加价率,根据商品的品种、档次不同以及进货量的多少而定,一般为2.9%~8.5%。

----(2)零售型 ----美国沃尔玛商品公司的配送中心是典型的零售型配送中心。该配送中心是沃尔玛公司独资建立的,专为本公司的连锁店按时提供商品,确保各店稳定经营。该中心的建筑面积为12万平方米,总投资7000万美元,有职工1200多人;配送设备包括200辆车头、400节车厢、13条配送传送带,配送场内设有 170个接货口。中心24小时运转,每天为分布在纽约州、宾夕法尼亚州等6个州的沃尔玛公司的100家连锁店配送商品。

----该中心设在100家连锁店的中央位置,商圈为320公里,服务对象店的平均规模为1.2万平方米。中心经营商品达4万种,主要是食品和日用品,通常库存为4000万美元,旺季为7000万美元,年周转库存24次。在库存商品中,畅销商品和滞销商品各占50%,库存商品期限超过180天为滞销商品,各连锁店的库存量为销售量的10%左右。1995年,该中心的销售额为20亿美元。

----在沃尔玛各连锁店销售的商品,根据各地区收入和消费水平的不同,其价格也有所不同。总公司对价格差价规定了上下限,原则上不能高于所在地区同行业同类商品的价格。

----(3)仓储型 ----美国福来明公司的食品配送中心是典型的仓储式配送中心。它的主要任务是接受美国独立杂货商联盟加州总部的委托业务,为该联盟在该地区的350家加盟店负责商品配送。该配送中心建筑面积为7万平方米,其中有冷库、冷藏库4万平方米,杂货库3万平方米,经营8.9万个品种,其中有1200个品种是美国独立杂货商联盟开发的,必须集中配送。在服务对象店经营的商品中,有70%左右的商品由该中心集中配送,一般鲜活商品和怕碰撞的商品,如牛奶、面包、炸土豆片、瓶装饮料和啤酒等,从当地厂家直接进货到店,蔬菜等商品从当地的批发市场直接进货。

----2.美国配送中心的运作流程 ----美国配送中心的库内布局及管理井井有条,使繁忙的业务互不影响,其主要经验是:

----(1)库内货架间设有27条通道,19个进货口;

----(2)以托盘为主,4组集装箱为一货架;

----(3)商品的堆放分为储存的商品和配送的商品,一般根据商品的生产日期、进货日期和保质期,采取先进库的商品先出库的原则,在存货架的上层是后进的储存商品,在货架下层的储存商品是待出库的配送商品;

----(4)品种配货是数量多的整箱货,所以用叉车配货;店配货是细分货,小到几双一包的袜子,所以利用传送带配货;

----(5)轻量、体积大的商品(如卫生纸等),用叉车配货,重量大、体积小的商品用传送带配货

----(6)特殊商品存放区,如少量高价值的药品、滋补品等,为防止丢失,用铁丝网圈起,标明无关人员不得入内。 三、我国物流业发展现状 及物流解决方案

----我国现有的物流企业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中央直属的专业性物流企业,即专营生产资料的物资储运总公司和外运总公司。仓储主要针对系统内部,因此商流与物流分离,受行政控制。

----2.地方专业性物流企业,即地方商业系统的储运公司及粮食仓储系统,完全受当地行政领导。

----3.兼营性物流企业,即集物流与商流为一体的物流企业,比重大,且数量正在不断增多。

----长期以来,由于受计划经济的影响,我国物流社会化程度低,物流管理体制混乱,机构多元化,原物资部、原商业部、对外经贸部交通部以及中央各部(煤炭部、林业部等等)、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均有各自的物流系统。这种分散的多元化物流格局,导致社会化大生产、专业化流通的集约化经营优势难以发挥,规模经营、规模效益难以实现,设施利用率低,布局不合理,重复建设,资金浪费严重。由于利益冲突及信息不通畅等原因,造成余缺物资不能及时调配,大量物资滞留在流通领域,造成资金沉淀,发生大量库存费用。另外,我国物流企业与物流组织的总体水平低,设备陈旧,损失率大、效率低,运输能力严重不足,形成了"瓶颈",制约了物流的发展。

----针对我国经济发展及物流业改革现状,借鉴发达国家走过的道路和经验,我国从1992年开始了物流配送中心的试点工作,原国内贸易部印发了《关于商品物流(配送)中心发展建设的意见》。《意见》提出:大中型储运企业要发挥设施和服务优势,改造、完善设施,增加服务项目,完善服务功能,向社会化的现代物流中心转变;小型储运企业和有一定储运设施规模的批发企业向配送中心转变。 ----近年来,随着连锁商业的发展,配送中心的建设受到重视,特别是连锁企业自建配送中心的积极性很高。据有关资料显示,目前全国有700多家连锁公司,较大型的连锁公司已在建设自己的配送中心,一些小型的连锁企业店铺数量少、规模不大,也在筹建配送中心,以期实现100%的商品由自己配送中心配送。而一个功能完善的社会化的配送中心的投资相当巨大,配送量过小,必然造成负债过多,回收期长,反过来又影响连锁企业的发展;同时,社会上又有相当数量的仓库设施在闲置,形成了投资上的重复、浪费。

----为了使物流配送中心的建设不走或少走弯路,引导配送中心发展建设,原国内贸易部于1996年发出了《关于加强商业物流配送中心发展建设工作的通知》,指出了发展建设物流配送中心的重要意义,提出发展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原则等。同时,原国内贸易部还印发了《商业储运企业进一步深化改革与发展的意见》,提出了"转换机制,集约经营,完善功能,发展物流,增强实力"的改革与发展方针,确定以向现代化物流配送中心转变、建设社会化的物流配送中心、发展现代物流网络为主要发展方向。进入9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出现了物流配送。原商业部在1992年曾发文部署全国物流配送中心建设试点,标志着中国的物流配送中心建设正式起步。由于种种原因,力度不够,没有深入发展下去。这些固然与当时体制和认识有关,更重要的原因是当时市场经济正处于启动阶段,因而制约了物流配送的发展建设。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增长,特别是连锁商业的发展,各种形式的配送中心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共有各种类型的物流配送中心1000多家。其中上海和广东数量最多,发展也最为成熟。此外,日本、美国、英国等国家在我国北京、上海、南京等地建有自己的物流配送中心。国外还有一些企业机构正在研讨中国的物流配送业,把今后几年内打入中国作为发展战略

----根据所掌握的资料,我们对目前国内外的各种物流配送中心的情况进行了分析,结论是:它们大都跨越了简单送货上门的阶段,基本上属于真正意义上的物流配送,但在层次上仍是传统意义上的物流配送,即处于物流配送初级阶段,尚不具备或基本不具备信息化、现代化、社会化的新型物流配送的特征,因此在经营中存在着传统物流配送无法克服的种种弊端和问题。

可喜的是,国家有关部门已认识到这些问题,正从宏观调空上努力引导我国物流配送业朝着信息化、现代化、社会化的新型物流配送方向发展,一些有识的政府官员、企业界、理论界人士也在共同进行着这方面的探讨,并已开始实践。

----我们提出的解决方案是:建立集物流、商流、信息流于一体的新型物流配送中心。

第6篇:食品物流配送范文

关键词:快速消费品;物流配送;需求;策略

快速消费品市场在日趋激烈市场竞争环境以及消费者消费习惯和质量不断提升的消费环境下,对于物流配送能力和水平的要求不断提高,可以说快速消费品的成功关键在其经营市场能力,高效的物流体系是满足快速消费品成功的关键。加快快速消费品渠道的整合和创新物流配送体系是快速消费品生产和经营企业所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首先分析快速消费品特点,结合其特点对现代快速消费品物流配送进行较为完整的阐述,分析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突出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建议和措施。

一、快速消费品及快速消费品物流

1.快速消费品定义

快速消费品的概念是相对于耐用消费品提出的,其内涵和内容能够从“快速消费品”字面意思上有个初步的了解,通过分析和总结,快速消费品主要包含以下特征:首先,从快速消费品的需求看,快速消费品是人们日常生活用品,满足日常需要的不可或缺的大众化物品;其次,从快速消费品的价格看,快速消费品是生活必需品所以价格相对较低,一些高层次的快速消费品属于享受型消费,其价值就相对较高,但是这个在快速消费品比重相对较小;再次,从消费量和消费周期看,快速消费品属于便利品,消费量大,消费的周期较短,一般周期不超过三个月,并能够及时补充,并且消费的忠诚度不高,一般属于就近消费;最后,从快速消费品的消费习惯看,由于快速消费的价格相对较低,以及快速消费品属于便利品,消费者对于快速消费品的购买习惯是:就近,便捷,快速和感性。

2.快速消费品物流特点

首先,稳定性高,由于快速消费品的消费量较大,且属于日常生活用品,所以物流配送的稳定性较高,能够较为简单的掌握物流配送的规律;其次,物流成本敏感度高,在激烈的市场环境下,快速消费品的价值相对较低,这就造成单品的利润空间相对较小,企业必须严格控制各个环节的成本投入,其中物流就是成本控制的重要内容;再次,快速消费品的种类繁杂,末端配送成本高,对物流网络的支持力要求高,需要物流配送体系专业、稳定并且成熟的配送能力和水平,不同的企业在物流配送的选择上,也要结合自身的产品特点,选择合适的物流配送方式;最后,快速消费品的消费习惯呈现小批量,多品种以及结合消费者对快速消费品的消费忠诚度不高的问题,要加强配送的灵活性和对供应链的严格控制,这样才能保证物流配送的整体效果。

二、快速消费品物流配送的主要策略

目前,从我国快速消费品物流配送的现状来看,大型公司开始尝试建立自己的物流销售网络,从而实现生产,配送一体化。但是大部分企业还是选择物流外包形式,总的来说现阶段我国快速消费品采取的物流配送方式主要有以下三种优势:供应商直通物流;连锁超市自营配送;第三方物流,分析比较三者配送存在的主要优缺点,能够更加有针对性的找出各自的比较优势,从而帮助快速消费企业找到合适的物流配送方式。

1.供应商直通物流策略

供应商直通物流配送是快速消费品生产商根据超市的供需状况,直接向超市送货达到补货的目的的物流配送形式。以雨润食品为例,雨润公司建立了自己的物流渠道,通过各大城市的办事处,联系所管理范围内的主要超市供货情况,及时的补充超市货物,达到快速有效及时的供货。这个过程中,供应商承担主要的物流配送成本,对经销商来说是非常有利,利用供应商直通物流策略主要着力解决以下几个方面问题:首先,受到超市品种繁多的影响,以及季节性供货的均衡的制约,生产商承担的配送成本会大大增加,无疑对于生产商的物流链以及信息、人员、资源的协调沟通能力是巨大的挑战,小企业是无法满足和实现这一高昂的代价;其次,管理压力巨大,各大办事处和直接配送主要面对的是大超市,例如沃尔玛,家乐福等,对于小超市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就明显不足,而面对如此巨大的小市场,无论大企业还是小企业都不能放弃,管理的难度和投入的精力就会大大增加,生产企业就可能顾此失彼,造成得不偿失。

2.超市自营配送策略

超市自营配送的物流配送方式是超市结合自身的经营范围,组织所需物资配送的过程。以沃尔玛为例,沃尔玛建立自己的物流配送体系,在各地建立自己的仓储物流,根据自身需要及时配给各地区超市的物资,最大限度满足超市自身需要。超市自营配送使经销商在商品的供给上占据主动地位,掌握物资配给的主动权,通过超市自营配送主要需要着力解决以下问题:首先,自营配给的一次性投入巨大,小心经营企业承担能力有限,不可能建立庞大的自营供给链;其次,超市的产品繁杂,在自营规模上,也不能完全依靠自身的配给实现自给自足。超市配送作为一种企业大型自营配送模式,需要进一步克服困难,获得更加高效的配送效果。

3.第三方物流配送策略

采用第三方物流配送是最主要的快速消费品物流配送模式,其特点是利用专业的物流公司负责快速消费品的物流配送,大大减少经营风险也减轻经营企业的负担。从目前快速消费品的整体物流配送来看,采用第三方物理配送需要克服和解决以下问题:首先,物流企业传统物流模式,物流企业采用传统的仓储模式,以运输和仓储为主,看似仓储能力过剩,但实际企业的需求供给严重不足;其次,分散和整合。面对全国市场,我国物流企业虽然快速发展,但是其服务能力和,水平参差不齐,还不能提供统一的解决方案,物流企业的配送质量还存在着严重的问题,低准时率和高耗损率使得物流公司的成本居高不下;最后,快速消费品,在商品运输上要求是“准,快”。市场信息反应准,物流配送速度快,这就要求企业信息化水平和配送能力必须适应市场发展需求。

三、提高快速消费品物流配送能力的措施

对快速消费品物流配送的主要形式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比较,针对三种物流配送模式,对快速消费品物流配送提出有针对性解决建议,重点对第三方物流配送的主要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1.多种配送模式相互结合

在直通配送和超市自营配送中,突出反映的问题是,快速消费品区域的覆盖以及品种覆盖上。所以必须加强这三种配送模式的相互整合,形成多层次的物流配送,相互取长补短,从而提高快速消费品的市场覆盖。以雨润食品为例,在采用以办事处为基础的直通配送基础上,雨润在各个地区建立了雨润冷鲜肉专营店,满足当地对于雨润产品的消费,并且采取第三方配送的形式,将产品的覆盖面辐射到各个小超市,能够满足消费者对于产品的就近消费。

2.加快物流网络建设和信息化建设

我国物流企业处于大发展发繁荣时期,物流网络建设不断完善,但是整体水平还不够,还需要在覆盖的广度和深度上,加强物流网络建设,加快中心地区配送仓储中心建设,提高配送能力和速度,整合快速消费品生产商、分销商、经销零售商的资源建立完整的物流配送服务。加快信息化,利用电子商务,及时了解各地区的供需信息,通过管理控制对物流配送的全程实现协调,整合各类资源,及时传递有效信息,实现物流配送自动化。

3.提高快速消费品配送的时效性,缩短配送周期量

快速消费品物流配送要提高快速消费品配送的时效性,缩短配送周期,首先,要加强企业管理,建立专业的物流部,及时和第三方物流企业协调和沟通,缩短配送周期,减少物流费通用;其次,缩短配送的时间,提高配送的时效性,通过提高物流配送时效性,提升产品竞争力,增加快速消费品的产品附加值,把物流配送作为企业提高服务质量的关键环节,监督物流企业对于本企业产品的物流配送,满足消费者各方面需求,加深消费者对于产品的印象和信任程度,提升企业的形象,从而提高企业的产品附加值。

四、总结

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快速消费品的物流配送已经成为企业竞争的关键环节,竞争关注的不仅是产品的质量,也关注产品的物流配送速度以及产品的服务水平,所以加强快速消费品物流配送能力刻不容缓。

参考文献:

[1]刘敏.基于ABC分类法的超市快速消费物流配送模式新探[J].消费导刊,2011(03):34-35.

第7篇:食品物流配送范文

记者:什么样的商品被称为生鲜商品?

方昕:参照日本的生鲜商品分类方法,中国业界有“生鲜三品”和 “生鲜五品”之说。所谓“生鲜三品”,即:青果(蔬菜水果)、精肉、水产品,这类商品只需做必要的保鲜和简单整理就上架出售,是生鲜类的初级产品;“生鲜五品”是在“生鲜三品”的基础上再加上由西式生鲜加工制品衍伸而来的面包和熟食制品。

记者:生鲜商品物流配送的利润果真那么大吗?

方昕:农畜产品从种养殖,到农产品深加工、食品工业,再通过零售终端转移到消费者手中,物流和配送是实现农产品从田头到餐桌飞跃的两个重要环节。目前,国内农产品跨地区调运的大宗物流网络已基本形成,但是面向零售终端的城市配送问题依然十分突出,整个低温保鲜冷链既不连贯,也未成型,这使得生鲜商品物流配送的整体成本和过程损耗居高不下,这是过去所谓的“两头叫,中间笑”的主要原因之一。生鲜商品的城市配送环节已经成为制约目前生鲜经营的瓶颈。

记者:您的意思是说,目前我国生鲜商品物流配送的成本很高,但未必利润就高,是吗?

方昕:是的。由于鲜活农产品的含水量高,保鲜期短,极易腐烂变质,会大大限制了运输半径和交易时间,因此对运输效率和流通保鲜条件提出了很高要求。

现在,我国的农产品物流是以常温物流或自然物流形式为主,农产品在物流过程中的损失很大。有数据统计,我国水果蔬菜等农副产品在采摘、运输、储存等物流环节上的损失率在25%-30%左右,也就是说1/4强的农产品在物流环节中被消耗掉了。而发达国家的果蔬损失率则控制在5%以下,美国蔬菜水果物流则更为典型,产品可以一直处于采后生理需要的低温状态并形成一条冷链:田间采后预冷——冷库——冷藏车运输——批发站冷库——超市冷柜——消费者冰箱,水果蔬菜在物流环节的损耗率仅有1%-2%,对比之下触目惊心。由于生鲜冷链的投资大,运营成本高,在途损耗大,所以很多物流企业不愿过深涉足生鲜商品的物流配送。

记者:生鲜商品物流配送难在何处?

方昕:生鲜商品物流配送难点并不完全在技术层面,它也与消费观念直接相关,也就是说生鲜物流配送的发展是与消费市场的成熟与发展密切关联。首先说消费观念问题,就是消费者对生鲜产品质量认识程度,什么样的生鲜品才是真正符合科学、营养、健康的标准?什么才是食品的新鲜?比如,精肉应该是经过排酸处理后才能达到新鲜卫生的标准,并不是刚杀的猪肉就是新鲜的,刚杀的猪反倒不是最适宜食用的状态;牛奶也一样,并非刚挤出来的牛奶就是鲜奶,只有经过高温灭均处理才能达到的安全标准。培育市场,启迪消费者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企业只能量力而行,推动消费观念的进步。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于饮食方面质量意识在不断提升,也会有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愿意将其作为消费支出的选择标准,这种观念的改变将直接影响生鲜品整体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规模的扩大。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普遍受到消费者关注也反映出消费观念的变化。

其次是生鲜物流配送方面的投入产出问题,一般来说,生鲜品所涉及的低温保鲜物流配送,无论是投资规模还是技术管理难度都要高于常温物流配送,如果没有一定规模的市场承载,或者投资定位过于超前,投资风险会比较大,上海皇家阿霍德连锁超市曾参照国外标准建立城市冷链配送体系,最终由于经营成本过高,兵败上海。

因此,倡导科学、营养、健康的生鲜消费观念,培育生鲜消费市场,创造冷链建设的市场环境,逐步建设低温保鲜配送体系是目前十分重要的工作之一。

记者:生鲜加工配送中心对整个生鲜商品供应链能起到什作用?建设生鲜加工配送中心的难度在哪里?

方昕:生鲜商品为达到保鲜的目的,要求快速进入消费环节,流通中的环节越少越好,因为生鲜商品的新鲜度和食用安全性就是其价值所在。但农产品生产和消费上的分散性又使生鲜商品在流通中不可避免地要进行一次或多次集散。

建设生鲜加工配送中心的重要性就在于,它可以成为连接生鲜供应链上、下游的关键性节点。一方面,通过它连锁超市可以向农产品生产基地或产地批发市场集中采购生鲜商品,减少中间环节,建立直接、有效的流通渠道;另一方面,通过农产品的初加工,可以有效提高生鲜产品的标准化程度,大大降低零售终端生鲜加工、管理的难度和复杂程度。所以这是突破目前生鲜经营瓶颈的有效方式。

第8篇:食品物流配送范文

摘要:首先指出生鲜物流配送中心信息系统的重要性,然后在对信息系统功能的层次分析的基础上探讨生鲜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信息系统体系结构和网络建设。

关键词:生鲜;配送中心;信息系统

一、问题提出

“新鲜”是生鲜农产品的生命和价值所在,但我国生鲜农产品的产后损失率却很高。河南省是农业大省,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全省工作的重中之重。“三农”问题的核心就是农民问题,其关键是农民增收。发展生鲜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是实现“产后减损”、农民增收最有效的途径。

生鲜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一般由仓储管理、配送管理和信息系统三个子系统组成。由于生鲜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通常业务量大,在作业环节上具有高频度、小批量的特征。所以信息具有覆盖的广泛性、数目的海量性,管理上的复杂多变性的特征,许多信息需要实时地传输和处理,以达到快速反应、准确处理和节约成本的需要。因此,建设生鲜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的信息系统无论是对于提高配送中心的日常运作效率,还是提升配送中的服务能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信息系统功能的层次分析,探讨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建设。

二、生鲜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信息系统功能的层次分析

在生鲜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不同层次的部门和人员,要的可能是不同类型的信息,一个完善的物流配送中心信息系统,要有以下层次,如图1所示。

数据层是将收集、加工的物流配送信息以数据仓库的形式加以存储。它是整个物流配送系统能够工作的基础。

业务层是对合同、票据、报表等业务表现方式进行日常处理。

应用层包括仓库作业计划、最优路线选择、控制与评价模型的建立,根据运行信息检测物流配送中心的状况。

计划层主要是通过建立各种物流配送系统分析模型,辅助高管人员制定物流配送战略计划。

三、生鲜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信息系统的体系结构

生鲜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信息系统应该提供处理上述各层次的功能,总体功能可以归纳为:提供日常运作的计划与监控功能,具备搬运、运输等资源的合理优化与货物追踪能力;提供电子数据交换(EDI)能力,满足与供应链合作伙伴之间的信息交互;提供信息增值服务,如货物在线查询等;连接金融业和政府部门提供良好的电子商务营运环境;提供管理决策支持功能。

1.电子数据交换(EDI)平台

电子数据交换(EDI )平台的主要工作就是单证的标准化输入及翻译,信息的标准化传输。

2.运行管理平台

运行管理平台主要是物流配送中心基本管理信息系统,它包括以下功能模块:

订单处理:运行管理平台开始做的第一步工作就是订单处理(这里的订单既可以是客户的订货单也可以是客户的配送任务单),它接收来自客户的订单,经过验证之后,产生合格的订单记录,并将记录提交给数据中心,由数据中心将顾客的订单加以汇总,形成订单汇总文件,以便安排配送分拣、配装等工作。

入库处理:入库处理模块根据仓库现状结合货物信息设计入库操作的计划,经过配送中心操作员的确认执行入库流程,并将数据更新到数据中心。

出库处理:配送中心根据配送的要求准备货物,指定出库计划,启动相关工作。

库存控制:库存控制主要是实时监控库存水平,根据设定的最高库存来限制订货量,根据设定的最低库存在库存下降到一定水平时发出库存预警并生成建议订单。

作业控制:作业控制主要是组织拣选、配送计划并发出作业指令,控制相关物流设备和设施,包括指定货位、编制最优拣选作业单、计算装载效率和货物配载方法、选定运输配送车辆、发出配送指令等。

仓储计费:仓储计费是仓储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之一。根据生鲜物流配送中心的货物的性质可以采用两种计费方式,一种是租期相对固定的货物,费用计算方法是:费率(元/m2・d)×储位面积×租用天数。在这种情况下信息系统用一个表来记录每个客户租用的仓储面积和租期,即可计算出租金。另外一种是租期并不固定的货物,虽然这时费用计算公式和上面的一样,但信息处理方式不同。因为这种货物每天的储存状态都会改变,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是按天计费。仓储计费系统必须记录每个客户的货物每天占据的储位个数,并据此记录每天的发生费用,然后将每天费用累计,即可得到阶段性库存费用,并且将记录更新到数据中心,打印某一阶段的库存记录清单,以便客户查询。

会计作业:商品出库后销售部门可根据出货数据制作应收账单,并将账单转入会计部门作为收款凭据。商品入库后,则由收货部门制作入库商品统计表以作为供货厂商催款稽核之用。并由会计部门制作各项财务报表供经营政策制定及经营管理参考。

3.电子商务平台

电子商务平台是物流配送中心提供给买卖双方的一个网上交易平台。它包括客户服务中心、在线查询和交易

资金处理三大功能模块。

4.信息平台

信息平台主要是物流配送相关信息的,一般包括商品相信、价格信息、客户信息的。

5.管理决策平台

信息系统对配送中心的决策支持有以下几个方面:库存控制;重点商品管理;配送中心业务的绩效评估;效益分析;配送路线的指定和车辆调度管理。

6.共享数据中心

共享数据中心提供各平台运行的基础数据及存取权限管理。鉴于物流配送中心信息系统的功能和特点,数据中心采用数据仓库的形式存储数据。它可以把整个物流配送中心的数据,无论其地理位置、格式和通信要求统统集成在一起,并能把当前使用的业务信息分离出来,保证关键任务的联机分析处理技术应用的安全性和完整性,同时可以访问各种各样的数据库,为管理者的决策提供支持。

四、生鲜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信息系统的网络建设

根据上述信息系统的特点和功能的分析,生鲜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信息系统的建设可以利用成熟的、具有开放标准的Internet技术组建内部的信息管理网络Intranet模型,Intranet模型是一个3层结构的客户机/服务器体系结构,是Internet的Web技术和“防火墙”、服务等概念的集成,它既可以独成体系,也可以方便的连接成为Internet的一部分,能获得更为灵活的外部应用。在内部网络上采用TCP/IP作为通信协议,利用Internet的Web模型作为标准平台,当有安全性要求时,内部网与Internet之间通过“防火墙”隔开。按照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的划分,传送层以下的设备使用TCP/IP协议作为基本传输控制协议,在此之上构造不同应用平台。

五、结束语

信息系统的建设对生鲜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的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从生鲜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信息系统的不同层次探讨了信息系统的功能,结合其特点,对生鲜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的信息系统的平台构成与网络建设进行研究,对物流配送中心和相关软件开发商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单位:郑州轻工业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 刘志强等.物流配送系统设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192.

第9篇:食品物流配送范文

[关键词]B2C;农产品;物流配送;电子商务

1引言

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强调要发展农村电商,提出实施数字乡村战略,深入推进“互联网+农业”,2020年4月30日,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2020全国县域数字农业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报告》,报告指出,2019年全国2083个县域网络零售额达30961.6亿元,其中农产品网络销售额为2693.1亿元。未来,我国还将继续大力发展数字农业,推动农业数字化产业转型,提升农产品电商产业链,电子商务将成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转换器”。B2C模式下农产品企业可以整合自身资源,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和电商平台,开展农产品线上业务,通过物流将农产品从产地直接送到消费者家里,电商平台和实体销售的结合,扩大了农产品企业的市场范围,改变了企业以往的销售方式和消费者的购物方式,为企业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和挑战。目前,在电子商务的刺激下,农产品物流配送逐渐实现了转型升级,但是产业发展仍处于探索阶段,B2C模式下的农产品物流配送仍存在许多问题。因此文章对B2C模式下农产品物流配送问题进行研究,可以为其今后的发展提供参考指导。

2传统农产品物流配送现状分析

农产品物流配送是以农产品为对象,基于物流配送将农产品从田间送到消费者家里的一种流通模式,它不仅能够提升农产品物流效率,减少社会资源浪费现象,控制配送运作的成本,以此带来农产品附加价值的增长;还能够提高农民群体的收益,对农业的社会化、规模化、产业化发展产生积极有效的作用。传统的农产品配送需要从多方面对物流配送网络构成、配送流程等进行科学系统地分解。国内常用的是采用“多对多”的方式进行商业活动,农产品供应链由农产品生产基地—产地供应商—加工企业—销售地批发商—零售商—消费者六个环节构成[1]。其农产品供应链如图1所示。

2.1农产品存在高损耗率现象

由于农产品具备特殊的生物属性,使得农产品在运输、存储、加工环节中极其需要保鲜防腐的工作,倘若操作不当,将易导致农产品在物流过程中存在高损耗率。据国内外研究数据可以了解到,国内生鲜农产品在运输、配送、存储环节中会产生25%~35%以上的损失率,与此产生鲜明对比的是西方国家的货损率不足5%[2]。

2.2农产品物流配送中间环节多,配送效率低

传统的农产品物流配送会出现众多中间商、运输机构、菜农等多个环节,多环节流通会延长物流具体运作时间,不仅让物流配送成本费用变高,让农产品配送的效率无法满足要求,部分易腐败的农产品还可能会在物流过程中因变质而无法销售[3]。

2.3农产品物流配送的基础设施落后

由于农产品与普通产品不同,对温度、环境等要求较高,农产品物流配送具有特殊性,需要相关的设备进行保障,比如冷库、冷藏保鲜柜、冷藏车等。在配送的过程中应当做好农产品保鲜以及减少农产品运输损耗,确保冷链物流配送的科学性。但是,从目前的农产品物流配送现状来看,农产品物流配送的基础设备较落后,这导致农产品在配送的过程中损耗较大,产品不新鲜,给农产品物流运输带来了较大的困扰[4]。

2.4不重视信息系统建设

传统农产品配送过程中由于市场有限、从业人员素质较低,企业对信息系统建设不够重视,使供销双方信息不对等,无法及时反映市场供需情况。

3B2C模式下农产品物流配送现状分析

电子商务可释义为采用互联网络作为交易媒介而开展的商贸活动。电子商务可以打破市场区域性销售限制,让消费者足不出户就能买到世界各地的农产品,在无形中飞速拉动消费需求增长。现在众多农产品企业都已开展网上业务,可利用电商平台根据消费者的需求进行产品的推广宣传,快速配货到家。为了保障品质,产品配送时间一般控制在1~3个小时,消费者收到货后可以采用现金、银行转账、支付平台等多种方式进行支付,具体内容如图2所示。

3.1B2C模式下农产品物流配送的优势

通过与传统配送方式的比较分析,B2C模式下农产品物流配送的优势包含以下三个层面。

3.1.1物流过程缩短原有物流配送方式存在周期过长的特点,需要经过生产方—产地批发市场—销售地批发市场—超市—消费者等多个环节。现有的物流配送工作主要涉及3个主体:生产者—电商配送中心—消费者,这种方式可以快速满足现代消费者差异化需求,极大程度地缩短了物流中介环节,有效地控制降低配送费用。

3.1.2信息交流水平高农产品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取消诸多中间操作流程,农产品企业可利用网络、电商平台等渠道建立起农民、生产企业、中间商、销售商之间的物流供应链,企业可对供应链上的各个环节进行实际管控操作,通过信息化农产品交易为所有客户和消费者提供便捷的服务。这种模式既能够让生产方及时、精准掌握消费群体的需求,同时也能够让消费群体快速全面的掌握产品的信息资源,建立起消费者和企业之间畅通的信息交流渠道,为拓宽农产品的销售渠道提供必要前提和条件。

3.1.3能降低经营成本从整体层面进行分析,电子商务的产生会从综合层面上缩短农产品配送流通进程,能够让消费者更快获取所需的商品,由此极大程度减少农产品物流费用支出,显著提升物流的效能。

3.2B2C模式下农产品物流配送存在的问题

B2C模式下农产品物流配送虽有上述的诸多优势,但在实际运作中仍存在很多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层面。

3.2.1难以缩短配送时间并按时发货消费者在网站上购买农产品,主要是为了节约出门购物的时间,期望在家就能买到称心如意的产品。所以,消费者一般期望企业在最短的时间内将产品配送到家。但由于很多企业配送都是按照下单顺序的先后、车辆配送路线、客户购买金额等因素来安排送货时间,如果出现订货高峰期,企业没有科学规划配送路径和模式,就会导致客户无法及时收到货物,消费者的满意度会随着时间的增长而降低。尤其是,配送到最后几户的时候,产品由于长时间的运输和堆压,可能导致卖相不佳,变质、腐坏等现象出现,这样就会造成消费者心理预期的落差,好评度下降,影响企业信誉度。

3.2.2很难科学合理的控制成本电商客户大都是个体家庭用户,不规则的分布在城市不同区域,这就导致配送点多、广、散,物流配送难度剧增。企业如果不重视这个问题,易造成农产品配送运输成本不断增加,不利于提高企业运营效益。

3.2.3难以有效协调工作企业在物流配送的过程中时常会出现如下问题,一些汽车装载使用率高,另一些汽车装载使用率低,此种现象会导致汽车总体装载量使用效能差强人意。还有可能出现如下问题,譬如一辆车完成现有物流工作后,又接到周围区域配送任务,就需要重新取货后或者指派其他车辆进行物流工作,这些会造成企业车辆运力浪费,不利于企业的长久发展。

4解决B2C模式下农产品物流配送问题的对策

要解决这些问题,企业可以从以下四个层面考虑如何解决B2C模式下农产品物流配送的问题。

4.1建立快速反应的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

要根据农产品电商企业所在地的自然情况、供需分布情况、交通设施情况、劳动力条件等对配送中心选址进行全面分析,预估未来物流配送中心的规模和配送量。要建立快速反应的配送中心,就必须实现农产品的集中存储、管理、包装、加工、运输,选择合适的运输工具、配送线路将货物分配到各个需求点。企业可以通过建设物流配送中心,将线上交易与线下配送业务紧密结合起来,有效整合企业供应链和物流资源,使配送服务能及时响应客户需求,寻求节约成本和提高服务质量之间的平衡。

4.2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

首先,要明确企业在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中的指导作用,需要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全方位的培训,同时要与生产者开展紧密的交流,创建并优化农产品质量安检体系,对农产品的生产、加工、物流、销售等环节进行安全把控,以此保障商品的质量。其次,要提高农产品食品质安管理控制力度,重视从农田到餐桌的全过程管理,从源头解决消费者关注的质量安全问题,同时全程采取可追溯质量安全监管,完善农产品质量监测体系,禁止未达指标的农产品流入市场,力求建设绿色安全的物流配送系统。

4.3优化企业物流配送流程

将企业配送工作专业化,可以有效提升整体经营效率。企业可利用计算机程序及时进行配送订单检查、汇总订单、打印订单、发出出货指示、安排配送运输等一系列流程操作。配送中心对货物进行挑选、分拣、包装、发货检查,看是否有疏忽遗漏或者其他产品质量问题。产品查验无误后,可以利用计算机软件分析不同的客户、不同的产品的特性安排组合搭配装车,配送时按下单先后顺序和系统预先规划好的配送路径送达客户手里。总之,配送流程的优化必须从整体出发,依赖计算机和电子信息技术,实现最简单、便捷、精准的物流配送流程。

4.4不断优化企业农产品物流配送线路

针对配送车辆不能满足客户的需求、单位配送成本高、车辆平均负载率低等问题,企业可以选择对目前的物流配送路径进行优化,对农产品物流配送路线重新进行设计。通过优化配送路径,不仅可以大大提高客户的满意度,解决公司物流配送成本过高的问题,还可以加强企业物流配送运作的时效性,给企业带来源源不断的经济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