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范文

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

第1篇: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范文

为着重探索信息技术环境较差的农村贫困地区如何通过理论、模式、方法的创新来实现“大幅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学质量,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目标,2004年6月,在河北省丰宁满族自治县(国家级贫困县同时也是国家“农远工程”试点县)教育局的积极支持下,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与丰宁满族自治县教育局签订了“大幅度提升农村学校教学质量的信息化教学理论、模式与方法的研究与实验”的项目协议。

首批参加跨越式课题的学校共7所:包括5所小学和1所中学的农村试验区。通过历时六年多的实践探索,课题取得了显著效果,并探索出一套可以大面积复制和推广的模式和方法。

为推广课题研究成果从而使更大范围的丰宁农村孩子受益,在县教育局领导的高度重视及积极推动下,于2008年9月和2009年9月,分两次将课题学校从6所扩展到11所,又从11所扩展到32所,几乎遍及全县各个区域。共有试验班110个,试验教师127人,参与试验的学生4 535人。小学借助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模式一、二全部在非网络环境下进行试验,中学借助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模式三在网络环境下进行试验。①

本试验项目通过对河北省丰宁满族自治县利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层次整合,提高农村中小学课堂教学质量的经验进行探索、总结和提炼,初步探索出一套符合丰宁发展规律、适合农村教育实际情况的“丰宁”发展模式。让高质量、高效率成为衡量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主要标志,使农村校(或薄弱校)的孩子也享受到和城里名校(或强势校)学生一样的良好教育,从而切试推进区域内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现将丰宁试验区课题经验总结如下。

一、聚焦小学主科(语文和英语)的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

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心和中心都放在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提高上,放在学生的学科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上是丰宁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特色,也是多年来丰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核心方向。特色均衡是从学校课堂教学效率、教学特色的视角出发,以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与特色优质数字化课程的建设为核心探索区域内义务教育质量整体提升的新理念。特色均衡理念指导下的区域义务教育倡导突出自身优势打造品牌效应,使学科教学质量、学生综合素质以及学校的课程建设等教学特色凸显出来,在特色中找均衡,在均衡中寻特色,最终将素质教育和教育公平更为直接地体现在学生与教师的和谐发展上。

二、区域内联片教研

在2009年9月课题试验学校达到24所这一相当规模时,为了促进试验区内各学校间的交流和合作,有效整合试验教师教研资源和课题指导力量,以便在片区更大范围内实现教师的同伴互助、扩大区域片区内骨干教师的专业引领作用,课题组和县教育局协作对24所试验学校实施了多次的联片教研活动,并形成了一套具有极强操作性的教研模式。联片教研活动的实施分为如下几个阶段。

同课异构,准备高质量的示范课。每次联片教研之前,课题组都会选定某一片区中的1~2位教师准备示范课的教学设计方案,所有参加该片区教研的教师都会针对该课进行同课异构,通过QQ或邮箱将自己的设计方案共享出来供全片区内的教师参考。课题组组织整理这些教学设计方案并指导1~2位教师按照这些方案进行备课。

片区教研,以听课和议课为主要活动形式。课题组成员和该片区的所有教师听示范课并对示范课进行评议。评议的主要目的不是对该示范课提出不足和修改意见,而是所有参加议课的教师都要说出从这堂示范课中学到了什么以及这堂课与自己准备的课的异同。这样的片区教研打破了教师之间由于人际关系的原因对议课的表面应付,也更加注重教师学科知识的增长与构建,为教师找到一种快速共享知识、抓住关键知识、解决自己课堂教学中实际问题或困惑的新途径。

独立上课并改课。片区教研结束之后,片区内的所有教师都按照教研时的上课思路将示范课的内容在本学校按照正常教学进度进行试上,并将试上的教学设计方案在QQ群中或通过群邮件共享。

总结反思。在联片教研活动结束后,各与会教师需要结合本次活动写出自己的活动感受或反思,例如结合观摩课例进行自我剖析、反思收获以及如何自我改进等,并将反思发表在QQ群论坛上,教师之间互相阅读并可做出点评。

三、跨区交流

为开阔丰宁试验领导和教师的教学思路,使试验教师能较快地理解跨越式发展的相关理念,理清课题研究的思路,对课堂教学的操作模式有进一步的认识,让课题进展进入快车道,课题组在丰宁区组织了多次跨区交流与研讨的活动。2004年至今,课题组组织丰宁区试验教师及领导参与了跨越式课题暑期研讨会、北方区教学交流研讨会、基于农远工程的农村课堂教学研究现场研讨会、宁夏永宁参观交流活动等多项活动。通过这类与教育研究专家、其他试验校一线教育工作者的跨区域交流,促进了丰宁试验区的教师和领导进一步学习创新的理论体系、扎试有效的课题实践方式、丰富多样的研究成果。并通过与试验学校间观摩交流,在课题管理、网络试验班教学管理、网络环境下的发展性教学评估、小学英语、小学语文、中学文科、中学理科等方面都进行了经验分享,为在丰宁区积极推动跨越式课题发展提供了参照和榜样。2010年5月,在丰宁县教育体育局的支持下,丰宁试验区举办了“促进区域内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创新理论与实践”研讨会。研讨会邀请了教育行政领导、教育研究专家和一线教育工作者群策群力,共同商讨中国农村整体教育质量提升的途径与策略,搭建高校、行政、学校“三位一体”系统化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协作平台,让更多的农村孩子能够真正享受到优质公平的教育。这些跨区域的交流研讨活动十分有效地推进了丰宁试验区的课题工作的展开。

四、举办课堂教学改革研讨会

为了进一步推广课题成果,解决课堂教学的“少、差、慢、费”的问题,课题组和县教育局举办多次课堂教学改革研讨会。如2009年4月3日,为了进一步落实有效的低年级课堂教学模式,丰宁区举办了全县小学语文低年级课堂教学研讨会。会议的主题是“深化小学语文低年级教学改革,创新小学语文低年级课堂教学模式,落实语文教学扩展阅读、夯试写字、提前写作,培养和规范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大面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此次通过现场听课、讲座指导、交流研讨、学生现场作文、成果展示等,在构建丰宁县小学语文低年级教学新模式,探索语文低年级教学中识字教学、写字教学、落试扩展阅读和跟进写作训练策略与方法,规范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等方面达成共识,为全县小学语文低年级教学改革步入良性发展提供了引领和示范。

五、发挥进修学校的职能作用

县教师进修学校充分地发挥了其职能作用,配合课题开展了一系列扎实有效的培训和教研活动,对全县的各中小学教学工作进行了有效的专业引领。县教师进修学校的领导和教师对课题理念、模式、方法、技术不断地深入学习和探讨,积极研读新教材、新课标,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素质和业务能力。当试点校的课题研究已探索出一套能够有效提升农村课堂教学质量、可大面积复制和推广的理论、技术、模式和方法时,为了推广课题成果,以使丰宁更大范围的农村儿童受益,实现教育的均衡发展,县教师进修学校对全县中小学的领导、教师实施了各种形式的继续教育,包括组织培训和各种形式的教研活动。通过调查研究了解教学现状,以“解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改进教师行为”为培训的出发点,制订了系统的中小学师资培训计划,并根据培训内容选择合适的培训方式,例如课例培训、交流互动等,从而增强了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教研活动开展了包括听课和评课、组织县级骨干教师开展“送课下乡”活动、配合各学区开展区域教研活动等。这些教研活动的开展对于全县中小学教师尤其是偏远山区教师、老教师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使教师得到了较高水平的专业引领,开阔了视野,促进了教育观念的更新,激发了教育教学和研究的激情,并扩大了课题的影响面,促进了丰宁县域教育的均衡发展。

六、家校互动以取得家长和社会力量的支持

课题研究能够取得现在的成果,离不开学生家长的支持。家长的支持是试验能够取得长足发展的原动力。家长的态度和对试验效果的肯定直接影响学校的声誉、生源甚至信息化的装备水平以及后续的资金支援。丰宁三小、一小通过组织家长观看教学实录、联席会等形式,展示了学生的学习成果,得到家长的大力支持,自愿为试验班班级添置多媒体设备。各校通过召开家长会,主动与家长沟通,取得家长对课题、对学校教学的信任与支持。家长的支持减轻了试验教师的工作压力,增强了学校和试验教师的信心。此外,非试验班学生家长也通过各种途径了解支持学校的试验工作,一种参与、支持试验的氛围已经形成。总之,多种形式的家校互动活动成为了积极推进课题顺利开展的有效方式之一,它为试验的顺利开展营造了相对较好的社会环境。

注释:

①编者注:为适应农村实际,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选择了三种基本模式:模式一,建立教学光盘播放点,每套设备包括一台电视机、一台DVD机和一套教学光盘;模式二,建立卫星教学收视点,每套装置包括一套卫星接收系统,一台计算机及其相应的外设,以及电视机、DVD机和成套的教学光盘;模式三,建立计算机教室,每套装置主要由卫星教学收视系统、多媒体教学系统和联网的计算机教室系统构成。

第2篇: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范文

就甘州而言,近年来,我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着力加快科教兴区、科教强区进程,不断加大教育投入,加强公共教育资源的宏观配置,合理调整城乡教育布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教师队伍不断加强,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显著提升。目前,全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和初中适龄少年入学率均达到100%,巩固率分别为100%和99.87%;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3%,职、普招生比达4.5∶5.5;高考录取率达92.2%,高考升学率多年位居全省、全市前列。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和生活质量的持续改善,人民群众对公平教育、优质教育更为关注,迫切要求我们科学推进教育内涵发展,使教育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实现经济社会转型跨越、与全国同步进入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因此,我们必须坚持“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新时期教育工作方针,始终突出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以实施素质教育为主题,以促进教育公平为重点,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文化建设为抓手,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全力做到“五个坚持”,夯实发展基础,加快发展步伐,推动我区教育事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科学发展。

坚持把促进公平作为教育政策的基本导向,形成更为普惠的公平教育。教育涉及千家万户,惠及子孙后代,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促进教育公平,就要合理配置教育资源,统筹各级各类教育的协调发展,统筹教育发展的规模、质量、结构和效益,不断缩小校际差距、城乡差距和群体差距,保障困难群体公平受教育机会,实现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要大力发展和普及学前教育,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支持城镇小区幼儿园和乡镇中心幼儿园建设,健全学前教育办学机制和管理制度,努力提高学前教育整体发展水平,最大限度地满足群众对学前教育的需求。要高水平均衡发展义务教育,积极稳妥地推进中小学布局调整,使教育资源配置进一步优化,学校布局更加科学合理;不断加强农村学校基础能力建设,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化义务教育保障机制,全力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要全面提高普通高中教育质量,实现多样化、优质化、特色化发展,以满足不同学生发展需要。要全力推进职业教育快速发展,加大职业教育投入,健全多渠道投入机制,满足人民群众接受职业教育的需求,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要全面加强特殊教育,大力推进普教、特教融合教育,全面提高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普及水平。要健全各级各类学生资助政策,逐步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学前教育、普通高中教育纳入资助范围,完善奖学金、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减免学费、生活补助、勤工助学等政策,绝不能让一个学生因贫困而失学。

坚持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的核心任务,建设更高水准的优质教育。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振兴,教师为本。教师队伍建设是教育事业发展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是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任务和根本途径。面对提高教育质量,建设人才强区的新任务,教师队伍建设的基础性地位和关键性作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突出。要逐步建立健全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把教育资源配置和学校工作重点转移到强化教学环节、提高质量上来,建立以提高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要树立人人成才的质量观,从重“教的立场”转到重“学的立场”上来,把“人人成才”作为学校发展的核心任务,尊重学生、爱护学生、欣赏学生,关注成长。要大力实施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提升计划,着力提高教师业务知识水平,不断加强教师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心态教育,全面推行教师岗位管理,健全绩效考核奖惩、末位调整等制度,加强教师队伍管理,着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引导教师精心教书、潜心育人,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和引路人。要建立健全教师交流机制,不断改善教师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切实落实教师绩效工资制度,逐步扩大各级各类教师中、高级职务岗位数额,充分调动广大教师工作积极性。要建立健全政府、学校、家长共同参与的质量评价体系,力争做到教育过程的公平,教育评价的公正,教育结果的公平公正,引导学校走以提高质量为重点的内涵式发展道路。

坚持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促进更加全面的素质教育。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永恒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全面发展的好学校应当在办学水平等元素平衡的基础上,追求特色发展能力,促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有机融合,办适合学生发展的现代化教育。因此,我们必须坚持德育为先,根据青少年学生不同阶段的身心特点和实际情况,把对学生一以贯之的思想品德教育渗透到学校各项活动之中,融入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增强德育工作的吸引力、感染力。注重加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多形式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从小培养学生的文明习惯、品德素养和社会公德,塑造合格公民。坚持能力为重,大力加强学生学习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根据学生认知特点和成长规律,加强学生社会实践实训基地建设,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实践活动。坚持全面发展,大力加强学生身心健康教育,加强学校体育、美育、劳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促使学生强健体魄,不断提高艺术修养、劳动技能和心理素质,使学生主动活泼地学习、健康快乐地成长。

第3篇: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范文

关键词:儿童;学前教育经历;初等特殊教育;影响

一、导言

对于后续的学校教育问题和挫折而言,高质量的学前教育越来越被视为一个有效的预防措施。学前教育逐渐成为各国教育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大量研究表明,高质量的学前教育经历有助于提高儿童的学业成就、社会成就和行为成就。值得注意的是,一些研究指出,学前教育成为预防儿童遭遇学校教育问题和危机的有效措施,因为高质量的学前教育经历会降低接受初等特殊教育的学生比率[1]。学前教育阶段儿童成就的提高,以及特殊教育学生的减少,在高质量学前教育项目上的经费投入上降低了成本。因此,高质量的学前教育是一项有效的、节约成本的早期干预措施。尽管越来越多的研究认为学前教育对儿童的学校教育会产生积极影响,但对于学前教育的哪些方面与初等特殊教育存在关联性,这方面的研究还极少。本文试图在这方面进行尝试。在学前教育经历的各个组成部分中,课堂互动质量、幼儿参与、师幼关系的亲密度、师幼关系的冲突是其中的几个重要方面,这几方面对儿童的后续良好发展非常重要。儿童与环境的互动会影响他们的发展。具体而言,本文将探讨学前教育经历的四个组成部分(课堂互动质量、幼儿参与、师幼关系的亲密度、师幼关系的冲突)对初等特殊教育将产生何等程度的影响。

二、学前教育经历对儿童接受初等特殊教育的影响

学前教育质量一般可从课堂教育活动的过程和结构两方面进行界定,这些教育活动有助于儿童的发展。教育活动的结构质量注重教育活动和教职员工的特性,如教师资格证、班级规模、教室空间。教育活动的过程质量注重儿童的即时学习经验,如儿童与教师之间的教学活动和社会往活动。与结构质量相比,教育活动的过程质量与儿童的技能联系更为紧密。

(一)课堂互动质量。近些年的研究从教学交往结构的视角,对课堂互动质量进行界定。这一交往结构主要包括师幼互动的三个方面:情感支持、班级组织、教学支持。高质量班级的互动具备如下特征:儿童的社会性和情感性方面得到发展、以学业成就为目标的指导和关注、为儿童的学习所进行的组织和帮助。有一项研究对学前教育阶段结束前,课堂互动质量和幼儿的学业、语言和社会技能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2]。研究发现,从课堂评价分数体系方面对课堂互动质量进行测评能够预测出幼儿在学前教育结束时所获得的技能。尤其需要指出的是,高质量的课堂互动与幼儿的学业成就和语言技能发展呈正相关,也与教师的高质量社会交往能力呈正相关。并且,在高质量的课堂互动中,幼儿一般不会出现行为方面的问题。在学前教育阶段结束时,整个阶段的课堂互动质量与幼儿的语言发展存在关联性。因此可以说,高质量的课堂互动能够促进幼儿在学业、社会和行为技能方面得到更好的发展。此外,课堂互动质量和幼儿成就之间的积极关系不仅存在于儿童的学前教育阶段,也存在于儿童的小学阶段。例如,幼儿园的课堂互动质量能够明显地预示到儿童在学前教育阶段结束时的成就。幼儿园的师幼互动,包括积极的和经常性的交往、语言交流、帮助和反馈、持续性教学,都与学前教育阶段结束时儿童更好的学业成就、社会技能发展和行为发展有关。幼儿园中高质量的课堂互动,也有助于促进这些儿童进入小学后在语言、数学、行为和认知等方面得到更好的发展。总之,幼儿园中课堂互动质量能为儿童在学前教育阶段结束时的学业成就、社会成就和行为发展奠定基础,也能为儿童进入小学打好基础。高质量的课堂互动与儿童的成就呈现正相关关系。从儿童的学前教育经历与初等特殊教育之间的关系来说,如果幼儿园的课堂互动质量高,儿童获得了良好发展,那么,学前教育阶段结束后需要接受初等特殊教育的儿童就大大减少。反之,如果幼儿园的课堂互动质量低,儿童无法获得良好发展,学前教育阶段结束后需要接受初等特殊教育的儿童数量就会增多。

(二)幼儿参与。幼儿参与反映了幼儿参与班级活动的积极程度,也反映了幼儿与同伴交往、与老师交往的积极程度。如果不参与到同伴和老师的活动中,幼儿将被孤立[3]。幼儿的参与不局限于幼儿园班级的特定活动或特定时间。在园期间,幼儿与同伴或老师一起可以参与许多活动,包括自由活动区域、教师主导的小组活动、常规活动、与教师的一对一互动等。参与活动的幼儿有机会学习不同的技能,使自己在学业、行为和社会-情感方面得到发展。尽管幼儿参与对于自身的整体学习和发展很重要,幼儿个体参与课堂活动的程度却有着明显差异。认识到幼儿在幼儿园期间如何参与活动,可以让我们了解到幼儿的能力和需要,这与日后的初等特殊教育可能存在关系。那些更多地参与一系列活动,并与同伴和老师交往的幼儿,在自身的学业、行为和社会-情感方面,将得到更好的发展。学习活动的参与,尤其是与老师一起参与文学与语言活动,有助于幼儿在学前教育阶段获得更好的学业成就。与教师交往和参与完成活动任务,会影响到儿童的执行能力和情感能力的发展。此外,幼儿与同伴们积极参与到幼儿园的具体活动中,也是儿童发展的一个积极因素,避免出现问题行为,这些问题行为将对儿童日后小学阶段学业准备和社会适应产生消极影响。从幼儿参与和初等特殊教育之间的关系来说,如果儿童在学前教育阶段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同伴、老师们的活动中,儿童在学业、行为、社会-情感等方面得到良好发展,那么,学前教育阶段结束后需要接受初等特殊教育的儿童会减少。反之,如果儿童在学前教育阶段不积极参与相关活动,甚至处于孤立状态,儿童将无法在各方面得到良好发展,学前教育阶段结束后需要接受初等特殊教育的儿童会增加。

(三)师幼关系的亲密度。学前教育经历的最后一个组成部分是师幼关系。师幼关系成为儿童接受范围广泛的其他课堂支持的基础。因此,在影响儿童发展、儿童对学校的看法和儿童在学校中的成就等方面,师幼关系起着核心作用。亲密的师幼关系具备如下特征:教师对幼儿的热爱和关心,师幼沟通顺畅,师幼平等,师幼关系有助于促进儿童在语言、数学、社会技能等方面得到良好发展。亲密的师幼关系将使儿童受益,并将此类受益延续至小学阶段。在学前教育阶段,和那些与教师关系不亲密的儿童相比,与教师关系更为亲密的儿童,将在小学阶段取得更高的学业成就、社会成就和行为方面的成就。学前教育阶段的师幼关系的亲密度也将促使儿童在小学阶段技能的提升,包括与同伴交往的社会能力的提高,并提高特定人群(如专制型家庭中的儿童、少数民族家庭中的儿童)的阅读技能。另一方面,学前教育阶段亲密程度低的师幼关系中的儿童,在小学低年级将表现出更高水平的内化行为。此外,幼儿园师幼关系的亲密度有助于儿童在小学阶段取得更好的学业成就,并减少行为方面的问题。[4]师幼关系的亲密度也有助于提高面临发展危机的儿童的成就。具体而言,由于人口特征或学校方面的原因,在幼儿园面临发展危机的儿童,可能要留级或接受特殊教育,如果这些儿童与教师的关系更为密切的话,就会减少留级或接受特殊教育的概率。有一项研究特别关注到幼儿园和小学低年级,师幼关系的质量与接受特殊教育之间的联系。[5]在该研究中,部分学生由于在学前教育阶段的低成就,将面临接受特殊教育或留级的发展危机。研究发现,与幼儿园教师关系密切的儿童,在小学低年级阶段,能够更好地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合适调整,能取得更高的成就。另外,有些本来已经准备接受初等特殊教育的儿童事实上并没有接受特殊教育,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这些儿童与幼儿园教师的关系更为密切,不良行为得到及时调适。

(四)师幼关系的冲突。与互利互惠的亲密师幼关系相反,冲突型的师幼关系呈现出高程度的漠视、气愤和斗争的特征。不太遵守行为规范的儿童,与幼儿园老师的冲突程度也更高,更有可能面临发展危机,如降级或接受初等特殊教育。此外,师幼关系的冲突将影响到儿童在小学低年级的学业成就。与幼儿园老师冲突程度高的儿童,在小学阶段的成就更低,在小学高年级会表现出更高程度的不守纪律。从性别上来看,男孩与幼儿园老师冲突程度要比女孩更高,导致在小学阶段,这些男孩的数学成绩和阅读成绩更低。需要指出的是,师幼关系的冲突与需要接受特殊教育之间存在联系。与那些没有面临留级或接受特殊教育的儿童群体而言,确实需要接受初等特殊教育或留级的学生,与幼儿园老师关系的冲突程度更高。

三、结论

本文对儿童的学前教育经历与接受初等特殊教育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得出了两方面结论。第一,在学前教育经历的四个组成部分中,师幼关系的冲突与接受初等特殊教育之间的关联最为紧密。幼儿生源减少的危机并未能缓和师幼关系冲突与接受初等特殊教育之间的关系。对所有儿童而言,冲突的师幼关系会增加接受初等特殊教育的概率。导致儿童需要接受初等特殊教育的师幼关系冲突的三方面重要因素包括:作为课堂支持重要手段的师幼关系的重要性、影响教师和班级的因素、儿童个性。第二,学前教育经历对于儿童是否需要接受初等特殊教育来说,至关重要。幼儿园应在课堂互动、幼儿参与、师幼关系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和实践,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善待儿童,增进幼儿参与教育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构建民主、平等、和谐的师幼关系,如此才能促进幼儿在学业、社会能力、品德等方面得到发展,才能够为儿童的幼小衔接奠定良好基础。

作者:余中根 单位:信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参考文献:

第4篇: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范文

追求优质教育是所有受教育者的共同愿望,提高教育效率是农村社会与政府部门对农村教育的最新期待,平衡教育质量与效率是发展农村教育的合理方式。但是,由于教师、学生、教育场地设施之间的失切性,使农村各学校间及同一学校的师资、学生、场地、设施、设备的质量与数量始终呈现出失调发展状况,进而影响了农村教育质量与效率的平衡发展。平衡教育质量与效率的数量关系,以班级标准化限额和师资质量均衡化程度作为教育行政部门工作成效考核指标,重新理顺农村各学校软件与硬件的数量关系,是实现农村教育质量与效率平衡发展的根本方式。

[关键词]

农村教育;数量;质量;效率综合

以往农村教育发展方面的研究发现,由于研究者所处环境及其价值观的不同,出现了两种农村教育发展方向的主张:一种强调质量,一种主张效率。但在实践中发现,两种主张分别不足以解决我国目前的农村教育问题。新世纪的农村教育需要努力提高质量,但也应该更加注重效率,提高质量、效率是实现农村教育协调发展的合理性方式。

一、农村教育质量与效率平衡发展的意义

教育质量是教育产品满足教育主体需要的主要因素。基础教育阶段,教育产品是人才,教育主体指相关教育人员或社会。所以,高质量教育产品可以更好地满足教育人员或社会发展的需要,低质量教育产品难以满足教育相关人员以及社会发展的需要。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是教师、学生、教育内容、教育手段和办学方式,所以制约教育产品优劣的主要因素是教师素养、学生素质、教育内容、教育设施手段和办学方式,决定教育质量高低的主要因素也是教师自身素质、学生素养、教育内容、教育设施手段和政府办学方式。在教学内容确定的情况下,场地设施大小好坏是形成教育产品质量的基础因素,教师素质高低是教育产品质量好坏的关键原因,办学方式是形成教育质量的最直接和最后原因,而学生既是形成教育质量的根本性因素,又是教育质量高低的标志性因素。因此,可以说教育产品质量是优质教育的原因,也是优质教育的结果。不同的社会有不同的质量观。传统社会的教育质量观以简单化、片面化和模糊化为特征,是对教育产品优劣好坏的朴素化评介。现代社会的质量意识已经走出了传统静态、单一化的质量观,成为一种动态性和整体性的认识[1]。效率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是社会效率,是社会投入和产出之间的比率;狭义的特指经济效率,是单位时间的经济收益率。在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在内的其他各种社会投入不变或减少的情况下,产出却在增加称之为效率。教育效率是广义性社会效率,是社会对教育的投入与教育产出之间的比率,或者教育产出数量与社会消耗之间的比率。社会投入不变或减少,而教育产出量却在增大,教育效率就高;社会投入多,而教育产出量却小,教育效率就低。教育行政管理的目的是以最小的社会消耗获得最大的教育效率[2]。追求优质教育是现代社会各个教育主体的普遍目标。农村学生家长因为师资、教育设施等条件的限制,更渴望他们的子女能与城市学生一样能享受到优质教育。但农村学生家长因为生存环境和家庭经济条件限制,大部分人还是希望子女能就近上学,以减少家庭教育开支,保障孩子人身安全。对于农村学生而言,他们也普遍希望就近享受优质教育。农村偏远地区学生因生活条件恶劣更渴望平等享受优质教育,并希望通过优质教育获得更好的发展,以彻底改变个人的前途命运。但是,农村地区优质教育资源稀缺,区域内相对优秀的师资、优越的教育设施主要集中在城镇。地理位置偏僻、经济条件落后的偏远乡村地区很难获得优质教育。教育资源分布长期不平衡,给农村偏僻地区基层学校学生发展带来了消极影响,影响了学生个体的身心发展,也影响了社会和谐发展。因此,政府部门和社会需要增加对农村公共教育资源的投入,提高农村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减少对社会处境不利和社会边缘群体的伤害,促使这类人群获得最好的发展。追求教育效率是农村现代社会及其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现代政府改进农村教育工作的新动力与新目标[3]。农村地区经济社会水平落后、人力资源匮乏,更需要多出和快出人才,以实现跨越式发展。政府行政部门也期望最大限度地发挥、提高农村教育投资的普遍效应和社会效率,以有限的财政投入获取更大的教育效益。在政府投入不足情况下,我们更期望以较少的社会资源获得较高的教育教学效率。影响教育效率的直接因素是教育场地设施、教师和学生的数量与质量。教育场地设施与教师数量多而学生数量少,教育教学效率则高,但教育投资和产出效率就低;教育场地设施与教师数量少而学生数量多,教育教学效率则低,但教育投资产出效率相应较高。没有一定数量的场地设施和学生,就形成不了规模效应,也不能取得基本教育投资效率。但若为了教育经济效率而集中办学,就会影响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率。因此,发展农村教育需要均衡不同层级学校学生数量,保证各学校共同的经济效率和教育教学效率,避免各学校因师生、场地数量失衡而出现效率失衡现象。统合农村教育质量与效率发展是发展当代农村教育的合理方式,统筹农村教育质量效率是符合农村地区各类学生发展需要,符合农村地区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基本方式,也是符合农村教育发展规律的内在方式。但是,由于历史、地理、教育自身因素以及人们认识上的局限性,使农村教育质量效率存在诸多问题。

二、制约农村教育质量与效率平衡发展的几个关系

从理论层面看,教育内容、教育手段、教育方式、教育主体(教师、学生)之间的关系对农村教育质量与效率会产生影响。但从实践领域看,影响教育质量与效率的主要因素是教师、学生、学校设施设备的质量数量以及三者之间的适切性。教师质量与数量、学生质量与数量与学校场地规模相匹配,有助于形成质量与效率;否则,或者影响质量,或者影响效率。三重关系中教师的数量与质量关系是形成农村地区不同教育质量与效率的关键,也是形成农村地区不同教育质量与效率的原因。没有优秀师资力量作保证的学校,就不会有高效率教学,会影响学生整体发展的速度和效率,同时也会影响学生更好、更快地发展。教育产品不能满足教育主体需要,也就没有更好的教育质量。但是,由于农村地区工作生活条件艰苦,教师工作内容多样和教师工作压力巨大,很少有教师愿意向这些学校流动。同时,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对基层学校又以有限薄弱师资维持其存在态度,造成越是基层学校其教师人数越少,非专业性代课教师和老教师越多,教师结构性质量问题越严重以及学生学业质量越差;而层次越高的学校教师人数越集中、专业性代课教师越多、师资更优越、学生学业质量也较好。2010年11月,笔者对宁夏五所村级小学教师结构调查时发现,各学校60%以上教师年龄超过了45岁。这些教师既没有外出进修学习过,又基本上都是非专业性代课教师。由于专任教师数量不足而代多门课、全天候上课导致无法精细备课的教师很多。虽然提高了教师的使用效率,却影响了其教学质量。而乡镇级及以上学校,教师数量增多,教师职称、学历水平较高,代课门类少而专业化程度高的教师较多。这些学校的教学质量相应较高,教师的工作内容相对较少、工作量小、使用效率较低。学生的数量与质量关系是教育质量与效率的根本,又是学校教育质量与效率关系的直接反映。所以,平衡农村教育质量与效率关系必须平衡农村学生数量与质量关系。但是,由于农村地区师资数量、质量差异明显,由师资质量拉动的各学校学生质量、数量差距也随之显现。又因各地积极推动撤并学校的运动,造成不同层级学校间学生数量、质量出现了愈来愈明显的差异性。1998年至2003年,陕西某地区乡镇学校学生占全地区学生的46.07%,乡村学生减少了27.90%;1998年至2008年,该地区城镇学生增加到了79.33%,乡村学生减少了67.02%[4]。众多村落学校学生逐渐流动到乡镇中心学校,也有越来越多的村落学校学生流动到了城市学校,从而使不少新农村投资建设的新学校变成了“空巢”学校。而乡镇学校在被迫进行大班额教学和实现了教育效率的过程中,教育质量却难以提高。据了解,近年来西部地区乡镇中心学校平均班额普遍达到了60人以上,有些学校班额甚至达到90人以上,而城镇学校70%的学生都来自于乡村。按照发达国家确定的班级规模标准,正常班级规模应控制在25~30人,而我国班级规模标准长期执行的标准是45人[5]。理论上讲,班级规模低于标准数值将降低教育效率,高于标准数值则会降低教育质量。农村地区不同层级学校班额量的变化必然会影响其效率变化,并影响其质量变化。农村村级学校因学生数量少、班级规模小而有助于增加每个学生的教学时间,有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但这同时又大大提高了其师生比,降低了农村学校的教育投资效率。乡镇及以上学校因学生人数多、班额扩大而大大节约了师资力量,相应节约了教育成本,教育教学的经济效率也得到了显著提高,但却无法因材施教,难以实现教育教学质量上的相应提高。班额扩大以后,教师将更多的精力和时间用在了维持教学秩序上,而用于具体教学的时间随之减少。另有调研发现,班级规模过大与学生成绩呈反比例关系[6];还有研究表明,被动流动学生的学业成绩及其对学校的适应性明显下降[7]。因此,在区域内学生数量确定的情况下,学校学生数量非合理性增多或减小不仅影响学校教育质量、效率的协调发展,也会导致学校教育质量与效率的失调发展。办学基础设施、设备的数量与质量关系既是平衡学校教育质量与效率关系的前提,也是平衡不同学校教育质量与效率关系的重要方式。而农村、乡镇两级学校办学基础设施设备条件长期存在数量质量、使用效率间的平衡问题。乡镇学校教学设施条件整体上优于村落学校,村落学校基础设施、设备、器材整体上严重短缺,为农村、乡镇两级学校质量效率平衡发展带来了难题。2010年之前,全国各地许多为新农村建设修缮的村落新学校因政府撤点并校政策的实施变成了空荡荡的校园,修整完好的教学设施利用率和教育投资率跌到了低点,而乡镇及以上学校因学生持续涌入、生满为患和基础设施的过度使用,使教育投资效率有了显著提高,但因为无法保证每个学生享受足够的教育资源,难免造成其教学质量下滑。一般而言,有多大场地就应当按生均面积接受相应数量学生,有多少学生就应当按相应的生师比配置教师,才可以促成教育质量与效率的协调发展。但近十年来,农村地区层级高、占地面积大的乡镇学校接纳的学生越来越多。有些学校接纳的学生数量已经远远超越了其承受能力,造成其教育投资效率显著提高的同时,质量也在逐步下降的事实。层级低、占地面积小的村级学校因接纳的学生人数越来越少,以至于远远达不到标准班额,进而出现教育投资效率下降的状况。因此,只有平衡好同一学校和不同学校师生数量质量关系,平衡好同一学校和不同学校师生数量质量与其场地设施硬件数量质量关系,才可以更好地促进农村教育质量与效率的协调发展。

三、农村教育质量与效率平衡发展的基本方式

由于农村教育质量效率失调发展源于对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场地数量和质量关系的误解,以及所采取措施的失当性;因此,平衡教育质量与效率关系的最好方式是由教育政策专家统一协调规划其运行,具体可以通过专题调研、组织相关人员讨论等形式,形成行政决策人员统筹兼顾的合理性质量与效率观。由于教育效率不代表教育质量,教育质量也有高于、低于和等于教育效率几种情形,高质量不代表高效率,提高质量不等于提高效率,高效率也不意味着高质量,而且任意学校的质量与效率不能被其他学校的质量与效率代替。因此,只有统筹兼顾每所学校内部的各类质量与效率关系、统合好农村各级各类学校之间的各类质量与效率关系,方可以实现农村教育质量与效率的平衡发展。而充实村落学校教师数量,均衡村、乡两级学校教师质量,稳固村小学生数量是平衡农村学校教育质量与效率的核心和主要方式。实践证明,农村地区教育质量效率失衡发展的根本原因是村落学校教师数量不足和乡镇两级学校优质教师数量不均衡。因此,平衡农村教育质量与效率关系的核心是村级学校师生数量补充和各学校优质教师、学生资源的均衡方式,而农村师资数量补给、质量均衡的主体又是县乡两级政府部门。因此,应当以我国中小学班额45人为上线标准,按照国际班额30人为下线标准,通过学生人数与课程门类数量核算教师数量,并将高职称、高学历、骨干教师均衡分布程度作为教育行政部门的绩效考核指标;同时,以更有吸引力的优惠政策如绩效津贴等方式,推动农村地区教师自觉向下流动,自觉平衡农村教育质量。平衡农村、乡村两级学校之间及其内部软硬件数量关系是平衡农村地区教育质量与效率的基本方式。场地设施设备是办学的前提条件,没有最基本的基础设施设备就无法组织实施正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但学校基础设施设备若不随师生情况而变化,也会影响教育质量与效率的平衡发展。基础设施设备的增减依据的是学生数量变化,因此,平衡学校数量、调整学校规模需要以师生的数量为依据。在扩大乡镇学校规模之前,提前统合和增加其场地、设备等基础设施数量,以保证学校教育教学、实验和课外活动正常进行;村落学校学生数量减少之后,需要尽快转移其设施设备,避免教育资源的闲置浪费。平衡农村村乡两级学校,以及每一所学校基础设施数量及其师资质量与数量发展方式,实现农村教育教学质量效率的平衡化发展。平衡农村地区师资等软件及其硬件的数量及其质量关系,是平衡农村教育质量效率发展的合理方式。

作者:王安全 单位:宁夏大学教育学院

参考文献

[1]韩映雄.高等教育质量研究———基于利益人的分析[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3:27.

[2]靳希斌.教育经济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6):261.

[3]范先佐.中国中西部地区农村中小学合理布局结构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6):61-64.

[4]榆林市教育局编.榆林市教育统计年鉴[G].1998,2003,2008.

[5]潘颖,李梅.班级规模与学生发展的问题研究[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6):159-163.

第5篇: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范文

正文:

作为一名中学校长,我参加了中小学校长在线培训活动,认真听取了教育部袁部长和其他领导、专家、学者的讲座,感觉获益匪浅。根据学习情况,简单说一下自己的学习体会:

一、依据纲要,明确学校发展方向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了“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工作方针,明确表明国家把教育摆在了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体现了教育在新时期的重要地位。那么,具体来说,如何做到“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根据我校实际,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来确定并调整学校的教育理念:

1、“育人为本”,就是把“育人”作为对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来重视,把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即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发挥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全面成长,促进学生生动成长,促进学生活泼成长。

2、“改革创新”,就是把“改革”与“创新”作为推动学校发展的“发动机”来重视。教育要发展,根本靠改革。现在是知识社会、信息时代,社会对于具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人才需求越来越高、越来越多,这就要求学校一定要把培养创新型人才作为教育的重要环节来重视,同时,下大力提高教师自身的创新意识和能力,这是育人成败的关键。

3、“促进公平”,就是把“公平”作为基本教育政策来重视。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对学校来说就是要平等对待每个学生,不歧视学生,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和进步,特别是单亲生、留守生、特困生、学困生、残障生等“特殊群体”,一定要平等对待,特殊关爱。

4、“提高质量”,就是把“质量”作为学校发展的“生命线”和教育的核心任务来重视。学校必须教育和引领教师树立正确的质量观、价值观和社会观,不断提升个人素养,强化课堂教学,强化教育疏导,提高资源建设质量,确保教学质量和育人质量。

二、依托新校建设,打造“学习型”团队

《纲要》明确提出了构建“终身教育立交桥”的教育发展任务,并将构建“学习型社会”作为三个战略目标之一,突显了党和国家高瞻远瞩,与时俱进的战略眼光,对于我国实施科教强国、人才强国战略有着无比重要的意义。

现今社会对劳动者的素质有着越来越高的要求。面对迅猛发展的科学技术,空前激烈的人才竞争,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和技术,及时了解当今世界科技发展的前沿和趋势,并将其运用于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中以不断地提高和创新,是时代进步的要求、是国家强盛的动力,也是个人发展的必由之路。21世纪的教育应当是不断造就人、不断培养人、不断发展人的过程。作为一所县级重点中学,作为一所刚刚迁建的学校,我们必须不断加强全体教职工的师德理论、教育教学理论、心理学和教育法律法规的学习,并深入学习新时期的先进理念、先进经验,借鉴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李希贵的“教师第一、学生第二”等名家思想以及我校教师的学习心得和工作反思;

继续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不断组织教师到外地和兄弟学校学习、培训;

以国家级课题《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合作式学习的整合研究》、省级课题《“学习为主、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研究》和《花键》、《民族舞蹈》、《**史话》、《博客网页制作》、《体操训练》、《传统武术》、《激情英语》等7项校本课程为亮点,深化教研,深化教改,深化交流,深化继续教育,搭建终身学习的“立交桥”,建设人人皆学、处处可学、时时能学的“书香型”学校。

三、从根本入手,不断提升自身整体素质.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要传道必须精于道,要授业必须精于业,要解惑必须先自知,要做好必须勤于业。按照新课改的要求,教师必须在“任务”上从“输出型”向“培养型”转变,在“观念”上从“一人发言”向“师生合作”转变,在“内容”上从“理论型”向“实际型”、“实践型”转变,在“要求”上从“权威型”向“学习型”转变,在“方法”上从“满堂灌型”向“指导型”转变,在“评价”上从“终结型”向“过程——结果型”转变;

深入开展 “志存高远、爱岗敬业、教育服务、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严谨笃学、与时俱进”为核心的师德教育,开展政治学习、主题演讲和师德先进教师评选等活动,使每位老师自觉精敬于业,乐融于群,充分发挥典型引路的作用,逐渐打造出一支学科学、学理论、学教育、学政治、学业务、学法律、爱教育、爱学校、爱事业、爱学生、有爱心“六学五爱”的学爱型教师群体;

严格班主任的选用,把最有干劲、思想先进、管理水平高、教学能力强、充满朝气和活力的教师任用为班主任,每年拨出专款进行班主任培训,提升班主任工作和管理水平。严格制度建设,建立健全教师成长档案,实现管理的制度化、科学化、民主化、精致化、精细化;

第6篇: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范文

在教育中坚持科学发展观,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人是教育的中心,也是教育的目的;人是教育的出发点,也是教育的归宿;人是教育的基础,也是教育的根本。以人为本的核心在于对人性的充分肯定,对人们潜能智慧的信任,对人的自由和民主的追求。一切教育都必须以人为本,这是现代教育的基本价值。教育工作要以服务学生全面发展为重点,要以学生成长成才为中心。通过整合学校教育、管理资源,建立起帮助学生成长,解决学生困难,方便学生办事,维护学生权益的服务体系,真心做到关心学生困难,关爱学生进步,关注学生学业。

在教育中坚持科学发展观,必须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努力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不断增强教育发展的可持续性。21世纪教育的发展不仅表现在规模的增长,更取决于质量的提高。没有基本的质量要求,规模的扩张就毫无意义。21世纪要以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切实转变教育发展方式。没有规模就没有效益,教育的发展离不开规模的扩张,但在达到一定规模的情况下,更要强调质量的重要。衡量教育发展的重要标准,不在规模大小而在于水平高低,不以规模取胜而以质量见长。教育的生命力、社会地位最终要回到内涵上去。

当今教育的竞争,既是发展速度的竞争,更是发展水平的较量。发展速度必须建立在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和效益的基础上,简单的教育增长并不等于发展。贵州高等教育总量小,高教毛入学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经过这几年连续扩招,大部分高校的办学规模都达到了一个极限的程度,提高教育质量是当前高等学校发展的重中之重,急中之急,难中之难。辩证认识和正确处理规模与质量的关系是当前高校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教育发展观的关键。目前,最重要的是推进教育发展方式由粗放式向集约型转变,实现超常规的资源整合,不仅是教育内部的,而且也是教育与社会资源的整合,即技术资本、智力资本、实物资本、货币资本的整合。真正做到:一是要以提高质量效益为中心继续推进教育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优化教育布局,提高管理水平,形成有利于提高质量、效益的教育环境。二是调整学术方向。学术思想要与时俱进,研究方向要适时调整,对变化趋势要判断准确,提前进入阵地,抢占制高点。三是要运用交叉学科力量,构筑新兴学科群落,组建跨学科的教学与研究中心,为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提供沟通与交融的平台。四是要通过深化教学改革,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改善办学条件,稳定和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

我们要时刻按照优秀教师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确立创新意识,善于动脑,勤于思考,开拓进取,始终站在时代的潮头,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使自己的工作上一个新台阶!为早日实现教育强区,加速实现融入城市中心,打造经济强区,建设和谐开平战略目标,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第7篇: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范文

关键词:功用视角;高等教育学;学科发展

每一门学科的发展都离不开人类探究精神的有力支撑。人们通过不断地探究,在学科实践与探索中拓展学科认知,从而实现学科质和量的丰富与拓展。知识的发现和积累也产生了积极的效应,对人们的实践活动产生了积极的指导意义,这就使得知识体现出自身的价值和对实践的指导、促进功用等。可见,功用是学科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之一。基于功用视角,本文对新时期高等教育学学科的发展提出一些个人的建议。

一、高等教育学学科发展要注重研究的实用性

从功用视角来分析,高等教育学学科发展的研究要注重实用性。具体来说,这一研究实用性要侧重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成果对实践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价值

功用视角下,高等教育学学科要从重视理论成果向重视实践转变,注重学科研究成果对接实践,能够针对实践活动开展研究,既要注重在实践中积累理论,又要发挥理论对实践的指导意义,针对实践活动中突出问题、典型矛盾等展开研究。高等教育发展要快速适应国家高质量发展新的时代要求,全球政治、经济、社会、科技、环境等诸方面发展新趋向,高等教育学则要开拓新的发展任务。只有在功用视角下开展高等教育学学科发展与新时展匹配且具前瞻性的研究,才能持续扩大高校教育学学科的影响力,从而对学校教育改革、决策、课程建设等发挥积极的作用。

(二)提高学科研究的信度

高等教育学功用目的的实现,需要调整研究思维,除了关注宏观研究外,还要聚焦微观研究,从某一个微观的问题入手,这样能够有效避免宏观研究造成的大而空的现象,有助于围绕微观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可操作性和针对性更强,学科研究的信度也将得到有效提高。近年来的研究,着眼微观的研究数量和质量还远远不足,涉及的领域不全面,体现为着眼于解决问题的学者还未达到一定数量,其相关研究的深度自然处于成果相对薄弱的非系统状态。聚焦微观并不是否定宏观,微观和宏观要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微观研究要紧紧围绕宏观研究展开,从而发挥微观研究对宏观研究的支撑作用。如果宏观和微观不能融为一个有机的整体,高等教育学的功用目标就难以实现。

(三)强化实践问题研究意识

目前,我国学科建设的一个突出问题是过于注重理论研究,忽视或弱化实践问题研究。这就需要基于功用的视角,强化实践问题研究意识,将学科研究的重心转向学校教育实践问题,并紧紧围绕当前学校教育改革实践,关注创新型人才培养,针对学校重点领域,帮助学校切实解决管理、教育教学和教育改革等领域存在的典型的实践问题。目前,国家已经启动“强基计划”,也是基于国家科技和人文发展领域的长足发展,着眼于高端后备人才的培养,这为高等教育学的发展和研究提出了一个明确的任务,即必须要着眼于实践问题,克服忽视和弱化实践研究的导向。

(四)提高学科研究的规范性

高等教育学要发挥功用效果,研究的规范性是基本的保障。因此,高等教育学要注重研究的方法,对当前的方法进行合理的调整和优化。传统方法主要以思辨为主,过于侧重理论研究,实证性研究相对薄弱。通过规范化研究,逐步增加实证性的教育实践研究,逐步采用数学中的相关工具和方法,逐步提高学科研究的实证性,可以提高研究过程中的数据信度,在研究团队中增加拥有扎实统计学功底的成员,利用大数据平台技术,为高等教育学研究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从而保障高等教育学的功用目的。

二、高等教育学学科发展要注重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

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是教育服务力,新时期高等教育只有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才能完成新时代的教育发展任务。

(一)保持高等教育学科发展的前瞻性

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是基于高质量的教育服务力,前提是做好高等教育学学科的基础性研究和前瞻性研究。要着眼于全球教育竞争白热化的趋势,紧跟时展走向,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辅助手段进行前瞻性的研究,打破囿于学科化本身开展研究的传统思维,主动走进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大格局,引导高等教育学学科研究在进行理论研究创新的基础上,紧跟科技进步、社会发展的研究步伐,使更多的学科领域接受和借鉴高等教育学的发展成果,在相互结合和逐步融合中实现共同促进和发展的同向同行的发展局面。

(二)打造人才培养高质量特色

目前,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侧重于学术型人才培养,专业型人才资源配置不足、培养力度不够、社会认同度与国家发展需求匹配度不适应。高等教育学学科的发展,必然需要主动发掘新时代的发展任务,根据社会转型期人才需求,扩大专业型人才培养的比例,对学术型人才培养比例进行合理的调整,满足时代对人才的需求。

(三)提高人才适应时展的职业能力

鉴于专业型人才培养需求,需要进一步提高人才职业能力。例如,管理型人才培养要主动对接人事管理岗位、教学管理岗位、科研管理岗位以及综合管理岗位等。旨在发现高等教育学在实践中面临的困惑,从宏观着眼,立足于微观解决,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选择符合自己的专业发展方向。要夯实实践教学环节,为学生提供岗位实习的机会,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

三、结语

总之,高等教育学学科的发展,必须立足新时期我国高等教育职能转变的现实,更好地融入新时期高等教育三大职能,要打破单一化发展的思维,强化功用意识,立足于多元化发展思路,以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输送高素质的人才为基本方向,不断提高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从而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参考文献:

[1]潘懋元.高等教育理论研究必须更好地为高等教育实践服务[J].高等教育研究,1997(4).

[2]李俊义.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之困惑及其破解[J].现代教育管理,2016(5).

[3]洪文建.高等教育学视角下的发展型学生工作模式研究——基于福建省八所本科高校的调查[J].教育学术月刊,2013(5).

第8篇: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范文

论文关键词:职业学校;教育体系;就业导向

职业教育是开发人力资源,提高职业能力和人的价值,促进人的就业,进而推动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社会的教育。职业学校是一个相对独立的职业教育实体,是实现职业教育目的的机构。各职业学校由于所处的社会环境和具备的办学条件不尽相同,其具体的培养目标会呈现多样化的形态。无论职业学校培养目标多么丰富多彩,办学方向和培养人才具有何种特色,建立良好的教育体系都是其落实学校教育任务和实现培养目标的基础工作。同素异构原理告诉人们,要素的结合形式决定了系统的组织特征,决定着组织的功能。职业学校教育体系的结构不同,组织的功能不同,影响着组织系统中不同要素作用的发挥,最终会影响教育质量的水平。一所学校,同样的教师和管理人员,同样的办学条件,按不同的体系组成,所培养学生的知识、能力等综合素质会大不一样。职业学校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在于构建良好的教育体系。一个良好的职业学校教育体系,应该由教育教学过程和质量保障两个子系统组成。

1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学校教育体系的特点

1.1开放性

职业教育是有目的地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适应社会某种职业活动的一种教育类型。社会兴办职业教育,反映了社会对职业教育培养人才的期望、规格及其质量等标准的要求;也反映了社会对职业教育的制约。职业学校办学要集中反映社会一定时期经济、政治、文化等社会领域的主导需求,具有明显的时代性、适应性,又具有相对稳定性、连续性和适度的前瞻性,从而为当前的经济建设及适应社会的持续发展服务提供人才保证。为此,职业学校必须实行“开放型”管理,即在现行完全由学校内部高层管理者进行决策的管理体制内,充分考虑吸收职业界和社会团体人士的见解,满足变化着的劳动力市场的需求,以提高“用户满意”度。这决定了职业学校教育体系的开放性。

1.2动态性

经济的发展是教育发展的基础,也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基础。不同时期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职业教育的目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也不同,体系的功能就不同。21世纪是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时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导致产业结构与劳动组织的变化,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动态过程,而外界的这种变化必然会引起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变化。所以职业学校的教育体系不是静止的,而是一个富于动态特征的过程。只有采用向前看的、能满足社会环境需要的结构形式,才能保证其体系功能的有效性。

1.3适应性

1911年谢尔福德指出,一个生物能够出现,并且能够成功地生存下来,必然要依赖一种复杂的环境系统,而且这种复杂的环境系统必须全盘地存在。这告诉人们,任何系统都存在于一定的环境之中,它必然要与外界环境产生物质的、能量的和信息的交换,并必须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职业学校的教育体系也必然与其所处的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存在各种联系和相互作用。因此,职业学校要努力提高教育体系的环境适应性,减少环境的压力。

1.4系统性

拉兹洛在《系统哲学导论》一书中认为,要“整体地看待事物”和把世界看作相互关联、相互依存的领域或连续系统。这正是系统的整体性与相关性的体现。从系统性出发,必须使体系内相互关联的各要素从全局出发,相互联系,团结紧密。不是考虑体系某个环节上的个体和部分利益最大化,而是考虑整个体系的价值最大化问题。因此,从该意义上说,系统性能够促进体系中的成员成为朋友,为了共同的愿景相互帮助、彼此依赖,由此可避免相互推委与互相扯皮,减少中间环节,降低成本,从而提高职业学校教育体系的整体绩效。

2职业学校教育教学过程子系统

职业学校教育的目的是为学生和社会提供满意的服务,即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教育产品”,为社会提供“满意的学生”。职业学校只有提供高质量的“教育产品”,并通过学生载体为社会创造价值,才能使学生和社会都满意,这一综合的结果可称为“社会产品”。根据美国质量管理大师戴明博士的思想,质量散布在生产系统的所有层面,即质量形成于产品生产的全过程。职业学校所提供的“社会产品”有一个生产、形成到实现的过程,该过程的所有直接环节和要素构成职业学校教育教学过程子系统,并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社会产品”的质量。从对“社会产品”形成的流程分析,可以认为社会产品形成的全过程是由若干个环节构成的,具体包括: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设置的确定,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课程大纲的制定,教学设施的准备,课堂教学方案的设计,教学策略和实施,学生学业评价,毕业生就业与跟踪调查等。这些环节构成了职业学校教育教学过程子系统。所谓系统是由若干个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部分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整体。这就说明组成教育教学过程子系统的这些环节不是孤立的,而是密切联系的一个整体,前一环节是后一环节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前一环节工作的质量直接影响后一环节工作的效果,后一环节工作又向前一环节工作进行反馈,为其提供改进的依据,这样所有的工作环节形成了一个封闭环路,如图1所示。

毕业生就业与跟踪调查环节是该子系统与社会联系的桥梁,也是职业教育劳动力本位论的体现。这种与社会劳动力需求紧密联系的教育教学过程子系统,为各个环节上的工作突出就业为导向创造了条件。

3职业学校教育质量保障子系统

职业学校教育教学过程子系统是学校“社会产品”形成的流程体系,是学校的核心工作,要保证该子系统目标的实现,还必须有一个与之相匹配的保障子系统。所谓保障子系统,就是职业学校教育教学过程子系统运行中所涉及到的组织机构、岗位职责、管理制度,工作程序、办学条件(实验、实训、实习、师资等)等保障措施为实现职业学校教育目的所形成的整体。

职业学校教育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育质量形成系统的环境、学校的使命、特定学科的条件和标准。为了表述保障子系统在此方面的作用,提出以下基本思想:

(1)劳动力市场研究是职业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形成的起点。比如,培养目标和专业设置与劳动力市场密切相关。劳动力市场需求的旺盛与否,决定着职业学校的办学规模和发展速度;劳动力市场的人才需求类别,决定着职业学校的专业设置;劳动力市场的人才需求规格,决定着职业学校的发展层次;劳动力市场的人才岗位需求,决定着职业学校的教学内容。职业学校必须充分考虑这些因素,加强对劳动力市场的研究,使培养的人才能得到社会的认可,使毕业生能够充分就业。

(2)教育质量系统是一个开放系统,与外部环境有密切联系。认真了解社会的发展和劳动力市场的需求,以开放系统的管理模式,加强学校战略管理、战略决策,才能应对未来的挑战。

(3)教育质量是一个动态系统。劳动力市场是变化的,具有动态性。一是经济社会的发展,使劳动力就业市场的人才需求规模在不断变化。二是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劳动力就业市场的职业岗位在不断变化,从而对不同类型的人才产生了新的需求。三是随着科学技术进步,劳动力市场的技术结构在不断升级,使生产岗位对人才的素质要求不断变化。四是劳动力市场人才的流动性,劳动者就业空间不断扩大,带来了劳动者对就业岗位的选择性逐步增大,对学习的需求更加多样化。职业学校教育必须主动适应劳动力市场的这种变化,能够更好地为社会和学生服务。

(4)教育质量系统目标的实现取决于教育质量

形成过程的各环节质量管理职能的落实及其之间的协调。因此,需要对质量形成的全过程进行计划、组织和控制。基于这些基本思想,学校要不断地审视和改革组织机构、岗位职责、管理制度,工作程序、办学条件(实验、实训、实习、师资等)等,以确保职业学校适应环境、明确使命和办学方向、创造特定的专业条件。比如,学校应该设立有行业参加组成的咨询委员会和校企协调员,它们发挥联系学校与企业界的纽带作用,其功能是把握适应地区经济发展需要的办学方向并制定相关政策,联络企业参与学校的教育项目等;学校设立市场开发机构,加强对劳动力市场的研究,制定学校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形成学校开放系统的管理模式;学生管理部门应该增加组织学生的社会职业活动体验的工作内容,以促进学生的职业发展和终身学习;人事部门应该增加人力资源开发的工作内容,打造高水平的团队,提升学校的管理、教学、研究水平,以应对学校外部环境的变化;建立健全毕业生追踪调查制度,并将获得的信息及时反馈到相关部门;明确学校的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方案设计的工作流程,以保证其有效性等。

4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学校教育体系的构建

职业学校教育体系是由教育教学过程和质量保障两个子系统所组成,如图2所示。

第9篇: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范文

【关键词】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办学途径;高技能人才

技工教育是按照职业需求组织和实施的教育,注重应用技能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其培养目标是面向基层、面向生产、面向服务和管理第一线的高技能实用型人才,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受学校教学条件的限制,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得不到提高,或者注重专业技能和理论知识的单一教学,培养的人才成为"简单操作型"。如何将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结合起来,培养高技能人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以保证技工教育的高效率和高质量,是一个系统工程,本文仅结合我校实际,与企业合作办学,以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级技能人才进行粗浅的探讨。

1.校企合作是加强技能教育专业运用性的捷径

提高技能教育与社会经济的相关度,加强专业的适用性,必须了解不断发展的市场经济对于特定职业岗位群的知识、素质、技术、能力的需求,并以此为基础进行有针对性的专业配套设置和课程、教材调整,建立以职业技能为中心的教学体系。而企业最了解职业岗位群的职业需求。从这一认识出发,技工教育必须走校企合作道路。我校在开发职业教育课程和校本教材方面所获得的成功,主要是由于准确地把握了职业岗位群的需求,并且得到了企业提供的前沿信息和技术支持,从而具有较高的起点和一定的前瞻性,有效地加强了职业教育的专业适用性。这些与企业的参与与合作是分不开的。

2.校企合作能够有效地促进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2.1与企业合作能够确立以职业技能为中心的课程设计思想。

职业教育是密切联系社会经济实际的教育,必须改变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设计,确立以职业能力为中心的思想。企业的参与使课堂教育能够随时反馈职业技术、技能的发展变化,及时调整和更新内容,注重课程建设的实用性和前瞻性。密切联系实际的职业教育具有了随时进行调整的条件,人才培养模式必然发生明显变化。

2.2与企业合作能够确立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

据报道,近年来企业人才需求热点已经集中在能够开展基层工作的具有组织和管理才能的次高级技术人员。因此,技能教育应该将综合素质作为人才培养的质量标准。与企业合作办学,能够切近地感受社会对人才质量的需求,从而确立人才质量定位。

2.3与企业合作能促进教学方式向"以学为主"转变。

开展实践性教学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方面,加大实践性教学的比重,争取将实践性教学贯穿高等职业教育的全过程,使教学方式摆脱"以教为主",逐步向"以学为主"转变。学生只有通过实际演练才能提高学习的自主性和创造性,才有可能形成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在这一方面,与企业的合作能够起到有效的促进作用。

我校与企业合作建立了校内专业实践基地,为开展实践性教学提供了保障。学生毕业前到企业实习,了解企业对产品的工艺要求,教师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穿行,指导学生通过实际生产进行分阶段的实际操作练习。在可供反复训练的仿真或全真的职业环境中进入岗位角色,在做中学,在学中做,教、学、做合一。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师生双向沟通,激发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校企合作能够全方位拓宽办学途径

3.1与企业合作能够推进产学研结合,提高办学层次

在知识经济时代,技能教育不应该仅仅是教学,而且应该是注重新产品的开发,只有实行产品开发和教学并举的方针,以开发产品带动教学,才能确保技能教育的教学质量。职业教育针对性、实用性的办学方针形成了技工学校的科研以应用研究为主、直接为教学服务的特色,因而能够较快地在校企合作的结合点上推进产学研结合,能够根据社会经济和教学工作中出现的难点热点,准确地确定研究课题。同志在第三次全教会上说:"从学校方面来说,校企合作可以及时反馈社会需求,增强专业的适用性,从企业方面来说,校企合作可以借用学校的教学力量,提高教育层次,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变。

3.2与企业合作能够开辟多种办学途径

《职业教育法》提出:"建立、健全职业学校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并与其他教育相互沟通、协调发展的职业教育体系。"职业教育不仅是素质教育与岗位适应性教育相结合的学校教育,还包括针对性更强的适应就业和更新知识的社会培训。根据1999年4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的第二届国际职业教育大会提供的信息,各国的教育部门和劳工部门的合作愈益密切,职前培训、就业培训、在职培训已构成一个连续的过程。职业教育过程化、终身化的发展趋势,是社会需求的一种反映,其实质是把职业教育看作是一个系统工程,推行开放式的教学体系,使教育建立起灵活、高效的反馈调节机制。

与企业开展合作,为我校开辟了多种办学途径,使技工学校教育和职业社会培训相辅相成地同时蓬勃发展。通过社会培训可以及时反馈社会需求,以便及时调整学历教育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促进特色课程和教材的完善,并推进专业结构的优化和新专业的设置。学历教育的系统性和规范性,可以不断提高社会培训的职业教育层次,使学生不仅掌握熟练的职业技能,而且具备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两者进入良性的循环,能够促进技工教育事业不断发展。

综上所述,可以清楚地认识到,学校与企业合作办学,有效地打破了教育的自我封闭、脱离社会的局面,加强了对学生岗位适应能力和具备较高综合素质的高级技能人才的培养,高效率、高质量地推进了技工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20年回眸--高等职业教育的探索与创新》.北京:科学出版杜,2006.